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握重点工作 发展地税事业(论文文献综述)
马婷婷[1](2021)在《国地税合并背景下基层税务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以P县税务局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人力资源是税务部门开展各项工作的基础,人力资源效用的发挥又取决于人力资源管理的积极引导,由此看来,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能够推动税务部门发挥职能,加速发展。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将人力资源与其他资源要素进行合理配置,配置得当,就能够发挥助推作用。因此,基层税务部门在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时,以提升人员的工作效率为目标,采取科学合理的手段,根据现有可支配人员的特点、素质等,将其分配到合适的岗位上,匹配当前的各项资源和工作环境,实现人力资源的最佳配置状态,发挥最大效用,为税务工作的良好开展打好基础。2017年10月份,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要持续推进和深化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根据机构改革的规划要求,税务总局紧密安排,详细部署,将省级及省级以下国税、地税部门合并,并于2018年7月20日,全国各级税务新机构统一挂牌成立。1994年开始实行的分税制已经完全不适用于现代税收发展的新形势,随着机构合并彻底结束,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国税地税征管体制的新征程。合并后首先面临的就是人力资源成倍增加,人力资源管理遇到了重大的挑战。尤其是改革进程迅速,没有足够长的时间进行人力资源的“自然减退”,再加上随之而来的机构减少和编制缩减的现实问题,基层税务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难题。因此,税务部门首要的任务就是迅速分析梳理当前人力资源的现状,根据业务和岗位需求重新配置,尽可能地激发人力资源的潜力,不断提升税务部门公务员队伍建设和整体人力资源优势,更好的适应税收征管体制改革的需要。本次论文通过以P县税务局为例,开展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对其人力资源配现状进行分析,抓准共性问题,深究问题渊源,探索解决办法。一方面,为P县税务局今后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供理论性分析和实践性建议;另一方面,总结规律性的认识和有效的办法,以小见大的为全国基层税务部门在国地税合并背景下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供数据参考和决策依据。
王蕊[2](2021)在《税务机构改革后税务人员激励机制研究 ——以J市税务系统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治理体系持续改进,机构改革的不断推进加快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进程,具有深刻的时代内涵和现实意义。2018年,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正式启动,旨在通过机构合并,逐步构建起优化高效统一的税收征管体系,提高纳税人和缴费人满意度和遵从度,全面提升征管效率,降低征纳成本,提高税费治理能力和水平,确保税收职能作用得到充分发挥。随着税务机构改革的纵深开展,各项工作逐步推行,税务机构有些部门人浮于事、基层压力加剧、晋升渠道变窄、激励手段受限等等情况随之显现,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税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对税务机构改革持续推进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税务机构合并背景下,激励机制不够完备,税务人员工作积极性未能得到充分调动。本文对税务机构改革、激励、激励机制等相关核心概念进行说明界定后,以激励机制相关理论作为出发点,选取J市税务系统为例,运用文献研究法、调查问卷法、实地访谈法等方法对税务机构合并后税务人员激励机制进行研究,从分析构成、归类做法,到提出问题和解决对策,对J市税务人员激励机制的现状和改进完善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思考,对现有激励机制问题、原因及对策进行分析,针对存在的职务职级晋升狭窄、职业发展渠道单一、考核评优不够科学、人文关怀力度受限、薪酬调节灵活性低、教育培训质效不高等问题,从完善物质激励手段、优化考核晋升机制、注重队伍人文关怀等多个层面提出了改进完善建议。本文紧扣J市税务系统实际,结合税务机构改革后新的税务机构面临的机遇及现实情况,坚持研究数据的准确性和代表性,着力使本文论证合理科学,力求为税务机构合并后的人员干部队伍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借鉴参考。
甘甜[3](2020)在《基于胜任力的税务系统公务员初任培训研究 ——以HN省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依据2018年7月20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改革方案》),全国税务系统进行了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省级和省级以下国税地税机构合并,社会保险费、非税收入的征管职责进行划转,以期全面构建高效、优化、统一的税收征管体系,进一步推进税收现代化改革,更有效地发挥税收在国家经济运转和社会治理中的基础性、支柱性、保障性作用。随着税务系统征管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广大税务干部的知识储备和综合素质亟待加强和提升,国家税务总局亦适时提出了“以训促进、提高素养、人才兴税”的培训方针。初任培训是税务系统新进公务员第一次在系统内参与的、时间较长、涵盖面较广的重要培训,对税务干部职业生涯的起锚起着不容忽视的深远影响。针对税务系统公务员初任培训这一领域,以提高初任公务员岗位胜任力为前提,分析和研究初任培训的实施过程,探索适合初任培训项目的培训管理机制,无疑对提升税务系统公务员的综合素质、强化其社会角色意识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HN省税务系统公务员初任培训项目展开研究,以文献研究、调研访谈、案例研究等方式对初任培训的现状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了解,并对初任培训的实施过程进行了分析和探讨,进而找出HN省税务系统公务员初任培训存在的种种问题,在引入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胜任力及其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胜任力的税务系统公务员初任培训的相关建议。本文认为,HN省税务系统公务员初任培训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一是培训目标定位应更加聚焦工作胜任力的提高,二是培训内容应更加侧重于岗位胜任力的提升,三是培训对象应基于胜任力进行分类。笔者一方面结合了税务系统的工作实际,另一方面借鉴和学习了国外公务员培训的相关经验,站在提升新进公务员胜任力的角度,提出了改革和完善税务系统公务员初任培训的对策建议,明确了管理理念,创新了教学布局,优化变革了初任培训模式。
