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图解法推导概率的加法公式

用图解法推导概率的加法公式

一、用图示法推导概率的加法公式(论文文献综述)

丁子怡[1](2018)在《初中数学中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研究与应用》文中指出随着我国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中考改革的日益深化,我们注意到当今的数学教育不仅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加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关键能力,注重考查学生是否掌握了一定的数学思想方法。数形结合作为一个重要的数学思想和一种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贯穿于整个初中数学教材的始终。它利用了数与形之间的关系,把抽象的代数语言与形象直观的几何图形联系起来,实现了数与形的相互转化,从而使抽象问题形象化,复杂问题简单化,有助于发散学生的思维,拓宽学生的思路。本文在查阅了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发现中学教学中有关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内容一直受到一线老师们的广泛关注,并搜索、整理了在上海市近十年的中考数学试卷中,体现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题号和题量,研究发现中考对这部分的考查非常频繁且所占比例很高。在第三章,调查了解了上海市初中数学教师和初中生对于数形结合思想的认识和应用情况,通过调查发现,教师在教学中有一定的渗透意识并能有所贯彻,但缺乏一定的系统性;学生对数形结合的理解和应用比较到位,但还不是很全面,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老师和学生没有从宏观的角度去感受数形结合思想方法在初中数学知识内容中的整体地位。因此本文在第四章,大致把初中数学知识点分成六大类,结合部分案例分析了数形结合在每一大类知识点中的呈现和运用,梳理了沪教版数学教科书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章节内容分布。并结合调查和对教材的分析,在第六章中设计了一套能够有效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训练习题案例,设计的关键是根据初中数学知识螺旋上升的特点和初中生的认知水平,把渗透过程分成“生长期”、“成熟期”和“应用期”三个阶段,在每个阶段中分别对“以形助数”和“以数解形”进行设计,提高学生对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应用能力,并为一线中学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方便。本文挖掘教材中所蕴涵的数形结合思想方法,以期让更多的数学教师能够注重对学生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和数学素养,领悟数学的价值。最后,笔者针对研究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反思并结合自己的看法提出一些建议。期望本研究能在理论和实践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崔蕾[2](2017)在《基于成分数据的异方差线性回归分析研究》文中指出异方差是线性回归中常遇到的一个问题,当模型中随机误差项具有异方差性时,广义最小二乘法是对回归参数进行估计的一个有效方法,其中,随机误差项的方差估计是广义最小二乘法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在欧氏空间中,基于分组数据的两阶段估计法由于分组组数不确定,导致方法不稳定,且容易损失样本信息.而基于正交表的异方差估计方法可以扩大样本量.因此,将两个方法结合起来,可以有效的提高估计的准确性.成分数据经常出现于经济,地理,药物等学科中.一般解决成分数据的方法为将成分数据转换为欧氏数据,再对欧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随着单形空间理论的不断完善,直接在单形空间对成分数据进行统计推断成为一个研究的热点问题.当成分数据线性回归中存在异方差问题时,已有的单形空间中普通最小二乘法会降低估计的精度.于是,这里考虑对单形空间中的广义最小二乘法进行推导.本文主要做了以下工作:首先,介绍选题的背景和意义,成分数据和异方差现有的研究成果,以及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其次,介绍了成分数据的定义,性质,变换等相关知识和已有的解决异方差问题的主要方法.再次,在分组数据两阶段估计法的基础上,利用等水平正交表对其进行改进,并研究了当自变量变换范围相差较大时,混合水平正交表的优越性和适用范围,最后从模拟和实例两方面证实了改进后的方法更精确.然后,利用单形空间中定义的运算,推导出单形空间中的广义最小二乘法,并证明此方法和欧氏空间中的广义最小二乘法具有一致性,最后用模拟试验和实例分析表明,当成分数据具有异方差性时,利用单形空间中的广义最小二乘法可以得到比普通最小二乘法更准确的估计.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并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盛晓伟[3](2015)在《概率加法公式的简单推导》文中研究表明基于两个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推导出了35个事件的概率加法计算公式。通过总结多个事件概率加法公式的一般规律,得到n个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

