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作转速下碰磨振动的诊断(论文文献综述)
陈尚年,李录平,张世海,欧阳敏南,樊昂,文贤馗[1](2021)在《汽轮发电机组振动故障诊断技术研究进展》文中指出高参数大容量汽轮发电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对电力生产具有重要意义。综述了汽轮发电机组振动故障的机理、信号检测、信号分析、特征提取以及故障诊断方法。针对传统的智能诊断方法面临采样数据量大、信号特征提取困难、故障训练样本不足等问题,介绍了先进的传感技术和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新一代智能机器学习技术。通过分析得出结论:未来汽轮发电机组振动故障诊断技术应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为核心,融合虚拟化及三维可视化技术,实现故障诊断的速度与精度相统一。
沈强[2](2021)在《石化装置旋转机械转子故障诊断系统开发》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石化产业的发展,对石化设备运维的要求也在提高,像离心压缩机等行业关键设备正朝着集群化和智能化的道路发展。这种集群设备一旦发生故障,轻则造成财物损失,重则造成人员伤亡。过去的多数设备故障诊断系统不仅十分依赖技术人员的经验和专家知识,而且判断过程耗时长、通用性比较差,已经不能满足设备的智能化发展,已经不能赶得上大数据时代的潮流。所以,确保压缩机群平稳运转对企业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此问题,开发了一种转子故障诊断系统,为解决智能化诊断的问题,在系统中引入了卷积神经网络(CNN)智能诊断模型对转子故障进行诊断,诊断过程中可以自动提取信号特征进行识别。本文首先对转子的振动机理进行了探究,对转子的几种常见故障特征进行了分析。其次,采用小波包降噪技术对输入信号进行降噪处理。集合实际信号,使用分形维数和近似熵进行实际降噪效果评价,结果表明小波包降噪方法下两指标均优于小波降噪,前者降噪效果明显更优。随后,结合采集振动信号的特点,提出了一种结合小波包降噪的CNN模型,用于转子的故障诊断。为了能更有效地提取信号特征,此模型具有第一、二层较大卷积核及多层小卷积核的特殊结构。在训练过程中引入结合Lookahead算法的自适应RAdam算法来优化模型训练过程,抑制过拟合风险。为了能够加快网络训练速度和准确率,采用小波包降噪技术对输入信号进行降噪处理,去除掉无用的信息。将采集的三种转速下的正常数据、不平衡数据和碰磨数据等按比例制作成故障数据集,用于网络模型的训练和验证。试验中,对转子故障诊断的准确率达到100%,混合数据集训练的模型对变转速下的故障诊断识别率达到100%。最后结合现有转子试验台的特点,设计了石化装置旋转机械转子故障诊断系统。在windows环境下使用C#开发了各模块功能。在故障诊断模块中使用C#与python联合编程,将搭建的CNN模型整合进开发的模块中,实现诊断功能。利用转子试验台模拟故障数据,对开发的系统主要功能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数据采集与管理功能、数据处理功能满足要求,系统的故障诊断功能可以准确识别出转子故障。
赵英淳,李哲,魏志栋,程嘉其[3](2021)在《某660 MW机组首次冷态启动振动故障分析与处理》文中认为某新建660 MW机组首次冷态启动过程中,由于3号瓦振动大导致机组跳闸而无法升速。采用正向推理诊断方法对机组振动故障特征进行分析诊断后,判断振动故障原因是动静碰磨,故障源发生在3号轴承箱内部油挡处。通过调整油挡间隙、清理油挡内积垢、优化冷态启动方案等措施,成功解决了振动故障问题,有效避免了盲目升速可能造成的弯轴事故。研究成果对新建机组汽轮机冷态启动过程中的振动控制提供了可借鉴的分析思路。
郭炜[4](2019)在《600MW亚临界汽轮机组轴系碰磨故障的分析和处理》文中研究表明通过对600MW汽轮机组轴系发生碰磨故障数据的整理,分析了亚临界三缸四排汽汽轮机组发生动静碰磨故障的典型案例,可为现代大型汽轮发电机组因动静碰磨产生的振动异常提供分析和处置参考,为机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技术保证。
肖顺根[5](2019)在《往复压缩机传动机构间隙碰磨动力学特性研究》文中指出往复压缩机传动机构包含多个转动副和移动副,运动副关节间隙均保持一定的合理性。随着服役时间的增加,运动副铰关节由于磨损引起间隙变大,而过大间隙必然引起铰关节的碰磨故障。由于传动机构隐藏于机体内部,间隙碰磨故障信息以何种机理传递至机体尚不清晰,至今也未找到有效方法来揭示机体响应信号所隐含的碰磨机制。深入研究传动机构间隙碰磨的动力学特性,有利于搞清间隙对传动机构动力学特性的影响机制,有利于揭示间隙碰磨诱发机体振动的动力学演变规律,为往复压缩机动力学和故障诊断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本文开展了以下五个方面研究:(1)针对旋转铰间隙和滑动铰偏心间隙耦合的传动机构动力学问题,探索了两类间隙对传动机构动力学特性的影响规律。