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柳园地区生活污水回用处理项目工程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高宇[1](2021)在《城镇污水处理项目综合绩效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污水处理项目在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治理生产生活污水、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是达成净化环境的重要内容。然而,我国污水处理起步较晚,实际运行中存在成本管理不到位、运行效率较低、技术投入不足、污泥处理不彻底、项目建设可持续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为此,需构建一套科学完整的绩效评价体系,从社会效益、能耗费用、运行效率、产出效果等方面对污水处理项目的综合绩效进行评价。本文首先依据Cast、A2/O等污水处理工艺以及可靠性、一致性等绩效指标遴选原则,将污水处理项目的综合绩效评价指标分为社会效益指标(主要包括周围居民投诉率、员工培训情况、企业制度完善情况)、能耗和费用指标(主要包括污水处理能耗、污泥处理能耗、资金费用、药剂费用)、运行效率指标(主要包括污水负荷满足率、设备正常运转率、及时完成率、自然资源利用率)和产出效果指标(主要包括COD含量削减率、氨氮含量削减率、污泥处置情况)四个方面;进而,结合行业政策、污水处理标准、行业平均水平等资料,详细划分定性和定量指标,定量指标运用最大最小值建立二元一次线性方程,定性指标通过等级划分确定评价得分;然后,运用专家打分法确定各指标重要程度,用层次分析法构建污水处理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最后,运用案例分析法,引入甲、乙、丙、丁四个不同规模的污水处理项目,运用上述综合绩效评价方法进行全面评价,考察四个项目存在的管理运行短板,提出发展建议。结果表明,能源消耗、设备运行效率、厂区安全管理等方面在发展过程中受到广泛重视,对员工培养、园区绿化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方面重视程度较低。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同,表明本文建立的绩效评价体系能够科学全面反映项目发展中的优势和不足,为污水处理项目提供了实用性评价体系,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纪静怡[2](2021)在《纳入非常规水源利用的区域水资源配置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水资源优化配置是实现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基础,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根本保证。为满足日益增长的用水需求,增加区域水资源可供水量,本文将非常规水源纳入区域水资源供水系统中,以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为目标对区域水资源进行配置。基于配置模型的建立,提出评估非常规水利用风险的方法,进而确立整体配置方案风险分析流程及方法,最终应用到实例中。以期为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提供一种新思路,促进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文章基于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目标及原则,结合用水部门对供水水源水质的要求,以非常规水及常规水配置水量为决策变量,综合考虑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多个目标,将用水部门需水量、区域内常规水与非常规水可供水量和污染物允许排放量等作为约束条件,构建纳入非常规水源利用的区域水资源多目标配置模型。采用多目标转化单目标的求解方法,利用lingo软件建模对模型求解。基于区域水资源配置模型的构建,提出水资源配置系统风险分析内涵及基本步骤。与传统水源相比,非常规水水质情况更为复杂,其收集、生产及出水过程中易产生风险。因此首先采用模糊层次分析评价方法对非常规水利用风险进行评价,计算确定研究区域非常规水源利用风险等级。根据利用风险评价结果确定水资源配置方案是否需要重新生成。进而采用蒙特卡洛模拟法对生成的水资源配置方案进行风险分析,模拟区域水资源系统供需水过程,构建模拟指标与目标效益之间的函数关系,计算确定在指标变化条件下水资源配置方案目标效益无法达到预期值的可能性,即水资源配置方案的风险度。同时对配置方案风险进行敏感度分析,确定影响不同效益风险的敏感因子,为方案选择风险管理措施提供理论依据。将上述方法应用到阜宁县实例中,结合其实际发展规划情况对其区域水资源进行配置,配置结果表明非常规水配置水量占比随时间增长逐步提升,开发利用非常规水源可以有效减少常规水使用量,提高水资源重复利用率。对配置方案中的非常规水源利用全过程进行风险分析评价,评价结果为较低风险,即配置方案中非常规水源可正常供水,无需重新配置。对整体区域水资源配置方案进行风险计算,结果表明水资源配置方案风险较低,水资源配置模型具备可行性。
吴艺婷[3](2021)在《关中民居建筑生态节水营建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淡水资源紧缺问题日益突出,西北地区水资源仅占全国10%。关中地区三季干旱、夏季暴雨,降雨时空、地域分配不均,总体水资源较为匮乏。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关中民居的空间形态呈现集中化趋势、用水模式呈现复杂化趋势、污水排放呈现管道快排趋势,导致雨水集用低效、排水层次缺乏、涉水部位耐久性差、水文循环破坏、缺乏成体系的涉水基础设施等问题日益凸显,发展与环境矛盾日益增强,节水行动迫在眉睫。为了缓解这一矛盾,关中民居的生态节水营建技术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关中民居为研究对象,从人居环境科学的角度出发,综合建筑学、给排水等学科专业知识,通过文献查找、实地观察、数据测量等形式进行涉水现状分析,从传统生态节水智慧的现代应用和现代通用节水技术本土化两个层面提出解决思路,最后针对典型户既有民居进行生态节水设计实践,整合并应用前文提出的生态节水技术,营造民居的局部生态水循环,为今后关中民居节水优化设计提供参考。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第一章:提出问题。绪论,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及目的、研究方法及框架。第二章:分析问题。首先对关中民居的整体涉水现状进行调研,根据不同时期的雨水利用特点将其分为用水自平衡消解模式和管道优先的排水模式两种。其次从用水现状、排水现状、储水现状、生态涉水现状和节水现状五个方面展开详细分析,总结出用水循环效率低、排水层次缺失、储水性能下降、涉水部位耐久性差、生态节水效率低等问题,初步提出关中民居的节水设计目标与研究思路。第三、四章:解决问题思路一,传统生态节水智慧提炼及现代应用。通过关中传统民居生态节水营建技术的分析,总结出五项建筑节水设计理念——循环多用的用水理念、逐级汇水的排水理念、优先集水的储水理念、水分微循环的生态理念、用水自平衡的节水理念。由于用水需求的复杂化转变、空间布局的集中化转变,我们在借鉴传统生态节水智慧时不是一味的模仿,而是应该借鉴其应对干旱气候的方式,分析其与现代建构之间的矛盾点及其与现代应用之间的联系,探索传统生态节水智慧与现代民居结合的途径与方法,使其焕发出新的活力。第五章:解决问题思路二,现代通用节水技术的本土化适应设计。分析关中民居生态节水营建的内在需求,融入低影响开发等雨洪管理思想,将现代通用节水技术本土化,从用水、排水、储水、生态涉水和节水五个方面探究生态节水构造与民居的结合方式,优化建筑涉水部位,提升涉水循环的系统性与连贯性。第六章:设计实践。建立民居内部的生态节水整体循环系统,应用第四、五章的生态节水技术,将其与民居进行一体化设计,提出一个完整的节水设计方案,并对提升要点进行图解分析。第七章:结论。最后对本文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建筑节水是绿色建筑发展中重要一环,生态技术投资较小,潜力巨大,前景可观,有利于节约水源、提升农民生活品质、营造理想的生态民居空间,对于关中传统民居生态节水经验的科学机理传承及现代应用、实现民居生态节水性能优化、改善农村环境具有一定意义。
