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20世纪西方叙述理论的发展特点和趋势(论文文献综述)
梁小勇[1](2021)在《基于历史叙述的中学历史教学实践研究》文中提出
黄丽贤[2](2020)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国文学史教材编写趋势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918年,周作人编写的《欧洲文学史》问世,外国文学史教材的编撰自此便开始备受关注,但以往的相关研究鲜见探讨现代化进程如何影响外国文学史教材编写。为此,本文借助教育学相关理论,以改革开放至今的多部经典外国文学史教材的编写为个案,并以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为背景,对比梳理多部教材的异同,重点探讨现代化进程与其编写趋势的关系,主要包含不同时期政治、文学、教育及伦理价值等方面不同程度的影响。全文共分为七章节,第一章为绪论部分,阐明本文的研究缘由,界定相关概念,说明研究目的、研究内容、研究意义及方法,厘清本研究总体思路。第二章综述外国文学史教材编写研究情况,并对我国外国文学史教材编写进行溯源。第三章为理论基础,以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为根据,为外国文学史教材编写提供科学指导方针。第四章探讨1978-1984年外国文学史教材编写的初步探索。改革开放拉开了中国新面貌的帷幕,这一时期几部外国文学史教材在“左倾”风潮转向“实事求是”思想的过渡中初试锋芒,对比这几部教材的同异之处,就那一时期现代化进程的政治、教育、文学及伦理价值背景如何影响外国文学史教材编写进行叙述。第五章探究1985-1999年外国文学史教材编写多元化的趋势。这一时期几部外国文学史教材在繁荣的文化、活跃的思想中褪去文革色彩,开始走向多元,依据教育学理论分析几部教材编写的进步与不足之处,并论述在改革开放进一步推进下政治、教育、文学及伦理价值现代化对教材编撰的影响。第六章考察2000-至今外国文学史教材编写多元的深化与推进。新世纪几部外国文学史的编撰趋势在新的世界格局、新的挑战中日新月异。以教育学理论为根据,探讨几部新世纪外国文学史编写嬗变的异同点,并阐明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教育、文学、伦理价值等方面演变对外国文学史教材编写的影响趋势。第七章为结语,阐述本研究的发现、不足和对未来研究的展望。归纳总结本研究发现,在此基础上提出适当建议。基于史料分析和案例对比研究,本研究认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外国文学史编写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1978-1984年,新时期之初的外国文学史教材种类少、阶级特色鲜明。现代化进程中依然是政治主导,教育、文学和伦理价值观现代化的推进相对滞后,相应的外国文学史教材中政治色彩显着,其教育性、文学性和传授伦理价值的功能等被忽略。第二阶段为1985-1999年,这一时期现代化建设已取得不小成果,占主导的政治现代化逐渐让位于文学现代化,教育和伦理价值观在现代化建设中也紧跟步伐。文学理论空前繁荣、教育的革新和伦理价值的多元化使得这一时期外国文学史教材种类多样、内容丰富,而且教材属性凸显,但教材编写理念和内容较之文学研究领域相对滞后,与具有中国特色的外国文学史研究仍有差距。第三阶段为2000-至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不断推进,我国外国文学教材编写的多元化不断深化与稳定,信息化和多样化显着,这里的多样化涉及内容、编写形式及呈现方式的多元化。教材编写较之文学研究领域的研究延时性愈发不明显,但距离成熟的中国特色外国文学史教材仍有一定差距。
孙景鹏[3](2020)在《中国现代散文叙述学的探索性建构》文中指出“叙述”是语言艺术掌握世界的一种基本方式。中国现代散文叙述学是专门探讨中国现代散文“叙述”问题的一门尚未成形、有待建构的学问。本文的写作初衷就是试图建构中国现代散文叙述学。为此,笔者在通读中国现代散文经典作品的基础上,综合采用叙述学、文体学、阐释学等研究方法,围绕“谁在叙述、怎么叙述”的基本问题,从现代散文叙述艺术的发展实际出发,从“叙述主体”“叙述角度”“叙述形态”“叙述语言”“叙述方式”五个方面展开论述,努力把文本细读、叙述分析和理论阐释较好地结合起来,着重辨析和概括现代散文叙述的特点和特长,从中总结和建构出初步的中国现代散文叙述学。散文叙述学首先要解决“谁在叙述”的问题。“叙述主体”主要探讨散文作者、叙述者与叙述主体的复杂关系、组合形态和叙述功能。中国现代散文的叙述主体大致有作者、叙述者以及作者与叙述者合体三种常见的形态,相应形成自叙、分叙、合叙三种叙述模式,叙述主体意识也有理性、感性和潜意识层面诸因素的错综交融。散文叙述学还要着重解决“怎么叙述”的问题,包含叙述角度、叙述形态、叙述语言和叙述方式等主要问题。“叙述角度”探讨叙述人称、叙述视角和叙述聚焦三个问题,着重辨析散文叙述的观察方式与思维特点;现代散文以第一人称、限知视角和内聚焦的叙述为主,也善用其他人称、视角和聚焦方式。“叙述形态”涉及叙述结构、叙述顺序和叙述节奏,着重解决散文谋篇布局、组合有序的章法问题。“叙述语言”探讨现代汉语与散文变革的相互关系,辨析现代汉语散文现代性、民族性和个人性的话语特色,以及闲话体、对话体、独语体、训导体等主要语体的叙述特点。“叙述方式”则探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等具体表达方式的组合交融关系,以及记叙类、抒情类、议论类三类散文的叙述特色。从叙述学的角度入手,对中国现代散文展开具体研究,不仅能发现散文研究的一系列新问题,而且能开拓散文研究的新景观,推进散文研究的细化、深化和学理化,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高珊[4](2020)在《余华长篇小说的不可靠叙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由美国学者韦恩·布斯首次提出的重要叙述策略“不可靠叙述”,引发了学界普遍的研究热潮,深刻影响了中国新时期的小说研究。