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硅烷的危险特性及安全操作(论文文献综述)
王杨阳[1](2021)在《TOPCon生产用LPCVD尾排设计》文中研究指明TOPCon太阳能电池使用LPCVD在585℃-625℃热氧制备隧穿氧化层和在610℃左右热分解SiH4制备本征多晶硅层,主要工艺气体为O2、SiH4和N2。SiH4为易燃易爆危险气体,分析不同极限条件下SiH4气体的体积比,结果表明,生产过程中其体积比远低于爆炸下限,生产TOPCon太阳能电池使用LPCVD制备隧穿氧化层和本征多晶硅层,尾气排放可直接接厂务硅烷排管道,而不需要单独尾气处理系统进行处理后再排放至硅烷排管道,节约了生产成本和基建成本。
马潇[2](2021)在《螺旋波作用下低温生长含氮碳化硅薄膜的研究》文中指出耐磨抗蚀材料是一类具有特殊物理和化学性质新型功能材料,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高新技术和航空航天、国防建设等领域。在航空航天领域,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因其优良的性能和低成本,已经作为主要承重结构,应用在航天器中。耐磨抗蚀涂层材料种类繁多,用途广泛,正在形成一个规模宏大的高技术产业群,有着十分广阔的市场前景,对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伟大战略,实现制造业的智能升级起到十分重要的支撑作用。氮掺杂碳化硅(SiCNx)薄膜材料兼顾了碳化硅(SiC)和氮化硅(SiN)的优良特性,具有优异的耐热性、高温耐蠕变、抗氧化性、低摩擦系数、耐腐蚀性和抗折强度,在作为保护涂层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但目前SiC以及SiCNx薄膜的制备工艺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传统物理气相沉积(PVD)工艺存在设备要求高、昂贵、在复杂结构表面镀膜不均匀,且速度慢。受靶材大小的限制,很难在大尺寸工件上镀膜。传统化学气相沉积(CVD)工艺存在工艺温度高(通常500-1000oC),前驱体易燃、易爆等问题,限制了SiC以及SiCNx薄膜的应用范围。为了解决上述难题,本论文提出了在螺旋波作用下,使用CVD工艺制备SiC以及SiCNx薄膜的新方法。螺旋波等离子体产生的高密度粒子可在低温下快速制备薄膜。通过设计一系列具有不同结构的含氮前驱体,对SiCNx薄膜的制备工艺进行研究,达到了简化工艺过程,提高安全性的目的。通过对前驱体结构的研究,从分子层面揭示了前驱体结构和薄膜组成及性能的构效关系。具体研究方法如下:(1)第一步验证方法的可行性。以四甲基硅烷为前驱体研究了在螺旋波作用下使用CVD方法生长SiC薄膜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低温条件下成功地生长了SiC薄膜,成膜速度快,薄膜质量高。沉积工艺的偏压高低影响薄膜组成及性能,薄膜的硬度随偏压升高而增加。(2)第二步研究在螺旋波作用下低温、安全、快速生长SiCNx薄膜的新方法。首先设计、合成和表征一系列新的含氮有机胍硅烷化合物。研究其热稳定性和挥发性以及成膜性能。结果表明有机胍硅烷化合物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及良好的挥发性,适合作为CVD前驱体用于螺旋波作用下SiCNx薄膜生长的研究。(3)第三步摸索SiCNx薄膜的生长工艺。使用有机胍硅烷前驱体进行了SiCNx薄膜沉积实验,制备SiCNx薄膜,成膜温度在150℃以下,沉积速度快(高达36nm/s)。结果表明薄膜中含氮量可以通过前驱体中的含氮量而调节,薄膜硬度和折射率随氮含量的增加而减小,表面粗糙度和摩擦系数随氮含量的增加而增大。(4)第四步探讨工艺条件对SiCNx薄膜组成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偏压升高,薄膜中的硅、碳、氮元素及各种键态含量均发生变化。高偏压下会产生金刚石相C-C sp3键,形成结构紧密的网络结构,提升薄膜力学性能。升高偏压会降低摩擦系数和表面粗糙度,提高硬度与折射率,但过高偏压会产生蚀刻负作用,降低薄膜性能。
李彦辉[3](2021)在《四臂星型端羟基聚异戊二烯液体橡胶合成及行为安全评价》文中提出端羟基聚丁二烯(HTPB)是液体橡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产品品种之一,在航天推进剂、轮胎、涂料、粘合剂、橡胶跑道等广泛领域均有应用。异戊二烯与丁二烯同为二烯烃化合物,也有着巨大的开发潜力空间,随着近年来异戊二烯产业的不断提升,开展新型聚异戊二烯液体橡胶研究已成必然之势。本研究采用阴离子法设计合成了四官能度星型端羟基聚异戊二烯(4HTPI-Si)液体橡胶,其既具有液体橡胶的常温液态特性和可化学热固化性,又有着多元醇的高反应活性和星型聚合物的紧凑分子构型,无论是作为HTPB的改性剂还是新型固体推进剂基质材料都大有希望。本课题的具体研究内容如下:以异戊二烯为单体,自制了保护基团型有机锂引发剂,以四氯硅烷做偶联剂,在Schlenk操作线中合成了阴离子法四臂星型端羟基聚异戊二烯液体橡胶,以FT-IR、1H NMR、GPC和羟值测定等手段进行了表征测试,得到的4HTPI-Si具有高达86.1%含量的cis-1,4结构,实现了分子量在1000~8000间的可控精确合成,并在合成过程中通过控制环氧乙烷、盐酸和四氯化硅的加入能分别得到1、2、4三种官能度的液体橡胶。以核磁共振法对比分析了4HTPI-Si和商品HTPB的微观结构。将4HTPI-Si与商品HTPB以不同配比用一步法合成了混合聚氨酯,随着4HTPI-Si的占比增加,混合聚氨酯拉伸强度提升到了原来纯HTPB聚氨酯的281%,拉断伸长率增加了66.8%,固化反应速率也有明显加快。以4HTPI-Si和TDI、BDO体系合成了预聚体法聚氨酯,研究结果显示固化参数为1.1~1.2:1、BDO用量为4HTPI-Si摩尔量两倍时固化物综合力学性能最佳。还考察了催化剂DBTHL对聚氨酯合成过程的影响,其添加量在0.05~0.15w%4HTPI-Si比例时能起到很好的促进效果,添加过多则会引发暴聚现象。结合预先危险性分析法逐一分析4HTPI-Si研究过程中各阶段的工艺风险,寻找实验人员的行为与其之间的安全联系,识别液体橡胶合成过程中可能触发危险的行为,制定行为防范规定;对化学实验室环境下人的不安全行为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建立了影响行为安全能力的因素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实验室人员的行为安全能力进行了评价,建立了模糊综合评价数学模型。
