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豆种质资源异地繁殖可行性分析

小豆种质资源异地繁殖可行性分析

一、小豆种质资源异地繁殖的可行性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康国帅,穆志新,王海岗,秦慧彬[1](2021)在《山西省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现状与展望》文中研究指明农作物种质资源是培育农作物高产、抗病、抗逆新品种的物质基础,是种业创新发展的"芯片",是实现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文章阐述了山西省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多年来取得的成绩,指出当前存在征集工作紧迫、精准鉴定不够、资金保障不足等问题,提出了加强山西省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的措施。

陈红霖,田静,朱振东,张耀文,陈巧敏,周素梅,王丽侠,刘玉皎,何玉华,尹凤祥,魏淑红,程须珍[2](2021)在《中国食用豆产业和种业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文中研究说明食用豆在中国粮食组成、人类健康、土壤改良中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在贫困地区作为蛋白质的主要来源。随着食用豆基因组相继被破译,推动了食用豆分子遗传基础和分子育种研究。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成立以来,育成了一批高产、优质、抗病虫、耐逆、适宜机械化收获的食用豆新品种,集成了一批适合不同产区的栽培技术,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生产机械与技术研究初显成效,产后加工技术提升与产品创新研究促进产业提质增效。随着食用豆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与推广,食用豆总产和单产水平显着提高,特别是在过去十年内蚕豆、豌豆由干籽粒生产转变为鲜食菜用生产,食用豆种植面积提高了21.1%,单产提高了3.9%,总产提高了36.8%。随着食用豆产业规模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食用豆种被列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正在形成一批农业企业品牌。在食用豆产业的带动下,品种权保护与转让数量逐渐增多,食用豆种业开始起步发展。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国内外市场需求快速上升,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大力培育壮大贫困地区特色优势产业,给食用豆生产和种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但是中国食用豆生产和种业也面临生产成本较高、生产效率低、科研平台建设有待加强、缺乏突破性大品种、品种权保护力度不够等诸多挑战。本文在总结中国食用豆产业和种业的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讨论了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潘大建,李晨,范芝兰,孙炳蕊,陈文丰,江立群,张静,吕树伟,刘清,毛兴学[3](2020)在《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种质资源研究60年:成就与展望》文中认为稻种资源是水稻科学研究的重要物质基础。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建院60年来,持续开展了稻种资源收集、保存、鉴定、创新和利用等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已收集保存国内外栽培稻资源18 800多份、野生稻资源5 158份;研究建立了水稻种质中期库和野生稻圃,确保稻种资源长久安全保存和利用;系统开展了稻种资源农艺性状、抗病虫、抗逆性、品质等性状的鉴定评价,以及资源遗传多样性、分类、核心种质构建、基因挖掘等基础研究;开展种质创新和利用研究,育成大批优良品种应用于生产。据不完全统计,新中国成立以来,广东利用优异稻种资源选育水稻优良品种1 000个以上,其中由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育成、推广面积达66.67 万hm2以上的品种有31个;"十五"以来向国内高校、科研机构等单位提供栽培稻、野生稻资源累计近6 000份次,充分展现了种质资源公益性作用。但在国外资源引进、优异基因挖掘与利用等方面仍显不足。拟以需求和问题为导向,通过多学科、多组学相结合,统筹开展稻种资源各项研究工作,促使资源研究再上新的台阶。

莫明锋,黄炳超,吴善广[4](2020)在《百色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建设现状及展望》文中提出指出了林木种质资源库是一个巨大的物种基因库。林木种质资源库的建立,加强了对稀有物种的保护,丰富了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同时,在林木形成了一定林相后,对构建森林结构层次有着重要作用。介绍了百色市的气候环境概况以及百色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建设现状,并对该资源库进行了规划设计及展望。通过合理规划布局,进行林业科研技术试验,结合实地,因地制宜,打造出百色澄碧湖沿湖一带绿色风景,实现科研与旅游一体化、生态与价值一体化的愿望,用绿水青山来铸就一座国家战略资源,推进林业经济与生态效益高质量发展。

井福荣[5](2020)在《作物种质资源大数据体系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数据获取方式的多源化,作物种质资源研究领域产生了大量的结构化、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作物种质资源迈入了大数据时代。大数据技术在海量异构数据处理方面具有绝对优势,通过对数据高度自动化的分析,做出归纳性的推理,从中挖掘出潜在的模式和规则,为社会提供更具价值的信息。虽然近年来我国部分学者逐渐意识到建设作物种质资源大数据的重要性,然而作物种质资源大数据相关概念尚需界定与明晰,作物种质资源大数据体系及其内容尚待建立与实施。因此,本文基于作物种质资源大数据的研究现状,对作物种质资源大数据体系构建进行了一定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创新,旨在为进一步推动作物种质资源大数据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应用借鉴。本文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构建了作物种质资源大数据体系总体框架。提出了基于大数据和作物种质资源的体系构建依据,制定了适用性、系统性、兼容性等8项体系建设原则,提出了以“基础-目标-过程-保障”为主路线的作物种质资源大数据四维要素结构,包括作物种质资源业务需求、大数据技术、数据加工和标准规范等,确定了体系构建的边界与内容,设计了作物种质资源大数据体系的总体框架。(2)详细设计了支撑体系。基于作物种质资源大数据体系总体框架,按照先总体后局部、逐层递进的设计思想分别对标准规范体系、数据体系、管理体系、安全体系等进行了详细设计,丰富了体系的内容。制订了作物种质资源大数据6类标准规范体系框架,确立了数据体系的数据分类、编码规范和交换共享等内容,设计了基于管理团队建设、数据管理和系统运维等多维度的管理体系,建立了安全体系,确保了大数据系统安全可靠运行。(3)设计了技术/工具子体系。以作物种质资源大数据加工要素为依据对技术体系进行设计,针对作物种质资源数据采集技术,提出了二次数据采集技术方案,明确了预处理技术,提出了基于云技术的混合数据存储技术方案,设计了分析技术框架和适应于作物种质资源数据展示的可视化技术体系,并结合技术体系设计了平台/工具框架。以获取小麦单位面积穗数为例开展实证研究,改进了麦穗图像的采集方法,标注了约一万个样本用于训练,优化了深度学习目标检测算法的参数,结果表明该麦穗检测模型的F1评价指标大于0.91,接近实用效果,验证了技术体系设计的可行性。(4)设计了应用子体系,构建了知识图谱。提出了应用子体系构建原则,结合作物种质资源研究业务需求和用户群体将应用子体系分成基础性工作、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等三部分,设计了应用体系与技术体系之间的对接方案。以构建作物种质资源知识图谱为例开展实证研究,设计了以作物种质资源为中心的知识图谱模式层,借助Protégé软件构建知识图谱数据层,提出了基于知识图谱的数据扩展方法,获取到与作物种质资源相关的社会学基础数据,构建出基于图结构的知识图谱可视化界面,验证了应用体系设计的合理性。综上所述,本文提出了作物种质资源大数据体系建设的依据、原则和要素,设计了大数据体系总体框架,并分别从理论、技术和实践三个层次对框架中的两个核心子体系—技术/工具子体系、应用子体系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分析,阐明了作物种质资源大数据建设主体、应用技术和发展方向,对未来作物种质资源大数据建设具有重要理论和应用价值。

