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审美心理的特征及其当代意义

民族审美心理的特征及其当代意义

一、民族审美心理的特征及其当代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李剑霞[1](2021)在《赫哲族传统图案造型研究》文中指出赫哲族传统图案历史悠久,独具民族文化特色,是东北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赫哲族崇尚大自然赠与的一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逐步形成了独具民族特色的渔猎文化,为我国民族文化宝库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赫哲族的传统图案中蕴含着社会历史、生活习俗、精神信仰、民族心理等诸多内容。艺术是现实生活的写照与复刻,赫哲族人运用民族智慧,在大自然中就地取材,将所见所感、所思所想绘制成一幅幅传统绘画。赫哲族传统的神灵图案是当地最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其艺术特色、文化内涵以及历史溯源是本次深入研究的重点,通过探讨其历史传承和现状,旨在保护赫哲族的民族文化艺术,发展东北少数民族特色,促进民族文化交流与共进。过往研究中,笔者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发现,早期的文献资料大多是对赫哲族的氏族沿袭、民族志以及文学故事的介绍;近期的文献可以发现学者们对赫哲族的专项研究不断扩大与深入,涉及服饰图案研究、纹饰研究、萨满文化、图腾信仰、生活习俗等诸多方面,但从功能主义视角进行阐释的研究相对匮乏。笔者将从功能主义研究范式出发,结合艺术人类学的田野方法,对赫哲族的传统图案进行在地采集与解析,文本与访谈相结合,层层深入,着重研究其独特造型特征以及艺术手法,窥探其背后蕴含的文化价值和社会功能。笔者通过对采集的赫哲族传统图案的分析总结,归纳其造型原理,并从美学视角描述赫哲族传统图案的造型原理:其一是应物象形、勾勒轮廓相结合;其二是简单概括、突出特征相呼应;其三是形象传神、以静制动相衬托;其四是夸张放大、强调重点相融合;其五是附加符号、形体结合相协调,从而深入剖析赫哲族传统图案造型的艺术特色,进一步结合具体的图案造型样式,深入探讨形式美背后的历史文化、精神内涵以及艺术个性。笔者对数位传承人以及当地民众本民族、在读大学生等进行非结构访谈,深挖赫哲族传统图案在民族民间的传承方式及发展现状。通过对传统图案的理论研究,探寻其现今文化模式与价值意义,为其传承与接续提供新思路。赫哲族传统图案是其民族文化的重要物化形式,亦是其文化的表征。笔者历时半年之久实地拍摄赫哲族人的生活轨迹与日常,从中抽离出能够代表其民族的传统图案,探寻其内在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出处,分析图案作为赫哲族精神文化的一部分所具备的功能和象征意义,以及固有图案在传统社会与当代社会中发生的转变与创新。总而言之,研究赫哲族传统图案历史发展脉络,以及传统和现代图案的区别,有着切实的社会研究价值。深入该民族图案的外部艺术特征和内部文化要素,进一步获得更有价值的理论和实践,为后来研究者提供可行性参考。

何文迎[2](2020)在《孔子“绘事后素”美学思想研究》文中提出“绘事后素”是孔子美学思想及美学命题之一,从其语出至今一直备受历代学者的阐发与讨论,各种不同的声音构成了一部丰富多样的解读史。本文运用历史和逻辑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将历代学人对“绘事后素”思想的解读进行系统的爬梳与分析,挖掘其美学思想、价值及意义,以进行深入、独到的美学思想研究。本文的框架结构围绕“绘事后素”的历代阐发而确立,首先从“绘事后素”的字源字义出发,论述其本义上的内涵;回归语出原文《诗·卫风·硕人》研究“绘事后素”的提出过程;再从思想文化及时代背景等角度分析“绘事后素”的缘由。其次,根据历代学人在阐发中多将“素喻为礼”与“绘喻文、素喻质”的两大差异,分别讨论绘事后素之于艺术美和人格美的两个方面,深入探讨其具体的审美内涵与意义。最后,观照当下,结合目前的社会热点与审美文化等相关现实问题,探究“绘事后素”的现代价值与启示。本文以一种新颖、独特的视角对“绘事后素”的美学思想作较为全面与细致的论述,以期梳理清晰“绘事后素”的美学内蕴与具体影响,并管窥儒家文艺美与人格美发展的内在规律,同时也为建构我国当代美学及文论话语提供丰富的传统美学思想资源。

完颜振清[3](2020)在《三部《中国音乐美学史》着作的比较研究》文中指出自蔡仲德先生建立“中国音乐美学史”学科至今,中国音乐美学史学术成果丰硕,但随着新发现的考古文物以及交叉学科的视野等,过去看待“中国音乐美学史”学科中的一些问题到现在已经发生了改变。笔者针对中国音乐美学史专着这一领域去观察,发现除了影响力较广的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外,还有修海林《中国古代音乐美学》以及龚妮丽《中国音乐美学史》这两部专着,然而这三部着作的影响力却相差甚远。这样问题的存在,并不是意味着后两部专着毫无价值,而是因为一些非学术思想的问题。本文分为四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对三位作者着作中的研究对象进行比较研究,如蔡仲德以表现为理论形态的音乐审美意识作为研究对象,修海林以音乐美的实践作为研究对象,他们在对于研究对象的选择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第二部分主要对三位作者着作中的理论体系进行比较研究,如蔡仲德“人本主义”的理论体系与修海林“乐本体”(音乐美的实践)的理论体系,蔡仲德的研究是一种形而上的理论研究,而修海林的研究是一种形而下的实践研究,龚妮丽的研究即在于结合前两位作者的研究进行思想融合与延续;第三部分主要对三位作者着作中的“三观”进行了比较研究,如蔡仲德“抑儒扬道”的历史观,是因其生活背景“五四运动”的影响。修海林跨学科的材料观受到他历史观与理论体系的影响,即“音乐美的实践”,因此在他的着作中研究依据除了最基本的纸质文献,还有甲骨、曲谱、音像、文物等;第四部分是笔者对于这三部着作进行的基本认识与评价,主要对写作特点与价值进行了判断。三部着作都具有叙事性的写作特点,在写作表达方式上表现出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方式。在它们的价值体现上,受到其作者社会身份、学术背景以及发言位置等其他因素的影响所造成了差异,但将这三部着作放在一起比较研究之后,所得出的结论却并非与它们的影响力相符。中国音乐美学史学科的创立,开创了中国音乐美学研究的先河,其博大精深的思想渊源使往来之学者流连忘返。笔者对于这三部着作进行比较研究之后,更深得其中之意蕴,但任何一本专着都不可能称之为完美无缺,在“中国音乐美学史”这门学科中,对于这三部专着只有互相结合、互相包容甚至是互相批判的去学习,才能使“中国音乐美学史”学科继续发展。如果我们当代学者只是一味的吹捧前人的研究,不能从不同的视角去看待问题,解决问题,那么中国音乐美学史这门学科就会停滞不前。

