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评价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集对分析法(论文文献综述)
李治军,黄佳俊,景安琳,陈蕾[1](2022)在《基于集对分析法青岛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潜力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根据青岛市水资源现状,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采用集对分析法对水资源进行评价,结果显示青岛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等级为2级,仍具有开发潜力。根据青岛市各用水部门的统计数据,对青岛市水资源开发潜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青岛市地表水资源、地下水资源均具有开发潜力,可适当加大水资源利用率,以确保青岛市经济的繁荣发展。
许晖程[2](2021)在《临汾市水资源承载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全社会对水资源的需求量显着提高,对水资源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构成了挑战。而水资源承载力作为衡量区域经济社会和水资源系统之间协调发展程度的指标,对其进行合理评价可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制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良好生态环境维护奠定基础,为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和人民幸福生活提供保障。本文以2018年为现状年,在综合考虑临汾市整体和各县(市、区)水资源状况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基础上,以临汾市各县(市、区)为评价单元,从经济社会、水资源和生态环境3个方面出发,构建了14个指标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体系;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和集对分析法,按水资源承载力弱、较弱、中等、较高、高等5个等级,对临汾市水资源承载力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为:2018年临汾市水资源承载力总体为较弱水平。(1)临汾市东部山区水资源承载力处于中等水平,但各县水资源承载力水平相差较大。其中安泽县的水资源承载力属于较高水平,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分值达0.62;古县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分值为0.54,属于中等水平;但同属于东部山区浮山县的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分值仅为0.22,属于较弱水平。(2)临汾市中部平川区水资源承载力属于较弱水平。其中霍州市和翼城县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分值分别为0.40和0.41,属于中等水平;尧都区、侯马市、曲沃县、襄汾县和洪洞县的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分值分别为0.35、0.34、0.25、0.24和0.31,均处于较弱水平。(3)临汾市西部山区水资源承载力属于中等水平。其中水资源承载力达到中等水平的县有吉县、乡宁县和蒲县,其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分值分别为0.45、0.49和0.45;水资源承载力处于较弱水平的县为大宁、永和、隰县和汾西县,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分值分别为0.33、0.32、0.35和0.33。针对各县(市、区)水资源承载力现状,提出相应的水资源承载力提高方法和改进措施,通过各项工程措施及非工程措施,提高临汾市总体的水资源承载力。本研究可以为临汾市产业结构调整和政策制定提供参考,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并丰富了临汾地区水资源承载力相关研究。
吴凡[3](2021)在《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下石河子市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背景下,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伴随而来的是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产业信息化的迅速发展,石河子市水资源紧缺形势逐渐加剧,且水资源总体利用效率较低,缺水与用水浪费现象并存。迫切需要对石河子市进行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本文从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着手,比较全面地阐述了本文所涉及三块研究内容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明确了研究思路。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从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三个层面选取了12个指标构建了石河子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制定了评价等级标准,由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结合模糊集对分析法与五元减法集对势评价水资源承载力、诊断发展态势并识别影响水资源承载力的因素。