宋沛[4](2021)在《多介质土壤层系统处理农村分散式污水的性能分析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发展中国家农村地区的污水分散排放和缺乏有效处理的问题日益严重,引起了世界上学者的广泛关注。我国农村地区污水处理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我国农村污水最主要的来源为日常生活和畜禽养殖生产活动。由于缺乏管网建设和适用的分散式污水处理技术,农村污水未经有效处理就随意排放,会对周围水土环境、地下水资源、农村居民身体健康等方面造成危害。多介质土壤层(Multi-soil-layering,MSL)系统是一种适用于处理农村地区污水的新型生态污水处理技术,主要由土壤混合模块(Soil mixture blocks,SMBs)和通水层(Permeable layers,PLs)两个部分组成,分别承担厌氧区域和好氧区域的功能。MSL系统独特的砖砌式搭建结构,有利于污水渗流分布和延长水力停留时间(Hydraulicresidencetime,HRT)。MSL系统的主要污染物处理过程有吸附、截留过滤、化合物沉淀、絮凝胶体吸附、微生物代谢等污染物去除过程。一般在水力负荷率(Hydraulic loadingrate,HLR)和污染负荷较高的情况下,该系统依然可以保证对有机污染物、氮、磷的有效去除。MSL系统还具有占地需求小、运维便捷、无噪无臭等特点。以往研究多采用单因素对比的实验研究方案。但还有很多新的操作因子没有被关注研究过,而且目前多因子间交互作用对MSL系统污水处理性能的影响仍不明晰。以往研究中已经将MSL系统用于处理实际农村污水,但重点关注的仅是出水水质,而未涉及过对该系统的经济效益、环境影响这两方面的量化研究。除生活污水外,农村小规模的家禽养殖生产活动中排放的污水可能含有新兴有机污染物如抗生素。然而,MSL系统对含抗生素的污水处理效果仍未探究过。抗生素作为特殊药物,对MSL系统的污染物去除效果和系统内微生物特性的影响仍是未知。针对以上问题的挑战,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主要结果如下:(1)应用因子设计方法,通过运行8套MSL系统并搭载底层浸没、微生物接种、连续曝气三个因子及其不同水平,开展对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性能研究,并通过析因分析方法来揭示不同操作因子及其交互组合对污水中污染物去除效果的作用效应及其显着性。还结合逐步聚类分析(Stepwise-cluster analysis,SCA)方法建立一个污染物去除率预测模型,用于处理在MSL系统中各种污染物去除率离散数据的非线性关系。研究表明,连续曝气因子对有机污染物降解、化学除磷反应、硝化作用是有利的,对反硝化过程与最终脱氮是不利的。在MSL系统内搭载的微生物接种这一操作因子并没有表现出对处理性能的显着改善。搭载底层浸没因子不利于MSL系统在结构稳定性与处理性能方面的表现。未搭载底层浸没因子的MSL系统水流通畅,在结构稳定性与处理性能方面的表现更好。未搭载连续曝气因子的系统依靠自然复氧也可以保证系统内的氧量消耗,且比连续曝气因子搭载的系统对反硝化过程的消极影响更小。SCA方法能够有效处理不同污染物去除过程相关的去除率离散数据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研究结果将为MSL系统的稳定运行及其对污染物的有效去除提供有利的操作因子及水平设计参考。(2)以处理低碳氮比特征的农村生活污水为目标,主要利用实验因子设计方法,通过运行8套MSL系统并搭载外源活性污泥添加量、高分子固相碳源添加量、底部浸没区高度三个因子及其不同水平,重点进行了针对强化MSL系统中反硝化作用效能及其对硝酸盐氮(Nitrate nitrogen,NO3--N)去除,结合微生物多样性特性角度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析因分析方法了解不同操作因子及其交互组合对SMBs中菌种丰富度、菌群结构多样性、反硝化菌种相对丰度等特征的作用效应及其显着性。研究表明,经过长期运行,SMBs中菌种的丰富度显着增加,高于原始土壤的水平。样品菌种丰富度的高低与SMBs中外源活性污泥添加量、高分子固相碳源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oly butylene succinate,PBS)添加量、底部浸没区高度的因子水平高低成正比。样品菌群结构多样性的高低与底部浸没区高度的因子水平高低成正比,与高分子固相碳源PBS添加量、外源活性污泥添加量的因子水平高低成反比。丛毛单胞菌科(Comamonadaceae)、红环菌科(Rhodocyclaceae)、黄单胞菌科(Xanthomonadaceae)是在SMBs混合土壤样品中筛选出的科分类水平下的优势反硝化菌种。MSL系统对NO3--N的去除性能差异与反硝化菌种总相对丰度在各混合土壤样品中的水平成正比。MSL系统搭载三个因子并且均采用高水平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实现SMBs内最佳的反硝化作用和最优的NO3--N去除效果。本章研究结果,将揭示强化MSL系统中反硝化过程的微生物机制,并为优化MSL系统对污水中NO3--N的去除性能提供操作条件设计参考。(3)以析因分析研究结论中的有利因子及其水平为参考,开发了以MSL系统为核心处理单元的重力流复合生态床系统(Gravity-flow integrated ecological bed system,GIEBS),并详细介绍了其单元组成、结构设计、技术原理。应用GIEBS对实际农村生活污水进行了处理,并以生命周期评价(Life cycle assessment,LCA)框架为基础,从经济效益和环境影响这两方面进行了量化评估。多功能厌氧酸化池(Multifunctional anaerobic acidification tank,MAAT)预处理单元对去除氮磷营养元素尤其是对提高污水的可生化降解性具有重要作用。MSL处理单元的污水处理效果最佳,且其对GIEBS的污水处理性能具有最大贡献。在GIEBS建设阶段,耗电成本仅占0.1%。农家乐运行GIEBS的成本仅为700元/年。GIEBS处理1 m3农家乐生活污水,平均运行成本仅不到0.4元。在GIEBS中,MAAT预处理单元的温室气体(Greenhouse gas,GHG)排放贡献比例最大,约91%。而MSL主处理单元和潜流人工湿地(Subsurface flow constructed wetland,SSFCW)后处理单元的温室气体排放贡献比例很小。GIEBS在有效处理实际农村污水的同时,对减缓温室气体排放也具有较好效果。低成本、高效能的GIEBS可以有效地缓解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地处偏远、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生活污水分散处理的困境。(4)应用因子设计方案,选定PLs填料种类、进水磺胺甲恶唑(Sulfamethoxazole,SMX)浓度、进水pH值这三个因子,对MSL系统处理含SMX家禽养殖污水的性能影响。并结合析因分析结果确定了对MSL系统处理污水中SMX最有利的因子及水平配置。应用SCA方法处理MSL系统处理对污水中SMX的去除率和相关影响因素之间离散数据的非线性关系,并建立SMX去除率预测模型。还通过16s RNA微生物多样性分析方法,解析了SMBs中SMX相关的潜在优势抗性菌属。研究表明,含高浓度SMX的进水对MSL系统中部分微生物生化降解去除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的能力有显着的短期干扰。但MSL系统具有自我调节并恢复改善污染物处理功能的较强机制与能力。含低浓度SMX的污水对MSL系统去除污水中COD表现为无明显影响。pH是影响MSL系统中除磷化学反应过程及含磷化学产物形态与稳定性的关键因素。经过长期的酸性或碱性进水腐蚀,麦饭石样品表面形貌发生明显改变,形成了海绵状的复杂多孔结构,比表面积大大增加。但是,无烟煤样品的表面形貌却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使用麦饭石为PLs材料的MSL系统,对污水中NH4+-N和NO3--N的去除效果要好于使用无烟煤的系统。长期使用酸性进水的MSL系统中部分反硝化菌种受到负面影响,比使用碱性进水的MSL系统中反硝化作用受到的抑制作用更明显。各系统出水中,SMX浓度随着进水中SMX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使用酸性且含低水平SMX浓度的进水、以麦饭石为PLs填料的系统,即MSL4达到了最优的SMX去除率(91.3%)。在MSL系统实验研究中,吸附作用被确定为污水与SMBs、PLs接触的处理过程中去除SMX的关键机制。进水pH差异对各MSL系统所对应的SMBs中的菌种丰富度水平具有显着影响作用。SMX浓度的高、低水平差异对样本间菌种组成的相似程度有潜在影响。研究结果有助于从因子分析、数值预测和微生物变化等方面更好地理解SMX在MSL系统中的去除机制。
包宇航[5](2021)在《某燃煤电厂水网络优化及末端废水回用工艺可行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我国长期处于水资源短缺及燃煤发电为主体能源结构的背景下,加之正式实施排污许可制度后,电厂的外排废水及废水处理工作受到了严格监管。随着大批电厂开展节水改造,经过分类收集、梯级利用及浓缩后产生的末端废水难以回用。本文以某燃煤电厂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该燃煤电厂各用水系统的特点,对全厂用水网络进行优化设计,对末端废水进行回用处理,从而实现电厂废水零排放。通过对电厂全厂用水网络调研,在水平衡试验基础上,制订全厂整体用水的改进措施,初步降低了取水量和废水排放量,并得到改进后的水平衡图。对电厂进行水网络深度优化,选用水夹点-数学规划法作为节水减排优化方法,得出考虑设置零排放工艺情况下的用水网络图,全厂取水量由235 m3/h降低至157 m3/h,废水排放量由40 m3/h降为0。为解决由于电厂水质、水量不稳定造成优化过程计算繁琐等问题,以Python为主体,编写计算目标电厂用水数据的算法程序,得到最小取水量及对应的质量负荷等数据,与手工计算相符。以目标电厂末端废水为研究对象,根据深度节水得出的末端废水水质和水量为依据,从主流末端废水处理流程的三个阶段:末端废水预处理单元、浓缩减量段及固化单元,分别选择并设计方案进行比选。废水预处理单元通过从工艺流程、主要处理单元设计、投资运行费用等方面对比,推荐采用运行成本更低的氢氧化钙-硫酸钠-碳酸钠软化工艺,投加药剂成本为20.15元/m3。末端废水浓缩减量及固化段方案选择分别从系统总投资、总运行费用及综合经济指标进行比较,低温烟气蒸发浓缩减量+旁路烟道蒸发干燥工艺为推荐方案,方案总投资为6300万元,总运行费用为84.63元/m3,同时省去预处理工艺,结晶盐被转移到粉煤灰中,具有技术经济优势。