为农业结构调整创造后发优势

为农业结构调整创造后发优势

一、营造农业结构调整的后发优势(论文文献综述)

严研[1](2019)在《精准扶贫借鉴自然灾害重建模式研究 ——非灾经济发展模式》文中研究表明贫困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中亟待解决的最大难题之一。而围绕党中央提出的要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这一宏伟目标,近年来,中央及地方政府更是想方设法的采取多种措施,推行多项政策,以期最终全面的解决贫困问题。虽然其中的大部分都取得了良好效果,但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围绕着全面彻底消除贫困这一目标,各项工作已经进入最后关键的攻坚阶段。针对目前的形势,贫困问题其实并不难解决,难的是要先定位清楚这些贫困的死角,也就是需要在目前的精准扶贫阶段中找准方向。回顾历史上和当前正在实施执行的种种扶贫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都能做到帮助贫困人口解决贫困问题,但随着时间的渐渐推移,这些偏向整体宏观的政策面对更为特殊的和地域性的贫困问题,其执行的效率也变得越来越低,所带来的边际效益也越来越不明显。综合这些各有特色的扶贫模式和政策,各级政府,在当前的形势下,更加期盼在扶贫模式上的创新,抓住矛盾的关键,满足精准扶贫的要求,彻底扫清扶贫障碍,从而实现社会主义全面小康。本文通过分析现阶段我国贫困问题现状以及目前精准扶贫的实际需求和痛点,在分析借鉴了目前我国所广泛使用的自然灾害灾后重建模式后,创新性地提出一种新的扶贫模式——非灾经济发展模式,并尝试将此模式来用以解决我国当前精准扶贫阶段的主要矛盾。本文所提出的非灾经济发展模式,其基本含义是,除自然灾害外,在经济社会中,同样存在一些社会经济问题,如同自然灾害一样,会阻碍社会的经济发展,例如贫穷,我们把这些社会经济问题称之为“社会灾害”。因此,本文以灾害经济学为出发点,将灾害的界定从自然灾害延伸到社会灾害,为了有别于我们通常所说的自然灾害,我们将“贫穷”这一社会灾害定义为“非灾”,而将解决这一灾害的发展模式定义为“非灾经济发展模式”。进而,我们又借鉴自然灾害重建模式,以贫困这一“社会灾害”为出发点,选取因非自然灾害导致的符合一定条件的贫困地区作为研究对象,即“非灾经济发展区”,将其视为类同于遭受自然灾害后的地区,进行虚拟“推倒重来”式建设。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理念就是将“社会灾害”类比自然灾害,通过“灾后重建”来解决社会经济发展问题。该模式以政府为主导,对遭受“贫困”这一社会灾害的地区,试图从国家政策层面来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从而脱贫。“非灾经济”这一概念以灾害经济为出发点,但又区别于灾害经济学,两者之间既存在联系又有一定的区别。其中最主要的区别就在于非灾经济研究的对象是社会灾害,而灾害经济学则研究看得见摸得着的自然灾害。根据上述理念和思路,本文主要由四大部分的来进行研究,即研究背景、理论研究、实证定量研究分析和研究展望和结论。(1)研究背景:在开始深入对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前,本文在第一章绪论里的第一节中,特别从五个方面对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做了详细的描述。分别是:围绕习主席的“四个全面”与扶贫目标、精准扶贫、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的决定、十三五规划以及工业反哺农业,这些政策中的一些具体内容共同构成了创新研究非灾经济这一精准扶贫模式新思路的政策背景和研究必要性。以及在此条件下,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提出,不仅是将经济学知识应用于实践的一种尝试,而且还在精准扶贫中的目标中提出了一种创新性的模式。在第一章后面的二,三,四节里,分别概述了的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以及研究的技术路线分析。在研究目标上,本文以非灾经济发展区的精确定位,重建以及检验效果,来最终证明此发展模式的应用对于实现全面脱贫的重要作用。在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以及研究的技术路线上,本文运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定性和定量分析,典型案例分析和对比分析的办法,本文在进行综合理论研究和实证定量分析后,从而得出了在不同省份,特别是中西部,非灾经济发展模式将有效解决贫困问题,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的结论。(2)理论研究:本文在第二、三和第四章为整体研究提供其理论研究的支撑。第二章为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提供了理论基础,为非灾经济发展区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本章指出,由灾害经济学所衍生出来的非灾经济理论,是通过对灾害的辩证思考来对灾害经济学的一种拓展应用,以给经济社会属性一个相对于自然灾害的新定义,来把灾后重建应用到精确扶贫的工作中。本章还构建了研究的理论支撑,包括:具有悠久发展历史的产业集群效应理论、为乡村发展提供理论支撑的现代乡村发展理论、城镇化理论、短板理论以及后发优势理论。同时,本章还阐述了非灾经济发展区的选址的理论依据:广义梯度推移理论以及聚集经济理论。第三章介绍了国内外关于贫困问题和经济增长研究方法综述与评价。在对此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借鉴灾害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提出了非灾经济发展模式这一理论。第四章主要是详尽的从概念上界定了非灾经济和非灾经济发展模式,分析了与这一概念与其他概念的区别和联系,及其实施策略和有效性。(3)实证定量研究分析:本文第五、六和第七章提供了研究的实证定量分析。第五章是对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对四川省受灾地区经济增长影响的定量分析。通过对四川省主要重灾区2003-2017年间的数据研究,加入虚拟变量,通过构建面板数据的多元回归模型对四川省地震灾后重建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定量分析。其模型回归结果表明,汶川地震的抗震救灾对口支援措施政策和重建模式效果明显,具有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第六章是以非灾经济发展模式对东、中部地区贫困发生较典型省份经济增长影响的定量分析。在本章中,首先是对河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以及湖北省扶贫工作现状进行分析,其次确定了典型省份“非灾”地区的选址,最后对三省份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有效性进行检验,得出非灾经济发展模式对于三省份贫困地区经济增长的定量影响。重点借鉴了四川省灾后重建的经济效果来类比三省(自治区)的非灾经济发展区虚拟“灾后重建”的影响,并搜集数据对其影响效果进行验证。最终结果证明,若借鉴四川省地震灾后重建政策的经验,通过对我国中部地区部分贫困地区(河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及湖北省)进行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实证研究和分析,如借鉴自然灾害重建模式的精准扶贫模式可以大大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第七章是非灾经济发展模式对西部地区贫困发生较典型省份经济增长影响的定量分析。与第六章类似,继续探究西部三省份宁夏回族自治区、贵州省、云南省的非灾经济发展区的选址以及非灾重建对于各省贫困地区(非灾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最终结果证明,若借鉴四川灾后重建政策的经验,通过对我国西部地区部分贫困地区(宁夏回族自治区、云南省、贵州省)进行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实证研究和分析,如借鉴自然灾害重建模式的精准扶贫模式也可以大大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4)研究展望和结论:本文的第八和第九章,主要总结了本文的研究结论,并展望了研究的应用前景。第八章对精准扶贫的现状和成果做了详尽的概括,特别分析了非经济和经济因素下的目前贫困发生的现状和成因,对精准扶贫的必要性进行了论证。在解读了我国目前的精准扶贫方式后,对非灾经济发展模式在精准扶贫重点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第九章总结和概况了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结论和一些综合政策建议。综合概况,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首先,在非灾经济未能投入实际使用的情况下,通过面板数据回归模型来对在虚拟中应用了非灾经济发展模式进行发展的区域进行分析检验,最终数据表现了其模拟效果,证明了非灾经济发展模式将从多个方面有效地提升这些区域的经济发展态势,并提高经济增长的效率,进一步优化当地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同时,数据显示在人均居民收入和人均固定消费方面均有显着的提升。在基础建设的发展上,收入的增加所带来的地方税收的增长将加大投资总量。其次,本文将自然灾害的重建与非灾经济发展下的精准扶贫类比为一个高度统一的相关体,通过研究其内在联系,以自然灾害后区域重建的模式,反推扶贫过程中相关可借鉴的范畴,进行定向区域扶贫。从宏观层面来讲,两者都急需在中央政府的统筹规划和指导下,由地方政府实施具体的政策来进行建设,从而达到重建和脱贫的目的,同时带动和发展区域经济,根本上改善灾后民生和贫困状况。而且,两者需要一个长期的规划和建设时期,以保持政策的可延续性和可实施性,真正扭转经济发展的局面。另外,自然灾害的重建和非灾经济发展下的精准扶贫都具有极高的地方区域特色,从一区一策甚至到一人一策,也是“对口支援”和“对口帮扶”的具体表现方式。“对口支援”中协调各方资源来办一件事,和“对口帮扶”中协调政府和公众资源来对目标区域进行定向支持和攻关,对着二者相互间是可以积极有效予以借鉴的。

