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各省市气象科技期刊文摘(18)

中国各省市气象科技期刊文摘(18)

一、全国各省市气象科技期刊文摘(18)(论文文献综述)

段艳文[1](2020)在《与新中国共成长 同新时代齐奋进——新中国期刊业70年发展历程、辉煌成就和历史经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9年,是新中国70周年华诞。70年来,我国期刊业与新中国一起栉风沐雨,共同成长进步,一起走过了不平凡的发展历程,取得了辉煌成就。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期刊业立足新起点,坚持初心使命,坚持守正出新,在服务人民群众多样化文化需求和推动出版强国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我国期刊业70年发展历程(一)奠基与开拓阶段(1949—1978年):新中国期刊业在改造、重构及曲折中发展

林丰[2](2020)在《谢义炳与中国近现代气象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文中提出20世纪20年代,着名气象学家竺可桢开始在中国的高校中开设气象学,至此我国的气象高等教育事业才慢慢开始发展。在不到30年的时间里,气象教育通过竺可桢等气象学家的艰难开创,又经过了涂长望、赵九章、李宪之等一批气象学家的巩固发展,等到新中国建国的时候气象教育学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这个时候从国外回来的新一批气象学者,他们是中国气象事业的第三代领军人物。在他们的努力下,现代大气科学将数理基础理论融合到了气象学中,并成功的从地理学科中独立出来。本文着重介绍了现代气象学与物理学科的融合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作用的谢义炳教授。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刚刚成立,急缺气象人才,又恰逢抗美援朝的特殊环境。就在这样中国现代气象教育事业刚刚起步之时,谢义炳来到了清华大学的气象系。在他的建议下,1952年院系调整时清华大学的气象系并入了北京大学的物理系,从此开启了气象学与物理学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新时代。本文对谢义炳的生平、气象科研成就以及气象教育成果都有涉及,研究了他从国内到国外的整个教育求学经历,主要聚焦在他留美期间受芝加哥气象学派影响的这一特殊经历。通过研究谢义炳在不同时期所受的气象学教育,并且结合他回国后众多的工作实例,分析其个人的科学精神,梳理其对气象高等教育的巨大贡献及深远影响。本篇文章共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写了谢义炳教育思想的萌芽。谢义炳在他家庭及早期教育的影响下,很早地就有了教育兴国的想法。第二章写了谢义炳在国内外接触不同的气象学教育,以及经历的一些气象实践活动。从他在国内接受李宪之、涂长望等的气象教育,到他出国后参与了芝加哥学派最前沿的气象学研究,这对他回国后将现代气象学教学引入中国有着重要影响。第三章通过谢义炳留学归国后进行的气象专业改革、三峡工程的论证以及参与“75.8北方暴雨”研究这三项代表性的工作,反应了他作为新一代的气象学家实事求是、坚持自我、迎难而上的科学精神。第四章写气象专业改革后,北京大学大量的引入现代气象学的课程,完善了现代气象教育,并且通过北大大量的气象人才培养对整个中国的气象高等事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王沛[3](2017)在《传真技术的引入与在华传播》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传真(Facsimile,简写为Fax)是将文字、图表、图形、相片等记录在纸面上的静止图像,通过扫描、编码、传输,在接收端重现与发送端相同或相似记录副本的一种通信方式。1843年,苏格兰发明家亚历山大·贝恩(Alexander Bain,1810—1877)制成世界上第一台传真机,近代传真技术随之经过了以接触式机械扫描和电化学还原为特征的真迹传真(1843—1902)和以光电扫描和照相还原为特征的图像传真(1902—1949)两个发展阶段,并在20世纪80年代与互联网技术相融合,成为信息通信领域的基础性技术之一。本研究运用科学史方法和期刊文献分析法,对1866年至1949年间传真技术在中国的传播情况作了全面的历史考察。新发现230余种报刊的345篇文献和10余部图书专着,大大丰富了研究样本和内容,从而对传真技术在华传播的起源、代表人物、标志性事件、名词术语的汉化演变,以期刊媒介为主要载体的传入途径等给出了不同于前人的研究结果。由此,将过去认为的传真技术经由期刊的传入时间从1898年的《知新报》提前至1895年的《闽省会报》;将名词术语的演变,由单一的两三个词汇增至34种,确认《科学世界》于1930年最先使用“传真”中文译名;将代表性传播者从斌椿(1804—?)、张德彝(1847—1918)、贝兰(Edward Belin,1876—1963)拓展到夏炎(?—?)、李书华(1890—1979)、毋本敏(1897—1962)、戈公振(1890—1935)、朱物华(1902—1998)等20余人;将主要传播媒介从单一的科技期刊,推广并延伸至所有文理综合、自然科学、电工电信、军事、新闻、出版等各种类型的期刊,扩展了认识维度;新增民国时期中国境内各条传真线路业务、东北摄影电报公司的建立、中美战时国际传真线路的开通、国民政府邮电技术标准和远景规划提出、交通大学、中央大学、西北工学院和勷勤大学四校高等电讯工程教育等内容,填补了以往研究的空白。基于此,研究结论认为:(1)传真技术在近代中国的传播经历了四个历史时期。第一个时期是1866年至1911年的知识传播阶段,主要内容为出洋国人的见闻实录和简单消息报道。第二个时期是1912年至1925年的技术原理传播阶段,主要内容为海外留学生的试用经历和机件构造说明。第三个时期是1926年至1936年的实物传播阶段,主要内容为基于线路建设的电信业务介绍和政策探讨。第四个时期是1937年至1949年的本土化吸收和应用研究阶段,主要内容为围绕传真技术发展提出的行业应用前瞻、标准制定和后继技术讨论。(2)“传真”中文译名的确立,是传真技术东渐的重要标志。“传真”这一中文译名,起始于1868年的《初使泰西记》,历经“电气传字”、“电传笔迹”、“电传照相”、“电传形像”、“电送写真”等多角度汉化过程,其取材古辞,释以新意,语义不仅包含针对传真技术的功能性描述,同时有助于国人通过类比思想理解其技术原理。“传真”中文译名的最终确立,是伴随着传真技术在中国的引入和应用而逐步完成的,是国人在其长期的传播过程中不断总结、归纳、筛选所得,客观反映了近代中国对这项技术的消化吸收已经达到相对成熟的水平。(3)传真技术以期刊为主要传播媒介,以电讯工程高等教育为依托,支撑其在华传播的社会化。期刊通过选题策划、审稿把关、栏目设置、专辑出版,以其传播内容的科学性、学术性和专业性,贯穿于传真技术在华传播的各个历史时期。传真知识的引入坚持面向世界,经由期刊保持与国际主流技术的交流态势,并适时走上高等教育自主培养高级技术人才之路,伴随着电讯工程高等教育发展和教育西迁,在中国形成了从华东、华南到西南、西北,从专科(交通电信专修科)到研究生(电信研究所)的地域广泛、层次齐全的传真技术人才培养体系。(4)传真技术的在华传播以维护国家电信权益为驱动,建立了近代中国面向经济社会需求的商业化技术引进范例。传真是近代中国知识分子为解决象形文字传输的电报编码问题而主动引入的一种电信技术,其在华应用彻底消除了四码电报的诸多弊端,使中国免于支付因中文电报的密文传送产生的额外费用,有效维护了国家的电信权益。以政府为主导的东北摄影电报公司等前沿技术企业的创办,不同于晚清以来军事先行的技术引进,而是以服务新闻行业为切入,建立面向社会的公众电信业务,以此寻求商业效益对技术的反哺,从而形成引进西方先进技术的一个特殊范例。