目标电厂推荐采用低温烟气蒸发浓缩减量+旁路烟道蒸发干燥工艺为末端废水处理方案,经过浓缩蒸发,产水回用,达到了零排放的目的。本文通过对目标电厂的数据分析和研究,从理论上论证了电厂水网络优化及末端废水回用工艺方案的可行性,并根据论证结果提出节水建议和末端废水处理工艺选择方案,也对其他电厂节水减排工作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余鹏明[6](2021)在《基于高光谱遥感的再生水水质指标反演模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开发利再生水用对解决城市水资源短缺、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开展我国再生水利用现状调研,实现再生水处理全过程中水质快速有效监测,是提高再生水利用水平的关键。目前,中国再生水利用现状研究不够全面深入,再生水处理过程中的水质监测水平有待提高。本研究对我国再生水利用量变化与分布进行调研,并对再生水利用率、再生水管网建设规模等因素变化情况进行统计,对我国再生水利用情况开展全面的现状分析。综合考虑再生水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因素指标,选取经济投资、污水处理等7类因素29个指标,分析影响再生水利用量的敏感因素指标;利用地物波谱仪高光谱测定了污水再生回用的不同工艺处水样光谱值,利用不同的波段筛选方法,对水样中的COD浓度的光谱敏感波段进行筛选并构建高光谱反演模型,比较段筛选方法对不同工艺处水样的提取效果,确定最优反演模型;利用水质综合指数对污水再生回用的不同工艺处的综合水质进行定量计算,利用不同的波段筛选方法对再生水综合水质敏感波段进行筛选,构建再生水综合水质高光谱反演模型。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中国再生水利用发展迅速,再生水利用现状整体趋好。2011-2019年期间,我国再生水利用量不断增长。建制镇和乡村污水处理率分别为59.67%和33.30%,污水处理有待普及,污水再生利用空间巨大。再生水管道长度、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固定资产投资额逐渐增加,它们为再生水利用提供了有利条件。与再生水利用量有5年及以上密切相关的指标有再生水生产能力、再生水管道长度、排水设施投资和人均水资源量4个指标。再生水利用量的影响因素类别方面,污水处理因素具有重要作用。污水再生处理的水量、质量越高,污水再生利用越容易实现,再生水利用量越高。(2)高光谱对再生水处理的COD浓度具有较好的反演效果。再生水不同处理工艺的COD浓度反演结果区别较大,其中进水口COD浓度的反演结果最优,能够取得非常理想的模型反演效果,厌、好氧池和沉淀池、出水口的结果劣于进水口。SPA波段筛选具有令人满意的反演效果,可以实现污水再生处理主要工序处水质反演精度的最优化,对Ⅰ、Ⅱ类水体水质分类准确性达100%,对Ⅲ、Ⅳ类水质水体的分类准分别为50.0%和60.0%,Ⅴ类水体水质类准确性可达80.95%。(3)高光谱对再生水处理的综合水质具有较好的反演效果。不同处理工艺处的综合水质与光谱反射率相关性在400~800nm区间均“由负到正”快速变化,相关性显着。不同的浓度水样相关性曲线具有明显的相似性。利用水质综合评价方法可以建立再生水综合水质的高光谱定量反演模型,具有较好的效果;不同特征波段筛选方法入选模型的波段数量和分布不同,但是它们都能利用较少数量的波段较为准确地对再生水综合水质进行反演;SPA算法能够准确提取再生水综合水质的特征波段,在各个处理工艺具有很高的准确度;利用光谱指数可以实现再生水综合水质快速反演。
李娜[7](2021)在《北方污灌水源水处理中微生物功能强化技术研究》文中指出我国粮食主产区主要分布在全国各地十三个省份,2019年全国粮食产量前十的省份中,北方地区占据较大优势,可以说,北方地区是整个中国的粮仓。对于我国北方灌区而言,水资源短缺是限制其发展的核心制约因素,而中水能极大地缓解灌溉水资源不足和直接排放对地表水环境的压力。污水处理技术决定了中水的出水标准能否满足用水目标要求,因此,中水回用以及生活污水的处理技术的研究对于北方地区提高中水回用率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针对北方冬季低温环境下常规生物活性污泥法对污染物去除能力不高,开展了耐低温环境的高效微生物筛选研究、所筛菌落污染物去除对比试验研究、微生物技术配合人工湿地处理试验研究等,得到主要结论为:(1)经富集培养、分离纯化、初筛、复筛等过程,筛选出两株氨氮去除专属菌,分别为SBR3-3肺炎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pneumoniae strain)和SBR3-4植生拉乌尔菌(Raoultella planticola strain)。模拟试验结果表明,在5℃~10℃条件下,SBR3-3和SBR3-4两株菌对氨氮的去除率分别为77%和79%,在25℃~30℃条件下分别达到97%和93%。复合菌株比单一菌株的去除率高,当配比在SBR3-3:SBR3-4=2:2时,在5℃~10℃条件下,对氨氮的去除率可以达到89%。在某引黄古灌区地区筛选出来的单菌落对氨氮的去除效果不高,但其复合菌对氨氮的去除率可以达到79%,根据对复合菌液的高通量测序,显示出占据前三位的菌株是变形菌、拟杆菌、放线菌。(2)通过添加微生物菌剂和添加活性污泥2种方法进行对照,采用“新型ABRO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进行生活污水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在回流比为3、T=20℃~30℃、生物立体填料挂膜试验条件下,添加微生物菌剂的装置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最优。在回流比为4、T=20℃~30℃的试验条件下,添加活性污泥的装置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最好。添加微生物菌剂的装置污泥产生量低,满足污泥减量化原则,适合用于管理水平相对较低的农村地区。(3)通过滤料吸附、滤料吸附+微生物强化+植物吸附、滤料吸附+微生物强化3种方法进行对照,将新型ABRO一体化污水装置处理的出水自流进入人工湿地系统对总氮总磷进行强化处理。结果表明,滤料堵塞对总氮总磷有明显的去除效果影响,微生物作用和植物吸收对总氮总磷去除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人工湿地的深度越深,其菌落总数也越少,表明上部有氧、营养物质丰富的地区更适合于微生物生长。(4)中水回用在一定程度上可获得经济、环境、社会等方面效益。使用微生物强化技术处理生活污水,主要有针对性强、运行时间短、高效率、“污泥减量化”等优势。针对灌区目前存在标准、政策、建管、安全与观念等几个方面问题,灌区还需要在顶层设计、健全体制机制、创建小型示范区、建立双约束机制、选择合适的处理工艺、创建多种选择模式、明确各部门责任等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与强化。
田原[8](2021)在《典型城市农村污水处理适应性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长期以来,我国污水处理的重心主要在城市区域,污水的处理存在着“重城市、轻农村”的现象。并且,随着乡村经济的发展,不少企业在农村发展建设,给农村的环境带来了不小的压力。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城乡一体化的推进,农村污染整治和治理越来越重要,农村污水的治理已经受到广泛关注。农村污水的主要来源有农村生活污水、农业废水、养殖废水、乡镇企业废水排放、农村服务业废水等。但是,区别于城市污水技术和运营管理,农村污水适宜性技术的选择和稳定的运维管理仍然存在问题。如何根据排放标准和农村具体情况,农村污水适应性技术是一个难题。本论文通过分析目前农村污水处理的现状,探讨适应性技术选择路径,建立农村污水处理适应性技术评价体系,应用推广于农村污水处理和改造。得到如下结论:(1)通过现场调研、论文查阅等方式获取了2010年至2020年间有代表性的270个实际工程案例,对农村污水处理难点、处理规模、案例空间分布和排放标准四个方面的调研分析,结果发现农村污水的水量普遍偏小,100m3/d以下的案例数接近70%。对各工程的差异性进行讨论指出,经济发展和环境条件是农村污水处理在区域上存在差异的关键影响因素。结合我国各省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排放指定的新标准,对比前期的排放标准发现各地农村污水存在排放标准和处理技术的显着差异性。实际工程案例在执行新排放标准时,处理设施的耗能、排放标准和处理负荷等差异性问题很突出,亟需提出区域农村污水处理技术的适应性评价体系。(2)将农村污水目前使用的工艺技术分为生态处理(人工湿地、土地处理、稳定塘)和生物处理(A/O、A/O组合、A2/O、A2/O组合、生物膜法、SBR和其他技术)两大类10小类,对比分析发现,各技术在不同处理规模的应用中出现两极分化情况严重,人工湿地和生物膜法的应用最广。在COD、NH3-N、TP的去除效果中,生物处理中A/O、A/O组合、A2/O、A2/O组合、SBR等处理效果明显;而生态法中人工湿地、稳定塘、土地处理的处理范围更广。(3)从技术适应性、经济适应性和管理适应性三个方面,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结合因地适宜、因标准适宜、因技术适宜和因投资管理适宜,构建出农村污水处理适应性技术评价体系。(4)以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的农村污水处理提升改造项目为例,采用农村污水处理适应性技术评价体系方法,建立了惠城区的42座处理设施并选取适宜性整改方案。以马安镇双寮村、马安镇横河村和横沥镇蓝村三个村庄为例,最终分别遴选出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法、水解酸化-人工湿地和水解酸化-稳定塘等工艺为核心的整改技术方案。通过项目工程实施,其出水均稳定达到广东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排放标准》(DB-44/2208-2019)二级标准,符合整改要求。研究结果表明,农村污水处理适应性技术评价体系具备科学性和合理性,其技术评价结果对适应性技术的选择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可以为农村污水处理技术的选择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具有技术可达性和推广应用价值。
