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伤寒肠出血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伤寒肠出血临床观察

一、中西医结合治疗伤寒肠出血临床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彭泽旭[1](2021)在《通肠汤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知识图谱与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arly postoperative inflammatory small bowel obstruction,EPISBO)是指腹部手术后的早期,由手术创伤或腹腔内炎症和渗出物引起,形成一种机械与动力并存的粘连性肠梗阻,大部分可以通过非手术治疗治愈。通肠汤是湖北省中医院普外科长期以来的经验用方,由大黄、芒硝、枳实、厚朴、莱菔子等组成,具有通里攻下,行气止痛之功效。1.通过查阅和整理与术后肠梗阻相关的文献,挖掘出术后肠梗阻的研究主体、研究热点和演进趋势等。2.本研究旨在观察通肠汤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并进行客观评价。方法:1.基于Gephi和Cite Space软件对近25年术后肠梗阻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数据挖掘,提取文献数据进行知识图谱构建及分析。2.根据疾病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选取湖北省中医院外一科(肝胆胃肠外科)2018年11月到2020年12月收治的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51例患者。根据患者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24人,治疗组27人。对照组采用肠梗阻的基础治疗:禁食、胃肠减压、抗感染、肠外营养支持等西医常规方法促进胃肠道恢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将通肠汤胃管注入和中药保留灌肠治疗促进胃肠功能恢复。观察两组患者经不同治疗方案治疗后首次听到肠鸣音时间,首次经肛门排气、排便时间,腹痛缓解时间。并通过观察受试对象用药前后的生命体征及不良反应,询问具体用药感受,来评价其安全性。结果:1.近十年术后肠梗阻研究领域文献数量总体呈波动增长趋势;文献来源中刊登相关研究最多的期刊为《中国医药指南》、《河南外科杂志》等;研究机构主要集中在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唐山市人民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等,合作网络内部联系紧密;关键词“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自2000年开始凸显、“复方大承气汤”从2010年开始突现;“肿瘤坏死因子-α”“护理干预”“炎性肠梗阻”等聚类关键词研究频次较高。2.治疗组中临床治愈者22例、显效者3例、有效者1例、无效者0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组临床治愈者16例、显效者2例、有效者2例、无效者4例,总有效率为83.3%,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经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经治疗后首次听到肠鸣音时间、首次经肛门排气、排便时间,腹痛缓解时间均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安全性指标:本研究中所有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命体征等均未发现异常。结论:1.关于术后肠梗阻的研究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其中“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复方大承气汤”等为研究领域内的研究热点,在今后的研究中,研究者在不同地域间的合作交流可进一步加强,对区域资源的整合需进一步提高,以共同促进学科发展进步及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2.通肠汤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有明显疗效,有利于腹内炎症消退和渗出物的吸收,并能促进肠壁水肿程度的逐渐减轻,促进肠道功能的恢复,显着缩短住院时间,并能大大提高西医疗效,降低住院费用,减轻患者痛苦,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通肠汤治疗术后早期炎症肠梗阻值得临床应用。