吕丹[6](2020)在《苦荞种质资源产量性状和籽粒黄酮含量与SSR标记的关联分析》文中提出以230份苦荞种质资源为材料,在三个播种环境中调查了籽粒黄酮含量、初花期、盛花期、株高、主茎分枝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百粒质量、籽粒长、籽粒宽、籽粒长宽比、籽粒面积、籽粒直径、籽粒周长和籽粒产量等15个性状,并分析了这15个性状的遗传变异,研究了农艺性状对籽粒黄酮含量和籽粒产量的影响,筛选了籽粒黄酮含量和籽粒产量表现优异的苦荞种质,为高产优质苦荞的选育推荐基础材料。利用59对SSR引物分析了苦荞种质的遗传多样性、群体结构和连锁不平衡(LD)状况等,并且对调查性状进了关联分析。所得结果如下:1.苦荞种质籽粒黄酮含量和产量性状的变异分析除百粒质量、籽粒周长和籽粒宽外,播种环境对其他12个性状都产生了极其显着影响。籽粒黄酮含量在2018S、2018A和2019A三个环境中的变异范围基本保持一致,分别是1.37%2.84%、1.12%2.81%和1.08%2.83%,变异系数分别为12.06%、13.27%和14.33%,为中等变异程度,说明苦荞种质的籽粒黄酮含量受环境变化的影响较小,比较稳定,有一定的改良空间。在三个环境中,审定品种的籽粒黄酮含量均显着高于地方品种和育种品系;黄色籽粒的苦荞种质黄酮含量显着低于褐色、灰色和黑色的苦荞种质,说明籽粒颜色对籽粒黄酮含量有一定影响。三个环境下,单株粒重、单株粒数和籽粒产量的变异均表现最大,变异系数介于15.24%34.53%,说明这3个性状较其他产量性状改良空间更大;籽粒周长、粒直径、初花期和盛花期等4个性状变异最小,变异系数介于2.70%6.92%,说明这4个性状遗传多样性丰富度低。2.农艺性状对苦荞种质籽粒黄酮含量和产量的影响三个环境中,籽粒黄酮含量与产量性状的相关性表现不一致,在2018A和2019A这两个秋播环境下,籽粒黄酮含量与籽粒直径、籽粒面积均呈显着正相关,且2018A中籽粒黄酮含量还与盛花期呈显着负相关。在三个环境中,籽粒产量均与株高、单株粒重、单株粒数呈极显着正相关,与籽粒面积呈显着正相关。主成分分析发现,所调查的15性状可浓缩为4个主要因子,即粒型因子、产量构成因子、花期因子和籽粒黄酮含量因子。基于所调查性状表型值的聚类分析发现,在三个环境中共筛选出8份是高籽粒黄酮含量苦荞种质,26份是高籽粒产量苦荞种质,这34份苦荞种质可用于高产优质苦荞培育的推荐材料。3.苦荞种质SSR标记遗传多样性分析利用59对目标条带清晰、多态性好的SSR引物分析了230份苦荞种质的基因型,共扩增出254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SSR位点4.31个等位基因,2.72个有效等位基因;香农指数的均值为1.05,范围为0.042.09;固定系数的均值为0.02,范围为-0.740.73;引物多态性信息量的均值为0.51,范围为0.020.85,表明这个群体具有广泛的遗传变异。230份苦荞种质资源的遗传相似系数介于0.1020.983之间,当遗传相似系数为0.650时,供试的230份苦荞种质被分为4个类群,种质之间有复杂的遗传关系。主坐标分析表明,这59对SSR引物能够有效区分供试苦荞种质。4.苦荞种质群体结构和LD的分析在230份苦荞种质中,总共检测到764对SSR位点(44.65%)存在显着的LD。该群体的2个亚群中(POP1和POP2)存在显着LD的位点分别占1.40%和12.45%,远远少于在全体材料检测到的数目,表明该群体可以用于关联分析。对于全体苦荞材料,所有SSR位点对之间的连锁不平衡系数(r2)在00.984之间,平均值为0.128,表明本文供试苦荞种质的LD范围相对较小。5.SSR标记与苦荞籽粒黄酮含量及产量性状的关联分析在三个环境中,共检测到37个SSR标记与调查性状显着关联。其中有13个SSR标记不仅能够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环境中被重复检测到,而且能够同时与两个或者多个性状存在显着关联,分别为TatG-110、TatG-172、TatG-210、TatG-185、TatG-212、TatG-101、TatG-057、TatG-032、TatG-250、TatG-027、TatG-206、TatG-015、FtgGK-67。因此,后续可进一步验证这13个标记与性状的关联性,以用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李兴才[7](2020)在《香炉山鸡种质资源特性及其遗传多样性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以香炉山鸡为研究对象,采用直接观察和测定的方法对其外貌特征、生长性能、繁殖性能、产蛋性能等研究,并通过微卫星分子标记和线粒体DNA D-LOOP区全长序列遗传变异对香炉山鸡种质资源特性及其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试验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香炉山鸡产浅褐壳或白壳鸡蛋,年产蛋量为95~120枚,开产日龄为195~210天,平均蛋重为45.86g±2.62,蛋壳厚度为0.33±0.02,种蛋受精率与受精蛋孵化率均在90%以上。香炉山鸡体重生长规律符合Gompertz模型曲线;平均屠宰率为90.28.%,平均全净膛率为63.68%,整体屠宰性能较高,处于优质鸡水平;肉品质分析显示胸肌蛋白质含量为20.25%,粗脂肪含量为3.13%。腿肌蛋白质含量为21.25%,粗脂肪含量为1.77%,香炉山鸡肌肉营养价值丰富。(2)利用21个微卫星标记对121只香炉山鸡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共检测出85个等位基因、平均等位基因数为4.047 6、有效等位基因数为2.955 0、Shanon指数为1.170 8、多态信息含量为0.580 7、观察杂合度为0.575 7、期望杂合度为0.637 1,经分析得出香炉山鸡群体遗传多样性比较丰富,群体内部杂合度比较高,还存在一定的选育空间。(3)本实验对121只香炉山鸡线粒体DNA D-Loop区全长序列进行分析,结果发现,D-Loop区全长序列为1231-1233 bp,A、T、C、G四种碱基含量分别为26.62%、33.55%、26.49%、13.34%,表现出T碱基含量最高,G碱基含量最低,A+T含量明显高于G+C含量,说明此区可能具有一定的碱基嗜好性;121条全长序列经分析发现共存在11种单倍型,26个变异位点,其中多态信息位点2个,简约信息位点24个,另外存在4处碱基插入与2处碱基缺失;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得出单倍型多样度为0.8140,核苷酸多样度为0.00447,平均核酸差异数为5.494,表明香炉山鸡遗传多样性比较丰富,还具有一定的选育空间;聚类分析结果显示香炉山鸡起源于红色原鸡且可能存在多个母系起源。