徐蕊[4](2020)在《先秦儒家美育思想融入中学语文美育研究》文中认为在中华传统文化的长河中,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思想内涵丰富,意义深远,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先秦儒家美育思想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完整的理论体系继往开来,拉开了中华美育史的帷幕,对后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深化教育改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背景下,审美教育对学生的人文素养以及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方面的作用也越发凸显。伴随着审美教育需求的不断提升,语文教师应该树立怎样的审美理念,如何具体实施,我们可以向先秦儒家美育思想中去探寻。本文试图梳理先秦儒家美育思想,提取精髓,结合当前语文美育的需要和问题,探寻其与中学语文美育的关联点,以期为当下中学语文教学提供可资借鉴的、更加有效的美育策略。第一章,概述先秦儒家美育思想精要。主要追溯礼乐教化观念从不自觉到自觉的演变,以及先秦儒家美育思想承自西周礼乐教化的历史起源,概述孔子、孟子、荀子有关美育的重要思想和他们的传承,提出先秦儒家美育思想的价值所在。第二章,探讨先秦儒家美育的“人格修养”与中学语文审美需要如何结合。先秦儒家主张“美善”相从的审美思想,以培养“文质彬彬”的“君子”这样完满的人格为目标。这与语文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目标一致。语文教师应该学习先秦儒家美育关于人格培养的观念,通过对比阅读、深学笃行、主题辩论等方式来达成对学生的人格塑造。第三章,探讨先秦儒家美育的“六艺之教”与中学语文审美体验如何结合。语文审美教育手段单一,学生的审美体验往往被忽视。教师可以借鉴先秦儒家通过多种艺术内容对个体实施美育的思想和实践,在教学中融入音乐、影视欣赏和课本剧表演等形式,使学生在审美氛围中受到身心的陶冶,增加对文本的审美感受,丰厚审美体验。第四章,探讨先秦儒家美育以“情本体”为核心的情感教育与中学语文审美情境如何结合。先秦儒家秉持“崇德重仁”的情感理念,将德育和美育相结合,注重自然和诗歌对人的感化陶冶,这为中学语文教学增加人文性,构建审美情境,激活学生的审美情感提供思想和实践上的借鉴。先秦儒家美育在人格教育、艺术教育和情感教育等方面的思想精要和实践经验,不仅为中学语文审美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也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美育之窗。通过对本论题的研究,将为中学语文教育在审美目标、审美体验、审美情境等方面提供有效的策略支持。

展叶青[5](2020)在《宗白华美学思想管窥》文中研究指明宗白华是我国现当代着名的美学家、哲学家和诗人。作为现当代美学大师之一的宗白华,他的美学思想既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汲取了中国传统美学有益的营养;又能够从域外思想资源中采撷精华、接收了西方美学重逻辑推理的的长处;还得益于个人的生活经历和禀赋气质,形成了一种贯通中西、雅俗共赏、关涉人生与艺术的美学。其中涉及到的“中国立场”、中西文化的调和沟通等内容,对中国当代美学理论的建构具有重要价值;其对自然、人生与审美问题的思考,反映出其美学思想以人为本的生命关怀精神;其以艺术教育为主要方式、雅俗共赏的美学言说中来实现的美育理想,对当代中国审美教育的普及、社会文明发展进步都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论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简明扼要地概述了选题缘由及意义,对宗白华美学的研究现状作了进一步分析,结合文献研究法,拟采用传记研究法、新批评研究法、接受美学研究法和社会历史研究法等文艺学美学研究方法,对宗白华美学思想进行分析、梳理。论文正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论述了宗白华美学思想的形成基础。在异域文化方面,宗白华受到了西方哲学、美学和文学艺术的影响,造就了宗白华美学思想的学术性,以及对人生与艺术问题的重点关注。在本土文化方面,儒道释三家哲学和中国古典的文学艺术,造就着宗白华美学思想的灵动雅致的哲思韵味。个人经历与禀性气质以及成长过程中所接受的教育,以及所从事的编辑和大学教授两种工作的经历,影响着他用一种随意漫谈的方式进行着美学思想的言说。论文第二章,探究了宗白华美学思想的建构路径。宗白华在散步美学中采取了一种雅俗共赏的方式进行言说,在比较美学中将中西美学思想进行了高屋建瓴的比较,在意境美学中则着重从人生与艺术层面进行论述,因而呈现出了宗白华美学思想的内容、方法、言说方式的基本特征,为我国现代美学的发展作出了独特的贡献。论文第三章,探讨了宗白华美学思想的价值意义。在理论建构方面,宗白华强调各种文化资源的调和与沟通,建构着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美学思想体系。在生命关怀方面,宗白华对人与自然的存在、审美与人生问题的思考蕴含着强烈的生命关怀精神。在审美教育方面,宗白华探索着一种适于普及的审美教育理念,为实现中国文化和人格精神的完满,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最后是结语,通过对宗白华美学思想的形成基础、建构路径和价值意义的探究,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宗白华美学思想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范例,散步美学、比较美学与意境美学构成了其美学思想的基本内容,它们在逻辑方面呈现出来一种交织紧密的网状结构,这对于我国美学理论的建构和人的精神境界的提升都有着重要作用。通过对宗白华美学思想进行的梳理分析,力求审慎客观地对宗白华的美学理论进行研究,以探寻其中蕴含的潜在的逻辑体系,进而言明宗白华美学思想的逻辑结构,这是本课题的出发点,也是归宿所在。