结果表明,石河子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等级为Ⅱ级,总体发展趋势为均势发展,影响研究区水资源承载力的因素主要有五项,需要进一步从影响研究区水资源承载力的脆弱性因素中挖掘节水潜力,为水资源优化配置提供了依据。(2)构建了改进的灰色模型、指标分析法、指数预测法,对石河子市需水量进行预测前分析了各方法的适用性,舍弃了指数预测法。灰色模型与指标分析法需水预测结果表明,区域需水量变化趋势为逐年增加,石河子市在未来较长的时间段内需水量仍将呈上升趋势,预测结果与“三条红线”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存在缺口,灰色模型预测结果与“三条红线”控制指标更接近。石河子市水资源供需存在缺口,急需进行水资源优化配置。(3)构建了“三条红线”约束下的多目标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通过模糊层次分析法将多目标优化问题转化为单目标优化问题,构造了改进的粒子群算法,并通过测试函数测定其收敛性及全局寻优性,发现均有提升。将优化配置模型通过算法进行求解,得到2025年与2030年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并对该配置方案进行了效果评价。结果表明该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缓解了供需矛盾,能够使社会、环境、经济三者的综合效益达到最大,效果评价结果佐证了该配置方案的有效性,配置结果可为区域水资源规划与调度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黄星[4](2021)在《新疆和田河年径流丰枯遭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和田河流域位于新疆南部,其不仅是塔里木河重要的输水区之一,同时也是组成“西部大开发”和“一带一路”的重要枢纽地区。然而,随着当前全球气温上升与人类活动影响,和田河流域的径流以及气候因素变化规律也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所以,需要先对和田河径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了解1960―2016年阶段和田河径流演变规律,并确定不同因素的影响程度。和田河径流受不同因素影响,其变化也充满了不确定性,导致水资源分配存在不合理之处,对和田河年径流进行丰枯评价是识别不确定性,提高水资源分配的重要途径。由于传统的单一变量描述水文变化规律具有一定局限性,因此基于丰枯评价结果,采用统计方法计算和田河的丰枯遭遇概率。为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利用Copula函数分析和田河两条支流(玉龙喀什河、喀拉喀什河)在同一时间内发生丰枯的概率,对比统计法结果,探究了径流互补最优条件,为进一步提高和田地区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水资源调度的应用提供科学指导。主要研究内容与成果如下:(1)采用Mann-Kendall检验、Pettitt突变检验、Morlet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径流和影响因素的变化趋势、突变特征及周期规律。建立影响因素与径流的多元线性方程及神经网络模型,定量分析气候因素与人类活动对径流变化的贡献水平。结果表明:玉龙喀什河和喀拉喀什河径流、降水和气温均呈上升趋势。径流与降水突变节点位于21世纪初,气温则在1984年发生突变,这表明径流与降水突变具有滞后性,而气温发生突变时间与西北地区气候转变相一致。径流在较大尺度范围内共经历2个枯-丰变换周期,降水现出3次偏多-偏少交替,气温经过2个冷-暖变换周期。通过神经网络分析认为气候变化是影响径流变化的主要因素,而人类活动为次要因素。气温因素是径流补给的主要影响因素,降水补给作用低于气温补给作用。(2)针对径流丰枯等级划分的不确定性,采用适当的评价模型对径流进行判断,以保证径流丰枯评估的准确性。以玉龙喀什河和喀拉喀什河1960—2016年月径流资料为基础数据,采用均值标准差法判别两条支流丰枯状态,结果表明:玉龙喀什河平水年出现次数最多,喀拉喀什河枯水年占比最大。在集对法判断下,两径流丰水年比例在21%以上,枯水年较多,占比49%以上。在模糊集对耦合分析下,玉龙喀什河、喀拉喀什河丰枯占比分别为:丰水年:17.54%、15.79%,枯水年45.61%、31.58%。基于三种检测结果可知,玉龙喀什河、喀拉喀什河枯水年出现次数最多,丰水年次数最少。三种方法评价结果有所差异,对比差异年份的年内径流,认为模糊集对结果能更清晰客观地描述和田河径流丰枯状态。(3)以玉龙喀什河和喀拉喀什河1960—2016年径流量数据为基础,依照单变量经验法计算序列的经验频率,并分别与四种边缘分布进行拟合。通过两种误差检验方法对拟合效果进行检验,并以最优的单变量分布代入Copula函数中,使用误差检验方法对联合变量进行拟合优选。按照37.5%与62.5%的频率作为丰枯类别边界,通过函数计算式获取9种丰枯组合类型的概率。经Copula函数计算得出2支流同丰、同平、同枯的概率为分别为8.41%、18.48%、21.41%,异步概率为51.7%。基于模糊集对评价结果,采用统计方法计算可知,异步遭遇概率64.17%大于同步丰枯概率35.83%。2种概率均为异步丰枯大于同步丰枯概率,表明2支流之间具有较好的互补性,可利用2支流间的丰枯差异性进行跨河调水。