龚丽泉[4](2020)在《国地税合并后基层税务机关纳税服务研究 ——以张家港市税务局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不断加强,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强调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2020年两会报告也强调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税务部门作为国家行政机关,其纳税服务职能是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全面推进税收现代化也是实现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和有效突破口。纳税服务已成为税收现代化的六大目标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税收现代化的核心之一。2018年是税务机构进行改革的重要一年,分设了 24年的国家税务局系统和地方税务局系统实现正式合并,国地税合并对于税务部门提升纳税服务质效、整合税务服务管理资源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对各级税务部门及其纳税服务提出了新要求。本文以新公共服务理论、税收遵从理论、服务型政府理论、SWOT分析理论为理论依据,回顾了我国纳税服务在税收现代化进程中的定位及提升过程,开展了国地税分设与合并对纳税服务的SWOT分析,指出了国地税合并对于纳税服务产生的影响。以国地税合并后张家港市税务局的纳税服务为个案进行深入研究,对于张家港市国地税合并后纳税服务管理机制及纳税服务实践进行了深入分析。通过开展问卷调查、个别访谈、体验式调查等一系列实证研究发现,国地税合并后张家港市税务局的纳税服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经济效应、管理效应、纳税人总体满意度较高,但是还存在着纳税服务工作人员服务意识与能力有待提升、线上办税服务与咨询服务平台功能还不够健全、个性化纳税辅导服务及纳税人权益保护有待加强、社会协作服务有待拓展等不足之处。通过深入原因分析、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建议税务部门要加强纳税服务干部队伍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完善线上办税平台建设、完善纳税人需求分析制度、加强与其他部门社会协作力度,从而切实提升纳税服务质量,提升纳税人满意度。
周易[5](2020)在《税收征管体制改革背景下基层税务机关绩效考核研究 ——基于平衡计分卡在XR市税务局的应用》文中认为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政府绩效管理工作,构建服务型政府”的要求,绩效考核已成为全国行政事业单位的重点工作之一。在推动全国行政体制改革的进程中,2018年3月,十九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中提出“将省级和省级以下的国税地税机构合并”是税收征管体制改革迈出里程碑式的一步。基层税务部门作为直接接触群众,服务群众的行政机构,广受社会群众的监督,是政府部门实现转型的关键所在。XR市税务局是原XR市国税局和XR市地税局合并而成的正科级基层税务机关,在新的税收征管形势、新的税收工作目标下,原有的绩效考核办法已经不再适用。借助此改革契机,寻找长期以来在原国税、原地税绩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让新机构的运行得到保障,进一步推动改革的落实。平衡计分卡作为被广泛运用的绩效考核工具之一,本文以XR市税务局为例,对平衡计分卡在基层税务机关的绩效考核中进行初步探索。本文立足于XR市税务局现有的绩效考核办法,运用了案例分析法、文献调研法、比较分析法、实地调查法和问卷调查法五种研究方法,结合XR市税务局作为基层税务机关的特征和处于机构改革初期的背景,借助平衡计分卡对原有的绩效考核体系进行了优化设计。通过对案例的分析,XR市税务局原有的考核体系存在战略目标不明确、指标设定不合理等明显问题,本文运用平衡计分卡以战略为导向的特点,明确了新形势下XR市税务局的战略目标为“实现税收现代化‘六个体系’”,再将其分解为演变后的税收收入、纳税人、内部管理、学习与发展四个维度的战略目标,设计出一套优化后的考核指标体系,并在XR市税务局第二季度的征管工作中尝试运用,运用结果得到大部分同行的认可。为平衡计分卡今后在税务机关甚至其他行政事业单位的推广使用起到了一定借鉴作用。
马瑶[6](2020)在《云南省T县税务局绩效管理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政府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融入了绩效管理的基本理论及主要做法,这是一种比较创新的政府管理方式。全新的政府管理模式对促进我国政府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中国经济高速稳定的持续增长,世界经济的中心逐渐向以中国为中心的亚洲倾斜,这为国内企业带来巨大发展空间的同时也向政府部门的管理职能提出了新的挑战,在二十一世纪政府真正面临的核心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怎样获得高标准的优秀人才对政府来说至关重要,而如何发挥每一位干部职工的真正实力帮助政府在发挥政府职能方面脱颖而出是重中之重。因此,各级政府在进行干部职工绩效和激励方面的研究改革,希望通过科学的方法探索建立一套完善的绩效管理体系促进干部职工高效工作、全面发展,加大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力度。税务局作为我国的税收执法机关,是服务型政府的建设者之一,对征管体制改革后的税务局进行有效的绩效管理有利于推进税收现代化建设,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根据目前的运行经验,税务部门与其他政府部门相比,绩效管理初见成效,但同时也显现出许多问题,包括国、地税合并带来的部分新问题,因此有必要对现行的绩效管理体系进行优化,更好的发挥税务部门的作用,不断推进税收现代化发展。本文以云南省T县税务局作为研究对象,以问卷、访谈及调研的方式从云南省T县税务局开展绩效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入手,查找目前推行绩效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针对问题进行原因分析,以如何完善绩效管理作为本次论文的核心论点,提出培育绩效管理文化、合理设置考评指标体系、将持续有效的沟通贯穿于绩效管理工作中、合理运用绩效管理结果、建立科学的绩效反馈机制、打造专业的绩效管理队伍等建议对策完善绩效管理工作。
张乐敏[7](2020)在《新时代基层税务机关纳税服务品牌创建研究 ——以泸西县税务局为例》文中指出党的十九大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重大政治论断,对纳税服务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注入了新动力、带来了新变革,国地税合并是适应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重要举措。以国地税合并为标志,税务机关的纳税服务工作进入了一个新时代,纳税服务理念、供给方式和标准要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国地税合并后,泸西县税务局存在机构融合程度不足、纳税服务流程不畅、服务部门职能分散、跨部门协作不充分等突出问题,纳税服务提供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对良好部门形象的树立产生了负面的影响。新时代背景下,泸西县税务局在适应新时代深刻变化的同时,需要寻求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克服一系列问题和困难,对纳税服务进行深入的变革和创新,不断提升纳税服务的质量、水平和效率,竭力将纳税服务融入新时代。纳税服务品牌创建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模式,是反映税务机关纳税服务、服务内涵、服务机制和整体形象俱佳的综合标志。该论文以“品牌”为切入点,立足公共管理视角,以新公共服务理论为依据,借鉴融合传播学、市场营销品牌创建规律,紧紧围绕“新时代泸西县纳税服务建设”核心,深入分析了新时代背景下基层税务机关纳税服务的新变化、新挑战和新机遇,讨论了泸西县税务局纳税服务品牌创建环境和动力,并借鉴青岛国税、昆山地税以及南京国税等一系列地方税务机关品牌创建的做法,从纳税服务品牌创建框架、流程、步骤、品牌定位等不同角度系统提出纳税服务品牌创建构想,形成了完整的品牌创建支撑体系、视觉识别系统、宣传推广体系以及评估反馈机制等具体建设性方案与建议。力图将“纳税服务品牌”作为有效整合泸西县税务局各类纳税服务的内核,充分发挥品牌效应,不断创新纳税服务内容、完善服务方式,形成合力,建立高效、统一的纳税服务体系,努力塑造纳税人信任依赖的纳税服务品牌,树立良好的税务机关形象。本文以一个全新的视角,对新时代基层税务机关纳税服务建设进行了深入研究,以期为基层税务机关提供完善的、可操作性强纳税服务品牌创建的模式,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袁瑞莹[8](2020)在《税务文化建设研究 ——以五华区税务局为例》文中认为随着税务部门机构改革的深入,以新时代税收现代化为目标,不断提高税收治理能力,构建科学的治理体系也成为当下税务部门工作的重中之重。税务文化是行政组织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更高层面的管理方式,具有凝聚人心、鼓舞士气的作用。