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庙会理应名副其实(论文文献综述)
刘阳[1](2021)在《山西洪洞娥皇女英信仰研究》文中认为
朱薪羽[2](2021)在《旅游开发建设对韩城古城空间形态的影响及保护发展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旅游业在古镇越来越流行,越来越多的古镇将旅游业视为当地的支柱产业,增强了旅游业的发展能力。韩城古城作为国家的历史文化名城,近年来旅游业发展迅速。这种快速变化的趋势给古代城市的保护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本文的重点是探讨旅游业发展对韩城古城空间格局的影响和威胁,以及如何在古城远景发展中平衡旅游业发展与保护之间的关系。本文通过多种研究手法,如文献梳理、实地调研、对比分析、多学科交叉,梳理了韩城古城的空间形态构成要素,空间演变方式,同时分析了自旅游开发建设以来,大力发展旅游对于古城空间形态所产生的影响。首先,对韩城古城的整体概况及历史发展沿革进行了梳理,以明确古城从定址至今所经历的各时间段内所发生的重大变化;其次,根据对凯文林奇《城市意象》的总结与梳理确定了古城空间形态的构成要素,即山水环境、空间轮廓、道路骨架、城市轴线、功能布局、标志节点、传统民居等几个方面;然后,通过对古城自古至今所经历的不同规划阶段的分析将韩城分为四个规划发展阶段,即自然发展阶段、规划参与阶段、总体调整阶段和发展复兴阶段,通过梳理其在空间轮廓与城市布局上所出现的变化来推敲空间形态的演变与上位规划的关系。本文同时还通过对古城旅游开发历程及现状的分析,探索古城空间形态变化与旅游开发的作用关系,然后分别从正反两个方面分析了旅游开发建设对古城的作用,在肯定了旅游开发建设使古城向前发展的同时也对古城空间形态保护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最后通过分析其作用原因使本文达到引导旅游开发建设向对古城产生积极作用的方向发展,以期实现保护与发展双赢的目的。基于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先从古城保护的角度出发,提出以城市文化建设为统领、统筹古城保护和旅游开发、保护第一、适度开发、保护和开发的阶段性四项原则,对旅游开发与古城保护的协同方式进行定义,同时以此为基底构建其管理原则与具体保护方式。然后从古城空间形态发展的角度出发,提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原则、提炼与发展原则、坚守历史文脉原则、性能贴合原则四项原则,然后以此为基底提出重塑古城格局、优化古城轮廓、构建街巷空间、可持续发展四项策略,以期引导古城旅游开发方式,促进古城空间形态发展与演变,进而实现双赢。
刘畅[3](2021)在《对外汉语教材中的文化词语选编研究 ——以《汉语纵横·精读课本》系列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相互依存,不可分割,而汉语中的文化词语是二者有机结合的切入点,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教材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直接依据,学习者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科学合理地选取与编排教材中的文化词语能够对教师和汉语学习者产生有益的帮助。就目前来看,具体将文化词语与对外汉语教材结合起来的研究为数不多,涵盖一整套教材各个水平阶段的文化词语选编研究更是少之又少。本文以《汉语纵横·精读课本》系列教材中的文化词语为研究对象,以统计归纳法、对比分析法为主要研究方法,对对外汉语教材中文化词语的选编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具体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论文的选题缘由、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第二部分在参考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论述文化词语的定义和分类,确立一定的判断依据,统计、分析教材初、中、高阶段文化词语的收词数量、类别分布、复现特征,同时将文化词语与《汉语国际教育用音节汉字词汇等级划分》中的文化词语作对比研究,归纳总结教材全七册文化词语的收录情况。第三部分通过文化词语在课文中的呈现形式、文化词语的释义以及文化词语的练习设置,进一步考察文化词语的编排与呈现特点,针对文化词语释义过于简单、释义不够准确等问题给出解决对策。第四部分根据研究结果,指出《汉语纵横·精读课本》文化词语选编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五点针对性改进建议,最后结合教材探讨不同类型文化词语的教学方法和学习策略,以期为对外汉语教材的编写与使用提供有益借鉴。