通过假设铰关节一直处于连续接触状态,将膨胀、吸气、压缩和排气四个阶段的时变载荷压力等效为以曲轴转角为变量的分段式模型,利用拉格朗日方法建立了含两类间隙的非线性动力学方程。数值求解结果表明间隙的增大,并没有显着影响传动机构的位移和速度响应,但却以显着方式影响了加速度响应。通过分析不同间隙对频率响应特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因为间隙引入导致了机构除了自身的运动频率外,还含有其它频率成分,阐明了间隙尺寸与频率响应的映射关系。利用相轨迹定性分析和李雅普诺夫指数定量分析方法,揭示了含两类间隙传动机构的混沌特性。(2)通过考虑活塞杆的弹性变形,忽略十字头在偏心滑动间隙内的微转动自由度,提出了半弓式单形态碰磨动力学问题。在Lankarani模型和Ambrósio模型的基础上,表征了含偏心滑动间隙的滑变碰磨接触力模型。通过探讨十字头跳跃与柔性活塞杆之间的关系,阐明了十字头在偏心滑动间隙中出现两次跳跃但发生多次碰撞的现象,研究发现活塞杆上提力越大,十字头跳跃和碰磨的位置越远离滑道两端。通过数值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偏心滑动间隙、柔性活塞杆上提力和时变载荷三个参数对传动机构轴向振动影响较小,但对垂向振动影响显着,且参数值越大,碰磨接触力越大,振动响应越剧烈。通过非线性特性评价,研究发现系统轴向运动具有周期性,但垂向运动具有混沌特性。(3)针对半弓式多形态碰磨动力学问题,通过监测十字头拐角在两个连续的离散时刻tn-1和tn的位置轨迹,揭示了十字头在偏心滑动间隙的滑道中经历了无接触、连续接触和碰撞接触三种运动模式,呈现了自由运动、单个拐角碰磨和相邻两拐角碰磨的三种形态。通过分析偏心滑动间隙、时变载荷和活塞杆刚度对动力学响应的影响,研究发现越大的偏心滑动间隙和时变载荷以及越小的活塞杆刚度,将导致碰磨接触力增大,进而加剧了机构的振动响应。此外,还发现含间隙的半弓式多形态碰磨动力学系统具有不稳定性。(4)针对跷跷板式耦合碰磨动力学问题,以单个滑动关节的9种碰磨形态为基础,阐明了跷跷板式双滑动关节的耦合碰磨小形态为36种。通过数值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十字头只经历了自由运动、单个拐角碰磨和相邻两拐角碰磨三种大形态,而被诱发的活塞不仅发生了这三种碰磨形态,还经历相对拐角碰磨形态。通过碰磨接触力的分布特征,揭示了十字头在前半个周期的振动比后半个周期具有更剧烈的响应规律,而活塞的振动响应规律正好相反。搞清了偏心滑动间隙越大,滑块拐角穿透滑道表面越深的变化规律,且随着穿透深度的增大,加剧了滑块与滑道间的碰撞,造成更剧烈的振动响应。(5)以十字头、柔性活塞杆和活塞的三联体构件为研究对象,提出了S式耦合碰磨动力学问题。通过柔性活塞杆形状的演变,并在跷跷板式耦合碰磨形态基础上,阐明了S式耦合碰磨小形态为42种。通过数值求解,研究了间隙变化影响十字头和活塞两滑块的碰磨形态演变规律,搞清了偏心滑动间隙越大,使活塞杆左端朝下滑道弯曲的变形量也越大,导致十字头与下滑道之间的碰磨强度减弱甚至不碰磨的响应机制,而在朝下弯曲活塞杆弹性势能的释放下加剧了十字头与上滑道之间的碰磨强度。在十字头碰磨的诱发下,活塞与气缸上下侧的碰磨响应机制与十字头基本相反,且略弱于十字头的碰磨强度。通过上述研究,揭示了传动机构间隙碰磨的动力学响应规律,挖掘了通过碰磨形态和碰磨接触力的演变信息来表征振动响应规律的深层次机制,为往复压缩机间隙碰磨振动特征提取提供了理论依据,为工程应用提供了指导思路。
周翀[6](2019)在《基于时变滤波经验模态分解的转子系统故障诊断》文中研究表明汽轮机、压缩机、燃气轮机等旋转机械是工业生产中常见的设备类型,在工业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研究有效的方法监测设备的健康状况,诊断故障的类型、位置、严重程度,对于保证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避免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具有重要意义。振动诊断方法是转子系统故障诊断领域普遍采用的方法,主要包括故障机理、故障特征提取和故障模式识别三个方面。因此,本文在时变滤波经验模态分解的基础上,分别从以上三个方面展开转子系统故障诊断的研究。首先,总结了转子系统常见的碰磨、裂纹、油膜涡动、不平衡故障的故障特征;建立了典型故障状态下的的转子系统动力学模型,采用计算机数值分析方法求解各个故障的运动微分方程,得到各个故障的仿真信号,从而为开展转子故障诊断研究奠定理论基础。为有效提取转子故障信号的特征,将时变滤波经验模态分解(Time Varying Filtering Based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TVFEMD)应用于转子系统的故障诊断。首先,针对该方法存在的参数选取盲目问题,研究了采用粒子群算法进行参数寻优的参数优化TVFEMD方法。然后,采用参数优化TVFEMD与Hilbert变换结合,作为一种时频分析方法,从转子故障信号中提取故障特征。