周伟明,杨超,张雷[4](2020)在《高压液化气体管束式集装箱基本安全要求的几点考虑》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硅烷、三氟化氮、氧化亚氮等电子气体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和应用。但是,由于硅烷等介质属于易燃、易爆,且还会发生相变爆炸的危险,给社会公共安全带来不可忽视的威胁。因此,针对充装上述三种介质的管束式集装箱,分别对管束式集装箱的材料选择、设计参数的选取、装卸管路系统、阀门接头型式和安全泄放装置的设置要求等方面展开相关研究工作,为我国制定相关标准和专项技术要求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崔传波[5](2019)在《温敏胞衣阻化剂抑制煤自燃机理研究》文中提出煤自燃是矿井火灾的重要原因,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于是国内外科研人员对煤自燃的起因和机理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了许多煤自燃防灭火技术。根据煤自燃防灭火技术的作用原理,主要分为物理作用型阻化剂、化学作用型阻化剂和物理化学复合型阻化剂。但是,过去大量的煤自燃防治理论主要侧重于如何提升阻化效果,对阻化剂失效问题研究甚少。而且几乎没有学者研究采空区阻化剂时域性失效问题。一般,阻化剂失效主要原因分为两个:一是物理作用型阻化剂存在水分蒸发、惰气易流动逸散等问题,使得煤与氧气接触面积增大而加快氧化;二是化学作用型阻化剂不稳定,比如抗氧型阻化剂长时间暴露于空气中而失效。首先实测了南屯矿回采工作面在注浆前后的空气相对湿度,证实了采空区漏风会带走大量采空区煤体水分。然后,通过建立采空区水分蒸发三维模型,研究了U型通风方式下漏风量对采空区水分蒸发的影响。发现采空区煤体水分蒸发与位置和时间有关。又研究了水分蒸发对阻化剂抑制煤自燃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水分蒸发会降低阻化剂的阻化效果。煤体水分越低,阻化剂抑制煤自燃的效果越小,甚至失效。主要原因是水分蒸发会带走大量煤体水分,煤与氧气接触面积增大,氧化速率加快而促进煤体自燃。结合煤体水分与时间的关系以及水分蒸发对阻化剂阻化效果的影响,可以得出采空区阻化剂的时效性。通过可视化观察采空区气流运移轨迹,结合水分蒸发对阻化剂阻化效果的影响,得到水分蒸发后采空区可能自燃带最大边界,即采空区阻化剂区域性失效特性。其次,在采空区阻化剂时域性失效特性基础上,结合煤自燃过程,提出了利用温敏型阻化剂的温敏特性,来保证其在漫长的煤自燃潜伏期内不失效。并使其在煤温达到临界温度时释放阻化剂,从而发挥阻化剂的最佳阻化效果。对于温敏阻化剂,本文初步研究了温敏材料阻化剂、钻孔型温敏胞衣阻化剂和爆裂型温敏胞衣阻化剂。虽然它们有良好的抑制煤自燃效果,但也有一定缺点。比如,温敏材料阻化剂分解或融化后产生水分较少、吸热量较少,释放温度较高。钻孔型温敏胞衣阻化剂尺寸较大,在球体内接正二十面体顶点处布置12个钻孔较难操作。而且最终还有阻化剂溶液残留在球体内。对于爆裂型温敏胞衣阻化剂,内部材料反应后产生气体压力很高,有一定危险性。因此,通过对比其优缺点,创新性提出了利用温敏复合材料作为胞衣球壳,将阻化剂溶液包装在球壳内,制作复合材料型温敏胞衣阻化剂。复合材料型温敏胞衣阻化剂的球壳为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以石蜡硬脂酸为基体,以纤维和颗粒增强体为骨架。其温敏特性主要由石蜡硬脂酸体现。作为骨架的纤维增强体和颗粒增强体可以大大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保证了复合材料型温敏胞衣阻化剂在运输和铺洒过程中不被破坏。考虑到该阻化剂主要被用于煤矿井下防灭火,因此用颗粒状的阻燃剂作为颗粒增强体。颗粒增强体虽然可以显着提高复合材料的应力水平,但也会降低复合材料的韧性。因此,需要向复合材料中加入一定量的纤维增强体来增大其韧性。先研究了颗粒增强体(氢氧化铝、3.5水硼酸锌、氢氧化镁和氯化石蜡)和1?2 mm纤维增强体(玻璃纤维和聚丙烯纤维)单独与石蜡硬脂酸混合后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氢氧化铝、3.5水硼酸锌可以显着提高复合材料的应力水平,而玻璃纤维可以提高复合材料的应力水平和韧性。在确定了复合材料组成种类后,进一步研究颗粒增强体、纤维增强体与石蜡硬脂酸基体的配比对温敏复合材料抗压强度的影响。由于石蜡硬脂酸基体为有机物,颗粒增强体和纤维增强体为无机物,无机物和有机物的性质差异显着。这会导致混合不均匀,严重降低其力学性能。因此需要加入微量偶联剂来使他们充分混合均匀,提高其力学性能。此外,还要研究复合材料型胞衣球体的球径和球壳厚度对抗压强度的影响。通过上述研究,选取的温敏复合材料的最佳种类和配比为石蜡(51.2%)+硬脂酸(12.8%)+3.5水硼酸锌(15%)+氢氧化铝(15%)+短切玻璃纤维(5%)+钛酸酯偶联剂(1.0%)。同时分析得出最优的球径和壁厚分别为15 mm和1.4 mm。最后,利用程序升温实验装置和煤自燃绝热升温装置研究复合型温敏胞衣阻化剂抑制煤自燃机理。先研究了石蜡对煤低温氧化的影响。发现石蜡融化后会包裹煤体,隔绝煤与氧气接触,具有抑制煤自燃的效果。程序升温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型温敏胞衣阻化剂在80℃左右释放阻化剂溶液。水分蒸发吸热使煤体升温速率降低,同时水隔绝煤与氧气接触,抑制煤体氧化。此外,融化的温敏复合材料也会包裹部分煤体。煤自燃绝热升温实验结果表明,在煤自燃临界温度释放阻化剂溶液后,煤体温度会迅速下降。主要原因是阻化剂溶液加入后,水分提高煤体导热性,而且水蒸发吸热,使得煤体热量无法积聚。同时,阻化剂溶液会润湿包裹煤体,隔绝煤与氧气接触,抑制煤氧化。因此被水包裹的煤体温度最低。该论文有图196幅,表31个,参考文献180篇。
周娟[6](2019)在《唐山偶联硅业危险源辨识与防控技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唐山偶联硅业有限公司硅烷偶联剂生产园区为研究对象,识别园区内各评价单元的危险、有害因素,重点分析工艺流程中可能发生的火灾、爆炸等重大事故。分别从定性、定量角度对园区进行安全评价工作。对园区内储存设施及装置进行了安全检查表和预先危险性分析,结果表明园区内储存设施和装置建设符合国家标准。通过对该园区储存设施及装置单元的预先危险性分析,建设项目原辅料、产品储存过程中火灾、爆炸的危险性等级为Ⅳ级,灾难性的;触电、中毒和窒息的危险性等级为Ⅲ级,危险的;灼烫、机械伤害、车辆伤害、噪声与振动的危险性等级为Ⅱ级,临界的。因此,火灾、爆炸应是该项目重点防范的危险有害因素。判定该园区内的危险化学品四级重大危险源,采用池火灾和蒸气云爆炸模型对园区内甲醇储罐进行了池火灾和蒸气云爆炸预测,当发生池火灾时距甲醇储罐5.1m距离内人员一分钟内百分百死亡,22.96m外为安全区;发生甲醇蒸气云爆炸时死亡半径8.92m,重伤半径24.13m,轻伤半径40.5m,安全区为40.5m以外区域。使用道化学火灾、爆炸危险指数法对甲醇汽化器进行火灾、爆炸风险评价,判断出该工艺火灾爆炸危险性较轻,采取相应安全措施后危险性降低。计算园区防护距离,判断出外部防护距离足够。采用事故树对甲醇储罐可能发生的火灾、爆炸事故基本原因进行探究,判断出人的失误是发生储罐安全类事故的最主要原因,并提出管理措施。图12幅;表26个;参47篇。
