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林业科技管理》2003年总目次(论文文献综述)
丁佳颖[1](2020)在《北京市野生动物栖息地的综合价值计量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市野生动物是指栖息和生存在城市化地区的野生动物,城市野生动物栖息地包括了城市野生动物进行生命活动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环境资源,被誉为城市的“免疫系统”。而城市化的进程造成城市野生动物栖息环境的破环和丧失。本研究以北京市野生动物栖息地为切入点,旨在将北京市野生动物栖息地进行类型划分,详细研究北京市野生动物栖息地的综合价值构成分类,选择和设计合适的北京市野生动物栖息地综合价值计量方法和计算指标,而且选择两类典型城市野生动物栖息地进行应用研究,验证方法的可行性和可适用性。本研究综合应用统计学、计量经济学、资源经济学、动物科学、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学、生态学等理论和方法,选取北京市野生动物栖息地的综合价值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依据理论研究和数据调查的进行研究本文得到了以下进展:(1)划分了北京市野生动物栖息地的类型。通过系统分析研究将北京市野生动物栖息地分类为:城市森林公园、城市湿地公园、城市防护绿化带、综合公园(包括社区公园、历史名园、植物园、花园)、城市动物园、城市居民区、城市水域。(2)构建了北京市野生动物栖息地的综合价值构成分类体系。参考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资料,结合北京市实际,本研究得出北京市野生动物栖息地的综合价值包括栖息要素价值、栖息地内珍稀物种保育价值、栖息地的形象价值、栖息地就业机会价值、栖息地游憩价值、科学研究价值、科普教育价值和意愿支付价值等8类,其中栖息要素价值又分为食源价值、水资源价值和隐蔽场所价值。(3)设计了北京市野生动物栖息地的综合价值计量方法和指标。根据市场价值法、成本法、替代花费法、旅行费用法、费用支出法和意愿调查法等,设计出计量指标体系,具体包括10个一级指标和41个二级指标。(4)选择北京市野鸭湖国家湿地公园和北京市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开展典型案例应用研究。计量结果表明:2019年北京市野鸭湖国家湿地公园的野生动物栖息地综合价值为110868.70万元,单位面积年综合价值为391.209万元,所有价值分类都计算出详细结果;2019年北京市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野生动物栖息地综合价值为257660万元,单位面积年综合价值为378.912万元,除了科普教育价值缺乏数据,其它都算出结果。两个典型案例的计算中包括了森林、灌木林、水域、湿地等生态系统,既有针对性,又验证了计量方法的普遍适用性与合理性。
冯斐[2](2020)在《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评价、利用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提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是现代服务业中极具发展潜力的产业部门,两者既具有内在差异,又具有不可分割的天然联系。“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文化属性是旅游业更具魅力的产业属性,其文化比重及其价值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影响效用不断扩大,是一种必然的积极的产业发展趋势。据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发布的信息,全世界旅游活动中约有37%涉及文化因素,文化旅游者以每年15%的幅度增长。“旅游是文化的载体”,蓬勃发展的旅游产业,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也为文化事业繁荣拓展了传播途径。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经历了40年起飞、赶超和跨越式发展,旅游业通过“涓滴效应”和“溢出效应”促进了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2017年,我国旅游业对GDP的综合贡献为9.13万亿元,占GDP总量的11.04%。旅游直接就业2825万人,旅游直接和间接就业7990万人,占全国就业总人口的10.28%1,可以说,旅游业已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能。但是,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各产业部门亟待通过模式创新与产业融合,打造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的增长新引擎。因此,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既是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也是向国际社会积极倡议“一带一路”愿景,实现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必由之路。长江经济带作为连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纽带,在地理区位上横跨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区域,覆盖全国21%的国土面积,GDP和人口占比均超过全国的40%,域内拥有以长江流域文化为载体,丰富多元、底蕴深厚的文旅资源。伴随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以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为主的文旅经济也从单一扩张转向融合发展,开始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中占据越来越突出的地位。然而,“实践之树常青,但理论却是灰色的”,相比于如火如荼的区域文旅融合发展实践,对于文旅融合产业的理论研究却相对滞后,尤其是将长江经济带作为研究区域,对其文旅融合产业的体系性研究仍然较为匮乏。因此,本研究以资源创新理论为基础,采用质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特征分析—能力评价—区域差异—效率测度—影响因素—对策建议”为研究框架,对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发展进行了系统研究,包括:(1)通过详实的文献梳理与概念辨析,对文旅产业的资源系统和融合发展的协调性进行了阐释;(2)借助历史分析法与知识图谱可视化,对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发展脉络进行了系统分析,对该区域文旅融合产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进行了识别;(3)基于专家访谈与统计分析,构建了系统而全面的文旅融合产业资源评价体系;(4)并对长江经济带区域内部各要素维度的资源能级进行了有效评价,从而挖掘区域内的空间性与时间性特征;(5)基于时空特征,对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的资源利用效率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6)基于研究结果对未来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的协调发展提出政策建议。通过对以上问题进行深入和系统地研究,本文研究发现:(1)我国区域文旅融合产业发展在资源端存在阶段性特征,包括2007年以前的项目带动阶段、2008至2010年的要素驱动阶段;2011至2013年的融合发展阶段以及2014年之后的创新驱动阶段;(2)区域文旅融合产业资源评价体系具有多层级结构,由基底层、中间层、潜力层三个层级以及条件性资源、主体性资源、发展性资源3大体系构成;(3)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能级的区域特征呈固化态势,在空间分布上呈现下游区域“多极均衡发展”、中游地区的“两翼互补拉动”、上游地区的“四川单极突进”总体发展态势;在时间序列上呈现稳态提升趋势,尤其是2011年进入融合发展阶段以来,文旅融合资源总体水平快速增长。(4)文旅融合产业资源利用效率时变性特征明显,且投入冗余情况较严重,具体表现为:1)总体层面及三大区域都表现出阶梯上升状的资源利用效率特征;2)主体性资源系统中的文旅企业规模、文旅人资规模以及发展性系统维度中的文旅生态资源、区域创新资源的投入冗余率较高;3)从区域来看,与上游和下游相比,中游地区的投入冗余情况相对较好,各项投入要素的冗余水平基本平衡。(5)资源要素对文旅融合产业发展影响程度及作用方向不尽相同。其中,文旅市场规模HB与文旅生态资源ML对于区域文旅融合产业发展具有显着的带动作用;相反,区域交通条件FCD、对外依存度FTD、文旅品质资源QRS对现阶段文旅融合产业发展则具有一定的消极阻碍作用。最后,提出了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协调发展5个方面的建议:(1)建立全域视角的要素协调平台,探索文旅融合产业新形象与新品牌;(2)注重区域资源开发与产品创新,促进文旅市场主体内新业态的形成;(3)协同旅游、经济与生态间关系,提升区域文旅产业耦合度与融合性;(4)正视沿线省区的空间差异特征,通过跨区合作实现优势资源的互补;(5)降低文旅融合过程的投入冗余,实现长江经济带文旅产业高效发展。
