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斯大林出兵援华前前后后(论文文献综述)
朱凤强[1](2019)在《解放战争初期中共中央南京局研究》文中指出1946年5月成立的中共中央南京局,是解放战争初期中共中央派驻在南京的代表机关,也是中共领导国统区部分省市及香港地区开展工作的指挥中心。南京局在解放战争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具有重要历史地位。本文以解放战争初期中共中央南京局这一重要的历史机构为研究对象,对它的成立原因、历史作用等进行全面梳理。本文按照研究内容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主要介绍中共中央南京局成立的相关问题。一是考察其成立时面对的国际国内背景,分析美苏对华政策,国民党在战后的政策及中共的应策。二是对其组织及其职能进行梳理,主要分析其组织分工、机构设置等。第二章主要介绍南京局的谈判工作。面对着严峻的内战危险,南京局遵循中央“争取和平,反对内战”的方针,立即开展和平谈判。一是中原调停,缓解了中原局势,为中原军队突围赢得了时间;二是东北调停,主动让出长春,争得了六月休战的宝贵时间,实现短暂的和平,为军事上扭转局面赢得时间;三是谈判黄河归故,粉碎了国民党“以水代兵”的阴谋;四是支持第三方面为和平而斡旋,虽然斡旋失败,但却加强和改善了中共与各民主党派的沟通与合作。第三章主要介绍南京局的统战工作。随着各民主党派的纷纷成立,他们在历史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这期间,中共一方面竭力关照进步民主人士,并通过民主人士,对国民党部分军官做策反工作,成效显着。同时,中共团结各进步党派,谴责国民党的暴行,共同抵制非法“国大”的召开,拒不承认非法宪法,拒不参加改组政府,开创了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良好互动模式。第四章主要介绍南京局在第二条战线开辟过程的作用。南京局为第二条战线的酝酿做出了重要贡献,主要表现在:一是领导了“伟大的正义的学生运动”,如“六二三”运动、反美抗暴运动等;二是发动工人进行经济与政治斗争,并支援学生爱国运动;三是领导农民在农村建立根据地。各地根据不同情况,隐蔽精干,等待时机;有组织地开展反“清剿”运动和反“三征”斗争;随着局势的发展,有规模地发动斗争,牵制国民党军队,配合第一条战线。第五章主要介绍南京局的宣传工作。南京局的重要使命之一就是要在国统区大力宣传中共争取和平民主的主张,为此,南京局高度重视,一是形成灵活多样的宣传形式,如召开新闻发布会、创办报纸、建立新华社分社等;二是坚持正确的宣传政策,一方面大力宣传中共求和平反内战的政策,另一方面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用事实反击国民党的诋毁,同时,注重宣传队伍建设,提高宣传水平;三是加强舆论宣传,扩大影响。在加强国内宣传的同时,注重国际交流,接见国外朋友和记者,联系国际团体及国际会议,主动阐述中共的政策,争取国际民主进步力量的同情和支持。结语部分主要分析南京局的历史意义以及经验与特点。根据前五章的研究,分析南京局的历史意义,总结其经验及特点,阐释美苏调整对华政策,南京局对和平的最后努力及南京局使命的结束。
李旭爽[2](2019)在《为何而战:国际比较视野下的新中国对外战争的必要性与正义性探析》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的提高,一些国家基于“国强必霸”的西方历史逻辑,担忧强大后的中国将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但事实上,与西方“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不同,中国讲究求同存异,认为国家实力的增长并不伴随着对周边国家的威胁和侵扰。中西对外战争的不同起因源于不同的历史传统和战略文化,不同的思考起点得出的是截然不同的结论。因此,客观地厘清和研究新中国对外战争的原因、阐述清楚其战略文化,对于增信释疑、破除“国强必霸”的西方舆论十分必要。根据相应的内政、外交背景,新中国对外战争可大致分为20世纪50年代、60年代、70年代三阶段。第一阶段的斗争目标集中于消解美国强权对新生政权的安全威胁;第二阶段的斗争目标集中于在接壤国家发起的边界冲突中维护自身领土和主权,但本质是反对美苏两大霸权主义的背后挑衅;第三阶段的目标集中于在中美苏战略大三角中通过与美国建交,共同反对大国沙文主义和全球扩张愈发明显的苏联霸权。三阶段的斗争原因相互联系,同时各有侧重。但统而论之,它们有着共同的思想内核,那就是对中华传统文明中以防御、慎战、义战为主轴的战略文化的继承,以及对近代以来新兴的领土、主权、民族国家等价值观念的融合。通过对三个阶段的典型战例进行分析和国际对比后,本文认为,在战略传统的潜移默化之下,新中国对外战争都以防御为目的,且规模、烈度都是有限的:战前主张用和平方法解决争端,在穷尽所有和平可能之后,才被动参战;战中尽量缩短战线和时长,不断试图促成谈判;战后立即撤军,不留驻一兵一卒,从未依靠战争的优势结果通过不平等条约对另一方进行盘剥和欺侮。上述事实皆可证明,中国绝非为土地扩张或侵略他国赚取利益而战。新中国的对外战争,保卫了国家的独立与安全,震慑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了地区与世界的和平,又进而为国家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是必要且正义的。
杨恕,郭黎鹏[3](2018)在《民国时期中苏关系的三个层次(1917—1949)》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华民国建立后,中央政府始终未能实现对全国的有效控制,国内各种政治力量之间及其与中央政权之间充满矛盾和冲突,甚至发生大规模的战争。同时,中央和地方政权与各种外国势力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其中,苏联(苏俄)对华关系最为特殊,存在着三个主体和三个层次,即苏联政府和中国中央政府、苏联政府和中国地方政府、苏联与中国共产党。从1917年到1949年,中苏关系在大部分时间是中央政府层面的交往,苏联对华政策虽有国际共产主义的考虑,但更重要的是追求其国家利益,这使三层关系相互关联又相对独立,重心也发生转移。民国时期中苏关系的多层次和多主体特征使这一关系成为同期中国对外关系中最复杂的,并留下了诸多需要研究的问题,涉及领域除中苏关系之外,还有苏联史、国际共运史、共产国际史、民国史、中共党史等。多层次、多主体这一特征应该是研究民国时期中苏关系的基本出发点之一。
