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云南石林县旅游扶贫的启示(论文文献综述)
张芝艳[1](2021)在《基于夜间灯光影像的云南省多维贫困识别及其等级划分》文中研究说明多维贫困识别是综合多个维度对处于低水平生存状态的区域进行识别,可以更精确的定义贫困深度,提高扶贫措施的瞄准度和精确度,使扶贫效率更高。进行多维贫困识别可以更好的瞄准贫困地区,分地区采取分类的扶贫措施,是综合评价多个维度贫困状态的一种方法。夜间灯光影像用单位网格记录区域的灯光亮度差异,可以客观的反映不同地区的发展水平,可用于衡量地区贫困。研究以西南典型贫困区域云南省作为研究区,对1995-2018年的多维贫困识别县进行研究,研究内容包括以下的内容:(1)多维贫困指数(Multidimensional Poverty Index,MPI)的构建。根据国际发展部(Department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提出的脆弱性-可持续生计框架的基础—环境/背景脆弱性和生计资本选取了6个维度,在6个维度的基础上,采用频度统计结合相关性分析对每个维度的指标进行选取,并确定每个指标的权重,选取的指标分别如下:金融资本指标,包括人均GDP、公共财政预算收之比;人力资本指标,包括农村人口占比;自然资本指标,包括单位播种面积粮食产量;社会资本指标,包括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人均医疗机构床位数、建筑用地总面积;物质资本指标,包括路网密度、农村机械总动力;环境/背景脆弱性指标,包括坡度小于15度的面积比率。6个维度的指标结合权重构建的贫困指数用于构建多维贫困识别模型,对多维贫困进行指示。(2)基于夜间灯光指数构建多维贫困识别模型。夜间灯光总值指数(Total Nighttime Light Index,TNLI)与MPI建立GWR模型,拟合优度为0.826,有效残差数量为21.85,ARE为0.18。基于构建的模型计算出2018年的MPI,最小的73个县与73个国家贫困县对比,重合率达到82%,MPI最低的91个县与国家划分的贫困片区包含的91个县重合率到达90%。(3)基于夜间灯光影像建立多维贫困识别模型并进行贫困等级划分及其成因分析。基于模型计算1995-2018年的MPI结果,用系统综合法对贫困等级进行划分,2018年中属于相对极贫困、贫困、弱势的县总共有85个县,与国家划分的73个贫困县重合率到93%,除了富裕区的县数量增加,极贫困、贫困、弱势区的县数量都在减少;对2018年6个维度综合得分进行贫困成因分析,滇东北地区贫困的原因是经济、人力、社会、物质、环境/背景脆弱性资本处于劣势;滇西北、滇西南地区以及滇东南延边县贫困的原因是自然、社会、物质、环境资本处于劣势。
郭昊[2](2021)在《云南省石林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中政府职能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在十九大中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之路,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整个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有着重要意义。随着近年来党和政府对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不断重视,在各个部门的合力推动下,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取得了显着的发展成果,呈现出农村发展迅速、农民普遍增收的良好局面。但当下政府部门在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职能形式方面,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健康高效发展已经成为了当下的重要发展目标之一,如何进一步提升基层政府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中职能行使的效率,是值得我们关注和深思的问题。本文从行政管理学角度出发,以农业合作化理论和政府职能理论为基础,通过对石林县当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以及政府在其中职能行使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发现,石林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金融扶持体制不完善、管理机制不完善、基层人才队伍建设落后的原因,导致政府职能行使存在发展不平衡、发展资金不足、资产资源管理能力弱、缺乏专业发展人才等问题。石林县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对当地全面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有着重要的助推作用,受到了各级政府的重视,为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要求政府要不断深化体制改革、加强区域间及不同部门的协作配合、重视专业人才的培养。因此,本文提出了强化观念引领、推进城乡协同发展、加大金融扶持力度、完善管理体制建设、加强基层人才队伍建设等具有针对性的措施,为石林县当地以及西南偏远地区在发展农村集体经济过程中实现政府职能行使的优化提供借鉴经验。
姜太芹,董培海[3](2021)在《中国乡村旅游扶贫研究进展与启示》文中研究指明乡村旅游是旅游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是国家旅游业优化的需要,更是精准扶贫的重要途径之一。文章通过文献综合分析、对比研究、归纳总结等方法,从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开发与保护、扶贫效应与居民感知等方面对中国乡村旅游扶贫进行系统综述,提出今后学界应具体从加强理论体系构建、拓展研究方法、深化研究内容及聚焦微观问题三个方面进行深入探究。
笪玲[4](2020)在《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脱贫攻坚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对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民族地区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和决战区,贫困人口分布的新格局使得扶贫开发工作必须下沉到村、扶持到户。传统的扶贫思路缺乏对贫困社会复杂性的充分认识,破解贫困的过程中脆弱性、无力感及排斥等社会问题严重。村寨旅游扶贫过程中暴露的种种问题正在消弭扶贫成效,迫切需要重新审视村寨旅游扶贫的发展轨迹,科学分析其内生的减贫因子,探索新时期让经济增长成果精准“滴落”到贫困阶层的可持续途径。贵州村寨旅游扶贫经过40余年的发展,在探索减贫道路、培育乡村业态、弘扬民族文化、保护传统村落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的全国性经验。梳理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发展历程及经验,探索村寨旅游扶贫在新形势下的新任务和新命题并有效激活其创新发展的动力,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研究整合民族学、经济学、旅游学、地理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按照“背景思考—文献梳理—案例分析—实地调研—咨询交流—专题研究—重点突破”的程序,形成“理论研究—样本分析—案例田野”的研究思路。