王保红[3](2013)在《基于Nature和Science20世纪内容计量分析的科学发展态势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描述科学发展的历史本身就是科学史研究最基本的任务之一。到目前为止,对20世纪科学的发展态势,很少有全面系统地给予科学史视角的分析论证。因此,本论文将20世纪的科学整体作为研究的对象,选取在国际上影响卓着的最典型的两份综合性科学期刊——Nature和Science作为研究的出发点,采用内容定量分析方法,分别对Nature和Science1901~2000年各100年间的内容做计量分析,并对20世纪科学发展的内史做了进一步阐释,将定量研究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梳理20世纪科学发展的微观历史过程,探索20世纪科学发展动态与趋势,并对21世纪科学发展做一点预测。计量分析的基础是针对计量对象设置出科学有效的计量指标。本文计量指标的设定关键是要对科学进行分类。因此我们首先对现今存在的科学分类方式分六个维度进行了分析,从宏观上对科学分类做了探讨,同时也为本文涉及到的科学的相关词汇进行了界定或说明;其次对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体系及现今采用的实用信息资源学科分类体系,进行了微观上的实证研究。这两方面的研究从理论上厘清了科学的分类,为本文计量分析提供了理论保障和实践基础,也是本文探讨科学发展趋势的理论依据和实际指导。结合计量对象Nature和Science本身所使用的科学分类方式,最后确定了本文的计量指标,并对资料概况、指标的范畴、计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等做了详细的陈述。分别对Nature和Science进行计量分析是本文的重点和难点。将Nature内容分13类学科、Science内容分11类学科进行分类统计,按照年代和期刊号生成相应的学科分布表,将此作为原始数据进一步做出学科发展曲线图、柱形图以及比较图,阐明就此反映出的学科发展态势,并将其归于基础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和应用科学三大类,分别讨论了其学科发展态势,并与国内外相关研究做了比较分析,得出由Nature和Science各自反映出的20世纪科学发展态势。进一步将Nature和Science共有的六大基础科学、两个人文社会科学以及两个应用科学,分别做相对应的比较分析,得出各个学科的发展态势,以及三大类的相应发展态势,再与国内外相关研究做对比分析,得出Nature和Science共同反映出的20世纪科学发展态势。在此基础上,继续考察各个学科20世纪的发展内史,将计量分析结果与内史的分析论证相结合,归结出各个学科20世纪发展的特点和态势,以及各个学科可能的21世纪发展趋势,最后利用物质层次结构与科学学科结构的关联性分析,阐明了科学发展的关联性、整体性、共融性和逻辑层次性。关于20世纪科学发展总态势,本文提出几点结论:20世纪科学发展以物理学为先导,带动其他基础科学发展,到20世纪下半叶已经成为生命科学的时代;20世纪科学发展整体上是上升的,但有兴盛期、静默期,甚至是停滞和消退阶段的存在;基础科学发现、应用技术发明、改变人类生存模式、再到人文社会价值体系的转变,是科学发展的完整链条等。在20世纪科学发展态势研究的基础上,对21世纪的科学发展做了一点科学预测,认为生命科学、信息科学、材料科学和能源科学将是21世纪的科学前沿,而且物理学和生命科学仍然是可能发生革命性变革的学科,21世纪科学将是充分考虑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将基础科学、应用科学以及人文社会科学高度融合并生成崭新的综合学科发展的时代。
苏光兵[4](2011)在《天津市科技查新管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广泛运用于生活的今天,科技查新的客户需求也在快速变化着,已经不再满足于检索层面的科技查新,他们需要更加多样化的服务;科技查新的竞争环境也在不断地变化,国内网络咨询行业的崛起,国外情报咨询机构的进入,都大大加强了科技查新行业所面临的竞争。同时,政府也放弃了对科技查新行业的直接干预,而开始推进查新行业的市场化,使其直面市场竞争。因此,天津市查新行业如何依托自身的优势,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为此,笔者从管理的角度,通过对天津市三家查新机构的各方面信息进行统计分析,以寻找出桎梏天津市查新行业发展的因素,为天津市科技查新行业的发展提供建议。本文中,在明确研究角度和意义之后,首先对科技查新理论和国内外行业发展现状进行概述,然后通过对天津市三家查新机构各方面信息的统计分析,找寻出桎梏其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然后从宏观管理和微观管理两个方面提出改善建议,并在此基础上,引进协同的思想,运用企业间协同管理的方法,建立天津市查新机构间协同管理模式,最后得出结论。
赵海民[5](2008)在《河北省农业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研究》文中提出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提出了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也必须加快现代农业的发展。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必须着眼增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提高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引导涉农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促进现代农业持续发展。现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创新,技术创新的主体又是企业,而农业企业是现代农业最主要的经营主体,因此,农业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是发展现代农业关键所在。近年来,河北省农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然而,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严重的发展障碍。论文前三章主要研究了技术创新模式的国内外研究综述、相关理论及其技术创新模式的实践等内容。论文第四章分析了河北省农业企业的现状以及河北省农业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存在的主要障碍因素。大部分农业企业都存在规模障碍、技术障碍、创新人才障碍、资金障碍、管理障碍、技术创新意识障碍。此外,运用比较分析方法,对农业企业与工商企业技术创新障碍因素进行比较,分析了农业企业自身特有的三个影响因素,并且与工商企业相比,农业企业在资金因素、人才因素、技术因素、管理因素方面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程度存在着差异,这两方面的对比分析也是论文的一个创新之处。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论文的第五章选取了“绿岭技术创新模式”作为河北省农业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典型案例进行了个案分析。文章最后通过对河北省农业企业技术创新现状的SWOT分析,提出了适合河北省农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模式。同时为了保障河北省农业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顺利实现,文章最后从六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走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之路,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建立多元化和社会化的投入体系,为技术创新提供资金保障:加强技术创新人才的培养,为农业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储备;观念创新、知识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相结合;鼓励发展农业龙头企业,打造名企名牌;实施“绿色”战略,开拓国际市场。
高立英[6](2008)在《河北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在对林权制度本身特征、演进过程和现行制度改革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充分分析和论证的基础上,找出影响林权制度改革政策效果的关键性因素,进而确定在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前提下最有效的政策反映,为政府政策制定提供借鉴。围绕这一目标,本研究以产权理论为基础,对建国以来的河北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过程从国家利益最大化成因的角度进行了详细阐述,并从制度改革对农民生产经营积极性影响的角度对制度效果进行了分析。经过上述分析,本项研究形成了以下研究结论:建国以来,国家首先从巩固政权、笼络民心的目的出发实行了土地改革,没收地主、豪绅的土地分给农民,农民成为土地的所有者和使用者,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之后,国家又为了发展工业,使林业为工业无偿提供原始积累,实行了农业合作社、人民公社等一系列的改革逐步把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收归国家或集体所有,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民的生产经营积极性,使国家的经营成本不断提高。这一系列改革的过程又是国家和农民的反复博弈的过程,最终博弈的结果产生了以“三定”为主要内容的林权制度改革,集体林地的所有权虽仍由集体所有但经营权已经下放给了农民,这又重新调动起了农民的生产经营积极性。由于林业“三定”工作仍然存在产权主体模糊、权责利不清、政策执行不规范等问题,国家为促进林业发展、改善生态环境,又实行了新一轮的林权制度改革。河北省从2006年起开始了以明晰产权为主要内容的新一轮的林权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对改革的目标原则、总体进程、改革的范围和主要内容详细分析表明,这一改革虽取得初步成效,但仍存在很多问题,因此,本文在对林权改革存在问题及其原因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如下政策性建议:首先,要妥善处理改革过程中遇到的林农积极性不高、林权纠纷较多、公益林补偿不到位等问题;其次,要逐步完善林权配套改革,具体包括:完善采伐限额管理制度,以最大限度地保护林农的权益少受损害;加强林业融资体系建设,以促进林业资金良性循环,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加强林业保险体系建设,加大国家对森林保险政策的倾斜力度,为林业健康发展提供保障;规范森林资源资产流转体系,加强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管理,为林权流转打下坚实的基础,以促进林业规模化经营。