付才辉[2](2018)在《新结构经济学的应用研究进展:工具与案例》文中指出近年来,林毅夫教授不但提出了新结构经济学的新理论,还倡导"知成一体"的新学风。除了基础理论研究,新结构经济学在应用型研究层面也得到广泛的推进,相关议题涉及新结构经济学的应用工具及其应用案例。新结构经济学的应用工具研究从基本的增长甄别与因势利导(GIFF)模型向五类产业因势利导模型和新结构转型升级模型拓展并延伸到具体领域的新结构应用模型等。新结构经济学的应用研究覆盖了中国及其区域以及各个地方的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民族地区与革命老区的经济发展与扶贫问题、资源型地区的转型发展、经济开发区的建设、特定行业结构转型升级、企业的转型升级、"一带一路’"与国别研究等现实经济发展面临的迫切问题。这些丰富多彩的应用研究不但有益于新结构经济学的学科建设,还可为智库研究提供借鉴。新结构经济学之所以得到广泛的应用,主要得益于其将结构引入经济学之后的理论原创性和系统性,使其更适合具有结构多样性的现实。然而,目前的应用进展相对于新结构经济学的应用潜力而言还只是冰山一角,需要继续深入推进。

彭建涛[3](2016)在《从后发优势角度看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以临泉县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县域经济作为增强省级经济实力的关键支撑和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环节,其发展壮大是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动力来源。但是县域经济恰恰是安徽经济的薄弱环节,也是安徽奋力崛起的希望所在。该文以临泉县发展为例,从从后发优势角度来看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通过后发优势理论的阐述,为临泉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提供一条思路。

王纤纤[4](2013)在《基于区域竞争力的新疆兵团经济跨越式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兵团既是维护新疆稳定的重要力量,又是促进新疆发展的重要力量,实践证明,屯垦兴则戍边强,戍边强则新疆稳,兵团应快速实现其跨越式发展,更好的起到维稳戍边的作用。党中央及自治区大力支持兵团发展,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着重强调了支持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和发展;2010年中央新疆兵团工作座谈会后,兵团党委六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初步考虑提出了“十二五”时期兵团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2011年新疆第八次党代会上首次提出重视和加强新疆兵团生产建设兵团工作,充分体现了中央、自治区对兵团工作的重视。但是在推进跨越式发展的前进道路上兵团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产业层次低、区域发展(南北疆师和团场、边境团场与中心团场和城郊团场、城市与建制镇和非城市与非建制镇)不平衡、行政管理体制和企业运行机制等方面改革滞后等突出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必须从提高兵团自身经济发展能力出发,因此研究兵团跨越式发展水平很有必要。因此本文立足于区域竞争力评判出兵团的跨越式发展水平与自治区差距,从而挖掘兵团跨越式发展优劣势,探析其跨越式发展可行性,制定出实现兵团跨越式发展的针对性建议。本文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和意义,以及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简单的概述,在前者的经验下,从而提出本文的研究思路和内容,同时针对本文的两个主题,区域竞争力和跨越式发展,分别给出了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其次,鉴于理论基础,建立区域竞争力视角下的跨越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然后用描述统计的方法分四个方面(发展实力、环境、潜力和结构)将兵团经济发展现状进行阐述,之后分析了基于区域竞争力视角下兵团跨越式发展现状的特点,如发展迅速,发展不平衡和发展压力大等,通过这一章的罗列,先对兵团经济发展有个大体把握。接着,采用离差最大化的综合评价方法,测评出1978—2011年兵团与自治区跨越式发展现状对比分析,并借助兵团占自治区比例的数据分析出兵团相对于自治区发展的速度,最终得到得出兵团经济跨越式发展水平逐年增加,经济实力、环境、潜力和结构也有上升趋势,但相对自治区还是有一定差距,不过兵团经济发展实力和经济发展结构的发展速度近几年是超过自治区的。再次,通过以上比较,得出兵团发展过程中的竞争优劣势,此外加上兵团自身体制和后发优势等,系统分析了兵团跨越式发展的优劣势,兵团发展具有其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同时处于机遇大于挑战阶段,实现跨越式发展是可行的,之后就针对跨越式发展可行性进行了综合指数模型验算,发现到2011年,兵团跨越式发展进程已经达到80%以上,并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之后采用时间序列预测得到2012—2020年的跨越式发展进程,结果显示按照现在的发展轨迹,2020年兵团跨越式实现进程将近100%,若提高发展速度,兵团实现跨越式发展时间会更短,巩固了兵团跨越式发展可行性分析结论。最后,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加快兵团跨越式发展的建议。