国地税合并后,基层税务部门亟待结合新的历史使命,解决好税务文化建设中长期规划不足、制度机制不完善、传播推广乏力、群众认同不够等问题,传承延续原国税、地税时期的文化建设成效,构建广大税务干部一致认同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使税务文化建设促进税收全局工作良性发展,在地方经济建设中发挥好职能作用。本文通过研究税务文化建设相关理论,分析我国税务文化建设发展历程,提出税务部门在机构改革后开展税务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并以五华区税务局国地税合并前后的文化建设情况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发现五华区税务局税务文化建设中存在的历史问题和成因。结合省外优秀税务文化建设案例研究,得出税务文化要把握创新性、体现群众性、突出示范性的经验启示。最后系统论证在新时代背景下,五华区税务局开展税务文化建设应当把握好的几对关系,提出切合本地实际的税务文化建设保障措施和主要内容,得出本课题研究结论即:税务文化建设具有特殊性,应做到领导重视,全员参与、主题鲜明,特色明显、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人为本,制度健全,只有遵循了一定的工作准则,全面统筹规划,分时期分阶段推进,方能使税务文化建设成为推动机构改革后五华税收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杨东[9](2020)在《漾濞县税务局税务文化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税务文化是税务部门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千千万万的税务人不断凝聚、沉淀出的精神价值和形成的共同生活方式,最终也将体现税务人的集体人格。税务文化对于税收工作的开展和税务人员自身都有重要的影响意义。实践证明,良好的税务文化对于深化税制改革、促进税收事业健康发展、提升税务干部队伍综合素质等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自1994年国地税分设至2018年国地税合并,这24年间原国税和原地税在各自的实践发展中逐渐形成了截然不同的税务文化,在合并后的新税务时期,如何将不同的税务文化和工作方式凝聚起来,带好队、收好税,成为了所有税务机关都亟待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本文以国地税合并后的漾濞县税务局作为研究对象,结合组织文化理论、人本原理和服务型政府理论,通过文献分析、问卷调查以及深入访谈等方法对该局税务文化的建设开展研究,了解了税务机关文化建设目前的发展现状,也发现在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同时还暴露出对文化建设不够重视、资金保障不到位、顶层设计脱离基层实际等问题,经过深入剖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最后对建设和发展新时期的税务文化提供了相关对策意见。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在绪论部分介绍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以及目前国内外对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之后在第一章介绍理论概括,包括税务文化的定义、目标、内容等。在第二章,以漾濞县税务局为具体案例,介绍国地税合并背景下税务文化建设的发展过程、现状以及其采取的建设手段。在第三章,介绍漾濞县税务局在税务文化的发展、建设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并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剖析。第四章介绍国内经济发达地区税务机关在税务文化建设方面的主要做法,并从中总结经验及启示。最后在第五章,针对第三章存在的问题和第四章介绍的先进经验,对推进漾濞县税务局税务文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给予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于俊[10](2019)在《国家治理视角下的当代中国税收制度改革研究》文中提出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税收制度是一国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税收制度改革是个源远流长、历久弥新的课题,从古至今,税收制度改革以制度促经济、以经济稳政治、以政治助发展,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发挥了突出的作用、留下了深刻的印迹,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统治阶级治国理政的战略考量。税收制度兼具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双重色彩,税收制度改革是通过税收制度架构设计和组成要素的边际变化来调整治理格局、增进社会福利的过程。国家治理呼唤深化税收制度改革,税收制度改革助推国家治理优化。当今世界,不论是何种性质的国家、抑或是何种发展程度的国家,在国家治理中都非常重视税收制度改革,这其中既有共性、也有个性,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如何吸收和借鉴他人在税收制度改革中取得的有益成果,适时推进本国的税收制度改革,成为各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面对的一个理论和实践课题。鉴于税收制度改革的庞杂性、专业性和技术性,目前学术界对于税收制度改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税制结构、税种设置、税收政策等较为传统单一的领域内。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视角开展税收制度改革研究,可以将税收制度改革由微观的、具体的工作层面提升到宏观的、战略的层面,拓展税收制度改革研究的内涵和外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税收制度,顺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要求,实现税收治理体系及治理能力现代化。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争取无产阶级自身解放的斗争中,对税收问题进行了分析论述,提供了这个问题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税收具体实践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财税思想的中国化。在当代中国,新时代赋予税收制度改革研究的新思维、新要求、新使命,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视角探讨税收制度改革,能够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从高速度增长阶段转入到高质量发展阶段、更好地化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彰显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四个自信”。新中国成立以来,税收制度及其调整、改革始终伴随着共和国的历史发展进程:改革开放前,税收制度及其调整以税收集权化匹配计划经济化、以集中统一税收体制匹配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改革开放后,税收制度及其改革以税收公共化匹配经济市场化、以公共税收体制匹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税收制度及其改革以税收现代化匹配国家治理现代化、以现代税收制度匹配现代国家治理体系及治理能力,这是我国税收制度变革发展的一项基本经验。历经七十年发展,我国税收制度日臻完善,但也还存在结构布局、法律层级等方面的不足,这些瓶颈制约着税收制度进一步的深化改革,只有从新时代税收文明现代化的高度统筹布局税收制度改革,才能打破瓶颈,建立起与国家治理战略相匹配的税收制度体系。党的领导是我国税收制度改革最本质的特征和最根本的属性,是贯穿当代中国税收制度改革研究始终的一根红线。在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研究中自觉融入马克思主义原理观点和党的方针政策,能够集中体现党对税收制度改革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税收制度的优势。