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超文本下的知识进化(论文文献综述)
梁佳鸥[1](2021)在《玄幻类网络小说的民粹主义叙事研究》文中指出从20世纪末至今,随着互联网技术日渐高阶、媒介快速更迭,传统文学面临着边缘化危机,而网络小说作为一种新型文学在这样的背景下逐渐发展壮大。自1998年第一部网络小说《第一次亲密接触》面世至今,网络小说的创作规模、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在众多网络小说类型中,玄幻类网络小说自2005年发展至今,一直以传奇的叙事特征、夸张的想象空间及浪漫的写作手法赢得广大读者的青睐。随着读者的需求量日益增长,玄幻类网络小说作品数量不断增多,从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读者的价值观以及行为模式。作为一种文化软实力,玄幻类网络小说的存在和发展势必是顺应时代、迎合民意、影响观念、体现价值的一支重要力量。而究其发展的根源,应从小说的叙事研究介入,探究叙事模式如何影响读者的心理态势,进而对把握读者的情感诉求和社会现实问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从玄幻类网络小说的作品中可以看出,其创作方式及叙事手法所具备的浪漫主义色彩体现了平民语境中的主观意识与理想价值。作者以二元对立的经典叙事母题为创作基准,平民化叙事与对抗叙事的结合成为了玄幻类网络小说的典型特征,也成为了读者代入实现逆袭快感、满足欲望诉求的重要因素,由此产生的消极影响、极端意识进一步显现出作品所蕴含的一条民粹主义叙事路径。本文旨在从玄幻类网络小说作品中探究叙事中的浪漫主义色彩,发掘其中的平民化叙事特征,进而分析由平民化叙事向民粹主义叙事演变的现象。基于这一现象,探究玄幻类网络小说在创作传播中的发展路径,从而为引导网络小说的正向传播提供有效参考。本文的研究思路将分为四个主体章节,简介如下:第一章,绪论部分的构成分为研究背景、研究方法、文献综述、研究意义以及研究创新点。第二章将聚焦于玄幻类网络小说作品中的浪漫主义叙事风格,从传播形式、创作框架等表现形式介入,探讨表现形式所引导的平民化叙事特征,进而在平民化叙事的情感价值传达中发掘潜藏的民粹意识。第三章,基于玄幻类网络小说中独特的浪漫主义色彩,笔者将进一步在平民化叙事的基础上探究民粹主义叙事模式,对叙事主体(人物的二元特征)、叙事特征(对抗-成长的民粹主义叙事母题)、叙事心理(平民的欲望满足)以及叙事目的(构建平民共同体)进行深入研究。第四章将以玄幻类网络小说为研究对象,阐释网络小说在传播过程中所存在的现实问题。笔者将从作者、媒介管理机制、读者以及技术视角介入,探讨各主体在民粹主义叙事的影响下如何对小说传播的负向价值进行有效抑制,对正向价值进行积极引导。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将有助于优化玄幻类网络小说的传播发展路径、推动网络小说的良性生态环境建设以及促进现实社会的和谐发展。本研究旨在阐明玄幻类网络小说民粹主义叙事的形成过程,分析民粹主义叙事所构成的现实问题及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效的路径选择,进一步实现研究的理论价值及现实价值。
吴竹筠[2](2016)在《媒介融合视野下的中国大陆杂志书出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杂志书,也称MOOK,是介于杂志与图书中间的一种出版物形态。20世纪70年代在日本兴盛并确立概念,20世纪90年代自中国台湾传入中国大陆。相比较而言,中国大陆现代意义上的杂志书起步较晚,有自己的历史渊源,又是在互联网时代下成长起来,因此形成了尤其独特的出版现象和出版实践。杂志书在出版传媒领域是一个非常微观的出版现象,但是将杂志书出版的产品、媒体个例置于媒介融合的大环境中,通过用历史的眼光观察杂志书出版在不同时间、地域和环境下的不同特点,分析目前我国杂志书产品在媒体创意和经营上的特色和有效经验,对我们理解杂志书出版的现象和思考传统出版业在应对新出版环境时的策略都有积极意义。本文就是在深刻理解媒介融合的基础上,通过文献研究法、比较法、调查法、文本分析等研究方法,观察媒介融合趋势下的出版大环境,对杂志书发展做地域和时间的整理、总结和比较,对杂志书的编辑策划和经营状况进行归纳和整理,探讨杂志书这种出版形式的市场优势、现存问题和发展趋向,以及揭示杂志书在媒介融合下的作用与意义。
高荣国[3](2013)在《网络教育形态的非线性教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非线性科学是近代科学研究基本方法。学习存在着诸多非线性现象,教育需要非线性设计。网络教育形态就是一个非线性的学习环境,可以构建非线性教育形态:课程的非线性、教材的非线性、课的非线性、学习的非线性、评价的非线性,从而改变传统教育的不适应社会发展的弱点,展示网络教育形态的现代魅力。
高荣国,郭莉[4](2009)在《网络主题资源的非线性设计》文中认为非线性是网络教育形态的本质特征之一.利用网络媒体与技术实现教育系统设计的非线性转向,能为未来教育发展提供新的思路.网络主题资源的非线性设计原则有:开放资源系统;以现实问题作为聚合资源的线索;资源内容跨学科;资源属性多重描述;区分资源层级;半自动化生成学习路径.
