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卫星地面接收站的安装调整与维修(论文文献综述)
徐洋[1](2021)在《影响广播电视卫星传输安全的主要因素及改进措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广播电视在信号传输过程中,会受到多方因素干扰,这些干扰因素或多或少会对广播电视的信号传输质量造成影响。因此,本文对影响广播电视卫星传输信号的主要因素进行探讨,对于提升用户接收体验、促进广播电视传输技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对广播电视卫星信号传输概述的基础上,还着重分析影响卫星信号传输过程、造成信号传输安全隐患的因素,同时提出一些保障广播电视卫星传输安全的措施,以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陈芳[2](2019)在《“村村通”地面卫星接收的安装维护探讨》文中指出"村村通"是政府面向农村建设的广播电视传播工程,近几年来,"村村通"工程规模正在不断扩大,发展速度日益加快,因此,必须要加强对"村村通"地面卫星接收站的安装和维护,保证"村村通"工程可以为农村地区的人民提供满意的服务。本文主要对"村村通"地面卫星接收的安装和维护进行分析,旨在为"村村通"工程项目开展提供重要的指导。
李钢[3](2019)在《民航飞机运行阶段接入互联网技术解决方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互联网已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互联网技术也已趋近成熟。尤其是近年来智能手机的出现及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普及,使人们获得了极大的工作及生活便利。2015年,国务院颁布了《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体现出国家对移动互联网事业发展相当重视。但人们在乘坐民航飞机在空中飞行时,绝大部分情况下仍是不能接入互联网的,即使在地面,部分机型由于其关闭舱门后的屏蔽效应,上网体验也不佳。由于现代人已习惯于享用互联网带来的生活便利,无法上网或上网体验不佳,必然对旅客的出行体验度造成了负面的影响。本文首先简述了民航飞机运行阶段接入互联网的需求,国内外的现状以及实际落实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困难。接着对民航飞机运行阶段接入互联网的需求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阐明需求性是来自多方面的,是确实存在的。之后对此项目的可行性在政策、技术、运营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论述,得出该项目是完全可大面积推行的结论。接下来分析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作者利用日常工作的机会实地考察了已具备空中上网功能的民航飞机的相关系统,并通过查询厂家提供的技术文件以及大量的外部资料,对民航飞机运行阶段接入互联网的各个技术环节进行了深入研究。设想将解决方案分为内外两部分进行分析,分别设计出几种内部解决方案并进行了分析论证,同时也设计出对几种外部解决方案并进行了分析论证,最后将内部外部解决方案结合起来,整合出一套较合理的解决方案。最终,结合民航飞机运行阶段接入互联网项目的实际运行情况及相关技术条件要求等等因素,分析出目前整合出这套解决方案的一些不足之处,之后结合笔者的理解和想法,提出自己探索性的构想,设计出一套相对较合理且可行的适用于中国的民航飞机运行阶段接入互联网的解决方案。本文的研究成果可望在为运行中的民航飞机设计接入互联网的技术方案时提供有益的思路和参考。
赫轩[4](2019)在《遥感卫星地面系统数据接收分系统设计优化与实现》文中指出遥感卫星地面系统是地球观测卫星数据接收,预处理和系统集成的重要系统。遥感卫星地面系统由遥感卫星地面系统数据接收系统和遥感卫星地面系统数据处理系统组成,主要任务是接收、处理、存储和分发各种地球观测卫星数据。由于全国服役的遥感卫星地面系统数据接收系统数量较少,有效覆盖区域小,无法对每天过境的遥感卫星下传的数据进行有效、全面的接收。此外,目前已经服役的遥感卫星地面系统数据接收系统基本为固定站,机动接收能力弱,无法全天候、全天时接收数据。本文针对现有遥感卫星地面系统数据接收系统数量少、有效覆盖区域小、机动接收能力弱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机动式遥感卫星地面系统数据接收系统的设计方案。