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潭江河性分析及整治工程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江辽,尹小玲,朱磊[1](2015)在《潮汐河口概化感潮河段的数值模拟试验》文中指出为解决潮汐河口水动力数值模拟中常见的模拟困难问题,以珠江黄茅海河口和崖门水道为例,采用Delft3D二维水动力模块进行数值模拟试验,在仅考虑其基本纳潮特性条件下,概化崖门上游感潮河道,模拟黄茅海河口和崖门水道的水动力过程,并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潮汐河口水动力数值模拟中,当缺乏上游感潮河道实测资料,或为节省资源而缩减计算范围而导致无法将实际潮区边界作为上游边界时,概化方法可为解决其相关模拟困难问题提供参考。
冯永强[2](2014)在《H镇第二污水处理厂BOT项目商业计划书》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经济已经连续高速增长35年,随着城镇化规划的开展,以及国家对节能减排达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特别是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已经纳入“十二五”规划,届时全国至少需新建1184座城镇污水处理厂,建制镇污水处理率须达30%以上,城镇小型污水处理项目市场前景广阔。H镇作为工业发展在通过近10年来的发展,形成了4个较具规模的工业园区,招商引资力度也在不断加大,同时招商难度也在加大,因为最近各个工业及商业项目都因环评手续被拖延甚至搁置,经济发展已经严重受制于环境问题。亟需新建H镇第二污水处理厂,但碍于地方财政困难,采用BOT模式进行项目开发既可以减少政府对基础设施投入的资金及其带来的负债,又可以将企业的效率、先进的技术以及管理经验引入污水处理的运营中。而本项目商业计划书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进行,本人作为H镇第二污水处理厂BOT项目组成员,利用所学工商管理有关理论知识,不仅为政府提供可行性分析论证,得出该项目能有效改善镇容镇貌,改善周边水环境,提高用水安全等社会环境效益,又具有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经济效益。另外,本文阐述了BOT项目运作的各个阶段,以及项目管理和人力资源配置,通过对该项目作详细的财务分析,从净现值法、内部报酬率法、动态回收期法、盈亏平衡分析等方面多角度分析项目的融资方案及运营计划的可行性,使投资者能开拓市场,能得到合理的回报,然后通过系统分析BOT项目融资模式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提出风险控制的措施,得出项目可行性的结论,为日后更多方面的公共设施建设与民间资本的合作提供成功例证打好基础。
相文玺[3](2012)在《广西防城港市沙潭江中心区防洪防潮项目风险评价与防范》文中研究表明当前,在国家的大力推动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国的防洪防潮项目得到了迅猛快速发展。中国受洪水威胁的城市都制定了城市防洪防潮项目规划,按计划修建了城市防洪防潮工程和大量流域防洪防潮工程,使城市防洪防潮能力有所加强。但是由于防洪防潮项目的建设周期长、实施环节多、投资额巨大,存在着许多不确定性因素,如果不能及时对其进行准确预测和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将会对项目方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甚至有可能造成比较严重恶劣的社会影响。因此,对防洪防潮项目进行风险评价与防范显得十分必要。本文根据风险评价的有关理论,以广西防城港市沙潭江中心区防洪防潮项目为研究对象,对防洪防潮项目进行风险识别和评估,并提出了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首先根据防洪防潮项目的特点,对防洪防潮项目中存在的风险进行了识别,确定了18项影响防洪防潮项目的风险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广西防城港市沙潭江中心区防洪防潮项目的风险递阶层次结构图。然后,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防洪防潮项目的风险进行了综合评价,得出该项目的综合风险处于一般风险水平。最后,在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价的基础上,结合项目实际情况,提出防洪防潮项目风险的风险应对措施,对不同的风险因素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以期望将防洪防潮项目的风险降到最低水平,从而保证防洪防潮项目的顺利实施。