新时代的税收制度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相融洽相助益,总体布局重塑了税收制度改革的灵魂,税收制度改革强劲了总体布局的血脉。自觉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政治发展的“稳定器”、文化发展的“催化剂”、生态文明发展的“净化剂”、社会发展的“粘合剂”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加速器”,是新时代中国税收制度改革的宏观抱负和历史使命。新时代的税收制度改革既要遵循自身发展规律、也要嵌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确保税收制度改革运行在正确的轨道上,避免走僵化封闭的老路和改旗易帜的邪路。恪守税收制度改革的家国情怀、激励国家社会公民多元治理主体同频共振,遵循市场规则、力求治理资源配置效率最大化,注重统筹兼顾、发挥制度集成聚变效应,尊重契约伦理、扞卫税收权利义务生态,维护央地关系、调动两个积极性,是新时代中国税收制度改革的中观价值和基本原则。新时代的税收制度改革需要仰望星空、更要脚踏实地,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是税收制度改革应有的姿态。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下施行税收法治方略,在“五大发展”理念指导下放大税收乘数效应,在公平正义精神感召下释放税收正能量,在绿水青山愿景引领下促进绿色税收发展,在多元共治价值追寻下创新税收治理方式,为各国治理中的税收制度改革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是新时代中国税收制度改革的微观努力和路径探索。
二、把握重点工作 发展地税事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把握重点工作 发展地税事业(论文提纲范文)
(1)国地税合并背景下基层税务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以P县税务局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人力资源管理含义及理论基础 |
1.1 人力资源管理含义 |
1.1.1 人力资源管理概念 |
1.1.2 税务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特点 |
1.2 人力资源管理基本理论 |
1.2.1 新公共管理理论 |
1.2.2 人力资本理论 |
1.3 人力资源管理基本原则 |
1.3.1 要素有用、同素异构原则 |
1.3.2 能级匹配、适才适用原则 |
1.3.3 适时调整,动态管理原则 |
1.4 国地税合并对人力资源管理提出更严格的要求 |
第二章 P县税务局机构合并后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
2.1 人力资源招录与配置情况 |
2.1.1 人力资源招录情况 |
2.1.2 人力资源数量情况 |
2.1.3 人员年龄构成情况 |
2.1.4 人员学历构成情况 |
2.1.5 机构设置情况 |
2.1.6 人员配备情况 |
2.2 人力资源教育与培训情况 |
2.2.1 教育培训新需求 |
2.2.2 教育与培训现状 |
2.3 人力资源工资待遇管理情况 |
2.3.1 工资管理现状 |
2.3.2 推行职务职级并行新制度 |
第三章 P县税务局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3.1 存在的问题 |
3.1.1 岗责设置不均,偏离工作实际 |
3.1.2 领导岗位减少,晋升通道狭窄 |
3.1.3 人员可流动性低,缺乏轮岗机制 |
3.1.4 中坚力量缺乏,人员老龄化严重 |
3.1.5 人员总量过剩,综合素质不高 |
3.2 成因分析 |
3.2.1 改革推进迅速,时间紧任务重 |
3.2.2 政策规定制约,基层自主权受限 |
3.2.3 垂管体制制约,缺少管理权限 |
3.2.4 重使用轻培养,缺乏长远规划性 |
第四章 P县税务局人力资源管理优化对策 |
4.1 优化人力资源岗位管理 |
4.1.1 实施专业化管理 |
4.1.2 合理搭配实现优势互补 |
4.2 设置人力资源考核制度 |
4.2.1 实施数字化人事考核制度 |
4.2.2 建立健全激励机制 |
4.3 建立人力资源管理规划 |
4.3.1 建立年度工作规划 |
4.3.2 建立任职资格考核 |
4.3.3 建立人力资源动态审核机制 |
4.4 强化人力资源队伍建设 |
4.4.1 推进多元化的干部招录计划 |
4.4.2 推行公正的干部选用制度 |
4.5 加大人力资源培训力度 |
4.5.1 制定业务培训规划 |
4.5.2 进行岗位分类与专业深化培训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2)税务机构改革后税务人员激励机制研究 ——以J市税务系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2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 |
2.1.1 税务机构改革 |
2.1.2 激励 |
2.1.3 激励机制 |
2.2 理论基础 |
2.2.1 马斯洛需求理论 |
2.2.2 双因素理论 |
2.2.3 ERG理论 |
3 J市税务人员激励机制现状 |
3.1 J市税务系统概况 |
3.1.1 机构情况 |
3.1.2 人员情况 |
3.1.3 业务情况 |
3.2 J市税务人员激励机制构成及情况 |
3.2.1 职务职级激励 |
3.2.2 考核评优激励 |
3.2.3 学习教育激励 |
3.2.4 人文关怀激励 |
3.2.5 薪酬增长激励 |
3.3 税务人员激励机制调研情况 |
3.3.1 调研总体设计 |
3.3.2 调研对象选取 |
3.3.3 调研问题设计 |
3.3.4 调研结果分析 |
4 J市税务人员激励机制存在问题 |
4.1 职务职级晋升狭窄 |
4.2 职业发展渠道单一 |
4.3 考核评优不够科学 |
4.4 人文关怀力度受限 |
4.5 薪酬调节灵活性低 |
4.6 教育培训质效不高 |
5 J市税务人员激励机制问题的原因分析 |
5.1 人员结构很不合理 |
5.2 现行政策规定制约 |
5.3 物质激励手段局限 |
5.4 合并后干部融合不够 |
5.5 基层人员负担较重 |
5.6 绝对平均主义尚存 |
6 优化J市税务人员激励机制的对策 |
6.1 完善物质激励手段 |
6.1.1 重视物质激励突出作用 |
6.1.2 科学建立薪酬调节机制 |
6.1.3 探究福利待遇增长手段 |
6.2 优化考核晋升机制 |
6.2.1 健全考核评价体系 |
6.2.2 畅通提拔晋升渠道 |
6.2.3 丰富职业发展平台 |
6.3 注重队伍人文关怀 |
6.3.1 关心干部内在需求 |
6.3.2 关爱干部素养提升 |
6.3.3 关注队伍相互融合 |
7 结论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基于胜任力的税务系统公务员初任培训研究 ——以HN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和论文结构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分析 |
1.4.2 调研访谈 |
1.4.3 案例研究 |
1.4.4 问卷调查 |
1.5 创新点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 |
2.1 胜任力的概念及理论依据 |
2.1.1 胜任力的概念及内涵 |
2.1.2 胜任力的特征 |
2.2 胜任力的理论基础 |
2.2.1 人力资本理论 |
2.2.2 学习型组织理论 |
2.2.3 个体差异理论 |
2.3 税务系统公务员初任培训的基本理论概述 |
2.3.1 公务员的含义 |
2.3.2 税务系统公务员与其他部门公务员在胜任力的差异 |
2.3.3 公务员培训的含义 |
2.3.4 税务系统公务员初任培训的含义 |
2.3.5 现有的税务系统公务员初任培训模式 |
第3章 HN省税务系统公务员初任培训现状概述 |
3.1 基本情况概述 |
3.1.1 培训主办单位基本情况 |
3.1.2 培训承办单位基本情况 |
3.1.3 主要参训对象 |
3.1.4 主要培训内容 |
3.2 实施过程概述 |
3.2.1 职责分工和总体目标 |
3.2.2 培训方式 |
3.2.3 具体组织实施 |
3.2.4 培训考核与考评机制 |
3.3 创新之处 |
3.3.1 学校管理与学员自我管理相对严格 |
3.3.2 行为引导和激励机制坚持正向激励和负向惩戒相结合 |
第4章 胜任力视角下HN省税务系统公务员初任培训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
4.1 培训问题描述 |
4.1.1 培训目标定位未基于胜任力的提高 |
4.1.2 培训内容未侧重于岗位胜任力 |
