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金融工具项目进展简介(论文文献综述)
孙蕊[1](2019)在《会计重要性原则及其应用问题研究》文中指出会计重要性原则,在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整个信息处理过程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制约和指导着企业会计实务工作。相比于谨慎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等其它会计原则,重要性原则应用具有更强烈的主观判断特性。但会计理论界对会计重要性一直缺乏全面、深入和系统的研究。近些年来,国际会计权威组织开始关注会计重要性问题。2011年,欧洲证券市场机构(ESMA)发布了《财务报告中关于重要性考虑》的咨询文件,在界定重要性术语,主要信息使用者特征以及财务报告目标的基础上,重点针对会计政策、中期报告、附注披露等涉及重要性判断和决策的问题的考虑因素设置征求意见。为了提高财务报告信息披露的有效性,IASB在2015年发布了《IFRS实务声明:财务报表中重要性应用的征求意见稿》。同年,FASB也发布了有关于“重要性决定”(Materiality Determination)的一系列概念框架修订项目征求意见稿;2017年,为使得公司管理层在财务报告信息编制方面更好地运用重要性判断,IASB制定并向公众发布《作出重要性判断的实务声明2》(Making Materiality Judgements:Practice Statement 2)。这一系列项目或声明反映出西方会计组织对重要性原则应用问题的高度重视,以及在完善重要性概念、尝试制定相关非强制性实务指引方面所付出的努力。我国目前仅将重要性作为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之一纳入《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尚未制定关于会计重要性及实务应用方面的准则、解释或指引。随着近些年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步伐加快,以及企业经济业务和资本市场环境日益纷繁复杂,我国亟待对重要性原则进行全面、系统的理论研究,而且这对于提升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信息质量,进一步加强资本市场利益相关者保护都具有深刻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研究是基于“重要性思想及制度演化—重要性基础理论构建—重要性判断及框架理论构建—重要性应用的实证检验—重要性应用指引制定建议”的研究脉络,按研究内容和性质不同可大致划分为五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梳理和评述了有关重要性及判定研究的国内外文献,并阐述了后续核心内容探讨的理论基础。第二层次是基于制度经济学相关理论,详细阐述了会计重要性思想的产生、应用与演化。第三层次是运用规范分析方法尝试分析并建立会计重要性原则及判定的概念理论框架;这其中又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会计重要性概念及作为信息质量特征特征的解析和重构,第二部分是探寻影响重要性原则应用的内外部环境,第三部分是尝试分析重要性判定机制和判定标准,以及建立会计重要性职业判断框架。第四层次是重要性概念应用的实证研究,主要基于自愿性重述和财务报告舞弊两个视角,分别检验关于错报重要性评估和内控缺陷定量重要性标准设定对管理层行为的影响。第五个层次是分析我国建立应用指引的必要性和提出设计建议。本文的具体研究问题及相应研究结论按照次序主要可归纳为如下七个方面:第一,采用历史演进和制度演化经济学分析范式,梳理自古代簿记时代、近代会计时期和现代会计时期三个不同阶段重要性思想在会计中的应用和演进,并分析了会计重要性思想历经“自生自发性秩序—会计惯例—正式会计制度”的制度演化路径。会计重要性应用的演进过程是具有内在规律性的:首先,会计重要性思想运用与演化深深根植于一国经济社会制度与商业环境变迁,因而对重要性原则的应用和把握不能忽略社会发展与会计规则之间的互动关系;其次,会计作为一种管理控制活动,恰如其分地应用重要性原则可以提升会计信息处理效果和质量,有利于细化会计核算和收益计量,提升内部管理效率,最终提升企业业绩;此外,重要性的应用囿于会计目标的发展变化。第二,通过比较分析会计重要性现有的不同定义发现,目前的重要性基本定义涵盖视角和可理解程度较低。在定义基础上,总结了重要性的概念特征可分解为三个维度:基于特定主体背景、信息使用者导向以及依赖于专业判断。结合重要性特征,并借鉴西方哲学价值理论、经济学效用理论等,对重要性相关概念进行重构:在本质属性和概念内涵的认识方面,会计重要性可以被表述为:基于特定主体环境下,是一种为满足主要信息使用者决策需要为导向的价值判断,在会计信息确认、计量、列报和披露等程序发挥着制约和行动导向性作用;普遍运用形式反映在会审人员运用职业判断,评估财务报表项目或事项等信息的错漏报是否会对财务报表整体表述造成重大影响。第三,阐释和分析了影响重要性原则应用的内外部环境。在宏观文化环境方面,一国会计文化和价值观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重要性水平评估和应用。树立良好的会计价值观可以通过二次投射作用,激励和驱动会计人员按照会计标准规范来施行会计工作,使得会计制度和会计信念刚柔并济,共同影响着他们对重要性原则的运用。我国资本市场会计监管的最主要目标是保证财务报告信息质量,此种环境对会计人员作出合法合规的职业判断起到强有力的约束和引导作用。而且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不断涌现的新商业模式,其对会计确认、计量和披露的最大影响是企业价值创造和传递方式的变化,使得投资者、债权人、监管者等不同利益相关者关心的会计报表信息发生改变,这进一步又对会计信息重要性评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企业内部环境因素的影响中,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为财务报告编制中重要性应用提供了内部制度保障,一定程度上约束指导着管理当局决策行为。第四,探讨了重要性判断标准、机制和特征,借鉴西蒙“有限理性”理论,本文提出提高重要性判定质量的途径是加强程序理性,减少三类程序非理性偏差。优化重要性判定的质量,就需要加强规则理性,减少规则的不完备性;在加强认识理性过程中,首先要通过学习和实践训练以弥补会计判断人员的“知识差”,借助于判断和决策辅助工具,弥补认知能力的局限性。在行为理性约束方面,为避免严重的行为非理性造成的重要性判定偏误,需要制定严格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并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以保证管理层以及相关会计人员能够作出客观公允的判断。基于对重要性判定理论的探讨,构建了财务报告重要性职业判断框架。第五,以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2008-2017年重述公告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了财务报表错报重要性程度对管理层财务重述行为意愿的作用关系。实证结果发现上市公司更倾向对于数量和性质重要性程度均较低的财务报表错报进行自愿性重述;相反被监管部门责令要求更正的公司财务报表差错的数量和性质均较严重;进一步发现若上市公司前一年度被出具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则会减弱错报数量重要性程度对自愿重述的影响。第六,基于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制度及重要性标准设定的相关理论,考察了2011-2017年度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首次设定未变更的内控缺陷重要性定量标准对后续财务报告舞弊行为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在设定重要性定量标准的上市公司中,其首次设定内控缺陷重要性水平越低,则发生后续财务报告舞弊的可能性越大,这种情况在非国企、两权分离度较高、公司内部控制环境和外部审计质量较低的公司中显着。结论支持了上市公司管理层很可能存在利用重要性标准的自利动机这一路径。第七,基于重要性及判定的理论构建及实证检验,分析了我国制定重要性应用指引的必要性。我国会计准则的原则导向性决定了在实务中具体应用重要性时,更多依赖于会计职业判断:其一,会计准则执行、重要性职业判断和建立应用指引三者之间是存在双向逻辑互动关系的。其二,重要性应用指引的建立,一定程度会提升不同利益相关者关于财务报表重要性应用问题的共同知识比重,有助于共同提升会计信息质量。其三,会计重要性本质上是原则导向的价值判断,制定相关方“共识性”的应用指引可确保职业判断中隐性知识得到有效传递。设计应用指引需遵循目标导向原则、差异性规定原则以及程序表现原则。最后在应用指引设计的主体内容、重要性判断的整体程序以及应重点明确的警示类条款三个方面提出相关设计建议。本文的创新和贡献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第一,会计重要性基本理论的系统研究。基于严谨的规范性理论分析,融合管理学、经济学和哲学视角的相关理论,创新性地提出会计重要性概念本质是一种价值判断,从而得出了有异于以往研究的观点。并对比分析重要性在财务报告概念框架中的定位,提出满足重要性信息质量特征的充分条件。以上创新点为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关于重要性原则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第二,会计重要性判定的理论研究。重要性判定是会计理论和实务界的一大难点,国内鲜有关于这方面的相对系统的理论探讨。本文在分析会计信息重要性判定特征,数量、质量判断标准,以及判断机制的基础上,从加强程序理性、减少程序非理性偏差这一视角,提出了提升重要性判断质量的路径,并尝试构建重要性职业判断框架。以上创新之处可为会计人员在编报财务报告信息过程中更好地作出重要性判断提供一定理论指导,并对制定我国重要性应用指引提出设计建议。第三,会计重要性思想及制度演化的探究。基于制度演化经济学视角,梳理了古代、近代和现代不同会计时期重要性思想及制度演进过程,总结了重要性思想运用与演进的三大规律。其创新之处在于从历史演进、会计技术和理论发展的层面,探索重要性思想的产生及其演进,这可以认为是对会计重要性系统、深入研究的一个逻辑性起点。第四,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重要性应用与财务重述行为的实证研究。在实证检验报表错报信息重要性判断对自愿性财务重述影响时,本文通过手工收集我国上市公司以重大事项临时公告的形式披露的差错更正公告中的数据,建立计量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国内鲜有文献探索关于上市公司管理层自愿重述行为和错报重要性之间的关系,因而具有一定创新性。第五,在探讨内部控制缺陷重要性定量水平设定与财务报告舞弊关系时,实证检验了我国上市公司制定内控缺陷认定的重要性定量标准是否具有治理作用,以及内外部治理环境对上述两者关系的影响。创新点在于,以前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大都聚焦于审计师对重要性判断的研究,很少从管理层视角来探究对于内部控制缺陷重要性标准设定与自利动机之间是否存在显着关系,这对验证重要性定量标准的执行效果以及如何完善内控缺陷重要性标准具体设定方面提供了经验证据和启示。