周洁[8](2020)在《蚯蚓粪对土壤特性及红小豆生长与药用成分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红小豆药食同源,不仅药用价值历史悠久,而且也是食物中的重要材料。据统计,我国红小豆年播种面积已达79万公顷,但由于近年来栽培中的过量和不均衡施用化肥,造成土壤质量降低,进一步导致药用植物如红小豆品质下降。目前,采用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被认为是一种提高药用植物品质的有效措施,其中蚯蚓粪作为一种具有多种功能的生物有机肥在其他作物上的应用效果显着,而在红小豆栽培方面还未见有关报道。因此,本研究以药食同源植物红小豆保红947品种为材料,研究普通和纳米两种颗粒粒径的蚯蚓粪对栽植土壤特性、红小豆生长状况及药用成分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普通和纳米两种颗粒粒径的蚯蚓粪均对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与生物学特性有积极作用。两种颗粒粒径的蚯蚓粪与化肥的不同配比均能降低土壤容重,显着提高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及有机质含量。相比于无肥(CK)处理,高配比蚯蚓粪(C80)及纳米蚯蚓粪(N80)处理的有机质含量分别增加46.66%、18.59%。与CK相比,还可以显着提高土壤酶活性,其中高配比蚯蚓粪(C80)及纳米蚯蚓粪(N80)处理的土壤脲酶及过氧化氢酶活性分别增加53.66%、43.44%,50.00%、19.53%;也能增加土壤微生物数量,两种颗粒粒径的蚯蚓粪处理的细菌、真菌及放线菌数量分别平均是CK的0.87倍、0.67倍,1.42倍、1.41倍和0.49倍、0.44倍。2、普通和纳米两种颗粒粒径的蚯蚓粪可以有效改善红小豆生长性状及生理特性。两种颗粒粒径的蚯蚓粪均能不同程度的增加红小豆植株茎粗、分枝数、主茎节数、叶面积、单株荚数与粒重、单荚粒数与粒重、单杆重以及百粒重,同时可以提高叶片中叶绿素、可溶性糖及可溶性蛋白含量。与无肥处理(CK)相比,低配比蚯蚓粪(C20)处理的单荚粒重、单株粒重及百粒重分别增加30.60%、37.50%和11.80%;高配比纳米蚯蚓粪(N80)处理的单荚粒重、单株粒重及百粒重分别提高5.97%、17.45%和6.64%。3、普通和纳米两种颗粒粒径的蚯蚓粪对改善红小豆的药用成分效果明显。与无肥处理(CK)相比,两种颗粒粒径的蚯蚓粪均能显着提高红小豆总三萜、总酚、γ-氨基丁酸含量及氨基酸总量,蚯蚓粪处理较CK平均增加36.90%、16.02%、86.31%、43.46%,其中低配比(C20)处理的γ-氨基丁酸相比于CK增幅最大,达96.44%;纳米蚯蚓粪处理较CK平均增加25.00%、17.75%、73.35%、37.66%,其中高配比(N80)处理γ-氨基丁酸含量相比于CK增幅最大,达76.39%。同时对抗氧化能力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其中蚯蚓粪处理和纳米蚯蚓粪处理在提高总抗氧化能力方面效果显着,分别平均是CK的1.13倍和0.88倍。4、土壤肥力因子与红小豆生理指标及产量性状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各指标间呈显着正相关甚至是极显着相关关系,说明对土壤特性的改良促进了红小豆植株的生长和产量性状的形成。综上所述,普通和纳米两种颗粒粒径的蚯蚓粪对于土壤理化性质及生物学特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从而促进红小豆生长及产量性状的形成,改善了红小豆的药用成分。除速效养分外,其余土壤指标均以高配比处理优于低配比处理,而对红小豆生长及药用品质的影响因比例不同表现出一定差异,普通颗粒粒径的蚯蚓粪以C20处理(20%蚯蚓粪+80%化肥)较好,而纳米颗粒粒径的蚯蚓粪以N80处理(80%纳米蚯蚓粪+20%化肥)较好。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建议根据栽植土壤特性把普通和纳米两种颗粒粒径的蚯蚓粪按照一定比例混配使用。以上结果可为改善红小豆的药用成分以及高产高效栽培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朱小虎[9](2019)在《新疆密叶杨群体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研究》文中指出密叶杨(Populus talassica Kom.)是杨柳科(Salicaceae)杨属(Populus)树种,落叶乔木,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河谷天然次生林生态系统中重要的建群种,具有重要的用材和生态价值。本研究在新疆密叶杨资源分布调查的基础上,以在新疆天山中西部山地河谷分布的6个群体样本为材料,采用SSR分子标记对密叶杨不同地域群体、不同年龄群体、雌雄群体以及亲子代群体间遗传多样性和群体遗传结构进行了研究,以期为密叶杨种质资源的保护、育种群体策略的制定等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从480对SSR引物中筛选获得23对高多态性引物。使用23对SSR引物对密叶杨群体的316个单株进行中性检测,共获得217个等位基因(Na),其中最多为 16 个(引物 GCPM3390、GCPM4046),最少为 2 个(引物 GCPM3264),平均为9.435,有效等位基因数(Ne)在1.663和7.971之间,平均为3.498;23对引物均位于95%置信区间,表明所用SSR引物大部分为中性标记,基本不受外界选择因素的干扰,适用于群体遗传学分析;而从相关位点在群体的分布看,多个位点处于哈-温(Hardy-Weinberg)不平衡状态,表明密叶杨群体均受到了进化选择因子的影响。(2)应用23个引物对6个密叶杨群体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观察杂合度(Ho)平均为0.507,期望杂合度(He)平均为0.641,各位点Nei’基因多样性指数介于0.346(GCPM2364)-1.1236(GCPM672)之间,表明密叶杨各群体遗传多样性处于较高水平;6个密叶杨群体间遗传多样性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柯蒙(KM)遗传多样性水平最高,而库车(KC)最低;6个群体的平均固定指数(F)值分别为0.120、0.181、0.116、0.110、0.130、0.163,仅有6个位点Fis<0说明密叶杨群体杂合子缺失,表现为近交群体;群体遗传分化系数(Fst)均值为0.094,表明密叶杨群体间遗传分化程度低,差异主要来群体内自个体之间,其原因可能是由于群体间存在较高水平的基因交流;MANTAL和AMOVA检测表明,密叶杨群体遗传距离与其地理距离呈正相关,89.79%的遗传变异存在于居群内个体间,10.21%的遗传变异存在于居群间;其中上游(SY)和下游(XY)相似性最高。密叶杨基因流较大的内在因素可能是由于雄花多且花粉量大,以及种子随风、水传播的缘故。(3)密叶杨群体各龄级的Shannon’s指数和Nei指数在3个龄级中以10-30a龄级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但总体趋势在100年间变化不大,呈现基本稳定的发展势态。各龄级间分化程度较低(Gst=0.015),其中,31-60a和60a以上龄级段遗传相似度最高(0.939),而遗传距离最小(0.011);遗传相似度最低是10-30a和60a以上龄级段(0.896),遗传距离则最大(0.067);各个龄级段遗传分化很小,群体龄级间平均分化系数(Gst)仅为0.015;龄级内遗传变异则达到98%,源自于龄级间遗传变异只有2%。3个龄级的相邻龄级间群体遗传差异小的原因可能是因为:不同龄级个体间存在一定的亲缘关系;采集样本的区域为密叶杨的核心分布区,各龄级之间存在一定的基因交流;采集样本的区域受人为活动影响相对较小等。(4)在密叶杨群体中,雌亚居群的有效等位基因数(Na)、多态性位点数(Np)、期望杂合度(He)、私有等位基因数高于雄亚居群。雌雄亚居群的观察杂合度(Ho)都低于期望杂合度(He),且近交系数(Fis)均为正值,表明密叶杨雌雄群体的之间存在杂合子缺失的现象。根据似然值最大的原则将6个密叶杨自然群体分为3个理论群组,各包含2个亚居群,分组结果与所在地理位置一致;此外,密叶杨雌雄亚居群间的遗传结构与性别无显着关系,雌雄居群的差异小于不同地理位置的差异。下游的雌雄群体遗传多样性明显高于中游和上游,原因在于上游密叶杨种子可顺水而流等影响,导致群体基因流水平较高所致。同一居群的雌雄亚居群迁移率(M)都大于0.8,表明基因交流水平较高。(5)密叶杨半同胞家系和所在采样居群在种群水平上遗传多样性较高(Na=10.26,Ne=4.4498,I=1.511,Ho=0.5208,He=0.6822),且子代群体多样性各参数除了期望杂合度(He)外其他均低于亲本所在群体;分子方差分析(AMOVA)表明变异集中在群体内个体间(78.53%)。半同胞家系群体内的变异明显小于亲代群体内的变异原因在于:子代各居群样本采自同一株母本,受限于母本遗传多样性基础;子代群体父本来源受地理位置限制;亲本间的遗传距离不同等。对比3个密叶杨半同胞群体,其多样性值为1.029,最高为尼勒克(NLK=1.089),最低库车(KC=0.988)。原因与子代群体父本数量以及亲本间的遗传距离等有关。(6)提出密叶杨种质资源保存和利用策略。首先采取就地保护的方式,保护新疆伊犁地区喀什河谷流域分布的密叶杨自然群体,为密叶杨长期遗传改良计划实施提供最完整的基本群体保障。同时也要兼顾异地保护,具体可围绕新疆密叶杨群体开展结合优树选择的基因资源收集工作,据此采用SSR分子标记构建核心种质,最大限度地保护密叶杨基因资源;进而通过优树种质资源收集圃、不同目标性状核心种质保存圃,以及优良无性系对比试验林等实现密叶杨种质资源的异地保护和利用。此外,还可以考虑以喀什河流域密叶杨天然林为核心分雌雄选择优良单株输送至合适区域造林,采用落种更新以及自然杂交等方式扩大密叶杨种群的分布数量以及地区,从栽培利用层面实现迁地保存目的。

