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谈谈“入世”后银行业的发展趋势(论文文献综述)
杨亚雄[1](2017)在《新疆维吾尔族跨国布料商人生意困境研究 ——以阿图什市大肖鲁克村布料商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古丝绸之路上的阿图什市维吾尔人具有悠久的经商传统,他们有“新疆犹太人”之美誉,到月球上做生意的故事1代代相传。经商已经成为众多阿图什人最主要的生计活动。在阿图什市巨大的商业群体中,跨国经商群体占据了半壁江山。其中,从事布料生意的跨国商人则是近30年来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行业群体。大肖鲁克村是阿图什跨国布料商人数量最集中、影响最大的区域。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肖鲁克跨国布料商人群体产生并迅速崛起,商人们的布料生意经历了产生、发展、辉煌和萎缩四个阶段。近几年,随着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以及受商人自身实力等因素的影响,大肖鲁克村的跨国布料商人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生意困境,以至于在过去的五年里,近一半商人结束了其在国外的布料生意而回国。继续坚守在国外市场的布料商人面临的困境主要表现在利润空间缩小、布料市场疲软、竞争激烈、流动资金不足、货源不稳、国外安全和外贸环境变化频繁、家庭支出逐年增大、转行困难等方面。致使维吾尔人跨国布料生意陷于困境,既有商人自身方面的因素,也同商人所处的环境和所跨居国家实施的制度有关。商人们的生意困境将直接导致众多家庭日常生计之困境,还有可能给当地政府和社会的日常治理带来压力。本文以生意困境为论题研究的切入点,以跨国布料商人的生意过程为研究维度,采用实证分析和人文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运用文化人类学、经济人类学、生态经济学、历史学等多种学科的视角,通过深入田野调查和参与观察,对阿图什市大肖鲁克村维吾尔族跨国布料商贸的历史与现状进行专题研究,尤其是对目前布料商人所面临的生意困境作了调查研究。最后,文章提出了解决大肖鲁克村跨国布料商人生意困境相应的对策。本文通过对大肖鲁克村跨国布料商人生意困境的研究,旨在为边境地区跨国商贸现状研究提供“抛砖引玉”之效,进而对边疆治理和跨国民族之和平跨居提供某些思考和启示。本文认为,跨国民族的跨国商贸实践是促进边疆通达和发展的积极力量,作为边疆人群安身立命的生计活动,跨国商贸的持续和发展是“边疆人”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推力。作为跨国主义在经济活动中的实践,以跨国族群的生计可持续和“一带一路”战略的顺利实施计,新疆维吾尔族商人所面临的跨国布料生意困境应该得到有关各方的关注和重视,各方合力,改善商人们目前的生意现状,以促进边境地区少数民族的安居乐业和边疆的通达、发展与繁荣。
崔鸿雁[2](2012)在《建国以来我国金融监管制度思想演进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世界经济金融形势的不断发展变化,世界各国的金融监管制度也在不断地变革中。从西方国家监管制度的变迁看,金融监管经历了自由—管制—放松管制的发展过程。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社会政治状况发生了深刻变革,国际经济金融形势与我国的经济金融在全球化背景下呈现出新的特征和趋势,国际金融监管理论和实践也在发生着巨大变化,这一切构成了我国金融监管制度思想变迁的深刻的经济金融背景。本文旨在对建国以来中国金融监管制度思想的形成、发展和逐渐成熟的基本过程作一比较系统地回顾和分析。本文分导论和六个章节:第一章为导论,诠释金融监管及监管制度的含义,回顾国内外研究状况,说明选题的学术意义和现实价值,简要提示本选题的研究思路、内容框架、研究方法与特色。第二章开始至第五章,结合对当时的社会经济背景的分析和对监管制度、监管行为的根源性探究,把我国建国以来金融监管制度思想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章束缚与控制(1948—1978):计划经济时期的金融监管制度与思想;第二章启蒙与探索(1979—1984):金融制度改革起步阶段的监管制度与思想;第三章冲突与融合(1984—1993):金融制度改革构建阶段的监管制度与思想;第四章调整与突破(1994—2004):金融制度改革调整阶段的监管制度与思想;第五章深化与再探索(2005至今):金融制度改革深化阶段的监管制度与思想。第六章是对我国建国以来金融监管制度思想演进的总体考察,实际上也是全文的一个总结。在对每个阶段监管思想的分析过程中,先从分析当时的监管思想形成的背景入手,进而对监管具体制度建构等情况进行简要介绍,然后分析其中蕴含的思想特征与演变过程,最后对该阶段监管思想进行总体评价。在对每一发展阶段的分析中,既统一思路,又突出各自的特点、突出阶段特征。经济实践的发展与金融业的变革催生了不同发展阶段的金融监管思想,从而推动了制度的形成,这是一个历史的过程,通常还伴随着国家和全球层面的广泛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同时这个过程也发生在特定的空间脉络中,在特定的经济背景下以金融监管组织制度、市场制度、法律制度的不同层次展开。因而,金融监管制度思想在时间脉络中呈现出历史的演化特征,而在空间脉络中又呈现出一定的层次性特征,时间与空间脉络的交错与协同,共同构成了金融监管制度思想演化的动力。无疑,监管思想的变更来源于市场变革,而各个时期制度的创立和创新无一不受到思想的启发、孵化与引导。无疑,制度的变革和思想的创新互相促进、互为动力。从经济思想史的角度论证1949年以来中国金融监管制度的思想变迁,既可以使我们理解中国金融监管制度理论本土化的思想根源,又为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金融监管理念创新和政策选择提供思想资源。本文以经济思想成长为主线,分析了金融监管制度演变的思想脉络。所以,从思想史的角度对我国金融监管制度思想的演变加以系统地梳理,揭示其内在的发展演变规律,能够为探索监管制度继续完善的路径、推进金融体制改革提供全新的思考视角。
陆芳[3](2009)在《国内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现状分析及应对政策》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收入水平与可随意支配资产的不断增加,人们的理财需求也日益旺盛,加上银行自身经营理念的转变,中间业务,尤其是个人金融业务逐渐成为银行经营的重点业务,而个人金融业务中的理财业务更成为银行吸引优质高端客户,扩大市场份额和增加利润核心业务之一。同时,中国加入WTO后,国外商业银行首先与国内正面接触的就是市场与人才,而能与国内商业银行竞争,并可能打败国内商业银行的就是银行的中间业务,其中金融理财业务就是一个突破口。中国的金融理财业务将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本论文深入分析理财业务的发展状况,与国外发展成熟的理财业务进行对比,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其问题根源,提出可操作性的发展建议,对国内商业银行加快理财业务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论文共分四个部分,在第一章首先从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居民财富的增长状况及人们过惯了几十年的“计划生活”,如今要自己买房,自己承担部分医疗费用,自己安排一生,从而产生对整个人生周期的不确定性,甚至恐惧入手,说明为什么今天我们要引进理财业务。并从市场需求,及商业银行把发展理财业务作为新的利润增长点入手进行分析,说明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重要性。本论文对此进行讨论具有实际指导意义。并对国内外文献研究进行综述,结合相关经济学理论对理财业务进行深入分析。为后续研究提供依据。并说明理财业务的概念,内容及分类。皆在深入了解理财业务。本论文在第二章阐述了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定位及国外商业银行开展理财业务的特点,介绍了国外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状况,并预期了国外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趋势。