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法模式的语用约束

句法模式的语用约束

一、语用对句法句式的制约(论文文献综述)

王燕[1](2021)在《朝汉隐性词汇使动对比研究》文中提出隐性词汇使动作为致使范畴的一部分,具有跨语言的普遍性,既能够体现人们的认知行为,又能够反映人们的认知经验。不同语言之间存在着既有共性又各具特色的致使表达方式,甚至在同一语言当中致使表达方式也不尽相同。汉语词汇表达手段丰富,相关研究是语法研究中的一个“老话题”,研究成果可谓浩如烟海;朝鲜语形态发达,词汇使动相对受关注较少,相关研究仍处于缓慢发展状态。从语言类型学角度来看,致使结构主要分为分析型、形态型和词汇型三种,其中,无明显标记的词汇使动在日常生活中既广泛使用又具有不易觉察性。因此,如何将隐性词汇使动纳入我们的视野,并且进行跨语言的对比研究,是一项既富有挑战性又有意义的工作。隐性词汇使动存在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既是一种语法表达形式,也是人们言语交际的一种表达方式,因而其语法研究地位以及言语交际功能都不容忽视。在国内外学者的共同努力之下,相关研究从多角度、多层面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然而,以往研究多受“动词中心论”思想的影响,主要聚焦于使动词的成立与否、句法结构特征、论元语义以及谓词的题元操作等方面,未对隐性词汇使动作明确的界定,也未能很好地厘清句法、语义以及语用功能三个层面的互动关系。因此,相关研究仍然存在进一步拓展空间。本文在前贤研究的基础之上,从构式语法的互动观和层级观角度对朝汉隐性词汇使动作了探讨。主要关注句法、语义以及语用三个层面的互动性,其互动性包括以下三个方面:谓词与构式的句法融合互动;谓词语义角色与构式论元的语义融合互动;形式与语义相结合的构式与语境层面的融合互动。主要研究成果如下:首先,分别从形式与语义相结合、显性词汇使动与隐性词汇使动相区分、他动句与使动句相区别三个角度对隐性词汇使动的概念和范畴作了界定:即构式存在两个具有因果关系的事件,一个事件的主体为X,另一个事件的主体为Y,谓词V连接X与Y且X对Y产生影响;构式不存在使动形态与使动标记,谓词V具有单一性质。在此基础上,立足于形式、语义以及构式整体性角度,将朝鲜语隐性词汇使动分为兼用式、动结式、致使移动式、命令允让式四类,将汉语隐性词汇使动分为兼用式、动结式、倒置式三类。其次,本文着眼于句法功能层面,主要从基础框架式、扩展式、构式对谓词的压制以及构式对时体、副词等共现成分的制约等方面作了对比探讨。综合来看,朝鲜语语法连接手段丰富、格助词使用灵活,存在将致使构式与移动构式融合为一体的致使移动式;汉语的语序作为语法表达方式之一,促使了倒置式的产生,即施事者以客体身份出现在宾语位置,而经验者以主体成分出现在主语位置。此外,朝鲜语动结式的V-R结合更为紧密,语义上分别指派论元,但形式上不具有分离性;汉语动结式的V-R语义上分别指向原因和结果事件,形式上可以分离。再者,从语义功能层面对朝汉隐性词汇使动的致使力、致使语义的性质以及谓词语义角色与致使主体和致使客体的融合作了具体探讨。在致使力的直接性与间接性上,朝汉动结式具体表现形式有所不同,前者表现为直接致使力,后者则具有次直接性。在论元的融合方式以及过程上,朝鲜语隐性词汇使动的致使客体主要基于图式——例示关系的融合,即由受事角色融合而来;汉语隐性词汇使动的致使客体主要由受事角色融合而成,但也存在历事等角色通过转喻方式进行融合的情况。最后,基于语用功能层面,对朝汉隐性词汇使动进行了对比分析。主要从语言经济性、凸显性以及间接言语行为等方面进行对比。从凸显性来看,朝鲜语存在句首成分凸显和句中成分凸显,句首凸显源于非核心语义角色融合的致使主体,句中凸显则依赖于格助词的句式整合性;汉语存在句首成分凸显和句尾成分凸显,句首凸显主要来自于非核心语义角色融合的致使主体,句尾凸显主要在于具有领属关系的定中短语以及倒置式的补语成分。在言语交际功能上,朝汉隐性词汇使动都呈现出“阐述类”、“表达类”、“宣告类”等间接言语行为功能;朝鲜语的命令允让式能够实施“命令类”直接言语行为,即通过“(?)”等施为动词直接向听话者发出命令或者指示。总体来看,本文对朝汉隐性词汇使动的研究突出层级性和互动性的融合关系,具体描写与深入解释相统一,在不同层面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和理论意义。首先,从形式与语义相结合的构式出发,再到具体的语言使用,形成了“结构事件——语义融合——语用互动”的完整构式链,进而从多维度、多视域互动角度出发进行了跨语言的对比研究,这样既有利于克服从形式出发的不足,又有利于探讨不同层面的互动性融合。其次,基于层级观与互动观的隐性词汇使动研究,既有利于构式语法理论的实际运用,又对其发展有积极的推动意义。朝汉隐性词汇使动的具体探讨,也为构建系统而全面的致使结构体系提供了一定的资料与参考。

刘思捷[2](2021)在《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的动词“有”的冗余偏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动词“有”是汉语里的一个高频词,能构成多样化的“有”字句,包括主谓句和非主谓句两种,主谓句的下位类型常见的有述宾谓语句、连谓句、兼语句等。语义上,“有”可表达存在、领有、程度、总括、列举等。此外,“有”还具有突出信息、交代事物、展示环境以及表示存在和位置的语用表达功能。由于“有”能构成多样化的结构,且表义丰富、用法多样,学习者往往难以把握结构的形义对应关系,交际过程中常常会顾此失彼,产生大量具有典型意义的结构、语义和用法偏误。我们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检索出“有”的误用偏误语料259条、缺漏偏误语料143条、冗余偏误语料300条,为把讨论限制到一个可行的研究范围之内,我们选取具有典型意义的“有”的冗余偏误情形作为研究对象,从句法分布、语义功能和语用功能三个角度对动词“有”的冗余偏误情形进行讨论,从不同角度析出不同的偏误类型,找出偏误成因,提出针对性的纠偏措施,并给出相应的教学策略和学习策略,以期为动词冗余偏误分析提供一个研究个案。本文首先对动词“有”的句法、语义和语用功能进行系统梳理,为动词“有”的冗余偏误分析提供规则支撑;其次将“有”的冗余偏误语料从句法分布、语义功能和语用功能三个角度进行分类,句法偏误包括“有”在谓语位置上的和在其他句法位置上的偏误,语义偏误分为发生或出现义偏误、存在义偏误、领有义偏误、不定指义偏误、程度义偏误和包括、列举义偏误,语用偏误分表叙述和表判释的两种;在此基础上就“有”的典型冗余偏误类别的成因进行描述,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和学习策略。

李林泽[3](2021)在《现代汉语语义异指的句法语义特征及认知理据》文中研究表明典型的语义异指现象有述补类语义异指和修饰类语义异指两种。以往研究针对该现象提出的“移位说”“形义错配说”“语法隐喻说”等假设没能揭示此类语言现象的本质,没有对此类现象的句法语义特征进行系统性描写,也无法探明此类现象产生的认知理据。认知语言学具有解决以上问题的潜能。本文在对语义异指现象进行明确界定的基础上,从认知语言学的理论视角,重点关注以下三个问题:1.语义异指具有哪些典型的句法特征?2.语义异指具有哪些典型的语义特征?3.语义异指现象产生的认知理据是什么?研究的主要发现如下:第一、语义异指现象体现了语言象似性这一根本性的句法语义特征。表层句法结构的底层是概念结构,意义就是概念化。意义是无限的,而句法结构是有限的。言者用有限的句法结构表达无限的意义,同时还要兼顾信息传递的有效性和经济性,势必造成对现有句法结构的主观操作。虽然述补类语义异指和修饰类语义异指各有独特的句法特征,但总的来说,语义异指结构在异指成分的形态特征、数量限定语、句型分布以及句子的体等方面都受到相对于语义正指结构来说更为严格的限制。第二、修饰类语义异指和述补类语义异指具有迥异的语义特征,但仍能找到一些共性。语义指向是异指现象语义特征研究的重点内容。从还原观的角度来看,两类语义异指中异指成分的论元结构并不因进入这些结构(或构式)而有所改变,其配价要求和词汇选择限制保持不变。从整体观的角度看,异指相关的结构(特别是动结式)的整体论元结构和语义指向特征都与异指成分的论元结构密切相关。另外,异指结构具有较高的信息密度,是概念化者有意的句法安排,体现了较高的主观性。第三、语义异指的产生具有明显的认知理据。从根本上讲,语义异指是语言使用者基于认知识解结果而对习以为常的语义正指结构的图形-背景关系的逆转,是认知主体不同识解方式在句法形式上表现。修饰类语义异指是言者对同一情景的不同方面进行突显、静态到动态心理扫描方式的转换等认知识解操作的结果。异指成分以及中心成分存在于同一个注意窗口,两个成分作为输入项而形成新的整合空间,从而产生了迥异于组成构件的语义特征。此类语义异指是言者有意识的句法操作,具有强烈的语用动机。通过对语言符号单位的操作,将性状焦点化,更好承载主观情感、体现表达意图,完成话语构建。述补类语义异指逆转了述语和补语的图形背景关系,补语成为图形并构建主要事件,可以独立或共同支配论元。本研究再次证明了认知语言学提出的不同句子结构即代表不同意象的观点。所谓的句型变换根本不存在,“移位说”赖以存在的“源句式”也仅是一种没有根据的假设。第四、语义异指现象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其内部并不匀质。述补类语义异指和修饰类语义异指具有迥异的句法语义特征、语用效果、语言理据等,但在认知理据方面具有统一性。本研究明确界定了语义异指现象的研究范围及其认知、心理学基础,构建了对该现象进行描写-解释的基本框架。对典型的述补类语义异指和修饰类语义异指的句法语义特征和产生理据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讨,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范围,并将现代汉语语义指向研究引向深入,对汉语语法研究、对外汉语教学以及国家当下急需发展的人工智能、语音识别、即时翻译等都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胡邦岳[4](2020)在《“反转使役句”句法、语义、语用及其互动》文中认为"反转使役句"是现代汉语致使结构中备受关注的现象,它包括使因和使果两个事件,主观归因于客体而忽略主体的责任是产生致使结果的"源动力",结果由数量短语充当,表主观大量,体现结果的非预期性。"反转使役句"关键词语的语义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句法结构,而句法结构对致事、役事和结果进行选择,句子在语义和句法互动过程中,话题优先和信息凸显等语用因素发挥着重要作用。"反转使役句"这种低频句式是语义、句法、语用多重界面协调互动的结果。一般来讲,它们体现为一个优先序列:语义>句法>语用。

