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要深化对高校学生军训意义的认识(论文文献综述)
苌宇慧[1](2021)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已经认识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丰富内涵、理论基础与时代依据,这是遵循教育规律和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的集中体现,对于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其目标指向包括核心目标的品质、具体目标的知识和关键目标的能力,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社会服务型实践、社会考察型实践、劳动教育型实践、校园文化型实践和其他类型的实践,具有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的特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开展的系列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人们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地位认知不断深化,其内容载体丰富多样、保障机制日益形成,但仍然存在学生认知度不高、学生参与度不高、工作协同性学生评价不高、保障机制学生评价不高和学生评价性不高的问题,特别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在面对功利化价值观对实践育人效能的消解,信息化学习观对传统育人方式的冲击,市场化办学观对育人价值理念的冲击等一系列挑战的时候,其认知有待深化、动力来源有限、协同有待加强、保障有待健全、评价有待改善的问题成因进一步阻碍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实效性的发挥。为推动高校在新时代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进步发展,提出了全面深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理念认知,不断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动力来源,有效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协同运作,强化落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保障机制,科学建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评价机制的对策建议。
王哲[2](2020)在《国立第六中学研究(1937-1945)》文中研究说明在民族危亡的历史背景下,国立六中的建校过程充满艰辛,是中华民族苦难历史的缩影。国立六中的建校史是一部苦难师生的流亡史,充满浓重的战时色彩。“九一八”事变之后,东北流亡学生纷纷涌入关内平津等地,此为流亡学生之嚆矢。迨至“七七”事变爆发后,平津陷入日军敌手,华北危急,大量中等学校学生南下流亡,迁至后方地区安置。山东部分中等学校师生在教育厅及教职员的带领下,南下迁至河南赊旗镇,成立山东省联合中学(即国立第六中学前身)。在这之后,国立六中先后落脚河南、湖北,后转经陕西,最后到达绵阳,流亡师生们在此度过余下的战时时光。国立六中的建校也是充满生机的历史,为国育才的教育理念成为学校发展的核心理念。国立六中落户四川绵阳之后,开始其战时教育新阶段。以国立六中为代表的国立中学团体确立起校务会议决策机制,学校教职员以民主协商的方式参与到国立中学的管理过程中。国立六中的教职员在战前便有密切的联系,或是求学时期的同学关系,或是任职一校或机关的同事关系,或是师生关系。教职员之间错综复杂而又密切的人际关系网络,形成一个坚实的战前山东教育界团体力量,坚守其教育宗旨。救亡与启蒙,成为国立六中教学中的两个主要特点。在教学活动中,我们看到以民族国家复兴为主流叙事的附加课程设置,以及教学过程中,教职员所强调的民族危亡意识。与此同时,启蒙课程和教育并未缺失。教员在课程中将民族主义与自由主义冶于一炉,而难解难分。学生仍然能够在贷金中保证其人格上的独立,而担负其工作后的偿还责任。贷金意在培育人才,不失国家保育人才之美意,非为养成徒劳寄生之辈。学校为保障学生享受贷金之利而与教育部几番博弈,试图为学生争取到最大的利益。学校成为保障师生利益的法团,而向国家争取最大利益。在医疗活动中,国家强调学生身体的健康,是以为国效劳为目的,强调对于学生身体的规训和使用。健康的体魄与国家的强盛结合起来,身体成为国家富强的重要保障。与国家的目的不同,国立六中教职员关注学生身体各方面,尽量保障学生的生活和健康。六中强调对于乡梓父老请托和诺言的践行,是出于一种为人父母的感同身受。国立六中教员既是学生求学路上的指路明灯,又是他们生活上的保姆。在国立六中所藏图书中,既藏有有关党化教育的着作,也收藏其他类型的着作。国立六中师生阅读世界之丰富,而这种多元开放自由的阅读条件,开阔师生眼界,有利于其自由主义品格的养成。在国立六中的校园纪念日活动中,学校当局对于南京国民政府纪念日秩序的遵循和安排,将政治纪念活动楔入学校教育秩序之中,这也是意识形态教育活动中的一部分。在国立六中的纪念实践中,校园虽然有相关的纪念活动,但与社会上的纪念相比,其纪念日数目、纪念活动范围等规模都大大缩小。教育对于政治侵入存在一定抵制,而强调其相对独立自主的自由主义教育空间。此外,从党团冲突和学生参军等问题上看到国家与个人之间的利益冲突,往往夹杂在党团、民族大义问题之中。教育支配党团和党团支配教育之间的冲突,学生往往成为这些冲突的牺牲品而被推到前台,其背后是行政当局与党团代表之间的利益博弈。抗战时期,中学生是参军的主力,而研究一直受到忽略。与以往对于抗战时期学生参军的颂扬不同,从国立六中学生参军活动中看到,参军成为部分贫穷学生的出路所在,有助于纾解其所面对的困境。国立六中的生存和发展与地方社会密切相关,国立六中在遵照国家政策而带动地方教育复兴的同时,也在服务地方社会的互动中寻求生存空间。国立六中因其国立身份,既是地方教育发展的引擎,又成为拦阻与地方社会融合的隔断。国立六中一定程度上挑战了地方社会原有的自治秩序,而呼求新的管理方式的出现。在一些经济利益上,国立六中与地方社会产生角逐。面对民族国家要求与自身秉持的自由主义教育之间的冲突,国立六中是民族危机下孕育出的产物,但在其内核仍然是自由主义的教育理念。国立六中面对强势国家意志的管制,并没有展开激烈的对抗,而是将国家的意志创造性的转化成其发展的资源和凭借。民族主义的确进入国立六中,但已不再是原有的状态,而是得到消解。战前,山东教育界受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而培育起一批秉持自由主义教育理念的教职员群体,这一群体成为战时国立六中教职员群体的基干力量。在国立六中教职员的保育之下,自由主义之花并未夭折,反得欣欣向荣之象。国立六中在抗战时期培育几千名学生,有很多学生成长为各行业的优秀人才,为海峡两岸的发展和建设作出重要贡献。
