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嘉汇花园住宅项目通过节能建筑验收

镇江嘉汇花园住宅项目通过节能建筑验收

一、镇江嘉慧花园住宅工程通过节能建筑验收(论文文献综述)

边雨[1](2021)在《以建筑类期刊为源探究中国当代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文中认为我国当代城市住区规划设计自1949年发展至今,涌现了大量的相关理论与实践,为了今后更好的前进,对这一段时期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动态的审视总结必不可少。众多反映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理论及实践演进印记的视角中,建筑类期刊是折射和管窥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历程的一个独特窗口。本文先对1949至今的我国建筑类期刊的产生与发展历程进行梳理,然后利用CKNI数据库,以建筑类期刊为主要检索文献来源,收集1949年至2019年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相关文献,进行去重等整理,最后一共筛选收集论文3091篇。基于建筑类期刊记载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情况分析研究,确定本文的期刊统计范围。本文采用文献计量法,依托Noteexpress等软件进行文献管理和相关数据整理,主要通过对发表年份、关键词的词频进行统计,从时间分布、期刊分布、研究类型、研究主题与热点等方面对中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研究动态进行了统计分析,并重点对主要时间段的内容进行信息与历史事件结合的整理,使用Citespace软件以可视化的形式展现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研究的聚焦点,掌握当前研究现状,总结出建筑类期刊反映的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发展历程。全文以阶段划分及特征描述的方式对建国以来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历程进行梳理,主要分为三个时期:1949-1977年,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1978-1997年的住房改革推进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以及1998年至今的房地产开发主导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通过对不同时期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的社会经济发展背景及相关政策、建筑类期刊中各个时期相关论文的记载情况的研究,总结出不同时期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研究与实践的演变历程,总结其发展特征以及影响因素,以期对日后的相关研究有一定的意义。

王琼[2](2017)在《高密度区微型绿道空间体系建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是:如何让人们更加健康地生活。随着城市由“服务生产”向“服务生活”的目标转型,城市公共交通由“以车为本”向“以人为本”的功能侧偏,以及公众对自身健康的关注从“被动式”就医向日常“主动式”健身的观念转变,步行友好、环境宜人、便捷畅通的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网络成为全面小康社会城市建设的重点,而城市高密度区则是这一任务的重中之重。原有的点状、面状城市公共体育空间显然不能满足人们快节奏、碎时间的日常健身活动,极大地制约了公众的主动健康行为。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网络的形成需要大量线态空间的补充。绿道和街道是城市中两种主要的线态空间,很显然,高密度区线态公共康体空间的建构必须也只能将绿道与街道结合起来,但是目前一方面城市绿道建设分布极不均衡,多集中在景区、边缘区及低密度区,高密度区绿道较为鲜见,社会公平性不足,使用效率与频率有待提高,另一方面街道是城市生活中大量存在的最主要的空间形态,但步行空间严重不足,安全性差,步行环境亟待提高。因此,论文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在城市高密度区土地资源极其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建构线态公共康体空间。2015年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中,关于城市修补1、立体性开发、“窄马路、密路网2”等城市街区的“整合”理念,对高密度区绿道空间的建构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基于此,论文针对城市高密度区现实问题,整合绿道与街道两种空间形态,创新性地引入“微型绿道”的概念,以其尺度、组成及形式的灵活性,适应居民近地健身需求和高密度区的用地现实,重构传统绿道的空间形态。通过对高密度区生态、社会、交通环境的空间整合,探讨了微型绿道植入街区的分类改造模式和节点细节化设计,用以支撑城市高密度区绿道建设,推进我国城镇绿道建设的多样化、系统化、综合化的发展,不仅对城市健康人居环境建设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对拓展传统绿道设计理论与方法具有探索意义。本课题得到陕西省教育厅基金项目(141377)的支持:美丽陕西西安市域城乡绿道生态网络建构研究。

何奔流[3](2015)在《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示范工程实例》文中认为1上海市春城的经验1.1概述上海春城由上海房地产经营(集团)有限公司开发建造,住宅总建筑面积约36万m2,分三期实施,一期约6万m2,二期约13.5万m2,三期约16.5万m2。一期工程墙体材料采用加气粉煤灰砌块,外门窗采用中空玻璃,外墙没有外保温。由于墙体材料收缩值大,再加上没有采用外保温,温差引起结构变形,所以,针对温差裂缝问题,采取给住宅"穿一件保暖隔热衣"办法,使内外结构的表面温度基本保持一致,消除温差引起的应力。在保温材料的选

王路君[4](2015)在《以“酒都四季花园”为例的住宅房地产项目后评价研究》文中提出住宅房地产项目基本工作完成之后,需要在一段时间之后开展项目后评价,对项目的目标、过程、经济和社会效益进行全面的分析。通过全面调查研究房地产项目前期工作、项目建设过程、项目销售过程,项目建成后的管理和经营情况,再次考察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的情况,并对比项目在预期收益和实际收益之间的差别,分析目标偏差的原因,或者与同类项目的偏差,并分析原因,总结项目的经验和教训。为进一步提高项目效益提出建议,进一步提高项目决策、规划设计、施工、营销或运营管理水平,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完善组织架构、制度流程提供科学依据,是提高项目投资决策和项目开发企业管理水平的有效方法。住宅房地产项目后评价包括目标后评价、过程后评价、技术经济后评价、影响后评价和可持续性后评价等。目前我国的住宅房地产开发企业数量中,中小型房地产开发企业占绝对比重,住宅房地产项目开发总体的经营管理水平低,产生了诸如项目定位不准、规划设计不科学、销售不畅、同质化恶性竞争、项目建设交付延期、物业管理服务落后等各种问题,许多问题也是高度的相似,如果没有系统总结经验来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同样的问题有可能又会在类似的项目中重复的出现。因此建立一套操作简便,适合房地产项目的后评价体系,对于提高房地产企业的项目投资、开发运营和和企业管理水平,进而促进我国住宅房地产开发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住宅开发是房地产开发的主要组成部分,本文结合住宅房地产项目和开发企业的特点,通过对项目后评价方法的研究和分析,系统探讨住宅房地产项目后评价体系,建立了全过程中的十个一级指标的评价体系:项目投资分析与决策管理、规划设计管理、进度管理、成本管理、质量与安全管理、招标与合同管理、项目营销管理、项目财务管理、项目综合质量和项目单体质量。并对开发经营较为成功的“酒都四季花园”住宅房地产项目,通过专家打分和业主满意度调查,进行了项目后评价的实际分析与应用。

