钒在铸铁和含钒铸铁中的作用 铸铁中微量元素讲四

钒在铸铁和含钒铸铁中的作用 铸铁中微量元素讲四

一、钒在铸铁中的作用及含钒铸铁 铸铁中的微量元素讲座之四(论文文献综述)

莫俊超,张尊乐,田辉,孟庆洋,李帅[1](2019)在《中硅钼蠕铁涡壳连体排气歧管蠕化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采用了微量稀土镁-钛工艺对涡壳连体排气歧管进行了蠕化工艺的研究,研究表明,该蠕化工艺蠕化率的断面敏感性低,薄壁(管壁)无碳化物,性能符合技术要求。该蠕化工艺残余镁的允许范围较宽(0.009-0.027%)、蠕化衰退时间较长(14分钟蠕化不衰退),蠕化处理温度范围宽,操作方便,生产易于控制。

鲜广,范洪远,郭智兴,王均[2](2017)在《钒钛灰铸铁金相组织观察与分析》文中认为以钒钛灰铸铁金相组织观察与分析为例,设计了一个研究型的材料制备和组织分析实验,探究灰铸铁中添加钒、钛合金元素对铸铁组织的影响。采用铸造成型方法,通过成分设计、配料、熔炼、浇注等系列工序制备了钒钛灰铸铁材料,并利用金相显微镜及其附带工具软件分析材料的内部组织。结果表明,单独加入钒、钛元素和复合加入钒钛元素均促使铸铁组织中的石墨由A型石墨向其他形态转变,石墨长度变短、数量增加,同时使以珠光体为主的基体组织细化,碳化物数量增加。

王娜娜[3](2015)在《柴油机气缸套用灰铸铁气体渗氮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气缸套是柴油机中的重要零部件之一,承受高温、高压的冲击和活塞环的往复摩擦,工作环境恶劣,磨损较快且易产生拉缸现象;尤其随着柴油机功率密度和转速的提升,对气缸套的耐磨性和强度有了更高的要求。表面渗氮可以有效提高气缸套的耐磨性、耐腐蚀性,耐疲劳性等。本文围绕气缸套用灰铸铁的气体渗氮展开研究,研究从气体渗氮工艺参数对渗氮层氮浓度的影响和气体渗氮保温对气缸套心部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两方面出发。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个确定气缸套用灰铸铁气体渗氮工艺路线的分析方法和依据,使气缸套经气体渗氮后获得所需要的渗氮层氮浓度场和良好的心部机械性能。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为:(1)考虑氮势门槛值对渗氮过程的影响,基于质传递和质扩散机理,提出了一个气体渗氮过程的数学模型,采用有限差分法对该数学模型进行了数值求解,并在MATLAB中编写程序实现该数值计算过程。(2)展开了气缸套气体渗氮试验研究,将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作对比,验证了上述数值模拟方法的正确性;之后用该方法研究了渗氮工艺参数如温度、渗氮时间、氮势对渗氮层厚度、氮浓度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渗氮层厚度随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增长均显着增加,而表面氮浓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氮势对渗氮层厚度几乎没有影响,但对表面氮浓度和化合层成分有显着影响。(3)为使渗氮保温后会铸铁气缸套心部仍具备优良的力学性能,在贝氏体基体灰铸铁中添加了Nb、V、Ti微量合金元素,制备了NbVTi合金灰铸铁;并利用扫描电镜(SEM)和力学性能测试研究了该灰铸铁在不同气体渗氮保温温度下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演变。结果表明,随着保温时间的增长或温度的升高,NbVTi合金灰铸铁的贝氏体基体组织发生粗化;拉伸断口呈现准解理断裂特征,并随保温时间或温度的增加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韧性断裂特征,塑韧性得到改善;随保温时间或温度的增加,NbVTi合金灰铸铁的抗拉强度和布氏硬度呈下降趋势,但是,热处理后的抗拉强度和布氏硬度与普通贝氏体基体灰铸铁相比有较大提高。总之,本文研究了气体渗氮工艺对气缸套用灰铸铁表面渗氮层氮浓度和心部组织和性能的影响,为选择气缸套材料以及制定其气体渗氮工艺提供了分析方法和依据。

