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设中的老城改造与新区开发

城市建设中的老城改造与新区开发

一、城市建设中的旧城改造与新区开发(论文文献综述)

崔珂鸣[1](2021)在《城市化进程下的旧城改造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文中认为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中,先辈们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在当下的城市化进程中,旧城改造是城市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也要看到旧城改造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影响,如果两者之间的矛盾无法协调,就势必会影响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基于此,本文立足于城市化进程背景,探讨了旧城改造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的关系,并且提出了在旧城改造过程中做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有效措施,以此来促进城市建设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共同发展,凸显城市建设的特色文化。

王智洋[2](2021)在《空间视阈下当代中国历史街区的文化建构》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推进,保存有大量文物古迹、地方文脉并能较为完整体现出传统生活状态的历史街区,逐渐成为当下人们的关注焦点。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历史街区展开的相关改建工作,经历了由过往旧城改造中的拆旧建新与仿古热潮,向小尺度、微循环、渐进式有机更新的认知与实践转变。虽然其的主要模式与演化路径不断发展演进,但客观现实中政策规划、法律法规的缺失与商业要素的无序繁殖,依然在此过程中引发了地方文化消逝、群体认同淡化、商业开发同质化等一系列问题。究其原因,过往我国的历史街区改建遵循的多是一种“物质-精神”二元对立认知;其在将工作重心聚焦于历史街区物质形态与精神面貌的同时,却忽视了街区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具有实用性、经验性、延续性特征的社会人文内涵。作为一种供人居住生活的空间形态,我国的历史街区具有着由物质性、精神性、社会性三重维度共同构成的空间结构属性;而当代城市更新背景下对之展开的文化建构,则是一种贯穿于其空间营建、空间叙事、空间消费环节的综合性空间生产活动。首先,对文物古迹外在形态风貌的修缮保护、对遗存布景等叙事景观的还原、与以物质为载体的消费活动,共同构成了历史街区文化建构中的物质空间维度。其次,精神空间维度的文化建构既是对历史街区中情感观念、集体认同、地方风俗等抽象要素的维系和延续,也包含着对隐藏于街区空间中的各种人文叙事文本的当代重置,并由此使之与当今大众的审美、怀旧、娱乐、教育等消费诉求相契合。最后,物质与精神层面的文化建构在历史街区的社会空间维度进一步交汇,并分别体现为对活态文化遗产的融合与传承、对社会生活状态的空间叙事再现,以及以体验性社会参与为基础的空间消费等不同层面。同时,由封闭的围合状态、生产逻辑的强势地位、传统地缘亲缘关系的隐退、原住民人口的大量迁出等引发的历史街区公共属性淡化、人际关联衰退、情感内核消散和消费精英化趋势等问题,在本质上均是一种空间异化现象。因此,空间视阈下展开的当代中国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理应处于一种辩证统一的状态之中。相关的实践工作不但要在历史街区物质性、精神性、社会性空间维度的融合交织中,凸显其的活态性、属人性本质与多层次、多环节的原真性内涵;也需在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等多元话语的互动、博弈与协调中,推动其相互补充、彼此制约并以此达成空间权益的动态平衡。

薛睿[3](2020)在《哈尔滨中心城区形态演进研究(1898-2018)》文中指出哈尔滨的大规模城市化发展起源于1898年中东铁路的勘测与修建,百余年的历史相比于国内众多历史文化名城并不算久远,但其发展过程较为曲折,造就了哈尔滨独具特色的城市空间形态及其剧烈波动的演化过程。本文以哈尔滨中心城区为研究对象,以城市形态学理论与方法为基础,从时间维度上划分出从前至后的6个形态演化周期,确定了中心城区与典型片区两个尺度层级,融合多种定性及定量分析方法,对哈尔滨相关形态要素特征的演变历程进行系统的分析及动因解读。本文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包括第1章绪论与第2章城形态学理论解析及研究框架构建,是论文的基础分析部分,论述了论文写作的背景、目的与意义,从研究框架、研究方法、研究对象与要素等方面为其后论述提供理论及技术上的支撑;第二部分包括第3章近代时期与第4章现代时期的城市形态解析,分别对所确定的6个形态周期中的哈尔滨中心城区及各典型片区的发展背景与形态特征进行的分析与解读;第三部包括第5章城市形态演化规律分析与第6章城市形态演化动因分析,是整个论文的最重要结论部分,将各周期城市形态静态特征进行纵向比较,分析其演化的规律,并结合相关背景分析形态特征的生成及演化动因与机制。哈尔滨的中心城区的扩展经历了从以铁路与水路为依托的聚集式扩展,到以公路及产业网络为依托的外延式扩展,其间经历了三次明显的加速过程以及一次明显的降速过程。市区的结构形态经历了较为复杂的演化过程,从城市生成初期的松散的多中心结构,以及其后几个阶段中单中心结构的整合、迁移与分化过程,并逐渐朝着相对成熟的多核心结构发展,整个过程受到地缘环境不断转化的影响呈现出先“差异式”再“叠加式”的演化特征。较大的阶段性差异使城市结构发展的连续性较差,市区内始终未形成延续性较强的功能轴线。市区内受限于铁路、水系、大面积的工业用地等因素的阻隔,各片区之间的交通无法进行有效的整合,导致市区路网整体联系度较弱,无法对“双极多核心”结构的培育提供有效的交通支撑。在局部的城市形态生成及演化过程中,主要的指导思想从初期的以美学秩序为基础的欧式古典主义规划思想演化为后期的以功能理性为基础的现代城市规划思想,伴随这一过程哈尔滨的片区路网肌理形态从“图形化、内向型”的形式向“均质化、外向型”的形式转化,并体现出一定的“去地域文化性”特征;功能组织形态经历了从“线性组织”到“分区组织”,再到“组团式组织”的演化过程,组织层级上具有从“垂直化”到“扁平化”的演化特征;公共开放空间的类型经历了从“街区主导”到“公园绿地主导”的演化过程,并体现出小型化、带状化、多样化与商业化的趋势特征。哈尔滨城市形态生成及演化的动因较为复杂,其中主要以地缘环境及自然环境为主要的底层逻辑,以“城市的枢纽地位”及“移民城市及来自于俄国的影响”两条始终保有持续影响力的因素为主线,以经济体制、依托网络、空间门槛、规划思想、形态主导意向等因素的阶段性变化为最直接的动因,并以标志性事件为触发点,通过其对应的城市发展政策与相关规划直接作用在城市形态上。通过本文的研究形成以下创新性成果:提炼出城市形态学相关理论中的“时间”、“尺度”与“区域”三个核心概念,并以此为基础搭建了对中观尺度的城市形态的融合型研究平台;通过从静态到动态的形态特征分析,揭示了哈尔滨中心城区的各种形态要素的演化规律,并结合城市发展背景提炼出城市形态生成及演化的主要动因;结合哈尔滨城市形态演化过程及发展趋势,以片区尺度层面的6个维度及12组变量为基础建立了“肌理指数”的片区形态择优模型及初步的评价体系。

