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搞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 发展优质高效的马铃薯产业——昆明市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思路和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马涛[1](2020)在《西藏南木林县马铃薯产业扶持政策效果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张卫[2](2020)在《广西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广西地处亚热带地区,是我国典型的马铃薯冬作区,开发冬闲田发展马铃薯产业空间大。近几年,广西马铃薯产业发展迅速,但与其它先进省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大力推进广西马铃薯全产业链发展,提高马铃薯总体单产水平,推进规模化、集约化生产,补足、补齐产业短板,提升马铃薯附加值,对优化广西粮食生产结构、加快精准扶贫助农增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实地调查、问卷调查与专家访谈等方法,从国家宏观政策和马铃薯主粮化的大背景出发,针对广西马铃薯产业现状,包括种植区域布局、生产状况、脱毒种薯繁育、品种推广、栽培技术、栽培模式、加工、贸易、消费状况等方面,从多个层面、多个角度,全面、系统地分析广西马铃薯的生产、加工、销售等产业化经营各环节以及产业发展的优劣势,发现存在的问题及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推进广西马铃薯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广西有适宜的气候条件、耕地资源、区位优势、栽培技术,但区域分布不平衡,加工发展滞后、种薯繁育不足,不易发展规模化种植以及易发生自然灾害与病虫害等。广西应该抓住机遇,精确布局各产业带。以满足春季鲜薯供应淡季需求、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和发展马铃薯深加工为目标,升级产业规模、水平,补足、补齐产业条,创建脱毒种薯繁育基地,大力推广先进技术和机械化、规模化种植,加强自然灾害及病虫害防控,完善全产业链扶持政策,推进产业标准化、信息化、品牌化,促进一二三产产业融合,构建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马铃薯产业。
李铁锁[3](2020)在《主粮化背景下商洛市马铃薯产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马铃薯主粮化战略于2015年被国家提上了议事日程,2016年国家出台了《关于推进马铃薯产业开发的指导意见》,由此马铃薯成为我国仅次于水稻、小麦、玉米之后的第四大粮食作物。马铃薯拥有生长适应范围广、周期短、产量大和营养丰富等优点,发展马铃薯产业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对人多地少的中国尤为重要。本研究在大量查阅文献的基础上,采用调查问卷和SWOT方法分析了主粮化背景下商洛市马铃薯产业发展的现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未来10年推进商洛马铃薯产业和主粮化发展的基本思路、目标和对策。多年来,商洛市种植马铃薯资源优势显着。截至2018年,种植面积达4.3万hm2,产量13.59万t,产值近7.95亿元。种植马铃薯较其他农作物增收明显,成为商洛市贫困户脱贫的主导产业。商洛种植马铃薯优势是:2005年开始建立种薯繁育体系,目前已形成了完善的种薯繁育产业链;生产条件优越,拥有天然的生态环境,气候条件适宜;品质认可优势,品质好,富含多种营养元素;经济效益明显,较其它作物收益高,群众认可度高。商洛发展马铃薯机遇是:随着主粮化推进,各级马铃薯扶持政策相继出台,外部市场需求潜力大,深加工增值空间大。商洛市马铃薯产业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品种类型单一,结构不合理,生产方式落后,仓储能力和条件差,产业链条短,营销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制约了产业健康发展,阻碍了商洛马铃薯产业开发进程。商洛种植马铃薯劣势是:深加工企业较少导致附加值较高深加工品种薯较少;当地市场规模小,马铃薯贮藏多以农户自建土窖为主,贮藏设施落后。商洛种植马铃薯威胁是:近年来,周边多地马铃薯产业在各项政策刺激下,同质化导致竞争加剧;地块分散,农用机械价格相对较高,致使机械推广进展缓慢。针对存在问题,建议商洛市马铃薯产业发展应从政策方面、生产环节和企业参与三个方面进行剖析,并对马铃薯主粮化存在问题逐项分析,结合种植、加工、储运和销售等环节,巩固优势,补齐短板,让马铃薯进一步承担起主粮地位。