雷娜[7](2008)在《农业信息服务需求与供给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中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总体上已经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但是城乡之间的壁垒尚未真正打破,“三农”问题仍然是制约现代化和社会发展的瓶颈。农业信息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宏观调控农业生产的重要手段,也是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进行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无论是农业的发展、农村的进步,还是农民的致富,都离不开及时、准确、有效的信息服务。只有加快农业信息服务的发展和完善,以农业信息化带动农业产业化,才能逐步缩小城乡“数字鸿沟”,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目前,我国农业信息服务发展受到有效需求不足和有效供给不足的双重约束,农业信息服务供需只处于低水平均衡状态。本文从需求和供给“双重结构”的角度入手,采用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综合运用西方经济学、信息经济学、信息传播学、制度经济学等众多学科理论,在对农业信息服务需求与供给进行全面系统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揭示了制约农业信息服务发展的深层原因,并针对现阶段农民实际和农村发展要求,提出促进农业信息服务供需高水平均衡的可操作性对策建议。为了充分揭示农业信息服务供需各方行为特征,本文重点对河北省273个农户的信息需求状况及169个农业信息服务机构的运行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构建了农户信息服务支付能力的ELES模型和支付意愿的logit模型,并运用博弈论从政府管理和农业信息服务中介组织服务质量两方面分别讨论了二者对农业信息服务发展的影响,揭示了农业信息服务发展的主体互动。研究表明,我国有近6.98%的农户无力支付信息服务费用,在现有消费结构下约有三分之一的农户对信息服务支付能力不足。农户对信息服务的支付意愿仍然不高,且支付意愿受到户主文化程度、农户农业劳动力比重、农户对农业信息风险的承受能力、农户家庭人均收入等多种因素影响。农户尚缺乏把“潜在需求”转化为“实际需求”的主观条件,造成农业信息服务有效需求相对不足;同时,博弈的重复性决定了适应市场需求,能够给农户带来经济效益的信息服务会最终被农户所接受。现阶段政府和市场在农业信息服务中尚未找到适当的结合模式,基层农业信息服务部门仍面临着服务设施建设滞后、人才匮乏、资金短缺等诸多问题,农业信息服务供给在内容、结构、形式和机制上都存在很大缺陷,难以适应新时期农民对信息的多样化、多层次需求,造成农业信息服务有效供给相对不足。农业信息服务供需高水平均衡的实现,一方面需要合理界定和发挥政府在农业信息服务中的主导作用,加强农业信息标准化建设,创新农业信息服务模式,培养农业信息专业人才,逐步改革和规范农业信息服务体系,提高农业信息服务供给水平;另一方面要加强农民教育培训,培养农民信息意识,为农业信息服务的发展提供充足的需求动力。
戈晓立[8](2007)在《河北省林业科研现状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林业的快速发展,林业科技在林业发展中的作用日渐突出。林业科研是林业发展的基石,林业科研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林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准。要实现河北省林业的跨越式发展和林业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必须充分发挥科技在林业建设中的作用。本文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十五”期间河北省林业科研项目、科研经费、林学论文、科研成果状况进行分析研究,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河北省林业科研发展的战略目标、发展重点和优先领域及其保障措施。河北省林业科研的现状:林业科研项目、科研经费、林学论文、科技成果及林业科技获奖成果主要集中分布在造林学与造林技术,森林经营,森林保护三个学科,且这些项目主要是应用研究类项目;科研项目及科技经费少且分布不均衡;林学论文主要集中在高校和科研单位;林业科技成果中国内领先水平占绝对优势,国际领先的成果水平太少;林业获奖成果主要集中在河北农业大学和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这两个单位。找出了河北省林业科研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科研机构设置不合理,研究力量分散,科研项目小且分散,管理不规范;科研与生产脱节,没有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科技储备不足,高水平成果缺乏;林业科研投入严重不足,科研条件差;林业科研团队实力弱,拔尖人才缺乏。确定了林业科研发展重点和优先领域,应用基础研究方面:主要进行基因工程与林木遗传育种研究、树木抗逆生理研究、森林生物灾害发生机理与生态调控机制研究、经济林生物学基础与优质调控技术研究、果品储藏保鲜机理与深加工利用研究、木材加工利用与非木质林产品高效深加工技术研究、湿地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研究、数字林业技术研究与应用研究等方面的研究;科技攻关方面主要突破林木良种基因资源收集选育及其扩繁技术、林业生态建设工程关键技术、森林资源保护与经营管理技术、林业产业化关键技术、设立基础设施建设、林果产业建设、生态建设等科技专项。从调查和分析结果出发,提出了科研发展保障措施,加速林业科研创新体系建设,强化科研能力建设,不断提高林业科技持续创新能力;建立富有生机与活力的新型科研管理体制;增加科研经费,建立多元化的科技投入体制;加速人才培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科研队伍;加强对外科技交流与合作,不断提升科研水平。
崔明珠[9](2004)在《14种农业科学刊物栏目设置情况调查》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统计分析了 2 0 0 2年全国 14个农业科学刊物的栏目设置情况 ,论述了不同的农业科学刊物 ,栏目设置标准不同 ,载文重点、载文量不同 ,同一农业科学刊物的期目次与总目次的栏目设置不同。从而指出了各地区的农业科学刊物栏目设置不规范 ,有待进一步改进。
赵慧峰[10](2007)在《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育规律及运行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经过28年的改革实践,我国农村经济进入了经济全球化的市场经济阶段、工业反哺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的历史阶段,时代的发展昭示着我们要进行新的农村改革。为此,中共中央2006年“1号文件”明确提出要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实现农村生产关系调整和完善的重要形式,是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举措。实践中,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迫切需要合作经济理论的指导和规范,本选题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本文运用计量经济学为主要分析工具,以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产权理论和农民合作经济理论为理论依据,在对我国特别是河北省的合作社进行广泛调研和典型调查的基础上,围绕主题进行了以下三方面的研究: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育规律(第4~6章)、运行机制(第7~9章)和成长规律(第10~11章)。 本论文由12章组成。 第1章导论,着重介绍研究背景、目的意义、研究的基本内容、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与评价、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论文的创新点等。 