关永皓[5](2020)在《基于语篇连贯视角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日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翻译研究的方法、路径、范式在不断翻新,翻译理论也越来越丰富,翻译不应被看作是一个简单的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行为,而应同时兼顾语言、跨文化交际、语篇特征等属性,以更宏观的视角来看待。本论文认为,翻译的直接对象应该是原文语篇,而翻译的最后成果则是译文语篇。因此,本论文从语言学的视角,借助系统功能语言学、语篇语言学、句法学、语用学等的相关理论,宏观上从语法连贯、语义连贯、语用连贯三个大的角度,微观上则是从该三大角度的下位分类出发,以中文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及其日译本《习近平国政运営を语る》两个语料为研究对象,在对照分析两个文本各自的语篇连贯的基础上,对语篇连贯在日译本中的重构进行了研究,目的在于探讨语篇连贯在汉译日翻译过程中发挥的指导性作用及应用的可能性,并以此检测译文的准确性。在语法连贯视角下,首先从照应、替代和省略、连接等多个具体的角度对日译本中的语篇连贯的重构展开了研究。在“照应”这一小节,主要探讨了第一、二、三人称及其复数的日译。在“替代和省略”小节,着重探讨了指示词“如此”、“这么”、“这样”的日译。“连接”小节里,对连词“以及”进行了研究,发现译文语篇要达到连贯重构的目的,不可过多受原文语篇的掣肘,而是应根据日语的语言特质、译文的语篇连贯特性等,作适度的增减及调整,不能简单地移植原文的结构。其次,从修辞连贯的角度对译文语篇的连贯进行了研究。具体是择取了有代表性的“排比”修辞格,从句子的排比和句子成分的排比两个角度分别展开了研究。原文语篇中的排比对译文语篇中排比的使用与否,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多数情况下按照原文中顺序翻译为日语,即可重构连贯。另外还发现,语篇中存在“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日译词不同的情况。为了使语篇在连贯方面更紧密,有必要对译词进行统一化处理,以提高受众的接受程度。再次从句法连贯的角度,以“被”字句为探讨研究对象展开了研究。发现原文中的“被”字句与日语被动句在结构上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多数的“被”字句可以译为日语的被动句,但也有例外,有的“被”字句翻译成日语被动态反而不自然,进行汉译日翻译时,需要同时兼顾译文的连贯性。然后是从语序的角度,包括主谓殊位、定语、状语等角度,考察了译文语篇中的连贯是如何重构的。通过对原文语篇的整体分析,发现主谓殊位主要发生在汉语的“是”字句中,数量也很少,且并未发现“是”字句以外的主谓殊位的情形。“定语”小节中,主要探讨了双重定语和多重定语的日译。整体而言,译文中多重定语的排序受到的制约因素很多,需要在译前准备阶段,译者对原文语篇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理解,分析清楚多重定语之间的关系。最后从主位推进模式的角度探讨了一个较长篇幅语篇中连贯的重构,发现原文中的主位推进模式,在译文中往往会发生变化。主位推进模式是否要调整,不仅取决于译者,还要观察译文语篇连贯性是否得以保证,以及连贯是否顺畅。语法连贯是研究《治国理政》及其他中央文献日译的根本出发点和基础,同时也是首要层次,因为翻译说到底是语言之间的转换,译者要处理的首先是语言,尤其在书面形式的语篇中,这一特征更为显着。在由低到高的、划分为词、句、超句体、段落、语篇的各个层级上,中央文献的汉译日都要遵守译语的语法规则和使用习惯,译语语篇中的前后句子、前后段落的连接上,要流畅自然、不带逻辑矛盾,同时体现应有的、恰当的逻辑关系,以使译文语篇的连贯得以恰当重构。在语义连贯视角下,首先从小句经验功能角度对语篇连贯在《国政运営》的语篇重构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对及物性系统的六个“过程”(process)在翻译中发挥的作用,通过具体例子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本论文认为,在《治国理政》的汉译日过程中,译文语篇的小句的“过程”类型的择取,要兼顾语篇的意义;其次,译文语篇的小句间逻辑依赖关系和逻辑语义关系,服从于译文语篇的整体意义,并同时受原文语篇中小句的“过程”类型的影响和制约;再次,由于原文语篇中的一个小句,在译文语篇中可以用两种或多种形式表达,同时为使译文语篇的语义连贯重新构建起来,小句也有可能进行分译、合译、不译,甚至有可能降至次一级的单位(词组、短语等)进行表达。其次从重复和同义性衔接两个角度,对《国政运営》中的句际语义连贯进行了探讨。通过对两个语料的对比分析,发现有的原文的衔接在译文语篇中保留下来,从而使译文语篇的连贯性比较明显;而有的例子中,衔接在译文语篇中没有完全保留下来,有衔接中断的现象,对语篇的连贯也产生了不良影响。为了使译文语篇的衔接和连贯也能清晰可见,保证语篇的连贯性,应当参照原文语篇中的语义上的连贯,使其在汉译日的过程中发挥指导作用。再次从同现关系的角度,对语义连贯进行了探讨。在《治国理政》的汉译日翻译中,要注意具体语义的表达,消除歧义,以确立该词的具体语义指向,消除模糊语义,重新构建译文语篇的连贯。然后从段际语义连贯的角度进行了探讨。发现通常需要让译文语篇在语义连贯方面与原文语篇保持一致,一般不做改动。为了保持语义连贯、保证原文意义的准确传达,有时需要对句子进行适当的处理,如分译、合译等。最后从深层逻辑语义的角度对两个实例进行了深入探讨。通过研究发现在《国政运営》语料中,有的深层逻辑语义没有翻译出来,造成译文读者难以把握原文语篇的意义,主旨不鲜明,导致翻译出现了失误,连贯发生了断裂。因此本论文认为,译者需要全面分析原文语篇的深层逻辑语义,并在译文语篇中以恰当的形式呈现。在语用连贯视角下,首先,对关联翻译理论进行了梳理,阐明了关联翻译理论视角下对语篇连贯重构进行研究的可行性;并从直接翻译和间接翻译两个不同的视角,对连贯在《国政运営》中的重构进行了研究。直接和间接翻译方法使《治国理政》的日译能够顺利达到翻译目的,在译文语篇的连贯方面也发挥了指导性作用。其次从文化语境的角度,对其在《国政运営》的语篇连贯重构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研究可以发现,原文语篇和译文语篇在语域的三要素方面,对应清楚,所表述的主题基本一致。语场方面,原文语篇的连贯,在译文语篇中以相同的语言结构保留;语式方面,原文和译语之间对应性强,各自也都达到了语式的要求;语旨方面也符合讲话人与听话者之间的关系。原文的语篇连贯在译文语篇中得以重构,达到了翻译的目的。最后从语域的角度,对其在《国政运営》的语篇连贯重构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语域包含语场、语式及语旨,三者之间关系紧密、缺一不可,任何一项的改变都会影响语言使用,从而导致不同的语域产生。语式方面,结构上存在对应,句式既有变化又有规整,如长句与短句的结合严密。语旨方面,译文语篇也没有改变原文语篇的讲话特色,也存在着对应关系。因此可以说,语场、语式、语旨对日译及《国政运営》的语用连贯重构有指导性的作用。通过以上三个视角的探讨和研究,本论文认为三者在《国政运営》中相互依赖、相互支持,缺一不可;三者所构建的译文语篇《国政运営》的连贯在整体上不是线性的或单向的,而是一个互相交织的立体网络。语法连贯处于最基础维度,是汉译日翻译和译文语篇实现连贯重构的根本出发点,也是首要视角和必须正确处理的首要问题。语义连贯与语法连贯紧密相联,且处于语法连贯的上一层次。语法连贯与语义连贯之间并非泾渭分明、互不相关,而是同时发挥指导作用、并行不悖的关系。语用连贯是高于语法连贯和语义连贯的一个维度,处于二者之上,《治国理政》和其他中央文献的日译,在使译文语篇的语法连贯和语义连贯的同时,也要兼顾语用连贯。通过研究得出的初步结论是,语篇连贯在中央文献汉译日的翻译中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同时对译文语篇中的连贯重构具有指导性作用。语篇连贯在译文语篇中的重构,可使译文语篇更具有连贯性,同时也使语篇特征更为清晰。基于语篇连贯角度的本次研究,不再局限于“信、达、雅”的翻译标准,而是将中央文献的汉译日翻译看作是超越字对字、句对句逐一翻译、机械翻译的翻译,将研究视野拓展至语篇层次,探讨语篇层次上的译文语篇的连贯重构。本论文中使用的研究方法有如下几种:文本对比分析法、文献综述分析、跨学科研究方法、问卷调查等。本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以下三点:(1)视角独特。本次研究是从一个崭新的语篇连贯的视角对《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展开的汉译日翻译研究。从调查、分析的结果来看,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现相同或相似视角的研究,是一次有益的尝试。(2)问卷调查与数据分析紧密结合。通过问卷调查获得日译本的相关数据,并以获取的数据为依据,对日译本的受众接受度进行分析,同时也是对本论文的客观性的支持;(3)紧密联系中央文献研究实际。本次的研究结果,可以为语篇连贯视角下的中央文献的汉译日实践和研究,提供一定的有价值的参考。本论文所采取的视角和方法,是为了能更好地翻译和研究《治国理政》,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实用价值;同时也期待能为其他中央文献的外译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为提高外宣翻译质量、助力中国声音的海外有效传播提供一定的参考。

