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构造直角三角形求三角函数值(初二、初三)(论文文献综述)
巩江源[1](2021)在《网络画板在逻辑推理素养培养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以初中几何教学应用为例》文中研究说明
郭见孙[2](2021)在《APOS理论下初高中三角函数教学衔接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三角函数作为中学数学重要的数学概念,不仅是初中数学课程中的重点内容,而且它还贯穿整个高中数学课程,作为高中数学课程中具有周期性质的基本初等函数,其蕴涵着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大量实践表明,高一新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困难重重,因此,对初高中三角函数的衔接教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本文试从美国数学教育家杜宾斯基提出的数学学习理论—APOS理论,运用该理论分析和研究三角函数的教学,重点调查研究初高中三角函数衔接教学存在“脱节”的原因,并且针对相关问题提出教学优化策略,改善高一学生学习数学困难的现状。本文的研究方法与内容主要包含:第一,运用文献分析法,对APOS理论、三角函数和衔接教学的相关文献进行研究分析,并发现APOS理论是具有数学学科特色的学习理论;第二,运用问卷调查法,以高一学生为调查对象,调查高一新生的数学学习习惯和三角函数学习现状;第三,运用Excel统计并分析调查结果,找出初高中三角函数衔接不良的主要问题及造成此现状的原因;第四,运用访谈调查法,分析初高中三角函数教学衔接不良的原因和相关优化策略,并结合APOS理论对初高中三角函数教学中的两个典型教学案例进行分析。通过调查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学生进入高一后,对高中数学的学习产生了困难;(2)学生大多认为高中数学的知识内容多、难度大、思维量大;(3)主动学习的学生占少数,大部分学生依旧延续了初中的被动学习方法;(4)对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不理解;(5)高一新生对三角函数的学习中的困难主要在于在知识掌握不扎实、概念不理解、和公式记不熟悉;(6)学生希望在三角函数教学时教师精讲、学生多练并采用多媒体教育技术有关教学辅助工具。在了解了研究现状之后,通过问卷分析和教师访谈,得出学习三角函数产生困难的原因:(1)初高中三角函数的教材内容、教学方法和思维方式存在脱节现象;(2)初高中课程标准要求存在明显差异;(3)初中三角函数知识的负面影响;(4)学生被动的学习方法延续到了高中;(5)学生的计算能力整体较差。通过了解现状、分析原因之后,笔者针对三角函数衔接教学提出以下优化策略:第一,注重初高中三角函数知识点的衔接;第二,注重初高中三角函数思想方法的衔接;第三,注重教育技术辅助初高中三角函数的衔接;第四,加强初、高中教师交流,促进三角函数教学衔接。
杨蕊[3](2021)在《初中数学“问题驱动式”教学设计的研究与实践》文中研究表明“问题驱动式”教学法对于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动手的能力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都是有利的,这种教学模式是现代教育改革浪潮中提倡的一种教学模式.在当前的中学数学教学中,有一个相当普遍的问题,就是老师在课堂上依然占有主导地位,学生是被动学习的,他们对数学的学习有一种疲倦感,从而导致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不高,课堂氛围不融洽,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低迷.因此,可以用“问题驱动式”教学来促进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将课堂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以学生为主,教师适时引导,这将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主要通过案例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课堂实录分析法等方法来研究中学数学“问题驱动式”教学的设计及应用.全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明确了研究的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内容和意义;第二部分对“问题驱动式”教学设计相关概念予以界定,并详细论述了如何实现数学课堂的问题驱动教学;第三部分对延安市实验中学600名初中生进行抽样调查,并选取该校9名初中数学老师进行访谈,了解在问题驱动教学法的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第四部分针对问题驱动式实施现状,研究了初中数学“问题驱动式”教学的设计,主要分为教学设计的原则、特征、对教师的要求及策略;同时列举了两个初中数学教学案例,分别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锐角三角函数”的教学和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平方差公式”的教学,对问题驱动式教学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做了分析与研究,并得出结论和建议;最后对本研究进行总结和反思,指出不足与待发展之处.通过研究分析,得出结论:在数学教学中合理的运用问题驱动法,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在不断的智力参与中,递进式上升,不断地发展和加深.学生有足够的自我思考的时间,他们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和个人动手能力会在长期的问题驱动教学中逐渐增强,利于学生的整体发展,从而也可以使得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达到平衡.另外应用问题驱动式教学法提高了对教师的要求,教师需要定时的对课堂教学进行总结和分析,通过长期的坚持学习和反思,弥补知识面和学科素养的方面的局限,不断提高和改进自己;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问题进行精心的设计,要善于引导学生,循序渐进的提出适合他们年龄阶段和智力发展水平的问题,促进学生主动思考,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和逻辑思维能力,挖掘他们的潜力.