第2章概念界定与基本理论,对本文的概念作了基本界定,介绍了西方有关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基本理论和马克思主义合作经济理论与实践,并从中找到以资借鉴的理论依据和启示。 第3章国内外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历程及现状,回顾了发达国家农业合作社和新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历史,并总结了若干启示。对发达国家和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现状作了整体描述。 第4章则分析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育条件,从实地调查数据和发起方式的角度,分析了改革开放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制度变迁的特征为由外界力量推动为主的“外生诱致性变迁”。 第5章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模式的选择,对这一选择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展开了讨论,提出了“演进式、多样化、外生诱导型”原则和模式类型。 第6章从对保定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历程的实证分析入手,总结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阶段分为起步、成长和企业化阶段,并对每个阶段的特征进行了分析。 第7章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产权运行机制,对河北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产权运行机制现状进行了实证分析,讨论了在多元所有的复合产权结构特征下,成员资格、资本结构和债务承担等产权运行中的关键问题。 第8章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利益分配机制,根据分配方式的类型的现状提出
二、《林业科技管理》2003年总目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林业科技管理》2003年总目次(论文提纲范文)
(1)北京市野生动物栖息地的综合价值计量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框架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2 研究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城市野生动物的内涵 |
2.1.2 城市野生动物栖息地的内涵 |
2.1.3 价值计量 |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评述 |
2.2.1 价值分类研究 |
2.2.2 价值计量方法研究 |
2.2.3 野生动物栖息地的研究 |
2.2.4 国内外相关研究评述小结 |
3 北京市野生动物栖息地的分类研究 |
3.1 北京市自然条件现状 |
3.2 北京市分布的野生动物 |
3.3 北京市野生动物栖息地的分类基础 |
3.3.1 北京市野生动物栖息地的分类原则 |
3.3.2 北京市野生动物栖息地的分类依据和具体划分 |
4 北京市野生动物栖息地的综合价值构成分类 |
4.1 北京野生动物栖息地的综合价值构成分类理论基础 |
4.1.1 北京野生动物栖息地的综合价值构成分类的原则 |
4.1.2 北京市野生动物栖息地的综合价值构成分类构建的标准 |
4.2 北京市野生动物栖息地的综合价值构成分类的构建与价值内涵 |
4.2.1 北京市野生动物栖息地的综合价值分类框架 |
4.2.2 北京市野生动物栖息地的综合价值分类内涵说明 |
5 北京市野生动物栖息地综合价值计量方法的选择与设计 |
5.1 北京市野生动物栖息地综合价值计量方法的选择原则 |
5.2 北京市野生动物栖息地的综合价值的具体计量方法和说明 |
5.2.1 北京市野生动物栖息地的栖息要素价值的计量方法 |
5.2.2 北京市野生动物栖息地的珍稀物种保育价值的计量方法 |
5.2.3 北京市野生动物栖息地的形象价值的计量方法 |
5.2.4 北京市野生动物栖息地就业机会价值的计量方法 |
5.2.5 北京市野生动物栖息地的游憩价值的计量方法 |
5.2.6 北京市野生动物栖息地科学研究价值的计量方法 |
5.2.7 北京市野生动物栖息地科普教育价值的计量方法 |
5.2.8 北京市野生动物栖息地的意愿支付价值的计量方法 |
5.3 本章小结 |
6 北京市野生动物栖息地的综合价值计量应用 |
6.1 案例选取依据和数据的获得 |
6.2 北京市野鸭湖国家湿地公园案例研究 |
6.2.1 北京市野鸭湖国家湿地公园概况 |
6.2.2 北京市野鸭湖国家湿地公园的栖息要素价值 |
6.2.3 北京市野鸭湖国家湿地公园的珍稀物种保育价值 |
6.2.4 北京市野鸭湖国家湿地公园的栖息地形象价值分析 |
6.2.5 北京市野鸭湖国家湿地公园的就业机会价值 |
6.2.6 北京市野鸭湖国家湿地公园的游憩价值 |
6.2.7 北京市野鸭湖国家湿地公园野生动物栖息地的科学研究价值 |
6.2.8 北京市野鸭湖国家湿地公园野生动物栖息地的科普教育价值 |
6.2.9 北京市野鸭湖国家湿地公园野生动物栖息地的意愿支付价值 |
6.2.10 北京市野鸭湖国家湿地公园的栖息地综合价值 |
6.3 北京市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案例研究 |
6.3.1 北京市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概况 |
6.3.2 北京市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栖息要素价值 |
6.3.3 北京市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珍稀物种保育价值 |
6.3.4 北京市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栖息地形象价值 |
6.3.5 北京市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就业机会价值 |
6.3.6 北京市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游憩机会价值 |
6.3.7 北京市奥林匹克森林公园野生动物栖息地的科学研究价值 |
6.3.8 北京市奥林匹克森林公园野生动物栖息地的科普教育价值 |
6.3.9 北京市奥林匹克森林公园野生动物栖息地的意愿支付价值 |
6.3.10 北京市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栖息地综合价值 |
6.4 案例的比较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的特色点 |
7.3 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调查问卷Ⅰ |
调查问卷Ⅱ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2)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评价、利用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目标与内容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内容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技术路线 |
第四节 创新之处 |
一、研究视角创新 |
二、研究思路创新 |
三、研究内容创新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一、产业融合相关研究 |
二、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的概念研究 |
三、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模式研究 |
四、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机制研究 |
五、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量化研究 |
六、区域层面文化和旅游融合的实证研究 |
七、长江经济带文化及旅游相关研究 |
第二节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研究的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 |
一、研究方法 |
二、数据来源 |
三、长江经济带相关研究趋势 |
四、文旅融合产业相关研究趋势 |
第三节 研究评述与启示 |
一、现有研究的进展与评述 |
二、对本研究的启示 |
第三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第一节 理论基础 |
一、规模经济理论 |
二、新资源理论 |
三、资源基础理论 |
四、发生学理论 |
五、嵌入式理论 |
六、区域增长极理论 |
第二节 文旅融合产业资源体系 |
一、概念界定 |
二、文旅融合产业主体类型及动力机制 |
三、文旅融合产业资源体系定义及属性 |
四、文旅融合产业资源体系的特征 |
第三节 文旅融合产业资源体系理论分析框架 |
一、基于资源系统视角的分析框架搭建依据 |
二、基于资源系统视角的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分析框架 |
第四章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发展特征分析 |
第一节 长江经济带发展脉络及历史变迁 |
一、总体发展脉络 |
二、发展历史变迁 |