最后,经对转子故障仿真信号和实验采集的故障信号分析表明,该时频分析方法能够从故障信号中有效提取故障特征,且与现有方法相比具有较强的优越性。在参数优化TVFEMD与Hilbert变换相结合的时频分析方法基础上,根据不同故障信号时频分布特征的区别,研究了一种基于信息熵和粒子群优化支持向量机实现故障类型识别的方法。首先,对转子故障信号进行参数优化时变滤波经验模态分解和Hilbert变换,获取信号的Hilbert时频图。然后,计算时频图的部分频带能量熵。最后,将熵值作为特征向量输入支持向量机实现对转子状态的识别。经对仿真和实测转子故障信号进行诊断,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准确判别正常、不平衡、碰磨、油膜涡动等转子系统典型状态,且不受转子转速影响;与EMD结合时频熵的方法相比,具有更高的诊断精度。
顾家翊[7](2019)在《碰摩故障下转子弯扭耦合振动特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转子的碰摩是一种常见的故障,碰摩可能引起轴的扭转振动和弯扭耦合振动,弯扭耦合振动有可能导致振动响应产生分岔、混沌甚至失稳。因此对碰摩转子的弯扭耦合振动进行研究,可以为转子碰磨弯扭耦合振动分析和故障诊断提供理论指导与应用参考。本文针对转子碰摩引起的弯扭耦合振动动力特性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基于梁单元节点五自由度模型,推导了碰摩转子弯扭耦合振动的梁单元节点运动微分方程;利用节点运动微分方程建立了转子碰摩及弯扭耦合振动的动力学分析模型,阐述了转子弯扭耦合振动的机理及物理意义;(2)通过数值积分的方法,对偏置单盘转子不同参数影响下的碰摩引起的弯曲、扭转振动的响应的动力特性进行了求解与相互影响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转子的弯曲振动对扭转振动的幅值影响比扭转振动对弯曲振动的影响更加明显,一旦发生碰摩,即使碰摩很快消失,扭转振动也将持续较长的一段时间;(3)相对于弯曲振动,扭转振动由于阻尼更小,在转子产生断续摩擦力激励下,扭转振动幅值变化杂乱而无规律,会出现类似转子横向混沌振动现象;(4)提出了全周碰摩下转子失稳的预警方法,以花瓣状轴心轨迹的内外圆直径比作为判定依据,内外圆直径比值越小,则越容易发生失稳;仿真结果表明:全周碰摩的弯曲振动频谱会出现一个略高于基频的频谱成分,可作为判断转子是否发生碰摩的特征之一;(5)利用简单转子模型,开展了单点碰摩的验证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轴心轨迹的试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特性和趋势一致,验证了理论模型和数值仿真的准确性;(6)改进设计了一套用于验证转子碰摩和弯扭耦合振动的试验方案,该方案利用弯曲与扭转振动(光栅)测试系统获得弯扭耦合振动特性。论文对碰磨引起的弯扭耦合振动进行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研究结果为转子碰磨弯扭耦合振动提供了理论与特征分析参考,对转子碰磨故障诊断具有实际参考意义。
王飞[8](2018)在《挤压油膜转子系统建模方法研究及动力特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为追求高性能、高可靠性的航空发动机,同/反向旋转双转子技术、挤压油膜阻尼器(Squeeze Film Damper,SFD)和中介轴承结构在现代航空发动机上得到了广泛应用。这些技术的采用提升了发动机性能,但同时也使得转子系统动力特性更加复杂。因而需要对转子系统动力学特性进行更加精准的预测,从而能够在利用新技术提升发动机性能的同时保证其安全、可靠、平稳的运转。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开展了航空发动机挤压油膜转子系统建模方法、非线性动力特性求解分析及试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成果如下:(1)基于Timoshenko梁发展了一种适用于挤压油膜转子系统动力学建模的方法。为提高挤压油膜转子系统动力特性计算效率,将有限元法与不同的模型缩减方法相结合,定量分析了不同模型缩减方法的优缺点。利用Timoshenko梁单元建立有限元模型,随后通过不同模型缩减方法得到缩减后的转子系统动力学方程并进行了转子动力特性计算,并给出了特征方程法在双转子系统上的应用方法。研究表明:固定界面模态综合法在计算精度和计算效率上均优于其他模型缩减方法;特征方程法与Campbell图法精度相当,但计算耗时远小于Campbell图法。上述研究说明将有此方法可以在保证计算精度的前提下建立复杂系统动力学模型,对于缩短转子系统设计周期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2)将有限元法与固定界面模态综合法相结合,发展了一种适用于挤压油膜转子系统动力学建模的方法,提出了一种高效的非线性转子系统时域建模和求解方法,研究了双转子系统非线性不平衡响应特性,揭示了转速比等因素对转子系统不平衡响应的影响规律。