刘小燕[4](2016)在《改革开放以来高校科技期刊的变迁与发展》文中认为采用数据统计与个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科学传播学的视角全面考察了改革开放以来高等学校主办的1 276种科技期刊创、复刊的发展历程。依据创、复刊数量规模的波动,将其发展划分为改革开放前夕的复苏期(1977-1978)、改革开放初期的的第一次规模扩张期(1979—1988)、规模稳定期(1989—1999)、新世纪的跨越发展与精品期刊战略引领期(2000—2013)等4个阶段,并选择每一发展阶段的代表性期刊或不同类型期刊,勾绘其科学史册、科技学科支撑、学术育人和科技文化传承等四大功能进化的轨迹,并从其学科分布、地域分布、办刊宗旨,以及网络传播和信息化建设所致传播方式、编辑出版形态和管理模式的变化入手,考察其演变规律。在演化发展所经历的改革开放和21世纪两个重要节点,高校科技期刊从传统出版的规模扩张到新世纪数字出版转型的节点上到底出现了哪些矛盾以及如何解决,并就此提出应对策略。研究结果表明:(一)改革开放以来新创办的高校科技期刊集中在医学(407种)、综合性自然科学(310种)、工程技术(254种)和农学(103种)这四大类型,占到总量的84.2%,与改革开放时期关注民族医疗卫生事业、成套进口工程技术设备、重视基础自然科学研究和以农为治国之本的国策大致吻合,创复刊地域集中分布在京、鄂、苏、沪、陕等五大高等教育基地,在时间特征上以1979—1988年间为创刊高潮,并形成了高校科技期刊规模扩张的顶峰,“211”“985”高校期刊渐成办刊主力,同时1978年在东部沿海沿江一带开始出现英文期刊,达到71种,显现出国际学术大融合的新趋势;(二)《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浙江大学学报》中英文版、《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复旦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等7所高校发表了263名两院院士的3340篇科技论文,在1978年—20世纪80年代末引入以SCI为导向的科技评价体系之前发文数量最多,占到32.7%。其中发文人数占7校369名两院院士总数的71.3%。这显示了评价体系引入前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的自然状态,显示了与其优势学科高度契合的现象,从7所大学获选院士前发文数多于获选院士后发文的比较,也凸显了高校学报学术育人和学科孕育的独特作用;(三)在20世纪80年代末引入以SCI为导向的科技评价体系之后,很多着名高校逐渐推出“千篇工程”以及制定一系列奖励措施鼓励追求SCI论文数量,甚至泛化至科技期刊评价、学位点评估、研究生毕业、教师职称评定、高校排名、院士评选、千人计划、国家基金评审、国家奖励等越来越多的领域,最终使其收录中国科技论文的总篇数由1987年的4880篇递增至2014年的26.35万篇,所占的世界份额从0.73%上升到14.9%,并连续6年位居世界第二位,其中高校的贡献率达到80%以上,表明以SCI为主导的科学评价体系对高校产生的深刻影响远高于其他事业单位,而承受的最大代价之一就是高校科技期刊大量一流论文的外流。(四)自2009年由教育部科技司主导实施的中国高校精品·优秀·特色期刊评比,试图彰显这个特殊群体,以精品期刊建设引领高校科技期刊走出SCI的阴影,而实际上再陷其窠臼,评选伊始被SCI收录期刊的自动进入精品,门槛也渐趋增高,并越来越看重SCI,但它显然是一种有效的和有意义的矫正,985和211高校所办期刊始终占有精品期刊的绝大多数,连续3次以上获奖的占到62%,说明以高校精品科技期刊为代表的高校科技期刊群具有相对稳定性,并引领了中国高校科技期刊发展的新趋势。(五)进入21世纪之后,网络传播彻底颠覆了纸质传媒的传统地位成为传播主渠道,基于中国知网的《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网络传播分析表明,21世纪的网络传播是纸媒传播(以邮发订阅5000册为最高发行量)增量的数千倍,而网络传播本身亦逐年增长,2005—2009年下载量从103502次迅速上升至272428次,递增了2.7倍,2010年以后后呈现出平稳增长趋势,均保持在250000次以上,其中国外访问下载10827次,占总下载次数的0.48%;《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则从2005年的33072次递增至2010年的220352,递增7倍以上,其中国外访问下载2593次,占总下载次数的0.25%。这表明期刊电子版的网络传播成为传播的主要途径,纸质版的传统传播发行显得微不足道,同时在国外传播的比例仅占总下载次数的0.5%,封闭与开放、本土化与国际化、纸媒与网媒形成尖锐矛盾。研究结论认为:(一)在现有总量为1 276种高校科技期刊中的1 020种(79.9%)是改革开放的产物,历经复苏回暖→规模扩张→稳定提升→转型跨越的演化轨迹,实现了从改革开放初期以规模扩张为主的办刊模式向新世纪精品期刊的引领、网络传播与国际化的发展路径的转型,形成与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协三分天下的办刊势态,形成了距离作者、读者最近的一个期刊群体,并以科技学科支撑和学术育人为主要功能支点,以反映本校教学科研的内向性为特征的独特期刊群体,越是高层次大学的期刊其内向性越是明显,对本校学科的支撑和人才培育的作用愈加明显。像《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发表温诗铸院士的40余篇摩擦学稿件,并3次出版摩擦学专辑,创办《摩擦学》期刊、渐成世界重要的摩擦学研究重镇,并成为国际摩擦学会副主席等,有力支撑并推动了该校摩擦学学科的建设与发展。赵柏林院士在《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持续发文48年,廖山涛的代表作,包括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的成果,几乎均发表于此,显现了高校科技期刊对学科建设的支撑和科学顶尖人才的形塑的突出功能。(二)SCI评价体系由单一的期刊采购订阅依据,不恰当地的向各个领域特别是高等教育各个层面的泛化使用,以及唯SCI马首是瞻和SCI崇拜的形成,直接导致高校科技期刊生态严重失衡,以科学大师为主构成的学术高地似乎渐被夷为平地,民族自主创新、大众创新、万众创新的保护面临极大风险。一方面,我国科研活动产出的论文数量被SCI收录的数量在世界上的地位越来越高,而另一方面,由于SCI在科研绩效评价中的不当泛化,我国绝大多数高水平论文发表于国外SCI外文期刊,导致高校科技期刊等中文科技期刊的地位和水平岌岌可危,大多沦为教师评职和研究生毕业的自留地,并每年向国外期刊支付2.5亿元的版面费。这显然不利于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不利于大众创新、万众创新国家重大战略的推进和落实,不利于我国(?)学技术文化综合竞争力、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不利于高校知识服务产业的发展。(三)网络传播、数字出版、精品期刊引领了21世纪高校科技期刊新的发展方向,互联网逻辑下高校科技期刊面临着数字化、国际化与专业化办刊模式的挑战与转型。在新常态的出版格局中,高校科技期刊面临大量随俗为变和与时俱进的新问题,除云框架下的网络传播进一步提升以外,XML、微信等技术也在为科技期刊所用,使传播更为顺畅,集群发展、应对国际竞争、数字化发展、规范文章显示度、明确作者的贡献度、提升期刊内容的传播度,均是前所未有的新问题,预示着更新管理方式、办刊理念、传播方式、建立精品意识、特色意识、依靠新的科技不断改造出版业等议程设置,将决定高校科技期刊的未来走向。(四)高校科技期刊在青年教师和博硕士研究生培养中、在高校学科建设中的创新、累积、传承作用方面、在高校知识创新的传播交流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彰显了其强大的育人功能、学科培育功能和窗口效应,《清华学报》等期刊发展的百年史无可辩驳地证实了这一论点。它也从理论上证实,纯粹意义上的大学就是知识分子的精神家园,是生产知识和思想的场所,而知识和思想的生产必须写成文字经由媒介发表才会作用于社会和传之后世,这就是高校科技期刊之所以产生和之所以存在的逻辑基础。在这个意义上,高校科技期刊就是高校师生精神家园的一部分,是知识和思想生产链条最重要的终端。目前,它已融为中国现代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成为国家科技发展水平、民族文化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也是民族自主创新的重要媒介载体。因此,我们应该在国家知识创新体系、高等学校创新体系的大框架下,重新认识和挖掘高校科技期刊的作用和潜力,使其成为高校知识创新的重要园地。其中,尤其是不以SCI论英雄,调整以SCI为导向的科学评价体系,鼓励科技工作者将原创成果用母语在国内期刊发表,大幅度提高对优秀中文科技期刊的支持力度,积极推进科技期刊本土化和民族自主创新战略,恢复和修复高校科技期刊的原生态,汲取历史教训,在办好纸质期刊的基础上,将重点转向数百倍、数千倍于纸质期刊发行量的网络传播效益的最大化追求,将信息化建设和管理的成败与否作为当代高校科技期刊竞争取胜的关键,以网络传播、数字出版、精品期刊为引领,以此切入和突破,求生存、求发展,回归本真、守正创新,积极应对集群化、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虚拟化、网络化、信息化的挑战,开创其美好未来。正所谓: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以达纲举目张之效。