首先,分析村寨旅游扶贫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系统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锁定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研究的核心命题,确定研究的主要内容、思路、技术路线,整合研究方法,明确论文创新,形成数据来源、案例选择及调研过程的依据;第二,厘清相关概念及理论,对村寨旅游扶贫的功能及特点、可行性及局限性等要素进行系统辨识,为后续研究搭建平台;第三,选择贵州这个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最为典型的省份为研究对象,分析发展村寨旅游扶贫的现实选择及主要阶段;第四,依托“省级层面的整体效果-特定区域的扶贫绩效-样本村的福利感知”搭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的评价体系,运用统计描述、扶贫绩效(经济、社会、文化及生态)、福利评估等要素,对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效果进行科学、全面的量化评估;第五,系统总结贵州村寨旅游扶贫中政府主导、国际合作、生态补偿、管护机制、文旅融合、村民主体等成功做法,生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减贫经验。辨析民族村寨旅游扶贫中乡村异化、机会萎缩、贫富差距、公地悲剧、文化消弭等现实挑战,洞悉深层次的约束缺陷;第六,以贵州传统村寨旅游扶贫模式中暴露的问题为逻辑起点,对资源、资金、技术等影响旅游扶贫的常规因子进行分析,把基层治理、产权制度、土地改革、文化资本、政策整合、产业融合等纳入分析框架,锁定“乡村治理”、“土地产权(产业发展)”、“文化增值”三个视角,分别选择典型的案例村寨,探索提升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质量的科学路径;第七,在理论研究、数据分析及案例调查的基础上,分析未来减贫的任务及特点,形成村寨旅游扶贫质量提升的战略体系、创新模式、差异化路径及文化价值实现机制。研究方法依托文献收集与综合集成有机结合、深度访谈和参与观察综合运用、案例研究及统计分析法系统集成等思路。质性研究,采用多案例研究的视角,锁定深度田野调查村寨三个,通过“案内分析”及“案间较差”的程序,提高案例研究的有效性;定量研究,设计三个研究层面:(1)全省范围内的统计描述。刻画民族村寨旅游对贫困减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及生态优化等方面的贡献;(2)典型区域的计量分析。选取典型样本(黔东南州),构建村寨旅游扶贫绩效评价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AHP),对扶贫绩效进行科学评估;(3)问卷统计及分析。通过问卷跟踪及田野调查,运用重要度-满意度(Importance-Satisfaction Analysis,IPA)分析模型进行村寨旅游扶贫的福利效应评价。随着绝对贫困的消除,民族村寨旅游扶贫进入由单维走向多维、由非均衡走向均衡、由效率走向共享、由产业单一走向产业协同的重要时期,理顺乡村治理夯实减贫基础、释放资源能量推动产业发、依托地方基因推动文化振兴,是提升村寨旅游扶贫质量、实现振兴战略目标的重要途径。研究获得以下结论:第一,村寨旅游扶贫是民族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重要创造,这一扶贫模式在民族地区具有可行性,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第二,村寨旅游扶贫是贵州的重要选择,是民族地区减贫的重要经验;第三,将基层政府的公共性扎根于乡村社会是推动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重要基础;第四,土地是重要的减贫资本,产权制度改革是实现产业融合的重要力量;第五,文化资本是内生的减贫资本,旅游是促进文化资本增值并减缓贫困的重要动力;第六,我国未来的减贫特征,决定贵州村寨旅游扶贫必须形成以巩固主体多元的减贫格局、构建资源联动的减贫体系、撬动资金整合的投资机制、落实“益贫”的制度安排、建立公平发展的产业格局及激活贫困人口的生计资源为核心质量提升战略,落实创新多元化的村寨旅游扶贫模式、探索差异化的村寨旅游扶贫路径、推动市场化的文化价值实现机制等质量提升举措。
徐婷婷[5](2020)在《乡村旅游扶贫效率评价 ——以贫困村农户为例》文中研究说明2020年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也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中国现行扶贫工作下,农村贫困人口从2012年底的9899万降低到2019年底的551万人,返贫人口从2016年的60多万人减少到2019年的几千人,为世界其他国家提供了真实案例。旅游扶贫是通过开发贫困地区旅游资源,兴办旅游经济实体,使旅游业形成区域支柱产业,实现贫困地区居民和地方财政双脱贫致富的扶贫方式。铜鼓包村是江西省“十二五”省级扶持贫困村、国家旅游扶贫试点村和江西省贫困村旅游扶贫试点工作村,本文选取铜鼓包村为案例地,研究其旅游扶贫效率,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文通过“指标构建——选定模型——数据测度——数据分析——案例分析——政策建议”的主要研究思路,在确定研究对象和建立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AHP和DEA模型分别对铜鼓包村农户的旅游扶贫发展成效和投入产出效率进行计算和分析。拟通过成效感知调查,评价农户对旅游扶贫成效感知水平;拟通过投入产出效率分析,分析农户存在成效感知差异的原因,并评价参与旅游对农户综合效率影响。两种研究方法主次相辅,实证分析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参与旅游业能适当增强农户脱贫或致富能力。普通农户在没有相关兜底政策帮扶的前提下,参与旅游业在增加其经济收入的同时,也锻炼了其技能,提高了纯技术效率,进而,影响了综合效率;(2)扶贫政策对普通农户的发展存在一定忽视。现在尚未脱贫的基本都是老、弱、病、残类农户,更多的是生产能力上的差距。是否参与旅游业对贫困户成效感知影响不大,对普通农户却产生较大的感知差异;(3)铜鼓包村所有农户的综合效率受纯技术效率影响较大。数据显示,拥有一定技能或参与过相关生产、旅游技能培训的农户,其纯技术效率则较高,进而影响了脱贫(贫困户)或致富(普通农户)的能力;(4)旅游扶贫模式很大程度上能够影响农户脱贫致富能力。铜鼓包村发展的旅游为家庭农场等规模较小的模式,对周边农户的带动性存在限制,无法给予所有农户发展机会,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扶贫效率;最后,本文根据分析结论,为增强类似贫困地区的旅游扶贫效率,促进贫困地区旅游业对贫困地区的带动性,探讨性的分别从政府层面、村委会层面、旅游企业层面以及农户自身层面提出相关建议:(1)政策发展上平衡贫困户和普通农户利益关系,实现共同富裕;(2)创新乡村旅游扶贫培训内容与形式,提升农户投入产出综合效率;(3)加大对贫困地区旅游扶贫产业扶持力度,增强产业扶贫力度;(4)重视旅游发展,构建完善的旅游产业发展系统;(5)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扩大旅游规模,增强当地农户参与度;(6)制定精准识别机制,对农户发展诉求分类满足;(7)加强村风村貌建设,增强旅游扶贫社会、生态成效;(8)企业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对贫困户实行就业帮扶,发挥地区精英榜样作用,提升农户精神富裕度;(9)农户积极参与旅游业发展,提高自身发展技能。