郑莉[4](2020)在《城市棚改中的文化保护研究 ——以北梁棚改为例》文中认为棚户区改造是重大的民生工程和发展工程。棚户区改造工程不仅能有效改善困难群众的住房条件、生活条件,同时也有利于缓解城市内部二元矛盾、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促进经济增长缓解社会矛盾。本文所研究的北梁棚户区位于包头市东河区,占地十三平方公里,是全国最大的集中连片城市棚户区之一,也是城市二元结构矛盾突出的典型代表。包头市委市政府认真落实李克强视察北梁指示精神,把北梁棚户区改造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围绕难啃的“硬骨头”,举全市之力,集中精力打攻坚战,创造出了仅用一年多时间,改造十三平方公里的棚改奇迹,为自治区乃至全国棚户区的改造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目前北梁棚改工程已深化到了社区文化建设,该工程社会效益研究已经不仅限于棚改本身的研究,文化的保护、建设成为其深化研究。有关文化保护这一方面的研究也是当前社会文化研究的需要,本题研究是社会文化研究的一个特色选点。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棚改工程应如何认识、如何做好文化的保护工作,这些历史文化遗产如何在棚户区的旧址改造再建、城市的建设、社会文化建设当中发挥作用、发挥怎样的作用,是一个问题。对这一系列问题的研究十分必要。本文通过研究相关事件、理论,以及对北梁地区进行实地调查研究,调查北梁地区古民居古建筑等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腾空区的建设情况,并去相关部门走访调研北梁棚改中具体实行的有关文化保护的措施,对北梁棚户区中存留的历史文化遗迹和改造中的具体的文化保护工作进行了细致的梳理,试图通过研究城市棚改中文化保护这个问题,探索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如何与城市建设、城市经济发展协调并存,如何将保留传承历史文化与建设有地方特色的城市、延续城市发展的脉络结合起来,以及如何对这些历史文化遗存进行再利用,从而充分发挥其对社会文化建设的积极作用。

李佳蕙[5](2020)在《城市历史景观视野下南京清凉山城山关系演进机制探究》文中指出山地环境是江南丘陵地区城市赖以建设的依托,引导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同时也塑造着城市的景观特征。本文所聚焦的清凉山自六朝南京建置以来,即与南京城市建设处于密切的互动之中。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张,清凉山逐步从城外进入城内,成为南京山水城林意象的重要组成。快速城市化建设改变了传统城市营建中的山水格局,特别是对于江南丘陵地区城市而言,城市与山地、保护与发展的矛盾尤为显着。在这一背景下,如何引导城市与山地协同发展则成为当下的重要议题。本文以南京城与清凉山这一对城山关系为研究对象,引入城市历史景观的理论视角,分析南京从东吴建都到当代,城市空间不断拓展下,与清凉山之间城山关系的演进历程,并深入探究其演进机制,以探索当代城山协同发展的思路。本文首先借鉴城市历史景观中整体关联的研究方法,构建“空间载体-文化动力”的研究框架,分别从空间载体与文化动力两方面梳理清凉山一带历史景观的演进过程,并据此提炼城山关系,将其划分为城山互望、城山相接、城山一体与城山交融四个阶段,阐释了南京城与清凉山从空间分离、意象互补到空间交织、意象融合的过程。在此基础上总结城山关系的演进机制,其中根植于文人审美观的山水风景观与城市发展的现实需求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演进的动力基础,城市与山地的耦合构成演进的空间基础。最后,从演进机制出发,提出城山协同发展的策略,包括培植情景交融的城市风景观念、引导城市决策的共商共治、丰富城市风景的体验方式三方面文化动力的策略,以及与文化动力协同的空间载体保护措施。对缓解城山矛盾,维持城市山地特征具有重要启示与指导意义。

王晨[6](2020)在《基于心理舒适偏好的旧城区城市肌理优化标准与策略研究 ——以大城市居住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城市肌理是城市文化沉淀后城市信息的载体之一,映射着人们对于城市印象的记忆;同时,其作为城市设计中重要的设计要素,对城市空间形态的塑造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城市建设由增量发展时代转向存量发展时代,城市肌理的优化在旧城区更新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城市的高速发展使得旧城区城市肌理建设中设计师的人工痕迹浓重,缺乏人文关怀和旧城区肌理自身的自组织性。与此同时,在现有的城市设计导则中,对于旧城区城市肌理优化仅有少量简单的指标控制,具体优化内容有待完善,对城市设计中城市形态的指导作用有待提升。本文尝试借助统计学手段探究城市肌理基本性征与大众主观心理感知之间的耦合关系,推断出基于心理舒适偏好的旧城区城市肌理优化标准值,提出优化策略。本文的主要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分析总结城市肌理、城市形态耦合关系相关的理论研究。通过梳理城市肌理相关概念、理论,深入研究相关案例,进一步明确城市肌理的价值定位,归纳城市肌理的基本性征。第二部分,采用专家评分法,得出基于心理舒适偏好的城市肌理基本性征指标体系。筛选城市肌理量化方法,构建基于心理舒适偏好的旧城区城市肌理优化的方法框架,实现从定性分析到定量研究的转化。第三部分,选取一些优秀的、具有研究价值和参考意义旧城区改造的项目,截取40个城市肌理切片作为研究样本,通过Arc GIS处理获取研究切片的城市肌理图像,并通过Excel、Fragstats以及Sky Helios平台计算各个肌理切片的基本性征的量化值。以旧城区城市肌理切片图像为基础,获取样本肌理切片的全景图像,制作网络调查问卷。获取大众的主观感受的调查结果,并将其与各个肌理切片的基本性征的量化值相对应,运用SPSS软件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进一步得出基于心理舒适度的旧城区城市肌理基本性征优化标准值。最后,以天津西沽南为例,结合现状存在的问题对其做系统科学的量化评价。基于得到的旧城区城市肌理性征值优化标准,提出相应的城市肌理控制和优化策略。从而得到进一步的结论,指导旧城区城市建设中的城市肌理的控制与优化。