王伟民[6](2020)在《述宾还是状中 ——“情态动词+VP” 结构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情态动词+VP”的结构关系较难辨别,一直存在争议。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为情态动词意义亦实亦虚,有的意义较实在,接近动词;有的意义较虚,接近副词。二为分布位置单一,情态动词的显着分布位置为“VP之前”,这个位置是状语、述语,以及连谓结构中谓语的共同位置,从这个分布位置很难辨别它与VP的关系。汉语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判断句法功能,多凭借意义与分布。“情态动词”意义的多义性和显着分布的单一性,让辨别依据失去了判断能力。因此,要解决“情态动词+VP”的结构关系问题,就得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两个问题。意义方面,情态动词的分类应与情态类型结合起来,跨语言的研究表明,情态与句法功能存在一定关系,以情态为标准分类,有利于将内部小类与句法功能对应起来,从而明晰地理顺它与VP的结构关系。分布方面,除显着分布特征外,其他分布特征的发现与整理非常重要,结构关系最终确定还得依据形式证据。从分类上看,依据Palmer(2001)、彭利贞(2007)等人观点,汉语情态动词分为动力情态、道义情态、认识情态三类比较合理。在合理分类的基础上,下一步工作就是寻找形式上的证据。以形式特征为依据,再辅以其他语用语义手段,“情态动词+VP”的结构关系可以得到准确判定。判定既要从整体着眼,又要从个案入手,个案证明整体性规律,整体性规律解释个案。论文第1章首先分析鉴别述宾结构和状中结构的标准,并尝试运用相关标准对“情态动词+VP”的结构关系进行鉴别,以初步了解该问题的基本情况。第2章到第5章以动力/道义情态动词的研究为主,力求加深对这部分情态动词的认识。第2章结合“肯VP”的句法语义特征,重点讨论动力情态动词的谓语核心地位,以及它对VP的支配控制问题。第3章通过“敢VP”句法功能在特殊语境下的变化,讨论构式化等因素对“情态动词+VP”结构关系的影响。第4章以“可以VP”表示不同情态时的句法语义情况,研究情态动词从动力情态发展为道义情态后,句法功能的发展变化。第5章以“要VP”为考察重点,讨论“情态动词VP”句法特征在普遍性的基础上,有什么个性化表现。第6章在前面讨论的基础上,对动力/道义情态动词VP的句法表现加以总结,重点关注表示两种不同情态时情态动词句法功能的差异。在动力/道义情态动词精细研究的基础上,论文其他章节重点关注从动力/道义情态发展为认识情态后,“情态动词+VP”的句法语义特征有哪些变化,并以这些表现鉴别认识“情态动词+VP”的结构关系。第7章首先分析认识情态内部的差异与不同,并尝试对相应情态动词的特殊句法语义表现作出解释。之后关注动力/道义情态动词内部的句法语义区别,从频率、特殊句法表现等角度讨论“情态动词+VP”结构,以解决其句法功能典型性问题。第8章至第11章从具体个案的深入研究入手,在共时平面集中讨论“情态动词+VP”句法与情态等相关因素的关系。第8章全面考察“应该VP”表示认识情态时的句法语义特征,将其与表示道义时的特征作对比,以此讨论不同情态下句法功能的区别与对立。第9章剖析“得VP”句法表现的特殊性,并以此为突破口,分析方言因素对“情态动词+VP”结构关系的影响。第10章通过“能VP”表示不同情态时句法语义特征的变化,研究情态动词与VP之间的支配控制关系,并详细讨论“VP”句首话题化的特殊表现。第11章以争议较多的“会VP”为研究重点,关注认识“情态动词VP”句法表现的特殊与例外情况,在此基础上,重新审视鉴别标准。第12章从历时的角度考察情态动词的情态发展,主要考察在情态的不同发展阶段,句法功能的变化,通过历时考察印证共时的研究。通过准确的分类和较完备的句法语义分析,“情态动词VP”的结构关系可以逐步认清,理顺情态与句法功能的关系后,该结构的未来发展情况也可以合理地预测。

柴艺斐[7](2020)在《柬埔寨大学生汉语等比句的习得情况及偏误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世间万物存在即有比较,通过比较认识事物,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最基本的方法之一,比较中有同亦有异,使人类更好地感知世界,反映在汉语语法中即为等比句和差比句,然而学界对差比句的研究无论是本体研究还是二语习得研究,已形成较完备的体系,远远超过对等比句的相关研究,再加上在柬埔寨教学中发现学生在习得等比句时产生了大量的偏误。论文就柬埔寨大学生等比句习得情况进行偏误分析,一方面可以补充等比句在二语习得方面的研究,另一方面论文提出具体的教学建议,以利于柬埔寨学生习得等比句。论文首先尝试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对比分析理论,描写分析汉语等比句“A跟/和/同/与B一样/差不多+谓词”(“跟”字句),“A像B一样/这么/那么+谓词”(“像”字句),“A有B这么/那么+谓词”(“有”字句)在句式结构、句法成分、语义和语用方面的特征以及汉柬等比句式的简要对比。其次在偏误分析理论的支撑下,运用三方面的语料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剖析,分析每种等比句式偏误类型,得出柬埔寨大学生习得等比句出现的偏误原因,最后结合教学实践和教学经验,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给出针对性的建议。经论文研究得出,等比句的理论研究,特别是二语习得研究相对较少,柬埔寨大学生在习得等比句时出现诸多偏误,与母语语法体系负迁移、对句法结构和语义认识不清、采取回避和简化策略、教材编排不当有关,并提出加强等比句理论研究、加强等比句相关教学和改变学生学习策略的具体建议。期望此研究服务于柬埔寨等比句教学。

金迪[8](2020)在《韩语母语者习得汉语被字句的偏误分析与脑电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被字句作为现代汉语中具有明显标记的特殊句式之一,有其独特的句法结构、语义特征和使用条件,因此无论是在语言学还是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都受到了普遍的关注与重视。目前学界对汉语被字句的本体研究已趋于成熟,然而在二语习得方面,尽管针对韩语母语者习得汉语被字句的相关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这些研究都是基于传统的调查手段对其习得过程中产生的偏误进行归纳和分析,而且其中还存在着对韩语母语者的汉语水平等级划分标准不一、界限不清等问题。随着近年来以事件相关电位为核心的认知神经实验技术的日渐兴起,一定程度上为相关二语习得问题的探讨开拓了新的研究方法和思路。鉴于以上研究背景,本文在传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事件相关电位实验技术,考察了高级汉语水平的韩语母语者在习得汉语被字句时与汉语母语者在大脑认知方面的差异,同时重点探讨了韩语母语者生成被字句偏误时在脑机制层面的原因。因此本次研究主要分为以下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通过相关汉语被字句问卷调查,收集HSK水平5级以上的韩语母语者在习得被字句时所产生的偏误,并进行相应整理与归纳。同时根据偏误性质将偏误类型分为:遗漏型、误加型、误代型、错序型以及在此次调查中发现的其它特殊型偏误,共计5大类32小类。最后从语言迁移理论、过度泛化、语言训练转移、学习策略、文化负迁移等角度对上述偏误的成因进行了初步的分析与讨论;第二部分,为进一步探究高级汉语水平的韩语母语者与汉语母语者在加工汉语被字句时脑神经认知方面的差异,实验在基于第一部分对被字句偏误类型归纳的基础上,结合脑电实验自身的设计特点,选取了谓语动词后遗漏补语型偏误句,并与正确句、语义违反句、句法与语义双重违反句组成四组实验条件。通过相关实验,结果表明汉语母语者在加工汉语被字句时呈现出N400-P600的双阶段加工模式。而受二语熟练度水平等因素的影响,韩语母语者只产生了N400效应,并且仅在句法和语义双重违反条件下发现该成分,同时其在语义违反和双重违反条件的后期加工阶段只呈现为一种持续性的负波,说明两者对被字句的加工机制存在差异,高级汉语水平韩语母语者尚未达到与汉语母语者一致的加工水平。另外在对偏误句的考察中,研究发现,尽管汉语母语者的N400效应并不显着,但结合相关行为数据,正确率偏低且反应时延长,表明其对偏误句的加工仍存在一定的困难,造成该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偏误句特殊的语义合理性等级;相反,受母语负迁移、学习机会缺乏、偏误句自身语义合理性存在模糊性等因素的影响,韩语母语者对偏误句敏感度低,采取了与正确句相似的加工策略,未产生任何相关脑电成分,该结果为中介语理论中的石化现象提供了相应的实证。