本文首先从功能和性能两方面对系统需求进行了分析,确定了系统的工作原理、功能组成、技术指标及工作流程。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将机动式遥感卫星地面系统数据接收系统划分为天伺馈子系统、信道与跟踪子系统、站控管理子系统、高速数据处理子系统四个子系统,分别从系统组成、工作流程、方案设计、对外接口关系等方面对各子系统进行了设计与实现。本文的研究成果已在广东某遥感卫星遥感卫星地面系统数据接收系统进行了应用,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遥感卫星地面系统数据接收系统设计方案,能够扩大系统的有效覆盖区域,解决现有地面接收系统覆盖区域小、机动接收能力弱的问题,满足遥感卫星全天候、全天时数据接收的要求。
阿曼古力·麦麦提[5](2016)在《关于“村村通”广播电视地面卫星接收站的安装及维护》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由于政府对农村广播电视传播的重视,"村村通"工程发展越来越快,农村电视广播普及率越来越高。"村村通"广播电视地面卫星接收站是"村村通"广播电视建设工程的建设基础,科学安装,加强地面卫星接收站的合理维护,是顺利实现"村村通"广播电视建设工程的基本保证。本文从地面卫星接收站概念分析入手,综合分析了安装地面卫星接收站的具体流程以及地面卫星接收站的保养与维护,对实际的项目开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和价值。
任炼[6](2013)在《关于“村村通”广播电视地面卫星接收站的安装及维护》文中研究指明党和政府对于农村广播电视的重视,使"村村通"广播电视地面卫星接收站的发展越来越快,了解必要的地面卫星接收站的安装及维护方法将更有利于"村村通"工程的建设。本文简单介绍了地面卫星接收站,叙述了"村村通"广播电视地面卫星接收站的安装、维护方法及安装维护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以方便"村村通"工程中广大群众对地面卫星接收站的使用。
刘洪才[7](2008)在《广播电视卫星数字传输技术 第八章 卫星地面站设备的安装、调整和维护》文中研究说明
栾风虎,刁鸣,王洪宇[8](2005)在《卫星电视地面接收站的快速实现方法》文中研究表明在大量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利用角度互余原理,提出了一种能够利用简单的仪器设备,快速、便捷、准确安装、调试卫星地面接收站的方法.这种方法相对于普通的直接利用计算得到的卫星接收抛物面天线的俯仰角来安装、调试地面接收站的方法,具有调试速度快、不需要复杂的仪器设备、节省时间、人力和物力的优点.
刘海涛,赵翮,郑树鹏[9](2003)在《卫星地面接收站的安装调整与维修》文中认为 卫星地面站的质量好坏,对卫星地面站所输送的信号性能影响很大,特别是对卫星地面站的接收天线来说,它的作用更不可忽视。一副设计安装良好的卫星接收天线,不仅在某特定方向具有较高的增益,同时还能使来自其它方向的干扰减至最小。为此,一个良好的地面卫星接收站应满足和达到以下几方面的性能要求:①天线接收信号的方向性要强,增益要高;②噪声温度低;③收发设备应具有高增益和良好的特性;④天线结构的机械精度要高,旋转性能好。因此,选择适当的站址,进行合理的安装调整和良好的保养维修是保证卫星地面站各项技术性能,使地面站优质稳定工作的必要条件。
侯贵岭[10](2001)在《卫星地面接收站的安装调整与维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卫星地面接收站的作用是利用卫星天线捕获卫星传播到地面上的十分微弱的电波信号,再经高频头与接收机放大、变频、解调后变成所需的有用信号。因此,卫星地面站的质量好坏,对卫星地面站所输送的信号性能影响很大(特别是对卫星地面站的接收天线来说,它是卫星地面接收站的前哨,作用更不可忽视。一副设计安装良好的卫星接收天线,不仅在某特定方向具有较高的增益,同时还能使来自其它方向的干扰减至最小)。为此,一个良好的地面卫
二、卫星地面接收站的安装调整与维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卫星地面接收站的安装调整与维修(论文提纲范文)
(1)影响广播电视卫星传输安全的主要因素及改进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广播电视卫星传输概述 |
2 影响广播电视卫星传输安全的主要因素 |
2.1 硬件设备 |
2.2 空间环境 |
2.3 人为因素 |