杨选留,司训练,鄢小莉[5](2008)在《基于网络环境的科技产业知识生产行为研究》文中指出本文模型化了一个局部区域网络中知识生产组织的知识生产行为,选择在多变的和动态的任务环境下产业是否进入分析某领域进行知识生产或如何进行知识生产。考察了"小世界"网络在吸引其他组织形成区域产业集群的特性、作用和如何加强知识创新的效率。研究结果表明,在一个地理空间范围内,一个具有良好特性的网络结构能够导致大量的知识产出,而且也能够加速区域生产经济的发展。
张格伟[6](2008)在《基于工艺知识网格的可重构CAPP系统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CAPP)系统可以提升制造企业的工艺设计和管理能力。在制造模式的快速化和网络化趋势下,CAPP系统存在着快速应变的需求,但由于自身的复杂性和个性化,CAPP系统的可重构一直是该领域研究的难点。本文针对国家863项目等项目的科研目标,结合企业工艺设计过程的网络化和工艺知识快速重用需求,研究支持灵活应变和快速重构的CAPP系统以及工艺知识管理体系的相关理论、方法和关键技术。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在总结现有CAPP系统的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分别从工艺知识管理理论和可重构软件技术实现的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实现CAPP快速重构的方法。2)研究了工艺知识的来源、层次、分类和特点,提出了一种动态工艺知识网格模型(APKGA),该模型可实现工艺知识的统一描述,在工艺知识的动态使用过程中获取活跃知识和分布规律,实现工艺知识从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的进化。基于XML定义了模型中知识对象的形式化方法,给出了常用工艺知识集的形式化描述实例。3)为了在工艺知识网格中动态获取活跃知识,借鉴了人脑的记忆和遗忘的规律,建立了基于持续激励和长效学习机制的复合记忆-遗忘模型(CMFM),该模型可以实现知识网格中的工艺知识单元在持续激励学习环境下的生命周期演化。在模型求解的基础上,研究了模型的参数估值和数学特性、适用于计算机模拟的等效和简化算法,以及工艺知识的获取、更新和遗忘的处理技术。结合新旧知识的对比实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4)在工艺知识单元演化的基础上,研究了知识网格中复杂工艺知识的进化和知识提取,该流程可分为知识元分解、知识整理、知识聚类和知识聚合等过程。通过知识视图和知识篇章,可以实现知识网格中工艺知识的动态聚合和超文本方式浏览,实现工艺知识从无序到有序的自组织进化过程。给出了工艺知识提取和知识篇章的实例。5)与网络化技术相结合,研究并开发了CAPP.Net系统,该系统以面向服务方式封装CAPP的功能单元,通过基于动态服务列表的应用系统软装配技术,实现CAPP系统的快速重构。结合实例研究了系统实现中的服务分解与软装配、工艺路线设计、资源管理、工艺文档电子签名等关键技术。该系统已在多家企业应用,效益显着。本文的工作为CAPP中工艺知识管理与重用,网络化、可重构的快速系统定制等的理论研究和系统开发提供了方法、模型和基础框架。
刘志文[7](2006)在《范式转变与理论构建 ——网络教学的理论研究》文中提出网络教学是现代信息技术与现代教育思想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方式,技术的进步和理论的发展是推动网络教学持续健康发展的两大动力,两者缺一不可。近十年来,网络教学中信息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发展比较快,而网络教学的理论研究进展比较缓慢,理论滞后已经成为制约网络教学发展的主要因素。深入认识网络教学的本质特征,构建一个可以解释、支持和指导网络教学实践活动的网络教学理论体系,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重大理论问题。论文以远程高等教育中的网络教学作为研究对象,以范式转变和理论构建为研究视角,对网络教学的本质特征和网络教学理论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理论分析。论文的内容分为二个部分:第一部分系统地分析了学校教学与网络教学之间教学基本要素及其作用所发生的变化。文章认为学校教学与网络教学之间教学媒介所发生的变化包括语言媒介、存储媒介和交互媒介等方面;教学内容所发生的变化包括知识观和课程观、教学内容的选择方式、教学内容的组织方式等方面;教学交互方式所发生的变化包括信息交互方式和社会交往方式等方面。