陈平[4](2004)在《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与承载能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水资源是基础自然资源,是生态环境的控制性因素之一;同时,又是战略性经济资源,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展望将来,水资源正日益影响全球的环境与发展。我国人民在历史发展中,贯穿着与频繁水旱灾害的斗争。新中国成立后,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建设,取得了兴利除害的重大成就,我国以占全球约6%的可更新水资源、9%的耕地,支持了占全球22%人口的温饱和经济发展。但是,在水资源开发利用的进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更为复杂的新情况和新问题。1998年长江和嫩江的大洪水、90年代初以来黄河断流和北方地区沙尘暴的日趋严重、江河湖海的水污染,业已引起全国人民甚至世界的关注。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与承载能力的研究,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协调发展问题,不仅涉及到技术问题,而且涉及到经济、社会和政策上的问题,对此如何进行量化研究,特别是非技术因素方面的量化研究,是当今水文水资源研究领域中十分突出的问题。 本文在总结了国内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依据可持续发展观点,从水资源开发利用和承载能力等基本概念出发,对具体完整的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与承载能力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系统论及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在摸清区域水资源数量、质量及其分布规律,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和存在问题,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历程的基础上,依据可持续发展观点,深入研究区域国民经济发展用水和生态环境用水的关系,探索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及合理的需水量,提出符合国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水资源合理配置方案,分析水资源承载能力,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科学决策的依据。最后,根据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与承载能力研究的相关理论、模型和方法,对江门市的水资源开发利用与承载能力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
李宇[5](2003)在《潭江河性分析及整治工程设计》文中研究表明潭江位于珠江三角洲西南部,下连崖门水道,受潮汐作用强,河宽水深,自然条件较好,整治标准由目前四级航道提高到三级航道。本设计在对该水道河性研究分析基础上,提出综合整治的工程措施,对潮汐河流整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潭江河性分析及整治工程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潭江河性分析及整治工程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潮汐河口概化感潮河段的数值模拟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引言 |
2计算模型及试验验证 |
2.1研究区概况 |
2.2计算模型 |
2.3边界条件 |
2.4试验验证 |
3计算结果与分析 |
4结论 |
(2)H镇第二污水处理厂BOT项目商业计划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图表清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BOT项目的相关理论研究 |
1.2.2 BOT项目的相关应用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向 |
第二章 项目背景介绍 |
2.1 项目所在地概况 |
2.2 供水现状及规划 |
2.2.1 供水现状 |
2.2.2 供水规划 |
2.3 项目投资环境分析 |
2.4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
2.4.1 落实国家和地方有关政策及规划的要求 |
2.4.2 缓解水资源紧张和保证工业园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
2.4.3 改善工业园区的投资环境及周边环境的需求 |
2.5 项目技术分析 |
2.5.1 工艺选择的原则 |
2.5.2 工艺的选择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项目SWOT分析 |
3.1 本项目污水处理市场分析 |
3.1.1 国内污水处理市场分析 |
3.1.2 本项目污水处理市场分析 |
3.2 本项目的SWOT分析 |
3.2.1 利用BOT建设城镇污水处理厂的优势 |
3.2.2 利用BOT建设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劣势 |