第二节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现状分析 |
一、长江经济带旅游产业及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
二、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开发现状 |
第三节 长江经济带区域演化特征 |
一、空间功能演化特征 |
二、区域政策演化特征 |
三、文旅资源演化特征 |
第四节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系统特征 |
一、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特征分析 |
二、基于资源要素维度的长江经济带文旅产业发展阶段分析 |
第五章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评价体系构建 |
第一节 指标体系构建的内涵依据 |
一、研究设计与技术路径 |
二、现有研究中文旅融合产业评价体系的描述性统计 |
三、基于扎根理论对现有文献指标的三阶段编码分析 |
第二节 区域文旅融合产业资源评价体系构建 |
一、评价维度分析 |
二、“嵌入式”区域文旅融合产业资源的要素系统结构 |
三、评价体系的建立原则 |
第三节 指标选择和评价赋权 |
一、指标甄别与筛选 |
二、指标评价模型 |
三、指标赋权处理 |
第六章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综合评价 |
第一节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水平评价 |
一、数据选取与处理 |
二、长江经济带各发展阶段资源水平评价 |
三、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整体水平评价 |
第二节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的耦合协调模型构建 |
一、资源要素维度的耦合机理分析 |
二、数据来源和处理 |
三、评价模型和计算方法 |
第三节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耦合协调分析 |
一、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要素各子系统发展分析 |
二、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要素耦合协调度的时空特征分析 |
三、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系统要素耦合协调度的类型分析 |
第七章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利用效率测度 |
第一节 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
一、研究方法 |
二、指标选取及数据来源 |
第二节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利用效率测度 |
一、长江经济带总体及三大区域效率分析 |
二、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发展效率分析 |
第三节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投入冗余分析 |
一、长江经济带总体及三大区域投入冗余分析 |
二、长江经济带各省市投入冗余分析 |
第八章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一节 计量模型构建与指标选取 |
一、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分析 |
二、模型设定与数据说明 |
第二节 实证结果分析 |
一、长江经济带总体层面的实证结果分析 |
二、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三大区域实证结果分析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附录一 |
附录二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
(3)基于Nature和Science20世纪内容计量分析的科学发展态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1 选题目的与意义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3 研究思路及内容结构 |
4 难点、创新点及不足 |
第一章 科学的分类与计量的基础 |
1.1 科学分类的维度分析 |
1.1.1 科学的一维分类 |
1.1.2 科学的二维分类 |
1.1.3 科学的三维分类 |
1.1.4 科学的四维分类 |
1.1.5 科学的五维分类 |
1.1.6 科学的六维分类 |
1.2 科学分类的实证研究 |
1.2.1 国际标准学科分类体系 |
1.2.2 国际标准自然科学学科分类体系 |
1.2.3 国际实用信息资源学科分类体系 |
1.2.4 国际实用信息资源自然科学学科分类体系 |
1.2.5 结论与启示 |
1.3 计量指标的设定 |
1.3.1 资料来源 |
1.3.2 计量指标的确定与范畴 |
1.3.3 计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第二章 NATURE 1901-2000内容的计量分析 |
2.1 NATURE的综述 |
2.2 NATURE 1901-2000内容的计量分析 |
2.2.1 NATURE反映的基础科学发展态势 |
2.2.2 NATURE反映的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态势 |
2.2.3 NATURE反映的应用科学发展态势 |
2.2.4 与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比较分析 |
2.3 从NATURE反映出的20世纪科学发展态势 |
第三章 SCIENCE 1901-2000内容的计量分析 |
3.1 SCIENCE的综述 |
3.2 SCIENCE 1901-2000内容的计量分析 |
3.2.1 SCIENCE反映的基础科学发展态势 |
3.2.2 SCIENCE反映的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态势 |
3.2.3 SCIENCE反映的应用科学发展态势 |
3.3 从SCIENCE反映出的20世纪科学发展态势 |
第四章 NATURE和SCIENCE的计量结果比较分析及验证 |
4.1 总信息量的比较 |
4.2 NATURE和SCIENCE反映出的科学发展态势对比分析 |
4.2.1 基础科学发展态势对比分析 |
4.2.2 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态势对比分析 |
4.2.3 应用科学发展态势对比分析 |
4.2.4 与国内外对NATURE和SCIENCE相关研究的比较分析 |
4.3 NATURE和SCIENCE共同反映出的20世纪科学发展态势 |
第五章 20世纪科学发展态势分析 |
5.1 20世纪基础科学发展态势研究 |
5.1.1 20世纪生物学发展态势 |
5.1.2 20世纪化学发展态势 |
5.1.3 20世纪地球科学发展态势 |
5.1.4 20世纪数学发展态势 |
5.1.5 20世纪物理学发展态势 |
5.1.6 20世纪天文学发展态势 |
5.2 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态势研究 |
5.2.1 20世纪人类学发展态势 |
5.2.2 20世纪历史学及艺术与文学发展态势 |
5.3 20世纪应用科学发展态势研究 |
5.3.1 20世纪医学发展态势 |
5.3.2 20世纪工程技术发展态势 |
5.4 20世纪科学发展总态势分析 |
结束语 21世纪科学发展趋势 |
参考文献 |
附录1 NATURE 20世纪内容统计表 |
附录2 SCIENCE 20世纪内容统计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4)天津市科技查新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科技查新概述 |
1.3.1 科技查新的定义 |
1.3.2 科技查新业务范围 |
1.3.3 科技查新流程 |
1.3.4 科技查新的作用 |
1.4 科技查新发展现状 |
1.4.1 国外科技查新发展情况 |
1.4.2 国内科技查新发展现状 |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5.1 本文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天津市查新现状调研分析 |
2.1 查新机构基本信息 |
2.2 查新人员基本信息 |
2.3 数据库资源建设情况 |
2.4 查新业务具体情况 |
2.5 客户服务咨询与委托方式 |
2.6 机构内部管理情况 |
2.6.1 组织战略规划 |
2.6.2 查新工作流程 |
2.6.3 查新机构内部制度建设 |
2.6.4 查新人员培训情况 |
2.6.5 人员激励 |
2.7 机构间交流与合作情况 |
2.7.1 机构间资源共享情况 |
2.7.2 机构间人力资源交流合作情况 |
2.7.3 机构间业务交流合作情况 |
2.8 查新课题信息统计分析 |
2.8.1 查新课题总量统计分析 |
2.8.2 查新课题类型统计分析 |
2.8.3 查新委托单位类型统计分析 |
2.8.4 查新委托单位所属地区统计分析 |
2.8.5 查新课题检索范围统计分析 |
第三章 天津市查新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3.1 存在的问题 |
3.1.1 宏观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
3.1.2 微观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