该建模方法和非线性分析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研究结果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3)建立了挤压油膜转子系统静偏心分析模型,开展了非线性动力特性响应分析,发现静偏心情况下,转子系统响应中会出现明显的静位移和倍频成分,可以为挤压油膜阻尼器设计提供参考。研究发现:静偏心会导致转子系统运动的周期性发生变化;静偏心会导致轴颈在远离中心的位置做半径很小的涡动,严重削弱挤压油膜阻尼器的减振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油膜静偏心明显不利于转子系统的安全、平稳运转,因此在进行转子动力学设计时需将预防油膜静偏心的措施作为一个重要因素加以考虑。(4)基于有限元法、谐波平衡法以及时/频域变换技术,以含中介支承的浮环式挤压油膜阻尼器(Floating Ring Squeeze Film Damper,FSFD)-双转子系统为研究对象,发展了一种适用于非线性转子系统建模和求解的频域方法。通过该方法开展了FSFD-双转子系统非线性不平衡响应的参数影响研究。研究分析了FSFD油膜厚度、支承刚度等因素对FSFD-双转子系统非线性动力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内、外转子在中介轴承附近振动最大,对应实际航空发动机双转子系统的高低压涡轮盘;降低中介轴承附近内、外转子相关支承的刚度和油膜厚度可以有效降低整个转子系统最大振幅,调整内转子后支承FSFD的油膜厚度效果最好;FSFD对于突加不平衡具有很好的抑制效果。该方法为挤压油膜转子系统的动力特性研究提供了高效的频域建模和求解途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本文的研究内容为挤压油膜转子系统的非线性动力特性研究提供了高效的建模方法和研究基础。研究结果对挤压油膜转子系统的设计以及新技术、新结构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
刘宁[9](2017)在《600MW汽轮机发电机组振动分析及处理》文中指出作为核心设备三大件的汽轮机,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使得其经常出现诸多故障影响其运行,在这些故障中最为复杂的就是机组振动故障了。机组振动故障原因是多方面的,通常是几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例如水、电、油等跟汽轮发电机组有关的设备或部件都可能是产生振动故障的要因之一。因此,在着手处理振动故障前,我们需要对振动的原因进行分析,加以辨别。在诸多的机组振动故障因素中,结构共振、机械部件松动以及转子质量不平衡和动静碰磨一直是困扰内蒙古岱海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岱海电厂)关于机组振动故障的几类重要原因,它们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机组的经济性和安全性。本文对振动的概况做了简单的介绍;对机组振动故障的监测提出了方式方法;对振动数据分析、评价标准以及诊断步骤都一一进行了说明,并且深入研究了岱海电厂一号汽轮发电机组振动故障,按照不同的故障进行了分类和总结。
魏杰涛[10](2017)在《某型离心压缩机转子—轴承系统故障仿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离心压缩机是工业发展的重要设备,尤其是在大型石化企业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由于离心压缩机结构复杂,以至于在其工作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种各样故障。而其核心部件转子—轴承系统振动过大是造成机械故障的主要原因,常见的故障类型有油膜涡动与振荡、支撑松动、裂纹、碰磨等,除此之外还有各种耦合故障,这样不仅会影响压缩机的使用寿命也会影响生产效率,因此了解离心压缩机的故障机理和故障特征,对于开展故障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依据沈阳鼓风机厂的某型离心压缩机模型,根据压缩机模型结构组成将模型进行简化并且基于Rayleigh梁模型采用有限元的建模方法,建立了转子—滑动轴承系统的模型,其中滑动轴承模型采用Capone的非线性油膜力。首先根据滑动轴承的特性得到了滑动轴承的油膜压力分布特性,然后根据离心压缩机常见的故障类型采用Newmark-β的数值计算方法进行仿真。建立了油膜涡动与油膜振荡故障仿真模型、转子系统局部碰磨故障仿真模型、支撑松动故障仿真模型和松动—碰磨耦合故障仿真模型等,分析了仿真故障的故障特征,同时分析了耦合故障特征与单一故障特征的异同。最后根据沈阳鼓风机厂所测得离心压缩机转子两种故障的位移数据运用经验模态分解(EMD)得到各个分量然后结合快速傅里叶变换得到各个分量频率成分从而得到故障频率。