牟文鹏[4](2018)在《抗战初期中共中央长江局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937年12月成立的中共中央长江局,是抗战初期中共中央派驻国民党统治中心武汉的代表机关,也是党领导南部中国各省区开展工作的指挥中心。无论在党的发展史上,还是民族抗战史上,长江局都做出了重要贡献,发挥了积极作用。本文以抗战初期中共中央长江局这一党的历史上的重要组织机构为研究对象,对它成立原因、时代背景、历史功绩、史实疑问进行全面的梳理研究。本文按照研究内容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研究抗战初期长江局成立的相关问题。一是从日军准备“一举而占领中国”、“救亡运动中心将转移至武汉”、国民党“政治解决中共”、共产党准备“联蒋”等方面研究了长江局成立的历史背景;二是从中共洛川会议的“走向全国战略”、中共长江沿岸委员会的成立”、中共中央政治局“十二月会议”考察了长江局的成立的逻辑和过程;三是梳理了长江局成立后的组织设置。第二章研究长江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长江局遵照中共中央提出的“创立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统战工作,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通过与国民党围绕“共同纲领”、“合作方式”、“改组政府机构”等问题开展谈判,巩固国共合作;二是争取“一切可能的革命友军”,与国民党上层、地方实力派、各民主党派搞好关系,加强统战工作;三是开辟海外统战工作,广泛争取海外华人、华侨、对华友好组织、反法西斯国家和机构对中国抗战的支持。第三章研究长江局在南方各省的组织工作。长江局一个重要的历史使命,就是使中共由“一隅走向全国”,改变党组织限于陕甘宁等狭小革命根据地的状况,成为真正意义上“全国性有影响力的党”。长江局成立后,即着手整理、恢复和建立南方各省党的组织,并通过组织建设,对地方党组织进行指导和巡视,对地方干部进行训练和教育。1938年,在中共中央提出“组织大发展”的战略目标后,长江局积极贯彻执行这一政策,从而在不到一年时间里,根本改变了南方各省党的组织状况,为以后争取民主革命的胜利奠定了组织基础。第四章研究了长江局的军事工作。长江局成立后,经与国民党多次谈判,对南方的军事力量进行整合,组编了新四军。新四军的成立,构成了南方中国共产党军事力量的基础。此后,在长江局领导下,新四军经过整训,东进华中地区,开辟了敌后战场,创建了敌后根据地。与此同时,在长江局统一指挥下,南方各省军事力量,对国民党正面战场进行了有力配合。第五章研究了长江局的群众工作。长江局之所以在当时产生巨大的影响力,一定程度要归功于它出色的群众工作,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领导建立了广泛的群众团体;二是对群众运动进行动员和宣传,如构建以报刊为核心的宣传网,推广抗战文艺事业的进步等;三是开展群众性救亡运动,如领导工人、青年、妇女等群体开展救亡运动,领导了“七七周年”纪念与献金运动。结语主要对一些史实进行辨疑。根据前五章对长江局历史的研究,使之对一些历史问题的解答水到渠成。笔者客观论述了长江局工作的功过得失,分析了王明右倾错误对长江局工作的影响,及六届六中全会的召开与长江局使命的结束。
李义男[5](2018)在《“三大障碍”与中苏关系正常化》文中指出由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中国与美日的迅速接近和苏联在中国周边的势力范围扩张,新中国成立后的中苏关系在经历了十年蜜月、十年论战和十年对抗后几乎“走进死胡同”,双方对彼此的猜忌和提防在这一时期达到历史巅峰。1982年,在与美国争霸中渐感力不从心的勃列日涅夫率先释放了愿与中国改善关系的信号,审时度势的邓小平立即接过对方递来的橄榄枝,发起中苏关系正常化政府特使谈判,并从维护国家安全利益和保障国内经济建设出发,向苏方提出了真正实现中苏关系正常化的前提条件——消除“三大障碍”,即减少中苏边境地区武装力量数量和撤出驻扎蒙古的军队、从阿富汗撤军、促成越南从柬埔寨撤军。然而,由于苏方长期对“三大障碍”所持不承认、不讨论的态度,中苏关系正常化迟迟不能取得实质性进展。1985年上台的戈尔巴乔夫鉴于美苏冷战攻守对换和中美苏战略三角关系形成稳定平衡的事实,以外交“新思维”为指导,施行全面战略收缩,从中苏谈判原立场作出大幅退让,继而使“三大障碍”问题的解决取得重大突破。在“三大障碍”已全部或部分消除的情况下,1989年5月在北京举行的中苏高级会晤正式宣告了中苏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实现,从此中苏两国迈入了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发展新型关系的新时期。