祖拉亚提·再努拉[4](2020)在《托克逊县乡村文化建设发展调查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在党和国家的高度关怀和支持下,新疆各个农村地区的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农民的物质与精神生活取得了显着的改善。积极发展乡村文化建设是新疆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旅游兴疆战略的必然要求,乡村文化建设是拓宽广大村民致富之路和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有效路径。在开展乡村文化建设时需要科学地挖掘农村潜在文化资源、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新疆乡村文化建设得到持续性发展前提是引领乡村现代文化,这不仅是建设美丽新疆的重要抓手,同时也是对国内外讲好新疆故事、展示和谐新疆形象的有效载体。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选取以传统文化开发和发展而取得一定成就的新疆托克逊县的乡村文化建设为研究对象,运用实地调查法、访谈法和文献法,对以民俗文化开发和利用为基础的托克逊县乡村文化建设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托克逊县先进文化与乡村民俗文化相结合的乡村文化建设的发展趋势。本文的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几点:引言部分,对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研究方法、研究创新点进行概述。第一部分,对本文中所提到的文化、民俗文化、乡村文化、乡村文化建设等相关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在此基础上,阐述关于乡村文化建设的相关理论体系,为本文提出了具体的理论依据与支撑,对托克逊县的人文地理、历史沿革等基本情况进行了概述。第二部分,对作为调查地点的托克逊县的乡村文化资源进行概述,勾勒出有关托克逊县乡村文化建设的蓝图。第三部分,以托克逊县为视角,列举出新时期托克逊县乡村文化建设的发展模式。第四部分,对托克逊县乡村文化建设发展进程中所取得的成就进行阐述。第五部分,在我国新时期乡村文化建设发展的大背景下,提出适合进一步发展托克逊县乡村文化建设的有效对策及建议。总结部分,对本次研究内容进行概括性的总结。
任君宇[5](2020)在《大境门历史文化街区旅游开发研究》文中认为历史文化街区是指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的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能够较完整和真实地体现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并具有一定规模的区域。大境门位于河北张家口市区北端,始建于1644年,距今已有376年的历史,是中国万里长城四大关口之一,是扼守京都的北大门,是当年张库大道的起点,是连接内地与塞外的交通要道,是草原古丝绸路上的重要结点、货物集散地之一。该地到清代已是十分繁华的商业重镇,蒙、汉、回等不同民族在此定居和经商,素有陆路商埠、皮都之称。大境门经过数百年的历史积淀,显得庄重朴实,饱经风霜。尽管历经风雨,依然魅力无穷,成为当地的地标性建筑,光芒四射。如今,大境门在张家口旅游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当地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指向标之一。它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和优美的自然风景为人们所熟悉。2013年2月,河北省政府批复大境门街区成为历史文化街区,转眼该历史文化街区已经走过了七年时间,这几年正赶上全国旅游经济和旅游市场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我们国家也即将进入小康社会,人们以休闲、娱乐、文化体验为综合体的旅游方式将成为趋势。新的形势下历史文化街区如何适应旅游市场的发展和满足人们的不同需要,已经成为各方关注和思考的新课题。大境门历史文化街区同样面临着改革与创新发展并重的问题,如旅游开发造成的古建筑破坏、旅游产品趋同化与商业化严重、街区利益相关者关系协调等问题,这些问题制约大境门的可持续发展。鉴于此,本文以大境门历史文化街区为考察点,通过深入调查,了解大境门历史文化街区的内涵及其旅游开发与保护现状,分析大境门历史文化街区在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尝试提出解决对策,为张家口市旅游经济发展提供参考,也为其他历史文化街区旅游开发提供借鉴和思考。全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研究背景、意义、研究现状、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创新与不足、对相关概念与理论进行阐释。第二部分主要梳理大境门历史文化街区的主要资源,包括自然地理、历史沿革和文化资源,以及对大境门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旅游可开发价值进行了评估。第三部分以访谈与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当前大境门历史文化街区的旅游市场情况,包括对大境门旅游质量的定性定量评价、管理单位访谈情况分析、旅游从业者访谈情况分析、商户经营情况分析、原住居民认知分析、客源市场分析、旅游开发满意度的统计分析,这部分内容主要采取SWOT分析方式。第四部分根据前面的调研与测评,提出今后大境门历史文化街区旅游开发的相关对策,包括旅游开发思路与目标、开发定位、发展策略、开发框架、开发层次、开发重点和开发对策。第五部分是文章的结语,指出因应新时代发展的需要,历史文化街区的旅游开发应从政策、资源、管理、受益者等多个维度进行综合考量,最终形成多方共赢的局面。