胡秀莲[2](2016)在《陆渊雷学术思想与药物用量经验研究》文中认为研究目的:陆渊雷是民国初年着名“经方派”医家,临床治病善用经方,在当时与曹颖甫、余无言并称为上海研究仲景学说“三大家”。1929年与徐衡之、章次公创办上海国医学院,办校宗旨为“发皇古义,融会新知”,一生力主中医科学化,又被列为“中西汇通派”医家。由国内外研究情况得知,现代有关陆渊雷的研究资料并不多,尤其是对其临床用药,以统计方式来分析其用药特色者,更是未曾有过此类的发表文献。因此本文将分三部分来整理与探讨其学术思想,并运用Excel统计方法,藉由统计数据可以更清楚发掘这位中西汇通派暨经方大家的临床用药特色。研究方法:通过研读陆渊雷两大学术代表着作《伤寒论今释》、《金匮要略今释》,及其学术论文集《伤寒论概要》、《陆氏论医集》,将内容分成三个部分展开探讨。文中的第一部份为文献综述;第二部分对其学术思想做分析归纳整理。并对其病案《陆渊雷医案》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在所收录的六大类病案中,选择其治疗血证以及运用附子的特色,做了进一步深入探究。第三部分为病案的统计分析。课题中选取经方常用的50味药物(简称TOP50)进行病案药物剂量统计。在病案统计部分,只选取水煎煮之汤剂,计得有效方剂240首,总共享药物219种。统计利用Excel,对陆渊雷病案中经方TOP50药物进行使用频次、最大用量、最小用量、平均用量、最常用剂量、剂量分布区间、方剂总重量与药味数之统计。此外还对TOP50之外的药物,按照五版《中药学》的分类与顺序,将其分为解表药等13类,并分别计算其在陆渊雷病案中出现的单味药最大用量、最小用量以及使用频次。研究结果:学术思想部分归纳出以下几点,陆渊雷以西医科学观点来解释中医证候病理;在对抗疾病时尤其重视人体正气,其中包括阳气与营养物质;并论述流行病致病原因为病原菌,患病后毒害性物质存留体内,人体受病毒刺激后立即产生抗毒力,抗毒方法又视毒害性物质种类而有所不同,其排出的途径有发汗而解,有攻下而解;又归纳了水气致病诸证,包括胸肺蓄水证、胃蓄水证、肠蓄水证及肾蓄水证;陆渊雷认为三阴病为热病之变型,其中主要论述了少阴病;并且整理了陆渊雷对经方4种药物,芍药、葛根、柴胡、瓜蒂的特殊见解;陆渊雷以汇通中西医的思想,临床诊断治疗时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文中并举数例以说明;阐述陆渊雷注重阳气,善用附子;治疗血证,见解独到。经统计分析,药物使用频次最高者为甘草149次,其次为芍药146次。药物用量最大者为地黄、黄芪、煅牡蛎、酸枣仁,各为30g。用量最小者为黄连0.9g,其次为人参、干姜各1.5g,桔梗、桂枝、麻黄各1.8g。经方TOP 50的52种药物,平均用量多在15g以下,且多集中在5—10g之间,总共有21种药物。最常用剂量值为9g,总共有12味药;其次为6g与12g分别各有10味药。最常用剂量范围,大部分都在2010版《药典》所载的药物使用剂量范围之内,只有半夏、泽泻、桃仁略超出《药典》所载剂量范围。据最常用量/2010《药典》上限值,数据比大于1者只有半夏、泽泻、桃仁3种药物。剂量分布区间与2010《药典》剂量范围比较,其中有16种药物大于2010版《药典》剂量范围,又以芍药、茯苓、地黄、贝母、大枣、酸枣仁6种药物明显超出《药典》剂量范围2倍或接近2倍。陆渊雷病案240首汤剂中的药味数目主要集中在11--12味,总共有113首,占47.1%,将近半数。其中汤剂最小用药味数4味,为治伤寒太阳证见有胸膜炎之十枣汤,方剂总重量43g。汤剂最大用药味数19味,为治内科杂病之肺结核及肠痈,方剂总重量分别为168g,151g。方剂总重量主要集中在70 g--100 g区间,有114首,占方剂总重量数目百分比47.5%。结论:陆渊雷基于当时中医科学化的强烈企图,以及自己学有涵养的国学知识,以今释仲景经文,在第二部分中整理陆渊雷对仲景学说的见解,其以科学观点来探究《伤寒论》及《金匮要略》的条文与处方用药,以西医观点解释条文所述诸多病证,并藉由其学术见解与临床经验来分析经方之组成与用药。第二部份后面的两个单元,为对陆渊雷研究的二个专论-在附子专论中,探讨陆渊雷对于附子药法的学术观点与论治思想,其宝贵的诊治思想与临证用药经验,对后世医家有重要启发与指导意义。血证专论中,探讨陆渊雷对血证的治疗经验与用药特色。第三部分藉由统计分析,对陆渊雷临床用药做了更深入的探讨,了解其最常用的药物皆在经方TOP 50的药物内,其使用频次明显高于经方TOP 50之外药物,由此更印证其善用经方之特色。此外,并对陆渊雷运用TOP 50之外的药物,也作了归类分析,这对研究陆渊雷临床用药特色提供了参考数据。

