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低脂玉米粉无蒸煮液态发酵制酒精技术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李志涛[1](2021)在《新型仿生胃肠道生物反应器研制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胃肠道生物反应器是通过体外模拟人体胃肠道生理条件(如温度、动态p H、消化酶分泌、食物停留时间、流动混合和胃肠壁蠕动等)来研究食物消化的装备。可筛选大量物质,包括膳食成分、病原体,药物活性成分以及毒性或放射性化合物,评估它们如何改变胃肠环境,并且取样过程不受伦理约束。然而,与国外先进的设备相比,国内胃肠道反应器研制还处于起步阶段,难以达到模拟真实胃肠道消化过程的目标,限制了我国食品消化的跨学科研究。本文采用仿生学技术,模拟了胃肠道几何形态和内部结构,制备了仿生硅胶胃、小肠和大肠;利用内环境模拟技术,控制温度、p H、蠕动频率和内分泌等参数;通过发酵工程技术,建立了肠道微生物的高效率定植模型。在此基础上,集成肠道气体阵列传感器和智能控制系统,研制了仿生胃生物反应器、仿生小肠生物反应器和仿生大肠生物反应器。通过肠道微生物Akkermansiamuciniphila动态发酵培养、粪便体外定植培养、高抗性淀粉大米体外消化、抗性淀粉对粪便发酵影响和膳食脂肪酸对肠道气体分布影响等对反应器进行了逐步应用。本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仿生胃和小肠生物反应器研制及其体外消化研究研制了最多可以具有9个腔室的仿生胃和小肠组合生物反应器。在胃肠道几何形态方面,可分别模拟胃底、胃体、胃窦、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隔室反应器,隔室易于拆卸、方便灭菌,可独立或串联使用;在智能控制系统方面,开发了线下控制系统和线上云平台控制系统,可实现蠕动频率、分泌速率和p H等的检测和控制,历史数据导出和运行状态报警等功能;在模拟胃肠内部结构方面,分别制备了光滑型硅胶胃和硅胶小肠、褶皱型硅胶胃和绒毛型硅胶小肠,增大了肠道内的表面积,改变了食糜流变熵力,可促进食物破碎;在混合效果方面,反应器对牛顿流体和非牛顿流体都具有较好的混合效果,同等条件下优于传统釜式搅拌反应器;在胃内压方面,通过基本运动模式和强力运动模式控制,可实现胃的蠕动收缩阶段以及强力收缩阶段,收缩强度分别达到18-22 mm Hg、120-220 mm Hg;在破碎力方面,反应器最大破碎力大于0.72N,可以模拟固体食物在胃内的破碎功能;在p H控制方面,可根据食物的消化过程进行p H动态调节,还原了胃和小肠内酶活力动态调节;在排空速率方面,与已公开发布仔猪胃的排空相比,无显着性差异;在应用方面,将小麦粉、土豆粉、玉米粉、红薯粉、莲藕粉和大米粉在仿生胃和小肠反应器中模拟淀粉和蛋白质动态消化,在胃和小肠消化阶段均具有明显的差异。(2)仿生大肠生物反应器研制及其粪便定植研究研制了最多可以具有6个腔室的仿生大肠生物反应器,集成的线下控制系统和线上云平台智能控制系统,可有效控制反应器的发酵过程关键参数(蠕动频率、分泌速率、吸收速率、p H实时曲线等)。在大肠结构方面,制备了光滑型和褶皱型硅胶大肠;在混合效果方面,优于同等条件下的釜式搅拌反应器;在肠内压方面,模拟了低频和高频两种蠕动频率,肠内收缩强度分别达到60-90 mm Hg和100-150 mm Hg;在模拟吸收方面,可保持发酵液中短链脂肪酸在正常生理浓度内,使微生物生长不受抑制;在无菌验证方面,长时间运行后不易染菌,保证了实验的准确性;在p H控制方面,具有良好的酸碱平衡调节能力,维持大肠内环境,保证了微生物正常生长;在定植粪便微生物方面,微生物群落相似率大于85.17%,定植效果比较稳定。(3)仿生大肠生物反应器中Akkermansia muciniphila的生长和代谢研究基于研制的仿生大肠生物反应器,利用脑心浸出液肉汤(Brain heart infusion,BHI)培养基、猪粘蛋白(Porcine mucin,PM)培养基、人粘蛋白(Human mucin,PM)培养基、BHI+PM(BPM)培养基和BHI+HM(BHM)培养基对A.muciniphila进行体外动态发酵培养,并与传统静态培养对比。研究发现:在生物量方面,BHI动态培养的生物量为1.92 g·L-1,比静态培养提高了44.36%。利用HM动态培养,生物量进一步增加,达到2.89 g·L-1。在代谢产物方面,利用PM和HM动态培养,主要代谢产物为短链脂肪酸(乙酸和丁酸),而其他3种培养基,则有相当数量的支链脂肪酸(异丁酸和异戊酸)产生。在外观形态方面,利用HM动态培养,细胞直径达999nm,外膜蛋白浓度最高,达到26.26μg·mg-1。结果表明,培养基营养成分和培养条件可直接影响仿生大肠培养A.muciniphila的生物量、外膜蛋白浓度和厚度以及细胞直径。(4)高抗性淀粉大米的不同加工方式对体外消化和肠道菌群影响研究以高抗性淀粉大米为原料,通过蒸煮、粉碎、发酵和高温高压处理,加工成米饭、米浆、米糕和爆米花,分别对其体外消化和粪便微生物发酵过程进行分析。研究发现:4种食物在胃和小肠反应器中淀粉消化率均符合一级两相方程,其中米糕中抗性淀粉含量最高(11.98%)。在仿生大肠发酵过程中,未消化米糕与菊粉相比,发酵速度较慢,丁酸浓度提高67.85%,促进短链脂肪酸合成的普雷沃氏菌科(Prevotellaceae)和具有抗炎功能的粪杆菌属(Faecalibacterium)丰度增加,肠道微生物群失衡标志物变形杆菌门(Proteobacteria)和巨单胞菌属(Megamonas)丰度减少。结果表明,高抗性淀粉大米能调节肠道微生物群的发酵代谢产物和生态组成,有助于为糖尿病和肥胖患者的功能性食品设计提供参考。(5)膳食脂肪酸对肠道气体分布影响研究基于研制的仿生大肠生物反应器,通过肠道气体阵列传感器作为实时监测肠道气体为工具,配置基础培养基和膳食脂肪酸培养基作为营养基质,利用人体粪便微生物作为发酵菌株进行体外粪便发酵,分析基础营养和脂肪酸对肠道气体成分、浓度和体积影响变化,探讨膳食脂肪酸对肠道气体分布动力学。研究发现:粪便微生物利用膳食脂肪酸产生的气体成分主要为CO2、H2、H2S和VOC,其中CO2含量最高;可调控微生物发酵提高H2、H2S和VOC的浓度和体积。结果表明,膳食脂肪酸可刺激肠内H2S和VOC浓度升高,对高脂饮食造成肠道疾病的患病率增加提供一定参考,并可对降低肠内H2S和VOC浓度提供饮食指导。
张佳笑[2](2020)在《马铃薯发酵饮料工艺优化及风味物质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马铃薯营养丰富,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但目前主要以鲜食和初级加工产品为主,且加工技术水平落后、深加工产品种类少、附加值低。为此,本研究以新鲜马铃薯为原料,通过液化、糖化、发酵工艺制备马铃薯发酵饮料。具体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首先,通过多种营养成分分析,最终从六种不同品种的马铃薯中,确定以“布尔班克”作为试验材料。其次,分别以还原糖含量、感官评分为考核指标,采用单因素和Box-Behnken响应面优化试验,确立了最佳的液化、糖化和发酵工艺条件:液化工艺最佳优化条件为:料液比(原料:水)为1:5,α-淀粉酶添加量0.3%,液化温度60℃、液化时间53 min,液化p H值为6.0,此方法下还原糖量最高为15.08 g·L-1。糖化工艺最佳优化条件为:糖化酶添加量0.15%,糖化温度60℃,糖化时间2 h,p H值为6,此时的还原糖量最高为37.7 g·L-1。发酵工艺的最佳优化条件:复合酒曲(白酒曲:黄酒曲:米酒曲)比例为1:2:2,复合酒曲添加量为0.5%,发酵时间为48.7 h,发酵温度为31℃。在此优化条件下,马铃薯发酵饮料的感官评分为最高分94分。最后,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别对马铃薯原浆、糖化后马铃薯浆液和马铃薯发酵饮料的风味物质变化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马铃薯原浆、糖化后浆液、马铃薯发酵饮料分别分离出风味物质24种、30种、34种。与发酵前相比,醇类化合物峰面积呈增加趋势,酯类、酸类峰面积呈减少趋势。由此说明,经复合酒曲发酵后的马铃薯发酵饮料中产生了更多的醇类,而酯类、酸类化合物却明显减少。本研究可为充分利用马铃薯资源,研发新型马铃薯发酵饮品及其品质分析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汪益洲[3](2015)在《菊芋块茎干粉生物乙醇发酵条件研究》文中认为菊芋是一种极具开发潜力的非粮资源,具有含糖高、耐干旱、耐贫瘠、环境适应性强等特点:菊芋块茎主要成分是菊粉,占其干重的70%左右,菊粉在菊粉酶作用下水解成果糖,果糖可直接利用于产生乙醇;这些优点使菊芋成为很有潜力的生产乙醇的经济作物。目前国内外的研究中,主要是利用提纯后的纯菊粉或者菊芋块茎浸提液发酵生产乙醇,由于该过程中原料加工复杂、原料利用率低下,导致生产成本极高,很难适合工业化生产。针对上述难题,本文利用一株能够分泌菊粉酶同步糖化发酵菊粉生产乙醇的酿酒酵母工程菌株S.cerevisiae 6525,对直接以菊芋块茎干粉为原料进行同步糖化发酵生产乙醇过程开展相关研究;并获得如下结果。1、发酵培养基的处理和补料方案研究由于发酵培养基中主要成分是菊芋块茎干粉,容易造成培养基粘稠的问题,不利于发酵进行。通过对培养基进行121℃蒸煮20 s的原料预处理,结合初始干粉浓度240 g/L,24 h和48 h两次等量补充干粉浓度分别至270 g/L和300 g/L的批式补料方案,可以较好地解决发酵培养基由于粘稠而无法高浓度发酵生物乙醇的难题,为直接利用菊芋块茎干粉高浓度发酵生物乙醇提供了可行性。2、菊芋块茎干粉乙醇发酵条件优化为得到适用于发酵罐发酵的工艺条件,在250 ml摇瓶体系中进行批式补料发酵实验,通过单因素实验对部分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最佳初始发酵培养基配方为:菊芋块茎干粉240 g/L,酵母粉10 g/L。最佳发酵条件为:接种量10%,装液量50%,初始pH 4.5,培养温度34℃,摇床转速180 rpm。在5 L发酵罐中对该发酵条件进行了验证,结果经发酵72 h后,发酵液中乙醇浓度达到84.3 g/L,乙醇产率为88.6%。3、菊芋块茎干粉乙醇发酵中试放大研究在摇瓶最优发酵条件的基础上,于5 L发酵罐中针对搅拌转速和通气量两个因素进行优化,获得最佳发酵条件为:接种量10%,装液量50%,初始pH 4.5,培养温度34℃,搅拌转速220rpm,通气量0vvm。在该条件下,经过72h发酵,乙醇浓度达到88.0g/L,乙醇产率为92.6%。基于5 L发酵罐的发酵结果,分别在50 L和500 L发酵罐中进一步进行了放大实验。