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技术定义的思索(论文文献综述)
陆文斌,陈发俊[1](2022)在《论海德格尔技术观视域下人的异化问题——从“常人”到“千篇一律”》文中认为在海德格尔看来,人的异化状态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古代技术时期的"常人",另一种是现代技术统治下人之"千篇一律"的持存。在古代技术时期,虽然技术没有直接引起人的异化,但为人的异化提供了场域。伴随技术的发展,"常人"逐渐确立起精确性的思维模式,边缘化了哲学性的沉思,进而被褫夺为"千篇一律"的持存物。与此同时,整个世界的意蕴也在技术的促逼中日益贫困化。此在在如此之境遇中逐渐从古之"常人"转向现代之"千篇一律"。此在要想摆脱人的异化状态,必须不断反思现代技术之本质,厘清"常人"产生的原因,进而直面其最本己的可能——死亡。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将大量的技术之限定和死亡之经验不断地摆置到此在的面前,为其洞察技术之本质、直面死亡之本己,进而脱离异化状态,提供了契机。
朱慧杰[2](2020)在《高校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伦理反思》文中指出高等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担负着重要的教育职责,高等教育现代化成为衡量高校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指标,因此,对教育领域技术应用的关注也需要与时俱进,这使得高校教育技术应用带来的关乎伦理层面的问题研究在近年来成为热点和趋势。现代教育技术快速发展,利用技术进行教育教学俨然成为高校教育信息化进程的一部分,在信息化浪潮中,现代教育技术已经逐渐融入到高校教育教学以及大众的日常生活中,虽然教育技术应用已经存在很长一段时间,改变和革新着传统的教育教学手段,但其为教育领域带来较大便利性的同时也引起了诸如技术异化、技术主体责任缺失等伦理问题。本文以教育技术在高校应用带来的伦理问题为研究内容,应用文献研究法、调查问卷法、交叉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并在问卷调研的基础上对当前教育技术应用领域中的伦理现状进行梳理,总结高校教育技术应用产生的具体伦理问题,探索技术应用伦理问题产生的根源,提出应对高校教育技术应用伦理问题的有效方法。经过文献梳理及问卷调查得知,高校教育技术应用中存在诸如师生技术应用不规范导致的技术异化、教师技术伦理素养不足导致的人文关怀淡化、高校技术应用未遵循正确伦理原则导致的技术应用不公以及高校伦理规约制度不健全导致的技术主体责任模糊等伦理问题,为了更好地解决高校技术伦理争议问题需从不同层面开展应对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从高校出发加强对技术应用过程的制度规约和伦理监控,同时坚持正确伦理原则指导,以促进教育技术应用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公平公正。从教师出发提升技术伦理素养和伦理责任规约意识、加强师生互动及人文关怀,同时师生都应树立正确的技术应用观、辩证看待教育技术的价值,以有效应对高校教育技术的伦理问题。通过问卷调研对高校技术应用的伦理现实进行深入详实的分析,从多个角度出发规范教育技术在高校的应用,旨在为高校教育技术应用的伦理问题提出合理解决建议,增强师生技术伦理规约意识以及社会责任感,未来也应继续强化伦理学视角审视高校教育技术的应用。
曹艺[3](2020)在《技术系统自组织进化的动力机制研究》文中提出18世纪以来,技术系统持续进化并改造人类社会的巨大能力与过程令世人称道,为什么技术会持续进化,它又是如何进化的?文章对现代科学技术系统的持续进化的原因、过程和可能达到的若干结果进行了探索,发现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技术系统持续进化的原因在于作为系统序参量的科学原理在持续不断的进化。从技术系统的共时结构来讲,技术系统是一种由基本原理、自然现象,需求与目的以及结构的设计四个子系统构成的远离平衡态的自组织的耗散结构。系统内部各子系统具有的非线性和复杂性关系,能够用协同学、超循环、分形几何学等诸多复杂性原理进行描述。从技术系统的历时演化来讲,技术系统的变化过程要么是稳定的和持续的,要么是突变与革命性的。当作为序参量的四个子系统之中的一个能够稳定的控制着技术整体性的历史平滑期,技术系统的演化是持续稳定的;当技术系统的演化达到临界值,比如可用的技术模块数量激增——使得技术系统的序参量发生突变,从蒸汽机的技术设计这一子系统突变到作为基本原理的卡诺循环,技术的突变期和革命性发展时代就来临了。从技术系统的持续进化来讲,其进化的原因在于作为序参量的基本原理的持续进化。本文论述了18世纪以来三次工业革命中能源技术进化背后的动力机制。从直觉主义、逻辑主义到形式主义,数学的进化决定了对应的物理学的进化三阶段,即直观主义、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而物理学作为技术系统的基本原理,它的进化也决定了技术系统的进化在持续进行。文章最后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技术哲学,即复杂性技术哲学。18世纪以来的技术哲学选取技术的四个子系统之一为切入点而展开,形成了关注技术系统的客体、意志、知识和过程的四个技术哲学分支。但问题在于,现有的技术哲学缺少了对技术系统共时结构的整体性、全局性的整合,缺少对系统不断演化的关注,更缺少对系统持续进化的思索。针对上述问题,复杂性技术哲学应运而生。它以复杂性科学作为其学科背景,以若干不可通约的子系统之间的复杂性关系作为切入点,探索技术系统内部的非线性关系和持续进化的奥秘。在技术系统的共时结构、历时演化和持续进化三个层面给出了逻辑演绎过程和案例说明,为21世纪技术哲学的发展贡献了一条全新的道路。