王志坚(Wong Chi Kin)[3](2016)在《《临证指南医案》中黄柏应用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研究《临证指南医案》中黄柏的应用规律,并与本草文献和《伤寒杂病论》内对黄柏之运用作比较,探索黄柏在应用规律和温病学派对伤寒之继承和发扬,总结黄柏之功效及运用原则,为现代中医临床正确地运用黄柏的依据。方法:以《临证指南医案》为基础,分析有关黄柏运用和含有黄柏的医案,对其病种、症状、证型、病程长短、就诊次数和各卷门中的应用、病机、望诊、舌诊、脉象、黄柏配伍、成方等,采用EXCEL建立数据库,整理相关数据,应用IBM SPSS Statistics 2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临证指南医案》记载有关黄柏的医案中,(1) 10卷中各卷都有应用黄柏的医案,但其应用次数不同,其中卷七应用最多,共应用26次,占应用总数的25.2%;其次是卷三,共应用21次,占应用总数的20.4%。(2) 62门中共有39门应用黄柏,应用频次最多的依次为淋浊、遗精、痿、痢、便闭、疝、虫、便血、痹等。(3) 绝大部分医案全程运用黄柏,共80则,占所有103则医案的77.7%。(4) 记载的诊次一般为1次,共占所有医案的66.0%。其次为2次,占15.5%。(5) 应用黄柏医案遍及8大现代医学系统,应用较多的系统依次为消化、运动、泌尿、生殖、神经、循环等,其中消化系统最多(34次,33.0%)。(6) 只有3次论及患者舌象情况,其中舌白、舌干苔白、舌灰边白各1次。(7) 全书合共有23处记载脉象。依次序出现次数最多为数脉, 其后为其他相兼脉,沉脉,弦脉,细脉,实脉,洪大脉,散脉,濡脉及革脉。(8) 最多见的证型为实证(多为湿热、热毒、心肝肠实火),近45%,而虚证(多为肝、肾单独或同时阴虚)稍多于虚实夹杂证(多为肾虚合并湿热,或心肾不交)(9) 根据《医学心悟》治病八法,除汗法和吐法外,其余下、和、温、清、消、补,六法都有医案记录。其中以清兼补法用最多。其后依次为清法,温补法,清和法,消法,清兼下法,消补法,温下法与补法。。(10)共有103条含黄柏组方,共采用四种剂型,其中采用汤剂69条,占67%;丸剂31条,占30%。(11)含黄柏的成方只有9条,其中出现最多的是滋肾丸,共出现12次,占所有成方的31.6%;其次安胃丸7次,占18.4%。成方以丸剂多见,共出现30次,占78.9%;其次为汤剂,出现7次,占18.4%;散剂出现1次,占2.7%。(12)与黄柏配伍最多的中药依次是黄连、茯苓、知母、泽泻、熟地黄、白芍、川萆薛、生地、人参、肉桂、龟版(连同龟甲)、广皮、牛膝、山栀、青皮、茅苍术、川楝子、当归。配伍次数最多的是黄连,共28次,占4.1%。(13) 标记了7中炮制类型的黄柏,分别为:炒焦黄柏、炒黑黄柏、略炒黄柏、盐水炒黄柏、炒黄柏、黄柏、生黄柏。运用最多的是黄柏,共应用93次,占总数的90.3%。(14) 共有8处记载黄柏的用量,用量从5分到8两不等。结论:(1) 叶氏使用黄柏的医案多是一两剂药即对症取效,而且多在全程或前期就使用黄柏。疗效之显着,反映了叶氏辩证能力超群,或者揭示黄柏使用指征的把握其实并不困难。(2) 叶氏应用黄柏治疗的病症广泛,月.不同的炮制方法,能分治表里上、中、下三焦,或趋降其寒性,增加其疗效。但其主治仍离不开其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苦寒坚阴等。(3) 黄柏药性苦寒最善清化湿热,滋阴降火。故望诊中出现湿热蕴结(色黄、形膨、胀、肿)、湿热熏蒸蒙蔽清窍(色苍、神呆、迷、欲昏),叶氏承《神农本草经》之旨,认为黄柏善解湿热蕴结,可使湿去热走,燥湿而不伤阴。或阴虚火旺(形瘦)、虚火上炎(色赤)等证候是叶氏使用黄柏的指征,叶氏多次提及黄柏的潜阳、和阳功效。(4) 叶氏在医案中只有3次论及舌象。分别为舌白、舌干苔白、舌灰边白。证明黄柏在炮制后,寒性趋降,但仍能保持其化湿特性。(5) 所有黄柏医案中未见迟脉、结代脉等脉象,笔者认为若遇寒邪凝滞证型不宜用黄柏。(6) 脾胃虚弱、肾阴阳两虚、或素体虚寒者,慎用黄柏,或师李东垣法配伍健脾胃药或师朱丹溪法配伍补肾药。叶氏不只是一味使用黄柏泻实火,解热毒,还用来清虚火、潜阳、和阳,黄柏祛湿,湿去热走而阳气归源。(7) 清补法之所以使用最多,这是由于这些医案中,都不是以黄柏作为主药的缘故。(8) 叶氏擅长使用黄柏与其它药味配伍,实现相须为用或制约温燥药药性。(9) 叶氏使用含黄柏的内服膏剂和酊剂,这种剂型创新值得后世借鉴和研究。(10) 叶氏继承并进一步发扬了李东垣独创的滋肾丸,大胆创新性地使用滋肾丸治疗多种病症如肝风、遗精、淋浊、便闭、疝、诸痛等,并取得良效。叶氏安胃丸是在仲景《伤寒论》中乌梅丸化裁而来,体现了叶氏对经方的传承与创新。(11) 叶氏采用含黄柏成方时多选丸剂,表明其使用黄柏每次量少,且不入汤剂水提取药理成分,而以吞服为主的用药特色。(12) 叶氏认为黄柏炒制的辅料及程度如果不同,可能引起不同的疗效药性药理变化。(13) 叶氏使用黄柏量小效宏的临床经验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余泱川[4](2012)在《广东当代中医学术史研究(1949至1979年)》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根据《当代汉语词典》的定义,“当代”一词作为一个史学概念,“一般指建国后到现在这一时期”。而新中国成立后的30年,是当代中医发展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阶段。这一时期,中医摆脱了鸦片战争以来被质疑、被限制的处境,其作为一个独立的、与西医并行的医学体系的地位,重新获得官方与民间的承认,中医的学术研究与临床医疗都在政府和人民的支持下纳入正轨,并取得长足的发展,同时该时期也是国家对于中医政策、中医学术研究方向的探索期,从提倡“中医科学化”、“中医进修”到“西医学习中医”、“中西医结合”,医学政策的制定与修正频现;从以“科学化”革新中医药学术经验,到“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遗产”,再到强调实践的中医学术研究,30年间中医学术研究的方向、模式及重点亦不断发生变化。唐太宗说:“以史为鉴”,研究这一时期的中医学术的发展情况,可为重要的学术人物、学术事件、学术成果存史,观察学术研究特征的嬗变,更重要的是可以对今天中医学术研究的现状知所从来,探究那些重要的学术研究活动、成果从萌发、积累到走向成熟的具体过程,为今后中医学术的发展提供些许借鉴。“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曾说:“医学研究不能脱离地理环境、社会环境、个人体质等因素,而中医的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原则,正好重视了这些内容”。地域医学虽然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但因对于医学史及医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而迅速成为一个活跃的研究方向。广东具有悠久的中医学术、医疗传统,同时作为近代中国最早接触西方文明,最早受到现代化思潮冲击的地区,广东既是西医在华发展的中心地带,又是最早萌发中医革新思潮和中医现代化教育的地区,其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历次中医学术革新,理论大讨论中都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同时,广东独特的气候、地理环境,以及地域经济、文化明清以来的勃兴,促使岭南地域医学随着建国后对中医学术研究的深入而结出硕果。本论文通过对广东建国后的中医学者群体,学术发展特征,政策、文化因素对学术研究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研究,冀望可以发现1949至1979年广东中医学术研究的特征及形成这些特征的因素。学术界对香港中医发展情况从前关注不多,但随着陈存仁、谢永光等一批在港名医的着述出版,该地中医史的研究价值逐渐凸显。香港毗邻广东,新中国成立以前,两地医学交流频繁,当时几乎所有香港的名医都是祖籍广东的客籍人士,香港的中医医疗、教育、学术研究莫不赖历年迁港的内地名医推动,而大陆解放前一批“海派名医”迁港的历史意义尤为重大,他们在香港着书、兴学、行医,使香港变为大陆之外的第二个中医学术中心。