王敏[6](2020)在《云南山区土地梯度承载力空间分异及土地开发优化研究》文中提出土地承载力是衡量土地资源承载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程度的科学依据,是指导国土空间开发、整治,提升区域空间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基础与约束条件。因此,对于土地承载力的研究一直以来便是学界和政府机构探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特别是中共十九大以后,党中央进一步明确了资源环境承载力对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性、约束性作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指南(试行)》文件的出台,更是强调区域土地承载力对国土空间规划编制重要性。中国是世界上的山区大国,山区面积(包括高原、山地和丘陵)约占国土面积的69%。云南作为我国山区的典型代表,山区面积占比94%。山地垂直地带性和海拔梯度性明显,深刻影响区域土地资源开发、人口空间分布和社会经济发展,提高土地承载能力、优化土地资源开发是云南山区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本论文从地理学综合观出发,以云南为研究的空间载体,在梳理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针对云南垂直地带性和海拔梯度性明显的山区区域特征,尝试提出并界定土地梯度承载力的内涵和外延,构建土地梯度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筛选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分析等为主的方法模型,定量与定性深入分析云南山区土地梯度承载力的空间分异特征,剖析影响土地梯度承载力的因素,探讨土地开发优化类型和对策建议,以期为提高云南山区土地资源承载能力、促进山区人地系统协调发展提供区域理论与实践的有益尝试。具体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为绪论。主要阐述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说明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简述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第二章为国内外研究综述。主要梳理了国内外关于土地承载力和土地开发优化的相关理论研究,分析承载力、土地承载力、土地综合承载力的逻辑关系,在此基础上,尝试提出并界定土地梯度承载力的内涵和外延,并从地理学的空间观,论述土地梯度承载力评价与土地开发空间优化之间的内在关系,为本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三章为云南山区基础环境特征。从自然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发展和土地利用现状三个方面分析归纳云南省基础环境特征,为科学合理的筛选构建土地梯度承载力评价方法体系提供客观基础。第四章为云南山区土地梯度承载力空间分异。在借鉴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云南垂直地带性和海拔梯度性明显的山区区域特征,筛选构建集成云南土地梯度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定量与定性深入分析云南山区土地梯度承载力的空间分异特征,剖析影响土地梯度承载力的因素。第五章为云南山区土地开发优化类型特征。以土地开发优化为目标,基于土地梯度承载力评价结果,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为主的空间分析法,从县域空间尺度,分析提出云南129个县(市区)土地开发优化类型分区。第六章为云南山区土地开发优化对策建议。结合土地梯度承载力空间分异特征、土地开发优化类型特征,有针对性的提出云南山区土地开发优化对策建议。第七章为研究结论与展望。归纳总结研究的主要结论,就不足之处和后续可改进的地方进行说明,并展望今后可深化研究的方面。
韦林宏[7](2020)在《曲靖市石漠化地区农村反贫困研究》文中认为曲靖市石漠化地区属于我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的滇桂黔石漠化片区,这一区域涉及广西、贵州、云南三省15地的91个县,其中曲靖市下辖的师宗县和罗平县位列其中。贫困既是社会问题又是经济问题,始终困扰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贫困的产生有着复杂的历史和现实原因,同时也与一个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以及由此形成的社会人文环境息息相关,这一现象在农村地区更为明显。本选题采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案例研究法和访谈法等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研究。从描述曲靖市石漠化地区农村贫困的面貌着手,结合曲靖市经济发展状况,分析这一地区贫困产生的深层次原因。然后,梳理国家层面反贫困措施和曲靖市的反贫困措施以及政策措施的执行情况,使用史密斯的过程模型对这一地区政策实践的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提出曲靖市石漠化地区农村反贫困的对策和建议。本文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目前国内对于曲靖市石漠化地区农村贫困问题的研究还比较缺乏,本文研究农村贫困问题,结合石漠化地区特点,希望为类似地区反贫困问题的研究和政策措施的制定提供借鉴。
耿昭广[8](2019)在《禁止开发类主体功能区乡村既有农村建设用地利用研究 ——以石林县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分类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要求,农村建设用地利用的优化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不同地理环境下不同类型乡村的农村建设用地利用方式差异明显,因此需要深入研究并揭示区域地理环境与农村建设用地利用的影响机制,才能因地制宜提出不同类型农村建设用地的差别化利用措施。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工作,主体功能区规划中的禁止开发区域包含于将于2020年颁布实施的《国土空间规划》的自然保护地之中,禁止开发区域农村建设用地存在特殊性。论文研究以石林县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区农村建设用地为研究对象,基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明确不同类型农村建设用地利用的影响因素,根据其主导影响因素划分研究区具体的乡村类型,并对各类型农村建设用地利用存在问题及成因进行深入分析,由此提出差异化利用对策及政策建议。论文研究主要结论是:(1)对主体功能区中禁止开发区域农村建设用地利用进行研究,应当根据不同地理环境因素影响下农村建设用地利用差异,划分禁止开发区域不同乡村类型。(2)主体功能区中禁止开发区域影响农村建设用地利用的地理环境影响因素主要为:耕地数量(耕地总量、人均和户均耕地量)、地形地貌(半山区和坝区)、与城镇的距离、交通区位及其条件、民族文化、自然资源、处于自然保护地的区位(如:位于特级、一级保护区或景区内部等)、政策及村庄空间大小等。(3)地理环境因素都对各类型乡村农村建设用地利用产生不同程度影响,耕地数量对农业主导类型乡村影响程度较大、与城镇的距离区位因子对城郊地区乡村影响较大、位于景区内部区位因子对搬迁类型乡村影响较大且为其所特有、位于特级和一级保护区区位因子对资源特色类型乡村影响较大。(4)依据各主导地理环境影响因素及结合村庄未来发展导向,对主体功能区中禁止开发区域需要以行政村为空间单元进行乡村具体类型划分,乡村类型分别为城郊融合型、农业发展型、特色发展型及搬迁发展型。(5)主体功能区中禁止开发区域各类型乡村农村建设用地利用存在问题各不相同,必须根据主体功能区中禁止开发区域各类型乡村农村建设用地利用存在问题提出土地利用优化措施。