以余华为代表的新时期小说作家,在其作品中展现出多种形态的不可靠叙述。本文尝试以余华的长篇小说为研究对象,对其文本中的不可靠叙述进行系统归纳和深入探讨。本文着重借助韦恩·布斯和詹姆斯·费伦主张的“不可靠叙述”理论,遵循“隐含作者规范”,结合余华的五部长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喊》《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兄弟》《第七天》,从事实/事件轴上的错误/不充分报道、价值/判断轴上的错误/不充分判断、知识/感知轴上的错误/不充分解读这三个层面进行文本剖析。在审美效果方面,本文在布斯提出的“反讽效果”基础上,深入探究了余华小说中“不可靠叙述”带来的“距离效果”和“认同效果”,即“陌生化效果”和“同情效果”。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对三种阅读效果进行条分缕析。最后,总结探讨了不可靠叙述在余华长篇小说中的价值和启示。作品中“隐含作者”的价值取向是余华本人创作观的投射,从而最大限度地使小说内容和人物特色接近现实,鼓励人们在遭遇人生悲剧和苦难时,用积极、乐观、勇敢的态度面对生活,这也就实现了作者的创作意图。此外,“不可靠叙述”广泛存在于新时期小说中,为文学史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同时,“不可靠叙述”也存在自身的局限性,亟待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不可靠叙述的存在,不仅在美学意义上实现了小说形式与内容的统一,而且充分调动了读者积极性、创造性和想象力,大大拓展了文本解读空间。
孔庆荣[5](2019)在《“叙事干预”视角下清末民初小说叙事的转型研究》文中提出清末民初,随着小说文学地位的提升,传统章回体小说的叙事模式也发生了转型,这一变化的成因、动力、特点及影响尚需作进一步研究。本文将“叙述者”这一功能性人物作为研究小说叙事模式变化的切入点,通过叙述者进入文本内部,在“叙事干预”视角下研究叙述者主体性在文本中的作用,进而描述文本内部的运行机制。叙述者对文本的操纵被称为“叙事干预”,是叙述主体对叙事行为和叙事策略实施的影响,是小说主题建构、文本意义生成以及修辞效果提升的重要手段。叙述者既是叙述的主体,也是“叙事干预”的主体,是开展小说叙事模式研究的重点,有丰富的学理内涵和外延,有助于研究者进入复杂的文本世界研究小说的形式特征和叙述者主体性的呈现方式,对于小说的组织结构、运行规律和形式美学有较强的解释力。宏观而言,整个文本都是叙述者实施干预后的结果;微观来说,叙述者对叙事视角、叙事交流、叙事结构、程式化特征以及评论性话语等都可以实施操控。叙事文本是叙述者对故事素材实施操控后的一种呈现方式,蕴含着叙述者的叙事动机、修辞意图和伦理立场。本文以清末民初的小说文本为研究对象,以叙述者的干预行为为研究重点,聚焦小说的形式特征及变化规律,将小说叙事模式的变化与社会历史语境相勾连,综合考虑小说界革命、出版业发展以及小说翻译活动的影响,避免文本的阐释陷入机械教条的符号分析中。同时,基于“叙事干预”的宏观分析模型和微观分析模型,研究“叙事干预”的对象、干预方式和干预意图特点,具体分析小说的叙事视角、叙事交流、叙事结构、叙述者评论以及译者干预等方面的特点,分析这一特殊时期小说文本复杂的形式特征。本文主体结构分为第1章、第2-6章、第7章三个单元,分别完成了清末民初小说叙事转型背景和转型研究现状的概述、以“叙事干预”透析清末民初小说叙事转型的五个向度、借助典例进行主题示范和合理性加强这三项任务,研究发现最终指向“叙述权力的自我限制”和“叙述权力的自我张扬”两个方面的文本特征。研究认为,这两个文本特征既相互对立又有机统一,体现了叙述者主体性的复杂变化以及小说文本在变与不变之间的矛盾和张力,反映了小说从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转变的过渡期状态。通过叙述者进入文本内部分析小说的形式特点,已经触及小说内部的运行机制和自足性特点,有助于更好的分析小说文本的结构特征。关于“叙述权力的自我限制”,叙述者主要通过两种途径来实现:一是视角变换意识,通过全知视角向限制视角的转变,叙述者从无所不知变为有所不知,突出了人物在文本中的主体意识,实现了叙述权力的自我限制;二是改变叙事交流模式,逐步淡化叙述者的说书人痕迹,叙述者和受叙者的程式化交流模式出现了变化,另外丰富了人物话语交流模式,大量使用自由直接引语、自由间接引语、无引导性对话等话语模式,极大丰富了语言的表现力、语义密度和情感传递效果,有助于突出人物在场感、弱化叙述者声音、制造语境压力,较好地实现了叙述者个人身份的隐藏以及叙述权力的自我限制。关于“叙述权力的自我张扬”,叙述者主要通过三种途径来实现:一是改变叙事结构,叙述者将“空间结构”与“时间结构”结合,突出叙事结构的时空特点;通过预叙、倒叙、插叙、补叙等多种形式改变时间结构的因果关系和顺序关系,通过构建人物线和主题线来创设叙事空间;通过缀段式结构和分层叙述实现叙述进程的纵向发展,在横向与纵向两个维度上建构了典型的叙事结构。二是突出了对“故事”和“话语”的评论,叙述者以评论作为重要的干预手段,对故事情节、故事人物、故事主题以及叙事本身进行评论性干预,凸显了叙述者的价值观倾向、伦理意图和元叙述意识,实现了叙述权力的自我张扬。三是凸显译者的主体性,译者是小说翻译过程中再叙事的执行者,译者通过对叙事主题、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叙事语言的“干预”,使翻译小说的叙事模式更加符合译入语文化规范、读者的文化背景和阅读习惯,形成了这一时期翻译小说特殊的文本特征,对创作小说的叙事模式带来了明显影响。综上所述,清末民初小说的叙述者对叙述权力既有自我限制,也有自我张扬。整体而言,叙述者的主体意识是比较突出的,反映了传统小说在这一特殊时期复杂的文本特征。清末民初的小说处于古代形态向现代形态过渡的中间地带,期间既有叙事传统逝去的尾声,又融入了现代小说的质素;既有对传统叙事模式的传承、激活、创新,又有对西方现代小说叙事技巧的学习、借鉴、应用。