唐皓[7](2019)在《镁基阻燃材料在聚烯烃类热塑性弹性体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由高分子聚合材料引发的超高层建筑和公共场所恶性火灾对社会公共安全造成严重影响,制约了聚合材料在此类建筑和场所中大规模使用,利用阻燃剂提高聚合材料的阻燃抑烟性能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镁基阻燃剂具有多重阻燃、低烟无毒、不产生二次污染等优点,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材料阻燃领域。本文以镁基阻燃材料为对象,研究其对聚烯烃类热塑性弹性体(TPO)的阻燃作用,使TPO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阻燃抑烟性能、安全性能和力学性能。主要内容和结果如下:(1)以直接沉淀法合成氢氧化镁纳米片、碱式硫酸镁纳米晶须、碱式碳酸镁微球。将无水硫酸镁、氢氧化镁、碱式硫酸镁和碱式碳酸镁添加至TPO中,氢氧化镁与碱式碳酸镁在TPO中的分散性明显好于无水硫酸镁和碱式硫酸镁。镁基化合物与TPO的相容性影响复合材料燃烧的成炭效果,氢氧化镁-TPO与碱式碳酸镁-TPO燃烧残留物的炭化效果明显好于硫酸镁-TPO与碱式硫酸镁-TPO燃烧残留物。(2)不同镁基化合物的阻燃抑烟效果不同,氢氧化镁对TPO阻燃抑烟整体效果最好。添加35wt%氢氧化镁的TPO复合材料比纯TPO的燃烧热释放速率峰值降低了3 1.4%,600 s总热释放量降低了35.6%,产烟速率峰值降低了50.0%,600 s总产烟量降低了56.0%;氢氧化镁对降低TPO复合材料火灾危险性的效果最为显着。较低添加量的氢氧化镁并未明显降低TPO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3)氢氧化镁与氢氧化铝复合使用的质量比为4:1时,对TPO燃烧放热抑制效果最好。相比不含阻燃剂的TPO,添加35wt%此配比复合阻燃剂的TPO复合材料热释放速率峰值降低了41.6%,400 s总热释放量降低了39.6%。氢氧化镁单独使用的抑烟效果好于其与氢氧化铝复合使用。分别添加3 5wt%氢氧化镁和氢氧化镁/铝复合阻燃剂的TPO复合材料烟气毒性均可以达到准安全2级(ZA2)。(4)使用稀土偶联剂对氢氧化镁进行干法改性获得了良好的效果。氢氧化镁添加量3 5wt%时,改性氢氧化镁阻燃抑烟效果好于未改性氢氧化镁。添加50wt%未改性和改性氢氧化镁的TPO复合材料比纯TPO的燃烧热释放速率峰值分别降低了57.1%、55.6%;400 s总热释放量分别降低了69.2%、65.6%;产烟速率峰值分别降低了77.3%、77.3%;400 s总产烟量分别降低了91.0%、87.4%。复合材料的烟气毒性等级均提高到准安全1级(ZA1)。在此添加比例下,表面改性虽然未进一步提升氢氧化镁的阻燃抑烟性能,但是能够提高TPO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丁洁[8](2019)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的化工园区安全风险评价研究》文中提出集约化和经济环境效益最大化的发展进程是工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危险源的集中化也决定了化工园区的高危险性。化工园区安全风险评价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持,但由于大部分园区缺乏必要的基础统计数据,重大事故数据极为稀缺,如何从数据信息不完全的角度研究一种科学合理的化工园区风险评价方法成为现阶段研究的难点。基于以上考虑,本文开展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本文基于风险评价基础知识、化工园区的风险特征及当前主要的几种化工园区风险评价方法,分析了不完全信息在化工园区风险辨识与分析、定量风险计算、风险评估三个阶段中的影响,认为在化工园区事故信息不完全的情形下应对重点区域开展优先分析。(2)根据化工园区的事故发展过程建立了化工园区事故链模型,确定了化工设备泄漏情景为事件树模型动态风险分析的初始事件。使用FMEA法确定危险源的风险优先级,考虑到信息不完全、数据缺乏、数据信息模糊对风险评估的影响,将危险源的动态风险分析作为定量风险评估的先行分析,由于事故数据匮乏,本文提出基于事故前兆信息的化工设备泄漏事件序列模型,建立安全屏障失效概率、事故前兆信息、重大事故后果之间的关系模型,通过分层贝叶斯方法预测各安全屏障及各事故后果后验更新概率,实现了信息不完全条件下的风险定量化分析。(3)采用信息扩散理论对事故发生概率进行预测,建立了事故后果与人员死亡概率之间的关系。综合考虑了人员、设备、环境、管理在事故全过程的风险抵消作用,建立了风险抵消能力评价结构体系。鉴于对评价后果精确度和客观度的要求,考虑到专家经验的模糊性和主观性,引入证据理论对专家经验信息进行融合,针对评价过程中指标信息的相似性及专家信息的冲突性,提出使用分层证据融合对评价信息进行融合,通过量化指标评语得到区域风险抵消系数。(4)通过实例应用验证本文提出的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的化工园区安全风险评价模型。结果表明:本文所建立的模型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可以推广其他危险源及整个化工园区的安全风险评价中。通过本文的研究,有助于解决化工园区风险评价中的数据稀缺与信息模糊问题,为化工园区采取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和指导其规避风险,进行化工设备预检、预维护提供理论参考和数据支持。
周冬艳[9](2019)在《聚乙烯木塑复合材料胶接接头设计与耐久失效行为》文中指出聚乙烯木塑复合材料作为新型的代木材料,兼具木材和塑料两种材料的优点,发展前景广阔。为满足木塑复合材料的应用以及结构轻量化的需求,胶接连接成为重要的结构连接方式。论文以聚乙烯木塑复合材料单搭接胶接接头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的表面处理方法、胶接工艺,胶黏剂性能、胶接强度、应力分布以及胶接耐久失效行为的研究,进行单搭接胶接接头的设计,最终实现聚乙烯木塑复合材料以胶接技术进行的无缝连接和胶接接头设计的合理性。论文的研究可为聚乙烯木塑复合材料的快速有效连接和胶接接头的优化设计提供设计思路,对于实现聚乙烯木塑复合材料胶接接头的优化设计,扩展木塑复合材料的应用领域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聚乙烯木塑复合材料中低表面能、非极性的聚乙烯成分,使得这类材料难以胶接。对聚乙烯木塑复合材料进行合理的表面处理是实现胶接的重要手段。论文采用单一气氛的射流等离子体处理、打磨后再经等离子体处理以及打磨/偶联剂涂覆/等离子体放电的协同处理等方法对聚乙烯木塑复合材料进行表面处理,并对表面处理后的材料表面进行表面接触角、表面自由能、表面形貌、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XPS光电子能谱等测试分析,结合胶接接头的胶接强度测试和接头破坏类型探讨了不同表面处理方法对聚乙烯木塑复合材料胶接性能的作用机制和胶接耐久性能的影响,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聚乙烯木塑复合材料胶接接头设计的表面处理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对聚乙烯木塑复合材料进行单一气氛的射流等离子体表面处理和不同方法的协同表面处理,材料的表面性质发生较大变化,表面润湿性得到改善,极性增强,材料表面出现大量的-OH、-C=O和-O-C=O等极性基团,O/C值增加。