顾宇玥[6](2020)在《现代文学中的“公园”书写研究(1903-1936)》文中研究指明公园是中国近现代城市公共空间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中国现代作家的许多文学、社会活动与公园有着密切的联系,现代文学中也出现了相当一批与“公园”相关的创作。而目前学界对于这一现象的关注不够充分,同时缺乏对其系统性的研究。因此,本文将以1903年至1936年间,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公园”书写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这一时期的报刊杂志、作家作品中大量的文本材料进行统计、细读和分析,呈现“现代文学”与“公园”间存在的互动与关系。本文力图证明,“现代文学”与“公园”间存在着交互作用的“共生”关系:中国近代城市公园复杂的性质及面貌,不仅在文学中有所反馈、呈现和思考;同时,文学也给予了公园想象性的建构,并为公园在观念层面的生成与广泛传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本文分为四章展开讨论。第一章,系统梳理了中国近代城市公园的兴起和发展历程,辨析不同类型公园性质的差异并考察“文学”如何参与了“公园”的建构过程。文学的主要作用在于其描绘了理想“公园蓝图”,阐释了公园的各项功用,尤其是启蒙教化的功用。同时,也对公园理念的广泛传播起到了重要的影响。第二章,展现了公园中的“现代性”图景以及文学创作对这一图景的理解和表现。一方面,公园是一个相对开放的、具有包容性的公共休闲空间,不同身份立场的文人作家,其文学活动与创作都与公园产生关联;文学文本也将公园作为展现市民休闲、文化生活的重要场所。另一方面,公园成为都市恋爱的主要阵地,“以公园写婚恋”也成为文学书写中一种普遍的范式。同时,在现代性的公园图景中,公园不仅存在文明、进步的一面,一些隔阂与矛盾也在其中初见端倪。第三章,则重点讨论了文学对于公园之中诸种“不公”现象的暴露与反思。民族的矛盾、阶层的分隔在公园空间中不断被凸显,而与其最初设想间产生了偏离。重新考察这一时期的相关史料和文学文本,不仅历史的史实急需厘清,时人言说所表明的立场、观点及反思也值得关注和剖析。第四章,对于现代文学中的“公园”书写作历时性考察,阐明不同时期的“公园”书写不仅在表现方式的有所差异,作家态度也存在由赞美到批判的转变。而中国近代公园所呈现出的理想与现实偏离的状况,也较为典型的展现了诞生于西方的文明设施,在与中国本土社会的融合过程中可能遭遇的问题和困境。
杜谆[7](2019)在《人文资源视阈下的伏羲信仰活态传承实践——以山东邹城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伏羲信仰是一种具有物质和精神价值的人文资源。近世以来,由于伏羲庙宇的毁坏、伏羲地位的下降、人祖形象的弱化以及伏羲庙会的衰落,山东邹城的伏羲信仰近乎消逝。出于不同而有重叠的诉求,专家学者、普通民众、政府机构通过整合各种资源,利用伏羲信仰的人文性进行资源化,初步实现了伏羲信仰的人文资源价值,其表现就是伏羲庙宇的再建、伏羲祭典的重构和伏羲庙会的振兴。
左攀[8](2019)在《真武信仰的渊源与流变研究》文中提出真武大帝(又称玄天上帝、无量祖师、披发祖师、北帝、玄帝、祖师爷、上帝公等)是唐宋以后兴起的的具有长远影响力的道教神只。他源自上古四象中的北方玄武,玄武最初是神龟,汉代以后逐步演变成龟蛇合体的形象。在世俗社会,玄武是天空星象和地上建筑的北方意象,许多景观名胜都以“玄武”命名。道教也将包括玄武在内的四象纳入自己的神灵体系,充当天界神仙、人间羽士以及冥界死者的守护者。从先秦到唐代,玄武虽有神性,但神格地位始终不高,与其说是“神灵”,不如说是“神兽”。出于对北极和北斗的好奇与想象,华夏先民认为北方星空具有神奇的力量,加之北方属水,水生万物,道教逐渐形成一以贯之的北方崇拜,创造出太一、天皇大帝、紫微大帝等代表北极和北斗的北方神灵。这些神灵地位尊贵,神通广大。经过六朝时期的积累和整合,在唐代形成一个以北方神灵为崇拜对象的北帝派。这个道派塑造了多个北帝,将北方崇拜推向高潮。大约五代时期,川蜀地区的北帝派道士以北帝派经典为蓝本创作真武专属道经,让北方玄武从四象中脱颖而出,成为以斩妖伏魔为己任的人格化北方大神将。为了证明赵宋王朝受命于天的皇权合法性,宋真宗开展了一系列造神运动,面对来自北方契丹的威胁,作为北方守护者的玄武引起了他的注意。恰好天禧二年(1018年)京师军营出现醴泉祥瑞,宋真宗抓住机会,修建祥源观,加封真武为“真武灵应真君”,让真武神格得到跨越式提升。真宗去世以后,他的子孙继续围绕“灵应”基调建构真武神格,收集整理灵验故事,编纂《真武启圣记》等经典,将真武塑造成赵宋王朝的护国之神、降妖伏魔的北方战神、祈雨禳火的水火之神、赐福禳灾的治世福神。徽宗、钦宗、宁宗、理宗不断加封真武,利用国家力量为真武修造宫观,使真武成为家喻户晓且具有灵验特征的道教尊神。大约在宋仁宗时期,道门羽士将同属北方神灵的天蓬、天猷、黑煞、真武组合成北极四圣。四圣是北极紫微大帝麾下神将,以斩妖伏魔为主要神职,同时具有治疗疾病、祈雨祈晴等功能。四圣是天心、神霄、东华、清微等雷法道派经常召请的对象,也是护佑赵宋王朝的神将,对两宋之际的皇权更迭产生了重要影响。宋高宗之母韦太后为答谢神恩,在西湖孤山建四圣延祥观,使四圣信仰显赫一时。宋朝灭亡以后,其他三圣逐渐默默无闻,天蓬甚至被丑化成猪八戒,但真武信仰反而逆势崛起,长盛不衰,究其原因,一是因为真武是北极四圣中的北方玄天上帝,北中之北的叠加效应更能引起人们的注意;二是因为真武得到皇家的多次册封,在四圣观之外另有专祀;最重要的是真武灵应之名遍天下,在民间拥有长远的影响力。