刘飞[4](2014)在《刘徽注《九章算术》的逻辑思想研究》文中指出刘徽注《九章算术》是《九章算术》和刘徽对其所作的注这两个部分组成。它是中国古代数学史上的经典着作,含有丰富的逻辑思想,特别是刘徽注更为明显。前人对刘徽注《九章算术》的逻辑思想研究,从研究方法层面,主要表现为形式逻辑的方法和文化比较分析的方法等等。比如,从形式逻辑方法中的定义、推理、逻辑规律以及理论体系等等方面,来考察刘徽注《九章算术》的逻辑思想;也有从中西文化比较或中国古代逻辑的视角来探讨刘徽注《九章算术》的逻辑思想。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本文将继续使用形式逻辑方法来研究刘徽注《九章算术》;再引入非形式逻辑的论证理论和广义论证来分析刘徽注的论证特点;最后,用数学方法论来阐明刘徽注在方法方面的独特之处。形式逻辑、非形式逻辑与数学方法论是三种不同维度或视域下的研究方法。三者的结合能够保证较为全面地分析刘徽注《九章算术》的逻辑思想。由于数学与逻辑具有密切联系,那么,使用形式逻辑方法来研究刘徽注《九章算术》的逻辑思想就具有一定合理性。在形式逻辑的视域下,本文简要介绍了《九章算术》和刘徽以及相关的时代背景,并简单探讨了《九章算术》在编排方面的逻辑特点;再从概念、推理、逻辑规律以及相关理论体系等几个方面,较为全面地分析了刘徽注所能展现出的逻辑特点;然后,进一步分析了欧几里得几何学与刘徽注《九章算术》在圆周率问题与勾股定理上的异同,从而区分了欧氏几何学与刘徽注《九章算术》在逻辑推理与数学证明方面的不同特征。由于刘徽注的具体论述形式多为论证,并且带有独特的文化因素,所以,本文采用了非形式逻辑的论证理论来研究其论证特点。具体来说,本文采用的非形式逻辑的论证方法是图尔敏论证模型方法,通过它能够表征刘徽注的论证模式并分析其论证效果。鉴于文化因素对论证的影响力,本文引入了广义论证理论,并把其中的广义论证五要素添入图尔敏模型中,揭示出刘徽注在论证上的逻辑文化特征。前两个视域下的研究所针对的是具体的数学内容,而在第三个视域下,用数学方法论来研究刘徽注《九章算术》,则是从更深的方法论层面来探讨刘徽注在数学方法上的逻辑特点。在这一层面,刘徽使用较多的是抽象分析方法与化归方法,特别是化归方法中的关系映射反演原则的方法。在刘徽注中,它对于解决一类难度较大的数学问题很有帮助。以上的三个维度或视域之间既相对独立又有密切联系。形式逻辑视域注重研究刘徽注《九章算术》本身所具有的逻辑内容,而非形式逻辑视域注重研究刘徽注在论证方面的特点。虽然形式逻辑与非形式逻辑都有研究论证的内容,但非形式逻辑所探讨的论证更能突出刘徽注在文化意义上的特征。然而,这两个方面所探讨的内容都没有涉及到方法论层面,所以,有必要从数学方法论视域来对刘徽注《九章算术》的数学方法进行专门分析,探究出刘徽注《九章算术》在数学方法上的特点,更深入地研究其逻辑思想。所以,从以上这三个维度或视域来进行研究,能够较为全面且充分地探讨刘徽注《九章算术》的逻辑思想,这也是对前人工作的一种推进。