孙歌[9](2020)在《名核谓语句的“句法-语义”接口研究》文中指出现代汉语句子包括动核谓语句(简称动谓句)和名核谓语句(简称名谓句)两大类型。名谓句作为汉语基本句型之一,在日常语言交际中占有很高的比例。然而,与动谓句相比,名谓句的研究较为滞后。名述结构、定中结构都属于名核结构。而本文所要研究的名谓句是指由名词性成分作谓语构成的句子,在结构形式上相当于名述结构,即前名充当名谓句的主语,后名充当名谓句的谓语。本文的研究对象为现代汉语名谓句,基于标注语料库,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统计的双重手段,以“词汇单位—角色实现—角色排序—句法映射—语义变化—语用制约”的角度,从词汇语义、句法语义两方面描写名谓句,揭示“句法—语义”接口机制以及语用对接口的制约规律,最终建立名核谓语句的接口模型,从语义语法学角度提供相关理论探索。首先,基于《现代汉语受限词表》,参考《现代汉语频率词典》,依据筛选原则,将50个高频名词定为研究对象。然后,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的解释,对50个高频名词进行语义分类,并参照《词汇义征标记集》分析这些高频名词的词汇义征,共归纳提取出90个词汇义征。借鉴《句法范畴义征标记集》等分析名谓句所关涉语义角色的范畴义征,共提取出23个语义角色,32个句法范畴义征。其次,探讨名谓句“词汇单位—语义角色”接口问题,即词汇单位如何基于其词汇义征实现为语义角色。研究发现,名谓句“词汇单位—语义角色”衔接关键在于构成名谓句前后的两个部分抽象出的范畴义征是否具有相容性,两部分名词性成分的范畴义征具有明显的相容性是组合成立的基础。此外,不同语义子场、不同词元的接口表现具有差异。由人物类义场、事件类义场、方位类义场的典型词元所建立的名谓句,其句法语义模式排列相对而言比较整齐。除非典型情况外,一个典型词元就能归纳出全部的句法语义模式,子场内的其他词元基本上也可以进入这些句法语义关系内。事物类义场、时间类义场的典型词元所建立的句法语义模式比较丰富,模式排列不整齐。处所类义场的典型词元能建立的句法语义模式也比较整齐。接着,基于名谓句标注语料库,统计名谓句的角色排序模型,分析名谓句所关涉语义角色的投影分布。经研究发现,名谓句语义角色的排序模型共有35种,名谓句所关涉语义角色在句法层面的投射包括单一映射、多重映射两个小类。23种语义角色的语形分布中,18种语义角色为单一映射,5种语义角色为多重映射。可以看出,单一映射的语义角色远远多于多重映射。这说明在名谓句中,词汇语义和句法成分虽有多重对应,但相对来说比较单一。再次,基于名谓句标注语料库,分别从词汇语义制约句法结构、句法结构反制约词汇语义这两个维度展开讨论,并且总结了两者间的制约关系。分析认为名谓句词汇语义制约了词汇单位的角色实现、制约了组合对象的角色类型、制约了角色实现类型。句法结构反制约于词汇语义的作用较弱,这种反制约作用主要体现在词汇单位的语义需求限制以及语义的变化,即会出现义征凸显、义征增加、义征转化这些语义变化。最后,基于语料考察了语用因素对名谓句句子结构生成的制约作用。经研究发现,转喻、主观性表达、主题和焦点、语境、语义自足性、关联理论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名谓句的句子结构生成。第一,转喻具有普遍性,名谓句中的后名NP2可以通过转喻实现为不同的语义角色,从而形成不同的句子结构。在日常交际过程中,容易被交际双方选择和使用。其次,说话人可以根据内心的立场,采用不同类型的名谓句体现出自己的主观态度情感。第三,名谓句前名、后名两个名词性成分根据说话人的意图既可以代表主题,也可以代表焦点。第四,上下文语境、社会语境、情景语境这三个方面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于名谓句的理解,使词语的意义具有明确性、唯一性、接受程度。第五,名词性成分之所以能充当谓语,是因为谓语名词在一定情况下具有陈述义,传递了听话人未知的新信息,从而句子能够自足。第六,根据关联理论,名谓句作为一个主谓语部分只有两个名词性成分构成的句子来看,说话人只需要把具有一定语义关系的两个名词性成分并列放置,而听话人需要付出较多的心智努力来理解这两个名词性成分之间的语义关系并理解对方的交际意图。因此,交际双方可以进行不同数量的语言编码,寻求心智努力和语境效果之间的最佳平衡。本文基于语料库,从“词汇单位—角色实现—角色排序—句法映射—语义变化—语用制约”的角度,对现代汉语名谓句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摸索,并得出了相应的结论。但是很多方面的研究尚且薄弱,如语用问题涉及繁多,除本文涉及的相关内容,仍有许多问题在未来研究中亟待解决。

张学广[10](2019)在《趋向动词的认知考察与趋向补语的多维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借鉴认知语言学、功能主义语言学、传播学等相关理论,从趋向动词入手,通过细致分类、认知观照、功能探究,进一步揭示由其构成的趋向补语所具有的语言类型学意义。本文从“认知”出发,根据“认知参照”对趋向动词进行细致分类,分析位移事件中的“信息组块”,再从“信息”的角度分析趋向动词的句法问题,以及趋向补语表述不同位移时的句法差异和语序问题;借助“视觉表象”,分析趋向补语各种语义的衍生机制与语义特点;从语用的角度,分析语境、发话人主观视角、交际情境、交际功能等对趋向补语句法形式和语义的影响。第一章为绪论,包括研究缘起、文献综述、理论基础与研究设计。第二章从位移类型和认知参照的角度考察趋向动词。趋向动词表述的位移,可以分为施事位移、受事位移、部位位移三种类型,对位移现象的认知需要借助“认知参照”,如“立足点/场域”“处所”“相对位置”“空间方向”等,不同的趋向动词对应不同的“认知参照”;位移类型、认知参照影响趋向动词的语用和语义。第三章从“信息组块”和“语块组合”的角度考察趋向动词。通过分析位移“活动”与位移“事件”的差异,指出位移“事件”包括四个“信息组块”:背景、起始、过程与结果。趋向动词表述位移的“结果”,同时含有位移的“方向”信息;动词在汉语“语块组合”中具有“标记”作用,动词之间的距离造成“动补式”与“连动式”两种结构差异;根据“动词性”的强弱,趋向动词可以分为“弱动型”和“强动型”,前者只能作补语,后者既可作补语,也可作谓词;在表述施事位移时,不同的认知参照、信息加工和关注焦点,位移是否涉及“处所”,涉及的“处所”是位移的终点、起点还是路径,都会对趋向动词的句法形式产生影响。第四章分析趋向补语的句法形式与语序呈现。部位位移和受事位移的“信息组块”比施事位移复杂,“把”字句能更好地呈现其“信息组块”及相互关系,在句法上能够平衡补语与宾语的位置“竞争”,是表述部位位移和受事位移的“优势语序”;复合趋向补语与宾语的位置关系不同,语义结构和组合关系也存在差异,“后宾式”是典型的“动补”结构,“前宾式”可以视为“连动式”或“兼语式”,“中宾式”可以视为“兼语式”或“动补式”加“来/去”;趋向补语的句法形式,体现了汉语句子的“竹式结构”和“动词核心”,体现了汉语注重形象思维和韵律节奏的特点。第五章分析趋向补语的语义衍生与语义特点。趋向补语表述的是位移的“视觉表象”,基本义为“趋向结果义”,是对位移“过程”“结果”“方向”的综合表述;在“趋向结果义”的基础上,通过视觉表象中的“信息附加”和“隐喻”,趋向补语有了“结果义”和“状态义”;趋向补语的语义都与“变化”有关,趋向动词是对“变化”的起点、方向/过程、终点的综合表述;“语用”推动了趋向补语的语义发展,需要结合具体的“语用”背景分析趋向补语的语义。第六章从语境、视角、信息三个角度,阐述趋向补语的语用问题。“来/去”的立足点,与语境中的“场景”切换、发话人的“视点”切换、发话人的心理位置等有关;“V上”与“V下”可以表述相同的事件,体现出语言的“主观性”和“视角”差异,“V上”对应“处所”视角和“施事”视角,突显“主观期望”,“V下”对应“受事”视角,突显“客观结果”;趋向补语可以传递或者强化“结果”信息、“变化”信息,可以引出“评判”信息、传递“暗示”信息,“承载”和“传递”的信息不同,去掉趋向补语后对语义的影响不同。第七章从交际情境、交际功能的角度,分析趋向补语的语用问题。交际情境可以分为“对话”和“独白”,交际功能可以分为“告知”“祈使”“叙述”“描述”“评述”等,交际功能不同,趋向补语的句法形式也有差异;趋向补语与“了”的搭配,受交际情境、交际功能与表述内容的影响,在不同的交际情境中,动态助词“了”服务于交际需要,或者是补足信息、消除误解,或者是传递交际意图,或者是增强表达效果。第八章为结语,总结研究收获,反思研究的价值和不足之处。本课题通过对趋向动词的认知考察,进而对趋向补语进行多维的深化探索,对趋向动词和趋向补语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加深了对汉语特点的认识,对对外汉语教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语用对句法句式的制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语用对句法句式的制约(论文提纲范文)