在50 L发酵罐体系中,发酵72 h后达到发酵终点,发酵液中乙醇浓度达到85.67 g/L,乙醇产率为90.1%,整体发酵趋势与5 L发酵罐中基本相同。在500 L发酵罐体系中,发酵罐搅拌装置对发酵培养基的搅拌效果不如小型发酵罐,发酵终点推迟至84 h,发酵液中乙醇浓度为77 g/L,乙醇产率为81.0%,最高乙醇浓度和乙醇产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是,通过对500 L发酵罐的放大验证实验,基本摸清了菊字块茎干粉乙醇发酵规模化生产体系的一些技术难点,为将来利用菊字块茎干粉工业化生产乙醇奠定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阮彩彪[4](2011)在《农抗702生料发酵工艺及溶媒萃取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链霉菌702是江西农业大学应用微生物研究室从土壤中分离筛选获得,其产生的抑真菌活性物质对植物病原真菌有很强的抑制作用,有望开发成为新型高效生物杀菌剂。为了进一步对其生料发酵工艺优化提高其发酵产量,本文以链霉菌702-M-N-52菌株为试验菌株,利用现代发酵优化策略对其生料发酵工艺进行了优化,其方法及结果如下:1、为了探索农抗702产生菌链霉菌702种子最佳工艺条件,提高种子质量。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及二次旋转正交试验设计和拟水平法正交试验分别对链霉菌702固体斜面产孢子培养工艺和液体种子培养工艺进行了研究。得到链霉菌702固体斜面产孢子最佳培养基为蔗糖浓度为3%的PDA培养基。蛋白胨和氯化钠对其均有抑制作用。最佳培养条件组合为:培养温度29℃、初始pH值8、培养时间5天。在最佳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下,每支试管斜面产孢子量达到4.37亿,是高氏一号培养基斜面孢子数0.93亿的4.90倍;液体种子培养较佳配方:即蔗糖6.67g/L,玉米粉为33.33 g/L,蛋白胨为1.33 g/L,黄豆饼粉为20 g/L,碳酸钙0.6%、豆油0.4%。液体种子培养的较佳条件,即初始pH7,装液量40mL,接种量2.5%,温度30℃。200r/min回转式摇床旋转培养48h。在优化后的培养条件下,链霉菌702种子液生物量及发酵液效价分别提高70.2%和11.7%。2、在摇瓶条件下通过单因素试验、二次旋转正交试验、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设计、基于分批发酵代谢参数分析进行的分批补料试验对链霉菌702摇瓶生料发酵工艺条件进行研究。得到较高产量农抗702的培养基配方(g/L):玉米淀粉25.0,玉米粉35.0,葡萄糖10.0,黄豆饼粉12.0,蛋白胨8.0;硝酸钾1.0,氯化钙5g,磷酸二氢钾0.3g,豆油10mL和生料发酵培养条件:装液量50mL,接种量10%,生料发酵添加剂为0.5%,初始pH7,30℃,200r/min回转式摇床旋转培养104h。在筛选到的最佳发酵培养基配方和发酵条件下摇瓶发酵农抗702效价达到7432.6μg/mL,比优化前提高了9.07%。在摇瓶发酵48h补加葡萄糖和蛋白胨溶液,使发酵液中的葡萄糖和蛋白胨浓度分别达到10.0g/L和3g/L发酵液,发酵至114h发酵液中农抗702效价达到11346.6μg/mL,比不补料发酵的效价7424.6μg/mL提高52.8%分别达3.016g/L、5682.7μg/mL。3、通过在500L罐上进行免蒸高压蒸汽灭菌分批不补料和分批补料的生料发酵试验。并定时检测两种发酵方式中发酵液农抗702效价、总糖、还原糖、氨基氮和溶磷等各代谢参数,分别绘制分批发酵和补料发酵的代谢曲线,利用Origin 7.5软件对分批发酵实验数据进行非线性拟合等分析。分别获得:菌体生长与发酵时问的关系产物形成和发酵时间的关系和基质消耗和时间之间的关系三个动力学模型;农抗702在500L灌中的发酵效价.分批不补料与分批补料发酵情况下最高分别达到8412.1μg/mL和12164.81μg/mL,补料分批生料发酵的生产率(P)比不补料分批发酵提高了74%。4、采用单因素试验分别对农抗702最佳浸提溶剂、浸提条件进行研究。得到无水甲醇为最佳浸提溶剂,最佳浸提比例为发酵液与无水甲醇为1:2(v/v),浸提3次能完成100%浸提率,发酵液PH不需要调整,浸提温度和浸提时间的影响不大。初步探索从发酵液中分离提取农抗702工艺,为农抗702杀菌剂的制备奠定了基础。
苏小军[5](2009)在《马铃薯生料糖化发酵转化乙醇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马铃薯生产国,种植面积达8000万亩,产量超过8000万吨。尽管生产占据第一位,但加工业却很薄弱,严重制约了整个产业的发展。以马铃薯为原料生产乙醇可为我国马铃薯的深加工开辟一条新途径。乙醇通过进一步的纯化,即可成为食用乙醇,也可用作工业乙醇,还可成为燃料乙醇。随着全球性能源安全问题的出现,以马铃薯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是最有发展前景的。目前,能耗较大和成本偏高是制约乙醇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因此,有关乙醇生产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这两方面。以淀粉质为原料发酵生产乙醇,传统工艺必须先通过高温高压蒸煮工序,而该蒸煮工序消耗的能量占到了整个生产过程总能耗的30%-40%。生料发酵技术省去了高温蒸煮糊化工艺,避免了高温条件下可发酵性糖的损失,因而具有降低能耗、简化操作工序、降低生产成本等优点,但目前其工业化应用受到了菌株产酶活力低、酶活力不稳定、发酵周期长、效率低、容易污染等因素的限制。生料发酵技术的关键在于生淀粉的水解糖化,因此通过选育生淀粉酶高产菌株和提高淀粉对酶解的敏感性等途径来增加生淀粉的糖化效率,是当前的研究重点和热点。本文以马铃薯为对象,开展生料糖化发酵技术转化乙醇的研究。一方面通过选育马铃薯生淀粉酶高产菌株,并通过产酶条件的优化,获得高活力生淀粉酶,以达到实现生料糖化发酵转化乙醇的目的。另一方面,采用辐照技术对马铃薯原料进行预处理,以提高糖化效率,并通过进一步的条件优化,实现马铃薯生料发酵转化乙醇。本研究旨在建立起以马铃薯为原料转化乙醇新技术体系,为解决我国马铃薯加工产业问题提供新思路,为乙醇产业发展开辟原料新途径提供技术支持,对于我国马铃薯和乙醇产业乃至能源的可持续发展都有重要意义。取得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从马铃薯加工基地、酒精厂和淀粉厂附近的腐殖土壤及腐烂马铃薯中广泛取样,初步筛选出了10株具有较强马铃薯生淀粉糖化能力的菌株,并通过进一步筛选,获得了1株对马铃薯生淀粉糖化能力相对较强的菌株,其液体培养所产的生淀粉酶活力达30.5 U/ml,固体培养所产生淀粉酶的活力达19.3U/ml。对菌株的形态学研究和ITS rDNA序列同源性比较分析表明,该菌株属于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2、采用紫外辐照和硝基胍处理相结合的方法对上述菌株进行了诱变,得到1株产酶能力大大提高的突变株,其固体发酵所产生淀粉酶的酶活力为43.8U/ml,比出发菌株提高了127%。经连续6代传代试验验证,该突变株的遗传性能稳定。为方便起见,将该突变菌株命名为Aspergillus niger AF-1。3、对菌株AF-1固态发酵所产生淀粉酶的酶学性质分析表明,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55℃,在60℃以下稳定,具有一定的耐热能力;最适反应pH为4.0,在pH 3.5-5.0范围内稳定,为一种酸性酶;Mn2+、Fe2+、Zn2+、Mg2+、Ca2+、Ba2+对酶有一定的激活作用,而Cu2+、K+、Na+则抑制酶的活性。酶对底物的作用方式表现出多样性,以表面扩散侵蚀的方式作用于马铃薯和木薯生淀粉,以表面扩散侵蚀和形成大侵蚀孔洞的方式同时作用于红薯淀粉。4、利用响应面法对菌株AF-1固态发酵产生淀粉酶的条件进行了优化。首先采用单因素试验筛选出马铃薯粉、豆粕粉、FeSO4为最适碳源、氮源和无机盐。然后通过Plackett-Burman设计对影响产酶条件的12个相关因素进行效应评价,筛选出具有显着效应的豆粕粉、温度和麸皮三个因素。再利用最陡爬坡试验逼近以上三个因素的最大响应区域。最后采用响应面中心组合设计对显着因素进行优化,得出豆粕粉含量、温度和麸皮添加量的最佳值分别为11.46%、26.26℃和17.41g。优化后的酶活提高到204 u/ml,比初始酶活提高了3.85倍。5、采用γ射线对马铃薯进行辐照处理,发现马铃薯淀粉经50-400kGy剂量照射后原有颗粒形貌并没有改变,但经200kGy剂量处理后溶于水6h颗粒表面出现明显裂痕,经400kGy剂量处理后溶于水3h颗粒表面出现大量裂痕,6h颗粒失去原有形貌。进一步的分析表明,马铃薯粉经不同剂量辐照处理后,溶解度增加,其中以400kGy剂量处理增加效果最显着,溶解度达61%,比对照的提高了4倍;辐照处理具有直接糖化效果,还原糖的含量随着辐照剂量的加大而增加,其中以400kGy剂量辐照处理的糖化效果最明显,DE值达5.1%;马铃薯经辐照处理后,对酶的作用变得敏感,且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而加强;200kGy剂量范围内辐照处理对糖化效率的提高不如95℃蒸煮显着,但400kGy剂量辐照处理的要远远高于蒸煮的;离子色谱法分析检测表明,马铃薯粉经200、400kGy剂量辐照处理后,降解产物主要为葡萄糖和麦芽糖;经400kGy辐照处理后酶解产物主要为葡萄糖,酶解的主要产物单一。6、以生马铃薯粉为原料,采用酵母菌和菌株Aspergillus niger AF-1所产生淀粉酶进行同步糖化发酵转化乙醇时,合适的酶添加量为150U/g,料水比为1:2.5,酵母添加量为5×107个/ml。另外,添加外源氮源硫酸铵能够提高发酵液的乙醇浓度。Ca2+、Mg2+对发酵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分别在8mmol/L和4mmol/L浓度条件下表现出最大效应。50kGy剂量辐照处理对生淀粉酶和酵母菌同步糖化发酵产乙醇的影响不大;100kGy剂量辐照处理对发酵有一定的促进效果;200kGy、400kGy剂量辐照处理的促进效果最显着,发酵液最终的乙醇浓度均达到11%。7、50kGy、100kGy剂量辐照处理对商品糖化酶和酵母菌同步糖化发酵产乙醇的影响不大;200kGy剂量辐照处理对发酵有一定的促进效果,但不是很显着;400kGy剂量辐照处理的促进效果最强烈,发酵液最终的乙醇浓度可达10.1%。采用单因素试验、Plackett-Burman试验、最陡爬坡试验和响应面分析相结合的试验方法对经400kGy剂量辐照处理后的马铃薯生料商品酶和酵母菌同步糖化发酵产乙醇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优化条件下发酵液的乙醇浓度可达12.4%,较优化前提高了22.8%。通过条件优化研究,将马铃薯生料发酵生产乙醇的最佳条件确定为:温度35.27℃、料水比1:2.07、pH4.0、装瓶量125ml、(NH4)2SO4 0.2%、接种量2.5×107个/ml、糖化酶200U/g、淀粉酶15U/g、纤维素酶10U/g、发酵周期48h。
