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组合可拆式轮胎模具(论文文献综述)
王芹[1](2020)在《轮胎模具底座性能分析与有限元模拟》文中指出轮胎大量应用在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轮胎模具是轮胎硫化生产线上的硫化成型装备,模具的质量和精度对轮胎的外观、质量、使用寿命及行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等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决定作用。本文主要以轮胎模具的底座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底座在实际工况下的力学性能、疲劳寿命、拓扑优化、传热分析、磨损分析和底座与硫化机下热板的快速连接装置,对生产操作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1)力学分析:根据轮胎模具各部分之间的装配关系以及硫化机对轮胎模具的施加力的形式,在所建力学模型基础上分析底座在轮胎硫化过程中的实际受力形式,通过计算得出底座不同部分的受力大小。(2)疲劳寿命分析:应用模拟软件Abaqus对底座三维模型进行静力学分析,得到底座应力和位移模拟结果,将得到的模拟结果导入到疲劳寿命模拟软件Fe-safe中,在线性疲劳累计损伤理论的基础上设置材料的一系列参数进行模拟分析,得到底座在实际工况下的疲劳寿命次数。(3)拓扑优化分析:主要对轮胎模具底座进行拓扑优化,建立目标函数,提取优化变量,建立优化模型,得到优化结果。主要是对底座的形状结构进行了优化,基于分析结果对底座的应力、位移、疲劳寿命和传热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总结优化的优劣方面,为底座的结构设计提供一定的指导。(4)传热分析:通过三维绘图软件UG画出轮胎模具的整套模型,为减少传热模拟的时间,只装配八分之一的模具进行热力学分析,根据模具的实际工况设置初始和边界条件,得到模具各位置的温升数据和整体的分布云图,综合评价模具的传热效果。(5)液压缸结构设计:将传统螺栓连接的底座与硫化机下热板改为液压缸的连接,使其能实现推进、旋转和压紧的功能,省时省力,连接效果好。液压缸的实际结构尺寸的设计需要通过计算脱模力和螺栓预紧力得到,使设计的液压缸能更方便完成底座与下热板的连接,连接效果较好,更能节省操作时间,减少误操作的产生。
李新荣[2](2019)在《轮胎模具弓型座结构性能分析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弓型座是轮胎模具实现开合模运动与硫化时承受硫化机合模力的主要零件之一。本文以其在硫化阶段的实际工况(热-力耦合)为前提,重点研究其应力、应变及疲劳强度问题,并根据拓扑优化理论对其进行拓扑优化。本文以全钢及半钢轮胎模具弓型座为研究对象,论述了弓型座加工技术要求及加工工艺;利用力学理论建立其数学模型并推导悬臂最小厚度、背部面积及底座径向长度计算公式;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弓型座进行应力应变及拓扑优化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疲劳寿命分析。研究表明弓型座材料的改变、上盖闭滑板结构的改变、弓型座角度改变均对弓型座最大等效应力与竖直方向位移量产生影响,且材料为40Cr、扇形上盖闭滑板结构方案比较优越;弓型座角度减小后虽然等效应力与竖直方向位移量增加,但小于许应应力与位移量设计值,可节约材料。增加弓型座上部悬臂厚度可有效提高弓型座在使用过程中的寿命,且随悬臂厚度增加其疲劳寿命也在增加。弓型座模型优化修整后,模型体积明显减小,增加悬臂处直角边长度,可有效减小最大等效应力,并随直角边长度增加,优化修整模型的疲劳寿命也在不断增加。
丰明阳[3](2018)在《轮胎花纹尺寸自适应标注系统的研究与开发》文中认为针对轮胎2D花纹工程图尺寸手工标注过程中的繁琐和不规范问题,提出了一种尺寸自适应标注的方法。随着MBD技术的发展,对轮胎3D花纹的尺寸标注进行探索。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对2D花纹的标注元素归类划分得到四类基础标注单元,对3D花纹的沟槽进行表面标注单元与截面标注单元的拆分,由此得到尺寸标注的基础单元。2)针对2D花纹提出一种尺寸标注自适应处理的方法。首先借助数组将去重与匹配后的完整标注图元信息存储,然后对其进行分类得到与基础标注单元相符合的类型,最后进行自适应匹配标注完成2D花纹的尺寸自动标注。3)对标注完成的尺寸,提出了一种尺寸自适应布局的方法。基于矢量图通过排序的方法完成有效矩形区域外的尺寸布局,通过光栅化处理将矢量图转化为位图,基于位图通过搜寻空白布局区域的方法完成有效布局区域内的尺寸布局。4)针对单节距的3D花纹,通过对其截面、表面、胎侧花纹沟槽形状进行关键尺寸标注,完成单节距3D花纹的尺寸标注。5)系统开发与验证。以CATIACAA为开发平台,完成了2D、3D花纹的尺寸自适应标注系统的开发,并利用该系统进行了大量的案例测试以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