祝志满[6](2019)在《近现代德国美学对现代中国美育理论建构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美育作为中国现代美学理论中的重要思想,在中国现代思想发展史中具有重要地位。启蒙民思、重构精神、振兴中华成为了现代中国美育理论建构的目的。在春秋时期,已有通过“诗”、“乐”教化天下、安邦治民的美育思想。西方美育思想始于古希腊、古罗马的先哲。西方近代美育思想伴随着德国古典美学达到高峰,以康德、席勒等为代表。随着西学东渐与西方侵略势力的入侵,近现代德国美学对现代中国美育理论的建构产生了深远影响。现代中国美育理论的建构同现代中国与近现代世界的社会历史、民众的思想启蒙与精神重建、近现代德国美学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存有密切关联。在近现代时期,整个西方世界历经了“科学、工业、政治”革命,近现代的全球时局整体上处于风云变幻的动荡期,尤其是各欧洲强国欲以霸权姿态登上世界舞台。整个世界版图大规模重整,导致了全球历史发生了大变革。近现代德国思想家们不愿以流血与抗争的形式来抵挡时代的洪流,他们以和缓的思想方式深思社会发展道路,因而在其哲学美学思想中存有一种乌托邦幻象。西方列强以枪炮和文化入侵亚非各国,久被压迫的民族逐渐觉醒,踏上了民族振兴之路。现代中国在变革的时代中寻求着拯救国运与民生的道路,“向西方学习”成为了现代中国的思想主潮,中国现代思想家们选取了以康德、席勒、黑格尔、叔本华、尼采等为代表的美学思想作为社会发展变革的指路明灯。在西学东渐的影响下,西方先进思想传播至现代中国,尤其是近现代德国美学在现代中国迅速传播,以梁启超、王国维、蔡元培等为代表的中国现代思想家们通过翻译与评述近现代德国思想,进一步推动了近现代德国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尤为值得关注的是,在传播进程中形成了“康德热”与“尼采热”,席勒和叔本华的思想也得到广泛传播。虽然黑格尔哲学思想的传播较之其他哲人思想的传播稍显缓慢,却以后来者居上的姿态获得迅捷且广泛的传播。思想家们传播近现代德国美学时,积极地对其加以承继与转化,意在探寻出一条融通中西思想之路。中国现代思想家们在近现代德国美学和现代中国现实境遇的影响下,既吸纳与转化近现代德国美学,又承继本民族的传统思想,在中西思想的融汇中凸显民族本位,形成了多样化的建构路径。康德的“审美无利害性”思想与“审美自由”思想、席勒的“人性自由”说与“审美游戏”说、叔本华与尼采的生命悲剧理论等成为了影响现代中国美育理论建构的重要元素。中国现代思想家们面对时代的巨变、西方文化的强势入侵、中国传统文化面对域外文明所表现出的现实无力感时,激切地吸纳近现代德国美学,并在美学思想的移植中注入新的内涵。思想家们并未直接照搬域外的美学概念与范畴,他们基于民族危亡与国民精神颓靡的现实境遇,对美学概念与范畴予以延伸与拓展。他们以“无中生有”式的范畴新提、“有中生变”式的范畴新变以及“有中类同”式的范畴重整等方式生成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美育理论。中国现代思想家们承转近现代德国美学时,坚守着厚重与博大的中国传统文化,在中西比较视域下,时刻探寻着中国传统思想的现代适用性。思想家们进一步扩展中国传统思维模式,在中国本土文化场域中建构出具有本民族特色、又有时代特质的美育理论。现代中国美育理论受近现代德国美学的影响,表现出理性与感性并存的启蒙精神、美育思想中的实践品格、异质文化间的相适性这三大特质。现代中国美育理论是在近现代德国美学为核心的西方文化和中国现代历史文化语境的交叠中产生,既具有西方现代美学思想的逻辑思辨和概念范畴,同时又具有中国本土文化特质,体现出世界最新思想的发展动态与本民族的文化立场。近现代德国美学是具有哲学理性思辨的理论,同中国传统思想寻求一种言不尽意、意韵深远的含蓄存有差异。现代中国美育理论正是在域外文明的影响之下,在中国本有文化的浸润中,以及基于现代中国社会的现实状况,从而具备了理性与感性并存的启蒙精神。中国现代思想家们深知近现代德国美学产生于德国这一特定的地域,因而将现代中国美育理论的建构置于中国现代的历史文化语境中,将美育指向于思想启蒙、精神重构、振兴中华的目的,美育理论也就具有了实践品格。从现代中国美育理论的建构之中可知,正是将近现代德国美学中的概念范畴、逻辑策略等予以引介,同时融汇于中国传统文化与近现代时期的变革大潮中,从而形成相适性特征。通过再度思考影响研究视域下的现代中国美育理论,可以探知现代中国美育理论在建构中存有“审美教育”、“情感教育”、“艺术教育”概念间的模糊不清,社会启蒙与审美启蒙互相缠结相伴,以及美育理论与实践活动如何有效对接这三大理论问题。现代中国美育理论在建构进程中存有自身理论的辨识问题,尤其是“审美教育”、“情感教育”同“艺术教育”边界的模糊不清、概念的阐释未明的理论问题。中国现代思想家们在审美教育中大多寄寓着审美与启蒙的双重动因,试图在审美人生与政治目的间探寻平衡的支点。受到审美现代性与启蒙现代性在西方引起广泛论争的影响,在现代中国美育理论的言说中存有社会启蒙与审美启蒙缠结相伴的现象。现代中国美育理论对于当下理论界,如何建构起既有世界学术思想动态,又有民族特征的美育理论具有方法论价值。正是在建构中拥有开放包容的学术襟怀,持有本民族的文化立场,以实践的方式直面现实命题,将美育理论与实践活动予以有效对接,才能建构起具有本土特征的美育理论。