盛冰洁[4](2021)在《中学数学中三角函数的教学研究与解题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三角函数是我国中学数学课程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根据《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三角函数被编排在新教材的必修4中,主要包含数学的数形合一、转化、化归、代换、特殊化等重要的数学思想,学生通过学习三角函数来培养“四基”和“四能”以及提升数学抽象、数学建模等等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基于十余年来的教学改革和研究,在中学数学三角函数中,已有众多教师学者在不同角度有着不同见解,但是并没有对三角函数的教学和解题作出系统全面的分析研究。为了让教师三角函数的教学过程更加细致,让学生学会三角函数并在解题中加以灵活利用,本篇论文将要研究中学数学中的三角函数教学,并对三角函数的解题进行分析。本论文主要采用文献阅读法,首先将对新世纪以来的社会背景、科技背景、历史地位、历史背景以及我国的实际情况等方面来做初步的介绍,同时引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的一些基本理念与核心素养用来辅助解释。然后将从基础理论来浅谈数学学习、教学以及解题三个方面,接着汇总三角函数的一些基本知识,分别从初中和高中两个方面讲述三角函数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并利用图表以及公式分别简单的综合教材中三角函数的基本且重要的知识。最后将从中学数学三角函数的教学研究和中学数学三角函数的解题分析这两个方面来进行讲述,教学研究主要分析三角函数的概念教学、三角函数图像、性质教学以及公式、定理的教学,并以三个教学设计分别验证三角函数概念教学内容抽象,需创设情境;三角函数图像和性质教学需引导学生动手实验;三角函数公式、定理教学需演示证明过程。解题分析主要研究三角函数解题的一些应用,以及三角函数的解题方法,将证明学生解三角函数的题目需要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并培养一定的分析能力。通过对中学三角函数的教学进行研究并对中学三角函数的解题进行分析之后,将得出以下结论:教师在进行三角函数教学时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概念、性质、公式和定理的兴趣。将概念性质的教学融入现实生活中的令学生熟悉的背景。在教学时也不要忽略错误带来的益处,对学生产生错误的理解应该引导改正,凡事都有正反两面性,以错为鉴更能使学生对正确的概念、定义印象深刻。在教学上要注重主线,舍弃无关的知识点,抓住主体脉络。学生在利用三角函数解题时需要注重联系实际,引入数形结合思想,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使抽象的问题变得更加形象,借以优化解题的方式,加快解体的速度。并且要适应多种方法解题,要掌握多种方法来解题,能自我选择出最优解来解题。
黄珂[5](2021)在《基于CPFS结构理论的“解三角形”教学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13年新课改的实施,使得普通高中数学课程的内容和结构发生了变化。“解三角形”在新的人教版数学教材中,位于必修5的第一章,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不仅是高考的热点,在实际生活中也是解决测量问题的重要工具。“解三角形”包含了正、余弦定理的探索、证明和运用,以及联系实际生活的应用举例,在高考中常常结合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函数、数列、平面(立体)几何等知识出现。问题中涉及的知识点越多,学生理解起来越困难,需要有一个正确的、清晰的、完备的数学认知结构。良好的数学认知结构,能够帮助学生更快更牢地吸收新知识。CPFS结构,是一种能够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和运用数学概念和命题的认知结构。其中,C代表概念,P代表命题,F代表域,S代表系,CPFS结构由概念域、概念系、命题域、命题系共同组成,是学习者内化在脑海里的一种数学知识网络,有助于数学学习。一方面,CPFS结构能够帮助学习者整理和记忆知识,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CPFS结构内含知识和方法,是问题解决的基础,能够提高解题的效果。基于此,本文借助CPFS结构理论来研究“解三角形”的教学设计,并进一步进行了教育实验。本文选取了G省G市X中学高二的两个班级为测试对象,高二数学教研组的部分教师为访谈对象,进行教育研究。首先,通过前测,了解两个班级的CPFS结构和相应知识的解题情况,并对教师进行访谈,了解教学现状。然后,结合CPFS结构理论进行“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和“应用举例”的教学设计,并进行实验。实验班级按CPFS结构理论下的教学设计进行授课,对照班级正常授课。最后,通过实验得到两个班级的测试成绩,借助SPSS0.24进行分析后得出结论:(1)基于CPFS结构理论的“解三角形”教学设计能够加深学生对正、余弦定理的理解、证明和运用。(2)基于CPFS结构理论的“解三角形”教学设计能够帮助学生建构良好的“解三角形”CPFS结构,有助于相关问题的解决。(3)在“解三角形”运用的题目中,CPFS结构下的教学与传统教学之间的平均分差距大小与题目的复杂程度有关。题目越复杂,平均分差距越大,反之亦然。与教师进行访谈后发现,大部分的教师对基于CPFS结构理论的教学设计给予了肯定,并表示愿意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尝试。