向凤仙[3](2019)在《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教育的路径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中国建国已有70年,国家发展总体上承平已久。基于此,长期以来,国家安全问题一直存在,国家、高校、大学生等各个层面对国家安全问题虽有一定的关注,尤其十九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重大论述。但笔者经过分析,对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教育路径的深入研究、有效实施等缺乏高度重视。因此,致使当前大部分高校总体国家安全教育教学效果不佳,大学生国家安全知识掌握不牢,总体国家安全观没有融入于心,国家安全意识淡薄,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匮乏。进入新时代,国际国内环境变幻莫测,安全形势复杂多变,我国面临着多种国家安全威胁,并且威胁国家安全的因素越来越复杂。因此,对全体人民进行国家安全教育,建立高效能动的国家安全教育机制是有效应对各种安全威胁的必然选择。大学生作为社会成员中的一部分特殊群体,他们是整个未来社会中的高级知识分子,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力量,对国家的强盛和民族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学生是否掌握国家安全知识、学习总体国家安全观、具备国家安全思维和拥有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直接关系到我国未来是否呈现稳定安全发展势头。因此,对大学生进行系统完善的总体国家安全教育,尤其针对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教育路径这一方面的内容进行优化探讨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本文对吉首市三所高校部分大学生进行访谈,通过大量资料收集和案例分析,对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教育相关内容进行概述,深刻分析目前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教育路径存在的问题,然后从多角度分析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最后从国家、高校和大学生三维角度分别对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教育路径进行了优化探讨。希望通过笔者此次对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教育路径的优化探讨,能够进一步丰富国家安全教育理论,提高大学生国家安全知识道德修养,树立新国家安全观,强化大学生国家安全思维,促进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维护国家安全的行为习惯并不断提升其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实现我国社会长期稳定安全发展。
周静静[4](2019)在《新时代强军梦背景下的大学生国防教育路径创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校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重要基础,是培养大学生国防意识、爱国主义思想的重要途径,也是新时代强军梦战略目标实现的重要环节。在强军梦背景下,大学生国防教育要巩固军训效果、创新军事理论课教学模式及国防教育模式,提高国防教育实效性、时代性与影响力,培养一批具有强烈国防意识、爱国思想及初步军事技能的优秀国防后备力量,使强军梦成为新时代大学生价值追求与使命担当。
吕焰[5](2018)在《我国当代青年的榜样教育创新研究》文中认为青年群体的成长成才一直以来是党和国家所关注的重点。而“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必须落实到怎样培养人上来。自中国共产党成立起,就高度重视榜样教育在引导和培育青年方面的重要作用:从延安时期的张思德,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雷锋,再到改革开放之后的张海迪,以及新世纪以来的黄大年等等,这些品格卓越、可信可学的青年榜样为同时代的青年树立了良好的标杆。但当前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过去一直“强效”的榜样教育开始出现式微的倾向:首先,进入21世纪,青年群体形成了一些新的特性特质。比如,青年作为一个整体的身份辨识度较高,但其中的个体越发倾向于同质化和匿名化,以致存在感薄弱。出现所谓“自我迷茫”“价值迷失”等现象,最终造成身份认同缺失。其次,传统榜样教育中树立的“高大全”榜样形象和以概念灌输为主的直接、显性的教育方式,当前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青年群体的需要。诸如这些现实情形都对我国当代青年的榜样教育提出了严峻考验。而在当前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下,如何针对传统的青年榜样教育理论进行完善创新,尽快重塑起能够引领当代青年群体的榜样形象,努力培养青年群体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已成为当前榜样教育研究的当务之急。因此,本论文的研究对象有三:第一、榜样“式微”倾向的成因。目前正面榜样形象频遭解构是当代青年榜样教育中最突出的问题,这也是整个研究的现实切入点。第二、由于目前学界给出的对策建议中,许多都存在着头疼医头的“功能性失灵”问题,因此,本文将当前青年榜样教育常见类型中的功能局限作为第二个研究对象。第三、榜样教育结构中各要素形成功能的内在机理。榜样教育的功能由榜样教育的结构所决定,因此必须深入探析,哪些关键的结构性要素影响着榜样教育整体功能的实现。但是,解决当前青年榜样教育活动中榜样形象的“结构性失灵”问题,以及各种榜样教育路径的“功能性失灵”问题并非是一个简单的策略性研究。故本研究坚持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根本出发点,以马克思主义的系统思维为理论基础,批判性借鉴社会学、政治学、传播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方法,针对当前青年的特性特质、榜样教育的现有途径及局限展开理论探讨,试图梳理出当代青年榜样教育结构的内在要素,进而对当前榜样重塑以及榜样教育有效性提升“是否可能”、“何以可能”展开深入探讨。本研究力图突破以往榜样教育研究中,只为实现某一目标而采取的功能性分析思路,揭示出榜样教育本身所处的复杂社会背景,探究当前榜样教育各项功能背后的构成性要素。而这种通过改变要素来提升榜样教育功能的结构功能分析思路,也是本研究的一个创新之处。本研究认为,为了探析当前榜样频遭解构的原因,首先需要了解当前时代背景下谁能称之为榜样,榜样教育具有怎样的内涵以及当代青年存在着哪些类型和特质。因此,研究思路遵循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对榜样、当代青年等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和辨析,对青年榜样教育的规范性内涵进行历史考察。这也为本研究接下来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以及社会变迁与意识形态的互动关系来剖析当前榜样频繁被解构的原因,做好理论准备。