倪蕾[4](2016)在《电化铁路承力索绞线结点结构损伤协同识别技术研究》文中提出随着近年来电化铁路的不断发展,承力索绞线结构作为接触网的重要承载部件,其结构状况关系到人员及设备的安全。针对不同类型损伤分离出相应模态应力波可更加准确实现损伤在线成像监测,因此承力索不同类型损伤的有效识别是不同模态应力波分离与成像监测的前提条件,是结构健康监测领域的核心技术。面对复杂环境下损伤类型难以准确识别的问题,本论文以“电化铁路承力索绞线结点结构损伤协同识别技术研究”为题,集成主动声发射方式研究了损伤协同识别关键技术,为承力索绞线结点结构损伤识别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和方法,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工程应用意义。论文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305141)、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4A030313248)以及2016年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的资助。论文主要工作包括:(1)根据承力索结点结构对象的损伤检测需求,提出了一种电化铁路承力索绞线结点结构损伤协同识别技术,并从理论上分析了损伤协同识别的演化过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损伤协同的非线性动力学方程。(2)根据承力索绞线结点这一复杂结构,将主动声发射方式应用于损伤探测以获取识别过程的损伤特征。为了实现对主动声发射损伤信号特征的提取,采用Sim Sonic声学仿真软件建立了三维的承力索绞线应力波传播模型,对检测信号进行了特征分析与提取方法的研究。建立了损伤协同识别的模型,在此基础上结合特征提取进一步提出了损伤识别的动态决策机制。(3)为了解决损伤识别过程中的误识别问题,引入了反馈优化机制,采用特征评估方法筛选出敏感特征,并结合承力索在线实时监测特点,将最优损伤状态向量的重构技术应用在误识别修正中,实现识别可靠性的提升。通过仿真实验研究了反馈优化机制效果,仿真结果显示损伤协同识别技术可以对损伤类型实现判别,不同重构技术能对识别率进行不同程度的改进。(4)对动态决策机制与反馈优化机制进行了相应算法实现,并根据算法开发了损伤协同识别系统,进行了相应的系统软件设计,并搭建了损伤识别系统的检测平台。(5)最后采用该技术对电化铁路承力索绞线实物进行了覆冰、振动复杂环境下的损伤识别实验,在振动环境下的损伤深度识别实验实现了100%的最优识别,而针对损伤类型的识别,在振动、覆冰环境下最优识别率分别达到了91.67%与85%。结果表明在不同环境下该技术能够有效识别损伤类型与深度,利用反馈优化机制改善后的结果准确性得到进一步提升。
张浩[5](2010)在《全钢子午线轮胎活络模具花纹块电加工工艺研究及计算机辅助工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花纹块是子午线轮胎活络模具型腔的主要组成部分,其结构复杂,尺寸精度、表面质量要求都比较高,并且其制造水平直接影响硫化子午线轮胎的使用性能。电火花加工的诸多优势以及轮胎模具专用放电机等专用设备的研制开发使其成为花纹块的主要加工方式,UG NX以其CAD/CAM一体化的优势而被应用于花纹块的辅助设计制造。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与专用设备配套的工艺研究相对落后,UG软件平台上也不具有面向轮胎模具制造领域的专用模块,计算机在花纹块电加工整个流程中的辅助作用仍需进一步深入。针对这一现状,结合在轮胎模具生产企业一年多的实习经历,本文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1)从加工精度、加工效率、配套设备等方面,对花纹块电加工和机械精铣两种加工方式进行了分析比较,进一步论证了电加工的广泛适应性。(2)对花纹块电加工中整个流程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详细阐述了花纹块电加工的工序安排、各工序的加工内容和工艺参数的配置情况。(3)在对实际生产中多种花纹工具电极加工刀路总结的基础上,对应用UG软件生成精铣工具电极刀路时操作类型的选择、操作参数的设置等进行了研究和改进,为精铣工具电极加工模板的创建以及实现自动化编程奠定了基础。(4)利用GRIP语言对UG软件进行了二次开发,所生成的可执行文件实现了花纹块工具电极毛坯几何体和下料尺寸图的自动生成。实践证明,该程序在40秒时间内完成了过去10分钟的工作量,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5)利用Visual Basic语言开发了双节距花纹块电加工分度表自动生成软件。原来手工测量分度表数据需要30分钟而且会有0.3%的出错率,利用该软件现在仅需不到1分钟便可将所需数据准确无误的输出在相应的电加工分度表工艺文档中。