张超[9](2021)在《基于西北干旱地区生活污水农灌利用的ABR-CRI处理技术研究》文中提出西北干旱地区农灌水资源匮乏,但该地区生活污水水量较大、水质较稳定,可作为农灌用水的重要来源。然而,该地区生活污水中部分污染物含量超标,无法直接用于农田灌溉,且当地生活污水处理标准较高,既增加了污水处理的费用,又未能回收污水中的营养元素(氮和磷)。故急需研发出一套适用于西北干旱地区生活污水农灌利用的处理技术,使其出水在达到所有农作物灌溉水质标准的前提下,较好地保留污水中的氮磷,从而实现水和肥的双重资源化。针对以上问题,前期选用了ABR—CRI(厌氧折流板反应器—人工快速渗滤)组合技术,并对其结构设计进行了改进及运行参数进行了优化。在此基础上,本论文主要是在最佳工况下两组ABR和三组CRI运行稳定后,研究了添加弹性填料对ABR去除污染物的影响,以及增加填料高度和机械通风对CRI去除污染物的影响,从而建立一套适用于西北干旱地区生活污水农灌利用的处理技术。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揭示了添加弹性填料对ABR处理效果的影响和ABR中细菌和古菌群落结构组成及丰度变化之间的关系,以及增加填料高度和机械通风对CRI处理效果的影响和CRI中细菌群落结构组成及丰度变化之间的关系。得出如下结论:(1)添加弹性填料使ABR的平均COD、SS、总汞、铬(六价)和铅的去除率分别提高了3.55%、4.77%、16.28%、3.03%、2.22%,且对总氮和总磷的去除率影响很小(分别降低了0.96%和1.39%)。所以,应选择有弹性填料ABR作为西北干旱地区生活污水农灌利用的前处理技术,但有弹性填料ABR的出水未达到农田灌溉水质标准,故需对其出水进行后续处理。(2)添加弹性填料使ABR中的生物量有所增加,从而加剧了细菌和古菌群落对有机物的争夺,一些细菌和古菌群落在对有机物的争夺中处于优势或劣势,导致其出现增殖或衰亡,而有机物浓度的差异分布使ABR中细菌和古菌群落结构组成、丰度及亲缘关系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3)添加弹性填料对ABR中与脱氮除磷相关的菌群影响很小,所以添加弹性填料对ABR中氮磷的转化和去除影响很小。添加弹性填料提高了ABR中多数与有机物降解和产甲烷阶段相关菌群的平均相对丰度,其中,第1隔室中互养菌门的相对丰度提高了10.31%,第2隔室中甲烷杆菌属的相对丰度提高了13.24%,第3隔室中互养菌门、绿弯菌门和甲烷杆菌属的相对丰度分别提高了5.13%、8.75%和10.44%,第4隔室中甲烷杆菌属的相对丰度提高了4.71%,且弹性填料可以有效拦截污水中呈悬浮状的有机物,所以添加弹性填料有利于ABR对有机物的转化和去除。(4)增加填料高度使CRI的平均COD、总氮、总磷、总汞、总砷和铅去除率分别提高了3.77%、3.73%、25.85%、20.76%、3.75%和83.64%。增加机械通风使CRI的平均COD和总磷去除率分别提高了3.21%和3.05%,平均总氮去除率降低了2.45%,从而有利于污水中氮的保留。由于CRI不排泥,故从长远考虑,CRI对总磷的去除可以忽略不计。三组CRI的出水都达到了所有农作物的灌溉水质标准,所以,当气温较高且进水有机负荷和水力负荷较小时,可选择CRI1作为西北干旱地区生活污水农灌利用的后处理技术;但当进入冬季或进水有机负荷和水力负荷较大时,应选择CRI2作为西北干旱地区生活污水农灌利用的后处理技术,以保证CRI的出水能够长期稳定地达到所有农作物的灌溉水质标准。(5)增加填料高度延长了污水与填料及其表面微生物的接触时间,增加机械通风改变了CRI中的氧环境,从而影响了一些细菌群落的生长和繁殖,一些细菌群落在特定的营养物浓度和氧环境中处于优势或劣势,导致其出现增殖或衰亡,从而使CRI中细菌群落结构组成、丰度及亲缘关系发生了不同的变化。(6)增加填料高度不仅延长了污水与填料及其表面微生物的接触时间,而且使CRI在0.8 m处硝化螺旋菌门的平均相对丰度提高了3.11%,所以增加填料高度有利于CRI中有机物和磷的去除及硝化作用的进行。增加机械通风使CRI在0.3 m和0.8 m处变形菌门的平均相对丰度分别提高了4.81%和13.86%,在0.8 m和1.3 m处拟杆菌门的平均相对丰度分别降低了2.34%和4.59%,所以增加机械通风有利于CRI中有机物和磷的去除,但不利于反硝化作用的进行。
杨媛[10](2021)在《两级动态膜反应器污水浓缩和厌氧发酵产能工艺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城市污水的排放与处理量持续增加。传统的污水处理工艺在成功实现水污染控制的同时,也面临着能耗高、温室气体排放量大、污泥产量大等诸多问题,因此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融入污水处理日益重要。将厌氧发酵与膜分离技术耦合进行城市污水处理,可有效截留生长速率缓慢的厌氧微生物,实现水力停留时间(HRT)与污泥停留时间(SRT)的分别调控,降低污泥产量及曝气引起的能量消耗,同时将污水中的有机物转化为富含甲烷的生物气,实现能源回收与利用,因而厌氧膜生物反应器(AnMBR)技术逐渐得到研究与应用。然而,AnMBR技术仍然需要克服两方面的难点问题:一是分离膜本身的高成本、高能耗和膜污染问题;二是对于低有机物浓度的城市污水直接厌氧发酵产能效率低的问题。为此,本研究基于动态膜分离技术低成本、低能耗的特点,提出采用廉价粗孔微网作为支撑材料制备动态膜组件,构建两级动态膜高效污水处理和能源回收工艺,即通过第一级动态膜过滤反应器(DMF)直接过滤污水完成有机物的富集浓缩,耦合第二级厌氧动态膜生物反应器(AnDMBR)完成浓缩液发酵实现能源回收。结合批式和连续实验,研究了两级动态膜系统(DMF-AnDMBR)的处理特性和稳定运行问题,分析了污水及其浓缩液中污染物的赋存状态,评价了系统的有机物和能量的收支平衡关系,为该工艺的实际应用奠定了理论和技术基础。本论文开展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解析了城市污水的颗粒物尺度和有机物组分分布,构建了 DMF装置并开展污水浓缩实验研究。典型城市污水的COD浓度约为440 mg/L,SS浓度约为170mg/L,有机物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脂类和多糖类。DMF工艺可有效富集城市污水中的有机物,单周期运行(24h)后,可获得COD浓度超过2000mg/L的污水浓缩液,其中沉淀态SS和悬浮态SS占比分别为63%和34%,有机物中蛋白质和脂类占比分别为40%和4%,污水浓缩液的产甲烷潜能达到262.52±11.86 mL CH4/g COD,为回收生物能源提供了有利条件。(2)基于自生动态膜(SF)和预涂动态膜(PC)两种成膜方式,构建了两组厌氧动态膜生物反应器(SF-AnDMBR和PC-AnDMBR),开展动态膜形成过程及污水处理性能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方式下均能形成稳定的动态膜,跨膜压差(TMP)增长缓慢,但是PC-AnDMBR的出水浊度更为稳定(27.1±9.44NTU),COD去除率更高(83%)。对比分析微生物降解和动态膜截留对有机物去除的贡献,发现两组反应器的差别不大,生微物降解对有机物去除的贡献率均大于65%,而预涂动态膜对溶解性有机物(DOM)的截留效果优于自生动态膜。(3)确定了 AnDMBR工艺预涂形成DM的最优操作条件。通过批式实验,考察了抽吸通量和抽吸时间对预涂动态膜形成过程、DM的性质以及过滤性能的影响,提出了快速形成稳定DM的操作条件为高通量(380 L/m2·h)下的短时间(15 s)抽吸,在该条件下,可以快速形成稳定的DM并获得良好的出水水质,以此作为后续实验的DM预涂最佳操作条件。(4)研究了运行温度(25℃与37℃)与反应器构型(完全混合式(CSTR)和上向流)对AnDMBR处理污水浓缩液功效的影响。不同温度与反应器构型条件下,均可实现缓慢的TMP增长,完成COD和浊度的高效去除(>96%)。相较于25℃,中温(37℃)条件下厌氧微生物活性更高,提升了污水浓缩液的甲烷化效率。在中温条件下,CSTR-AnDMBR通过水力剪切加强了混合与传质作用,强化了水解酸化作用,达到较高的甲烷转化率(0.16LCH4/g COD),提高了细菌和古菌的多样性,包括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绿弯菌门(Chloroflexi)、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等优势微生物,尤其是参与有机物水解酸化的厚壁菌门(Firmicutes)具有更高的相对丰度,乙酸营养型产甲烷菌甲烷丝菌(Methanothrix)也具有较高相对丰度。(5)基于处理水质、有机物和能源收支平衡解析,全面评价了 DMF-AnDMBR的工艺性能。第一级DMF工艺实现污水中有机物的富集浓缩,第二级AnDMBR完成厌氧消化产能。两级反应器的出水均呈有机物浓度低、氮磷浓度高的特点,且SS浓度低,满足农业灌溉回用水的要求。在整个系统中,由于对溶解性有机物的截留效果差,随出水损失的COD占据33%左右,虽然污水中可转化为甲烷的COD占比不高(24%),但是通过污水处理和浓缩液厌氧发酵,可产生的能量折算为电能可达到1.29 kWh/m3,高于系统自身的能耗,实现可观的能量盈余。