该时期香港有代表性的医家、医着、中医学校、学术活动少有系统的记述,本研究力图对1840年以来,特别是“二战”后香港代表医家的生平事迹、着作;着名的医学院校,重要的学术活动进行研究,力图勾勒出百余年来香港中医发展的概貌,另外特别对“迁港中医”这一群体进行研究,并分析其对香港中医发展的贡献和影响。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包括文献的查找,资料的收集、鉴别、整理、汇编等。文献研究法是基础工作开展时使用的主要方法,包括资料调研收集,资料归类汇编。本研究所涉及的文献有三大来源:一为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医史文献学科藏书,收集内容包括了1949年至1979年间的中医学术期刊、专着、会议文献、研究成果汇编、政策公文汇编等等;二为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地方文献馆,收集内容主要是历年来政府发布的卫生政策法规原文,关于中医医疗、学术的统计数据,以及少量出版地在香港的学术文献;第三个来源是香港中医师陈永光先生所提供的大量的香港医家专着、中医教材、学术团体资料汇编等等。本研究按照医史文献学科研究方法与标准,其具体研究步骤为:①首先利用基础医学院中医医史文献学科的内部书目、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地方文献馆馆藏书目查找所需文献。②然后按图索骥,以借阅、拍照、复印、扫描等方式获取文献,并将重点文献转换成10万字的数字形式以便利用。③最后将已获文献进行汇编,建立本研究专用的书目、文献目录,并以时间顺序、学科分类、医家姓名建立三种索引,配合已转换为数字格式的重点文献,形成一套可以按照文献内部、外部特征进行检索调阅的文献资料。本研究对于文献研究的标准是:引用文献全部为一次文献,文献版本尽可能获取首版,重要观点用文献原文体现。2、理论评述法:是采用归类分析、归纳演绎、传统阐释、相关对比等方法,以《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中华医史杂志》《中医文献杂志》的相关研究方法为行业标杆,按照其行文规范的要求,概述和详述医家生平、重大政策、学术事件;凝练学者学术观点;总结单一或群体医家的学术倾向;将同一时期、同一类型的学术研究、学术观点进行对比;探索某一因素对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学术研究的观点、成果的影响。具体到论文内容中,对于某一时期学术发展的历史、政治背景,某一机构或某一医家的学术活动多采用记述法;对某一医家的着作内容、学术思想则采用传统阐释和归纳演绎的结合;对某一时期或某一地区学术发展的特征研究采取的是归纳演绎与相关对比的结合。研究成果本论文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1949年至1979年广东中医学术史研究,该部分以时间为序又分为三章。第一章对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3年间广东中医的学术史进行研究,其中第一节记述该阶段中医学术发展的历史、政治背景,包括:“中医科学化”政策的形成及其具体内容,全国及广东省的各项卫生统计数据等等;分析“中医科学化”政策在广东实践过程中的一些特征及其成因。第二节介绍广东实践“中医科学化”的学者群体并分析其特征;记述广东当时的主要学术期刊及其学术倾向和刊登之有代表性的学术论着。第三节首先研究广东中医界在“中医科学化”中对如何看待传统理论以及学术革新途径、方法等具体问题的讨论,归纳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和持不同观点者的争鸣情况;其后概述当时广东中医界两份系统化阐述“中医科学化”原则、步骤、标准的学术整理方案并提炼其中的要点。第四节总结广东中医界实践“中医科学化”过程中在医学文献整理、中医理论研究、针灸、脉诊学、中药提炼等方面的各项成果。第五章分析该时期广东中医学术发展的特征,即:①中医界对于“中医科学化”的参与积极、务实;②参与者的学术素养保证了学术探讨的理性与深入;③承认中西差异,立足中医本位的“科学化”;④对于中医学术研究方向、模式的探讨意义深远。第二章对1954至1965年间的广东中医的学术史进行研究。其中第一节记述该时期广东两份重要的学术期刊,《广东中医》和《广东医学(祖国医学版)》的概况及其与学术研究的关系;介绍当时主要的中医研究机构——广东省中医药研究委员会的概况及其对学术发展产生的影响。第二节论述1956、1957年间几篇探讨中医学术研究态度和具体观点的争鸣文章,分析这些论争产生的背景和其对广东中医学术研究的意义。第三节至第六节论述该时期广东中医研究在医学文献整理、地域医学研究、基础理论探讨、临床医学研究诸领域的研究活动及学术成果。第七节总结1954至1965年间广东中医学术发展的特征。第三章对1966至1979年间的广东中医的学术史进行研究。其中第一节记述该时期广东医学界对于中医脾胃学说在文献收集整理、临床研究、实验研究等方面所取得的更深层次的研究成果。第二节论述在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领域的研究情况,具体内容为在中西结合治疗急腹症、外伤骨折正骨手法研究、针刺麻醉研究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果。第三节论述该时期广东医学界对于青蒿素、破伤风抗毒素、毛冬青等中药特效药的研究。第四节介绍侯灿、梁直英等人将现代医学、科学上的新方法、新理论引入到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取得的成果。第五节总结1966至1979年间广东中医学术发展的特征。第二部分是关于近代以来香港中医学史的研究。分为两节,第一节的研究内容是香港中医在医疗、教育、社团组织等方面的发展概况。详细的记录了:①香港中医行医方式的演变及东华三院等医疗机构的发展历程;②香港中医在规模、办学方式上的发展以及着名中医学校的概况;③香港知名中医社团成立、合并、发展的状况及其对香港中医发展所作出的贡献。第二节的研究内容是“侨港中医”这一群体的基本情况及其对香港中医医疗、学术、教育的影响。首先论述侨港中医的内涵并介绍历次中医侨港热潮及其历史成因;然后选取十余位祖籍广东及其他地区的侨港名医,重点论述其生平、事迹、学术活动和重要着作;最后从整体上论述“侨港名医”对于香港中医事业的影响和贡献。研究结论以中医基本政策的制定与调整,学术研究模式、重点及方向的转变,学者主体的转变,重大历史、政治事件的影响为依据,作者认为1949年至1979年的广东中医学术史应划分为三个历史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49至1953年,该阶段国家关于中医学术的政策是“中医科学化”,主要学术活动是民间自发进行的关于中医学术革新意义、途径、目的的学术讨论以及在文献研究和剂型改进方面的初步实践。该阶段是建国后广东中医学术发展的奠基阶段。第二个阶段是1954至1965年,国家及时对中医政策进行调整,鼓励对传统医学进行继承与发扬,推动中医高等教育和师带徒教育,广东的中医研究在文献整理、理论探讨、地域医学、传染病防治等诸方面均获得丰硕成果。该阶段是建国后广东中医学术蓬勃发展的时期。第三阶段是1966年至1979年,该阶段由于国家对中医研究重点的调整,广东中医学术研究开始以中西医结合研究为主,强调临床实践,以重大疑难疾病的治疗为主要方向,在急腹症治疗、针灸麻醉、骨伤复位、特效药研究等方面取得突破,该阶段是建国后广东中医在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上获得巨大成绩的阶段。广东作为全国中医学术蓬勃发展的中心地区之一,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医学文化积淀使该地区在建国后的中医学术发展带有一些鲜明的特征。笔者认为这些特征是:①以临床实践为学术研究的导向和根本动力;②以国家政策支持为学术发展的推动力量;③以知名学者和民间支持作为学术研究的支撑力量;④坚持中医本位,注重前人学术经验的继承和发扬。这些特征决定了1949至1979年间广东中医学术的基本形态,同时也是未来中医学术研究事业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