崔海波[6](2007)在《子午线轮胎活络模具的设计研究与三维动态过程模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活络模具是硫化子午线轮胎的主要设备之一,其型腔质量直接影响着子午线轮胎的外观质量、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本课题首先对子午线轮胎活络模具的发展和现状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较为常用的两种结构的模具——斜平面式模具和圆锥面式模具在导向特点、制造工艺性和使用性能等几个方面的优劣,选择了斜平面式结构为本课题所设计模具的基本结构。本文通过理论推导建立了子午线轮胎活络模具的应力、应变等数学模型,并进行了大量的设计计算和有限元受力分析,对子午线轮胎活络模具进行了结构优化设计,为了保证结构的可行性和可靠性,对装置进行了三维仿真设计及工作过程动态模拟。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如下:1.查阅了大量资料,分析了国内外轮胎模具行业的历史和发展现状以及我国轮胎模具行业的不足、前景及发展方向。2.成功设计了一套子午线轮胎活络模具,整套装置结构紧凑,受力合理,变形小,工作可靠,操作方便。模具组装、拆卸、装胎以及轮胎制品的取出简便,能实现自动开模、合模等动作,可以减轻劳动强度和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3.本文对活络模具的设计进行了理论设计和计算,对活络模具的加工工艺及主要设备进行了分析研究。4.针对模具生产中活络模具实用时易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5.运用有限元分析进行辅助设计。理论推导和有限元分析相结合,提高了设计的安全可靠性。6.运用传统设计、三维仿真设计和过程动态模拟相结合的设计手段,充分体现了设计与制造同步的现代设计理念,缩短设计周期、降低设计成本、在样机产生之前预先评估设计,提高了设计可靠性。
吕堃[7](2006)在《商务车前桥横梁焊接机器人工作站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指出汽车工业是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综合水平的重要产业,汽车制造的自动化程度高低反映一个国家的工业水平。 本文针对我国汽车工业中前桥的自动化焊接问题,分析了当前国外先进汽车制造国在生产中的自动焊接情况和国内汽车生产中自动焊接的现状,阐述了前桥机器人自动焊接对我国汽车制造业自动化生产发展的重要作用。重点研究了机器人弧焊方式及焊接工艺参数的选择、使转台能够实现转动准确到位的机器人焊接工作站回转台的结构及控制方法和焊接变位机的设计,其中焊接变位机的设计包括变位机的精确变位,焊接夹具的准确定位和可靠夹紧,变位机和机器人之间协调动作的控制技术与方法等等。
胡克潮[8](2006)在《转移涂料生产中大型铸铝件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根据生产需要,提出了用转移涂料法生产中大型铝合金铸件的观点,综合阐述了转移涂料自出现以来国内外研究概况。研究了用转移涂料法生产中大型铝合金铸件的意义和目的。理论深入分析涂料实现转移的必要条件以及界面附着机理及影响界面附着强度的因素,得出选用合适的粘结剂、硬化剂和特殊的工艺方法不仅可改善界面之间的附着强度,而且可解决自硬涂料直接转移存在的溶剂迁移、涂料流淌等问题的结论,总结出涂料实现直接转移需要解决的难题。利用现有基础,在无需增添任何设施条件下,设计具体试验方案,制定出水玻璃转移涂料配方,研制出价廉、高效、污染小的复合脱模剂TM1和适合水玻璃快速硬化的有机酯硬化剂,准确测定水玻璃转移涂料的密度、悬浮性、渗透性、发气性、涂层强度、转移性以及模型——涂料界面的正拉强度σT-M和剪切强度τT-M等主要性能,并简单介绍涂料性能的测定方法;系统地研究了自硬水玻璃转移涂料造型工艺,获得尺寸精度高,表面光洁的铝合金铸件。详细讨论脱模剂的选用原则,指出油型、乳液型、溶液型脱模剂均不适合现场使用,只有膏体型脱模剂的特点符合现场要求。自行研制的复合脱模剂TM1经现场实验和试生产证实,它使水玻璃涂料——模型界面的附着强度与其它复合脱模剂相近,脱模阻力远低于其它脱模剂,完全符合工艺要求。综合粘结剂、耐火骨料、硬化剂的选用和转移性涂料的制备,进一步研究转移性涂料的硬化原理,硬化剂用量与涂料初凝时间,脱模时间,温度等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推断出如果继续沿用传统的硬化剂加入办法,就不可能解决转移涂料目前存在的起模困难,涂料粘模,溶剂迁移,涂料可使用时间短,生产周期长以及涂料在模样大立面流淌及填砂时容易将模样垂直转角及突出部位的涂层冲击或摩擦失去等问题,必须开辟新的途径——喷涂技术加以解决。实践证明,利用自制的内胆式喷枪实施喷涂工艺,可实现涂料混制要求低,用量省,可使用时间长,并且涂料硬化速度快,脱模及时;可使造型生产率接近于传统水玻璃砂造型,具有广泛的实用性。转移涂料法的造型过程和水玻璃砂造型过程相似,只是由于涂料提前介入造型过程,须研究解决脱模时间、起模、发气性等问题。通过尺寸精度和表面光洁度测定以及成本分析。 本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自行研制的石英粉——水玻璃——甘油醋酸酯系自硬转移涂料CO2水玻璃背砂硬化造型工艺,克服了溶剂迁移所形成的低强度区,大大缩短了脱模等候时间,使造型生产率接近于传统水玻璃砂造型。解决立面涂料转移困难,将以前仅应用于精密砂芯和浅浮雕艺术铸件生产的转移涂料技术推广到机械零件的铸造生产。所获涂层强度高,同砂型结合牢固,在烘干和浇注中不起皮、不剥落,所得铝合金铸件尺寸精度达到CT6-8级,表面粗糙度达到Ra6.3um
二、组合可拆式轮胎模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组合可拆式轮胎模具(论文提纲范文)
(1)轮胎模具底座性能分析与有限元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轮胎模具的发展现状 |