早期武当山佛道并存,它既是佛教法华宗、禅宗的活动基地,也是道教丹鼎派和隐修者梦寐以求的仙山。宋徽宗宣和年间,紫霄宫落成,这可能是武当山第一座供奉真武的道观。从此以后,关于真武在武当山修道、飞升的传说逐渐生成,元代武当清微派形成,武当教团的本山意识觉醒,刘道明等高道考诸古籍,采访耆老,编纂《武当福地总真集》《武当纪胜集》《玄天上帝启圣录》等道经,将真武传说一一落实到武当山的七十二峰、三十六岩,二十四涧之中。元代道士、明代皇室根据真武传说大修宫观,神话传说和神圣空间紧密结合,原本虚无缥缈的真武修道传说因为落实到具体地域而变得更加真实可信,武当山也因为真武信仰的附会而声名鹊起。明清时期,全国各地出现多处以小武当、赛武当、东、西、南、北、中武当命名的道教名山,见证了真武信仰的兴起和武当文化的传播。真武大帝的出生和修道故事,明显受到释迦摩尼传记的启发。真武被附会成无量寿佛的化身,许多寺庙也供奉真武。真武是道教重要的劝孝之神,历史上曾经出现多部以真武为主神的劝善经典,力图以真武信仰监督儒家纲常伦理的落实和执行。真武信仰反映了唐宋以来三教合一的历史趋势。即使在真武专属经典中,玄天上帝的神阶地位也不是太高,他只是玉皇、紫微手下的神将而已。然而其影响力并不亚于三清四御。真武信仰之所以长盛不衰,除了宋元明三代皇室的支持,更重要的是他神格多样,能够满足不同阶层、职业的信仰需求;他以“灵应真君”为名,灵应故事广为流传,顺应了人们希望通过宗教解决实际问题的功利心理。他有武当山作为具象化的神圣空间,使传说故事更显真实,吸引无数善男信女朝山进香,让真武信仰随着信众的足迹广为流传。真武是唐宋以后道教新兴神灵的代表,反映了道教神仙信仰的转型和发展趋势。
魏晨[9](2020)在《精英结构与乡村统治形式嬗变 ——基于豫南楚铺村的深度调查(1920-1949)》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面对幅员辽阔的农业社会,传统中国的统治严重依赖于以绅士为首的乡村精英及由他们组成的乡村精英结构,由此形成了“非正式代理制”这一统治形式。然而,学界在不断解读这一现象存在原因的同时,却鲜有对乡村精英结构如何塑造和影响乡村统治形式的探讨,更缺乏对现代国家建构过程中两者关系变迁的分析。对个案村庄的调查发现,传统乡村精英结构对统治形式的生成具有较强的影响和塑造作用。基于此,论文旨在回答的核心问题是:乡村精英结构如何塑造和影响乡村统治形式?进而回答,乡村精英结构如何影响国家建构的路径。围绕上述问题,论文基于村庄基本事实,将展开以下三个层面的研究。第一,传统乡村精英结构与乡村统治形式的嬗变历程。第二,传统乡村精英结构如何影响和塑造乡村统治形式,以及精英结构解体为何会造成统治形式失效。第三,传统乡村精英结构如何影响国家建构的路径。因此,论文将首先描述个案村庄传统时期的精英结构及其与乡村统治形式的关系,再对南京国民政府国家建构过程中精英结构的变迁与统治形式的变异进行梳理,最后展示乡村精英结构与乡村统治形式如何同时走向崩溃。通过研究分析,论文将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乡村统治形式经历了“非正式代理人制”、“准正式代理人制”、“准行政官员制”、“维持人制”的变迁。国民政府只改变了乡村统治形式的表面,而没有改变乡村精英结构对乡村统治形式的塑造逻辑。因此,在乡村精英结构受到外力影响而趋向解体的同时,乡村统治形式无可避免地随之崩溃。第二,多样化的权威来源机制与协商中形成的权力分配机制使得传统乡村精英结构呈现出复合型网络的特征,传统国家控制其中的关键节点便能利用整个精英结构维持乡村统治形式。然而,权威与权力来源机制的变迁使得乡村精英结构日趋分裂,由此引发社会控制模式的碎片化,并导致乡村统治形式的失效。第三,传统乡村精英结构为一种相对脆弱、缺乏组织化、多中心的结构体系,国家权力下渗必然会造成精英结构的变化,因此国民政府以“合作”为基础的现代国家建构只能选择重建传统精英结构及其关系,或者在谨慎控制国家权力下渗过程的同时,原封不动地将其吸纳入国家结构中再对其进行改造。不过,迫于内外部压力以及重建和改造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在完成现代国家建构之前国民政府显然又难以实现这一目标。
李聪颖[10](2019)在《淮阳乡村人祖信仰的调查与研究 ——以淮阳四通镇为中心》文中提出人祖伏羲和女娲信仰是我国一种古老的民间信仰,地处中原的淮阳是人祖信仰比较流行的区域。淮阳的人祖信仰主要以神庙祭祀、仪式活动、会社组织、民间文艺等多种形式存在。淮阳地区的人祖信仰之所以长期兴盛不衰,与淮阳太昊陵的存在直接相关。由于太昊陵的祭祀历代不衰,形成了强大的文化惯性,从古代一直延续至今。淮阳人祖信仰的信众主要由农民构成,具有明显的性别和年龄特征。人祖信仰是在民间自发成立的香会组织的领导下统一进行的。信仰组织在组织形态上采取金字塔结构和分层管理的模式。信仰组织以自然村落为最小单位,在地域分布上有中心区和外围的区别,四通镇信仰中心地区在人祖庙村。香会的信仰活动主要集中在春季举行。每月的初一和十五有例行的信仰活动。在当地的人祖信仰活动中,会首发挥着关键性作用。会首的神圣地位主要以家族传承的方式进行,由父亲传给儿子,或者由婆婆传给儿媳。血缘关系和巫术行为是传递会首地位的必要条件。会首亦人亦神的特殊身份,使其在当地乡村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和较高的社会地位。会首之间的矛盾往往会扩大并影响到当地的普通民众。人祖信仰对地方社会的影响具有两面性。一方面,信仰活动加深了当地民众的文化凝聚力和地方认同,另一方面,也带来村落间的矛盾冲突和其它不和谐的因素。人祖信仰建立在巫术思维和鬼神信仰基础上,不利于现代科学知识在当代乡村的传播。