敦小龙[4](2011)在《热轧辊用高镍铬钼铸铁的变质处理及合金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采用自制稀土-低熔点合金复合变质剂对高镍铬钼铸铁进行变质处理,研究变质剂对铸铁组织与性能的影响,探讨其变质机理;研究镍及微合金化对变质高镍铬钼铸铁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研究滑动摩擦实验条件下,基体组织、载荷及滑动速度对变质处理后的高镍铬钼铸铁耐磨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变质处理使高镍铬钼铸铁铸态组织细化,并使网状碳化物产生一定程度的断网孤立化,呈现短链状形态,碳化物体积含量减少;变质处理后高镍铬钼铸铁的铸态硬度提高6HRC、冲击韧性提高24%。(2)加Ni3.8%时,变质高镍铬钼铸铁的硬度和冲击韧性达到良好匹配,冲击韧性9J/cm2,硬度58HRC;微合金元素Nb、Ti的添加有利于变质高镍铬钼铸铁硬度的提高,Nb、Ti复合添加有利于提高冲击韧性;热处理工艺:850℃×1.5h+330℃×2h空冷,可以明显提高变质高镍铬钼铸铁的冲击值及硬度值,有利于其综合力学性能的提高。(3)变质处理提高了高镍铬钼铸铁的耐磨性;滑动摩擦实验显示,在所选择的载荷及滑动速度条件下,贝氏体基体的变质高镍铬钼铸铁耐磨性优于奥氏体基体的耐磨性。

洪观镇[5](2011)在《钒钛蠕墨铸铁汽车制动鼓材质研究及铸造工艺设计》文中研究说明汽车制动鼓是最常见的制动装置,也是汽车安全行驶的重要保证。随着汽车不断向高速、重载等方向发展,原有的材料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要求,开发综合性能优异的新型制动鼓材料是当务之急。钒钛蠕墨铸铁是以钒钛生铁为原材料获得一种新型蠕墨铸铁,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是制动鼓的理想材料。本文研究了以富含钒钛合金元素的钒钛生铁为原材料,经特殊的蠕化处理、孕育处理工艺获得钒钛蠕墨铸铁的方法,测试分析了钒钛蠕墨铸铁的力学性能、金相组织、显微组织、耐磨性能、导热性能、壁厚敏感性以及蠕化衰退性,设计了钒钛蠕墨铸铁汽车制动鼓的浇注系统。比较了钒钛蠕墨铸铁与钒钛灰铸铁在力学性能、金相组织、耐磨性能和导热性能方面的差异,分析了产生原因。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钒钛蠕墨铸铁的抗拉强度在350MPa以上,布氏硬度为230~280HBW,延伸率在1.42%以上,达到了RuT340标准,力学性能明显优于钒钛灰铸铁。金相组织观察发现,试验各炉次试样的石墨形态均为蠕虫状和球状混合,其中蠕虫状石墨均在60%以上;各炉次试样的基体组织为珠光体、铁素体、少量渗碳体和合金化合物,其中珠光体量在50%以上。通过扫描电镜(SEM)和能谱(EDS)分析了钒钛等合金元素在蠕墨铸铁中的作用和断裂机制。结果表明:钒钛元素在蠕墨铸铁中主要以方块状、多边形状、三角形状等钒钛碳化物形态以及固溶于渗碳体的方式存在。由于钒钛化合物的弥散强化、钒钛渗碳体的固溶强化以及钒钛元素细化晶粒和细化石墨的作用,使得钒钛蠕墨铸铁的强度和硬度得到了提高。但当钒钛元素以及As等元素以沉淀相存在于晶界或者富集于晶界时会降低钒钛蠕墨铸铁的强度及塑性。钒钛蠕墨铸铁的断口裂纹源自石墨聚集区,断口微观形貌为少量浅韧窝和河流花样共存,表现为韧-脆混合断裂。采用激光热常数仪和往复摩擦磨损试验机测试了钒钛蠕墨铸铁、钒钛灰铸铁的导热性能和磨损性能。结果表明:钒钛蠕墨铸铁具有较高的导热系数,尤其是在高温时仍能保持较高的导热性能,高温时的导热系数甚至高于钒钛灰铸铁。钒钛蠕墨铸铁的耐磨性能明显优于普通合金灰铸铁,钒钛蠕墨铸铁的磨损率与钒钛灰铸铁相比低27%35%左右,钒钛蠕墨铸铁的摩擦系数比钒钛灰铸铁高40%55%左右。对钒钛蠕墨铸铁壁厚敏感性研究发现,当壁厚在50mm~15mm变化时,阶梯试样硬度值增加并不明显,组织变化不明显;当壁厚在15mm~8mm变化时,阶梯试样硬度增加较大,组织也存在明显变化,但总体说来壁厚敏感性较小。蠕化衰退性研究表明:蠕化处理后不同时间浇注蠕铁的力学性能存在一定的差别,但浇注时间在15min以内时衰退表现得不是十分明显,不同浇注时间蠕铁的力学性能和金相组织可以用残留稀土量、残留镁量和残留硫含量对蠕化率综合作用的系数β值来衡量。β值越大,球化率增大,蠕化率减小。