初春晓[5](2013)在《中国西部提升城市化水平的后发优势路径研究》文中提出21世纪是世界城市化高速发展的世纪,城市化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近几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进入高速发展的阶段,但仍存在区域城市化极度不平衡现象,东、中、西部的城镇和城镇人口密度有较大的差别。总体而言,西部城市化无论从绝对值还是城市密度都远落后于东部地区,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西部在推进城市化的过程中存在着不同于东部的发展障碍,因此西部城市发展与经济建设既不能照搬东部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又不能停滞不前,不搞经济建设和城市发展,必须寻求适合西部自身特点的城市发展道路。本文以区域后发优势为核心概念和中心线索探讨了西部后发优势与城市化间的关系,为搭建西部地区城市化的后发优势路径提供依据。在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运用实证分析,通过建立统计模型,定量分析后发优势与城市化间的关系,论证了后发优势对城市化进程具有很强的推动力,因此西部地区可通过发挥后发优势效应解决城市化落后局面,实现西部地区城市化的跨越式发展。搭建提升西部城市化的后发优势路径是本文研究的目的。潜在的后发优势要转化为现实的优势是有条件的,通过分析目前西部地区发挥后发优势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对策,包括建立健全有效的体制机制、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学习创新能力等,推动后发优势的发挥,构建提升城市化的后发优势路径。

李占魁[6](2010)在《临夏回族自治州特色经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加速发展少数民族经济是解决当前民族问题的重要途径。这对临夏回族自治州来说尤为重要,临夏是中国伊斯兰教三大教派和四大门宦发源地,在全国信仰伊斯兰教的2千多万穆斯林当中,居于比较重要的位置。临夏地区的经济发展超越了本身,具有跨区域影响和全国意义,本文主要运用民族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综合采用实地调查研究方法、科学的理论思维方法,历史文献研究法、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临夏经济发展的现状问题,归纳出解决临夏经济发展的对策措施及发展模式,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及操作性。全文共包括绪论和正文两部分。其中,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研究创新、研究概况。正文共有八章。第二章总结了民族地区特色经济理论及西部民族省份近年来某一特色经济领域内超前发展的一些经验模式。以后的七章着重分析了临夏特色经济的优势和劣势及临夏特色经济发展,原则与战略,并对临夏农业特色经济、旅游特色经济、商贸特色经济、特色工业经济发展的原则、思路、方向选择等方面提出了战略发展模式。对特色经济与国家扶持、特色经济与基础教育做了探讨。

林文宏[7](2010)在《后发优势与海峡西岸经济区经济协调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各区域经济也呈现出繁荣发展局面,具有区域经济特色的经济竞争格局也正一步一步形成。海峡西岸经济区作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完善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布局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从战略高度重视和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党的十七大报告和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都强调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经济发展,以带动我国整个沿海区域经济发展。2009年5月,国务院出台《意见》,进一步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规划了方向。这使得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党中央和国务院在新的发展形势下,立足全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使海峡西岸经济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然而,海峡西岸经济区虽然拥有台海地缘等优势,却由于历史因素等原因,其经济发展在我国沿海区域中属于较落后,特别是其区域内各个城市之间的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因此,海峡西岸经济区经济要实现快速发展就必须首先要解决好本区域内经济发展不协调的关键性问题,区域内各个城市的经济发展差距是制约海峡西岸经济区快速发展的瓶颈。通过分析本文认为海峡西岸经济区要缩小其与我国沿海发达区域的经济发展差距,实现自身跨越式发展,就必须要充分发挥本区域的区位优势以及相对落后城市的后发优势,并借助于国家政策大力发展经济,以逐步缩小区域内各个城市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实现本区域整体经济快速协调发展。因此,本文首先将对后发优势理论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进行分析;其次,在这些理论指导下,结合海西经济发展实际状况,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本区域内部各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客观分析和评价,并计算得出各个城市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值;接着,运用聚类分析法对海峡西岸经济区各个城市进行分类;然后,再根据得出的综合评价值来详细分析海峡西岸经济区内部经济发展不协调的原因以及区域内相对落后城市所具有的后发优势;最后,根据上面分析来提出一些相对落后城市充分发挥后发优势以实现海峡西岸经济区经济协调快速发展的对策,为有关管理部门制定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战略提供参考和依据。