可以这样说,清末民初是中国小说叙事发展进程中的关键阶段,在中西文化的相互激荡下,章回体小说的叙事模式逐渐式微;翻译小说的叙事技巧激发了中国小说叙事传统中被时间遮蔽的部分,限制叙事、心理叙事、倒叙叙事、自由直接引语等传统小说中非主流的叙事技巧在这一时期被激活,使用频率日趋增高,赋予了传统小说新的生命力;现代思想、法理精神、民主意识等叙事主题逐渐成为这一时期小说主题关注的重点。研究清末民初小说叙事模式变化的表现、成因及发展趋势,有助于丰富中国小说的“叙事诗学”,进一步指导小说的创作实践,因此本文的研究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研究认为,西方小说的叙事技巧参与了这一时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型,影响了小说转型的路径、方式和趋势,与中国小说自身传统共同推动了小说叙事模式的发展、变化乃至转型。西方叙事实践让中国叙事诗学的建构和发展有了参照和对比的范式。清末民初作为中国现代小说的发轫阶段,叙事理论的发展和小说的创作实践都呈现出传承与创新共存的过渡期特征,传统小说在故事层面和话语层面的现代化特征逐步凸显,中国小说叙事的理论研究和创作实践自此走上了现代化道路。
季念[6](2019)在《论《伦敦新闻画报》中的晚清中国人形象(1842-1876)》文中指出1842年5月14日在伦敦创刊的《伦敦新闻画报》,是世界上第一份成功地将新闻与图像有机结合,实现文学与艺术“联姻”的周刊。它从创刊之日起,就对中国和中国人形象给予了高度关注。创刊后仅20天,即刊载了关于中国人的专题报道《中国的道光皇帝》。到1876年,其报道的中国人形象几乎涉及了晚清中国社会的各个阶层、各种职业。《伦敦新闻画报》在这三十多年中塑造的晚清中国人形象既丰满多样又极具典型性,对英国中产阶级读者乃至大英帝国臣民关于晚清中国人形象的认知产生了重大影响。在《伦敦新闻画报》的中国人形象报道中,用力最勤、着墨最多、关注度最高的无疑是在晚清社会占据统治地位的皇帝高官。就皇帝而言,《伦敦新闻画报》报道了道光皇帝、咸丰皇帝和同治皇帝,并将他们置于晚清战乱不断、动荡不安的社会背景下加以观照,表现了道光皇帝强撑危局的艰难,咸丰皇帝苦心维持的不易,同治皇帝作为符号象征的无奈。就高官而言,它报道了耆英、斌椿、叶名琛、广州行商及其他官员群像,描绘了耆英在外交活动中的善变形象,表现了斌椿作为“中土西来第一人”的开放包容个性,浓墨重彩地对叶名琛进行了污名化。当然,《伦敦新闻画报》虽然格外重视皇帝高官,但其报道的中国人形象并不局限于此。它还报道了形形色色的下层人形象。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中国军人和中国百姓。就军人形象而言,它描绘了遇敌溃逃、英勇顽强、唯利残忍等不同类型的军人;就中国百姓而言,它表现了堕落麻木、礼貌友善、吃苦耐劳等不同品质的中国百姓形象。《伦敦新闻画报》中的晚清中国人形象丰富而生动,这既得益于该报图文结合的特色,更得益于该报高超的艺术表现手法。首先,在图像与文字的互释、互补与悖离中,增强了人物形象的直观性、可感性和性格张力。其次,通过新闻观察者的叙述、新闻当事人的叙述、嵌套性叙述等多重叙述主体的透视,增强了新闻故事的真实性与完整性,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实与生动。再次,记者、画家将新闻背景与事实巧妙结合,或利用新闻背景阐明新闻事实,或利用新闻背景烘托新闻事实,不仅使画报中的中国故事与中国人形象更加完整,而且有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中国故事与中国人形象。《伦敦新闻画报》中的晚清中国人形象,作为一种西方视野中的“他者”形象,既非现实生活中中国人形象毫不走样地再现,也非西方人凭空想象的产物。它是记者在中国民间游历、战地目击、受传闻影响等亲历中国的印象,也是西欧对中国人美化性想象与丑化性想象的延续,是西欧社会集体想象的产物;在它身上体现了大英帝国意识形态与媒介使命的混合,杂糅了商业利益至上与新闻客观、不列颠民族优越与新闻中立、中产阶级定位与新闻写实等矛盾对立的因素。《伦敦新闻画报》中的晚清中国人形象书写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首先,它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它曾影响了西方社会对中国人的认识和其他画报对中国人的关注,并提供了中国人形象研究的新参照物。其次,它具有较强的审美意义。它拓展了图文并重的审美空间和新闻画报的表现范围,提升了新闻画报的艺术品位。再次,它具有很强的当代价值。它既为当代社会观察和评价外国媒体中的中国人形象提供了视野,又为当代中国媒体报道外国人形象提供了启示,还对提升当代中国画报的图文艺术水平和质量提供了借鉴。
李卉[7](2019)在《詹姆斯·费伦的不可靠叙述理论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叙事学的发展,近三十年来不可靠叙述理论从提出到专题研究,都已经构建出较为完整的体系,涉及面也非常广泛。但是,在不可靠叙述理论发展过程中也存在对不可靠叙述这一概念模式化、程序化的理解,导致将可靠与不可靠叙述看作是绝对对立的。詹姆斯·费伦作为后经典修辞叙事学的代表人,在前人的基础上再次对不可靠叙述理论进行探讨和拓展。本文对费伦不可靠叙述理论的研究就是要回来重新思考不可靠叙述理论中某些早已盖棺定论的问题,以得到新的收获。不可靠叙述理论是从二十世纪进入大家的视野,但是不可靠叙述现象由来已久。本文从传统文学观念的转变发掘不可靠叙述出现的原因,理清不可靠叙述理论从经典叙事学到后经典叙事学所经历的历程,分析、总结不可靠叙述理论从产生到发展高峰所解决的问题以及出现的新顽症。力求对不可靠叙述有整体性的把握,进而深入分析费伦不可靠叙述理论。致力于将费伦的不可靠叙述理论放入他的整个叙事理论体系中分析,并与其他叙事学家的不可靠叙述理论进行比较,力求深入理论,全面了解理论,挖掘理论的创新点,总结理论的不足之处。对费伦不可靠叙述的研究不可避免地关联到叙事学理论中的诸多概念和理论,如“隐含作者”、“同故事叙述”、“固定视角”、“双声话语”、“作者的读者”、“伦理取位”等等。本文主要从不可靠叙述的核心概念“隐含作者”,不可靠叙述分类,不可靠叙述实施的策略及其阅读生成等几个方面对费伦的不可靠叙述理论展开论述。费伦不可靠叙述理论首先是强调“隐含作者”存在的必要性,将不可靠叙述策略归为话语层面。但是他突破形式主义的局限,将“作者的读者”、“伦理取位”拉入不可靠叙述,认为不可靠叙述进程表现为动态循环。费伦提出判断叙述者可靠性问题的方法,以及不可靠叙述产生的修辞效果的分析也是颇具见地。