并且经偶联剂涂覆协同表面处理后的材料表面还会在胶黏剂与材料表面之间生成化学键连接,表现出几种表面处理方法的协同作用。表面处理后,不但复合材料胶接接头的胶接强度大幅度提高,胶接耐久性也极大的增强。材料的表面处理是聚乙烯木塑复合材料胶接接头设计中的重要环节之一。胶接耐久性能够直观的反映材料性能和胶接结构的长期使用性能。聚乙烯木塑复合材料经打磨/等离子体处理以及打磨/偶联剂涂覆/等离子体放电的协同表面处理后,在水环境中浸泡和水煮不同时间,聚乙烯木塑复合材料的表面性质和胶接性能均发生了较大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水分子对聚乙烯木塑复合材料表面性质和胶接性能的改变是导致胶接强度下降和胶接接头失效的主要原因。水分子引起的聚乙烯木塑复合材料吸水膨胀及胶接材料和胶黏剂的内应力是胶接接头失效的主要原因,自然环境下胶接接头的失效则是外部复杂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胶接接头在受力状态下的应力分布也是聚乙烯木塑复合材料胶接接头设计的关键环节。论文结合试验结果,对聚乙烯木塑复合材料单搭接胶接接头和平搭接胶接接头建立有限元模型,应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不同弹性模量(环氧树脂、丙烯酸酯)胶黏剂和不同搭接长度胶接接头的应力分布进行了有限元数值模拟。研究表明,聚乙烯木塑复合材料单搭接胶接接头搭接区端部为胶接接头的断裂失效点,应力分布与胶黏剂的弹性模量密切相关,而搭接区长度几何尺寸的改变对应力分布的影响较小,此结论为单搭接胶接接头改良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平搭接胶接接头搭接区盖板连接处出现较大的应力集中,可以判断该部位极易发生断裂失效,此结论与试验中胶接接头断裂失效的位置相吻合。有限元模拟结果进一步表明,胶黏剂弹性模量和搭接长度对平搭接胶接接头的应力分布影响较小,平搭接胶接结构力学性能与聚乙烯木塑复合材料性能密切相关。聚乙烯木塑复合材料经协同表面处理后,胶接接头的界面结合强度高于胶接材料的内聚强度,此时胶接接头将出现胶接材料的断裂失效,这对于胶接接头设计中胶接材料的选择、胶接形态的应用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郭丹[10](2018)在《水性环氧树脂的合成》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人们绿色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对印刷品要求也越高,水性油墨因其低挥发性,减轻了大气污染,同时降低了溶剂在包装中的残留,得到广泛应用。1、本文先将环氧树脂用丙烯酸酯化开环,对生成的环氧酯进行改性,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苯乙烯(St)、丙烯酸丁酯(BA)和甲基丙烯酸(MAA)为改性单体,以正丁醇为溶剂,采用接枝法合成水性环氧树脂。通过研究化学试剂用量和不同工艺条件对水性环氧树脂乳液性能的影响,确立了合成油墨用水性环氧树脂的最佳方案为酯化率为75%,软硬单体最佳质量配比为4:1,引发剂用量为3%,硅烷偶联剂用量为4%,反应温度为110℃。2、以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为共聚单体,硅烷偶联剂为功能单体制得的水性环氧树脂乳液在室温贮存时不产生交联反应,而在干燥时随着水分的蒸发和中和剂的挥发,体系p H值发生变化,在酸的催化下固化成膜。研究结果表明,实验制得的水性环氧树脂乳液粒径主要分布在26nm左右,并具有分布窄的特点,室温交联后胶膜透明度、耐水性好,成膜速度快,各项性能更加优异。3、采用接枝法制备的水性环氧树脂乳液,配以黑色碱性颜料配制成水性油墨。讨论了水性环氧树脂乳液对水性油墨各性能的影响。研究显示,随着环氧树脂酯化率的增加,乳液粒径变小,水性油墨的粘度减小,大大提高了乳液的稳定性,而随着交联单体硅烷偶联剂用量的增加,乳液附着牢度增大,耐水性增强,可以满足粘度、细度、附着力及初干性等油墨印刷适性的要求。4、在实验室的基础实验的基础上,对水性环氧树脂连接料合成的工艺进行了放大,研究确定了工艺设计参数,设计了工艺装置,并对其进行了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确定并完善了各工艺单元的工艺控制措施,形成了完善的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PIDs)。
二、硅烷的危险特性及安全操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硅烷的危险特性及安全操作(论文提纲范文)
(1)TOPCon生产用LPCVD尾排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一、TOPCon电池LPCVD工艺原理 |
(一)热氧化制备隧穿氧化层 |
(二)沉积本征多晶硅 |
(三)LPCVD工艺流程 |
二、硅烷 |
(一)硅烷理化特性[2] |
(二)硅烷/氮气混合气 |
(三)硅烷空气浓度 |
三、KL1200-LPCVD尾排计算 |
(一)KL1200尾排设计 |
(二)KL1200尾排计算 |
(三)尾排安全设计 |
四、结语 |
(2)螺旋波作用下低温生长含氮碳化硅薄膜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碳化硅(SiC)薄膜材料 |
1.3 氮掺杂碳化硅(SiCNx)薄膜材料 |
1.4 SiCN_x薄膜制备方法 |
1.4.1 物理气相沉积(Physical Vapor Deposition,PVD) |
1.4.2 化学气相沉积(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CVD) |
1.4.3 制备工艺的比较 |
1.5 硅基前驱体材料的研究 |
1.6 小结 |
1.6.1 存在的问题 |
1.6.2 解决这些问题的意义 |
1.7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7.1 研究内容 |
1.7.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HWPCVD工艺制备SiC薄膜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HWPCVD实验装置 |
2.2.2 SiC薄膜制备 |
2.2.3 SiC薄膜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薄膜结构分析 |
2.3.2 发射光谱分析 |
2.3.3 薄膜形貌分析 |
2.3.4 薄膜沉积速率 |
2.3.5 偏压对薄膜组成的影响 |
2.3.6 偏压对薄膜硬度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胍基硅烷前驱体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和仪器 |
3.2.2 胍基硅烷的合成 |
3.2.3 晶体结构表征 |
3.2.4 热稳定性测试 |
3.2.5 挥发性测试 |