写这一章的目的是使我们可以借签国外银行的经验,并与其进行比较,找出其中差距,以促进国内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开展。本论文在第三章阐述了目前国内商业银行对理财业务的认知,并详细评析了国内商业银行开展理财业务的特点,介绍国内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再预期国内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趋势,及在国内金融市场的发展空间。最后找出国内商业银行开展理财业务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源。最后本论文在第四章提出促进国内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的对策与建议。通过对国内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市场细分,分析国内商业银行开展理财业务可能面临的风险,提出适合国内国情的相应发展思路,提出国内商业银行应该如何开展理财业务,以期推进国内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本论文主要详细阐述国内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特点及近年来的发展状况,并找出国内商业银行开展理财业务中存在的问题及问题的根源所在。这是本论文的关键,也是本论文的难点所在。本论文探讨了国内商业银行开展理财业务的需求,从市场及商业银行双方的角度进行分析,说明商业银行开展理财业务的重要性。本论文从风险防范,市场及分析的数据着手,提出国内商业银行如何开展理财业务,如何更好地促进理财业务发展的建议,这在其他的有关理财业务的论文中比较少见,是本论文的创新点。
李梦巍[4](2008)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影响因素分析》文中提出金融因素是影响一个城市或地区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因素之一,高度发达的金融业对经济增长起到促进作用,而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又可以有效的促进一国的“金融深化”。从历史的发展及全世界经济发展的现状来看,一个健康成长并发展的国际金融中心通常会给其所在的国家带来巨大的经济收益。正是由于国际金融中心的巨大的收益性,近年来一些新兴经济体国家纷纷利用已有优势,辅之以国家政策等各方面的扶持,大力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并在此过程中获益颇多。从国际金融中心的历史发展来看,国际金融中心已从自发成长阶段进入政府推动阶段。上海是中国近代银行业的发祥地,它的金融发展史可以追溯到150多年以前。改革开放以来,上海金融业实现了快速健康的发展形成了国内金融中心,并不断推进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已成为国家战略,国家已由此制定了高屋建瓴的发展战略与详细具体的阶段性建设目标。本文在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目标进行详尽分析的前提下,从其吸引国际金融机构的角度分析了现在以及未来一段时间内影响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一般影响因素,并在分析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作用发挥以促进全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实现的角度分析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特殊影响因素。通过分析,虽然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在商业环境、市场准入、基础设施以及人力资源建设等影响国际金融中心的一般影响因素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由于我国各地区金融发展的不平衡对其金融辐射功能的发挥造成了巨大的障碍,从而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造成了不利的影响。最后,本文针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影响因素分析,本文提出了加强人力资源建设以及加强金融辐射功能发挥的政策建议。
蔡丛露[5](2007)在《银行业市场结构、产权结构与金融稳定研究》文中认为银行系统的稳定是金融稳定的核心,这是从20世纪金融业研究中得出的一项基本结论。从国际经验的总结可以看出,即使金融危机的爆发点不在银行系统,而是在货币,外汇或股票市场,然而银行危机给经济带来的损害往往最大。中国的金融体系属于典型的银行主导型,银行业的稳定更是金融稳定的关键所在。自2001年12月中国加入WTO以来,银行业发展发生了质的飞跃,各类银行盈利能力稳步提高,金融创新业务不断发展,电子金融得到广泛推广,合作竞争、混业经营的趋势日益显现。与此相伴,银行体系的安全性问题也越来越受关注,银行业市场结构、产权结构对金融稳定的影响开始被重视。基于产业组织理论和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在银行业结构研究中的运用,学术界对于竞争与集中的市场结构孰优孰劣,公有主导与私有主导的产权结构孰好孰坏,仍然存在较大分歧。考虑到银行特殊的企业性质以及中国特色的制度环境,笔者试图以银行业市场结构、产权结构为着眼点,探寻维护中国金融稳定的途径,并构建在金融稳定前提下,中国银行业二维空间结构的优化路径。论文共分五章。第一章对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性的评述,甄别出适用于中国银行业现状的理论支持;第二章通过国际比较与借鉴,汲取典型国家银行业结构演进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作为中国银行业结构优化策略的有益参考;第三章至第五章是论文展开性的章节,首先理顺中国银行业结构变迁的来龙去脉,辨析结构优化过程中几个争议较大的观点或论调;再应用新制度经济学中的国家效用模型对中国银行业结构的变迁路径进行分析,探寻五年过渡期后,如何改善银行业结构的最优路径;最后,对论文的主要观点和结论作个归纳,并提出在维护中国金融稳定前提下的优化银行业结构的政策策略。本文主要结论如下:(1)银行业作为具有特殊行业性质的部门,保持一定的市场集中度,并不是损害市场竞争。市场集中度也并非衡量市场竞争程度的充分指标,两者没有必然的冲突。(2)对于国有产权仍占绝对主导的发展中国家或转型经济国家(如中国)来说,银行业的民营化改革势在必行,但把握改革的速度非常关键,渐进式的改革思路是明智之举。(3)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产权结构的优化过程对金融稳定的影响主要通过经济绩效、风险控制、信用增强和银行监管四个方面发挥作用。(4)有效的竞争应该在同量级的银行间进行。本论文的创新之处主要在于以下三点。第一,本文选取了较新的研究视角,以银行业结构与金融稳定之间的关系作为研究的切入点,这个角度尚未得到国内学者研究的重视;其次,本文运用新制度经济学中的国家效用模型分析银行业的二维空间结构,并将之运用于中国的国情,在研究方法上有一定的创新;最后,本文得出的关于银行集中度和金融稳定关系的结论,以及银行业产权结构改革的政策建议,与现有文献有所差别,并开创性提出了优化中国银行业结构的“SPGC框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价值。