3 广播电视卫星传输安全改进措施 |
3.1 加强设备维护 |
3.2 减少空间干扰 |
3.3 加强人员培训 |
3.4 安装卫星漂移控制系统 |
3.5 建设抗干扰设施 |
3.6 定期检修地球站 |
3.7 管理转发器 |
4 结语 |
(2)“村村通”地面卫星接收的安装维护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村村通”地面卫星接收站概述 |
2.“村村通”地面卫星接收的安装 |
2.1 合理选择卫星接收器 |
2.2 选择合适的安装地址 |
2.3 安装过程 |
3.“村村通”地面卫星接收站的维护 |
4. 技术创新 |
5. 结束语 |
(3)民航飞机运行阶段接入互联网技术解决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民航飞机运行阶段接入互联网的需求简述 |
1.2 政府的相关政策概述 |
1.3 民航飞机运行阶段接入互联网国内外现状 |
1.4 民航飞机运行阶段接入互联网遇到的困难 |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方向 |
第二章 民航飞机运行阶段接入互联网的需求和可行性分析 |
2.1 民航飞机运行阶段接入互联网的需求分析 |
2.1.1 航空公司运营及飞机安全保障的需求 |
2.1.2 旅客需求 |
2.1.3 响应国家政策号召 |
2.1.4 适应国际化发展趋势 |
2.2 民航飞机运行阶段接入互联网的可行性分析 |
2.2.1 政策方面的可行性分析 |
2.2.2 技术方面的可行性分析 |
2.2.3 运营方面的可行性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民航飞机运行阶段接入互联网的解决方案 |
3.1 民航飞机运行阶段接入互联网的解决方案概述 |
3.2 客舱内部局域网建设的解决方案 |
3.2.1 客舱内部局域网建设的构想 |
3.2.2 客舱内部局域网建设的设计模型 |
3.2.3 方案分析 |
3.2.4 本节小结 |
3.3 客舱内部局域网接入外部互联网的解决方案 |
3.3.1 客舱内部局域网接入外部互联网的原理 |
3.3.2 客舱内部局域网通过卫星接入外部互联网 |
3.3.2.1 客舱内部局域网通过卫星接入外部互联网的设计方案 |
3.3.2.2 客舱内部局域网通过卫星接入外部互联网的设计方案分析 |
3.3.3 客舱内部局域网通过地面专用基站直接接入外部互联网 |
3.3.3.1 客舱内部局域网通过地面专用基站直接接入外部互联网的设计方案 |
3.3.3.2 客舱内部局域网通过地面专用基站直接接入外部互联网的设计方案分析 |
3.3.4 本节小结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相关解决方案的选择探讨 |
4.1 客舱内部局域网解决方案的选择探讨 |
4.1.1 安全性考量 |
4.1.2 实用性考量 |
4.1.3 经济性考量 |
4.2 外部接入互联网解决方案的选择探讨 |
4.2.1 安全性考量 |
4.2.2 实用性考量 |
4.2.3 经济性考量 |
4.2.4 国家战略考量 |
4.3 总体解决方案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探索性解决方案设计构想 |
5.1 目前解决方案存在的问题 |
5.1.1 存在问题现状 |
5.1.2 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
5.2 解决存在问题的设计构想 |
5.2.1 设计构想简述 |
5.2.2 设计构想方案与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遥感卫星地面系统数据接收分系统设计优化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技术 |
2.1 相关概念 |
2.1.1 环焦天线 |
2.1.2 馈源 |
2.2 相关技术 |
2.2.1 单脉冲接收机 |
2.2.2 大地系坐标与测量系坐标的转换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需求分析 |
3.1 功能需求 |
3.2 性能需求 |
3.3 功能需求分析 |
3.3.1 数据接收能力 |
3.4 性能需求分析 |
3.4.1 天线口径与工作频段 |
3.4.2 系统G/T值 |
3.4.3 捕获能力 |
3.4.4 极化方式和极化鉴别率 |
3.4.5 跟踪能力 |
3.4.6 数据接收码速率与调制解调方式 |
3.4.7 系统任务切换时间 |