二、柳园地区生活污水回用处理项目工程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柳园地区生活污水回用处理项目工程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城镇污水处理项目综合绩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污水处理相关文献 |
2.2 绩效评价相关文献 |
2.3 污水处理项目综合绩效评价文献述评 |
第三章 城镇污水处理项目综合绩效评价指标 |
3.1 污水处理项目综合绩效评价的含义 |
3.2 污水处理项目综合绩效评价的内容 |
3.3 城镇污水处理项目综合绩效评价指标的选择 |
第四章 城镇污水处理项目指标权重及绩效评分 |
4.1 城镇污水处理项目指标权重确定 |
4.1.1 社会效益指标 |
4.1.2 能耗和费用指标 |
4.1.3 运行效率指标 |
4.1.4 产出效果指标 |
4.2 城镇污水处理项目综合绩效得分计算 |
4.2.1 AHP方法步骤 |
4.2.2 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
4.2.3 最终绩效得分计算 |
第五章 城镇污水处理项目综合绩效评价案例分析 |
5.1 案例项目概况 |
5.2 案例项目社会效益评价 |
5.3 案例项目能耗费用评价 |
5.4 案例项目运行效率评价 |
5.5 案例项目产出效果评价 |
5.6 综合绩效比较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建议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纳入非常规水源利用的区域水资源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水资源优化配置 |
1.2.2 水资源系统风险分析 |
1.3 研究趋势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纳入非常规水源利用的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 |
2.1 水资源优化配置内涵 |
2.2 水资源优化配置水源组成及供水目标确定 |
2.2.1 水资源分类及其利用方式 |
2.2.2 水资源优化配置用水对象 |
2.3 优化配置模型建立 |
2.3.1 目标函数 |
2.3.2 约束条件 |
2.3.3 模型求解方法 |
2.3.4 权重计算方法 |
2.3.5 模型参数计算方法确定 |
第3章 水资源配置系统风险分析 |
3.1 风险分析的内涵 |
3.2 水资源配置系统风险分析内涵 |
3.3 非常规水利用风险评价 |
3.3.1 非常规水利用风险识别 |
3.3.2 非常规水利用风险综合评价模型 |
3.4 水资源配置方案风险评估 |
3.4.1 水资源配置方案风险因子识别 |
3.4.2 风险估计 |
3.4.3 供需水模拟 |
3.4.4 敏感性分析 |
第4章 实例应用 |
4.1 研究区域概况 |
4.1.1 自然地理 |
4.1.2 水文气象 |
4.1.3 河流水系 |
4.1.4 社会经济 |
4.2 水资源开发利用分析 |
4.2.1 用水现状 |
4.2.2 供水现状 |
4.3 需水量预测 |
4.3.1 居民生活需水量预测 |
4.3.2 农业需水量预测 |
4.3.3 二三产业需水量 |
4.3.4 城镇生态环境需水量 |
4.3.5 需水结构分析 |
4.4 供水量预测 |
4.5 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结果 |
4.5.1 非常规水源供水参数确定 |
4.5.2 常规水源供水参数确定 |
4.5.3 约束条件参数确定 |
4.5.4 模型目标函数权重计算 |
4.5.5 模型求解结果 |
4.6 非常规水利用风险评价 |
4.6.1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
4.6.2 多级模糊评价结果 |
4.7 区域水资源配置方案风险评估 |
4.7.1 风险因子指标集构建 |
4.7.2 风险概率参数率定 |
4.7.3 风险估计结果 |
4.7.4 敏感性分析结果 |
4.8 风险管控措施 |
4.8.1 生活用水 |
4.8.2 工业用水 |
4.8.3 农业用水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供需水年内分配结果 |
附录二 区域水资源年内配置成果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关中民居建筑生态节水营建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生态问题——水资源紧缺与洪涝灾害频发并存 |
1.1.2 现实问题——水循环破坏与涉水设施缺乏贯通 |
1.1.3 发展问题——快速的建设与环境恶化矛盾增强 |
1.2 研究范围与概念界定 |
1.2.1 研究范围 |
1.2.2 研究对象 |
1.2.3 概念界定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本研究视角 |
1.4 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目的 |
1.4.3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归纳法 |
1.5.2 实地调查法 |
1.5.3 归纳对比法 |
1.5.4 综合研究法 |
1.6 研究框架 |
2 关中既有民居涉水现状与问题研究 |
2.1 关中既有民居营建背景 |
2.1.1 自然地理概况 |
2.1.2 降雨特征概况 |
2.2 关中既有民居涉水现状调研 |
2.2.1 典型民居整体涉水现状 |
2.2.2 用水现状调研 |
2.2.3 排水现状调研 |
2.2.4 储水现状调研 |
2.2.5 生态涉水调研 |
2.2.6 节水现状调研 |
2.3 关中既有民居涉水问题总结 |
2.3.1 用水循环缺乏、集用低效 |
2.3.2 排水层级缺失、构造不通 |
2.3.3 储水性能下降、缺乏净化 |
2.3.4 生态涉水缺失、耐久性差 |
2.3.5 生态节水低效、连贯性差 |
2.4 关中民居节水设计目标 |
2.4.1 改善用水方式 |
2.4.2 争取逐级排水 |
2.4.3 改善生态涉水 |
2.4.4 实现生态节水 |
2.5 本章小结 |
3 关中传统民居生态节水智慧梳理 |
3.1 循环多用的用水理念 |
3.1.1 用水水源 |
3.1.2 用水需求 |
3.1.3 给水方式 |
3.2 逐级汇水的排水理念 |
3.2.1 屋面雨水排放 |
3.2.2 院落雨水排放 |
3.2.3 街巷雨水排放 |
3.2.4 生活污废水排放 |
3.3 优先集水的储水理念 |
3.3.1 水窖 |
3.3.2 水瓮 |
3.3.3 涝池 |
3.4 水分微循环的生态理念 |
3.4.1 墙体基础防潮 |
3.4.2 地面透水铺装 |
3.4.3 景观植被种植 |
3.5 用水自平衡的节水理念 |
3.5.1 非传统水源利用 |
3.5.2 涉水设施连贯性 |
3.5.3 生态性节水措施 |
3.6 本章小结 |
4 传统生态节水智慧的现代应用研究 |
4.1 传统生态节水智慧与现代建构之间的矛盾 |
4.1.1 节水技术的进步 |
4.1.2 用水需求的转变 |
4.1.3 生态节水的要求 |
4.2 传统生态节水智慧与现代应用之间的联系 |
4.3 传统生态节水智慧在现代民居中的应用研究 |
4.3.1 传统排水智慧的现代应用研究 |
4.3.2 传统储水智慧的现代应用研究 |
4.3.3 传统生态涉水智慧的现代应用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5 现代通用节水技术本土适应设计研究 |
5.1 关中民居生态节水营建的内在需求 |
5.1.1 空间布局向集中式转变 |
5.1.2 生态环境向绿色性转变 |
5.1.3 用水模式向复杂性转变 |
5.2 用水优化设计研究 |
5.2.1 再生水的循环 |
5.2.2 给水方式优化 |
5.2.3 用水需求拓展 |
5.3 排水优化设计研究 |
5.3.1 屋面排水优化 |
5.3.2 院落排水优化 |
5.3.3 街巷排水优化 |
5.3.4 庭院生活污废水处理 |
5.3.5 生态旱厕及污水处理 |
5.4 储水优化设计研究 |
5.4.1 储水设施容积计算 |
5.4.2 储水设施过滤装置 |
5.4.3 储水设施位置优化 |
5.5 生态涉水优化设计研究 |
5.5.1 屋顶绿化蓄排水 |
5.5.2 墙面绿化蓄排水 |
5.5.3 地面透水性铺装 |
5.5.4 绿地渗透性面层 |
5.6 节水优化设计研究 |
5.6.1 非传统水源利用 |
5.6.2 涉水设施连贯性 |
5.6.3 推广节水器具 |
5.7 本章小结 |
6 关中民居生态节水设计实践 |
6.1 典型户基本情况与改造思路 |
6.2 生态节水微循环系统设计 |
6.3 生态节水技术的集成应用 |
6.3.1 排水净水系统优化设计 |
6.3.2 绿色储水系统优化设计 |
6.3.3 生态涉水系统优化设计 |
6.3.4 循环用水系统优化设计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研究生期间所做工作 |
致谢 |