其次,对照分析得出的榜样“式微”倾向的客观成因,找出当前不断改进方式方法的青年榜样教育活动仍然存在哪些功能局限,针对这些不足之处,来进一步锚定本研究的理论突破口和创新方向。最后,借助思想政治教育经典的结构性分析框架,将青年榜样教育具体分成主体、客体、本体、介体、环体五个要素,逐个分析每个要素形成榜样教育功能的内在机理,对于每一个“应然性”都以历史经验和现实案例的“实然性”为支撑。在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下,重新建构起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使之组成一个相互配合、连续运转、稳定实现榜样教育功能的系统结构。因此,论文按上述研究思路总共分为七章。第一章包括文献综述,榜样、当代青年等相关概念的界定和辨析,第二章对我国当代青年榜样教育的历史沿革和现实情况进行历时性考察,并在指出现有对策局限性的基础上,锚定本研究的理论突破口。第三章详细探析当前榜样频繁被解构的原因,为后文从榜样教育结构上进行理论创新做了充分的理论准备。第四、五、六章分别从主客体要素的交往关系、榜样本体要素和榜样教育介体要素分别论述教育功能实现是否可能以及何以可能。第七章提出以构建当代青年的榜样教育理想环体为最终展望。总体上试图阐明:当前社会转型所造成的深刻变迁与外部意识形态渗入,共同造成了当前榜样“式微”这一突出现实问题。而要解决当前榜样教育活动的类型和机制存在的“功能性失灵”问题,需要我们时刻以当下具体的历史的“生活世界”为背景,以马克思主义的系统思维为指导,对榜样教育结构展开具体的要素分析:当前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的“互主体”关系越发成为共识,因此,榜样教育的有效开展要求我们首先对“交流-理解-共识”的一般交往机制进行重新梳理,厘清每一环节所需的必要条件,从而阐明好该种新的榜样教育主客体关系。其次,榜样教育的有效展开还需要教育主体以及榜样主体作为榜样教育的本体要素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因此,教育者中的共产党员作为“关键少数”,有责任、有义务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那么,榜样重构的路径就转化为:提升教育主体中共产党员的身份认同感,使之首先成为青年身边的榜样。另外,树立榜样以及发挥榜样的示范带动作用都有赖于各种榜样教育媒介,而介体要素按性质可分为显性教化和隐性教化两种活动,前者通过强致性的实践教育活动建构青年群体的身份认同感,后者通过诱致性的大众化文化传播活动培育和引导青年群体的价值观。因此,榜样教育的有效开展还需要做到显性榜样教育与隐性榜样教育两相结合。综上所述,当代青年的榜样教育可被视为在努力建构起一个具有规范约束力的特殊场域:在这个具体的教育场域中,以当前青年榜样教育面临的具体现实问题来锚定教育对策的出发点,以具有先锋性的共产党人来承担榜样教育本体身份,发挥其榜样示范功能,由教育主客体之间的“交流-理解-共识”机制促成“何为榜样”的道德共识,进而借助显性教化与隐性教化相结合的方式,利用各种教育媒介开展榜样教育,旨在以真诚、正确、真实和可理解的方式与当代青年群体持续形成道德共识,凝聚对榜样的认同感,最终确保面向青年群体开展的榜样教育切实有效。
周莉[6](2018)在《高校国防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及其实现研究》文中认为高校国防教育是我国全民国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防建设的灵魂骨干工程,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进一步拓展。思想政治教育是国防教育的基础,是国防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国家的安全和发展与每位大学生的国防意识、爱国主义精神息息相关,青年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与民族兴衰、国家兴旺的命运紧紧相连。十九大报告中进一步明确了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因而,高校从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等方面分析国防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就更具有现实意义。如何进一步提升高校国防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实效性,则成为我国高校在新时代需进一步思考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法、问卷调查法、个别访谈法等研究方法,揭示了当前高校国防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为提升其实效性提供参考和建议。本文主要论述了以下几个部分的内容。首先,阐述了高校国防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高校国防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等相关概念及国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辩证关系。其次,梳理了高校国防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内容。再次,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关于爱国主义思想和国防教育相关思想观点阐述了实现高校国防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理论基础。然后,运用问卷调查法与个别访谈法分析了高校国防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现状。结论有两点:一是揭示了所取得的成绩,包括多数大学生对国防教育有一定的认知、认同高校开展的国防教育活动以及高校国防教育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等;二是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即大学生对国防教育的认知不一、相关课程存在短板、师资队伍力量欠缺、校园文化资源匮乏、院校尚未形成合力等问题。最后,在上述基础之上提出了新时代实现高校国防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路径选择,包括树立育人理念、优化教学体系、完善保障机制、整合教育资源等。