吴凡,陈伏龙,丁文学,何朝飞,龙爱华[5](2021)在《基于模糊集对分析-五元减法集对势的新疆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文中指出为定量评价新疆各地州水资源承载力状况、识别需要进行水资源承载力调控的地区,建立了新疆水资源承载力指标体系与评价等级标准,构建了模糊集对评价模型,结合五元减法集对势对新疆15个地州水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并诊断其发展态势。结果表明:新疆水资源承载力呈现出北疆较好、南疆其次、东疆稍弱的情况,评级为Ⅰ级的地区占13.4%,Ⅱ级占20%,Ⅲ级占20%,Ⅳ级占33.3%,Ⅴ级占13.3%,其中伊犁州水资源承载力最强,和田地区承载状况最差;吐鲁番地区的五元减法集对势值为-0.233 02、哈密地区为-0.303 1、阿克苏地区为-0.240 5、和田地区为-0.215 4,属于偏反势发展,需进行承载力调控;模糊集对分析评价结果与模糊聚类、物元分析法评价结果大体一致,具有可靠性。研究结果可为新疆水资源合理配置与调控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李晓宁[6](2020)在《水资源系统恢复力评价研究 ——以黑龙江省为例》文中认为水资源系统恢复力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迅猛发展,推动水资源问题的解决和技术的发展,在全球各地都在进行研究。尤其是水资源系统恢复力的参考指标的选取和评价方法的不同对水资源系统恢复力评价及其未来的研究方向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众多的国家,目前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低于世界中等水平,并且水资源随季节和地域不同,分布不均,导致水资源供需矛盾逐渐凸显,诱发了江河水体污染、水资源利用分配不均衡和各类水资源供应短缺等一系列社会生态环境安全问题,导致各类水资源问题愈发严重需要有效解决,而水资源系统恢复力评价对解决水资源问题和实际应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很多学者根据各区域水资源系统恢复力的相关研究,得到的参考指标和评价方法有所差异,这种不一致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长期解决水资源问题的发展战略。本文经过分析水资源系统现状和水资源系统恢复力的基础上,参考前人的研究成果,提炼水资源系统恢复力评价的概念,归纳总结其要义,接下来构建水资源系统恢复力评价指标框架体系,将变异系数法和熵权法通过组合权重应用到水资源系统恢复力评价中,选取黑龙江省2011-2016年间的水资源情况为研究对象,采用模糊集对分析法进行水资源系统恢复力评价研究,并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同时将黑龙江省评价结果与全国水资源系统恢复力评价结果在权重、评价体系、评价值年际变化等多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以期为水资源管理提供有效依据。基于以往水资源恢复力研究,本文运用三种权重方法,分别是变异系数方法、熵权法和组合权重法。首先根据前人研究的数据结果,分析水资源系统求权重的方法,探讨组合权重的情况;其次根据综合指标模型,探讨影响恢复力的指标因素,构建恢复力评价体系;然后分别对黑龙江省和全国水资源系统恢复力进行评价分析;最后对比分析黑龙江省和全国水资源系统评价模型和结果,讨论其需要改善的地方,提出合理的适应性管理对策。研究结果表明:(1)水资源系统恢复力评价体系,是可以统一应用在全国其他省市,并进行综合对比分析,是有效评价水资源系统恢复力的模型;(2)通过比较变异系数法、熵权法和组合权重法对水资源系统恢复力评价的结果,表明组合权重法能够综合二者之间的优势,有效评价水资源系统恢复力,通过组合权重的比较,发现水资源短缺指标对其评价值具有显着影响;(3)根据对比黑龙江省和全国水资源系统恢复力评价结果,对水资源系统恢复力的改善提出适应性管理对策。
唐爱筑[7](2020)在《贵阳市快速城镇化进程中水资源承载力演变》文中认为水资源是支撑自然生态系统平衡和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性资源,随着全国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城市的扩张、人口大量增长、产业结构变化等都会让水资源承载力受到影响。尤其是地质背景特殊的喀斯特地区,水资源承载力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此同时水资源承载力也会影响着城镇化的发展,因此城镇化和水资源承载力之间的协调发展是喀斯特地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本文以贵阳市为研究区域,系统收集2005-2017年贵阳市城镇化和水资源相关数据,利用生态足迹法、相关性分析、集对分析法、耦合协调度模型等方法,阐明贵阳市2005-2017年快速城镇化和水资源利用情况及其影响关系,揭示水资源承载力演变特征和诊断识别脆弱性因子,探究快速城镇化和水资源承载力之间的协调发展关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2005-2017年贵阳市人口、经济、社会和土地城镇化水平都不断提高;随着贵阳市城镇化的发展,水资源总体利用效率得到提高,经济综合用水效率和工业用水效率提升明显,但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变化不大,农业行业节水措施有待加强。(2)2005-2017年贵阳市快速城镇化进程中的水资源承载力均处于临界超载状态,且呈现阶段性演变特征:2005-2011年评价等级处于波动上升状态,不断趋向于超载,从2011年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后,评价等级逐渐降低,水资源承载力不断向好,表明节水型社会的建设有助于城市提高水资源承载力。(3)水资源承载状态识别中,支撑力系统承载状态较差。水资源承载力的子系统评价等级中,支撑力系统处于临界超载状态中呈波动变化;压力系统和调控力系统呈阶段性演变特征,两个子系统在2011年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后评价等级都明显下降,其中压力系统在临界超载附近波动,调控力系统评价等级低于临界超载向着可载状态发展。因压力系统和调控力系统在2011年后评价等级都明显降低,贵阳市水资源承载力总体评价等级降低。(4)水资源承载力脆弱性因子识别结果表明,有限水资源的城市背景下人口大量增加,人均水资源量和人均供水量不足,以及农业灌溉定额未达标是贵阳市水资源承载力较弱的主要原因。夯实节水型社会建设、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和加强地下水战略储备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是提升贵阳市水资源承载力的一个重要思路。(5)快速城镇化和水资源承载力之间为双向影响机制,基于耦合度协调模型,贵阳市快速城镇化和水资源承载力之间的耦合关系从磨合阶段向高水平耦合阶段发生转变,耦合协调度呈现了初级协调-中度协调-高度协调的转变。基于集对分析协调模型,快速城镇化和水资源承载力从“对立的综合协调性差”逐渐转变为“趋同的良好协调发展”,从两个协调发展评价模型的评价结果来看,贵阳市快速城镇化和水资源承载力之间的协调发展关系呈现不断向好的趋势。