李瑾[4](2020)在《蒙尘的乌托邦:斯皮尔伯格《头号玩家》的科幻逻辑和技术思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头号玩家》是斯皮尔伯格科幻电影中一个新的文本,它反映了好莱坞科幻电影一以贯之的显着特征。VR虚拟现实技术为代表的媒介技术在其中的突出体现和对人类未来命运的终极关怀,使得《头号玩家》成为了斯皮尔伯格科幻电影媒介技术哲学研究的典型文本。工程学派与人文学派的竞争贯穿了技术哲学研究的历程,而技术哲学的经验转向使得媒介技术成为其中不可缺少的研究命题。其中,把批判学派的哲学思辨运用到技术反思上,将哲学与媒介技术研究相结合,用以追问媒介技术的本质和价值,则是重中之重的命题。斯皮尔伯格《头号玩家》用VR技术和数字技术建构了一个虚拟的乌托邦,同时这个乌托邦又是一个蒙尘的乌托邦,展示了技术逻辑下社会和人的双重没落和异化。这为《头号玩家》的科幻逻辑和技术思辨研究提供了前提。本文首先梳理了技术哲学理论、媒介研究理论以及由此延伸的媒介技术哲学理论的总体景观,分析了斯皮尔伯格《头号玩家》文本的典型性,然后对《头号玩家》的科幻逻辑和技术思辨进行了系统性阐释,研究了《头号玩家》科幻逻辑和技术思辨的生产机制,同时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启示。研究认为,斯皮尔伯格《头号玩家》的科幻逻辑是基于科学发展现状对未来展开的乌托邦想象。《头号玩家》通过VR场景式理想国——绿洲的建构,凸显了成长与救赎的叙事,上帝与英雄的正面人物形象,流行文化主导的影像符号,以此来营造充满自由、平等和财富的虚拟乌托邦。但同时,地狱般的现实场景,充满罪与恶的反面人物形象,暴力与杀戮的影像符号,都又在全然地解构着这种乌托邦景象,使得这种虚拟的乌托邦想象,蒙上了令人绝望的黯淡灰尘。而这种对乌托邦的消解无疑是导演对未来世界的重重隐忧。《头号玩家》是斯皮尔伯格科幻电影的代表文本之一,它展示了斯皮尔伯格身为好莱坞着名导演特殊的科幻逻辑和技术思辨。一方面,技术的发展带来了物质财富的极度丰富,使人可以突破时空和社会环境的束缚,最大限度上实现人的自由和平等。另一方面,技术对于人的异化、身体的规训、意志钳制和全面的社会监控,也会使得原本美好的乌托邦蒙尘倾覆。进而言之,作为好莱坞科幻电影的典型文本,《头号玩家》诠释了好莱坞科幻电影乃至整个好莱坞电影生产的特定逻辑。从商业逻辑出发,谋求票房经济利益最大化为科幻电影的制作和出品带上了沉重的锁链;从导演意识出发,斯皮尔伯格人文主义技术观是电影产生的原因之一;从西方技术理性批判出发,从马克思到马尔库塞再到海德格尔,论述技术对人的异化,成为斯皮尔伯格《头号玩家》的技术哲学内涵;从西方文化出发,西方传统的基督教文化和电影中三把钥匙的价值寓意成为斯皮尔伯格《头号玩家》对人类未来忧患和终极关怀的体现。其中,商业逻辑和导演意识是电影生产的基石,而两者又都是西方技术哲学的产物,同时,西方技术哲学又折射了西方文化的诸多本质特征,这四个方面共同构成了《头号玩家》乃至好莱坞科幻电影科幻逻辑和技术思辨的生产机制。某种程度而言,这也折射了好莱坞为代表的西方电影科幻逻辑和哲学思辨的核心意蕴。质言之,斯皮尔伯格《头号玩家》指代的西方科幻电影不仅通过技术打造了炫人耳目的视觉盛宴,以此来谋求巨大的商业利益,同时也折射了西方科幻逻辑和哲学思辨的深刻性,并成为西方文化价值观的重要体现,其宝贵经验亦可成为中国科幻电影乃至中国电影的参照和借鉴。
高岩[5](2020)在《现代性危机与文化救赎 ——阿格妮丝·赫勒《现代性理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代性问题是我们这个时代所关注的焦点性问题,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领军人物阿格妮丝·赫勒对现代性问题进行了独特的探索。赫勒作为极权主义大屠杀的幸存者,在亲身经历了纳粹阴影下生死体验的同时,也经历了资本主义社会现代化的进程。她不仅看到了现代人普遍的生存境遇,更洞察到在资本主义社会表面繁荣的背后所隐藏的巨大危机。本文以赫勒的《现代性理论》为研究文本,对其现代性的形成和基本内涵进行全面的梳理、解读和分析,阐明其现代性理论思想的独特见解。并在此基础之上,对赫勒所揭示的现代性危机的理论实质和文化救赎的超越路径进行解读和论述。在赫勒看来,现代性危机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存在实质,主要源于启蒙运动之后技术理性自身的困境,源于文化悖论及其由此所导致的深层的文化危机。基于现代社会所面临的深层危机,赫勒从文化救赎路径给予了探索。在这种探索中,一方面明晰了现代性文化中的三种形态及其表现形式、特征、困境、悖论,另一方面提出了克服文化悖论及部分地悬置实用和理论的追求。赫勒试图从文化维度彰显人的超越性价值,并进而将此作为抵御现代性危机的关卡。这种探索路径尽管同样存在着一定的限度,但不可否认这种探索基于新的历史时期对于我们回应现代性困境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参照意义。
孙丹阳[6](2019)在《20世纪以来心理治疗视域下信念修正的理论演变与实践发展》文中认为本文从心理治疗的视角出发,以信念修正为研究对象,基于对信念修正思想在20世纪以来心理治疗领域内演变路径的梳理,结合对个体信念与信念系统特征的探究,反思心理治疗领域内信念修正理论与实践的现状与出路,进而为心理异常个体的信念修正进行理论建构与操作设计。研究内容涉及两大部分,一是心理治疗视域下信念修正的思想演变研究,意在为信念修正在心理治疗实践中的可行性评估提供理论基础;二是在具体心理治疗理论下对信念修正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定位信念修正在心理治疗中的作用角色,为信念修正的理论建构和操作设计提供策略导向。主要解决以下问题:1.厘清三大心理治疗流派中信念修正思想的孕育、发展过程;2.澄清信念在个体心理异常状态中所承担的角色;3.探讨信念修正在心理治疗整合趋向下的角色定位及作用模式;4.建构新的理论模型以完善信念修正的具体实践模式。利用文本分析与案例研究的方法,按照时间逻辑对精神分析、存在主义疗法、认知行为疗法的代表性理论进行研究发现:信念修正在精神分析的治疗实践当中尚未被明确提出,一直作为一项改变指标隐含其中;存在主义关注个体存在状态,存在状态决定个体的经验累积,信念是经验的析出,依据这一关系,信念修正的系统特征和核心信念被勾勒出来,但并未形成具体的理论;认知行为治疗将信念作为心理治疗核心的致病因素,并明确提出了信念修正的主张,在实践中将信念修正作为一个治疗环节。信念修正的思想演变路径可概括为:理念广为应用,概念不断凸显,理论并未成型。个体的信念以信念系统的形式存在,具有多样性、流动性、层级性、稳固性等特征,对行为具有预测和指导功能,其确信度受证据影响。当前心理治疗领域实证研究泛滥,理论建设萧索;对信念修正的跨学科研究成果未能向心理治疗领域进行有效注入。在精神分析对潜意识信念的处理、存在主义心理治疗对信念系统的塑造以及认知行为疗法提供的具体干预手段之上,以信念修正作为心理治疗的共同因素,建构专属理论与操作模型,实现基于个体信念的理论构建与应用评估。多元信念整合修正模型将个体信念的多元特征与各心理治疗理念进行融合,既符合整体论哲学的要求,也遵从了认知科学的最新研究进展;核心理念在于通过处理个体的不合理信念来改变或消除异常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在操作性上,覆盖心理干预的全程,并能够以短期治疗的形式进行临床实践,有效的节约经济成本和时间投入;从技术伦理学看,能够有效规避对个体主体性和同一性的损伤。