1.3 课题研究的现状 |
1.4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2 底座的设计及加工工艺 |
2.1 轮胎模具简介 |
2.1.1 轮胎模具的组成 |
2.1.2 轮胎模具的分类 |
2.1.3 轮胎模具的工作原理 |
2.2 底座的设计 |
2.2.1 底座的作用 |
2.2.2 底座的结构设计 |
2.3 底座连接孔设计 |
2.3.1 底座与硫化机下热板连接孔设计 |
2.3.2 底座与下侧板连接孔 |
2.4 底座与底座滑板设计 |
2.4.1 底座滑板的作用 |
2.4.2 底座滑板的结构 |
2.4.3 底座滑板的技术要求 |
2.4.4 底座滑板的受力分析 |
2.4.5 底座滑板的磨损分析 |
2.5 底座与其他部件的干涉问题 |
2.6 底座的技术要求及加工工艺 |
2.6.1 底座的技术要求 |
2.6.2 底座的加工工艺 |
2.7 底座的清洗 |
2.8 本章小结 |
3 底座有限元模拟 |
3.1 软件简要介绍 |
3.1.1 UG软件介绍 |
3.1.2 ABAQUS软件介绍 |
3.2 底座的受力分析 |
3.2.1 底座的受力模型 |
3.2.2 空间轴对称问题的基本理论 |
3.3 有限元模拟分析 |
3.3.1 三维模型的建立 |
3.3.2 底座有限元模拟 |
3.4 不同底座滑板形状对底座力学性能的影响 |
3.4.1 矩形底座滑板对底座的影响 |
3.4.2 扇形底座滑板对底座的影响 |
3.5 下侧板连接形式对底座的影响从 |
3.5.1 下侧板与底座为分体式结构 |
3.5.2 下侧板与底座为整体式结构 |
3.6 不同厚度及滑板形状底座的数值模拟分析 |
3.7 不同材料底座的数值模拟分析 |
3.8 不同弓形座个数对底座的影响 |
3.9 半钢轮胎模具底座有限元分析 |
3.9.1 底座有限元模拟分析 |
3.9.2 底座滑板为矩形和扇形时有限元模拟 |
3.9.3 不同底座材料和底座滑板形状有限元分析 |
3.10 本章小结 |
4 底座的疲劳寿命及拓扑优化 |
4.1 疲劳强度分析理论 |
4.1.1 疲劳的基本概念 |
4.1.2 疲劳寿命曲线 |
4.1.3 疲劳累积损伤累积理论 |
4.2 全钢轮胎模具底座疲劳寿命分析 |
4.2.1 底座的疲劳寿命分析 |
4.2.2 不同底座滑板形状和厚度的底座疲劳寿命分析 |
4.3 半钢轮胎模具底座疲劳寿命分析 |
4.3.1 底座疲劳寿命分析 |
4.3.2 不同滑板形状和底座材料对底座疲劳寿命影响 |
4.4 拓扑优化理论 |
4.4.1 拓扑优化的基本概念 |
4.4.2 拓扑优化方法 |
4.4.3 基于变密度理论的SIMP法 |
4.4.4 周期性拓扑优化的数学模型 |
4.5 底座的拓扑优化 |
4.6 优化前后底座的对比分析 |
4.6.1 应力对比 |
4.6.2 疲劳寿命对比 |
4.7 本章小结 |
5 不同结构的半钢轮胎模具底座热力学分析 |
5.1 半钢轮胎活络模具的导热控制方程 |
5.1.1 传热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
5.1.2 导热微分方程 |
5.2 不同底座结构半钢轮胎活络模具传热模拟分析 |
5.2.1 半钢轮胎模具的建模与装配 |
5.2.2 模具硫化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设置 |
5.2.3 模具型腔内温度点的设置 |
5.2.4 不同底座结构的轮胎模具温度云图 |
5.3 优化底座结构的半钢轮胎活络模具传热模拟分析 |
5.3.1 硫化初始条件的边界条件设置 |
5.3.2 优化底座结构的轮胎模具温度云图 |
5.4 不同底座滑板形状的传热模拟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底座快速装夹装置的研究 |
6.1 传统底座的装夹 |
6.1.1 传统的底座装夹方式 |
6.1.2 螺栓连接的拧紧力分析 |
6.2 液压缸型的快速装夹方式 |
6.2.1 设计思想 |
6.2.2 设计方案 |
6.3 旋转式液压缸工作原理 |
6.4 旋转式液压缸参数的确定 |
6.4.1 二级缸的内径和壁厚 |
6.4.2 活塞缸直径 |
6.4.3 一级缸的内径和壁厚 |
6.5 齿轮齿条式液压缸装夹 |
6.5.1 齿轮齿条液压缸装参数计算 |
6.5.2 齿轮齿条液压缸的工作原理 |
6.6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2)轮胎模具弓型座结构性能分析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国内外轮胎模具发展历程 |
1.1.2 国内轮胎模具现状与发展趋势 |
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3 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步骤 |
1.3.1 课题研究的内容 |
1.3.2 课题研究的步骤 |
1.4 本章小结 |
2 弓型座设计及加工工艺分析 |
2.1 弓型座作用 |
2.2 弓型座结构设计 |
2.2.1 弓型座结构形式 |
2.2.2 弓型座材料分析 |
2.2.3 弓型座与花纹块配合面设计 |
2.2.4 弓型座背部面积计算 |
2.2.5 弓型座限位长度设计 |
2.2.6 弓型座悬臂下表面与花纹块上表面间隙设计 |
2.2.7 弓型座底部长度设计 |
2.2.8 弓型座最小壁厚计算 |