梁晓夏,张保国,刘庆芳[5](2009)在《白头翁汤现代临床应用》文中研究说明

张壮玲[6](2007)在《白头翁汤的临床应用近况》文中提出白头翁汤始见于张仲景《伤寒论·厥阴篇》。白头翁汤于宋本《伤寒论》中两见,分见于371条、373条,文曰:"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下利欲饮水者,以有热故也,白头翁汤主之。"白头翁汤方由白头翁、黄连、秦皮、黄柏4药组成。"有清热燥湿、凉肝止利之功,

黄伟震[7](2001)在《中西医结合治疗伤寒112例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说明选符合伤寒诊断标准住院患者 176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 112例 ,对照组 6 4例。治疗组予氯霉素等西药常规治疗加中药辨证施治 ,对照组仅予西药治疗。结果 :治疗组痊愈 10 8例 ,无效 (并发症 ) 4例 ,痊愈率为 96 .43% (95 % CI=90 .48%~98.6 6 % ) ;对照组痊愈 5 9例 ,无效 5例 ,痊愈率为 92 .19% (95 % CI=85 .6 2 %~ 98.76 % ) ,两组痊愈率比较 ,有统计学差异 (χ2= 7.6 912 ,P<0 .0 1)。治疗组较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的危险性明显降低 ,OR=0 .44 (95 % CI=0 .16~ 0 .6 5 ) ,每治疗 2 4人可减少1人发生并发症 ,NNT=2 4(95 % CI=16~ 38) ;且退热时间、住院时间、氯霉素用量也显着减少 (u=4.775 3、2 .7986、4.2 90 6 ,P<0 .0 1)。