鲍国海[5](2011)在《中国西部地区科技期刊文献计量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利用文献计量方法,对截至2010年8月15日、由中国国家图书馆收藏、创刊于1928-2010年间的2815种西部地区科技期刊的所属学科、出版语言、创刊年、刊龄、历年期刊出版数、出版周期、刊名变化、出版者、主办者以及被国外着名数据库收录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勾勒出跨越两个世纪的西部科技期刊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范兴坤[6](2010)在《中国大陆地区图书馆事业政策研究(1978-2008)》文中指出“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这是毛泽东同志在1948年针对党在新时期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时特别强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我国实现社会管理的规则是党的政策,而非法律,即使是在已改革开放30年、提倡“依法治国”建设法制化社会的今天,长期以来依靠政策和行政系统实现社会管理的传统仍然在国家社会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也是国家管理包括图书馆事业在内的各项社会事业的首要手段。改革开放以来在图书馆事业领域制定颁布的地方法规、行政法规及各种制度,都仍然是在党的政治指导思想和各级政府社会发展政策框架下发挥作用。因此,对当代中国图书馆事业的研究和了解,必须在对党的政治指导思想、对政府的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领域的指导政策充分研究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对图书馆事业政策和社会环境政策的了解,需要有适用的科学方法。政策科学从上世纪五十年代由美国学者开创以来,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已经发展成了一门基础雄厚、专业系统、研究手段多样的成熟学科,并已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多个专业领域的实践和学科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我国图书馆学界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提起图书馆事业政策研究问题,也开始尝试结合政策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我国图书馆事业政策的研究,期望通过借助政策科学的帮助加强图书馆事业的研究,但惜乎研究成果数量不多、研究深度也稍嫌不够。该论文是在宏观上将我国1978-2008年三十年间的图书馆事业政策作为考察对象,以政策科学研究的模式和方法作为工具,在对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政策进行总体评价的基础上,对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政策主体、政策客体和政策环境及政策特点进行全面的考察和研究。论文第一章《导论》部分,定义了研究的相关背景,对以政策学方法研究图书馆事业政策的国内外情况进行了综述和评介,介绍了论文选题、研究方法及研究意义等方面的内容;第二章作为对我国1978-2008年间图书馆事业的综合性介绍部分,分别以阶段性方式和综述性方式介绍了我国图书馆事业政策发展变化的特点,认为在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后,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思想的指引下,图书馆事业通过内部改革和对外开放,开始形成符合事业客观规律的政策体系,逐步实现了事业政策的科学化、客观化,促进了图书馆事业的效率化和效益化的发展;在篇章结构上,第三、四、五章是论文的核心部分。第三章全面介绍了我国当代图书馆事业政策的社会环境,包括建国后三十年(1949-1978)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历史及挫折,介绍了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图书馆发展的总体情况,介绍了1949-1978年间的政策演变及相关影响因素;改革开放后,对我国图书馆事业产生巨大影响的是西方发达国家图书馆事业的示范作用和激励作用,直接引导了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方向和图书馆界的努力方向;该章并结合我国图书馆系统现实状态,分政治、文化、教育、科技四个方面讨论了中观政策对图书馆事业政策制定的影响;第四章根据我国图书馆事业政策的制定主体情况,分别介绍了国家立法机关、中国共产党各级委员会、各级行政及事业管理部门、图书馆行业学会和协调组织、图书馆的情况,以及他们所制定的图书馆事业政策的种类及政策特点等方面的内容;第五章图书馆事业政策客体部分,根据我国图书馆事业政策的制定情况,分管理、文献资源建设、人力资源建设、技术建设、建筑等几个方面,对我国30年来在这些方面的政策进行了分类缕析和总结述评,使各领域的政策沿革通过研究变得更为清晰,并据此总结出这些政策在变化过程中的特点;第六章是研究的实证部分。图书馆立法是我国当前图书馆事业政策建设的关键性问题,也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图书馆界最为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结合论文的研究方向,以政策分析的过程分析方法研究了我国图书馆法立法的问题,按照政策过程划分模式,以立法的提出、法律的制定、法律实施、法律监测、法律效果评价、法律修正和终止的六个阶段讨论了我国图书馆法立法过程,对立法在不同阶段的观点、立法背景、立法理论研究及立法进度进行了汇总和综述性研究,认为我国当前的图书馆法建设在立法基础、立法程序和进度发展上是符合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客观现实的,图书馆界和社会在《图书馆法》立法上的努力也是值得肯定的。在结束语部分,以从制度建设角度考察我国图书馆事业所处的社会环境、树立科学发展观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基础保障、我国图书馆事业政策建设需加强的重点三个部分陈述了作者对我国1978年以来图书馆事业政策发展的总体认识,认为政策建设的基础在于图书馆事业的制度设计,需要从事业制度设计的基本点着手解决图书馆事业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而当前中国共产党所提倡的以“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发展理念为图书馆事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在我国经济实力不断提升、教科文卫等各项社会事业不断发展的未来,图书馆事业政策需要检讨、完善、优化,基于法制的图书馆事业政策体系更需要新的发展。该论文的研究设想,是通过借用政策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结合我国当代图书馆事业建设实践与图书馆理论,以“政策科学”方法研究“图书馆事业”;在研究图书馆政策的过程中,实现“政策内容”和“政策形式”的有机结合;在覆盖领域上,实现对我国当代图书馆事业发展各领域政策的全面概括;在纵向政策整合上,实现对30年间主要图书馆事业政策的变化沿革的条理化分析;在研究目标上,实现对我国1978-2008年间图书馆事业政策承前启后的价值论证;在体系上,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贯通……。但种种研究设想,受研究者理论水平、专业背景和研究时间、研究手段、资料完整度、资料取舍标准等种种条件的限制,每一个方面都只能部分地实现,而且在个别问题的研究上还逃不出“剪不断理还乱”的窘境,深感自己以后还需要更多地潜心学习,并在该论文研究方向上继续努力。对于已完成论文的不足,欢迎各位老师和同行批评指正。