刘鹏跃[5](2014)在《当代中国建筑创作发展动力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建筑创作步入了其当代史段并经历了快步的发展,21世纪以后,这种发展更加呈现出突飞猛进的态势,这既继承了近代以来中国建筑创作的发展成就,也得益于其与前迥异的先进的现代化语义与鲜明的全球化语境。对这种发展现象进行研读,认清发展的本质,掌握发展的规律,将对把控未来的中国建筑创作向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必然有与之对应的动力,动力是发展的因,发展是动力的果,与此相应,当代中国的建筑创作,作为一个复杂的过程,其发展也必然是受到一个或多个动力影响的结果,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就在于解构当代中国建筑创作的多元发展,解析当代中国建筑创作多元发展背后的多维动力。本论文共分6章,作为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笔者在第1章首先对“当代中国”、“建筑创作”与“发展动力”几个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继而将当代中国建筑创作的多元发展解构为“创作客体”、“创作主体”、“创作语言”与“创作取向”的四元发展;并将当代中国建筑创作发展的多维动力解析为“客体动力”、“主体动力”、“语言动力”与“取向动力”的四维动力;进而将这一四维力系的特性解读为“整体性”、“结构性”、“有序性”与“开放性”。与理论基础研究并行,笔者在第2章梳理了期段化呈现的当代中国建筑创作发展动因,具体体现在“社会转型期的思辨与求索(1978-1990)”、“接轨国际中的调适与扬弃(1990-2000)”与“全球浪潮下的繁荣与探新(2000-现今)”三个期段中。建筑创作客体的发展是当代中国建筑创作发展的客体动力,在第3章里,笔者将其当代发展成就提炼为“建筑本质的深度追溯”、“建筑内涵的广义延伸”、“建筑功能的演化拓展”与“建筑形式的流转嬗变”四个方面。建筑创作主体的发展是当代中国建筑创作发展的主体动力,在第4章里,笔者将其当代发展成就提炼为“建筑师行业构成的多元”、“建筑师业务范围的延展”、“建筑师能力素养的提升”与“建筑师代届梯队的更替”四个方面。建筑创作语言的发展是当代中国建筑创作发展的语言动力,在第5章里,笔者将其当代发展成就提炼为“结构语言的不懈创新”、“材料语言的不竭前行”、“设备语言的不止演进”与“数字语言的不断突破”四个方面。建筑创作取向的发展是当代中国建筑创作发展的取向动力,在第6章里,笔者将其当代发展成就提炼为“面对传统的继承性取向”、“面对地域的地域性取向”、“面对时代的现代性取向”与“面对发展的永续性取向”四个方面。综上所述,本论文在“建筑创作的四元解构”、“发展动力的四维解析”、与“四维力系的特性解读”基础上,梳理了期段化呈现的当代中国建筑创作发展动因,并综合运用文献法、调查法、比较法、定性与定量分析法等多种科学研究方法,对当代中国建筑创作的“四元发展”及其发展背后的“四维动力”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得出了相应的结论,其在理论性与现实性两个方面都具有鲜明的学科意义。

刘敏[6](2012)在《天津建筑遗产保护公众参与机制与实践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遗产“保护”与“开发”之间的矛盾越发凸显。同时,公众的民主意识、权益意识不断提高、市民社会持续进步,建筑遗产保护公共利益优先原则正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和认可,公众参与建筑遗产保护的积极性和呼声逐渐加强。这既顺应了国际社会公众参与建筑遗产保护的趋势,也响应了国家政策的号召,是社会民主进步的重要标志。但是,由于我国建筑遗产保护公众参与机制不健全,一边是建筑遗产不断受到蚕食、消失在城市开发改造中;一边是公众参与阻力重重,政府自利化趋势明显,导致缺乏公众参与保障机制、非政府组织和非赢利组织发展缓慢、公众参与无序、专家“御用化”趋势、企业趋利现象明显等诸多不良现象。面对如此局面,笔者在研究西方国家建筑遗产保护公众参与机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从公共政策和市民社会的角度,对我国公众参与现状及困境加以解析,找出建筑遗产保护公众参与机制的不足,采用跨学科、走访、现场考察等方法,从法治机制、回应机制和教育机制三个方面对建筑遗产保护过程中公众参与机制加以研究与分析。其次,以天津公众参与建筑遗产保护运动为例,通过对公众参与主体的采访、现场考察调研以及媒体报道分析等,对天津公众参与建筑遗产保护历程加以分析研究,建立天津公众参与建筑遗产保护一手档案。尤其重点分析研究了企业参与建筑遗产保护的可行性,结合天津市专门负责历史风貌建筑修缮的国有企业——“整理公司”参与建筑遗产保护的实例,对专门性国有企业参与建筑遗产保护的优势和社会责任加以重点研究。同时结合公众参与建筑遗产保护的案例,采用跨学科、多角度的研究方法。建筑遗产保护公众参与机制是一门专业性强、深层次、复杂的社会问题,仅凭单一学科很难解决全部问题。本文拟从社会学、文化经济学、城市管理学、历史学、法学、遗产保护等角度,采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对建筑遗产保护过程中的公众参与机制加以分析研究,从公众参与法治机制、回应机制和教育机制三个方面展开系统性全面的研究,探索“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建筑遗产保护制度化之路。

许剑峰[7](2010)在《基于政策法规体系下的城市形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的城市建设以“一年一变样,三年大变样”的速度突飞猛进,城市形态的演变快速而剧烈,并呈现出许多新的特征,让人目不暇接甚至眼花缭乱。在我国城市空间扩展迅速、规划实践空前发展的情况下,探索城市形态演变背后的成因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城市形态成因机制的研究,不仅决定着我们如何去认识已经形成的城市形态,也影响着塑造城市形态时所采取的方式和手段,而我们今天的行为必然会对未来的城市形态产生深远影响。城市形态是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其形态演变背后隐藏着某种秩序和成长的规律。每个国家的城市建设都摆脱不了工业化发展的影响和经济的推动,但产生出来的城市形态却大相径庭。对比研究各国的城市形态,发现城市形态的形成离不开法律法规的支配和国家的政策导向。法律法规体系对城市形态的生成和演变起着关键的引导和控制作用。因此,城市形态不仅是一种空间现象,更是一种法律现象。在研究城市形态时,不能脱离它赖以生存的法律土壤。城市规划法制建设是各个国家在政治、经济形势的影响下,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和法制建设的加强逐步完善起来的。由于国情和体制的差异,各国所采用的管理制度也不尽相同,但其共同特点都是以法律的方式控制和引导城市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形态的演化受到国家法律法规和地方政策的强烈影响,使其表现出许多不同于西方经典模式的特征。离开了法律法规、制度环境和政策行为的分析,几乎无法合理解释我国城市形态演变所呈现出来的种种现象。全文围绕城市规划的法律属性,从法律法规的视角出发,分析影响城市形态发展的法律法规因素,探讨城镇化进程中政策、法律法规对城市形态的影响。文章厘清了我国城市规划的控制体系,并在法律法规体系、法定规划体系和规划管理体系构成的框架内研究城市形态。研究表明,城市形态的演变离不开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的约束。文章从法理的角度分析了城市规划失控的原因,进而引发对城市规划法治问题的思考。该项研究不仅与目前国内城市规划所高度关注的物质空间建立起紧密联系,而且为城市规划的法治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王毅[8](2010)在《南京城市空间营造研究》文中提出城市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空间实体,它的形成和发展都存在内在的空间秩序和特定的空间发展模式。城市的物质空间以其独特的方式记录着城市自身发展的历史脉络,而城市空间结构形态的形成和发展是城市内部、外部各种力量相互作用的物质空间反应。不同的城市具有不同的空间结构形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的数量、规模在不断膨胀,城市化正处于加速阶段。在全球化的今天,随着大规模城市建设活动的展开,城市空间发生着快速而剧烈的变化,许多历史城市的个性正在丧失,对城市的研究显得日益重要和意义深远。城市空间结构形态及其演变规律的研究是城市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城市规划研究的重要议题。对城市空间结构形态及其演变规律的研究,有助于制定更为合理的城市发展规划方略,引导城市向可持续方向发展。南京是我国着名古都,具有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并与古城浑然一体,形成独特的城市风貌。改革开放以来,南京作为长江流域的中心城市之一同其它城市一样经历着城市的飞速发展。快速发展的现代化城市建设,给古城带来巨大的变化,使古城传统风貌受到影响,导致古城文化逐渐淡化和失落。本文以南京为例,从其演进的历史脉络入手,对南京城市空间结构形态进行了系统的理论研究,试图厘清其发展轨迹、空间特征、动力机制等。首先分阶段地对南京城市的空间演变进行社会发展背景分析。其次,对南京城的选址思想、营建模式和演化进程进行研究,分层次地剖析城市深层结构与物质形态的互动关系,探求其内在机制。然后,分单元地重点研究南京空间结构形态的组织模式和要素特征。最后,对南京城市空间结构形态的研究进行讨论和总结,提出对未来空间营造的思考和展望,剖析症结,提出对策,以期对南京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高铭鸿[9](2009)在《屋顶绿化公共政策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城市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环境问题、生态问题、经济问题也随之产生。屋顶绿化能够为综合利用土地、缓解城市用地紧张、建设可持续的节约型社会做出有力的贡献,是一项值得推广的策略。而促进屋顶绿化的发展需要完善的政策引导、技术支持和经济支撑,对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来说,相关政策的缺失已经成为阻滞屋顶绿化发展的瓶颈。所以,借鉴国际社会已经实验成功的有效策略,研究我国的政策环境,提出一套适应我国当今国情的屋顶绿化发展公共策略体系,是一项重要且迫切的任务。本文的研究内容分为三个板块:屋顶绿化是什么?屋顶绿化怎么样?以及从政策的角度出发,研究国际国内屋顶绿化的发展手段和发展方向。首先,本文简单概括了屋项绿化建设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条件,探索了屋顶绿化的起源和发展的历程;其次,通过分析屋顶绿化的经济、环境、生态、社会等各方面的效益证明了发展屋顶绿化的迫切性和重要性;然后,通过对德、美、日等国际上发展屋顶绿化较好的国家及地方城市的相关政策的研究,总结出不受地域和文化限制的通用发展策略,并与我国现有的规范导则相比较,对比研究我国相关政策规范的缺失;最后,结合对我国特有法律法规的分析和对民间意愿的调查,整合出一套适用于我国国情的屋顶绿化公共发展策略,并根据不同的社会承受载体,提出了相对应的指导方式。