张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4](2020)在《张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20年农业重点产业工作安排的通知》文中提出张政办函[2020]19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市直及省属驻张有关单位:2020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圆满完成"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全面完成重点农业产业任务,对确保全市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乡村振兴,具有特殊重要意义。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三农"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现将2020年全市戈壁农业、循环农业、四个百万工程
侯淑琴[5](2019)在《五寨县马铃薯产业的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文中研究说明马铃薯具有粮、菜、饲、加工等多种用途,而且产量高、营养丰富、产业链长,既可做粮食、蔬菜、又可以进行精细加工淀粉、薯片、薯条、工业原料、医疗等多种用途。目前,世界上已经有很多国家把马铃薯列为自己国家的主食。五寨县是全国马铃薯生产优势区域之一,现已成为五寨县农民脱贫致富、建设新农村的支柱性产业,有力推动着县域经济的发展速度和农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升,现在马铃薯产业以其特有的资源优势和强大的发展潜力在五寨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据着非常重要地位。本文立足国内外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结合五寨县马铃薯产业发展实际,分析五寨县马铃薯产业发展的优势条件和在马铃薯种子品种应用、脱毒种薯繁育、栽培技术、加工、营销、贮藏及产业扶持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马铃薯种薯繁育规模小,质量监管体系不健全,使得种薯的品质得不到保障,影响了当地脱毒马铃薯种薯的推广使用;其次,在马铃薯种植方面,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及人们传统农业种植思想的限制,马铃薯的机械化作业程度比较低,大大的限制了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再次,在马铃薯贮藏方面,受贮藏条件的限制及不合理的贮藏亦造成了马铃薯产后的严重损失;最后,在马铃薯精深加工及市场开发方面,五寨县马铃薯加工程度低、产业链短,龙头企业规模小、产品商标注册、产品认定、原产地标识注册等滞后,外销缺乏稳定渠道。本文通过充分利用国家政策和五寨县地方资源优势从马铃薯种薯繁育及种植方向、马铃薯产品加工方向、马铃薯及其产品市场开发方向等三方面对今后的五寨县马铃薯产业出路进行分析,对五寨县马铃薯产业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和产业发展方向,证实马铃薯是促进五寨县农民增产增收的首选产业。
彭琰[6](2019)在《产业融合背景下榆林市马铃薯产业提升研究》文中指出马铃薯是我国第四大粮食作物,对我国农业结构优化转型与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战略保障意义。榆林是我国马铃薯五大优生区之一、全国马铃薯三大主产市之一。榆林的马铃薯产业目前存在着大而不强、产业链短、发展动力弱化等问题,因此研究榆林市产业结构、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提出榆林市产业融合发展与马铃薯产业融合发展建议对策,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以产业融合理论、产业结构优化理论等理论为基础,以榆林市产业结构优化转型为背景,以榆林市产业融合程度评价与马铃薯产业融合发展为研究对象,采用指标分析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榆林市产业结构进行剖析,进而详细分析榆林市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提出马铃薯产业融合发展对策建议。研究得到如下结论:1、榆林市近四十年间生产总值与人均生产总值有了大幅增加,三产结构由“一三二”(58.7:20.0:21.3)演变为“二三一”(5:62:33),2011年以来榆林市第二产业贡献率保持在75%左右,长期由第二产业驱动经济发展。榆林市农业总产值近年来有了大幅增加,但增加值率却持续下降,农产品生产总量大幅增加。榆林市三产融合度表现为中高度融合,但近年来有所下降,榆林市农林牧渔与其服务业融合度表现为中高度融合,近年来有小幅度下降。2、榆林市产业融合发展仍存在系列问题,如:宏观管理体制机制有待完善;产业结构单一、市场主体活力不强;规模经营化程度低,新型经营主体占比不高;要素支撑短缺,改革创新不足;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瓶颈制约突出的系列问题,提出未来榆林市产业发展应科学布局,整体规划榆林产业融合发展;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契机重构榆林产业结构;强化产业园区科技示范,引领现代农业发展;加强区域品牌培育,打造知名产业融合示范区;以产业重构为契机,促进产业多功能发展的一系列政策建议。3、榆林市马铃薯产业近四十年种植面积扩大了6万公顷,总产增加了40万吨,稳居全省第一马铃薯种植市,马铃薯产业已基本形成了从良种繁育、种植、加工全产业链模式,但总体来看仍存在着“产业大而不强,农民不富”的困境。研究发现榆林市马铃薯产业存在着单产水平整体较低,产业发展不强;加工水平大多仍停留着初级阶段;产业化程度低、融合度低;马铃薯产业融合发展较慢等系列问题。针对此,提出未来榆林马铃薯产业应加强马铃薯良种繁育体系的建设;建立多级分层加工体系;强化马铃薯市场营销体系;建立健全产学研科技生产体系;加强政策引导马铃薯产业融合发展;深度挖掘深耕马铃薯文化特色;强化榆林马铃薯品牌建设的一系列政策建议。