刘新芳[7](2010)在《当代中国科普史研究》文中指出我国对科普的理论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近年来随着科普事业的发展,研究不断深入。然而,对科普史的研究,尤其是对建国以来科普史的系统研究,还没有引起学术界的充分重视。现有研究成果大多还停留在粗略的描述阶段,缺乏理论的和定量的分析。科普史研究是科普研究的基础。从建国以来我国科普的发展规模与历史积淀来看,科普史研究不仅十分必要,而且对于科普事业的发展,对于创新型国家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主要基于科学社会学的视角,运用语境分析方法和传播学理论,将科普置于社会历史发展的广阔背景中进行研究。本文以科普内容的变化为线索,将建国以来我国科普的历史划分为四个阶段:开创与探索阶段(1949-1976),恢复与发展阶段(1977-1994),反思探索阶段(1995-2001),创新发展阶段(2002-至今);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数据统计与比较研究法、分析归纳法以及口述史方法等,具体分析了每个阶段科普语境、科普观以及科普的发展情况;从科普主体、科普内容、科普对象等方面总结不同历史阶段科普的特点。同时,以科普图书和科普期刊为研究依据,在综合分析基础上,选择典型文本运用计量分析法进行案例分析。最后,在历史研究的基础之上,提出了创新型国家建设背景下科普创新发展的对策与建议。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有以下方面。一是以科普内容为依据进行科普史的阶段划分。以往研究对形式关注太多,而内容才是科普的核心要素,一定历史时期的科普内容具有相对稳定性且相对集中。建国以来我国科普内容由侧重科技知识到科技知识与科学思想并重到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技知识(简称“四科”)为主,再到“四科+两能力”为主,“两能力”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参与公共决策能力,有着鲜明的历史线索。这种划分方法,更加有利于科普特征的深入分析。二是阶段性案例分析。针对每一历史阶段科普内容的特点,选择有代表性的科普期刊和科普图书进行计量分析,从而揭示科普的层次与特点。三是科普与其语境的关联性研究。根据每一阶段的社会发展状况,分析了科普的政治、经济、文化语境。科普政治语境侧重于政策分析,经济语境更多从科技与生产力的关系论述,文化语境侧重于科普观的分析。四是科普观历史演进研究。在历史阶段划分的基础上,考察了每一阶段科普观的形成发展及其特点,尤其是科普政策语境对科普观的形成有很大影响。

张照云[8](2009)在《地方性农业科技期刊发展对策研究 ——以《现代化农业》杂志为例》文中研究说明21世纪进入了信息时代,信息正日益成为社会经济生活的指南。农业科技期刊作为农业政策、农业知识传播的载体,以其内容丰富、信息量大、携带方便、查阅便利等优势仍然是生产在农业战线上的工作者广泛获取知识信息的重要渠道。地方性农业科技期刊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播地方农业科技信息的重要载体。研究其发展对策,对提升农业技术类期刊的整体水平和对现代地方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是以实用为特色的定点专项调查研究,是针对我国农业科技期刊的实证研究。论文对目前中国知网提供的588种农业期刊进行了学科类别、出版频率、主办单位、地区分布等分析研究,同时选择了由地方农业科研院所主办与合办的34种地方性农业科技期刊对其组织管理形式、发行、广告、经费来源渠道、年载文量、编辑力量情况等方面进行调研,并特别分析了具有明显地域性特征、由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主办的地方性农业科技期刊《现代化农业》(内容包括:办刊宗旨、报道内容、读者群、形式特点等,分析其地域性和在农业新技术成果推广中的地位及在科技兴垦中的作用)。归纳总结出地方性农业科技期刊的内涵、地位、作用及地方农业科技期刊的发展现状,找出地方农业科技期刊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期刊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期刊规模与布局、市场营销和编辑力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农业科技期刊的发展趋势,借鉴兄弟期刊成功的办刊经验,联系农业技术类期刊的现状和发展特点,研究提出了地方农业科技期刊的发展对策,以期使地方农业科技期刊不仅是传播与交流科技、经济信息和政策导向的载体,更是科技成果转移、推广并为“三农”服务的平台,努力打造地方农业科技期刊核心竞争力。

胡美佳[9](2009)在《我国英文版科技期刊发展现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是期刊大国,目前中国期刊总数已达9468种,科技期刊的数量达到了5387种,从数量上仅次于美国。而其中的英文版科技期刊只有229种(不包含已停刊的),占科技期刊的4.25%。从1887年我国出版第一种英文版学术期刊《中华教会医学杂志》Chinese Medical Missionary Journal后经过110余年的发展,在国内外影响力仍较为低下。国际一体化步伐的加速,英文版科技期刊作为国际间科技交流的桥梁,对我国的科技发展有重大意义。目前我国英文版科技期刊目前存在的问题很多,发展现状不容乐观。与国外的科技期刊相比,无论是从经济效益还是社会效益上来说,都难以企及。提高我国英文版科技期刊在国际上的学术影响力,改变英文版科技期刊各项指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落后地位,就要从各方面加强对我国英文版科技期刊的重视,使其与我国目前的综合科技实力相符合。本文主要通过对大量资料的掌握以及文本分析、调查研究,并对国内同类的中英文科技期刊比较、国内外同类期刊比较分析,针对性地提出了目前我国英文版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发展对策。本文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我国英文版科技期刊的历史背景及发展现状。定义英文版科技期刊并了解英文版科技期刊的特性。从我国出现第一本英文版科技期刊到现在的发展历程进行简要梳理。第二部分,我国英文版科技期刊的发展机遇和成就。在总结我国英文版科技期刊面临的国内外发展机遇的基础上,通过文本分析、调查数据,阐释目前具有我国特色类的英文版科技期刊发展迅速,其它大多数季刊类的英文版科技期刊在不断开拓中寻求发展。第三部分,我国英文版科技期刊现存的问题。选取样本。将国内同类中、英文科技期刊以及国内外同类的期刊均做对比研究,总结问题。第四部分,我国英文版科技期刊发展对策。作为本文的重要章节,本文将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针对目前我国英文版科技期刊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何发展才能充分发挥此类期刊在经济交流和发展中的作用,归纳总结出五个主要方面系统性阐述。

周桂莲[10](2006)在《网络信息时代我国农业科技期刊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认为我国的农业科技期刊自19世纪末诞生以来,在传播农业科技信息、繁荣农业学术思想、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农业成果转化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进入21世纪之后,网络技术日益发达,我国也基本上实现了信息的网络化传播,但由于期刊具有定期、连续、固定的出版特点,加之具有严格的国家期刊管理制度,目前人们仍普遍认为农业科技期刊是记载、报道、传播农业科技信息的最重要、最可靠的知识载体,也是促进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平台。然而,网络传播为提高期刊编审工作效能、扩大期刊影响力提供了更好的条件,同时也对期刊的质量和编辑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期刊内容必须站在本学科内容的最前沿,刊登的文章必须能够反映我国农业科学的水平,同时其内容要保持最大程度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要求期刊编辑人员要有敏捷的信息意识、较快的知识更新速度和现代化的编辑工作能力,并且要根据网络市场情况对期刊进行出版经营。要达到这些要求,让期刊在网络传播环境下得到更好的发展,就必须找到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问题提出发展对策。笔者通过对206位农业科技工作者的问卷调查以及对全国农业科技期刊现状的分析,发现我国农业科技期刊业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为:①管理体制不健全,基本上还是计划经济模式,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化竞争尚未形成,分散办刊和重复办刊导致农业科技期刊数量虽然众多,但总体实力较弱;②编辑队伍总体素质不高,多数编辑只会就稿编稿,专业学识高、责任心强、能够熟练地使用网络工具既懂编辑出版,又善于经营管理的优秀编辑人才很少;③期刊总体质量较低,所发表的论文普遍存在创新性和实用性不强、非信息成分多等问题;④期刊出版周期和论文发表时滞偏长:双月刊和季刊分别占农业科技期刊总数的44.6%和28.8%,多数期刊从收稿到论文发表的时间在6个月以上;⑤网络化出版进度慢:我国农业科技主要是在中国知网(原中国期刊网)等综合性商业网站上进行网络出版,但目前至少还有30%的期刊没有全文上网。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如下发展对策:①激活用人机制,走人才强刊之路:让期刊编辑在职称评定等方面与教学、科研人员享有同等待遇,以吸引优秀的主编人才,并给主编一定的用人自主权,加强主编的主管意识和编辑人员的竞争意识。②对学术类期刊统一分级管理,培育核心竞争优势:由国家权威部门按照科学的现代文献计量学和期刊评价方法对农业学术期刊统一分级,将真正优秀的期刊挑选出来,给予重点扶持,以培育我国农业科技期刊的核心竞争优势,促进名牌、精品期刊的形成。③对技术类期刊加强政策引导,推行集约化、产业化办刊模式:鼓励同类或同地区期刊之间的联合办刊以及强刊、大刊对弱小期刊的兼并,形成期刊群体或期刊集团,以强大的实力去占领市场;或采用股份合作制方式,与相关农业企业合作办刊、融进资金、利益共享。④改变对科研人员发表论文的情况进行考核时重数量轻质量的做法,提高农业科技论文的学术水平和技术含量。⑤采取综合措施,全面提高期刊质量:帮助作者掌握论文写作技巧,提高论文写作质量;严格实行三级审稿制,提高论文审核质量;敦促编辑切实掌握论文加工技巧,提高论文编校质量;加快出版频率和编辑进程,缩短论文发表时滞。⑥利用现有网站条件,全面实现网络化出版:技术性期刊在综合性网站上初步实现网络化出版,学术类期刊在“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实现开放存取。⑦建立网络出版集团,推动优秀农业学术性期刊网络化与国际化齐头并进:建议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牵头,依托中国农学会农业科技情报分会、中国农学会农业图书馆分会、中国农学会农业科技期刊分会等机构和《中国农业科学》、《作物学报》等名牌农业学术期刊编辑部,来组建中国农业学术期刊网络出版集团,采取理事会或股东会管理、编印与发行相分离的运行模式,以带动和促进其他农业学术期刊的国际化发展。