(1)朝汉隐性词汇使动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朝汉隐性词汇使动研究综述
        (一) 朝鲜语隐性词汇使动研究
        (二) 汉语隐性词汇使动研究
        (三) 朝汉隐性词汇使动对比研究
        二、研究成果的不足之处及本文的创新点
        (一) 研究成果的不足之处
        (二) 本文的创新点
    第三节 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构式语法理论及其基础框架
        一、构式的性质
        (一) 形式和语义的配对体
        (二) 构式的抽象性特征
        二、构式语法的主要观点
        (一) 构式的联系观
        (二) 构式的层级观
        (三) 构式的互动观
第二章 隐性词汇使动的范畴及分类
    第一节 既有概念和分类的回顾与梳理
        一、既有概念和分类的整理
        二、既有概念和分类的分析
    第二节 隐性词汇使动的成立条件及原则
        一、形式与语义相结合
        二、使动句与他动句的区分
        三、隐性词汇使动与显性词汇使动的区分
    第三节 隐性词汇使动的概念界定
        一、致使关系链的传递及致使义的形成
        二、隐性词汇使动的意向图式及概念界定
    第四节 隐性词汇使动的分类
        一、朝鲜语隐性词汇使动的分类
        (一) 兼用式
        (二) 动结式
        (三) 致使移动式
        (四) 命令允让式
        二、汉语隐性词汇使动的分类
        (一) 兼用式
        (二) 动结式
        (三) 倒置式
    第五节 小结
第三章 朝汉隐性词汇使动的句法功能
    第一节 朝鲜语隐性词汇使动的句法功能
        一、兼用式
        (一) 句法结构式及构式对谓词的压制
        (二) 副词、时间状语以及时体的制约
        二、动结式
        (一) 句法结构式及构式对谓词的压制
        (二) 对时体及共现句式的制约
        三、致使移动式
        (一) 句法结构式及构式对谓词的压制
        (二) 扩展式及构式对谓词的制约
        四、命令允让式
        (一) 句法结构式及构式对谓词的压制
        (二) 对时体及副词的制约
    第二节 汉语隐性词汇使动的句法功能
        一、兼用式
        (一) 句法结构式及构式对谓词的压制
        (二) 时体标记“了”、“着”的制约
        二、动结式
        (一) 句法结构式及构式对谓词的压制
        (二) 时体标记“了”的制约
        三、倒置式
        (一) “V+了”对补语及构式成分的制约
        (二) “A+了”对补语及构式成分的制约
    第三节 小结
        一、语言特点及认知思维方式对语言表现形式的影响
        二、时体标记的语法化程度差异
第四章 朝汉隐性词汇使动的语义功能
    第一节 朝鲜语隐性词汇使动的语义功能
        一、致使语义的性质及特征
        (一) 直接性与间接性
        (二) 蕴含性
        二、致使力的性质及特征
        (一) 主观致使力与客观致使力
        (二) 内在致使力与外在致使力
        (三) 具体致使力与抽象致使力
        三、谓词语义角色与主体论元的融合
        (一) 致使主体的性质
        (二) 谓词语义角色与主体论元的融合过程
        (三) 构式对语义融合的压制
        四、谓词语义角色与客体论元的融合
        (一) 致使客体的性质
        (二) 谓词语义角色与客体论元的融合过程
    第二节 汉语隐性词汇使动的语义功能
        一、致使语义的性质及特征
        (一) 直接性与间接性
        (二) 蕴含性
        一、致使力的性质与特征
        (一) 主观致使力与客观致使力
        (二) 内在致使力与外在致使力
        (三) 具体致使力与抽象致使力
        三、谓词语义角色与主体论元的融合
        (一) 致使主体的性质
        (二) 谓词语义角色与主体论元的融合过程
        (三) 构式对语义融合的制约
        四、谓词语义角色与客体论元的融合
        (一) 致使客体的性质
        (二) 谓词语义角色与客体论元的融合过程
    第三节 小结
        一、汉字词的发展演变对动结式语义特征的影响
        二、句法结构对语义融合过程的影响
第五章 朝汉隐性词汇使动的语用功能
    第一节 朝鲜语隐性词汇使动的语用功能
        一、语言的经济性特征
        (一) 与“(?)”使动的经济性差异
        (二) 成分省略体现的经济性特征
        二、焦点与凸显特征
        (一) 句首成分的凸显
        (二) 句中成分的凸显
        三、间接言语行为特征
        (一) “阐述类”间接言语行为
        (二) “宣告类”间接语言行为
        (三) “表达类”间接言语行为
    第二节 汉语隐性词汇使动的语用功能
        一、语言的经济性特征
        (一) 与“使”字句经济性程度的差异
        (二) 成分省略体现的经济性特征
        二、焦点与凸显特征
        (一) 句尾成分的凸显
        (二) 句首成分的凸显
        三、间接言语行为特征
        (一) “阐述类”间接言语行为
        (二) “宣告类”间接言语行为
        (三) “表达类”间接言语行为
    第三节 小结
        一、格助词的句法整合作用
        二、句法结构与信息结构的相互作用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2)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的动词“有”的冗余偏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有”的本体研究现状
        1.2.1.1 “有”的句法研究
        1.2.1.2 “有”的语义研究
        1.2.1.3 “有”的语用研究
        1.2.2 “有”的习得教学研究现状
        1.2.2.1 “有”的用法偏误分析
        1.2.2.2 “有”的跨语言对比分析
    1.3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动词“有”的句法语义语用规则描述
    2.1 “有”的句法分布
        2.1.1 “有”字短语作谓语
        2.1.1.1 构成动宾短语作谓语
        2.1.1.2 构成连谓短语作谓语
        2.1.1.3 构成兼语短语作谓语
        2.1.2 “有”字短语作其他句法成分
        2.1.2.1 “有”字短语作定语
        2.1.2.2 “有”字短语作状语
        2.1.2.3 “有”字短语作补语
        2.1.2.4 “有”字短语作主语或宾语
    2.2 “有”的语义分类
        2.2.1 表存在
        2.2.2 表领有
        2.2.3 表程度
        2.2.4 表发生或出现
        2.2.5 表包括、列举
        2.2.6 表不定指
    2.3 “有”的语用功能
        2.3.1 表叙述
        2.3.2 表描述
        2.3.3 表判释
        2.3.4 表评议
第三章 动词“有”的冗余偏误分析
    3.1 “有”的冗余偏误语料统计与选取
    3.2 偏误类型分析
        3.2.1 句法偏误
        3.2.1.1 “有”在谓语位置上的冗余
        3.2.1.2 “有”在其他句法位置上的冗余
        3.2.1.3 其他偏误
        3.2.2 语义偏误
        3.2.2.1 发生或出现义偏误
        3.2.2.2 存在义偏误
        3.2.2.3 领有义偏误
        3.2.2.4 不定指义偏误
        3.2.2.5 程度义偏误
        3.2.2.6 包括、列举义偏误
        3.2.3 语用偏误
        3.2.3.1 表叙述
        3.2.3.2 表判释
第四章 动词“有”冗余偏误的成因及教学对策
    4.1 偏误成因
        4.1.1 多样化结构误用
        4.1.2 意义类别界限不清
        4.1.2.1 “有”的发生、出现义重复
        4.1.2.2 “有”的存在义重复
        4.1.2.3 “有”的领有义重复
        4.1.2.4 “有”的不定指义重复
        4.1.2.5 “有”的程度义重复
        4.1.2.6 “有”的包括、列举义重复
        4.1.3 习惯搭配的影响
        4.1.3.1 “X+有”结构习惯搭配的影响
        4.1.3.2 “有+X”结构习惯搭配的影响
        4.1.4 语际干扰
    4.2 应对策略
        4.2.1 教学策略
        4.2.1.1 重视对比教学,避免语内、语际干扰
        4.2.1.2 强化情境教学
        4.2.1.3 注重梯级教学
        4.2.2 学习策略
结语
附录:动词“有”的冗余偏误语料统计
参考文献
致谢