张荣达,刘红梅,王立新,谢婷[7](2019)在《贵州毕节马铃薯产业发展的现状及提升措施》文中研究表明为促进毕节马铃薯产业发展,系统分析了该市马铃薯产业在脱毒种薯繁育和推广、产业化经营、品牌建设及产业脱贫攻坚方面的发展成效,以及存在的种薯和商品薯基地基础设施缺乏、加工业发展水平低、产业发展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生产综合机械化率低、劳动生产率低等问题,并提出把毕节建成中国南方最大的马铃薯脱毒种薯供应基地、优质商品薯基地、马铃薯产业扶贫示范基地和马铃薯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基地的发展措施。
杨惠聪[8](2018)在《惠东冬种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文中指出惠东县种植马铃薯历史悠久,冬种马铃薯种植面积从1996年的0.253万hm2发展2012年最高峰的0.84万hm2,具有栽培技术先进,单产水平高、市场效益好等特征,是南方冬作区冬种马铃薯种植最具代表性的产区之一。在国家确立马铃薯主粮化和大力发展马铃薯产业的历史机遇下,认真研究惠东马铃薯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挑战,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建议对提升惠东马铃薯产业发展质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通过文献查阅、实地调查研究等方法,对国外、国内和惠东冬种马铃薯产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进行了比较研究,分析得出了惠东冬种马铃薯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主要调查研究结果如下:(1)惠东马铃薯种植面积近年来呈小幅下降趋势,产量基本保持在30万t水平,近五年平均单产为35947.1 kg/hm2。2016年惠东冬种马铃薯在遭遇极端寒潮天气情况实现平均单产31762.5 kg/hm2,与全国各省相比,仅仅比排在首位的吉林省少2084.6kg/hm2,惠东冬种马铃薯单产水平在全国范围内属于高产水平,但是与世界马铃薯发达地区来比较,还有较大差距,仅仅是世界单产最高水平美国的64.8%。(2)惠东冬种马铃薯品种更新换代快,实现了脱毒种薯良种化,鲜薯食用型‘费乌瑞它’系列、‘陇薯7号’品种占惠东冬种马铃薯种植面积98%以上。(3)惠东冬种马铃薯耕作制度主要采用“稻-稻-薯”水旱轮作,栽培技术由原来的“稻-稻-薯”稻草覆盖栽培技术转变为“稻-稻-薯”农膜覆盖的栽培技术模式。(4)惠东冬种马铃薯主要生产成本有种薯、农资和人工,平均种植成本高达52500元/hm2,同时由于惠东马铃薯上市时间是北方马铃薯淡季,具有良好的市场环境,市场销售价格平均在1.62.6元/kg,相对于北方主产区具有较为显着的经济效益,通过对比当前惠东水稻、甘薯和甜玉米三种作物种植效益,马铃薯效益明显高于三者作物,惠东马铃薯种植是有利可图,能有效农民增加收入。(5)惠东马铃薯处于马铃薯产业链的低价值区域,产业发展模式以生产种植-鲜薯销售为主,产品深加工和开发利用程度低,县域内缺乏马铃薯加工产业基础。通过调查研究分析了惠东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同时从自然条件、产业基础、市场优势和技术支撑等四个方面阐述了惠东冬种马铃薯的比较优势。指出了惠东马铃薯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一是惠东脱毒种薯本地不能繁育,主要靠北方长途调运供应;同时栽培品种单一,鲜薯食用型‘费乌瑞它’系列品种占98%,其他专用薯品种缺乏;二是采用覆膜栽培技术耕作,马铃薯的黑痣病和疮痂病等土传病害较稻草覆盖栽培技术严重,同时存在施有机肥种类较单一,存在磷肥过高、钾肥不足,氮、磷、钾肥配比不合理的现象;三是惠东马铃薯产业处于产业链低端,在马铃薯育种、深加工方面基本空白,储藏设备简陋;四是市场波动大,容易受到北方马铃薯库存影响,市场品牌不够突出,缺乏专业批发市场。基于以上分析和探讨,结合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和对农业扶持优惠政策,立足惠东县区域优势和资源优势,以科技进步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提出了促进惠东冬种马铃薯产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宏观方面:一是创新体制机制;二是制定产业规划,加大产业投入力度。微观方面:一是以集成技术推广为核心,全面地推进马铃薯产业科技进步;二是强化监督管理,严把种薯质量关;三是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树立惠东品牌信誉;四是大力实施名牌战略,促进马铃薯产业发展;五是建立健全农业风险规避机制;六是加快马铃薯市场体系建设,提高惠东马铃薯市场影响力;七是强化农民科学素质提升,抓好农民培训。