罗海琳,朱国俊,罗国钧[8](1992)在《中西医结合治疗伤寒病的若干问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随着抗生素的发展和卫生条件的改善,伤寒病的发病率已较前大为降低,但近几年来各地时有发生,仍为临床常见热性病之一。现就诊断确切的26例作一回顾性分析,并对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有关问题作一初步探讨。一、病例选择1.经血或/和大便培养检查,伤寒杆菌或副伤寒杆菌阳性者;2.伤寒凝集试验 TO 在1:80以上,TH 在1:160以上或 PA、PB 在1:160以上,并随病程而效价逐步升高者;

余中方[9](1989)在《中西医对照治疗伤寒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表明 我们将1988年1~11月间内科病房收治的122例伤寒病人分别用中西医结合和单纯西药治之,以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伤寒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梁湛聪[10](1974)在《中西医结合治疗肠伤寒的初步体会》文中认为 肠伤寒是一种危害人民健康较大的急性传染病。目前,氯霉素虽仍被用为治疗肠伤寒的首选药物,但存在着一定的缺点。氯霉素治疗后的复发率有所增加,(约10%的病例,于体温恢复正常1~2周又复发)。体温恢复正常所需的天数亦有所延长,据 Chakraborty 氏报导,自1956年至1960年间,用氯霉素治疗肠伤寒,退热所需天数平均从3.5天增加到6.2天。

二、中西医结合治疗伤寒肠出血临床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西医结合治疗伤寒肠出血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通肠汤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知识图谱与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略缩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术后肠梗阻的文献知识图谱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数据收集
        1.2 数据整理与筛选
        1.3 分析工具
    2 结果
        2.1 文献发布年度统计
        2.2 文献来源情况统计
        2.3 研究机构分布统计
        2.4 关键词可视化分析
    3 讨论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西医诊断标准
        1.2 中医诊断标准
        1.3 病例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试验设计
        2.2 随机分组
        2.3 治疗方法
        2.4 观测指标
        2.5 疗效判定标准
        2.6 统计方法
    3 结果
        3.1 一般人口学资料比较
        3.2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3.3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首次听到正常肠鸣音时间比较
        3.4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首次经肛门排气时间比较
        3.5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首次经肛门排便时间
        3.6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腹痛缓解时间
        3.7 安全性观察结果
    4 讨论
        4.1 现代医学对EPISBO的认识
        4.2 祖国医学对EPISBO的认识
        4.3 通肠汤治疗EPISBO的疗效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1.文献综述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2.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
致谢