2.3 弓型座主体技术要求 |
2.4 弓型座加工工艺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弓型座力学模型及理论计算 |
3.1 弓型座力学模型 |
3.2 弓型座强度及刚度计算 |
3.2.1 弓型座上部悬臂强度计算 |
3.2.2 弓型座上部悬臂挠度计算公式 |
3.3 本章小结 |
4 弓型座有限元分析 |
4.1 三维模型建立 |
4.1.1 弓型座模型建立 |
4.1.2 花纹块模型建立 |
4.1.3 弓型座与花纹块模型装配及导出 |
4.2 弓型座有限元分析 |
4.2.1 有限元ABAQUS简介 |
4.2.2 有限元耦合分析理论 |
4.2.3 弓型座顺序耦合分析步骤 |
4.3 全钢轮胎模具弓型座有限元分析结果 |
4.3.1 原模型弓型座有限元分析结果 |
4.3.2 扇形上盖闭滑板有限元分析结果 |
4.3.3 25° 弓型座有限元分析结果 |
4.3.4 无腰带弓型座有限元分析结果 |
4.4 半钢轮胎模具弓型座有限元分析结果 |
4.4.1 原模型弓型座有限元分析结果 |
4.4.2 扇形上盖闭滑板有限元分析结果 |
4.4.3 25° 弓型座有限元分析结果 |
4.4.4 无腰带弓型座有限元分析结果 |
4.5 弓型座拓扑优化 |
4.5.1 变密度法拓扑优化理论 |
4.5.2 弓型座拓扑优化参数设置 |
4.5.3 弓型座拓扑优化分析结果 |
4.5.4 弓型座修整模型分析结果 |
4.6 本章小结 |
5 弓型座疲劳寿命分析 |
5.1 疲劳寿命分析理论 |
5.1.1 疲劳分类 |
5.1.2 金属疲劳破坏机理 |
5.1.3 影响弓型座疲劳破坏的因素 |
5.1.4 疲劳累积损伤理论 |
5.2 弓型座疲劳分析流程及参数设置 |
5.3 全钢轮胎模具弓型座疲劳寿命分析 |
5.3.1 原模型弓型座疲劳寿命分析结果 |
5.3.2 不同悬臂厚度弓型座疲劳寿命分析结果 |
5.4 半钢轮胎模具弓型座疲劳寿命分析 |
5.4.1 原模型弓型座疲劳寿命分析结果 |
5.4.2 不同悬臂厚度弓型座疲劳寿命分析结果 |
5.5 优化修整模型疲劳寿命分析 |
5.6 不同倒角长度优化模型的疲劳寿命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轮胎花纹尺寸自适应标注系统的研究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概述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背景 |
1.1.3 研究意义 |
1.2 课题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1 轮胎花纹CAD技术 |
1.2.2 二维工程图尺寸自动标注 |
1.2.3 二维工程图尺寸自动布局 |
1.2.4 三维尺寸标注 |
1.3 课题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体系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轮胎花纹尺寸标注技术基础 |
2.1 花纹结构设计概述 |
2.1.1 花纹结构设计的基本要求 |
2.1.2 花纹设计的关键参数 |
2.1.3 轮胎花纹的分类 |
2.2 2D花纹尺寸标注基础 |
2.2.1 标准图样分析 |
2.2.2 基础标注单元分析 |
2.2.3 轮胎2D花纹尺寸标注原则 |
2.3 3D花纹尺寸标注基础 |
2.3.1 参数化建模流程 |
2.3.2 标注单元拆分 |
2.3.3 尺寸标注注意事项 |
2.4 系统开发平台介绍 |
2.4.1 CATIAV5的基础体系架构 |
2.4.2 CATIA开发方式的对比 |
2.4.3 开发原理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2D花纹尺寸自适应标注核心算法研究 |
3.1 完整标注图元获取与标注原理 |
3.1.1 标注图元的获取 |
3.1.2 标注图元的去重 |
3.1.3 完整标注图元的获取 |
3.1.4 标注原理 |
3.2 尺寸自适应标注的方法 |
3.2.1 边界尺寸自适应标注方法 |
3.2.2 圆弧半径尺寸自适应标注方法 |
3.2.3 定位尺寸的自适应标注方法 |
3.2.4 尺寸属性的更改 |
3.3 尺寸自适应布局的方法 |
3.3.1 尺寸干涉类型分析及布局的基本要求 |
3.3.2 尺寸布局的一般方法 |
3.3.3 图元及尺寸的光栅化 |
3.3.4 边界尺寸与轴向尺寸的布局方法 |
3.3.5 圆弧半径尺寸与周向尺寸的布局方法 |
3.3.6 尺寸二次布局的方法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2D花纹尺寸自适应标注系统开发 |
4.1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4.1.1 系统模块结构设计 |
4.1.2 系统设计原则 |
4.2 系统模块的功能实现 |
4.2.1 预处理模块 |
4.2.2 尺寸标注模块 |
4.2.3 尺寸布局模块 |
4.3 系统功能实例分析 |
4.3.1 系统操作流程 |
4.3.2 典型实例效果展示 |
4.4 系统测试与评估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3D花纹尺寸标注研究 |
5.1 理论技术基础 |
5.1.1 MBD技术 |
5.1.2 TTRS理论 |
5.2 3D花纹尺寸标注方法 |