二、工作转速下碰磨振动的诊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工作转速下碰磨振动的诊断(论文提纲范文)
(2)石化装置旋转机械转子故障诊断系统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故障诊断研究发展现状 |
1.2.2 故障信号处理研究现状 |
1.2.3 基于深度学习的故障诊断研究发展现状 |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旋转机械转子典型故障研究 |
2.1 转子振动机理分析 |
2.2 转子典型故障类型 |
2.2.1 转子不平衡 |
2.2.2 转子不对中 |
2.2.3 转子碰磨 |
2.2.4 油膜振荡 |
2.2.5 松动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结合小波包改进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 |
3.1 深度学习 |
3.2 卷积神经网络结构 |
3.2.1 卷积层 |
3.2.2 激活层 |
3.2.3 池化层 |
3.2.4 全连接层 |
3.3 小波包降噪 |
3.3.1 小波包分解与重构 |
3.3.2 小波包降噪 |
3.4 结合小波包降噪的改进CNN诊断模型 |
3.4.1 数据集的选取 |
3.4.2 RAdam与 Lookahead优化 |
3.4.3 CNN网络结构设计 |
3.4.4 改进转子故障卷积网络试验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故障诊断系统设计 |
4.1 转子诊断流程 |
4.2 故障诊断系统平台介绍 |
4.2.1 软件平台介绍 |
4.2.2 硬件平台介绍 |
4.3 软件系统功能设计 |
4.3.1 软件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
4.3.2 软件总体方案设计 |
4.4 软件模块设计 |
4.4.1 用户登录模块 |
4.4.2 系统管理模块 |
4.4.3 数据采集模块 |
4.4.4 数据处理模块 |
4.4.5 故障诊断模块 |
4.4.6 数据管理模块 |
4.4.7 帮助模块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故障诊断系统软件试验验证 |
5.1 数据分析功能验证 |
5.1.1 数据采集与管理 |
5.1.2 数据处理 |
5.1.3 故障诊断功能 |
5.2 故障诊断验证 |
5.2.1 转子不平衡故障诊断 |
5.2.2 转子碰磨故障诊断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及导师简介 |
(3)某660 MW机组首次冷态启动振动故障分析与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1 机组设计临界转速及启动方式介绍 |
2 振动问题介绍 |
3 原因分析及处理 |
3.1 原因分析 |
3.2 故障处理及启动方案优化 |
4 处理措施效果 |
5 结论 |
(4)600MW亚临界汽轮机组轴系碰磨故障的分析和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1 径向碰磨的原理、特征及分类 |
1.1 机组径向碰磨产生的原理 |
1.2 机组径向碰磨的振动特征 |
1.3 机组径向碰磨诱因的分类 |
2 故障案例 |
2.1 启动冲转过程中的径向碰磨 |
2.2 A级检修后机组启动产生动静碰磨 |
3 工作转速下径向碰磨的振动特征及诊断 |
4 碰磨振动的防控 |
(5)往复压缩机传动机构间隙碰磨动力学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往复压缩机间隙碰磨研究现状 |
1.3.2 旋转铰间隙碰磨研究现状 |
1.3.3 滑动铰间隙碰磨研究现状 |
1.3.4 间隙碰磨系统非线性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 |
第2章 含两类间隙的传动机构动力学特性分析 |
2.1 引言 |
2.2 含两类间隙的传动机构动力学模型 |
2.2.1 名词术语定义 |
2.2.2 时变载荷模型等效 |
2.2.3 运动学方程的建立 |
2.2.4 动力学方程的建立 |
2.3 数值仿真与动力学响应分析 |
2.3.1 旋转铰间隙的响应规律 |
2.3.2 偏心滑动间隙的影响规律 |
2.3.3 曲轴转速的影响规律 |
2.4 非线性特性评价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半弓式单形态碰磨的影响机制 |
3.1 引言 |
3.2 半弓式单形态碰磨的问题提出 |
3.2.1 问题描述 |
3.2.2 十字头跳跃与柔性活塞杆的关系 |
3.2.3 滑变碰磨接触力模型 |
3.2.4 半弓式单形态碰磨动力学方程 |
3.3 不同参数对半弓式单形态碰磨的影响机制 |
3.3.1 影响碰磨的参数 |
3.3.2 偏心滑动间隙的影响 |
3.3.3 柔性活塞杆上提力的影响 |
3.3.4 时变载荷的影响 |