4.1.3 培训对象分类并非基于胜任力 |
4.2 初任公务员胜任力现状描述 |
4.2.1 知识掌握缺乏系统性 |
4.2.2 税收工作基础能力不扎实 |
4.2.3 社会角色转化动力不足 |
4.3 问题成因分析 |
4.3.1 培训理念把握缺乏准确性 |
4.3.2 培训模式设计缺乏前瞻性 |
4.3.3 现有软硬件设施具有限制性 |
第5章 四川省税务局可借鉴的经验及启示 |
5.1 基本情况及主要做法 |
5.1.1 改模式,细化学员分类标准,因材施教 |
5.1.2 优布局,抓住教学课程关键,推进教改 |
5.1.3 强师资,抓实训,增强教学力量保障 |
5.1.4 严管理,促进作风学风养成 |
5.2 取得的成效 |
5.2.1 初任培训的系统性明显增强 |
5.2.2 学员税收工作基础能力明显夯实 |
5.2.3 学员整体作风纪律明显改善 |
5.3 值得借鉴的经验及启示 |
5.3.1 准确把握培训需求是关键 |
5.3.2 培训内容和方式全面化、创新化是基础 |
5.3.3 培训目标定位于学员岗位胜任力的提升是前提 |
第6章 对策与建议 |
6.1 基于胜任力更新培训管理理念 |
6.1.1 进一步加强对初任培训的重视 |
6.1.2 树立“学员中心”的培训教育理念 |
6.1.3 落实基于胜任力的培训需求调研 |
6.2 基于胜任力创新初任培训教学布局 |
6.2.1 突出“心理契约”引导,加强学员道德品行和专业认知教育 |
6.2.2 加强税收业务能力培训与人文素养培训 |
6.2.3 加强施教机构校内实训平台建设,将初任培训与实训平台应用有机结合 |
6.3 基于胜任力优化变革初任培训模式 |
6.3.1 根据学员的专业、能力、兴趣分组分类实施培训 |
6.3.2 实施基础培训+岗位实训+提升培训的“分段式”培训 |
6.3.3 优化施教机构师资结构,增强教学力量保障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研究局限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附录一 :HN省税务系统公务员初任培训班(专题)安排必要性评估问卷汇总表 |
附录二 :HN省税务系统初任公务员个人培训目标调查表 |
附录三 :访谈提纲 |
(4)国地税合并后基层税务机关纳税服务研究 ——以张家港市税务局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 纳税服务理论、纳税服务需求与权利的研究 |
(二) 纳税服务含义与边界的争议 |
(三) 从税收现代化视角对纳税服务问题与提升质效的研究 |
(四) 从税制改革视角对纳税服务影响的研究 |
(五) 对纳税服务经验的研究 |
(六) 简要述评 |
三、理论基础 |
(一) 新公共服务理论 |
(二) 纳税遵从理论 |
(三) 服务型政府理论 |
(四) SWOT分析理论 |
四、内容结构与研究路径 |
(一) 内容结构 |
(二) 研究路径 |
五、研究方法 |
(一) 访谈法 |
(二) 问卷调查法 |
(三) 个案研究法 |
第一章 国地税从分设到合并对纳税服务影响的理论分析 |
一、国税与地税、国地税分设与国地税合并以及纳税服务的基本含义 |
(一) 国家税务局系统与地方税务局系统 |
(二) 国地税分设与国地税合并 |
(三) 纳税服务的内涵、外延与核心理念 |
二、国地税从分设到合并的改革历程 |
(一) 改革开放初期阶段的税制改革(1978-1993) |
(二) 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的税制改革(1994-2013) |
(三) 全面深化改革时期(2014至今) |
三、纳税服务在税收现代化进程中的定位及提升过程 |
(一) 确立“纳税服务是税务机关的法定职责” |
(二) 制定纳税服务相关指导性文件 |
(三) 确立纳税服务是税收工作的“一项核心业务” |
四、国地税分设与合并对纳税服务影响的SWOT分析 |
(一) 国地税分设的劣势分析 |
(二) 国地税合并的优势分析 |
(三) 国地税合并的机遇因素分析 |
(四) 国地税合并面临的挑战分析 |
(五) 小结 |
第二章 张家港市国地税合并后纳税服务管理机制及纳税服务实践分析 |
一、张家港市国地税合并历程 |
(一) 张家港市税务局简介 |
(二) 张家港市国地税从分设走向合并的过程 |
二、张家港市国地税合并后纳税服务管理机制 |
(一) 纳税服务原则与基本理念 |
(二) 纳税服务股管理制 |
(三) 办税服务厅及其延伸点设置 |
(四) 闭环式智慧化服务体系 |
三、张家港市国地税合并后纳税服务实践分析 |
(一) 运用互联网+技术建构立体化税法宣传服务 |
(二) 提供实体与线上相结合的24小时纳税咨询服务 |
(三) 通过“最多跑一次”改革拓展“非接触式”办税服务 |
(四) 规范投诉管理并以多渠道开展纳税人权益保护服务 |
(五) 以“银税互动”“纳税信用贷”等方式开展信用管理服务 |
(六) 通过“优化流程”“信息共享”等方式开展社会协作服务 |
四、张家港市国地税合并后纳税服务的成效:基于访谈与问卷数据的分析 |
(一) 纳税人对纳税服务的总体满意度和分项满意度都比较高 |
(二) 取得了便民利民的社会效应 |
(三) 取得了集约高效的经济效应 |
(四) 取得了规范统一的管理效应 |
第三章 张家港市国地税合并后纳税服务中存在的不足及原因分析 |
一、张家港市国地税合并后纳税服务中存在的不足 |
(一) 纳税服务工作人员服务意识与能力有待提升 |
(二) 线上办税服务与咨询服务平台功能还不够健全 |
(三) 个性化纳税辅导服务及纳税人权益保护有待加强 |
(四) 社会协作服务有待拓展 |
二、张家港市国地税合并后纳税服务中存在不足的原因分析 |
(一) 纳税服务队伍建设与文化建设有疏漏 |
(二) 纳税服务信息化建设存在瓶颈 |
(三) 纳税服务需求导向建设不足 |
(四) 纳税服务中社会力量引进不足 |
第四章 国地税合并后纳税服务的优化路径 |
一、国外纳税服务经验借鉴 |
(一) 美国纳税服务中“让纳税人遵从更容易”的服务举措 |
(二) 澳大利亚纳税服务中“以纳税人为中心”的绩效评价体系 |
(三) 德国纳税服务中“提升纳税服务社会化程度”经验 |
(四) 小结 |
二、加强纳税服务干部队伍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
(一) 通过纳税服务文化建设提升服务意识 |
(二) 通过培训学习提升服务能力 |
(三) 通过考核激励机制提升工作积极性 |
三、完善线上办税平台建设 |
(一) 提升电子税务局操作易用性 |
(二) 提升12366纳税服务热线质效 |
(三) 完善税务服务云平台建设 |
(四) 建立大数据应用中心服务团队 |
四、完善纳税人需求分析制度 |
(一) 设立科学的纳税人需求分析机制 |
(二) 完善纳税人满意度调查反馈机制 |
(三) 建立多样化纳税服务团队 |
五、加强与其他部门社会协作力度 |
(一) 加强信息联通互享力度 |
(二) 加强业务办理合作力度 |
(三) 提高纳税服务社会化程度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调查问卷 |
附录二: 访谈记录 |
致谢 |
(5)税收征管体制改革背景下基层税务机关绩效考核研究 ——基于平衡计分卡在XR市税务局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平衡计分卡在公共部门的运用研究 |
1.3.2 税务部门绩效考核研究 |
1.3.3 文献评述 |
1.4 研究内容、框架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框架 |
1.4.3 研究方法 |
1.5 本文创新点 |
2 相关理论 |
2.1 绩效管理与绩效考核理论 |
2.1.1 绩效管理的内涵 |
2.1.2 绩效考核的内涵 |
2.1.3 绩效考核的方法 |
2.2 平衡计分卡理论 |
2.2.1 平衡计分卡的兴起 |
2.2.2 平衡计分卡的基本思想和主要内容 |
2.2.3 平衡计分卡的优点 |
3 基层税务机关绩效考核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XR市税务局基本情况 |
3.1.1 XR市税务局现状 |
3.1.2 征管体制改革前后基层税务机关特性对比分析 |
3.2 XR市税务局绩效考核现状 |
3.2.1 考核制度 |
3.2.2 考核指标设置 |
3.2.3 考核方式及结果运用 |
3.3 合并后XR税务局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 |
3.3.1 国地税征管改革后考核制度存在横向和纵向的不统一 |
3.3.2 战略目标不明确,考核制度不完善 |
3.3.3 考核方式不合理,反馈机制不健全 |
3.3.4 指标设定不合理,考核方式复杂难懂 |
3.4 在XR市税务局引入平衡计分卡进行绩效考核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3.4.1 必要性分析 |
3.4.2 可行性分析 |
4 基于平衡计分卡XR市税务局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设计 |
4.1 XR市税务局绩效考核体系构建思路 |
4.1.1 构建原则 |
4.1.2 构建步骤 |