3.2.6 成膜性能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化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
3.3.2 化合物的热稳定性 |
3.3.3 化合物的挥发性 |
3.3.4 化合物的成膜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螺旋波作用下SiCNx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装置 |
4.2.2 薄膜制备 |
4.2.3 薄膜表征 |
4.3 胺基-甲基胍硅烷制备SiCN_x薄膜的结构及性能研究 |
4.3.1 含氮量与薄膜组成的关系 |
4.3.2 含氮量与薄膜结构的关系 |
4.3.3 含氮量与沉积速率的关系 |
4.3.4 含氮量与薄膜形貌的关系 |
4.3.5 含氮量与光学性能的关系 |
4.4 多取代甲基胍硅烷制备SiCN_x薄膜的结构及性能研究 |
4.4.1 薄膜沉积速率分析 |
4.4.2 薄膜组成与结构分析 |
4.4.3 薄膜形貌分析 |
4.4.4 偏压与薄膜结构和组成的关系 |
4.4.5 偏压与表面粗糙度的关系 |
4.4.6 偏压与薄膜性能的关系 |
4.5 环状胍基硅烷制备SiCNx薄膜的结构及性能研究 |
4.5.1 薄膜结构表征 |
4.5.2 薄膜沉积速率分析 |
4.5.3 薄膜形貌分析 |
4.5.4 薄膜组成分析 |
4.5.5 薄膜性能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全文结论与工作展望 |
5.1 全文结论 |
5.2 工作展望 |
论文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专利 |
附录 |
(3)四臂星型端羟基聚异戊二烯液体橡胶合成及行为安全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液体橡胶及其发展、应用 |
1.1.1 液体橡胶及其发展历程 |
1.1.2 液体橡胶的种类划分 |
1.1.3 聚二烯烃液体橡胶应用及改性研究 |
1.2 阴离子活性聚合法介绍 |
1.2.1 阴离子聚合法的优势 |
1.2.2 阴离子聚合法的引发剂要求 |
1.2.3 阴离子聚合单体的要求 |
1.2.4 阴离子聚合溶剂的要求 |
1.3 星型聚合物介绍 |
1.3.1 星型聚合物及其优势 |
1.3.2 星型聚合物的合成方法及相关研究 |
1.4 本课题立论依据及研究目标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1.5.1 TBDMSOPrLi引发剂的制备与4HTPI-Si液体橡胶的合成 |
1.5.2 4HTPI-Si与市售F-HTPB基聚氨酯的制备 |
1.5.3 4HTPI-Si工艺风险识别及实验者行为安全评价 |
2 4HTPI-Si液体橡胶的合成 |
2.1 实验原料及仪器 |
2.1.1 原料规格 |
2.1.2 真空/惰气氛围操作设备 |
2.1.3 原料精制、处理与设备除杂 |
2.2 4HTPI-Si液体橡胶合成路线 |
2.2.1 TBDMSOPrLi引发剂的合成路线 |
2.2.2 4HTPI-Si的合成路线 |
2.3 实验步骤 |
2.3.1 TBDMSOPrLi的合成步骤 |
2.3.2 4HTPI-Si的合成步骤 |
2.4 测试与表征方法 |
2.5 结果与分析 |
2.5.1 引发剂合成的收率计算及稳定性检验 |
2.5.2 4HTPI-Si红外光谱(FT-IR)分析 |
2.5.3 4HTPI-Si酸化前后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分析 |
2.5.4 4HTPI-Si偶联过程中凝胶渗透色谱(GPC)分析 |
2.5.5 羟值的测定(DHV) |
2.5.6 合成分子量的控制 |
2.5.7 合成微观结构的控制 |
2.5.8 合成官能度的控制 |
2.6 本章小结 |
3 4HTPI-Si与市售HTPB液体橡胶合成聚氨酯弹性体对比 |
3.1 实验原料及仪器 |
3.2 聚氨酯制备路线 |
3.3 4HTPI-Si及 F-HTPB液体橡胶制备聚氨酯弹性体的实验设计 |
3.3.1 一步法制备4HTPI-Si/F-HTPB混合液体橡胶基聚氨酯弹性体 |
3.3.2 预聚体法制备4HTPI-Si基聚氨酯弹性体 |
3.4 聚氨酯制备实验步骤 |
3.4.1 4HTPI-Si与市售F-HTPB液体橡胶一步法制备聚氨酯实验步骤 |
3.4.2 4HTPI-Si基聚氨酯弹性体的预聚体法制备实验步骤 |
3.5 聚氨酯力学性能测试方法 |
3.6 测试结果分析与讨论 |
3.6.1 4HTPI-Si与市售F-HTPB的~1H NMR谱图对比 |
3.6.2 固化过程中的起泡现象 |
3.6.3 不同配比的4HTPI-Si/HTPB基聚氨酯力学性能 |
3.6.4 固化参数(-NCO/-OH摩尔比)对4HTPI-Si基聚氨酯的影响 |
3.6.5 BDO用量对4HTPI-Si基聚氨酯的影响 |
3.6.6 DBTHL用量对4HTPI-Si基聚氨酯合成过程影响 |
3.7 本章小结 |
4 4HTPI-Si工艺风险识别及实验者行为安全评价 |
4.1 4HTPI-Si液体橡胶研究预先危险性分析 |
4.1.1 原料处理阶段 |
4.1.2 引发剂及液体橡胶合成阶段 |
4.1.3 产物后处理阶段 |
4.1.4 聚氨酯合成阶段 |
4.1.5 测试表征阶段 |
4.2 化学实验室人员的不安全行为 |
4.3 化学实验室人员行为安全能力评价体系与模型 |
4.3.1 行为安全评价的方法 |
4.3.2 行为安全能力的模糊综合评价数学模型建立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高压液化气体管束式集装箱基本安全要求的几点考虑(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1 国外发展现状 |
1.2 国内发展现状 |
2 介质的物化和危险特性 |
2.1 硅烷[2-3] |
2.2 氧化亚氮[2,4] |
2.3 三氟化氮[2,5] |
3 管束式集装箱材料选择 |
3.1 我国安全技术规范 |
3.2 国外技术规范 |
4 设计参数的选取 |
4.1 我国安全技术规范 |
4.2 国外安全技术规范 |
5 装卸管路系统设计的技术要求 |
5.1 硅烷管路系统的技术要求 |
5.2 氧化亚氮管路系统的技术要求 |
5.3 三氟化氮管路系统的技术要求 |
6 管束式集装箱装卸阀门接头型式的技术要求 |
6.1 我国安全技术规范 |
6.2 国外技术规范 |
7 安全泄放装置的设置要求 |
8 结语 |
(5)温敏胞衣阻化剂抑制煤自燃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与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2 煤自然发火规律和温敏阻化剂抑制煤自燃机理 |
2.1 煤自然发火规律 |
2.2 温敏型阻化剂抑制煤自燃机理 |
2.3 本章小结 |
3 采空区阻化剂抑制煤自燃时域性失效研究 |
3.1 实验仪器 |
3.2 采空区注浆前后工作面空气湿度现场数据采集 |
3.3 采空区阻化剂水分蒸发三维模型实验研究 |
3.4 水分蒸发对阻化剂抑制煤自燃的影响 |
3.5 漏风量对采空区风流运移规律影响的3D模型实验研究 |