米瑞鹏[7](2020)在《不同城市需求下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我国内涝灾害频繁发生,水安全问题已经严重威胁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2014年11月住建部提出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相关文件,为更加系统地完善城市安全体系,为城市排水系统提供了更为具体的技术方向,为城市的内涝问题的解决提出策略。2015年4月,以迁安、西咸新区为首的16个城市入选首批试点名单。本文基于对国外海绵城市规划案例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以及国内试点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的现状分析,得出不同城市需求类型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的策略,从而指导国内其他城市的海绵城市规划建设。海绵城市规划建设包含了一个复杂的系统。因此本研究采用复杂系统求解的思路,设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得出结论—实证分析”的研究框架分析。具体内容如下:(1)对于国际上关于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的相关理论进了综述研究,对问题进行聚焦,逐步深入的剖析。明确了不同城市需求下的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的方法,为城市需求类型的划分和规划建设策略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指导。(2)首先是对国外海绵城市的规划案例比较分析,得出对于国内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的国际经验;其次是对国内试点海绵城市的“海绵体”建设进行综合评估分析,筛选出研究对象,对筛选出的试点城市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得出国内试点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的建议与策略。(3)通过对国内试点海绵城市规划建设条件进行分析,分析得出不同类型城市的特点,总结出6种不同城市需求的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的类型:以池州为代表皖南平原型亚热带中小城市、以济南市为代表的的北方山区-平原温带季风型城市、以厦门市为代表的滨海型亚热带海洋城市、以南宁市为代表的南部多类型地貌的亚热带城市、以遂宁市为代表的西南部盆地丘陵型亚热带城市、以重庆市为代表的山地型亚热带城市。(4)对前面筛选分析出来的6个试点海绵城市的规划概况以及海绵城市规划思路、规划建设的需求进行分析,了解各试点城市海绵城市建设的现状,以及每个试点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的侧重点和特点,针对每种类型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的侧重点进行针对性的提出其海绵城市规划建设参考性策略。为今后同需求海绵城市规划建设进行理论与实践的指导。(5)通过上述得出的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的类型以及每种类型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的策略,对信阳市的海绵城市规划建设条件进行分析,得出信阳市海绵城市规划的类型,提出信阳市海绵城市建设的需求以及海绵城市建设的限制因素,得出信阳市及信阳市同种需求城市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的策略。

郑莉,王立东[8](2020)在《当代城市建设中的文化保护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将从城市建设中的旧城改造与城市棚改工作切入,尝试归纳出旧城改造与城市棚户区改造中文化保护工作的几种模式,提出目前城市建设中文化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张梦露[9](2020)在《习近平总书记城市规划建设相关论述研究》文中认为习近平总书记以当今世界形势为基础,以人类发展为重心,从战略谋划到细节把控,他对中国发展之路的深远考虑,贯穿国内外各行业领域。他在十八、十九两次全代会报告中相继做出推进五位一体战略布局,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大方针。这一系列重要理论和论述对中国城市的飞速发展产生了颇为积极的作用。国内外政界、媒体界和学术界人士也因此爆发了对习近平思想理论研究的新风潮,就习近平所提出新理论的背景、内容、特点及其意义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索与研究。当前,国外学者针对习近平的研究集中于国际关系和政治领域,国内学者则多集中于治国理政、从严治党、脱贫解困等领域,常常忽略了在其城市规划建设相关论述指导下城市建设的伟大进步,缺乏对习近平城市规划建设论述的系统性、全面性、前瞻性的分析总结,而这正是本文的研究重点。本文按照“建设成就回顾、相关论述研究、规划建设方法论、规划建设实践分析”的技术路线,通过文献研究、综合归纳以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以习近平总书记城市规划建设的论述为研究对象,以其在视察和会议中发表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为基础,将习近平城市规划建设理念体系总结为,在辩证、系统、战略、法制、底线、精准、创新七大方法论指导下,以重视城市规划地位为出发点,生态文明建设为基础,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为重心,空间规划体系改革为创新动力的中国新时代城市规划建设理念体系。通过详细阐述习近平城市规划建设论述内容,以及从中总结出的习近平规划建设七大方法论,结合习近平的指导实践论证了其城市规划建设理念的科学性、全面性和前瞻性。特别是针对武汉疫情突发事件,专章节对习总书记城乡生态文明、科技创新等城市规划理念的科学性和前瞻性进行论述。希望通过本文研究,丰富与完善习近平城市规划建设相关论述的理论体系,总结归纳其论述的系统性、全面性、科学性,为今后城市规划建设提供更有成效的规划指导体系与全新的思维方式。

谷甜甜[10](2019)在《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研究 ——基于长三角试点海绵城市的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在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城市“水”病盛行,面对亟待解决的城市水危机,“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应运而生。作为内涝重发区,老旧小区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主要组成部分,其海绵化改造涉及面更广、难度更大。为此,国家开始大力推行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并将居民参与作为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新途径。然而,现阶段居民在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项目中的“无意参与”、“无力参与”、“无路参与”、“无序参与”等现象仍然普遍存在,严重制约着老旧小区治理水平,甚至引发了较多投诉事件。尽管国内外学者均在老旧小区改造、海绵城市建设、居民参与和参与式治理上有较多研究成果,但鲜见参与式治理在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中的应用,对居民参与治理模式的定量分析较少,缺乏居民参与治理水平的评价方法,少有对居民参与治理机理的分析,未见该领域居民参与治理动态仿真的研究,且缺少引导居民参与治理的对策。因此,本研究将参与式治理引入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过程中,按照“剖析内涵-划分居民参与治理模式-评价居民参与治理水平-分析居民参与治理形成机理-仿真居民参与治理动态过程”的思路,对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进行研究,具体研究内容按照以下步骤展开:(1)全面剖析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内涵。通过文献分析和实地走访等方法,深入探讨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内涵和居民参与治理的内涵,在此基础上界定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概念,分析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主体、客体和过程等基本要素,梳理居民参与治理在国内外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中的应用,从赋权、参与、协作、网络和效度等五个方面总结了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特征,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清晰的研究框架,推动参与式治理理论在该领域的应用。(2)系统划分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模式类型。基于扎根理论构建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行为识别框架,识别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中居民常采取的参与治理行为并利用PROMETHEE II方法对这些行为的参与水平进行排序。而后,基于教育心理学领域参与框架确定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模式概念框架,建立基于层次聚类分析-K均值聚类分析法的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分类计算模型,对长三角地区五个试点海绵城市进行实证分析,得到控制型参与治理模式、告知型参与治理模式、非参与型参与治理模式、态度消极型参与治理模式、配合型参与治理模式、意愿微弱型参与治理模式和完全型参与治理模式等七类居民参与治理模式。此部分研究有助于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客观分析居民参与治理情况,丰富参与框架的相关研究。(3)定量评价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水平。通过文献分析法系统整理参与水平评价的指标,构建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水平评价初步指标体系,再根据相关专家访谈结果对指标体系进行优化筛选,确定最终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而后,构建基于ANP-PROMETHEE II的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居民参与治理水平评价模型,以长三角地区五个试点海绵城市为例,计算五个城市综合居民参与治理水平并进行对比,量化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水平。此部分研究有助于判断居民参与治理绩效,创新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水平评估方法。(4)深入探究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形成机理。利用文献分析法对心理学领域常见的行为理论进行梳理,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构建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内在逻辑分析的研究框架,利用SEM对长三角试点海绵城市的实证分析,验证了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内在逻辑部分假设。在此基础上,基于社会实践理论等理论构建了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影响因素分析理论框架,利用无序logistic回归模型对长三角试点海绵城市的调研数据进行分析,探索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居民参与治理模式的显着影响因素。此部分研究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分析了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形成机理,丰富计划行为理论、社会实践理论和社会资本理论等理论的应用研究。(5)动态仿真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过程。根据基于MAB-SD的居民参与治理动态仿真研究思路,首先探究基于MAB的居民参与治理模式演化系统,确定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模式之间存在17条演化路径。其次,选择离散选择模型构建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倾向测算模型,利用前述调研数据构建基于SD的七类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倾向模型。而后,通过AnyLogic仿真软件设计基于MAB-SD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动态仿真平台,利用调研数据设置模型的初始输入变量,分析该情景下居民参与治理水平,并进行单因素、两因素和多因素敏感性分析。最后,结合敏感性分析的结果,提出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居民参与治理水平提升的对策。此部分研究有助于揭示居民参与治理的演化规律,推动计算实验技术在居民参与领域的应用,并为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水平提升提供方向。