4.2 税收征管体制改革后XR市税务局的战略目标 |
4.2.1 整体战略目标 |
4.2.2 战略目标分解 |
4.2.3 战略地图绘制 |
4.3 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设计 |
4.3.1 绩效考核指标设计的原则 |
4.3.2 税收维度的绩效考核指标设计 |
4.3.3 纳税人维度的绩效考核指标设计 |
4.3.4 内部管理维度的绩效考核指标设计 |
4.3.5 学习与发展维度的绩效考核指标设计 |
4.4 专家评分法确定考核指标权重 |
4.4.1 指标权重确定方法介绍 |
4.4.2 确定指标权重的步骤 |
5 XR市税务局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绩效考核指标实际运用 |
5.1 考核办法的实施与反馈 |
5.1.1 考核结果计算 |
5.1.2 获取反馈 |
5.2 考核结果分析 |
5.3 考核结果运用 |
5.3.1 工资福利方面 |
5.3.2 组织优化方面 |
5.3.3 干部成长方面 |
5.4 该考核办法存在的问题 |
6 结论及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和展望 |
6.2.1 不足之处 |
6.2.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关于XR市税务局绩效考核指标权重设置的调查问卷 |
致谢 |
(6)云南省T县税务局绩效管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创新点与不足 |
第二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核心概念 |
一、绩效考核 |
二、绩效管理 |
三、税务部门的绩效管理 |
第二节 绩效管理理论基础 |
一、流程管理理论 |
二、激励理论 |
第三章 云南省T县税务局绩效管理现状分析 |
第一节 概述 |
一、云南省T县税务局基本情况 |
二、云南省T县税务局绩效管理工作总体运行情况 |
第二节 云南省T县税务局绩效管理工作的具体实践 |
一、制度依据 |
二、组织保障 |
三、运用的主要方法 |
四、具体过程 |
五、取得的成效 |
第四章 云南省T县税务局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云南省T县税务局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一、组织内部对绩效管理工作未达成共识 |
二、绩效管理制度不合理 |
三、绩效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 |
四、绩效管理结果运用重约束轻激励作用 |
第二节 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文化因素 |
二、制度因素 |
三、沟通因素 |
四、人为因素 |
第五章 云南省T县税务局绩效管理优化建议 |
第一节 培育绩效管理文化 |
一、提炼税务精神,构建绩效文化的核心理念 |
二、加强宣传引导,营造绩效文化的良好氛围 |
三、抓住核心关键,注重绩效文化的制度跟进 |
第二节 合理设置考评指标体系 |
一、指标考评设置层面 |
二、绩效考评方法层面 |
三、个人绩效管理层面 |
第三节 将持续有效的沟通贯穿于绩效管理工作中 |
一、强调绩效沟通的重要性 |
二、明晰绩效沟通的目的 |
三、建立持续有效的沟通方式 |
四、保留沟通的的双向性 |
五、科学确定绩效沟通时间 |
第四节 合理运用绩效管理结果 |
一、完善绩效管理结果运用制度 |
二、积极争取地方财政保障 |
第五节 建立科学的绩效反馈机制 |
一、建立快速响应的反馈机制 |
二、构建绩督一体化管理机制 |
三、建立持续改进的评价机制 |
四、建立促进征纳关系和谐的服务机制 |
第六节 打造专业的绩效管理队伍,增强绩效管理规范性 |
一、加强学习培训力度 |
二、明确绩效管理队伍责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新时代基层税务机关纳税服务品牌创建研究 ——以泸西县税务局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及实践 |
(二)国内研究现状及实践 |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技术路线 |
四、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一)研究内容 |
(二)主要创新点 |
第一章 纳税服务品牌创建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依据 |
第一节 品牌的概念及分类 |
一、品牌的概念 |
二、品牌的分类 |
第二节 机关服务品牌的内涵、特征及构成 |
一、机关服务品牌的内涵 |
二、机关服务品牌的显着特征 |
三、机关服务品牌的构成要素 |
四、机关服务品牌与商业品牌的差异 |
第三节 纳税服务品牌的概念、内容及效应 |
一、纳税服务品牌的概念 |
二、纳税服务品牌创建的核心内容 |
三、纳税服务品牌创建的品牌效应 |
第四节 理论依据 |
一、新公共服务理论 |
二、税收遵从理论 |
三、政府流程再造 |
四、品牌理论 |
第二章 泸西县税务局纳税服务建设的变化与挑战 |
第一节 新时代背景下的纳税服务建设 |
一、新的历史方位赋予纳税服务新定位 |
二、国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推动纳税服务职能转变 |
三、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树立纳税服务新标准 |
四、经济发展特征变化提升纳税服务站位 |
第二节 泸西县税务局纳税服务建设面临的新变化 |
一、纳税服务机构发生重大变革 |
二、纳税服务职能不断拓展 |
三、纳税服务群体实现全覆盖 |
四、纳税服务质量和要求不断提高 |
五、纳税服务技术持续革新 |
第三节 泸西县税务局纳税服务亟待解决的问题 |
一、服务体验不佳损害税务机关形象 |
二、机构深度融合程度不足 |
三、纳税服务流程不够优化 |
四、跨部门协作机制尚未形成 |
五、纳税服务分散缺乏整合凝聚核心 |
六、资源有限不能满足纳税服务高质化需求 |
第四节 泸西县税务局纳税服务建设新机遇 |
一、易消除成见树立新部门形象 |
二、引入先进管理理念阻力较小 |
三、纳税服务优化升级新契机 |
第三章 泸西县税务局纳税服务品牌创建环境及价值分析 |
第一节 泸西县税务局概况 |
第二节 泸西县税务局纳税服务品牌创建可行性分析 |
一、商业品牌理论是否适用于税务机关? |
二、税收具有强制性,为什么还要进行纳税服务品牌创建? |
三、在县级层面推行纳税服务品牌创建是否合适? |
四、进行纳税服务品牌创建是否会造成资源浪费? |
第三节 泸西县税务局纳税服务品牌创建环境分析 |
一、SWOT战略分析法 |
二、泸西县税务局纳税服务品牌创建SWOT分析 |
第四节 泸西县税务局纳税服务品牌创建价值分析 |
一、探索纳税服务提质增效新路径 |
二、以品牌为内核,实现纳税服务资源整合 |
三、形成工作亮点,助力泸西税务重点工作 |
四、以“品牌”为认知评价载体,促进纳税服务有形化 |
五、强化办税体验促进税收遵从 |
六、树立良好的税务部门形象 |
第四章 省外基层税务机关纳税服务品牌创建经验借鉴 |
第一节 青岛国税“税税通”纳税服务品牌创建经验 |
一、“税税通”品牌创建概况 |
二、“税税通”品牌创建主要经验借鉴 |
三、“税税通”纳税服务品牌创建成效 |
第二节 昆山地税“创一行动”纳税服务品牌创建经验 |
一、“创一行动”品牌创建概况 |
二、“创一行动”品牌创建主要经验借鉴 |
三、“创一行动”品牌创建成效 |
第三节 南京国税“征管查”组合服务品牌创建经验 |
一、“征管查”组合品牌创建概况 |
二、“征管查”组合品牌创建主要经验借鉴 |
三、“征管查”组合品牌创建成效 |
第四节 省外经验对泸西县税务局纳税服务品牌创建的启示 |
一、要有“立得住”的坚实基础 |
二、要有“叫得响”的品牌名称 |
三、要有“看得见”的视觉符号 |
四、要有“撑得起”的丰富内涵 |
五、要有“走得远”的创建体系 |
第五章 泸西县税务局纳税服务品牌创建构想 |
第一节 泸西县税务局纳税服务品牌创建基本框架及流程 |
一、纳税服务品牌创建基本框架 |
二、纳税服务品牌创建基本流程 |
第二节 泸西县税务局纳税服务品牌创建目标及步骤 |
一、纳税服务品牌创建目标 |
二、纳税服务品牌创建实施步骤 |
第三节 泸西县税务局纳税服务品牌定位及名称提炼 |
一、纳税服务品牌创建承载的核心价值理念 |
二、泸西县税务局纳税服务品牌定位 |
三、泸西县税务局纳税服务品牌名称提炼 |
第四节 泸西县税务局纳税服务品牌的丰富内涵 |
一、便捷高效的服务流程 |
二、需求导向的服务质量 |
三、贴心热情的服务体验 |
四、独一无二的个性服务 |
五、丰富多样的办税渠道 |
第六章 泸西县税务局纳税服务品牌创建的具体内容 |
第一节 泸西税务局纳税服务品牌创建支撑管理体系 |
一、品牌支撑管理体系的核心 |
二、品牌组织管理体系 |
三、纳税服务质量提升体系 |
四、品牌情感沟通体系 |