在教学要素分析的基础上,文章指出学校教学与网络教学之间所发生的变化是一种整体性的变化,是一种范式转变。第二部分对网络教学理论的构建方式和基本内容进行了理论分析。文章认为网络教学理论不是单一的教学理论而是一个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可以围绕“媒介”、“内容”、“交互”和“整合”四个主导概念来建立。在这个体系中,以媒介为主导概念的网络教学理论关注教学过程中媒介的作用和影响,形成技术导向的媒介教学理论;以内容为主导概念的网络教学理论关注教学过程中内容的作用和影响,形成内容导向的学科教学理论;以交互为主导概念的网络教学理论关注教学过程中的活动方式和交互行为,形成活动导向的教学交互理论;以整合为主导概念的网络教学理论则关注教学要素和教学理论的整合,形成相应的教学设计理论和混合式教学理论。
何爱国[8](2005)在《东亚发展观研究 ——以战后西方学者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代化是当代世界发展的主题。发达国家在反思现代化,既而改进现代化。发展中国家在启动现代化,既而推进现代化。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尤其引人关注,不论西方还是发展中国家本身都在寻找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最佳路径。现代化研究和现代性研究是当代学术界的研究重心所在。现代化理论是人文社会科学最重要的学科理论。历史学科也不例外。由于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并不是很成功,而东亚经济确实从70年代以来(日本从50年代中期)有了持续的高速度增长,因而对东亚现代化问题的研究,成为现代化研究的焦点和热点。所有的现代化理论和现代化研究都没有忽视东亚,无论是主张东亚必须走西方道路的“经典”现代化理论和新自由主义理论,还是不认为东亚会走西方道路的各种新现代化理论、反现代化理论等,或者是反思、批判,既而主张改进现代化的后现代主义理论和后现代化理论,甚至是强烈批判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认为这个体系可能已经走到尽头的世界体系理论和以拉丁美洲为研究中心、强烈主张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要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脱钩的依附理论,也没有回避东亚的挑战。“东亚研究”在现代化研究中要么是比较研究的对象或参照,要么是直接研究的目标。这就形成了蔚为大观的“东亚现代化理论”,我们可以称为“东亚发展观”。对东亚发展观的研究既可以透视现代化理论的一个侧面,也可以探索种种发展观对东亚、中国或其他正在进行或推进现代化的国家提供理论反思和战略决策的参考。“东亚发展观”可以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视点。 历史地看,战后的东亚发展观的发展与现代化理论的发展基本上是同步的,毕竟东亚发展观是现代化理论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其经验性的依托。大体来看,可以分为三期,20世纪50-60年代为第一期,“经典”现代化理论主导了东亚发展观,这一时期的西方发展问题专家几乎都认为东亚的发展道路是“华山一条路”,那就是“命定地西方化”,实际上是“美国化”。美国现代化模式是全球道路,发展中国家必须遵守,争论的仅仅是如何实施的技术问题,而不是发展战略问题。西方发展模式固然有其合理性、重要性和普适性,但也要看到其历史性、社会性和文化性。作为标准模式是有问题的。为什么现代化学家几乎异口同声地推崇西方现代化模式,尤其是美国现代化模式为普世模式呢?一则,因为只有西方国家实现了现代化,而且只有美国实现了持续的经济增长、并且是经济最为发达和实力最为雄厚的现代化国家,西方现代化经验是惟一成功的现代化经验,而美国现代化经验则是现代化最为“成功”的“范例”;二则,刚独立的发展中国家百废具兴,渴望实现西方国家的那种物质上的丰裕,认为只有按照西方现代化模式才能够达到;还有第三个原因,就是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