5.2.1 尺寸标注方法概述 |
5.2.2 截面主视图的关键尺寸标注 |
5.2.3 表面俯视图的关键尺寸标注 |
5.2.4 胎侧左视图的关键尺寸标注 |
5.3 3D花纹尺寸标注的实现 |
5.3.1 3D尺寸标注流程 |
5.3.2 交互式尺寸标注对话框设置 |
5.3.3 3D花纹尺寸标注实例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4)电化铁路承力索绞线结点结构损伤协同识别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提出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论文相关内容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绞线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研究进展 |
1.2.2 协同识别技术研究动态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承力索绞线结点结构损伤协同识别框架设计 |
2.1 引言 |
2.2 协同学理论基本原理 |
2.2.1 协同学理论基本思想 |
2.2.2 协同学理论基本概念 |
2.3 承力索绞线结点结构对象分析 |
2.4 基于主动声发射的损伤协同识别机理 |
2.4.1 主动声发射信号的传输 |
2.4.2 损伤协同识别演化过程分析 |
2.4.3 损伤协同动力学方程的建立 |
2.5 承力索绞线结点结构损伤协同识别技术规划 |
2.5.1 动态决策机制分析 |
2.5.2 反馈优化机制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承力索绞线结点结构损伤识别的动态决策机制 |
3.1 引言 |
3.2 承力索绞线结点结构的主动声发射仿真 |
3.2.1 Sim Sonic仿真介绍 |
3.2.2 主动声发射仿真实现 |
3.3 承力索主动声发射信号特征提取方法 |
3.3.1 主动声发射信号的特征分析 |
3.3.2 主动声发射信号的特征提取 |
3.4 动态决策方法的实现 |
3.4.1 损伤协同识别模型的建立 |
3.4.2 动态决策算法 |
3.4.3 软件实现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承力索绞线结点结构损伤识别的反馈优化机制 |
4.1 引言 |
4.2 承力索主动声发射检测信号的特征评估 |
4.3 最优损伤状态向量的重构 |
4.3.1 信号特征向量的聚类 |
4.3.2 训练样本融合修正 |
4.3.3 在线检测信号的信息叠加 |
4.4 反馈优化机制算法实现 |
4.4.1 算法流程 |
4.4.2 软件设计 |
4.5 仿真实验验证 |
4.5.1 仿真实验设计 |
4.5.2 仿真结果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电化铁路承力索绞线结点结构损伤识别实验 |
5.1 引言 |
5.2 损伤协同识别实验平台设计 |
5.3 振动环境下的损伤深度识别实验 |
5.3.1 实验设计与过程 |
5.3.2 实验结果分析及优化 |
5.4 振动环境下的损伤类型识别实验 |
5.4.1 实验设计与过程 |
5.4.2 实验结果分析及优化 |
5.5 覆冰环境下的损伤类型识别实验 |
5.5.1 实验设计与过程 |
5.5.2 实验结果分析及优化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
(5)全钢子午线轮胎活络模具花纹块电加工工艺研究及计算机辅助工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轮胎行业发展趋势 |
1.1.2 轮胎模具行业发展趋势 |
1.2 课题研究的现状 |
1.2.1 国外轮胎模具制造工艺现状 |
1.2.2 国内轮胎模具制造工艺现状 |
1.3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4 课题的来源及研究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2 全钢子午线轮胎活络模具花纹块制造工艺分析 |
2.1 子午线轮胎活络模具结构及工艺要求分析 |
2.1.1 子午线轮胎活络模具结构分析 |
2.1.2 子午线轮胎活络模具加工要求分析 |
2.2 轮胎模具花纹块制造工艺发展现状 |
2.2.1 机械加工轮胎模具花纹块 |
2.2.2 电火花加工轮胎模具花纹块 |
2.3 不同花纹块加工工艺的比较与应用 |
2.3.1 加工精度分析比较 |
2.3.2 加工效率分析比较 |
2.3.3 配套设备分析比较 |
2.3.4 适合花纹类型分析比较 |
2.3.5 总结及应用 |
2.4 本章小结 |
3 全钢子午线轮胎活络模具花纹块电加工工艺分析 |
3.1 电火花加工的原理特点及应用 |
3.2 轮胎模具花纹块电加工前期毛坯预处理技术 |
3.3 轮胎模具花纹块电加工专用设备介绍 |
3.4 轮胎模具花纹块电加工工具电极材料的选取 |
3.4.1 电加工工具电极材料及其性能分析 |
3.4.2 工具电极材料选择原则及应用 |
3.5 轮胎模具花纹块电加工工具电极的拆分 |
3.5.1 花纹块上窄筋处理方式分析 |
3.5.2 花纹块工具电极的划分原则 |
3.6 轮胎模具花纹块电加工工艺流程分析 |
3.7 轮胎模具花纹块电加工工艺参数的配置 |