马永华[6](2011)在《钒对含碳化物等温淬火球墨铸铁组织和性能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含一定碳化物的等温淬火球墨铸铁(carbidic austempered ductile iron,简称CADI)是由等温淬火球墨铸铁(ADI)派生出的一种新型的球铁材料。它是在ADI中添加一定量的碳化物形成元素,使铁水在凝固时产生一定量的碳化物,使其不但拥有ADI的各种优越性能,还表现出了比ADI更加优越的耐磨性,是一种应用前景较广的优良工程材料。本文通过金相组织观察、电子显微镜扫描能谱及X-射线衍射分析,洛氏硬度、拉伸、冲击及耐磨性试验,研究了钒及热处理工艺对CADI的组织、力学性能及耐磨性能的影响。铸态下含钒CADI的组织由珠光体、极少量铁素体和碳化物组成,组织中碳化物的存在形式为(Cr, Fe)7C3、VC和V4C3,且随着钒含量的增加,铸态组织中碳化物的含量逐渐增加,铸态试样的冲击韧度逐渐降低,洛氏硬度值逐渐升高。钒对CADI热处理后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钒含量由0%增加到0.71%,针状铁素体形貌变得细小,且数量增多,残余奥氏体量减少;250℃下等温淬火的试样的洛氏硬度值在51HRC-54HRC;试样的冲击韧度值先增大后降低,含钒量0.45%时达到最大值28.26J/cm2;试样的抗拉强度先升高后降低,含钒量0.45%时达到最大值1070MPa;试样的耐磨性逐渐升高,磨损形貌表面较为光滑和平整,“犁沟”逐渐变浅,微观切削量逐渐变少。奥氏体化温度对CADI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奥氏体化温度由840℃升高到920℃,250℃等温下各试样组织形貌由块状或板条状逐渐变为针状,残余奥氏体的量也逐渐增加。随着奥氏体化温度的升高,试样的洛氏硬度值先升高后降低,冲击韧度值则逐渐升高。等温淬火温度对CADI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900℃奥氏体化1.5h后,随着等温淬火温度从220℃升高到320℃,组织中马氏体量逐渐减少,贝氏体的量增多且逐渐增粗,残余奥氏体量增多;各试样的洛氏硬度值逐渐降低,而冲击韧度值由9.77J/cm2逐渐升高到65.74 J/cm2,其断口形貌也由解理台阶特征的脆性断裂变为由大量韧窝组成的韧性断裂;抗拉强度表现出先增大后降低,到280℃等温淬火时达到最大为1390MPa,试样的磨损率逐渐增加,耐磨性越来越差。等温淬火时间对CADI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900℃奥氏体化1.5h后,在250℃等温淬火0.5h的试样洛氏硬度值达到58.85HRC,可见马氏体量较多,而等温时间为1h、1.5h、2h、4h的试样均在53HRC左右;试样的冲击韧度值随等温时间的延长表现为先增大后降低,在保温1.5 h的时候达到最高点为27.65J/cm2。通过对不同含钒量CADI热处理工艺、组织及性能的研究,优化出当含钒量为0.45%的试样,经过900℃奥氏体化1.5h、250℃等温淬火保温1.5h热处理,组织中碳化物含量为10%,贝氏体形貌为针状的下贝氏体;硬度达到52.9HRC,冲击韧度值为28.26J/cm2,抗拉强度值为1070MPa,磨损率为0.61mg/m,保证了CADI材料良好的耐磨性和冲击韧性的综合性能。本课题开发的含碳化物的等温淬火球墨铸铁材料,具有高强、高韧、高硬度和与传统的耐磨材料如合金耐磨铸铁、铸造高锰钢、高铬铸铁相媲美的耐磨性,并由于其高韧性零件在使用过程中不易发生断裂,大大延长了工件的使用寿命,且添加的合金元素少,生产成本低,经济效益好,因此可应用于矿山、农机、建筑、铁路以及工程机械、交通运输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翟启杰[7](2001)在《钒在铸铁中的作用及含钒铸铁 铸铁中的微量元素讲座之四》文中认为介绍钒在铸铁中的作用及含钒铸铁材料。其中包括钒在铸铁中的存在状态及分布规律,含钒铸铁的组织、性能及国内外含钒铸铁的应用情况,同时介绍了含钒贝氏体球铁的最新研究进展。