3.2.3 BOT建设污水处理厂的机会 |
3.2.4 BOT方式面临的威胁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项目运作管理 |
4.1 项目运作流程 |
4.1.1 前期准备阶段 |
4.1.2 招投标阶段 |
4.1.3 合同签订阶段 |
4.1.4 项目建设运营阶段 |
4.1.5 项目转让移交阶段 |
4.2 项目管理和人力资源配置 |
4.2.1 项目建设阶段的管理与人员配置 |
4.2.2 项目运营阶段的管理与人员配置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项目开发和财务分析 |
5.1 项目的开发安排 |
5.2 项目的投资估算 |
5.2.1 项目的基建投资 |
5.2.2 项目的收入 |
5.2.3 项目的运营成本 |
5.3 财务报表分析 |
5.4 盈利能力分析 |
5.4.1 净现值分析 |
5.4.2 内部报酬率分析 |
5.4.3 动态回收期 |
5.4.4 盈亏平衡分析 |
5.4.5 敏感性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项目风险分析与控制 |
6.1 项目面临的主要问题 |
6.1.1 政策不明确与管理混乱 |
6.1.2 污水处理收费价格机制不完善 |
6.1.3 项目效益较低 |
6.1.4 保障体系不健全和合同不完备 |
6.2 项目面临的主要风险 |
6.2.1 本BOT项目的风险类别 |
6.2.2 项目风险分析 |
6.3 风险管理及对策 |
6.3.1 加强项目管理防控自身风险 |
6.3.2 完善体制转移和降低项目外部环境风险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3)广西防城港市沙潭江中心区防洪防潮项目风险评价与防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引言 |
0.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0.1.1 研究背景 |
0.1.2 研究意义 |
0.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0.2.1 国外风险评价研究现状 |
0.2.2 国内风险评价研究现状 |
0.3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0.3.1 研究内容 |
0.3.2 研究方法 |
0.4 研究的技术路线与创新 |
0.4.1 技术路线 |
0.4.2 本文的创新点 |
1 防洪防潮项目风险评价的一般理论 |
1.1 防洪防潮项目的概念、特点 |
1.1.1 防洪防潮项目概念 |
1.1.2 防洪防潮项目的特点 |
1.2 风险及风险评价的概念 |
1.2.1 风险概念 |
1.2.2 风险评价概念 |
1.3 项目风险评价的目标和步骤 |
1.3.1 项目风险评价的目标 |
1.3.2 项目风险评价的步骤 |
2 广西防城港市沙潭江中心区防洪防潮项目概述 |
2.1 广西防城港市沙潭江中心区防洪防潮项目背景概述 |
2.1.1 项目背景 |
2.1.2 项目环境 |
2.2 项目概况 |
2.2.1 地理位置 |
2.2.2 建设规模与任务 |
2.2.3 工程建设 |
2.2.4 生产工艺与过程分析 |
2.2.5 用海施工方案及填方量 |
2.2.6 项目所在地用海现状 |
2.3 项目用海的风险分析 |
2.3.1 项目用海的风险分析 |
2.3.2 项目用海对海洋功能的风险分析 |
2.3.3 项目用海对周边利益相关者的风险分析 |
2.4 广西防城港市沙潭江中心区防洪防潮项目管理现状 |
3 广西防城港市沙潭江中心区防洪防潮项目风险识别 |
3.1 防洪防潮项目风险识别方法 |
3.1.1 工作结构分解法 |
3.1.2 德尔菲法 |
3.1.3 检查表法 |
3.2 广西防城港市沙潭江中心区防洪防潮项目风险因素分解 |
3.3 广西防城港市沙潭江中心区防洪防潮项目风险识别 |
4 广西防城港市沙潭江中心区防洪防潮项目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 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方法选择 |
4.1.1 层次分析法 |
4.1.2 模糊综合评价法 |
4.2 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5 广西防城港市沙潭江中心区防洪防潮项目风险评价模型 |
5.1 用 AHP 确定风险评价权重 |
5.1.1 确定项目各风险因素的权重 |
5.1.2 AHP 评价结果 |
5.2 风险模糊评价 |
5.3 风险评价模糊矩阵计算 |
5.4 风险综合评价 |
5.4.1 风险等级划分 |
5.4.2 防潮防洪工程项目的综合风险评价 |
6 广西防城港市沙潭江中心区防洪防潮项目风险应对措施 |
6.1 技术风险的应对措施 |
6.2 经济风险的应对措施 |
6.3 管理风险的应对措施 |
6.4 自然风险的应对措施 |
6.5 社会风险的应对措施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与承载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水资源开发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