丁萌[8](2019)在《石黑一雄长篇小说中的不可靠叙述》文中指出石黑一雄习惯以第一人称叙述者组织小说,“我”主导叙事的同时,也将叙事引向不可靠,如叙述者的“自我欺骗”。不可靠叙述是进行心理防御、创伤修复的途径,也是隐含作者透视创伤个体、人类命运的隐含表达。石黑一雄也习惯以“回忆”架构小说,将人物的感情经历、心理图式、判断感知等,镶嵌至回忆型叙述中,将原本明晰的时空界限、故事原貌打乱与重新组装,在接受体验上设置了障碍,使原本可靠的叙事单元变得不再可靠。“记忆、时间与自我欺骗”是石黑一雄小说的风格,也是不可靠叙述的典型特征。运用不可靠叙述理论,能解释石黑一雄笔下叙述者何以成为不可靠叙述者,能看清以回忆为代表的特定叙述方式如何将文本引向不可靠,更能明晰石黑一雄如何通过不可靠叙述表达对创伤的探索、命运的慰藉以及人类的关怀。引言提出本文的核心问题、研究目标与研究意义,进而在梳理海内外石黑一雄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总结哪些方面存在不足。在此基础上阐明研究思路、特色、方法与创新之处,对相关术语进行简要的界定。第一章聚焦叙述者的表现形态。石黑一雄笔下的叙述者多为第一人称叙述者,且“我”在不同程度上存在欺骗、隐瞒、伪装等行为,进而混淆文本事实报道,偏离隐含作者的规范,产生不可靠叙述,这与布斯对“不可靠叙述”的判断相吻合,而且石黑一雄也承认,他笔下的叙述者是不可靠叙述者。他的七部长篇小说,有五部是以稳定的第一人称视角来组织小说,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不可靠”,具体来讲表现为四种形态:“错位型”“伪装型”“代理型”与“主体消解型”,在不可靠叙述者背后实则蕴藏着隐含作者的严肃思考。第二章聚焦隐含作者特定的叙述方式。对叙述者的分析,落脚于直观表现形态,聚焦故事层。对叙述方式的分析,落脚于叙述者通过何种手段来展开不可靠叙述,聚焦叙述层。叙述方式一个包含颇广的概念,为避免歧义,我们作以下界定:一、叙述方式是叙述者在叙述行为上必须依托的叙事技巧;二、叙述方式起到了串联故事、支撑文本的骨架作用。三、叙述方式彰显了石黑一雄本人独特的作家风格。在石黑一雄的小说中,特定的叙述方式是叙述者展开不可靠叙述的工具,是作者谋篇布局不可或缺的手段。回忆就是石黑一雄组织小说必不可缺的叙述方式,回忆会打乱时空与事件的逻辑顺序,将叙述引向不可靠,具体表现为“信息过滤”“对象嫁接”“时空转移”。“回忆型叙述”之外,在叙述方式上还存在“复调型叙述”与“存在主义式叙述”。复调在于声音的多元、对立与交流,具体表现为《被掩埋的巨人》中叙述视角的修辞交流,政治意识形态的对位;存在主义叙述在于叙述方式的荒诞性,荒诞背后却蕴含着对生存、创伤愈合的求索,具体表现为《无可慰藉》中对荒诞的面具揭示:“时间蔓连”“空间缝合”与“狂欢化”,在荒诞背后亦则表达了隐含作者对自我突破与创伤修复的思考。第三章聚焦文本对理论的拓展。不可靠叙述者、叙述方式的存在,丰富了小说在艺术风貌的呈现、隐含主题的表达,同样,小说也为不可靠叙述理论提供了文本参照。在一二章我们简要分析了叙述者表现形态、特定叙述方式对不可靠叙述理论的拓展,在此我们立足于理论系统中的其他要素,探究石黑一雄的小说对不可靠理论系统进行了怎样的拓展。首先,不可靠叙述的功能是反讽,当不可靠叙述者成为反讽对象,于读者生成审美观照。同时,反讽在指向叙述者时,会发现叙述者的不可靠来源于创伤体验,将反讽指向处于家庭与时代中的个体,审美观照之外,分别获得家庭层面的伦理观照与时代层面的历史观照。其次,石黑一雄的小说在叙述距离上,即作者的读者与叙述者的距离,呈现出一种契约型转向;再次,传统的不可靠叙述,在视角、人称上都是固定的,石黑一雄笔下的叙述者,既有固定的第一人称叙述、稳定的聚焦视角,也有第三人称叙述、不稳定的聚焦视角,同样产生了不可靠叙述,丰富了我们对理论的认知。结语部分总结了不可靠叙述与石黑一雄之间的关系:一、叙事选择与作家风格的呈现;二、观察世界与体慰生命的方式;三、地理基因对作家的文化建构。最后得出结论:不可靠叙述是石黑一雄的风格、标签,不探究其中的不可靠,就无法了解文本的深层含义、作家独具一格的叙事特色,也就不能理解作家设置了怎样的一道深渊。同时,不可靠叙述又是作家传递声音的工具,如何聆听作家的声音,感受石黑一雄作为国际主义作家的人文关怀,才是读者从其小说中汲取的慰藉与温暖,才是石黑一雄小说的真正价值所在。
王政勋[9](2019)在《媒体融合时代中国文博类电视节目创新策略研究 ——以《国家宝藏》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历史文物是社会进步的历史见证,是人类社会在社会发展各个阶段智慧的结晶。文博类电视节目以历史文化为根基,是文化类电视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展现历史文明的重要载体。然而,当下多数文博类电视节目尚停留在具有固定程式的栏目化阶段,导致节目形态陈旧、互动性表现不充分、新媒体资源利用不足、节目内涵挖掘不够以及新媒介技术欠缺等问题。自2017年起,我国电视荧屏上涌现出一批如《国家宝藏》、《如果国宝会说话》等独具特色的文博类电视节目,它们的出现使原本沉寂的文博圈变得火热起来。这些节目受到关注的现象背后,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反思:在当下瞬息万变的媒体融合时代,传统文化、传统品牌如何突出重围,探索出一条与时代紧密贴合,与自身定位不背离的具有普遍使用效果的创新途径。本文以《国家宝藏》节目为研究案例,探讨我国文博类电视节目发展的现状和问题,运用电视叙述学理论,通过文本分析、问卷调查等方法来探究文博类电视节目的创新策略,正文一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对媒体融合时代下文博类电视节目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并对研究所涉及的相关理论进行了阐释;第二章对文博类电视节目的发展进行了历时性梳理,以中国电视节目发展史为背景总结出文博类电视节目发展的各个阶段,并对各个阶段节目的特点进行归纳,指出了媒体融合时代下文博类电视节目广泛存在的问题,最后对研究所选案例《国家宝藏》节目进行了简要介绍;第三章主要通过电视叙述理论对《国家宝藏》的节目内容进行了文本分析;第四章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了解我国文博类电视节目的受众需求以及他们对《国家宝藏》节目的认可情况;第五章立足于实证研究和文本分析为文博类电视节目的创新提出对策建议。