3.4 半弓式单形态碰磨的稳定性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半弓式多形态碰磨动力学演变规律研究 |
4.1 引言 |
4.2 半弓式多形态碰磨的问题提出 |
4.2.1 问题描述 |
4.2.2 含偏心间隙的滑动关节多形态碰磨模型 |
4.2.3 半弓式多形态碰磨动力学方程 |
4.3 多形态碰磨动力学特性评价 |
4.3.1 不同偏心滑动间隙的动力学行为 |
4.3.2 时变载荷对碰磨形态的演变规律 |
4.3.3 活塞杆刚度的影响 |
4.4 动力学的非线性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跷跷板式耦合碰磨动力学规律探索 |
5.1 引言 |
5.2 跷跷板式耦合碰磨的问题提出 |
5.2.1 问题描述 |
5.2.2 跷跷板式耦合碰磨形态 |
5.2.3 跷跷板式耦合碰磨接触力模型 |
5.2.4 跷跷板式耦合碰磨动力学方程 |
5.3 跷跷板式耦合碰磨动力学特性分析 |
5.3.1 研究设想验证 |
5.3.2 耦合碰磨动力学演变规律 |
5.3.3 不同偏心滑动间隙量的碰磨响应机制 |
5.4 跷跷板式耦合碰磨动力学系统稳定性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S式耦合碰磨机理研究 |
6.1 引言 |
6.2 S式耦合碰磨的问题提出 |
6.2.1 问题描述 |
6.2.2 S式耦合碰磨形态 |
6.2.3 S式耦合碰磨接触力模型 |
6.2.4 非线性耦合碰磨动力学方程 |
6.3 数值仿真与结果分析 |
6.3.1 耦合碰磨形态规律分析 |
6.3.2 不同偏心滑动间隙对耦合碰磨形态的影响规律 |
6.4 混沌现象辨识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 |
致谢 |
(6)基于时变滤波经验模态分解的转子系统故障诊断(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转子故障机理研究方面 |
1.2.2 转子故障特征提取方面 |
1.2.3 转子故障模式识别方面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转子系统常见故障特征与数值仿真 |
2.1 碰磨故障 |
2.1.1 故障特征 |
2.1.2 系统建模 |
2.1.3 数值仿真 |
2.2 裂纹故障 |
2.2.1 故障特征 |
2.2.2 系统建模 |
2.2.3 数值仿真 |
2.3 不平衡故障 |
2.3.1 故障特征 |
2.3.2 系统建模 |
2.3.3 数值仿真 |
2.4 油膜涡动故障 |
2.4.1 故障特征 |
2.4.2 系统建模 |
2.4.3 数值仿真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参数优化TVFEMD的转子系统故障诊断 |
3.1 引言 |
3.2 时变滤波经验模态分解原理 |
3.3 参数优化TVFEMD原理 |
3.3.1 Hilbert边际谱部分频带能量比 |
3.3.2 粒子群算法 |
3.3.3 参数优化TVFEMD流程 |
3.4 诊断流程 |
3.5 仿真信号分析 |
3.5.1 碰磨仿真信号 |
3.5.2 裂纹仿真信号 |
3.6 实验信号分析 |
3.6.1 恒定转速的转子不平衡故障 |
3.6.2 变转速的转子油膜涡动故障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参数优化TVFEMD和频带能量熵的转子状态识别 |
4.1 引言 |
4.2 基本原理 |
4.2.1 局部时频区频带能量熵 |
4.2.2 粒子群优化支持向量机 |
4.2.3 转子状态识别流程 |
4.3 仿真信号分析 |
4.4 状态识别实例 |
4.4.1 特征向量提取 |
4.4.2 支持向量机识别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碰摩故障下转子弯扭耦合振动特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的 |
1.5 本文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二章 考虑碰摩和弯扭耦合的梁单元转子数值建模 |
2.1 转子弯扭耦合振动有限元模型 |
2.1.1 考虑扭转自由度的梁单元模型 |
2.1.2 具有偏心质量的Jeffcott转子耦合振动模型 |
2.1.3 考虑陀螺力矩的转子耦合振动模型 |
2.2 碰摩力模型的建立 |
2.3 用自适应步长控制误差的RUNGE-KUTTA法求解转子响应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碰摩转子弯扭耦合振动响应分析 |
3.1 转子模型的建立 |
3.2 全周碰摩下转子振动响应分析 |
3.2.1 工作转速对全周碰摩转子响应的影响 |
3.2.2 碰摩程度对全周碰摩转子响应的影响 |
3.2.3 摩擦系数对全周碰摩转子响应的影响 |
3.2.4 支承刚度对全周碰摩转子响应的影响 |
3.3 单点碰摩下转子振动响应分析 |