李伟琴[7](2019)在《绘画形式美学视域下的中国风景油画图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从图式的涵义辨析入手,对中西绘画形式美学的本质差异进行了大跨度的宏观比较分析,并由此论证了中西绘画形式美学对中国风景油画图式的影响,从而试图对中国风景油画图式的静态结构、视觉效应、艺术转化等构建维度的融合与差异现象进行一次合理的论证与求解;对中国风景油画图式的发展趋向做出比较全面的把握及展望。客观而言,“图式”一词是一个“舶来品”,它最早诞生于西方,具有比较丰富的语义内涵。它不仅在绘画中产生了专用的艺术图式,还与构图、图像、形式、符号等艺术术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和区别,并构建了其特有的艺用体系。在风景油画中,因为绘画再现的需求,艺用图式已成为画家们的一些重要语汇。只是由于风景油画原产自西方,所以当它传入中国后,其中的图式在中西绘画形式美学的共同影响下体现出了中西融合的特征。具体而言,绘画形式美学视域下的中国风景油画图式的构建主要体现在视觉元素:线、色、空间的融合组合,及视觉效应的“焦点区域”、“不动之动”与“张力”的融合表现中。既然中国风景油画图式在绘画形式美学视域下具有融合性,那么它作为一种图式语汇势必会因为中国语境的特殊性而被中国油画家置于一个动态的结构关系中,并做相应的艺用转化,即中国油画家从绘画审美创作的本质、境界、观念等方面进行转化,从而使其传递出中国特有的艺术精神。显然,中国风景油画图式促进了中国油画艺术个性化、民族化的发展,但同时它也引发了图式化现象,所以我们不仅需要在辩证中探索它的发展趋向,还应该结合中国的时代性、民族文化特色及艺术家的个体特性等对其进行创新思考。综合而言,由于中国风景油画的特殊性,所以其艺术图式在绘画形式美学的作用下体现出了中西融合的特征,即中国油画家在借鉴和学习西方经典绘画图式的基础上,结合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美学观、图式语汇及自己对现代社会、生活、科技等的综合认识和理解,构建了具有现代语义的中国风景油画图式,从而促进了中国绘画艺术的蓬勃发展。

张燕[8](2019)在《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化学美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2016年9月13日国家公布了关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研究成果后,“核心素养”已被教育研究者认定为新一轮课程改革和设计的关键DNA。该报告中将“发现、感知、欣赏、评价美的意识和基本能力、健康的审美价值取向”等能力素养列在其中。这再次将美育的重要性凸显出来,也强调了美育在学校教育中不可缺失的地位。本研究主要围绕以下几方面展开:第一,通过文献分析法了解了国内外核心素养和美育的研究进程,整理和分析了化学美育的相关研究,最终确定了本研究的方向和方法。第二,结合相关文本,对素养、核心素养、美育、化学美育的概念进行界定,加深对相关概念的理解,以便在研究中更准确的表述。同时介绍了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包括:审美心理理论、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暗示教学理论、素质教育理论、多元智能理论,这些理论是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的基础。第三,以问卷的形式调查了当前高中化学教师、学生对化学美育的认知和态度。通过参考众多一线教师在教学中渗透美育的教学模式,对化学美育模式进行深入研究,构建了化学美育模型。第四,依据化学美育模型进行教学设计并将其应用于实际教学中。实践证明: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美育有助于学生感知、发现和创造美,能大幅度提高课堂魅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最后,根据笔者自身实践经历以及借鉴其他学科渗透美育的相关措施,笔者总结了在化学教学中渗透美育的几点可行性策略。

熊彦[9](2019)在《中国古代以“圆”为美文艺理念探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圆”是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范畴之一,是一个令谈艺者“闻之耳熟”且“言之口滑”的文艺美学概念,同样也是一项具有普适性的审美法则。因此,以“圆”为美的理念渗透了中国古代文艺运展的全过程。本文尝试立足于中国古典文艺的创作实践以及美学理论的具体论述,从文艺创作的“圆”之心理、文艺作品的“圆”之体现以及文艺接受的“圆”之互动三个层面入手,对古典文艺以“圆”为美理念的内涵进行阐释归纳,考察其在传统文艺中的具体表现和作用,从而尝试初步构建起以“圆”为美理念的基本体系。论文分为三章,加上绪论和结语,总共五个部分。论文的第一章主要聚焦创作主体心理,探讨以“圆”为美理念对文艺创作思维的影响。本文分别从创作准备及构思阶段、思维运行阶段以及高潮体验阶段三方面切入,借由“虚静”、“游”以及“物我合一”的角度,阐明审美心胸之“圆明”,运思状态之“圆活”以及审美体验之“圆融”,以照见“圆”美崇尚在古代文艺家心灵层面上的投射,初步感知以“圆”为美理念的审美内蕴以及精神智慧。论文的第二章转为关注创作客体形貌,着重考察文艺作品中的“圆”美之体现,依次分析作品的理之“圆”、艺术结构之“圆”以及艺术语言之“圆”。在文理层面,“圆”美首先表现为文气因顺应天理而生气流贯,亦表现为文意因承载义理而显得周遍持重,并且文气、文意须结合起来,才能形成“文”“道”并重的理性思想内核。在艺术结构层面,“圆”美蕴于静态圆形结构和动态圆形结构之中,即美在严谨均衡、脉络贯串,亦在借势得势后的波澜起伏、灵活万变,并于动静结合中产生强烈艺术张力。艺术语言层面,“圆”美寓于字音和字义之中。“圆”美表现为音色、咬字、音韵无一不“圆”,以及所用之字内含骨力、字间搭配虚实结合。也就是说,“圆”美渗透入了文艺作品从内到外、由筋骨到血肉的各个层面。论文的第三章从中国古代戏曲“大团圆”结局切入对艺术接受之圆形互动的研究。圆形互动之“圆”有双重涵义:一方面指古典戏曲因“观”“演”互动特性而产生的,以终为始、循环往复的创作传播模式;另一方面指观众期求圆满的审美趋向。因而戏曲“大团圆”结局即为圆形互动之典型产物,其成因以及功能中透视出了“圆”美的多重维度。其中,“大团圆”成因中的“圆”美,源于因果轮回观念影响下的循环往复、善恶有报;也受影响于中和立场下的含蓄蕴藉、不偏不倚;更表现为叙事节奏的张弛有度或开阖尽变。而戏曲“大团圆”劝善改过、导人向善的道德教化功能以及疏愁解恨、悦心悦神的心理调节功能的实现,使得整出剧目的圆形互动得以完成,将戏曲的创造与接受连接成一个闭合的圆圈。通过对中国古代以“圆”为美理念的深入探析,可发现古人对文艺“圆”美的追求,已经落实到了运思心理、理路意旨、音声字句、审美接受等各个方面,透示出了一种圆融饱满的中华文化精神。