3.2 对策与建议 |
3.2.1 宏观管理对策 |
3.2.2 微观管理对策 |
第四章 天津市查新机构间协同管理研究 |
4.1 协同理论研究 |
4.1.1 协同思想的由来及发展 |
4.1.2 协同的概念 |
4.2 企业间协同管理 |
4.2.1 企业间协同管理的概念 |
4.2.2 企业间协同管理运行机制 |
4.2.3 企业间协同管理内容 |
4.3 天津市查新机构协同管理模式 |
4.3.1 协同环境建设 |
4.3.2 天津市查新机构间协同管理组织结构建设 |
4.3.3 天津市查新机构间协同管理平台建设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教育部天津大学查新工作站数据库资源详细信息 |
教育部南开大学查新工作站数据库资源详细信息 |
天津市科技信息研究所查新中心数据库资源详细信息 |
(5)河北省农业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立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总结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创新点 |
1.4.1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2 论文创新点 |
2 农业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相关理论介绍 |
2.1 农业企业的基本理论 |
2.1.1 农业企业的界定 |
2.1.2 农业企业的类型 |
2.1.3 农业企业的特征 |
2.2 技术创新理论 |
2.2.1 技术创新的含义 |
2.2.2 技术创新的分类 |
2.2.3 技术创新的过程 |
2.3 技术创新模式 |
2.3.1 技术创新模式的含义 |
2.3.2 技术创新模式的类型 |
3 国内外技术创新模式实践 |
3.1 国外主要技术创新模式实践 |
3.1.1 美国技术创新模式 |
3.1.2 日本技术创新模式 |
3.1.3 美日技术创新模式借鉴 |
3.2 国内技术创新模式介绍 |
3.2.1 渐进性技术创新模式—“引进—吸收—创新” |
3.2.2 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模式 |
3.2.3 创新孵化器模式 |
3.2.4 自主创新模式 |
4 河北省农业企业技术创新障碍因素分析 |
4.1 河北省农业企业现状 |
4.2 影响河北省农业企业技术创新的障碍因素 |
4.2.1 农业企业规模障碍 |
4.2.2 农业企业技术障碍 |
4.2.3 农业企业创新人才障碍 |
4.2.4 农业企业资金障碍 |
4.2.5 农业企业管理障碍 |
4.2.6 农业企业技术创新意识障碍 |
4.3 农业企业与工商企业技术创新影响因素的差异分析 |
4.3.1 不同影响因素的分析 |
4.3.2 相同影响因素影响程度差异分析 |
5 河北省农业企业技术创新模式典型案例分析 |
5.1 河北绿岭果业有限公司概况 |
5.2 绿岭技术创新模式分析 |
5.2.1 走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之路 |
5.2.2 以商业资本为主的融资创新 |
5.2.3 经营管理创新 |
5.2.4 立体生态型农业发展 |
5.2.5 营销模式创新 |
5.3 绿岭技术创新模式总结 |
6 河北省农业企业技术创新模式选择及发展策略 |
6.1 河北省农业企业技术创新现状的SWOT分析 |
6.1.1 河北省农业企业技术创新内部环境分析 |
6.1.2 河北省农业企业技术创新外部环境分析 |
6.2 河北省农业企业技术创新模式选择 |
6.2.1 三种技术创新模式所需基本条件 |
6.2.2 河北省农业企业技术创新模式选择依据 |
6.2.3 河北省农业企业技术创新模式选择 |
6.2.4 河北省农业企业技术创新模式发展策略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历 |
致谢 |
附发表论文 |
(6)河北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论文主要内容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国外研究 |
1.4.2 国内研究 |
1.5 对相关研究的简要述评 |
2 研究的理论基础与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 产权基本理论 |
2.1.1 产权的内涵 |
2.1.2 产权的特征 |
2.1.3 产权的主要功能 |
2.2 林权内涵的界定 |
2.2.1 林权的概念 |
2.2.2 林权的要素构成 |
2.2.3 林权的基本特征 |
2.2.4 本文对林权及林权制度的界定 |
3 河北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历史背景 |
3.1 以巩固国家政权为目的的林地私有化 |
3.1.1 制度供给的原因分析 |
3.1.2 河北省林权制度改革政策及其效果分析 |
3.2 国家控制下的集体林地所有制 |
3.2.1 林地从私有到公有的国家制度供给原因分析 |
3.2.2 河北省林权公有化的政策变迁过程 |
3.3 林权公有化的成本与林权制度的改革 |
3.3.1 成本收益分析下的国家制度改革 |
3.3.2 林业承包经营制度的确立 |
3.4 现阶段林权制度改革 |
4 河北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现状及绩效 |
4.1 河北省基本林情 |
4.2 林权改革的目标和基本原则 |
4.3 林权改革的总体进程 |
4.4 林权改革的范围和主要内容 |
4.4.1 编制林地保护利用规划 |
4.4.2 明晰集体林业产权 |
4.4.3 依法进行林权登记并核发林权证 |
4.4.4 落实林权优惠政策 |
4.4.5 规范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流转 |
4.5 林权改革的初步成效 |
4.5.1 顺利完成编制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的任务 |
4.5.2 明晰林业产权与确权发证情况 |
4.5.3 群众造林、护林积极性提高 |
4.5.4 社会资金开始向林业聚集 |
4.5.5 促进了政府职能的转变 |
5 河北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
5.1 改革进展不平衡,林权改革主体积极性有待提高 |
5.2 存在历史遗留问题,确权发证工作困难 |
5.3 生态公益林补偿制度不健全 |
5.4 采伐限额管理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 |
5.5 林业融资困难,森林保险发展缓慢 |
5.6 林权流转机制不健全 |
5.7 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机构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
6 深化林权制度改革的政策取向 |
6.1 妥善处理林权改革运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
6.1.1 对林权改革主体进行行为激励,调动其积极性 |
6.1.2 充分发扬民主,依法确权发证 |
6.1.3 积极探索生态公益林管理机制 |
6.2 完善采伐限额管理制度 |
6.2.1 管严公益林,放活商品林 |
6.2.2 减少审批程序,加强审批监督 |
6.3 加强林业融资体制建设 |
6.3.1 加强林权证抵押贷款全面推广的环境建设 |
6.3.2 完善信用激励与约束机制,促进贷款资金良性循环 |
6.3.3 进一步完善贷款资金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
6.4 加强林业保险体系建设 |
6.4.1 加大国家对森林保险政策的倾斜力度 |
6.4.2 构建合理的森林保险经营体系 |
6.4.3 积极稳定的进行森林保险试点 |
6.5 规范森林资源资产流转体系 |
6.5.1 确立林地产权流转制度,建立森林资源产权市场体系 |
6.5.2 加强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管理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作者简介 |
致谢 |
附发表文章 |
(7)农业信息服务需求与供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简评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创新点 |
1.5 概念界定 |
1.5.1 信息 |
1.5.2 农业信息 |
1.5.3 农业信息服务 |
2 农业信息服务需求分析 |
2.1 农业信息服务需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2.1.1 农业信息服务需求主体 |
2.1.2 农户信息需求状态 |
2.1.3 农业信息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 |
2.2 农户信息行为及特征分析 |
2.2.1 农户信息行为规律 |
2.2.2 农户信息搜寻行为 |
2.2.3 农户信息选择行为 |
2.2.4 农户信息利用行为 |
2.3 农户信息需求的调查与分析 |
2.3.1 农户需要的信息类别 |
2.3.2 农户对各类农业信息的需求强度 |
2.3.3 农户获取农业信息的来源 |
2.3.4 农户获取农业信息的渠道 |
2.3.5 农户获取农业信息的限制因素 |
2.4 农户信息服务需求模型及分析 |
2.4.1 农户信息服务支付能力模型 |
2.4.2 农户信息服务支付意愿模型 |
3 农业信息服务供给分析 |
3.1 农业信息服务供给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3.1.1 农业信息服务供给主体 |
3.1.2 农业信息服务供给的一般环节 |
3.1.3 农业信息服务供给的影响因素 |
3.2 农业信息服务供给模式分析与评价 |
3.2.1 政府主导型供给模式 |