二、庙会理应名副其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庙会理应名副其实(论文提纲范文)
(2)旅游开发建设对韩城古城空间形态的影响及保护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现状 |
1.1.2 旅游开发建设发展及影响 |
1.1.3 韩城古城保护与发展现状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概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空间形态要素相关研究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2 韩城古城空间形态构成与演变 |
2.1 韩城的概述 |
2.1.1 区位环境 |
2.1.2 自然环境 |
2.1.3 对外交通 |
2.2 历史沿革 |
2.2.1 隋唐时期——始置韩县,州治暂迁 |
2.2.2 宋元时期——边疆重镇,桢州治所 |
2.2.3 明清时期——全面发展,解状盛区 |
2.2.4 民国时期——藩篱陕北 |
2.2.5 建国以后——历史名城 |
2.3 韩城古城空间形态构成要素 |
2.3.1 抱负阴阳的山水格局 |
2.3.2 缓慢扩张的平面轮廓及北高南低的天际线 |
2.3.3 三横两纵,枝状互通的道路骨架 |
2.3.4 “龙抬头”式的城市轴线 |
2.3.5 一轴多心的功能布局 |
2.3.6 标志节点 |
2.3.7 传统民居 |
2.4 古城空间形态演变 |
2.4.1 自然发展阶段 |
2.4.2 规划参与阶段 |
2.4.3 总体调整阶段 |
2.4.4 发展复兴阶段 |
2.5 小结 |
3 韩城古城旅游开发建设对古城空间形态变化的影响 |
3.1 韩城古城旅游发展历程 |
3.2 韩城古城旅游开发现状 |
3.2.1 韩城古城旅游资源基础分析 |
3.2.2 韩城古城旅游产品竞合分析 |
3.2.3 韩城古城旅游开发项目分析 |
3.3 韩城古城开发建设对古城的积极作用 |
3.3.1 旅游开发着眼古城空间形态活力恢复 |
3.3.2 旅游开发延续古城文化价值在空间上的体现 |
3.3.3 旅游开发恢复古城整体风貌及空间格局 |
3.3.4 旅游开发促进对古城传统院落空间的形态保护和功能置换 |
3.4 韩城古城旅游发展对古城空间形态保护的负面影响 |
3.4.1 山水格局破碎,空间轮廓界限模糊 |
3.4.2 传统轴线断裂,部分街巷消失 |
3.4.3 古城公共空间肌理出现空白 |
3.4.4 民居院落部分拆除,居民外迁,传统形制受损 |
3.4.5 假历史街区建设影响古城空间形态 |
3.5 旅游开发影响古城空间形态的原因 |
3.5.1 旅游开发建设推动古城空间功能置换 |
3.5.2 旅游开发致使古城活动主体改变,推动古城空间重构 |
3.6 本章小结 |
4 旅游开发模式下韩城古城空间形态保护发展策略 |
4.1 古城空间形态发展与旅游开发优化原则 |
4.1.1 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
4.1.2 历史文化价值提炼与发展 |
4.1.3 坚守历史文脉传承 |
4.1.4 性能贴合、适度开发 |
4.1.5 平衡古城旅游开发建设与保护 |
4.2 古城保护与旅游开发基本目标 |
4.2.1 强调古城的真实性 |
4.2.2 以完整性为原则修复古城空间 |
4.2.3 实现古城可延续性保护与旅游开发相协调 |
4.3 古城空间形态保护与发展策略案例分析 |
4.3.1 山水环境重塑策略案例——汝南古城 |
4.3.2 城墙格局展示利用案例——新郑市郑韩故城城墙遗址公园 |
4.3.3 轴线强化策略案例分析——成都锦里 |
4.4 古城空间形态保护发展策略 |
4.4.1 修补古城山水格局 |
4.4.2 完善古城防御格局 |
4.4.3 明晰古城空间轮廓界限 |
4.4.4 强化古城轴线,构建商业体系 |
4.4.5 完善街巷结构,构建停车与慢行系统 |
4.4.6 延续古城居住功能,保护古城院落空间 |
4.4.7 完善保护与发展体系,规范性开发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课题研究结论 |
5.2 研究内容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目录 |
表目录 |
致谢 |
(3)对外汉语教材中的文化词语选编研究 ——以《汉语纵横·精读课本》系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
一、文化词语研究现状 |
二、对外汉语教材文化词语选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对象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汉语纵横·精读课本》文化词语收录情况考察 |
第一节 文化词语的定义与分类 |
一、文化词语的定义 |
二、文化词语的分类 |
第二节 文化词语收录的影响因素及其判断标准 |
一、文化词语的词量控制 |
二、不同教学阶段文化词语的选取侧重点 |
三、文化词语的复现率与复现间隔 |
第三节 《汉语纵横·精读课本》文化词语收词情况统计 |
第四节 《汉语纵横·精读课本》文化词语收词特点分析 |
一、文化词语收词数量分析 |
二、文化词语的种类分布分析 |
三、教材与《等级划分》中文化词语的对比分析 |
四、文化词语的复现特征分析 |
第三章 《汉语纵横·精读课本》文化词语编排呈现分析 |
第一节 文化词语在课文中的呈现形式 |
一、文化词语在标题中呈现 |