古米拉·巴合提别克[10](2019)在《哈萨克族长篇叙事诗(达斯坦)的美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哈萨克族长篇叙事诗是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哈萨克族文学史上具有开创性意义。本论文以哈萨克族长篇叙事诗达斯坦的汉译版本为文本基础,对追踪哈萨克族历史变迁的审美文化和哈萨克人游牧文化发展的轨迹进行全面地梳理,以审美符号、审美形态、审美意识、审美价值和审美文化传承为切入点,采用美学的方法论,初探哈萨克族长篇叙事诗达斯坦中蕴含的民族审美活动。就此意义上深入纵深,对哈萨克族长篇叙事诗达斯坦的美学研究做一次尝试。从审美符号来看,哈萨克人日常生产生活所展示出的原始形态多是由文学文本所载录其审美活动,且哈萨克本是游牧民族从而不断在进行着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符号活动,形成了哈萨克人特殊的文化,奠定了哈萨克民族审美文化,进而对哈萨克族长篇叙事诗达斯坦中所派生出来的不同符号之间,碰擦出的感觉和情感,做出提炼并分析文学文本中审美符号的意义所在。从深层意义上追述,延伸这种情感意识的萌生,我们可以看出,符号的根源动力是力与勇的体现,拓展生与劲之美下凸显的哈萨克族原始游牧生活中的“狩猎”与“野蛮”。从审美形态来看,追溯哈萨克族长篇叙事诗达斯坦的社会变迁和历史文化二者契合相生,贯通于叙事诗中的艺术与美学的积淀。不论是从哈萨克人审美情节还是审美活动,艺术形式以动物塑造的象征意义和人神同构的形象塑造两方面蕴含了形象美。从审美表现对象上比附,“优美”作为哈萨克族的美学范式,蕴含了哈萨克族长篇叙事诗达斯坦中柔性的善之美;“崇高”的对象则是刚性的自由之美,产生这些对象的背后离不开敌对性和畏怖性,本章内容具体到了哈萨克族长篇叙事诗达斯坦这部“活化石”中。从审美意识来看,哈萨克族审美意识总体体现在“部落意识中的礼制美”和“传统道德观中的伦理美”两个角度,具体包括“婚礼”、“葬礼”、“互爱”、“和谐”等方面。哈萨克族婚礼及葬礼仪式表现庄重的部落意识、朴野的巫灵意识,互爱及和谐道德观表现在家庭伦理美、社会和谐意识中。故而,文中带有浓厚原始宗教色彩的特点,分别体现在哈萨克族审美意识中的礼制美和伦理美中。从审美价值来看,以哈萨克族达斯坦口传文化唯一的艺人哈孜木展开,试探索情感净化的审美价值和口传文化的审美价值。具体包括浸润个体心灵、抒发听者衷情等价值诉求。其中,表演者是体现审美价值的基本标志,也是表演者口传审美价值、听众交流情趣审美价值的前提基础;表演者文化的审美价值基于对哈萨克传统文化审美意境的纠正和弥补,结合汉族审美文化价值,充分展示哈汉民族大融合的价值归宿。从审美文化传承来看,无论是哈萨克族日常生活还是民族精神生活,都是哈萨克族向心力的一种表现,即哈萨克族长篇叙事诗达斯坦是活在草原上重要的文化艺术载体。因此,对哈萨克族达斯坦的审美文化传承,通过以下几种方式体现:第一,以阿勒泰地区福海县阔克阿尕什乡为例,保护非遗达斯坦的现状,注重传承人哈孜木的保护;第二,实施人文整体保护,加强宣传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激励机制。本论文对哈萨克族长篇叙事诗达斯坦的美学研究主要表现于文学、美学、宗教、艺术、民族融合等五个层面进行了一次尝试性的凝视与解析,哈萨克族长篇叙事诗达斯坦中蕴含着哈萨克族多元文化的美学意蕴,进而达成对哈萨克族审美符号、审美形态、审美意识、审美价值、审美文化传承的概括,并在此基础上寻找其背后独特的理论缘由,其路径本身或许还待进一步探讨,但对于哈萨克族长篇叙事诗达斯坦背后的美学缘由进行更为深入的文本阐释,这较之于哈萨克族长篇叙事诗达斯坦研究中史料汇编多,理论挖掘少的研究现状来说也是一种回应。对于哈萨克族美学研究而言也是一种有意而为之的探索,期望能够引起对哈萨克族美学及少数民族美学理论建设的进一步关注。