吕典秋,李学湛,白艳菊,范国权,杨帅,王绍鹏,王晓丹[9](2015)在《中国马铃薯种薯质检工作回顾与展望》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是世界上马铃薯生产第一大国,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但马铃薯单产仅为世界发达国家(如荷兰)单产的1/3。作为无性繁殖作物,种薯质量是制约马铃薯单产水平的关键因素。建立科学合理的马铃薯种薯质量认证体系,是保障种薯质量、规范种薯市场、提高中国马铃薯单产水平和生产能力的关键。1998年,受国家农业部委托,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和河北坝上农科所(现河北省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筹建农业部脱毒马铃
李树超,吴龙华,李亚俊,丁慧媛[10](2015)在《山东省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及推进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通过对山东省17地市马铃薯生产情况、生产成本及收益的全面调查,分析了山东省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指出目前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个体农户生产规模较小,种植经济效益低;生产成本逐年上升,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产业整体投入不足,资源优势未得到有效开发等问题。并提出规范土地流转,促进马铃薯产业规模化经营;建立健全马铃薯良种繁育体系,有效控制生产成本;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促进产业发展等对策及建议,以期为推进山东省马铃薯产业快速、健康发展提供参考和帮助。
二、搞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 发展优质高效的马铃薯产业——昆明市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思路和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搞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 发展优质高效的马铃薯产业——昆明市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思路和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2)广西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马铃薯与马铃薯产业概述 |
1.2.2 世界马铃薯产业研究概况 |
1.2.3 中国马铃薯产业研究概况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国内外及广西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 |
2.1 世界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 |
2.1.1 生产 |
2.1.2 消费 |
2.1.3 贸易与加工 |
2.2 中国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 |
2.2.1 生产 |
2.2.2 消费 |
2.2.3 贸易与加工 |
2.3 广西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 |
2.3.1 生产 |
2.3.2 加工、贮藏及贸易 |
2.3.3 育种与栽培 |
2.3.4 消费 |
2.4 马铃薯种植意愿与消费意愿调查 |
2.4.1 调查方法 |
2.4.2 种植意愿调查 |
2.4.3 消费意愿调查 |
第三章 广西马铃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劣势分析 |
3.1 主粮化对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新要求 |
3.2 主粮化背景下广西马铃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3.2.1 缺乏种薯繁育基地,脱毒种薯应用率低 |
3.2.2 优良品种少,缺乏加工型品种 |
3.2.3 机械化、规模化程度不高 |
3.2.4 高产栽培新技术推广不够 |
3.2.5 科研条件薄弱 |
3.2.6 缺乏精深加工 |
3.2.7 冷链物流设施缺乏,贮藏调控能力弱 |
3.2.8 缺少大型专业市场 |
3.2.9 效益不稳定,影响马铃薯的发展规模 |
3.2.10 自然灾害频发 |
3.3 广西马铃薯产业发展的优势 |
3.3.1 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加大 |
3.3.2 具备良好的栽培基础 |
3.3.3 节令优势 |
3.3.4 气候优势 |
3.3.5 区位优势 |
3.3.6 土地资源优势 |
3.4 广西马铃薯产业发展的劣势 |
3.4.1 种薯繁育先天条件不足 |
3.4.2 规模化种植推进有难度 |
3.4.3 自然灾害威胁 |
3.4.4 易发生病虫害 |
3.4.5 外部竞争压力大 |
3.4.6 种植成本较高 |
3.4.7 加工发展严重滞后 |
第四章 广西马铃薯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