二、全国各省市气象科技期刊文摘(18)(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全国各省市气象科技期刊文摘(18)(论文提纲范文)

(1)与新中国共成长 同新时代齐奋进——新中国期刊业70年发展历程、辉煌成就和历史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一、我国期刊业70年发展历程
    (一)奠基与开拓阶段(1949—1978年):新中国期刊业在改造、重构及曲折中发展
    (二)变迁与繁荣阶段(1978—2012年):新中国期刊业快速恢复和变迁及繁荣发展
    (三)转型与融合阶段(2013—2019年):新中国期刊业转型升级、融合创新及高质量发展
二、我国期刊业70年主要成就
    (一)期刊品种日益丰富,产业规模快速增长
    (二)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三)产业转型提速,红利持续释放
    (四)出版质量稳步提升,主流价值不断彰显
    (五)融合出版初见成效,全媒体不断走向深入
    (六)国际交流日渐活跃,走出去成果显着
三、历史经验与启示
    (一)始终不渝坚持党的领导,是我国期刊业持续发展的根本遵循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是我国期刊业持续发展的根本导向
    (三)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是我国期刊业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
    (四)优秀传统文化和新中国伟大革命实践,是我国期刊业内容建设的重要源泉
    (五)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是我国期刊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六)实施人才兴业战略、造就高素质期刊人才队伍,是我国期刊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七)拥抱新技术、推进深度融合,是我国期刊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八)“加强国际交流,对标国际一流,实施走出去”是建设期刊强国的重要战略
四、结语