二、城市建设中的旧城改造与新区开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城市建设中的旧城改造与新区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1)城市化进程下的旧城改造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论文提纲范文)

1 旧城改造是城市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2 旧城改造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影响
3 城市化进程下旧城改造中做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有效措施
    3.1 依据城市规划方案
    3.2 基于地籍调查资料
    3.3 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
    3.4 采取新旧协调发展的模式
    3.5 完善法律
    3.6 合理规划建筑设计
4 结语

(2)空间视阈下当代中国历史街区的文化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思路及方法
第一章 中国历史街区的变迁、现状及当下问题
    第一节 历史街区概念的内涵、外延与辨析
        一、历史街区概念的产生及演进
        二、对历史街区概念的辨析与定位
    第二节 我国过往历史街区工作实践的阶段性特征
        一、1949-1957:对历史街区议题的初步认知
        二、1958-1976:城市化建设停滞时期的历史街区工作
        三、1978-1989:政府主导下对城市老旧地带的福利性改造升级
        四、20 世纪90 年代:对城市展开的大规模拆旧建新浪潮
        五、21 世初期至今:对历史街区的小尺度、渐进式有机改建
    第三节 我国历史街区改建工作的主要模式、路径与当下困境
        一、我国历史街区工作的常规模式和演化路径
        二、当下我国历史街区改建工作存在的主要困境
第二章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空间视角
    第一节 历史街区改建:从传统旧城改造到当代文化建构
        一、传统旧城改造背景下历史街区改建活动的缺陷
        二、当代城市更新背景下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空间属性
    第二节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多重维度
        一、“物质-精神”二元空间观下的过往历史街区改建工作
        二、“空间三元辩证法”下历史街区的多重空间维度
        三、作为一种日常生活空间的历史街区
    第三节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多重环节
        一、当代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空间生产属性
        二、空间营建:对历史街区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融合
        三、空间叙事:对历史街区过往之事的还原、重置与再现
        四、空间消费:对社会转型中大众消费新兴诉求的契合与满足
第三章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物质空间维度
    第一节 对街区空间中物质文化遗产的修缮与保护
        一、历史街区中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型与特征
        二、历史街区物质文化遗产修缮保护的途径与方法
        三、历史街区物质文化遗产修缮保护的原则与目标
    第二节 对历史街区物质性景观的空间叙事还原
        一、历史街区物质空间维度的自然与人工叙事文本
        二、宏观:对整体肌理的空间叙事还原
        三、中观:对建筑遗存的空间叙事还原
        四、微观:对布景设施的空间叙事还原
    第三节 以物质为载体的历史街区空间消费
        一、历史街区空间消费的主要形式
        二、历史街区空间消费的主要场所
        三、历史街区空间消费的主要特征
    第四节 历史街区空间物质形制的封闭与失序
        一、“围合”状态下历史街区空间公共属性的消散
        二、生产逻辑与象征性符号主宰下的空间消费
第四章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精神空间维度
    第一节 对街区空间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维系与延续
        一、历史街区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类型与特征
        二、历史街区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主题营建
    第二节 对历史街区精神场景的空间叙事重置
        一、历史街区精神空间维度的人文叙事文本
        二、从单一人文叙事文本到复合空间叙事场景
        三、对历史街区空间叙事中人文叙事场景的当代重置
    第三节 历史街区空间消费中的多重精神诉求
        一、审美与怀旧
        二、休闲与娱乐
        三、历史与文化教育
        四、遁世逃避
        五、品味展示与认同获取
    第四节 历史街区空间精神特质的消逝
        一、由传统地缘、亲缘关系向业缘关系转变所引发的精神破坏
        二、“非地方”状态下历史街区精神维度的同质化问题
第五章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社会空间维度
    第一节 对历史街区空间中活态文化遗产的融合与传承
        一、历史街区中活态文化遗产在社会演进中的融合
        二、历史街区中活态文化遗产在当代社会中的传承
    第二节 对历史街区社会生活状态的空间叙事再现
        一、历史街区社会空间维度的生活性叙事文本
        二、对历史街区社会中宏大事件与民间活动的当代再现
        三、时空叙事中的铺排、拼贴与并置
    第三节 以体验性社会参与为基础的历史街区空间消费
        一、体验性空间消费的社会维度
        二、异托邦空间:时空情境穿越中的异质消费体验
        三、阈限空间:从仪式走向世俗的节庆消费体验
        四、“后台”空间:集体社会交往中的互动消费体验
    第四节 历史街区空间社会功能与结构的变异
        一、“绅士化”进程中的空间功能置换与人口结构改变
        二、社会差异背景下的精英化倾向与消费区隔
第六章 空间视阈下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辩证统一
    第一节 历史街区改建中的空间异化
        一、物质形态与精神内涵的异化
        二、人的社会行为实践的异化
        三、由物质、精神和社会实践异化所引发的空间异化
    第二节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中三重维度的辩证统一
        一、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活态性与属人性本质
        二、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多层次、多环节原真性内涵
    第三节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中多元话语的辩证统一
        一、政治话语:从主导者向中介人的角色转型
        二、经济话语:于大众诉求和经济逻辑之间的平衡
        三、社会与文化话语:文化治理下的广泛社会参与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3)哈尔滨中心城区形态演进研究(189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发展转型
        1.1.2 中观尺度的城市形态演化梳理
        1.1.3 哈尔滨总体城市设计专题
    1.2 研究意义和目标
        1.2.1 研究的意义
        1.2.2 研究的目标
    1.3 相关研究综述
        1.3.1 城市形态学
        1.3.2 城市结构形态
        1.3.3 城市功能布局形态
        1.3.4 路网形态量化研究
        1.3.5 城市形态演化
        1.3.6 哈尔滨城市形态发展
        1.3.7 相关研究评述
    1.4 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1.4.1 研究对象及数据来源
        1.4.2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形态学理论解析及研究框架构建
    2.1 相关理论及基本研究思路
        2.1.1 概念解析
        2.1.2 相关理论解析
        2.1.3 基本研究思路
    2.2 框架基础分析
        2.2.1 研究周期划定
        2.2.2 尺度层级划定
        2.2.3 研究区域划定
    2.3 研究要素及研究方法
        2.3.1 研究要素
        2.3.2 中心城区研究内容
        2.3.3 典型片区研究内容
    2.4 论文研究框架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近代时期城市形态解析
    3.1 沙俄主导及中东铁路影响时期(1898-1932)
        3.1.1 城市发展背景—中东铁路影响下的城市初创
        3.1.2 城市规划设计思潮—俄国人眼中的理想城市