张杰[7](2017)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高校学生管理研究》文中认为北伐战争结束后,南京国民政府实现对中国形式上的统一。政权的巩固使高等教育的发展有了较为稳定连续的政策,而不再像北京政府时期,教育政策常因政权更替而具有间断性。但另一方面,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战争、经济危机和自然灾害等种种因素,又对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本文以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高校学生管理为研究对象,充分结合当时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背景,从思想道德教育、行为规范管理和救济帮扶政策等角度阐述该时期高校学生管理的改革实践,以期对高校学生管理的历史演变、内容范畴、方法举措、历史地位进行全面深入系统研究,从而力图从根本上去把握该时期高校学生管理的基本内涵与变化规律。本文认为,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高校学生管理,是国民党政府在高等教育领域实践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理论,系统培养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自我管理能力,以增强国民党对青年学生的管制力,并向社会输送具有“共和精神”的大学毕业生的重要途径。党化教育和训育,旨在强化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政治化、系统化、制度化的党义教育课程和训育管理举措,使“三民主义”理论和国民党党义的灌输融入学生日常管理。高校训育机关围绕训育目标,依照训育原则,组织实施对学生的训练、教育,试图让学生时时处于国民党的思想控制之下,目的就是让学生认同国民党的思想理念和道德观念,进而认可国民党的统治地位。自治组织的管理和操行的培养,旨在规范大学生的操守行为。高校学生自治组织主要有学生自治会和学生团体两种组织形式。学生在组织活动和参与活动的过程中,锻炼了能力,学习了知识,联络了感情,但过度的学生自治权力有时又对学校日常秩序产生了负面影响。各专科以上学校制订操行考查规程,随时考查学生的操行,并评定等级或酌予操行成绩,将其作为学生评奖评优的条件之一,借此达到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教育的目的。学生资助和就业管理,旨在帮扶经济困难和就业困难的学生。抗战时期,许多大学迁移至西部,产生了大批流亡大学生。政府为适应战时各方面人才的需求,并争取这部分青年向国民党政府靠拢,先后制定了奖学金、贷金、公费以及战区学生优待等资助措施,同时社会各界也纷纷伸出援手,捐资助学。高校一方面积极向政府请求补助,另一方面也设立本校奖学金,设置勤工助学岗位,鼓励学生发起筹款运动,多渠道筹措资金救济学生。南京国民政府中后期,在政治、经济、教育以及学生个人主观选择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面临严峻形势。一方面,经济不景气,许多企业面临破产倒闭,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疲软;另一方面,高校的招生结构和课程体系的不合理,以及学生就业指导的缺乏,使毕业生的职业素养与社会需求脱节。此外,社会用人机制不科学和大学生职业期望值过高,也是造成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重要原因。政府为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成立全国学术工作咨询处,开办毕业生就业训导班,高校亦成立职业介绍机关,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分就业问题,但没有达到治本的效果。综观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高校学生管理概貌,一些教育家摒弃封建教育观念,积极引入西方教育理论,在管理中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学生管理思想的进步性,促进了中国高校学生管理体制的新陈代谢。但另一方面,在国民党的独裁统治下,高校沦为统治阶级教化学生的工具,导致高校学生管理带有浓厚的“管制”色彩。官僚作风的束缚,管理制度的欠科学性,管理机制的被动性以及经费支持的不力,制约了高校学生管理的发展。
张耀[8](2017)在《高校学生党建的价值观蕴涵与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 ——以华中科技大学“党旗领航工程”为案例》文中研究表明在不断深化的全球化进程中,不同国家、不同区域、不同民族之间必然会发生思想文化的碰撞和价值观念的冲突。一方面,全球化进程打破了传统较为封闭的一元主导的价值观格局,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交流得到加强,促进了思想的解放,有助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但是另一方面,全球化在消解一元化和封闭式价值观的同时,却导致价值观多元化发生和发展,多元价值的交流与碰撞又导致了多种矛盾的复杂交织,甚至带来社会的严重分化。在这个价值多元的时代和世界,正在成长中的大学生该如何选择、定位自身的价值观?高等学校又该如何培育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这是一个重大的时代课题。当前,中国高等院校在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方面取得了不少成绩,积累了很多经验,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内涵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深入人心,成为引领大学生成长和社会发展的行动指南。但是不可否认,在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中依然存在诸多不足。其一,教育途径比较单一;其二,教育方法缺少灵活性;其三,教育内容比较空泛。这些不足最终导致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仅停留在诵读和记忆层面,很难通过鲜活的事例或严谨的逻辑使大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和“外化于行”。因此,创新高校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引导大学生在价值多元化背景下树立正确的价值认知和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是当前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使命。本文以华中科技大学自2007年以来实施的学生党建工作“党旗领航工程”为案例,系统总结“党旗领航工程”的成效和经验,在高校党建一般理论和原则的指导下,建构“党旗领航工程”的理论、方法、原则及其实践模式。“党旗领航工程”有丰富的价值观蕴涵。其一,马克思主义政治价值观,包括马克思主义自由观、民主观、人权观等;其二,良好的社会价值观,包括竞争与合作、公平与正义、继承与创新等;其三,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包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其四,积极的人生价值观,包括自我完善与奉献社会的统一、个人努力与尊重规律相统一、自我调适与协调环境相统一等。