冯长辉[8](2010)在《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基本理论和对策研究》文中指出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是党中央科学总结我国信息化与工业化发展的实践经验、适应新的形势和发展要求提出来的,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是推动产业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手段。加快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有利于提升我国产业创新能力、有利于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随着国家两化融合试验区的建设和物联网模式的逐步探索,两化融合已经成为覆盖我国经济发展全局的战略举措。信息化的发展必然以工业化的发展为支撑和保障,两者是互为融合,螺旋上升的过程,唯有此方能实现国民经济的协调高质高效发展。当前,我国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程度与深度亟需加强。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是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的关键,是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任务。因此需要在充分把握现阶段我国信息化与工业化现状的基础上,深入进行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研究工作,这一研究工作显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同时,由于两化融合对我国是一个全新的命题,在世界上也没有完全成熟的理论可以借鉴,亟需开展深入的研究,通过深入的研究工作,为国家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工作深入推进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本文从理论到实践对两化融合进行逐步深入分析研究,为我国通过推进两化融合,促进信息业和工业协同发展,进而推动两化融合向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平的发展提供了基本的理论你依据,提出了解决的思路和对策。具体内容如下:1、利用产业融合理论、后发优势理论、跨越式发展理论和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等两化融合相关理论,通过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分析了两化融合是高水平的产业融合,两化融合是发挥我国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战略选择,是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深度信息化的必然选择,最终得出我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是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当前我国要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最终提升我国的国家竞争力的结论。2、在充分分析我们信息化与工业化发展水平及其测度的基础上,对信息化和工业化关系的相关理论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了改进灰色T型关联度模型,并应用改进灰色T型关联度模型分析了我国信息化与工业化发展水平融合度,为我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为两化融合监测评估和国家制定相关经济发展策略提供依据。3、在回顾我国信息化与工业化发展历程基础上,论述了新的历史时期,我国政府在两化融合工作,不论是在政策环境的营造方面,还是在引导、推动和支持等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地位,并提出了我国政府在两化融合方面的工作重点和措施,为促进我国工业转型升级、催生新兴产业、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应对后危机时代的到来做好准备。4、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工业化程度比中国高,信息化起步比中国早,在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值得中国借鉴。本文在归纳和分析美国的先工业化后信息化、欧盟的企业信息化和利用信息技术直接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日本的信息化战略和政府主导模式、韩国的新IT战略等工业发达国家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国内外物联网发展现状,提出我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模式-物联网模式,通过物联网模式,实现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的深度信息化。5、在上述理论研究基础上,结合我国政府为进一步加快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工作的而建立的两化融合试验区工作,对上述两化融合是否发挥我国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是否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深度信息化,以及政府在试验区工作中的作用和地位等理论进行测试和验证。通过验证,可知,当前我国政府试验区的主要工作是在试验区的建设当中,着力通过两化融合工作推动区域经济和社会的深度信息化,两化融合带动了试验区经济的发展,政府的推动、引导、环境营造等作用不容否定。6、在上述理论研究和实践验证的基础上,从我国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总体发展思路、战略目标、政策选择和建议方面进行研究,给出我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的有关政策建议。

李凯[9](2008)在《西部经济发展中地方政府经济职能研究》文中指出当前,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与东部发达地区的差距仍然存在并且有扩大的趋势,众多的学者已从人才、技术和资金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除了这些因素之外,对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国家而言,在经济发展中地方政府的影响是很深刻的,其重要性和作用是任何主体也无法取代的。东部地区地方政府在推动地区经济发展中,不断提高政府对市场经济的适应能力,使东部地区经济得以飞速发展,而西部地区地方政府经济职能转变滞缓,与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对于欠发达地区的西部地方政府而言,如何充分而恰当的发挥其经济职能,如何更好的优化自身行为至关重要,这是缩短地区间差距的内在要求,更是国家经济转型的迫切需要。因此,对地方政府经济职能的研究,显然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对此,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西部经济发展的条件和跨越式发展的特殊要求,就西部地方政府的经济职能提出了新的划分框架,在这个框架中,西部地方政府的经济职能应明确划分为渐进式发展中的常规经济职能和跨越式发展中的关键经济职能两个部分。以往的研究对西部地方政府经济职能的划分较为笼统和模糊,也并未清楚的认识到西部经济的渐进式发展与跨越式发展对于地方政府的要求是不同的,本文的划分与定位将为西部地方政府经济职能的发挥提供更为明确、科学的理论参考,克服以往研究中的不足,努力为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理论研究作出补充和完善。西部地方政府常规经济职能的发挥是西部地方政府在西部的发展基础与条件上所应发挥的基本职能,常规经济职能也是任何经济发展区域的地方政府都应该具备的职能,其区别在于各个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条件所可能导致的不同,比如,和国内其它地区的地方政府相比,西部地方政府的常规经济职能中,应该对生态建设给予更多的强调。西部地方政府常规经济职能应该包括彼此关联的五个方面:实施宏观调控,提供公共产品;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提高经济运行质量;推动外向型经济的发展,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大力推进教育发展,提供人力资源的基础保障;确保可持续发展,注重生态环境建设等。西部的经济发展不仅是要进行常规的、渐进的发展,还要进行非常规的、跨越式的发展,唯此才能符合当前整个国家的全局利益,也才能符合西部的地方利益。非常规、跨越式的经济发展对西部地方政府也提出了更为具体的要求。本文对西部地方政府在实现西部经济跨越式发展中所应发挥的关键经济职能进行了解析与归纳。实现西部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是发挥西部的后发优势,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是欠发达地区潜在后发优势成为现实后发优势的主要途径,因而也是实现非常规的、跨越式发展的主要路径,而这两个方面依靠西部弱小市场主体的力量显然是难以完成的,这就要求西部地方政府能够成为西部制度创新与区域创新系统构建的主导力量。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借鉴目前区域竞争力评价中经常采用的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各省市区的经济发展状态、地方政府的经济职能、企业的发展状态做了定量、全面、客观的分析与评价。并采用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方法,揭示了西部开发以来各省市区的经济发展状态与地方政府经济职能的发挥紧密相关,从而在实证分析的层面论证了西部经济发展中地方政府的主导作用,为弥补长期以来有关西部地方政府经济职能研究中实证分析的不足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和探索。最后,本文深入地分析了西部地方政府替代市场、作用于经济发展在当前所存在的问题,并以相关理论为基础,扼要提出了相应对策。

冯怀珍[10](2007)在《后发优势与新疆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文中研究说明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也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和进步的必然要求。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进入21世纪的中国在发展上取得的成就是举世瞩目的,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扩大的地区发展差距也是不容忽视的,因为它已对中国经济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形成了严重的障碍。如何正确认识和把握西部欠发达民族地区与东部相对发达地区的发展差距,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是中国目前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难题。新疆地处祖国西北边陲,是我国最大的欠发达民族地区。因此,新疆如何利用本区域特殊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加快自身的经济发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缩小其与东部发达地区的差距,一直是摆在新疆经济发展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现阶段,这也成为我国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借鉴国内外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本人认为新疆要缩小与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实现自身的跨越式发展,充分发挥其后发优势是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本文首先从介绍后发优势的基本理论入手,在对后发优势的基本内涵、基本特征及其与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关系进行梳理的基础上,重点应用后发优势理论对新疆当前经济发展中的后发优势和后发劣势做了深入分析,认为新疆利用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不仅具有非常大的必要性,而且还具有一定的现实可行性。目前,新疆的后发优势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即地缘优势、资源优势、特色经济优势等内部优势,机遇型优势和学习型优势等外部优势。但是,新疆也存在物质资本匮乏、人力资本稀缺、产业结构不合理、生态环境恶劣等后发劣势。因此,今后新疆的发展,只有在充分发挥自身后发优势的同时,尽量避免后发劣势带来的负面影响,才能真正地实现所谓的跨越式发展。所以,论文最后在立足新疆特殊的区情,结合国内外形势的变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新疆利用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主要对策与思路:一是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以此来统领新疆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二是大力调整与优化产业结构,以此来推进新疆经济跨越式发展;三是继续实施科技兴新和人才强新战略,以此来保障新疆经济跨越式发展;四是要积极培育开放型经济,以此来带动新疆经济跨越式发展。