宋彩扬[6](2006)在《外资银行竞争行为法律规制研究》文中提出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尤其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越来越多的外资银行通过多种方式登陆中国市场,目前已成为中国银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外资银行大量涌入中国市场,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了良好作用,不仅向中国银行业展示了现代银行运作机制和先进的管理方式,而且通过引进竞争与合作机制,提高了中国银行业的效率和服务水平,推动了中国银行业改革的深化。根据中国的入世承诺,加入后5年内,我国将对外资银行取消本、外币服务对象和地域限制,对外资银行实行国民待遇,到2006年底,中国银行业最后一个限制外资进入的领域——人民币零售业务将全面对外资银行开放。对于中资银行来说,这意味着长达5年的“入世保护期”的结束,中、外资银行将在包括价格、人才、业务、客户、知识产权在内的诸多方面进行激烈的竞争,中国银行业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 与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水平相比较,中国民族银行业与西方先进国家的差距要大得多。与中资银行相比,外资银行除去机构网点相对不足外,在资金实力、国际网络、管理经验、技术水平、运作机制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竞争优势,而机构上的劣势在信息技术时代又相对减弱,因此外资银行在中国银行业完全开放以后,必将对我国民族银行业形成强有力的冲击。依法加强对外资银行竞争行为的规制,引导外资银行的业务操作,最大可能地减小外资银行进入对民族银行业,特别是对国有银行带来的冲击和金融风险,同时推动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提高银行业的整体经营效益,更加有效地应对2006年以后的激烈竞争,最终形成健康而富有竞争力的中国银行体系,成为我国全面履行入世承诺以后,在外资银行准入监管、风险监管之外面临的另一个重要命题。完善我国外资银行竞争行为法律规制,充分保护我国竞争力较弱但又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的银行业,是本文研究意义之所在。 本文第一部分根据我国加入WTO在银行业开放方面做出的承诺和中国加入WTO后履行承诺的水平,从我国加入WTO,尤其是“入世保护期”结束之后新的银行业竞争环境出发,分析外资银行在中国的竞争行为,比较中、外资银行在这些方面的竞争力。根据中国的入世承诺,加入后5年内对外资银行实行国民待遇。中国履行加入WTO承诺的努力有目共睹。中国加入
齐美东[7](2006)在《中国银行产业组织市场结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正处于转型时期,构建寡头银行和中小银行大中小共生的有效竞争的银行产业组织市场结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本文以构建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发展史为脉络,回顾不同理论派别研究市场结构的理论,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加以评价,比较分析了西方市场经济国家银行业市场结构的不同状况及其借鉴意义。从制度层面阐述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的变迁历程,实证地研究了中国银行业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指出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的变迁的动因在于产权变革。为重构和完善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规范政府经济行为;加快银行产权改革,实现国有商业银行产权由单一结构向多元化产权结构的转变,建立多元化、股份制的产权制度;鼓励民营银行的建立和发展;发挥市场竞争机制,降低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的集中度;构建有效的进入和退出机制;扩大中国银行产业组织市场结构的产品差异化;提高中国银行产业组织市场结构的规模经济,以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提高中国银行业的整体竞争力。
张增帆[8](2005)在《我国银行业监管法律制度研究》文中认为银行业是高风险、高负债的行业,具有内在的不稳定性,同时银行业又是一种具有“公共性”、“社会性”的产业,影响着社会公众和社会公共利益,因此,对银行业的监管十分必要。 但目前突出的问题是:随着我国加入WTO,外资银行蜂拥而入,而我国不仅对中资银行监管过严,而且还存在监管理念落后,信息透明度低等问题;“神圣公约”《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也即将实施,而我国银行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资本充足率不达8%的标准的问题,如果实施新协议,可能会对我国银行业资本金提出更高要求,就会导致我国银行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新协议也对我国银行监管的能力、信息披露的数量和质量提出更高要求。“内忧外患”使得我们研究银行监管法律制度显得十分必要。 毫不讳言,《银行业监管法》是我国颁布第一部关于银行业监督管理的专门法律。对于加强银行业的监督管理、规范监督管理行为、防范和化解银行业风险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但是该法起草仓促,制度建设也较为粗略。银行监管理念也较落后,监管目标的重点在于通过监管各银行的经营行为,以确保国家金融政策、方针和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落实,保持币值的稳定,忽略了保护存款人的利益和维护银行的稳健运行,以及对银行风险的控制。依据WTO的透明度原则及《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信息披露要求,我国银行监管应遵循公开原则,而公开原则的核心是信息披露,信息披露必须遵循客户保密法,而客户保密法的设计则应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客户保密限制,最终达到提高信息披露的数量和质量的目的,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另外,银监会对商业银行实施监管职能,但央行依然是商业银行最后的贷款人,仍拥有对商业银行检查权。二者之间应建立一个金融信息中心,以保障央行和银监会有一个稳定的沟通协调机制和信息共享机制。还有在银行营运的过程中诸多原因造成大量不良资产,其中,最直接的原因是信贷风险,最突出问题是银行机构对操作风险的识别与控制能力不能适应业务发展。我国目前的分业经营、分业监管不能适应混业经营、统一监管的国际大趋势。 而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在于,借鉴《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和国外银行监管的先进模式,引进审慎监管和风险预警机制,对银行业进行连续有效的监管,包括对我国银行业的市场准入监管、市场营运审慎监管和市场退出监管,重点完善银行业信贷操作风险监管和内部控制制度法律制度,并针对我国银行市场退出监管法律制度的缺陷和空白,应逐步制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法》、《存款保险法》、《金融机构接管条例》、《金融机构破产条例》、《金融机构并购条例》、《外资银行市场退出条例》等法律制度。
许可[9](2005)在《法律视角下我国中小银行面临的竞争环境》文中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使得市场对银行业的发展产生了明显的需求。自交通银行重新组建之后,我国成立了中信实业银行、招商银行、深圳发展银行、中国光大银行等十二家股份制商业银行,改变了我国单一银行制度,在体制上满足了多元化金融服务的需要。这在很大程度上填补了某些金融服务的空白。 由于制度安排的缺陷,体制弊端、竞争环境不佳及各项规则的不公平,导致中小银行的进一步发展受阻。纵观我国银行业市场,它是一个高度垄断的市场,国有银行占据着垄断地位,而外资银行又享受一定的超国民待遇。在这种情况之下,中小银行则无国民待遇可言。而发展中小银行有助于优化我国银行业组织结构,提高我国银行业的整体水平。发展我国的中小银行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改善我国中小银行面临的竞争环境,一是提高我国中小银行自身的竞争力。本文主要讨论我国中小银行所面临的竞争环境尤其是法律环境,以及针对性的提出改善中小银行竞争环境的法律建议。 本文一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从宏观层面,对我国中小银行所面临的一个整体法律环境的分析。以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三个层次为经,以银行业市场准入制度、监管制度和市场退出制度三个方面为纬,系统地分析了我国中小银行面临的竞争环境及对其的不利影响。 第二部分是从微观层面,对我国银业市场主体竞争面临的政策环境的比较分析。国有商业银行、外资商业银行及中小商业银行构成了我国商业银行市场主体。