正因为“党旗领航工程”有丰富的价值内涵,因此成为当前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形式和内容,成为华中科技大学落实中央“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部署、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党旗领航工程”包括三个主题:一是“早日站在党旗下”,面向新生的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帮助新生深化对党的认识,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是“党旗在我心中”,加强对低年级学生党支部和学生党员的引导和管理,帮助他们提高党性修养,增强社会责任意识;三是“我为党旗添光彩”,面向高年级学生党支部和党员的“特色党日”活动,帮助学生党员践行党员承诺、发挥党员作用、升华党性认识。实践证明,“党旗领航工程”强化了学生基层党组织的结构和功能,创新了学生党员的组织体系、活动形式和发展培养机制,使学生党员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得到增强和提高,充分发挥了大学生价值引导的功能。概括而言,华中科技大学“党旗领航工程”准确把握了社会发展和学生成长的规律,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引导学生充分了解中国共产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充分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充分掌握党章所规定的党员的党性原则和行为规范,通过“早日站在党旗下”、“党旗在我心中”、“我为党旗添光彩”等一系列实践活动扩大大学生党员的队伍,增强大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从而使高校成为党的优秀后备人才成长的主要阵地。华中科技大学“党旗领航工程”有较完善的运行体制和保障机制,包括建立学生党建工作领导小组,以党建带动团建,建立党员培训制度和党员挂职锻炼制度,建立目标责任制和严格的考评机制等,实现了资源的合理配置,充分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取得了学生党建的良好效果,因而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方梦佳[9](2017)在《江苏省大学生军训效果调查研究 ——基于南京市四所高校军训效果的调研》文中研究表明军训是国家围绕人才培养的长远战略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需要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素质教育、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措施。而军训效果则是军训结果的具体表现,如若不能对军训效果进行客观地审视与研究,将会降低对学生军训工作的调节和监督作用,导致人才培养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方向的偏移,唯有认清高校军训效果的现状,才能找到"发力点"从而实现高校军训管理的动态调整。本文以南京四所高校为例,运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研究的方法,对各高校的军训效果进行了深入研究。由调查分析可知,高校军训效果既有其可圈可点之处,也有差强人意之处。一方面,高校军训在学生国防意识提升、生活体验丰富、人际关系拓展、良好作风习惯养成方面效果显着。另一方面却也显示出高校军训效果与办学层次并非绝对匹配、大学生军训心理状况不容乐观、高校军训成果难以巩固、家庭社会对于高校军训价值难以认同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措施来改善军训效果:首先,引导学生树立自觉参加军训的意识。意识先行,方能带动行为的转变;其次,淡化身体规训,加强军训心理疏导。身体与心理互为支撑,过于强调一方,必会失衡;再者,建立大学生军训成果长效机制。对于军训期间打下的良好基础,我们应该继续保持;最后,增强家庭社会对军训价值的认同。实现高校、家庭、社会的三方联动,从而全面保障大学生军训效果。
许翔杰[10](2017)在《军事院校应用心理硕士培养模式研究》文中指出对军队来说没有平时和战时之分,只有战争和准备战争之别,而战场上的胜负,更多的取决于战争准备。要做好战争准备,唯独靠强军兴军,而人才兴方能军队兴。军事院校MAP是新型作战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育培养关系到我军新质战斗力生成。研究军事院校MAP培养模式,对于摸索军事院校MAP教育培养特点和规律,推进军队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提高我军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培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研究者通过收集相关文献,运用内容分析法,归纳和构建了“培养模式”研究的概念框架:“培养模式”是由“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师资队伍”和“质量管理”五个要素组成的人才培养体系。本研究探讨的问题是:军事院校MAP教育培养模式的现状、问题及改进要求?研究的具体问题是:军事院校MAP培养目标的现状、问题及改进要求?军事院校MAP课程设置的现状、问题及改进要求?军事院校MAP教学方式的现状、问题及改进要求?军事院校MAP师资队伍的现状、问题及改进要求?军事院校MAP质量管理的现状、问题及改进要求?在研究发现基础上,研究者尝试构建一个基于实战化背景下、不同于地方高校的,具有我军特色的MAP培养模式。根据“培养模式”概念框架和研究问题,研究者设计了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以全体军事院校MAP研究生,共计81位,作为调查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对45位军事教育专家、军事教育工作者、一线部队人员和部分MAP研究生,其中军事教育专家15位,军事教育工作者10位,一线部队人员10位,MAP研究生10位,进行访谈。收集了军事院校和部分地方高校应用心理硕士人才培养的相关文本,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发现:与地方高校MAP培养模式相比,军事院校更突出军事教育特色和军人职业特殊性,聚焦适应军队现代化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需要,强调部队作战能力建设。但军事院校MAP培养目标上,宣传教育及贯彻力度不够,系统设定值参差不齐,专业学位的职业性特征不突出,包含创新精神培养不足;课程设置上,选修课程比例有待优化,专业课程设置存在主观化不规范现象,课程目标与培养目标之间关联度有待提高,课程设置的训练、研究和作战融合性不够,体系不够完备;教学方式上,案例式教学实施效果不理想,部队实践欠缺且实施中落实少,职业能力培养与基础理论教育间统筹不足,教学中训练量偏少;师资队伍上,部队导师带教指导力度不够,多数院校导师遵循学术型带教方式,带教效果受到影响;质量管理上,培养质量反馈机制不健全,考核方式不适应专业学位培养要求,教管结合不够,质量管理统筹性不强。