        3.1.3 中心城区形态特征分析
        3.1.4 典型片区形态特征分析
    3.2 日伪占领时期(1932-1945)
        3.2.1 城市发展背景—强权统治下的城市整合
        3.2.2 城市规划设计思潮—从古典主义到现代主义
        3.2.3 中心城区形态特征分析
        3.2.4 典型片区形态特征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现代时期城市形态解析
    4.1 解放初期及计划经济时期(1945-1979)
        4.1.1 城市发展背景—工业城市转型及发展
        4.1.2 城市规划设计思潮—社会主义工业城市
        4.1.3 中心城区形态特征分析
        4.1.4 典型片区形态特征分析
    4.2 改革开放初期(1979-2004)
        4.2.1 城市发展背景—改革与转型压力下的调整
        4.2.2 城市规划设计思潮—国内规划的新启蒙时期
        4.2.3 中心城区形态特征分析
        4.2.4 典型片区形态特征分析
    4.3 改革深化推进时期(2004-2015)
        4.3.1 城市发展背景—增长主义下的高速发展
        4.3.2 城市规划设计思潮——经营城市与多核心结构
        4.3.3 中心城区形态特征分析
        4.3.4 典型片区形态特征分析
    4.4 新型城镇化时期(2015- )
        4.4.1 新时期国内城镇化发展趋势
        4.4.2 哈尔滨城市发展机遇与问题
        4.4.3 中心城区形态发展
        4.4.4 典型片区形态特征分析
        4.4.5 相关规划的形态发展趋势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城市形态演化规律分析
    5.1 城市扩展形态演化规律
        5.1.1 扩展强度演化
        5.1.2 扩展的空间分异
        5.1.3 从“聚集式扩展”到“外延式扩展”
        5.1.4 扩展轴的政策带动倾向
    5.2 城市路网拓扑形态演化规律
        5.2.1 网络整体集成度分布演化
        5.2.2 路网联系度与合理程度演化
    5.3 城市结构形态演化规律
        5.3.1 结构的“差异式”与“叠加式”演化
        5.3.2 “单中心”与“多中心”相互交替
        5.3.3 公共轴线缺乏延续性
    5.4 片区形态类型演化规律
        5.4.1 街道街廓系统形态类型演化
        5.4.2 功能组织形态类型演化规律
        5.4.3 公共开放空间构成及形态类型演化
    5.5 片区形态相关变量演化规律
        5.5.1 街道街廓形态相关变量演化
        5.5.2 功能组织形态相关变量演化
        5.5.3 公共开放空间相关变量演化
        5.5.4 肌理指数评估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城市形态演化动因分析
    6.1 地缘及自然环境动因
        6.1.1 地缘环境引发的城市定位转向
        6.1.2 依水而起、顺势生长
        6.1.3 枢纽地位及俄国影响
    6.2 经济及技术动因
        6.2.1 经济因素的转换
        6.2.2 技术经济进步引发的依托网络的转化
        6.2.3 发展的空间门槛
    6.3 社会及文化动因
        6.3.1 典型的近代移民城市
        6.3.2 规划思想中文化与技术的主从关系
        6.3.3 形态主导意向的迭代
    6.4 政策及规划动因
        6.4.1 标志性事件及政策驱动
        6.4.2 政体关系与规划干预
        6.4.3 城市设计的实施与引导
    6.5 哈尔滨中心城区形态优化探讨
        6.5.1 政策层面
        6.5.2 中心城区层面
        6.5.3 典型片区层面
    6.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4)城市棚改中的文化保护研究 ——以北梁棚改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理论依据
        1.2.1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
        1.2.2 精神文明建设理论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相关研究
        1.3.2 国内相关研究
    1.4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4.1 选题目的
        1.4.2 选题意义
    1.5 研究方法
    1.6 相关概念的界定
2 棚户区改造工程
    2.1 棚改及其社会效应
        2.1.1 棚户区
        2.1.2 我国棚户区改造工程的发展历史
        2.1.3 棚户区改造的社会效应
    2.2 北梁棚户区改造工程
        2.2.1 北梁棚户区的概况
        2.2.2 北梁棚户区改造工作的实施与发展历程
3 北梁棚户区中的文化资源概述
    3.1 北梁与包头城的历史
    3.2 北梁棚户区中的各类文化资源
        3.2.1 红色及革命文化资源
        3.2.2 宗教文化资源
        3.2.3 古建民居资源
        3.2.4 其他历史遗迹
4 北梁棚改中的文化保护工作
    4.1 如何认识棚改中的文化保护工作
    4.2 文化保护工作与棚改模式的关系
    4.3 北梁棚改中文化保护工作的具体措施
        4.3.1 开展专项调研,摸底文化资源
        4.3.2 坚守宗教政策,保护宗教文化
        4.3.3 举办摄影展览,记录城市变迁
        4.3.4 四方布展开馆,呈现北梁文化
        4.3.5 聘请专业团队,高质规划旧址
        4.3.6 丰富新区文化生活,提升新区文化气氛
    4.4 意见与建议
        4.4.1 开设旅游公交专线
        4.4.2 开发周边产品
        4.4.3 加强遗产体验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5)城市历史景观视野下南京清凉山城山关系演进机制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丘陵地区城市扩张带来城山关系日益失衡
        1.1.2 山地保护与城市发展脱节的困境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相关概念阐释
        1.3.1 城山关系
        1.3.2 演进机制
    1.4 研究理论视角
        1.4.1 文化景观视角下的物质载体与文化动因
        1.4.2 城市历史景观视角下的关联性保护方法
    1.5 研究对象及时空范畴
        1.5.1 研究对象与空间范围
        1.5.2 研究时间范畴与历史分期
    1.6 既往研究综述
        1.6.1 城市发展与山水环境互动研究
        1.6.2 南京城市史的相关研究
        1.6.3 南京清凉山相关研究
    1.7 研究内容与方法
        1.7.1 研究内容
        1.7.2 研究方法
        1.7.3 研究框架
2 “空间载体-文化动力”关联性框架构建
    2.1 “空间载体-文化动力”框架的研究基础
        2.1.1 城市形态学理论下的空间载体构建
        2.1.2 作为“动力”的文化与文化结构
    2.2 “空间载体-文化动力”关联性框架的构建
        2.2.1 物质要素与空间载体
        2.2.2 历史景观演进的文化动力
    2.3 本章小结
3 城山互望(1865年以前)
    3.1 礼制秩序下城市对山地的依凭
        3.1.1 六朝至唐:城市之外的军事重地
        3.1.2 南唐至清末:城郊风景的逐步形成
    3.2 城山关系——城山互望
        3.2.1 空间载体:自发的地方风景建设
        3.2.2 文化动力:文人审美为导向
    3.3 本章小结
4 城山相接(1865年-1927年)
    4.1 近代化背景下城市与山地的接壤
        4.1.1 晚清洋务风潮下山体边缘的城市化
        4.1.2 北洋政府时期城山一体规划的雏形
    4.2 城山关系——城山相接
        4.2.1 空间载体:山地边缘的初步开发
        4.2.2 文化动力:公共意识为导向
    4.3 本章小结
5 城山一体(1927年-1990年)
    5.1 总体规划下城市快速拓展对山地的覆盖
        5.1.1 建国前道路系统引导城市空间向西北拓展
        5.1.2 建国后城市空间的填空补实
    5.2 城山关系——城山一体
        5.2.1 空间载体:城市空间的全面覆盖
        5.2.2 文化动力:实用需求为导向
    5.3 本章小结
6 城山交融(1990年至今)
    6.1 新区开辟下城山空间的调整
        6.1.1 主城向西拓展与老城区用地的优化
        6.1.2 山水城林视角下对清凉山的再认知与保护规划
    6.2 城山关系——城山交融
        6.2.1 空间载体:城中自然的再造
        6.2.2 文化动力:人居理想为导向
    6.3 本章小结
7 城山关系的演进机制与保护策略
    7.1 空间载体的演进规律:城市与山地的耦合
        7.1.1 总体格局:城山空间的彼此渗透
        7.1.2 土地利用:服务私人到面向大众的功能转换
        7.1.3 空间节点:功能与风景的整合
    7.2 文化动力的作用机制:风景观念与城市需求的互构
        7.2.1 价值意识内在牵引:塑造空间形意特征
        7.2.2 社会组织直接推动:控制空间整体变化
        7.2.3 生活风尚外在维系:保持空间发展活力
    7.3 基于演进机制的城山协同发展策略刍议
        7.3.1 文化动力的继承与发展