楼铭铭[10](2005)在《商业银行流动性层次管理研究》文中指出本文研究对象为商业银行经营目标之一的流动性问题。本文认为,流动性是决定商业银行正常经营的关键因素。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指的是一种能及时、以可接受的成本获得流动资金支配的能力。其运用主要包括到期债务偿还(例如存款的提取),资产组合投资的需要(例如贷款承诺的满足)等。其来源除事先的流动性储备外,还包括资产组合的变现,负债的主动借入等。流动性风险的产生就源于上述项目之间时间上的不完全匹配。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问题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商业银行在日常经营活动中保持足够的流动性,防止资金周转出现问题。第二,非自身因素引起的商业银行流动性危机;例如,由于同业的问题而被波及。第三,商业银行由于自身经营中的根本问题造成盈利性、安全性降低,从而信用下降,导致流动性危机。第三个层次的流动性问题实际源于商业银行其他方面的管理问题,这不是本文讨论的内容。第二个层次的流动性问题更多引发对流动性风险和商业银行制度之间关联的深入思考,以及针对这一关联的制度设计。第一个层次则是商业银行自身的管理的重点。本文指出,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实际就是针对上述第一和第二两个方面,因而具有鲜明的层次性特征。 通常的流动性管理往往仅重视第一个层次,但事实上商业银行制度的特殊性决定了仅仅依靠在第一个层次上良好的流动性管理(包括商业银行自身的内部管理,以及监管当局的外部监督)并不能绝对避免流动性危机的发生。商业银行在有效地提供流动性服务的同时,也使得流动性危机成为一种内生于银行制度的问题。 进一步,本文指出在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活动中应该精确区分两种流动性概念:一方面,存款者的即刻需求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中介机构资产和负债期限的差异,商业银行在此发挥了“期限转换”的作用,创造了流动性。另一方面,信息不对称带来了交易中的逆向选择问题,特定的非流动资产的出售需要较高的买卖价差来弥补逆向选择风险。 本文介绍的Diamond-Dybvig[1983]的框架着重说明了第一个流动性概念下商业银行的服务,并得出了包含挤兑的多重均衡结论,以此作为政策探讨的基础。在Diamond-Dybvig框架及其后续的发展和补充里,商业银行在创造流动性方面发挥的作用是有效的、无法替代的,但同时这种作用的必然结果就是产生了多重均衡:挤兑也是其中之一。挤兑是有害的,因为它将中断实际生产过程。 对第二个流动性概念下的商业银行服务,本文沿用Diamond-Dybvig[1983]的两期框架,同时借鉴了Diamond和Rajan等人的研究成果,运用博弈论对中介、存款人、贷款人三方行为进行了分析。结论是:原始出借人在发放贷款中形成了特定的贷款回收技能(实际是信息优势),这导致了提前转让贷款将面临折价;
二、谈谈“入世”后银行业的发展趋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谈谈“入世”后银行业的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新疆维吾尔族跨国布料商人生意困境研究 ——以阿图什市大肖鲁克村布料商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背景和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介绍 |
四、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五、研究的不足 |
第一章 田野概况 |
第一节 南疆商都 |
一、历史沿革 |
二、自然气候 |
三、人口与民族构成 |
四、阿图什市维吾尔族生计概况 |
五、经济、教育、宗教、语言文字 |
第二节 田野点介绍 |
一、无花果之乡 |
二、具体田野点 |
三、具体田野经历 |
第二章 大肖鲁克村跨国布料商贸历史与现状 |
第一节 大肖鲁克村跨国布料商贸历史 |
一、穆萨巴依家族及其跨国商贸史 |
二、阿图什市维吾尔族跨国商贸史 |
三、大肖鲁克村跨国布料商贸史 |
第二节 大肖鲁克村跨国布料商贸现状 |
一、数量及分布 |
二、现状 |
第三章 大肖鲁克村跨国布料商贸群体产生的动因 |
第一节 自然生态环境及其变化 |
一、阿图什市自然生态环境现况 |
二、自然生态环境与传统生计类型 |
第二节 社会环境的变迁 |
一、市场经济 |
二、现代化 |
第三节 其他原因 |
一、个人价值的追求 |
二、他者的影响 |
第四节 个案调查 |
第四章 跨国经商:过程和困境 |
第一节 跨国生计过程 |
一、分工 |
二、学徒 |
三、“Dukan”(店面) |
四、进货 |
五、接货 |
六、销货 |
七、回归 |
第二节 布料生意困境 |
一、“Payda”(利润) |
二、市场 |
三、商人与家庭 |
第五章 大肖鲁克村跨国布料商人生意困境致因分析 |
第一节 跨国商人 |
一、商人的竞争力 |
二、历史与未来 |
三、父权 |
四、债务贸易 |
五、胡大与商人 |
六、经验与教条 |
七、生意与生计 |
第二节 环境因素 |
一、全球经贸 |
二、吉尔吉斯斯坦 |
三、俄罗斯经济 |
四、商业竞争 |
五、巴扎的所有者 |
六、客户的变化 |
七、进货之恼 |
第三节 制度因素 |
一、吉尔吉斯斯坦经济政策 |
二、签证 |
三、劳动卡 |
四、结汇之困 |
五、交易货币 |
第四节 个案调查 |
第六章 改善大肖鲁克村跨国布料商人生意的路径 |
第一节 国家与跨国布料商贸 |
一、关税问题 |
二、安全问题 |
三、结汇问题 |
第二节 当地政府部门的努力 |
一、对跨国布料商贸群体的认识 |
二、对跨国布料商贸群体的服务 |
三、阿图什市政府的努力 |
第三节 生计资本的积累 |
一、语言与技术 |
二、交流与交往 |
三、青春与机遇 |
四、财务习惯 |
五、尝试转行 |
六、学会“tetqiqat”(调研) |
七、回归家庭 |
结论与思考 |
一、维吾尔族跨国布料商人生意困境研究的结论 |
二、维吾尔族跨国布料商人生意困境研究的思考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建国以来我国金融监管制度思想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 导论 |
0.1 研究背景 |
0.1.1 问题的提出 |
0.1.2 研究意义 |
0.2 金融监管制度思想研究的理论基础 |
0.2.1 金融监管与金融监管制度的含义 |
0.2.2 金融监管制度思想 |
0.2.3 思想与制度的关系 |
0.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0.3.1 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
0.3.2 研究方法 |
0.3.3 创新点 |
0.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0.4.1 国外学者关于中国金融监管的研究 |
0.4.2 国内研究综述 1. 束缚与控制(1948-1978):计划经济时期的金融监管制度与思想 |
1.1 计划经济时期金融管理思想的背景 |
1.1.1 理论背景 |
1.1.2 经济背景 |
1.2 计划经济时期金融管理的思想考察 |
1.2.1 金融组织国有化思想 |
1.2.2 管理机构的单一化思想 |
1.2.3 金融管理的行政调控思想 |
1.3 计划经济时期的法制思想 |
1.3.1 计划经济时期的法制环境 |
1.3.2 中国计划经济时期的法制传统思想 |
1.4 思想形成动因分析 |
结束语 2. 启蒙与探索(1979-1984):金融制度改革起步阶段的监管制度与思想 |
2.1 金融监管制度思想产生的背景 |