张怀东[6](2009)在《红薯酒精发酵菌种的选育及液体发酵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采用含高浓度酒精培养基从自然界中分离到63株酵母,经四级筛选,最终获得一株适宜以红薯淀粉为原料,在高温条件下进行生料高浓度发酵的高产酒精酵母菌株,编号为Cor-01。该菌株在料水比为1:2.0,装液量30%(v/v),30℃,100 rpm条件下发酵72 h,发酵醪酒精浓度为12%(v/v)。经鉴定Cor-01菌株属于酿酒酵母属(Saccharomyces)的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为筛选高耐性高产酒精酵母菌株,以Cor-01菌株为出发菌株,进行60Co-γ射线诱变育种。经四级筛选,最终获得一株高耐性高产酒精酵母菌株Cor-01-M2,遗传稳定性良好。该菌株在料水比为1:2.0,装液量30%(v/v),30℃,100rpm条件下发酵60 h,发酵醪酒精浓度为13%(v/v)。本文系统地研究了Cor-01-M2菌株生料发酵红薯淀粉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因素,如添加氮源、pH、发酵温度、无机离子(硫、磷、钾、锌、镁、钙、钠、铁、铜、锰、铝)、种子培养时间、接种量、摇床转速、惰性载体等。研究了Cor-01-M2以红薯淀粉为原料的生料发酵条件,并用Plackett-Burman设计和Box-Behenken响应面分析进行了优化,得到Cor-01-M2的最优化条件如下:装液量30%(v/v),料水比为1:2.0,α-淀粉酶添加量为30 U/g,糖化酶添加量为240 U/g,接种量10%(v/v),pH 5.2,摇床转速100 rpm,35℃保温发酵,发酵周期60 h。在所获得的最优发酵条件下,菌株Cor-01-M2的发酵醪酒精浓度达14.5%(v/v)、淀粉出酒率达47.75%,淀粉利用率达84.10%。比初始工艺条件下分别提高了11.54%,比出发菌株分别提高了20.83%。
高恺[7](2008)在《基于外环流式发酵罐的玉米生料发酵酒精的研究》文中认为当前我国能源供应形势日益严峻,从国家能源和战略安全考虑,研究新型能源替代石油尤为迫切,而发酵酒精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最为可能。生料发酵酒精,不仅减少设备投资,而且显着节省能量消耗,极大地降低了酒精生产成本。酒精浓醪发酵是一种高强度发酵方式,其具有设备利用率高、蒸馏能耗少、生产成本低及酒糟易处理等优点,是一种具有巨大应用价值的酒精发酵技术。如果将上述两种工艺结合起来,有利于高效、清洁酒精生产工艺的建立。强制发酵醪循环,可有效缓解发酵起始阶段玉米粉吸水后沉淀造成的不利影响。通过Q1=(U0Ae/(C0-e))估算,经试验,当采用循环方式1时的临界流量为47 mL/min;当采用循环方式2时的临界流量为31 mL/min。从能量消耗、酒精度、淀粉利用率综合考虑,初步确定在发酵过程中采用如下工艺:0 h8 h采用循环1,8 h72 h采用循环2。在强制发酵醪循环的基础上,采用分批添加工艺,可提高发酵效率。具体工艺如下:按1:2.3 (w/v)混合玉米粉和水,得到初始发酵醪。取30 %接种发酵,从发酵2 h起每30 min添加5 %的剩余发酵醪,30℃,发酵72 h,酒精浓度可达120 g/L,淀粉利用率达到90.08 %,该发酵方式与无循环的生料酒精发酵工艺相比,所得酒精浓度可提高15.3 %。进一步将该工艺应用于高浓度生料酒精发酵,当料水比为1:1.8时,酒精度达到133.6 g/L,淀粉利用率为86.6 %。在15 L外环流式发酵罐中将强制循环基础上的分批添加工艺进行试验,当料水比为1:2.3时,酒精浓度可达118.5 g/L,淀粉利用率达到89.12 %,达到工业化生产水平。当料水比为1:1.8时,酒精浓度达到129.9 g/L。虽然淀粉利用率为85.05 %,但有利于提高设备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实现高效率发酵。
罗军侠[8](2008)在《耐酸生淀粉糖化酶的初步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通过对大曲和淀粉厂周围的土壤样品进行筛选,共筛出能够直接利用生玉米淀粉的菌种约18株,又通过复筛获得8株能够产生酸性生淀粉糖化酶(在pH 3.6,30℃的条件下相对可以较好的水解生玉米淀粉)的菌种,其中MS-09的酶活最高,达到15.20 U/mL,选定为出发菌株。通过菌落形态和ITS保守区序列分析及基于ITS的系统进化树分析,确定该菌为一株烟曲霉,命名为Aspergillus fumigalus MS-09。通过单因素实验对Aspergillus fumigalus MS-09产酸性生淀粉糖化酶的发酵条件进行研究,确定为:发酵初始pH 7.0,30℃培养92 h,装液量为10 %,摇瓶转速为250 r/min。该菌产酸性生淀粉糖化酶的最适碳源为2 %的玉米粉(干热灭菌)。Plackett-Burman多因素实验设计法,确定了影响Aspergillus fumigalus MS-09产酸性生淀粉糖化酶的主要因素为蛋白胨、NaNO3和KH2PO4。进一步通过响应面分析法和典型性分析得出培养基的最佳组成为:玉米粉(干热灭菌)20 g/L、蛋白胨6.79 g/L、KH2PO4 2.14 g/L和NaNO3 27.81 g/L,预测酸性生淀粉糖化酶的最大酶活27.02 U/mL。验证性实验证明在优化条件下,Aspergillus fumigalus MS-09产酸性生淀粉糖化酶达27.59 U/mL。Aspergillus fumigalus MS-09产生的酸性生淀粉糖化酶经过硫酸铵盐析、DEAE-纤维素离子交换和Sephadex G-75分子筛纯化后,酶的比活力由27.32 U/mg提高到了129.67 U/mg。对纯化后酶的性质进行了研究发现,其最适作用温度为45℃,最适作用pH为5.0,该酶具有很好的耐酸稳定性。金属离子对酶活力的影响研究表明Na+和Ca2+对该耐酸生淀粉糖化酶有激活作用,Hg2+、Fe3+、Zn2+和Cu2+对该酶有抑制作用。HPLC分析了该酶水解生玉米淀粉的产物,发现葡萄糖是唯一的水解产物。所以该酶是一种耐酸生淀粉糖化酶。将该耐酸生淀粉糖化酶应用于生玉米粉酒精发酵,发酵结束后醪液中的酒精体积分数达8.6 %,发酵周期为5天。
李博[9](2008)在《原料影响食醋功能特性的比较研究》文中指出随着食品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民保健意识的增强,食醋已经从一种生产历史悠久且应用广泛的传统调味品演化为一种新型的功能食品,其功能性与酿造原料和发酵工艺有密切关系,目前对食醋的功能特性的研究已有许多报道,但对原料影响食醋功能性的研究还少见报道。为次,本研究以玉米粉、薏米、小米、黑米、高粱米(去皮)、高粱米(带皮)、荞麦粉、小麦粉、小麦(带皮)等粮食原料和山楂、枣、梨、苹果、蜜橘、猕猴桃、桑椹、柿子、仁用杏、枸杞等果品原料为试验材料,采用自行设计制做的自动化喷淋式微型发酵罐生产粮食醋和果醋,然后分别以不同原料生产的粮食醋和果醋为研究对象,进行食醋抗氧化性的比较分析和选优,再通过动物(小鼠)试验对抗氧化性较强的几种食醋的减肥与降血脂作用进行了比较研究,主要内容包括:①粮食醋制备;②果醋的制备;③粮食醋抗氧化性比较分析;④果醋抗氧化性比较分析;⑤皮渣对食醋抗氧化的影响;⑥麸皮和黑曲对玉米醋抗氧化的影响;⑦麸皮黑曲玉米醋、麸皮玉米醋、玉米醋和山楂果醋减肥与降血脂作用的动物实验;得到如下研究结果:1、粮食醋和果醋均有一定的抗氧化性,且不同醋样对DPPH·的清除活性呈量效关系;其中麸皮黑曲玉米醋总抗氧化能力和DPPH·的清除作用最强,麸皮玉米醋对DPPH·的清除作用次之,说明麸皮和黑曲可以增强玉米醋的抗氧化性,增强玉米醋的功能性.2、粮食醋中带皮高粱醋总抗氧化能力和对DPPH·的清除作用仅次于麸皮黑曲玉米醋和麸皮玉米醋,强于不带皮的高粱发酵醋,小麦面粉发酵醋对DPPH·的清除作用较弱,加皮渣发酵后清除作用明显增强,由此推测皮渣在粮食醋发酵过程中可以增强对DPPH·的清除作用和总抗氧化能力,同样以汉中蜜橘为例,带皮发酵橘醋对DPPH·的清除作用和总抗氧化能力强于去皮蜜橘醋,推测皮渣在果醋发酵中可能同样具有增强醋样对DPPH·的清除作用和总抗氧化的能力。3、麸皮黑曲玉米醋、麸皮玉米醋、玉米醋、山楂果醋、带皮蜜橘醋、猕猴桃醋、苹果醋、滩枣醋、桑椹醋旋转蒸发后的甲醇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活性均随着样品多酚的含量而变化,表明清除自由基能力与其多酚的含量有明显的关系。4、以秦冠苹果和仁用杏为原料利用静态表面发酵和液态深层发酵两种不同工艺发酵果醋,并就其对DPPH·的清除能力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利用静态表面发酵的苹果醋和杏醋对DPPH·的清除能力均强于液态深层发酵的果醋,推测利用静态表面发酵工艺生产的果醋的功能性优于液态深层发酵工艺。5、食醋和冰醋酸对DPPH·均有一定的清除作用,但是其清除能力有十分显着的差异。粮食醋和果醋对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很强且呈明显的量效关系,而冰醋酸对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很小且没有明显的量效关系。表明在醋中醋酸对自由基具有很小的清除作用,而起主要作用是食醋中的其他功能成分。6、在食醋的发酵过程中,各阶段中间产物均对DPPH·均有一定的清除作用,但其清除能力有明显差异,其清除能力的大小依次为:食醋>糖化液>液化液>酒醪。7、研究在发酵过程中添加麸皮和黑曲对玉米醋减肥和降血脂作用的影响。利用营养饲料建立小鼠肥胖模型和高血脂症模型,设立普通对照组,营养对照组和4个试验组,进行小鼠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生殖器周围脂肪总重及脂肪系数的测定和对比分析,营养对照组小鼠的生殖器周围脂肪总重量、脂肪系数、血清中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含量明显大于普通对照组(p<0.05),四个试验组小鼠血清中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均明显低于营养对照组(p<0.10),动脉硬化指数明显低于营养对照组和普通对照组(p<0.05),表明试验所建立的营养性肥胖模型和高血脂症模型成功,各种醋的减肥作用强弱顺序依次为麸皮玉米醋=山楂果醋>麸皮黑曲玉米醋>纯玉米醋;各种醋对血清总胆固醇的降低作用强弱顺序依次为麸皮黑曲玉米醋>山楂果醋>麸皮玉米醋>纯玉米醋;各种醋对甘油三酯的降低作用强弱顺序依次为麸皮玉米醋>麸皮黑曲玉米醋>山楂果醋>纯玉米醋;各种醋对血清高密度脂蛋白的降低作用顺序依次为麸皮黑曲玉米醋>麸皮玉米醋>山楂果粗>纯玉米醋;各种醋的抗动脉硬化症能力强弱次序依次为:山楂果醋>麸皮黑曲玉米醋>麸皮玉米醋>纯玉米醋。各种醋对小鼠的生长发育无不良影响;添加麸皮和黑曲能提高发酵玉米醋的减肥作用并能提高玉米醋的降低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清高密度脂蛋白的作用,同时能提高玉米醋的抗动脉硬化症作用。