沈洁[9](2005)在《赛博文化的本质研究》文中指出在整个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文化始终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伴随着网络技术和虚拟技术的发展,认识载体和认识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影响到了文化的存在形态和发展轨迹,旧的传统形态的文化业已经受到冲击,新的文化形态——赛博文化出现于当代文化世界舞台。 赛博文化是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和虚拟实在技术向当今社会文化的全面渗透的产物,它体现了技术与文化的结合。同时,和其他文化形式一样,赛博文化是变动不息的,它不断把新出现的技术整合到人们的生活和事业中,因而又比历史上以往任何文化都更活跃和更富于变化。这就为对赛博文化进行相关研究,尤其是及时性和深入性方面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目前各国学者关于赛博文化的研究大致停留在“虚拟社区”、“在线身份识别”、空间话语研究、线上访问和数字化设计等方面。基于对文化的本质问题没有统一的定论,对赛博文化本质问题的研究也刚刚起步。本文在对赛博文化本质的分析过程中,充分借鉴了各国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从中提取共性与差异。鉴于文化的复杂性,本文运用了理论与经验相结合的方法,立足价值层面,尽可能从多角度、多方面来研究和分析赛博文化的本质。 文章以赛博文化的兴起为背景,阐述了对该文化产生深刻影响的虚拟实在技术,从赛博文化的外在表现,如赛博空间自身无中心化的趋势、主体与身体的分离、超文本的运用以及赛博语言的诞生等不同的角度揭示出赛博文化解构了自文字发明以来就结
张翀[10](2004)在《超文本下的知识进化》文中提出知识是人类认识成果的总和 ,集中反映了人类认识水平。知识进化是认识进化论的重要内容 ,科技发展过程中伴随的不同的知识进化机制也是科学技术哲学所关注的问题。作为人类文明发展中一项革命性的成果 ,超文本对人类行为、思维乃至社会文化的影响都是巨大的。本文着眼于超文本与以往的文本对知识进化的不同影响 ,分析在超文本的非线性条件下知识呈现的不同于以往的新的进化机制。
二、超文本下的知识进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超文本下的知识进化(论文提纲范文)
(1)玄幻类网络小说的民粹主义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方法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相关研究 |
1.3.2 国内相关研究 |
1.4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玄幻类网络小说叙事的浪漫主义色彩分析 |
2.1 玄幻类网络小说的浪漫主义表现形式 |
2.1.1 想象主体的权利解构 |
2.1.2 第二世界的创设框架 |
2.2 平民化叙事的呈现 |
2.2.1 欲望叙事的心理动机 |
2.2.2 平民化叙事语言的表达 |
2.3 平等价值诉求下的民粹倾向 |
第三章 玄幻类网络小说的民粹主义叙事模式分析 |
3.1 叙事主体:人物的二元特征 |
3.1.1 主角身份的塑造 |
3.1.2 主客体的功能性关系 |
3.2 叙事特征:对抗-成长的民粹主义叙事母题 |
3.2.1 对抗性母题中的背景呈现 |
3.2.2 多重叙事聚焦的个体呈现 |
3.2.3 金手指赋权下的逆袭快感 |
3.2.4 平民视角的情感价值传达 |
3.3 叙事心理:平民的欲望满足 |
3.3.1 大众需求层次的满足 |
3.3.2 拉德福德悖论下的代入满足 |
3.3.3 暴力美学的心理导向 |
3.4 叙事目的:构建平民的想象共同体 |
3.4.1 构建网络小说平民圈层 |
3.4.2 反民粹意识消解民粹行为 |
第四章 民粹主义视阈下玄幻类网络小说的传播发展路径 |
4.1 网络小说作者视角:优化传播源头 |
4.1.1 突破同质内容创作规律 |
4.1.2 调整逆向迷思叙事模式 |
4.2 媒介管理机制视角:规范传播中介 |
4.2.1 细化网络小说发布规范 |
4.2.2 采用价值信息过滤机制 |
4.3 读者视角:强化接受认知 |
4.3.1 寻找自我意识,避免从众心理 |
4.3.2 辨别民粹主义叙事的双面性 |
4.4 技术视角:重视媒介技术的传播效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00 部被国家图书馆典藏的网络小说作品名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2)媒介融合视野下的中国大陆杂志书出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 杂志书研究的研究内容分类 |