娄亚琴[9](2019)在《河口瑶族自治县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研究》文中认为当前,我国已步入大众旅游时代,旅游需求快速增长,旅游消费大众化和常态化日趋明显,旅游已成为越来越多的人民群众必不可少的生活方式。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旅游业的发展需要走向一种更深内涵、更高质量、更远目标的模式,因此全域旅游应运而生。随着河口县不断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河口县经济贸易不断发展,同时旅游业也迎来新的发展时遇,地方政府越来越重视旅游发展,旅游发展保持稳中向好的态势。河口县也处于如此的历史机遇中,更应该抓住时机发展全域旅游,积极进行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创建,推动当地旅游业的进行转型升级,全面提升旅游发展质量,推动河口县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将有利于促进地方经济、社会、民生、外交等各领域的发展。本文以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的相关理论和知识为基础,力求通过文献整理、数据采集和调研分析河口县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旅游资源及开发情况、景区管理、县域经济运行情况等方面,提出旅游产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并采用SWOT分析法对河口县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战略中的优势和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系统分析,并采用网络爬虫技术抓取互联网信息进行收集汇总,形成景区热度信息排名,再结合网络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总结河口县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的现状、机遇和挑战,从资源、产品、产业、公共服务和管理这五个方面提出河口县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发展路径,最后从政府重视、金融支持、旅游规划布局、基础设施建设、边境旅游试验区建设、“厕所革命”建设、特色旅游宣传、旅游模式创新和县域旅游市场监管等九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秦航[10](2019)在《基于村民视角的矿产枯竭区域乡村人居环境研究 ——以易门县绿汁镇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乡村人居环境提升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大工程,国家提出乡村多元化发展战略,符合村庄之间差异性的客观规律。然而,目前乡村人居环境的评价主体多以政府、学者、企业为主,使乡村人居环境真正的实践主体(村民)处于边缘化状态,同时缺乏对认知差异性的考虑,导致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不符合。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过程中,应该创新乡村人居环境的理论和方法。本研究在国家大力推进乡村人居环境差异化治理的背景下,采用立意抽样法选取矿产枯竭区域4类样本典型村,从村民视角,探讨了矿产枯竭区域乡村人居环境的影响因素,又与世界自然保护区域乡村人居环境影响因素进行了对比分析。补充了乡村人居环境的概念,对矿产枯竭区域乡村人居环境影响因素的客观规律性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对策。研究所获结论如下:①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本研究认为,乡村人居环境是乡村地域空间上的一个完整的人地关系地域系统;②乡村人居环境影响因素的客观规律性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区际差异、村际差异和人际差异;③矿产资源枯竭区域乡村人居环境影响因素包括家庭经济状况、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与社会文化、家庭住房条件、自然生态环境5大类共38项;④综合矿产枯竭区域乡村人居环境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本研究提出7条优化对策,包括乡村人居环境建设和改善应该差异化施策和差异化治理、明确乡村人居环境改善定位、加强村民参与意识、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改善提升医疗水平、重视传统民族文化保护和调整矿区生态保护限制;⑤通过实地调查,本研究发现在自然村一级乡村人居环境仍存在较大差异,试图建立一套统一的指标体系评价所有乡村的人居环境建设需求和建设成效,以此达到简化乡村人居环境评价工作程序的方法值得商榷,应进行实地调查,根据每个自然村的实际情况,从乡村人居环境主体(村民)的需求和认知出发建设和改善人居环境。
二、云南石林县旅游扶贫的启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云南石林县旅游扶贫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夜间灯光影像的云南省多维贫困识别及其等级划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贫困识别研究 |
1.2.2 基于夜间灯光影像的贫困识别研究 |
1.2.3 贫困空间演化研究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研究区域及数据预处理 |
2.1 研究区域及概况 |
2.2 研究数据来源 |
2.3 数据预处理 |
2.3.1 统计数据预处理 |
2.3.2 夜间灯光影像的预处理 |
第3章 多维贫困指数构建 |
3.1 多维贫困指数选取理论基础 |
3.1.1 可持续生计理论 |
3.2 多维贫困指标的选取 |
3.3 多维贫困指数构建 |
3.3.1 指标标准化 |
3.3.2 指标权重的确定 |
3.3.3 多维贫困指数的构建 |
第4章 基于夜间灯光影像的多维贫困识别模型构建 |
4.1 研究区县域夜间灯光总值分析 |
4.2 夜间灯光与多维贫困指数的关系 |
4.2.1 模型构建原理 |
4.2.2 多维贫困指数与灯光指数模型构建 |
4.2.3 模型精度验证 |
4.3 贫困成因分析 |
第5章 多维贫困空间变化特征 |
5.1 多维贫困指数空间分布变化特征 |
5.1.1 多维贫困指数空间分布 |
5.1.2 多维贫困指数冷热点 |
5.2 贫困程度划分 |
5.2.1 多维贫困程度划分方法 |
5.2.2 多维贫困程度等级划分结果分析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2)云南省石林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中政府职能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简要评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阐述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农村集体经济 |