杜木英[10](2008)在《西藏青稞酒发酵微生物及酿造技术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以青稞和从拉萨市场购买的优良青稞酒曲为主要原料,应用传统微生物发酵技术结合现代纯种制曲发酵技术、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现代仪器分析技术,采用理化指标分析结合感官评定技术,对西藏青稞酒曲及传统青稞酒的品质,青稞酒曲及青稞酒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区系,优势发酵菌株的筛选和原生质体诱变,纯种制曲工艺,青稞酒纯种曲酿造工艺条件,青稞酒的纯种曲发酵与传统曲发酵过程中各成分的动态变化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在优势发酵菌株的选育,以纯种曲发酵技术生产青稞酒,改良传统西藏青稞酒的酿造工艺,提高青稞酒的品质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研究进展。主要研究结果为:1.应用理化分析、气-质联用和气相色谱并结合感官分析技术,对西藏青稞酒曲及传统青稞酒的品质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青稞酒曲及传统青稞酒的品质特点如下:(1)西藏青稞酒曲属于小曲类型,外观形态不一、质量良莠不齐。(2)传统青稞酒属于发酵酒范畴,各项理化指标值基本是在黄酒和清酒之间,传统优质青稞酒氨基酸含量110.912 mg/100mL,含有较丰富的矿物质和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等;并从中检测出48种香气成分,包括醇,醛,酸,酯,酮类及少量酚等;香气值(含量/阈值)最大的是乙醛41.67,依次是乙酸40.38、异戊醇13.38、己酸4.65、乳酸乙酯3.07、正丁酸2.94、乙酸乙酯2.65、β-苯乙醇2.14、3-羟基丁酮1.36,因此这9种成分对青稞酒的风味形成影响最大。2.应用经典的微生物分离纯化鉴定技术结合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对青稞酒曲及青稞酒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区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1)从青稞酒曲中,鉴定了优势霉菌130株。根霉属的有4种共81株,其中,米根霉(Rhizopusoryzae)39株,黑根霉(Rhizopus nigricans)18株,华根霉(Rhizopus chinensis)15株,少根根霉(Rhizopusarrhizus)9株。毛霉属有37株,其中18株为爪哇毛霉(Mucor javanicus),11株为总状毛霉(Mucorracermosus),8株为鲁氏毛霉(Mucor rouxians),还有8株为犁头霉属(Absidia spp.)。其余丝状真菌的量非常少,分别属于曲霉属(Aspergillus spp.),青霉属(Penicillium spp.),总状共头霉(Syncephalastrumracemosum)等。经过初筛,复筛,青稞试饭等试验,筛选出糖化功能强的菌株ZM2,糖化酶活力为520.27mg/h·g。霉菌ZM2经ITS序列分析和构建系统发育树鉴定为米根霉(Rhizopus oryzae)。(2)从青稞酒曲中,鉴定到属的优势酵母菌有580株,分别属于酵母属(Saccharomyces)、复膜孢酵母属(Saccharomycopsis)、假丝酵母属(Candida)、毕赤氏酵母属(Pichia)、德巴利酵母属(Debaryomyces)及隐球酵母属(Cryptococcus)6个属。其中,318株鉴定至种,分别是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扣囊复膜孢酵母(Saccharomycopsis fibuligera)、清酒假丝酵母(Candidasake)、粉状毕赤氏酵母(Pichia forinosa)、汉逊德巴利酵母(Debaryomyces hansenii)和地生隐球酵母(Cryptococcus terreus)。经TTC法和杜氏管法初筛,发酵法复筛,玉米糖化醪筛选,得到优良酵母菌株ZY2和糖化力较强的酵母ZY28。酵母菌株ZY2在玉米糖化醪上产酒精度5.7%,口感与香气好,酸度正常。酵母ZY28在青稞试饭试验中表现出浓郁愉悦的甜香、蜜香。ZY2及ZY28经ITS序列分析和构建系统发育树分别鉴定为布拉酵母(Saccharomyces boulardii)与扣囊复膜孢酵母(Saccharomycopsis fibuligera)。(3)从青稞酒曲中,鉴定了优势乳酸菌38株,分别属于乳杆菌属,链球菌属和片球菌属3个属。其中有5株鉴定到种,分别是粪链球菌(Streptococcus faecalis)、戊糖片球菌(Pediococcuspentosaceus)、乳酸片球菌(Pediococcus acidialactici)、约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johnsonii)和米酒乳杆菌(Lactobacillus sake)。筛选到一株戊糖片球菌ZB12作为后续研究菌株。ZB12经过16S rDNA序列分析和构建系统发育树,鉴定为戊糖片球菌,与常规生理生化反应的鉴定结果一致。3.应用原生质体诱变技术对ZY2,ZM2进行UV+DES复合诱变,并经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法优化制曲工艺,研究结果如下:(1)经UV+DES复合诱变ZY2的原生质体,得到突变株UV-DES-Y2,其产酒精能力比出发菌株ZY2提高了33.3%,发酵15Bx的麦芽汁,酒度可达8.0%(v/v);在耐热性,发酵能力,酒精耐受性,发酵温度范围,发酵速率和降糖速率方面均优于ZY2菌株。以pH值3.5的葡萄糖豆芽汁与青稞粉按1.0mL:2.0g混合,接入15%的24h液体培养酵母UV-DES-Y2,32℃培养24~28h,30℃风干,得到酵母纯种曲2,菌数达9.2×108cfu/g。(2)经UV+DES复合诱变ZM2的原生质体,得到高产糖化酶菌株UV-DES-M4,其产糖化酶活力达到846.27±79.24mg/h.g,比出发菌株ZM2提高了50.9%。应用SAS8.2软件,通过响应面(Box-Behnken设计法)对霉菌制曲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UV-DES-M4产糖化酶的最佳条件为:制曲温度为30.05℃,豆饼粉加入量为8.06%,接种量为1%,培养30h,得到纯种曲1,糖化酶活力高达895.32 mg/h·g。(3)自然pH值的葡萄糖豆芽汁与青稞粉按1.0mL:2.0g混合,接入15%的24h液体培养酵母ZY28,25℃培养30h,制得纯种曲3。4.对青稞酒纯种曲酿造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青稞酒的最佳纯种曲发酵工艺条件为:选择“藏青320”青稞原料,淘洗干净后,浸泡或者不浸泡但加水1:2,进行常压蒸煮2 h,摊凉至35℃,接入青稞原料重量2%的纯种曲1,2%纯种曲2及1%纯种曲3,在28℃下发酵72h。按此工艺得到的青稞酒,其理化指标和感官指标与传统曲发酵的青稞酒基本一致。5.对青稞酒的纯种曲发酵与传统曲发酵过程中各成分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青稞酒的纯种曲发酵过程中,表现出类似传统曲发酵过程中各成分的动态变化趋势,如pH值明显下降和酸度上升;发酵品温先缓升,再缓降,最高达36℃左右;还原糖含量和糖化酶活力值都在24h内显着增加(P<0.05),达到最大值后逐渐下降;总糖含量呈显着性下降趋势,而酒精度显着增高(P<0.05),纯种发酵的酒精度可达到10.3%,比传统发酵的提高57.7%;酒醅中酸性蛋白酶活力及氨态氮含量同时呈显着性增高(P<0.05),24h后,蛋白酶活力及氨态氮含量逐渐降低;纯种发酵的青稞酒氨基酸含量只有80.923 mg/100mL,缺乏蛋氨酸。
二、低脂玉米粉无蒸煮液态发酵制酒精技术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低脂玉米粉无蒸煮液态发酵制酒精技术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新型仿生胃肠道生物反应器研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人体胃肠道消化系统概述 |
1.2.1 口腔阶段 |
1.2.2 胃阶段 |
1.2.3 小肠阶段 |
1.2.4 大肠阶段 |
1.3 肠道微生物概述 |
1.3.1 人体共生微生物 |
1.3.2 肠道微生物与疾病 |
1.3.3 肠道微生物的营养偏好性 |
1.4 饮食成分与肠道气体概述 |
1.4.1 肠道气体简介 |
1.4.2 饮食成分简介 |
1.4.3 饮食成分与肠道气体关联特性 |
1.5 胃肠道生物反应器概述 |
1.5.1 静态和动态生物反应器 |
1.5.2 国内外胃肠道生物反应器研究进展 |
1.5.3 胃肠道生物反应器的特定应用程序 |
1.6 本论文研究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
1.6.1 立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6.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仿生胃和小肠生物反应器研制及其体外消化研究 |
2.1 引言 |
2.2 仿生胃生物反应器的设计与制作 |
2.2.1 仿生胃和小肠生物反应器结构外观 |
2.2.2 仿生硅胶胃和小肠的制作 |
2.2.3 反应器密封装置 |
2.2.4 仿生胃和小肠生物反应器控制系统 |
2.2.5 恒温控制系统 |