庞雅丽[5](2011)在《职前数学教师的MKT现状及发展研究》文中指出过去二十多年来,不断有研究表明,数学教师的知识和技能影响着学生的课堂经历及其数学认知结果,也影响着数学教育改革的实施情况.在学者们致力于研究在职数学教师知识的同时,职前数学教师应该具备怎样的数学知识以便为未来的教学工作做准备也日益受到关注.如何促进教师知识的发展成为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关于数学教师知识的实证研究经历了几种不同的研究取向,从关注教师特征到关注数学知识或关注整体知识结构,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将关注点转向教学与学生,真正测量“教学需要的数学知识”(MKT).鉴于国内关于职前数学教师的知识准备的研究较为稀少,缺乏系统深入的促进职前数学教师知识发展的实证性研究,本研究旨在刻画我国大陆职前数学教师的MKT现状,探索发展职前数学教师MKT的有效策略.本研究分为两个阶段进行,首先,提出了PT-MKT的结构框架并开发了PT-MKT的测量工具,采用问卷测试法研究了职前数学教师的MKT现状.其次,设计了一项基于课堂教学视频分析的干预方案,采用准实验研究的方法,检测了干预对职前数学教师MKT、学习动机,以及分析教学的能力这三方面的影响.研究得到如下结论:(1)职前数学教师的MKT整体水平不容乐观,具体从各知识子类别来看,除了在一般内容知识上表现优异之外,他们的专门内容知识、内容与学生的知识、内容与教学的知识均比较有限,横纵向内容知识尤其薄弱.相对而言,职前数学教师的学科内容知识水平显着高于教学内容知识水平.(2)重点师范院校职前数学教师的MKT水平显着高于一般师范院校的职前数学教师,其差异性主要体现在专门内容知识、横纵向内容知识、内容与学生的知识这三个子类别上.(3)基于课堂教学视频分析的干预方案有助于提高职前数学教师分析教学的能力和学习动机,能够促进职前数学教师MKT的发展.最后,根据上述研究结论,就职前数学教师教育提出一些建议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张海永[6](2010)在《概率加法公式新定理》文中认为在一般概率加法公式的基础上提出可列概率加法公式定理,同时给出了可列概率加法公式成立的充要条件,据此定理得出了一个有价值的推论.

陈伟衡[7](2009)在《基于Kalman滤波的多站定位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单站无源定位与跟踪技术由于自身不辐射电磁波,在电子侦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由于自身测量特点的限制,单站定位跟踪在远距高精度条件下的应用受到较大的限制。多站跟踪定位由于融合了多站测量的目标状态信息,更有利于准确获取目标的运动状态信息,借助于特定滤波处理算法,系统跟踪定位精度则可以进一步提高。本课题正是在这种应用背景下展开的。本文首先介绍了雷达测量基本原理,采用了基于多测量基站目标跟踪定位方法模型。针对非线性定位方程组,讨论了非线性方程的求解问题,确定了对应的求解方法。分别研究了测量基站坐标误差与距离测量误差对定位精度的影响水平,为了提高测量解算精度,对基站布设方式进行了优化。作为跟踪定位系统中滤波方法应用的理论基础,还介绍了基本的自适应滤波理论和基本Kalman滤波原理。本文重点介绍了几种在目标跟踪系统中应用的经典统计信号处理算法。在对比了经典线性Kalman滤波器算法,EKF(扩展Kalman滤波器),UKF(采样型Kalman滤波器),MAUKF(衰减记忆Kalman滤波器)算法的主要优缺点后,以UKF算法作为主要理论研究方向。由于UKF是一种针对非线性系统应用的滤波方法,且具有滤波精度高的特点,所以本文采用UKF作为提高系统定位精度的滤波方法。在UKF计算过程中,为了降低计算复杂性,在Unscented变换中,通过引入单位矩阵,把UKF改进为FMSRUKF(固定矩阵平方根Kalman滤波器)算法。详细阐述了FMSRUKF的改进过程及运算特点,说明了FMSRUKF的运算优越性,在远距遥测跟踪应用背景下对UKF、MAUK、FFUSRUKF分别进行了相同条件下的目标跟踪定位仿真,对比仿真结果,证明了在高斯白噪声背景下非线性系统中,FMSRUKF算法UKF和MAUKF有更好的鲁棒性和更高的计算精度。

张燕[8](2007)在《有关利率的研究 ——利率互换和可转换债券》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研究的对象是利率,利率的应用很广,是经济生活中最受关注的变量之一。利率不仅影响着日常生活,还影响着企业和家庭的经济决策。尤其是在金融上面,几乎所有的金融工具都和利率密切相关。股票,期权,债券以及其他金融衍生产品的价格都直接受利率涨跌的影响。总之,不论是宏观上还是微观上利率的研究都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共分四章,第一和第二章是介绍部分,主要介绍了利率的基本情况和一些必要的数学知识。第三和第四章是研究部分,主要研究了利率互换的实质和可转换债券的定价方程。本文所做的工作主要体现在第三和第四章。第三章,对利率互换研究时,有别于经济类的研究角度,从数学的思维出发,推导出互换时浮动利率和固定利率两值所需满足的一个关键等式。第四章,以可转换债券为基础,重点研究了对冲法和蒙特卡罗法,研究发现,在用对冲法进行期权债券定价方程的推导时,有一些技巧,如果实际中企业的金融证券的构成比较复杂,推导时可以将条件简化,结果一样,从而大大方便了整个运算过程,文中用可转换债券定价方程的几种推导证明了结论的正确性。另一方面,对蒙特卡罗法,为了提高其精确度和效率,受对偶蒙特卡罗法启发,设计了一种更新的推导方法,起名权值蒙特卡罗法,并用实验数据证明了这种方法的优越性。

黄斌[9](2002)在《用图示法推导概率的加法公式》文中提出论述了关于概率的加法公式的一种直观推导法——图示法,阐明了图示法的原理,给出了推导过程.