邵莉[8](2020)在《洛阳市水资源安全评价模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水资源作为保障区域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自然资源,随着各种水资源安全问题日益突显,人们对区域水资源安全状况的重视程度也在逐年增加。开展客观有效的区域水资源安全评价能够发现区域内潜在的危险因素,找出对区域水资源安全影响较大的因素,明确限制因素,从而为区域水资源环境治理与开发利用、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参考依据。鉴于此,本文在分析洛阳市多年来水资源现状、社会经济现状以及出现的水资源问题的基础上,围绕“水量-社会-经济-生态”四个方面构建了水资源安全评价模型,选用了集对分析-可变模糊法、TOPSIS法、T-S模糊神经网络分别对洛阳市多年水资源安全状况进行了评价分析,并引入障碍因子诊断,定量识别了对洛阳市水资源安全产生影响的障碍因子。本研究主要取得了以下进展:(1)从“水量安全、社会安全、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四个方面出发,初步选取17个评价指标构建了水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选用相关性分析对评价指标进行筛选,最终选取了14个评价指标构建了水资源安全评价体系。(2)运用博弈论思想将变异系数法与秩和比法进行权重组合,构建基于博弈论组合赋权的集对分析-可变模糊集评价模型,并对洛阳市20082017年水资源安全状况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基于博弈论组合赋权的评价结果与变异系数赋权的评价结果和秩和比法赋权赋权的评价结果仅有两处存在差异,其余年份的评价结果基本一致;洛阳市2008年到2010年水资源安全状况为较危险,从2011年到2017年洛阳市的水资源安全状况为临界安全,表明洛阳市水资源安全状况有所改善。由此表明该评价模型在水资源安全评价中是可行的,评价结果具有参考价值。(3)选用博弈论组合赋权的TOPSIS评价模型和T-S模糊神经网络评价模型,对洛阳市水资源安全状况进行评价。将两种评价模型的评价结果与集对分析-可变模糊集的评价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集对分析-可变模糊集与TOPSIS法的评价结果基本一致,与T-S模糊神经网络的评价结果存在差异,但差异性不大,说明上述三种评价方法在水资源安全评价中是可行的。(4)引入障碍因子诊断,对20082017年限制洛阳市水资源安全发展的因素进行诊断。并根据水资源安全评价结果和指标障碍度分析结果,针对性的提出了建议。
艾亚迪,魏传江,马真臻[9](2020)在《基于AHP-熵权法的西安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评价》文中研究表明应用AHP-熵权法-模糊综合评价法探讨西安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并建立水资源开发利用评价模型。结果表明,西安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整体处于发展阶段,开发利用潜力指数为0.552,具备中等水平的开发利用潜力。除西安市区和临潼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高之外,其余分区均处于初始或发展阶段。不同评价方法的对比分析显示,AHP-熵权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可靠、实用。对西安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进行Arcgis可视化分析,发现西安市东部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西部高。
王在兴[10](2019)在《西安市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西安是“一带一路”的起点城市,是国际化旅游都市,近年来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发展较快,水资源作为发展的必要因素,正威胁着全市产业的生存与人们的正常生活,因此需及时对全市水资源承载能力进行评估,以采取有效措施应对水资源短缺与用水安全问题。本文综述了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方法、西安市水资源研究进展,对西安市社会经济发展与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进行分析。在同一指标体系下,分别应用主成分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集对分析法评价研究了西安市2008-2016年间的水资源承载能力,并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使所得结论更加准确可靠。取得主要成果如下:(1)首先从水资源子系统、经济子系统、社会子系统、生态环境子系统共选取26个评价指标,经主成分分析法删掉7个对评价影响较小的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模型,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2)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西安市水资源承载能力变化趋势进行客观分析,发现:2008-2016年间西安市水资源承载能力整体呈下降趋势,且在2008-2011年下降幅度较大,201[年以后降幅明显放缓;得出影响当地水资源承载能力的6个主要指标:城镇化率、人均GDP、万元GDP用水量、居民生活用水率、工业用水率、水资源开发利用率。(3)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定量、定性相结合的分析,得出结论:2008-2016年西安市水资源承载能力总体属于基本可承载水平;其中水资源对生态环境子系统、经济子系统的承载状况良好,且承载水平呈上升趋势;对社会子系统的承载状况较差,表明水资源对社会子系统的发展支撑力不足。(4)通过集对分析法得出各子系统的承载级别,与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计算结果进行比较,一致度达98%,表明模糊综合评判所得结果准确可靠。