二、营造农业结构调整的后发优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营造农业结构调整的后发优势(论文提纲范文)

(1)精准扶贫借鉴自然灾害重建模式研究 ——非灾经济发展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四个全面”与扶贫目标
        1.1.2 精准扶贫
        1.1.3 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和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
        1.1.4 “十三五”规划
        1.1.5 工业反哺农业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分析
    1.4 创新点与不足
2 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理论基础及非灾经济发展区选址的理论依据
    2.1 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理论基础
        2.1.1 产业集群效应理论
        2.1.2 现代乡村发展理论
        2.1.3 城镇化理论
        2.1.4 短板理论
        2.1.5 后发优势理论
    2.2 非灾经济发展区选址理论依据
        2.2.1 广义梯度推移理论
        2.2.2 聚集经济理论
3 国内外研究综述与评价
    3.1 国内外贫困问题研究综述与评价
        3.1.1 国外贫困问题研究综述
        3.1.2 国内贫困问题研究综述
        3.1.3 关于贫困问题研究评价
    3.2 国内外关于经济增长的研究方法综述与评价
        3.2.1 哈罗德—多马模型
        3.2.2 索洛增长模型
        3.2.3 A-K模型
        3.2.4 拉姆齐模型
        3.2.5 新经济增长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
4 非灾经济及发展模式的概念界定
    4.1 非灾经济概念及发展模式的提出
    4.2 关于“非灾经济”的概念界定
5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对四川省经济增长影响的定量分析
    5.1 模型构建
        5.1.1 模型方法选择
        5.1.2 方法理论综述
        5.1.3 理论模型
    5.2 模型求解
        5.2.1 模型
        5.2.2 数据
        5.2.3 数据平稳性检验
        5.2.4 面板回归
        5.2.5 回归结果分析
6 东、中部地区部分省份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有效性检验及效益分析
    6.1 河北省“非灾”地区选址及实证分析
        6.1.1 河北省扶贫工作现状
        6.1.2 河北省非灾地区选址
        6.1.3 河北省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有效性检验及效益分析
    6.2 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灾”地区选址及实证分析
        6.2.1 广西壮族自治区扶贫工作现状
        6.2.2 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灾地区选址
        6.2.3 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有效性检验及效益分析
    6.3 湖北省“非灾”地区选址及实证分析
        6.3.1 湖北省扶贫工作现状
        6.3.2 湖北省非灾地区选址
        6.3.3 湖北省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有效性检验及效益分析
7 西部地区部分省份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有效性检验及效益分析
    7.1 宁夏回族自治区非灾地区选址及实证分析
        7.1.1 宁夏回族自治区扶贫工作现状
        7.1.2 宁夏回族自治区非灾地区选址
        7.1.3 宁夏回族自治区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有效性检验及效益分析
    7.2 云南省“非灾”地区选址及实证分析
        7.2.1 云南省扶贫工作现状
        7.2.2 云南省非灾地区选址
        7.2.3 云南省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有效性检验及效益分析
    7.3 贵州省“非灾”地区选址及实证分析
        7.3.1 贵州省扶贫工作现状
        7.3.2 贵州省非灾地区选址
        7.3.3 贵州省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有效性检验及效益分析
8 精准扶贫与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应用展望
    8.1 我国贫困的发生状况及成因分析
        8.1.1 我国扶贫工作重点县及其区域分布
        8.1.2 贫困地区致贫原因简要分析
    8.2 我国贫困县脱贫现状
        8.2.1 贫困县脱贫的判断标准
        8.2.2 扶贫县脱贫成果
    8.3 精准扶贫的方式解读以及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应用展望
9 结论与政策建议
    9.1 主要研究结论
    9.2 政策建议
        9.2.1 广泛实施的综合政策建议
        9.2.2 具体省份内实施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4)基于区域竞争力的新疆兵团经济跨越式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简要评述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简要评述
    1.3 论文总体思路及研究方法
        1.3.1 论文总体思路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区域经济竞争力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1 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概念
        2.1.2 区域经济竞争力理论基础
    2.2 跨越式发展的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2.2.1 跨越式发展的概念
        2.2.2 区域跨越式发展理论基础、
第三章 基于竞争力的兵团经济跨越式发展指标选择
    3.1 基于竞争力的兵团经济跨越式发展指标选择原则
    3.2 基于竞争力的兵团经济跨越式发展指标选择与说明
        3.2.1 基于竞争力的兵团经济跨越式发展指标选择
        3.2.2 基于竞争力的兵团经济跨越式发展指标说明
    3.3 小结
第四章 基于区域竞争力的新疆兵团跨越式发展现状及特点分析
    4.1 兵团由来及发展史
    4.2 基于区域竞争力的新疆兵团跨越式发展现状
        4.2.1 兵团经济实力发展现状
        4.2.2 经济潜力发展现状
        4.2.3 经济环境发展现状
        4.2.4 兵团经济结构发展现状
    4.3 基于区域竞争力的兵团经济跨越式发展现状特点
        4.3.1 兵团经济发展迅速
        4.3.2 兵团三化成就显着
        4.3.3 经济发展不均衡
        4.3.4 经济发展压力大
    4.4 小结
第五章 基于区域竞争力的兵团经济跨越式发展水平分析
    5.1 基于区域竞争力的新疆兵团跨越式发展水平评价方法选取
        5.1.1 跨越式发展水平评价方法选取
        5.1.2 离差最大化的综合评价法介绍
    5.2 兵团与自治区经济跨越式发展水平对比实证过程
        5.2.1 实证数据来源
        5.2.2 兵团与自治区经济跨越式发展水平对比分析
    5.3 小结
第六章 新疆兵团经济跨越式发展优劣势和可行性分析
    6.1 兵团经济跨越式发展优劣势分析
        6.1.1 兵团竞争优势
        6.1.2 兵团竞争劣势
    6.2 兵团经济跨越式发展可行性分析
        6.2.1 综合指数法评测兵团经济跨越式发展进度
        6.2.2 兵团经济跨越式发展可行性分析
    6.3 小结
第七章 新疆兵团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路径选择
    7.1 兵团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路径选择
        7.1.1 加快调整产业结构
        7.1.2 推进三化建设
        7.1.3 保障和改善民生
        7.1.4 改善资源环境
        7.1.5 科技强兵团
        7.1.6 管理体制改革
    7.2 小结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的结论与创新之处
        8.1.1 研究的结论
        8.1.2 研究的创新之处
    8.2 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评阅表