二、用图示法推导概率的加法公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图示法推导概率的加法公式(论文提纲范文)

(1)初中数学中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意义
    1.3 核心概念界定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1 有关学生解题的文献研究
        2.1.2 有关教师教学的文献研究
        2.1.3 心理学视角的相关研究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2.2 表征理论
        2.2.3 认知发展理论
第3章 教学实践中应用数形结合的调查研究
    3.1 调查与研究
    3.2 调查结果与分析
        3.2.1 学生对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认识与理解
        3.2.2 数形结合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渗透情况
        3.2.3 学生对数形结合应用能力的现状
第4章 数形结合思想在沪教版教材中的体现
    4.1 教材知识体系概述
    4.2 教材中的数形结合
        4.2.1 数与式
        4.2.2 方程与不等式
        4.2.3 函数与图像
        4.2.4 图形与几何
        4.2.5 图形的变化
        4.2.6 统计与概率
第5章 数形结合在数学学习中的渗透训练与应用
    5.1 渗透过程的生长期
        5.1.1 以形助数的“生长”,直观解题方法
        5.1.2 以数解形的“生长”,精化解题方法
    5.2 渗透过程的成熟期
        5.2.1 以形助数的明朗化
        5.2.2 以数解形的明朗化
    5.3 渗透过程的应用期
        5.3.1 以形助数的灵活化
        5.3.2 以数解形的灵活化
第6章 研究总结与反思
    6.1 本文工作总结
    6.2 研究的反思与不足
        6.2.1 反思与建议
        6.2.2 研究的不足
    6.3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调查问卷
致谢

(2)基于成分数据的异方差线性回归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成分数据研究现状
        §1.2.2 异方差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 成分数据及异方差参数估计法简介
    §2.1 成分数据简介
        §2.1.1 成分数据定义及运算
        §2.1.2 成分数据的变换
        §2.1.3 成分数据的协方差结构
    §2.2 异方差参数估计法简介
        §2.2.1 基于分组的两阶段估计
        §2.2.2 基于正交表的异方差估计
        §2.2.3 异方差一致协方差估计
    §2.3 本章总结
第三章 利用正交表对两阶段估计法的改进
    §3.1 等水平正交表到混合水平正交表的推广
        §3.1.1 混合水平正交表
        §3.1.2 混合水平正交表适用范围
    §3.2 分组数据两阶段估计法的改进
        §3.2.1 基于等水平正交表的分组数据两阶段估计法
        §3.2.2 基于混合水平正交表的分组数据两阶段估计法
        §3.2.3 评价指标
    §3.3 模拟研究
    §3.4 实例分析
    §3.5 本章总结
第四章 成分数据异方差线性回归分析
    §4.1 成分数据异方差参数估计
        §4.1.1 成分数据异方差线性回归模型
        §4.1.2 单形空间中的广义最小二乘法
        §4.1.3 经ilr变换后的广义最小二乘法
        §4.1.4 对数比例方差矩阵T的估计
    §4.2 模拟研究
    §4.3 实例分析
    §4.4 本章总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3)概率加法公式的简单推导(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概率加法公式推导
    (一)两个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
    (二)三个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
    (三)四个事件的概率加法计算公式
    (四)五个事件的概率加法计算公式
    (五)n个事件的概率加法计算公式
三、结论