        7.3.2 空间载体的协同保护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讨论
    8.1 主要成果
    8.2 创新点与不足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6)基于心理舒适偏好的旧城区城市肌理优化标准与策略研究 ——以大城市居住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建设时代背景的转变
        1.1.2 旧城区环境品质亟待改善
        1.1.3 新技术的发展为研究提供新思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范围
        1.3.1 相关概念梳理
        1.3.2 研究范围的界定
        1.3.2.1 城市肌理研究层次的界定
        1.3.2.2 旧城区研究内容的厘定
        1.3.2.3 人的空间感知的影响因素
        1.3.2.4 城市肌理研究尺度、对象的界定
    1.4 国内外研究进展
        1.4.1 研究现状网络统计分析
        1.4.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2.1 国外研究综述
        1.4.2.2 国内研究综述
        1.4.3 文献综述总结
    1.5 研究设计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逻辑构架
        1.5.4 技术路线
第2章 城市肌理的相关概念与基本性征
    2.1 城市肌理的概念、相关理论与案例研究
        2.1.1 城市肌理的基本概念
        2.1.2 相关理论
        2.1.3 国内外相关案例分析
    2.2 城市肌理的定位与价值
        2.2.1 城市肌理与城市文化、特色的关系
        2.2.2 城市肌理与建筑设计、城市设计的关系
        2.2.3 城市肌理与城市形态、人的认知的关系
    2.3 城市肌理基本性征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旧城区城市肌理定性研究到定量研究的转化
    3.1 基于心理舒适偏好的城市肌理优化指标建立
        3.1.1 基本性征指标的初筛
        3.1.2 专家问卷调查与结果统计
        3.1.3 数据分析
        3.1.4 指标的建立
    3.2 定性研究到定量研究的转化
        3.2.1 城市肌理基本性征指标的量化方法选择
        3.2.2 关键技术手段
    3.3 量化视角下旧城区城市肌理优化的方法框架
        3.3.1 研究思路的确定
        3.3.2 量化框架的构建
        3.3.2.1 基本数据的收集处理与肌理切片的提取
        3.3.2.2 城市肌理性征值的量化计算
        3.3.2.3 调研问卷的设计与受访人群
        3.3.2.4 结果统计与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旧城区城市肌理性征和人的心理舒适度相关性分析
    4.1 经典案例提取
        4.1.1 研究样本的选择
        4.1.2 北京
        4.1.3 西安
        4.1.4 南京
        4.1.5 上海
    4.2 图像处理及性征值提取
        4.2.1 基础数据的来源
        4.2.2 研究样本切片的提取
        4.2.3 切片性征值的量化计算
        4.2.4 问卷细化设计
    4.3 调查结果归纳与分析
        4.3.1 问卷结果信效度分析
        4.3.2 受访群体分析
        4.3.3 相关性分析
    4.4 性征值优化标准的确定
        4.4.1 建筑密度
        4.4.2 建筑分散度
        4.4.3 变异度
        4.4.4 紧凑度
        4.4.5 天空可视度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旧城区城市肌理优化标准的应用研究
    5.1 城市肌理控制要素
        5.1.1 建筑数量
        5.1.2 建筑体量
        5.1.3 建筑高度
        5.1.4 建筑间距
        5.1.5 城市肌理控制要素与城市肌理基本性征的联系
    5.2 研究区域的肌理分析
        5.2.1 区域概况
        5.2.2 城市肌理图像提取
        5.2.3 城市肌理基本性征指标量化
        5.2.4 现状问题分析归纳
    5.3 旧城区城市肌理优化策略
        5.3.1 优化目标
        5.3.2 旧城区城市肌理优化实施策略
        5.3.3 旧城区城市肌理优化管理策略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成果
    6.2 创新点与不足
        6.2.1 本研究的创新点
        6.2.2 本研究的局限性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 A:基于心理舒适度的旧城区城市肌理基本性征优化指标因子确立调查问卷
附录 B:城市肌理调查问卷——建筑密度
附录 C:城市肌理调查问卷——建筑分散度
附录 D:城市肌理调查问卷——变异度
附录 E:城市肌理调查问卷——紧凑度
附录 F:城市肌理调查问卷——天空可视度
附录 G:受访群体结构的影响分析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7)不同城市需求下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内涝灾害频繁发生
        1.1.2 政策导向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2 海绵城市研究综述
    2.1 海绵城市理论研究综述
        2.1.1 海绵城市的研究进展
        2.1.2 海绵城市的概念内涵
        2.1.3 海绵城市中的相关概念研究
    2.2 海绵城市的实践体系综述
        2.2.1 最佳管理措施(BMPS)
        2.2.2 低影响开发模式(LID)
        2.2.3 可持续排水系统(SUDS)
        2.2.4 水敏感城市设计(WSUD)
        2.2.5 低影响城市设计与开发(LIUDD)
    2.3 本章小结
3 国内外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现状分析
    3.1 国外海绵城市规划案例分析
        3.1.1 纽约市的《绿色基础设施规划》
        3.1.2 澳大利亚水敏感城市设计案例
        3.1.3 美国高点社区的《低影响开发规划》
        3.1.4 新加坡的ABC计划
        3.1.5 国外海绵城市规划经验借鉴
    3.2 国内试点海绵城市“海绵体”建设现状评估
        3.2.1 我国第一批海绵城市的区域分布
        3.2.2 我国海绵城市建设现状
        3.2.3 权重确立和系数计算
        3.2.4 筛选分析
    3.3 国内试点海绵城市建设现状评价分析
        3.3.1 评价模型的确定
        3.3.2 建设评价的实证分析
        3.3.3 试点海绵城市建设评价横向比较
        3.3.4 试点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的建议
    3.4 本章小结
4 不同城市需求下海绵城市规划建设分析
    4.1 试点海绵城市规划建设条件比较分析
        4.1.1 区位概况分析
        4.1.2 地形地貌比较分析
        4.1.3 气候气象比较分析
        4.1.4 水文条件比较分析
        4.1.5 城市下垫面比较分析
        4.1.6 经济社会特征比较分析
    4.2 试点海绵城市规划建设分析
        4.2.1 试点海绵城市规划建设需求分析
        4.2.2 试点海绵城市规划建设概况及思路分析
    4.3 不同城市需求下的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策略分析
        4.3.1 皖南平原型亚热带中小城市
        4.3.2 北方山区-平原温带季风型城市
        4.3.3 滨海型亚热带海洋性城市
        4.3.4 南部多类型地貌的亚热带城市
        4.3.5 西南部盆地丘陵型亚热带城市
        4.3.6 山地型亚热带城市
    4.4 本章小结
5 信阳市海绵城市规划建设实证分析
    5.1 信阳市海绵城市的规划建设条件分析
        5.1.1 信阳市概况
        5.1.2 信阳市城市基础特征分析
        5.1.3 信阳市经济社会特征分析
    5.2 信阳市海绵城市规划现状条件分析
        5.2.1 海绵城市现状问题识别
        5.2.2 海绵城市建设需求
        5.2.3 海绵城市建设的限制因素
    5.3 信阳市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策略
        5.3.1 信阳市海绵城市建设的总体思路
        5.3.2 信阳市海绵城市建设规划策略分析
        5.3.3 信阳市海绵化设计指引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8)当代城市建设中的文化保护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目前改造当中文化保护工作的几种模式
    (一)围绕单个或多个历史文化遗产进行的保护与开发
    (二)对古迹古建建筑风格的延续与利用
    (三)将旧城作为独立的区间块进行更新改造
二、当前文化保护工作当中存在的问题
三、对策
    (一)加强思想重视
    (二)加强相关研究
    (三)注重专门人才的引用和培养
四、结语