龙海蜀[6](2021)在《面向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的初中数学项目化学习的思考与实践》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初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改革,21世纪对教育的要求也发生着变化。为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学生需要获得比传统数学教育更多的知识、活动经验等,他们需要学习如何解决问题,如何创造性地思考,如何在协作团队中工作,他们的思维能力要不断从低阶走向高阶。因此,本研究从面向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的角度出发,进行初步研究与探索。首先,收集、整理并分析关于高阶思维能力及项目化学习的相关文献。接着,我们对数学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的现状进行了调查,获得了在初中课堂培养数学高阶思维能力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以及实施条件等方面的信息。基于培养数学高阶思维能力这一目的,我们又继续探讨培养高阶思维能力与项目化学习之间的联系,并给出了数学项目化学习设计的思考。基于上述思考,我们选择了《芳贺定理与折纸艺术》、《利用45°及30°三角尺拼角》、《拼图与乘法公式》、《拼图与因式分解》、《从折纸中探索特殊角的三角函数》五个课题进行了项目化学习设计,并对《芳贺定理与折纸艺术》进行了教学实践,实践数据显示我们的项目化学习设计对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是有效的。最后,结合项目化学习案例的实践结果,我们给出了关于培养数学高阶思维能力的一些建议。
邓媛[7](2020)在《思维导图视角下初中三角形教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初中三角形的学习对整个几何学习都至关重要,且内容又尤其繁杂,然而在教学过程中常常难以建立知识间联系及把握整体内容,影响了学生学习效果。目前中小学教师普遍认为,思维导图对教学中搭建知识之间的联系和整体把握教学内容是有一定帮助的,但教师对其本质及作用并不清楚,导致思维导图的运用是盲目的,不知面对具体数学内容如何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基于此,通过文献分析、访谈和行动研究等研究方法,进行了如下研究:第一部分,思维导图的认识。从思维导图的涵义、要素、特点、绘制和作用进行阐述,借助“全等三角形与相似三角形”的思维导图,分析了思维导图具有整体性、发散性和直观简洁性等特点,陈述了思维导图具有“激发思维”与“整理思维”的作用;同时,从使用目的、绘制方法和评价标准等三个方面辨析了思维导图与概念图的差异。第二部分,利用思维导图解读初中“三角形”教学内容。从整体与局部两个方面出发,整体上分析了初中三角形内容编排情况,并从认识、测量、性质与证明、运动与变化等四个板块对初中三角形内容进行了整合,得到以下两点启示:教材编写顺序是以简单到复杂的方式前进;越是在章节编写分布图靠后的章节综合性越强。局部上,依据以上启示,对“相似三角形”与“锐角三角函数”两部分内容具体解读,分别得到了“相似三角形”及“锐角三角函数”的内容结构图(图3.7和图3.8),为改善三角形教学中“难以建立知识间联系”奠定内容基础。第三部分,思维导图促进“三角形”教学的方法研究。基于思维导图的作用,以“相似三角形”内容为例,阐述了如何利用思维导图促进教学的基本方法,为思维导图视角下初中三角形具体课题的教学奠定了方法基础。第四部分,三角形“新课”与“复习课”教学案例研究。以“锐角三角函数”为例,分别陈述了“锐角三角函数”新课和复习课的教学思路、教学实施情况和教学反馈等三方面,从而得到了利用思维导图可以使三角形教学思路更清晰、教学任务更有效落实的结论。
范洋[8](2020)在《初中数学复习课的教学设计》文中研究表明初中三年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关键时期,数学是初中阶段所有课程里的主干课程之一,学生在初中数学的成绩好坏直接影响学生高中数学的成绩,也影响学生是否能进入一所好的高中。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数学复习课不仅能使学生掌握目前学习以及现实生活中所必备的数学知识和相关的技能,还可以充分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作用,所以教师应该设计好一堂数学复习课,让学生在数学复习课中巩固知识,强化记忆,提高综合运用能力,为他们进入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做好铺垫。在初中数学课型中,复习课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初中数学教师经常把复习课上成了习题课,有些年轻教师复习课教学设计里的教学环节进行设计时往往不符合自己班上学生的认知规律、学习情况、学习能力和心理特点等等,教师往往只重视自己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教与学之间呈现脱节,学生在复习课上被动接受教师传授知识;因为复习课课堂气氛比较沉闷,所以学生的学习兴趣较低;题海战术也使学生感到非常疲惫,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大,渐渐的丧失学习的兴趣。