二. 杂志书研究的研究视角分类 |
三.杂志书出版研究中的问题和可探索空间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式 |
二. 媒介融合视角的理论阐释 第二章 杂志书的界定与发展历程 |
第一节 杂志书的界定与特征分析 |
第二节 杂志书在日本、台湾的发展 |
一. 日本杂志书的发展与状况 |
二. 台湾杂志书的发展与状况 |
第二节 杂志书在中国大陆的发展 |
一. 现代杂志书的前身:晚晴民国时期丛刊的出版实践 |
二. 中国大陆第一波杂志书出版浪潮:以《老照片》为代表的杂志书出版群 |
三. 中国大陆第二波杂志书出版浪潮:以《最小说》等为起点的现代杂志书出版群 |
四. 杂志书地域性比较与启示 第三章 媒介融合下的杂志书选题策划与编辑制作 |
第一节 “个人出版+集体智慧”模式:以《读库》为代表 |
一. 选题来源:多渠道的创意聚集 |
二. 收文标准与选题流程:做有态度的筛选与辑录 |
三. 编辑与制作:形式与内容的配合与优化 |
四. 杂志书内容开发的“个人出版+集体智慧”模式 |
第二节 “编辑弱化+参与文化”模式:以知乎为代表 |
一. 选题来源:网络社区即选题库 |
二. 选题策划:筛选即算法 |
三. 编辑制作:弱编辑的杂志书内容制作法 |
四. 杂志书内容开发的“编辑弱化+参与文化”模式 第四章 媒介融合下的杂志书市场分析 |
第一节 杂志书出版中的营销策略 |
一. 推广:Web2.0 助力下的“互联网+”推广方式 |
二. 销售:网络营销渠道的有效利用 |
第二节 杂志书出版中的衍生产品群布置 |
一.“杂志书+”的传统杂志书出版产品群布置 |
二.“新媒体+杂志书”的新媒体杂志书出版产品群布置 第五章 媒介融合下杂志书出版现象的思考 |
第一节 杂志书出版背后的社会表征 |
一.媒介融合带来的受众分化与趣味变化 |
二. 媒介融合带来的阅读审美与语言变化 |
三. 媒介融合带来的受众媒介使用权利提升 |
第二节 杂志书出版经验对出版业的意义与启示 |
一. 特色化出版的运作 |
二. 数字化时代下编辑的流变 |
三. 媒介融合下与新媒体的关系处理 |
第三节 杂志书出版的发展前景与问题思考 |
一.杂志书出版的发展前景 |
二. 杂志书出版的问题思考 参考文献 附录A 文中所用表格一览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
(3)网络教育形态的非线性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学习的非线性现象 |
1.1 人脑结构的非线性现象 |
1.2 知识结构的非线性现象 |
1.3 学习过程的非线性现象 |
1.4 心理学的非线性现象 |
1.5 知识进化的非线性现象 |
2 非线性现象的计算机描述 |
2.1 超文本 (Hypertext) 描述 |
2.2 数据结构的非线性描述 |
2.3 数据库存储的非线性表述 |
3 非线性教育形态 |
3.1 课程的非线性 |
3.2 教材的非线性 |
3.3 课的非线性 |
3.4 学习的非线性 |
3.5 评价的非线性 |
4 结束语 |
(5)基于网络环境的科技产业知识生产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知识生产网络的形成机理和作用 |
1.1 知识产品的产出层级 |
1.2 知识生产网络的形成机理 |
1.3 网络对知识生产的作用 |
2 网络环境下知识生产的内在规律 |
2.1 网络环境模型 |
2.2 企业知识生产的机理 |
3 结 论 |
(6)基于工艺知识网格的可重构CAPP系统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CAPP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CAPP 系统研究国内外现状 |
1.2.2 CAPP 系统面临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
1.3 CAPP 工艺知识管理技术 |
1.3.1 工艺知识建模的一般方法 |
1.3.2 现有工艺知识建模方法存在的不足 |
1.3.3 工艺知识的检索与重用 |
1.4 CAPP 可重构技术 |
1.4.1 CAPP 可重构技术研究现状 |
1.4.2 CAPP 可重构技术发展趋势 |
1.5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6 论文的研究思路与内容安排 |