2.1.1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意义 |
2.1.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逐步形成 |
2.1.3 商品经济理论的逐步确立 |
2.1.4 西方货币金融理论的引进 |
2.2 金融监管组织体系的初步构想 |
2.2.1 关于中央银行建制问题的认识 |
2.2.2 关于中央银行性质问题的争论 |
2.2.3 中央银行与专业银行的关系的认识 |
2.3 中央银行金融管理的思想发展 |
2.3.1 利率管制思想 |
2.3.2 信贷管理思想 |
2.3.3 关于中央银行金融管理方式的探讨 |
2.4 建设金融法制的初步探索 |
2.4.1 监管立法的必要性认识 |
2.4.2 关于设立银行法的初步认识 |
结束语 3. 冲突与融合(1984-1993):金融制度改革构建阶段的监管制度与思想 |
3.1 金融监管制度思想发展的背景 |
3.1.1 多元化金融机构的大发展 |
3.1.2 专业银行的商业化改革 |
3.1.3 金融业经营模式的转变:由自然混业经营向分业经营过渡 |
3.1.4 理论背景:西方金融理论的传播与发展 |
3.2 确立金融监管组织体系的思想发展 |
3.2.1 中央银行监管职能定位的探讨 |
3.2.2 监管分支机构设置的争议 |
3.2.3 监管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中央银行与专业银行认识的深化 |
3.2.4 由自然混业监管向分业监管过渡的探索 |
3.3 金融监管市场制度思想探索 |
3.3.1 强化合规性监管职能思想的确立 |
3.3.2 运营监管思想:利率管制、信贷规模控制 |
3.3.3 风险管理思想的探讨 |
3.4 金融监管立法性质和内容的探讨 |
3.4.1 关于《银行管理暂行条例》的认识 |
3.4.2 关于加强金融法制建设的讨论 |
3.4.3 加强法制建设思想的基本特征 |
结束语 4. 调整与突破(1994-2004):金融制度改革的调整阶段的监管制度与思想 |
4.1 金融监管制度思想调整与突破的背景 |
4.1.1 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金融业的影响:技术进步与金融创新 |
4.1.2 国有银行商业化改革 |
4.1.3 现代经济理论的发展与引进 |
4.1.4 金融业经营模式的转变:混业经营初露端倪 |
4.1.5 《巴塞尔资本协议》的影响 |
4.2 优化监管组织体系的探索 |
4.2.1 监管机构协调制度的建议 |
4.2.2 分业监管与混业监管的争论 |
4.2.3 监管监管者思想的产生 |
4.2.4 关于分离监管职能的争论 |
4.3 监管业务思想的深入研究 |
4.3.1 风险监管思想的发展:以风险管理为核心的审慎监管与合规监管并重 |
4.3.2 关于自律性监管思想的探讨 |
4.3.3 全程监管思想的确立 |
4.4 金融全球化背景下的监管立法思想 |
4.4.1 关于《中国人民银行法》的讨论 |
4.4.2 加强监管立法国际合作的建设 |
4.4.3 加强我国金融监管法制化的思想 |
结束语 5. 深化与反思(2005至今):危机后我国金融监管制度思想的发展 |
5.1 金融监管制度思想探索的背景 |
5.1.1 金融全球化与金融业对外开放 |
5.1.2 混业经营日趋明显 |
5.1.3 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 |
5.1.4 金融创新不断深入 |
5.2 金融监管组织的新发展 |
5.2.1 加强金融监管机构协调的探讨 |
5.2.2 完善自律性监管体系的思考 |
5.2.3 构建宏观审慎管理机构体系的探索 |
5.3 监管业务的再探索 |
5.3.1 微观审慎监管思想的强化 |
5.3.2 机构监管与功能监管的争论 |
5.3.3 关于宏观审慎监管与系统性风险防范思想 |
5.4 监管立法的反思与探索 |
5.4.1 关于建立中国金融混业监管法律体系的思考 |
5.4.2 系统性风险法律监管思想的确立 |
结束语 6. 中国金融监管制度思想演进的总体考察 |
6.1 建国以来金融监管制度思想的演进路径 |
6.1.1 行政性金融控制思想 |
6.1.2 控制性金融监管思想的形成与弱化:逐步强调规则监管与市场约束并重 |
6.1.3 审慎性金融监管思想的构建与强化 |
6.2 金融监管制度与思想演变的内在逻辑 |
6.2.1 思想演进特征 |
6.2.2 演进机制 |
6.3 我国金融监管理念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后记 |
(3)国内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现状分析及应对政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中国百姓理财观念的重大变革 |
1.1.2 来自国内市场的理财业务需求分析 |
1.1.3 商业银行理财业务需求分析 |
1.2 研究思路和创新点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创新点 |
1.3 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 |
1.3.1 国外文献研究综述 |
1.3.2 国内文献研究综述 |
1.4 理财业务的经济学理论评析 |
1.4.1 莫迪利亚尼的生命周期理论 |
1.4.2 投资组合理论 |
1.4.3 资本资产定价理论 |
1.4.4 金融创新理论 |
1.4.5 行为金融学理论 |
1.5 理财业务的概念,内容及分类 |
1.5.1 理财业务的概念和内容 |
1.5.2 理财业务的分类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国外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分析 |
2.1 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定位 |
2.2 国外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特点 |
2.2.1 国外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 |
2.2.2 国外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模式的特点 |
2.2.3 国外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手段和产品特点 |
2.3 国外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现状 |
2.3.1 理财业务在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发展 |
2.3.2 国外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现状 |
2.4 国外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趋势 |
2.4.1 外资银行理财服务的优势 |
2.4.2 国外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趋势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国内商业银行开展理财业务的现状及问题根源分析 |
3.1 目前国内商业银行对理财业务的认知 |
3.2 国内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特点 |
3.3 国内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现状 |
3.3.1 国内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历程 |
3.3.2 国内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现状 |
3.4 国内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趋势 |
3.4.1 国内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前景 |
3.4.2 国内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的新趋势-私人银行 |