二、文化词语的讲解融入到课文中 |
第二节 文化词语的释义 |
一、文化词语的释义方式 |
二、文化词语释义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
第三节 文化词语的练习设置 |
一、文化词语的练习题型 |
二、文化词语练习设置特点总结 |
第四章 《汉语纵横·精读课本》文化词语选编建议及教学思考 |
第一节 教材中文化词语的选编建议 |
一、适当调整文化词语收词数量 |
二、均衡把握文化词语的分布内容 |
三、及时更新文化词语的选取 |
四、设计多样化的文化词语练习 |
五、促进文化词语等级大纲的编写 |
第二节 教材中文化词语的教学思考 |
一、针对教师教学的思考 |
二、针对学生学习的思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托克逊县乡村文化建设发展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 研究方法 |
1.3.1 实地调查法 |
1.3.2 访谈法 |
1.3.3 文献分析法 |
1.4 研究创新点 |
第1章 乡村文化与丝绸之路上的古驿道介绍 |
1.1 乡村文化概念界定 |
1.1.1 文化的概念 |
1.1.2 乡村文化的概念 |
1.1.3 乡村文化建设基础——民俗文化 |
1.1.4 乡村文化建设概念 |
1.1.5 乡村文化建设的意义 |
1.2 乡村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 |
1.2.1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
1.2.2 我国新时代乡村文化建设战略 |
1.2.3 我国乡村文化建设理论体系 |
1.3 托克逊县的自然与社会概况 |
1.3.1 地理坐标上的托克逊县 |
1.3.2 历史坐标上的托克逊县 |
1.3.3 传统文化坐标上的托克逊县 |
第2章 托克逊县乡村文化建设资源 |
2.1 托克逊县节日民俗文化资源 |
2.1.1 托克逊县节日文化特点 |
2.1.2 杏花节 |
2.1.3 杏子采摘节 |
2.1.4 蔬菜节 |
2.1.5 油菜花节 |
2.1.6 庙会文化节 |
2.1.7 拌面文化节 |
2.2 托克逊县居住文化与风光旅游 |
2.3 饮食民俗---- 馕生产的市场化 |
2.4 文化大院——托克逊县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延伸 |
第3章 托克逊县乡村文化建设发展模式 |
3.1 “节日民俗+旅游”融合发展模式 |
3.1.1 “节日民俗+旅游”模式的理论分析 |
3.1.2 托克逊县“节日民俗+旅游”模式特点 |
3.2 “饮食民俗+产业化”融合发展模式 |
3.2.1 馕生产合作社建设 |
3.2.2 拌面——市场产业基地 |
3.2.3 托克逊红枣加工与饮食产业 |
3.3 托克逊县刺绣+产业化 |
3.4 各民族文化交流交融发展模式 |
第4章 托克逊县乡村文化建设发展成就 |
4.1 加快乡村民俗资源产业化步伐 |
4.2 促进“文化农民”的文化阵地建设 |
4.3 传承与发展优秀传统文化 |
4.4 实现农民与乡村文化建设的社会性 |
第5章 托克逊县乡村文化建设对策建议 |
5.1 进一步提高对乡村文化建设的思想认识 |
5.2 加大对乡村民俗文化科学开发的投入力度 |
5.3 深挖特色乡村文化资源,打造更多乡村民俗文化品牌 |
5.4 加大专业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专业水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访谈提纲 |
附录B 部分访谈对象列表 |
附录C 实地调查图片选 |
致谢 |
(5)大境门历史文化街区旅游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缘起及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
四、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一)研究方法 |
(二)技术路线图 |
五、创新与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六、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一)相关概念 |
(二)历史文化街区的特点及分类 |
(三)相关理论 |
第二章 大境门历史文化街区的基本概况 |
一、大境门自然地理概况 |
二、大境门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沿革 |
三、大境门历史文化街区的布局与建筑特色 |
(一)大境门历史文化街区的格局特色 |
(二)大境门历史文化街区的建筑特色 |
三、大境门历史文化街区的价值 |
(一)历史价值 |
(二)文化价值 |
(三)艺术价值 |
(四)旅游开发价值 |
小结 |
第三章 大境门历史文化街区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 |
一、大境门历史文化街区主要的旅游资源及评价 |
(一)大境门历史文化街区主要的旅游资源 |
(二)大境门历史文化街区的旅游资源评价 |
二、大境门历史文化街区旅游市场和开发情况 |
(一)管理单位访谈中的整体情况 |
(二)旅游从业者访谈中的旅游市场情况 |
(三)大境门历史文化街区的商户经营情况 |
(四)大境门历史文化街区的原住居民认知情况 |
(五)大境门历史文化街区的客源市场情况 |