二、钒在铸铁中的作用及含钒铸铁 铸铁中的微量元素讲座之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钒在铸铁中的作用及含钒铸铁 铸铁中的微量元素讲座之四(论文提纲范文)

(3)柴油机气缸套用灰铸铁气体渗氮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渗氮层数值模拟研究进展
        1.2.1 渗氮热力学研究进展
        1.2.2 渗氮动力学研究进展
    1.3 渗氮件心部组织和性能研究进展
        1.3.1 Nb 对灰铸铁组织和机能的影响
        1.3.2 V、Ti 对灰铸铁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渗氮层形成过程的数值模拟方法研究
    2.1 渗氮概念介绍
        2.1.1 渗氮方式
        2.1.2 渗氮层微观组织
    2.2 铁氮状态相图
    2.3 渗氮热力学
        2.3.1 渗氮气体的渗氮能力表征
        2.3.2 渗氮气体与 Fe-N 系中各相平衡的条件
    2.4 渗氮动力学
        2.4.1 渗氮扩散机制
        2.4.2 传质与 Fick 定律
        2.4.3 化合层形成条件
    2.5 渗氮过程数学模型及数值求解
        2.5.1 建立渗氮过程数学模型
        2.5.2 Fick 第二定律数值解法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渗氮工艺参数对灰铸铁表面渗氮层氮浓度的影响
    3.1 试验研究
        3.1.1 试验材料及试验方法
        3.1.2 试验结果分析
    3.2 数值模拟方法的验证
    3.3 数值模拟研究
        3.3.1 温度对氮势门槛值的影响
        3.3.2 渗氮时间对渗氮层厚度的影响
        3.3.3 氮势对渗氮层表面氮浓度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渗氮工艺参数对灰铸铁心部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4.1 NbVTi 合金灰铸铁的制备
        4.1.1 灰铸铁基体组织分析
        4.1.2 化学成分设计
        4.1.3 制备过程
    4.2 试验方法
    4.3 试验结果分析
        4.3.1 热处理前、后的微观组织分析
        4.3.2 拉伸断口的微观组织形貌分析
        4.3.3 力学性能分析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致谢