第二节 泸西县税务局纳税服务品牌视觉识别系统标准化 |
一、视觉识别系统标准化依据 |
二、基本视觉要素规范 |
三、视觉要素运用规范 |
第三节 泸西县税务局纳税服务品牌宣传推广体系 |
一、纳税服务品牌认知维度 |
二、干部职工品牌认知宣传推广 |
三、纳税人品牌认可宣传推广 |
四、社会公众了解宣传推广 |
第四节 泸西县税务局纳税服务品牌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一、建立多维度品牌评估机制 |
二、纳税服务品牌评价指标体系 |
三、建立反思反馈共享机制 |
四、建立闭环运作和持续改进机制 |
研究结论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税务文化建设研究 ——以五华区税务局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文献综述 |
(一)国外税务文化建设研究情况和文献综述 |
(二)国内税务文化建设研究情况和文献综述 |
(三)税务文化建设的国内外文献述评 |
三、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案例分析法 |
(三)问卷调查法 |
四、可能的创新点及存在局限 |
第一章 税务文化建设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税务文化内涵 |
一、税务文化的概念 |
二、税务文化的要素 |
三、税务文化的功能 |
第二节 税务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 |
一、人本理论 |
二、新公共管理理论 |
三、马斯洛需求理论 |
第二章 税务文化建设发展历程及建设必要性分析 |
第一节 税务文化建设的发展历程 |
一、组织领导不断强化,形成统一的思想共识 |
二、培育中国税务精神,形成共同的核心价值观 |
三、征纳关系逐步优化,确立现代化治税理念 |
四、带队伍方式更加科学,激发税务干部队伍活力 |
第二节 税务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
一、开展税务文化建设,要解决文化差异的问题 |
二、开展税务文化建设,要解决队伍管理的问题 |
三、开展税务文化建设,要解决管理模式的问题 |
四、开展税务文化建设,要解决树立新形象的问题 |
第三章 五华区税务局税务文化建设现状分析 |
第一节 国地税合并前税务文化建设亮点及经验启示 |
一、原五华区国税局税务文化建设亮点及经验启示 |
二、原五华区地税局税务文化建设亮点及经验启示 |
第二节 合并后五华区税务局税务文化建设成效分析 |
一、问卷设计思路 |
二、税务文化四要素问卷分析 |
第三节 税务文化建设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
一、税务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
二、税务文化建设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四章 省外优秀税务文化建设案例及经验借鉴 |
第一节 山西长治税务打造“太行先锋”品牌文化 |
一、案例概述 |
二、主要做法 |
第二节 广州税务建文化展厅宣扬中国税务精神 |
一、案例概述 |
二、主要做法 |
第三节 南京税务构建文化推广机制 |
一、案例概述 |
二、主要做法 |
第四节 经验借鉴与启示 |
一、把握创新性是税务文化建设的根本 |
二、体现群众性是税务文化建设的本质 |
三、注重传播性是税务文化建设的推力 |
四、突出示范性是税务文化建设的关键 |
第五章 五华区税务局税务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处理好税务文化建设的各种关系 |
一、原国税地税文化建设继承发扬和开拓创新的关系 |
二、税务系统文化建设和社会层面税务文化培育的关系 |
三、短期内标新立异和长期打造品牌的关系 |
四、系统全面统筹和发挥地域特色的关系 |
五、依法治税制度规范和文化规范的关系 |
六、组织愿景达成和自我目标实现的关系 |
第二节 丰富与创新税务文化建设内涵 |
一、夯实物态文化建设基础 |
二、完善制度文化建设体系 |
三、提升行为文化建设水平 |
四、深化精神文化建设认同 |
第三节 健全税务文化建设的保障措施 |
一、调动干部积极参与 |
二、加大经费投入保障 |
三、完善制度监督约束 |
四、着力文化传播推广 |
五、开展文化质效评估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9)漾濞县税务局税务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
三、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比较分析法 |
(三)问卷调查法 |
(四)访谈法 |
四、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五、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税务文化及建设的基础理论 |
第一节 税务文化的内涵、特点与作用 |
一、文化的界定 |
二、税务文化的内涵 |
三、税务文化的特点及作用 |
第二节 税务文化建设的主体、内容、目标及方法 |
一、税务文化建设的主体 |
二、税务文化建设的内容 |
三、税务文化建设的目标 |
四、税务文化建设的方法 |
第三节 税务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 |
一、人本原理 |
二、组织文化理论 |
三、服务型政府理论 |
第二章 漾濞县税务局税务文化建设的新要求及建设现状 |
第一节 国地税合并背景下税务文化建设的新要求 |
一、国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新形势 |
二、税务总局凝练全新“中国税务精神” |
三、漾濞县税务文化建设步入新阶段 |
第二节 漾濞县税务局税务文化建设现状 |
一、打造和谐务实的物态文化 |
二、培育廉洁从税的行为文化 |
三、构建规范有序的制度文化 |
四、铸造漾濞特色的精神文化 |
第三章 漾濞县税务局税务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漾濞县税务局税务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
一、经费保障不足,建设覆盖面不够广 |
二、组织机构合并,干部认同度不统一 |
三、缺乏长效机制,文化建设无章可循 |
四、文化特色不足,税务精神不够体现 |
第二节 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
一、文化建设重视程度不够 |
二、考评不规范削弱基层积极性 |
三、文化建设组织体系不健全 |
四、顶层设计脱离基层实际 |
第四章 国内其他税务部门税务文化建设的经验借鉴 |
第一节 其他税务部门税务文化建设的先进案例 |
一、山东省高密市税务局以文化品牌引领文化建设 |
二、山东省潍坊市“方圆文化”做法 |
三、广州市荔湾区继岭南文化打造文化理念体系 |
第二节 经验与借鉴 |
一、构建科学体系,实现税务文化建设可持续发展 |
二、坚持文化自信,夯实税务文化建设的思想基础 |
三、注重以人为本,改善税务文化建设的人文环境 |
第五章 进一步推进漾濞县税务局税务文化建设的对策 |
第一节 加大投入力度,确保建设保障 |
一、加大投入保障,确保物态文化建设的持续性 |
二、整合现有资源,确保物态文化建设的效果性 |
第二节 力促四合,提升组织认同感 |
一、加强全员学习,培育新时代税务人 |
二、树立先进典型,内化中国税务精神 |
第三节 完善制度建设,构建文化理念体系 |
一、完善制度建设,健全组织建设各制度 |
二、坚持以人为本,构建文化理念体系 |
第四节 坚持文化自信,夯实文化建设思想阵地 |
一、落实顶层设计,夯实精神文化建设的思想阵地 |
二、注重有机融合,打造特色鲜明的税务文化品牌 |
结论与启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漾濞县税务局税务文化建设访谈提纲(纳税人) |
附录二 :漾濞县税务局税务文化建设访谈提纲(干部职工) |
附录三 :漾濞县税务局税务文化建设调查问卷 |
致谢 |
(10)国家治理视角下的当代中国税收制度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的来源和意义 |
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观点 |
四、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五、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 |
六、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国家治理与税收制度 |
第一节 国家治理 |
一、国家治理对国家统治和国家管理的历史性超越 |