(5)中国西部提升城市化水平的后发优势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外理论演进
        二、 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框架与内容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五节 创新点与不足
第二章 相关理论综述
    第一节 后发优势理论
        一、 后发优势的内涵
        二、 后发优势的特点
        三、 后发优势的表现形式
    第二节 城市化理论
        一、 城市化的内涵
        二、 城市化的影响因素
第三章 后发优势与西部城市化关系
    第一节 西部城市化落后局面
        一、 东西部地区城市化差距大
        二、 西部城市化落后的原因
    第二节 后发优势与城市化关系实证分析
        一、 指标与数据
        二、 统计分析模型建立
        三、 模型估算结果分析
    第三节 西部可通过发挥后发优势解决城市化落后局面
        一、 西部可通过发挥制度后发优势改善自身制度体系
        二、 西部可通过发挥技术后发优势提高当地技术水平
        三、 西部可通过发挥结构后发优势调整整体产业结构
第四章 西部地区城市化后发优势路径的构建
    第一节 西部地区后发优势发展现状
        一、 西部地区制度后发优势发展现状
        二、 西部地区技术后发优势发展现状
        三、 西部地区结构后发优势发展现状
    第二节 西部发挥后发优势中存在的障碍
        一、 宏观环境的局限性
        二、 区位因素的限制性
        三、 经济—技术结构的低层次性
        四、 物质资本的稀缺性
    第三节 后发优势的实现条件
        一、 具备较高的学习能力
        二、 具备稳定的政权结构和良好的制度环境
        三、 具备有利的外部环境
        四、 具备必要的基础设施
    第四节 搭建西部城市化后发优势路径的对策
        一、 有效的体制机制是搭建城市化后发优势路径的制度性保障
        二、 产业结构优化是搭建城市化后发优势路径的必由之路
        三、 建立有效的投融资体系是搭建城市化后发优势路径的物质保障
        四、 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搭建城市化后发优势路径的核心
        五、 人才资源的积累和开发是城市化后发优势路径发挥实际效能的关键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6)临夏回族自治州特色经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研究方法、内容与创新
        1.2.1 研究方法
        1.2.2 研究内容
        1.2.3 主要创新
    1.3 研究概况
第二章 民族地区特色经济发展理论及模式
    2.1 民族地区特色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
        2.1.1 比较优势理论
        2.1.2 竞争优势理论
        2.1.3 非均衡发展理论与均衡发展理论
        2.1.4 可持续发展理论
        2.1.5 后发优势理论
    2.2 西部民族地区特色经济发展的一些经验模式
        2.2.1 云南的歌舞模式
        2.2.2 新疆的石油模式
        2.2.3 青海的创意经济模式
        2.2.4 宁夏的影视文化和伊斯兰模式
        2.2.5 广西山水+民俗文化旅游模式
        2.2.6 内蒙古的牛羊模式
第三章 临夏回族自治州特色经济发展现状
    3.1 临夏回族自治1990—2008年的农业(个案)及工业发展(个案)
    3.2 临夏回族自治州经济发展现状
        3.2.1 经济发展速度
        3.2.2 经济发展水平
    3.3 临夏州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3.3.1 发展速度慢
        3.3.2 临夏州农民人纯收入增长缓慢
第四章 临夏回族自治州特色经济发展条件与思路
    4.1 基础条件的SWOT分析
        4.1.1 优势(S)分析
        4.1.2 劣势(W)分析
        4.1.3 机遇(O)分析
        4.1.4 威胁(T)分析
    4.2 临夏回族自治州发展特色经济的思路
        4.2.1 临夏回族自治州特色经济发展思路
第五章 临夏回族自治州特色农业经济发展战略与模式
    5.1 临夏回族自治州特色农业经济发展的产业基础
        5.1.1 特色农业发展
        5.1.2 渔业的发展
        5.1.3 养殖业的发展
        5.1.4 林业的发展
    5.2 临夏回族自治州特色农业发展存在问题
        5.2.1 信息方面的问题
        5.2.2 科技方面的问题
        5.2.3 空间布局方面的问题
    5.3 临夏回族自治州特色农业经济发展思考研究
        5.3.1 对把临夏建成我国同中东食品贸易的加工业基地问题的对策研究
        5.3.2 以创意农业促推临夏回族地区经济发展
        5.3.3 临夏州农民增收问题研究
        5.3.4 临夏州东乡县农民增收问题研究
        5.3.5 临夏州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现状及思考
        5.3.6 临夏州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现状与思考
        5.3.7 临夏州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及思考
        5.3.8 临夏州羊产业发展现状及思考
第六章 临夏回族自治州特色旅游经济发展战略与模式
    6.1 临夏回族自治州民族旅游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6.1.1 临夏回族自治州旅游资源
        6.1.2 临夏回族自治州旅游经济发展现状
    6.2 临夏旅游经济发展的RMP分析
        6.2.1 旅游资源(R)分析
        6.2.2 旅游市场(M)分析
        6.2.3 旅游产品(P)分析
    6.3 特色旅游经济发展的对策分析
        6.3.1 临夏回族自治州刘家峡区域旅游的现状及对策
        6.3.2 临夏回族自治州伊斯兰风情旅游的现状及对策
        6.3.3 临夏回族自治州古动物生态旅游的现状及对策
第七章 临夏回族自治州特色工业经济发展战略与模式
    7.1 特色工业的现状
    7.2 临夏特色工业经济发展中制约因素
    7.3 临夏回族自治州特色工业经济发展研究
        7.3.1 从广河县回族特色工业经济发展看临夏回族自治州发展特色工业经济的策略
        7.3.2 临夏回族自治州发展水产养殖现状及思考
        7.3.3 扶持壮大支柱产业 加快临夏地区发展
        7.3.4 抓好畜产品精深加工 获取畜产品最大利润
        7.3.5 临夏发展清真食品HALAI现状及思考
        7.3.6 临夏回族自治州发展砖雕产业的现状和思考
第八章 临夏回族自治州民间商贸经济发展战略与模式
    8.1 临夏回族自治州民间商贸经济的形成与特点
        8.1.1 民间商贸经济的历史追述
        8.1.2 民间商贸经营的特点
        8.1.3 特色民间商贸与"河州模式"形成的机理
    8.2 临夏回族自治州民间商贸经济发展现状
        8.2.1 发展取得的成就
        8.2.2 发展面临的制约和存在问题
    8.3 临夏回族自治州民间商贸发展对策
第九章 临夏回族自治州特色经济与国家特殊扶持政策
    9.1 加大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落实力度 促进临夏特色经济发展
    9.2 实施特殊扶持政策加快特困县—东乡族县特色经济发展
    9.3 加大对临夏州工业企业的扶持力度,促进临夏特色经济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7)后发优势与海峡西岸经济区经济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有关后发优势研究现状
        1.2.2 国内外海峡西岸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与后发优势概述
    2.1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概述
        2.1.1 区域概念及其分类
        2.1.2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简述
        2.1.3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
        2.1.4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特性
    2.2 后发优势概述
        2.2.1 后发优势的基本含义
        2.2.2 后发优势的类型
        2.2.3 后发优势的特征
    2.3 区域后发优势概述
        2.3.1 区域后发优势概念
        2.3.2 区域后发优势作用机制分析
        2.3.3 区域后发优势实现条件分析
    2.4 后发优势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第三章 海峡西岸经济区经济发展差异及原因分析
    3.1 海峡西岸经济区概况
        3.1.1 海峡西岸经济区概念
        3.1.2 区位特征
        3.1.3 基础设施
    3.2 海峡西岸经济区经济发展现状
        3.2.1 海峡西岸经济区经济综合实力分析
        3.2.2 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发展概况
    3.3 海峡西岸经济区经济发展差异综合评价
        3.3.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3.3.2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3.3.3 层次分析法简介
        3.3.4 聚类分析法简介
        3.3.5 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3.4 海峡西岸经济区经济发展差异原因分析
        3.4.1 地理因素
        3.4.2 产业结构因素
        3.4.3 区域经济政策因素
        3.4.4 城市化因素
        3.4.5 发达城市因素
第四章 有效发挥后发优势实现海西经济协调发展
    4.1 相对落后城市后发优势实现条件分析
    4.2 相对落后城市经济发展的后发优势分析
        4.2.1 制度方面
        4.2.2 科学技术方面
        4.2.3 资金方面
        4.2.4 经济改革方面
    4.3 有效发挥后发优势实现海西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4.3.1 加快制度变革与创新,完善制度体系
        4.3.2 培养技术创新能力,提高技术水平
        4.3.3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配套设施
        4.3.4 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
        4.3.5 加快城市经济带建设,培育经济增长极
        4.3.6 大力推进教育发展,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8)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基本理论和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工业化现状
        1.2.2 国内外信息化现状
        1.2.3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内涵
        1.2.4 我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现状、存在问题
    1.3 研究的思路方法和主要内容
    1.4 研究成果及创新点
第二章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2.1 两化融合是我国经济发展必然选择的相关理论基础
        2.1.1 产业融合理论
        2.1.2 后发优势理论
        2.1.3 跨越式发展理论
        2.1.4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2.2 两化融合是高水平的产业融合
    2.3 两化融合是发挥我国后发优势的必然选择
    2.4 两化融合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
    2.5 两化融合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战略选择
    2.6 两化融合是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深度信息化的必然选择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我国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水平研究
    3.1 我国工业化水平测算
        3.1.1 衡量工业化水平的相关理论
        3.1.2 我国工业化水平测算
        3.1.3 结果分析
    3.2 我国信息化水平测算
        3.2.1 衡量信息化水平的相关理论
        3.2.2 我国信息化水平测算
        3.2.3 结果分析
    3.3 我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水平测算研究
        3.3.1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度测量方法研究现状和存在的不足
        3.3.2 基于改进灰色T型关联度模型的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度测量方法研究
        3.3.3 基于改进灰色T型关联度模型和多模影响因子的我国信息化与工业化发展融合度研究
        3.3.4 小结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新的历史时期我国政府在两化融合中的作用和地位及融合模式的研究
    4.1 我国政府推动两化融合的发展历程
    4.2 我国政府在两化融合行政中存在的不足
    4.3 两化融合是工业和信息化部的立部之本
    4.4 我国政府在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中的作用地位和相关措施
    4.5 我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模式研究
        4.5.1 国外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经验
        4.5.2 我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模式-物联网模式研究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国家两化融合试验区典型案例研究
    5.1 国家两化融合试验区现状
    5.2 国家两化融合试验区监测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5.3 两化融合理论验证与结果总结
        5.3.1 试验区两化融合评估和理论验证
        5.3.2 两化融合理论验证总结
第六章 我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政策建议研究
    6.1 我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总体发展思路研究
        6.1.1 两化融合的总体发展思路
        6.1.2 两化融合的发展模式和原则
        6.1.3 两化融合的发展重点
    6.2 未来5-10年我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战略目标
        6.2.1 总体目标
        6.2.2 工作目标
        6.2.3 发展目标
    6.3 我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的政策选择和建议研究
    6.4 本章小结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参加的课题研究和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
后记

