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病临床及脑电图

川崎病临床及脑电图

一、川崎病的临床与脑电图(论文文献综述)

马蕊[1](2017)在《脑电图在儿科疾病诊疗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作者通过检索大量的关于脑电图在儿科临床工作中应用的文献资料,并对这些研究资料进行认真的阅读和学习,从而总结了脑电图在多种儿科疾病(如:癫痫、脑炎、热性惊厥、脑性瘫痪、感染性疾病合并脑炎、全身性疾病合并脑功能损伤等)的早期诊断与分型、严重程度评估、治疗方案制订及预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通过对比脑电图与其他传统检查方法的特点,进一步了解脑电图在儿科疾病诊疗中的优势,让更多的儿科医生充分认识到脑电图在儿科疾病诊疗中的应用价值,以帮助儿科医生更好地应用脑电图辅助临床工作,对疾病进行早期诊断并制订最优的治疗方案。

郭倩倩,王丽平,徐让,杨健萍,孙锟,陈笋[2](2013)在《31例川崎病患儿脑脊液临床指标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探讨患儿脑脊液(CSF)改变与急性期川崎病的关系,研究川崎病并发无菌性脑膜炎患儿脑电图及实验室指标的异常改变。方法从426例确诊的川崎病患儿中选择进行腰椎穿刺术病例,根据CSF中白细胞计数诊断无菌性脑膜炎,根据冠状动脉内径诊断冠状动脉扩张。分析无菌性脑膜炎组患儿的脑电图特征,比较无菌性脑膜炎组与白细胞计数正常组以及冠状动脉扩张组与冠状动脉非扩张组各项实验室指标的差异。结果共入选31例急性期川崎病,其中7例(22.6%)患儿CSF中白细胞计数升高(4例出现脑电图异常),8例(26.7%)患儿出现冠状动脉扩张。无菌性脑膜炎组患儿血中白细胞计数显着高于CSF白细胞计数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两组间其他实验室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扩张组与非扩张组之间各项实验室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川崎病患儿常见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电图异常比重大,血中白细胞计数过高对于川崎病患儿并发无菌性脑膜炎有提示意义。

徐海霞,邵晓珊[3](2012)在《两例不完全型川崎病临床特点分析》文中提出1临床资料1.1男性患儿,8月4天,因"咳嗽、气喘3天"入院。入院时查体:T:38.7℃;P:140次/min;R:30次/min;体重:7kg;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未见鼻扇及三凹征。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中细湿啰音及喘鸣音。心、腹及神经系统查体无特殊。辅助检查:血常规:WBC 6.2×109/L,HGB 74g/L,

黄建伟,王耀明[4](2012)在《川崎病合并神经系统并发症15例临床分析》文中认为川崎病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变为主要病理的急性发热性出疹性小儿疾病,除心血管系统外,全身器官如神经系统、消化系统、肾脏、关节及皮肤等部位的血管亦可受损[1]。我科2000年-2011年共收治川崎病52例,其中15例发现神经系统损害,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15例患儿均符合日本厚生省川

王海燕,刘美荣,任树萍,赵文萍[5](2010)在《不完全川崎病诊断标准外的实验室指标和少见临床表现》文中认为

毕淑英,徐华,张俊红,郑春茜[6](2010)在《四例特殊类型川崎病临床特点分析并文献复习》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特殊类型的川崎病临床特点,为川崎病的诊断提供参考。方法对4例川崎病患儿病例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了解川崎病特殊表现。结果 1例川崎病患儿出现脑损害,1例再次复发,并引起耳聋,一对双胞胎先后患川崎病。结论川崎病可引起多器官损害,双胞胎可同患此病。

李振华[7](2010)在《儿童川崎病神经系统损害15例临床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儿童川崎病合并神经系统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15例儿童川崎病合并神经系统损害的临床资料。结果:15例患儿神经系统症状体征均恢复正常,脑脊液异常的患者于2~3周内复查时已恢复正常。结论:川崎病患儿除典型临床表现外,常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脑电图检查阳性率高,具有提示意义,及时应用阿司匹林、潘生丁及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效果好。

叶亚利,孙玲[8](2008)在《36例川崎病患儿的脑电图分析》文中认为

范艳芬,李建华,单卫华,邓丽娜,申玉美,周二强,王晓华,王家勤,郭学鹏[9](2007)在《《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7年第22卷中文题名索引》文中指出

王显能,尹兆青[10](2007)在《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临床与脑电图变化分析》文中指出

二、川崎病的临床与脑电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川崎病的临床与脑电图(论文提纲范文)

(1)脑电图在儿科疾病诊疗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癫痫
2 脑炎
3 热性惊厥
4 脑性瘫痪
5 其他合并脑损伤的疾病
6 总结

(2)31例川崎病患儿脑脊液临床指标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诊断标准
    1.3 资料收集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2.2 腰穿和CSF报告
    2.3 无菌性脑膜炎患儿的脑电图分析
    2.4 实验室指标分析
        2.4.1 无菌性脑膜炎组与CSF白细胞正常组比较
        2.4.2 冠状动脉扩张组与非扩张组比较
3 讨论

(3)两例不完全型川崎病临床特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临床资料
    1.1 男性患儿, 8月4天, 因“咳嗽、气喘3天”入院。
    1.2 患儿女性, 8月16天, 因“发热、咳嗽7天, 抽搐1次”入院。
2讨论

(4)川崎病合并神经系统并发症15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2.脑电图检查
    3.脑脊液检查
    4.治疗
结果
讨论

(6)四例特殊类型川崎病临床特点分析并文献复习(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2 讨论

(10)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临床与脑电图变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脑电图检查方法及结果
2 讨 论

四、川崎病的临床与脑电图(论文参考文献)

  • [1]脑电图在儿科疾病诊疗中的应用[J]. 马蕊.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17(08)
  • [2]31例川崎病患儿脑脊液临床指标分析[J]. 郭倩倩,王丽平,徐让,杨健萍,孙锟,陈笋.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11)
  • [3]两例不完全型川崎病临床特点分析[J]. 徐海霞,邵晓珊. 贵州医药, 2012(10)
  • [4]川崎病合并神经系统并发症15例临床分析[J]. 黄建伟,王耀明. 江苏医药, 2012(17)
  • [5]不完全川崎病诊断标准外的实验室指标和少见临床表现[J]. 王海燕,刘美荣,任树萍,赵文萍. 临床荟萃, 2010(24)
  • [6]四例特殊类型川崎病临床特点分析并文献复习[J]. 毕淑英,徐华,张俊红,郑春茜. 空军总医院学报, 2010(02)
  • [7]儿童川崎病神经系统损害15例临床分析[J]. 李振华.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10(03)
  • [8]36例川崎病患儿的脑电图分析[J]. 叶亚利,孙玲.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 2008(02)
  • [9]《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7年第22卷中文题名索引[J]. 范艳芬,李建华,单卫华,邓丽娜,申玉美,周二强,王晓华,王家勤,郭学鹏.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7(24)
  • [10]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临床与脑电图变化分析[J]. 王显能,尹兆青.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7(31)

标签:;  ;  ;  ;  ;  

川崎病临床及脑电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