(3)现代汉语语义异指的句法语义特征及认知理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对象和方法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问题和意义
        1.3.1 研究问题
        1.3.2 研究意义
    1.4 语料来源
    1.5 论文结构
第2章 语义异指的界定及相关研究
    2.1 引言
    2.2 语义指向研究纵观
        2.2.1 国内外语义指向研究
        2.2.2 语义指向研究的范围
    2.3 语义异指的界定与判定标准
        2.3.1 语义异指的判定及分类
        2.3.2 语义异指的判定标准及认知心理基础
    2.4 语义异指的分析维度
    2.5 语义异指的多视角研究
        2.5.1 语义异指的修辞学研究
        2.5.2 语义异指的语用研究
        2.5.3 语义异指的系统功能研究
        2.5.4 语义异指的生成研究
        2.5.5 语义异指的认知研究
    2.6 典型语义异指的研究综述
        2.6.1 异指定语研究
        2.6.2 异指状语研究
        2.6.3 异指补语研究
    2.7 小结
第3章 理论基础和描写-解释框架
    3.1 引言
    3.2 理论基础
        3.2.1 图形-背景理论
        3.2.2 认知识解理论
    3.3 描写-解释框架
        3.3.1 描写与解释的内涵
        3.3.2 描写与解释语义异指的基本原则
        3.3.3 描写与解释语义异指的基本框架
    3.4 小结
第4章 异指定语的句法语义特征及认知分析
    4.1 引言
    4.2 定语及定语的语义指向
        4.2.1 定语的定义
        4.2.2 定语类别及语义指向特征
    4.3 异指定语的句法特征
        4.3.1 异指定语的指向特征
        4.3.2 异指定语的形态特征
    4.4 异指定语的语义特征
        4.4.1 异指定语的语义选择限制
        4.4.2 定语类别与语义异指的关联
        4.4.3 主内定语与宾内定语的语义及指向差异
    4.5 异指定语结构的认知理据
        4.5.1 主宾侧重关系与焦点突显
        4.5.2 观察排列与异指定语语义差异
        4.5.3 句位选择与定语突显面调变
        4.5.4 概念依存与异指定语长距离指别
    4.6 小结
第5章 异指状语的句法语义特征及认知分析
    5.1 引言
    5.2 状语类别及其语义指向倾向
        5.2.1 状语及定状区别
        5.2.2 状语类别及其语义指向特征
        5.2.3 异指状语的类别划分
    5.3 异指状语的句法特征
        5.3.1 指宾状语句的句法特征
        5.3.2 指主状语句的句法特征
    5.4 异指状语的语义特征
        5.4.1 三个维度的异指状语语义分析
        5.4.2 不同类型异指状语的语义特征
    5.5 异指状语句与定语句的句法语义差异
        5.5.1 指主状语句与主内定语句
        5.5.2 指宾状语句与宾内定语句
    5.6 异指状语结构的认知理据
        5.6.1 视角调变与观察排列方式变化
        5.6.2 认知突显与句型选择差异
        5.6.3 心理扫描与动态语义增加
        5.6.4 语序差异与概念可及路径
        5.6.5 句式选择与焦点化效果差异
    5.7 小结
第6章 异指补语的句法语义特征及认知分析
    6.1 引言
    6.2 补语类型及其语义指向特征
        6.2.1 补语语义指向的分析维度
        6.2.2 补语类别及其语义指向倾向
        6.2.3 补语语义歧指
    6.3 异指补语的句法特征
        6.3.1 异指补语结构的内部构成
        6.3.2 异指补语的句型分布及规律
    6.4 异指补语的语义特征
        6.4.1 异指补语的语义类型
        6.4.2 异指补语结构的成分整合
        6.4.3 异指补语结构的配价问题
        6.4.4 异指补语的语义歧指分析
    6.5 异指补语的认知理据
        6.5.1 异指补语与背景-图形顺序调变
        6.5.2 语序选择与状补认知突显
    6.6 小结
第7章 结语
    7.1 研究发现及启示
        7.1.1 研究发现
        7.1.2 语义指向分析的价值与启示
        7.1.3 语言中无所不在的象似性
    7.2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正指形容词、动词定语列表
    附录二 情绪类二价动词充任状语汇总
    附录三 动作类二价动词充任状语汇总
    附录四 二价形容词充任状语汇总
    附录五 动补结构补语语义指向对象分类表
    附录六 单音节形容词作结果补语的考察结果
    附录七 双音节形容词作结果补语的考察结果
致谢

(4)“反转使役句”句法、语义、语用及其互动(论文提纲范文)

0 解题
1 研究回顾
    1.1 生成语法的相关研究
    1.2 认知功能语法的相关研究
    1.3 构式语法的相关研究
2 “反转使役句”的句法特点
    2.1 谓词论元增容
    2.2 结果须为数量短语
    2.3 非常规论元配置
    2.4 客体不受谓词支配
3 “反转使役句”的语义特点
    3.1 语义要素
    3.2 语义参数
    3.3 语义特征
        3.3.1 主观认定的致使因
        3.3.2 役事的低抵抗力
        3.3.3 结果表主观大量,有非预期性
        3.3.4 核心动词和补语谓词语义融合性
        3.3.4.1 核心动词有活动性或过程性
        3.3.4.2 补语谓词有产生、黏附、失去义
4 “反转使役句”的语用特点
    4.1 主观归因客体的话题功能
    4.2 信息焦点凸显
5 “反转使役句”句法、语义、语用的互动
    5.1 “反转使役句”语义对句法的制约
        5.1.1 主语名词功用/施成角色对动词的选择
        5.1.2 数量结果成分要求谓词隐含
        5.1.3 论元同指让位客体主语
    5.2 “反转使役句”句法对语义的调配
        5.2.1 对致事的选择
        5.2.2 对役事的选择
        5.2.3 对结果选择
    5.3 “反转使役句”语用对句法的影响
        5.3.1 “主体”追责于“客体”优选为话题
        5.3.2 凸显结果将数量短语处理为焦点信息
6 结语

(5)基于语篇连贯视角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日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方法
        1.3.1 调查问卷概要
        1.3.2 问卷问题说明
        1.3.3 问卷调查结果
    1.4 研究目的
    1.5 研究创新点与意义
    1.6 论文结构与内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语篇溯源及界定
    2.2 衔接与连贯
        2.2.1 衔接
        2.2.2 连贯
        2.2.3 衔接与连贯的关系
    2.3 语篇连贯与翻译及外宣翻译
        2.3.1 语篇连贯
        2.3.2 语篇连贯与翻译
        2.3.3 语篇连贯与外宣翻译
    2.4 语境及翻译语境
    2.5 国内外中央文献翻译及翻译研究的概况
        2.5.1 《治国理政》以外的中央文献日译及研究概况
        2.5.2 《治国理政》的日译及研究概述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语法连贯与《治国理政》日译
    3.1 衔接与《治国理政》日译
        3.1.1 照应视角
        3.1.2 替代和省略的视角
        3.1.3 连接视角
    3.2 修辞连贯与《治国理政》日译
    3.3 句法连贯与《治国理政》日译
        3.3.1 “被”字句的范围
        3.3.2 “被”字句的日译
    3.4 语序与《治国理政》日译
        3.4.1 语序变化
        3.4.2 常位与殊位
        3.4.2.1 主谓殊位
        3.4.2.2 定语
        3.4.2.3 状语
    3.5 主位推进模式与《治国理政》日译
        3.5.1 主位与主位结构
        3.5.2 主位推进模式
        3.5.3 主位推进模式在《国政运営》中的重构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语义连贯与《治国理政》日译
    4.1 小句经验功能
    4.2 句际语义连贯与《治国理政》日译
        4.2.1 重复
        4.2.2 同义性衔接
    4.3 同现关系与《治国理政》日译
    4.4 段际语义连贯与《治国理政》日译
    4.5 深层逻辑语义与《治国理政》日译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语用连贯与《治国理政》日译
    5.1 关联翻译理论
        5.1.1 直接翻译与《治国理政》日译
        5.1.2 间接翻译与《治国理政》日译
    5.2 语境
    5.3 文化语境与《治国理政》日译
    5.4 语域与《治国理政》日译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语
    6.1 研究总结
    6.2 中央文献日译方略
        6.2.1 语法连贯视角下的方略
        6.2.2 语义连贯视角下的方略
        6.2.3 语用连贯视角下的方略
    6.3 研究展望
图目
表目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目录
附录二 调查问卷原文
日本语要约
在学期间科研及获奖情况