(9)习近平总书记城市规划建设相关论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序言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时代背景
        1.1.2 研究重要意义
    1.2 研究方法与思路
        1.2.1 研究方法
        1.2.2 研究思路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综述
        1.3.2 国外研究综述
    1.4 论文的重点与难点
        1.4.1 重点
        1.4.2 难点
2 十八大以来中国城市建设的伟大成就
    2.1 新区建设
        2.1.1 雄安新区建设
        2.1.2 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
    2.2 区域发展
        2.2.1 京津冀协同发展
        2.2.2 长江经济带发展
    2.3 城乡协同发展
        2.3.1 生态文明建设
        2.3.2 乡村文化建设
    2.4 基础建设
        2.4.1 高速公路、铁路建设
        2.4.2 大兴国际机场建设
        2.4.3 港珠澳大桥建设
    2.5 总结
    本章小结
3 习近平城市规划建设相关论述研究
    3.1 重视科学规划
        3.1.1 规划科学是最大效益
        3.1.2 因地制宜把握规划方向
        3.1.3 用人民群众满意程度衡量规划效果
        3.1.4 立法保障规划权威性,规划连续性保护人民利益
    3.2 推行新型城镇化
        3.2.1 以人为核心,用科教文卫软硬件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改善民生
        3.2.2 宜居城市建设从居民生活各方面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水平,提升生活品质
        3.2.3 保护城市文化,从古迹保护开始,传承历史文化,推动“乡愁”建设,构建文化强国
        3.2.4 城乡通过资源互补、工农互惠实现一体化发展
        3.2.5 城市以优质资源吸引人才,实施开放的人才政策,推动创新发展
    3.3 做好空间规划顶层设计
        3.3.1 以大城市为节点,支撑区域协同发展
        3.3.2 搞好资源衔接,一张蓝图实现城市建设多规合一
    3.4 顺应自然,尊重自然,减少对自然干扰加以保护的同时,依托自然发展,发掘本地生态特色
        3.4.1 明确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地位,重视生态先行的建设原则
        3.4.2 以法治维护生态保护实施,切实提升生态环境
        3.4.3 重视自然规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3.4.4 制定生态规划保障制度,把握生态保护红线不可逾越
        3.4.5 把握生态文明核心原则,依托自然发展城市
    本章小结
4 习近平城市规划建设方法论
    4.1 辩证思维
        4.1.1 从两面性出发寻求生态与发展的平衡
        4.1.2 抓主要矛盾,城市规划要具体措施和全面战略并进
        4.1.3 发展的看待问题,建立长远规划
    4.2 系统思维
        4.2.1 从全局出发,规划整体效果
        4.2.2 顶层设计与任务分解并行
        4.2.3 均衡进度,重视衔接,避免各自为政的“浪费”
    4.3 战略思维
        4.3.1 从战略性理念出发,科学规划
        4.3.2 从大局出发,把握局部
        4.3.3 不求短期功利,心怀长远
    4.4 法制思维
        4.4.1 用法律方法解决和推进城市规划工作
        4.4.2 用法律权威杜绝规划过程中的腐败
    4.5 底线思维
        4.5.1 从坏处准备,往最好处争取的最低价值标准
        4.5.2 不可触碰和侵犯的最低接受程度
    4.6 精准思维
        4.6.1 具体解决规划中的问题,不能以原则回应具体
        4.6.2 从具体问题出发,推动解决系列矛盾
    4.7 创新思维
        4.7.1 肯定创新在规划中的巨大作用,带领城市开创新局面
        4.7.2 鼓励创新氛围,规划过程中注重分配教育,科研,新型企业
    本章小结
5 习近平城市规划建设实践
    5.1 习近平思想指导下雄安新区的战略成功
        5.1.1 国家大事,雄安新区规划地位空前
        5.1.2 科学部署,习近平规划建设理念完整呈现
        5.1.3 千年大计,习近平思想指导下的战略成功
        5.1.4 总结
    5.2 习近平思想指导下大国战“疫”的阶段成功
        5.2.1 习近平城市规划建设方法论指导下疫灾防治工作的顺利推进
        5.2.2 习近平城市规划建设理念对防疫工作的积极作用
        5.2.3 疫灾防治看习近平城市规划建设理念的高瞻远瞩
        5.2.4 总结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6.3 创新点
    6.4 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A 习近平城市规划建设重要讲话
附录B 习近平视察城市建设伟人的足迹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研究 ——基于长三角试点海绵城市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水”病盛行
        1.1.2 国家大力推行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
        1.1.3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过程中的问题
        1.1.4 居民参与作为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新途径
        1.1.5 长三角试点海绵城市代表性较强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析
    1.3 研究目标、内容与意义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概念界定和内涵剖析
    2.1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内涵
        2.1.1 老旧小区的概念
        2.1.2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概念
        2.1.3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规划
        2.1.4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常见技术
    2.2 居民参与治理的内涵
        2.2.1 居民参与的概念
        2.2.2 参与式治理的概念
        2.2.3 居民参与治理的概念
        2.2.4 居民参与治理的方式
    2.3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内涵
        2.3.1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概念
        2.3.2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基本要素
        2.3.3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实践
        2.3.4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特征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分类
    3.1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行为识别
        3.1.1 行为参与相关研究
        3.1.2 居民参与治理行为识别框架
        3.1.3 居民参与治理行为资料搜集
        3.1.4 居民参与治理行为识别结果
    3.2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行为度量
        3.2.1 居民参与治理行为度量方法
        3.2.2 居民参与治理行为相关度量数据收集
        3.2.3 居民参与治理行为度量结果
    3.3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分类模型构建
        3.3.1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研究框架
        3.3.2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指标梳理
        3.3.3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问卷设计
        3.3.4 基于聚类分析的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分类计算模型
    3.4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实证分析
        3.4.1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数据收集
        3.4.2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问卷分析
        3.4.3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数据分析
        3.4.4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类型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水平定量评价
    4.1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水平评价内涵
        4.1.1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评价
        4.1.2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水平评价作用
        4.1.3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水平评价内容
        4.1.4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水平评价过程
    4.2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2.1 居民参与治理水平评价指标的选取
        4.2.2 居民参与治理水平评价指标的优化
        4.2.3 居民参与治理水平最终评价指标体系
    4.3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水平评价模型构建
        4.3.1 评价常用方法的比较
        4.3.2 参与治理水平评价模型的提出
        4.3.3 基于ANP-PROMETHEE II的评价模型
    4.4 长三角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居民参与治理水平实证分析
        4.4.1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水平数据收集
        4.4.2 基于ANP的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居民参与治理水平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4.4.3 基于PROMETHEE II的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居民参与治理模式排序
        4.4.4 长三角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居民参与治理水平综合评价结果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形成机理
    5.1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内在逻辑分析模型构建
        5.1.1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内在逻辑研究理论框架
        5.1.2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内在逻辑相关研究假设
        5.1.3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内在逻辑验证问卷设计
        5.1.4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内在逻辑验证方法
    5.2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内在逻辑实证分析
        5.2.1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内在逻辑相关数据收集及样本特征
        5.2.2 调研数据信度、效度和相关分析
        5.2.3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内在逻辑的验证
        5.2.4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内在逻辑检验结果分析
    5.3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居民参与治理模式的影响因素模型构建
        5.3.1 参与模式影响因素梳理
        5.3.2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影响因素预调研内容及结果分析
        5.3.3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影响因素理论框架与研究假设
        5.3.4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影响因素研究方法
    5.4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5.4.1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影响因素调研数据收集及样本特征
        5.4.2 调研数据信度、效度和相关分析
        5.4.3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影响因素假设验证
        5.4.4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影响因素回归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动态仿真研究
    6.1 基于MAB-SD的居民参与治理动态仿真研究思路
        6.1.1 基于MAB-SD的计算实验
        6.1.2 居民参与治理仿真要素分析
        6.1.3 居民参与治理仿真思路
    6.2 基于MAB的居民参与治理模式演化系统
        6.2.1 居民参与治理网络假设
        6.2.2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策略分析
        6.2.3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决策路径模型
    6.3 基于SD的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倾向模型
        6.3.1 基于SD的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倾向系统分析
        6.3.2 基于SD的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倾向模型构建
    6.4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动态仿真实证分析
        6.4.1 居民参与治理动态仿真平台
        6.4.2 动态仿真相关输入变量调查与设置
        6.4.3 居民参与治理仿真结果与分析
        6.4.4 居民参与治理敏感性因素分析
    6.5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居民参与治理水平的提升对策
        6.5.1 加大宣传力度,完善社区场域
        6.5.2 营造参与氛围,培育居民惯习
        6.5.3 健全参与制度,增加社会资本
        6.5.4 树立居民信心,强化心理资本
        6.5.5 加强社区建设,提升社区认同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行为度量调查问卷
    附录2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度量专家访谈大纲
    附录3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居民参与治理模式调研问卷
    附录4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居民参与治理水平评价体系专家访谈大纲
    附录5 居民参与治理水平评价指标的关系及重要性调研问卷
    附录6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影响因素预调研问卷
    附录7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影响因素最终调研问卷
致谢
作者简介
学术成果清单