研究结论方面,本文从节目形式、节目内容、节目制作和营销传播四个层面对文博类电视节目提出优化建议。其中,节目形式上要注重多种节目形态的融合;节目内容上应对文物进行甄别与选择,使内容更加贴合节目主旨;节目制作层面上,文博类节目要注重细节与历史实际的契合度,注重新技术的运用,以及在制作中后期人员应具有良好的音乐意识;在节目营销传播层面,应增强节目的互动性,运用时下流行的短视频进行节目宣传,在节目的推广中还可以利用名明星效应增强宣传效果,此外,开发节目衍生产品也是一种值得尝试的节目营销策略。
陈新[10](2019)在《文学理论与史学理论——海登·怀特研究在中国(1987-2018)》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中国,有关海登·怀特的学术研究主要在两个领域中进行:文学理论和史学理论(包含历史哲学)。本文旨在对怀特思想在中国的接受史进行一些分析。1987年,北京大学比较文学家杨周翰教授首次关注到怀特的思想,自此,杨周翰及其学生盛宁对怀特的文学理论进行了介绍、翻译与研究。他们认为怀特是"新历史主义文化批评学派"的重要代表。他们对于怀特在文学与历史、虚与实的关系方面,以及话语比喻理论方面,给予了特别的关注。就新历史主义而言,怀特的确是一位重要学者。然而,与那些被介绍到中国的大量海外文学理论家相比,怀特的影响相对还比较小。怀特在中国史学理论界的重要性和地位,要远甚于他在文学理论界的重要性和地位。1999年,笔者开始对怀特的思想进行系统阐述,并于2004年翻译出版了怀特的代表作《元史学:19世纪欧洲的历史想象》。自此,中国的史学理论研究开始受到了以怀特和安克斯密特为代表的历史叙事与历史表现研究的影响。许多中国史学理论领域的学者认为,怀特和安克斯密特是后现代主义史学理论家,并相信在过去20年间,正是他们为中国的史学理论研究带来了巨大冲击。不少中国史家把怀特列为他们的研究对象,支持、反对或修正怀特的思想。更多的研究者也会在涉及史学理论的研究中或多或少地引用怀特。据此,可以说,怀特成了当代中国史学理论研究中不可绕过的人物。通过分析过去31年间中国有关怀特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了解到,他在文学理论与史学理论领域内对中国学术界的影响。这种影响形成的趋势,现阶段仍然在扩散过程中。
二、论20世纪西方叙述理论的发展特点和趋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20世纪西方叙述理论的发展特点和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国文学史教材编写趋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概念界定 |
1.2.1 现代化 |
1.2.2 外国文学 |
1.2.3 教材与教科书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教材编写与教材研究 |
2.2 改革开放以来外国文学史教材研究 |
2.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国文学史教材编写的历史分期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3.1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
3.2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 |
3.3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第四章 1978-1984外国文学史教材编写:反思与调整 |
4.1 改革开放初期外国文学史教材编写的现代化背景 |
4.1.1 政治的拨乱反正 |
4.1.2 文学的正本清源 |
4.1.3 教育的补偏救弊 |
4.1.4 伦理价值观的矛盾与醒悟 |
4.2 1978-1984外国文学史类教材 |
4.2.1 单一的外国文学史教材 |
4.2.2 改革开放初期初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评价 |
4.3 1978-1984:现代化进程中的外国文学史类教材编写反思 |
第五章 1985-1999外国文学史教材编写:多元格局的形成 |
5.1 改革开放中后期外国文学史教材编写的现代化背景 |
5.1.1 政治的民主改革 |
5.1.2 伦理价值观的个人倾向 |
5.1.3 文学的百家争鸣景象 |
5.1.4 教育的自主革新 |
5.2 1985-1999外国文学史教材 |
5.2.1 趋于多样化的外国文学史教材 |
5.2.2 改革开放中后期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评价 |
5.3 1985-1999:现代化进程中的外国文学史类教材编写反思 |
第六章 2000-至今外国文学史教材编写:多元格局的深化 |
6.1 新世纪外国文学史教材编写的现代化背景 |
6.1.1 政治的中国特色建设 |
6.1.2 教育的创新意识与国际意识 |
6.1.3 文学的多元共融趋势 |
6.1.4 伦理价值观的全球化视野 |
6.2 2000-至今外国文学史教材 |
6.2.1 重点各异的外国文学史教材 |
6.2.2 不断再版的外国文学史经典 |
6.2.3 新世纪至今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评价 |
6.3 2001-至今:现代化进程中的外国文学史类教材编写反思 |
第七章 结语 |
7.1 本研究的主要发现 |
7.2 对当代与未来外国文学史教材编写的启示 |
7.3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致谢 |