面对教师和学生在复习课堂上出现的诸多问题,如何提高教师在复习课上的教学质量与效率、如何提高学生在复习课上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教师应该怎么样有效的引导学生复习以及如何精心设计复习课,达到预期的效果,这些都是初中教师应该考虑的问题。本文以岳阳市第九中学和岳阳市第六中学为调查对象,运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三种方法,然后分析出来了这二所学校存在着教师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单一,没有运用思维导图,很少创设情境,很少讲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题目,忽视教学评价,学生易错共性问题很少强调,没有分层布置作业,不重视课本题目,缺乏对解题的总结和提炼,很少用“问题串”的方式提问等问题,笔者针对这些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以学生为主体,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多媒体教学,提高复习效率、思维导图,构建整体框架、创设情景,活跃课堂氛围、一题多解,多种解法探究、一题多变,变式训练强化、合理评价,师生共同激励、共性问题,着重重点强调、分层作业,布置重在落实、课本题目,重视深挖讲解、题目归类,总结解题方法及规律、问题串联,启发学生思维这十二条初中数学复习课教学设计的策略,最后根据里面的八条策略设计了一份专题复习课教学设计和一份章节复习课教学设计案例,从而提高初中数学复习课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李建武[9](2020)在《初中生数学认知结构现状研究 ——以一次、二次函数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函数作为解决数学问题的有力工具,在初中数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不少学生学习的情况不够理想,没能形成良好的知识网络体系。论文首先以CPFS结构理论为基础,编制测试卷,接着对R中学的146名初中生测查认知结构现状,就调查数据进行分析,依据得分情况的整体分布与差异性检验等结果,结合学生的能力测试结果与个案访谈记录,分析存在问题及其成因,最后提出完善初中生函数认知结构的教学策略,并对初中函数中的两个典型课题进行教学设计。通过研究发现:初中生数学认知结构的整体比例相对均衡,在高认知组的比例上有待提升;CPFS结构在性别上不存在显着性差异;被试群体在概念域、命题域的建构上较理想,学优生的认知结构具有层次化和条理化的特征,而学困生没能形成相当稳定的概念(命题)系结构;存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主动梳理知识的意识,并且在解题过程中不够严谨、缺少思考。教学策略:动机激发策略,对重难点进行突破,激发学习动机;精加工策略,在函数的概念、命题的应用中深化记忆;组织策略,帮助学生形成相关的概念、命题体系;变式训练策略,注重知识间的类比和迁移,提升产生式的储备量;元认知策略,注重课堂反思与交流,形成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网络的习惯。
龚婷[10](2020)在《初中数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克拉玛依市初中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初中数学实验是指实验者在数学思维活动的参与下,在教师的引导下,利用相关工具,经历操作实践、发现规律、提出猜想、验证猜想的过程,完成数学知识或者数学问题探究的活动。数学实验教学改变了教师的教及学生的学的方式,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及综合能力。开展数学实验教学研究,对提高教学成绩、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的专业能力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主要研究的问题:调查分析初中数学实验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供解决问题的策略,利用实验证明策略的有效性,结合策略及实验给出具体建议。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利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及课堂观察法,对初中数学实验教学的存在问题进行调查并分析,发现问题:(1)教师对数学实验教学的价值有一定的了解,但在教学中的重视程度不够,准备不到位,导致数学实验花费时间较多,耽误教学进度;(2)基本没有可参考的数学实验教学案例,需要教师根据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的设计,难度较大;(3)对初中数学实验教学的认识不足,对数学实验教学的基本理论不清楚,实施数学实验教学的问题较多。分析初中数学实验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给出解决策略:(1)做好数学实验教学前的准备,包括基本理论准备和教学准备;(2)明确数学实验教学实施的步骤,按照不同类型的数学实验设计案例。结合数学实验教学实施策略在初中数学课堂中进行应用,利用SPSS16.