张甜甜[10](2009)在《长三角地区屋顶花园的营造及创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一个理想的现代化城市,需要有一定面积的绿地指标来保证城市生态环境的质量。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的增加,有越来越多的生态环境问题摆在人们面前。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的城市空间资源,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已成为人类刻不容缓的任务。屋顶花园是随着城市建筑密度的增大和建筑物的多层化而出现的,是现代生态城市园林观念推动下所孕育出的一种特殊的园林形式,是城市绿化向立体空间发展,拓展绿色空间的一种园林绿化美化方式。屋顶花园具有不可估量的生态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应充分利用国内外有利条件,把握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在屋顶花园事业的推广、发展过程中,通过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分析屋顶花园在减弱城市噪音、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建筑节能、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实际效果,使更多的人认识、了解和掌握屋顶花园建设的必要性及现实意义,为屋顶花园在长三角地区的推广提供完善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另外,论文通过国内外着名案例的分析,力求从中获得经验,并在创新的过程中,通过对笔者亲身参与实际项目,体会屋顶花园对于开拓城市新活动空间的巨大作用,并了解和接纳这种全新的造景模式,从而推动屋顶花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进步和创新。

二、镇江嘉慧花园住宅工程通过节能建筑验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镇江嘉慧花园住宅工程通过节能建筑验收(论文提纲范文)

(1)以建筑类期刊为源探究中国当代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住区的演进历程记录着社会的发展与变迁
        1.1.2 国内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百花齐放,亟待梳理整合
        1.1.3 专业期刊是学科发展轨迹记载和学术传播的重要载体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城市住区规划设计演变的研究现状
        1.3.2 建筑类期刊的研究现状
        1.3.3 期刊文献统计的研究现状
        1.3.4 小结
    1.4 相关概念释义
        1.4.1 住区及城市住区
        1.4.2 住区规划设计
        1.4.3 建筑类期刊
    1.5 研究范围与方法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范围
    1.6 研究框架
2 我国建筑类期刊及其记载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研究
    2.1 我国建筑类期刊的产生与发展
        2.1.1 建筑类期刊的产生
        2.1.2 建筑类期刊的初步发展
        2.1.3 建筑类期刊的繁荣发展
        2.1.4 建筑类期刊的多元化发展
    2.2 建筑类期刊对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记载情况分析研究
        2.2.1 数据来源与筛选
        2.2.2 本文的建筑类期刊选取标准
        2.2.3 建筑类期刊中相关论文数量与分布
        2.2.4 建筑类期刊中相关论文的分类与统计
        2.2.5 建筑类期刊中相关论文研究主题的变化
        2.2.6 本文的建筑类期刊研究范围
    2.3 建筑类期刊反映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历程分析研究
        2.3.1 相关期刊论文的统计与分析
        2.3.2 我国城市住房制度的发展历程
        2.3.3 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的时区图谱
        2.3.4 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历程分期
    2.4 本章小结
3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1949-1977)
    3.1 政府主导下的城市住区实践与研究概况
        3.1.1 社会经济背景与住房建设概况
        3.1.2 建筑类期刊的记载情况分析
        3.1.3 研究阶段划分
    3.2 经济恢复与“一五”阶段:住区规划理论的引入与早期实践(1949-1957)
        3.2.1 工人住宅区的规划建设
        3.2.2 居住建筑布置方式的讨论
        3.2.3 居住小区规划思想的引入与实践
    3.3 “大跃进”与调整阶段:住区规划理论的探索与发展(1958—1965)
        3.3.1 城市人民公社对城市住区发展的影响
        3.3.2 居住小区规划设计思想的发展与实践
        3.3.3 “成街成坊”的住区规划方法
        3.3.4 住宅区的改建
    3.4 “文革”及其影响阶段:住区规划理论与实践的停滞与恢复(1966-1977)
        3.4.1 住宅标准的持续降低
        3.4.2 市郊工厂生活区的建设
        3.4.3 高层住宅的出现
    3.5 特征总结
        3.5.1 住区规划理论与方法体系初步形成
        3.5.2 注重住区物质空间形态
        3.5.3 为生产服务而配套建设
    3.6 本章小结
4 住房制度改革推进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1978-1997)
    4.1 “遍地开花”式的城市住区实践与研究概况
        4.1.1 社会经济背景与住房建设概况
        4.1.2 建筑类期刊的记载情况分析
        4.1.3 研究阶段划分
    4.2 居住小区的规划建设阶段
        4.2.1 规划建设概况
        4.2.2 规划结构与规模
        4.2.3 规划布局特征
        4.2.4 对节约用地和提高居住密度的强调
    4.3 居住区的规划建设阶段
        4.3.1 综合开发模式
        4.3.2 区位特征
        4.3.3 规划结构与规模
        4.3.4 规划布局特征
        4.3.5 综合区的建设
    4.4 旧城区改造与更新阶段
        4.4.1 发展历程概述
        4.4.2 改造方式
    4.5 “试点工程”推动下的居住小区规划建设阶段
        4.5.1 规划建设概况
        4.5.2 规划布局特征
        4.5.3 规划结构的模式化与突破
        4.5.4 地方传统居住文化的借鉴
        4.5.5 社区的营造与物业管理兴起
    4.6 特征总结
        4.6.1 住区的建设机制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4.6.2 住区规划布局手法的多样化
        4.6.3 住区组织结构向多元化发展
        4.6.4 从人的需求出发营造居住环境
        4.6.5 居住观念的改变促进了住区功能布局的更新
    4.7 本章小结
5 房地产开发主导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1998 年至今)
    5.1 多元化的城市住区实践与研究概况
        5.1.1 社会经济背景与住房建设概况
        5.1.2 建筑类期刊的记载情况分析
        5.1.3 研究阶段划分
    5.2 商品房住区的快速发展阶段
        5.2.1 规划建设实践与研究概况
        5.2.2 商品房住区的空间分布特征
        5.2.3 商品房住区的开发规模特征
        5.2.4 商品房住区的规划布局特征
        5.2.5 商品房住区的特色和风格塑造
        5.2.6 城市住区类型的多样化
    5.3 城市住区的多元化发展阶段
        5.3.1 规划建设实践与研究概况
        5.3.2 商品房住区的品质提升
        5.3.3 保障房住区的规划建设
        5.3.4 既有住区更新改造的探索与实践
        5.3.5 城中村改造问题的探索与实践
    5.4 城市住区的转型发展阶段
        5.4.1 规划建设实践与研究概况
        5.4.2 城市住区在实践发展中的问题总结
        5.4.3 城市住区规划新模式的探索
        5.4.4 既有住区更新改造的进一步探索与实践
    5.5 特征总结
        5.5.1 从传统住区规划到社区规划
        5.5.2 城市住区空间分布的郊区化
        5.5.3 城市住区空间结构的集约化
        5.5.4 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多元化
    5.6 本章小结
6 总结
    6.1 建筑类期刊中相关论文统计分析
        6.1.1 相关期刊论文的统计分析
        6.1.2 建筑类期刊反映的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历程
    6.2 建筑类期刊反映的我国当代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特征
    6.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
致谢