3.3.1 工作转速对单点碰摩转子响应的影响 |
3.3.2 碰摩程度对单点碰摩转子响应的影响 |
3.3.3 摩擦系数对单点碰摩转子响应的影响 |
3.3.4 支承刚度对单点碰摩转子响应的影响 |
3.4 转子失稳与弯扭耦合振动特征及判据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单转子单点碰摩试验 |
4.1 验证试验 |
4.1.1 试验装置 |
4.1.2 试验与计算对比分析 |
4.2 碰摩及弯扭耦合振动特征信号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8)挤压油膜转子系统建模方法研究及动力特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现状分析及总结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转子系统模型缩减方法研究 |
2.1 引言 |
2.2 转子系统建模的有限元法 |
2.3 模型缩减方法 |
2.4 模型缩减方法的对比研究 |
2.4.1 转子系统模型 |
2.4.2 临界转速求解方法 |
2.4.3 数值计算结果 |
2.5 临界转速 |
2.6 临界转速的参数化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SFD-转子系统时域建模方法及动力特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SFD-双转子系统建模 |
3.2.1 转子系统参数 |
3.2.2 双转子系统建模及求解方法 |
3.2.3 挤压油膜阻尼器非线性力 |
3.2.4 中介轴承非线性力 |
3.3 非线性响应特性分析 |
3.3.1 耦合响应分析 |
3.3.2 转速比对临界转速的影响分析 |
3.3.3 转速比对运动周期性的影响分析 |
3.4 试验验证 |
3.4.1 试验器介绍 |
3.4.2 试验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静偏心SFD转子系统动力特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锥形梁单元及轴向力 |
4.2.1 锥形梁单元 |
4.2.2 轴向力的影响 |
4.3 转子系统临界转速 |
4.4 无静偏心情况下转子系统非线性不平衡响应 |
4.5 弹支静偏心情况下转子系统非线性不平衡响应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SFD-转子系统频域建模方法及动力特性研究 |
5.1 引言 |
5.2 频域建模方法研究 |
5.2.1 双转子系统模型 |
5.2.2 转子系统建模 |
5.2.3 拟弧长延拓法 |
5.2.4 非线性力的时、频域变换 |
5.2.5 浮环式挤压油膜阻尼器非线性力模型 |
5.2.6 中介轴承非线性力模型 |
5.2.7 建模和求解流程 |
5.3 方法验证 |
5.4 传统和浮环式挤压油膜阻尼器的对比 |
5.5 支承Ⅲ、Ⅳ油膜厚度的影响 |
5.6 支承Ⅲ、Ⅳ刚度的影响分析 |
5.7 同、反向旋转的影响分析 |
5.8 试验研究 |
5.8.1 双转子试验器介绍 |
5.8.2 供油压力选择 |
5.8.3 同、反向旋转对比试验 |
5.8.4 支承刚度影响试验 |
5.8.5 突加不平衡试验 |
5.9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9)600MW汽轮机发电机组振动分析及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的发展概况 |
1.2.1 国内外设备现状 |
1.2.2 国内外理论研究 |
1.2.3 课题研究内容 |
第2章 振动的概述 |
2.1 振动的概念及表示 |
2.1.1 振动基本三要素 |
2.1.2 振动的表示法 |
2.2 振动监测系统 |
2.3 振动数据分析 |
2.3.1 振动信号分析 |
2.3.2 振动特征分析 |
2.4 振动评价标准 |
2.5 振动诊断 |
2.5.1 故障诊断方法 |
2.5.2 分析来源和原因 |
2.5.3 验证性试验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结构共振故障的诊断和处理实例分析 |
3.1 结构共振的特性 |
3.2 结构共振的分类 |
3.3 结构共振的现场判断和处理办法 |
3.4 岱海电厂#1 机组结构共振分析和处理 |
3.4.1 机组概况和振动特点 |
3.4.2 振动原因 |
3.4.3 振动处理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轴瓦紧力丧失故障的诊断和处理实例分析 |
4.1 轴瓦紧力的功能及要求 |
4.2 轴瓦紧力的丧失的原因和机理 |
4.3 轴瓦紧力丧失的处理办法 |
4.3.1 轴系平衡法 |
4.3.2 轴系加重数值和方向的确定 |
4.4 岱海电厂#1 机组轴瓦紧力丧失引起的振动分析和处理 |
4.4.1 机组振动特点 |
4.4.2 振动原因 |