张旻桓[10](2019)在《湖南牡丹资源遗传多样性及耐热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为芍药科(Paeoniaceae)芍药属(Paeonia)牡丹组(Sect.Moutan)植物,是我国特有的木本名贵花卉,素有“国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美称。牡丹在长期自然杂交和人工栽培选育下,有十分广泛的生态适应性。湖南省是我国牡丹的自然分布区之一,同时也是国内药用牡丹主要产区之一。目前在湖南湿热的气候条件下,牡丹在栽培种植、园林应用及推广还存在较多问题,湖南牡丹的起源及品种间关系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为此,本研究在对湖南牡丹资源调查的基础上,收集与保存湖南牡丹资源;采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了湖南牡丹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开展湖南牡丹生态适应性综合评价;测定了牡丹在高温胁迫下的生理响应及喷施不同浓度外源物质对高温胁迫下牡丹耐热性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湖南本土牡丹有30个品种和1个野生种。通过实地调查发现原发表的23个品种仅存17个,有6个品种已经遗失或死亡;另外,在调查中发现了新的变异株系13个。湖南本土牡丹主要特点有:(a)适应高温多湿的环境,是一个较为耐湿热的优秀群体,在长期的栽培历史下产生了一些杂交或变异品种。(b)花型不丰富,以单瓣花型居多,占50.00%;重瓣型中的千层类、台阁类和楼子类分别占16.67%。(c)花色较单一。有4个色系,其中粉色系品种最多,占33.33%;其次是白色系品种,占25.00%;紫色系列品种相对较少,占16.67%;玫红色品种和紫红色品种最少,分别占12.50%。(d)整体花期较早,没有晚花型品种。(2)湖南引种牡丹资源主要有136个品种。它们主要来自6个牡丹主要产区,其中中原牡丹品种最多(82个),其次是日本牡丹品种(32个),然后是江南牡丹品种(13个)、欧美牡丹品种(6个)、鄂西牡丹品种(2个)和西南牡丹品种(1个)。湖南引种牡丹的主要特点有:(a)花色比较丰富,共有9个花色;(b)花型比较全面,基本涵盖牡丹所有花型(9个);(c)花期以中花期为主(41.18%);(d)在湖南适应性最好是江南牡丹品种群,西南牡丹和鄂西牡丹品种群也有较好的表现,中原牡丹品种群适应性表现差异较大。(3)SSR分子标记技术分析表明,湖南牡丹具有高的遗传多样性。采用14对引物进行SSR分子标记技术分析,湖南牡丹30个品种和1个野生种样本中均扩增出清晰的谱带(115~379 bp),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和多态性;平均等位基因的变化区间为1.286~2.643;Shannon’s指数(I)的分布范围为0.198~0.767;观测杂合度(Ho)变化区间为0.286~0.786,平均值为0.575,期望杂合度(He)变化区间为0.143~0.464,平均值为0.309;固定指数(F)变化区间为-1.000~-0.011,平均值为-0.898;群体内遗传多样性(HS)的变化范围为0.111~0.507,平均值为0.312;总遗传多样性(HT)变化范围为0.354-0.766,平均值为0.580;总群体近交系数(FIT)的变化范围为-0.258~0.724,平均值为0.036;基因流(Nm)范围为0.049-0.556,平均值为0.284;标准遗传分化系数(GsT)变化区间为0.296-0.824,平均值为0.461。(4)初步确定了湖南牡丹的起源和亲缘关系。湖南牡丹属于江南牡丹品种群;湖南野生种杨山牡丹与野生紫斑牡丹、卵叶牡丹、四川牡丹有很近的亲缘关系;湖南本土牡丹品种’凤丹’及新发现的变异株系与杨山牡丹、紫斑牡丹、卵叶牡丹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证实这些品种是在长期自然杂交或变异的品种;’粉丹’为早年从中原引种至湖南的品种;湘西的’紫绣球’(湘西古牡丹)为彭州牡丹品种’彭州紫’;湘西的粉色重瓣系列品种与’香丹’单独聚为一类,这一类群与牡丹野生种及所有牡丹品种群具有较远的遗传距离,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慈利红’与野生卵叶牡丹具有相同的遗传基础,有极近的亲缘关系,可做为’慈利红’为湖南野生牡丹证据;’凤丹’与杨山牡丹有共同的遗传背景,为杨山牡丹的栽培品种。(5)运用AHP法构建了湖南牡丹品种生态适应性综合评价体系,建立了生态适应性综合评价模型。对引种至湖南生长的119个牡丹品种进行生态适应性综合评价,将湖南牡丹生态适应性综合评价分为“生长性状、形质性状、数量性状和开花性状”四个准则层,采用德尔菲法确定了耐热性为最大权重的14个指标,并将牡丹品种的适应性评价划分为优、良、中和差4个等级,根据综合评分值得出Ⅰ级品种7个,Ⅱ级品种27个,Ⅲ级品种有70个,Ⅳ级的有15个。综合排名在Ⅰ级和Ⅱ级的品种建议在湖南及江南湿热地区优先选择。(6)探讨了牡丹耐高温机理:通过保持总叶绿素含量相对恒定以确保细胞正常的光合作用、升高MDA含量防止细胞膜过氧化和增加可溶性蛋白含量以提高细胞保水性的方式来实现的。高温胁迫下’凤丹’(Paeonia ostii ’Fengdan’)的总叶绿素含量呈缓慢上升的趋势,而’香丹’(Paeonia suffruticosa ’Xiangdan’)则先下降后上升;’凤丹’的总叶绿素含量始终高于’香丹’。MDA含量随着胁迫时间的的增加而增大,’凤丹’的MDA含量持续随胁迫时间的延长呈持续增加趋势,而’香丹’的MDA含量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凤丹’的MDA含量始终高于’香丹’。’凤丹’的可溶性蛋白含量随胁迫时间延长而持续升高的趋势,而’香丹’开始是呈持续上升趋势,到胁迫后期表现急剧下降;而且,’凤丹’的可溶性糖含量始终较高。综合评价,’凤丹’的耐热性优于’香丹’。根据相关性分析表明,热害指数(HII)、叶绿素(Chl)含量、电解质渗透率(Rec)和可溶性蛋白(SP)含量这4个指标可作为外源物质诱导牡丹幼苗耐热性的评价指标。(7)喷施外源物质都能不同程度的提高牡丹的耐热性。喷施100 μmol/L的水杨酸(SA)能够降低牡丹的热害指数(HII)、40 mmol/L氯化钙(aaC12)和40 mg/L脱落酸(ABA)能增加总叶绿素(Chl)含量、提高电解质渗透率(Rec)和增加可溶性蛋白(SP)含量。3种外源物质诱导2个品种牡丹幼苗耐热性的效果均为SA最佳,CaCl2次之,ABA较差;’凤丹’和’香丹’之间没有区别。SA主要通过缓解高温胁迫下Chl的降解,降低Rec,减少MDA含量,提高SOD活性和SP含量来提高牡丹幼苗的耐热性;CaCl2主要通过缓解高温胁迫下Chl的降解,降低Rec,提高SOD活性和SP含量来提高牡丹幼苗的耐热性;ABA主要通过缓解高温胁迫下Chl的降解,降低Rec,提高SP含量来提高牡丹幼苗的耐热性。