(3)中国现代散文叙述学的探索性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中国现代散文叙述学研究概述 |
一、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
二、现有研究成果及存在问题 |
三、研究价值和研究思路 |
第一章 现代散文的叙述主体 |
第一节 散文作者的重要性 |
第二节 散文叙述者的可靠性 |
第三节 散文叙述主体的多重性 |
第二章 现代散文的叙述角度 |
第一节 散文的叙述人称 |
第二节 散文的叙述视角 |
第三节 散文的叙述聚焦 |
第三章 现代散文的叙述形态 |
第一节 散文的叙述结构 |
第二节 散文的叙述顺序 |
第三节 散文的叙述节奏 |
第四章 现代散文的叙述语言 |
第一节 现代散文的语言特色 |
第二节 现代散文的叙述引语 |
第三节 现代散文的叙述语体 |
第五章 现代散文的叙述方式 |
第一节 叙述与记叙和描写 |
第二节 叙述与抒情 |
第三节 叙述与议论和说明 |
结语 中国现代散文叙述学研究的发展空间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余华长篇小说的不可靠叙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余华小说的研究现状 |
第二节 “不可靠叙述”的理论与实践 |
第三节 余华小说的不可靠叙述者 |
第一章 余华小说中不可靠叙述的文本呈现 |
第一节 事实/事件轴上的错误报道和不充分报道 |
第二节 价值/判断轴上的错误判断和不充分判断 |
第三节 知识/感知轴上的错误解读和不充分解读 |
第二章 余华小说中不可靠叙述的审美效果 |
第一节 不可靠叙述的反讽效果 |
第二节 不可靠叙述的陌生化效果 |
第三节 不可靠叙述的同情效果 |
第三章 余华小说中不可靠叙述的意义 |
第一节 不可靠叙述在余华小说中的价值和启示 |
第二节 实现余华本人创作理念的重要途径 |
第三节 不可靠叙述在当代小说中的贡献与局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5)“叙事干预”视角下清末民初小说叙事的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现状 |
二、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四、研究目标与研究意义 |
第一章 清末民初的小说叙事 |
第一节 清末民初小说的叙事转型 |
一、小说叙事转型的内涵 |
二、小说叙事转型的背景 |
小结 |
第二节 清末民初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型 |
一、研究的主要发现 |
二、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原因及下一步研究重点 |
三、研究的主要理论依据 |
小结 |
第三节 叙事干预:研究视角的建构 |
一、叙事干预:诸要素 |
二、“叙事干预”的分析模型 |
小结 |
第二章 清末民初小说叙事视角的转型 |
第一节 传统小说的叙事视角 |
一、叙事视角概念内涵 |
二、叙事视角的分类:全知型与限制型 |
三、传统视角意识萌芽与叙事实践 |
小结 |
第二节 清末民初小说的叙事视角 |
一、第三人称限制视角:叙述声音和叙述眼光的分离 |
二、第一人称限制视角:叙述者讲述自我经历 |
三、第一人称限制视角:叙述者通过日记、书信和梦叙事 |
四、限制叙事发展趋势:叙事视角的多元化 |
小结 |
第三章 清末民初小说叙事交流模式的转型 |
第一节 章回体小说程式化特征的式微 |
一、叙事交流格局的程式化 |
二、叙事交流格局程式化的式微 |
小结 |
第二节 人物话语交流模式的转型 |
一、传统小说人物的话语交流模式 |
二、清末民初小说人物的话语交流模式 |
小结 |
第四章 清末民初小说叙事结构的转型 |
第一节 清末民初小说结构的时间性 |
一、小说叙事的时间顺序 |
二、小说时间顺序的多样化趋势 |
小结 |
第二节 清末民初小说结构的空间性 |
一、清末民初小说的空间特点 |
二、小说空间结构的横向缀段式特点 |
三、小说空间结构的纵向层次性特点 |
小结 |
第五章 清末民初小说的叙述者评论与叙事干预 |
第一节 叙述者评论:对故事的干预 |
一、关于叙述者的评论与干预 |
二、叙述者干预:对故事人物的评论 |
三、叙述者干预:对故事主题的评论 |
四、叙述者干预:对社会风俗的评论 |
五、叙述者的故事干预发生的变化 |
小结 |
第二节 叙述者评论:对话语的干预 |
一、元叙述:自我暴露 |
二、程式化语言:意在言外 |
三、不完全叙述:意犹未尽 |
四、叙述者身份特征的流变 |
五、叙述者的话语干预发生的变化 |
小结 |
第六章 清末民初翻译小说的转型 |
第一节 清末民初的翻译小说与译者 |
一、清末民初翻译小说的概况 |
二、清末民初小说译者的特点 |
三、清末民初小说译者的使命 |
四、译者行为与翻译叙事 |
小结 |
第二节 清末民初的翻译小说与“译者干预” |
一、译者干预与译本主题 |
二、译者干预与译本人物 |
三、译者干预与译本情节 |
四、译者干预与译本结构 |
五、译者干预与叙事语言 |
六、译者评论与译者干预 |
小结 |
第七章 个案分析:“叙事干预”视角下的小说文本特征 |
第一节 创作小说:以《劫余灰》为例 |
一、关于《劫余灰》 |
二、叙述权力的自我限制 |
三、叙述权力的自我张扬 |
小结 |
第二节 翻译小说:以《欧美名家短篇小说》为例 |
一、关于《欧美名家短篇小说》 |
二、译者干预对叙事模式的影响 |
三、《欧美名家短篇小说》的叙事艺术 |
小结 |
结语 |
一、研究创新点 |
二、研究发现 |
三、研究结论 |
四、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读博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6)论《伦敦新闻画报》中的晚清中国人形象(1842-187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缘起与选题依据 |
0.1.1 选题缘起 |