(4)刘徽注《九章算术》的逻辑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 国外研究情况
        (二) 国内研究情况
    四、研究内容
    五、研究方法
    六、创新点与不足
第二章 形式逻辑视域下刘徽注《九章算术》的逻辑思想研究
    一、刘徽注《九章算术》简介
        (一) 刘徽注《九章算术》的时代背景
        (二) 《九章算术》
        (三) 刘徽
    二、形式逻辑方法对刘徽注《九章算术》逻辑思想的探析
        (一) 刘徽注《九章算术》的定义
        (二) 刘徽注《九章算术》的推理
        (三) 刘徽注《九章算术》所使用的逻辑规律
        (四) 刘徽注的算法体系
    三、刘徽注《九章算术》与欧几里得几何学之比较
        (一) 欧几里得几何学
        (二) 二者之比较
    小结
第三章 非形式逻辑视域下刘徽注《九章算术》的逻辑思想研究
    一、刘徽注的论证类型
        (一) 论证
        (二) 论证类型
    二、解析法对刘徽注论证的分析
    三、图示法对刘徽注论证的分析
    四、图尔敏模型方法对刘徽注论证的分析
        (一) 数学论证中的图尔敏模型方法
        (二) 图尔敏模型方法对刘徽注的分析
    五、广义论证方法对刘徽注论证的分析
        (一) 广义论证
        (二) 刘徽注的广义论证五要素
        (三) 图尔敏模型方法对刘徽注的再分析
    小结
第四章 数学方法论视域下的刘徽注《九章算术》逻辑思想研究
    一、数学抽象分析法对刘徽注《九章算术》的分析
        (一) 刘徽注《九章算术》的抽象原则
        (二) 刘徽注《九章算术》的抽象方法
    二、化归方法对刘徽注《九章算术》的分析
        (一) 刘徽注《九章算术》的简单化归
        (二) 刘徽注《九章算术》的关系映射反演原则方法
    小结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5)职前数学教师的MKT现状及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问题
    1.3 研究意义
    1.4 论文结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数学教师知识的内涵
        2.1.1 教师知识的核心:SMK与PCK
        2.1.2 数学教师的SMK
        2.1.3 数学教师的PCK
        2.1.4 数学教师的MKT
        2.1.5 数学教师知识的小结
    2.2 数学教师知识现状的实证研究
        2.2.1 教育成果函数式研究:关注教师特征
        2.2.2 测量教师对具体内容的理解:关注数学知识本质
        2.2.3 测量整体知识结构:关注数学、心理学与教育学知识
        2.2.4 测量教学情境中的数学知识:关注教学与学生
        2.2.5 数学教师知识现状研究的小结
    2.3 数学教师知识的发展研究
        2.3.1 在职数学教师知识的发展研究
        2.3.2 职前数学教师知识的发展研究
        2.3.3 基于课堂教学视频发展职前教师MKT
        2.3.4 数学教师知识发展研究的小结
第3章 研究框架
    3.1 职前数学教师MKT的结构框架
    3.2 职前数学教师MKT的发展框架
第4章 研究方法
    4.1 研究一的研究方法
        4.1.1 研究工具的形成
        4.1.2 研究对象的选取
        4.1.3 测试的实施
        4.1.4 数据编码
        4.1.5 研究工具的效度与信度
    4.2 研究二的研究方法
        4.2.1 研究工具
        4.2.2 研究对象
        4.2.3 研究过程
        4.2.4 数据编码
第5章 研究结果(一):职前数学教师的MKT现状
    5.1 职前数学教师的MKT整体表现
    5.2 职前数学教师在MKT各知识子类别上的表现
        5.2.1 各知识子类别的测试结果
        5.2.2 各知识子类别之间的差异性
    5.3 职前数学教师MKT的学校差异
        5.3.1 MKT整体得分的学校差异
        5.3.2 各知识子类别得分的学校差异
    5.4 职前数学教师MKT现状的小结
第6章 研究结果(二):职前数学教师MKT的发展
    6.1 MKT-Ir的前后测结果
        6.1.1 MKT-Ir的前测结果
        6.1.2 MKT-Ir的后测结果
        6.1.3 MKT-Ir的前后测结果比较
    6.2 学习动机的前后测结果
    6.3 视频分析水平的前后变化
    6.4 干预过程的影响
        6.4.1 干预者的个别指导
        6.4.2 小组讨论
    6.5 被试对基于视频分析的方法的认同度的调查结果
    6.6 小结
第7章 研究结论及建议
    7.1 研究结论及讨论
    7.2 研究的建议
参考文献
    中文参考文献
    英文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PT-MKT测试卷(预测版)
    附录二 PT-MKT测试卷(正式测试版)
    附录三 专家认证问卷
    附录四 视频分析报告单
    附录五 MKT-Ir测试卷(前测版)
    附录六 MKT-Ir测试卷(后测版)
    附录七 无理数学习动机问卷
    附录八 对基于视频分析的方法的认同度的调查问卷
后记