3.4.8 信道误码率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方案设计 |
4.1 系统组成 |
4.2 系统工作流程 |
4.3 系统设计 |
4.3.1 通道配置及信号流程 |
4.3.2 通道增益设计 |
4.3.3 自动运行管理设计 |
4.3.4 设备布局与结构设计 |
4.4 对外接口关系 |
4.5 站控管理子系统方案 |
4.5.1 主要功能 |
4.5.2 分机监控要求 |
4.5.3 主要技术指标 |
4.5.4 组成与工作原理 |
4.6 天伺馈子系统方案 |
4.6.1 主要功能 |
4.6.2 主要技术指标 |
4.6.3 组成与工作原理 |
4.7 信道与跟踪子系统方案 |
4.7.1 主要功能 |
4.7.2 主要技术指标 |
4.7.3 组成与工作原理 |
4.8 高速数据处理子系统方案 |
4.8.1 主要功能 |
4.8.2 主要技术指标 |
4.8.3 组成与工作原理 |
4.9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现与应用验证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关于“村村通”广播电视地面卫星接收站的安装及维护(论文提纲范文)
1.地面卫星接收站概念分析 |
2.安装地面卫星接收站流程分析 |
2.1 卫星接收器的选购 |
2.2 安装站址的选择 |
2.3 卫星地面站的安装过程 |
3.地面卫星接收站的保养与维护 |
4.结语 |
(6)关于“村村通”广播电视地面卫星接收站的安装及维护(论文提纲范文)
1 什么是地面卫星接收站 |
2 如何安装地面卫星接收站 |
2.1 卫星接收器的选购 |
2.2 安装站址的选择 |
2.3 卫星地面站的安装过程 |
2.3.1 连接设备 |
2.3.2 天线方位调整 |
3 怎样进行地面卫星接收站的维护 |
4 结语 |
(7)广播电视卫星数字传输技术 第八章 卫星地面站设备的安装、调整和维护(论文提纲范文)
1 站址的选择 |
2 天线、天线座和基建安装 |
(1) 天线水泥底座的浇铸 |
(2) 天线座及天线的安装 |
(3) 避雷针的安装 |
(4) 接地线的安装 |
3 接收设备的安装 |
(1) 低噪声放大器的安装 |
(2) 低噪声放大器与下变频器的安装 |
(3) 下变频器输出端电缆的连接 |
(4) 接收机的安装 |
4 调试 |
5 测试 |
(1) 测试仪器及链路 |
(2) 测试项目 |
①音频指标 |
②视频指标 |
③Eb/N0的测量 |
6 维护 |
(1) 卫星地面接收站 |
(2) 卫星上行站 |
(3) 卫星上行与下行链路维护 |
7 故障处理 |
7.1 故障处理的一般原则 |
(1) 全面观察 |
(2) 认真分析 |
(3) 准确判断 |
(4) 迅速处理 |
7.2 卫星电视接收机的常见故障 |
(1) 无图像、无伴音、屏幕上无雪花噪声点 |
(2) 无图像、无伴音、屏幕上有雪花噪声点 |
(3) 有图像、有伴音、雪花噪声是否有故障 |
(4) 有图像、无伴音 |
(5) 有伴音、无图像 |
(6) 出现“跑台”现象 |
(7) 频道不能调谐、某些频道收不到 |
(8) 图像有网纹干扰 |
7.3 卫星上行站的常见故障 |
四、卫星地面接收站的安装调整与维修(论文参考文献)
- [1]影响广播电视卫星传输安全的主要因素及改进措施[J]. 徐洋. 西部广播电视, 2021(14)
- [2]“村村通”地面卫星接收的安装维护探讨[J]. 陈芳.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9(19)
- [3]民航飞机运行阶段接入互联网技术解决方案研究[D]. 李钢. 厦门大学, 2019(09)
- [4]遥感卫星地面系统数据接收分系统设计优化与实现[D]. 赫轩.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9(04)
- [5]关于“村村通”广播电视地面卫星接收站的安装及维护[J]. 阿曼古力·麦麦提. 信息记录材料, 2016(03)
- [6]关于“村村通”广播电视地面卫星接收站的安装及维护[J]. 任炼. 西部广播电视, 2013(08)
- [7]广播电视卫星数字传输技术 第八章 卫星地面站设备的安装、调整和维护[J]. 刘洪才. 中国有线电视, 2008(11)
- [8]卫星电视地面接收站的快速实现方法[J]. 栾风虎,刁鸣,王洪宇. 应用科技, 2005(07)
- [9]卫星地面接收站的安装调整与维修[J]. 刘海涛,赵翮,郑树鹏. 广播与电视技术, 2003(12)
- [10]卫星地面接收站的安装调整与维修[J]. 侯贵岭. 有线电视技术, 2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