周华[2](2019)在《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的时代:1973年至今——论财务会计准则公告》文中研究指明财务会计原则委员会被取代后,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一方面推出预计负债、长期资产减值、贷款减值等会计规则,扩大谨慎性原则的影响面,另一方面推出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等公允价值会计规则,为相关性原则提供现实注解,这两方面的汇合,就形成了会计准则的混合计量模式。1973~2009年,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发布了众多重要的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研发支出费用化、利息支出资本化、股票期权费用化、其他综合收益、商誉减值等会计规则也陆续出台,会计规则的弹性化现象愈益引发市场关注。
葛其明[3](2018)在《证券市场差异化信息披露法律制度比较研究》文中认为中国证券市场正进入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指出,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1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在2018年工作会议中亦已明确要“吸收国际资本市场成熟有效有益的制度与方法,努力增加制度的包容性和适应性”。2决策层的发声和执行层的尝试均已明确,“包容性”与“适应性”是未来证券市场改革的重要方向。证券市场建设的关键在于基础性制度的完善,因而,“包容性”与“适应性”的改革一定意义上是扩大制度的应用情景,赋予制度以“差异化”的品性。而我国的信息披露法律制度,亦随着上市公司数量的增长及披露内容的增加,所披露信息的同质化和形式化时有发生,呈现共性有余而个性不足的情形。因此,为了突出信息披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也有必要实施差异化的信息披露。本文旨在系统论述差异化信息披露法律制度的理论内涵与规则,并总结我国证券市场差异化理念的现有实践,分析境外市场差异化信息披露法律制度中值得借鉴的经验,并对我国证券市场差异化信息披露法律制度的构建提出建设性的方案和建议。以差异化信息披露的法律制度为研究对象,本文由绪论、正文六个章节,以及结论等内容构成。各部分的核心内容简述如下:绪论部分分别梳理了选题背景、文献分析、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创新及不足。通过文献分析可知,国内外对信息披露有效性的研究大多落入强制性披露与自愿性披露领域,针对差异化披露的研究相对不足,我国学界提出了差异化信息披露的构想,但研究局限于方式的呼吁而缺乏体系的深度,在方法上也有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籍此,本文的研究目标是填补相关空白,提出了一个更全面的信息披露观察视角。为了实现研究目标,本研究以问题为导向,正文部分拟分别问答以下问题:差异化信息披露是什么?具有哪些法律特征与法律价值?境外法域下差异化信息披露的表现形式及其价值与局限性是什么?我国证券市场差异化信息披露的现有规则及问题有哪些?我国证券市场推行差异化信息披露法律制度是否可以做,是否应该做,以及具体怎么做?这些问题的提出紧密围绕本文的研究目标,始终遵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论证逻辑。不仅如此,上述问题之间环环相扣,分析由表及里。同理,建立在全文研究的基础之上,为了更好地分析问题,本文选择的研究方法也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正文第一章为差异化信息披露的法律原理解析。本章旨在厘清差异化信息披露是什么?一方面,本章从差异化信息披露的基本内涵出发,梳理了差异化信息披露的定义和特征,另一方面,本章还透过差异化信息披露定义之乱,从不同的逻辑理路探寻了其内因。为此,本章对差异化信息披露的各种定义进行了提炼总结,对其共性进行了甄别与评价,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差异化信息披露的一般法律定义。本文认为差异化信息披露法律制度可以定义为:在一国或地区内,根据上市公司所在市场、所处行业及自身规模等属性的差异,就信息披露的标准做出不同规定,使得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内容和形式呈现出差异化的特点,进而促进信息披露有效性的一项制度。紧随其后,本章论述了差异化信息披露的内涵特征,并将差异化信息披露与选择性信息披露及自愿性信息披露进行比较分析,旨在梳理差异,并通过差异性的展现,进一步澄清对差异化信息披露概念的认识。围绕差异化信息披露作为一项证券法律制度应有的法学理论之义,本章论述了差异化信息披露与公平原则及效率原则的竞合关系,呈现差异化信息披露对于资本市场公平原则的维护和对于效率原则的提升。在分析差异化信息披露的法律规则时,本章的讨论以基本原则和具体规则为脉络展开,构成前述内容的外延和深化,同时也与前文的特征论述形成呼应。本章还梳理重述了证券信息披露法律制度的理论背景,从信息披露的发展历程、结构划分、及质量衡量与评价标准三个方面加以梳理阐述,力求展现信息披露法律制度的理论基础与价值解构,以历史发展与价值评价的视角,强调差异化信息披露法律制度的意义,这既点题了本章叙述的目的,也是对全文论述的开启。正文第二章为差异化信息披露法律模式的国际比较。本章的宗旨是呈现差异化信息披露有何种表现形式,及其背后的展开逻辑及实际效果。考虑到差异化信息披露的模式各异,侧重点不一,本章依据差异化的标准对它们进行了分类,具体的类别包括区分行业、区分企业规模、区分流动性、区分发行规模及区分重要性水平。为了更好地展示不同法域内差异化信息披露的制度细节,本章的几个小节又以法域元素展开排比论证。除了必要的差异化信息披露文本阐述,本文侧重于探析各种差异化披露模式的适用情景,以及结合有关披露情景证明差异化信息披露的实然影响力。本章在全文体例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通过对差异化信息披露规则细节的分析叙述,旨在进一步厘清理论的发展脉络和方向,另一方面以此为基础,通过综合比较境内外各主要证券市场关于差异化信息披露在立法起源,基本法律理念,具体法律规定等诸方面的异同,为后续中国证券市场的个体讨论建立一个比较法的基础。正文第三章为我国差异化信息披露法律制度现状评价与问题分析。在第一章的理论铺陈与第二章的实务阐述的基础之上,本章提炼、总结了我国证券市场对于差异化信息披露的现有实践,按证券发行市场(一级市场)与证券交易市场(二级市场)的逻辑划分方式分别展开分析。本章一方面基于法条研究,分析了持续信息披露阶段定期报告及临时报告中的个性化披露的法律要求,及并购交易中权益变动报告的差异化对待,并以主板和创业板招股说明书为例,阐述了我国证券发行市场现有的差异化披露的法律思想,紧接着,本章对我国差异化信息披露法律制度存在的法律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论述,指出存在法律规范的制度有效性不足、法律法规和披露规章过于碎片化,及信息披露法律制度的执行和操作难以把握等缺陷;另一方面,本章也基于实证研究,分析了几例因不重视差异化信息披露而导致信息披露失效的案例,如重庆啤酒信息披露失效事件和獐子岛信息披露失效事件。从理论联系实际,再从实际升华到理论,这一章的讨论,旨在全面展现我国证券市场差异化信息披露的现状,讨论其不足,并以此为基础,为我国证券市场最终形成差异化信息披露法律制度的成熟建制提供借鉴和参考。本章始终不欲夸大制度的现实缺陷,而是希望客观、全面地认知问题,并引发学界与监管层面的思索。本章的写作安排同样是为后文的展开做铺垫,特别是为下文分析我国差异化信息披露的改进和完善进路埋下伏笔。正文第四章为我国差异化信息披露法律制度构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本章既是对前文分析论证的呼应,也是后文得以展开的前提基础。本章指出,随着市场的迭代演进,现行的信息披露法律制度在多年的运行过程中,暴露出了适用性狭窄的缺陷:从信息披露法律制度的功能角度而言,无法解决部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效能低下的困境,从信息披露法律制度的价值角度而言,出于对投资者利益的保护及证券市场营利属性的驱使,信息披露法律制度也存在局部改造的必要。本章的分析既是站在现实角度的思索,也是站在理性立场的审视。正文第五章为我国差异化信息披露法律制度构建的影响因素,是在法经济学的语境下进行的分析。从法律的价值看,法律调整一定的社会关系,经济关系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马克思主义认为,“每一既定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表现为利益”,3这种利益关系影响着立法的价值判断与选择,促使着立法动机的产生,并引导着立法行为的价值目标。具体到证券市场的信息披露法律制度,其调整的主要对象是上市公司、投资者及监管机构之间的三角关系,其中尤以上市公司与投资者之间的关系为重点。因此,对上市公司与投资者之间利益关系的解构与分析,成为信息披露法律制度设计的有益视角,也是本章数理分析研究手段的应用基础。本章运用了博弈理论与实物期权两项法经济学的工具:其一,从探讨信息披露利益攸关方的角色定位出发,建立了博弈均衡模型,并以有限理性为假设,进行动态演化推演,获得了差异化信息披露法律制度设计受差异化信息披露的成本、处罚强度、监管强度等因素的影响的结论;其二,将上市公司实施差异化信息披露法律制度视为是在常规信息披露基础上的一项追加投资,进而将扩张期权与延迟期权的方法引入到差异化信息披露的决策过程,得到的结论是差异化信息披露的法律制度构建也受制度实施选择期,及企业的期望收益率两个因素的影响。具体而言,运用法经济学的工具分析获得的结论是:降低差异化信息披露成本、增加上市公司的违规成本、加强监管并使监管强度达到一定程度、压缩制度实施的选择期、增大上市公司的期望收益率,这五项措施有利于差异化信息披露法律制度的构建。对这些细节的把握有助于加深我们对差异化信息披露法律制度成法并有效执行之关键影响因素的理解。本章最后将法经济学的研究结论与目前我国现有信息披露法律制度中的差异化元素及片段结合,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分析,将理论的发现回归到对实践的指导。正文第六章为我国证券市场差异化信息披露法律制度之构建。本章是基于前面诸章节的分析,提出对于我国构建差异化信息披露法律制度的具体建议,分两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是明确差异化信息披露法律制度的构建原则,本章阐述了有效性原则,重要性原则,成本效益原则,差异性原则,及自愿性原则。原则既是对差异化信息披露法律制度发挥其应然作用的总体要求,亦是对其在我国实然境遇的应对建议。结合前文构建的分析框架,本章余下部分阐述了对于我国构建证券市场差异化信息披露法律制度的具体建议:首先是进一步明确差异化信息披露的范畴,本章围绕差异化的区分标准及差异化的形式与内容展开论述;其次是完善差异化信息披露的法律机制,本章从信息披露的内生机制,归责机制,属性认定机制,反馈机制及指引机制的健全完善五个层面提出建议;再次是建立健全差异化信息披露的监管,本章围绕风险导向型监管与监管沙箱制度分别论述;最后本章提出了差异化信息披露中的“完全港”制度作为制度构建的突破点之一,以平衡信息披露义务人的权利与义务,鼓励上市公司向投资者披露特征性信息,激发信息披露法律制度在“强制性”与“自愿性”之间的良性互动。我国的信息披露法律制度的完善正处于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期,以差异化披露为切入点,它将为我们打开一扇研究信息披露法律制度的新窗口。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日新月异,证券发行模式注册制的改革亦箭在弦上,这些都为信息披露的改进提供了制度创新的基础,同时也是对差异化信息披露法律制度的时代呼唤。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关注差异化信息披露法律制度的内容与形式,思考推行差异化信息披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探索改善差异化信息披露法律制度实施之进路,无疑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重要的理论价值。作为总结,我们应该清晰地认识到,差异化信息披露法律制度是助力我国证券市场信息披露法律制度发展完善的重要引擎。欲发动该引擎,在理念与制度设计上进行必要的调整不可或缺。