二、小豆种质资源异地繁殖的可行性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豆种质资源异地繁殖的可行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山西省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现状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山西省农作物种质资源保存和利用的成就
    1.1 资源保护工作位居全国前列
    1.2 开发利用成效显着
2 山西省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存在的问题
    2.1 种质资源消失速度加快,征集工作紧迫
    2.2 资源鉴定评价深度不够
    2.3 缺少稳定的经费支撑
    2.4 机制制度不全,工作面临梗阻
    2.5 种质资源工作力量亟待加强
3 加强山西省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的措施
    3.1 建立收集长效机制,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3.2 开展精准鉴定和基因挖掘
    3.3 加大支持力度,拓宽经费渠道
    3.4 推进建章立制,实现规范化管理
    3.5 加强种质资源队伍建设
4 结束语

(2)中国食用豆产业和种业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食用豆产业和种业发展现状与成效
    1.1 中国食用豆产业发展现状与成效
        1.1.1 种植面积和总产大幅增加
        1.1.2 高效栽培技术助推食用豆提质增产
        1.1.3 重要病虫害绿色防控助推食用豆产品质量安全
        1.1.4 生产机械与技术研究初显成效
        1.1.5 功能挖掘和产后加工促进产业延伸和提质增效
        1.1.6 优质新品种助农业企业创品牌增效益
    1.2 中国食用豆种业发展现状与成效
        1.2.1 种质资源保护、优异种质鉴定和发掘取得新进展
        1.2.2 功能基因发掘平台的构建推动原始创新能力持续提高
        1.2.3育种创新取得突破性进展
        1.2.4 品种权保护与品种登记工作成效显着
    1.3 中国食用豆生产和种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3.1 中国食用豆生产和种业发展机遇分析
        1.3.2 中国食用豆生产与种业面临的挑战分析
2 食用豆产业发展趋势
    2.1 国际食用豆生产与种业发展现状与形势分析
    2.2 未来食用豆生产与种业发展趋势研判
3 中国食用豆产业和种业发展目标
    3.1 中国食用豆产业发展目标
    3.2 中国食用豆种业发展目标
        3.2.1加强种质资源收集鉴定保护与利用研究
        3.2.2 强化种业基础性公益性研究
        3.2.3 构建科企联合的商业化育种体系
        3.2.4优化种子生产基地布局
        3.2.5 提升种业从业人才的素质,加强种业信息化建设
        3.2.6加强食用豆产业发展与种业发展的政策支持

(3)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种质资源研究60年:成就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稻种资源收集和保存
    1.1 栽培稻资源收集、整理和保存
    1.2 野生稻资源收集、整理和保存
2 稻种资源鉴定和研究
    2.1 稻种资源鉴定评价
        2.1.1 栽培稻资源鉴定评价
        2.1.2 野生稻资源鉴定评价
    2.2 稻种资源亲缘关系及分类研究
        2.2.1 利用酯酶同工酶研究稻种的亲缘关系
        2.2.2 我国热带山地稻种类亲缘的探讨
        2.2.3 稻米B族维生素含量的研究
        2.2.4 广东普通野生稻细胞质型差异的研究
        2.2.5 广东普通野生稻种群分类研究
    2.3 野生稻资源诱变及组培研究
        2.3.1 野生稻辐照诱变研究
        2.3.2 疣粒野生稻幼胚培养研究
        2.3.3 野生稻与栽培稻杂种后代花药培养研究
    2.4 稻种资源遗传多样性、核心种质及基因挖掘研究
        2.4.1 稻属不同物种的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分析
        2.4.2 稻种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
        2.4.3 稻种资源核心种质研究
        2.4.4 稻种资源基因挖掘研究
        2.4.5 稻种资源指纹图谱研究
        2.4.6 稻种资源代谢组学研究
3 稻种资源创新与利用
    3.1 栽培稻资源的创新与利用
        3.1.1 直接利用
        3.1.2 在育种中利用
        3.1.3 应用新技术进行种质改良和创新
    3.2 野生稻资源的创新与利用
        3.2.1 野生稻在常规稻育种中的利用
        3.2.2 野生稻资源在杂交稻育种中的利用
        3.2.3 非AA染色体组型野生稻的利用
    3.3 稻种资源分发利用与研究成果
4 启示与展望
    4.1 以需求和问题为导向,统筹开展稻种资源各项工作
    4.2 加强种质鉴评和创新研究,促进稻种资源有效利用
    4.3 多学科、多组学相结合,加快优异基因挖掘和利用

(4)百色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建设现状及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百色市气候环境概况
    2.1 百色地里位置
    2.2 桂西北高海拔气候
    2.3 右江干热河谷气候
    2.4 百色森林资源
3 林木种质资源库概况
    3.1 林木种质资源库释义
    3.2 林木种质资源释义
    3.3 种质概念
    3.4 林木种质资源保存方式
4 百色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
    4.1 项目内容
    4.2 百色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建设现状
    4.3 百色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科研造林技术
    4.4 存在问题
    4.5 下一步增强措施
5 百色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规划设计展望