3.6 水分蒸发对采空区阻化剂时域性失效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4 温敏型阻化剂抑制煤自燃的初步探索研究 |
4.1 实验仪器 |
4.2 温敏材料阻化剂抑制煤自燃研究 |
4.3 钻孔型温敏胞衣阻化剂抑制煤自燃研究 |
4.4 爆裂型温敏胞衣阻化剂抑制煤自燃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偶联剂的复合材料型温敏胞衣阻化剂力学性能研究 |
5.1 实验仪器 |
5.2 实验材料 |
5.3 单一增强体对温敏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影响 |
5.4 增强体复配对温敏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影响 |
5.5 偶联剂对温敏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5.6 球径及球壳厚度对CTSI抗压强度影响 |
5.7 本章小结 |
6 复合材料型温敏胞衣阻化剂抑制煤自燃特性及机理研究 |
6.1 实验仪器 |
6.2 石蜡对煤低温氧化的影响 |
6.3 基于Carbolite程序升温实验的CTSI抑制煤自燃效果 |
6.4 基于艾默生程序升温实验的CTSI抑制煤低温氧化效果 |
6.5 基于绝热升温实验的CTSI抑制煤自燃效果 |
6.6 本章小结 |
7 主要结论、创新点及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唐山偶联硅业危险源辨识与防控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风险辨识现状 |
1.1 偶联硅烷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危险源辨识现状 |
1.3 国内外安全评价现状 |
1.4 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危险源辨识及评价方法 |
2.1 危险源理论 |
2.2 安全评价概述 |
2.3 评价对象概况 |
2.4 硅烷偶联剂技术与工艺 |
2.4.1 工艺流程 |
2.4.2 主要设备 |
2.5 评价单元划分 |
2.6 危险源辨识 |
2.6.1 物质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
2.6.2 建设项目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分析 |
第3章 厂区定性与定量评价 |
3.1 建设项目选址与设备安全评价 |
3.1.1 建设项目选址评价 |
3.1.2 储存设施及装置安全评价 |
3.2 重大危险源辨识 |
3.2.1 危险化学品使用装置 |
3.2.2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分级 |
3.3 固有危险程度分析 |
3.3.1 作业场所固有危险程度分析 |
3.3.2 火灾、爆炸固有危险程度 |
3.4 重大事故后果模拟分析 |
3.4.1 甲醇理化特性与甲醇储罐火灾爆炸分析 |
3.4.2 池火灾 |
3.4.3 蒸气云爆炸模型 |
3.4.4 建议与措施 |
3.5 道化学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 |
3.5.1 计算过程 |
3.5.2 结论 |
3.6 外部防护距离计算 |
3.6.1 计算步骤 |
3.6.2 计算过程 |
3.6.3 计算结果 |
3.7 事故树分析 |
3.7.1 故障树建立 |
3.7.2 故障树分析与计算 |
第4章 安全防控技术措施 |
4.1 安全管理措施 |
4.2 安全防控技术措施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导师简介 |
企业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镁基阻燃材料在聚烯烃类热塑性弹性体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镁基阻燃材料的应用与研究 |
1.2.1 氢氧化镁的应用与研究 |
1.2.2 碱式碳酸镁的研究与应用 |
1.2.3 碱式硫酸镁的研究与应用 |
1.3 聚烯烃类热塑性弹性体的阻燃研究 |
1.3.1 聚烯烃类热塑性弹性体 |
1.3.2 聚合物的阻燃机理 |
1.3.3 无卤阻燃聚烯烃类热塑性弹性体 |
1.4 本论文研究思路和内容 |
2 镁基化合物对聚烯烃类热塑性弹性体的阻燃作用 |
2.1 引言 |
2.2 实验 |
2.2.1 实验原料及仪器 |
2.2.2 镁基化合物合成及样品制备 |
2.2.3 样品表征与性能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镁基化合物的组成和形貌 |
2.3.2 镁基-TPO复合材料及其燃烧残留物的形态 |
2.3.3 镁基-TPO复合材料的燃烧性能 |
2.3.4 镁基-TPO复合材料的火灾危险性 |
2.3.5 镁基-TPO复合材料的抑烟性能 |
2.3.6 Mg(OH)_2-TPO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
2.4 小结 |
3 氢氧化镁/铝复合阻燃剂对聚烯烃类热塑性弹性体的阻燃作用 |
3.1 引言 |
3.2 实验 |
3.2.1 实验原料及仪器 |
3.2.2 氢氧化镁合成及样品制备 |
3.2.3 样品表征与性能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Mg(OH)_2/Al(OH)_3-TPO复合材料的形态 |
3.3.2 Mg(OH)_2/Al(OH)_3-TPO复合材料的燃烧性能 |
3.3.3 Mg(OH)_2/Al(OH)_3-TPO复合材料的抑烟性能 |
3.3.4 Mg(OH)_2/Al(OH)_3-TPO复合材料的烟气毒性 |
3.4 小结 |
4 氢氧化镁改性对聚烯烃类热塑性弹性体阻燃性能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实验 |
4.2.1 实验原料及仪器 |
4.2.2 氢氧化镁改性及样品制备 |
4.2.3 样品表征与性能测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活化指数 |
4.3.2 接触角 |
4.3.3 Mg(OH)_2-TPO复合材料及其燃烧残留物的形态 |
4.3.4 Mg(OH)_2-TPO复合材料的燃烧性能 |
4.3.5 Mg(OH)_2-TPO复合材料的火灾危险性 |
4.3.6 Mg(OH)_2-TPO复合材料的抑烟性能 |
4.3.7 Mg(OH)_2-TPO复合材料的烟气毒性 |
4.3.8 Mg(OH)_2-TPO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
4.4 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主要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的化工园区安全风险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区域安全风险评价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化工园区安全风险评价方法研究 |