第二章 工艺知识管理技术框架 |
2.1 引言 |
2.2 工艺知识管理定义与层次分析 |
2.2.1 工艺知识管理定义 |
2.2.2 工艺知识的来源和层次分析 |
2.2.3 工艺知识的分类及特点 |
2.3 工艺知识特性分析 |
2.3.1 工艺知识一般特性 |
2.3.2 工艺知识的生命周期 |
2.3.3 工艺知识的学习和遗忘机制 |
2.3.4 工艺知识的网络化形态 |
2.4 工艺知识管理技术框架 |
2.4.1 工艺知识管理发展现状 |
2.4.2 工艺知识管理技术框架 |
2.5 小结 |
第三章 动态工艺知识网格模型体系研究 |
3.1 引言 |
3.2 动态工艺知识网格模型(APKGA) |
3.2.1 广义知识元(GKU) |
3.2.2 工艺知识网格(PKG) |
3.2.3 扩展对象 |
3.2.4 模型的特点 |
3.2.5 实现结构 |
3.3 APKGA 的形式化方式 |
3.3.1 基于XML 的工艺知识形式化 |
3.3.2 制造知识描述语言(MKML) |
3.3.3 MKML 与知识元的映射 |
3.4 MKML 的常用工艺知识集 |
3.4.1 产品结构知识描述 |
3.4.2 零件知识描述 |
3.4.3 工艺流程知识描述 |
3.4.4 装配知识描述 |
3.4.5 工艺统计与知识透视图 |
3.5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复合记忆—遗忘模型的工艺知识单元演化 |
4.1 引言 |
4.2 复合记忆—遗忘模型 |
4.2.1 复合记忆—遗忘模型(CMFM) |
4.2.2 记忆的原始激励与再激励 |
4.2.3 模型参数设计 |
4.2.4 CMFM 模型的数学特性 |
4.3 CMFM 模型的等效简化与模拟 |
4.3.1 记忆衰减的等效表达 |
4.3.2 复合记忆强度 |
4.3.3 记忆强度的读取 |
4.3.4 遗忘记忆的处理 |
4.4 CMFM 模型与工艺知识元 |
4.4.1 支持CMFM 的知识系统架构 |
4.4.2 记忆的重复和更新 |
4.5 知识元学习—遗忘过程实例 |
4.6 小结 |
第五章 工艺知识网格的进化 |
5.1 引言 |
5.2 工艺知识网格的进化算法模型 |
5.2.1 模型原理结构 |
5.2.2 模型的实现思路 |
5.3 工艺知识元分解 |
5.3.1 知识元的简化表示与激励来源 |
5.3.2 复杂工艺信息的知识元分解 |
5.3.3 链接分解与链接集 |
5.4 工艺知识网格知识整理算法 |
5.4.1 观察集 |
5.4.2 网格空间的动态调整 |
5.4.3 活跃知识的提取 |
5.4.4 模式提取 |
5.5 工艺知识聚类 |
5.5.1 基于中文分词的零件聚类 |
5.5.2 基于标签的聚类 |
5.6 知识篇章 |
5.7 小结 |
第六章 CAPP 可重构系统构建与开发 |
6.1 引言 |
6.2 CAPP 可重构系统体系结构设计 |
6.2.1 企业应用抽象功能模型分析 |
6.2.2 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简述 |
6.2.3 CAPP.Net 系统简介及开发思路 |
6.2.4 CAPP.Net 的运行模式 |
6.3 CAPP.Net 系统实现 |
6.3.1 CAPP.Net 系统总体结构 |
6.3.2 系统运行环境 |
6.3.3 系统的技术体系结构 |
6.3.4 Web 服务实现技术 |
6.3.5 通用服务的分解 |
6.3.6 Web 服务的软装配 |
6.4 若干关键技术 |
6.4.1 基于知识的工艺过程设计 |
6.4.2 CAPP.Net 系统的安全技术与工艺文档的数字签名 |
6.5 小结 |
第七章 应用与实例 |
7.1 应用背景介绍 |
7.2 系统应用实例 |
7.2.1 应用系统的快速重构 |
7.2.2 产品结构管理 |
7.2.3 零件知识描述 |
7.2.4 工艺卡片模板定义 |
7.2.5 用户与权限管理 |
7.2.6 工艺资源管理 |
7.2.7 机加工工艺生成向导 |
7.2.8 工艺编辑 |
7.2.9 工艺文档电子签名 |
7.3 小结 |
第八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8.1 总结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7)范式转变与理论构建 ——网络教学的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论文选题的背景 |
二、论文选题的研究现状 |
三、有关概念的界定与辨析 |
四、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