3.5 国内商业银行理财业务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3.5.1 国内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受到的外部环境制约 |
3.5.2 国内商业银行内部自身的问题 |
3.5.3 中国光大银行案例问题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国内商业银行进一步发展理财业务的对策与建议 |
4.1 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市场细分 |
4.1.1 商业银行市场细分的变量选择 |
4.1.2 国内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市场细分的实践评析 |
4.2 国内商业银行开展理财业务可能面临的风险 |
4.2.1 法律风险 |
4.2.2 声誉风险 |
4.2.3 利率和汇率风险 |
4.2.4 从业人员的操作风险 |
4.2.5 信用风险 |
4.3 促进国内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相应对策研究及建议 |
4.3.1 宏观建议 |
4.3.2 微观建议 |
4.4 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
导论 1.1 |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
问题的提出 1.3 |
论文结构的安排 第二章 |
文献综述 2.1 |
关于金融中心基础理论的文献综述 2.2 |
关于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相关影响因素文献综述 2.3 |
对前人研究成果的评价 第三章 |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市场环境因素分析 3.1 |
关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目标 3.2 |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商业环境分析 3.3 |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市场准入的因素分析 3.4 |
小结 第四章 |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基础设施与人力资源因素分析 4.1 |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基础设施因素分析 4.2 |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人力资源因素分析 4.3 |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一般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 4.4 |
小结 第五章 |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特殊影响因素分析 5.1 |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面临的特殊条件 5.2 |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的金融集聚因素 5.3 |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的金融辐射因素 5.4 |
小结 第六章 |
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建议思路 6.1 |
关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进程分析 6.2 |
关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人力资源建设的政策建议 6.3 |
关于加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辐射功能的政策建议 第七章 |
结论与展望 7.1 |
主要结论 7.2 |
本文的不足和缺陷 7.3 |
研究前景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银行业市场结构、产权结构与金融稳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0 导论 |
0.1 选题背景 |
0.1.1 问题的提出 |
0.1.2 现实背景 |
0.1.3 选题的意义 |
0.2 文献回顾 |
0.2.1 观点篇 |
0.2.2 实证篇 |
0.2.3 比较篇 |
0.2.4 其他相关研究成果 |
0.3 研究思路、方法和篇章结构 |
0.3.1 研究思路和方法 |
0.3.2 篇章结构 |
0.4 主要创新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0.4.1 创新点 |
0.4.2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1 理论综述 |
1.1 基本概念 |
1.1.1 银行业市场结构的定义 |
1.1.2 银行业产权结构的定义 |
1.1.3 银行业市场结构的计量 |
1.1.4 金融稳定涵义的诠释 |
1.1.5 银行稳定是金融稳定的核心 |
1.2 基础理论综述 |
1.2.1 产业组织理论 |
1.2.2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
1.2.3 金融中介理论 |
1.2.4 银行危机理论 |
1.3 本章小结 |
2 国际经验比较与借鉴 |
2.1 金融体系:银行主导与市场主导 |
2.1.1 金融结构的类型 |
2.1.2 银行主导与市场主导:孰好? |
2.1.3 金融结构与金融稳定 |
2.2 银行业市场结构:集中趋势 |
2.2.1 银行业市场结构比较:美国与德国 |
2.2.2 全球银行业的市场适度集中趋势 |
2.3 产权之争:国有、私有与外资 |
2.3.1 产权制度变革的典型国家 |
2.3.2 典型例子之比较:美国与德国 |
2.3.3 启示 |
2.4 金融稳定状况与银行业结构 |
2.4.1 实证研究成果 |
2.4.2 国别比较 |
2.5 本章小结 |
3 中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和产权结构:过去、现在与未来 |
3.1 中国银行业的发展历程 |
3.1.1 “大一统”的形成背景 |
3.1.2 二元银行体制 |
3.1.3 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出现 |
3.1.4 现代商业银行改革之初 |
3.1.5 加入WTO |
3.1.6 过渡期结束 |
3.2 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产权结构的实证 |
3.2.1 对市场结构的考察 |
3.2.2 对产权结构的考察 |
3.3 中国银行业结构优化过程中的几个论题 |
3.3.1 外资进入威胁论 |
3.3.2 民资进入风险论 |
3.3.3 国有产权退出论 |
3.3.4 竞争与集中的矛盾统一论 |
3.4 本章小结 |
4 金融稳定下优化中国银行业结构的路径选择 |
4.1 银行体系结构性因素对金融稳定的影响 |
4.1.1 学术观点与分歧 |
4.1.2 影响机理分析 |
4.2 中国银行业结构改革的路径选择与偏离 |
4.2.1 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产权结构的变迁轨迹 |
4.2.2 中国银行业结构改革中的路径偏离 |
4.3 中国银行业结构的路径依赖与克服 |
4.3.1 中国银行业结构的路径依赖问题 |
4.3.2 金融稳定下中国银行业对路径依赖的克服 |
4.4 金融稳定下中国银行业结构的最优路径求解 |
4.4.1 金融稳定的成本 |
4.4.2 中国金融稳定的现状 |
4.4.3 国家在金融方面的效用函数研究综述 |
4.4.4 银行业改革中国家效用模型的建立 |
4.4.5 在金融稳定下中国银行业改革的最优路径求解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政策建议 |
5.1 主要结论 |
5.1.1 银行业结构与金融稳定的关系 |
5.1.2 中国的市场结构、产权结构优化对金融稳定的影响 |