(2)高密度区微型绿道空间体系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背景研究篇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高密度区城市问题凸显,公众亚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1.1.2 人、车、绿不能共生,生存性出行破坏了街道的生活性活力
        1.1.3 城市康体空间体系缺乏网络化、均等化、公平化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2.3 既有研究评析
        1.3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3.1 概念与范畴
        1.3.2 内容与形式
        1.3.3 视角与方法
        1.3.4 思路与框架
        1.4 意义与前景
        1.4.1 理论意义
        1.4.2 实践意义
        1.4.3 发展前景
理论研究篇
    2 微型绿道空间体系的理论建构
        2.1 理论基础
        2.1.1 基于健康导向的健康城市规划理论
        2.1.2 基于使用者行为心理的公共空间设计理论
        2.1.3 基于生态修复的绿色基础设施理论
        2.2 内涵解析
        2.2.1 微型绿道空间体系与城市科学发展
        2.2.2 微型绿道空间体系与共生哲学
        2.2.3 微型绿道空间体系与城市空间结构
        2.3 创新与发展
        2.3.1 对城市长效健康的强调
        2.3.2 角度与切入点的不同
        2.3.3 组成与、分类与参数的差异
        2.3.4 调查方法内容侧重点的不同
        2.4 本章小结
    3 微型绿道空间形态研究
        3.1 微型绿道空间特征类型学研究
        3.1.1 空间要素
        3.1.2 空间形式
        3.1.3 空间维度
        3.2 微型绿道空间形态定性研究
        3.2.1 基于美学视角的微型绿道空间形态
        3.2.2 基于健康促进的微型绿道空间形态
        3.2.3 基于高密度区生态恢复的微型绿道空间形态
        3.3 微型绿道空间形态定量研究
        3.3.1 微型绿道几何形态的定量研究
        3.3.2 微型绿道网络形态的定量研究
        3.3.3 微型绿道空间序列的定量研究
        3.3.4 微型绿道空间可达性的定量研究
        3.4 本章小结
    4 微型绿道空间体系建构模式研究
        4.1 观点、目标与原则
        4.1.1 观点
        4.1.2 目标
        4.1.3 原则
        4.2 空间体系建构
        4.2.1 空间分类建构
        4.2.2 开发利用模式
        4.2.3 设计实施策略
        4.2.4 政策保障措施
        4.3 动态调控模式
        4.3.1 基本思路与步骤
        4.3.2 动态调控理论与方法
        4.3.3 评价指标与方法初探
        4.4 本章小结
案例研究篇
    5 西安高密度区微型绿道空间建构研究
        5.1 现状问题与背景分析
        5.1.1 背景概况及相关基础研究
        5.1.2 现状调查及问题统计
        5.1.3 前期预测及模拟模型
        5.2 空间建构模式及可行性探讨
        5.2.1 建构原则
        5.2.2 建构类型
        5.2.3 建构模式
        5.3 实施策略及对策建议
        5.3.1 土地利用策略
        5.3.2 交通规划策略
        5.3.3 公众参与策略
        5.4 典型区域调查及概念性方案
        5.4.1 碑林区概念性研究方案
        5.4.2 新城区幸福林带研究方案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
        6.1.1 微型绿道对绿道理论的创新与发展
        6.1.2 微型绿道空间形态研究
        6.1.3 微型绿道立体建构模式研究
    6.2 论文创新点
        6.2.1 理论创新
        6.2.2 技术创新
        6.2.3 实践创新
    6.3 不足与展望
        6.3.1 基于健康城市的微型绿道康体空间网络评价体系研究
        6.3.2 基于大数据时代的微型绿道使用需求与活动方式预测研究
        6.3.3 基于人体工程学的微型绿道康体空间设计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图片和表格说明
附录二: 2016-2020年全民健身计划摘录
附录三: 部分地方都市健身圈建设文件摘录
附录四: 论文相关调查问卷及分析统计
    1 西安市区居民康体行为调查
    2 西安城市居民步行骑行活动动机调查
    3 西安城市居民步行骑行环境调查
    4 西安市东大街步行满意度网络调查
附录五: 代表性街道设计导则比较分析
附录六: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3)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示范工程实例(论文提纲范文)

1 上海市春城的经验
1.1 概述
1.2 建筑保温应用技术
1.2.1 试点工程围护结构节能保温技术工艺的选择
1.2.1. 1 建筑物的传热基本形式
1.2.1. 2 量化指标
1.2.1. 3 保温材料的选择
1.2.1. 4 保温方式的选择
1.2.1. 5 混凝土空心砌块配筋砌体及保温后热工性能分析
1.2.1. 6 屋顶传热系数
1.2.1. 7 确定试点工程外保温的技术方案
1.2.2 试点工程外墙外保温施工
1.2.2. 1 材料的选择
1.2.2. 2 施工工艺
1.2.3 试点工程的热工性能测试
1.2.3. 1 测试内容
1.2.3. 2 测试方法
2 江苏省镇江市恒美集团的经验
2.1 新块型装饰承重保温劈裂砌块
2.2 260装饰承重保温劈裂砌块的热工性能
2.2.1 理论计算
2.2.2 热工测试
2.3 生产控制
3 太阳能住宅设计实倒
3.1 住宅户型 (城市)
3.2 太阳能住宅 (农村型)
4 四川省成都市锦西民园建筑住宅节能工程经验
4.1 工程概况
4.2 建筑节能设计原则
4.3 小区建筑节能措施
4.4 二期工程的进一步完善
4.5 建筑节能投资效益分析
5 江苏省苏州市狮林苑小康住宅建筑节能示范工程
5.1 项目介绍
5.2 研究内容及技术指标
5.3 研发目的意义
5.4 节能设计与测试
5.5 测试结果与分析
5.6 施工技术
5.7 示范工程评价
6 湖北省武汉绿景苑小区住宅建筑节能技术的应用
7 江苏省镇江市住宅嘉慧花园建筑节能做法
7.1 太阳能的利用
7.2 保温隔热措施
7.3 KP1空心砖、保温砂浆和双层中空玻璃塑钢窗的运用