(4)热轧辊用高镍铬钼铸铁的变质处理及合金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高Ni-Cr-Mo铸铁轧辊概述
        1.1.1 高Ni-Cr-Mo铸铁轧辊的铸态组织
        1.1.2 化学成分高Ni-Cr-Mo铸铁轧辊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1.1.3 高Ni-Cr-Mo铸铁轧辊的热处理
    1.2 微合金化和变质处理
        1.2.1 微合金化
        1.2.2 变质处理
    1.3 耐磨性
        1.3.1 材料的耐磨性及其评价方法
        1.3.2 工作参数及环境因素对耐磨性的影响
        1.3.2.1 载荷
        1.3.2.2 速度
        1.3.2.3 温度
        1.3.3 材料本身特性对耐磨性的影响
        1.3.3.1 基体组织
        1.3.3.2 碳化物
    1.5 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1.5.1 选题意义
        1.5.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材料及实验方法
    2.1 实验原料
    2.2 实验合金铸件制备
    2.3 实验设备及组织性能分析
        2.3.1 热处理设备
        2.3.2 硬度测试
        2.3.3 冲击测试
        2.3.4 磨损实验
        2.3.5 金相观察
        2.3.6 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
        2.3.7 碳化物含量分析
        2.3.8 差热分析
        2.3.9 X射线衍射分析
第三章 变质处理对高镍铬钼铸铁组织性能的影响
    3.1 变质处理对高镍铬钼铸铁铸态组织的影响
        3.1.1 组织分析
        3.1.2 变质机理分析
        3.1.2.1 关于异质形核
        3.1.2.2 关于元素表面富集
        3.1.2.3 关于表面活性元素表面吸附
    3.2 变质处理对高镍铬钼铸铁热处理态组织的影响
    3.3 变质处理对高镍铬钼铸铁力学性能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合金化对变质高镍铬钼铸铁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4.1 镍含量对变质高镍铬铝铸铁组织性能的影响
        4.1.1 镍含量对变质高镍铬钼铸铁铸态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4.1.2 不同镍含量变质高镍铬钼铸铁热处理制度探索
    4.2 微合金化对变质高镍铬钼铸铁组织性能的影响
        4.2.1 微合金化对变质高镍铬铝铸铁组织的影响
        4.2.2 微合金化对变质高镍铬钼铸铁铸态力学性能的影响
        4.2.3 微合金化对变质高镍铬铝铸铁热处理态力学性能的影响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高镍铬钼铸铁的耐磨性能研究
    5.1 变质处理对高镍铬钼铸铁的耐磨性影响
        5.1.1 变质处理对高镍铬钼铸铁滑动摩擦系数的影响
        5.1.2 变质处理对高镍铬钼铸铁磨粒磨损量的影响
    5.2 变质高镍铬钼铸铁的滑动磨损研究
        5.2.1 摩擦系数
        5.2.2 摩损率
        5.2.3 摩擦表面形貌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文献引用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5)钒钛蠕墨铸铁汽车制动鼓材质研究及铸造工艺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制动鼓的工作原理
    1.2 制动鼓在应用中的问题
    1.3 制动鼓的工作环境及制动鼓材料要求
    1.4 国内外汽车制动鼓材料的研制与发展现状
        1.4.1 普通灰铸铁制动鼓
        1.4.2 合金灰铸铁制动鼓
        1.4.3 蠕墨铸铁制动鼓
    1.5 本课题的来源
    1.6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和研究内容
        1.6.1 本课题的主要目标
        1.6.2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2 实验方法
    2.1 钒钛蠕墨铸铁化学成分的设计
        2.1.1 制动鼓材料性能的要求
        2.1.2 制动鼓材料的组织要求
        2.1.3 钒钛蠕墨铸铁化学成分范围确定
        2.1.4 课题总体方案选定
    2.2 钒钛蠕墨铸铁蠕化剂种类和加入量
        2.2.1 蠕化剂种类
        2.2.2 蠕化剂的加入量
    2.3 钒钛蠕墨铸铁孕育处理
    2.4 试验过程
    2.5 各种试样加工
    2.6 对比材料——钒钛灰铸铁试样制备
3 钒钛蠕墨铸铁力学性能测试及结果分析
    3.1 钒钛蠕墨铸铁力学性能测试
    3.2 钒钛蠕墨铸铁各炉次试验成分
    3.3 钒钛蠕墨铸铁金相分析
    3.4 钒钛蠕墨铸铁力学性能宏观分析
    3.5 钒钛蠕墨铸铁显微分析
        3.5.1 钒钛蠕墨铸铁显微组织
        3.5.2 钒钛蠕墨铸铁中合金元素的存在形式
    3.6 钒钛蠕墨铸铁断口分析
    3.7 V、Ti 等合金元素对钒钛蠕墨铸铁的力学性能的影响
        3.7.1 V、Ti 等合金元素对蠕墨铸铁的有利作用
        3.7.2 V、Ti 等合金元素对蠕墨铸铁的不利作用
    3.8 对比材料——钒钛灰铸铁的力学性能测试及分析
        3.8.1 钒钛灰铸铁力学性能测试
        3.8.2 钒钛灰铸铁的金相组织
    3.9 钒钛蠕墨铸铁和钒钛灰铸铁的力学性能对比分析
4 钒钛蠕墨铸铁导热性能和耐磨性能分析
    4.1 钒钛蠕墨铸铁和钒钛灰铸铁导热性能
        4.1.1 钒钛蠕墨铸铁和钒钛灰铸铁导热性能测试
        4.1.2 导热系数影响因素分析
    4.2 钒钛蠕墨铸铁和钒钛灰铸铁的耐磨性能
        4.2.1 钒钛蠕墨铸铁和钒钛灰铸铁耐磨性能测试方法
        4.2.2 钒钛蠕墨铸铁和钒钛灰铸铁耐磨性能测试结果
5 钒钛蠕墨铸铁蠕化衰退性和壁厚敏感性研究
    5.1 钒钛蠕墨铸铁蠕化衰退性研究
        5.1.1 不同浇注时间的力学性能
        5.1.2 不同浇注时间的金相组织
        5.1.3 不同浇注时间的化学成分分析
    5.2 钒钛蠕墨铸铁壁厚敏感性研究
        5.2.1 阶梯型试样的硬度测试结果
        5.2.2 阶梯型试样的金相组织
6 钒钛蠕墨铸铁制动鼓铸造工艺设计
    6.1 铸造工艺方案分析
        6.1.1 制动鼓铸件大口朝上铸造方案分析
        6.1.2 制动鼓铸件小端朝上铸造方案分析
    6.2 φ476×250 重型汽车钒钛蠕墨铸铁制动鼓铸造工艺方案设计
        6.2.1 钒钛蠕墨铸铁制动鼓铸造工艺参数确定
        6.2.2 浇注系统设计
7 结论和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获奖目录