刘何雁[7](2019)在《论影视技术对纪录片的双重作用 ——兼谈“影像茧房”的建构》文中提出电影的发明是从纪录电影开始的,一部影视技术发展史就是一部包含纪录影像在内的影视艺术发展史。技术是带有双面性的,影视技术对纪录片的作用必然是双重的。恰如其分、相得益彰的技术使用,可以在逼真反映客观现实的基础上产生准确认知,提高认知能力,并进一步形成审美意象,扩展审美空间,提升审美境界,使人破茧而出,飞向自由王国;如果应用得不好,则容易在逼真的外衣下制造假象,或流于自然主义的纪录,或技术主义的炫耀使用,则会抑制审美意象的形成,使人作茧自缚。影视技术具有逼真纪录、揭示和再现客观现实世界的能力,这种优势在通向更高艺术境界的道路上不应该成为前进的障碍与桎梏。当下,人成为主体并日益以图像的方式来把握世界。影视技术的首要功能在于纪录和揭示,然后才是基于此之上艺术想象力的放飞。本文基于对影视技术发展规律性和必然性的考察,结合纪实美学,提出了“影像茧房”的概念。具体路径是:首先,在实践上,“影像茧房”概念的形成得益于VR纪录片创作中周围沉浸式的视觉感受;在理论上,结合技术哲学、唐·伊德的技术现象学、梅洛-庞蒂的知觉现象学、格式塔心理学等理论层层推进和展开,在“人—技术—世界”关系的梳理中,根据唐·伊德提到的“技术蚕茧”,结合桑斯坦的“信息茧房”理论,推导出“影像茧房”的概念。在“人-影像-世界”的关系中,“影像茧房”是居间的中介技术系统,“影像茧房”作为中介体现了两个向度:一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二是“自然向人的生成”,影视技术正是沿着人的延伸、具身、仿生、人性化、以人为尺度、全感官的参与、物质现实的复原等几个维度发展的。其次,本文从“影视技术对纪实美学的推动及规律性”,“‘影像茧房’的分层、功能与纪录片的关系”,“具体影视技术对纪实‘影像茧房’的推动与构建”三个方面展开论证,认为“影像茧房”是“完整电影”与时俱进的技术性呈现。它既是传播内容,也是传播渠道,还是传播终端;既是实体的,又是虚拟的;既是抽象的,又是具象的;体现了物质和精神、主体和客体的辩证统一。“影像茧房”的内核和基础就是纪录片影像,它以具身的方式进行高效准确的社会认知,纪录片得以成为人类生存之镜,纪实“影像茧房”也成为人们舒适栖息的小生境。最后,本文从视听意象的审美境界入手,解析了纪录片存在的矛盾与伦理困境,批判技术异化带来的负面影响,提出纪实影像能够深化人与环境之间关系的能力,不断提升人生境界。“影像茧房”作为人与世界双向互动的中介,消融了二元对立,呈现出主客一体,天人合一,人在大地上诗意栖居的美丽景象。
胡春立[8](2018)在《技术范式视角下技术设计研究》文中提出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技术哲学“经验转向”,技术设计作为技术哲学的经验转向所指涉的重要概念,沟通了技术形而上的理论理解与形而下的技术实践,引导研究者将目光聚集到了技术本身所展现的基本特性,把解决问题的关键放在了问题产生之前的预设当中,为解决技术异化提供了一种更为有效的视角,是传统技术哲学研究领域的一种巨大转变。技术发生、发展过程中设计的参与一直是技术哲学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选题主要基于两个背景,一是源自对技术异化问题的关注,主要针对技术发展过程中技术与文化、与生物圈、与人类需求等因素割裂现象,而形成的技术秩序,甚至绑架人类的行为与思维现象的思考。本文意在从设计的角度对技术异化做本源性研究。二是对博士期间参与了导师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绿色技术范式与生态文明制度研究”做后续性研究。该课题研究表明,绿色发展已经成为全球的时代主题,绿色技术对于当今生态文明制度的形成、绿色发展方式、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有着不可代替的推动与支撑作用。本文针对技术异化、技术设计局限等问题,创新性的提出“设计技术”概念与内涵,以此视角探寻生成绿色技术、绿色技术范式、生态文明制度、绿色发展方式,进而推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路布局文章结构,以解决技术的异化问题为最根本性目的,通过分析问题,将技术异化的根本性原因归因于技术背后设计的异化。在此基础上,通过对设计、技术、技术范式的应然互动与实然表现的对比分析,对受技术自主、技术的社会建构理论影响的技术设计局限性进行分析和矫正,提出“设计技术”理念,并将“设计技术”的成果应用于推动绿色发展方式形成、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三个领域的实践中。全文分五章进行论述。第一部分为文章第一章和第二章内容,为论文提出问题阶段。开篇力求对技术、设计、技术设计、技术范式相关概念等进行辨析,分析技术与设计、技术与技术范式之间应然的相互关系与互动机制,发现技术异化的实质是技术设计的异化,对技术异化问题的解决要从技术设计入手。在此基础上,进入论文第二部分(第三章)分析问题阶段。结合技术范式的分析视角,概括现代技术范式中技术设计的理论基础和技术异化的实然表现,从分析影响技术设计方式形成的理论缺陷切入,详细总结与归纳技术设计主体、过程以及客体的缺陷。技术设计本是人类用以解决技术异化的工具,却因自身缺陷而反推技术在异化的路上越走越远。由此确定分析和解决技术设计的异化成为本文解决技术异化和实现现代技术范式绿色转向,进而服务于绿色发展的现实需求的切入点和关键点。鉴于此,本文在第三部分(第四章和第五章)创新性的建构了“设计技术”概念,在探究技术本质、寻找理论依据等方面进行了更深层次的努力,归纳了设计技术的内涵与优势,并从面向人本和生态原则,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最新技术支撑,从制度等社会因素角度完成设计技术的具体方式。然后将设计技术的理念和方法运用于社会的生产、生活、制度建设等各个领域,在检验设计技术的合理性之外,也从技术角度为推动绿色发展提供支撑。通过全文分析与论证,本文得出三点重要结论:一是技术设计与技术范式演变之间存在紧密的相关性;二是设计技术是对技术设计的合理超越;三是设计技术是推进绿色发展的重要工具。