二、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中的税收因素 |
三、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当今世界各国共同的任务 |
第二节 税收及其制度 |
一、财政与税收 |
二、税收制度的内涵与发展 |
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税收的论述 |
第三节 国家治理与税收制度的互动 |
一、具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双重色彩的税收制度 |
二、国家治理呼唤深化税收制度改革 |
三、税收制度助推国家治理成就新高度 |
第二章 国外税收制度改革的治理经验与启示 |
第一节 发达国家的税收制度改革 |
一、税收制度促进面向现代国家转型 |
二、相机抉择的税收制度结构化改革 |
三、税收制度改革强国富民的新担当 |
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的税收制度改革 |
一、税收制度助力稳固民族独立成果 |
二、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中税收制度改革 |
三、税收制度改革擦亮新兴市场国家的发展成色 |
第三节 国外社会主义国家的税收制度改革 |
一、苏联东欧国家不成功的税收制度改革 |
二、越南革新开放下的税收制度改革 |
三、古巴“模式更新”下的税收制度改革 |
第三章 当代中国税收制度的确立、改革和问题 |
第一节 改革开放前税收制度的建立、调整和评价 |
一、新旧税收制度的转换 |
二、改革开放前的税收制度调整 |
三、对改革开放前税收制度改革的评价 |
第二节 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税收制度改革 |
一、税收制度现代化进程的开启 |
二、涉外税制和“利改税”的出台 |
三、分税制和“营改增”的深远影响 |
四、市场经济条件下央地税收的合作与博弈 |
第三节 现行税收制度存在的问题 |
一、结构布局不够完善 |
二、税收法律级次较低 |
三、地方税收体系失衡 |
四、税收征管效率较低 |
第四章 国家治理视角下新时代中国税收制度改革的使命 |
第一节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治理的“助推器” |
一、促进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
二、提升政府对经济主体进行调节的能力 |
三、拓展公共资源的多元协同治理 |
第二节 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治理的“稳定器” |
一、从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到政治体制改革 |
二、从依法治税实践推及到依法治国战略 |
三、从税收技术发展关涉到民主权利保障 |
第三节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治理的“催化剂” |
一、协同保障人民群众文化权益 |
二、丰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三、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 |
第四节 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治理的“粘合剂” |
一、推动形成稳定的橄榄型社会结构 |
二、推动建成全面的多层次社保体系 |
三、推动创建融通的大格局社会治理 |
第五节 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治理的“净化剂” |
一、克服生产的“异化”及自然的“异化” |
二、放大生态文明建设的正外部性 |
三、绿色税收制度拓宽绿色发展道路 |
第六节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加速器” |
一、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
二、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 |
三、促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 |
第五章 国家治理视角下新时代中国税收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 |
第一节 恪守家国情怀的价值 |
一、以人为本 |
二、增进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
三、助力民族复兴之梦 |
第二节 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势 |
一、把握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
二、把握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
三、把握好坚守与开创的关系 |
第三节 坚持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 |
一、统筹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 |
二、统筹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 |
三、统筹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 |
第四节 遵从权利义务相统一的契约伦理 |
一、维护税务相对人的权益 |
二、建设纳税社会信用体系 |
三、提供税收事先裁定服务 |
第五节 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
一、明确中央和地方的职权 |
二、健全地方税体系 |
三、增强税收预算科学性 |
第六章 国家治理视角下新时代中国税收制度改革的对策 |
第一节 全面落实税收法治方略 |
一、大力推进税收立法进程 |
二、严格规范税收执法行为 |
三、完善提供税收司法保障 |
四、创新开展税收法治宣教 |
第二节 充分发挥税收乘数效应 |
一、进一步优化税收制度结构 |
二、进一步稳定宏观税负水平 |
三、进一步深化税收种类改革 |
四、进一步加强税收征管改革 |
第三节 有力彰显税收公平正义 |
一、聚合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
二、情系民生降低基尼系数 |
三、大力扶持民营企业成长 |
四、积极鼓励慈善事业发展 |
第四节 加速提升税收绿色指数 |
一、激活绿色税收制度机制 |
二、健全完善环境保护税法 |
三、增强现有税种绿色程度 |
第五节 多元构建税收综合治理 |
一、推动建立税收保障制度 |
二、发挥涉税中介服务力量 |
三、打造经世济用税收智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把握重点工作 发展地税事业(论文参考文献)
- [1]国地税合并背景下基层税务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以P县税务局为例[D]. 马婷婷. 山西大学, 2021(12)
- [2]税务机构改革后税务人员激励机制研究 ——以J市税务系统为例[D]. 王蕊.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1)
- [3]基于胜任力的税务系统公务员初任培训研究 ——以HN省为例[D]. 甘甜. 湘潭大学, 2020(02)
- [4]国地税合并后基层税务机关纳税服务研究 ——以张家港市税务局为例[D]. 龚丽泉. 苏州大学, 2020(03)
- [5]税收征管体制改革背景下基层税务机关绩效考核研究 ——基于平衡计分卡在XR市税务局的应用[D]. 周易. 贵州财经大学, 2020(12)
- [6]云南省T县税务局绩效管理问题研究[D]. 马瑶.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7]新时代基层税务机关纳税服务品牌创建研究 ——以泸西县税务局为例[D]. 张乐敏. 云南财经大学, 2020(07)
- [8]税务文化建设研究 ——以五华区税务局为例[D]. 袁瑞莹. 云南财经大学, 2020(07)
- [9]漾濞县税务局税务文化建设研究[D]. 杨东. 云南财经大学, 2020(07)
- [10]国家治理视角下的当代中国税收制度改革研究[D]. 于俊. 华侨大学, 2019(12)
标签:国地税合并论文; 税收原则论文; 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论文; 人力资源开发论文; 胜任素质模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