4.4.3 振动处理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转子质量不平衡故障的诊断和处理实例分析 |
5.1 转子质量不平衡的特性 |
5.2 转子质量不平衡的分类 |
5.3 转子质量不平衡的现场判断和处理办法 |
5.4 岱海电厂#1 机组转子质量不平衡振动分析和处理 |
5.4.1 机组振动特点 |
5.4.2 振动原因 |
5.4.3 振动处理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碰磨故障的诊断和处理实例分析 |
6.1 动静碰磨的分类 |
6.2 动静碰磨的机理 |
6.3 动静碰磨的特性 |
6.4 动静碰磨的现场判断和处理办法 |
6.5 岱海电厂#1 机组碰磨分析及处理 |
6.5.1 机组振动特点 |
6.5.2 振动原因 |
6.5.3 振动处理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某型离心压缩机转子—轴承系统故障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1.1 开展故障诊断的意义 |
1.1.2 机械设备主要故障类型 |
1.2 机械故障诊断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发展现状 |
1.2.2 国内发展现状 |
1.3 械设备故障诊断发展方向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离心压缩机转子—轴承系统动力学建模 |
2.1 概述 |
2.2 离心压缩机转子—轴承系统动力学建立 |
2.2.1 压缩机的结构 |
2.2.2 动力学建模 |
2.2.3 非线性油膜力 |
2.3 算法求解 |
第3章 轴承油膜涡动与振荡故障 |
3.1 概述 |
3.2 油膜涡动与油膜振荡机理 |
3.3 滑动轴承模型 |
3.4 油膜涡动与振荡仿真 |
3.4.1 油膜振荡时频分析 |
3.4.2 油膜振荡振动特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转子—轴承系统碰磨及松动故障 |
4.1 概述 |
4.2 碰磨机理 |
4.2.1 单盘碰磨故障 |
4.2.2 双盘碰磨故障 |
4.3 基础松动 |
4.3.1 基础松动数学模型 |
4.3.2 松动故障数值仿真 |
4.4 基础松动—碰磨耦合故障 |
4.4.1 基础松动—单盘碰磨耦合故障 |
4.4.2 支撑松动—双盘碰磨耦合故障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离心压缩机故障实验分析 |
5.1 概述 |
5.1.1 故障诊断系统的主要环节 |
5.1.2 信号调理 |
5.1.3 A/D转换及采样定理 |
5.2 故障特征提取 |
5.2.1 经验模态分解(EMD) |
5.2.2 EMD计算方法 |
5.3 转子碰磨 |
5.3.1 转子碰磨时频分析 |
5.3.2 联端实验数据分析 |
5.3.3 非联端实验数据分析 |
5.4 转速不稳故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B. 获批的软件着作权 |
C.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D.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荣誉 |
四、工作转速下碰磨振动的诊断(论文参考文献)
- [1]汽轮发电机组振动故障诊断技术研究进展[J]. 陈尚年,李录平,张世海,欧阳敏南,樊昂,文贤馗. 发电技术, 2021(04)
- [2]石化装置旋转机械转子故障诊断系统开发[D]. 沈强.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2021
- [3]某660 MW机组首次冷态启动振动故障分析与处理[J]. 赵英淳,李哲,魏志栋,程嘉其. 热力透平, 2021(02)
- [4]600MW亚临界汽轮机组轴系碰磨故障的分析和处理[J]. 郭炜. 电力设备管理, 2019(12)
- [5]往复压缩机传动机构间隙碰磨动力学特性研究[D]. 肖顺根. 上海大学, 2019(01)
- [6]基于时变滤波经验模态分解的转子系统故障诊断[D]. 周翀. 华北电力大学, 2019(01)
- [7]碰摩故障下转子弯扭耦合振动特性分析[D]. 顾家翊.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9(02)
- [8]挤压油膜转子系统建模方法研究及动力特性分析[D]. 王飞.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8(01)
- [9]600MW汽轮机发电机组振动分析及处理[D]. 刘宁.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7(03)
- [10]某型离心压缩机转子—轴承系统故障仿真研究[D]. 魏杰涛. 东北大学, 20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