二、评价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集对分析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评价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集对分析法(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集对分析法青岛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潜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研究区概况 |
2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分析 |
2.1 构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 |
2.2 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标准 |
3 基于集对分析法评估模型构建 |
3.1 模型建立 |
3.2 研究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 |
4 研究区域水资源潜力分析 |
5 结语 |
(2)临汾市水资源承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2.3 主要研究方法 |
1.2.4 研究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图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与经济社会 |
2.1.1 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
2.1.2 水文气象条件 |
2.1.3 河流水系 |
2.1.4 经济社会 |
2.2 水资源概况 |
2.2.1 水资源总量 |
2.2.2 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
2.3 水环境概况 |
2.3.1 地表水环境质量 |
2.3.2 地下水环境质量 |
第3章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 |
3.1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1.1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
3.1.2 影响因素分析与指标选取 |
3.1.3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确定 |
3.2 指标权重确定 |
3.2.1 层次分析法 |
3.2.2 熵权法 |
3.2.3 组合权重确定 |
3.2.4 指标赋权计算 |
3.3 评价指标分级标准 |
第4章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模型 |
4.1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
4.2 集对分析模型 |
4.2.1 集对分析法原理 |
4.2.2 评价体系构建 |
第5章 临汾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
5.1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
5.2 基于集对分析法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
第6章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结果对比分析 |
6.1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结果对比 |
6.2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结果分析 |
6.2.1 水资源承载力总体评价及分析 |
6.2.2 水资源承载力子系统评价及分析 |
6.3 水资源承载力提高措施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下石河子市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社会经济 |
2.1.3 水文 |
2.1.4 气象 |
2.1.5 地形与地貌 |
2.1.6 水文地质 |
2.2 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
2.2.1 地表水资源利用情况 |
2.2.2 地下水资源利用情况 |
2.2.3 水资源利用总量情况 |
第三章 石河子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
3.1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
3.1.1 评价指标选取 |
3.1.2 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体系权重 |
3.1.3 指标体系分级标准 |
3.2 模糊集对分析法 |
3.2.1 模糊集对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
3.2.2 单指标联系度计算 |
3.2.3 准则层联系度、目标层联系度计算与确定评价等级 |
3.3 五元减法集对势 |
3.4 石河子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及影响因子识别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石河子市需水预测研究 |