第一章 教学媒介的转变 |
第一节 语言媒介:从口头语言、文字语言到数字语言 |
第二节 存储媒介:从印刷文本到“超文本” |
第三节 交互媒介:从“热媒介”为主到“冷媒介”为主 |
第二章 教学内容的转变 |
第一节 知识观和课程观的转变 |
第二节 教学内容选择方式的转变 |
第三节 教学内容组织方式的转变 |
第三章 教学交互方式的转变 |
第一节 从边缘走向中心的教学交互研究 |
第二节 信息交互方式的转变 |
第三节 社会交往方式的转变 |
小结 |
第四章 网络教学的理论构建(上) |
第一节 网络教学理论的构建方式 |
第二节 以媒介为主导概念的网络教学理论 |
第三节 以内容为主导概念的网络教学理论 |
第五章 网络教学的理论构建(下) |
第一节 以交互为主导概念的网络教学理论 |
第二节 以整合为主导概念的网络教学理论 |
第三节 网络教学理论的发展展望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8)东亚发展观研究 ——以战后西方学者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论 |
第一编 通论 |
第一章 现代化研究浪潮的兴起与历史研究的新趋势 |
第一节 现代化(发展)与现代性 |
第二节 现代化(发展)理论、史学理论与历史研究 |
第三节 现代化理论的演进 |
第四节 关于现代化问题、现代化理论和现代化研究的深层思考 |
第二章 全球现代化研究浪潮中的东亚发展观 |
第一节 东亚发展观的性质、结构与功能 |
第二节 东亚发展观的演进、特点与评价 |
第三节 关于东亚与中国发展问题的若干思考 |
第二编 东亚发展观专论之一:历史学、社会学的视野 |
编绪 |
第三章 韦伯与帕森斯:儒教理性主义与现代化 |
第一节 西方的理性化道路:从科学技术革命到现代化 |
第二节 儒家理性主义:从非现代化到适应现代化 |
第四章 费正清与墨菲的东亚传统与现代“统一”论 |
第一节 费正清的现代创新与历史传统统一论 |
第二节 墨菲的东亚现代化从传统受益论 |
第五章 毕乃德与艾森斯塔德:从箱根模式与新传统主义看中国与东亚现代化 |
第一节 从箱根模式看中国现代化 |
第二节 从新传统主义看东亚与中国现代化 |
第六章 全球性视野下中国现代化的历史透视 |
第一节 中国的现代化转型为什么如此之难? |
第二节 关于中国现代化的演进、特征与深层次思考 |
第七章 反现代化视野下的亚洲文化民族主义与现代化 |
第一节 现代化与反现代化:一体两面 |
第二节 亚洲的反现代化理论 |
第三节 亚洲的反现代化思潮 |
第八章 从《白银资本》与《大分流》看东亚发展理论的新思维 |
第一节 《白银资本》的发展理论体系 |
第二节 《大分流》的发展理论体系 |
第三节 《白银资本》与《大分流》比较 |
第九章 沃勒斯坦从现代世界体系看东亚的“发展”与危机 |
第一节 为什么中国没有向资本主义发展而欧洲则实现了这种发展? |
第二节 东亚崛起及其世界意义 |
第三节 “东亚危机”与世界体系的转型 |
第十章 萨米尔·阿明从依附理论看东亚“奇迹” |
第一节 萨米尔·阿明的依附论思想 |
第二节 东亚“成功”的依附论诠释 |
第三节 中国发展模式及其世界意义 |
第十一章 曼纽尔·卡斯特:国家VS全球化视域下的东亚发展与危机 |
第一节 深刻反思东亚危机的成因和特质 |
第二节 东亚“发展型国家”如何在发展过程中成功? |
第三节 转型东亚:从“发展型国家”到“公民社会”与“网络国家” |
第四节 东亚如何继续发展? |
第十二章 探索“亚洲资本主义精神”:传统文化、民族主义、社会市场与现代化 |
第一节 探索“亚洲资本主义精神”之一:东亚模式的文化渊源 |
第二节 探索“亚洲资本主义精神”之二:民族主义与现代化 |
第三节 探索“亚洲资本主义精神”之三:社会市场与亚洲资本主义 |
编结 |
第三编 东亚发展观专论之二:哲学、政治学的视野 |
编绪 |
第十三章 杜维明从新儒家伦理看东亚现代化 |
第一节 观察东亚现代化的几个重要的理论问题 |
第二节 重估东亚儒学传统中的现代性 |
第三节 新儒家伦理与工业东亚 |
第四节 现代性的第二种类型与儒学的第三期发展 |
第十四章 福山论“历史的终结”与“东亚的挑战” |
第一节 “世界普遍史”与“历史的终结” |
第二节 “历史并未终结”:东亚的挑战 |
第十五章 亨廷顿:“更多现代化,更少西方化” |
第一节 “现代化并不一定意味着西方化” |
第二节 东亚现代化与“亚洲普世主义”的出现 |
第三节 “儒教民主”与“东亚模式” |
第十六章 郝大维、安乐哲的“儒家民主”论 |
第一节 “现代化”:东方化与西方化的兼容 |
第二节 民主的两种视野:自由主义民主与社群主义民主 |
第三节 “新儒学”与“新实用主义”:机遇与挑战 |
第四节 “儒家民主”如何可能? |