0.1.2 选题依据 |
0.2 研究对象与研究意义 |
0.2.1 研究对象 |
0.2.2 研究意义 |
0.3 国内外研究述论 |
0.3.1 国外研究综述 |
0.3.2 国内研究综述 |
0.3.3 国内外研究的不足 |
0.4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0.4.1 研究方法 |
0.4.2 创新之处 |
第1章 《伦敦新闻画报》中的晚清中国人形象的主要类型(上) |
1.1 皇帝形象 |
1.1.1 夕阳余辉里强撑危局的道光皇帝 |
1.1.2 大厦将倾时苦心维持的咸丰皇帝 |
1.1.3 短暂平静下作为符号象征的同治皇帝 |
1.2 官员形象 |
1.2.1 外交舞台上的善变者耆英 |
1.2.2 中土西来第一使者斌椿 |
1.2.3 亦商亦官的行商 |
1.2.4 被污名化的两广总督叶名琛 |
1.2.5 地方治理中的官员群像 |
第2章 《伦敦新闻画报》中的晚清中国人形象的主要类型(下) |
2.1 军人形象 |
2.1.1 遇战溃逃的中国军人 |
2.1.2 英勇顽强的中国军人 |
2.1.3 唯利残忍的中国军人 |
2.2 百姓形象 |
2.2.1 堕落麻木的中国百姓 |
2.2.2 礼貌友善的中国百姓 |
2.2.3 吃苦耐劳的中国百姓 |
第3章 《伦敦新闻画报》中的晚清中国人形象的表现艺术 |
3.1 图像与文字的互文 |
3.1.1 图像与文字互释 |
3.1.2 图像与文字互补 |
3.1.3 图像与文字悖离 |
3.2 多重叙述主体的透视 |
3.2.1 新闻观察者的叙述 |
3.2.2 新闻当事人的叙述 |
3.2.3 嵌套性叙述 |
3.3 新闻背景与事实的结合 |
3.3.1 背景阐明新闻事实 |
3.3.2 背景烘托新闻事实 |
第4章 《伦敦新闻画报》中的晚清中国人形象的形成原因 |
4.1 记者画家亲历中国的印象 |
4.1.1 民间的游历 |
4.1.2 战地的目击 |
4.1.3 传闻的影响 |
4.2 西欧的中国人想象的延续 |
4.2.1 对美化性想象的延续 |
4.2.2 对丑化性想象的延续 |
4.3 大英帝国意识形态与新闻媒介使命的混合 |
4.3.1 商业利益至上与新闻客观的博弈 |
4.3.2 不列颠民族优越与新闻中立的拉锯 |
4.3.3 中产阶级定位对新闻写实的调和 |
第5章 《伦敦新闻画报》中的晚清中国人形象书写的意义 |
5.1 历史意义 |
5.1.1 影响了西方社会对中国人的认识 |
5.1.2 促进了其他画报对中国人的关注 |
5.1.3 提供了研究中国人形象的新参照物 |
5.2 审美意义 |
5.2.1 拓宽了图文并重的审美空间 |
5.2.2 扩展了新闻画报的表现范围 |
5.2.3 提升了新闻画报的艺术品位 |
5.3 当代启示 |
5.3.1 为观察当代外国媒介中的中国人形象提供了视野 |
5.3.2 为当代中国媒体报道外国人形象提供了启示 |
5.3.3 为提升当代中国画报的图文艺术提供了借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7)詹姆斯·费伦的不可靠叙述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动态 |
二、研究意义与研究思路 |
第一章 不可靠叙述理论概述(Unreliable Narration) |
第一节 不可靠叙述出现的原因——传统叙事观的转变 |
一、“外模仿”观——“内模仿”观 |
二、叙述权威——读者转向 |
三、绝对真理——平等对话 |
第二节 不可靠叙述理论的发展历程 |
第二章 不可靠叙述理论的核心及其分类 |
第一节 核心概念:“隐含作者”(Implied Author) |
一、“隐含作者”存在的必要性 |
二、“隐含作者”的概念规范 |
第二节 不可靠叙述分类 |
一、按叙述距离分类 |
二、按修辞效果分类 |
第三章 不可靠叙述的实施策略 |
第一节 同故事叙述 |
一、不可靠的人物叙述者形象 |
二、有限视野 |
第二节 固定视角 |
一、一点式视角 |
二、多点式视角 |
三、多重式视角 |
第三节 双声话语 |
第四章 不可靠叙述的阅读生成 |
第一节 读者参与 |
一、作者的读者(Authorial Audience) |
二、“修辞三角”的动态循环 |
第二节 伦理取位(Ethical Positioning) |
一、“伦理取位”的四种情境 |
二、不可靠叙述中的“伦理取位” |
第三节 不可靠叙述的修辞效果 |
一、幽默 |
二、反讽 |
三、深化主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石黑一雄长篇小说中的不可靠叙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研究特色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特色 |
(三) 研究方法 |
四、关键术语界定 |
(一) 不可靠叙述 |
(二) 他者 |
(三) 复调 |
(四) 创伤 |
第一章 不可靠叙述者的表现形态 |
第一节 错位型叙述者 |
一、叙述者的借用——佐知子与悦子的角色错位 |
二、英雄梦的编织与瓦解——班克斯的认知错位 |
第二节 伪装型叙述者 |
一、伪装下的拒绝——史蒂文斯的角色定格 |
二、价值认同与身份确认的毁灭——怀旧情结的挽歌 |
第三节 代理型叙述者 |
一、民族群体画像的窥探——作为犯罪者与受害者的小野 |
二、乌托邦想象、文化与时代转型焦虑——对日英两国的反思 |
第四节 主体消解型叙述者 |
一、无以安抚的“失落之角”——凯西主体意识苏醒与反抗的溃败 |
二、认同与羁绊——他者对凯西的建构 |
三、主体消解与生命叩问——如何有尊严地活? |
第二章 不可靠叙述方式的文本架构 |
第一节 回忆型叙述的过滤、嫁接与切换 |
一、信息过滤 |
二、对象嫁接 |
三、时空切换 |
第二节 存在主义式叙述的荒诞与求索 |
一、荒诞的三重面具——时间蔓连、空间缝合与狂欢化 |
二、荒诞背后的求索——如何直面创伤与迷茫? |
第三节 复调型叙述的交流与对位 |
一、叙述视角的隐匿交流与互文性 |
二、政治意识形态的对位与隐含作者的沉默 |
第三章 对不可靠叙述理论的拓展 |
第一节 反讽生成与三重维度 |
一、人物指向与审美观照 |
二、家庭指向与伦理观照 |
三、时代指向与历史观照 |