(6)钒对含碳化物等温淬火球墨铸铁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ADI及CADI国内外发展现状
    1.3 ADI和CADI的应用现状及前景
    1.4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5 课题研究的内容及目标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目标
    1.6 课题的研究路线
2 试验过程及试验方法
    2.1 化学成分设计
    2.2 铸态试样的制备
        2.2.1 砂型准备及配料
        2.2.2 熔炼工艺
        2.2.3 球化处理工艺
        2.2.4 孕育处理工艺
        2.2.5 浇注工艺
    2.3 热处理方案的设计
        2.3.1 热处理工艺对CADI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2.3.2 热处理工艺方案的设计
    2.4 显微组织观察及分析
        2.4.1 金相组织观察
        2.4.2 扫描电镜能谱分析
        2.4.3 X射线衍射分析
    2.5 性能测试
        2.5.1 洛氏硬度测试
        2.5.2 冲击韧度测试
        2.5.3 耐磨性能测试
        2.5.4 拉伸性能测试
3 钒对CADI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3.1 化学成分分析结果
    3.2 钒对CADI铸态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3.2.1 钒对CADI铸态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3.2.2 钒对CADI铸态性能的影响
    3.3 钒对CADI热处理后组织的影响
        3.3.1 CADI热处理后组织的能谱分析
        3.3.2 X射线衍射物相分析
        3.3.3 钒对CADI显微组织组织形貌的影响
    3.4 钒对CADI热处理后性能的影响
        3.4.1 钒对CADI硬度的影响
        3.4.2 钒对CADI冲击韧度的影响
        3.4.3 钒对CADI抗拉强度的影响
        3.4.4 钒对CADI耐磨性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4 等温淬火工艺对CADI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4.1 奥氏体化温度对CADI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4.2 等温淬火温度对CADI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4.2.1 等温淬火温度对CADI组织的影响
        4.2.2 等温淬火温度对CADI硬度和冲击韧度的影响
        4.2.3 等温淬火温度对CADI抗拉强度的影响
        4.2.4 等温淬火温度对CADI耐磨性的影响
    4.3 等温淬火时间对CADI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5 主要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成果
致谢

四、钒在铸铁中的作用及含钒铸铁 铸铁中的微量元素讲座之四(论文参考文献)

  • [1]中硅钼蠕铁涡壳连体排气歧管蠕化工艺研究[A]. 莫俊超,张尊乐,田辉,孟庆洋,李帅. 第十五届中国铸造协会年会论文集, 2019
  • [2]钒钛灰铸铁金相组织观察与分析[J]. 鲜广,范洪远,郭智兴,王均.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7(01)
  • [3]柴油机气缸套用灰铸铁气体渗氮工艺研究[D]. 王娜娜. 北京理工大学, 2015(07)
  • [4]热轧辊用高镍铬钼铸铁的变质处理及合金化研究[D]. 敦小龙. 中南大学, 2011(03)
  • [5]钒钛蠕墨铸铁汽车制动鼓材质研究及铸造工艺设计[D]. 洪观镇. 重庆大学, 2011(01)
  • [6]钒对含碳化物等温淬火球墨铸铁组织和性能的影响[D]. 马永华. 郑州大学, 2011(04)
  • [7]钒在铸铁中的作用及含钒铸铁 铸铁中的微量元素讲座之四[J]. 翟启杰. 现代铸铁, 2001(04)

标签:;  ;  ;  ;  ;  

钒在铸铁和含钒铸铁中的作用 铸铁中微量元素讲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