沈洁[4](2018)在《现行价值概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现行价值(Current Value)概念的提出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和现实意义。其计量特征中所包含的“对未来的估计”,已经对财务报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几乎成为近二、三十年最具争议的话题。特别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各界的批评将当时的公允价值推至风尖浪口。出人意料的是,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在重新评估公允价值对会计信息质量以及财务报告目标影响后,坚持并扩大了“未来估计”的计量应用,并在概念框架的征求意见稿中,提出了与历史成本并行的现行价值。这些做法充分反映了 IASB变革计量基础的决心。随着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我国的准则制定也不可避免地面对上述问题:是否应将现行价值概念纳入我国会计准则体系?如何纳入?也即把现行价值纳入我国准则体系的理论基础与应用规则是什么?表面上看,只是对“现行价值”概念的引入,但其背后所含的计量原则,可能决定未来10年甚至更长时间的会计信息变革和会计理论的发展。本文借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概念框架征求意见为契机,将语言哲学的研究成果用于会计计量特征的研究,从概念研究入手,对现行价值的计量概念(或简称“概念”)进行考察。本文通过对现行价值概念的描述性考虑、评价性考察和规范性考察,分析现行价值概念对会计信息质量和准则制定目标的影响,认为现行价值所含的计量特征“对未来的估计”实现了传统计量概念的突破,体现了新一代经济体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另一方面,受现阶段市场环境的约束,只有建立适当的评价体系和应用规则,才能有条件地满足准则制定的目标——资源的有效配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计量问题的关键在于计量特征。抓住了可辨认计量特征“对未来的估计”,现行价值的概念含义才能清晰。2.目前现行价值概念存在不足:概念边界模糊、概念目标和评价体系缺失,作为属概念表达的应用规则几乎为空白。3.基于计量特征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笔者认为现行价值信息质量的评价体系由“相关性”、“如实反映”和“谨慎性”组成(三性平衡),即在维持“相关性”优势的同时,提高信息的“如实反映”和“谨慎性”,以反映现阶段市场环境对计量技术的约束,满足准则制定双目标的要求。满足了“三性平衡”的评价要求,现行价值能够提高会计信息质量。4.基于上述质量评价体系,提出现行价值属概念的应用规则——未来估计的审慎应用。未来估计的审慎应用是对未来估计产生的计量“不确定性”在财务报表中的评估和反映,涵盖了信息对象在报表处理中的全过程。其主要内容是:明确“不确定性”纳入报表的边界;通过辨识计量“不确定性”的主要来源,以及对估值输入值的管理,区分计量变动引起的损益变化;通过辨别“不确定性”的关键披露信息,为以后现行价值种概念的具体披露要求提供原则性的和总括的说明。通过对审慎应用的完整案例——设定受益计划进行实证检验并得出:未来估计的审慎应用能够同时提高计量信息的“相关性”和“谨慎性”,从而实现“三性平衡”。5.通过对计量不确定性与业绩报告之间的研究,提出“基于输入值管理”的计量与业绩报告模式。这个模式有别于目前主流建议的计量与业绩报告模式,主要是基于属概念的应用规则,将输入值影响的计量结果按照谨慎原则反映至其他综合收益。采用该模式能够缓解估值不确定性产生的收益影响,弥补市场约束条件对现行价值应用的限制,可能是解决现行价值经济后果的有效途径之一。
李真[5](2018)在《目标导向的我国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分析框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公共管理运动在国际范围内兴起,其核心理念在于将企业管理的基本思想、基础理论和管理方法逐步引入公共管理活动中,政府会计改革迫在眉睫。“十三五”时期会计改革与发展的一项主要任务为“加快推进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会计改革”。政府综合财务报告是政府会计改革工作的集中体现与最终成果,而财务报告分析是对财务报告内容的定量与定性的分析。目前,我国在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分析的理论框架方面较为薄弱,缺乏对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分析的系统研究。在此背景下,本文构建我国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分析框架。本文总结了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分析存在的问题,构建了我国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分析框架。为进行本文研究,整理了新公共管理理论、会计信息系统论、财务报告目标理论以及财务分析理论,并综合运用了归纳演绎、比较研究、系统研究等方法。目前,政府综财报分析存在着理论框架较为薄弱,分析体系的构建尚缺乏等问题,本文借鉴企业财务报告分析经验与美国政府财务报告分析的经验,基于财务报告目标,借助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思想,构建了我国的政府综财报分析框架,阐述了构建分析框架的必要性、构建的原则以及具体的结构设计。其中,主要部分为分析框架的结构设计,包括分析主体、分析目标、分析原则、分析方法、分析质量要求、分析流程、分析对象、分析内容,并构建了政府综财报分析指标体系。分析体系包括财务分析与非财务分析,财务分析主要从政府财务状况、运行情况、财政中长期可持续性与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四个方面构建了财务分析指标。最后,从领导重视、基础工作、制度机制、组织人员与信息系统五个方面提出了分析框架的应用保障。本文意在结合政府会计改革现状,构建我国政府综财报的分析框架和分析指标体系,以有助于丰富政府财务报告理论和政府财务分析理论,并推动政府会计改革的进程。
赵军营[6](2018)在《中国政府合并财务报表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修订的《预算法》第九十七条规定,各级政府财政部门应当按年度编制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使得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的编制问题得到了法律层面的保障与规范。本文以政府合并财务报表为研究对象,以利益相关者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公共受托责任理论、企业财务报表合并理论等为理论基础,主要研究了中国政府合并财务报表如何合并、政府合并财务报表准则如何制定问题,并对影响政府合并财务报表试编工作开展的因素及效应进行多方面分析,为我国将要全面铺开的政府合并财务报表编制工作提出政策与建议。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国政府合并财务报表试编现状,总结了目前试编阶段存在的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这些重难点问题也是先行国家编制政府合并财务报表曾经历过或正在经历的。为此,本文重点介绍了英国、澳大利亚、瑞典及意大利四国政府合并财务报表编制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旨在吸收其有益的理论观点并适当借鉴国外有益的实践做法。在此基础上,本文系统分析了政府合并财务报表合并范围的界定与合并方法的选择,并就中国政府合并财务报表如何合并提出对策。政府合并财务报表准则是政府财务报表合并的依据和标尺。本文在对不同国家和组织的政府合并财务报表准则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政府合并财务报表准则的制定加以思考。在理论层面上,中国政府合并财务报表准则要保持国际趋同、借鉴企业合并财务报表准则的制定与执行经验、使用我国政府会计改革成果。在实务操作层面,政府合并财务报表准则要在合并范围、合并程序、抵消事项、合并原则、报表构成、可操作性等方面作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具体规定。此外,本文通过对编制政府合并财务报表的一线财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及时准确掌握编制中存在的障碍因素、刺激因素以及编制政府合并财务报表产生的效益。在此基础上,本文构建了影响政府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的结构方程模型,采用经验研究方法进行了分析与验证。研究结果证实,障碍与刺激因素分别对编制工作存在负向、正向的显着影响。从路径系数上看,与障碍因素相比,刺激因素对编制工作影响相对较大,但编制政府合并财务报表能够产生效益相对较弱。这表明,在试编阶段不仅要克服影响编制工作的障碍因素,今后还要注重政府合并财务报表信息在决策制定、解除受托责任、绩效考核等方面的应用。最后,本文对我国将要全面铺开的政府合并财务报表工作提出政策与建议。
佟玲[7](2014)在《会计规则和经济监管规则分离与协调研究 ——基于保障会计目标实现视角》文中指出当今世界,资本市场全球一体化的经济格局不可逆转。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也明确了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的发展方向。会计信息作为国际通用“商业语言”,为资本市场健康运行提供基本保障,也是经济监管的基础信息源。会计目标是通过投资人、债权人等利益集团在财务报告传递会计信息的引导下产生或改变经济决策行为,进而影响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方式而实现的,因而,高质量的会计信息供给是保障会计目标实现的基本前提。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国际社会认识到了构建全球统一高质量会计规则以提高会计信息透明度的重要意义。会计规则建立在会计概念结构基础上,具有很强专业独立性和客观性,危机后的G20峰会也要求在独立的会计规则制定程序框架内建立全球统一的高质量会计规则。随着世界和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经济监管的范围不断扩大。鉴于经济监管行为对会计信息的依赖,监管规则对会计规则的影响程度不断提升:一方面,监管当局积极关注会计规则的发展完善并参与其中,促进提升会计规则质量,全力支持、推动会计规则实施,这是监管活动对会计规则发展完善产生的正面效应;然而,另一方面,这一过程也伴随着监管部门促使会计规则片面朝着有利于监管目标实现的方向变迁,对会计规则产生了不利影响,导致会计规则相对独立性受损、背离会计概念框架要求,进而使得会计信息质量下降,会计目标的实现难以确保,具有负面效应,譬如,后危机时代,IASB征求采纳的“预期损失模型”就是金融监管诉求对会计规则产生不利影响的产物。因此,为了维护会计规则的相对独立性,确保会计信息质量,进而促进会计目标的实现并助于监管目标顺利达成,会计规则和经济监管规则之间应选择分离与协调的存在模式,以使两者能够适当分离、相对独立以实现各司其职,同时,加强会计规则和监管规则互动、有效协调两者关系,使会计规则和经济监管规则能够共同致力于为社会经济的良性运转和繁荣发展提供制度保障。论文站在会计立场,基于保障会计目标实现视角,以问题为导向展开研究。在诠释会计规则和经济监管规则分离与协调内在机理的基础上,首先揭示了会计规则和经济监管规则分离与协调的现状及问题,进而分析了会计规则和经济监管规则分离与协调的必要性和有效性,最后设计了会计规则和经济监管规则分离与协调的实现路径。