4.1 做好顶层设计,精准定位,精确布局 |
4.1.1 政府主导、部门联动、涉农部门协同合作 |
4.1.2 精准定位、精确布局 |
4.1.3 抓好优势区建设 |
4.1.4 抓种植面积扩增 |
4.1.5 多元发展,多方发力 |
4.1.6 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
4.2 加强基础研究,加速品种选育 |
4.2.1 加强基础研究 |
4.2.2 根据不同产业带进行品种选育 |
4.3 合理布局,扩展加工产业链 |
4.3.1 合理布局,填补空档 |
4.3.2 扩大加工型马铃薯种植 |
4.3.3 实现初加工 |
4.3.4 大力推进精深加工 |
4.3.5 推动广西特色马铃薯主食产品研发 |
4.3.6 建设绿色加工体系 |
4.4 健全脱毒种薯良种繁育体系,扩大脱毒种薯覆盖率 |
4.4.1 加强脱毒种薯良种繁育体系建设 |
4.4.2 建立种薯质量监测和检测体系 |
4.4.3 建设脱毒良种繁育基地 |
4.4.4 扩大脱毒种薯覆盖率 |
4.5 科技引领,多种形式推广先进栽培技术 |
4.5.1 科技引领,健全栽培技术体系 |
4.5.2 大力推广先进技术 |
4.5.3 强化技术培训 |
4.5.4 示范带动 |
4.6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生产机械化的投入力度 |
4.7 提高自然灾害及病虫害防控能力 |
4.7.1 抓好防霜抗冻工作 |
4.7.2 做好马铃薯病虫害综合防治 |
4.7.3 建立病虫害预警系统 |
4.8 产业扶持全覆盖,保障薯农收益 |
4.8.1 财政扶持全面覆盖 |
4.8.2 普及农业保险,降低生产风险 |
4.8.3 试点马铃薯目标价格保险,保障农民收益 |
4.9 健全销售网络 |
4.9.1 建立东盟营销网络 |
4.9.2 利用节令优势大力拓展外省市场 |
4.9.3 积极推广订单式、合同式生产 |
4.9.4 推进信息大数据平台建设 |
4.9.5 抓好农民营销队伍建设 |
4.10 强化马铃薯主粮化消费宣传引导 |
第五章 结论与不足 |
5.1 结论 |
5.2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马铃薯种植意愿调查表 |
附录2 马铃薯消费意愿调查表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3)主粮化背景下商洛市马铃薯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研究背景 |
1.1 国内外马铃薯产业研究现状 |
1.1.1 国外马铃薯产业现状 |
1.1.2 国内马铃薯产业现状 |
1.1.3 陕西省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 |
1.2 我国提出马铃薯主粮化的意义 |
1.2.1 有助于减轻资源环境压力 |
1.2.2 有效提高种植者收入水平 |
1.2.3 有利于确保粮食安全 |
1.2.4 马铃薯营养价值丰富 |
1.3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研究方法 |
1.3.1 目的意义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商洛市农业生产条件及马铃薯产业适宜性分析 |
2.1 商洛市自然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候方面 |
2.1.3 水文方面 |
2.1.4 交通方面 |
2.1.5 适宜区及评价 |
2.2 商洛市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
第三章 商洛市马铃薯产业及主粮化发展现状分析 |
3.1 商洛市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 |
3.2 商洛市马铃薯产业及主粮化调查问卷分析 |
3.2.1 种植户的调查结果 |
3.2.2 从业人员的调查结果 |
3.2.3 农技推广人员的调查结果 |
3.2.4 管理人员的调查结果 |
3.3 商洛市主粮化马铃薯产业发展 SWOT 分析 |
3.3.1 优势 |
3.3.2 劣势 |
3.3.3 机遇 |
3.3.4 威胁 |
3.4 商洛市马铃薯产业及主粮化现状分析 |
3.4.1 马铃薯产业现状分析 |
3.4.2 马铃薯主粮化现状分析 |
第四章 对推进商洛市主粮化马铃薯产业发展的建议 |
4.1 对推进商洛市马铃薯产业的建议 |
4.1.1 对政策方面的建议 |
4.1.2 对生产环节的建议 |
4.1.3 对企业参与的建议 |
4.2 对推进商洛市马铃薯主粮化的建议 |
4.2.1 转变饮食观念,驱动马铃薯主食消费 |
4.2.2 加强宣传引导,提高马铃薯购买意愿 |
4.2.3 提升营养结构,促进主粮化开发进程 |
4.2.4 加大销售补贴,提升马铃薯消费份额 |
4.2.5 加强转化模式,保障主粮化市场稳定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5)五寨县马铃薯产业的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研究背景 |
1.1 马铃薯的概述 |
1.1.1 马铃薯生物学特性 |
1.1.2 马铃薯的营养价值 |
1.1.3 马铃薯的药用价值 |
1.1.4 马铃薯的社会、经济及生态效益 |
1.2 五寨县马铃薯文化 |
1.3 马铃薯产业在五寨县的经济地位 |
2.马铃薯的国内外产业发展现状 |
2.1 .马铃薯种植面积及产量情况 |
2.2 马铃薯机械化作业情况 |