军事院校MAP教育培养过程中未能将军事训练、军事研究和军事作战加以有机整合,与适应实战要求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要适应实战化要求,军事院校MAP培养模式需要做以下改进:在培养目标上要聚焦岗位需求,体现职业素养,坚持战斗力标准和创新精神培养;在课程设置上要瞄准实战,突显课程对出学员岗位能力的塑造,建构核心课程体系;在教学方式上要突出案例战例式教学的核心地位,加大实践式教学力度,发挥问题式教学引导作用;在师资队伍上要更新导师教育理念,丰富导师带教经验,帮助研究生融入部队;在质量管理上要实行全程质量控制,完善考核评估机制。根据研究发现,研究者认为,要改进在实战化背景下军事院校MAP培养模式,培养过程必须进一步贴近和适应实战要求,将军事训练、军事研究和军事作战进行有机整合。为此,在借鉴教育神经科学研究的成果以及沉浸理论、系统科学论基础上,研究者尝试构建了军事院校MAP训研战培养模式,并分析了这一模式基本结构、主要内容和保障措施。这一模式的基本结构是:训研战培养模式是训练、研究和作战一体化的培养模式,以训为主,研战为之一体两翼。“训”是在教学中组织模拟训练、综合演练、想定作业和部队实践训练,通过训练来提升研究生的知识和技能水平;“研”是面向部队做研究,研究部队现实问题、难点和热点问题,从部队研究中来,到部队研究中去,促使研究生面向实战去研究问题;“战”指肩负军队任务和使命,参加军事作战行动、完成重大军事任务,通过参加军事任务和军事作战行动来强化研究生使命感,提升其核心军事作战能力。这一模式的主要内容有:培养目标聚焦实战化与职业能力生成;课程设置依据岗位核心能力模型,构建“模块组装+精选”联合式课程及训练体系;教学中运用心智沉浸式教学与训练,突出以训练为中心的军事心锚,构建激发双轨心智模式运转的教学过程;导师队伍建设上树立导师军事匠人精神,突出导师强军兴军的责任、对作战及战场的专注和对技能的精益求精;建立以全程质控体系、自评估指标体系和学位论文评价指标体系为核心的质量保障体系。这一模式的保障措施包括:建立全军MAP教育培养共同体;建立部队MAP研究生工作站;实施军事院校MAP师生提升工程。未来战场变幻莫测,作战态势日新月异,作战战法推陈出新,不确定、非线性、复杂性因素影响着战争态势进程,唯独适应这种态势变化才能立足于未来战场,军事院校培养模式的变革势在必行。本论文的研究结果和MAP训研战培养模式构建只是一个初步探索。有关这一培养模式如何才能更有利于应用心理硕士研究生岗位任职能力的生成?生成的机制和要素是什么?这一模式与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建设之间如何建立有机联系?训-研-战三要素如何相互协调?等,这些问题还有待我们进一步深入探讨。
二、要深化对高校学生军训意义的认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要深化对高校学生军训意义的认识(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价值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价值 |
二、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 |
(一)研究的创新点 |
(二)研究的不足 |
第一章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理论概述 |
一、实践的生成与发展 |
(一)词源学意义上的实践 |
(二)知行观在中国哲学中的流变 |
(三) “实践”的哲学生成 |
二、实践育人的内涵与特征 |
(一)实践育人的基本含义 |
(二)实践育人的基本特征 |
三、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概念界定 |
(一)实践育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与实践育人的关系 |
(三)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内涵界定 |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价值蕴含 |
(一)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的有效抓手 |
(二)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
(三)遵循教育规律和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的集中体现 |
第二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理论基础和时代依据 |
一、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实践育人的相关观点 |
(二)习近平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重要论述 |
(三)中西方思想家关于实践育人的思想理论 |
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时代依据 |
(一)立德树人的必然要求 |
(二)传承家国情怀的时代使命 |
(三)回应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 |
(四)高校开展“三全育人”的重要举措 |
第三章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基本要义 |
一、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目标指向 |
(一)核心目标是品质 |
(二)具体目标是知识 |
(三)关键目标是能力 |
二、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内容结构 |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 |
(二)社会服务型实践 |
(三)社会考察型实践 |
(四)劳动教育型实践 |
(五)校园文化型实践 |
(六)其他类型的实践 |
三、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形态特征 |
(一)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 |
(二)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 |
(三)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 |
(四)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 |
第四章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现状 |
一、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总体情况 |
(一)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成效 |