2.2.6 蠕动控制系统 |
2.2.7 补料和排空系统 |
2.2.8 p H控制系统 |
2.2.9 模拟吸收装置 |
2.3 仿生胃和小肠生物反应器的调试 |
2.3.1 材料与设备 |
2.3.2 混合时间的测定 |
2.3.3 胃内压的测定 |
2.3.4 硅胶胃破碎力的测定 |
2.3.5 排空能力的测定 |
2.3.6 食物在仿生胃和小肠生物反应器中的消化过程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仿生胃和小肠生物反应器样机的集成结构 |
2.4.2 仿生硅胶胃和小肠外观与结构 |
2.4.3 反应器智能化控制系统和云平台系统 |
2.4.4 混合时间评价 |
2.4.5 胃内压评价 |
2.4.6 破碎力评价 |
2.4.7 p H控制评价 |
2.4.8 排空效率评价 |
2.4.9 胃肠内表面积评价 |
2.4.10 食物在胃和小肠生物反应器中消化过程评价 |
2.4.11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仿生大肠生物反应器研制及其粪便定植研究 |
3.1 前言 |
3.2 仿生大肠生物反应器的设计与制作 |
3.2.1 仿生大肠生物反应器外观结构 |
3.2.2 仿生硅胶大肠的制作 |
3.2.3 反应器密封装置 |
3.2.4 仿生大肠生物反应器控制系统 |
3.2.5 恒温控制系统 |
3.2.6 蠕动控制系统 |
3.2.7 补料和排空系统 |
3.2.8 p H控制系统 |
3.2.9 模拟吸收装置 |
3.2.10 模拟吸水装置 |
3.3 仿生大肠生物反应器的调试 |
3.3.1 材料与设备 |
3.3.2 混合时间的测定 |
3.3.3 大肠内压的测定 |
3.3.4 发酵前气密性测定 |
3.3.5 无菌测定 |
3.3.6 酸碱平衡调节能力测定 |
3.3.7 粪便样本培养 |
3.3.8 OD_(600)测定和气体采集 |
3.3.9 有机酸含量测定 |
3.3.10 DNA提取和16S r RNA基因测序 |
3.3.11 统计方法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仿生大肠生物反应器样机的集成结构 |
3.4.2 仿生硅胶大肠外观与结构 |
3.4.3 智能化控制系统和云平台系统 |
3.4.4 混合时间评价 |
3.4.5 肠内压评价 |
3.4.6 模拟吸收评价 |
3.4.7 无菌验证评价 |
3.4.8 酸碱平衡能力评价 |
3.4.9 粪便微生物定植效果评价 |
3.4.10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仿生大肠生物反应器中Akkermansia muciniphila的生长和代谢研究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菌株和培养基 |
4.2.2 静态培养方法 |
4.2.3 动态培养方法 |
4.2.4 生物量测定 |
4.2.5 代谢产物短链脂肪酸测定 |
4.2.6 细菌外膜蛋白提取方法和浓度测定 |
4.2.7 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 |
4.2.8 细菌外膜相对厚度和直径测量 |
4.2.9 统计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静态培养与动态培养对A.muciniphila生物量及代谢产物的影响 |
4.3.2 静态培养和动态培养对A.muciniphila外观形态的影响 |
4.3.3 不同培养基对A.muciniphila生物量的影响 |
4.3.4 不同培养基对A.muciniphila代谢产物的影响 |
4.3.5 不同培养基对A.muciniphila外膜蛋白浓度的影响 |
4.3.6 不同培养基对A.muciniphila外膜厚度和直径长度的影响 |
4.3.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抗性淀粉大米的不同加工方式对体外消化和肠道菌群影响研究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材料和试剂 |
5.2.2 制备米饭、米浆、米糕和爆米花 |
5.2.3 体外模拟消化 |
5.2.4 抗性淀粉和葡萄糖含量测定 |
5.2.5 淀粉消化的一阶动力学模型和LOS曲线 |
5.2.6 OD_(600)测定和气体采集 |
5.2.7 短链脂肪酸测定 |
5.2.8 DNA提取和16S r RNA基因测序 |
5.2.9 统计分析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不同加工方式对大米中抗性淀粉含量的影响 |
5.3.2 大米在体外胃和小肠消化过程中淀粉消化率曲线和LOS分析 |
5.3.3 OD_(600)和产气量变化 |
5.3.4 体外粪便发酵后SCFA变化 |
5.3.5 粪便微生物的多样性和相对丰度分析 |
5.3.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膳食脂肪酸对肠道气体分布的影响研究 |
6.1 前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模拟膳食培养基 |
6.2.2 气体检测系统 |
6.2.3 多腔室仿生大肠反应器发酵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基础和脂肪酸培养基对总气体分布的影响 |
6.3.2 基础和脂肪酸培养基对CO_2分布的影响 |
6.3.3 基础和脂肪酸培养基对H_2分布的影响 |
6.3.4 基础和脂肪酸培养基对H_2S分布的影响 |
6.3.5 基础和脂肪酸培养基对VOC分布的影响 |
6.3.6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论文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相关成果清单 |
(2)马铃薯发酵饮料工艺优化及风味物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仪器及设备 |
2.3 试验方法 |
3 结果 |
3.1 马铃薯品种筛选 |
3.2 马铃薯浆液液化工艺优化 |
3.3 马铃薯浆液糖化工艺优化 |
3.4 复合酒曲发酵马铃薯浆液工艺研究 |
3.5 马铃薯浆液发酵前、后的风味物质成分比较 |
3.6 马铃薯发酵饮料品质分析 |
4 讨论 |
4.1 马铃薯浆液料液比的筛选 |
4.2 马铃薯浆液液化、糖化工艺优化 |
4.3 复合酒曲发酵马铃薯浆液工艺研究 |
4.4 马铃薯浆液发酵前、后的风味物质成分比较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复合酒曲发酵马铃薯饮料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菊芋块茎干粉生物乙醇发酵条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生物乙醇的发展历程与意义 |
1.2 生物乙醇产业的发展概况与趋势 |
1.3 基于生物质原料的乙醇发酵 |
1.3.1 糖类原料 |
1.3.2 淀粉类原料 |
1.3.3 木质纤维素类原料 |
1.4 乙醇发酵工艺与技术 |
1.4.1 同步糖化发酵技术 |
1.4.2 生料发酵 |
1.4.3 高浓度发酵 |
1.4.4 固定化发酵 |
1.4.5 高温发酵技术 |
1.5 菊芋乙醇发酵 |
1.5.1 菊芋的特点与优势 |
1.5.2 菊芋乙醇发酵研究进展 |
1.6 课题的意义与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菊芋块茎干粉发酵方案 |
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1.3 菌种活化 |
2.1.4 种子液的制备 |
2.1.5 乙醇发酵 |
2.1.6 含菊芋块茎干粉发酵培养基预处理方案筛选 |
2.1.7 最适补料方案筛选 |
2.1.8 分析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菊芋块茎干粉糖分含量分析 |
2.2.2 含菊芋块茎干粉发酵培养基预处理方案筛选 |
2.2.3 最适补料方案筛选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粗菊芋块茎干粉发酵乙醇条件研究 |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3.1.3 菌种活化 |
3.1.4 种子液的制备 |
3.1.5 批式补料发酵 |
3.1.6 氮源对乙醇产率的影响 |
3.1.7 接种量对乙醇产率的影响 |
3.1.8 培养基初始PH对乙醇产率的影响 |
3.1.9 装液量对乙醇产率的影响 |
3.1.10 培养温度对乙醇产率的影响 |
3.1.11 5L机械搅拌发酵罐验证发酵实验 |
3.1.12 分析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氮源对乙醇产率的影响 |
3.2.2 接种量对乙醇产率的影响 |
3.2.3 培养基初始PH对乙醇产率的影响 |
3.2.4 装液量对乙醇产率的影响 |
3.2.5 培养温度对乙醇产率的影响 |
3.2.6 5L机械搅拌发酵罐验证发酵实验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菊芋块茎干粉发酵中试放大研究 |
4.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4.1.3 菌种活化 |
4.1.4 5L发酵罐发酵种子液的制备 |
4.1.5 50L发酵罐发酵种子液的制备 |
4.1.6 500L发酵罐发酵种子液的制备 |
4.1.7 乙醇发酵 |
4.1.8 通气量对乙醇产率的影响 |
4.1.9 搅拌桨转速对乙醇产率的影响 |
4.1.10 50L机械搅拌发酵罐中试放大实验 |
4.1.11 500L机械搅拌发酵罐中试放大实验 |
4.1.12 分析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通气量对乙醇产率的影响 |
4.2.2 搅拌桨转速对乙醇产率的影响 |
4.2.3 50L机械搅拌发酵罐中试放大实验 |
4.2.4 500L机械搅拌发酵罐中试放大实验 |
4.3 本章小结 |
全文总结 |
创新点 |
存在问题与展望 |
存在问题 |
后续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或待发表论文 |
致谢 |
(4)农抗702生料发酵工艺及溶媒萃取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综述 |