二、民族审美心理的特征及其当代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民族审美心理的特征及其当代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赫哲族传统图案造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目的
    四、研究内容
    五、研究意义
第一章 赫哲族的传统绘画
    第一节 赫哲族的文化概况
        一、赫哲族的族源族称
        二、赫哲族的分布
        三、赫哲族传统文化简介
    第二节 赫哲族传统绘画的界定
        一、赫哲族传统绘画的定义
        二、赫哲族传统绘画的种类
第二章 赫哲族传统绘画的造型原理
    第一节 应物象形与勾勒轮廓
    第二节 简单概括与突出特征
    第三节 形象传神与以静写动
    第四节 夸张放大与强调重点
    第五节 形体组合与附加符号
第三章 赫哲族传统绘画的造型特色
    第一节 对称均衡的形式美
        一、简约美
        二、对称美
        三、均衡美
        四、重复美
    第二节 注重本质的内涵美
        一、真实直观的社会历史
        二、丰富多彩的人文生活
        三、智慧朴素的哲学思想
第四章 赫哲族传统绘画的社会功能和象征意义
    第一节 从人类学的视角看传统绘画
    第二节 赫哲传统绘画的社会功能
        一、赫哲族的原始绘画艺术
        二、赫哲族的萨满教
        三、赫哲族传统绘画图案的种类
        四、传统绘画的“实用”与“审美”
    第三节 赫哲传统绘画的象征意义
第五章 赫哲族传统绘画和古图腾的比较研究
    第一节 古图腾与传统绘画的区别
        一、赫哲族图腾崇拜
        二、赫哲族的传统绘画
    第二节 赫哲族的传统绘画和古图腾的相似之处
        一、两者的相似之处
        二、他们的演变之处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2)孔子“绘事后素”美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对象
    二、研究现状及创新之处
    三、研究方法与内容
第一章 孔子“绘事后素”美学思想的提出、含义及思想渊源
    第一节 “绘事后素”美学思想的含义与提出
        一、从字源学上说“绘事后素”
        二、回归原文:《诗·卫风·硕人》与“绘事后素”的提出
        三、“绘事后素”与“素以为绚兮”的释疑
    第二节 “绘事后素”美学思想的提出时代、文化背景及思想渊源
        一、“绘事后素”美学思想提出的时代与文化背景
        二、“绘事后素”美学思想提出的思想渊源
    第三节 “绘事后素”历代阐释的演进
        一、先秦:“绘事后素”的儒家思想阐发
        二、汉魏:“绘事后素”的经学训诂与释义
        三、唐宋:“绘事后素”的文学审美内涵萌发
        四、明清:“绘事后素”的多样化解读
第二章 “绘事后素”美学思想与孔子论艺术之美
    第一节 “绘事后素”与“《诗》可以兴”蕴含的美学思想
        一、“素以为绚”:子夏对《硕人》的兴发感动
        二、“绘事后素”:引譬连类的兴发过程
        三、“礼后乎”:感发志意的礼教呈现
    第二节 “绘事后素”美学思想在具体艺术门类的表现及运用
        一、文学
        二、绘画
        三、织艺
    第三节 “绘事后素”美学思想与儒家文艺美学的发展
        一、“绘事后素”与“近取诸身以明义”的诗性言说
        二、“绘事后素”与“诗文之道,绘素两者耳”的平淡诗美
        三、“绘事后素”与“文之以礼”的“文”“礼”关系
第三章 “绘事后素”美学思想与孔子论人格之美
    第一节 “绘事后素”与“礼后乎”
        一、“绘事后素”与“庄姜有礼有节”
        二、“绘事后素”中的人与礼
    第二节 “以素喻礼”思想下的“情”与“礼”
        一、“绘事后素”中的“素”喻“礼”
        二、“情”“礼”关系下的“以素喻礼”
    第三节 “真”、“善”、“美”统一的儒家理想人格建构
        一、真与本质
        二、善与心性
        三、美在中和
第四章 “绘事后素”美学思想的影响、现实意义与启示
    第一节 “绘事后素”美学思想对古典美学的影响
        一、文学艺术:创作与品评
        二、人之思想:审美心理与审美理想
        三、“绘事后素”美学思想的阐释流变与古典美学的发展
    第二节 “绘事后素”美学思想的现实意义及启示
        一、哲理上坚守对本质的哲学追求
        二、“绚”与“素”关系的审美启示
        三、科技与人文二者融通的中和之美
结语
附录
    一:《论语》中“后”的具体出现与用法一览表
    二:历代学人对“绘事后素”训诂与阐发文献一览表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清单
后记