程煜祯[9](2018)在《兰登·温纳的技术政治性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是在当前高新技术系统交错发展的背景下,从技术哲学角度切入,结合技术政治学视角,对兰登·温纳技术政治性思想中技术自主性和政治性关系进行探讨。兰登·温纳的技术政治性思想包括了“自主性技术的失控”和“技术的政治性”两方面内容,前者包括温纳对技术定义的重新界定和对技术失控原因的追溯;后者包括温纳对技术政治性的划分和思考。通过对技术概念重新定义和自主性技术系统运行的考察,温纳提出了“技术漂移”、“技术律令”和“反向适应”等独创性概念,阐明技术自主性在技术变革中重构社会的基础和秩序进而改变技术与人类关系。温纳以其深厚的政治学功底对自主性技术系统内人造物的政治性进行了划分和考察,最终将政治性定义为技术物的本性,是自主性技术表现出失控的内在驱动力。尽管兰登·温纳的技术政治性思想有一定的局限性,在技术政治性的区分上稍显重复,提出民主控制的具体方法也不够完善,但这并不影响它的价值。兰登·温纳的技术政治性思想,不仅在技术哲学史上首次对技术与政治关系进行了系统、全面的研究,还进一步推动了美国技术哲学的经验转向。温纳对其他具体技术在运用中显现政治性的拓展研究,不断完善其技术政治性思想的内容,对当下人类脱离技术控制,对技术施行民主控制,实现人类自由产生一定的启示。
杜昕阳[10](2018)在《科技文本中用典的翻译 ——《塑造数字世界—信仰、文化与计算机技术》的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指明笔者选取Derek C.Schuurman所着的《塑造数字世界——信仰、文化与计算机技术》作为此次翻译实践文本。原文本类型为科技文本,主要介绍计算机技术与宗教信仰间的关系,全书共含五章,译者选取了其中两章进行翻译,共计一万五千字左右。在案例分析部分,译者着重探讨了用典的翻译。在翻译实践的过程中,因用典而造成的语义、语境和文化缺失是该文本翻译的重难点,译者通过运用一些翻译策略和技巧来进行翻译补偿。在解决用典中词义缺失的翻译时,采用替代法、注释法以及词义的具体化和抽象化;解决用典中语境缺失时,则主要采用增译、引申和句式调整等;该文本中因用典造成的文化缺失主要包括宗教文化和社会文化两方面,译者多采用文外注释和意译来进行补偿。总而言之,笔者通过此次翻译实践来寻求恰当的翻译策略和方法去解决科技文本中的用典问题,希望能为其他译者提供一定的翻译思路,为科技文本的汉译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二、对技术定义的思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技术定义的思索(论文提纲范文)
(1)论海德格尔技术观视域下人的异化问题——从“常人”到“千篇一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常人”“千篇一律”:此在对本真生存的背弃 |
(一)古代技术时期的“常人” |
(二)现代技术统治下的“千篇一律” |
二、“常人”何以转变为“千篇一律” |
(一)思维模式的精确化 |
(二)哲学沉思的边缘化 |
(三)意义世界的贫困化 |
三、疫情之下的“技术”和“常人”之思 |
(一)对现代技术之本质的观照 |
(二)对常人之支配的摆脱 |
(2)高校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伦理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重难点及创新点 |
1.4.1 研究的重难点 |
1.4.2 研究的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教育技术 |
2.1.2 现代教育技术 |
2.1.3 技术伦理 |
2.2 高校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相关理论基础 |
2.2.1 技术伦理思想 |
2.2.2 责任伦理思想 |
2.2.3 习近平科技伦理观 |
3 高校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价值与伦理审视 |
3.1 高校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特点及构成要素 |
3.1.1 高校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特点 |
3.1.2 高校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构成要素 |
3.2 高校现代教育技术蕴含伦理价值 |
3.2.1 高校现代教育技术承载正面价值 |
3.2.2 高校现代教育技术负载负面影响 |
3.3 对高校教育技术应用进行伦理审视的必要性 |
3.3.1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技术价值观存在分歧 |
3.3.2 基于高校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伦理现实 |
4 高校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伦理问题的调查分析 |
4.1 调查问卷编制 |
4.1.1 问卷设计目的 |
4.1.2 问卷设计原则 |
4.2 调查问卷实施 |
4.2.1 调查对象的选取 |
4.2.2 调查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
4.3 调查数据分析 |
4.3.1 教育技术应用中主体责任承担情况 |
4.3.2 教育技术应用中师生技术依赖情况 |
4.3.3 教育技术应用中教师人文关怀情况 |
4.3.4 教育技术应用中技术资源配置情况 |
5 高校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伦理问题及成因分析 |
5.1 高校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过程中的主要伦理问题 |
5.1.1 教育技术应用过程中主体责任伦理问题 |
5.1.2 教育技术应用过程中技术异化伦理问题 |
5.1.3 教育技术应用过程中人文关怀淡化伦理问题 |
5.1.4 教育技术应用过程中技术应用不公伦理问题 |