1.1 农抗702概述 |
1.1.1 农抗702的产生菌及其理化性质 |
1.1.2 农抗702对植物病原真菌的作用机制研究 |
1.1.3 链霉菌702菌种诱变 |
1.1.4 农抗702应用试验研究 |
1.1.5 链霉菌702发酵工艺研究 |
1.2 工业微生物发酵工艺的研究 |
1.2.1 发酵培养基的组成与优化 |
1.2.2 分批补料发酵的调控策略 |
1.3 生料发酵 |
1.3.1 生料发酵在酿酒中的应用 |
1.3.2 生料发酵在酿醋中的应用 |
1.3.3 生料发酵在单细胞蛋白饲料中的应用 |
1.4 本论文课题来源、研究背景、意义和内容 |
1.4.1 本论文课题来源 |
1.4.2 本论文研究背景和意义 |
1.4.3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4 本论文主要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链霉菌702种子培养工艺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菌种 |
1.1.2 培养基 |
1.1.3 药品试剂 |
1.1.4 仪器设备 |
1.1.5 统计分析软件 |
1.2 方法 |
1.2.1 孢子培养 |
1.2.2 链霉菌720袍子数与其透光率标准曲线绘制 |
1.2.3 固体斜面培养基上链霉菌702孢子含量测定 |
1.2.4 链霉菌702产孢子固体斜面培养基的优化 |
1.2.5 链霉菌702产孢子斜面培养条件的优化 |
1.2.6 链霉菌702液体种子培养基的优化 |
1.2.7 链霉菌702液体种子培养条件的优化 |
1.2.8 链霉菌702发酵液生物效价测定 |
2.结果与分析 |
2.1 链霉菌702产孢子固体斜面培养基的优化 |
2.1.1 链霉菌702孢子培养基的初筛 |
2.1.2 斜面培养基不同蔗糖浓度对孢子数产量的影响 |
2.1.3 不同蛋白胨浓度对链霉菌702产孢子数的影响 |
2.1.4 不同氯化钠浓度对链霉菌702产孢子数的影响 |
2.2 链霉菌702产孢子固体斜面最佳培养条件的优化 |
2.2.1 三因素三水平的L_9(3~4)正交试验结果 |
2.2.2 优化前后对比试验结果 |
2.3 液体种子培养基的优化 |
2.3.1 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确定液体种子培养基最佳组合 |
2.4 链霉菌702液体种子培养条件优化 |
2.4.1 四因素不同水平数混合正交试验结果 |
2.4.2 优化前后对比试验结果 |
2.5 链霉菌702种子培养种子生长曲线 |
2.6 最佳接种种龄的确定 |
3 结论与讨论 |
第三章 农抗702摇瓶生料发酵工艺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 |
1.1.1 菌种 |
1.1.2 培养基 |
1.1.3 药品及主要试剂 |
1.1.5 试验仪器 |
1.1.6 统计软件 |
1.2 方法 |
1.2.1 孢子培养 |
1.2.2 摇瓶培养方法 |
1.2.3 分析方法 |
1.2.4 摇瓶分批生料发酵研究 |
1.2.5 摇瓶分批补料发酵研究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生料发酵添加剂添加量的确定 |
2.2 生料发酵培养基优化结果 |
2.2.1 二次旋转正交试验结果 |
2.2.2 二次旋转正交试验方差分析结果 |
2.3 生料发酵培养条件优化结果 |
2.4 链霉菌702摇瓶分批生料发酵发酵周期及代谢数据测定 |
2.5 补加不同碳源对农抗702合成的影响 |
2.6 补加葡萄糖浓度及时间对农抗702合成的影响 |
2.7 补加氮源对农抗702合成的影响 |
2.8 葡萄糖与蛋白胨补加方式对农抗702合成的影响 |
3 结论与讨论 |
第四章 链霉菌072 500L罐生料发酵工艺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菌种 |
1.1.2 培养基 |
1.1.3 药品 |
1.1.4 仪器设备 |
1.1.5 统计、画图软件 |
1.2 方法 |
1.2.1 孢子培养 |
1.2.2 一级种子摇瓶培养 |
1.2.3 二级种子培养 |
1.2.4 生料发酵 |
1.2.5 补料生料发酵 |
1.2.6 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讨论 |
2.1 链霉菌702 500L罐生料分批发酵代谢数据测定 |
2.2 链霉菌702 500L罐生料分批发酵典型代谢曲线 |
2.3 链霉菌702 500L罐生料分批发酵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2.3.1 菌体生长与发酵时间的关系 |
2.3.2 产物形成和发酵时间的关系 |
2.3.3 基质消耗和时间之间的关系 |
2.3.4 模型拟合求解与检验 |
2.4 链霉菌702 500L罐补料生料发酵代谢数据测定 |
2.5 链霉菌702 500L罐生料补料发酵典型代谢曲线 |
2.6 补料与不补料发酵过程中产素、菌体生物量转化率及生产率等参数比较 |
2.6.1 500L罐生料发酵葡萄糖-抑真菌物质转化率计算 |
2.6.2 500L罐分批发酵葡萄糖-菌体干重转化率计算 |
2.6.3 500L发酵罐分批发酵及补料发酵生产率计算 |
3 结论与讨论 |
第五章 农抗702溶媒萃取工艺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链霉菌702发酵液 |
1.1.2 抑菌测定指示菌 |
1.1.3 抗生素标品 |
1.1.4 层平板培养基 |
1.1.5 仪器设备和试剂原料 |
1.2 方法 |
1.2.1 溶媒的筛选 |
1.2.2 发酵液与无水甲醇浸提比例的筛选 |
1.2.3 发酵液不同pH值对无水甲醇浸提效果的影响 |
1.2.4 温度对无水甲醇浸提效果的影响 |
1.2.5 浸提时间对甲醇浸提效果的影响 |
1.2.6 发酵液浸提次数的选择 |
1.2.7 发酵液上清液和菌丝体中农抗702的含量比例测定 |
1.2.8 农抗702的效价检测 |
2 结果与讨论 |
2.1 不同溶剂对对发酵液的提取效果 |
2.2 发酵液与无水甲醇浸提比例的筛选 |
2.3 发酵液不同pH值对无水甲醇浸提效果的影响 |
2.4 温度对无水甲醇浸提效果的影响 |
2.5 浸提时间对甲醇浸提效果的影响 |
2.6 发酵液浸提次数的选择 |
2.7 发酵液上清液和菌丝体中农抗702的含量比例测定 |
3.结论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论文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论文投稿发表情况表 |
(5)马铃薯生料糖化发酵转化乙醇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 马铃薯加工产业现状及其乙醇生产概述 |
1.1 我国马铃薯加工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
1.2 马铃薯生产乙醇概述 |
2 世界能源状况概述 |
2.1 世界能源安全现状与前景 |
2.2 我国能源安全面临的问题和可能的出路 |
2.3 生物质能的战略地位和发展方向 |
2.4 燃料乙醇概述 |
3 乙醇生产技术研究进展 |
3.1 生物质原料 |
3.2 酶与微生物 |
3.3 技术和工艺 |
3.4 存在的问题 |
4 生料发酵技术研究进展 |
4.1 生料发酵生产乙醇的研究进程 |
4.2 生料糖化技术的理论基础 |
4.3 生料发酵菌种的选育 |
4.4 生料发酵工艺技术研究进展 |
4.5 存在的问题 |
5 辐照对淀粉作用的研究概述 |
5.1 辐照对淀粉的作用机理 |
5.2 辐照技术在淀粉降解上的应用研究 |
6 本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
第二章 产生淀粉酶菌株的分离、筛选与鉴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菌株的筛选 |
2.2 菌株的鉴定 |
3 讨论 |
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产生淀粉酶菌株的诱变选育及其酶学性质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诱变剂量的确定 |
2.2 紫外线的诱变效应 |
2.3 亚硝基胍的诱变效应 |
2.4 突变株的遗传稳定性分析 |
2.5 最适温度和热稳定性 |
2.6 最适pH和pH稳定性 |
2.7 金属离子对酶活力的影响 |
2.8 酶对不同淀粉颗粒的作用方式 |
3 讨论 |
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生淀粉酶的固态发酵条件优化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单因素试验确定产酶培养基组成 |
2.2 Plackett-Burman设计筛选影响产酶的重要因素 |
2.3 最陡爬坡试验确定响应面试验因素水平的中心点 |
2.4 响应面分析确定重要因素的最优水平 |
2.5 菌株固态发酵产酶进程 |
3 讨论 |
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生料辐照糖化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辐照处理对马铃薯淀粉结构的影响 |
2.2 辐照处理对生马铃薯粉溶解度的影响 |
2.3 辐照处理对生马铃薯粉糖化效率的影响 |
2.4 高温蒸煮对糖化效率的影响 |
2.5 辐照处理对马铃薯糖化产物组成的影响 |
3 讨论 |
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生料发酵转化乙醇工艺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生料直接发酵转化乙醇 |
2.2 生料经辐照处理后发酵转化乙醇 |
3 讨论 |
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 |
1 结论 |
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科技查新报告 |
(6)红薯酒精发酵菌种的选育及液体发酵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序言 |
1.2 燃料乙醇发展的历史及意义 |
1.3 酒精工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