(六)大境门历史文化街区旅游开发满意度分析 |
三、大境门历史文化街区旅游资源开发环境的SWOT分析 |
(一)优势 |
(二)劣势 |
(三)机遇 |
(四)挑战 |
小结 |
第四章 大境门历史文化街区旅游资源的开发对策 |
一、大境门历史文化街区旅游开发思路与目标 |
(一)旅游开发思路 |
(二)旅游开发目标 |
二、大境门历史文化街区旅游开发定位和发展策略 |
(一)旅游开发定位 |
(二)旅游发展策略 |
三、大境门历史文化街区旅游开发框架、层次与重点 |
(一)旅游开发框架 |
(二)旅游开发层次划分 |
(三)旅游开发重点 |
四、大境门历史文化街区旅游开发对策 |
(一)旅游资源的空间布局及业态分布 |
(二)加强景区内外的基础配套设施建设 |
(三)转变经营管理理念 |
(四)加强政府宏观调控 |
(五)原住居民参与对策 |
(六)旅游资源保护 |
小结 |
第五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与景区管理单位访谈记录 |
附录二:旅游从业者访谈记录 |
附录三:张家口大境门历史文化街区调查问卷(商户) |
附录四:张家口大境门历史文化街区调查问卷(原住居民) |
附录五:张家口大境门历史文化街区调查问卷(游客) |
附录六:游客满意度调查表 |
致谢 |
(6)现代文学中的“公园”书写研究(1903-193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文明的装置——公园的兴起与公园理想的倡导 |
第一节 中国近代城市公园的兴起与发展 |
第二节 公园概念的译介与公园理想的倡导 |
第三节 作为启蒙设施的公园 |
第二章 现代性的公共空间——日常生活中的公园图景 |
第一节 休闲娱乐的场所 |
第二节 恋爱的试验场 |
第三章 公园不“公”——公园“病态”的展现 |
第一节 民族的矛盾 |
第二节 阶层的分隔 |
第四章 理想与现实的偏离——“公园”书写的转向及“公园”现象之反思 |
第一节 从赞美到批判——作家态度的转向 |
第二节 装置的内化与异化——“公园”书写方式的转变 |
第三节 理想与现实的偏离——“公园”现象之反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发表的相关学术成果 |
(8)真武信仰的渊源与流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相关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汉唐之际玄武意象及功能考析 |
第一节 玄武溯源:四灵和四象的结合 |
第二节 玄武形象:从神龟到龟蛇的转变 |
第三节 世俗玄武:天空星象和地上建筑的北方意象 |
第四节 道教玄武:守护人体及阳宅祖茔的北方精灵 |
第二章 北帝派对龟蛇玄武的人格化改造 |
第一节 一以贯之的北方崇拜 |
第二节 北帝神格的演变和北帝派的兴起 |
第三节 五代川蜀北帝派道士与玄武的人格化 |
第三章 两宋时期真武神格的提升与完善 |
第一节 宋真宗与真武神格的跨越式提升 |
第二节 北宋中后期真武神格的丰富与发展 |
第三节 南宋时期真武信仰的完善与传播 |
第四节 真武专属道经出世时间蠡测 |
第四章 北极四圣的兴衰与真武信仰的崛起 |
第一节 天蓬、天猷、黑杀神格演变考 |
第二节 北极四圣组合的形成和演变 |
第三节 四圣信仰与两宋皇权嬗代 |
第四节 四圣的没落和真武的崛起 |
第五章 从佛道共存到真武独尊——真武大帝与武当山 |
第一节 六朝隋唐武当山的佛教历史与法脉传承 |
第二节 汉宋之际武当山的神仙传说与道教史迹 |
第三节 宋末元初真武传说在武当山的落实 |
第四节 从新武当山现象看真武信仰的传播 |
第六章 真武大帝的神格功能及其演变 |
第一节 伏魔之神与护国之神 |
第二节 北方之神与水火之神 |
第三节 治世福神与万能之神 |
第七章 真武信仰的思想内涵与文化意蕴 |
第一节 真武信仰与佛教之关系 |
第二节 真武信仰的孝道内涵和劝善功能 |
第三节 从真武经典看道教放生观 |
第四节 从真武信仰看唐宋以降道教神灵信仰的转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发表的成果 |
后记 |
(9)精英结构与乡村统治形式嬗变 ——基于豫南楚铺村的深度调查(1920-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问题意识 |
二、研究现状与研究评述 |
(一) 精英统治视角下的精英结构与统治形式 |
(二) 精英斗争视角下的精英结构与统治形式 |
(三) 精英策略视角下的精英结构与统治形式 |
(四) 多元组合视角下的精英结构与统治形式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一) 乡村统治形式 |
(二) 乡村精英结构 |
四、研究思路与结构 |
五、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与研究单位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内容 |
(三) 研究单位 |
六、个案概况 |
(一) 当下村庄简介 |
(二) 村庄建制沿革 |
(三) 自然地理特征 |
第二章 精英共治: “皇权不下县”与非正式代理制 |
一、村庄兴起与多精英格局的形成 |
(一) 因店而始: 楚家店到楚铺村 |
(二) 初具规模: 流动中的村庄社会 |
(三) 底色形成: 乡村精英的聚合 |
二、“排场人”与传统乡村精英结构的特征 |
(一) “排场人”: 村民对乡村精英的统称 |
(二) 乡村精英结构的多元构成 |
(三) 精英结构主导下的村庄关系 |