(4)多介质土壤层系统处理农村分散式污水的性能分析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农村地区污水处理现状 |
1.1.2 农村污水分散排放的影响 |
1.1.3 治理农村污水的对策 |
1.2 常见的农村污水处理技术 |
1.2.1 物理处理技术 |
1.2.2 生物处理技术 |
1.2.3 生态处理技术 |
1.3 多介质土壤层(Multi-soil-layering,MSL)系统污水处理技术 |
1.3.1 MSL系统的构型及特点 |
1.3.2 国内外对MSL系统的研究进展 |
1.3.3 国内外对MSL系统的工程应用 |
1.3.4 MSL系统研究的不足与空白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MSL系统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农村生活污水的配制 |
2.2.2 因子设计实验方案 |
2.2.3 MSL系统设置 |
2.2.4 实验运行及水质检测 |
2.2.5 SCA方法 |
2.2.6 数据处理及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MSL系统出水DO、pH的变化 |
2.3.2 MSL系统对污水中COD、BOD_5的去除 |
2.3.3 MSL系统对污水中TP的去除 |
2.3.4 MSL系统对污水中NH_4~+-N、NO_3~--N、TN的去除 |
2.3.5 因子及其交互作用对污染物去除的析因分析 |
2.3.6 污染物去除率预测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MSL系统强化去除农村生活污水中硝酸盐氮的反硝化微生物多样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低碳氮比农村生活污水的配制 |
3.2.2 MSL系统设置及因子设计实验方案 |
3.2.3 实验运行及水质检测 |
3.2.4 SMBs中混合土壤取样 |
3.2.5 16s RNA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
3.2.6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MSL系统对污水中NH_4~+-N、NO_3~--N、TN的去除效果 |
3.3.2 微生物Alpha多样性分析 |
3.3.3 因子及其交互作用对微生物Alpha多样性的析因分析 |
3.3.4 SMBs中与污染物去除相关的功能菌种分布 |
3.3.5 因子及其交互作用对反硝化菌种总相对丰度的析因分析 |
3.3.6 反硝化菌种相关的冗余分析 |
3.3.7 微生物Beta多样性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重力流复合生态床系统的污水处理性能与环境经济效益分析研究-以山东省临沂市农村地区的实际工程应用为例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研究地点及重力流复合生态床系统(GIEBS) |
4.2.2 定量评估环境经济效益的生命周期系统边界 |
4.2.3 GIEBS各处理单元出水水质检测 |
4.2.4 温室气体排放潜力计算 |
4.2.5 经济成本与温室气体排放的清单管理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GIEBS及各处理单元介绍 |
4.3.2 GIEBS及各处理单元的污水处理效果 |
4.3.3 GIEBS的温室气体排放潜力评估 |
4.3.4 GIEBS的经济成本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MSL系统处理含磺胺甲恶唑农村家禽养殖污水的性能、机理研究及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因子设计实验方案 |
5.2.2 MSL系统设置与含SMX家禽养殖污水的配制 |
5.2.3 实验运行 |
5.2.4 水质指标及SMX的检测 |
5.2.5 SCA方法 |
5.2.6 SMBs中混合土壤取样与16s RNA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
5.2.7 PLs材料的表面微观形貌特征 |
5.2.8 数据处理及分析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MSL系统出水pH、DO、ORP的变化 |
5.3.2 MSL系统出水中常规污染物去除率的变化 |
5.3.3 MSL系统出水中SMX去除率的变化 |
5.3.4 因子及其交互作用对污染物去除的析因分析 |
5.3.5 SMX去除率预测模型 |
5.3.6 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
5.3.7 SMBs样品中与常规污染物去除相关的功能菌种分布 |
5.3.8 SMBs样品中与SMX去除相关的功能菌种分布 |
5.3.9 对SMX具有优势抗性菌种相关的冗余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创新、研究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某燃煤电厂水网络优化及末端废水回用工艺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2 课题研究意义 |
1.2 燃煤电厂节水减排研究及应用现状 |
1.2.1 电力企业水平衡现状 |
1.2.2 水系统集成技术现状 |
1.2.3 燃煤电厂末端废水处理技术发展情况 |
1.2.4 燃煤电厂节水减排现状简析 |
1.3 研究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目标电厂水平衡优化 |
2.1 电厂基本概况 |
2.1.1 供水系统 |
2.1.2 排水系统 |
2.2 水平衡试验内容 |
2.3 水平衡试验结果分析 |
2.3.1 主要监测点结果 |
2.3.2 全厂用水情况分析 |
2.4 主要分系统用水概况分析 |
2.4.1 供水系统 |
2.4.2 公用水系统 |
2.4.3 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 |
2.4.4 除盐水制备及使用系统 |
2.4.5 脱硫系统 |
2.4.6 生活-绿化-消防系统 |
2.4.7 废水处理及回用系统 |
2.5 优化用水流程 |
2.5.1 不合理用水改进措施 |
2.5.2 水平衡优化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水网络深度优化 |
3.1 现有水网络优化分析 |
3.2 水系统集成计算分析 |
3.2.1 用水过程极限数据修正 |
3.2.2 水夹点-数学规划法优化 |
3.3 水网络深度优化设计 |
3.4 效益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电厂水网络优化算法的模拟 |
4.1 Pandas数据读写 |
4.2 程序运行及计算过程 |
4.3 数据计算结果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末端废水回用工艺方案 |
5.1 末端废水水质及水量分析 |
5.2 末端废水预处理方案 |
5.2.1 石灰-碳酸钠软化工艺 |
5.2.2 氢氧化钠-碳酸钠软化工艺 |
5.2.3 氢氧化钙-硫酸钠-碳酸钠软化工艺 |
5.2.4 预处理方案比选 |
5.3 末端废水浓缩减量+固化段方案 |
5.3.1 末端废水浓缩减量+固化段方案选择 |
5.3.2 方案总投资比较 |
5.3.3 方案运行费用比较 |
5.3.4 方案综合技术经济指标比较 |
5.4 末端废水回用方案整体比选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基于高光谱遥感的再生水水质指标反演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我国再生水利用现状的研究进展 |
1.3 再生水水质指标的高光谱遥感反演研究进展 |
1.4 再生水水质高光谱波段筛选及模型优化的研究进展 |
1.5 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6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我国再生水利用现状研究 |
2.1 我国再生水利用现状 |
2.2 我国再生水利用量现状分析 |
2.2.1 指标筛选原则与方法 |
2.2.2 指标筛选的实现 |
2.3 小结 |
第三章 再生水水质高光谱数据采集与处理方法 |
3.1 水样采集和水质指标测定 |
3.1.1 再生水处理的水样采集 |
3.1.2 再生水水质指标的化验测定 |
3.2 水样光谱数据的采集和处理 |
3.2.1 光谱数据的采集 |
3.2.2 光谱数据与水质指标相关性分析 |
3.3 预测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
3.3.1 偏最小二乘回归 |
3.3.2 粒子群优化的支持向量机回归机(PSO-SVR) |
(1)SVR原理 |
(2)PSO算法原理 |
(3)PSO-SVR模型 |
3.4 小结 |
第四章 高光谱对再生水处理中COD浓度的反演研究 |
4.1 再生水COD浓度反演模型的建立 |
4.2 再生水COD浓度与光谱反射率相关性分析 |
4.3 再生水COD浓度全波段反演模型 |
4.3.1 原始波段反演模型 |
4.3.2 FDR全波段反演模型 |
4.3.3 FDR特征波段反演模型 |
4.3.4 SPA模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光谱对再生水综合水质的反演研究 |