(4)以“酒都四季花园”为例的住宅房地产项目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
2 房地产项目后评价综述
    2.1 项目后评价的起源与发展
        2.1.1 发达国家项目后评价的发展历程
        2.1.2 我国的项目后评价发展历程
    2.2 项目后评价概念
        2.2.1 项目后评价的定义
        2.2.2 项目后评价与前评价、中评价的联系和区别
    2.3 房地产项目后评价的内容与原则
        2.3.1 房地产项目后评价内容体系
        2.3.2 房地产项目后评价原则
    2.4 国内外研究现状
        2.4.1 国外房地产住宅项目后评价研究及现状
        2.4.2 国内房地产住宅项目后评价研究及现状
3 住宅房地产项目后评价体系构建
    3.1 住宅房地产项目后评价体系
        3.1.1 住宅房地产项目后评价体系对象
        3.1.2 住宅房地产项目后评价体系要素
        3.1.3 房地产项目后评价的要求
        3.1.4 房地产项目后评价的维度
    3.2 住宅房地产项目后评价方法
        3.2.1 房地产项目后评价方法
        3.2.2 住宅房地产项目后评价方法的比较和选取
    3.3 住宅房地产项目后评价体系
        3.3.1 住宅房地项目后评价内容体系
        3.3.2 住宅房地产项目后评价指标分层和评定等级
        3.3.3 住宅房地产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
4 “酒都四季花园”住宅房地产项目后评价指标分析
    4.1 项目所在城镇概况及“酒都四季花园”概况
        4.1.1 项目所在城镇—洋河新区概况
        4.1.2 “酒都四季花园”项目概况
    4.2 “酒都四季花园”项目投资分析与决策管理后评价
        4.2.1 宏观经济和房地产市场发展分析后评价
        4.2.2 “酒都四季花园”项目概况及地块价值分析后评价
        4.2.3 “酒都四季花园”项目开发战略与定位后评价
        4.2.4 “酒都四季花园”经济效益后评价
        4.2.5 项目规划设计方案决策与项目环境影响分析后评价
        4.2.6 “酒都四季花园”项目投资决策机制后评价
        4.2.7 项目投资决策及管理项目后评价各指标得分
    4.3 “酒都四季花园”的规划设计管理、工程管理后评价
        4.3.1 “酒都四季花园”规划设计管理后评价
        4.3.2 “酒都四季花园”项目规划设计管理项目后评价指标得分
        4.3.3 “酒都四季花园”项目工程管理后评价
    4.4 “酒都四季花园”项目营销管理后评价
        4.4.1 “酒都四季花园”营销策略后评价
        4.4.2 “酒都四季花园”营销计划后评价
        4.4.3 营销业绩后评价
        4.4.4 “酒都四季花园”客户关系管理后评价
        4.4.5 项目营销管理后评价指标得分
    4.5 “酒都四季花园”项目财务管理项目后评价
    4.6 “酒都四季花园”小区满意度后评价与住宅单体满意度后评价
        4.6.1 “酒都四季花园”小区满意度评价
        4.6.2 “酒都四季花园”小区满意度评分
        4.6.3 “酒都四季花园”住宅单体评价
        4.6.4 “酒都四季花园”住宅单体评价得分
    4.7 “酒都四季花园”项目后综合评价
5 “酒都四季花园”住宅房地产项目后评价过程与结果
    5.1 指标权重的确定与评分
        5.1.1 层次分析法的原理
        5.1.2 一、二级指标权重的确定
        5.1.3 指标的最后评分
    5.2 “酒都四季花园”评价结果分析
        5.2.1 项目投资分析与决策管理后评价分析
        5.2.2 项目规划设计管理、工程管理后评价分析
        5.2.3 项目营销管理后评价分析
        5.2.4 项目财务管理、小区满意度与单体住宅贸易度后评价分析
    5.3 “酒都四季花园”项目后评价总结
        5.3.1 成功经验
        5.3.2 存在问题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5)当代中国建筑创作发展动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1.1 近代以来中国建筑创作发展脉络
        1.1.2 当代中国建筑创作的现代化语义
        1.1.3 当代中国建筑创作的全球化语境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当代中国
        1.2.2 建筑创作
        1.2.3 发展动力
    1.3 相关研究动态
        1.3.1 国内研究
        1.3.2 国外研究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基本理论架构
        1.6.1 建筑创作的四元解构
        1.6.2 发展动力的四维解析
        1.6.3 四维力系的特性解读
第2章 期段化呈现的发展动因
    2.1 社会转型期的思辨与求索(1978-1990)
        2.1.1 文化革命的及时勘误
        2.1.2 创作环境的全面重塑
        2.1.3 重点领域的实践先导
        2.1.4 中国特色的自主寻路
    2.2 接轨国际中的调适与扬弃(1990-2000)
        2.2.1 学术研究的务实发展
        2.2.2 创作实践的多维历练
        2.2.3 先进模式的借鉴引入
        2.2.4 创作观念的荡涤沉淀
    2.3 全球浪潮下的繁荣与探新(2000-现今)
        2.3.1 经济先决的业界波澜
        2.3.2 创作实践的饕餮盛宴
        2.3.3 奥运世博的高潮迭起
        2.3.4 汶川强震的重建启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客体动力
    3.1 建筑本质的深度追溯
        3.1.1 物质性本质
        3.1.2 精神性本质
        3.1.3 人缘性本质
    3.2 建筑内涵的广义延伸
        3.2.1 与城市关联
        3.2.2 与景观渗透
        3.2.3 与室内融合
    3.3 建筑功能的演化拓展
        3.3.1 细分多样化
        3.3.2 动态多义化
        3.3.3 复合多能化
    3.4 建筑形式的流转嬗变
        3.4.1 表皮围合化
        3.4.2 骨骼裸露化
        3.4.3 形体复杂化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主体动力
    4.1 建筑师行业构成的多元
        4.1.1 境外机构的本土扩张
        4.1.2 国内企业的梯队崛起
        4.1.3 新型模式的特色实践
    4.2 建筑师业务范围的延展
        4.2.1 设计主业的立体扩充
        4.2.2 工程咨询的兼顾并行
        4.2.3 项目代建的市场催生
    4.3 建筑师能力素养的提升
        4.3.1 良好的高等教育背景
        4.3.2 多维的继续教育机遇
        4.3.3 丰富的工程实践历练
    4.4 建筑师代届梯队的更替
        4.4.1 初生代建筑师——精神航标
        4.4.2 中生代建筑师——行业领军
        4.4.3 新生代建筑师——实践中坚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语言动力
    5.1 结构语言的不懈创新
        5.1.1 建筑功能的结构延伸
        5.1.2 建筑形态的结构丰化
        5.1.3 建筑阈限的结构挣脱
    5.2 材料语言的不竭前行
        5.2.1 建筑机能的材料承载
        5.2.2 建筑样貌的材料呈现
        5.2.3 建筑情感的材料依托
    5.3 设备语言的不止演进
        5.3.1 建筑性能的设备提升
        5.3.2 建筑形象的设备演绎
        5.3.3 建筑空间的设备解缚
    5.4 数字语言的不断突破
        5.4.1 建筑环境的数字仿真
        5.4.2 建筑成果的数字表达
        5.4.3 建筑信息的数字集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取向动力
    6.1 面对传统——继承性取向
        6.1.1 经典样貌的描摹
        6.1.2 形式要素的概括
        6.1.3 气质内涵的隐喻
    6.2 面对地域——地域性取向
        6.2.1 文史特质的表征
        6.2.2 材技特色的表达
        6.2.3 地候特性的应对
    6.3 面对时代——现代性取向
        6.3.1 理性精神的追求
        6.3.2 高新技艺的彰显
        6.3.3 时尚形象的塑造
    6.4 面对发展——永续性取向
        6.4.1 人性本位的思索
        6.4.2 环境友好的呼唤