二、政府职能 |
第二节 理论依据 |
一、农业合作化理论 |
二、政府职能理论 |
第二章 石林县农村集体经济现状及政府职能行使状况 |
第一节 石林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概况 |
第二节 石林县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模式 |
一、资源利用型 |
二、租赁经营型 |
三、有偿服务型 |
四、企业带动型 |
五、电商经济型 |
第三节 石林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中的政府职能行使的举措 |
一、制定规划引导发展 |
二、提供资金资产支持 |
三、推进特色农业发展 |
四、强化三资管理 |
五、加强责任考核 |
第四节 石林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中政府职能行使的成效 |
一、农村集体经济得到了有效发展 |
二、推动了产权制度改革 |
三、促进了产业发展 |
四、助推了脱贫攻坚 |
第三章 石林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中政府职能行使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一节 石林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中政府职能行使存在的问题 |
一、发展引导力度不足 |
二、区域发展不均衡 |
三、资金扶持力度不强 |
四、资产资源管理能力弱 |
五、专业人才相对缺乏 |
第二节 石林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中政府职能行使出现问题的原因 |
一、思想观念存在偏差 |
二、城乡二元结构影响 |
三、金融扶持体系不完善 |
四、管理机制不完善 |
五、基层人才队伍建设落后 |
第四章 石林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中政府职能优化的对策 |
第一节 强化观念引领 |
一、加强宣传指导,端正思想认识 |
二、健全奖补激励机制 |
三、培养多元化的发展思维 |
第二节 推进城乡协同发展 |
一、调整发展倾向 |
二、推进城乡产业协同发展 |
三、探索区域互助发展模式 |
第三节 加强金融扶持力度 |
一、强化财政支持力度 |
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
三、完善金融支持体系 |
第四节 完善管理机制建设 |
一、完善主管部门权责体系建设 |
二、创新集体经济组织运行机制 |
三、建立健全村民权利保障机制 |
第五节 加强基层人才队伍建设 |
一、加强基层党组织队伍建设 |
二、加强人才队伍培养 |
三、拓宽人才选拔渠道 |
四、重视激励和留住人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附录:访谈记录 |
致谢 |
(3)中国乡村旅游扶贫研究进展与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献分析 |
(一)文献来源 |
(二)文献特征分析 |
二、主要研究进展 |
(一)乡村旅游扶贫概念及理论基础 |
1.概念界定 |
2.理论基础 |
(二)乡村旅游扶贫开发与保护的研究 |
1.扶贫模式与规划构想 |
2.文化保护与产业拓展 |
3.现存问题与解决对策 |
(三)乡村旅游扶贫效应与居民感知的研究 |
1.社区参与和社区主导 |
2.扶贫效应与居民感知 |
(四)乡村旅游扶贫政策与保障制度的研究 |
三、研究结论与启示 |
(一)加强理论体系构建 |
(二)拓展研究方法 |
(三)深化研究内容、聚焦微观问题 |
1.加强乡村文化与乡土记忆的研究 |
2.开展乡村旅游扶贫与利益相关者协同的研究 |
3.加大乡村旅游扶贫与美丽乡村建设的研究 |
4.加强乡村旅游扶贫与农村供给侧改革的研究 |
5.拓展乡村旅游扶贫社区发展与精准扶贫路径创新的研究 |
6.加强乡村旅游扶贫管理机制与政策优化的研究 |
(4)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述评 |
三、研究内容及思路 |
四、研究方法及主要创新 |
五、资料数据来源与田野调查 |
第一章 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相关概念及理论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一、贫困 |
二、民族村寨 |
三、民族村寨旅游 |
四、旅游扶贫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环境贫困理论 |
二、资源诅咒理论 |
三、精准扶贫理论 |
四、乡村治理理论 |
五、土地产权理论 |
六、文化资本理论 |
第三节 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功能及特点 |
一、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功能 |
二、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特点 |
第四节 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可行性及局限性 |
一、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可行性 |
二、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局限性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现实选择及发展阶段 |
第一节 贵州民族地区的贫困 |
一、贫困面积大,贫困程度深 |
二、贫困原因错综,贫困治理复杂 |
第二节 贵州民族村寨的主要特征 |
一、是交融散布于崇山峻岭中的“活化石” |
二、拥有着适应山地自然环境的生存智慧 |
三、凝固于自给自足的封闭经济结构之中 |
四、通过仪式性的活动确定社会结构关系 |
五、风险依靠有限自我救助社会组织系统 |
第三节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发展条件 |
一、资源禀赋 |
二、脱贫攻坚 |
三、市场驱动 |
第四节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发展阶段 |
一、起步期(改革开放-1990年) |
二、成长期(1991年-2010年) |
三、成熟期(2011年-现在)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效果评估 |
第一节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整体效果 |
一、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大格局形成 |
二、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推动经济发展 |
三、民族村寨旅游扶贫促进减贫增收 |
四、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改善人居环境 |
五、民族村寨旅游扶贫重构人地关系 |
第二节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绩效评价:以黔东南为样本 |
一、绩效评价样本选择依据 |
二、扶贫绩效计算 |
三、绩效评价分析 |