(5)作物种质资源大数据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大数据研究现状
        1.2.2 国内外作物种质资源信息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创新点
    1.5 论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技术
    2.1 科学研究第四范式
        2.1.1 科学研究第四范式的特征
        2.1.2 科学研究第四范式的基本内容
    2.2 大数据
        2.2.1 大数据概念
        2.2.2 大数据特征
        2.2.3 大数据技术
    2.3 大数据体系参考架构
        2.3.1 NIST大数据体系参考架构
        2.3.2 ISO/IEC大数据参考架构
    2.4 大数据标准化体系框架
    2.5 人工智能
    2.6 知识图谱
        2.6.1 知识图谱概念
        2.6.2 知识图谱构建
第三章 作物种质资源大数据体系总体框架
    3.1 作物种质资源大数据定义及特征
        3.1.1 作物种质资源大数据定义
        3.1.2 作物种质资源大数据特征
    3.2 构建依据
    3.3 构建原则
    3.4 构建思路
    3.5 四维要素结构
        3.5.1 业务需求
        3.5.2 大数据技术
        3.5.3 数据加工
        3.5.4 标准规范
    3.6 总体框架设计
第四章 支撑体系详细设计
    4.1 标准规范体系
    4.2 数据体系
        4.2.1 数据
        4.2.2 元数据
        4.2.3 数据编码
        4.2.4 数据交换与共享
    4.3 管理体系
        4.3.1 管理团队建设
        4.3.2 数据管理
        4.3.3 系统运维
    4.4 安全体系
        4.4.1 安全基础
        4.4.2 安全技术
        4.4.3 数据安全
        4.4.4 安全管理
第五章 技术/工具体系设计
    5.1 概述
    5.2 设计原则
    5.3 框架设计
        5.3.1 采集技术
        5.3.2 预处理技术
        5.3.3 存储技术
        5.3.4 分析技术
        5.3.5 可视化技术
        5.3.6 平台/工具
    5.4 实证研究——以小麦表型数据处理为例
        5.4.1 实验平台/工具
        5.4.2 数据采集、预处理及存储
        5.4.3 小麦表型数据分析
        5.4.4 评估指标与结果验证
第六章 应用体系设计
    6.1 概述
    6.2 设计原则
    6.3 框架设计
        6.3.1 基础性工作
        6.3.2 基础研究
        6.3.3 应用基础研究
    6.4 实证研究——以构建作物种质资源知识图谱为例
        6.4.1 知识图谱应用优势
        6.4.2 知识图谱构建
        6.4.3 知识图谱中社会学基础数据自动采集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6)苦荞种质资源产量性状和籽粒黄酮含量与SSR标记的关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苦荞的研究价值
    1.2 苦荞种质资源收集现状
    1.3 苦荞籽粒黄酮类化合物的理化分析
        1.3.1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
        1.3.1.1 常规方法
        1.3.1.2 组合法
        1.3.1.3 特殊设备法
        1.3.2 苦荞籽粒黄酮化合物含量的变异分析
        1.3.3 苦荞籽粒黄酮化合物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1.4 苦荞种质资源产量和品质性状的研究进展
        1.4.1 产量相关性状的研究
        1.4.2 籽粒黄酮含量与农艺性状的相关性研究
    1.5 DNA分子标记对苦荞种质遗传相似性的评价
        1.5.1 RAPD分子标记技术
        1.5.2 ISSR分子标记技术
        1.5.3 AFLP分子标记技术
        1.5.4 SSR分子标记技术
    1.6 植物数量性状关联分析的研究进展
        1.6.1 关联分析的概述
        1.6.2 连锁不平衡的度量
        1.6.3 影响连锁不平衡(LD)的因素
        1.6.4 关联分析的一般步骤
        1.6.4.1 关联分析群体的选择
        1.6.4.2 群体结构的估测
        1.6.4.3 表型数据的考察
        1.6.4.4 关联分析方法的选择
        1.6.5 关联分析在植物中的应用
        1.6.5.1 关联分析在玉米中的研究进展
        1.6.5.2 关联分析在水稻中的研究进展
        1.6.5.3 关联分析在大豆中的研究进展
        1.6.5.4 关联分析在油菜中的研究进展
        1.6.5.5 关联分析在其他植物中的研究进展
    1.7 本研究的意义、目的、内容和技术路线
        1.7.1 本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1.7.2 研究内容
        1.7.3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2 材料和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主要试验仪器及药品
    2.3 试验方法
        2.3.1 试验设计
        2.3.2 苦荞种质资源产量相关性状的考察
        2.3.3 苦荞种质籽粒黄酮含量的测定
        2.3.3.1 籽粒总黄酮的提取
        2.3.3.2 芦丁标准溶液配制
        2.3.3.3 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2.3.4 苦荞种质资源SSR分子标记分析
        2.3.4.1 DNA的提取及纯度和浓度的检测
        2.3.4.2 SSR引物来源
        2.3.4.3 引物筛选
        2.3.4.4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PCR反应扩增产物
        2.3.4.5 SSR分子标记多态性检测
        2.3.5 数据分析
        2.3.5.1 苦荞种质SSR标记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2.3.5.2 苦荞种质资源群体结构的分析
        2.3.5.3 苦荞种质表型性状与SSR分子标记的关联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苦荞种质籽粒黄酮含量和产量性状的变异分析
        3.1.1 环境和基因型对苦荞种质各性状的影响
        3.1.2 不同类型苦荞种质各性状的差异分析
        3.1.3 不同粒色苦荞种质各性状的差异分析
    3.2 苦荞种质籽粒黄酮含量与产量相关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3.3 苦荞种质资源籽粒黄酮含量与产量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3.4 苦荞种质籽粒总黄酮含量与产量相关性状的聚类分析
    3.5 苦荞种质SSR标记遗传多样性
        3.5.1 SSR标记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3.5.2 SSR分子标记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3.5.3 SSR标记对苦荞种质的聚类分析
        3.5.4 苦荞种质的主坐标分析
    3.6 苦荞种质籽粒黄酮含量和产量相关性状的关联分析
        3.6.1 苦荞种质群体结构分析
        3.6.2 苦荞种质的LD分析
        3.6.3 苦荞种质各性状与SSR标记的关联分析
        3.6.4 关联SSR标记的基因功能分析
4 讨论
    4.1 苦荞种质籽粒黄酮含量的变异及影响因素
    4.2 苦荞籽粒产量的变异及影响因素
    4.3 苦荞高籽粒黄酮含量和高产优异种质的筛选
    4.4 苦荞种质SSR标记遗传多样性丰富
    4.5 苦荞种质的遗传差异较大
    4.6 苦荞种质资源连锁不平衡及群体结构的评价
    4.7 SSR标记与籽粒黄酮含量和产量性状的关联分析
5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1.1 籽粒黄酮含量与籽粒产量性状分析
        5.1.2 苦荞种质SSR标记多样性分析
        5.1.3 苦荞种质籽粒黄酮含量与产量性状的关联分析
    5.2 本研究的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项目经费支持