鉴于论文探讨的是一项会计管理体制问题,可以为会计规则制定部门发展完善会计规则、监管部门探求监管手段和方式变革以改进监管规则提供政策性建议,以促进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充分发挥会计信息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基础性作用,提升监管的有效性。同时,会计规则和监管规则分离与协调的系统深入研究将为我国全面推进会计规则相对独立发展的制度实践提供较为坚实的理论支撑,会计规则和经济监管规则分离与协调的内在机理、两者分离与协调的必要性诠释可以丰富会计规则和经济监管规则之间存在模式的理论研究,具有较好的理论补充价值。本文综合运用会计学、经济学、金融学、税收学与法学等学科知识,采用文献研究、归纳演绎、比较研究、历史分析、案例分析的规范研究方法和实证研究方法,对会计规则和经济监管规则分离与协调进行较为系统深入探究:(1)利用文献研究法对选题相关领域文献进行搜集、整理与分析,以准确把握选题,拟定研究框架,全面展开研究;(2)大量运用归纳演绎分析方法,准确分析、把握会计规则和监管规则之间的逻辑关系,剖析监管诉求对会计规则产生的不利影响,分析论证会计规则和监管规则分离与协调的必要性与现实可行性,提出两者分离与协调的实现路径;(3)运用比较研究法对会计规则和经济监管规则之间的差异性和共性进行了具体剖析,以寻求两者发展的共同规律与特殊性,为阐释两者分离与协调的关系机理提供理论支持;(4)运用历史分析法厘清了金融工具减值、所得税会计处理、企业安全生产费用会计核算、保险合同准备金计量的历史演进脉络,以追根溯源,把握会计规则应受监管规则不当影响,在发展变迁中的矛盾冲突,进而找到和监管规则分离与协调的路径;(5)运用案例分析法支持、佐证理论分析得出的研究结论。如选取西班牙银行动态拨备案例进行分析,为诠释会计规则和监管规则分离与协调的必要性提供支撑。(6)实证研究法。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多元回归分析的统计方法,对会计规则和经济监管规则分离与协调的有效性进行实证检验,以支持理论分析的结论。本文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1)研究视角创新。本文站在会计立场,基于保障会计目标实现的全新视角,将金融监管、税收监管和企业生产监管纳入统一分析框架内,从经济监管高度展开对会计规则和监管规则分离与协调的系统研究。(2)理论分析创新。①在理论层面系统分析了会计规则和经济监管规则分离与协调的内在机理;②基于经济学效率视角,运用现代制度经济学产权理论、新兴古典经济学分工和交易费用理论诠释了会计规则和经济监管规则分离与协调的必要性。(3)制度设计创新。本文探讨了会计规则和生产监管规则分离与协调的实现路径,构思了安全生产监管资金投入诉求的表外披露模式,提出了制度设计方案。本文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会计规则具有相对独立性、客观性、专业性、相对稳定性和权威性。会计规则的这些特征源于会计的固有理论结构。(2)会计规则和经济监管规则之间应选择分离与协调的存在模式。会计规则和监管规则具有关联性和共同属性,应加强互动、有效协调;同时,两者之间具有差异性,源于会计与监管目标各异,为满足各自目标诉求,会计规则与监管规则需要适当分离、各司其职。(3)会计规则与监管规则具有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与相互依存的关系。会计规则与经济监管规则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根源于经济监管行为对会计信息的依赖。会计规则与经济监管规则均作用于企业这一微观经济载体,其是两者规制作用得以同时发挥的“附着物”。(4)会计规则与经济监管规则之间异同特征明显。会计规则与监管规则的差异性根源于会计目标和监管目标存有不同,且难以取得一致;两者均属于具体制度安排,都具有政府管制属性。(5)会计规则和经济监管规则分离与协调具有必要性。会计准则与经济监管规则的适当分离与协调遵从了会计产权的“自然优序机制”,可以有效减少监管当局公共会计产权主体诉求对个体微观会计资源的“妨害”,降低制度运行的内生交易费用,其本质是一种能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帕累托改进”制度安排选择。(6)会计规则和经济监管规则分离与协调具有有效性。实证分析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会计规则和监管规则的适当分离与协调可促进会计信息质量的提升,进而有助于保障会计目标的实现。(7)会计信息具有“供给”边界,会计信息仅能扩张至其具有可替代性的“供给”边界点,无法满足信息使用者的全部信息需要,不应混淆会计信息的“供给”与“需求”
夏自李,乔元芳[8](2014)在《金融危机后的金融工具会计准则:争议妥协和重要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始于2007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不仅使金融市场遭受了巨大损失,也使全球两大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承受了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促使其着手修订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合并报表等会计准则。文章回顾了金融危机爆发后,两大准则制定机构面对各方压力所作出的应对,并介绍了金融工具等相关准则修订的最新进展。
陈洁[9](2013)在《不确定性产权流转会计论》文中认为产权是市场经济的基础,明晰产权可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产权流转包括全部产权交易和部分产权流转。部分产权流转是指使用权和收益权的流转,如土地使用权流转、矿业权流转以及租赁业务等。我国法律明确规定,土地和矿产资源归国家所有,人们只能拥有土地和矿产资源的使用权和部分收益权。本文在这种特殊的公有产权制度下,以价值理论、产权理论、契约理论、不确定性理论以及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理论为基础,运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不确定性的部分产权流转价值的构成、计量与信息披露。根据部分产权流转不确定性程度的高低,将产权流转分为高度不确定性产权流转、中度不确定性产权流转和低度不确定性产权流转,并构建了不确定性下产权流转的会计理论框架。由于不确定性程度的不同,在进行产权流转的价值计量与信息披露时,选择的计量属性也有所不同。对高度不确定性的产权流转,主要以公允价值计量,对中度不确定性的产权流转采用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计量属性混合计量,对于低度不确定性的产权流转,以历史成本计量为主,辅以公允价值计量。高度不确定性产权流转计量主要以矿业权为例。矿业权在勘探开采之前的流转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矿业权流转包括矿产资源权益的交换、转让、租赁、合作经营等方式,会计作为提供信息的工具,必然反映这些问题。矿业权流转的不确定性程度极大,为了反映矿业权流转过程的风险,建议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矿业权流转价值,从受让方和转让方两个角度探讨矿业权流转过程中的价值计量。中度不确定性的产权流转计量主要以土地使用权为例。在我国特殊的产权体制下,土地产权只能部分流转。现行会计准则没有为土地流转发布单独的会计规范,导致会计信息缺乏可比性。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尤其是房地产市场蓬勃发展的今天,土地流转越来越频繁,运用公允价值计量土地流转价值成为现实,从土地二级市场的转让方和受让方角度探讨我国土地流转价值计量,以期对我国土地流转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基础。低度不确定性的产权流转计量主要以租赁业务为例。阐述租赁业务的产权内涵、分析现行世界各国租赁会计的发展情况。以4家上市航空公司为例,阐述我国承租人和出租人的会计处理现状,并根据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提出的租赁业务新模式,分析将经营租赁承诺资本化后,将会对公司的资产、负债、流动比率、资产负债率等财务比例产生怎样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营租赁承诺资本化后,公司的流动比率、资产负债率都较资本化前有提高。信息披露是不确定性产权流转会计的重要部分。阐述矿业权流转、土地使用权流转以及租赁资产使用权流转的信息披露问题。不确定性产权流转中最大的问题就是风险,将采取实证研究的方法分析高度不确定性产权流转、中度不确定性产权流转和低度不确定性产权流转在风险披露方面的异同,认为在高度不确定性程度下应披露更多的信息。本文的创新点有:(1)在我国特殊的公有产权制度下,以使用权流转为主的产权流转会计研究具有中国特色,在国内属首创。(2)现行会计规范对矿产资源、土地使用权及租赁资产使用权的会计处理多以历史成本为基础,没有考虑资源的价值,本文以公允价值为计量基础,研究产权流转价值的计量与信息披露。(3)将契约理论和不确定性理论运用到产权流转会计中,突破了会计学就会计谈会计的局限,将会计理论与产权理论、契约理论、不确定性理论密切联系在一起,弥补了产权经济理论研究的缺陷。根据不确定性程度的高低来进行会计计量和信息披露是本文的重要创新点。
陆阳春[10](2013)在《中国政府会计体系构建研究 ——基于中国预算管理改革视角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财政管理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构建公共财政体制的大背景下,我国的财政管理制度经历了一系列的改革,部门预算改革、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政府采购制度改革等,公共财政框架逐步确立。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在当前各种矛盾交织的关键期,把财政体制改革当作整个改革突破口的思路已经出现。国际上,政府会计改革已成为改进和完善公共财政管理,提高政府运行效率,增加财政透明度,提高财政信息的推动力量,其中尤以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为代表。我国政府会计改革已提上政府议事日程。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推进政府会计改革,建立政府财务报告制度。理论上,政府会计属于会计的范畴,作为一种科学、规范的信息生成系统,其信息服务对象直接决定着信息的生成内容。我国政府会计改革,建立政府会计框架,所生成的信息也必须服务一定的信息使用者需求。从已实施政府会计改革的国家经验来看,财政管理特别是预算管理改革是实施政府会计改革的重要推动力和决定因素,政府会计改革则为预算管理改革提供坚实的信息支持。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预算改革通常包括增强预算的约束性,提高预算资金使用的效率与效益,更加关注财政长期可持续性,增强预算透明度。与此相配套,政府会计改革通过引入权责发生制,科学核算政府的运行成本,准确评估政府拥有的资源以及承担的债务,对外发布完整的政府财务信息报告,同时保留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预算会计,准确、完整反映预算的执行情况。可以说,国际上没有单纯实行政府会计改革的国家,政府会计改革根本目的是促进政府预算管理,进而提高政府运行效率、增强政府受托责任。中国的预算管理改革伴随着公共财政管理改革不断深化。在新一届政府提出的打造透明政府、绩效政府、责任政府的大背景下,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财政预算管理改革的方向应当体现为:一是强化预算的合法性,也就是所有的政府收支都应当经过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所有预算执行都应当严格遵守经批准的预算,维护预算的严肃性;二是强调预算绩效管理,也就是要对所有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进行考核,进行成本效益分析。