凌通[6](2017)在《滇军入越受降与云南地方政治变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滇军,是云南地方实力派赖以生存的基础,是云南地方实力派敢于与国民政府叫板的玛法,它的存在对云南与中央政治关系的演变发挥了重要作用。抗战胜利前,云南与中央政治关系经历了相互利用、控制与防范、矛盾激化到全面破裂的发展过程。正是龙云掌握云南几乎所有大权,中央对云南地方事务难以涉足,遭致国民党中央政府的怨恨,才有后来中央为解决云南掣肘问题,将滇军调往越南参加受降。滇军入越受降,作为中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对中国政治局势,尤其是云南未来政治局势的走向产生了深远影响。滇军受降前,云南与中央矛盾虽逐渐激化,但龙云在云南的地位比较稳固。受降后,国民党中央在昆明发动武力解决龙云的政变,龙云在滇一切大权丧失殆尽,成为有名无实的国民党中央高官,先后在重庆、南京两地赋职闲居。中央政府暂时控制了云南。国民党中央武力解决龙云,虽暂时控制了云南,但并不代表云南问题的彻底解决,相反却引发了中央未曾预料的严重后果。卢汉受降当局与国民党中央对越南事务存在分歧与矛盾,中央对卢汉当局难以遥控,卢汉并不完全遵守中央发布的命令,导致卢汉当局与国民政府不能协调一致,造成纠纷,为法人利用,致使越南中法矛盾激化,最终爆发中法海防军事冲突;继龙云之后,蒋介石的亲信代主席李宗黄却将滇局弄得一片混乱,造成国民党中央与云南上下矛盾空前激化,国民政府声誉大减,蒋介石不得不授卢汉以实权。回滇主政的卢汉,对中央始终保持警惕之心,力图摆脱中央的控制,最终与国民党中央分道扬镳。这一系列的后果,是国民党中央解决龙云后,始料未及,给国民政府治滇制造了重重困难,最终内外具失。对比滇军入越受降前后,云南与中央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即变局形态下云南地方政府与国民政府中央力量的博弈。才能更全面、完整地探究此事对国民党中央政府利害得失。
周建仁[7](2014)在《共同威胁存在情况下弱国为什么退出同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同盟解体与同盟终止不同,同盟解体系因成员国有意识违反盟约或者在条约到期之前主动退出同盟而导致的同盟终止。本文即聚焦于研究在共同威胁存在情况下,不对称防御性同盟中的弱国为什么会选择退出同盟,从而导致同盟解体。为了回答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个同盟解体的双变量理性解释框架,即同盟内部的战略分歧大小决定了同盟成本的高低,而弱国的自助能力强弱决定了其同盟收益的多少。同盟成本和同盟收益共同决定了同盟是维持还是解体。当同盟内部存在重大战略分歧时,维持同盟需要弱国做出重大战略牺牲,如果弱国自助能力足够强大,则同盟对其来说就不是生死攸关的,其愿意为维持同盟付出巨大牺牲的意愿就大大降低,因此存在重大战略分歧情况下,弱国拥有足够自助能力就很可能选择退出同盟,从而导致同盟解体。由于同盟成本主要是政治成本,同盟收益主要是安全收益,因此无法通过直接相减来判断同盟成本是否超过同盟收益,因此本文用无差异曲线来解释说明同盟所付出的政治成本和同盟所获得的安全收益如何影响同盟效用,继而解释说明在同盟存在重大战略分歧和弱国自助能力强大时,维持同盟对弱国来说具有负效用,从而促使弱国退出同盟。为了验证本文所构建理论的因果机制,本文首先进行了仔细的案例分析。通过对中苏同盟从建立到分歧继而分裂的全面考察,以及对中苏同盟进行案例内求异比较,证明了本文所构建的同盟解体理论。为了表明本文研究结论的普适性,本文还初步考察了2001-2008年的美韩同盟、1958年至1967年的美法同盟以及1957年后的美英同盟,并与1958-1966年中苏同盟进行案例间求同比较和求异比较,证明了本文所构建的同盟解体理论。为了进一步验证以上理论的普适性,本文构建了包含自变量战略分歧和弱国自助能力以及控制变量体系大国数量、民主国家和国内体制变化的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统计回归分析表明自助能力和战略分歧在对同盟解体发挥影响上是互为条件的,在自助能力强的情况下,战略分歧对同盟解体有影响;在自助能力弱的情况下,战略分歧对同盟解体无影响。在战略分歧重大的情况下,自助能力强弱对同盟解体有影响;在战略分歧微小的情况下,自助能力强弱对同盟解体无影响。统计分析结果进一步证明了本文所构建的理论及其普适性。
李燕旺[8](2014)在《朝鲜战争中苏联对华政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朝鲜战争是“冷战”大背景下进行的局部“热战”,美国通过组建“联合国军”参加了这场战争,而苏联则通过其对华政策影响着战争的进程。这一时期苏联对华政策的发展演变对当时的中国及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二战后雅尔塔体制建立,苏联为了恢复并保持在远东和中国的战略利益,选择了“扶蒋疏共”的对华政策,但同时给予中共非正式的支持。冷战爆发后,美苏的对抗又促使苏联开始调整政策,对中共加大支持力度。随着新中国的成立,苏联与中共关系更加密切,并最终通过《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确立了与中共结盟的对华政策。朝鲜战争的爆发,使中苏同盟的苏联对华政策开始实施。在战争期间,苏联对华政策经历了战争期间的排斥中国参与到诱导中国参战以及空军出动政策的调整变化后,最终回到了全面援助中国的政策上来。不断调整的对华政策影响了整个朝鲜战争的进程,直至停战谈判在其影响下一波三折最终结束。本文从朝鲜战争前的1945—1950年苏联对华政策为背景开始,对战争前、中及后期的苏联对华政策演变进行分析,进而总结出苏联对华政策的特点及影响,为21世纪的中国外交总结出可以借鉴的经验教训。
张智丹[9](2013)在《抗战期间国民政府海外派兵问题研究》文中指出抗战期间,日本南进倾向日益显露,不仅对中国西南国际交通和西南根据地的安全构成威胁,亦对法、英等国在东南亚地区的利益形成冲击。为此,国民政府不再单方面地寻求外来援助,而是试图推动大国间反侵略的平等互助合作,即通过派兵协防法、英等国在东南亚地区的属地,取得法、英等国的切实的军事合作和物资支持。但是,法、英等国只是希望国民政府尽可能地牵制日军于中国战场,对其派兵协防计划并未给予有力配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国民政府着力推动盟国筹建统一的指挥机构、制定全盘的军事计划,并对缅甸防务、向越南与泰国派兵等事项作了较为详尽的筹划。国民政府希望通过这些努力扭转盟国的“先欧后亚”战略,以达到尽速打败日本之目的。由于英、美对中国反攻能力缺乏信心且英方对中国存在戒备心理,国民政府的战略规划并未得到英、美的重视和支持。日军对缅甸的入侵推动了中国与英、美的合作,国民政府派出远征军入缅作战。盟国对抗击日本侵略的准备不周、投入不足,使以中国远征军为主的中英联军在缅甸战事中陷于被动地位。