(3)三部《中国音乐美学史》着作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综述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三部《中国音乐美学史》着作中研究对象的比较研究
    第一节 蔡仲德着作中研究对象的基本认识
    第二节 修海林着作中研究对象的基本认识
    第三节 龚妮丽着作中研究对象的基本认识
    第四节 比较三部着作研究对象的“异”与“同”
第二章 三部《中国音乐美学史》着作中理论体系的比较研究
    第一节 蔡仲德着作中理论体系的基本认识
    第二节 修海林着作中理论体系的基本认识
    第三节 龚妮丽着作中理论体系的基本认识
    第四节 比较三部着作理论体系的“异”与“同”
第三章 三部《中国音乐美学史》“三观”的比较研究
    第一节 历史观的比较研究
    第二节 材料观的比较研究
    第三节 方法观的比较研究
    第四节 三部着作“三观”的比较
第四章 三部《中国音乐美学史》着作的基本认识与评价
    第一节 三部《中国音乐美学史》着作写作特点的认识与评价
    第二节 三部《中国音乐美学史》着作价值的认识与评价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4)先秦儒家美育思想融入中学语文美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现状与方法
第一章 先秦儒家美育思想精要
    第一节 先秦儒家美育思想的起源
        一、朦胧的审美意识和不自觉的美育活动
        二、礼乐教化观念的自觉和美育思想的产生
        三、礼乐和美育观念分化发展及儒家美育思想的产生
    第二节 先秦儒家美育思想的发展
        一、孔子美育思想
        二、孟子美育思想
        三、荀子美育思想
    第三节 先秦儒家美育思想的价值
        一、中国美育理论体系的滥觞
        二、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三、为现代人提供正确的审美导向
第二章 “人格修养”与中学语文审美需要的结合
    第一节 以“美善”“君子”为旨归的人格教育
        一、“美”“善”相从的审美思想
        二、“君子”风范的审美人格
        三、“浩然之气”的人格境界
    第二节 中学语文教育应有的审美需要
        一、语文教育与美育的关联
        二、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美善”“君子”审美人格的必要性
    第三节 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美善”“君子”审美人格的策略
        一、对比阅读,培养“美善”思想
        二、深学笃行,塑造“君子”品格
        三、主题辩论,提升人格境界
第三章 “六艺之教”与中学语文审美体验的结合
    第一节 以“六艺”为内容的艺术教育
        一、“六艺”的基本内容
        二、“六艺”的审美内涵
        三、“立于礼,成于乐”
    第二节 中学语文教学中应有的审美体验
        一、审美体验与语文美育的关联
        二、中学语文教学中化用“六艺”丰富审美体验的必要性
    第三节 中学语文教学中化用“六艺”的策略
        一、音乐融合,营造审美氛围
        二、影视欣赏,促进审美感知
        三、艺术融合,丰富审美体验
第四章 “情本体”和中学语文审美情境的结合
    第一节 以“情本体”为核心的情感教育
        一、“智者乐山,仁者乐水”的自然感化
        二、“兴观群怨”的情感陶冶
        三、“崇德重仁”的情感理念
    第二节 中学语文教学中应有的情境教学
        一、情境教学与情感教育的关联
        二、中学语文教学构建审美情境、激发审美情感的必要性
    第三节 中学语文教学中入情入境的策略
        一、将自然融入教学,创设审美情境
        二、巧用诗歌教学,激发审美想象
        三、德育和美育结合,丰富审美情感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论文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宗白华美学思想管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选题缘由及意义
    2.研究现状
    3.研究方法
第一章 宗白华美学思想的形成基础
    1.1 域外思想资源
    1.2 本土文化根基
    1.3 个人经历与气质
第二章 宗白华美学思想的建构路径
    2.1 散步美学:走向雅与俗
    2.2 比较美学:走向中西对比
    2.3 意境美学:走向人生与艺术
第三章 宗白华美学思想的意义探究
    3.1 理论建构价值
    3.2 生命关怀精神
    3.3 审美教育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伊犁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6)近现代德国美学对现代中国美育理论建构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研究背景与意义
    2 研究现状综述
    3 理论创新与研究方法
第1章 现代中国美育理论建构的发生语境
    1.1 社会历史的跌宕与传统文化的没落
        1.1.1 世界霸权的争夺与科学文化的发展
        1.1.2 民族的觉醒与视野的拓展
    1.2 时代变革下的思想启蒙与精神重建
        1.2.1 启蒙民思与重构精神成为美育的目标
        1.2.2 以美育的实践方式完成思想启蒙与精神重构
    1.3 近现代德国思想在现代中国的传播
        1.3.1 在现代中国形成了康德和尼采思想传播的热潮
        1.3.2 席勒和叔本华思想的广泛传播·黑格尔思想的传播由慢趋快
第2章 近现代德国美学与现代中国美育理论建构的路径
    2.1 吸纳借鉴与改造转化
        2.1.1 美学思想的移植与重新阐释
        2.1.2 延伸与拓展美学概念与范畴的边界
    2.2 在中西思想的融通中凸显民族本位
        2.2.1 在中西比较的视域中坚守中国传统思想
        2.2.2 中西思想文化间的融通与共契
        2.2.3 在讲求理性与逻辑中扩展中国传统的思维模式
第3章 近现代德国美学与现代中国美育理论的特质
    3.1 理性与感性并存的启蒙精神
        3.1.1 理性拂照下的启蒙与抗争
        3.1.2 审美救赎作为拯救民众的一种路径
    3.2 美育思想中的实践品格
        3.2.1 美育思想对民众精神的重构与生活的指导
        3.2.2 美育学科的初步创建与艺术观念的现实效用
    3.3 异质文化间的相适性
        3.3.1 以包容的学术胸襟接纳古今中外思想
        3.3.2 在反思中择选式承继中西思想
第4章 现代中国美育理论的再思考
    4.1 “审美教育”·“情感教育”·“艺术教育”概念间的关系问题
        4.1.1 “审美教育”包含“情感教育”中的情感要素
        4.1.2 “艺术教育”是践行“审美教育”的主要路径
    4.2 社会启蒙与审美启蒙的缠结相伴
        4.2.1 审美现代性与启蒙现代性在西方引起广泛论争
        4.2.2 社会启蒙与审美启蒙在现代中国表现为缠结的状态
    4.3 美育理论与实践活动的有效对接
        4.3.1 融通中西理论与守护本国历史文化
        4.3.2 美育理论践行的中国化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7)绘画形式美学视域下的中国风景油画图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
        一、中国风景油画的兴起
        二、图式在中国风景油画中的重要性
        三、中国风景油画文化价值认同的需要
    第二节 研究内容的界域
        一、中国油画的属性探讨
        二、形式美学及绘画形式美学
        三、对中西绘画形式美学发展的基本认识
    第三节 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作用
        一、研究的理论意义
        二、研究的实际作用
    第四节 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第五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点
第一章 图式的涵义与概念辨析
    第一节 图式的涵义与体系
        一、“图式”的提出及“图式”理论谱系
        二、艺术中的“图式”及体系构建
    第二节 图式与构图、图像、形式、符号的辨析
        一、图式与构图
        二、图式与图像
        三、图式与形式
        四、图式与符号
第二章 中西绘画形式美学的差异及对中国风景油画图式的影响
    第一节 中西绘画形式美学的差异
        一、中西绘画形式美学的形成之源
        二、中西绘画形式美学的基本精神
    第二节 中西绘画形式美学对中国风景油画图式的影响
        一、“物理和谐”与“心理和谐”的创作原则
        二、“真实性”与“非真实性”的图像组合
第三章 中国风景油画图式的特征
    第一节 中国风景油画图式之视觉元素
        一、线:“间断性”与“连续性”
        二、色:“多彩”与“素色”
        三、空间:“有限”与“无限”
    第二节 中国风景油画图式的视觉效应
        一、焦点区域:“理性的象征”与“感性的象征”
        二、不动之动:“物动”与“心动”
        三、张力:“实力”与“虚力”
第四章 中国风景油画图式的转化
    第一节 图式在中国语境中转化的前提及原因
        一、图式的转化背景
        二、图式本土化的必要性
    第二节 图式在中国语境中的转化
        一、从“万象”到“太朴”
        二、从“实境”到“意境”
        三、从“常形图像”到“常理符号”
第五章 中国风景油画图式的发展趋向
    第一节 中国风景油画图式发展的辩证性
        一、个人风格图式化现象
        二、图式的价值
        三、图式的反省
    第二节 中国风景油画图式的创新思考
        一、在融合中求变化:增强艺术图式表现的时代性
        二、在融合中求突破:凸显艺术图式表现的民族文化特色
        三、在融合中求个性:实现艺术图式表现的个体升华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后记