5.1.3 金融稳定下中国银行业二维结构的未来路径选择 |
5.2 政策建议 |
5.2.1 优化中国银行业结构的总体思路和目标 |
5.2.2 “因行而异”的政策取向 |
5.2.3 其他配套措施 |
5.3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后记 |
(6)外资银行竞争行为法律规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第一部分 外资银行竞争行为 |
一、价格竞争 |
二、业务竞争 |
(一) 存、贷款业务竞争 |
(二) 人民币业务竞争 |
(三) 中间业务竞争 |
(四) 网络银行业务竞争 |
(五) 零售业务竞争 |
三、人力资本竞争 |
(一) 人力资本是银行业的核心资本 |
(二) 外资银行本土化战略 |
(三) 人力资本竞争的焦点和态势 |
四、客户竞争 |
五、知识产权竞争 |
(一) 知识产权在金融创新领域的应用 |
(二) 中、外资银行的知识产权竞争 |
第二部分 外资银行竞争行为法律规制的必要性和价值分析 |
一、外资银行竞争行为法律规制的必要性 |
(一) 不断暴露的法律风险凸显规制外资银行竞争行为的必要性 |
(二) 国民待遇原则要求对外资银行竞争行为进行法律规制 |
二、外资银行竞争行为法律规制的价值分析 |
(一) 外资银行竞争行为法律规制的法理分析 |
(二) 外资银行竞争行为法律规制的经济分析 |
第三部分 完善我国外资银行竞争行为法律规制的建议 |
一、我国关于外资银行竞争行为法律规制的立法现状 |
(一) 我国关于外资银行竞争行为法律规制的立法状况 |
(二) 我国关于外资银行竞争行为法律规制存在的问题 |
二、我国外资银行竞争行为法律规制的完善路径 |
(一) 完善税收法律制度,构筑中、外资银行公平竞争的平台 |
(二) 完善《反不正当竞争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
(三) 加强银行业自律组织的作用 |
(四) 推进外资银行竞争行为法律规制的透明度建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7)中国银行产业组织市场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导论 |
0.1 市场结构及相关范畴 |
0.1.1 市场结构 |
0.1.2 市场结构与产业组织 |
0.1.3 银行产业与银行产业组织的界定 |
0.1.4 银行产业组织市场结构 |
0.1.5 银行产业组织市场结构的基本类型 |
0.2 银行产业组织市场结构的研究动因 |
0.3 研究结构体系安排和研究方法 |
0.3.1 研究结构体系安排 |
0.3.2 研究方法 |
0.3.3 主要理论创新之处 |
1. 市场结构理论研究综述 |
1.1 古典经济学视野中的市场结构 |
1.2 现代西方经济学中的市场结构理论 |
1.2.1 马歇尔的市场结构理论 |
1.2.2 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理论 |
1.2.3 有效竞争理论 |
1.2.4 哈佛学派的理论体系及其发展 |
1.2.5 芝加哥学派及其对哈佛学派的批判 |
1.3 西方市场结构理论研究评述 |
1.3.1 马克思、列宁有关市场结构的思想 |
1.3.2 对西方经济学关于市场结构理论的评述 |
1.4 银行产业组织市场结构理论研究现状 |
1.4.1 西方国家银行产业组织市场结构理论研究状况 |
1.4.2 中国银行产业组织市场结构理论研究状况 |
2. 银行产业组织市场结构的国际比较 |
2.1 西方国家银行产业组织市场结构的集中度比较 |
2.1.1 不同国家银行业市场集中的方式不同 |
2.1.2 不同国家银行业的集中度差异较大 |
2.1.3 银行业集中度普遍较高,但主导原因不同 |
2.2 西方国家银行产业组织市场结构的进入壁垒比较 |
2.2.1 市场准入条件的比较 |
2.2.2 行政性壁垒的比较 |
2.2.3 经营范围上的限制性规定 |
2.3 西方国家银行业市场结构的退出壁垒比较 |
2.3.1 退出的宏观经济环境 |
2.3.2 退出的频度及影响 |
2.3.3 退出机制的比较 |
2.3.4 退出处理的方法 |
2.3.5 处理银行退出的理念正在发生变化 |
2.4 西方国家银行产业组织市场结构的规模经济比较 |
2.4.1 不同国家规模经济的产业组织政策 |
2.4.2 规模经济的效率 |
2.5 西方国家银行产业组织市场结构类型与发展规律 |
3. 中国银行产业组织市场结构的变迁 |
3.1 中国银行产业组织市场结构的演化 |
3.1.1 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变迁的初始条件 |
3.1.2 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变迁历程 |
3.1.3 转型期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类型的基本判断 |
3.1.4 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变迁的特点 |
3.2 中国银行产业组织市场结构的成因 |
3.2.1 中国银行业产权结构的现状 |
3.2.2 中国现行商业银行产权制度缺陷 |
3.2.3 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是国有产权垄断的必然结果 |
4. 中国银行产业组织市场结构的重构 |
4.1 中国银行产业组织市场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
4.1.1 市场集中度过高,不利于银行业的发展 |
4.1.2 寡占型市场结构阻碍了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传导 |
4.1.3 寡头银行与中小银行存在的问题 |
4.1.4 中国银行业市场壁垒方面存在的问题 |
4.1.5 中国银行业的规模经济尚不明确,无法发挥其调整市场结构的作用 |
4.1.6 中国银行业产品差异化严重不足 |
4.2 中国银行产业组织市场结构重构的目标模式 |
4.2.1 有效竞争与银行业公共政策 |
4.2.2 中国银行产业组织市场结构重构的目标模式选择 |
4.3 完善中国银行产业组织市场结构的对策 |
4.3.1 树立科学发展观,规范政府经济行为 |
4.3.2 加快银行业产权改革步伐 |
4.3.3 发挥市场竞争机制作用,降低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的集中度 |
4.3.4 降低中国银行产业组织市场结构的市场壁垒 |
4.3.5 扩大中国银行产业组织市场结构的产品差异化 |
4.3.6 提高中国银行产业组织市场结构的规模经济 |
4.3.7 完善监管体制,实施有效监管 |
结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论文摘要(中文) |
论文摘要(英文) |
致谢 |
(8)我国银行业监管法律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银行监管与银行监管法概述 |
1.1 银行监管与银行监管法 |
1.1.1 监管的概念 |
1.1.2 银行监管与银行业监管法概述 |
1.1.3 银行业监管法的特征 |
1.2 银行监管法的经济理论基础 |
1.2.1 经济监管理论 |
1.2.2 银行监管理论 |
1.3 银行业监管法的法学理论基础 |
1.3.1 银行业监管法与利益均衡论 |
1.3.2 银行监管法与政府适度干预 |
1.4 银行监管法与博弈论 |
1.4.1 银行监管必要性的博弈分析 |
1.4.2 监管工作各主体的博弈策略 |
1.4.3 监管工作中博弈的均衡分析 |
2 我国银行业监管面临的挑战及现状分析 |
2.1 加入WTO对我国银行业监管的影响 |
2.2 《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对我国银行业监管的影响 |
2.3 我国银行监管的现状与不足 |
3 对《银行业监管法》的评析 |
3.1 《银行业监管法》的积极评价 |
3.1.1 《银行业监管法》现实意义 |
3.1.2 银监会设立的理论意义 |
3.2 《银行业监管法》的问题质疑 |
3.2.1 问题一:银行业监管目标 |
3.2.2 问题二:银行公开监管原则 |
3.2.3 问题三:监管信息披露与共享机制 |
3.2.4 问题四:不良资产监管 |
3.2.5 问题五:分业经营体制 |
3.2.6 问题六:分业监管模式 |
4 银行业监管法律制度的完善与构建 |
4.1 《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和国外先进模式的引进与借鉴 |