(6)述宾还是状中 ——“情态动词+VP” 结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研究对象与意义
    2 研究回顾与评议
    3 相关理论与方法
    4 章节安排与布局
    5 语料来源与体例
上编 动力/道义“情态动词+VP”的句法关系
    第一章 述宾/状中的鉴定标准与“情态动词+VP”结构
        1 句法表现与鉴定方式
        1.1 硬性标准与辨别能力
        1.2 次级证据与间接旁证
        2 情态类型与鉴定标准
        2.1 句首话题与承前省略
        2.2 问句回答与正反提问
        3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肯”的谓语核心地位及其对VP的控制
        1 肯与意愿的差异
        1.1 诸家释义与对比研究
        1.2 语义特征与意愿表达
        2 结构关系与核心证明
        2.1 述谓性质与宾语特征
        2.2 相关表现与述语性质
        3 支配控制与间接旁证
        3.1 控制强度与自主行为
        3.2 句法转变与控制弱化
        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从“敢VP”的句法特征及其构式化看句法功能的转化
        1 情态类别与功能特征
        1.1 义项划分与词化性质
        1.2 指令功能与谦逊表达
        2 句法表现与相关旁证
        2.1 硬性标准与结构类型
        2.2 语义重点与句法地位
        2.3 对举共现与相似性质
        2.4 近义替换与关系类同
        3 语义演化与功能转变
        3.1 硬性标准与状中结构
        3.2 说明阐释与重点后移
        3.3 副词共现与相似性质
        3.4 状中替换与结构类同
        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从动力情态到道义情态“可以VP”句法表现的平行性
        1 表达功用与性质类别
        1.1 核心语义与转喻机制
        1.2 情态特征与下位类别
        2 述宾关系与句法证据
        2.1 正反提问与近似表现
        2.2 “吗”字问句与回答方式
        2.3 前置话题与宾语性质
        2.4 承前省略与结构类型
        3 述语性质与平行表现
        3.1 提问格式与鉴定标准
        3.2 回答方式与结构性质
        3.3 句首分布与话题操作
        3.4 宾语省略与中心成分
        4 相关旁证与近似表现
        4.1 对举共现与性质类同
        4.2 近义替换与结构相似
        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要VP”句法特征的特殊性与普遍性
        1 情态特征与性质类别
        1.1 词类归属与情态属性
        1.2 情态淡化与功能转变
        2 主语意愿与宾语关涉
        2.1 兼语隐含与个性特征
        2.2 鉴别标准与共性特征
        2.3 话题回答与典型差距
        3 道义来源与宾语性质
        3.1 平行表现与述语特征
        3.2 典型差距与个别例外
        3.3 主语提升与个性特征
        4 评价命题与状语功能
        4.1 不同表现与关系差异
        4.2 副词特征与状中关系
        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动力/道义情态及相关性质对结构关系的影响与制约
        1 动力情态与述语功能
        1.1 谓语核心与相关证明
        1.2 功能遗留与残存表现
        2 情态转变与功能差异
        2.1 支配弱化与典型降低
        2.2 使用限制与可接受度
        3 谓词性质与音节差异
        3.1 判断构式与特殊动词
        3.2 句法表现与单双音节
        4 本章小结
下编 从动力/道义情态到认识情态句法功能的转变与证明
    第七章 情态动词的情态类型与内部功能差异
        1 认识分化与句法特征
        1.1 隐喻机制与认识情态
        1.2 条件可能与逻辑关系
        1.3 句法证据与认识属性
        2 功能差异与使用频率
        2.1 动力情态与内部差异
        2.2 道义情态与功能差异
        2.3 词类归属与句法证据
        3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应该VP”句法特征的区别与对立
        1 情态语义与性质类别
        1.1 评价判断与语用指令
        1.2 估测推理与隐喻机制
        2 关涉对象与述语功能
        2.1 正反提问与成分简省
        2.2 回答方式与表义中心
        2.3 变换分布与句法同构
        2.4 承前省略与述谓性质
        3 说明阐释与状中关系
        3.1 提问格式与相关表现
        3.2 位置固化与变换限制
        3.3 组合回答与意义重点
        3.4 近义替换与对举共现
        4 判断性质与功能争议
        4.1 表义重点与状语功能
        4.2 提问方式与主要证据
        5 本章小结
    第九章 “得VP”的句法特征与方言特色
        1 情态语义与性质类别
        1.1 词类归属与情态特征
        1.2 体词成分与归属争议
        2 支配关系与述宾结构
        2.1 正反提问与方言旁证
        2.2 标准缺失与研究深度
        2.3 鉴定标准与结构差异
        2.4 比字句式与分布位置
        3 评价说明与状语性质
        3.1 吧字问句与评注功能
        3.2 位置游移与主观评注
        3.3 近义替换与结构相似
        3.4 表义重点与省略限制
        4 本章小结
    第十章 “能VP”的话题化表现及控制度变化
        1 语义讨论与情态分类
        1.1 细化类别与核心语义
        1.2 语义条件与情态类型
        2 情态类型与话题表现
        2.1 动力情态与话题结构
        2.2 道义情态与话题结构
        2.3 认识情态与话题结构
        3 情态转变与控制强度
        3.1 动力情态与支配控制
        3.2 道义情态与支配控制
        3.3 认识情态与去控制化
        4 其他标准与不同表现
        4.1 述谓性质与动词共现
        4.2 状语功能与近义替换
        5 本章小结
    第十一章 “会VP”的情态特征与结构关系的特殊性
        1 情态语义与性质类别
        1.1 主体能力与动力情态
        1.2 核心语义与认识情态
        2 组合系联与述宾特征
        2.1 提问格式与对举共现
        2.2 变换分布与句首话题
        3 评价判断与状语功能
        3.1 相似特征与区别表现
        3.2 分布位置与副词特征
        4 本章小结
    第十二章 情态的历时演化与句法功能转变
        1 情态来源与结构关系
        1.1 动源情态与述宾结构
        1.2 形源情态与述语功能
        2 情态发展与功能变化
        2.1 关系转变与动力影响
        2.2 特殊来源与功能发展
        3 本章小结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7)柬埔寨大学生汉语等比句的习得情况及偏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 等比句的定义研究
        二 等比句句式结构研究
        三 等比句对比研究
        四 对外汉语教学视角下等比句的国别化研究
        五 总结
    第三节 研究对象及语料来源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一章 汉柬等比句差异对比及汉语等比句的多角度分析
    第一节 汉柬等比句差异对比
    第二节 汉语等比句的多角度分析
        一 “A跟/和/同/与B一样/差不多+谓词”(“跟”字句)分析
        二 “A像B一样/这么/那么+谓词”(“像”字句)分析
        三 “A有B这么/那么+谓词”(“有”字句)分析
    第三节 三种等比句式对比分析
第二章 柬埔寨大学生等比句偏误调查及偏误类型分析
    第一节 柬埔寨大学生等比句偏误调查
        一 调查对象及目的
        二 调查问卷设计
        三 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第二节 柬埔寨大学生等比句偏误类型分析
        一 “A跟/和/同/与B一样/差不多+谓词”(“跟”字句)偏误分析
        二 “A像B一样/这么/那么+谓词”(“像”字句)偏误分析
        三 “A有B这么/那么+谓词”(“有”字句)偏误分析
第三章 柬埔寨大学生等比句偏误原因及教学建议
    第一节 柬埔寨大学生等比句偏误原因
        一 母语语法体系知识负迁移
        二 对句法结构和语义认识不清
        三 采取回避和简化策略
        四 教材编排不当
    第二节 柬埔寨大学生等比句的教学建议
        一 加强等比句理论研究
        二 加强等比句相关教学
        三 采取有针对性,逐一突破的学习策略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韩语母语者习得汉语被字句的偏误分析与脑电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0.2 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0.3 研究步骤和技术路线
    0.4 研究结论
    0.5 术语解释
第一章 汉语被字句的本体研究与习得研究综述
    1.1 汉语被字句的本体研究
        1.1.1 汉语被字句的定义与范围
        1.1.2 汉语被字句的本体研究
    1.2 韩语母语者被字句的习得研究
        1.2.1 汉韩被动句的对比研究
        1.2.2 韩语母语者被字句的习得偏误研究
    1.3 小结
第二章 句子加工的脑神经机制研究综述
    2.1 国内外关于句子加工的ERP研究
        2.1.1 国外关于句子加工的ERP研究
        2.1.2 国内关于句子加工的ERP研究
    2.2 国内外关于二语句子加工的ERP研究
        2.2.1 国外关于二语句子加工的ERP研究
        2.2.2 国内关于二语句子加工的ERP研究
    2.3 小结
第三章 韩语母语者习得被字句的偏误研究
    3.1 语料收集
    3.2 偏误类型分析
        3.2.1 遗漏型偏误
        3.2.2 误代型偏误
        3.2.3 误加型偏误
        3.2.4 错序型偏误
        3.2.5 其它特殊型偏误
    3.3 偏误原因分析
    3.4 小结
第四章 汉韩母语者加工汉语被字句的实验对比研究
    4.1 实验目的
    4.2 实验设计
        4.2.1 被试情况
        4.2.2 实验语料
        4.2.3 实验程序
        4.2.4 脑电数据收集
        4.2.5 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4.3 实验结果
        4.3.1 行为数据结果
        4.3.2 ERP数据结果
    4.4 汉语被字句加工的对比分析与讨论
        4.4.1 汉语母语者被字句加工机制的分析
        4.4.2 韩语母语者习得被字句加工机制的分析
        4.4.3 汉语被字句加工机制的对比分析与讨论
        4.4.4 汉语偏误型被字句加工机制的对比分析与讨论
    4.5 小结
第五章 结语
    5.1 内容总结
    5.2 创新之处
    5.3 研究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9)名核谓语句的“句法-语义”接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背景及选题价值
        0.1.1 选题背景
        0.1.2 选题价值
    0.2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0.2.1 研究思路
        0.2.2 研究方法
    0.3 结构安排及术语界定
        0.3.1 结构安排
        0.3.2 术语界定
第一章 “句法—语义”接口和名谓句的研究现状
    1.1 “句法—语义”接口的研究现状
        1.1.1 国外“句法—语义”接口的研究现状
        1.1.2 汉语学界“句法—语义”接口的研究现状
    1.2 名谓句的研究现状
        1.2.1 名谓句的界定
        1.2.2 汉语学界名谓句的研究现状
    1.3 小结
第二章 对象界定和语料处理
    2.1 研究对象
        2.1.1 名谓句的界定
        2.1.2 名谓句“句法—语义”接口研究的核心问题
    2.2 语料处理
        2.2.1 语料来源
        2.2.2 语料筛选
        2.2.3 语料标注
    2.3 小结
第三章 名谓句语义子场的词汇语义分析
    3.1 典型名词的选取
    3.2 词汇义征分析
        3.2.1 人物类义场