(8)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化学美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四节 研究的方法
第一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第一节 概念界定
    第二节 理论基础
第二章 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美育的现状调查及结果分析
    第一节 高中化学教师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第二节 高中生美育问卷调查及结果分析
第三章 化学美育模型的构建
    第一节 化学美育模型构建的目的
    第二节 化学美育模式构建的依据及表现形式
    第三节 构建化学美育模型
第四章 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美育的教学设计与实践
    第一节 《化学反应的方向》教学设计与实施
    第二节 《化学平衡的移动》教学设计与实施
    第三节 教学效果反馈
    第四节 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美育的策略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的结论
    第二节 研究的创新点
    第三节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9)中国古代以“圆”为美文艺理念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现状分析
        (一) 以宗教中的“圆”为研究对象
        (二) 以文学中的“圆”为研究对象
        (三) 以艺术中的“圆”为研究对象
    三、论文构思
第一章 文艺创作的“圆”之心理
    第一节 审美心胸之“圆明”——“虚静以观”
        一、“虚静”与古代文艺创作
        二、“虚静”之“静”内心世界的澄澈空明
        三、“虚静”之“虚”——心理空间的无限空廓
    第二节 审美运思之“圆活”——“神与物游”
        一、“游”与古代文艺创作
        二、“游”之创作实践
    第三节 审美体验之“圆融”——“物我合一
        一、主客体浑融为一
        二、情理之互通
第二章 文艺作品的“圆”之体现
    第一节 理“圆”——“理之圆足,混成无缺”
        一、文气“圆”:顺应天理,理与气谐
        二、文意“圆”:承载义理,周妥无缺
    第二节 艺术结构“圆”——“首尾圆合,条贯统序”
        一、静态圆形结构
        二、动态圆形结构
    第三节 艺术语言“圆”——“善酌字者”“磊落如珠”
        一、字音“圆”
        二、字义“圆”
第三章 文艺接受的“圆”之互动——以古代戏曲“大团圆”结局为例
    第一节 古代戏曲创作与接受的交互性
    第二节 古代戏曲“大团圆”结局之成因
        一、思维模式上:因果轮回与“圆”
        二、文化心理上:“中和”与“圆”
        三、艺术表现上:叙事之“张弛”与“圆”
    第三节 古代戏曲“大团圆”结局之功能
        一、劝善改过、导人向善的道德教化功能
        二、疏愁解恨、悦心悦神的心理调节功能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致谢

(10)哈萨克族长篇叙事诗(达斯坦)的美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1.1 研究对象、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对象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分类与现状
        1.2.1 哈萨克达斯坦的分类研究
        1.2.2 哈萨克达斯坦的现状研究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之处
第二章 达斯坦的审美符号
    2.1 文本的审美意象分析
        2.1.1 “苍狼”和“骏马”
        2.1.2 “光”和“天”
    2.2 力与勇的审美符号分析
        2.2.1 生之美中的“狩猎”
        2.2.2 劲之美中的“野蛮”
第三章 达斯坦的审美形态
    3.1 传奇故事中的形象美
        3.1.1 动物塑造的象征意义
        3.1.2 人神同构的形象塑造
    3.2 “优美”与“崇高”的审美形态
        3.2.1 柔性的善之美
        3.2.2 刚性的自由之美
第四章 达斯坦的审美意识
    4.1 部落意识中的礼制美
        4.1.1 “婚礼”:庄重的部落意识
        4.1.2 “葬礼”:朴野的巫灵意识
    4.2 传统道德观中的伦理美
        4.2.1 互爱:家庭伦理
        4.2.2 和谐:社会道德
第五章 达斯坦的审美价值
    5.1 情感净化的审美价值
        5.1.1 浸润个体心灵
        5.1.2 抒发听者衷情
    5.2 口传文化的审美价值
        5.2.1 原始审美中的“活化石”
        5.2.2 民族审美中的哈汉融合
第六章 达斯坦的审美文化传承
    6.1 达斯坦的生活意义
        6.1.1 丰富日常生活情趣
        6.1.2 传承民族生活精神
    6.2 达斯坦的现状与发展
        6.2.1 达斯坦的保护现状
        6.2.2 达斯坦的传承与发展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参加科研及发表论文情况

四、民族审美心理的特征及其当代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赫哲族传统图案造型研究[D]. 李剑霞. 中央民族大学, 2021
  • [2]孔子“绘事后素”美学思想研究[D]. 何文迎. 暨南大学, 2020(04)
  • [3]三部《中国音乐美学史》着作的比较研究[D]. 完颜振清.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4]先秦儒家美育思想融入中学语文美育研究[D]. 徐蕊. 陕西理工大学, 2020(12)
  • [5]宗白华美学思想管窥[D]. 展叶青. 伊犁师范大学, 2020(10)
  • [6]近现代德国美学对现代中国美育理论建构的影响研究[D]. 祝志满. 辽宁大学, 2019(09)
  • [7]绘画形式美学视域下的中国风景油画图式研究[D]. 李伟琴.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4)
  • [8]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化学美育研究[D]. 张燕.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9]中国古代以“圆”为美文艺理念探析[D]. 熊彦.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10]哈萨克族长篇叙事诗(达斯坦)的美学研究[D]. 古米拉·巴合提别克.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

标签:;  ;  ;  ;  ;  

民族审美心理的特征及其当代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