(7)基于Kalman滤波的多站定位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的现状及意义
    1.2 完成的主要工作
    1.3 论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雷达跟踪测量基本理论
    2.1 基本测量方法
    2.2 定位解算模型
    2.3 非线性方程求解
        2.3.1 不动点迭代
        2.3.2 牛顿法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牛顿迭代法求解非线性方程组的仿真分析
    3.1 非线性定位方程求解误差
    3.2 测量站站址布设方法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本自适应滤波理论和LMS 算法
    4.1 自适应和最佳化
    4.2 最小均方(LMS)算法
        4.2.1 最小均方误差滤波器
        4.2.2 正规方程的解
        4.2.3 正交原理
    4.3 最陡下降法
    4.4 最小均方(LMS)算法公式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KALMAN 滤波算法
    5.1 基本KALMAN 滤波算法
        5.1.1 系统模型
        5.1.2 预测
        5.1.3 滤波
        5.1.4 初始条件和Kalman 预测算法流程
    5.2 KALMAN 滤波自适应算法
        5.2.1 算法
        5.2.2 Kalman 自适应滤波性能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KALMAN 滤波算法的应用
    6.1 目标跟踪算法的应用及发展过程
    6.2 KALMAN 滤波跟踪算法特点
    6.3 推广KALMAN 滤波及其特点
    6.4 UKF 滤波器及其特点
    6.5 MAUKF 滤波器及其特点
    6.6 对UKF 算法的改进-FMSRUKF
    6.7 UKF、MAUKF、FMSRUKF 在跟踪系统中的应用
    6.8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全文总结
    7.1 论文总结
    7.2 下一步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攻硕期间所取得的成果

(8)有关利率的研究 ——利率互换和可转换债券(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利率的概况
    1.1 利率的基本情况
        1.1.1 利率的定义
        1.1.2 利率的应用
    1.2 利率的发展情况
        1.2.1 宏观上的研究
        1.2.2 微观上的研究
    1.3 论文框架
第二章 数学知识
    2.1 维纳过程
        2.1.1 马尔科夫性质(Markov property)
        2.1.2 维纳过程(Wiener process)
        2.1.3 股票价格的行为过程
    2.2 Ito定理
        2.2.1 Ito定理(Ito's 1emma)
        2.2.2 多维Ito定理
    2.3 Black-Scholes定价公式
第三章 利率互换
    3.1 金融互换
    3.2 一般利率互换
    3.3 有银行参与的利率互换
第四章 可转换债券
    4.1 可转换债券基本情况
        4.1.1 可转换债券概念与特性
        4.1.2 可转换债券的内容
        4.1.3 可转换债券市场的发展
    4.2 可转换债券定价
        4.2.1 国内外可转换债券定价的研究状况
        4.2.2 可转换债券定价的偏微分方程推导
    4.3 可转换债券的数值解法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9)用图示法推导概率的加法公式(论文提纲范文)

1 图示法的基本原理
2 两个互不相容事件的概率的加法公式
3 两个相容事件的概率的加法公式
4 三个相容事件的概率的加法公式
5 四个相容事件的概率的加法公式
6 有限个相容事件的概率的加法公式

四、用图示法推导概率的加法公式(论文参考文献)

  • [1]初中数学中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研究与应用[D]. 丁子怡.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8)
  • [2]基于成分数据的异方差线性回归分析研究[D]. 崔蕾. 山西大学, 2017(05)
  • [3]概率加法公式的简单推导[J]. 盛晓伟. 教育教学论坛, 2015(04)
  • [4]刘徽注《九章算术》的逻辑思想研究[D]. 刘飞. 南京大学, 2014(05)
  • [5]职前数学教师的MKT现状及发展研究[D]. 庞雅丽. 华东师范大学, 2011(06)
  • [6]概率加法公式新定理[J]. 张海永.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4)
  • [7]基于Kalman滤波的多站定位技术研究[D]. 陈伟衡. 电子科技大学, 2009(11)
  • [8]有关利率的研究 ——利率互换和可转换债券[D]. 张燕. 合肥工业大学, 2007(03)
  • [9]用图示法推导概率的加法公式[J]. 黄斌. 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S1)

标签:;  ;  ;  ;  ;  

用图解法推导概率的加法公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