(二)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挑战 |
二、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现存问题和原因分析 |
(一)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现存问题 |
(二)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问题成因 |
第五章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对策 |
一、全面深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认知 |
(一)正确认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目标任务 |
(二)科学把握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阶段特征 |
(三)合理优化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理念原则 |
二、不断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动力来源 |
(一)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动力的构成 |
(二)不断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动力来源的原则 |
(三)不断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动力来源的实施路径 |
三、有效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协同运作 |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协同运作的基本要素 |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协同运作的基本要求 |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协同运作的实施路径 |
四、强化落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保障机制 |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保障机制的基本要素 |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保障机制的基本要求 |
(三)强化落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保障机制的构建路径 |
五、科学建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评价机制 |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评价机制的基本要素 |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评价机制的基本要求 |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评价机制的构建路径 |
结语 内在需要与现实价值的契合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国立第六中学研究(1937-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本文框架、创新点及不足 |
第一章 民族危机与联校自保:行政运作探析 |
第一节 国立六中流亡简史 |
第二节 国立中学校务会议研究 |
第三节 国立六中行政办事人员考察 |
第四节 国立六中德阳分校裁并问题研究 |
小结 |
第二章 民族情感与教育团体:教职员关系网络研究 |
第一节 同乡: 国立六中教职员的地缘关系 |
第二节 同学: 国立六中教员间关系之一 |
第三节 同事/师生: 国立六中教员间关系之二 |
第四节 同事/师生: 国立六中教员与职员关系 |
小结 |
第三章 启蒙与救亡: 国立六中教学主题探析 |
第一节 国立六中教科书荒及其应对 |
第二节 启蒙教育: 国立六中的人文和科学教育 |
第三节 救亡教育: 国立六中的战时教育色彩 |
小结 |
第四章 贷金、卫生、阅读: 生活史视野下的国立六中师生 |
第一节 国家扶持与人格独立: 贷金与学生生活 |
第二节 为国保育与视若己出: 国立六中师生健康 |
第三节 党化教育与自由阅读: 国立六中阅读世界 |
小结 |
第五章 政治意志与教育实践: 以党团冲突和校园纪念为例 |
第一节 党团冲突与教育统合: “校党团合一 |
第二节 国立六中的中共组织力量 |
第三节 国家纪念与教育秩序: 校园中的纪念日 |
小结 |
第六章 报效国家与纾解困境: 国立六中参军问题研究 |
第一节 抗战时期关于青年学生从军问题的讨论 |
第二节 “从军运动”前的学生参军情况 |
第三节 从军运动的兴起及发展 |
第四节 从军运动的余音 |
小结 |
第七章 国家襁褓与地方引擎: 国立六中与地方社会 |
第一节 政策管道与文化代表: 地方中的“国家”和“大学” |
第二节 地方引擎: 国立六中与地方教育的发展 |
第三节 挟校自重: 与地方社会的冲突 |
小结 |
结语民族主义与自由主义交缠下的战时教育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教育的路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的背景 |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
四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第1章 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教育的相关概述 |
1.1 总体国家安全教育 |
1.1.1 总体国家安全教育概念 |
1.1.2 总体国家安全教育的内容 |
1.2 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教育 |
1.2.1 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教育的含义 |
1.2.2 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教育的内容 |
1.3 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教育路径 |
1.3.1 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教育路径的内涵 |
1.3.2 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教育路径的应有特征 |
1.4 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教育路径研究的重要性 |
1.4.1 有利于增强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教育的实际效果 |