4.1 改进灰色预测模型的建立 |
4.1.1 原始灰色模型建立 |
4.1.2 新陈代谢GM(1,1)预测模型 |
4.1.3 含有变权缓冲算子的新陈代谢GM(1,1)预测模型 |
4.2 指数预测模型建立 |
4.3 指标分析法 |
4.4 灰色模型预测 |
4.5 指数模型预测 |
4.6 指标分析法预测 |
4.6.1 生活用水预测 |
4.6.2 生产用水预测 |
4.6.3 生态环境用水 |
4.6.4 总需水量 |
4.7 预测需水量与石河子市“三条红线”对比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水资源多目标优化配置模型的构建与求解 |
5.1 水资源多目标优化配置模型建模思路 |
5.1.1 以宏观调控、总量控制原则为基础 |
5.1.2 保障包括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在内的综合效益最大 |
5.1.3 建立基于“三条红线”的约束条件 |
5.2 水资源多目标优化配置的基本原则 |
5.2.1 宏观调控原则 |
5.2.2 总量控制原则 |
5.2.3 公平性原则 |
5.2.4 有效性原则 |
5.2.5 优先性原则 |
5.2.6 可持续性原则 |
5.3 水资源多目标优化配置模型 |
5.3.1 目标函数构建 |
5.3.2 设定约束条件 |
5.4 模糊层次分析法化多目标优化问题为单目标优化问题 |
5.4.1 建立层次结构分析体系 |
5.4.2 模糊互补矩阵的建立 |
5.4.3 建立模糊一致矩阵 |
5.4.4 确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权重 |
5.5 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 |
5.5.1 原始的粒子群优化算法 |
5.5.2 含有收缩因子的模拟退火粒子群算法 |
5.5.3 改进算法仿真测试 |
5.6 石河子市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 |
5.6.1 石河子市未来需水预测 |
5.6.2 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求解 |
5.7 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效果评价 |
5.7.1 配置方案效果评价指标体系 |
5.7.2 计算发展系数 |
5.7.3 计算协调系数 |
5.7.4 计算公平系数 |
5.7.5 计算可持续发展系数 |
5.7.6 配置方案效果评价结果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学期间主要参与的研究项目 |
在学期间发表的文章 |
获奖情况 |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
(4)新疆和田河年径流丰枯遭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水文要素演变特征研究进展 |
1.2.2 径流丰枯评价研究进展 |
1.2.3 径流丰枯遭遇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及目标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水文气象 |
2.2.1 降水 |
2.2.2 气温 |
2.2.3 蒸发 |
2.3 社会经济概况 |
2.4 数据来源 |
第三章 水文要素变化特征分析 |
3.1 分析方法 |
3.2 径流变化特征分析 |
3.2.1 趋势性分析 |
3.2.2 突变分析 |
3.2.3 周期分析 |
3.3 气候因素变化特征分析 |
3.3.1 降水特征分析 |
3.3.2 气温特征分析 |
3.4 径流变化归因分析 |
3.4.1 径流变化定性分析 |
3.4.2 径流变化定量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年径流丰枯评价 |
4.1 丰枯评价方法 |
4.2 基于均值标准差法的径流丰枯评估 |
4.3 基于集对分析法的径流丰枯评估 |
4.4 基于模糊集对分析法的径流丰枯评估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年径流丰枯遭遇分析 |
5.1 丰枯遭遇方法 |
5.1.1 统计法 |
5.1.2 Copula函数法 |
5.2 基于统计法的径流丰枯遭遇分析 |
5.3 基于Copula函数的径流丰枯遭遇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
(5)基于模糊集对分析-五元减法集对势的新疆水资源承载力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区概况 |
3 研究方法 |
3.1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
3.2 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体系权重 |
3.3 指标体系分级标准 |
3.4 模糊集对分析法计算联系度 |
3.4.1 模糊集对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
3.4.2 单指标联系度计算 |
3.4.3 准则层联系度、目标层联系度计算与确定评价等级 |
3.4.3.1 准则层综合联系度 |
3.4.3.2 目标层综合联系度 |
3.4.3.3 确定评价等级 |
3.5 五元减法集对势 |
4 实例分析 |
5 结 论 |
(6)水资源系统恢复力评价研究 ——以黑龙江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水资源评价的国外研究现状 |
1.3.2 水资源评价的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小结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主要创新点 |
1.6 技术路线图 |
2 水资源系统恢复力评价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
2.1 水资源系统恢复力的概念与内涵 |
2.1.1 水资源系统恢复力概念 |
2.1.2 水资源系统恢复力内涵 |