(2)陆渊雷学术思想与药物用量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1 综述一 中西医汇通派研究概况
        1.1.1 简述中西汇通的历史沿革
        1.1.2 中西医汇通派医家恽铁樵介绍
        1.1.3 陆渊雷与恽铁樵的渊源
    1.2 综述二 陆渊雷学术思想研究概况
        1.2.1 陆渊雷生平简介及学术贡献
        1.2.2 陆渊雷学术思想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陆渊雷的学术思想
    2.1 陆渊雷生平简介与学术贡献
        2.1.1 陆渊雷生平介绍
        2.1.2 陆渊雷的着作与学术贡献
        2.1.3 中医科学化积极扞卫中医
        2.1.4 中医教育
    2.2 日本汉方医学对陆渊雷学术思想的影响
    2.3 西医科学观点解释中医证候病理
    2.4 重视人体营养物质
    2.5 论述毒害性物质
        2.5.1 毒害性物质从汗而解
        2.5.2 毒害性物质从攻下而解
    2.6 水气致病诸证
        2.6.1 胸肺蓄水证
        2.6.2 胃蓄水证
        2.6.3 肠蓄水证
        2.6.4 肾蓄水证
    2.7 三阴病为热病之变型
    2.8 陆渊雷对4种经方药物的特殊见解
        2.8.1 芍药
        2.8.2 葛根
        2.8.3 柴胡
        2.8.4 瓜蒂
    2.9 辨病与辨证相结合
        2.9.1 血痹虚劳病
        2.9.2 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
        2.9.3 腹满寒疝宿食病
        2.9.4 痰饮咳嗽病
        2.9.5 呕吐哕下利病
        2.9.6 疮痈肠痈浸淫病
        2.9.7 妇人妊娠病
        2.9.8 妇人产后病
        2.9.9 妇人杂病
    2.10 注重阳气 善用附子
        2.10.1 归纳附子三大主要药法
        2.10.2 归纳第一类论及三方
        2.10.3 归纳第三类镇痛三方
        2.10.4 附子药性论说
        2.10.5 阳虚水肿以及阳亡而津不继
        2.10.6 附子运用理论实验相结合
        小结
    2.11 治疗血证见解独到
        2.11.1 论治血证五大特色
        2.11.2 论治便血证
        小结
第三部分 陆渊雷临床方药用量统计分析
    3.1 频次统计
        3.1.1 经方TOP 50药物的频次统计
        3.1.2 经方TOP 50之外药物的频次统计
        3.1.3 经方TOP 50之外药物的分类频次统计
        3.1.4 经方TOP 50药物与经方TOP 50之外药物之间的相关比值
    3.2 最大用量、最小用量、平均用量及最常用剂量的统计分析
        3.2.1 最大用量、最小用量、平均用量及最常用剂量与使用频次的关系
        3.2.2 平/均最常用量统计
        3.2.3 陆渊雷使用药物剂量与《药典》的比较
        3.2.4 药物剂量分布区间统计与《药典》的比较
    3.3 陆渊雷病案240首汤剂中的药味数目
    3.4 陆渊雷病案240首汤剂中的方剂总重量值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临证指南医案》中黄柏应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1 《临证指南医案》相关研究进展
        1.1.1 《临证指南医案》中单味药的应用研究进展
        1.1.2 《临证指南医案》中对某病用药规律的研究进展
    1.2 黄柏相关研究进展
        1.2.1 地道沿革
        1.2.2 分布
        1.2.3 性状
        1.2.4 炮制
        1.2.5 性味归经
        1.2.6 功效主治及相关论述
        1.2.7 现代应用
        1.2.8 张仲景对黄柏的方证研究
        1.2.9 近代名老中医对黄柏用药的体会
        1.2.10 黄柏配伍研究进展
        1.2.11 黄柏药理研究进展
        1.2.12 黄柏安全性研究进展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2.1 临床资料
        2.1.1 资料来源
        2.1.2 研究对象
        2.1.3 纳入标准
        2.1.4 排除标准
    2.2 研究步骤
        2.2.1 分析黄柏的药性与功效
        2.2.2 分析黄柏在经方中的应用
        2.2.3 筛选医案
        2.2.4 收集数据,建立数据库
        2.2.5 统计分析
    2.3 研究结果
        2.3.1 黄柏在各卷中的应用情况
        2.3.2 黄柏在各门中的应用情况
        2.3.3 黄柏在病程不同时期的应用情况
        2.3.4 医案中患者的就诊次数
        2.3.5 所论述症状在现代医学系统中的分类情况
        2.3.6 医案中所论述望诊的情况
        2.3.7 医案中所论述舌象的情况
        2.3.8 医案中所论述脉象的的情况
        2.3.9 含黄柏医案的证型及脏腑虚实分布情况
        2.3.10 医案选用的治法分布情况
        2.3.11 含有黄柏的成方
        2.3.12 黄柏成方在各卷中的应用情况
        2.3.13 各门中含黄柏成方应用的情况
        2.3.14 各条含黄柏成方在各门中详细应用情况
        2.3.15 各条含黄柏成方在不同证型中的详细应用情况
        2.3.16 各条含黄柏成方在阴阳辩证中的应用情况
        2.3.17 各条含黄柏成方在各脏腑中的应用情况
        2.3.18 含有黄柏组方的剂型分布
        2.3.19 与黄柏配伍的药味及其频次
        2.3.20 各种炮制黄柏的运用情况
        2.3.21 各种黄柏的用量统计
第三部分 讨论
    3.1 黄柏在《临证指南医案》中各卷、门、系统应用的分析
    3.2 《临证指南医案》中应用黄柏医案病证虚实、病位、病机与治则、治法的分析
    3.3 《临证指南医案》中应用黄柏医案望诊的分析
    3.4 《临证指南医案》中应用黄柏医案切诊的分析
    3.5 《临证指南医案》中应用黄柏医案的病程及就诊次数的分析
    3.6 《临证指南医案》中应用黄柏医案的成方及其在卷门中分布情况的分析
    3.7 《临证指南医案》中应用黄柏医案组方剂型的分析
    3.8 《临证指南医案》中黄柏与药味配伍的分析
    3.9 《临证指南医案》中黄柏炮制种类的分析
    3.10 经方与《临证指南医案》中黄柏用量的对比分析
    3.11 黄柏的药用忌宜
第四部分 结语
第五部分 参考文献
第六部分 附录
第七部分 致谢