三、精英共治下的乡村统治形式 |
(一) 共享与融入: 作为中介的非正式代理人 |
(二) 放权与共治: 村庄社会的半自主运转 |
(三) 惩治与干预: 国家干预乡村社会的基本手段 |
四、小结 |
第三章 精英分化: 国家结构下沉与准正式代理制 |
一、政权设立与准正式代理人的产生 |
(一) 基层政权的基本架构 |
(二) 准正式代理人的产生方式 |
二、代理崛起与乡村精英结构的分裂 |
(一) 边缘化的“老”排场人 |
(二) 排场人产生机制的变革 |
(三) 排场人群体的分层与嫌隙 |
三、精英分化下的乡村统治形式 |
(一) 变异的基层政权 |
(二) “双轨并行”的统治 |
(三) 受限的统治能力 |
四、小结 |
第四章 精英博弈: 推行“新县制”与准行政官员制 |
一、政权重组与代理人的职权扩张 |
(一) 变为准行政层级的镇政府 |
(二) 基于自治的政权重组方式 |
(三) 以暴力为核心的职权扩张 |
二、博弈升级与乡村精英结构的失衡 |
(一) 职权扩张与国家代理的劣化 |
(二) 权威丧失与“老”排场人的劣化 |
(三) 精英缺位与乡村秩序的衰退 |
三、精英博弈下的乡村统治形式 |
(一) 共治到博弈: 无法整合的乡村精英 |
(二) 共谋到对抗: 无法衔接的国家与乡村社会 |
(三) 干预到强制: 无法稳固的国家统治 |
四、小结 |
第五章 精英恶斗: 统治能力式微与“维持人制” |
一、国家退场与基层政权的空转 |
(一) 被乡村精英俘获的基层政权体系 |
(二) 被侵略战争破坏的基层政治秩序 |
(三) 被多重要素蚕食的基层行政能力 |
二、恶性博弈与乡村精英结构的解体 |
(一) 精英分立与难以管控的暴力 |
(二) 精英失范与难以恢复的惯习 |
(三) 精英对抗与难以抑制的冲突 |
三、精英恶斗下的乡村统治形式 |
(一) 代理人制的终结 |
(二) 统治秩序的衰竭 |
四、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一、乡村精英结构与乡村统治形式的嬗变历程 |
二、乡村精英结构对乡村统治形式的塑造逻辑 |
(一) 传统乡村精英结构如何塑造乡村统治形式 |
(二) 乡村精英结构变迁如何瓦解乡村统治形式 |
三、乡村精英结构对国家建构路径的作用机制 |
四、研究局限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淮阳乡村人祖信仰的调查与研究 ——以淮阳四通镇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起 |
二 研究对象 |
三 研究综述 |
(一)对民间信仰的研究 |
(二)对伏羲文化的研究 |
(三)对淮阳太昊陵庙会的研究 |
四 资料来源及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淮阳人祖信仰概况 |
一 淮阳人祖信仰的发展演变 |
(一)淮阳人祖信仰的起源 |
(二)淮阳人祖信仰的发展 |
二 四通镇及其人祖信仰 |
(一)四通镇的基本情况 |
(二)四通镇人祖庙与太昊陵的关系 |
三 人祖信仰及其民俗表现 |
第二章 信仰主体与组织形式 |
一 信众 |
(一)信众构成及其特点 |
(二)人祖信仰的内在动力 |
二 会社 |
(一)会社组织的圈层结构 |
(二)会社的主要职能 |
三 会首 |
(一)会首的产生方式 |
(二)会首的地位和作用 |
第三章 信仰活动——“赶会”和“唱大戏” |
一 赶会 |
(一)赶会的时间和地点 |
(二)赶会的主要内容 |
二 唱大戏 |
(一)唱大戏的时间和地点 |
(二)唱大戏活动的内容 |
第四章 人祖信仰对乡村社会的影响 |
一 人祖信仰对乡村社会的积极影响 |
(一)增强了乡村社会的凝聚力 |
(二)丰富和活跃乡村文化生活 |
(三)劝善和道德教化作用 |
二 人祖信仰对乡村社会的消极影响 |
(一)会社内部矛盾导致村落间的矛盾 |
(二)人祖信仰助长了村民的封建迷信思想 |
三 民间俗信在乡村建设中地位和作用的讨论 |
(一)加强对民间俗信的规范和引导 |
(二)加强对民间俗信的管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庙会理应名副其实(论文参考文献)
- [1]山西洪洞娥皇女英信仰研究[D]. 刘阳. 南宁师范大学, 2021
- [2]旅游开发建设对韩城古城空间形态的影响及保护发展策略研究[D]. 朱薪羽.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3]对外汉语教材中的文化词语选编研究 ——以《汉语纵横·精读课本》系列为例[D]. 刘畅. 兰州大学, 2021(02)
- [4]托克逊县乡村文化建设发展调查研究[D]. 祖拉亚提·再努拉. 新疆大学, 2020(07)
- [5]大境门历史文化街区旅游开发研究[D]. 任君宇.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7)
- [6]现代文学中的“公园”书写研究(1903-1936)[D]. 顾宇玥.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7]人文资源视阈下的伏羲信仰活态传承实践——以山东邹城为例[J]. 杜谆. 世界宗教文化, 2019(05)
- [8]真武信仰的渊源与流变研究[D]. 左攀. 兰州大学, 2019(02)
- [9]精英结构与乡村统治形式嬗变 ——基于豫南楚铺村的深度调查(1920-1949)[D]. 魏晨. 华中师范大学, 2020
- [10]淮阳乡村人祖信仰的调查与研究 ——以淮阳四通镇为中心[D]. 李聪颖. 河南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