5.2 高校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伦理问题的成因分析 |
5.2.1 高校教育技术应用缺乏制度规约导致主体责任淡化 |
5.2.2 高校师生技术应用观不合理导致技术异化现象频出 |
5.2.3 高校教师技术伦理素养不充足导致人文关怀欠缺 |
5.2.4 高校教育技术资源配置不均导致技术应用不公问题 |
6 高校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伦理问题的应对策略 |
6.1 完善伦理制度规约强化应用主体责任承担 |
6.1.1 完善相关伦理制度规约 |
6.1.2 明确技术应用主体责任 |
6.1.3 加强教学环境伦理监控 |
6.2 树立正确技术应用观规避技术异化问题 |
6.2.1 技术应用坚持适度原则 |
6.2.2 提升伦理风险规避意识 |
6.2.3 辩证看待教育技术价值 |
6.3 提升教师技术伦理素养增强技术教学人文关怀 |
6.3.1 提高课堂技术教学灵活性 |
6.3.2 加强师生互动及人文关怀 |
6.3.3 强化伦理风险问题认知能力 |
6.4 坚持正确伦理原则指导促进教育技术应用公平 |
6.4.1 在技术资源配置环节遵循公平公正原则 |
6.4.2 在技术伦理教育环节遵循公平公正原则 |
6.4.3 在技术应用环节遵循以人为本伦理原则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高校教育技术应用伦理问题的现状调查(学生问卷) |
附录2 高校教育技术应用伦理问题的现状调查(教师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3)技术系统自组织进化的动力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关于技术本体论的文献综述 |
1.2.2 关于技术进化的文献综述 |
1.2.3 国内外文献综述的简析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主要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技术系统的共时结构 |
2.1 四螺旋结构 |
2.1.1 有目的的系统 |
2.1.2 被驯化的现象 |
2.1.3 基本的原理 |
2.1.4 形式化的结构设计 |
2.1.5 技术系统的四螺旋结构 |
2.2 技术系统的类生命特征 |
2.2.1 技术系统的独立自主性 |
2.2.2 作为耗散结构的复杂技术系统 |
2.2.3 超循环:技术结构的创生 |
2.3 技术系统的分形特征 |
2.3.1 系统与子系统的自相似 |
2.3.2 技术系统的递归性层级结构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技术系统的历时演化 |
3.1 技术系统演化的语言学原理 |
3.1.1 结构段关系的拓展 |
3.1.2 聚合体的显性表达 |
3.2 技术系统的生成与演化 |
3.2.1 时间维度的诞生 |
3.2.2 超越谱系学:技术系统格式塔型突变的时间演化 |
3.3 从技术系统的在场性到技术哲学的不在场性 |
3.3.1 米切姆的技术类型论 |
3.3.2 四螺旋结构与技术类型论的同构同质性 |
3.3.3 技术哲学演化的复杂性突显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技术系统的持续进化 |
4.1 比较:中西方技术系统自组织进化的差异 |
4.1.1 为什么不是所有地区都存在技术进化 |
4.1.2 技术持续进化的恒长性——人文内核和科学精神的契合 |
4.2 突变与平衡:自然科学的进化——以数学与物理学为例 |
4.2.1 数学的进化:从直觉主义、逻辑主义到形式主义 |
4.2.2 物理学的进化:从直观主义、经验主义到理性主义 |
4.3 能源技术的进化与欧洲的三次工业革命 |
4.3.1 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技术与热力学原理、初等数论 |
4.3.2 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技术与电磁学原理、微积分 |
4.3.3 第三次工业革命:原子能技术与量子力学、微分几何与泛函分析 |
4.4 技术系统进化的复杂性内涵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蒙尘的乌托邦:斯皮尔伯格《头号玩家》的科幻逻辑和技术思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理论与文本 |
第一节 技术与媒介:传播的想象 |
第二节 文本的意义:技术、媒介与人类 |
第二章 乌托邦的建构:《头号玩家》的科幻逻辑 |
第一节 网游王国:虚拟的乌托邦 |
一、“绿洲”:理想王国的技术建构 |
二、多维的想象:人、自由与财富 |
三、技术的力量:娱乐与理想 |
第二节 影像建构:技术的唯美倒影 |
一、场景:VR式的理想国 |
二、人物:英雄与上帝 |
三、符号:流行与主导 |
四、叙事:成长与救赎 |
第三节 科幻想象:再造乌托邦 |
第三章 蒙尘的乌托邦:《头号玩家》的技术思辨 |
第一节 乌托邦的异化:技术的宰制 |
一、人的异化 |
二、身体的规训 |
三、意志钳制与社会监控 |
第二节 黯淡的光影:堕落天使 |
一、地狱般的现实 |
二、人物:罪与恶 |
三、符号:暴力与杀戮 |
四、叙事:堕落与毁灭 |
第四章 科幻逻辑与技术思辨的生产机制 |
第一节 商业逻辑:金钱锁链的重重围困 |
第二节 导演意识:斯皮尔伯格式的科幻 |
第三节 哲学思辨:西方技术理性之批判 |
第四节 西方文化:未来忧患和终极关怀 |
第五章 启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现代性危机与文化救赎 ——阿格妮丝·赫勒《现代性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赫勒现代性的理论导入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三、赫勒现代性理论的研究目的 |
四、本文的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
第一章 赫勒现代性理论的形成机制 |
第一节 赫勒现代性理论的时代背景 |
一、个人的生存境遇 |
二、时代的生存挑战 |
第二节 赫勒对现代性遗产的思想挑战 |