5.1 再生水水质综合量化 |
5.1.1 水质综合方法的确定 |
5.1.2 内梅罗指数法的实现 |
5.2 再生水综合水质反演结果 |
5.3 特征波段筛选 |
5.3.1 随机森林重要性 |
5.3.2 SPA波段筛选对再生水水质综合指数反演的影响 |
5.4 光谱指数对高光谱反演再生水综合水质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6.2.1 研究不足 |
6.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北方污灌水源水处理中微生物功能强化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选题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4.1 微生物强化技术的研究进展 |
1.4.2 生活污水处理的研究进展 |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技术路线 |
2 耐低温环境的高效微生物筛选研究 |
2.1 试验材料 |
2.1.1 仪器设备和药品 |
2.2 试验方法 |
2.2.1 低温微生物的分离和筛选 |
2.2.2 微生物的鉴定 |
2.2.3 高效微生物菌株的验证试验确定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低温微生物的初筛结果 |
2.3.2 低温微生物的复筛结果 |
2.3.3 菌株的微生物形态鉴定 |
2.3.4 菌株的高通量检测与16sr RNA序列测定 |
2.4 本章小结 |
3 生活污水微生物强化处理试验研究 |
3.1 试验装置 |
3.1.1 预处理段 |
3.1.2 生化处理阶段 |
3.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材料 |
3.2.2 试验水质 |
3.2.3 分析项目与方法 |
3.2.4 试验方法 |
3.2.5 试验处理 |
3.3 试验过程 |
3.3.1 试验前期准备 |
3.3.2 试验的启动与方法 |
3.4 试验运行条件设计 |
3.5 厌氧-好氧反应器的运行特性分析 |
3.5.1 不同回流比对污水去除效果的影响 |
3.5.2 不同温度对生活污水的去除效果的影响 |
3.5.3 不同挂膜填料对生活污水去除效果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4 人工湿地微生物强化处理试验研究 |
4.1 试验材料和方法 |
4.1.1 试验装置与材料 |
4.1.2 试验用水 |
4.1.3 试验设计 |
4.1.4 试验测定仪器与方法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人工湿地对总氮的去除效果 |
4.2.2 人工湿地对总磷的去除效果 |
4.2.3 人工湿地反应器中不同深度菌落总数 |
4.3 本章小节 |
5 北方灌区中水回用问题识别与措施建议 |
5.1 北方灌区中水回用问题识别 |
5.2 北方灌区污水微生物强化处理技术可行性分析 |
5.2.1 微生物强化处理技术的优势 |
5.2.2 微生物强化经济可行性分析 |
5.3 北方灌区中水回用的措施建议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典型城市农村污水处理适应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技术研究进展 |
1.2.2 国内技术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
1.3.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2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2.农村污水处理的分析与评价体系 |
2.1 分析方法 |
2.1.1 数据收集 |
2.1.2 数据分析 |
2.2 评价体系 |
3.农村污水处理现状分析 |
3.1 农村污水处理的难点及政策 |
3.2 农村污水处理规模 |
3.3 农村污水处理案例的空间差异 |
3.3.1 经济发展对农村污水处理空间差异的影响 |
3.3.2 环境对农村污水处理空间差异的影响 |
3.4 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
3.4.1 主要的考核指标 |
3.4.2 地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排放标准 |
3.4.3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排放标准与城镇对比 |
3.4.4 农村污水排放标准下污水处理案例的适应性研究 |
4.农村污水处理技术分析 |
4.1 不同处理规模下农村污水处理的技术应用 |
4.2 不同技术对污染物去除效果分析 |
4.2.1 COD去除效果分析 |
4.2.2 NH_3-N去除效果分析 |
4.2.3 TP去除效果分析 |
4.3 农村污水处理技术处理效果的等级范围 |
4.4 建立农村污水处理适应性技术评价体系 |
4.4.1 农村污水处理适应性技术初步筛选 |
4.4.2 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原理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
4.4.3 采用模糊数学法对各技术指标赋予权重 |
5.农村污水处理适应性技术评价体系整改案例应用 |
5.1 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概况 |
5.1.1 自然环境条件 |
5.1.2 经济状况和区域划分 |
5.1.3 污水处理拟改造设施 |
5.2 惠城区农村污水适应性技术评价 |
5.2.1 村镇情况及原污水设施分析 |
5.2.2 污水特征 |
5.2.3 技术初筛 |
5.2.4 技术评价 |
5.3 整改工艺方案及效果 |
6.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9)基于西北干旱地区生活污水农灌利用的ABR-CRI处理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污水资源化技术研究现状 |
1.3 ABR的研究现状 |
1.3.1 ABR的工作原理 |
1.3.2 ABR对工业废水的处理 |
1.3.3 ABR对生活污水的处理 |
1.3.4 ABR中的颗粒污泥 |
1.4 CRI的研究现状 |
1.4.1 CRI的工作原理 |
1.4.2 强化CRI脱氮除磷 |
1.4.3 CRI填料表面的微生物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技术路线 |
2 实验材料、仪器和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用水 |
2.1.2 ABR中的弹性填料 |
2.1.3 ABR中的接种污泥 |
2.1.4 CRI中的填料 |
2.1.5 CRI上的风机 |
2.1.6 CRI上的时间继电器 |
2.2 实验装置 |
2.2.1 ABR装置 |
2.2.2 CRI装置 |
2.2.3 ABR-CRI技术流程图 |
2.3 分析项目及测定方法 |
2.3.1 常规指标的测定 |
2.3.2 高通量测序分析方法 |
3 两组ABR对污染物的去除及污泥特性研究 |
3.1 两组ABR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研究 |
3.1.1 两组ABR对 COD的去除效果 |
3.1.2 两组ABR对SS的去除效果 |
3.1.3 两组ABR对氨氮的去除效果 |
3.1.4 两组ABR对硝态氮的去除效果 |
3.1.5 两组ABR对亚硝态氮的去除效果 |
3.1.6 两组ABR对总氮的去除效果 |
3.1.7 两组ABR对总磷的去除效果 |
3.1.8 两组ABR对重金属的去除效果 |
3.1.9 两组ABR各隔室中DOM的三维荧光光谱特征 |
3.2 两组ABR中的污泥特性研究 |
3.2.1 有弹性填料ABR各隔室中弹性填料上泥膜的外观及干重 |
3.2.2 两组ABR各隔室中厌氧颗粒污泥的粒径 |
3.2.3 两组ABR各隔室中厌氧颗粒污泥的表面形态 |
3.2.4 两组ABR各隔室中厌氧颗粒污泥的表面元素组成和比例 |
3.3 两组ABR进出水与农灌水质标准对比 |
3.4 本章小结 |
4 两组ABR各隔室中菌群多样性分析 |
4.1 细菌群落中的OTU分析 |
4.1.1 共有和特有OTU的花瓣图分析 |
4.1.2 门和属水平细菌群落中的OTU |
4.2 细菌Alpha多样性分析 |
4.2.1 细菌Alpha多样性指数 |
4.2.2 细菌物种累积曲线 |
4.2.3 细菌丰度等级曲线 |
4.3 细菌Beta多样性分析 |
4.3.1 细菌PCoA分析 |
4.3.2 细菌NMDS分析 |
4.3.3 细菌主成分分析(PCA) |
4.3.4 细菌UPGMA聚类分析 |
4.3.5 细菌组间差异显着性分析 |
4.3.6 细菌Adonis差异分析 |
4.4 古菌群落中的OTU分析 |
4.4.1 共有和特有OTU的花瓣图分析 |
4.4.2 门和属水平古菌群落中的OTU |
4.5 古菌Alpha多样性分析 |
4.5.1 古菌Alpha多样性指数 |
4.5.2 古菌物种累积曲线 |
4.5.3 古菌丰度等级曲线 |
4.6 古菌Beta多样性分析 |
4.6.1 古菌PCoA分析 |
4.6.2 古菌NMDS分析 |
4.6.3 古菌主成分分析(PCA) |
4.6.4 古菌UPGMA聚类分析 |
4.6.5 古菌组间差异显着性分析 |