2.2 指标权重 |
2.3 恢复力评价方法 |
2.3.1 模糊集对分析法 |
2.3.2 模糊综合评价法 |
2.4 适应性管理 |
2.4.1 水资源系统恢复力与适应性管理的关系 |
2.4.2 水资源系统适应性管理 |
2.5 本章小结 |
3 全国水资源系统恢复力评价 |
3.1 研究区域概况 |
3.2 构建水资源系统恢复力评价体系 |
3.3 组合权重 |
3.4 水资源系统恢复力评价 |
3.4.1 模糊集对分析法评价结果 |
3.4.2 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价结果 |
3.5 结果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黑龙江水资源系统恢复力评价 |
4.1 研究区域概况 |
4.1.1 地理位置 |
4.1.2 水资源系统现状 |
4.2 构建黑龙江省水资源系统恢复力评价体系 |
4.3 组合权重 |
4.4 水资源系统恢复力评价 |
4.5 评价结果分析 |
4.6 水资源系统恢复力评价值年际变化 |
4.7 本章小结 |
5 适应性管理对策 |
5.1 黑龙江省水资源系统面临的问题 |
5.2 黑龙江省相关对策建议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贵阳市快速城镇化进程中水资源承载力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和目标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标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贵阳市快速城镇化和水资源概况 |
2.1 贵阳市快速城镇化进程 |
2.1.1 人口城镇化水平 |
2.1.2 经济城镇化水平 |
2.1.3 社会城镇化水平 |
2.1.4 土地城镇化水平 |
2.2 贵阳市水资源概况 |
2.2.1 水资源基本情况 |
2.2.2 水资源利用概况 |
2.2.3 基于生态足迹的水资源评价 |
2.3 快速城镇化和水资源利用的关系 |
2.3.1 水资源利用效率 |
2.3.2 城镇化和水资源利用效率相关性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快速城镇化进程中贵阳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
3.1 基于集对分析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模型 |
3.1.1 集对分析法 |
3.1.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权重 |
3.1.3 承载状态判别标准 |
3.1.4 承载力评价模型 |
3.1.5 承载力诊断识别 |
3.2 贵阳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分析 |
3.2.1 承载状态 |
3.2.2 承载力评价 |
3.2.3 承载力子系统评价 |
3.2.4 承载力脆弱性识别 |
3.2.5 承载力调控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快速城镇化和水资源承载力协调发展评价 |
4.1 城镇化和水资源承载力影响成因 |
4.1.1 城镇化对水资源承载力的影响 |
4.1.2 水资源承载力对城镇化的影响 |
4.2 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协调发展评价 |
4.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权重计算 |
4.2.2 综合指数 |
4.2.3 耦合度模型 |
4.2.4 耦合协调度模型 |
4.2.5 城镇化和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分析 |
4.3 基于集对分析模型协调发展评价 |
4.3.1 集对分析协调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3.2 集对分析协调性评价模型 |
4.3.3 城镇化和水资源承载力集对协调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附表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洛阳市水资源安全评价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水资源安全概念与内涵 |
1.2.2 水资源安全评价体系研究 |
1.2.3 水资源安全评价方法研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 |
2.1 洛阳市区域自然概况 |
2.1.1 自然地理 |
2.1.2 水文气象 |
2.1.3 河流水系 |
2.2 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
2.3 洛阳市水资源状况 |
2.3.1 降雨量 |
2.3.2 水资源量 |
2.4 水资源利用现状 |
2.5 存在的问题 |
2.6 本章小结 |
3 水资源安全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1 水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
3.1.1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
3.1.2 水资源安全评价体系的构建方法 |
3.2 初选水资源安全评价体系 |
3.3 数据来源 |
3.4 指标筛选与评价体系确定 |
3.5 评价指标标准的建立 |
3.6 本章小结 |
4 水资源安全评价模型 |
4.1 集对分析-可变模糊集评价模型 |
4.1.1 集对分析-可变模糊集原理 |
4.1.2 计算步骤 |
4.2 TOPSIS评价模型 |
4.2.1 TOPSIS原理 |
4.2.2 TOPSIS计算步骤 |
4.3 T-S模糊神经网络评价模型 |
4.3.1 T-S模糊神经网络原理 |
4.4 障碍因子诊断 |
4.5 本章小结 |
5 洛阳市水资源安全评价 |
5.1 基于集对分析-可变模糊的洛阳市水资源安全评价 |
5.1.1 确定指标权重 |
5.1.2 水资源安全评价计算结果 |