第三节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福利评估 |
一、福利的内涵及测量 |
二、基于可行能力的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福利评估体系 |
三、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福利评估 |
四、福利改进方向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经验及挑战 |
第一节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经验 |
一、政府主导:贫困地区的合理逻辑 |
二、搭建平台:高标准开展国际合作 |
三、生态补偿:优化旅游及人居环境 |
四、长效管护:乡村设施的投管机制 |
五、文旅融合:以旅游激活文化传承 |
六、村民主体: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 |
第二节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挑战 |
一、异化与重构:传统乡村社会的“脱嵌” |
二、机会与风险:产业机会的盲目与麻木 |
三、能人与穷人:精英剥夺与贫富差距 |
四、扶贫与养贫:难以避免的“公地悲剧” |
五、增长与消亡:贫困减缓中“无根的增长”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案例研究 |
第一节 扶贫困境与乡村治理:来自肇兴侗寨的调查 |
一、肇兴侗寨概况 |
二、肇兴侗寨的传统社会组织及现代意义 |
三、肇兴侗寨旅游扶贫历程 |
四、旅游扶贫中基层行政与乡村社会的拉锯 |
五、破局:村寨旅游扶贫权利的有序归位 |
第二节 扶贫质量与土地产权:来自纳灰村的调查 |
一、万峰林纳灰村概况 |
二、布依族传统的农地习俗 |
三、纳灰村旅游扶贫历程 |
四、华冠背后:景区核心村寨的尴尬 |
五、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提升村寨旅游脱贫质量 |
第三节 扶贫创新与文化资本:来自岜沙苗寨的调查 |
一、岜沙苗寨民族文化 |
二、岜沙旅游扶贫推动民族文化资本化的过程 |
三、岜沙旅游扶贫推动民族文化资本化的问题 |
四、岜沙旅游扶贫创新激活民族文化资本价值 |
第四节 案例思考: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质量提升的方向 |
一、重组乡村治理结构是破解村寨旅游扶贫困境的重要基础 |
二、重赋乡村产业活力是提升村寨旅游扶贫质量的重要途径 |
三、重构乡村文化价值是促进村寨旅游扶贫创新的重要依托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质量提升的战略及举措 |
第一节 贵州村寨旅游扶贫质量提升的战略 |
一、调整贵州村寨旅游扶贫战略的依据 |
二、贵州村寨旅游扶贫质量提升的战略 |
第二节 贵州村寨旅游扶贫质量提升的举措 |
一、创新多元化的村寨旅游扶贫模式 |
二、探索差异化的村寨旅游扶贫路径 |
三、推动市场化的文化价值实现机制 |
本章小结 |
结论、不足及展望 |
结论 |
不足 |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调查问卷 |
附录二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村民访谈提纲 |
附录三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村组干部访谈提纲 |
附录四 部门及案例点主要访谈人员基本信息 |
附录五 “村寨旅游扶贫绩效评价体系的权重赋值”专家打分表 |
附录六 田野工作相关照片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5)乡村旅游扶贫效率评价 ——以贫困村农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贫困研究 |
1.3.2 旅游扶贫研究 |
1.3.3 旅游扶贫效率相关研究 |
1.3.4 研究述评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思路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研究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扶贫 |
2.1.2 旅游扶贫 |
2.1.3 旅游扶贫效率 |
2.1.4 层次分析法(AHP) |
2.1.5 数据包络分析法(DEA) |
2.2 相关理论 |
2.2.1 投入产出理论 |
2.2.2 效率理论 |
2.2.3 资源配置理论 |
3 案例地旅游扶贫发展成效感知分析 |
3.1 案例地基本概况 |
3.2 案例地调查农户基本特征 |
3.2.1 农户基本家庭信息统计分析 |
3.3 成效感知指标体系构建 |
3.3.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3.3.2 指标体系构建 |
3.4 评估方法概述 |
3.4.1 层次分析法 |
3.4.2 函数模型 |
3.4.3 演绎过程 |
3.5 旅游扶贫发展成效感知分析 |
4 案例地农户投入产出效率分析 |
4.1 评估方法概述 |
4.1.1 投入产出效率指标体系构建 |
4.1.2 投入产出效率评估 |
4.2 计算结果 |
4.3 效率分析 |
5 典型个案研究 |
5.1 参与旅游扶贫的个案研究 |
5.2 未参与旅游扶贫的个案研究 |
6 主要结论与建议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相关建议 |
6.2.1 政府层面 |
6.2.2 村委会层面 |
6.2.3 旅游企业层面 |
6.2.4 农户自身层面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云南山区土地梯度承载力空间分异及土地开发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2.1 研究方法 |
1.2.2 技术路线 |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
1.3.1 研究内容 |
1.3.2 创新之处 |
第2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2.1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1 相关概念界定 |
2.1.2 理论基础 |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2.2.1 土地承载力研究进展 |
2.2.2 土地开发优化研究进展 |
2.2.3 相关研究评述 |
第3章 云南山区基础环境特征 |
3.1 自然资源环境特征 |
3.1.1 地理区位条件特殊 |
3.1.2 自然环境错综复杂 |
3.1.3 自然资源丰富多样 |
3.2 经济社会发展特征 |
3.2.1 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提高 |
3.2.2 社会发展进程总体平稳 |
3.2.3 交通运输能力不断提升 |
3.3 土地利用现状特征 |
3.3.1 国土面积相对较大 |
3.3.2 土地利用类型多样 |
3.3.3 梯度分布差异明显 |
第4章 云南山区土地梯度承载力空间分异 |
4.1 土地梯度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筛选 |
4.1.1 数据来源 |
4.1.2 评价指标体系筛选 |
4.2 土地梯度承载力评价方法构建 |
4.3 土地梯度承载力评价实证分析 |
4.3.1 土地梯度承载力本底评价 |
4.3.2 土地梯度承载力状态评价 |
4.3.3 土地梯度承载力潜力评价 |
4.3.4 土地梯度承载力综合评价 |
4.4 土地梯度承载力影响因素 |