2.1 化工园区安全风险评价理论 |
2.1.1 风险评价基础知识 |
2.1.2 化工园区风险特征 |
2.1.3 化工园区风险评估方法 |
2.1.4 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的化工园区风险评价研究 |
2.2 风险辨识与分析 |
2.3 定量风险计算阶段 |
2.3.1 概率分析 |
2.3.2 后果影响分析 |
2.3.3 区域风险抵消系数 |
2.4 风险评估 |
2.4.1 风险评价指标 |
2.4.2 风险可接受标准 |
2.5 本章小结 |
3 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的化工园区风险分析 |
3.1 化工园区事故风险分析 |
3.1.1 化工园区事故链分析 |
3.1.2 风险优先级的确定 |
3.2 化工设备失效事件序列模型的建立 |
3.2.1 化工事故前兆信息 |
3.2.2 化工设备失效事件序列模型 |
3.3 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的化工设备定量风险分析 |
3.3.1 分层贝叶斯理论 |
3.3.2 事件序列模型的参数估计 |
3.3.3 化工园区定量风险分析步骤 |
3.4 本章小结 |
4 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的化工园区定量风险计算模型 |
4.1 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的事故发生概率计算 |
4.1.1 信息扩散理论 |
4.1.2 化工园区事故发生概率计算 |
4.2 事故后果评估 |
4.3 区域风险抵消能力量化研究 |
4.3.1 风险抵消能力的量化目的 |
4.3.2 风险抵消能力影响因素及评价结构的构建 |
4.3.3 改进D-S证据理论 |
4.3.4 基于改进D-S证据理论的区域风险抵消系数计算程序 |
4.4 本章小结 |
5 实例应用 |
5.1 园区概况 |
5.2 风险分析 |
5.2.1 FMEA分析 |
5.2.2 分层贝叶斯动态风险分析 |
5.3 定量风险计算 |
5.3.1 事故发生概率计算 |
5.3.2 重大事故后果计算 |
5.3.3 风险抵消系数计算 |
5.3.4 定量风险评估结果 |
5.4 风险评价建议措施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论文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成果 |
附录1 区域风险抵消能力各影响因素专家评分表 |
附录2 风险抵消能力各影响因素判断矩阵及主观权重结果 |
附录3 风险抵消能力各影响因素评价的Matlab计算程序 |
附录4 证据融合结果 |
致谢 |
(9)聚乙烯木塑复合材料胶接接头设计与耐久失效行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木塑复合材料简介 |
1.2.1 木塑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加工 |
1.2.2 木塑复合材料的应用 |
1.3 木塑复合材料的连接 |
1.3.1 机械连接 |
1.3.2 焊接连接 |
1.3.3 胶接连接 |
1.4 胶接理论 |
1.4.1 机械嵌合理论 |
1.4.2 吸附理论 |
1.4.3 化学键理论 |
1.4.4 分子键理论 |
1.4.5 静电理论 |
1.4.6 扩散理论 |
1.5 木塑复合材料的胶接接头设计 |
1.6 木塑复合材料的表面处理 |
1.6.1 木塑复合材料的表面特征 |
1.6.2 木塑复合材料的表面处理方法 |
1.7 木塑复合材料胶接用胶黏剂 |
1.7.1 环氧树脂胶黏剂 |
1.7.2 反应型丙烯酸酯胶黏剂 |
1.7.3 聚氨酯胶黏剂 |
1.8 木塑复合材料胶接接头的力学性能 |
1.8.1 胶接接头的受力形式 |
1.8.2 胶接接头的破坏形式 |
1.8.3 胶接接头力学性能的分析方法 |
1.8.4 胶接接头的有限元分析 |
1.9 木塑复合材料胶接接头的耐久性 |
1.9.1 胶接接头耐久性影响因素 |
1.9.2 胶接接头环境退化的研究方法 |
1.9.3 木塑复合材料胶接耐久性的研究进展 |
1.10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创新之处 |
1.10.1 主要研究内容 |
1.10.2 本论文创新之处 |
2 实验部分 |
2.1 材料及设备 |
2.1.1 实验原材料及复合材料制备 |
2.1.2 实验设备 |
2.2 木塑复合材料的表面处理 |
2.2.1 单一气氛射流等离子体表面处理 |
2.2.2 打磨与等离子体放电的协同表面处理 |
2.2.3 硅烷偶联剂涂覆与等离子体放电的协同表面处理 |
2.2.4 异氰酸酯涂覆与等离子体放电的协同表面处理 |
2.3 木塑复合材料胶接试样的制备 |
2.4 木塑复合材料胶接接头的耐久性试验 |
2.4.1 水环境耐久性试验 |
2.4.2 自然环境耐久性试验 |
2.5 测试与表征 |
2.5.1 胶接强度测试 |
2.5.2 接触角测试 |
2.5.3 表面形貌测试(SEM) |
2.5.4 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分析(ATR-FTIR) |
2.5.5 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测试(XPS) |
2.5.6 吸水量测试 |
3 表面处理对PE-WPCs表面性质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单一表面处理对PE-WPCs表面性质的影响 |
3.2.1 单一表面处理对PE-WPCs表面润湿性的影响 |
3.2.2 单一表面处理对PE-WPCs表面自由能的影响 |
3.2.3 单一表面处理对PE-WPCs表面结构的影响 |
3.2.4 单一表面处理对PE-WPCs表面元素的影响 |
3.2.5 胶接强度分析 |
3.2.6 胶接接头破坏形式 |
3.3 协同表面处理对PE-WPCs表面性质的影响 |
3.3.1 协同表面处理对PE-WPCs表面形貌的影响 |
3.3.2 协同表面处理对PE-WPCs表面润湿性的影响 |
3.3.3 协同表面处理对PE-WPCs表面自由能的影响 |
3.3.4 协同表面处理对PE-WPCs表面结构的影响 |
3.3.5 协同表面处理对PE-WPCs表面元素的影响 |
3.3.6 协同表面处理对PE-WPCs胶接强度的影响 |
3.3.7 协同表面处理下PE-WPCs的胶接机理 |
3.4 本章小结 |
4 PE-WPCs胶接接头的耐久失效行为 |
4.1 引言 |
4.2 水环境对PE-WPCs胶接强度的影响 |
4.3 水环境下PE-WPCs胶接试样吸水量 |
4.4 水环境下PE-WPCs耐水失效机制解析 |
4.4.1 水环境下PE-WPCs的表面形貌 |
4.4.2 水环境下PE-WPCs表面接触角 |
4.4.3 水环境下胶接接头热力学模型 |
4.4.4 水环境下PE-WPCs的表面结构 |