(2)谢义炳与中国近现代气象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依据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案
        (一)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二)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及可行性分析
        (三)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谢义炳教育思想的萌芽
    第一节 拥有教育传承的家庭背景
        一、谢义炳家庭背景的介绍
        二、谢义炳家庭背景的影响
    第二节 经历民国期间的教学变革
        一、民国前期混乱的基础教育
        二、民国晚期有序的基础教育
        三、民国时期教育变革的影响
第二章 谢义炳气象研究方向的调整
    第一节 国内高校学习期间的气象研究方向
        一、清华及西南联大的气象教育
        二、浙江大学的气象教育
        三、国内气象教育对谢义炳的影响
    第二节 国外高校留学期间的气象研究方向
        一、芝加哥大学的气象学派
        二、芝加哥大学的气象教育
        三、国外气象教育对谢义炳的影响
第三章 谢义炳的气象工作经历
    第一节 谢义炳改组气象专业
        一、气象专业改组的原因
        二、气象专业改组的经过
        三、气象专业改组前后对比
        四、气象专业改组体现的科学精神
    第二节 谢义炳论证三峡工程
        一、三峡工程的建设背景
        二、三峡工程的论证依据
        三、三峡问题的处理体现的科学精神
    第三节 谢义炳参与暴雨研究
        一、谢义炳与暴雨研究的起因
        二、75.8北方暴雨研究经过
        三、北方暴雨研究体现的科学精神
第四章 谢义炳对气象高等教育的影响
    第一节 气象高等教育的学科优化
        一、学科优化的起因
        二、学科优化的过程
        三、学科优化的影响
    第二节 气象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
        一、气象人才培养的迫切性
        二、气象人才培养的方式
        三、气象人才培养的成果
    第三节 气象高等教育的教学理念
        一、气象教育要立足前沿
        二、气象事业要赶超国际
        三、气象研究要坚持独立自主
结论
参考文献
    (一)论文
    (二)着作
    (三)其他资料
附录
    附录一 北京大学气象专业1953-1956年毕业生名单[]
    附录二 北京大学气象专业1952-1993年招生人数
    附录三 谢庄、刘式达采访稿
硕士学位攻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3)传真技术的引入与在华传播(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3 创新点
第二章 传真技术引入中国的背景
    2.1 近代电磁学理论与电报电话的发明
        2.1.1 电磁学的理论准备
        2.1.2 电报电话技术的发明
        2.1.3 无线电技术的出现与应用
    2.2 早期传真技术在西方的发明与发展
        2.2.1 真迹传真技术的发明
        2.2.2 图片传真技术的发展
        2.2.3 近代传真技术在西方的应用
    2.3 近代电报电话技术向中国的传播
        2.3.1 有线电报进入中国
        2.3.2 上海电话事业兴起
        2.3.3 无线电报在华兴办
第三章 晚清时期传真技术的传播
    3.1 晚清出洋国人与传真知识东传
        3.1.1 斌椿、张德彝对传真概念的首次引入
        3.1.2 志刚与“传真”中文译名的由来
    3.2 《各国电报考》对传真技术的介绍
    3.3 晚清传真技术经由期刊的传播(1895-1911)
        3.3.1 《闽省会报》对传真技术的首次报道
        3.3.2 《知新报》与“显字新机”
        3.3.3 《万国公报》对传真机结构的深入描述
        3.3.4 《政艺通报》:晚清报道传真技术最多的期刊
        3.3.5 《大同报》对硒电池的译介
        3.3.6 《万国商业月报》与无线电传真的首度讲解
        3.3.7 《世界》首次介绍电传照相发明家事略
第四章 北洋政府时期传真技术的传播
    4.1 传真技术在华的实物传播开启
        4.1.1 夏炎对传真技术的关注与介绍
        4.1.2 贝兰来华与传真讲演
        4.1.3 李书华译介《传递图像的电报》
    4.2 北洋政府对传真技术的正式引入
        4.2.1 东北摄影电报公司的创办
        4.2.2 东北摄影电报公司的业务开展
    4.3 民国传真技术经由期刊的传播(1912-1927)
        4.3.1 《东方杂志》对于传真技术的持续关注
        4.3.2 《电友》与传真技术引发的电信政策讨论
        4.3.3 《科学》对传真知识的介绍
        4.3.4 《中国摄影学会画报》之欢迎皮林氏专号
        4.3.5 《北洋画报》中的传真报道
第五章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传真技术的传播
    5.1 传真电报建设与在华应用
        5.1.1 抗日战争之前的传真线路建设
        5.1.2 抗日战争期间中美传真电报的开通
        5.1.3 抗战胜利之后的传真线路重建
        5.1.4 中国境内的其他传真线路
        5.1.5 新闻界对传真的关注与传真技术在新闻事业中的应用
    5.2 民国专着中的传真知识
        5.2.1 《战地电气交通》中的电传照像
        5.2.2 《新闻学名论集》中的无线电照相与报纸
        5.2.3 《新闻学概论》中的电送照相
        5.2.4 《电机工程概论》中的传真与电视
        5.2.5 《电视浅说》中的电传图画及照相发展史
    5.3 民国传真技术经由期刊的传播(1928-1949)
        5.3.1 《科学画报》对传真技术的科学普及
        5.3.2 《无线电新报》传真技术文章的连续刊载
        5.3.3 《电信杂志》对传真技术原理的专业解读
        5.3.4 《无线电》对国外传真新闻的持续报道
        5.3.5 《电世界》对传真技术的深入传播
        5.3.6 军事期刊对传真技术的应用情况报道
        5.3.7 新闻理论期刊对传真技术的介绍
        5.3.8 传真技术的认识深入与电视概念的引入
第六章 传真技术在中国的管理与高等教育
    6.1 传真技术引入政策与业务管理
        6.1.1 电信管理机构的确立与调整
        6.1.2 两个《电信条例》
        6.1.3 第一部传真电报法规
        6.1.4 国音电报与传真电报之争
        6.1.5 电信规划与传真技术的引进推广
        6.1.6 传真技术引入过程中的政治考量
    6.2 近代电讯工程高等教育中的传真技术
        6.2.1 近代中国电讯工程的概念与分类
        6.2.2 民国时期电讯工程高等教育概况
        6.2.3 交通大学的电讯工程教育与中国第一个传真技术方向研究生
        6.2.4 中央大学雄厚的电讯工程师资与种类齐全的传真技术课程
        6.2.5 西北工学院与西北地区电讯工程高等教育肇始
        6.2.6 勷勤大学:中国最早开展传真技术教育的省立高等学校
第七章 传真技术在华传播脉络与影响
    7.1 传真技术在华传播脉络
        7.1.1 传播者
        7.1.2 传真技术经由期刊传播的文献统计与分析
        7.1.3 传真中西文术语的形成与演变
    7.2 传真技术在中国的社会化
    7.3 传真技术在华传播的影响与启示
        7.3.1 传真技术的引入促进了近代中国电信事业的发展与进步
        7.3.2 传真技术的内部特点与外部技术竞争限制其应用推广
        7.3.3 传真技术在华传播对技术引进与管理的启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4)改革开放以来高校科技期刊的变迁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高校科技期刊的历史演变与社会功能
        1.1.2 高校学科优势与作者群
        1.1.3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科技期刊的裂变式发展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1.4 研究内容
    1.5 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高校科技期刊参与改革开放的科学氛围酝酿
    2.1 对全国科学大会精神的传播
        2.1.1 对《通知》的报道
        2.1.2 反思与体会
        2.1.3 高校召开科学报告会呼应科学的春天
        2.1.4 推动高校学报的复刊、创刊
    2.2 参与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讨论
        2.2.1 媒介参与作为自然科学领域真理标准讨论的起点
        2.2.2 自然科学领域介入真理标准讨论的三个维度
        2.2.3 报刊之于讨论的舆论动员与社会建构
    2.3 参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讨论
        2.3.1 科学与生产的辩证关系
        2.3.2 科学是不是生产力
        2.3.3 科学技术对生产力以及社会变革的作用
第三章 改革开放前夕高校科技期刊的复苏(1977—1978)
    3.1 “文革”背景
    3.2 概况统计
    3.3 学科分布
    3.4 区域分布
    3.5 从新创刊科技期刊发刊词看办刊新愿景
第四章 改革开放初期的第一次规模扩张(1979—1988)
    4.1 概况统计
    4.2 学科分布
    4.3 区域分布
    4.4 从新创刊科技期刊发刊词看办刊宗旨的与时俱进
        4.4.1 期刊服务于高校教学和科研
        4.4.2 期刊作为产学研的纽带服务于现代化建设
        4.4.3 呼吁学术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4.4.4 倡导“引进来”“走出去”
        4.4.5 扶植新生力量,形成“人才成长的阵地”
        4.4.6 呼吁学术创新
        4.4.7 发刊词提出多角度历史使命,达成实现新时期学术愿景的社会共识
    4.5 学报的准专辑化出版
    4.6 高校学报的历史功能
        4.6.1 两院院士在学报的发文情况
        4.6.2 科学研究的水平决定了学报的水平
        4.6.3 学报与学科成长的互动关系
第五章 改革开放初期的规模稳定(1989-1999)
    5.1 概况统计
    5.2 学科分布
        5.2.1 医学期刊的精细化
        5.2.2 环境科学期刊的兴盛
        5.2.3 工程技术期刊的特色化
        5.2.4 交通运输期刊的兴起
        5.2.5 农学期刊的现代化与实用性
    5.3 区域分布
    5.4 从发刊词看高校科技期刊的时代使命
        5.4.1 科技进步催生的边缘学科
        5.4.2 时代气息的准确定位
        5.4.3 对全人类生存问题的关注
    5.5 清华大学中国知网的起步
第六章 新改革开放时期高校科技期刊的网络传播(2000-2013)
    6.1 数字出版与网络传播背景
    6.2 清华大学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的推进
    6.3 高校科技期刊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6.4 高校科技期刊网络传播的典型案例
        6.4.1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网络传播个案分析
        6.4.2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网络传播个案分析
第七章 21世纪高校科技期刊发展趋势——精品与特色科技期刊建设
    7.1 全国精品与特色期刊与教育部名刊建设的背景
    7.2 第一届至第五届高校精品科技期刊分析
        7.2.1 地域分布
        7.2.2 学科分布
        7.2.3 主管单位
        7.2.4 主办高校层次
        7.2.5 刊期分布
        7.2.6 语种分布
        7.2.7 获奖频次
        7.2.8 高校精品科技期刊的显性特征
    7.3 第五届高校精品科技期刊评比办法的调整
    7.4 第一届至第五届高校特色科技期刊分析
第八章 21世纪高校科技期刊发展趋势——国际影响力提升
    8.1 国家提升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的背景
    8.2 SCI对中国的影响
        8.2.1 SCI引入中国的最初愿景
        8.2.2 SCI泛化导致的学术畸形
        8.2.3 唯SCI论的评价体系对中国科技期刊与民族自主创新的冲击与伤害
    8.3 高校英文科技期刊的发展与现状
        8.3.1 高校英文科技期刊概况
        8.3.2 SCI收录的我国高校英文科技期刊统计
        8.3.3 高校英文科技期刊的现状与预期发展路径
    8.4 国家六部委“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中的高校英文科技期刊个案研究
        8.4.1 《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
        8.4.2 《纳米研究》(Nano Research)
        8.4.3 《国际口腔科学杂志》(英文版)
结论
    一、改革开放以来高校科技期刊的演化轨迹
    二、高校科技期刊的重要历史功能
    三、SCI热与民族自主创新战略的矛盾
    四、高校科技期刊的转型之路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中国西部地区科技期刊文献计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1 研究方法
2 数据研究分析
    2.1 创刊年、出版数及刊龄分析
    2.2 学科及出版语言分析
    2.3 出版周期分析
    2.4 出版地区分析
    2.5 主办者数量及类型分析
    2.6 出版者数量及类型分析
        2.6.1 地方研究所出版期刊分析。
        2.6.2 部委所辖研究所出版期刊分析。
        2.6.3 工厂企业出版期刊分析。
        2.6.4 大学出版期刊分析。
    2.7 被国外着名数据库收录情况分析
3 结论与讨论