        6.4.3 资源节约的诉求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6)天津建筑遗产保护公众参与机制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上篇——基础理论篇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1.1.1 问题缘起
        1.1.2 研究对象和范围
        1.1.3 为什么以天津为例
        1.1.4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1.4 论文创新点
        1.5 研究结构
    第二章 概念释义及西方国家公众参与概述
        2.1 概念释义
        2.1.1 公众参与
        2.1.2 建筑遗产
        2.2 西方国家公众参与建筑遗产保护概述
        2.2.1 英国公众参与建筑遗产保护概述
        2.2.2 法国公众参与建筑遗产保护概述
        2.2.3 美国公众参与建筑遗产保护概述
        2.2.4 日本公众参与建筑遗产保护概述
        2.3 小结
    第三章 公众参与建筑遗产保护现状解析
        3.1 市民参与阶梯理论
        3.2 公众参与建筑遗产保护现状概述
        3.3 公众参与与政府之间的关系
        3.3.1 存在问题
        3.3.2 应对策略
        3.3.3 小结
        3.4 建筑遗产保护公众参与法律法规支持体系研究
        3.4.1 法律法规释义
        3.4.2 建筑遗产保护立法研究
        3.4.3 公众参与立法研究
        3.4.4 小结
        3.5 建筑遗产保护过程中非政府组织研究
        3.5.1 非政府组织(NGO)定义
        3.5.2 西方国家非政府组织分析
        3.5.3 我国非政府组织研究
        3.5.3.1 管理规定
        3.5.3.2 已注册登记建筑遗产保护组织
        3.5.3.3 未注册登记NGO组织
        3.5.4 小结
    第四章 建筑遗产保护公众参与机制研究
        4.1 概念释义
        4.2 公众参与法治机制
        4.2.1 知情权
        4.2.2 参与权
        4.2.3 监督权
        4.2.4 公益诉讼权
        4.2.5 小结
        4.3 公众参与回应机制
        4.3.1 定义
        4.3.2 相关规定
        4.3.3 存在问题
        4.3.4 应对策略
        4.3.5 小结
        4.4 公众参与教育机制
        4.4.1 定义
        4.4.2 相关规定
        4.4.3 建筑遗产保护公众教育
        4.4.3.1 大众教育
        4.4.3.2 专业教育
        4.4.3.3 职业教育
        4.4.4 小结
下篇——天津篇
    第五章 天津建筑遗产概述及现状研究
        5.1 天津建筑遗产简介
        5.2 天津建筑遗产现状概述
        5.3 建筑遗产保护情况
        5.3.1 相关法律法规制定
        5.3.2 建筑遗产保护情况
        5.3.3 保护规划制定
        5.4 建筑遗产破坏情况
        5.5 小结
    第六章 天津建筑遗产保护过程中公众参与发展历程解析
        6.1 觉醒期(1980S——2003 年)
        6.2 发展期(2004 年——2009 年)
        6.3 瓶颈期(2010——今)
        6.4 小结
    第七章 天津建筑遗产保护公众参与实践解析
        7.1 个人参与——天津市民张强先生
        7.1.1 张强先生简介
        7.1.2 呼吁保护历史街区的漫漫长路
        7.1.3 参与建筑遗产保护方式介绍
        7.2 社团组织——天津市建筑遗产保护志愿者团队
        7.2.1 穆森简介
        7.2.2 团队简介
        7.2.3 主要参与保护事件
        7.2.4 主要参与保护方式
        7.2.5 参与保护典型案例分析
        7.2.5.1 天津盛锡福旧址保护事件
        7.2.5.2 和平区五大道保护事件
        7.2.5.3 解放北路“原中国农工银行旧址”保护事件
        7.3 精英参与——专家学者
        7.3.1 旧城文化采风和抢救估衣街运动
        7.3.1.1 冯骥才先生简介
        7.3.1.2 旧城文化采风运动
        7.3.1.3 抢救估衣街运动
        7.3.1.4 比较分析
        7.3.2 天津浙江兴业银行旧址保护事件
        7.3.3 天津原盐业银行保护事件
        7.4 非政府组织空缺下企业参与建筑遗产保护研究
        7.4.1 企业分类及其特征
        7.4.1.1 企业社会责任
        7.4.1.2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制度研究
        7.4.2 企业参与建筑遗产保护可行性分析
        7.4.2.1 必然性分析
        7.4.2.2 问题分析
        7.4.3 企业参与建筑遗产保护研究
        7.4.3.1 企业家参与——王可有先生
        7.4.3.2 非国有企业参与——天津老城厢改造
        7.4.3.3 非专门性国有企业
        7.4.3.4 专门性国有企业
        7.4.4 比较分析
        7.4.4.1 非专门性国有企业参与保护形势分析
        7.4.4.2 专门性国有企业参与保护优势分析
        7.4.4.3 建筑遗产保护专门性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研究
        7.5 小结
结束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7)基于政策法规体系下的城市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研究综述
    0.1 选题缘起
    0.2 概念界定
    0.3 研究动态
    0.4 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
    0.5 研究创新与研究框架
第一章 城市规划控制体系研究
    1.1 城市规划的法制建设
        1.1.1 城市规划法的起源
        1.1.2 城市规划的法律属性
        1.1.3 现代城市规划法律体系的建立
    1.2 我国城乡规划控制体系构成
        1.2.1 法律法规体系
        1.2.2 技术支撑体系
        1.2.3 规划管理体系
    1.3 规划控制体系的对比分析
        1.3.1 中央高度集权的城市规划控制体系
        1.3.2 国家立法、地方执法的城市规划控制体系
        1.3.3 地方政府自治的城市规划控制体系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规划成果对城市形态的影响
    2.1 法定规划的控制作用
        2.1.1 城镇体系规划的主导作用
        2.1.2 城市总体规划的控制作用
        2.1.3 城市详细规划的管制作用
        2.1.4 法定规划的困境
    2.2 非法定规划的推动作用
        2.2.1 战略规划
        2.2.2 城市设计
        2.2.3 非法定规划的困境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法律法规对城市形态的影响
    3.1 土地制度的深层作用
        3.1.1 土地所有制度
        3.1.2 土地使用制度
        3.1.3 土地管理制度
    3.2 相关法律的规制作用
        3.2.1 保护法对城市特色的维护
        3.2.2 物权法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3.3 技术规范的直接作用
        3.3.1 城市规划的相关规范
        3.3.2 建筑设计的相关规范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政策导向对城市形态的影响
    4.1 城市发展的政策导向
        4.1.1 城市发展规模
        4.1.2 城市发展方式
    4.2 住宅发展的政策导向
        4.2.1 住房制度改革
        4.2.2 改革开放前的政策导向
        4.2.3 改革开放后的政策导向
    4.3 工业发展的政策导向
        4.3.1 工业布局的政策
        4.3.2 工业振兴的政策
        4.3.3 工业园区的建设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规划失控的法理分析
    5.1 规划失控的城市现象
        5.1.1 土地规划的突破
        5.1.2 违法建设的泛滥
        5.1.3 历史风貌的破坏
    5.2 法规的缺陷与冲突
        5.2.1 主干法的缺陷
        5.2.2 相关法律的冲突
        5.2.3 部门规划的冲突