4.5 水环境下PE-WPCs胶接接头的耐久失效机制 |
4.6 自然环境下PE-WPCs胶接接头的耐久失效机制 |
4.6.1 自然环境分析 |
4.6.2 自然老化环境下PE-WPCs的胶接强度 |
4.6.3 自然老化环境下PE-WPCs胶接接头的耐久失效机制 |
4.7 本章小结 |
5 PE-WPCs胶接接头的力学性能分析 |
5.1 引言 |
5.2 有限元法的理论概述及分析流程 |
5.3 PE-WPCs单搭接胶接接头的有限元数值分析 |
5.3.1 PE-WPCs胶接强度测试 |
5.3.2 PE-WPCs胶接接头的破坏形式 |
5.3.3 PE-WPCs单搭接胶接接头的应力分布 |
5.3.4 PE-WPCs单搭接胶接接头的有限元模拟 |
5.4 PE-WPCs平搭接胶接接头的力学性能分析 |
5.4.1 PE-WPCs平搭接胶接接头的胶接强度测试 |
5.4.2 PE-WPCs平搭接胶接接头的破坏形式 |
5.4.3 PE-WPCs平搭接胶接接头的有限元模拟 |
5.5 本章小结 |
6 PE-WPCs胶接接头的优化设计 |
6.1 引言 |
6.2 PE-WPCs胶接接头设计的影响因素 |
6.2.1 PE-WPCs的性能 |
6.2.2 PE-WPCs的表面处理 |
6.2.3 胶黏剂的选择与应用 |
6.2.4 胶黏剂的固化工艺 |
6.2.5 胶接接头力学分析模型 |
6.3 PE-WPCs胶接接头的形式与改进设计 |
6.3.1 PE-WPCs胶接接头的形式 |
6.3.2 PE-WPCs胶接接头的改进设计 |
6.4 PE-WPCs胶接接头优化设计的原则与方案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件 |
(10)水性环氧树脂的合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水性油墨简介 |
1.1 水性油墨的发展综述 |
1.2 水性油墨的组成 |
1.3 环氧树脂简介 |
1.4 水性环氧树脂 |
1.4.1 水性环氧树脂的分类 |
1.4.2 环氧树脂的水性化 |
1.4.3 水性环氧树脂体系的固化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主要实验原料 |
2.2.2 主要仪器设备 |
2.2.3 实验装置 |
2.2.4 测试与表征 |
第三章 环氧酯的合成研究与表征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理 |
3.2.2 环氧酯的制备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原料的选择 |
3.3.2 酯化温度对酯化率的影响 |
3.3.3 催化剂用量对酯化率的影响 |
3.3.4 环氧开环产物红外分析 |
3.3.5 不同分子量多元酸开环对水性环氧树脂乳液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水性环氧树脂乳液的制备 |
4.1 引言 |
4.2 实验方法 |
4.3 单体用量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
4.4 引发剂用量对单体接枝的影响 |
4.5 反应温度对单体接枝的影响 |
4.6 溶剂不脱除对乳液粘度的影响 |
4.7 中和剂种类对涂膜性能的影响 |
4.8 酯化率对涂膜性能的影响 |
4.9 软硬单体的配比对涂膜性能的影响 |
4.10 硅烷偶联剂用量对乳液涂膜吸水率的影响 |
4.11 水性环氧树脂乳液粒径分布 |
4.12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水性油墨的制备与性能测试 |
5.1 实验部分 |
5.1.1 实验原料 |
5.1.2 实验所用仪器 |
5.1.3 油墨配方 |
5.2 水性油墨的性能测试 |
5.2.1 油墨细度测试 |
5.2.2 油墨粘度测试 |
5.2.3 油墨初干性测试 |
5.2.4 油墨耐水测试 |
5.2.5 油墨稳定性检验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油墨细度 |
5.3.2 油墨粘度 |
5.3.3 油墨初干性 |
5.3.4 油墨耐水性 |
5.3.5 油墨稳定性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水性环氧树脂连接料合成的工艺放大及安全条件研究 |
6.1 工艺流程设计 |
6.1.1 装置规模及组成 |
6.1.2 原料、产品的规格 |
6.1.3 公用物料和能量规格 |
6.1.4 工艺原理及特点 |
6.1.5 工艺流程说明 |
6.1.6 物料平衡 |
6.1.7 原料消耗量 |
6.1.8 装置中危险物料性质 |
6.1.9 工艺描述 |
6.1.10 工艺原理 |
6.1.11 化学反应 |
6.1.12 工艺过程说明 |
6.2 环氧树脂水性连接料的合成中试放大工艺的安全条件研究 |
6.2.1 项目概述 |
6.2.2 HAZOP分析程序 |
6.2.3 分析流程 |
6.2.4 编写分析结果文件 |
6.2.5 分析范围、分析目标和节点划分 |
6.2.6 分析结论 |
6.3 工艺管道及仪表流程图设计(PIDs) |
6.3.1 工艺设备计算说明 |
6.3.2 工艺设备表 |
6.3.3 主要仪表数据表 |
6.3.4 工艺管道及仪表流程图(PIDs) |
6.3.5 开车准备工作程序 |
6.3.6 开车程序 |
6.3.7 正常停车程序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件 1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硅烷的危险特性及安全操作(论文参考文献)
- [1]TOPCon生产用LPCVD尾排设计[J]. 王杨阳. 产业创新研究, 2021(18)
- [2]螺旋波作用下低温生长含氮碳化硅薄膜的研究[D]. 马潇. 江南大学, 2021(01)
- [3]四臂星型端羟基聚异戊二烯液体橡胶合成及行为安全评价[D]. 李彦辉. 青岛科技大学, 2021(01)
- [4]高压液化气体管束式集装箱基本安全要求的几点考虑[J]. 周伟明,杨超,张雷. 压力容器, 2020(05)
- [5]温敏胞衣阻化剂抑制煤自燃机理研究[D]. 崔传波.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4)
- [6]唐山偶联硅业危险源辨识与防控技术[D]. 周娟. 华北理工大学, 2019(03)
- [7]镁基阻燃材料在聚烯烃类热塑性弹性体中的应用研究[D]. 唐皓.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1)
- [8]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的化工园区安全风险评价研究[D]. 丁洁.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9]聚乙烯木塑复合材料胶接接头设计与耐久失效行为[D]. 周冬艳. 东北林业大学, 2019(01)
- [10]水性环氧树脂的合成[D]. 郭丹. 青岛科技大学, 20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