(4)广东当代中医学术史研究(1949至1979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一、研究现状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内容
    五、研究意义与预期成果
    参考文献
第一章 “中医科学化”政策下的学术探讨与实践(1949至1953年)
    第一节 建国后“中医科学化”思潮的历史、政策背景
        一、“中医科学化”政策的提出
        二、“中医科学化”对于广东中医界的特殊意义
    第二节 广东“中医科学化”的主要群体和学术阵地
        一、以民国时期各中医学校教师及毕业生为主的进步中医
        二、具有中医学术素养的开明西医、药师
        三、“中医科学化”的学术阵地——《广东中医药》与《星群医药月刊》
    第三节 围绕“中医科学化”中基本问题的研究与讨论
        一、关于中医药传统理论价值的探讨
        二、梁尚博关于“中医科学化”研究方向的设想
        三、谭次仲的“中医科学化”方案
    第四节 广东中医界对于“中医科学化”的学术实践
        一、医史文献研究
        二、中医理论研究
        三、脉学研究
        四、针灸机理及治疗学的研究
        五、星群药厂与中药炼剂研究
    第五节 广东“中医科学化”学术革新运动的特征
        一、中医界对于“中医科学化”的参与积极、务实
        二、参与者的学术素养保证了学术探讨的理性与深入
        三、承认中西差异,立足中医本位的“科学化”
        四、对于中医学术研究方向、模式的探讨意义深远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政策引导下的中医学术勃兴(1954至1965年)
    第一节 重要的中医学术期刊与学术研究机构
        一、《广东中医》与《广东医学·祖国医学版》
        二、广东省中医药研究委员会(广东中医药研究所)与广东省中医药学会
    第二节 以学术讨论端正对继承发展中医学术的态度
        一、梁乃津对余云岫及其学术观点的批判
        二、对《新针灸学》的评论及相关争论
        三、对龙世雄“关于中医中药的研究问题”一文的评论
    第三节 医史文献研究
        一、萧熙的医史文献研究
        二、赵思兢关于中药功效及炮制法的文献溯源
        三、张创献关于经络实质与“九针”源流的考证
    第四节 地域医学研究
        一、岭南医家、医籍、医学文化研究
        二、广东医家医案、医话研究及医疗经验提炼总结
        三、岭南生草药及验方研究
    第五节 关于中医理论核心、诊疗手段的探讨
        一、关于中医理论核心的大讨论
        二、关于脉学的大讨论
        三、中医五脏相关学说的提出
    第六节 中医临床医学研究
        一、中医脾胃学说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二、中医防治重大传染病的研究
        三、妇科疾病防治
        四、儿科疾病的中医治疗学研究
        五、针灸手法、模型及经络学说研究
        六、五官科疾病的中医治疗
    第七节 1954至1965年广东中医学术研究特征
        一、注重文献研究对中医学术研究的先导作用
        二、岭南医学研究方兴未艾
        三、注重名医在学术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四、空前活跃的学术气氛
        五、中医防治传染病研究成果丰硕
        六、国家政策推动学术勃兴
    参考文献
第三章 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的繁荣(1966至1979年)
    第一节 脾胃学说研究的深入
        一、文献收集整理方面
        二、临床研究方面
        三、实验研究方面
    第二节 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的重大成果
        一、中西结合治疗急腹症
        二、外伤骨折正骨手法研究
        三、针刺麻醉研究
    第三节 中药特效药及岭南生草药研究
        一、青蒿素防治疟疾研究
        二、破伤风抗毒素的研究
        三、毛冬青防治脉管炎研究
        四、岭南生草药研究
    第四节 中西医理论结合研究
        一、侯灿关于“八纲”现代医学意义的研究
        二、关于中医基础理论中控制论原理的探讨
        三、梁直英从控制论角度对《伤寒论》的再认识
    第五节 1966至1979年广东中医学术发展特征
        一、中西医结合研究成为学术活动的主流
        二、临床应用研究成果丰硕,理论、文献研究相对匮乏
        三、注重现代科学前沿理论与中医学术研究的结合
    参考文献
第四章 香港地区中医发展史略
    第一节 香港中医发展概况
        一、港英政府对中医的歧视和限制
        二、香港中医医疗机构发展概况
        三、香港中医教育发展概况
        四、香港中医团体发展概况
    第二节 侨港名医与香港中医药学术的发展
        一、侨港中医群体
        二、“侨港名医”对香港中医事业的贡献
        三、“二战”后着名侨港医家及其在港学术成就
    参考文献
结论
图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5)白头翁汤现代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治疗细菌性痢疾
2 治疗阿米巴痢疾
3 治疗阿米巴肠病
4 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5 治疗直肠炎
6 治疗肠炎
    6.1 急性肠炎
    6.2 鼠伤寒肠炎
    6.3 化学性肠炎
    6.4 出血性肠炎
7 治疗伤寒
8 治疗中风后腹泻
9 治疗泌尿系统感染
10 治疗急性肾盂肾炎
11 治疗淋巴结结核
12 治疗阿米巴肝脓疡
13 治疗盆腔炎
14 治疗急性婴幼儿菌痢
15 治疗中毒性痢疾
16 治疗真菌性角膜炎
17 治疗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
18 治疗复发性鼻出血
19 治疗淋菌性尿道炎
20 治疗女性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

(7)中西医结合治疗伤寒112例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
    1.2 一般资料:
    1.3 发病情况
        1.3.1 门诊资料:
        1.3.2 病人入院时主要症状
        1.3.3 实验室检查
    1.4 治疗组中医分型: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2.1.1 西药治疗:
        2.1.2 中药治疗:
    2.2 对照组: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标准
    3.2 治疗结果:
    3.3 两组治疗情况比较:
4 讨论

四、中西医结合治疗伤寒肠出血临床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通肠汤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知识图谱与临床观察[D]. 彭泽旭.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10)
  • [2]陆渊雷学术思想与药物用量经验研究[D]. 胡秀莲.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8)
  • [3]《临证指南医案》中黄柏应用的研究[D]. 王志坚(Wong Chi Kin).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6(11)
  • [4]广东当代中医学术史研究(1949至1979年)[D]. 余泱川.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2(09)
  • [5]白头翁汤现代临床应用[J]. 梁晓夏,张保国,刘庆芳. 中成药, 2009(02)
  • [6]白头翁汤的临床应用近况[A]. 张壮玲.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常见病研讨会论文集, 2007
  • [7]中西医结合治疗伤寒112例临床观察[J]. 黄伟震. 山西中医, 2001(06)
  • [8]中西医结合治疗伤寒病的若干问题[J]. 罗海琳,朱国俊,罗国钧. 中医药研究, 1992(04)
  • [9]中西医对照治疗伤寒的临床观察[J]. 余中方. 四川中医, 1989(08)
  • [10]中西医结合治疗肠伤寒的初步体会[J]. 梁湛聪. 广医通讯, 1974(03)

标签:;  ;  ;  ;  ;  

中西医结合治疗伤寒肠出血临床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