        3.2.2 事物类义场
        3.2.3 事件类义场
        3.2.4 时间类义场
        3.2.5 处所类义场
        3.2.6 方位类义场
    3.3 范畴义征分析
        3.3.1 句法范畴义征标记集
        3.3.2 名谓句关涉词语范畴义征分析
    3.4 小结
第四章 名谓句“词汇单位—语义角色”的衔接研究
    4.1 人物类义场
    4.2 事物类义场
    4.3 事件类义场
    4.4 时间类义场
    4.5 处所类义场
    4.6 方位类义场
    4.7 小结
第五章 名谓句的角色排序模型和映射机制
    5.1 名谓句语义角色的排序模型
        5.1.1 关事角色词元
        5.1.2 领事角色词元
        5.1.3 系事角色词元
        5.1.4 方位角色词元
        5.1.5 类属角色词元
        5.1.6 处所角色词元
        5.1.7 时间角色词元
    5.2 名谓句语义角色的映射机制
        5.2.1 关事的语形分布统计
        5.2.2 领事的语形分布统计
        5.2.3 称谓的语形分布统计
        5.2.4 系事的语形分布统计
        5.2.5 品性的语形分布统计
        5.2.6 属事的语形分布统计
        5.2.7 特征的语形分布统计
        5.2.8 方位的语形分布统计
        5.2.9 疾病的语形分布统计
        5.2.10 历事的语形分布统计
        5.2.11 节日的语形分布统计
        5.2.12 目的的语形分布统计
        5.2.13 籍贯的语形分布统计
        5.2.14 类属的语形分布统计
        5.2.15 处所的语形分布统计
        5.2.16 数量的语形分布统计
        5.2.17 职业的语形分布统计
        5.2.18 角色的语形分布统计
        5.2.19 范围的语形分布统计
        5.2.20 节气的语形分布统计
        5.2.21 时间的语形分布统计
        5.2.22 天气的语形分布统计
        5.2.23 年龄的语形分布统计
    5.3 小结
第六章 名谓句接口中词汇与句法的互动制约
    6.1 词汇语义对句法结构的制约
        6.1.1 对词元角色实现的制约
        6.1.2 对组合对象角色类型的制约
        6.1.3 对角色实现类型的制约
    6.2 句法结构对词汇语义的反制约
        6.2.1 对词汇单位的语义需求限制
        6.2.2 引起的词汇单位的语义变化
    6.3 小结
第七章 名谓句句子生成的语用制约
    7.1 转喻与经济性原则
    7.2 主观性表达
    7.3 主题和焦点
    7.4 语境
        7.4.1 上下文语境
        7.4.2 社会语境
        7.4.3 情景语境
    7.5 自足性考察
    7.6 关联理论
    7.7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10)趋向动词的认知考察与趋向补语的多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2. 文献综述
        1.2.1. 趋向动词的界定与分类
        1.2.2. 趋向动词的语法化研究
        1.2.3. 趋向补语的句法研究
        1.2.4. 趋向补语的语义研究
        1.2.5. 趋向补语对比分析与偏误分析
        1.2.6. 趋向补语习得顺序与教学研究
        1.2.7. 本文的“研究切入点”
    1.3. 理论基础
        1.3.1. 认知语言学
        1.3.2. 功能主义语言学
        1.3.3. 传播学理论
        1.3.4. “语言”与“语言之外”
    1.4. 研究设计
        1.4.1. 研究框架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问题
        1.4.4. 论文结构
第二章 位移类型、认知参照与趋向动词
    2.1. 位移的三种类型
        2.1.1. 施事位移
        2.1.2. 部位位移
        2.1.3. 受事位移
    2.2. 施事位移及其认知参照
        2.2.1. “立足点/场域”与“来/去”
        2.2.2. “处所”与“上_1、下_1、进、出、回”
        2.2.3. “处所/立足点”与“过/过去/过来”
        2.2.4. “相对位置”与“开/上_2”
        2.2.5. “空间方向”与“起/起来_2”
        2.2.6. 认知参照与趋向动词的分类
        2.2.7. 认知参照与趋向动词的使用
    2.3. 部位位移及其认知参照
        2.3.1. 与施事位移的相同之处
        2.3.2. 与施事位移的不同之处
    2.4. 受事位移及其认知参照
        2.4.1. 与施事位移的相同之处
        2.4.2. 与施事位移的不同之处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信息组块、语块组合与趋向动词
    3.1. 位移事件与“信息组块”
        3.1.1. 位移“活动”与位移“事件”
        3.1.2. 位移“事件”的“信息组块”
        3.1.3. 位移“过程”与位移“结果”
        3.1.4. 位移“结果”与位移“方向”
    3.2. “信息加工”与“语词加工”
        3.2.1. 信息的省略、虚化与突显
        3.2.2. 语词的脱落、移位与转喻
        3.2.3. 语法结构与信息结构
    3.3. 汉语句式与“语块组合”
        3.3.1. 汉语句子的竹式结构
        3.3.2. 动词在“语块组合”中的作用
        3.3.3. 动词“距离”对句式结构的影响
        3.3.4. 趋向动词作“补语”与作“谓词”
        3.3.5. 趋向动词的句法规则差异
    3.4. 趋向动词表述施事位移
        3.4.1. 以“空间方向”为参照
        3.4.2. 以“相对位置”为参照
        3.4.3. 以“立足点”为参照
        3.4.4. 以“处所”为参照
    3.5. 趋向动词与处所宾语的搭配
        3.5.1. 趋向动词与处所宾语的“语块组合”
        3.5.2. 处所宾语:终点、起点、路径
        3.5.3. 处所宾语与“来/去”
        3.5.4. 处所对施事位移表述的影响
        3.5.5. 隐现句与施事位移的表述
        3.5.6. 句法形式的外部影响因素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趋向补语的句法形式与语序呈现
    4.1. 趋向补语表述部位位移
        4.1.1. 部位位移的“信息组块”
        4.1.2. 简单趋向补语表述部位位移
        4.1.3. 复合趋向补语表述部位位移
        4.1.4. “把”字句的“语序优势”
    4.2. 趋向补语表述受事位移
        4.2.1. 受事位移的“信息组块”
        4.2.2. 简单趋向补语表述受事位移
        4.2.3. 复合趋向补语表述受事位移
        4.2.4. 宾语位置与语法结构
    4.3. 从趋向补语看汉语的句法特点
        4.3.1. 竹式结构与动词核心
        4.3.2. 形象思维与影像呈现
        4.3.3. “韵律句法”与“信息量”
        4.3.4. 语言表述的“软约束”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趋向补语的语义衍生与语义特点
    5.1. 位移现象、视觉表象与语言表述
        5.1.1. 从位移现象到视觉表象
        5.1.2. 从视觉表象到语言表述
        5.1.3. 视觉表象与位移的三种表述方式
        5.1.4. 趋向补语“趋向义”的语义特点
        5.1.5. 视觉表象与趋向补语的语义衍生
    5.2. 位移“信息附加”与趋向补语的“结果义”
        5.2.1. 施事位移与“上_2”的“结果义”
        5.2.2. 受事位移与“上_1”的“结果义”
        5.2.3. 受事位移与“下”的“结果义”
        5.2.4. 受事位移与“出”的“结果义”
        5.2.5. 部位位移与“上/开”的“结果义”
    5.3.位移“隐喻”与趋向补语的“结果义”
        5.3.1. 空间位置隐喻等级和数量
        5.3.2. 空间位置隐喻心理预期
        5.3.3. 空间位移隐喻时间位移
        5.3.4. 位移事件隐喻抽象事件
    5.4. 趋向补语“状态义”及其衍生机制
        5.4.1. 趋向补语表述形态变化
        5.4.2. 位置变化隐喻状态变化
        5.4.3. 形态变化隐喻状态变化
        5.4.4. 趋向补语表述动态变化
    5.5. 趋向补语的语义特点
        5.5.1. 语义的糅合与共性
        5.5.2. 语义与“语境”信息
        5.5.3. 语用与语义的关联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趋向补语的语用分析(上):语境、视角与信息
    6.1. “语境”与“来/去”的“立足点”
        6.1.1. “场景”切换与“立足点”
        6.1.2. “视点”切换与“立足点”
        6.1.3. “心理位置”与“立足点”
        6.1.4. 言语交际与认知推理
    6.2. “视角”与“V上/V下”的使用
        6.2.1. 语言的“主观性”与“视角”
        6.2.2. “处所”视角与“受事”视角
        6.2.3. “施事”视角与“受事”视角
        6.2.4. “主观期望”与“客观结果”
        6.2.5. 句法形式与篇章语法
    6.3. 信息传递与趋向补语的使用
        6.3.1. 传递“结果”信息
        6.3.2. 传递“变化”信息
        6.3.3. 强化“结果”信息
        6.3.4. 强化“变化”信息
        6.3.5. 引出“评判”信息
        6.3.6. 传递“暗示”信息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趋向补语的语用分析(下):交际情境与交际功能
    7.1. 交际情境与交际功能
        7.1.1. 交际情境:对话与独自
        7.1.2. 对话情境中的“告知”
        7.1.3. 对话情境中的“祈使”
        7.1.4. 独白情境中的“叙述”
        7.1.5. “叙述”与“描述”“评述”
    7.2. 交际功能与趋向补语的使用
        7.2.1. “告知”时的信息选择与句式安排
        7.2.2. “祈使”与“来/去”的使用
        7.2.3. “叙述”中的语句衔接
        7.2.4. “描述”“叙述”与“V来V去”
        7.2.5. “评述”与“V+得/不+趋向补语”
    7.3. 趋向补语与动态助词“了”的搭配
        7.3.1. 趋向补语与动态助词
        7.3.2. “告知”与“了_2”的使用
        7.3.3. “告知”与“了_1”的使用
        7.3.4. “祈使”与“了_2”的使用
        7.3.5. “叙述”与“了_2”“了_1”的使用
        7.3.6. 交际情境与动态助词“了”的作用
    7.4. 交际情境、交际功能与语言习得
        7.4.1. 交际情境与语法语义
        7.4.2. 交际功能与语言价值
        7.4.3. 交际功能与语言习得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语
    8.1. 主要结论
        8.1.1. 对趋向动词的认识
        8.1.2. 对趋向补语的认识
    8.2. 研究价值
    8.3.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四、语用对句法句式的制约(论文参考文献)

  • [1]朝汉隐性词汇使动对比研究[D]. 王燕. 中央民族大学, 2021(12)
  • [2]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的动词“有”的冗余偏误研究[D]. 刘思捷. 安阳师范学院, 2021(02)
  • [3]现代汉语语义异指的句法语义特征及认知理据[D]. 李林泽. 西南大学, 2021(01)
  • [4]“反转使役句”句法、语义、语用及其互动[J]. 胡邦岳. 语言学论丛, 2020(02)
  • [5]基于语篇连贯视角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日译研究[D]. 关永皓. 天津外国语大学, 2020(08)
  • [6]述宾还是状中 ——“情态动词+VP” 结构关系研究[D]. 王伟民.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7]柬埔寨大学生汉语等比句的习得情况及偏误分析[D]. 柴艺斐. 郑州大学, 2020(02)
  • [8]韩语母语者习得汉语被字句的偏误分析与脑电实验研究[D]. 金迪.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9]名核谓语句的“句法-语义”接口研究[D]. 孙歌.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10]趋向动词的认知考察与趋向补语的多维研究[D]. 张学广. 山东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句法模式的语用约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