一、黑格尔的世界历史思想 |
二、马克思的异化理论 |
三、韦伯的合理性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现代性的基本内涵 |
第一节 现代性理论的发展历程 |
一、现代性的概念 |
二、现代性的基本要素 |
三、现代性的基本哲学预设 |
第二节 现代性的两种成分 |
一、现代性的动力 |
二、现代性的社会格局 |
第三节 现代性的三种逻辑 |
一、技术的逻辑 |
二、社会地位的功能性分配的逻辑 |
三、政治权利的逻辑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现代性危机的理论实质 |
第一节 现代性危机与启蒙 |
一、技术理性自身的困境 |
二、家园的双重缺失 |
第二节 现代性危机与文化 |
一、无所不包的文化 |
二、文化的悖论性存在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现代性危机的文化救赎 |
第一节 文化的三种形态 |
一、提供标尺的高级文化 |
二、提供平等机会的文化话语 |
三、人类学意义上的文化 |
第二节 现代性危机的超越路径 |
一、克服文化悖论 |
二、实用和理论的部分悬置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赫勒现代性理论的评价 |
第一节 赫勒现代性理论的价值 |
一、赫勒现代性理论研究的理论意义 |
二、赫勒现代性理论研究的现实意义 |
第二节 赫勒现代性理论的不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论文 |
(6)20世纪以来心理治疗视域下信念修正的理论演变与实践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1.1.1 心理健康是个体、家庭、社会的共同追求 |
1.1.2 心理异常应对的范式转化拓宽心理治疗技术的作用领域 |
1.1.3 心理治疗技术的范式整合趋向 |
1.1.4 哲学咨询的方法论困境推动信念修正的理论构建与实践取向 |
1.1.5 心理治疗技术中的“信念修正”具有研究空间 |
1.2 研究现状 |
1.2.1 当前心理治疗领域研究内容概述 |
1.2.2 “信念修正”研究现状 |
1.3 研究视角、方法与目标 |
1.3.1 研究视角 |
1.3.2 研究目标 |
1.3.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范围、内容与创新点 |
1.4.1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4.2 文章架构及其主要研究内容 |
1.4.3 创新点 |
第二章 信念与信念修正 |
2.1 信念的本质 |
2.1.1 信念的解释 |
2.1.2 信念的来源 |
2.1.3 信念形成的途径 |
2.1.4 信念的特性 |
2.1.5 信念的功能 |
2.2 信念系统的基本问题 |
2.2.1 内隐信念与外显信念 |
2.2.2 信念系统的解释模型:“中心-外周”模型 |
2.2.3 信念系统的解释模型:“真-善-美”模型 |
2.2.4 信念在系统中的存在形式 |
2.3 信念修正的科学基础 |
2.3.1 “4E+S”理论模型 |
2.3.2 神经可塑性 |
2.3.3 镜像神经元 |
2.4 信念修正的原则与策略 |
2.4.1 一致性维护 |
2.4.2 信息经济原则 |
2.4.3 置信度消减 |
2.4.4 稀释与降低权重 |
2.5 小结 |
第三章 信念修正的精神分析进路(1900-1950 年) |
3.1 精神分析的思想内核 |
3.1.1 心理地形学说 |
3.1.2 人格结构理论 |
3.1.3 防御机制 |
3.1.4 心理动力 |
3.2 精神分析对“信念”的关涉 |
3.2.1 早期经验与信念塑造 |
3.2.2 记忆缺失与潜意识信念 |
3.2.3 病理性观念与不合理信念 |
3.2.4 情感负载与情绪性信念 |
3.2.5 过度联想与信念的衍生 |
3.3 精神分析治疗实践对信念修正的启示 |
3.3.1 破除象征与转换:不合理信念的识别 |
3.3.2 宣泄:信念的情感卸载 |
3.3.3 移情:信念传递的基础 |
3.3.4 暗示:信念修正的方式 |
3.4 案例分析:精神分析对强迫症的信念修正 |
3.4.1 强迫症的界定及其特征 |
3.4.2 强迫症的潜意识内容解析 |
3.4.3 基于信念修正对强迫症的治疗 |
3.5 小结 |
第四章 信念修正的存在主义进路(1940-1980 年) |
4.1 存在主义心理治疗的思想基础 |
4.2 存在主义心理治疗的理论与实践 |
4.2.1 罗洛·梅的存在分析治疗 |
4.2.2 弗兰克尔的意义治疗学 |
4.2.3 欧文·亚隆存在主义心理动力学 |
4.3 存在主义对个体信念系统的构建 |
4.3.1 “自我-人际-外周”模型的基本特征 |
4.3.2 “自我-人际-外周”模型在实践中的价值 |
4.4 案例分析:信念系统重塑对厌倦的应对 |
4.4.1 厌倦的产生与界定 |
4.4.2 存在主义哲学对厌倦的研究 |
4.4.3 异化实存下的信念系统特征 |
4.4.4 存在主义进路下对厌倦患者的信念修正 |
4.5 小结 |
第五章 信念修正的认知行为进路(1960-2000 年) |
5.1 认知行为治疗的理论与应用 |
5.1.1 核心预设与特征 |
5.1.2 认知行为治疗的行为主义基础 |
5.1.3 认知行为治疗的认知理论支撑 |
5.1.4 临床适用性及其应用 |
5.2 认知行为治疗中的“信念修正”研究 |
5.2.1 艾利斯的理性情绪行为疗法 |
5.2.2 贝克的标准认知治疗 |
5.2.3 认知行为治疗下的信念加工与表征 |
5.3 案例分析:信念修正与抑郁症治疗 |
5.3.1 抑郁症的产生、界定与治疗实践 |
5.3.2 基于信念修正AGM理论对抑郁症的治疗 |
5.3.3 抑郁症的行为激活与反向信念修正 |
5.4 案例分析:从幻觉干预看信念修正 |
5.4.1 幻觉的界定及其特征 |
5.4.2 幻觉的解释与表征问题 |
5.4.3 信念修正对幻觉的干预要点 |
5.5 小结 |
第六章 整合范式下的信念修正模型构建 |
6.1 心理障碍应对的整合趋势 |
6.2 心理治疗的整合取向 |
6.2.1 治疗理论的整合 |
6.2.2 技术折衷主义 |
6.2.3 共同因素研究 |
6.3 多元信念整合修正模型 |
6.3.1 MBIRM的核心理念 |
6.3.2 MBIRM的基本要件 |
6.3.3 MBIRM的操作流程 |
6.4 多元信念整合修正模型的可行性评估 |
6.4.1 心理治疗技术的评估要点 |