    5.3 城市规划的利益博弈
        5.3.1 利益主体间的博弈
        5.3.2 地方与中央的博弈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规划控制的法治理想
    6.1 依法治国的整体理念
        6.1.1 人治的历史基因
        6.1.2 西方法学的渗透
        6.1.3 法治的现实需求
    6.2 规划法治的机制构建
        6.2.1 管理体系的完善
        6.2.2 权力的有效控约
        6.2.3 规划控制的法治均衡
    6.3 规划法治的技术保障
        6.3.1 规划理论的引导
        6.3.2 规划观念的转变
        6.3.3 规划方法的改进
    6.4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8)南京城市空间营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区范围
    1.4 研究对象与内容
    1.5 南京概况
        1.5.1 自然环境
        1.5.2 建置沿革
    1.6 研究方法
    1.7 研究框架
2 城市空间结构形态的相关理论
    2.1 基本概念
        2.1.1 城市
        2.1.2 空间营造
        2.1.3 城市形态
        2.1.4 城市空间结构
        2.1.5 城市结构与城市形态的关系
        2.1.6 城市空间结构形态的复合涵义
    2.2 研究现状
        2.2.1 国外城市空间结构形态研究进展
        2.2.2 我国城市空间结构形态理论的进展
    2.3 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演变的深层结构
        2.3.1 政治政策结构
        2.3.2 经济技术结构
        2.3.3 社会文化结构
        2.3.4 建设环境结构
3 古代南京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演化的总体分析
    3.1 古代南京社会结构的阶段分析
        3.1.1 先秦勾吴
        3.1.2 六朝时期
        3.1.3 南唐时期
        3.1.4 明清时期
    3.2 古代南京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演化的阶段分析
        3.2.1 先秦原始聚落
        3.2.2 春秋战国秦汉时期
        3.2.3 六朝时期
        3.2.4 南唐时期
        3.2.5 明清时期
    3.3 古代南京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演化的模式研究
        3.3.1 选址思想
        3.3.2 规划模式
        3.3.3 演化轨迹
        3.3.4 动力机制
    3.4 古代南京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构成的要素研究
        3.4.1 架
        3.4.2 核
        3.4.3 轴
        3.4.4 群
        3.4.5 界面
4 近代南京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演化的总体分析
    4.1 近代南京社会结构的阶段分析
        4.1.1 晚清时期
        4.1.2 民国时期
    4.2 近代南京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演化的阶段分析
        4.2.1 晚清时期
        4.2.2 民国时期
    4.3 近代南京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演化的模式研究
        4.3.1 规划模式
        4.3.2 演化轨迹
        4.3.3 动力机制
    4.4 近代南京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构成的要素研究
        4.4.1 架
        4.4.2 核
        4.4.3 轴
        4.4.4 群
        4.4.5 界面
5 现代南京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演化的总体分析
    5.1 现代南京社会结构的阶段分析
        5.1.1 政治概述
        5.1.2 经济概述
        5.1.3 社会概述
    5.2 现代南京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演化的阶段分析
        5.2.1 三年恢复时期(1949~1952年)
        5.2.2 "一五计划"时期(1953~1957年)
        5.2.3 大跃进和调整时期(1958~1965年)
        5.2.4 "文革"动乱时期(1966~1976年)
    5.3 现代南京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演化的模式研究
        5.3.1 规划模式
        5.3.2 演化轨迹
        5.3.3 动力机制
    5.4 现代南京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构成的要素研究
        5.4.1 架
        5.4.2 核
        5.4.3 轴
        5.4.4 群
        5.4.5 界面
6 当代南京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演化的总体分析
    6.1 当代南京社会结构的阶段分析
        6.1.1 政治概述
        6.1.2 经济概述
        6.1.3 社会概述
    6.2 当代南京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演化的阶段分析
        6.2.1 调整阶段(1979~1985年)
        6.2.2 探索阶段(1986~1991年)
        6.2.3 更新阶段(1992~2000年)
        6.2.4 突破阶段(2001年至今)
    6.3 当代南京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演化的模式研究
        6.3.1 规划模式
        6.3.2 演化轨迹
        6.3.3 动力机制
    6.4 当代南京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构成的要素研究
        6.4.1 架
        6.4.2 核
        6.4.3 轴
        6.4.4 群
        6.4.5 界面
7 结论与展望
    7.1 回顾
    7.2 展望
        7.2.1 现行总体规划实施评价
        7.2.2 城市发展面临的问题
        7.2.3 发展设想
        7.2.4 城市风貌保护
        7.2.5 城市空间特色塑造
        7.2.6 环境整治
        7.2.7 综合防灾体系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9)屋顶绿化公共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前言
    1.2 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1.2.1 课题研究的背景
        1.2.2 课题研究的目的
        1.2.3 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3 课题研究的方法和内容
        1.3.1 课题研究的方法
        1.3.2 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框架
第二章 屋顶绿化基础知识
    2.1 屋顶绿化的概念、构成与分类
        2.1.1 屋顶绿化的概念
        2.1.2 屋顶绿化的构成要素
        2.1.3 屋顶绿化的分类
    2.2 屋顶绿化的适建要素
        2.2.1 气候和小气候
        2.2.2 屋顶的结构与荷载
第三章 屋顶绿化的起源及发展
    3.1 屋顶绿化的起源及发展
        3.1.1 远古时代的屋顶绿化
        3.1.2 中世纪和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屋顶绿化
        3.1.3 公元1600-1875年的屋顶花园
        3.1.4 20世纪初到二战前的屋顶花园
        3.1.5 二战后的屋顶花园
        3.1.6 古代屋顶绿化的特点
    3.2 屋顶绿化建设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3.2.1 国际屋顶绿化建设的现状
        3.2.2 我国屋顶绿化建设的现状
        3.2.3 现代屋顶绿化建设的发展趋势