1.1.1 水资源的涵义 |
1.1.2 中国水资源问题 |
1.1.3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
1.1.4 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
1.1.5 水资源的战略性转变 |
1.2 水资源承载能力的概念和特性及影响因素 |
1.2.1 水资源承载能力的概念 |
1.2.2 水资源承载能力的特性 |
1.2.3 影响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因素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水资源开发利用与承载能力理论研究 |
2.1 水资源开发利用与承载能力的研究内容 |
2.1.1 水资源开发利用研究内容 |
2.1.2 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内容 |
2.1.3 水资源开发利用与承载能力影响因素 |
2.2 水资源开发利用与承载能力研究方法 |
2.2.1 单要素水资源承载力计算法 |
2.2.2 多分量水资源承载力指数法 |
2.2.3 水资源承载力要素分类综合分析法 |
2.3 水资源开发利用与承载能力研究模型介绍 |
2.3.1 人口模型 |
2.3.2 宏观经济模型 |
2.3.3 生态环境需水模型 |
2.3.4 水资源模拟模型 |
2.3.5 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多目标情景分析模型与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
第三章 水资源开发利用与承载能力计算与评价研究 |
3.1 多目标情景分析法机理研究 |
3.1.1 水资源系统模拟模型 |
3.1.2 多目标情景分析法原理 |
3.1.3 多目标情景分析系统操作步骤 |
3.2 水资源承载能力多目标分析模型 |
3.2.1 多目标分析模型的任务 |
3.2.2 目标函数的确定 |
3.2.3 模型体系与约束条件的确定 |
3.3 水资源承载能力综合评价研究 |
3.3.1 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
3.3.2 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方法 |
第四章 研究区域基本情况 |
4.1 自然条件概况 |
4.1.1 地形地貌 |
4.1.2 气候特征 |
4.1.3 土壤植被 |
4.1.4 河流水系 |
4.1.5 降水、径流、蒸发与泥沙 |
4.2 水资源分区 |
4.2.1 水资源分区 |
4.2.2 水资源分区情况概述 |
4.3 研究区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
4.3.1 人口 |
4.3.2 GDP及工农业产值 |
4.3.3 农业指标 |
4.4 水资源特点及影响分析 |
4.4.1 江门市水资源特点 |
4.4.2 降水量的变化及对水资源的影响 |
4.5 地表水水质 |
4.5.1 河流水质现状评价 |
4.5.2 水库水质现状评价 |
4.6 水功能区水质分析 |
4.6.1 江门市水功能区区划统计 |
4.6.2 水功能区达标评价 |
4.6.3 地表水供水水源地水质评价 |
4.6.3.1 评价站点基本情况 |
4.6.3.2 水源地水资源现状评价 |
4.7 水资源评价 |
4.7.1 地表水资源量 |
4.7.2 地下水资源量 |
4.7.3 水资源总量和水量平衡 |
第五章 江门市水资源供需分析与承载力研究 |
5.1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 |
5.1.1 水利工程概况 |
5.1.2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5.1.3 用水水平及效率分析 |
5.1.4 用水量变化趋势分析 |
5.1.5 水质现状与评价 |
5.1.6 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分析 |
5.2 水资源承载力研究 |
5.2.1 水资源承载能力计算情景设计 |
5.2.2 水资源承载能力计算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主要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着作 |
硕士期间主持和参与的研究项目 |
致谢 |
四、潭江河性分析及整治工程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潮汐河口概化感潮河段的数值模拟试验[J]. 江辽,尹小玲,朱磊. 水电能源科学, 2015(08)
- [2]H镇第二污水处理厂BOT项目商业计划书[D]. 冯永强. 华南理工大学, 2014(02)
- [3]广西防城港市沙潭江中心区防洪防潮项目风险评价与防范[D]. 相文玺. 中国海洋大学, 2012(03)
- [4]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与承载能力研究[D]. 陈平. 武汉大学, 2004(05)
- [5]潭江河性分析及整治工程设计[J]. 李宇. 珠江水运, 20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