6.4.2 MBIRM的技术可操作性 |
6.4.3 MBIRM的经济可行性 |
6.4.4 MBIRM的伦理可行性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结语 |
7.1 思想到技术:心理治疗视域下信念修正的发展路径 |
7.2 对立向整合:信念修正作为共同因素的角色定位 |
7.3 技术与心灵:信念修正的效用价值 |
7.4 科学与社会:心理治疗的未来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 |
(7)论影视技术对纪录片的双重作用 ——兼谈“影像茧房”的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理论意义 |
三、实践意义 |
第二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一、技术的概念 |
二、影视技术的概念 |
三、“影像茧房”的概念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核心文献综述 |
二、直接相关文献综述 |
三、间接相关文献综述 |
第四节 研究框架、思路方法与创新点难点 |
一、研究框架 |
二、研究资料与研究方法 |
三、创新点、难点与不足 |
第一章 “影像茧房”的理论来源及纪实美学的支撑 |
第一节 技术哲学视阈下的技术与影视技术 |
一、马克思的技术哲学思想及启示 |
二、卡普的“器官投影说”及启示 |
三、唐·伊德的技术具身理论及启示 |
第二节 技术、身体与知觉 |
一、诗性智慧与具身认知思维 |
二、梅洛-庞蒂的知觉现象学及启示 |
三、格式塔心理学及启示 |
第三节 纪实美学理论对“影像茧房”的支撑 |
一、“完整电影”对“影像茧房”的支撑 |
二、“物质现实的复原”对“影像茧房”的支撑 |
三、技术复制对“影像茧房”的支撑 |
第四节 技术美学与技术艺术学视角下的透视 |
一、技术美学对技术的透视 |
二、技术艺术学对影视技术的透视 |
三、技术与艺术的统一性和相异性 |
第二章 影视技术对纪实美学的推动及其规律性 |
第一节 从纪录片史看影视技术对纪实美学的推动 |
一、影视技术对早期纪实美学的直接推动 |
二、影视技术对真实电影和直接电影的直接推动 |
三、影视技术的快速发展对纪实风格多样化的推动 |
第二节 从影视媒介史看影视技术的促进作用 |
一、摄影技术与精确写真 |
二、电影技术与照相的外延 |
三、电视技术及数字化趋势 |
第三节 从影视技术的规律性看“影像茧房”的必然性 |
一、跨时空的具身认知 |
二、全感官的具身认知 |
三、重量和质量的具身认知 |
第三章 “影像茧房”的分层、功能与纪录片的关系 |
第一节 “影像茧房”的分层结构 |
一、外部结构:人—影像—世界 |
二、内部分层:意义链的延伸 |
三、影像茧房的中心:受众 |
第二节 纪录片影像与社会认知 |
一、生存之镜:纪录片的社会认知 |
二、微相学:形神兼备的直观 |
三、VR全景纪录片与虚拟认知 |
第三节 数字技术对真的解构与反证 |
一、数字技术对真实的挑战与解构 |
二、解构的反证:拼贴与蒙太奇 |
三、真实的过程、后台及注脚 |
第四章 前沿影视技术对纪实“影像茧房”的推动与构建 |
第一节 前期拍摄技术的应用 |
一、镜头:电影眼睛 |
二、视角:时空的改变 |
三、运动:辅助设备的使用 |
第二节 后期制作技术的应用 |
一、非线编技术与非线性思维 |
二、动画CG对情景再现的推动 |
三、媒资系统对文献纪录片的推动 |
第三节 影视传播技术的应用 |
一、媒介融合下的多渠道传播 |
二、媒介融合下的多屏幕收看 |
三、媒介融合下的网络化生存与传播 |
第五章 作茧自缚与化茧为蝶 |
第一节 镜子到艺术:诗意的提升 |
一、视听意象:官止神行 |
二、审美思辨与朴素之美 |
三、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 |
第二节 纪录片的矛盾与伦理困境 |
一、真实与伦理的矛盾 |
二、真实与审美的矛盾 |
三、真实与意识形态的矛盾 |
第三节 对技术异化的批判 |
一、生物技术与人工智能 |
二、技术代码与编码 |
三、危险与拯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8)技术范式视角下技术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文献综述 |
(一)关于技术异化问题的研究 |
(二)从设计角度研究技术异化 |
(三)技术设计的局限性研究 |
(四)从技术范式角度分析技术设计 |
三、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一)逻辑框架 |
(二)研究思路 |
四、拟解决问题与可能性创新 |
(一)拟解决问题 |
(二)主要创新点 |
(三)关键难点 |
第一章 技术设计与技术范式的理论分析 |
一、技术与设计的一般性分析 |
(一)技术的界定与本质 |
(二)设计的一般性解释 |
(三)技术的设计性内涵 |
二、技术设计的哲学分析 |
(一)技术设计及其本质分析 |
(二)技术设计的要素分析 |
(三)技术设计的理论基础 |
三、技术范式的理论分析 |
(一)技术范式的理论基础 |
(二)技术范式的主要内容 |
(三)技术范式的“二层结构” |
第二章 技术设计与技术范式互动的应然关系 |
一、技术设计与技术范式的分析框架 |
(一)技术范式发展与演变的分析框架 |
(二)技术自主论与建构论下的技术设计观点 |
(三)建立技术设计与技术范式的分析框架 |
二、技术设计与技术范式的历史演变 |
(一)技术设计的价值取向与方法演变 |
(二)技术范式更替转换的结构表现 |
(三)技术设计与技术范式演变的统一性 |
三、技术范式与技术设计的互动机制 |
(一)技术设计的两大传统 |
(二)技术范式对技术设计的规定 |
(三)技术设计对技术范式的反馈 |
第三章 现代技术范式中技术设计的实然表现 |
一、技术设计与现代技术范式的关联 |
(一)现代技术范式:技术设计的背景 |
(二)技术设计:对现代技术范式的维护 |
二、现代技术范式中技术设计的缺陷 |
(一)设计客体的缺陷:局限于自然技术的设计 |
(二)设计过程的缺陷:设计参与的不全面 |
(三)设计主体的缺陷:人类理性的不完备 |
三、现代技术范式中技术异化的表现 |
(一)技术受控于经济价值的驱使 |
(二)技术进入自主强化的秩序 |
(三)人——设计——技术的逆动 |
第四章 设计技术:现代技术范式绿色转向的途径 |
一、建构设计技术的前提 |
(一)打开技术的内部结构 |
(二)归正设计技术的主体与客体 |