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实验数据分析,研究得出:(1)数学实验教学能够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生成绩;(2)数学实验教学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积极性;(3)数学实验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4)数学实验教学能够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初中数学实验教学实施的建议:(1)掌握数学实验教学的理论,为做好数学实验教学的设计奠定基础;(2)提升对数学实验价值的认识,应当重视数学实验教学过程;(3)利用数学实验进行教学前,做好相关准备包括数学实验设计准备、数学实验材料的准备、数学实验技术的准备等,做好与整节课的衔接,提高数学实验教学的效率;(4)应结合数学实验的理论,数学实验的步骤合理设计不同类型的数学实验,同时注重反思,及时整理优秀数学实验设计案例。
二、构造直角三角形求三角函数值(初二、初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构造直角三角形求三角函数值(初二、初三)(论文提纲范文)
(2)APOS理论下初高中三角函数教学衔接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数学在当今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
1.1.2 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在课程改革背景下的现状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意义 |
2 相关研究综述 |
2.1 APOS理论相关研究综述 |
2.2 三角函数相关研究 |
2.3 三角函数中蕴含的数学思想衔接研究 |
2.4 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相关研究 |
3 基于APOS理论分析三角函数在初高中衔接教学 |
3.1 APOS 理论视角下三角函数概念的形成分析 |
3.2 初高中三角函数教学的连续性分析 |
4 初、高中三角函数衔接教学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
4.1 调查研究过程 |
4.1.1 调查问卷与编制 |
4.1.2 调查的对象 |
4.2 调查结果分析 |
4.2.1 关于《高一新生数学学习习惯调查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4.2.2 关于《三角函数的学习情况测试卷》的调查结果分析 |
4.3 教师访谈 |
4.4 高一学生三角函数学习困难的原因分析 |
4.4.1 初高中三角函数衔接存在脱节 |
4.4.2 初高中课程标准要求存在明显差异 |
4.4.3 初中三角函数知识的负面影响 |
4.4.4 学生被动的学习方法延续到了高中 |
4.4.5 学生的计算能力整体较差 |
5 三角函数衔接教学的建议 |
5.1 注重初高中三角函数知识点的衔接 |
5.2 注重初高中三角函数思想方法的衔接 |
5.3 注重教育技术辅助初高中三角函数的衔接 |
5.4 加强初、高中教师交流,促进三角函数教学衔接 |
6 教学案例 |
6.1 锐角三角函数 |
6.2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
7.研究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3)初中数学“问题驱动式”教学设计的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问题驱动式教学 |
2.1 问题驱动式教学的概念 |
2.2 问题驱动式教学的特点 |
2.3 问题驱动式教学的原则 |
2.4 如何实现问题驱动的数学教学 |
第三章 “问题驱动式”教学实施现状的调查 |
3.1 调查目的和对象 |
3.2 调查过程 |
3.3 学生调查问卷结果统计与分析 |
3.4 教师访谈情况分析 |
第四章 初中数学课堂问题驱动式教学的设计与实践 |
4.1 初中数学问题驱动式教学的设计 |
4.1.1 设计的原则 |
4.1.2 设计的特征 |
4.1.3 “问题驱动式”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
4.1.4 设计的策略 |
4.2 问题驱动式教学课堂实践分析 |
4.2.1 问题驱动式教学适用章节 |
4.2.2 问题驱动式教学实施典型案例—锐角三角函数 |
4.2.3 问题驱动式教学实施典型案例——平方差公式 |
4.3 结论和建议 |
4.3.1 结论 |
4.3.2 建议 |
第五章 研究结论及反思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关于中学生数学课堂“问题驱动式”教学状况的调查问卷 |
附录2 教师访谈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论文 |
(4)中学数学中三角函数的教学研究与解题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二章 关于数学解题及教学的基本理论浅谈 |
2.1 学习的基本理论 |
2.1.1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
2.1.2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
2.1.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2 数学教学的基本理论 |
2.3 数学解题的基本理论 |
2.3.1 数学问题的概念 |
2.3.2 数学解题的概念 |
2.3.3 数学解题的方法 |
2.4 小结 |
第三章 中学数学中三角函数的基本内容 |