由于蒋介石、史迪威对敌情判断有误、对战事指挥失当,中国远征军在缅甸战役中遭受重大损失。缅甸战役失败后,国民政府积极与英、美展开反攻缅甸交涉,并对远征军和驻印军进行了整训。英、美坚持执行“先欧后亚”战略,无意满足国民政府对反攻缅甸的多方面要求,使全面反攻计划的实施屡屡延后,其间多次发生局部与全面反攻缅甸计划之争、撤消与保留反攻缅甸计划之争。在美国方面的压力下,国民政府勉强地接受了缅北局部作战计划。中国驻印军和远征军在缅北、滇西地区进行了艰苦的反击战,在盟国的有力支援下打通了滇缅陆路交通。在筹备反攻缅甸战役之时,国民政府亦对在隶属于中国战区的泰国和越南的日军采取军事行动作了准备,但由于未得到英、美的军事配合,迟迟未能对之发起攻势。英国方面为尽量消除中国在东南亚地区的影响力,有意将泰国和越南从中国战区移出,最终在美方的同意下使泰国和越南南部归入由蒙巴顿领导的东南亚战区,使国民政府只保留了对越南北部地区的对日受降权。抗战胜利前后,国民政府希望派兵占领日本,协助盟国对之进行改造,以免日本日后再度构成军事威胁,但由于内政的制约未能实现其占领计划。国民政府在抗战期间为推动国际反侵略合作,考虑过派兵赴欧洲作战问题,并先后对德国和意大利绝交、宣战,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制约并未实际派兵赴欧,因而对欧战善后事务的发言权极为有限。国民政府海外派兵谋划意在保障中国西南国际交通和西南后方的安全,同时也含有其他方面的战略考量:使对日战争先于欧洲战争结束,便于其在苏联将注意力转向远东之前解决中国北部边疆问题和中共问题;提高中国在东南亚地区的影响力,推动亚洲民族独立运动。但由于军事实力不足、国内政局不稳,国民政府无力扭转盟国的既定战略,亦无过多精力干预战后的东南亚事务。战时国民政府海外派兵的谋划与行动,对其争取外来援助和提高中国国际地位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亦使其付出沉重代价:国民政府为保障抗战胜利和政权稳固,过于依赖争取外在机遇和利用国际矛盾,而未将根本放在自身改造和国内改革上,最终因自身的弱点在战后国内外诸多重大事务的处置中陷于被动境地。
季鹏[10](2013)在《中苏同盟关系破裂研究》文中认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关系中,中苏关系始终占据重要地位。特别是建国初期,随着《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奉行“一边倒”外交政策,标志着中苏关系进入一个全新阶段。20世纪50至60年代,中苏关系可谓跌宕起伏、一波三折。两国关系经历了结盟、蜜月、分歧、争论以及分裂等阶段,双方由昔日的“兄弟、朋友加同志”友好关系变为了恶语相加、相互指责,甚至兵戎相见的敌对关系。20世纪60年代初,中苏双方展开了史无前例的意识形态大论战。中苏相互攻击,试图证明自身意识形态的正统地位。在各种因素综合作用下,中苏两国同盟关系最终破裂。本文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加强对历史档案的运用和消化,采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研究方法,回溯了中苏同盟关系破裂的演变历程,客观分析了中苏同盟关系破裂的主要原因。导致中苏分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从四个方面来阐释中苏关系破裂的原因,分别是:苏联推行大国沙文主义、意识形态的分歧、苏联对中国国家利益的侵犯、美国因素。中苏分裂对世界政治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它促使中美关系得以缓和及正常化及、“三个世界”划分外交战略思想的形成。中苏同盟关系破裂不仅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这种状况使得社会主义国家联合进行国际斗争的实力明显减弱,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走向了低谷,而且还阻断了双方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的有利探索。中苏同盟早已成为历史,但是认真总结中苏同盟关系破裂的经验教训,这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全面、更加清楚地了解这段历史,而且对于当今我国的外交决策和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现实意义。
二、斯大林出兵援华前前后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斯大林出兵援华前前后后(论文提纲范文)
(1)解放战争初期中共中央南京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创新、重点和难点 |
第一章 中共中央南京局的成立 |
第一节 南京局成立的历史背景 |
一、战后苏联对华政策 |
二、战后美国对华政策 |
三、国民党的对共政策 |
四、中共的应因之策 |
第二节 中共中央南京局的组织系统 |
一、中共中央南京局的组织机构 |
二、中共中央南京局下属各级党组织 |
第二章 中共中央南京局与南京谈判 |
第一节 中原解围:“应先解决中原问题” |
一、中原内战“一触即发” |
二、视察宣化店 |
三、缓解中原危局 |
四、营救转移突围人员 |
第二节 东北停战谈判 |
一、东北内战问题之由来 |
二、让出长春换和平 |
三、力促六月休战谈判 |
四、再次作出重大让步 |
第三节 谈判黄河归故 |
一、历史复杂的黄河归故 |
二、“先修故道再堵决口” |
三、谈判善后救济 |
第四节 支持第三方面奔走和谈 |
一、从五人直接会谈到五人小组会谈 |
二、为了教育人民 |
三、愤责折衷方案 |
第三章 中共中央南京局与统战工作 |
第一节 “千百颗子弹打在一个标的上” |
一、各民主党派的建立 |
二、“对进步朋友应多加关注” |
三、“为奔走和平之举” |
第二节 “至诚至勇反内战” |