2.3 马铃薯贮藏保鲜情况 |
2.4 马铃薯加工产业发展现状 |
3.山西省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 |
4.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五寨县马铃薯的产业发展现状 |
1.五寨县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优势及存在问题分析 |
1.1 五寨县马铃薯产业发展历史 |
1.2 五寨县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 |
1.2.1 五寨县马铃薯种植产业布局 |
1.2.2 五寨县马铃薯繁育体系发展现状 |
1.2.3 五寨县马铃薯种植技术推广现状 |
1.2.4 五寨县马铃薯贮藏能力现状 |
1.2.5 五寨县马铃薯加工能力现状 |
1.2.6 五寨县马铃薯市场销售现状 |
1.3 五寨县马铃薯产业发展优势条件分析 |
1.3.1 地理位置及地质地貌优势 |
1.3.2 自然条件优越 |
1.3.3 交通条件便利 |
1.3.4 科技水平提高 |
1.3.5 政府支持力度大 |
1.4 五寨县马铃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1.4.1 五寨县马铃薯种薯繁育中存在的问题 |
1.4.2 五寨县马铃薯种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1.4.3 五寨县马铃薯贮藏中存在的问题 |
1.4.4 五寨县马铃薯精深加工中存在的问题 |
1.4.5 五寨县马铃薯销售市场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
第三章 五寨县马铃薯产业发展对策及建议 |
1.五寨县马铃薯种薯产业发展对策 |
1.1 科学繁育 |
1.2 抓好试验、示范与推广工作 |
1.3 确保脱毒马铃薯种薯质量达标 |
2.五寨县马铃薯种植产业发展对策 |
2.1 机械化种植 |
2.2 高巧包衣技术 |
2.3 间作套种 |
2.4 起垄栽培技术 |
2.5 专业化、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 |
2.6 对薯农进行专业培训 |
3.五寨县马铃薯贮藏产业的发展对策 |
3.1 马铃薯贮藏窖的建设 |
3.2 科学的马铃薯贮藏技术的引进 |
3.2.1 物理贮藏 |
3.2.2 化学药剂处理 |
3.3.3 机械贮藏 |
4.五寨县马铃薯加工产业发展对策及建议 |
4.1 整合实力壮大龙头企业 |
4.2 .延伸五寨县马铃薯加工产业链 |
4.3 丰富马铃薯种植品种 |
5.马铃薯饮食产业发展对策及建议 |
5.1 发展鲜食马铃薯产业 |
5.2 建设马铃薯产品消费体验 |
6.马铃薯产业市场开发的对策及建议 |
6.1 狠抓“三品认证”,创优品牌,开拓市场 |
6.2 完善营销体系 |
6.3 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提高五寨县马铃薯知名度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致谢 |
(6)产业融合背景下榆林市马铃薯产业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马铃薯产业发展研究现状 |
1.3.2 国内外产业融合发展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5.1 数据收集方法 |
1.5.2 分析方法 |
1.6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产业融合研究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
2.1 产业融合相关概念 |
2.1.1 产业 |
2.1.2 产业融合 |
2.2 产业融合相关理论框架 |
2.2.1 产业融合理论 |
2.2.2 产业链与价值链理论 |
2.2.3 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
2.2.4 产业转型理论 |
2.3 产业融合度评价方法 |
第三章 榆林市产业融合发展分析 |
3.1 榆林市概况 |
3.1.1 地理环境 |
3.1.2 自然资源 |
3.1.3 社会经济资源 |
3.2 榆林市产业结构分析 |
3.2.1 榆林生产总值分析 |
3.2.2 榆林三产结构分析 |
3.2.3 榆林三次产业贡献率分析 |
3.2.4 产业结构对比分析 |
3.3 榆林市农业产业发展分析 |
3.3.1 榆林农业总产值分析 |
3.3.2 主要农产品生产情况分析 |
3.3.3 农业投入品使用情况分析 |
3.4 榆林产业融合度评价 |
3.4.1 榆林市一二三产融合度 |
3.4.2 农林牧渔与其他产业融合度评价 |
第四章 榆林市产业结构存在问题与优化对策分析 |
4.1 榆林市农业产业融合存在问题分析 |
4.1.1 宏观管理体制机制有待完善 |
4.1.2 产业结构单一市场主体活力不强 |
4.1.3 生产模式传统分散,规模经营化程度低 |
4.1.4 要素支撑短缺改革创新不足 |
4.1.5 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瓶颈制约突出 |
4.2 榆林市产业融合发展提升对策建议 |
4.2.1 科学布局,整体规划榆林产业融合发展 |
4.2.2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契机重构榆林产业结构 |