3.1 中学数学中三角函数的地位 |
3.1.1 三角函数在中学教材中的位置 |
3.1.2 三角函数在中学解题中的地位 |
3.1.3 三角函数在思想方法上的作用 |
3.2 中学数学中三角函数的教学内容 |
3.2.1 初中三角函数的教学内容 |
3.2.2 高中三角函数的教学内容 |
3.3 中学数学中三角函数的教学目标 |
3.3.1 初中三角函数的教学目标 |
3.3.2 高中三角函数的教学目标 |
第四章 中学数学三角函数的教学研究与解题分析 |
4.1 中学数学三角函数的教学研究 |
4.1.1 三角函数概念的教学 |
4.1.2 三角函数图像、性质的教学 |
4.1.3 三角函数公式、定理的教学 |
4.2 中学数学三角函数的解题分析 |
4.2.1 三角函数的解题的基本应用 |
4.2.1.1 三角函数在几何解题中的应用 |
4.2.1.2 三角函数在代数解题中的应用 |
4.2.1.3 三角函数在最值解题中的应用 |
4.2.2 三角函数的解题方法 |
4.2.2.1 换元法 |
4.2.2.2 数形结合法 |
4.2.2.3 数学模型法 |
第五章 结论 |
5.1 个人观点总结 |
5.2 关于三角函数在教学上的建议 |
5.3 关于三角函数在解题上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5)基于CPFS结构理论的“解三角形”教学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解三角形”是数学教学的重点内容 |
二、“解三角形”是高考的重要考点 |
三、CPFS结构有助于数学学习 |
第二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解三角形 |
二、CPFS结构理论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及意义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意义 |
第四节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解三角形”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二节 CPFS结构理论研究现状 |
第三节 问题提出 |
第三章 学生已有“解三角形”CPFS结构现状调查研究 |
第一节 调查的设计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对象 |
三、调查方法 |
四、测试卷的设计 |
第二节 测试结果分析 |
第三节 教师访谈分析 |
第四章 基于CPFS结构理论的“解三角形”教学设计案例 |
第一节 案例一——“正弦定理”教学设计 |
一、教材分析 |
二、教学目标 |
三、教学重、难点 |
四、教学过程 |
第二节 案例二——“余弦定理”教学设计 |
一、教材分析 |
二、教学目标 |
三、教学重、难点 |
四、教学过程 |
第三节 案例三——“应用举例”教学设计 |
一、教材分析 |
二、教学目标 |
三、教学重、难点 |
四、教学过程 |
第五章 教学设计的实施及结果分析 |
第一节 教学设计的实施 |
一、实验目的 |
二、实验对象 |
三、自变量、因变量和控制变量 |
四、实验的设计 |
五、测试卷的编制 |
第二节 学生测试结果分析 |
一、解答情况分析 |
二、测试结果数据分析 |
第三节 教师访结果分析 |
第六章 研究的结论与反思 |
第一节 研究的结论 |
第二节 研究的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高中生“解三角形”相关知识CPFS结构现状调查测试卷 |
附录(二) 高中生“解三角形”解题能力测试卷 |
附录(三) 访谈教师提纲(授课前) |
附录(四) 访谈教师提纲(授课后) |
致谢 |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 |
(6)面向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的初中数学项目化学习的思考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 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新课标的要求 |
1.1.2 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
1.1.3 项目化学习发展趋势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高阶思维能力的界定 |
1.2.2 数学课堂教学行为的界定 |
1.2.3 数学项目化学习 |
1.2.4 培养高阶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
1.2.5 数学课堂教学实施建议 |
1.3 提出培养高阶思维能力的问题 |
1.3.1 提出背景 |
1.3.2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2 章 理论基础 |
2.1 布卢姆认知目标分类理论 |
2.2 加涅累积学习理论 |
第3 章 初中生数学思维能力现状调查与分析 |
3.1 数学课程目标与要求 |
3.2 调查目的 |
3.3 初中数学教师调查问卷与学生调查问卷统计与分析 |
3.3.1 初中数学教师调查问卷统计与分析 |
3.3.2 初中生调查问卷统计与分析 |
第4 章 面向高阶思维能力发展的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探讨 |
4.1 对数学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的理解与观点 |