(三)技术的自主论与建构论走向融合 |
(四)建构设计技术的理论基础 |
二、设计技术的界定与优越性分析 |
(一)设计技术的界定 |
(二)设计技术的特点 |
(三)设计技术的效果 |
三、从技术设计到设计技术的实践指向 |
(一)构建面向人本和生态的设计原则 |
(二)营造形成设计技术的“小生境” |
(三)结合现代技术提高人类理性的完备性 |
第五章 设计技术在绿色发展三个维度中的实践 |
一、设计技术与绿色发展方式 |
(一)绿色发展方式:生产与生活方式的绿色化 |
(二)设计技术与绿色制造融合的实践指向 |
(三)设计技术与生活方式绿色化建构 |
二、设计技术与生态文明制度的发展 |
(一)生态文明制度的时代价值 |
(二)生态文明制度是绿色技术范式的高阶表现 |
(三)推动设计技术、绿色技术范式、生态文明制度的协同演化 |
三、设计技术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
(一)技术视野中的人性沉思 |
(二)设计技术与人性的辩证关系 |
(三)以设计技术推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
结论 |
一、技术设计与技术范式之间存在互动机制 |
二、设计技术是对技术设计的合理超越 |
三、设计技术是推进绿色发展的重要工具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兰登·温纳的技术政治性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课题来源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三、论文的研究方法和论文的结构 |
(一) 论文的研究方法 |
(二) 论文的结构 |
第一章 温纳技术政治性思想产生的背景 |
1.1 温纳技术政治性思想产生的现实背景 |
1.1.1 二战后美国对外全球战略演变 |
1.1.2 二战后美国国内社会问题 |
1.1.3 美国在后工业社会中的科技成果 |
1.2 温纳技术政治性思想产生的理论背景 |
1.2.1 温纳具有扎实的政治学背景 |
1.2.2 温纳对埃吕尔自主性技术的批判与继承 |
1.2.3 温纳对马克思技术异化思想的批判与继承 |
第二章 失控的自主性 |
2.1 技术自主性下技术的重新定义 |
2.1.1 技术定义的重新划分 |
2.1.2 技术自主性的失控现状 |
2.1.3 技术自主性的三个重要概念 |
2.2 技术自主性对技术社会的影响 |
2.2.1 重新构建社会的基础和秩序 |
2.2.2 人类与技术主奴隐喻关系的含义变化 |
第三章 受控的政治性 |
3.1 政治性如何蕴含于技术物之中 |
3.1.1 技术政治性的含义 |
3.1.2 政治性的表现和划分 |
3.1.3 技术政治性与自主性的关系 |
3.2 技术政治性带来的可怕后果 |
3.2.1 技术成为政治生活中普遍两难问题 |
3.2.2 更深重的弗兰肯斯坦难题 |
3.3 温纳对此拟提的解决方法 |
3.3.1 技术立法 |
3.3.2 作为认识论的卢德主义 |
第四章 温纳技术政治性思想的评析 |
4.1 温纳技术政治性思想的特点 |
4.1.1 结合新的技术社会时期给予“技术”定义的拓展 |
4.1.2 揭秘技术政治性作为自主性失控产生的黑匣 |
4.1.3 人文关怀是温纳技术政治性思想的重要价值 |
4.2 温纳技术政治性思想的缺陷 |
4.2.1 温纳技术政治性思想逻辑导图 |
4.2.2 技术政治性内外区分具有认识论上的重复 |
4.2.3 自主性技术政治性难题的解决之道有待完善 |
4.3 温纳技术政治性思想的地位和影响 |
4.3.1 对技术与政治关系首次进行系统、全面研究 |
4.3.2 进一步推进美国技术哲学的经验转向 |
4.3.3 为解读当今技术与社会问题开拓了新的思路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10)科技文本中用典的翻译 ——《塑造数字世界—信仰、文化与计算机技术》的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任务描述 |
1.1 研究意义 |
1.2 文本分析 |
1.2.1 文本外因素 |
1.2.2 文本内因素 |
第二章 过程描述 |
2.1 译前准备 |
2.2 翻译计划 |
2.3 译后审校 |
第三章 案例分析 |
3.1 用典中词义缺省的翻译 |
3.2 用典中语境缺省的翻译 |
3.3 用典中文化缺省的翻译 |
3.3.1 宗教文化缺省的翻译 |
3.3.2 社会文化缺省的翻译 |
第四章 实践总结 |
4.1 翻译心得 |
4.2 有待解决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原文与译文 |
致谢 |
四、对技术定义的思索(论文参考文献)
- [1]论海德格尔技术观视域下人的异化问题——从“常人”到“千篇一律”[J]. 陆文斌,陈发俊.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01)
- [2]高校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伦理反思[D]. 朱慧杰. 西安理工大学, 2020
- [3]技术系统自组织进化的动力机制研究[D]. 曹艺.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4]蒙尘的乌托邦:斯皮尔伯格《头号玩家》的科幻逻辑和技术思辨[D]. 李瑾. 兰州大学, 2020(01)
- [5]现代性危机与文化救赎 ——阿格妮丝·赫勒《现代性理论》研究[D]. 高岩. 黑龙江大学, 2020(05)
- [6]20世纪以来心理治疗视域下信念修正的理论演变与实践发展[D]. 孙丹阳.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7]论影视技术对纪录片的双重作用 ——兼谈“影像茧房”的建构[D]. 刘何雁. 南京艺术学院, 2019(01)
- [8]技术范式视角下技术设计研究[D]. 胡春立.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9]兰登·温纳的技术政治性思想研究[D]. 程煜祯. 广西大学, 2018(12)
- [10]科技文本中用典的翻译 ——《塑造数字世界—信仰、文化与计算机技术》的翻译实践报告[D]. 杜昕阳. 大连外国语大学, 20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