3.7.1 石墨电极加工花纹块型腔部分的参数配置 |
3.7.2 紫铜电极加工花纹块钢片槽的参数配置 |
3.8 本章小结 |
4 基于 UG 及其二次开发的花纹块电加工 CAM 技术分析 |
4.1 UG 软件及其应用模块简介 |
4.1.1 UG 加工模块简介 |
4.1.2 UG 二次开发技术 |
4.2 粗铣花纹圈的 CAM 技术 |
4.2.1 FIXED_CONTOUR 和预钻孔 CAM 技术 |
4.2.2 CAVITY_MILL 和粗铣花纹 CAM 技术 |
4.3 花纹块电加工工具电极的 CAM 技术 |
4.3.1 精铣花纹块电加工工具电极的工艺分析与规划 |
4.3.2 精铣花纹块工具电极刀路的创建与仿真 |
4.3.3 花纹块工具电极返修铣面刀路的创建 |
4.4 磨耗标记电加工工具电极的 CAM 技术 |
4.5 基于 GRIP 的 UG 二次开发技术 |
4.5.1 GRIP 语言及其编程步骤 |
4.5.2 面向工具电极加工的 UG 二次开发需求分析 |
4.6 基于 GRIP 的工具电极毛坯几何体及下料尺寸图自动生成技术的实现 |
4.7 工具电极毛坯几何体及下料尺寸图自动生成程序的编写和运行 |
4.8 本章小结 |
5 基于 VB 的双节距花纹块电加工分度表自动生成软件的开发 |
5.1 VB 编程语言简介 |
5.2 开发需求及可行性分析 |
5.2.1 开发需求分析 |
5.2.2 开发可行性分析 |
5.3 已知量分析及界面设计 |
5.4 自动生成工具电极加工位置序列数学模型的建立与程序的编写 |
5.4.1 输入信息的提取 |
5.4.2 自动生成工具电极加工位置序列数学模型的建立 |
5.4.3 自动生成工具电极加工位置序列程序的编写 |
5.5 相同电极加工位置提取和输出数学模型的建立与程序的编写 |
5.5.1 相同电极加工位置提取数学模型的建立 |
5.5.2 相同电极加工位置的提取和输出程序的编写 |
5.6 程序的运行和调试 |
5.7 分度表自动生成软件的应用 |
5.7.1 软件应用注意事项 |
5.7.2 实际应用操作步骤 |
5.8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子午线轮胎活络模具的设计研究与三维动态过程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课题设计研究的目的意义 |
1.1.1 课题的来源 |
1.1.2 课题研究的迫切性 |
1.1.3 课题设计研究的意义及应用前景 |
1.2 轮胎及轮胎模具的发展和现状 |
1.2.1 轮胎发展史 |
1.2.2 轮胎分类 |
1.2.3 斜交胎和子午线轮胎 |
1.2.4 我国轮胎模具发展历程及行业状况分析 |
1.2.5 轮胎外胎硫化模具的分类及发展状况 |
1.2.6 活络模具的特点 |
1.3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二章 活络模装置结构分析与运动机理研究 |
2.1 机构设计的要点 |
2.1.1 机构的基本概念 |
2.1.2 机构的结构分析 |
2.2 活络模装置结构方案的确定 |
2.2.1 机构的功能——行为——结构特点 |
2.2.2 活络模装置结构方案的确定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子午线轮胎活络模具的设计 |
3.1 模具结构的设计要求 |
3.1.1 活络模具设计的特点与要求 |
3.1.2 活络模具主要材料的选定 |
3.1.3 模具的几何精度和粗糙度要求 |
3.2 活络模具设计计算 |
3.2.1 脱模力的计算 |
3.2.2 模具型腔部分设计计算和校核 |
3.2.3 滑块的设计 |
3.2.4 模具上盖设计 |
3.2.5 提升块的设计 |
3.2.6 螺纹联接部分的计算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活络模具三维模拟设计与三维动态过程模拟 |
4.1 Pro/Engineer软件功能介绍 |
4.2 子午线轮胎活络模具中花纹块的三维模拟设计 |
4.2.1 子午线轮胎的结构分析 |
4.2.2 子午线轮胎的实体建模 |
4.2.3 子午线轮胎模具花纹块的实体建模 |
4.3 子午线轮胎活络模具其他主要部件的三维模拟设计 |
4.4 活络模具的三维动态模拟 |
4.4.1 三维动态模拟的实现原理与方法 |
4.4.2 活络模具动态模拟的实现步骤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活络模具的有限元结构分析 |
5.1 上盖的结构分析 |
5.2 提升块的结构分析 |
5.3 导向条的结构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子午线轮胎活络模具的加工 |
6.1 我国轮胎模具制造技术发展现状 |
6.1.1 传统手工刻花制造模具 |
6.1.2 焊花、镶花(贴花)工艺制造模具 |
6.1.3 精密铸造模具 |
6.1.4 电火花加工机床加工轮胎模具花纹 |
6.2 不同加工方法的比较 |
6.3 加工活络模具的配套设备 |
6.4 活络模具使用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7)商务车前桥横梁焊接机器人工作站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第一章 绪论 |
1.1 工业机器人的应用 |
1.1.1 机器人简述 |
1.1.2 工业机器人发展现状及展望 |
1.1.3 焊接机器人国内外的应用现状与发展 |