4.2 市场准入监管法律制度的完善 |
4.3 市场营运监管法律制度的完善 |
4.4 市场退出监管法律制度的构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9)法律视角下我国中小银行面临的竞争环境(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第一章 我国中小银行竞争面临的法律环境 |
第一节 我国银行业的准入制度 |
一、我国银行业准入制度的概况 |
二、我国银行业准入制度的不足及对中小银行的影响 |
第二节 我国银行业的监督制度 |
一、我国银行业监管法治的现状 |
二、我国银行业监管制度的不足及对中小银行的影响 |
第三节 我国银行业的退出制度 |
一、我国银行业退出法律法规及实践 |
二、我国银行业退出制度的不足及对中小银行的影响 |
第二章 我国银行业市场主体竞争面临的政策环境比较 |
第一节 外资银行享有的超国民待遇及对中小银行的影响 |
一、注册资本上的超国民待遇及对中小银行的影响 |
二、业务品种上的超国民待遇及对中小银行的影响 |
三、监管上的超国民待遇及对中小银行的影响 |
四、经营模式上的超国民待遇及对中小银行的影响 |
五、税收上的超国民待遇及对中小银行的影响 |
第二节 国有银行的垄断性及对中小银行的影响 |
一、以国家信用为后盾经营及对中小银行的影响 |
二、享受隐性存款保险制度待遇及对中小银行的影响 |
三、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剥离不良资产及对中小银行的影响 |
四、由国家财政注资及对中小银行的影响 |
五、享有业务上的垄断经营权及对中小银行的影响 |
第三章 改善我国中小银行竞争环境的法律建议 |
第一节 完善银行业法律环境 |
一、完善银行业准入制度 |
二、完善银行业监管制度 |
三、完善银行业退出制度 |
第二节 营造公平的银行业政策环境 |
一、利用WTO规则结合实际取消外资银行的超国民待遇 |
二、制定反银行垄断法限制国有银行垄断性地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论文独创性声明 |
(10)商业银行流动性层次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图表索引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流动性管理的重要性 |
二、商业银行流动性的概念界定 |
三、流动性风险与其他银行风险的关系 |
四、选题对中国的特殊意义 |
第二节 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方法综述 |
一、流动性管理理论沿革 |
二、流动性的静态衡量 |
三、流动性的动态管理 |
四、流动性计划 |
五、流动性管理的趋势 |
第三节 商业银行流动性服务理论综述 |
一、侧重于存款方流动性服务的理论 |
二、侧重于贷款方流动性服务的理论 |
三、关于吸存和放贷的协同性的研究 |
第四节 流动性分层管理的提出 |
一、对挤兑行为的简单博弈分析 |
二、挤兑的现实案例 |
三、流动性管理的层次性 |
第五节 研究概述 |
一、本文创新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分析框架 |
第二章 商业银行流动性问题内生性研究 |
第一节 商业银行提供的两种流动性服务 |
一、信息不对称产生非流动资产 |
二、两种流动性概念 |
三、存款者的流动性需求 |
四、两种流动性概念下的流动性转换问题 |
第二节 存款流动性服务下的多重均衡 |
一、基本框架 |
二、扩展分析 |
三、含义 |
第三节 贷款流动性服务下的博弈分析 |
一、基本脉络 |
二、融资合约 |
三、金融中介的作用 |
四、含义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制度层次的流动性管理研究 |
第一节 Williamson框架下的三种银行制度 |
一、Williamson[1985]的交易成本模型 |
二、一般企业与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区别 |
三、在合同中加入保障 |
第二节 存款保险制度和流动性风险的防范 |
一、存款保险之前:暂停兑付机制 |
二、把存款保险纳入模型 |
三、相关理论争议 |
四、存款保险的优势 |
五、存款保险机制几个方面的考虑 |
第三节 狭义银行制度与流动性服务的分离 |
一、狭义银行业 |
二、狭义银行与受保险银行的共同点 |
三、狭义银行与受保险银行的不同点 |
四、结论 |
第四节 破产机制与流动性服务 |
一、关于挤兑的一些理论讨论 |
二、破产法规 |
三、一般破产法规和银行的冲突 |
四、解决方案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状况研究 |
第一节 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现状分析 |
一、基本流动性指标 |
二、存款是影响流动性的直接因素 |
三、贷款是影响流动性的最终因素 |
四、对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状况的整体评价 |
第二节 流动性与商业银行规模的相关性 |
一、我国商业银行的层次性 |
二、总体流动性的规模相关性特征 |
三、资金来源结构的规模相关性特征 |
四、结论 |
第三节 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监管环境研究 |
一、流动性监管指标,缺陷和建议 |
二、准备金制度,缺陷和建议 |
三、信息披露要求,状况与建议 |
第四节 流动性管理的层次缺失 |
一、巨型银行的流动性隐患 |
二、中型银行的流动性困扰 |
三、小型银行的流动性危机 |
四、央行对流动性危机处理的两难决策 |
五、制度缺位是流动性管理的根本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制度层次的流动性管理在中国的适应性研究 |
第一节 存款保险制度建设 |
一、存款保险概述 |
二、中国需要存款保险制度 |
三、当前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障碍 |
第二节 狭义银行思路与资产证券化 |
一、狭义银行与资产证券化 |
二、资产证券化的主体障碍 |
三、资产证券化的政策障碍 |
四、证券化障碍的理论解释 |
第三节 危机银行拯救和退出机制 |
一、案例:海南发展银行的关闭 |
二、当前我国对危机银行救助的相关规定及缺陷 |
三、改进我国危机银行救助制度 |
第四节 政府的角色选择:流动性问题的核心 |
一、所有者缺位容易导致流动性风险 |
二、政府的角色:直接经营者还是信用担保方 |
三、部分上市或民营化无法提高流动性管理能力 |
本章小结 |
本章附录 关于海南发展银行 |
结论 |
一、本文结论 |
二、本文主要贡献 |
三、本文不足 |
四、进一步研究的几个方向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论文独创性声明 |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
四、谈谈“入世”后银行业的发展趋势(论文参考文献)
- [1]新疆维吾尔族跨国布料商人生意困境研究 ——以阿图什市大肖鲁克村布料商人为例[D]. 杨亚雄. 兰州大学, 2017(03)
- [2]建国以来我国金融监管制度思想演进研究[D]. 崔鸿雁. 复旦大学, 2012(03)
- [3]国内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现状分析及应对政策[D]. 陆芳. 复旦大学, 2009(S1)
- [4]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影响因素分析[D]. 李梦巍. 同济大学, 2008(04)
- [5]银行业市场结构、产权结构与金融稳定研究[D]. 蔡丛露. 厦门大学, 2007(08)
- [6]外资银行竞争行为法律规制研究[D]. 宋彩扬. 西南政法大学, 2006(12)
- [7]中国银行产业组织市场结构研究[D]. 齐美东. 吉林大学, 2006(10)
- [8]我国银行业监管法律制度研究[D]. 张增帆. 北方工业大学, 2005(06)
- [9]法律视角下我国中小银行面临的竞争环境[D]. 许可. 华东政法学院, 2005(02)
- [10]商业银行流动性层次管理研究[D]. 楼铭铭. 复旦大学, 20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