4.6.6 古菌Adonis差异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5 两组ABR各隔室中菌群分类组成和物种差异分析 |
5.1 各分类水平上的细菌群落结构 |
5.1.1 门分类水平上的细菌群落结构 |
5.1.2 纲分类水平上的细菌群落结构 |
5.1.3 目分类水平上的细菌群落结构 |
5.1.4 科分类水平上的细菌群落结构 |
5.1.5 属分类水平上的细菌群落结构 |
5.2 物种组成热图(细菌) |
5.3 MetagenomeSeq分析(细菌) |
5.3.1 两组ABR第1 隔室中的细菌差异分析 |
5.3.2 两组ABR第2 隔室中的细菌差异分析 |
5.3.3 两组ABR第3 隔室中的细菌差异分析 |
5.3.4 两组ABR第4 隔室中的细菌差异分析 |
5.4 LEfSe分析(细菌) |
5.5 各分类水平上的古菌群落结构 |
5.5.1 门分类水平上的古菌群落结构 |
5.5.2 纲分类水平上的古菌群落结构 |
5.5.3 目分类水平上的古菌群落结构 |
5.5.4 科分类水平上的古菌群落结构 |
5.5.5 属分类水平上的古菌群落结构 |
5.6 物种组成热图(古菌) |
5.7 MetagenomeSeq分析 |
5.7.1 不同ABR第1 隔室中的古菌差异分析 |
5.7.2 不同ABR第2 隔室中的古菌差异分析 |
5.7.3 不同ABR第3 隔室中的古菌差异分析 |
5.7.4 不同ABR第4 隔室中的古菌差异分析 |
5.8 LEfSe分析(古菌) |
5.9 本章小结 |
6 三组CRI对污染物的去除及填料表面特性研究 |
6.1 三组CRI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研究 |
6.1.1 三组CRI对 COD的去除效果 |
6.1.2 三组CRI对SS的去除效果 |
6.1.3 三组CRI对氨氮的去除效果 |
6.1.4 三组CRI对硝态氮的去除效果 |
6.1.5 三组CRI对亚硝态氮的去除效果 |
6.1.6 三组CRI对总氮的去除效果 |
6.1.7 三组CRI对总磷的去除效果 |
6.1.8 三组CRI对重金属的去除效果 |
6.1.9 三组CRI进出水中DOM的三维荧光光谱特征 |
6.2 三组CRI中的填料表面特性研究 |
6.2.1 三组CRI中的填料表面形态 |
6.2.2 三组CRI中的填料表面元素组成和比例 |
6.3 三组CRI进出水与农灌水质标准对比 |
6.4 本章小结 |
7 三组CRI中菌群多样性分析 |
7.1 细菌群落中的OTU分析 |
7.1.1 共有和特有OTU的花瓣图分析 |
7.1.2 门和属水平细菌群落中的OTU |
7.2 细菌Alpha多样性分析 |
7.2.1 细菌Alpha多样性指数 |
7.2.2 细菌物种累积曲线 |
7.2.3 细菌丰度等级曲线 |
7.3 细菌Beta多样性分析 |
7.3.1 细菌PCoA分析 |
7.3.2 细菌NMDS分析 |
7.3.3 细菌主成分分析(PCA) |
7.3.4 细菌UPGMA聚类分析 |
7.3.5 细菌组间差异显着性分析 |
7.3.6 细菌Adonis差异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8 三组CRI中菌群分类组成和物种差异分析 |
8.1 各分类水平上的细菌群落结构 |
8.1.1 门分类水平上的细菌群落结构 |
8.1.2 纲分类水平上的细菌群落结构 |
8.1.3 目分类水平上的细菌群落结构 |
8.1.4 科分类水平上的细菌群落结构 |
8.1.5 属分类水平上的细菌群落结构 |
8.2 物种组成热图 |
8.3 MetagenomeSeq分析 |
8.3.1 不同CRI在0.3 m处的细菌差异分析 |
8.3.2 不同CRI在0.8 m处的细菌差异分析 |
8.3.3 不同CRI在1.3 m处的细菌差异分析 |
8.4 LEfSe分析 |
8.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10)两级动态膜反应器污水浓缩和厌氧发酵产能工艺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城市污水处理研究进展 |
1.1.1 城市污水产生和处理现状 |
1.1.2 城市污水的能源回收潜力与方式 |
1.2 城市污水有机物富集浓缩技术研究进展 |
1.2.1 高负荷活性污泥(HRAS)工艺 |
1.2.2 化学强化一级处理(CEPT)工艺 |
1.2.3 膜分离技术 |
1.3 城市污水的生物能源回收技术 |
1.3.1 厌氧消化处理技术 |
1.3.2 AnMBR技术 |
1.3.3 AnDMBR技术 |
1.3.4 AnDMBR和AnMBR工艺性能比较 |
1.4 论文研究目的和内容 |
1.4.1 课题来源 |
1.4.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 材料和方法 |
2.1 动态膜组件及污水水质 |
2.1.1 动态膜材料与膜组件 |
2.1.2 污水来源及水质特点 |
2.2 实验装置及实验设计 |
2.2.1 污水分级实验 |
2.2.2 DMF污水浓缩实验 |
2.2.3 AnDMBR中DM形成实验 |
2.2.4 AnDMBR厌氧发酵城市污水浓缩液实验 |
2.2.5 分析指标 |
2.3 污泥及泥饼分析 |
2.3.1 污泥及泥饼层前期预处理 |
2.3.2 BMP及SMA实验 |
2.3.3 微生物群落分析 |
2.4 分析方法 |
2.4.1 常规水质指标分析方法 |
2.4.2 仪器分析方法 |
2.5 数据分析 |
2.5.1 数据差异性分析 |
2.5.2 数据相关性分析 |
2.5.3 产气数据模拟分析 |
3 动态膜过滤工艺(DMF)的构建与性能研究 |
3.1 DMF-AnDMBR系统的构建原理 |
3.2 DMF的优化与污水浓缩效能 |
3.2.1 城市污水分级特性 |
3.2.2 DMF的工艺条件优化 |
3.2.3 DMF的污水浓缩效能 |
3.3 城市污水浓缩液的分级特性 |
3.3.1 城市污水浓缩液的分级特性 |
3.3.2 污水和污水浓缩液的差异分析 |
3.3.3 污水浓缩液中的化学元素的组成分析 |
3.3.4 污水浓缩液的产甲烷潜力 |
3.4 本章小结 |
4 AnDMBR中动态膜的形成方式与优化研究 |
4.1 厌氧动态膜形成方式对比 |
4.1.1 过滤性能分析 |
4.1.2 常规污染物去除分析 |
4.1.3 溶解性有机物(DOM)去除分析 |
4.2 动态膜的性质分析 |
4.2.1 动态膜的物化性质 |
4.2.2 动态膜的形态分析 |
4.2.3 动态膜的阻力分析 |
4.3 预涂动态膜形成过程的优化 |
4.3.1 不同预涂参数设置下动态膜运行特性 |
4.3.2 最优预涂条件的确定 |
4.4 本章小结 |
5 AnDMBR处理污水浓缩液的工艺性能研究 |
5.1 温度对AnDMBR工艺性能的影响 |
5.1.1 过滤性能 |
5.1.2 COD去除率与产甲烷分析 |
5.1.3 DM膜组件的清洗 |
5.2 反应器构型对AnDMBR工艺性能的影响 |
5.2.1 过滤性能 |
5.2.2 COD去除及产甲烷分析 |
5.2.3 污泥及泥饼性质分析 |
5.3 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
5.3.1 不同温度条件下微生物群落分析 |
5.3.2 不同反应器构型条件下微生物群落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DMF-AnDMBR污水浓缩与产能系统评价 |
6.1 DMF-AnDMBR的水质评价 |
6.2 COD平衡及能量收支平衡分析 |
6.2.1 COD平衡分析 |
6.2.2 能量收支平衡计算分析 |
6.3 DMF-AnDMBR的综合评价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创新点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成果 |
附录Ⅱ: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科研项目 |
四、柳园地区生活污水回用处理项目工程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 [1]城镇污水处理项目综合绩效评价研究[D]. 高宇. 北方工业大学, 2021(01)
- [2]纳入非常规水源利用的区域水资源配置研究[D]. 纪静怡. 扬州大学, 2021(08)
- [3]关中民居建筑生态节水营建技术研究[D]. 吴艺婷.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
- [4]多介质土壤层系统处理农村分散式污水的性能分析与应用研究[D]. 宋沛.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
- [5]某燃煤电厂水网络优化及末端废水回用工艺可行性研究[D]. 包宇航. 东北电力大学, 2021(11)
- [6]基于高光谱遥感的再生水水质指标反演模型研究[D]. 余鹏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7]北方污灌水源水处理中微生物功能强化技术研究[D]. 李娜.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21
- [8]典型城市农村污水处理适应性技术研究[D]. 田原.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9]基于西北干旱地区生活污水农灌利用的ABR-CRI处理技术研究[D]. 张超. 兰州交通大学, 2021(01)
- [10]两级动态膜反应器污水浓缩和厌氧发酵产能工艺特性研究[D]. 杨媛.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