一、下关:“你们的血不会是白流的” |
二、昆明:“暗杀枪声已洞穿一切政治欺骗” |
三、成都:“为民主必须反特务” |
第三节 “再接再厉争民主” |
一、共同抵制伪“国大” |
二、拒不承认伪“宪法” |
三、“绝不参加一党独裁之政府” |
第四节 “造成最广泛的阵容” |
一、“在军队中进行有力的系统工作” |
二、争取国民党上层民主人士 |
第四章 中共中央南京局与第二条战线的开辟 |
第一节 “伟大的正义的学生运动” |
一、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对学生的政策 |
二、领导上海学生游行 |
三、抗议美军暴行 |
第二节 轰轰烈烈的工人运动 |
一、抗战胜利后国统区工人的状况 |
二、领导工人经济斗争 |
三、领导工人政治斗争 |
第三节 蓬勃发展的民变运动 |
一、蓄势:“保存力量,隐蔽待机” |
二、反抗:反“清剿”反“三征” |
三、角力:“实行小搞,准备大搞” |
第五章 中共中央南京局的宣传工作 |
第一节 “活泼多样的宣传形式” |
一、召开新闻发布会 |
二、“办报就是打政治仗” |
三、建立新华社南京分社 |
第二节 贯彻党的宣传方针 |
一、宣传要赢得人心 |
二、以真实批驳谣言 |
三、加强宣传队伍建设 |
第三节 宣传“也要讲究统战政策” |
一、争取中立报纸 |
二、统战记者工作 |
三、海外沟通与宣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为何而战:国际比较视野下的新中国对外战争的必要性与正义性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主要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新中国对外战争概述及传统溯源 |
第一节 概述 |
一、“联苏抗美”时期的对外战争 |
二、“反美反苏”时期的对外战争 |
三、“联美抗苏”时期的对外战争 |
第二节 纵向比较:新中国对外战争的传统溯源 |
一、历史上溯源 |
二、理念上溯源 |
1、重防御 |
2、慎战 |
3、以武止戈 |
第三节 横向比较:西方国家的战略文化传统 |
一、历史上溯源 |
二、理念上溯源 |
1、重扩张 |
2、重力尚武 |
第二章 新中国对外战争的案例分析 |
第一节 抗美援朝战争 |
一、决策动机 |
二、效果评判 |
第二节 1962 年对印边境自卫反击战 |
一、决策动机 |
二、效果评判 |
第三节 1979 年对越边境自卫反击战 |
一、决策动机 |
二、效果评判 |
第三章 新中国对外战争的国际对比 |
第一节 埃及发起第三次中东战争的原因 |
一、决策动机 |
二、效果评判 |
第二节 中埃外交战略对比 |
一、对国家发展轻重缓急的判定不同 |
二、对处理与美苏两霸关系的目标不同 |
第四章 总结与启示 |
第一节 新中国对外战争的必要性与正义性 |
第二节 继往开来——新时代下的“变”与“不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 |
(3)民国时期中苏关系的三个层次(1917—1949)(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三个层次及变化 |
苏联对华政策嬗变的原因 |
(一) 国家利益高于无产阶级国际主义 |
(二) 国际局势影响中苏交往 |
(三) 苏联内部纠纷影响对华政策 |
结语 |
Трислоякитайско-советскихотношенийвпериодКитайской Республики (1917-1949гг.) |
(4)抗战初期中共中央长江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选题意义 |
三、学术史回顾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的创新点、重点和难点 |
第一章 中共中央长江局的成立 |
第一节 长江局缘起的历史背景 |
一、日军准备“一举而占领中国全土” |
二、“救亡运动中心将转移至武汉” |
三、国民党政策转向:“政治解决中共”、“军事抵抗日本” |
四、中国共产党:“反蒋”、“逼蒋”与“联蒋” |
第二节 中共中央长江局的组建 |
一、“走向全国战略”:中共长江沿岸委员会的设立 |
二、“十二月会议”:长江局的正式成立 |
三、中共中央长江局的组织机构 |
第二章 中共中央长江局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第一节 合作谈判:“两党关系须调整” |
一、两种目的诉求下的“共同纲领”之争 |
二、“消溶”与反“消溶”的“大党”方案 |
三、“促进民主权利”下的“国民参政会” |
第二节 凝聚力量:要争取“一切可能的革命友军” |
一、对国民党上层“多走动、多交往” |
二、国民党地方实力派“并不是一个严密的统一体” |
三、要顾及“‘中间势力’的情感和态度” |
第三节 力争外援:统一战线“不能忽略了国际因素” |
一、争取国际社会“给中国以足够帮助” |
二、掀起“海外同胞救国高潮” |
三、“保卫中国同盟”等海外救亡侨团的建立 |
第三章 中共中央长江局与南方各省的组织工作 |
第一节 “南方各地更要恢复与发展党的组织” |
一、着手恢复和建立省级党组织 |
二、健全省委机构,“发展省以下各级党组织” |
三、对东南分局领导的省区进行指导 |
第二节 注重“提高党组织的质量” |
一、创办“训练青年的机关” |
二、加强对各级地方组织的“巡视、审查、指导” |
三、争取陈独秀转变、反对张国焘叛变 |
第三节 南方各省“党的组织有了根本变化” |
一、“宜速派有能力干部前来相助” |
二、各地“猛烈发展党组织” |
三、南方地区实现“组织大发展” |
第四章 中共中央长江局与南中国的军事工作 |
第一节 新四军的成立与建设 |
一、“下山”:南方红军和游击队的改编 |
二、南方军事力量的整合:新四军的成立 |
三、“后勤”:新四军后方机构的组建 |
四、整训:“巩固部队提高战斗力” |
第二节 “应拿一切力量到抗日前线上去” |
一、东进华中:“把敌人后方变为前线” |
二、反“清乡”、“扫荡”下的根据地建设 |
三、“战区与敌后”工作的结合 |