第四章 屋顶绿化的效益
    4.1 屋顶绿化的经济效益
    4.2 屋顶绿化的环境效益
    4.3 屋顶绿化的生态效益
    4.4 屋顶绿化的社会效益
    4.5 小结
第五章 国内外屋顶绿化的相关政策及实践
    5.1 国外屋顶绿化的政策及对比研究
        5.1.1 德国
        5.1.2 美国
        5.1.3 瑞士
        5.1.4 日本
        5.1.6 对比研究
    5.2 国内屋顶绿化的政策及对比研究
        5.2.1 几个案例城市的相关政策情况
        5.2.2 案例城市的政策对比解读
第六章 国情与民意
    6.1 政府的态度——法律制约
    6.2 开发商的利益——金顶销售
    6.3 市民的角度——意愿与现实
        6.3.1 居民对顶层屋面的使用现状和使用意愿
        6.3.2 居民对顶层屋面产权状况的了解程度与接受意愿
        6.3.3 居民对顶层屋面的使用、维修等状况及使用意愿的调查
        6.3.4 屋顶花园的使用意愿的调查
    6.4 小结
第七章 屋顶绿化公共政策体系构建
    7.1 引导性政策
        7.1.1 通过政策优惠引导屋顶绿化的发展
        7.1.2 通过政府行为引导社会行为
    7.2 强制性政策
        7.2.1 强制实施屋顶绿化建设的项目
        7.2.2 必须满足的绿化指标
        7.2.3 规划管理的审批
    7.3 技术支撑
        7.3.1 建立全国和地方性的屋顶绿化协会(组织)
        7.3.2 制定屋顶绿化技术规范(导则)
        7.3.3 建立实验基地
        7.3.4 在高校开设相关研究课题
    7.4 宣传教育体系
        7.4.1 媒体宣传
        7.4.2 社区宣传
        7.4.3 奖项和竞赛
        7.4.4 加入国际组织、参与全国乃至世界性交流大会
    7.5 监管体系
结语
致谢
参考目录
附件:2-1
附件:5-1
附件:5-2
附件:5-3
附件:6-1
附件:6-2
附件:7-1
附件:7-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10)长三角地区屋顶花园的营造及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论文大纲
引言
绪论
    0.1 研究背景
        0.1.1 城市化进程
        0.1.2 城市环境问题
    0.2 研究目的
    0.3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0.3.1 内容
        0.3.2 方法
    0.4 研究的现实意义
    0.5 本章小结
第1章 屋顶花园研究综述
    1.1 屋顶花园的概念
    1.2 屋顶花园的特点
        1.2.1 造园手法
        1.2.2 造园要素
        1.2.3 承载能力
        1.2.4 生境效能
    1.3 屋顶花园的分类
        1.3.1 按屋顶花园使用类型划分
        1.3.2 按屋面使用要求划分
        1.3.3 按屋顶形式划分
        1.3.4 按屋面承载力异同划分
        1.3.5 按屋顶花园位置划分
        1.3.6 按开敞程度划分
        1.3.7 按布局形式划分
    1.4 屋顶花园历史发展概况
        1.4.1 国外屋顶花园历史发展概况
        1.4.2 国内屋顶花园历史发展概况
    1.5 长三角地区屋顶花园发展现状分析
        1.5.1 发展现状
        1.5.2 原因分析
    1.6 本章小结
第2章 国内外屋顶花园优秀案例分析及经验借鉴
    2.1 德国屋顶花园发展优势及案例分析
        2.1.1 发展优势
        2.1.2 政策法规
        2.1.3 德国门塔公园屋顶花园案例分析
    2.2 美国屋顶花园发展优势及案例分析
        2.2.1 发展优势
        2.2.2 政策法规
        2.2.3 美国帝国中心屋顶花园案例分析
    2.3 日本屋顶花园发展优势及案例分析
        2.3.1 发展优势
        2.3.2 政策法规
        2.3.3 日本福冈市台阶状屋顶花园案例分析
    2.4 新加坡屋顶花园发展优势及案例分析
        2.4.1 发展优势
        2.4.2 政策法规
        2.4.3 新加坡EDITT塔楼屋顶花园案例分析
    2.5 国内成都地区屋顶花园发展优势及案例分析
        2.5.1 发展优势
        2.5.2 政策法规
        2.5.3 成都天府汇城屋顶花园案例分析
    2.6 国内深圳地区屋顶花园发展优势及案例分析
        2.6.1 发展优势
        2.6.2 政策法规
        2.6.3 深圳市罗马公元某私家屋顶花园案例分析
    2.7 长三角地区屋顶花园从中获得的启发
        2.7.1 国内外优秀屋顶花园造园经验总结
        2.7.2 长三角地区屋顶花园从中获得的启发
    2.8 本章小结
第3章 长三角地区屋顶花园的营造探讨
    3.1 长三角地域分析
        3.1.1 对长三角地区的界定
        3.1.2 长三角地区生态环境概况
        3.1.3 城市化进程对长三角地区的影响
    3.2 长三角地区屋顶花园的设计
        3.2.1 设计原则
        3.2.2 指导方法
        3.2.3 设计注意事项
        3.2.4 设计内容
    3.3 长三角地区屋顶花园的施工
        3.3.1 施工要点
        3.3.2 施工注意事项
        3.3.3 施工工艺及内容
    3.4 长三角地区屋顶花园的养护
        3.4.1 养护原则
        3.4.2 养护要点
        3.4.3 养护措施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长三角地区屋顶花园产生的效应分析
    4.1 长三角地区屋顶花园的效应特征
        4.1.1 人活动行为特征
        4.1.2 屋顶花园的功能效应
    4.2 长三角地区屋顶花园造园实例分析
        4.2.1 上海市屋顶花园营造实例分析
        4.2.2 杭州市屋顶花园营造实例分析
        4.2.3 南京市屋顶花园营造实例分析
    4.3 长三角地区屋顶花园性价分析
        4.3.1 隔热效果性价分析
        4.3.2 费用开销性价分析
        4.3.3 屋面雨水径流量性价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长三角地区屋顶花园创新探讨
    5.1 外部空间环境分析
        5.1.1 典型景观要素分析
        5.1.2 外部空间意象分析
    5.2 创新原则
    5.3 创新因素
        5.3.1 时代精神的融入
        5.3.2 现代技术的促进
        5.3.3 现代艺术思潮的影响
    5.4 创新途径
        5.4.1 文化创新
        5.4.2 技术创新
        5.4.3 艺术创新
    5.5 创新手法
        5.5.1 设计手法
        5.5.2 营造手法
    5.6 长三角地区屋顶花园发展构想
        5.6.1 发展原则
        5.6.2 发展构想
        5.6.3 个人参与上海兴华地会所生态示范型屋顶花园案例分析
        5.6.4 发展建议
    5.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详细摘要

四、镇江嘉慧花园住宅工程通过节能建筑验收(论文参考文献)

  • [1]以建筑类期刊为源探究中国当代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D]. 边雨.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2)
  • [2]高密度区微型绿道空间体系建构研究[D]. 王琼.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7(06)
  • [3]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示范工程实例[J]. 何奔流. 砖瓦世界, 2015(10)
  • [4]以“酒都四季花园”为例的住宅房地产项目后评价研究[D]. 王路君. 浙江大学, 2015(03)
  • [5]当代中国建筑创作发展动力研究[D]. 刘鹏跃.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4(12)
  • [6]天津建筑遗产保护公众参与机制与实践研究[D]. 刘敏. 天津大学, 2012(05)
  • [7]基于政策法规体系下的城市形态研究[D]. 许剑峰. 天津大学, 2010(10)
  • [8]南京城市空间营造研究[D]. 王毅. 武汉大学, 2010(05)
  • [9]屋顶绿化公共政策研究[D]. 高铭鸿. 西南交通大学, 2009(S1)
  • [10]长三角地区屋顶花园的营造及创新研究[D]. 张甜甜. 南京林业大学, 2009(03)

标签:;  ;  ;  ;  ;  

镇江嘉汇花园住宅项目通过节能建筑验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