第二节 叙述距离的契约转向 |
一、叙述距离与“作者的读者” |
二、叙述距离的向心运动 |
第三节 叙述视角的常量与变量 |
一、第一人称常用叙述者 |
二、第一人称叙述者的变化展示 |
结语 |
一、作为叙事选择与作家风格的不可靠叙述 |
二、观察世界与体慰生命的不可靠叙述 |
三、地理基因对作家的文化建构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媒体融合时代中国文博类电视节目创新策略研究 ——以《国家宝藏》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媒体融合 |
1.2.2 文博类电视节目 |
1.2.3 电视叙述学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回顾 |
1.3.1 媒体融合下电视节目发展研究 |
1.3.2 文博类电视节目研究 |
1.3.3 电视叙述学研究 |
1.3.4 综述总结 |
1.4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1.4.1 相关理论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
1.5.1 研究意义 |
1.5.2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媒体融合背景下我国文博类电视节目的发展现状分析 |
2.1 文博类电视节目在我国的发展 |
2.1.1 电视新闻播报阶段(自1972年始) |
2.1.2 独创专题片阶段(1970年-1978年) |
2.1.3 中外合拍纪录片阶段(1979年-1987年) |
2.1.4 栏目专业化阶段(1988年-2016年) |
2.1.5 文化类综艺节目阶段(2017年至今) |
2.2 媒体融合时代下我国文博类电视节目现存问题分析 |
2.2.1 主体与内容 |
2.2.2 渠道与形态 |
2.2.3 受众与效果 |
2.3 文博类电视节目的翘楚——《国家宝藏》 |
2.3.1 《国家宝藏》节目创办背景 |
2.3.2 《国家宝藏》节目概述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家宝藏》节目的叙述学分析 |
3.1 《国家宝藏》的叙述主体与接受主体 |
3.1.1 叙述主体 |
3.1.2 接受主体 |
3.2 《国家宝藏》的叙述结构 |
3.2.1 稳定的叙述文本结构 |
3.2.2 核心事件与催化事件共同为主题服务 |
3.3 《国家宝藏》的叙述内容 |
3.3.1 《国家宝藏》的叙述文本 |
3.3.1.1 叙述文本的真实性 |
3.3.1.2 叙述文本的虚构性 |
3.3.2 《国家宝藏》的叙述时空 |
3.3.3 《国家宝藏》的叙述视角 |
3.4 《国家宝藏》的叙述语言 |
3.4.1 叙述画面:运用多景别的拍摄手法 |
3.4.2 声音元素:发挥音乐的叙事效用 |
3.4.3 文字语言:具有文化质感的字幕设计 |
3.5 《国家宝藏》的叙述策略 |
3.5.1 情节的冲突与勾连 |
3.5.2 悬念的放大与前置 |
3.5.3 仪式的嵌入与融合 |
3.5.4 节奏的紧凑与舒缓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国家宝藏》节目的受众认可度调查 |
4.1 研究方法设计与实施 |
4.1.1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
4.1.2 问卷内容设计 |
4.2 问卷的信度和效度 |
4.2.1 问卷信度分析 |
4.2.2 问卷效度分析 |
4.3 描述性统计分析 |
4.3.1 人口统计学描述 |
4.3.2 《国家宝藏》节目收视情况 |
4.3.3 受众对《国家宝藏》节目的认可度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媒体融合时代我国文博类电视节目创新策略 |
5.1 文博类电视节目“爆红”背后的思考 |
5.1.1 媒体融合时代下的新要求 |
5.1.2 文博类节目的意义转向 |
5.1.3 基于中国文化的创新创优 |
5.2 媒体融合时代下我国文博类电视节目的创新策略 |
5.2.1 多种节目形式的融合运用 |
5.2.2 优质内容的甄别与选择 |
5.2.3 视听元素的恰当运用 |
5.2.4 多渠道的宣传与联动 |
第六章 总结与思考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四、论20世纪西方叙述理论的发展特点和趋势(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历史叙述的中学历史教学实践研究[D]. 梁小勇. 江西师范大学, 2021
-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国文学史教材编写趋势研究[D]. 黄丽贤. 南京邮电大学, 2020(02)
- [3]中国现代散文叙述学的探索性建构[D]. 孙景鹏.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4]余华长篇小说的不可靠叙述研究[D]. 高珊. 烟台大学, 2020(06)
- [5]“叙事干预”视角下清末民初小说叙事的转型研究[D]. 孔庆荣. 曲阜师范大学, 2019(01)
- [6]论《伦敦新闻画报》中的晚清中国人形象(1842-1876)[D]. 季念. 湘潭大学, 2019(12)
- [7]詹姆斯·费伦的不可靠叙述理论研究[D]. 李卉. 湖南师范大学, 2019(12)
- [8]石黑一雄长篇小说中的不可靠叙述[D]. 丁萌.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9]媒体融合时代中国文博类电视节目创新策略研究 ——以《国家宝藏》为例[D]. 王政勋.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1)
- [10]文学理论与史学理论——海登·怀特研究在中国(1987-2018)[J]. 陈新. 世界历史评论,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