由于政府所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具有非竞争性,政府不以盈利为目的,长期以来政府的成本意识较为薄弱,存在资金浪费的倾向,因此,应从制度上对政府活动成本产出情况进行监督考核;三是强化财政风险防范,也就是不仅要关注当年的预算收支情况,而且要关注未来长期的财政收支趋势和支出压力,及早采取措施,防范财政风险。当前,国际上一些国家的教训表明,预算管理要未雨绸缪,要有长期规划;四是强化民主预算,因为预算本质上是一份民主文件,更应强调民众对预算编制过程的参与,以及对预算执行和结果的监督,不仅指当年预算执行,而且包括以往政府活动所形成的资产和负债。但与我国预算改革方向不相适应的是,我们目前仍然实行的是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预算会计,仅能反映当年预算收入和支出情况,无法准确反映政府的运行成本,也无法促进预算绩效考核;无法全面反映政府的资产和负债信息,不能体现政府“家底”,更不能体现财政面临的长期风险。因此,我们有必要讨论:我国预算管理改革究竟需要哪些信息支持,对政府会计提出了哪些要求?中国政府会计体系应具体如何构建,才能满足预算管理的信息需求?从我国预算管理改革的信息需求角度研究政府会计问题,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全文共分为以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即第一章,主要是讨论选题的背景、动机和意义。该选题是从我国当前预算管理改革的角度,分析我国政府会计改革路径设计。将政府会计改革置身于我国预算管理改革的背景下,政府会计改革的目标、政府会计的体系构建等各方面的问题才有理论和现实意义。否则,如果纯粹地从会计技术的角度讨论政府会计,政府会计就会失去其服务的目标,陷入纯技术争论。同时,也只有在政府会计改革的配合下,预算管理改革才有坚实的信息支持。第二部分,即第二章,主要是从理论上探讨政府会计与政府预算的内在联系。文章在分析政府会计的内涵和特征之后,重点讨论了预算管理的目标、要求和内容。然后,从政府财务管理运行周期的角度,提出预算与会计只是处于政府财务管理的不同阶段,政府会计为预算管理提供重要基础信息,两者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因此,预算改革与政府会计改革服务于同样的目标,具有相同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即第三章,主要是讨论分析国际上政府预算与政府会计改革的做法和经验。国际经验表明,预算管理改革与政府会计改革是提高政府受托责任的重要做法,政府会计改革通常涵盖在预算管理改革的大框架内。绩效预算需要以政府成本会计为基础进行成本效益分析,中长期预算需要以政府财务会计为基础分析政府资产负债状况,维护预算的严肃性需要以政府预算会计为基础强化预算执行管理。我国实施政府会计改革,应借鉴国际上政府会计与预算管理密切联系的经验。第四部分,包括第四、五、六、七、八章。第四章主要分析了我国预算管理改革的方向,以及推进预算管理的信息需求。在分析我国现行预算会计制度不足的基础上,借鉴国际经验,提出我国应构建三元会计体系,即,政府预算会计体系,核算预算收支执行信息;政府财务会计体系,全面准确核算政府资产负债状况;政府成本会计体系,科学进行成本归集与分摊。第五章主要论述政府预算会计体系的构建。第六章主要论述政府财务会计的构建,包括政府财务会计的定位、政府财务会计的理论基础、具体内容等方面,特别分析了政府财务会计与企业财务会计在会计目标、运行环境等方面的差异。第七章主要论述政府成本会计的构成,以及政府成本会计与政府预算会计、政府财务会计之间的关系。第八章主要讨论了政府会计信息报告机制,如何统筹政府预算会计、政府财务会计以及政府成本会计体系所生成的信息,全面准确地反映政府预算执行情况、政府资产负债状况、政府收入费用情况、政府活动成本产出情况以及政府现金流情况等,这也是政府会计体系设置的成果体现。第五部分,即第九章,主要探讨我国预算与政府会计改革的实施路径。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改革和行政体制改革的关键期,预算公开、预算透明、绩效预算、中长期预算等将成为下一步预算改革的重点。预算改革需要政府会计改革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政府会计改革应紧紧围绕预算改革的重心,协同并进。在建立我国三元政府会计体系的过程中,应注重三个方面:一是政府会计准则与制度的建设,这样改革的科学性、规范性才能得到保障;二是应充分发挥三元会计体系庞大的信息宝库,会计从本质上讲是一个信息生产系统,信息使用的程度直接影响着会计改革的意义和作用,应切实发挥政府会计改革的实效;三是政府会计改革应循序渐进,改革是一项技术性和政策性都很强的工程,应积极稳妥,同时配套措施要到位。
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金融工具项目进展简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金融工具项目进展简介(论文提纲范文)
(1)会计重要性原则及其应用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 |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四、本文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 |
第一节 会计重要性研究的文献综述 |
一、国外关于会计重要性及应用方面的研究 |
二、国内关于会计重要性及应用方面的研究 |
三、重要性问题研究评析 |
第二节 会计重要性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西蒙有限理性理论 |
二、现代决策理论 |
三、不确定性与风险方面理论 |
四、心理学认知偏差理论 |
五、管理控制中关于会计系统控制方面的理论 |
六、自愿性信息披露相关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会计重要性思想及制度演化 |
第一节 古代会计时期重要性思想 |
一、原始簿记时代重要性思想的产生 |
二、中世纪庄园会计重要性思想的体现 |
三、古代“官厅会计”重要性思想的体现 |
第二节 近代会计时期重要性思想 |
一、复式簿记重要性思想的体现 |
二、股份制公司会计重要性的应用 |
三、工业革命时期会计重要性的运用 |
第三节 现代会计时期重要性相关制度 |
一、会计重要性研究的理论准备 |
二、西方财务报告概念框架中重要性信息质量特征的确立 |
三、西方重要性会计准则或指引的制定与发展 |
第四节 会计重要性制度演化分析 |
一、会计重要性制度演化路径 |
二、会计重要性运用与演化的规律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会计重要性基本理论问题探讨 |
第一节 会计重要性相关概念及特征 |
一、会计重要性相关概念 |
二、重要性概念的特征 |
第二节 会计重要性的本质 |
一、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 |
二、会计重要性的本质: 一种价值判断 |
三、会计重要性概念的重新界定 |
第三节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中的信息质量特征:重要性 |
一、重要性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提出 |
二、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中的重要性 |
三、重要性与其它信息质量特征的作用关系 |
四、满足重要性信息质量特征的充分条件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影响会计重要性应用的环境因素 |
第一节 会计文化与价值观环境 |
一、东西方会计文化对会计判断的影响差异 |
二、会计价值观影响重要性职业判断 |
第二节 资本市场会计监管环境 |
一、资本市场会计监管核心: 会计信息披露质量 |
二、信息披露重要性水平的设定要求 |
三、不同行业信息披露重要性标准规定 |
第三节 商业模式的创新变化环境 |
一、“大数据”时代的商业模式创新 |
二、商业模式影响使用者共同会计信息需求 |
第四节 企业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环境 |
一、关于“内部控制的本质”的观点 |
二、重要性原则应用的内部制度保证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重要性判定理论探讨与框架构建 |
第一节 重要性判断标准、机制与特征 |
一、影响重要性判定的数量和质量标准 |
二、重要性判定机制的简要分析 |
三、会计重要性判断的主要特征 |
第二节 重要性判定的优化:程序理性视角 |
一、程序理性与结果理性的权衡与替代 |
二、程序理性视角判断偏差的产生 |
三、提升重要性判断质量的途径 |
第三节 财务报告重要性判断框架构建 |
一、会计重要性应用的原则导向 |
二、财务报告重要性职业判断框架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重要性判断对自愿性财务重述的影响 |
第一节 TD上市公司案例分析 |
一、案例的基本情况 |
二、会计差错更正情况 |
三、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情况 |
四、案例分析结论及问题提出 |
第二节 实证研究的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
一、财务重述相关文献回顾 |
二、研究假设的提出 |
第三节 实证研究设计 |
一、研究样本与数据来源 |
二、变量的选取 |
三、回归模型的选择 |
第四节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
一、描述性统计 |
二、主要回归结果 |
三、内生性问题处理 |
四、稳健性检验 |
五、实证研究结论及启示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内部控制缺陷重要性定量标准与财务报告舞弊 |
第一节 制度背景与研究路径 |
一、我国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制度 |
二、内控缺陷重要性认定标准的治理作用 |
三、管理层重要性标准设定的机会主义动机 |
第二节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第三节 实证研究设计 |
一、研究样本与数据来源 |
二、变量选取 |
三、回归模型设定 |
第四节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
一、描述性统计 |
二、单变量检验与相关性分析 |
三、实证回归结果 |
四、截面测试与进一步分析 |
五、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 |
六、实证研究结论与启示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制定我国重要性应用指引的必要性及建议 |
第一节 制定重要性实务应用指引的必要性 |
一、重要性判断、会计准则与应用指引的内在关系 |
二、建立会计重要性判断的共同知识 |
三、应用指引确保隐性知识的有效传递 |
第二节 重要性应用指引整体设计的建议 |
一、重要性应用指引设计的主要原则 |
二、重要性应用指引设计的几点问题 |
本章小结 |
研究结论 |
一、主要研究结论 |
二、研究局限性和后续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2)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的时代:1973年至今——论财务会计准则公告(论文提纲范文)
一、财务会计准则公告概述 |
二、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推出的会计规则 |