第三节 对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协助与配合 |
一、“以游击战在战略上配合正规军” |
二、对武汉抗战的献策与协助 |
第五章 中共中央长江局与群众救亡运动 |
第一节 “救亡组织之发起人、宣传者与组织者” |
一、“工、青、妇委”、“第三厅”等机构的设立 |
二、组建“青救”、“青记”等新团体 |
三、改进“民先”、“全国学联”等团体的领导 |
第二节 “唤起每个老百姓的抗战意识” |
一、“造就宣传抗战的热烈氛围” |
二、发挥报刊“抗日舆论工具和号角”的作用 |
第三节 “努力促成群众性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 |
一、工人、青年、妇女救亡活动的发动 |
二、民族团体和华人华侨的斗争 |
三、“尤须取决民力”的抗日献金运动 |
结语 |
一、关于长江局工作的得失 |
二、王明右倾错误的纠正与长江局使命结束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三大障碍”与中苏关系正常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论文选题立意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章节结构说明 |
第一章 中苏关系的历史回顾 |
第一节 建国以来到毛泽东逝世的中苏关系(1949.10~1976.9) |
一、从蜜月到决裂 |
二、1969年边界武装冲突和中苏第二次边界谈判 |
第二节 “徘徊”时期的中苏关系(1976.9~1978.12) |
一、毛泽东逝世后苏方的主动示好和中方的冷淡回应 |
二、重陷僵局的中苏对抗 |
第二章 “三大障碍”问题的历史溯源和提出背景 |
第一节 苏联在蒙古驻军和在中苏边境屯集重兵问题 |
一、中蒙关系的恶化和苏军重新进驻蒙古 |
二、中苏关系恶化后苏联在中苏边境地区的增兵 |
三、对80年代中苏边境地区和驻蒙苏军威胁的评估 |
第二节 越南侵略柬埔寨问题 |
一、中越关系破裂和柬越冲突 |
二、对越自卫反击战和中越边境战争 |
第三节 苏联侵略阿富汗问题 |
一、阿富汗“四月革命”和苏联对阿富汗的全面侵占 |
二、中方对苏联侵阿的第一反应 |
第四节 邓小平关于中苏关系主要矛盾的新思考 |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外交路线的逐步调整 |
二、邓小平在战争与和平问题上的新判断 |
三、邓小平对“三大障碍”概念的提出和关注焦点的演化 |
第三章 围绕“三大障碍”博弈的中苏关系正常化历史进程 |
第一节 争取关系正常化的首次尝试(1979.1~1982.3) |
一、短暂的中苏第一次国家关系谈判 |
二、苏联侵阿后重陷低谷的中苏关系 |
第二节 勃列日涅夫“绝唱”带来的转机(1982.3~1985.3) |
一、塔什干讲话的前前后后. |
二、中共十二大前后中国外交路线的新动向 |
三、对苏“葬礼外交” |
四、1983年两国对抗热度的急速降温 |
五、中苏政治接触级别的提高 |
六、阿尔希波夫访华 |
第三节 戈尔巴乔夫上台后的突破(1985.3~1988.9) |
一、中苏谈判幕后决策的新动向 |
二、1985年中苏关系的继续回暖 |
三、苏方人事变动折射出的新征兆 |
四、海参崴讲话在“三大障碍”立场上的松动 |
五、苏联从阿富汗和蒙古撤军的启动与柬埔寨问题出现的转机 |
六、中苏两国在改革中增多的共同点 |
第四节 中苏高级会晤的准备、举行和余波(1988.9~1991.12) |
一、中苏两国外长正式互访 |
二、戈尔巴乔夫访华的实现和《中苏联合公报》的发表 |
三、柬埔寨问题的尘埃落定 |
四、白驹过隙的全面合作 |
第四章 “三大障碍”问题得以解决的主要原因 |
第一节 戈尔巴乔夫外交“新思维”的抛出 |
一、外交“新思维”的核心——退出军备竞赛 |
二、外交“新思维”在苏联亚太政策上的实践 |
三、外交“新思维”与邓小平外交思想的契合 |
第二节 冷战格局在八十年代中后期的演变 |
一、美苏力量对比失衡和攻守互换 |
二、中美苏战略大三角稳定平衡的形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滇军入越受降与云南地方政治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 |
第一章 抗战胜利前云南地方政府与国民政府政治关系的演变 |
第一节 云南与中央的“蜜月期” |
一、政治上的相互需要 |
二、相互支持 |
三、“控制”与“防范” |
第二节 云南与中央的“隔阂期” |
一、云南与中央“斗而不破” |
二、云南与中央裂痕突显 |
第三节 云南与中央的“分手期” |
一、中央与云南关系全面破裂 |
二、抗战胜利前中央的谋划 |
第二章 滇军入越受降的内外因 |
第一节 国际因素与滇军入越受降 |
一、盟国反对法国重返越南 |
二、国际局势的转变促使盟国改变态度 |
三、越南反法激烈 |
四、拉拢中国 |
第二节 国内政治形势与滇军入越受降 |
一、政治层面 |
二、军事层面 |
三、其他方面因素 |
第三章 卢汉当局与国民政府中央对越南事务的分歧与矛盾 |
第一节 对法重返越南的分歧 |
一、战中分歧初露端倪 |
二、战后对法返越出现隔阂 |
三、未守中立 |
第二节 中法海防冲突 |
一、爆发原因 |
二、冲突经过 |
三、善后处理 |
第四章 滇军入越受降与云南政治变革 |
第一节 权力中枢的转移 |
一、中央着手罢免龙云 |
二、“十·三”事变 |
三、龙云赴渝,滇政易主 |
第二节 国民政府对云南地方政治的规划与“实践” |
一、清除龙云旧部 |
二、制造“一二·一”惨案 |
第三节 国民政府中央主导下的云南地方政治变动 |
一、倒龙事变后卢汉所处位置 |
二、不动声色稳抓权力 |
第四节 失序的“事变”:国民政府对云南地方政治控制的无力 |
一、卢汉反中央控制 |
二、龙云促成反蒋起义 |
结语:变局政治形态下云南地方政府与国民政府力量的博弈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7)共同威胁存在情况下弱国为什么退出同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意义 |