编结 |
第四编 东亚发展观专论之三:经济学的视野 |
编绪 |
第十七章 吉姆·罗沃对东亚崛起的制度分析 |
第一节 “强社会,小政府”:东亚“奇迹”的制度渊源 |
第二节 “把亚洲作为一个整体来认识” |
第三节 “亚洲将进入一个安排它长期命运的时期” |
第十八章 霍夫汉、卡德尔对东亚成功的结构分析 |
第一节 关于东亚优势的“错误”理论批判 |
第二节 东亚优势的结构源泉 |
第三节 东亚优势的结构特征 |
第十九章 乌尔里希·门泽尔:东亚模式是“范例”还是“特例”? |
第一节 对东亚发展的三种解释及其质疑 |
第二节 东亚模式是“特例”不是范例 |
第二十章 格罗·詹纳:东亚模式为何制胜美国模式? |
第一节 两种工业化道路:日本模式与美国模式 |
第二节 从日本模式到东亚模式:为什么日本模式更有吸引力? |
第三节 东亚模式的特征与得失 |
第二十一章 阿马蒂亚·森对“亚洲价值观”的自由主义分析 |
第一节 发展理论的新视角:以自由看待发展 |
第二节 质疑李光耀命题:政治自由和公民权利阻碍经济发展吗? |
第三节 质疑“李光耀推论”:穷人不关心民主和政治权利吗? |
第四节 解构亚洲价值观:“亚洲价值观”与“西方价值观”是内在对立的吗? |
第五节 亚洲金融危机:三种工具性自由的缺失 |
第六节 对中国改革和发展的反思和前瞻 |
第二十二章 约瑟夫·斯蒂格利茨:东亚现代化如何从全球化中受益? |
第一节 全球化如何使全球受益,而非受损? |
第二节 东亚现代化如何从全球化中受益? |
第三节 中国现代化如何从全球化中受益? |
编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赛博文化的本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赛博文化的兴起 |
1.1 关于赛博文化定义的若干争论 |
1.2 赛博文化是基于赛博空间的文化 |
(1) 赛博空间展示了一个信息流动的空间 |
(2) 赛博空间拓展了人类的文化交往空间 |
(3) 赛博文化是基于赛博空间的文化新形态 |
二、赛博文化的技术依托 |
2.1 虚拟实在技术 |
(1) 虚拟实在的技术层面 |
(2) 虚拟实在向文化领域的渗透 |
2.2 技术与文化的整合 |
三、赛博文化的本质 |
3.1 传统形态文化的特征 |
3.2 赛博文化的基本内涵 |
3.3 整体性和广泛性的分离 |
(1) “整体性”的消解 |
(2) “广泛性”派生的特点 |
四、赛博文化的外在显现 |
4.1 “无中心化”趋势 |
4.2 “身体—主体”的分离 |
4.3 超文本的运用 |
4.4 赛博语言的诞生 |
五、赛博文化对传统形态文化的继承与突破 |
5.1 赛博文化对传统形态文化的继承 |
(1) 赛博文化是虚拟性和现实性的兼容 |
(2) 赛博文化是文化个性化与全球化的统一 |
(3) 赛博文化是多元文化与一元文化的有机结合 |
5.2 赛博文化对传统形态文化的突破 |
(1) 从现实性到虚拟性 |
(2) 从封闭性到开放性 |
(3) 从单向性到互动性 |
结语 |
注释 |
(10)超文本下的知识进化(论文提纲范文)
一、 知识进化的非线性 |
二、 超文本对知识进化的影响 |
三、 超文本下知识进化的新机制 |
四、 结语 |
四、超文本下的知识进化(论文参考文献)
- [1]玄幻类网络小说的民粹主义叙事研究[D]. 梁佳鸥. 西北大学, 2021
- [2]媒介融合视野下的中国大陆杂志书出版研究[D]. 吴竹筠. 上海师范大学, 2016(02)
- [3]网络教育形态的非线性教育研究[J]. 高荣国. 科教导刊(中旬刊), 2013(22)
- [4]网络主题资源的非线性设计[J]. 高荣国,郭莉.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2)
- [5]基于网络环境的科技产业知识生产行为研究[J]. 杨选留,司训练,鄢小莉. 技术与创新管理, 2008(06)
- [6]基于工艺知识网格的可重构CAPP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 张格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8(05)
- [7]范式转变与理论构建 ——网络教学的理论研究[D]. 刘志文. 厦门大学, 2006(01)
- [8]东亚发展观研究 ——以战后西方学者为中心[D]. 何爱国. 华东师范大学, 2005(05)
- [9]赛博文化的本质研究[D]. 沈洁. 东华大学, 2005(04)
- [10]超文本下的知识进化[J]. 张翀. 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