1. 研发支出的费用化(1974年10月的第2号会计准则)。 |
2. 预计负债(1975年3月的第5号会计准则)。 |
3. 外币折算的时态法(1975年10月的第8号会计准则)。 |
4. 证券投资的成本与市价孰低法(1975年12月的第12号会计准则)。 |
5. 纽约市财政危机与第15号会计准则(1977年6月)。 |
6. 美国证监会首次背离历史成本会计立场(1978年)。 |
7. 美国证监会允许补充披露重置成本信息(1979年)。 |
8. 利息支出的资本化(1979年10月的第34号会计准则)。 |
9. 养老金会计:把精算报告纳入会计报表(1980年3月的第35号会计准则)。 |
1 0. 为资产证券化提供便利的第77号会计准则(1983年12月)。 |
1 1. 所得税会计引入资产负债表债务法(1987年12月的第96号会计准则)。 |
1 2. 储贷危机与公认会计原则实施范围的扩大(1991年)。 |
1 3. 贷款减值规则出台(1993年5月的第114号会计准则)。 |
1 4. 交易性金融资产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1993年5月的第115号会计准则)。 |
1 5. 长期资产减值规则的出台(1995年3月的第121号会计准则)。 |
16.股票期权会计规则之争 (1993~2004年) 。 |
17.报告综合收益 (1997年6月的第130号会计准则) 。 |
18.衍生工具会计和套期保值会计 (1998年6月的第133号会计准则) 。 |
19.权益结合法的取消和商誉减值规则的出台 (2001年6月的第141号和第142号会计准则) 。 |
(3)证券市场差异化信息披露法律制度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分析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创新及不足 |
六、论文结构 |
第一章 差异化信息披露的法律原理解析 |
第一节 差异化信息披露的基本内涵 |
一、差异化信息披露内涵的界定 |
二、差异化信息披露内涵的特征 |
三、差异化信息披露内涵的辨析 |
第二节 差异化信息披露的法理基础 |
一、差异化信息披露法律关系的主体 |
二、差异化信息披露法律关系的内容 |
三、差异化信息披露法律关系的客体 |
四、差异化信息披露的法律价值 |
第三节 差异化信息披露的法律原则与规则 |
一、差异化信息披露的法律原则 |
二、差异化信息披露的法律规则 |
第四节 差异化信息披露的法律特征 |
一、发展历程上经历了从账簿、报表、报告到多层次信息披露 |
二、结构上划分为发行市场信息披露与交易市场信息披露 |
三、法律规则上受制于披露质量与评价体系的检验 |
第二章 差异化信息披露法律模式的国际比较 |
第一节 行业属性为标准的差异化披露模式 |
一、美国:S-K规章、S-X规章、行业指引、监管备忘录 |
二、香港:周年报告的参考披露材料、证券上市规则 |
三、日本:金融商品交易法第二十四条之四之七 |
第二节 企业规模为标准的差异化披露模式 |
一、美国:S-B规章、过渡性披露格式、小型报告公司披露规则、新兴成长公司的信息披露 |
二、英国:主板市场与AIM市场的披露差异 |
第三节 流动性为标准的差异化披露模式 |
一、日本:金融商品交易法第二条、第三条 |
二、适用性分析——尊重产品间的差异 |
第四节 发行规模为标准的差异化披露模式 |
一、美国:A规章的小额发行豁免、JOBs法案的众筹豁免 |
二、适用性分析——豁免与强制的平衡 |
第五节 重要性为标准的差异化披露模式 |
一、美国:兼顾证券价格与投资者决策的二元重要性标准 |
二、日本:投资者决策角度的重要性标准 |
三、适用性分析——原则化规定的合理把握 |
第六节 域外证券市场差异化信息披露法律制度评析 |
第三章 我国差异化信息披露法律制度现状评价与问题分析 |
第一节 证券发行市场差异化信息披露法律制度现状及评析 |
一、不同市场板块之间的制度现状及评析 |
二、同一市场板块下的制度现状及评析 |
第二节 证券交易市场差异化信息披露法律制度现状及评析 |
一、定期报告中的差异化披露 |
二、临时报告中的差异化披露 |
三、并购交易中的差异化披露 |
第三节 我国证券市场差异化信息披露法律制度的局限性 |
一、信息披露法律制度自身的有效性不足 |
二、差异化制度呈现碎片化,缺乏体系的构建 |
三、差异化披露缺乏鼓励自愿披露的制度保障 |
第四节 差异化信息披露缺位的案例分析 |
一、重庆啤酒疫苗事件——形式化信息披露的危害 |
二、獐子岛事件——特征性信息被故意隐瞒 |
第四章 我国差异化披露法律制度构建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
第一节 差异化信息披露法律制度构建的必要性分析 |
一、差异化信息披露法律制度提升信息传递效率 |
二、差异化信息披露法律制度保护投资者利益 |
三、差异化信息披露法律制度尊重市场主体属性 |
四、差异化信息披露法律制度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 |
第二节 差异化信息披露法律制度构建的可行性分析 |
一、国内已有碎片化的差异化信息披露经验 |
二、国外差异化信息披露法律制度可供借鉴 |
三、理论上差异化信息披露法律制度符合多方主体的价值需求 |
四、实践中显示各方主体认同差异化信息披露法律制度 |
第五章 我国差异化信息披露法律制度构建的影响因素 |
第一节 法经济学与差异化信息披露 |
一、法经济学的定义 |
二、法经济学的研究范围与研究方法 |
三、法经济学在信息披露法律制度研究中的适用性分析 |
第二节 基于博弈理论的影响因素确认 |
一、博弈理论应用于信息披露研究的适用性 |
二、博弈模型的构建与收益分析 |
三、博弈模型的动态演化分析 |
第三节 基于期权理论的影响因素确认 |
一、期权理论应用于信息披露研究的适用性 |
二、应用扩张期权理论的因素确认 |
三、应用延迟期权理论的因素确认 |
第四节 制度建设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一、信息披露成本 |
二、违规处罚力度 |
三、监管强度 |
四、制度实施的决策选择期 |
五、企业的期望收益率 |
第六章 我国证券市场差异化信息披露法律制度之构建 |
第一节 差异化信息披露法律制度的构建原则 |
一、有效性原则 |
二、重要性原则 |
三、成本效益原则 |
四、差异性原则 |
五、自愿性原则 |
第二节 进一步明确我国差异化信息披露的范畴 |
一、差异化信息披露的区分标准之评析 |
二、差异化信息披露的形式与内容之分析 |
第三节 完善我国差异化信息披露的法律机制 |
一、强化差异化信息披露的内生机制 |
二、建立权责匹配的差异化信息披露归责机制 |
三、规范上市公司差异化属性的认定机制 |
四、建立差异化信息披露的反馈机制 |
五、完善差异化信息披露的指引机制 |
第四节 建立健全我国差异化信息披露的法律监管 |
一、建立风险导向型的监管模式 |
二、探索差异化信息披露的监管沙箱制度 |
第五节 探索我国差异化信息披露中的“安全港”制度 |
一、“安全港”制度的法律概念与法律特征 |
二、差异化信息披露与安全港制度的法律契合 |
三、差异化信息披露中的安全港规则设计 |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工作 |
附录 |
(4)现行价值概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2 具体问题及研究意义 |
1.2.1 具体问题 |
1.2.2 研究意义 |
1.3 重要概念及研究方法 |
1.3.1 现行价值 |
1.3.2 研究方法 |
1.4 理论基础 |
1.4.1 准则制定的目标:促进资源有效分配 |
1.4.2 准则背后的经济理论 |
1.5 研究思路和结构安排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结构安排 |
1.6 主要创新与贡献 |
2 文献综述 |
2.1 属概念及重要种概念的历史变迁研究 |
2.1.1 属概念的历史变迁研究 |
2.1.2 重要种概念之公允价值的历史变迁研究 |
2.1.3 研究评述 |
2.2 重要种概念之公允价值的应用经验研究 |
2.2.1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体系下的经验研究 |
2.2.2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体系下的经验研究 |
2.2.3 我国会计准则体系下的经验研究 |
2.2.4 研究评述 |
2.3 本章小结 |
3 基于概念考察的理论分析和应用研究 |
3.1 概念考察和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哲学 |
3.1.1 概念及概念考察 |
3.1.2 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哲学和概念考察过程 |
3.1.3 会计概念的概念考察 |
3.2 基于概念考察的理论分析和应用框架 |
3.2.1 现行价值的描述性考察 |
3.2.2 现行价值的评价性考察 |
3.2.3 现行价值的规范性考察 |
3.2.4 现行价值的理论分析和应用研究 |
3.3 本章小结 |
4 现行价值纳入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理论分析 |
4.1 概念目标 |
4.1.1 单目标与双目标的选择 |
4.1.2 在与国际准则趋同过程中中国准则的目标选择 |
4.1.3 现行价值的概念目标 |
4.2 现行价值应用的约束条件 |
4.2.1 我国现阶段的市场条件 |
4.2.2 经济后果 |
4.2.3 约束条件对信息质量评价的影响 |
4.3 有用财务信息的质量特征 |
4.3.1 现行价值的信息特征 |
4.3.2 相关性与如实反映 |
4.3.3 谨慎性 |
4.4 构建现行价值信息质量的评价体系 |
4.5 本章小结 |
5 现行价值纳入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审慎应用 |
5.1 应用挑战分析 |
5.1.1 具体案例——对新三板公司股权的估值 |
5.1.2 具体挑战分析——不确定性 |
5.2 “未来估计”的审慎应用 |
5.2.1 “不确定性”的确认 |
5.2.2 计量“不确定性”与业绩报告 |
5.2.3 “不确定性”的关键信息披露——不可观察输入值 |
5.3 检验方法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6 审慎应用的完整示例及信息检验——设定受益计划 |
6.1 设定受益计划的特征及核算要求演变 |
6.1.1 设定受益计划特征及形式 |
6.1.2 设定受益计划核算要求的演变 |
6.1.3 设定受益计划核算争议的来源 |
6.2 现行价值在设定受益计划中的审慎应用 |
6.2.1 “不确定性”的确认——设定受益计划负债的确认 |
6.2.2 计量“不确定性”与业绩报告——精算损益和列报 |
6.2.3 “不确定性”的关键信息披露——设定受益计划的披露 |
6.3 现行价值在设定受益计划应用中的假设提出 |
6.3.1 审慎应用的具体体现 |
6.3.2 相关文献综述 |
6.3.3 假设提出 |
6.3.4 检验结果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建议 |
7.1 回顾及结论 |
7.1.1 问题的回顾 |
7.1.2 主要研究结论 |
7.2 概念框架建议 |
7.3 不足与展望 |
附录Ⅰ: 审慎应用的实证检验——设定受益计划 |
参考文献 |
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5)目标导向的我国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分析框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3 我国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分析现状与问题 |
3.1 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编制现状 |
3.2 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分析的现状及其存在问题 |
3.3 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分析存在问题根源分析 |