第5章 云南山区土地开发优化类型特征 |
5.1 土地开发优化方法构建 |
5.1.1 三维魔方法 |
5.1.2 聚类分析法 |
5.1.3 二维关联矩阵法 |
5.2 土地开发优化结果分析 |
5.2.1 土地利用功能分区 |
5.2.2 土地利用发展分区 |
5.2.3 土地利用综合分区 |
第6章 云南山区土地开发优化对策建议 |
6.1 因地制宜发展,差别化制定政策 |
6.2 优化空间布局,切实保护耕地 |
6.3 合理配置资源,集约利用土地 |
6.4 “三效”均衡发展,保障生态安全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主要结论 |
7.2 不足之处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7)曲靖市石漠化地区农村反贫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理论研究现状及其评价 |
(一)国内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 |
(二)国外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一)研究方法 |
(二)技术路线 |
第一章 关于石漠化地区贫困的核心概念及理论依据 |
第一节 核心概念 |
一、石漠化 |
二、贫困 |
三、反贫困与精准扶贫 |
第二节 理论依据 |
一、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 |
二、福利多元理论 |
三、史密斯的过程模型 |
四、社会治理理论 |
第二章 曲靖市石漠化地区农村贫困现状及成因 |
第一节 曲靖市石漠化地区发展概述 |
一、曲靖市经济发展概况 |
二、曲靖市石漠化地区概述 |
第二节 曲靖市石漠化地区师宗、罗平两县农村贫困现状 |
一、县域基本情况 |
二、地区农村贫困现状 |
第三节 曲靖市石漠化地区农村贫困的成因 |
一、曲靖市石漠化地区农村贫困产生的客观原因 |
二、曲靖市石漠化地区农村贫困个体形成的原因 |
第三章 曲靖市石漠化地区农村的反贫困政策及措施 |
第一节 中国农村和石漠化地区的反贫困措施 |
一、中国农村反贫困进程 |
二、石漠化地区扶贫开发政策 |
第二节 曲靖市石漠化地区现行的反贫困政策和社会扶贫措施 |
一、曲靖现行的多部门联动扶贫攻坚政策 |
二、曲靖现行的社会扶贫攻坚措施 |
三、曲靖现行脱贫攻坚成效监督和考核措施 |
四、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 |
第三节 曲靖市石漠化地区农村反贫困政策执行情况 |
一、曲靖市石漠化地区师宗、罗平两县反贫困政策执行情况 |
二、曲靖石漠化地区农村反贫困政策落实情况 |
第四章 曲靖市石漠化地区农村反贫困实践问题分析 |
第一节 政策层面 |
一、政策制定存在问题 |
二、政策保障不到位 |
第二节 环境因素 |
一、社会环境 |
二、自然环境 |
三、经济环境 |
第三节 执行主体层面 |
一、地方政府财政紧张 |
二、部门配合度不够 |
三、部分基层组织工作能力不强 |
第四节 目标群体层面 |
一、脱贫意识不强 |
二、存在抵触心理 |
三、自我发展能力弱 |
第五章 曲靖市石漠化地区农村反贫困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政策层面 |
一、健全法律规章及政策 |
二、进一步完善现行脱贫政策 |
三、强化支撑保障 |
四、提升公信力 |
第二节 政策环境层面 |
一、社会环境的改善 |
二、经济环境的改善 |
第三节 执行主体层面 |
一、反贫困的政府责任 |
二、反贫困的社会责任 |
第四节 目标群体层面 |
一、树立自主意识 |
二、发挥主观能动性 |
三、提高自身能力 |
小结 |
一、研究的创新与结论 |
二、研究的限制与不足 |
三、研究的前瞻与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滇桂黔石漠化片区(云南片区)聚类分析 |
附录二 :访谈提问清单 |
致谢 |
(8)禁止开发类主体功能区乡村既有农村建设用地利用研究 ——以石林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 |
1.5.1 研究方法 |
1.5.1.1 文献法 |
1.5.1.2 实地调查法 |
1.5.1.3 GIS空间分析法 |
1.5.1.4 归纳和比较法 |
1.5.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6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1 农村建设用地利用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
1.1.1 国外研究综述 |
1.1.2 国内研究综述 |
1.1.3 小结 |
1.2 不同地理环境乡村分类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小结 |
第三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3.1 相关概念 |
3.1.1 地理环境 |
3.1.2 乡村地域系统、乡村、农村 |
3.1.3 农村建设用地 |
3.1.4 主体功能区和禁止开发区域 |
3.1.5 农村建设用地集约节约利用 |
3.2 理论基础 |
3.2.1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 |
3.2.2 主体功能区理论 |
3.2.3 乡村振兴理论 |
3.2.4 生态文明理论 |
3.2.5 土地区位理论 |
3.2.6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3 不同地理环境农村建设用地利用乡村类型 |
第四章 研究区基本情况 |
4.1 研究区范围及其管控要求 |
4.2 研究区自然地理环境 |
4.2.1 地理区位 |
4.2.2 地形地貌 |
4.2.3 气候特征 |
4.2.4 水资源及土壤 |
4.2.5 矿产资源及生物资源 |
4.3 研究区人文地理环境 |
4.3.1 行政区划 |
4.3.2 人口及社会经济 |
4.3.3 交通 |
4.3.4 土地利用现状 |
4.3.5 民族文化 |
第五章 基于农村建设用地利用的禁止开发区域乡村类型划分 |
5.1 地理环境对禁止开发区域农村建设用地利用的影响 |
5.1.1 研究区样本类型村庄选取 |
5.1.2 样本村农村建设用地利用现状分析 |
5.1.2.1 北大村 |
5.1.2.2 彝族第一村 |
5.1.2.3 清水塘村 |
5.1.2.4 小箐村和蓑衣山村 |
5.1.3 禁止开发区域农村建设用地利用地理环境影响因素识别 |
5.2 禁止开发区域农村建设用地利用地理环境主导影响因素甄别 |
5.3 研究区乡村类型划分 |
第六章 禁止开发区域不同类型乡村农村建设用地利用优化 |
6.1 禁止开发区域乡村农村建设用地利用存在问题分析 |
6.1.1 城郊融合型乡村 |
6.1.2 农业发展型乡村 |
6.1.3 特色发展型乡村 |
6.1.4 搬迁发展型乡村 |
6.2 禁止开发区域乡村农村建设用地利用优化措施 |
6.2.1 城郊融合型乡村 |
6.2.2 农业发展型乡村 |
6.2.3 特色发展型乡村 |
6.2.4 搬迁发展型乡村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讨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河口瑶族自治县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技术路线 |
2 理论基础 |
2.1 区域协调发展理论 |
2.2 产业融合理论 |
2.3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
2.4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
2.5 网络爬虫技术 |