1.4 高浓度酒精发酵的历史和现状 |
1.5 酒精发酵酵母的选育 |
1.6 酒精发酵工艺 |
1.6.1 传统的发酵工艺 |
1.6.2 低温蒸煮条件下的"双酶法"发酵工艺 |
1.6.3 同步糖化发酵SSF工艺 |
1.6.4 生料淀粉发酵工艺 |
1.6.5 发酵和分离同时进行的生产工艺 |
1.7 红薯酒精发酵相关的研究 |
1.8 论文的选题依据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高耐性高产酒精酵母的选育 |
2.1 实验材料 |
2.1.1 酵母菌分离源 |
2.1.2 菌种 |
2.1.3 培养基及主要试剂的配制 |
2.1.4 其它试剂及材料 |
2.1.5 主要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酵母分离样品的采集 |
2.2.2 酵母菌的增殖及分离 |
2.2.3 酵母菌的筛选 |
2.2.4 酵母菌的鉴定 |
2.2.5 ~(60)Co-γ射线诱变 |
2.2.6 ~(60)Co-γ射线诱变正突变株基本生理特性研究 |
2.2.7 酒精发酵实验 |
2.2.8 分析方法 |
2.2.9 菌种选育技术路线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酵母菌的分离 |
2.3.2 酵母菌的筛选 |
2.3.3 酵母菌的鉴定 |
2.3.4 ~(60)Co-γ射线诱变育种结果 |
2.3.5 Cor-01-M2菌株基本生理性能测定 |
2.3.6 酒精发酵实验结果 |
2.3.7 突变菌株Cor-01-M2发酵性能稳定性实验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红薯淀粉酒精液体发酵工艺条件的研究 |
3.1 实验材料 |
3.1.1 菌种 |
3.1.2 培养基及主要试剂的配制 |
3.1.3 其它试剂及材料 |
3.1.4 主要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原料的准备 |
3.2.2 种子培养方法 |
3.2.3 酒精发酵方法 |
3.2.4 分析检测方法 |
3.2.5 数理统计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红薯淀粉颗粒酶解情况 |
3.3.2 α-淀粉酶添加量对酒精发酵的影响 |
3.3.3 糖化酶的添加量对酒精发酵的影响 |
3.3.4 原料粒度对酒精发酵的影响 |
3.3.5 料水比的确定 |
3.3.6 装液量的确定 |
3.3.7 最适初始pH的确定 |
3.3.8 氮源、硫源、磷源及金属离子浓度的最佳水平确定 |
3.3.9 种子培养时间的确定 |
3.3.10 种子接种量的确定 |
3.3.11 摇床转速实验 |
3.3.12 发酵温度实验 |
3.3.13 惰性载体对酒精发酵的影响 |
3.3.14 应用Plackett-Burman实验设计法筛选重要因素 |
3.3.15 应用响应面分析法确定重要因素的最佳水平 |
3.3.16 最佳条件的验证性实验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论 |
第五章 展望 |
致谢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Ⅰ |
附录Ⅱ |
(7)基于外环流式发酵罐的玉米生料发酵酒精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传统的酒精发酵工艺 |
1.1.2 生料发酵酒精工艺 |
1.1.3 高浓度酒精发酵工艺 |
1.2 研究进展 |
1.2.1 生料发酵酒精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2 高浓度酒精发酵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3 循环在发酵中的应用 |
1.3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玉米生料发酵酒精过程中强制循环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剂与原材料 |
2.2.2 仪器与设备 |
2.2.3 菌种与培养基 |
2.2.4 种子活化方法 |
2.2.5 种子培养基的摇瓶培养法 |
2.2.6 玉米酒精生料发酵 |
2.2.7 总糖的测定 |
2.2.8 还原糖的测定 |
2.2.9 淀粉含量的测定 |
2.2.10 酵母计数 |
2.2.11 酒精度的测定 |
2.2.12 粘度的测定 |
2.2.13 固体颗粒粒度分布的测定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玉米粉悬浮液的沉降 |
2.3.2 发酵醪的强制循环 |
2.3.3 不同循环方式下的能量消耗比较 |
2.3.4 不同循环方式下的发酵结果 |
2.3.5 循环方式的初步确定 |
2.4 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分批添加策略的玉米生料酒精发酵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流程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不同的起始加入量对发酵的影响 |
3.3.2 不同起始添加时间对发酵的影响 |
3.3.3 不同添加间隔时间对发酵的影响 |
3.3.4 每批不同添加量对发酵的影响 |
3.3.5 在强制发酵醪循环基础上的分批添加工艺 |
3.3.6 在强制循环基础上,分批添加工艺在高浓度酒精发酵上的应用 |
3.4 小结 |
第四章 在15 L 发酵罐上发酵实验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剂与原材料 |
4.2.2 仪器与设备 |
4.2.3 种子活化方法 |
4.2.4 种子培养基的摇瓶培养法 |
4.2.5 在强制循环基础上分批添加工艺和无循环发酵工艺的实验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当料水比为1:2.3 时,在15 L 发酵罐中发酵实验 |
4.3.2 当料水比为1:1.8 时,在15 L 发酵罐中发酵实验 |
4.4 结论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 |
5.2 本课题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8)耐酸生淀粉糖化酶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生淀粉糖化酶的来源 |
1.2 生淀粉糖化酶的结构 |
1.3 生淀粉糖化酶的作用机理 |
1.4 生淀粉糖化酶研究进展 |
1.5 生淀粉糖化酶的应用 |
1.5.1 生淀粉糖化酶应用于生料发酵 |
1.5.2 生淀粉糖化酶其它方面的应用 |
1.6 本论文的目的意义与主要研究内容 |
1.6.1 本论文的立题意义 |
1.6.2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耐酸生淀粉糖化酶产生菌的筛选和鉴定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主要试剂与仪器 |
2.1.2 培养基 |
2.1.3 实验方法 |
2.1.4 菌种初步鉴定 |
2.1.5 菌种分子生物学鉴定 |
2.1.6 酸性生淀粉糖化酶的酶活力的测定方法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葡萄糖标准曲线 |
2.2.2 淀粉琼脂平板上透明圈的直径d 与ARSDG 酶活A 的关系 |
2.2.3 菌种筛选结果 |
2.2.4 菌种初步鉴定 |
2.2.5 菌种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Aspergillus fumigalus MS-09 发酵产酶条件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菌种 |
3.1.2 培养基 |
3.1.3 液体发酵条件 |
3.1.4 酸性生淀粉糖化酶活力测定方法 |
3.1.5 Plackett-Burman 实验设计筛选培养基组成 |
3.1.6 中心组成实验设计优化培养基组成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Plackett-Burman 实验设计确定产酶培养基组成 |
3.2.2 Box-Behnken 实验设计进一步优化产酶培养基 |
3.2.3 最佳培养基组成的确定 |
3.2.4 发酵底物(碳源)对产酶的影响 |
3.2.5 Aspergillus fumigalus MS-09 产酸性生淀粉糖化酶发酵条件的研究 |
3.2.6 Aspergillus fumigalus MS-09 产酸性生淀粉糖化酶发酵条件的确定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耐酸生淀粉糖化酶的分离纯化及性质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酸性生淀粉糖化酶的生产菌株 |
4.1.2 酸性生淀粉糖化酶粗酶液的制备 |
4.1.3 酸性生淀粉糖化酶活力测定方法 |
4.1.4 蛋白质浓度测定方法 |
4.1.5 硫酸铵沉淀 |
4.1.6 DEAE-纤维素离子交换柱层析 |
4.1.7 Sephadex G-75 柱层析 |
4.1.8 蛋白质分子量的测定 |
4.1.9 酸性生淀粉糖化酶的酶学性质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蛋白质标准曲线 |
4.2.2 酸性生淀粉糖化酶的硫酸铵盐析曲线 |
4.2.3 DEAE-纤维素离子交换色谱 |
4.2.4 Sephadex G-75 柱层析 |
4.2.5 蛋白质分子量测定 |
4.2.6 酸性生淀粉糖化酶的纯化结果 |
4.2.7 酸性生淀粉糖化酶的主要酶学性质 |
4.2.8 HPLC 对酶解产物的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耐酸生淀粉糖化酶应用于生玉米粉酒精发酵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原料 |
5.1.2 主要药品和试剂 |
5.1.3 仪器设备 |
5.1.4 酵母的活化 |
5.1.5 酒精发酵 |
5.1.6 分析方法 |
5.1.7 酒精度的测定方法 |