4.2.3 强化产业园区科技示范,引领现代农业发展 |
4.2.4 加强区域品牌培育,打造知名产业融合示范区 |
4.2.5 以产业重构为契机,促进产业多功能发展 |
第五章 榆林市马铃薯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及问题 |
5.1 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 |
5.1.1 我国马铃薯产业发展状况 |
5.1.2 陕西马铃薯产业发展状况 |
5.2 榆林发展马铃薯产业优势 |
5.3 榆林市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 |
5.3.1 种植规模 |
5.3.2 生产情况 |
5.3.3 加工情况 |
第六章 榆林马铃薯产业融合存在问题及优化对策分析 |
6.1 榆林马铃薯产业融合方面存在问题 |
6.1.1 单产水平整体较低,产业发展不强 |
6.1.2 马铃薯缺乏精深加工 |
6.1.3 产业化程度低、融合度低 |
6.1.4 马铃薯产业融合发展较慢 |
6.2 榆林马铃薯产业融合发展对策建议 |
6.2.1 加强马铃薯良种繁育体系的建设 |
6.2.2 建立多级分层加工体系 |
6.2.3 强化马铃薯市场营销体系 |
6.2.4 建立健全产学研科技生产体系 |
6.2.5 加强政策引导马铃薯产业融合发展 |
6.2.6 深度挖掘马铃薯文化特色 |
6.2.7 强化榆林马铃薯品牌建设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贵州毕节马铃薯产业发展的现状及提升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毕节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 |
1.1 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体系基本建成 |
1.2 脱毒马铃薯推广效应逐渐显现 |
1.3 马铃薯产业化经营进展快 |
1.3.1 交易市场 |
1.3.2 加工企业 |
1.3.3 专业合作社 |
1.3.4 仓储设施 |
1.4 品牌建设 |
1.5 产业脱贫攻坚效果明显 |
2 制约毕节马铃薯产业发展的问题 |
2.1 马铃薯种薯和商品薯基地的基础设施缺乏 |
2.2 马铃薯加工业发展落后 |
2.3 推动产业发展的科技创新能力不足 |
2.4 生产综合机械化率低 |
2.5 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低, 龙头企业规模小、带动能力弱 |
3 毕节马铃薯产业发展潜力 |
3.1 产量水平 |
3.2 加工业发展 |
3.3 脱毒种薯市场 |
3.4 消费市场需求 |
4 提升毕节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措施 |
4.1 打造中国南方最大的马铃薯种薯基地 |
4.1.1 加强育种科技创新 |
4.1.2 加强良种繁育体系建设 |
4.1.3 加强种薯生产经营管理和质量控制体系建设 |
4.1.4 加快种薯生产标准化步伐 |
4.2 打造中国南方重要的马铃薯商品薯生产基地 |
4.2.1 加强马铃薯绿色、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与新技术推广 |
4.2.2 积极打造具有山区特色的马铃薯品牌 |
4.2.3 拓宽销售渠道, 努力提升马铃薯市场竞争力 |
4.2.4 加强品质建设, 提高品牌效应 |
4.2.5 搞好基地区域布局和基础设施建设 |
4.3 打造马铃薯产业扶贫示范基地 |
4.4 打造马铃薯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基地 |
4.4.1 加强精深加工体系建设 |
4.4.2 加快马铃薯产业招商引资步伐 |
4.4.3 完善市场配套设施建设 |
4.4.4 加强马铃薯生产与乡村旅游融合 |
5 小结 |
(8)惠东冬种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arct |
1.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方法 |
2.1.1 文献分析法 |
2.1.2 调查研究法 |
2.1.3 有关说明 |
2.2 技术路线 |
2.3 创新点 |
3.结果 |
3.1 中外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 |
3.1.1 起源与传播 |
3.1.2 马铃薯生物学特性 |
3.1.3 马铃薯的营养价值 |
3.1.4 世界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 |
3.1.4.1 面积变化趋势 |
3.1.4.2 产量变化趋势 |
3.1.4.3 单产变化趋势 |
3.1.5 中国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演变及分布 |
3.1.5.1 中国马铃薯产业发展演变及分布 |
3.1.5.2 种植面积和产量稳步提升 |
3.1.5.3 单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具有提升空间 |
3.2 惠东县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 |
3.2.1 基本现状 |
3.2.1.1 种植规模基本稳定,单产稳步提高 |
3.2.1.2 品种更新换代快,实现了品种良种化 |
3.2.2 冬种马铃薯栽培主要技术特点 |