4.2 从三个维度探讨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途径 |
4.2.1 遵循数学学科核心知识 |
4.2.2 设计有效的驱动性问题 |
4.2.3 实践和成果展示全程评价 |
4.3 基于培养数学高阶思维能力的数学项目化教学设计的思考 |
4.3.1 要注重加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
4.3.2 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 |
4.3.3 要鼓励学生主动进行有意义学习 |
4.3.4 要高效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形成 |
4.4 数学课堂培养高阶思维能力的教学实施建议 |
4.4.1 以概念性知识作为课堂教学的调节器 |
4.4.2 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不可分割 |
4.4.3 教学评价应该是发展性的 |
4.4.4 注意学习中的个别差异 |
4.4.5 注重教学四要素的相互合作 |
第5 章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案例及实践 |
5.1 研究目的 |
5.2 研究方法 |
5.3 研究工具 |
5.4 培养数学高阶思维能力的项目化学习教学设计案例 |
5.4.1 数学项目化学习案例一:《芳贺定理与折纸艺术》 |
5.4.2 数学项目化学习案例二:《利用45°及30°三角尺拼角》 |
5.4.3 数学项目化学习案例三:《拼图与乘法公式》 |
5.4.4 数学项目化学习案例四:《拼图与因式分解》 |
5.4.5 数学项目化学习案例五:《从折纸中探索特殊角的三角函数》 |
第6 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初中生数学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B 高阶思维行为测评量规 |
附录C 项目化学习下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的调查问卷 |
附录D 高阶思维能力测试卷 |
附录E 学习效果问答卷 |
致谢 |
(7)思维导图视角下初中三角形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问题、方法及框架 |
2 思维导图概述 |
2.1 思维导图的涵义 |
2.2 思维导图的要素 |
2.3 思维导图的特点 |
2.4 思维导图的绘制 |
2.5 思维导图的作用 |
2.6 思维导图与概念图的区别 |
3 利用思维导图解读初中三角形教学内容 |
3.1 整体把握初中“三角形”教材 |
3.2 解读“相似三角形”&“锐角三角函数”内容 |
4.利用思维导图促进初中三角形教学的基本方法 |
4.1 利用思维导图,明确学习任务 |
4.2 利用思维导图,构建知识框架 |
4.3 利用思维导图,促进知识应用 |
4.4 利用思维导图,优化认知结构 |
4.5 利用思维导图,促进小组合作 |
5 利用思维导图的“锐角三角函数”新课教学案例研究 |
5.1 教学思路 |
5.2 教学实施 |
5.3 教学反馈 |
5.4 研究启示 |
6 利用思维导图的“锐角三角函数”复习课教学案例研究 |
6.1 教学思路 |
6.2 教学实施 |
6.3 教学反馈 |
6.4 研究启示 |
7 研究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总结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SOLO分类理论 |
致谢 |
(8)初中数学复习课的教学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的必要性 |
1.3 研究综述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初中数学复习课教学设计理论依据 |
2.1 复习课的界定 |
2.1.1 复习课的定义与作用 |
2.1.2 复习课的教学现状 |
2.1.3 复习课的基本理论 |
2.1.4 复习课的教学目标与应该注意的问题 |
2.1.5 复习课应遵循的原则 |
2.2 复习课的教学设计 |
2.2.1 教学设计的概念 |
2.2.2 教学设计要考虑的因素 |
2.2.3 初中数学复习课与教学设计的联系 |
第3章 初中数学复习课教学设计现状调查及分析 |
3.1 关于学生的问卷调查 |
3.1.1 调査目的 |
3.1.2 调查对象 |
3.1.3 调查问卷的设计 |
3.1.4 调查问卷的结果和分析 |
3.2 关于教师的问卷调查 |
3.2.1 调査目的 |
3.2.2 调査对象 |
3.2.3 调查问卷的设计 |
3.2.4 调查问卷的结果和分析 |
3.3 问卷调査的结果和分析 |
第4章 初中数学复习课教学设计的策略 |
4.1 以学生为主体,把主动权交给学生 |
4.2 多媒体教学,提高复习效率 |
4.3 思维导图,构建整体框架 |
4.4 创设情景,活跃课堂氛围 |
4.5 一题多解,多种解法探究 |
4.6 一题多变,变式训练强化 |
4.7 合理评价,师生共同激励 |
4.8 共性问题,着重重点强调 |
4.9 分层作业,布置重在落实 |
4.10 课本题目,重视深挖讲解 |
4.11 题目归类,总结解题方法及规律 |
4.12 问题串联,启发学生思维 |
第5章 初中数学复习课教学设计及教学设计案例 |
5.1 初中数学复习课的分类 |
5.2 初中数学专题复习课教学设计 |
5.3 初中数学章节复习课教学设计案例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初中数学复习课学情调查问卷(学生) |
附录 2 初中数学复习课教学设计调查问卷(教师) |
附录 3 《一元二次方程》章节复习教学设计案例 |