四、城市建设中的旧城改造与新区开发(论文参考文献)

  • [1]城市化进程下的旧城改造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J]. 崔珂鸣. 房地产世界, 2021(19)
  • [2]空间视阈下当代中国历史街区的文化建构[D]. 王智洋. 南京艺术学院, 2021(01)
  • [3]哈尔滨中心城区形态演进研究(1898-2018)[D]. 薛睿.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4]城市棚改中的文化保护研究 ——以北梁棚改为例[D]. 郑莉.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20(01)
  • [5]城市历史景观视野下南京清凉山城山关系演进机制探究[D]. 李佳蕙.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6]基于心理舒适偏好的旧城区城市肌理优化标准与策略研究 ——以大城市居住区为例[D]. 王晨. 天津大学, 2020(02)
  • [7]不同城市需求下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研究[D]. 米瑞鹏. 西南科技大学, 2020(08)
  • [8]当代城市建设中的文化保护问题研究[J]. 郑莉,王立东. 理论观察, 2020(04)
  • [9]习近平总书记城市规划建设相关论述研究[D]. 张梦露.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4)
  • [10]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研究 ——基于长三角试点海绵城市的分析[D]. 谷甜甜. 东南大学, 2019(11)

标签:;  ;  ;  ;  ;  

城市建设中的老城改造与新区开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