(6)中国大陆地区图书馆事业政策研究(1978-200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关键词释义
1.2 国内外研究述评
    1.2.1 国外研究述评
    1.2.2 国内研究述评
1.3 本论文的研究方法、论文框架及创新点
    1.3.1 研究方案
    1.3.2 技术路线
    1.3.3 研究方法
    1.3.4 论文框架
    1.3.5 论文研究预期达到的目标
    1.3.6 论文研究实现的创新点
1.4 本选题背景、现实价值、学术意义
    1.4.1 本论文选题背景
    1.4.2 现实价值
    1.4.3 学术意义
1.5 本论文选题研究的难点及解决方法
    1.5.1 研究的指导思想和价值观
    1.5.2 对三大图书馆系统共性与个性政策的包容问题
    1.5.3 时间、空间、层次、内容四维关系的处理 第二章 30年来我国图书馆事业政策发展
2.1 三十年以来我国图书馆政策建设特点
2.2 三十年来不同历史阶段的政策发展特征
2.3 我国图书馆事业政策的发展变化特征 第三章 我国图书馆事业政策发展环境
3.1 1978年改革开放之前图书馆事业政策及环境
    3.1.1 建国后到文革前我国的图书馆事业发展
    3.1.2 "文革"时期我国的图书馆事业
3.2 三十年来对外开放对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影响
    3.2.1 我国学习西方图书馆事业的方法
    3.2.2 我国向西方学习的特点
3.3 三十年来我国社会环境对图书馆事业政策的影响
    3.3.1 政治环境对我国当代图书馆事业的影响
    3.3.2 文化发展对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政策需求及促进
    3.3.3 教育政策对图书馆发展的重要影响——以高校馆为例
    3.3.4 国家科技信息发展对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政策需求及促进 第四章 图书馆事业政策主体及所制定的政策
4.1 国家立法机关
4.2 中国共产党各级委员会
4.3 国家各级行政机关及事业部门
4.4 图书馆行业学会和协调组织
4.5 图书馆
4.6 其他 第五章 图书馆事业政策客体——各领域发展政策
5.1 我国图书馆事业政策客体的特点
5.2 管理现代化发展政策
    5.2.1 我国各类图书馆的宏观管理政策
    5.2.2 我国图书馆事业在不同阶段的发展规划
    5.2.3 大众化服务的发展方向的确立
    5.2.4 以检查和评估促发展
    5.2.5 设置图书馆管理机构
5.3 资源建设现代化政策发展
    5.3.1 1978年后我国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主要相关法规政策
    5.3.2 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政策变迁中的特点
5.4 人力资源建设现代化政策
    5.4.1 1978年以来我国图书馆人力资源建设相关法规政策
    5.4.2 图书馆人力资源建设政策变迁中的特点
5.5 技术现代化政策
    5.5.1 改革开放后我国图书馆技术现代化发展政策环境
    5.5.2 图书馆技术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技术政策
5.6 图书馆建筑的技术性规则和标准 第六章 以政策分析法解析我国《图书馆法》立法
6.1 本研究中政策过程阶段划分
6.2 《图书馆法》的立法相关问题
    6.2.1 我国图书馆事业的社会任务规定
    6.2.2 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社会预期及其实现
    6.2.3 以立法手段解决政策问题的思路来源
    6.2.4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文化政策对图书馆立法的促进
    6.2.5 《立法法》为图书馆法的制订提供了技术条件
    6.2.6 《图书馆法》立法的前期准备基础
    6.2.7 对以立法解决问题的预期
6.3 《图书馆法》的制订
    6.3.1 《图书馆法》的性质
    6.3.2 立法活动历程
    6.3.3 《图书馆法》立法法律案的提出
6.4 图书馆法立法原则及相关内容规定
    6.4.1 基于法理的立法原则
    6.4.2 元政策问题及指导思想的规定
    6.4.3 正确处理图书馆法规定内容的广度和深度
    6.4.4 《公共图书馆法》中条款规范侧重点的处理
    6.4.5 对各领域问题的规范明确性和深度问题
6.5 《图书馆法》的实施
    6.5.1 《图书馆法》实施的原则
    6.5.2 《图书馆法》执行的政策工具
6.6 《图书馆法》实施的监测、修订与终结
    6.6.1 《图书馆法》实施过程中的监测
    6.6.2 《图书馆法》的修订和终止 第七章 结束语
7.1 从制度建设角度观察我国图书馆事业所处的社会环境
7.2 树立科学发展观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基础保障
7.3 我国图书馆事业政策建设需加强的重点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后记

(7)当代中国科普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1.2 当代中国科普史研究现状与思考
    1.3 本文研究范围
        1.3.1 "科普"的概念界定
        1.3.2 本文研究范围
    1.4 研究架构与方法
        1.4.1 研究架构
        1.4.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科普事业的开创与探索阶段(1949-1976)
    2.1 共和国科普事业复兴的新语境
        2.1.1 政治语境
        2.1.2 经济语境
        2.1.3 文化语境
    2.2 科普工作的开创与探索
        2.2.1 科普组织的开拓
        2.2.1.1 科普局的探索
        2.2.1.2 全国科普协会的推动
        2.2.1.3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工作
        2.2.2 科普读物的多样性
        2.2.2.1 科普期刊统计分析
        2.2.2.2 科普图书统计研究
        2.2.2.3 《十万个为什么》个案分析
    2.3 1949-1976中国科普特征分析
        2.3.1 科普内容以基本科学技术知识为主
        2.3.2 科普的受众以工人和农民为主
        2.3.3 科普的主体以政府、中国科协与科技工作者为主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科普事业的恢复与发展阶段(1977-1994)
    3.1 共和国科普语境的转换
        3.1.1 政治语境
        3.1.2 经济语境
        3.1.3 文化语境
    3.2 科普工作的发展
        3.2.1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普及
        3.2.1.1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普及成果统计
        3.2.1.2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影响
        3.2.2 科普读物的繁荣与波折
        3.2.2.1 科普期刊的统计分析
        3.2.2.2 科普图书分析
        3.2.2.3 《现代科学技术基础知识》个案研究
    3.3 1977-1994 科普工作特征分析
        3.3.1 科普内容拓展为科技知识和科学思想的普及
        3.3.2 科普主体以政府、科协和科技工作者为主
        3.3.3 科普受众以农民、干部和青少年为主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科普事业的反思探索阶段(1995-2001)
    4.1 传统科普向现代科普转型的动因
        4.1.1 党和政府的推动
        4.1.2 传统科普观的转型与创新
        4.1.2.1 传统科普观的特征与现实困境
        4.1.2.2 基于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科普观的形成
    4.2 科普工作的创新
        4.2.1 科学精神的宣传与普及
        4.2.2 科普读物的新特点
        4.2.2.1 引进科普期刊的思考
        4.2.2.2 欧美译着的大量出版
        4.2.2.3 "第一推动丛书"案例分析
    4.3 1995-2001科普工作的特点分析
        4.3.1 科普内容拓展为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知识
        4.3.2 科普主体多样化
        4.3.3 科普受众以青少年、农民和领导干部为重点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科普事业的创新发展阶段(2002-至今)
    5.1 科普创新发展的语境分析
        5.1.1 政治语境:科普法制化
        5.1.2 经济语境:建设创新型国家
        5.1.3 文化语境:基于和谐发展意识科普观
    5.2 科普事业的创新发展
        5.2.1 科学发展观的宣传普及
        5.2.2 科普读物的创新与不足
        5.2.2.1 科普期刊的困境与出路
        5.2.2.2 科普图书现状与特点分析
        5.2.2.3 《万物简史》个案分析
    5.3 2002-至今科普的特征分析
        5.3.1 科普内容强调科技意识和科技能力的培养
        5.3.2 科普主体呈现多元化与媒体化
        5.3.3 科普受众的两极化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语
    6.1 大力推进科普事业,建设创新型国家
        6.1.1 科普能够促进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
        6.1.2 科普能够促进科技创新文化的建设
    6.2 我国科普创新发展的对策建议
        6.2.1 完善科普政策体系
        6.2.2 提高科普创作水平
        6.2.3 加强科普队伍建设
    6.3 未来研究展望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相关成果