3.2.2.1 稻草覆盖覆土还田高产高效栽培集成技术 |
3.2.2.2 覆膜马铃薯栽培技术 |
3.2.3 惠东马铃薯效益分析 |
3.2.3.1 种植成本分析 |
3.2.3.2 效益对比分析 |
3.2.3.3 惠东价格变化趋势 |
3.2.4 惠东加工贮藏情况 |
3.2.5 惠东冬种马铃薯产业的优势分析 |
3.3 .惠东马铃薯产业面临的挑战 |
3.3.1 脱毒种薯制约 |
3.3.2 栽培品种单一,发展不平衡 |
3.3.3 栽培技术的瓶颈问题 |
3.3.4 保鲜贮藏和产品深加工问题 |
3.3.5 惠东马铃薯产业处于产业链低端 |
3.3.6 专业化市场建设滞后 |
3.3.7 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不健全 |
3.3.8 马铃薯产业农业保险问题欠缺 |
3.4 惠东冬种马铃薯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
3.4.1 思路与原则 |
3.4.1.1 发展思路 |
3.4.1.2 发展原则 |
3.4.2 发展目标 |
3.4.3 对策与建议 |
3.4.3.1 宏观层面的政策建议 |
3.4.3.2 微观层面的政策建议 |
4.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2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山东省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及推进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山东省马铃薯产业的发展现状 |
1.1 面积产量稳步增长 |
1.2 单产水平逐步提高 |
1.3 加工市场发展潜力大 |
1.4 出口比重稳步增加 |
2 山东省马铃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2.1个体农户生产规模较小,种植经济效益低 |
2.2 生产成本逐年上升,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 |
2.3 农民科学文化水平低,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缺乏 |
2.4 产业整体投入不足,价格优势未得到有效开发 |
2.5 马铃薯产业化发展较慢,营销体系不健全 |
2.6 政府政策扶持不足,制约马铃薯产业发展 |
3 促进山东省马铃薯产业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
3.1 规范土地流转,扩大马铃薯种植规模,促进马铃薯产业规模化经营 |
3.2 完善健全良种繁育体系,有效控制马铃薯生产成本 |
3.3 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加强农业技术推广 |
3.4 加强马铃薯新产品研发,大力培育中介组织 |
3.5 完善市场营销体系,打造知名品牌 |
3.6 加大扶持加强补贴,促进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
四、搞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 发展优质高效的马铃薯产业——昆明市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思路和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西藏南木林县马铃薯产业扶持政策效果评价研究[D]. 马涛. 西藏大学, 2020
- [2]广西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 张卫. 广西大学, 2020(07)
- [3]主粮化背景下商洛市马铃薯产业发展研究[D]. 李铁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4]张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20年农业重点产业工作安排的通知[J]. 张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张掖市人民政府公报, 2020(Z1)
- [5]五寨县马铃薯产业的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D]. 侯淑琴. 山西农业大学, 2019(06)
- [6]产业融合背景下榆林市马铃薯产业提升研究[D]. 彭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02)
- [7]贵州毕节马铃薯产业发展的现状及提升措施[J]. 张荣达,刘红梅,王立新,谢婷. 农技服务, 2019(02)
- [8]惠东冬种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D]. 杨惠聪. 华南农业大学, 2018(08)
- [9]中国马铃薯种薯质检工作回顾与展望[A]. 吕典秋,李学湛,白艳菊,范国权,杨帅,王绍鹏,王晓丹. 马铃薯产业与现代可持续农业(2015), 2015
- [10]山东省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及推进对策研究[J]. 李树超,吴龙华,李亚俊,丁慧媛. 中国农学通报, 20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