3.2.2 市场主导型供给模式 |
3.2.3 第三部门主导型供给模式 |
3.3 农业信息服务部门的调查与分析 |
3.3.1 农业信息服务部门人员基本情况 |
3.3.2 农业信息服务部门的工作条件和设备情况 |
3.3.3 农业信息服务部门的经费来源 |
3.3.4 农业信息服务部门的服务项目 |
3.3.5 农业信息服务部门获取信息的渠道 |
3.4 农业信息服务供给博弈模型及分析 |
3.4.1 地方政府与农户的博弈分析 |
3.4.2 信息服务中介组织与农户的博弈分析 |
4 农业信息服务供需均衡分析 |
4.1 农业信息服务供需均衡点运动的一般模型 |
4.2 农业信息服务供需低水平均衡的成因 |
4.2.1 农业信息服务有效需求相对不足 |
4.2.2 农业信息服务有效供给相对不足 |
4.3 农业信息服务供需高水平均衡的对策 |
4.3.1 合理界定和发挥政府在农业信息服务中的主导作用 |
4.3.2 加强农业信息标准化建设,完善信息共享机制 |
4.3.3 建立多元化的信息发布渠道,创新信息服务模式 |
4.3.4 培养农业信息专业人才,提高信息服务质量 |
4.3.5 加强宣传与教育培训,启动农民信息需求 |
5 结论 |
5.1 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 |
5.2 本文的不足及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农户信息需求调查问卷 |
附录B 农业信息服务部门调查问卷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历 |
致谢 |
附件 |
(8)河北省林业科研现状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访谈法 |
2.2.3 实地调查法 |
3 研究结果 |
3.1 河北省“十五”林业科研基本情况分析 |
3.1.1 河北省“十五”林业科研工作概况 |
3.1.2 2001~2005年河北省林业科研项目统计与分析 |
3.1.3 2001~2005年林业科研经费来源及使用情况分析 |
3.1.4 2001~2005年河北省林学论文的统计与分析 |
3.1.5 2001~2005年河北省林业科技成果及获奖成果的基本情况调查分析 |
3.2 河北省“十五”林业科研存在的主要问题 |
3.2.1 科研机构设置不合理,研究力量分散 |
3.2.2 科研项目小且分散,管理不规范 |
3.2.3 科研与生产脱节,没有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 |
3.2.4 科技储备不足,高水平成果缺乏 |
3.2.5 林业科研投入严重不足,科研条件差 |
3.2.6 林业科研团队实力弱,拔尖人才缺乏 |
3.3 河北省林业科研发展的战略目标 |
3.3.1 指导思想 |
3.3.2 总体目标 |
3.4 林业科研发展重点和优先领域 |
3.4.1 应用基础研究方面 |
3.4.2 应用研究方面 |
3.5 河北省林业科研发展的保障措施 |
3.5.1 加速林业科研创新体系建设 |
3.5.2 强化科研能力建设,不断提高林业科技持续创新能力 |
3.5.3 建立富有生机与活力的新型科研管理体制 |
3.5.4 增加科研经费,建立多元化的科技投入体制 |
3.5.5 加速人才培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科研队伍 |
3.5.6 加强对外科技交流与合作,不断提升科研水平 |
4 结论 |
5 讨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
作者简介 |
致谢 |
附录 |
(10)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育规律及运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的思路及论文框架 |
1.4 国内外研究动态与评价 |
1.4.1 国外合作社研究动态 |
1.4.2 国内研究动态 |
1.4.3 有关国内外研究评价 |
1.5 研究方法及主要创新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的对象和样本 |
1.5.3 主要创新点 |
2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基本理论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合作、合作社与合作制 |
2.1.2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
2.2 西方有关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基本理论 |
2.2.1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产生和发展的理论 |
2.2.2 新制度经济学制度变迁理论 |
2.2.3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内部运行机制的理论 |
2.3 马克思主义合作经济理论 |
2.3.1 马克思恩格斯的合作社思想 |
2.3.2 列宁斯大林的合作社思想 |
2.3.3 毛泽东有关合作经济的思想 |
2.3.4 马克思主义合作经济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 |
2.4 小结 |
3 国内外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历程及现状 |
3.1 发达国家农业合作社发展历程及其启示 |
3.1.1 发达国家农业合作社发展历程 |
3.1.2 发达国家农业合作社的发展现状 |
3.1.3 发达国家农业合作社长盛不衰的启示 |
3.2 新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历程 |
3.2.1 新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历史 |
3.2.2 改革开放后的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
3.3 回顾合作社发展史的若干启示 |
3.3.1 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应怎样对待农民问题 |
3.3.2 合作社的特点 |
3.3.3 家庭经营在合作经济中的作用 |
3.4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现状 |
3.4.1 总体数量稳中有升但对农户的带动力不强 |
3.4.2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类型多样 |
3.4.3 管理规范化程度逐步提高,但可持续发展能力弱的问题仍然比较严重 |
3.4.4 行业分布依托区域主导或特色产业、服务领域专业化 |
3.4.5 由盲目组建向有序发展转变 |
3.4.6 社员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满意度 |
3.4.7 中央政府扶持力度加大但地方政府行动滞后 |
3.4.8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促进农村改革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显 |
3.5 小结 |
4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育条件和制度变迁特征 |
4.1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育条件 |
4.1.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产生的制度基础 |
4.1.2 农民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是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产生的社会条件 |
4.1.3 农业生产专业化和市场化是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产生的经济条件 |
4.1.4 小农户与大市场的尖锐矛盾激发了农民合作的需求 |
4.1.5 农产品的市场特性是其产业基础 |
4.2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制度变迁特征 |
4.2.1 新中国建立后到改革开放前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制度变迁 |
4.2.2 改革开放后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制度变迁特征 |
4.3 小结 |
5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模式的选择 |
5.1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模式选择面临的问题 |
5.1.1 “依赖现有制度路径”和“自发重组”之间的选择 |
5.1.2 专业合作社和综合合作社的选择 |
5.1.3 “龙头企业+农户”和“龙头企业+协会+农户”的选择 |
5.2 本章小结与结论 |
5.2.1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模式的选择原则 |
5.2.2 结论 |
6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阶段 |
6.1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历程分析 |
6.1.1 初期的自发组织阶段 |
6.1.2 中期的快速发展和逐渐解散阶段 |
6.1.3 进入21世纪以来的稳定发展阶段 |
6.2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阶段分析 |
6.2.1 起步阶段 |