3 河口县基本情况、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基础及建设现状 |
3.1 河口县基本情况 |
3.2 河口县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基础 |
3.3 河口县全域旅游建设现状 |
4 河口县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的SWOT分析 |
4.1 优势(S) |
4.2 劣势(W) |
4.3 优势和劣势分析(SW) |
4.4 挑战(O) |
4.5 威胁(T) |
4.6 机遇和威胁分析(OT) |
4.7 SWOT策略分析 |
5 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启示 |
5.1 制度标准 |
5.2 石林彝族自治县创建经验 |
5.3 对河口县的创建启示 |
6 河口县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的发展路径 |
6.1 基于网络爬虫的景区信息热度探测 |
6.2 基于问卷调查的当地居民态度感知 |
6.3 资源层面境内外优化设计 |
6.4 产品层面全域构建 |
6.5 产业层面全面融合 |
6.6 公共服务设施全域配套 |
6.7 管理层面全力强化 |
7 河口县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对策建议 |
7.1 积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
7.2 整合全局要素推动区域联动发展 |
7.3 拓宽基础建设投融资渠道 |
7.4 加快基础设施和服务要素配套建设 |
7.5 依托跨境经济合作区推进边境旅游试验区建设 |
7.6 深入推进“厕所革命”建设 |
7.7 多种方式加大旅游宣传力度 |
7.8 大力推进“互联网+旅游”的融合发展模式 |
7.9 不断完善全域旅游市场监管机制 |
8 结语 |
8.1 主要结论 |
8.2 存在不足 |
8.3 今后的努力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基于村民视角的矿产枯竭区域乡村人居环境研究 ——以易门县绿汁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家大力推进乡村人居环境差异化治理 |
1.1.2 现有乡村人居环境评价工作存在主体(村民)缺位的问题 |
1.1.3 矿产枯竭区域乡村人居环境亟待改善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相关研究 |
1.2.2 国内相关研究 |
1.2.3 研究评述 |
1.3 研究意义 |
1.4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1.4.1 相关概念 |
1.4.2 理论基础 |
1.5 研究内容 |
1.6 创新点 |
1.7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7.1 研究方法 |
1.7.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地理环境 |
2.1 研究区自然地理环境 |
2.2 研究区人文地理环境 |
2.2.1 人口与文化 |
2.2.2 产业发展情况 |
2.2.3 房屋建设 |
2.2.4 基础设施与社会服务 |
2.3 研究区发展历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调查问卷设计与样本选取 |
3.1 调查问卷设计 |
3.1.1 问卷设计 |
3.1.2 预调查及问卷选择 |
3.2 样本选取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村民视角的矿产枯竭区域乡村人居环境现状分析 |
4.1 靠近矿区和中心集镇村庄(湾子村)乡村人居环境 |
4.1.1 乡村地理环境 |
4.1.2 乡村人居环境现状分析 |
4.2 传统少数民族村庄(白沙坡村)乡村人居环境 |
4.2.1 乡村地理环境 |
4.2.2 乡村人居环境现状分析 |
4.3 经济欠发达村庄(河尾村)乡村人居环境 |
4.3.1 乡村地理环境 |
4.3.2 乡村人居环境现状分析 |
4.4 搬迁村庄(小龙格利村)乡村人居环境 |
4.4.1 乡村地理环境 |
4.4.2 乡村人居环境现状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矿产枯竭区域乡村人居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
5.1 矿产枯竭区域乡村人居环境影响因素构成 |
5.2 矿产枯竭区域乡村人居环境影响因素差异性分析 |
5.2.1 矿产枯竭区域乡村人居环境影响因素村际差异分析 |
5.2.2 矿产枯竭区域乡村人居环境影响因素人际差异分析 |
5.3 世界自然保护区域乡村人居环境影响因素对比分析 |
5.3.1 石林县地理环境 |
5.3.2 样本村选取 |
5.3.3 乡村人居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
5.3.4 乡村人居环境影响因素对比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矿产枯竭区域乡村人居环境优化对策 |
6.1 乡村人居环境建设和改善应该差异化施策和差异化治理 |
6.2 明确乡村人居环境改善定位 |
6.3 加强村民参与意识 |
6.4 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 |
6.5 改善提升医疗水平 |
6.6 重视传统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 |
6.7 调整矿区生态保护限制 |
6.8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讨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云南石林县旅游扶贫的启示(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夜间灯光影像的云南省多维贫困识别及其等级划分[D]. 张芝艳.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2]云南省石林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中政府职能优化研究[D]. 郭昊.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3]中国乡村旅游扶贫研究进展与启示[J]. 姜太芹,董培海. 旅游研究, 2021(01)
- [4]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研究[D]. 笪玲. 西南民族大学, 2020(12)
- [5]乡村旅游扶贫效率评价 ——以贫困村农户为例[D]. 徐婷婷. 江西农业大学, 2020(07)
- [6]云南山区土地梯度承载力空间分异及土地开发优化研究[D]. 王敏.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7]曲靖市石漠化地区农村反贫困研究[D]. 韦林宏. 云南财经大学, 2020(07)
- [8]禁止开发类主体功能区乡村既有农村建设用地利用研究 ——以石林县为例[D]. 耿昭广. 云南大学, 2019(02)
- [9]河口瑶族自治县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研究[D]. 娄亚琴. 云南大学, 2019(02)
- [10]基于村民视角的矿产枯竭区域乡村人居环境研究 ——以易门县绿汁镇为例[D]. 秦航. 云南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