(9)西部经济发展中地方政府经济职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与文献综述
    1.1 导论
        1.1.1 问题提出、研究背景和意义
        1.1.2 经济发展的内涵与地方政府界定
        1.1.3 基本理论、研究方法和论文结构
        1.1.4 本文的创新之处
    1.2 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理论的文献综述
        1.2.1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1.2.2 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1.3 政府与地方政府职能的文献综述
        1.3.1 国外关于经济发展中政府职能的基本理论
        1.3.2 国内对于政府职能研究的成果
    1.4 已有研究的简评
2 西部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与条件
    2.1 西部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
        2.1.1 土地资源
        2.1.2 水资源
        2.1.3 矿产资源
        2.1.4 西北与西南的差异
    2.2 西部经济发展的社会与市场条件
        2.2.1 经济发展初始条件
        2.2.2 市场化水平
        2.2.3 经济外向化程度
    2.3 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扩大的现状与原因
        2.3.1 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扩大的现状
        2.3.2 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的政府职能视角分析
    2.4 当前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局面
        2.4.1 经济体制与政策环境
        2.4.2 市场发展程度
        2.4.3 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
        2.4.4 东西部经济发展的目标差异
3 西部地方政府经济职能划分与定位的理论分析
    3.1 政府经济职能的一般理论与西部地方政府经济职能的划分
        3.1.1 政府职能的一般理论
        3.1.2 西部地方政府经济职能的需求分析
        3.1.3 西部经济发展路径与地方政府经济职能的划分
    3.2 西部地方政府常规经济职能的定位
        3.2.1 实施宏观调控 提供公共产品
        3.2.2 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提高经济运行质量
        3.2.3 推动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积极参与国际分工
        3.2.4 大力推进教育发展 提供人力资源基础保障
        3.2.5 确保可持续发展 注重生态环境建设
    3.3 西部经济跨越式发展中地方政府的关键经济职能
        3.3.1 后发优势理论与跨越式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3.3.2 跨越式发展与地方政府
    3.4 西部地方政府是推进西部地区制度创新的主导力量
        3.4.1 制度创新的一般理论
        3.4.2 制度创新对实现西部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意义
        3.4.3 西部地方政府自身管理制度的创新
        3.4.4 西部地区市场制度的创新
    3.5 西部地方政府是构建西部区域创新系统的主导力量
        3.5.1 科技创新对于西部跨越式发展的意义
        3.5.2 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与功能
        3.5.3 西部构建区域创新系统的科技条件
        3.5.4 西部地方政府的措施
4 西部经济发展与地方政府经济职能相关性的实证分析
    4.1 西部经济发展与地方政府经济职能相关性的实证分析方法介绍
        4.1.1 主成分分析方法介绍
        4.1.2 相关性分析原理与模型
        4.1.3 回归分析的原理与模型
    4.2 西部开发以来各省区市经济发展状态分析
        4.2.1 各省区市经济发展状态(静态)分析
        4.2.2 各省区市经济发展增速(动态)分析
    4.3 西部各省区市地方地方政府经济职能的分析
        4.3.1 西部各省区市地方政府经济职能(静态)分析
        4.3.2 西部各省区市地方政府经济职能(动态)分析
    4.4 西部各省区市企业发展状态的分析
        4.4.1 西部各省区市企业发展状态(静态)分析
        4.4.2 西部各省区市企业发展状态(动态)分析
    4.5 对西部各省区市的综合评价与相关性分析
        4.5.1 西部各省区市的综合评价
        4.5.2 经济发展、地方政府经济职能、企业发展三者的相关性分析
    4.6 西部经济发展与地方政府经济职能的回归分析
        4.6.1 简单最小二乘法回归
        4.6.2 多重共线性检验及其消除
        4.6.3 异方差检验及其消除
    4.7 简要结论
5 西部地方政府经济职能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5.1 有关政府失灵的理论
    5.2 西部地方政府发挥经济职能存在的问题
        5.2.1 地方保护主义
        5.2.2 反宏观调控行为
        5.2.3 干扰市场主体行为
        5.2.4 地区间恶性竞争
        5.2.5 地方政府调控中的内部矛盾
    5.3 西部地方政府经济职能存在问题的原因与纠正
        5.3.1 原因分析
        5.3.2 调整与纠正
6 本文的简短总结
    6.1 展望
    6.2 本文的创新与贡献
    6.3 存在的问题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领域
7 附录:国内发达地区的案例
    7.1 上海外向型经济与政府行为
    7.2 浙江省政府在区域技术创新系统中的职能
参考文献
科研成果
致谢