6.2.2 成长阶段 |
6.2.3 企业化阶段 |
6.3 本章讨论及总结 |
6.3.1 对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阶段的判断 |
6.3.2 关于“规范化”和“紧密型联合”问题 |
6.3.3 关于企业化问题 |
7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产权运行机制 |
7.1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产权运行机制现状 |
7.1.1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产权结构现状 |
7.1.2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产权组织形式现状 |
7.2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产权运行机制的构建 |
7.2.1 合作社社员资格与产权安排 |
7.2.2 合作社资本结构与产权安排 |
7.2.3 合作社的债务承担问题 |
7.3 小结 |
8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利益分配机制 |
8.1 中国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利益分配机制现状 |
8.1.1 多样性 |
8.1.2 不规范性 |
8.1.3 制度约束有待完善 |
8.2 中国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利益分配机制原则 |
8.2.1 遵守国际合作社联盟规定的利益分配机制原则 |
8.2.2 适合中国国情原则 |
8.3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利益分配方式类型 |
8.3.1 社员按不同身份区别对待 |
8.3.2 理事会成员与社员区别对待 |
8.3.3 分配比例基本固定,以利润返还为主、股利分红为辅 |
8.3.4 分配比例固定,以股利分红为主、利润返还为辅 |
8.3.5 总结及讨论 |
8.4 政策建议 |
8.4.1 出台统一的利益分配机制,规范合作社利益分配行为 |
8.4.2 制定相关会计制度,培训合作社会计人员 |
8.4.3 加强监督机制 |
8.5 小结 |
9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组织管理机制 |
9.1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组织结构现状分析 |
9.1.1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组织结构分析 |
9.1.2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组织结构存在的问题 |
9.2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组织结构设计 |
9.2.1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组织结构的设计原则 |
9.2.2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组织结构的设计 |
9.2.3 不同类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部门设置 |
9.3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风险监管机制 |
9.3.1 风险监管机制的目标 |
9.3.2 风险监管机制的构建 |
9.4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文化建设 |
9.4.1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文化建设的内涵和结构 |
9.4.2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文化建设的原则 |
9.4.3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文化建设对策 |
9.5 小结 |
10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经济行为分析 |
10.1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内部运行机理分析 |
10.1.1 运行机理分析模型及其运算 |
10.1.2 分析 |
10.1.3 主要结论 |
10.2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外部经济行为分析 |
10.2.1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生产、交换和消费行为 |
10.2.2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资源配置行为 |
10.2.3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风险规避行为 |
10.3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绩效 |
10.3.1 经营绩效 |
10.3.2 市场效率 |
10.4 小结 |
11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影响因素评价及其实证分析 |
11.1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影响因素分析 |
11.1.1 外部影响因素 |
11.1.2 内部影响因素 |
11.2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实证分析 |
11.2.1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 |
11.2.2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影响因素的评价方法 |
11.2.3 河北省典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实证分析 |
11.3 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壮大的对策 |
11.3.1 开拓市场 |
11.3.2 扩大规模 |
11.3.3 使用和推广新技术 |
11.3.4 培养组织成员的合作能力 |
11.3.5 政府对于农民合作事业的扶持 |
11.4 小结 |
12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政策研究 |
12.1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应坚持的原则 |
12.2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政策的战略选择 |
12.2.1 战略选择 |
12.2.2 几个重要政策的把握 |
12.2.3 不同成长阶段采取的不同政策 |
12.3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政策建议 |
12.3.1 提供制度供给 |
12.3.2 政府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领域 |
结束语 |
1. 主要结论 |
2. 对策建议 |
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件1 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调查问卷 |
个人简介 |
一、个人墓本情况 |
二、在读博士生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附:发表文章 |
四、《林业科技管理》2003年总目次(论文参考文献)
- [1]北京市野生动物栖息地的综合价值计量与应用研究[D]. 丁佳颖.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2]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评价、利用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D]. 冯斐.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8)
- [3]基于Nature和Science20世纪内容计量分析的科学发展态势研究[D]. 王保红. 山西大学, 2013(12)
- [4]天津市科技查新管理研究[D]. 苏光兵. 天津大学, 2011(06)
- [5]河北省农业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研究[D]. 赵海民. 河北农业大学, 2008(08)
- [6]河北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研究[D]. 高立英. 河北农业大学, 2008(08)
- [7]农业信息服务需求与供给研究[D]. 雷娜. 河北农业大学, 2008(08)
- [8]河北省林业科研现状与对策研究[D]. 戈晓立. 河北农业大学, 2007(06)
- [9]14种农业科学刊物栏目设置情况调查[J]. 崔明珠.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04(01)
- [10]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育规律及运行机制研究[D]. 赵慧峰. 河北农业大学, 20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