(7)香炉山鸡种质资源特性及其遗传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摘要
ABSTRICT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家禽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1.1.1 家禽种质资源
        1.1.2 中国家禽种质资源
        1.1.3 中国地方家禽种质资源保护、开发与利用
    1.2 贵州地方鸡种质资源
    1.3 香炉山鸡概述
    1.4 家禽线粒体DNA D-LOOP区分析研究
    1.5 家禽微卫星标记遗传多样性研究
    1.6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香炉山鸡种质资源特性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动物
        2.1.2 主要实验仪器与试剂
        2.1.3 试验方法
    2.2 统计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香炉山鸡生长性能测定分析
        2.3.2 香炉山鸡外貌特征观察
        2.3.3 香炉山鸡繁殖性能和蛋品质分析
        2.3.4 香炉山鸡屠宰性能测定分析
        2.3.5 香炉山鸡部分肉品种分析
    2.4 讨论
        2.4.1 生长性能分析
        2.4.2 繁殖性能与蛋品种分析
        2.4.3 屠宰性能分析
        2.4.4 肉品质分析
    2.5 小结
第三章 基于微卫星标记的香炉山鸡遗传多样性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动物
        3.1.2 基因组DNA提取
        3.1.3 基因组DNA检测
        3.1.4 主要仪器与试剂
        3.1.5 10×TBE配置
        3.1.6 其他试剂配制
        3.1.7 引物及PCR扩增
        3.1.8 8%聚丙烯酰胺凝胶制备
        3.1.9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与银染
        3.1.10 数据统计
    3.2 结果与分析
        3.2.1 香炉山鸡血液基因组DNA提取结果检测
        3.2.2 香炉山鸡21个微卫星标记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3.2.3 香炉山鸡21个微卫星标记基因型频率
        3.2.4 香炉山鸡21个微卫星标记等位基因频率
        3.2.5 香炉山鸡21个微卫星标记遗传多样性
    3.3 讨论
        3.3.1 等位基因数分析
        3.3.2 多态信息含量分析
        3.3.3 杂合度分析
        3.3.4 Shanon指数(SI)分析
    3.4 结论
第四章 香炉山鸡MTDNA D-LOOP区遗传多样性与系统进化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动物
        4.1.2 基因组DNA提取与检测
        4.1.3 引物设计及PCR扩增
        4.1.4 1×TBE配置
        4.1.5 1.0%琼脂糖凝胶配置
        4.1.6 主要仪器与试剂
        4.1.7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PCR扩增以及测序序列同源性比对
        4.2.2 线粒体DNA D-Loop区全长序列碱基组成分析
        4.2.3 线粒体DNA D-Loop区全长序列变异及遗传
        4.2.4 遗传距离及聚类分析结果
    4.3 讨论
        4.3.1 线粒体DNA D-Loop区全长序列碱基组成分析
        4.3.2 线粒体DNA D-Loop区全长序列变异分析
        4.3.3 遗传多样性分析
        4.3.4 母系遗传分析
    4.4 结论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成果情况

(8)蚯蚓粪对土壤特性及红小豆生长与药用成分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
    1.2 红小豆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红小豆的种质资源
        1.2.2 红小豆的分布及生产现状
        1.2.3 红小豆的生长发育规律
        1.2.4 红小豆的保健与药用价值
    1.3 蚯蚓粪研究进展
        1.3.1 蚯蚓粪特性
        1.3.2 蚯蚓粪应用
    1.4 纳米技术及纳米肥料
        1.4.1 纳米技术及其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1.4.2 纳米肥料在农业中的应用
    1.5 肥料对红小豆生长的影响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1.7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蚯蚓粪对栽植土壤特性的影响
    2.1 试验设计及概况
    2.2 取样方法
    2.3 主要指标检测及分析方法
        2.3.1 土壤容重及pH值的检测
        2.3.2 土壤速效养分及有机质的检测
        2.3.3 土壤酶活的检测
        2.3.4 土壤微生物数量检测
        2.3.5 数据统计分析
    2.4 结果与分析
        2.4.1 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容重的影响
        2.4.2 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pH值的影响
        2.4.3 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2.4.4 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酶活的影响
        2.4.5 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2.4.6 土壤理化特性相关性分析
    2.5 讨论
        2.5.1 蚯蚓粪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土壤酶活的影响
        2.5.2 蚯蚓粪对土壤理化特性的影响
第三章 蚯蚓粪对红小豆生长发育的影响
    3.1 试验设计及概况
    3.2 取样方法
    3.3 植株形态指标检测及分析方法
        3.3.1 生育时期
        3.3.2 植株生理指标检测
        3.3.3 叶片生理指标检测
        3.3.4 数据统计分析
    3.4 结果与分析
        3.4.1 不同施肥处理对红小豆生育时期的影响
        3.4.2 不同施肥处理对红小豆株高变化的影响
        3.4.3 不同施肥处理对红小豆茎粗变化的影响
        3.4.4 不同施肥处理对红小豆分枝数变化的影响
        3.4.5 不同施肥处理对红小豆主茎节数变化的影响
        3.4.6 不同施肥处理对红小豆叶面积的影响
        3.4.7 不同施肥处理对红小豆光合色素变化的影响
        3.4.8 不同施肥处理对红小豆叶片SPAD值的影响
        3.4.9 不同施肥处理对红小豆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3.4.10 不同施肥处理对红小豆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3.4.11 不同施肥处理对红小豆成熟期性状变化的影响
        3.4.12 土壤肥力因子与红小豆生理指标及产量性状相关性分析
    3.5 讨论
第四章 蚯蚓粪对红小豆籽粒功效成分与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4.1 试验设计及概况
    4.2 取样方法
    4.3 功效成分与抗氧化能力检测及分析方法
        4.3.1 功效成分检测
        4.3.2 抗氧化能力检测
        4.3.3 氨基酸含量检测
        4.3.4 数据统计分析
    4.4 结果与分析
        4.4.1 不同施肥处理对红小豆籽粒总三萜含量的影响
        4.4.2 不同施肥处理对红小豆籽粒总酚含量的影响
        4.4.3 不同施肥处理对红小豆籽粒总黄酮含量的影响
        4.4.4 不同施肥处理对红小豆籽粒γ-氨基丁酸含量的影响
        4.4.5 不同施肥处理对红小豆籽粒DPPH清除率的影响
        4.4.6 不同施肥处理对红小豆籽粒羟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影响
        4.4.7 不同施肥处理对红小豆籽粒总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4.4.8 不同施肥处理对红小豆籽粒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4.4.9 红小豆籽粒功效成分与抗氧化能力相关性分析
    4.5 讨论
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缩略词
致谢
个人简历