(10)后发优势与新疆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文献综述
1. 后发优势的内涵、特征及其与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关系
    1.1 后发优势的基本内涵
    1.2 后发优势的基本特征
    1.3 后发优势、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
    1.4 后发优势与跨越式发展的关系
2. 新疆利用后发优势实现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意义
    2.1 新疆利用后发优势实现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现实意义
    2.2 新疆利用后发优势实现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理论意义
3. 新疆利用后发优势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可行性分析
    3.1 后发优势的现实性与跨越式发展的可行性分析
    3.2 新疆利用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内部条件
    3.3 新疆利用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外部条件
4. 新疆实现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后发劣势分析
    4.1 新疆因物质资本匮乏而导致技术模仿和制度创新的动力不足
    4.2 新疆因人力资本稀缺而导致技术对经济的扩散张力不足
    4.3 新疆因产业结构不合理而导致对现有新技术的承载能力不足
    4.4 新疆因生态环境恶劣而导致其后发优势的有效发挥不足
5. 新疆利用后发优势实现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路径选择
    5.1 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统领新疆经济跨越式发展
    5.2 大力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推进新疆经济跨越式发展
    5.3 继续实施科教兴新和人才强新战略,保障新疆经济跨越式发展
    5.4 积极培育开放型经济,带动新疆经济跨越式发展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四、营造农业结构调整的后发优势(论文参考文献)

  • [1]精准扶贫借鉴自然灾害重建模式研究 ——非灾经济发展模式[D]. 严研. 武汉大学, 2019(01)
  • [2]新结构经济学的应用研究进展:工具与案例[J]. 付才辉. 制度经济学研究, 2018(01)
  • [3]从后发优势角度看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以临泉县为例[J]. 彭建涛. 安徽农学通报, 2016(10)
  • [4]基于区域竞争力的新疆兵团经济跨越式发展研究[D]. 王纤纤. 石河子大学, 2013(02)
  • [5]中国西部提升城市化水平的后发优势路径研究[D]. 初春晓. 天津师范大学, 2013(04)
  • [6]临夏回族自治州特色经济研究[D]. 李占魁. 兰州大学, 2010(07)
  • [7]后发优势与海峡西岸经济区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 林文宏. 福州大学, 2010(06)
  • [8]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基本理论和对策研究[D]. 冯长辉. 武汉大学, 2010(05)
  • [9]西部经济发展中地方政府经济职能研究[D]. 李凯. 西北大学, 2008(08)
  • [10]后发优势与新疆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D]. 冯怀珍. 新疆师范大学, 2007(04)

标签:;  ;  ;  ;  ;  

为农业结构调整创造后发优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