4 经验与借鉴:基于企业财务报告和美国政府财务报告分析 |
4.1 经验借鉴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
4.2 企业财务报告分析的经验与借鉴 |
4.3 美国政府财务报告分析的经验与借鉴 |
4.4 对我国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分析的启示 |
5 我国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分析框架构建 |
5.1 构建分析框架的必要性 |
5.2 构建分析框架的原则 |
5.3 分析框架的结构设计 |
5.4 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分析指标体系 |
6 我国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分析框架的应用保障 |
6.1 领导高度重视 |
6.2 基础工作保障 |
6.3 制度机制保障 |
6.4 组织人员保障 |
6.5 信息系统保障 |
7 结论与展望 |
7.1 总结与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学习经历简介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成果和获奖情况 |
(6)中国政府合并财务报表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思路与内容安排 |
1.2.2 研究方法 |
1.3 创新点和不足 |
1.3.1 主要创新点 |
1.3.2 研究的不足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权责发生制政府会计相关文献综述 |
2.1.1 政府会计概念框架 |
2.1.2 政府会计改革的驱动因素 |
2.1.3 权责发生制政府会计改革现状 |
2.1.4 权责发生制政府会计国家的治理效应 |
2.1.5 权责发生制政府会计改革争论 |
2.2 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相关文献综述 |
2.2.1 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目标及内容 |
2.2.2 受托责任、新公共管理与政府综合财务报告 |
2.2.3 绩效评价、财政透明度与政府综合财务报告 |
2.2.4 政府综合财务报告有用性方面的争论 |
2.3 政府合并财务报表相关文献综述 |
2.3.1 政府合并财务报表信息有用性研究 |
2.3.2 会计职业机构对编制政府合并财务报表的贡献 |
2.3.3 先行国家编制政府合并财务报表研究 |
2.3.4 编制政府合并财务报表的争论 |
2.4 政府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理论基础 |
2.4.1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4.2 新公共管理理论 |
2.4.3 公共受托责任理论 |
2.4.4 企业财务报表合并理论 |
第三章 中国政府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现状评析 |
3.1 政府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现状 |
3.1.1 权责发生制政府会计与财务报告制度改革 |
3.1.2 政府合并财务报表试编现状 |
3.2 编制政府合并财务报表的难点与挑战 |
3.2.1 合并主体及合并方法选择难以确定 |
3.2.2 会计制度不统一 |
3.2.3 资产和负债账实不符且底数不清 |
3.2.4 内部精准抵消难 |
3.2.5 会计人员素质与信息系统配套措施还不到位 |
3.2.6 合并财务报表信息质量不高 |
第四章 政府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的国际经验 |
4.1 英国 |
4.1.1 权责发生制政府会计改革 |
4.1.2 英国政府整体账户 |
4.1.3 英国政府整体账户的特点 |
4.2 澳大利亚 |
4.2.1 权责发生制政府预算与会计改革 |
4.2.2 政府合并财务报表编制实践 |
4.2.3 政府合并财务报表的特点 |
4.3 瑞典 |
4.3.1 公共财务管理改革 |
4.3.2 政府合并财务报表 |
4.3.3 政府合并财务报表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
4.4 意大利 |
4.4.1 权责发生制政府会计改革 |
4.4.2 地方政府合并财务报表 |
4.4.3 地方政府编制政府合并财务报表面临的挑战 |
4.5 小结 |
第五章 政府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与方法 |
5.1 合并范围 |
5.1.1 控制概念与合并范围界定 |
5.1.2 受托责任概念与合并范围界定 |
5.2 合并方法 |
5.2.1 合并方法的类别 |
5.2.2 合并方法的应用 |
5.3 对我国政府合并财务报表的启示 |
5.3.1 统一会计核算基础与会计政策 |
5.3.2 完整界定合并范围 |
5.3.3 选择恰当的合并方法 |
5.3.4 实现精准抵消 |
5.3.5 完善报表附注披露 |
5.4 小结 |
第六章 政府财务报表合并准则 |
6.1 政府合并财务报表准则的国别间比较 |
6.1.1 合并准则内容比较 |
6.1.2 合并准则国际趋同 |
6.1.3 AASB10与IPSAS35相似性比较 |
6.2 对我国政府合并财务报表准则的启示 |
6.2.1 制定原则 |
6.2.2 准则重要内容 |
6.2.3 凸显中国特色 |
6.2.4 可操作性强 |
6.3 小结 |
第七章 政府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的影响因素及效应分析 |
7.1 政府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的影响因素 |
7.1.1 障碍 |
7.1.2 刺激 |
7.1.3 效益 |
7.2 实证分析 |
7.2.1 研究假设 |
7.2.2 研究设计 |
7.2.3 实证结果 |
7.3 小结 |
第八章 政策建议 |
8.1 政府合并财务报表与财政统计的协调衔接 |
8.2 关于遗产确认、计量、报告问题 |
8.3 财务风险视角下编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 |
8.4 政府合并财务报表编制是一个渐进、动态、完善过程 |
8.5 健全政府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的保障机制 |
8.5.1 加快政府会计人才培养 |
8.5.2 建立完善会计信息系统 |
8.5.3 建立编制工作的倒逼机制 |
8.6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件 |
(7)会计规则和经济监管规则分离与协调研究 ——基于保障会计目标实现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范畴及概念界定 |
1.2.1 会计规则 |
1.2.2 经济监管规则 |
1.2.3 分离与协调 |
1.3 相关研究文献回顾 |
1.3.1 会计规则与金融监管规则 |
1.3.2 会计规则与税收监管规则 |
1.3.3 会计规则与安全生产监管规则 |
1.3.4 文献研究述评 |
1.4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5.1 研究创新 |
1.5.2 研究不足 |
第2章 会计规则和经济监管规则分离与协调的理论基础 |
2.1 相关经济学理论 |
2.1.1 分工与交易费用理论 |
2.1.2 产权理论 |
2.1.3 信息不对称与信号传递理论 |
2.1.4 经济管制理论 |
2.1.5 市场约束理论 |
2.2 会计规则相对独立性理论 |
2.2.1 会计规则内涵及属性 |
2.2.2 会计规则相对独立性 |
2.3 会计目标理论 |
2.3.1 受托责任观 |
2.3.2 决策有用观 |
2.3.3 会计目标观点评述 |
2.4 会计目标实现的会计机制保障 |
2.4.1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
2.4.2 权责发生制会计基础 |
2.5 经济监管内涵、目标及意义 |
2.5.1 经济监管内涵 |
2.5.2 经济监管目标 |
2.5.3 经济监管意义 |
第3章 会计规则和经济监管规则分离与协调的内在机理 |
3.1 会计规则与经济监管规则产生关联 |
3.1.1 会计规则和监管规则的“交集” |
3.1.2 会计规则和监管规则的相互作用、影响与依存 |
3.2 会计规则与经济监管规则的共同属性 |
3.2.1 会计规则和监管规则的制度安排属性 |
3.2.2 会计规则和监管规则的政府管制属性 |
3.3 会计规则与经济监管规则的差异根源:目标不同 |
3.4 会计规则与经济监管规则的差异属性 |
3.4.1 管制范畴与职能边界 |
3.4.2 利益诉求优序选择 |
3.4.3 信息质量逻辑顺位 |
3.4.4 信息披露机制 |
第4章 会计规则和经济监管规则分离与协调的现状及问题 |
4.1 会计规则和经济监管规则已实现分离与协调的现状 |
4.1.1 会计规则和银行监管规则己实现分离与协调的现状 |
4.1.2 会计规则和保险监管规则已实现分离与协调的现状 |
4.1.3 会计规则和证券监管规则已实现分离与协调的现状 |
4.1.4 会计规则和税收监管规则已实现分离与协调的现状 |
4.2 会计规则和经济监管规则未实现分离与协调的现状及问题 |
4.2.1 会计规则和金融监管规则未实现分离与协调的现状 |
4.2.2 会计规则和税收监管规则未实现分离与协调的现状 |
4.2.3 会计规则和安全生产监管规则未实现分离与协调的现状 |
4.2.4 会计规则和监管规则未实现分离与协调引发的会计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5章 会计规则和经济监管规则分离与协调的必要性分析:经济学效率视角 |
5.1 会计规则和经济监管规则分离与协调必要性的制度分析框架 |
5.2 会计规则和经济监管规则分离与协调的效率评价 |
5.2.1 会计产权结构与经济监管职能 |
5.2.2 会计规则和经济监管规则分合的交易费用 |
5.2.3 会计规则和经济监管规则分离与协调的效率评价 |
5.3 会计规则和经济监管规则分离与协调效率性的案例分析 |
5.3.1 西班牙银行动态拨备案例背景 |
5.3.2 西班牙银行动态拨备案例启示 |
第6章 会计规则和经济监管规则分离与协调的有效性分析 |
6.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6.2 研究设计 |
6.2.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6.2.2 研究模型与变量定义 |
6.3 实证检验与分析 |
6.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6.3.2 相关性分析 |
6.3.3 多元回归分析 |
6.3.4 稳健性检验 |
6.4 研究结论 |
第7章 会计规则和经济监管规则分离与协调的实现路径 |
7.1 会计规则和经济监管规则分离与协调遵循的原则 |
7.1.1 坚持会计规则相对独立性 |
7.1.2 兼顾经济监管信息需求 |
7.2 会计规则和金融监管规则分离与协调的实现 |
7.2.1 金融预期型会计规则的“私益效应” |
7.2.2 金融工具减值的“迹象法”理念选择 |
7.3 会计规则和税收监管规则分离与协调的实现 |
7.3.1 基于“财税分离”模式的增值税会计规则选择 |
7.3.2 增值税会计准则构建的思路设计 |
7.4 会计规则和安全生产监管规则分离与协调的实现 |
7.4.1 安全生产费用会计规则的非适宜性 |
7.4.2 安全生产监管信息的表外披露模式设计 |
第8章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及研究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2.1 对会计规则制定部门 |