5.2 生料酒精发酵中的残总糖和酒精体积分数变化曲线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9)原料影响食醋功能特性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食醋的概况 |
1.1.1 食醋的起源与类型 |
1.1.2 食醋的营养成分及烹调功能 |
1.1.3 食醋的功能性 |
1.1.4 食醋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1.1.5 食醋的生产与开发利用 |
1.2 食醋的抗氧化作用 |
1.2.1 自由基学说 |
1.2.2 自由基的产生及对机体生命活动的影响 |
1.2.3 食醋抗氧化作用研究进展 |
1.3 实验内容与技术方案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试剂 |
2.3 主要仪器设备 |
2.4 分析方法 |
2.4.1 总酸度(以醋酸计,g/100mL):酸碱滴定法 |
2.4.2 酒度(g/100mL):比重计法(食醋发酵过程中酒度的测定方法) |
2.4.3 糖度(g/100mL):糖量计测定 |
2.5 实验内容与方法 |
2.5.1 粮食醋的酿造工艺 |
2.5.2 果醋酿造工艺 |
2.5.3 样品醋多酚类物质含量的测定(采用福林-肖卡法测定[126]) |
2.5.4 果醋及粮食醋抗氧化功能特性比较研究 |
2.5.5 玉米醋、麸皮玉米醋、麸皮黑曲玉米醋和山楂果醋减肥降血脂比较研究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粮食醋及其酒醪对二苯代苦味酰基自由基(DPPH·)清除作用的比较 |
3.2 不同粮食醋对二苯代苦味酰基自由基(DPPH·)清除作用的比较 |
3.3 麸皮和黑曲对玉米醋抗氧化性的影响[51] |
3.3.1 麸皮和黑曲对DPPH·清除能力的影响 |
3.3.2 麸皮和黑曲对玉米醋总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3.3.3 麸皮和黑曲对玉米醋总酚含量的影响 |
3.4 果醋及其酒醪对二苯代苦味酰基自由基(DPPH·)的清除作用比较 |
3.5 不同果醋对二苯代苦味酰基自由基(DPPH·)清除作用的比较 |
3.6 食醋发酵过程中皮层对DPPH·清除作用的影响 |
3.6.1 粮食醋发酵过程中的皮层对DPPH·清除作用的影响 |
3.6.2 果醋发酵过程中的皮渣对DPPH·清除作用的影响 |
3.7 发酵方法对果醋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的影响 |
3.8 食醋总抗氧化能力的比较分析 |
3.8.1 粮食醋总抗氧化能力对比 |
3.8.2 粮食醋及其组分总抗氧化能力的比较分析 |
3.8.3 果醋总抗氧化能力比较 |
3.8.4 果醋及其组分总抗氧化能力的比较分析 |
3.8.5 皮渣对食醋总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3.8.6 不同发酵方法对秦冠苹果醋总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3.9 几种果醋多酚含量的测定 |
3.10 麸皮和黑曲对玉米醋功能性增强作用的动物实验研究 |
3.10.1 玉米醋、麸皮玉米醋、麸皮黑曲玉米醋减肥作用的比较研究 |
3.10.2 玉米醋、麸皮玉米醋、麸皮黑曲玉米醋降血脂作用的比较研究 |
第四章 问题与讨论 |
4.1 食醋的酿造工艺 |
4.1.1 菌种的选择 |
4.1.2 工艺的选择 |
4.2 各种果醋及粮食醋抗氧化功能特性的比较研究 |
4.3 麸皮及黑曲对玉米醋的抗氧化性影响 |
4.4 麸皮和黑曲对玉米醋减肥降血脂作用影响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粮食醋和果醋的酿造 |
5.2 粮食醋及各种果醋的抗氧化功能性比较 |
5.3 玉米醋、麸皮玉米醋及麸皮黑曲玉米醋的减肥降脂比较试验 |
5.4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西藏青稞酒发酵微生物及酿造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青稞及青稞酒研究进展 |
1.1.1 青稞研究进展 |
1.1.2 青稞酒研究进展 |
1.2 发酵酒的研究进展 |
1.2.1 发酵酒历史与酒文化 |
1.2.2 发酵酒营养价值与保健作用 |
1.2.3 发酵有关的微生物研究现状 |
1.2.4 发酵酒工艺研究 |
1.2.5 发酵酒风味物质研究 |
1.3 国外传统发酵食品的研究现状 |
1.3.1 发酵谷类制品 |
1.3.2 发酵豆类制品 |
1.3.3 发酵果蔬食品 |
1.4 论文研究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
1.4.1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1.4.2 论文的主要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2章 西藏青稞酒曲质量比较研究及传统青稞酒品质分析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材料 |
2.2.2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西藏青稞酒曲质量比较研究结果 |
2.3.2 青稞酒品质分析结果 |
2.4 小结 |
2.4.1 青稞酒曲的质量比较研究 |
2.4.2 青稞酒的品质评价 |
参考文献 |
第3章 传统青稞酒发酵有关的微生物分离、筛选及优势微生物鉴定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材料 |
3.2.2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青稞酒发酵过程中微生物消长 |
3.3.2 霉菌的分离鉴定与筛选 |
3.3.3 酵母菌的分离鉴定与筛选 |
3.3.4 乳酸菌的分离鉴定与筛选 |
3.4 小结 |
3.4.1 青稞酒发酵过程中酒醅里的微生物区系消长 |
3.4.2 霉菌的分离、纯化、筛选与鉴定结果 |
3.4.3 酵母的分离、纯化、筛选与鉴定结果 |
3.4.4 乳酸菌的分离、纯化、筛选与鉴定结果 |
3.5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4章 青稞酒发酵优良菌株的诱变选育及其生长特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菌种 |
4.2.2 培养基 |
4.2.3 主要试剂 |
4.2.4 试验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酵母ZY2的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技术研究 |
4.3.2 根霉ZM2的原生质体形成与再生条件研究 |
4.3.3 紫外线对ZY2及ZM2的原生质体的诱变试验研究 |
4.3.4 UV+DES复合诱变试验 |
4.3.5 ZY2诱变前后的生理特性比较 |
4.3.6 ZM2诱变前后的生理性能比较 |
4.4 小结 |
4.4.1 菌株ZY2原生质体制备的最佳条件 |
4.4.2 菌株ZM2原生质体制备的最佳条件 |
4.4.3 ZY2原生质体UV+DES复合诱变的结果 |
4.4.4 ZM2原生质体UV+DES复合诱变的结果 |
4.4.5 出发菌株与诱变菌株性能比较试验 |
4.5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5章 西藏青稞酒制曲工艺优化研究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材料 |
5.2.2 培养基 |
5.2.3 试验方法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霉菌种曲及生产曲的制曲工艺优化实验 |
5.3.2 酵母固体曲制曲工艺的优化试验 |
5.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6章 青稞酒纯种曲发酵及物质成分动态变化研究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材料 |
6.2.2 主要仪器 |
6.2.3 实验方法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酿酒工艺优化实验 |
6.3.2 纯种发酵与传统发酵过程中物质成分动态变化 |
6.3.3 纯种曲青稞酒的游离氨基酸含量检测结果 |
6.3.4 纯种曲发酵青稞酒与传统发酵青稞酒的感官评定 |
6.4 小结 |
6.4.1 纯种发酵青稞酒的最佳工艺条件 |
6.4.2 纯种曲发酵与传统曲发酵过程中物质成分动态变化结果 |
参考文献 |
第7章 主要研究结果、创新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果 |
7.2 本论文具有以下几方面的创新: |
7.3 展望 |
附图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业绩 |
致谢 |
四、低脂玉米粉无蒸煮液态发酵制酒精技术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型仿生胃肠道生物反应器研制与应用[D]. 李志涛. 江南大学, 2021(01)
- [2]马铃薯发酵饮料工艺优化及风味物质分析[D]. 张佳笑. 河北北方学院, 2020(06)
- [3]菊芋块茎干粉生物乙醇发酵条件研究[D]. 汪益洲. 南京农业大学, 2015(06)
- [4]农抗702生料发酵工艺及溶媒萃取工艺研究[D]. 阮彩彪. 江西农业大学, 2011(08)
- [5]马铃薯生料糖化发酵转化乙醇的研究[D]. 苏小军. 湖南农业大学, 2009(08)
- [6]红薯酒精发酵菌种的选育及液体发酵工艺研究[D]. 张怀东. 贵州大学, 2009(S1)
- [7]基于外环流式发酵罐的玉米生料发酵酒精的研究[D]. 高恺. 江南大学, 2008(03)
- [8]耐酸生淀粉糖化酶的初步研究[D]. 罗军侠. 江南大学, 2008(03)
- [9]原料影响食醋功能特性的比较研究[D]. 李博.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11)
- [10]西藏青稞酒发酵微生物及酿造技术研究[D]. 杜木英. 西南大学, 20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