5.2 基于TOPSIS法的水资源安全评价模型 |
5.3 基于T-S模糊神经网络的水资源安全评价 |
5.3.1 样本准备与预处理 |
5.3.2 网络构建与训练 |
5.3.3 仿真模拟 |
5.3.4 评价结果 |
5.4 评价结果对比分析 |
5.5 水安全安全状况分析 |
5.6 障碍因子诊断 |
5.7 意见与建议 |
5.7.1 提高区域水资源利用效率 |
5.7.2 废污水再利用 |
5.7.3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
5.8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基于AHP-熵权法的西安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方法 |
1.1 确定权重 |
1.2 建立AHP-熵权法-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
2 西安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评价 |
2.1 评价指标的选取 |
2.2 构建模型 |
2.3 评价结果与对比分析 |
2.4 ArcGIS可视化分析 |
3 建 议 |
(10)西安市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研究现状 |
1.2.2 西安市水资源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 |
2.1 西安市自然地理概况与气候条件 |
2.1.1 地质地貌条件 |
2.1.2 气候特征 |
2.1.3 水文条件 |
2.2 西安市社会经济状况 |
2.2.1 行政区划与人口 |
2.2.2 经济发展状况 |
2.3 西安市水资源概况 |
2.3.1 水资源自然条件 |
2.3.2 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 |
2.3.3 水环境状况 |
2.4 本章小结 |
3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
3.1 水资源承载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
3.1.1 水资源子系统 |
3.1.2 生态环境子系统 |
3.1.3 经济子系统 |
3.1.4 社会子系统 |
3.2 初选指标 |
3.2.1 指标选取原则 |
3.2.2 指标体系建立 |
3.2.3 指标数据来源 |
3.3 筛选指标 |
3.3.1 主成分分析法基本原理 |
3.3.2 主成分分析法筛选指标 |
3.4 本章小结 |
4 西安市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 |
4.1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 |
4.1.1 主成分分析基本步骤 |
4.1.2 西安市水资源承载能力主成分分析法评价 |
4.2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西安市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 |
4.2.1 模糊综合评判模型 |
4.2.2 确定隶属度函数 |
4.2.3 确定指标权重 |
4.2.4 西安市水资源承载能力模糊综合评价 |
4.3 基于集对分析法的西安市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 |
4.3.1 集对分析法原理 |
4.3.2 基于集对分析法的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体系 |
4.3.3 西安市水资源承载能力集对分析法评价 |
4.4 评价结果对比分析 |
4.5 西安市水资源承载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评价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集对分析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集对分析法青岛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潜力分析[J]. 李治军,黄佳俊,景安琳,陈蕾. 陕西水利, 2022(01)
- [2]临汾市水资源承载力研究[D]. 许晖程.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3]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下石河子市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 吴凡. 石河子大学, 2021(02)
- [4]新疆和田河年径流丰枯遭遇研究[D]. 黄星. 石河子大学, 2021(02)
- [5]基于模糊集对分析-五元减法集对势的新疆水资源承载力评价[J]. 吴凡,陈伏龙,丁文学,何朝飞,龙爱华.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21(09)
- [6]水资源系统恢复力评价研究 ——以黑龙江省为例[D]. 李晓宁.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7)
- [7]贵阳市快速城镇化进程中水资源承载力演变[D]. 唐爱筑. 贵州大学, 2020
- [8]洛阳市水资源安全评价模型研究[D]. 邵莉.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20(01)
- [9]基于AHP-熵权法的西安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评价[J]. 艾亚迪,魏传江,马真臻.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2020(02)
- [10]西安市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D]. 王在兴. 西安科技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