8.2.2 对有关监管部门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金融危机后的金融工具会计准则:争议妥协和重要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金融危机使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压力骤增 |
二、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艰难前行 |
三、金融工具系列会计准则即将完成 |
(一) 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分类 |
(二) 摊余成本和减值 |
(四) 宏观套期会计 |
(五) 其他修订项目 |
四、金融工具会计变革任重道远 |
(9)不确定性产权流转会计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插图索引 附表索引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3.2 研究内容 |
1.3.3 主要创新 第2章 产权流转会计的基本问题 |
2.1 产权流转会计相关的理论基础 |
2.1.1 价值理论 |
2.1.2 产权理论 |
2.1.3 契约经济学 |
2.1.4 产权会计理论 |
2.1.5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理论 |
2.1.6 不确定性会计理论 |
2.2 产权流转会计的基本问题 |
2.2.1 产权流转的不确定性分析 |
2.2.2 不确定性产权流转会计的理论框架 |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高度不确定性产权流转计量:以矿业权为例 |
3.1 矿业权的界定及矿业权流转制度的演进 |
3.1.1 矿业权的界定 |
3.1.2 矿业权流转制度的演进 |
3.2 矿业权的价值构成及评估 |
3.2.1 探矿权的价值构成 |
3.2.2 采矿权的价值构成 |
3.2.3 矿业权的价值评估 |
3.3 矿业权流转计量属性的选择 |
3.3.1 各国矿产资源会计准则及计量方法比较 |
3.3.2 我国矿业权确认与计量的现状 |
3.3.3 公允价值在矿业权流转中的运用条件分析 |
3.4 矿业权流转——受让方会计 |
3.4.1 矿业权取得方式 |
3.4.2 矿业权资产的确认 |
3.4.3 矿业权资产的计量 |
3.5 矿业权流转——转让方会计 |
3.5.1 矿业权出售的处理 |
3.5.2 矿业权作价出资的处理 |
3.5.3 矿业权租赁的处理 |
3.5.4 矿业权抵押的处理 |
3.5.5 未探明储量矿业权资产转让收益的确认 |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度不确定性产权流转计量:以土地使用权为例 |
4.1 土地产权流转内涵 |
4.1.1 土地产权及土地产权制度 |
4.1.2 土地资产及其特性 |
4.1.3 土地产权流转 |
4.1.4 中国土地产权制度的演进过程 |
4.2 土地使用权的价值构成及评估 |
4.2.1 土地价值的构成 |
4.2.2 土地价值评估 |
4.3 土地流转价值的确认与计量 |
4.3.1 现行会计政策对土地的核算 |
4.3.2 运用公允价值计量土地流转价值 |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低度不确定性产权流转计量:以租赁业务为例 |
5.1 租赁发展概况 |
5.2 租赁业务的产权流转分析 |
5.3 租赁资产价值的评估——期权模型的运用 |
5.4 租赁会计处理现状 |
5.4.1 现行租赁会计基本规范 |
5.4.2 我国航空公司租赁会计处理现状 |
5.5 租赁会计新模式——“使用权模式” |
5.5.1 “使用权”模式下承租人的会计处理 |
5.5.2 “使用权”模式下出租人的会计处理 |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不确定性产权流转的信息披露 |
6.1 会计信息披露的基本规范 |
6.1.1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对会计信息披露的规范 |
6.1.2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对会计信息披露的规范 |
6.1.3 中国财政部对会计信息披露的规范 |
6.2 不确定性产权流转的信息披露 |
6.2.1 矿业权流转的信息披露 |
6.2.2 土地流转的信息披露 |
6.2.3 租赁业务的信息披露 |
6.3 产权流转的风险披露 |
6.3.1 风险信息披露的规范 |
6.3.2 我国上市公司产权流转风险信息的披露现状 |
6.3.3 产权流转风险信息披露对策 |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主要学术成果 |
(10)中国政府会计体系构建研究 ——基于中国预算管理改革视角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动机及意义 |
1.2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3 文献综述 |
1.3.1 政府会计的概念理解 |
1.3.2 政府会计的研究角度 |
1.3.3 政府会计体系构建的实践与研究 |
1.3.4 政府会计与预算管理的关系 |
1.3.5 总结与启示 |
1.4 本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2 政府会计与预算管理的内在联系 |
2.1 政府会计的内涵和环境特征 |
2.2 预算管理的目标与内容 |
2.2.1 预算管理的要求和目标 |
2.2.2 预算管理的主要内容 |
2.3 预算管理与政府会计关系 |
2.4 预算管理与政府会计改革理论 |
2.4.1 委托代理理论 |
2.4.2 公共选择理论 |
2.4.3 信息经济学 |
2.4.4 新公共管理主义 |
3 政府预算与会计改革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
3.1 英国经验 |
3.2 法国经验 |
3.3 德国经验 |
3.4 澳大利亚及新西兰经验 |
3.5 美国经验 |
3.6 加拿大经验 |
3.7 国际经验比较分析 |
3.7.1 改革的共性 |
3.7.2 差异之处 |
3.8 对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的启示和借鉴 |
4 我国预算管理改革与三元政府会计体系 |
4.1 我国预算管理改革的方向 |
4.1.1 由投入管理向绩效管理转变 |
4.1.2 由流量管理向资产负债存量管理转变 |
4.1.3 更加注重中期预算框架设计 |
4.1.4 更加注重长期预算规划 |
4.1.5 更加注重预算信息公开透明 |
4.2 推进预算管理改革的信息需求 |
4.2.1 控制层面的预算信息需求 |
4.2.2 管理层面的预算信息需求 |
4.2.3 计划层面的预算信息需求 |
4.2.4 预算公开信息需求 |
4.3 当前我国预算会计的现状与不足 |
4.3.1 我国预算会计的现状 |
4.3.2 现行预算会计难以全面反映政府资产状况 |
4.3.3 现行预算会计难以全面反映政府债务状况 |
4.3.4 现行预算会计不能进行成本和费用核算 |
4.3.5 现行预算会计缺少完整的政府财务报告 |
4.4 我国三元政府会计体系的提出 |
4.4.1 政府会计的职能定位 |
4.4.2 我国三元政府会计体系设置 |
5 政府预算会计体系重构 |
5.1 重构政府预算会计的必要性 |
5.2 政府预算会计的总体重构模式 |
5.2.1 收入执行控制 |
5.2.2 支出执行控制 |
5.3 我国政府预算会计重构的思路 |
6 政府财务会计体系构建 |
6.1 政府财务会计的内涵 |
6.2 政府财务会计的理论基础 |
6.3 政府财务会计对象与要素 |
6.3.1 资产 |
6.3.2 负债 |
6.3.3 净资产 |
6.3.4 收入和费用 |
6.4 政府财务会计计量 |
6.4.1 政府财务会计计量属性 |
6.4.2 政府财务会计计量属性选择 |
6.5 政府财务会计信息的披露 |
6.6 我国政府财务会计构建的思路 |
6.6.1 以权责发生制作为政府财务会计的核算基础 |
6.6.2 准确把握政府财务会计的主要内容及原则 |
6.6.3 理顺政府财务会计制度与预算会计制度的关系 |
6.6.4 建立政府财务会计准则 |
7 政府成本会计体系构建 |
7.1 构建政府成本会计的必要性 |
7.2 政府成本会计与财务会计、预算会计的关系 |
7.3 国际上政府成本会计实施经验 |
7.4 特点及可借鉴之处 |
7.4.1 政府成本会计实施的务实性 |
7.4.2 政府成本会计实施的灵活性 |
7.4.3 政府成本会计实施的多样性 |
7.4.4 政府成本会计实施的渐进性 |
7.4.5 政府成本会计实施的局限性 |
7.5 我国政府成本会计构建的思考 |
7.5.1 政府成本会计构建基本要求 |
7.5.2 政府成本会计信息的主要用途 |
7.5.3 政府成本会计信息系统建设 |
8 政府会计信息报告机制 |
8.1 政府财务报告的基本情况 |
8.1.1 报告的使用者 |
8.1.2 报告使用者的信息需求 |
8.1.3 财务报告信息的特点 |
8.1.4 财务报告面临的问题 |
8.2 我国政府财务报告制度构建 |
8.2.1 建立政府财务报告基本框架 |
8.2.2 确定政府财务报告应当反映事项 |
8.2.3 确立政府财务报告的编制程序 |
8.3 政府财务报告与财政统计报告的联系与区别 |
8.3.1 政府财务报告与财政统计报告的异同分析 |
8.3.2 两者定位不同,客观存在差异 |
8.3.3 两者之间应尽量协调 |
8.3.4 会计是统计的基础 |
8.3.5 预算、会计与统计之间的协调 |
9 对中国预算和政府会计改革的路径思考 |
9.1 政府预算与会计改革必须放在政府整体改革的背景下 |
9.2 预算管理改革与政府会计改革的协同共进 |
9.2.1 规范政府收支核算维护预算严肃性 |
9.2.2 加强政府成本核算推进绩效预算管理 |
9.2.3 促进预算从流量管理拓展到存量管理 |
9.2.4 科学应用权责发生制促进中长期预算规划 |
9.2.5 拓展政府财务信息报告推进预算公开民主 |
9.3 我国政府会计体系构建的路径 |
9.3.1 制定统一规范的政府会计准则和制度 |
9.3.2 深入挖掘会计信息,充分发挥改革优势 |
9.3.3 科学设计政府会计改革路径,扎实稳妥推进改革 |
参考文献 |
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四、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金融工具项目进展简介(论文参考文献)
- [1]会计重要性原则及其应用问题研究[D]. 孙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2)
- [2]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的时代:1973年至今——论财务会计准则公告[J]. 周华. 财会月刊, 2019(16)
- [3]证券市场差异化信息披露法律制度比较研究[D]. 葛其明.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6)
- [4]现行价值概念研究[D]. 沈洁.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2018(05)
- [5]目标导向的我国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分析框架研究[D]. 李真. 山东科技大学, 2018(03)
- [6]中国政府合并财务报表问题研究[D]. 赵军营. 厦门大学, 2018(07)
- [7]会计规则和经济监管规则分离与协调研究 ——基于保障会计目标实现视角[D]. 佟玲. 天津财经大学, 2014(08)
- [8]金融危机后的金融工具会计准则:争议妥协和重要进展[J]. 夏自李,乔元芳. 新会计, 2014(03)
- [9]不确定性产权流转会计论[D]. 陈洁. 湖南大学, 2013(09)
- [10]中国政府会计体系构建研究 ——基于中国预算管理改革视角分析[D]. 陆阳春.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