1.2 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课题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焊接机器人工作站 |
2.1 焊接机器人工作站的概述 |
2.1.1 焊接自动化单机 |
2.1.2 焊接自动化生产线 |
2.2 前桥横梁焊接机器人工作站系统 |
2.2.1 工作站系统结构分析 |
2.2.2 工作站系统结构组成 |
第三章 焊接机器人工作站回转台的设计 |
3.1 焊接机器人工作站回转台的功能 |
3.2 焊接机器人工作站回转台机械结构 |
3.2.1 回转工作台结构 |
3.2.2 回转工作台技术特点 |
3.2.3 回转工作台安全防护措施 |
3.3 焊接机器人工作站回转台的控制技术 |
3.3.1 回转工作台控制要求和转位方式 |
3.3.2 回转工作台转位控制原理 |
3.3.3 回转工作台可靠性设计 |
第四章 焊接机器人工作站变位机的实现 |
4.1 焊接机器人工作站变位机的功能 |
4.1.1 机器人焊接夹具 |
4.1.2 机器人焊接变位机作用 |
4.2 焊接机器人工作站变位机结构设计 |
4.3 焊接机器人工作站变位机控制技术 |
4.3.1 机器人焊接变位机控制原理及方法 |
4.3.2 机器人焊接变位机控制特点 |
第五章 机器人焊接参数的选择 |
5.1 焊接方法的分类及发展 |
5.2 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焊接工艺 |
5.2.1 二氧化碳气保焊工艺设备 |
5.2.2 二氧化碳气保焊工艺参数 |
5.3 机器人弧焊焊接工艺参数选择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8)转移涂料生产中大型铸铝件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索引 |
附表索引 |
第1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国外研究概况 |
1.2.2 国内研究概况 |
1.2.2.1 树脂砂转移涂料 |
1.2.2.2 粘土砂自硬转移涂料 |
1.2.2.3 水玻璃砂转移涂料 |
1.3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
1.3.1 课题的意义 |
1.3.2 课题的研究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涂料转移的理论基础 |
2.1 界面附着强度与涂料的转移条件 |
2.2 影响界面附着强度的因素 |
2.2.1 界面类型 |
2.2.2 界面附着机理及影响界面附着强度的因素 |
2.2.2.1 界面附着机理 |
2.2.2.2 影响界面附着强度的因素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转移涂料法的试验研究 |
3.1 现有基础及试验方案 |
3.1.1 现有基础 |
3.1.2 试验方案 |
3.2 转移性涂料 |
3.2.1 转移性涂料成分的确定 |
3.2.2 转移性涂料的配制 |
3.2.3 转移性涂料性能的测定 |
3.3 涂料转移法试验 |
3.3.1 脱模剂与硬化剂 |
3.3.2 工艺试验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1 脱模剂的选用与制备 |
4.1.1 对脱模剂的要求 |
4.1.2 脱膜剂的选择和制备 |
4.2 转移涂料的制备及性能 |
4.2.1 粘结剂 |
4.2.2 耐火骨料 |
4.2.3 硬化剂 |
4.2.4 涂料的强度 |
4.2.5 涂料的发气性 |
4.2.6 涂料的喷涂工艺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现场实验及结果 |
5.1 造型工艺过程 |
5.2 脱模时间的控制 |
5.3 起模 |
5.4 涂层的干燥 |
5.5 铸件的尺寸精度与表面光滑度 |
5.6 成本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第7章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组合可拆式轮胎模具(论文参考文献)
- [1]轮胎模具底座性能分析与有限元模拟[D]. 王芹. 青岛科技大学, 2020(01)
- [2]轮胎模具弓型座结构性能分析与研究[D]. 李新荣. 青岛科技大学, 2019(11)
- [3]轮胎花纹尺寸自适应标注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 丰明阳. 合肥工业大学, 2018(01)
- [4]电化铁路承力索绞线结点结构损伤协同识别技术研究[D]. 倪蕾. 华南理工大学, 2016(02)
- [5]全钢子午线轮胎活络模具花纹块电加工工艺研究及计算机辅助工程[D]. 张浩. 青岛科技大学, 2010(04)
- [6]子午线轮胎活络模具的设计研究与三维动态过程模拟[D]. 崔海波. 青岛科技大学, 2007(04)
- [7]商务车前桥横梁焊接机器人工作站关键技术研究[D]. 吕堃. 合肥工业大学, 2006(04)
- [8]转移涂料生产中大型铸铝件工艺研究[D]. 胡克潮. 兰州理工大学, 20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