1.3 同盟解体:现有研究及其不足 |
1.3.1 目标实现说 |
1.3.2 同盟类型说 |
1.3.3 国内政治说 |
1.3.4 军备同盟效用比较说 |
1.3.5 总结与批评 |
1.4 关于研究方法 |
1.5 论文章节结构 |
第2章 同盟形成理论:评估及对同盟解体研究的启示 |
2.1 势力均衡理论:演进历程及批评 |
2.2 威胁均衡理论:批评及最新发展 |
2.3 利益均衡理论:批评及最新发展 |
2.4 同盟形成理论对中国对外政策的启示 |
2.5 同盟形成理论:评估及对同盟解体理论构建的启示 |
第3章 自助能力、战略分歧和同盟解体:一个理性的解释框架 |
3.1 本章引论:国际关系研究中的方法论问题探讨 |
3.1.1 需要关注解释苹果为什么落地的基础理论 |
3.1.2 国际关系研究中的两种假定 |
3.2 核心概念界定 |
3.2.1 同盟和不对称同盟的定义 |
3.2.2 战略分歧的定义 |
3.2.3 自助能力的定义 |
3.2.4 同盟解体的定义 |
3.3 同盟解体:理性的分析框架 |
3.4 战略分歧与同盟成本 |
3.5 自助能力与同盟收益 |
3.6 因果机制:战略分歧、自助能力与同盟解体 |
3.7 研究假设 |
3.8 本章总结 |
第4章 从分歧走向分裂:对中苏同盟关系的再考察 |
4.1 中苏同盟关系的确立(1949-1950) |
4.1.1 签订新约还是维持旧约 |
4.1.2 有关苏联在华特权问题 |
4.1.3 中苏同盟关系的重新确立 |
4.2 中苏同盟关系的蜜月期(1950-1957) |
4.2.1 中苏在朝鲜战争时期的协调与配合 |
4.2.2 苏联对中国的全面经济援助 |
4.2.3 中国在波匈事件中对苏联的支持 |
4.3 中苏同盟分歧的不断深化(1958-1966) |
4.3.1 中苏在对美战略上的根本分歧 |
4.3.2 中苏对国际共运领导权的争夺 |
4.4 战略分歧、自助能力与中苏同盟的最终分裂 |
4.4.1 中苏战略分歧的重大性 |
4.4.2 中国自助能力的根本提升 |
4.4.3 中苏同盟的最终分裂 |
4.5 本章总结 |
第5章 对其它案例的初步检验 |
5.1 对 2001-2008 年美韩同盟的初步考察 |
5.1.1 美韩同盟战略分歧的重大性 |
5.1.2 韩国的自助能力 |
5.1.3 美韩同盟的维持 |
5.2 对 1958-1967 年美法同盟的初步考察 |
5.2.1 美法对同盟主导权的重大分歧 |
5.2.2 法国的自助能力 |
5.2.3 法国退出北约一体化机构 |
5.3 对 1957 年后美英同盟的初步考察 |
5.3.1 美英同盟战略的一致性 |
5.3.2 英国的自助能力 |
5.3.3 美英同盟的维持 |
5.4 本章总结 |
第6章 自助能力、战略分歧和同盟解体:统计分析 |
6.1 本章引论 |
6.2 变量及其赋值 |
6.2.1 同盟解体 |
6.2.2 弱国自助能力与实力不对称 |
6.2.3 战略一致性与战略分歧 |
6.2.4 体系大国数量 |
6.2.5 民主国家与国内体制变化 |
6.3 描述性统计分析 |
6.4 相关性统计分析 |
6.5 Cox 比例风险模型回归分析 |
6.5.1 以实力不对称和战略一致性构建的模型分析 |
6.5.2 以弱国自助能力和战略分歧构建的模型分析 |
6.6 本章结论 |
第7章 结论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创新与价值 |
7.3 政策启示 |
7.3.1 朝鲜发展核武器对中朝同盟的影响 |
7.3.2 美日同盟解体的可能性探讨 |
7.4 下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朝鲜战争中苏联对华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四、创新点与难点 |
第一章 朝鲜战争前苏联对华政策的演变(1945-1950年) |
第一节 雅尔塔会议到冷战前夕苏联对华政策的选择 |
一、苏联“扶蒋疏共”对华政策的确立 |
二、苏联在东北政策的变化 |
第二节 冷战爆发到中苏结盟时期苏联对华政策的调整 |
一、冷战后苏联对国共双方政策的转变 |
二、新中国的成立后苏联的对华政策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朝鲜战争期间苏联对华政策的调整 |
第一节 战争爆发及前期苏联的对华政策 |
一、朝鲜战争爆发前苏联排斥中国参与 |
二、战争爆发后诱迫中国参战 |
第二节 战争中后期苏联的对华政策 |
一、苏联空军出兵朝鲜的政策变化 |
二、苏联对中国入朝作战部队援助政策的实施 |
三、全面援助中国国内建设 |
第三节 停战谈判时期苏联的对华政策 |
一、1950年底到1951年初拒绝停火协议 |
二、1951年到1953年拖延和谈进程 |
三、斯大林去世后苏联快速同意停战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朝鲜战争中苏联对华政策的特点及影响 |
第一节 苏联对华政策的特点 |
一、朝鲜战争期间援华政策鲜明时效和战地国内共同支援的特点 |
二、浓厚的大国沙文主义 |
三、对华政策转变过程中突出的两面性 |
四、对华政策中强烈的务实性与民族利己主义倾向 |
五、对华政策选择过程中浓厚的个人主义色彩 |
第二节 苏联对华政策的深远影响 |
一、苏联对华政策对中国的影响 |
二、对苏联自身的影响 |
三、对中苏关系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抗战期间国民政府海外派兵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 选题意义 |
二、 研究现状 |
(一) 关于亚洲方向的派兵问题 |
(二) 关于欧洲方向的派兵问题 |
三、 论文结构 |
四、 创新与不足 |
(一) 主要创新 |
(二) 主要不足 |
第一章 日本南进图谋与国民政府的军事反应 |
一、 海外派兵交涉的开端 |
(一) 对法、英的联防交涉 |
(二) 参加欧战之议 |
二、 出兵越南谋划 |
(一) 日本侵越图谋对云南防务的压力 |
(二) 派兵入越计划与筹备 |
(三) 派兵入越计划之调整与搁置 |