(8)地方性农业科技期刊发展对策研究 ——以《现代化农业》杂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地方性农业科技期刊的内涵、地位和作用
    2.1 地方性农业科技期刊的内涵
    2.2 农业科技期刊在农业发展中的地位
        2.2.1 是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需要
        2.2.2 是加强农业政策法规宣传的需要
        2.2.3 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2.3 农业科技期刊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2.3.1 农业科技成果的科学记录
        2.3.2 农业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媒介
        2.3.3 学术交流的重要工具
        2.3.4 农技推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
        2.3.5 农业方针政策的大力推行者
第3章 地方性农业科技期刊的现状分析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地方性农业科技期刊的现状分析
        3.1.1 类别和出版频率
        3.1.2 主办单位和地区分布
        3.1.3 质量评价
        3.1.4 期刊管理、经营和编辑力量状况调查分析
        3.1.5 我国各地农业科研院所办综合性农业科技期刊情况分析
    3.2 地方性农业科技期刊存在的问题
        3.2.1 期刊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限制了期刊的发展
        3.2.2 办刊规模小,缺乏集团优势
        3.2.3 期刊质量有待提高,重复办刊,制约期刊整体质量的提升
        3.2.4 刊物竞争激烈,发行量普遍不高
        3.2.5 编辑队伍需要充实
        3.2.6 办刊资金短缺,经费普遍紧张
        3.2.7 稿源不充足
第4章 地方性农业科技期刊案例分析
    4.1 《现代化农业》杂志的现状
    4.2 《现代化农业》杂志现状分析
    4.3 《现代化农业》杂志对黑龙江垦区农业发展的意义
第5章 地方性农业科技期刊的发展对策
    5.1 国内几家地方性农业科技期刊的办刊经验
    5.2 地方性农业科技期刊的发展对策
        5.2.1 紧随农业政策进行宣传报导
        5.2.2 找准期刊定位
        5.2.3 强化期刊的服务功能
        5.2.4 提高编辑质量
        5.2.5 重视编辑队伍建设
        5.2.6 扩大刊物发行,增强创收意识
第6章 结论
    6.1 建设较高素质的编辑队伍
    6.2 组建权威的编委会
    6.3 组建较高水平的基本作者队伍
    6.4 遵循办刊宗旨精心组稿
    6.5 严格审稿及规范化编辑加工
    6.6 加强信息反馈、促进出版发行
    6.7 加强广告策划、扩大广告业务
    6.8 争取政策支持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9)我国英文版科技期刊发展现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我国英文版科技期刊的产生及发展
    (一) 英文版科技期刊及其特性
    (二) 我国英文版科技期刊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二、我国英文版科技期刊的发展机遇和成就
    (一) 我国英文版科技期刊发展面临的机遇
        1. 国际间的科技竞争与合作
        2. 我国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3. 英文版科技期刊对提高我国软实力的意义重大
        4. 编辑人才素质的提高
    (二) 我国英文版科技期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1. 国际影响力稳步提高
        2. 作者、编者队伍国际化程度提高
        3. 发行周期不断缩短
        4. 注重封面和版式设计
三、我国英文版科技期刊现存的问题
    (一) 作者国际化程度不高、国内稿源外流严重
    (二) 刊期长,信息滞后,发行范围狭窄
    (三) 期刊起步定位低,办刊资源分散
    (四) 编排装帧设计上的不足
    (五) 整个行业的地位影响了期刊的发展空间
四、我国英文版科技期刊发展对策
    (一) 提高科技期刊的国际化程度
        1. 稿源国际化
        2. 编委和审稿国际化
        3. 入选检索系统国际化
        4. 编排规范国际化
        5. 编排风格国际化
        6. 装帧设计国际化
    (二) 提高英文版科技期刊编辑素养,重视编辑人才
        1. 提高英文版科技期刊编辑综合素质
        2. 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
        3. 加强对英文版科技期刊编辑人才的重视
    (三) 国内政策体系的完善
        1. 政府加大政策上的扶持
        2. 国内学术研究评价体系的完善
        3. 取消企业单位办刊的现状
    (四) 传播媒介电子化
        1. 创建网站
        2. 开发网上发行业务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网络信息时代我国农业科技期刊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网络信息时代的内涵
    1.2 网络时代信息传播的特点
        1.2.1 数字化的信息传播
        1.2.2 超时空性的信息传播
        1.2.3 交互性的信息传播
        1.2.4 多向性的信息传播
        1.2.5 动态性的信息传播
        1.2.6 多媒体化的信息传播
    1.3 网络信息传播对农业科技期刊发展的影响
        1.3.1 网络传播给农业科技期刊发展带来的机遇
        1.3.2 网络传播给农业科技期刊提出的新要求
    1.4 研究背景及意义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二章 我国农业科技期刊发展概况
    2.1 我国农业科技期刊诞生的历史背景
    2.2 我国农业科技期刊的发展轨迹
        2.2.1 数量规模方面的发展轨迹
        2.2.2 专业学科方面的发展轨迹
    2.3 我国农业科技期刊的类别划分
    2.4 我国农业科技期刊的出版发行概况
第三章 我国农业科技期刊业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管理体制问题
    3.2 编辑队伍素质问题
    3.3 发表科技论文的质量问题
        3.3.1 内容雷同的文章太多,有创新性的文章偏少
        3.3.2 论文中的非信息成分太多,拼凑现象严重
        3.3.3 理论性研究论文太多、实用性较强的文章偏少
    3.4 出版发行方面的问题
        3.4.1 论文发表时滞太长
        3.4.2 期刊出版周期偏长
        3.4.3 期刊网络化进度慢
    3.5 期刊的影响力问题
        3.5.1 被国内外着名数据库收录期刊少
        3.5.2 影响因子高的期刊少
第四章 网络信息时代我国农业科技期刊发展战略
    4.1 激活用人机制,走人才强刊之路
    4.2 加强分类管理,创新管理体制
        4.2.1 对学术类期刊统一分级管理,培育核心竞争优势
        4.2.2 对技术类期刊加强政策引导,推行集约化、产业化办刊模式
    4.3 改革对科研人员的考核办法,提高论文产出质量
    4.4 采取综合措施,全面提高期刊质量
        4.4.1 帮助作者掌握论文写作技巧,提高论文写作质量
        4.4.2 严格实行三级审稿制,提高论文审核质量
        4.4.3 敦促编辑切实掌握论文加工技巧,提高论文编校质量
        4.4.4 加快出版频率和编辑进程,缩短论文发表时滞
    4.5 创造条件,逐步实现网络化与国际化出版
        4.5.1 利用现有条件,全面实现网络化出版
        4.5.2 建立网络出版集团,推动优秀学术期刊网络化与国际化齐头并进
第五章 我国农业科技期刊发展前景分析
    5.1 稿源充足,发展空间巨大
    5.2 读者需要,发展前景看好
        5.2.1 农业科技期刊仍然是农业科技工作者获取专业信息的主要园地
        5.2.2 农业科技期刊仍然是农业科技工作者查阅文献资料的主要来源
        5.2.3 农业科技期刊将来被使用的频率会更高
    5.3 名牌期刊正在形成,优秀期刊国际化发展有望实现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6.2.1 网络信息时代农业科技期刊的作用问题
        6.2.2 网络时代纸版农业科技期刊是否有必要继续存在的问题
        6.2.3 我国农业科技发展水平对农业科技期刊发展的制约问题
        6.2.4 本研究的局限性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四、全国各省市气象科技期刊文摘(18)(论文参考文献)

  • [1]与新中国共成长 同新时代齐奋进——新中国期刊业70年发展历程、辉煌成就和历史经验[J]. 段艳文. 全国新书目, 2020(05)
  • [2]谢义炳与中国近现代气象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D]. 林丰.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0(02)
  • [3]传真技术的引入与在华传播[D]. 王沛. 西北大学, 2017(06)
  • [4]改革开放以来高校科技期刊的变迁与发展[D]. 刘小燕. 西北大学, 2016(04)
  • [5]中国西部地区科技期刊文献计量分析[J]. 鲍国海. 情报杂志, 2011(10)
  • [6]中国大陆地区图书馆事业政策研究(1978-2008)[D]. 范兴坤. 南京大学, 2010(07)
  • [7]当代中国科普史研究[D]. 刘新芳.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0(10)
  • [8]地方性农业科技期刊发展对策研究 ——以《现代化农业》杂志为例[D]. 张照云.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9(S1)
  • [9]我国英文版科技期刊发展现状研究[D]. 胡美佳. 河南大学, 2009(05)
  • [10]网络信息时代我国农业科技期刊发展战略研究[D]. 周桂莲.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6(06)

标签:;  ;  ;  ;  ;  

中国各省市气象科技期刊文摘(18)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