致谢 |
(9)初中生数学认知结构现状研究 ——以一次、二次函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认知结构 |
2.2 数学认知结构 |
2.2.1 数学认知结构的概念 |
2.2.2 数学认知结构的特征 |
2.2.3 数学认知结构的测评 |
2.3 初中数学函数的相关研究 |
2.3.1 有关初中函数教学的研究 |
2.3.2 有关初中函数认知的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调查设计与实施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与工具 |
3.3 调查问卷设计 |
3.3.1 函数部分测试试题 |
3.3.2 数学认知结构测试卷 |
3.3.3 个案访谈提纲 |
3.4 调查实施 |
第4章 调查结果分析 |
4.1 函数部分测试结果与分析 |
4.1.1 有关二次函数取值范围的选择题 |
4.1.2 结合实际列二次函数关系式的填空题 |
4.1.3 有关二次函数的综合性解答题 |
4.1.4 函数部分测试小结 |
4.2 数学认知结构测试结果与分析 |
4.2.1 函数概念域的认知情况分析 |
4.2.2 函数概念系的认知情况分析 |
4.2.3 函数命题域的认知情况分析 |
4.2.4 函数命题系的认知情况分析 |
4.2.5 初中生函数认知结构的量化分析 |
4.3 个案访谈结果与分析 |
4.4 调查总结 |
第5章 构建数学认知结构的教学策略 |
5.1 初中函数陈述性知识的教学策略 |
5.1.1 动机激发策略 |
5.1.2 精加工策略 |
5.1.3 组织策略 |
5.2 初中函数程序性知识的教学策略 |
5.2.1 变式训练策略 |
5.2.2 提升元认知策略 |
第6章 教学案例设计 |
6.1 《变量与函数》教学设计 |
6.2 《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教学设计 |
第7章 结论与反思 |
7.1 研究的结论 |
7.2 研究的反思 |
7.3 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初中生函数部分测试试题 |
附录B: 数学认知结构调查问卷 |
附录C: 个案访谈提纲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初中数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克拉玛依市初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提出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2 文献述评 |
2.1 数学实验的提出 |
2.2 数学实验的理论已有的研究 |
2.3 数学实验理论结合实践已有的研究 |
3 相关理论概述 |
3.1 概念界定 |
3.2 理论基础 |
4 初中数学实验教学的现状调查 |
4.1 调查的方案 |
4.2 调查的实施 |
4.3 调查结果与分析 |
5 数学实验教学的实施策略 |
5.1 做好数学实验教学前的准备 |
5.2 明确数学实验教学实施的步骤 |
6 数学实验教学在初中数学课堂的实验设计与研究 |
6.1 实验方案 |
6.2 实验过程 |
6.3 实验数据分析 |
6.4 数学实验教学课例设计 |
7 结论与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提出建议 |
附录 |
附录1:克拉玛依市初中数学实验教学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2:克拉玛依市初中数学实验教学现状访谈提纲 |
附录3:数学实验教学课堂观察记录(部分) |
附录4:初中数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研究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构造直角三角形求三角函数值(初二、初三)(论文参考文献)
- [1]网络画板在逻辑推理素养培养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以初中几何教学应用为例[D]. 巩江源. 西北师范大学, 2021
- [2]APOS理论下初高中三角函数教学衔接调查研究[D]. 郭见孙. 江西师范大学, 2021(12)
- [3]初中数学“问题驱动式”教学设计的研究与实践[D]. 杨蕊. 延安大学, 2021(11)
- [4]中学数学中三角函数的教学研究与解题分析[D]. 盛冰洁. 安庆师范大学, 2021(12)
- [5]基于CPFS结构理论的“解三角形”教学设计研究[D]. 黄珂. 喀什大学, 2021(07)
- [6]面向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的初中数学项目化学习的思考与实践[D]. 龙海蜀.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7]思维导图视角下初中三角形教学研究[D]. 邓媛. 四川师范大学, 2020(12)
- [8]初中数学复习课的教学设计[D]. 范洋. 湖南理工学院, 2020(02)
- [9]初中生数学认知结构现状研究 ——以一次、二次函数为例[D]. 李建武.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5)
- [10]初中数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克拉玛依市初中为例[D]. 龚婷. 新疆师范大学,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