(9)新疆密叶杨群体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植物遗传多样性研究方法进展
    1.2 植物遗传多样性研究取样策略
    1.3 植物遗传多样性及致濒因素研究
    1.4 植物遗传变异空间分布格局变化
    1.5 植物遗传变异时间分布格局变化
    1.6 植物雌雄株群体遗传多样性变化
    1.7 问题及展望
2 新疆天山河谷密叶杨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2.1 材料和方法
        2.1.1 样品采集
        2.1.2 实验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密叶杨DNA提取及质检
        2.2.2 SSR引物筛选及多态性检测
        2.2.3 基于SSR分子标记的中性检测
        2.2.4 基于SSR分子标记的Hardy-Weiberg平衡检测
        2.2.5 密叶杨群体近交检测
        2.2.6 基于SSR分子标记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2.3 小结
3 新疆密叶杨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样品采集
        3.1.2 实验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密叶杨地理居群遗传多样性差异
        3.2.2 密叶杨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3.3 小结
4 新疆密叶杨时间尺度群体遗传变异分析
    4.1 材料和方法
        4.1.1 样品采集
        4.1.2 实验方法
    4.2 结果分析
        4.2.1 密叶杨不同龄级群体间遗传多样性差异
        4.2.2 密叶杨龄级内遗传结构分析
        4.2.3 密叶杨龄级内与龄级间的分子方差分析(AMOVA)
    4.3 小结
5 新疆密叶杨雌雄株遗传变异分析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样品采集
        5.1.2 实验方法
        5.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5.2 结果分析
        5.2.1 密叶杨雌雄株群体遗传多样性差异
        5.2.2 密叶杨雌雄株群体遗传结构
        5.2.3 密叶杨雌雄株群体遗传变异时间分布格局变化
    5.3 小结
6 密叶杨半同胞家系子代群体遗传多样性比较分析
    6.1 材料与方法
        6.1.1 样品采集
        6.1.2 实验方法
        6.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6.2 结果与分析
        6.2.1 密叶杨半同胞家系遗传多样性分析
        6.2.2 密叶杨半同胞家系与所在居群遗传多样性对比
        6.2.3 密叶杨半同胞家系与群体遗传多样性对比
    6.3 小结
7 讨论
    7.1 密叶杨SSR引物开发及群体遗传多样性特点
    7.2 密叶杨群体遗传结构特点及其成因
    7.3 新疆喀什河谷密叶杨时间尺度群体遗传变异特点
    7.4 新疆喀什河谷密叶杨雌雄株遗传多样性分析
    7.5 密叶杨半同胞家系子代群体遗传多样性比较分析
    7.6 密叶杨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策略
8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成果清单
致谢

(10)湖南牡丹资源遗传多样性及耐热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牡丹种质资源研究现状
        1.1.1 野生牡丹种质资源
        1.1.2 栽培牡丹种质资源
        1.1.3 湖南牡丹研究现状
        1.1.4 观赏植物资源的评价方法
        1.1.5 存在的问题
    1.2 牡丹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研究进展
        1.2.1 遗传多样性的概念及研究意义
        1.2.2 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方法
        1.2.3 牡丹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研究进展
        1.2.4 存在的问题
    1.3 牡丹耐热性研究现状
        1.3.1 高温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1.3.2 牡丹耐热性研究进展
        1.3.3 热害的鉴定指标及方法
        1.3.4 提高植物耐热性的途径和方法
        1.3.5 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的目的意义
    1.5 技术路线
2 湖南牡丹资源调查、收集与保存
    2.1 湖南牡丹品种资源调查与收集
        2.1.1 调查与引种地点
        2.1.2 调查与收集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湖南本土牡丹资源
        2.2.2 湖南省引种其他地区牡丹品种资源
        2.2.3 湖南牡丹资源的收集与保存
    2.3 讨论
        2.3.1 湖南牡丹的品种类型及园林应用
        2.3.2 湖南牡丹生长节律与气候因素的关系
        2.3.3 湖南牡丹生态适应性及引种适宜区域分析
        2.3.4 湖南牡丹引种栽培中的问题
        2.3.5 湖南牡丹资源的利用
3 湖南牡丹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方法
        3.1.3 提取基因组DNA及检测
        3.1.4 SSR标记引物及PCR扩增
        3.1.5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DNA的提取与检测
        3.2.2 引物筛选
        3.2.3 湖南牡丹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3.2.4 湖南牡丹的遗传结构分析
    3.3 讨论
        3.3.1 湖南牡丹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评价
        3.3.2 驯化对湖南牡丹遗传多样性及群体遗传结构影响
        3.3.3 湖南牡丹与不同来源品种(种)的遗传关系
        3.3.4 湖南牡丹可能的起源
4 湖南牡丹生态适应性综合评价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
        4.1.2 研究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评价指标的确定
        4.2.2 评价系统指标框架的确定
        4.2.3 综合评价指标的权重
        4.2.4 湖南牡丹生态适应性综合评价模型
        4.2.5 湖南牡丹的综合评价值
        4.2.6 湖南牡丹品种等级的划分
    4.3 讨论
        4.3.1 评价指标的筛选
        4.3.2 综合评价值的结果
        4.3.3 评价方法
5 湖南牡丹对高温胁迫的生理响应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试验方法
        5.1.3 指标测定
        5.1.4 数据分析处理
    5.2 结果与分析
        5.2.1 高温胁迫对牡丹幼苗热害指数的影响
        5.2.2 高温胁迫下牡丹幼苗干重的比较
        5.2.3 高温胁迫对牡丹幼苗叶片总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5.2.4 高温胁迫对牡丹幼苗叶片电解质渗透率的影响
        5.2.5 高温胁迫对牡丹幼苗叶片MDA含量的影响
        5.2.6 高温胁迫对牡丹幼苗叶片SOD活性的影响
        5.2.7 高温胁迫对牡丹幼苗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5.2.8 高温胁迫对牡丹幼苗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5.2.9 高温胁迫对牡丹幼苗叶片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5.2.10 各项指标的耐热系数及相关分析
        5.2.11 高温胁迫下牡丹幼苗生长生理指标的主成分分析
    5.3 讨论
        5.3.1 牡丹对高温胁迫的响应机理
        5.3.2 牡丹耐热生理指标的主成分分析和综合评价
6 喷施外源物质对提高牡丹耐热性的影响
    6.1 材料与方法
        6.1.1 试验材料
        6.1.2 试验方法
        6.1.3 指标测定
        6.1.4 数据分析处理
    6.2 结果与分析
        6.2.1 不同浓度外源物质对牡丹幼苗耐热性的影响
        6.2.2 外源物质最适浓度对高温胁迫下牡丹幼苗生长生理的影响
        6.2.3 喷施最适浓度外源物质下牡丹幼苗耐热性的综合评价
    6.3 讨论
        6.3.1 喷施三种外源物质对牡丹幼苗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6.3.2 三种外源物质喷施对高温胁迫下牡丹耐热性的诱导
7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论文创新点
    7.3 讨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附录D
附录E
致谢

四、小豆种质资源异地繁殖的可行性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山西省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现状与展望[J]. 康国帅,穆志新,王海岗,秦慧彬. 山西农经, 2021(24)
  • [2]中国食用豆产业和种业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J]. 陈红霖,田静,朱振东,张耀文,陈巧敏,周素梅,王丽侠,刘玉皎,何玉华,尹凤祥,魏淑红,程须珍. 中国农业科学, 2021(03)
  • [3]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种质资源研究60年:成就与展望[J]. 潘大建,李晨,范芝兰,孙炳蕊,陈文丰,江立群,张静,吕树伟,刘清,毛兴学. 广东农业科学, 2020(11)
  • [4]百色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建设现状及展望[J]. 莫明锋,黄炳超,吴善广. 绿色科技, 2020(17)
  • [5]作物种质资源大数据体系研究[D]. 井福荣.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
  • [6]苦荞种质资源产量性状和籽粒黄酮含量与SSR标记的关联分析[D]. 吕丹. 贵州师范大学, 2020
  • [7]香炉山鸡种质资源特性及其遗传多样性研究[D]. 李兴才. 贵州大学, 2020(02)
  • [8]蚯蚓粪对土壤特性及红小豆生长与药用成分的影响[D]. 周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9]新疆密叶杨群体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研究[D]. 朱小虎.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10]湖南牡丹资源遗传多样性及耐热性研究[D]. 张旻桓.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01)

标签:;  ;  ;  

小豆种质资源异地繁殖可行性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