三、 中英美军事合作交涉 |
(一) 中英美合作方案的提出 |
(二) 中英联合军事行动磋商 |
四、 小结 |
第二章 太平洋战争爆发与国民政府的军事应对 |
一、 推动盟国联合作战 |
二、 海外派兵的具体谋划 |
(一) 在军事方面的筹备 |
(二) 在外交方面的筹备 |
三、 小结 |
第三章 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 |
一、 缅甸防务与战事 |
(一) 缅南防务与战事 |
(二) 缅中防务与战事 |
(三) 缅北败退与善后 |
二、 影响缅甸战事的军政事务 |
三、 缅甸战役失败的影响及原因 |
(一) 缅甸战役失败的影响 |
(二) 缅甸战役失败的原因 |
四、 小结 |
第四章 反攻缅甸战役的筹备 |
一、 全面反攻缅甸的决策与交涉 |
(一) 全面反攻缅甸的谋划 |
(二) 反攻缅甸战役的延宕 |
(三) 对局部反攻计划的接受 |
二、 驻印军与远征军的整训 |
(一) 驻印军的整训 |
(二) 远征军的整训 |
三、 小结 |
第五章 对泰、越军事行动的筹划 |
一、 进攻泰、越筹划 |
(一) 进攻泰国之筹划 |
(二) 进攻越南之筹划 |
二、 中国战区保留泰、越的努力 |
三、 小结 |
第六章 中国军队缅北、滇西反击战 |
一、 驻印军的缅北反击 |
二、 远征军对驻印军的策应 |
三、 史迪威离开中国战区 |
四、 中国军队自缅北的撤离 |
五、 小结 |
第七章 对占领日本与赴越受降问题的处置 |
一、 对占领日本问题的处置 |
(一) 出兵占领日本的酝酿 |
(二) 派兵赴日的筹备与搁置 |
二、 派兵赴越受降 |
(一) 接受在越日军投降 |
(二) 对法越问题的处置 |
(三) 对中越关系的处理 |
(四) 中国军队撤离越南 |
三、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后记 |
(10)中苏同盟关系破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1.1 国外研究现状 |
1.1.2 国内研究状况 |
1.2 研究意义 |
1.2.1 学术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本论题选题来源与研究方法 |
1.3.1 本文的选题来源 |
1.3.2 本文研究方法 |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2 中苏同盟关系演变的历史过程 |
2.1 中苏两国关系全面发展时期 |
2.2 中苏同盟关系裂痕的出现 |
2.3 中苏同盟关系的全面恶化 |
2.4 中苏同盟关系的破裂 |
3 中苏同盟关系破裂的主要原因 |
3.1 苏联大国沙文主义 |
3.1.1 苏联大国沙文主义由来 |
3.1.2 苏联推行大国沙文主义的手段 |
3.1.3 苏联大国沙文主义的危害 |
3.2 中苏两党之间意识形态的分歧 |
3.2.1 中苏两党意识形态分歧的由来 |
3.2.2 中苏两党意识形态的争论及其影响 |
3.3 苏联对中国国家利益的侵犯 |
3.3.1 长波电台和共同舰队事件 |
3.3.2 台湾问题上的分歧 |
3.3.3 苏联对中国发展核武器的限制 |
3.4 美国“楔子战略”的影响 |
3.4.1 “楔子战略”出台的背景 |
3.4.2 “楔子战略”的实施过程 |
3.4.3 “楔子战略”对中苏同盟关系的影响 |
4 中苏同盟关系破裂的影响 |
4.1 中苏同盟关系破裂与中美关系的缓和 |
4.2 中苏同盟关系破裂与毛泽东“三个世界”外交战略思想的形成 |
4.3 中苏同盟关系破裂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分裂 |
4.4 中苏同盟关系破裂与中苏两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受阻 |
4.4.1 中苏同盟关系破裂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影响 |
4.4.2 中苏同盟关系破裂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影响 |
5 中苏同盟关系破裂的启示 |
5.1 科学认识和对待马克思主义 |
5.2 正确处理国家利益与意识形态的关系 |
5.3 始终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
5.4 全面发展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四、斯大林出兵援华前前后后(论文参考文献)
- [1]解放战争初期中共中央南京局研究[D]. 朱凤强.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2]为何而战:国际比较视野下的新中国对外战争的必要性与正义性探析[D]. 李旭爽. 外交学院, 2019(01)
- [3]民国时期中苏关系的三个层次(1917—1949)[J]. 杨恕,郭黎鹏. 俄罗斯学刊, 2018(03)
- [4]抗战初期中共中央长江局研究[D]. 牟文鹏.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5]“三大障碍”与中苏关系正常化[D]. 李义男. 兰州大学, 2018(11)
- [6]滇军入越受降与云南地方政治变迁研究[D]. 凌通. 云南师范大学, 2017(02)
- [7]共同威胁存在情况下弱国为什么退出同盟?[D]. 周建仁. 清华大学, 2014(01)
- [8]朝鲜战争中苏联对华政策研究[D]. 李燕旺. 黑龙江大学, 2014(07)
- [9]抗战期间国民政府海外派兵问题研究[D]. 张智丹. 吉林大学, 2013(04)
- [10]中苏同盟关系破裂研究[D]. 季鹏. 江西师范大学, 2013(03)
标签:国民政府论文; 抗日战争论文;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论文; 中苏关系正常化论文; 珍宝岛自卫反击战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