1.4.2 有利于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
1.4.3 有利于保证国家长期稳定安全发展 |
第2章 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教育路径存在的问题 |
2.1 与时代发展稍有脱节 |
2.2 形式化较严重 |
2.3 缺乏多样性 |
2.4 学习兴趣不高 |
2.5 现有路径之间未能实现有效衔接与融合 |
第3章 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教育路径问题的原因分析 |
3.1 相关法律制度不完善且缺乏有力监管 |
3.1.1 相关法律制度不完善 |
3.1.2 相关法律制度实施缺乏有力监管 |
3.2 部分高校重视不够 |
3.2.1 教育发展模式陈旧 |
3.2.2 部分领导、教师缺乏高度重视 |
3.3 大学生缺乏应有理性的判断 |
3.3.1 居安思危意识不强 |
3.3.2 思想僵化 |
第4章 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教育的路径优化探讨 |
4.1 国家要统筹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教育路径全局工作 |
4.1.1 保障相关法律实施 |
4.1.2 积极推介相关品牌 |
4.1.3 构建长效机制体系 |
4.2 高校要建立行之有效的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教育路径教学安排 |
4.2.1 创新课程教学模式 |
4.2.2 丰富实践教学活动 |
4.2.3 举办多彩校园活动 |
4.2.4 广泛运用新媒体技术 |
4.3 大学生要努力加强自身国家安全思想和能力修养 |
4.3.1 大学生主动提升国家安全思想高度 |
4.3.2 大学生积极提高国家安全认知水平 |
4.3.3 大学生自觉培养国家安全实践能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教育的路径研究访谈提纲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工作成果 |
(4)新时代强军梦背景下的大学生国防教育路径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时代强军背景下高校国防教育的价值 |
(一) 高校国防教育是强军梦的后备人才保障基地 |
(二) 高校国防教育是强军梦的精神推动力 |
二、巩固大学生军训工作效果, 打好国防教育入门基础 |
(一) 更新军训认知与理念, 做好军训思想政治工作 |
(二) 要加强对高校军训的统一管理与领导 |
(三) 优化军训内容, 增强军训时代性与实效性 |
(四) 提高军训的科学性, 巩固军训长期效果 |
三、创新军事理论课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效果 |
(一) 以军事理论课为教育基地, 提高学生国防思维 |
(二) 重视军事理论课专业教师队伍的培养 |
(三) 以军事理论课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培育与践行的平台 |
四、创新国防教育模式, 提高国防教育时代性与感染力 |
(一) 要将传统国防教育方法融入到时代特色中 |
(二) 开发高校文化资源, 将国防教育与校园文化、社团活动紧密结合 |
(三) 充分利用地方资源, 建立国防教育基地 |
(四) 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 建设开放性的国防教育网络平台 |
五、结束语 |
(5)我国当代青年的榜样教育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的缘起 |
1.2 研究的现实背景 |
1.3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相关研究梳理 |
1.3.2 国内相关研究梳理 |
1.3.3 总结 |
1.4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的创新点 |
1.6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辨析 |
1.6.1 榜样 |
1.6.2 榜样教育 |
1.6.3 当代青年 |
2.我国青年榜样教育的当代演进与理论基础 |
2.1 我国当代青年榜样教育的历史沿革 |
2.1.1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榜样教育内涵的系统性生成 |
2.1.2 延安时期至建国前:白求恩精神、张思德精神为代表 |
2.1.3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雷锋精神为代表 |
2.2 当前青年榜样教育的活动类型与教育目标 |
2.2.1 当前青年榜样教育的三种活动类型 |
2.2.2 当前青年榜样教育活动的基本目标 |
2.3 当前青年榜样教育途径的现实局限性与理论突破口 |
2.3.1 当前各类青年榜样教育途径的功能局限 |
2.3.2 研究的学理基础与理论创新方向 |
3.榜样“式微”:当代青年榜样教育的现实问题及成因分析 |
3.1 榜样“式微”:当前青年榜样教育中的现实问题 |
3.2 社会内部结构的深刻变迁客观导致传统榜样的“退潮” |
3.2.1 “退潮”一词的双重指向 |
3.2.2 榜样“退潮”的具体过程 |
3.2.3 偶像对榜样的功能性替代及自身的“裂解” |
3.2.4 回归“生活世界”分析新榜样建构的具体要素 |
3.3 榜样教育的规范性根基当前不断受到外来冲击 |
3.3.1 推崇“个体自由”的西方个人主义思潮侵蚀榜样教育内容的正当性 |
3.3.2 强调“个体自由”的西方个人主义思潮消解榜样教育环体的合理性 |
3.3.3 回归“生活世界”探究榜样教育开展的有效条件 |
4.“交流-理解-共识”:榜样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新型互主体关系建构 |
4.1 理解是榜样教育中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从交流到共识的中介要素 |
4.1.1 榜样教育首先是教育者与教育对象形成理解的过程 |
4.1.2 榜样教育中理解的实现需要重视以“传统”为核心的情感交流 |
4.1.3 榜样教育中理解的实现需要将“应当如何”具体化 |
4.1.4 榜样教育中理解的实现需要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形成“视域融合” |
4.2 常识是榜样教育中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从理解到共识的关键要素 |
4.2.1 榜样教育中“理解但未必同意”的困境探析 |
4.2.2 常识的自发性往往导致“我未必同意” |
4.2.3 在榜样教育中合理利用常识要素以达成共识 |
5.“何为榜样”:以共产党人为主体的榜样教育本体要素建构 |
5.1 公共性是共产党人作为榜样本体的根本保证 |
5.1.1 共产党人历来以“为人民服务”建构榜样身份认同 |
5.1.2 共产党人率先垂范践行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理想 |
5.2 程序正义是共产党人将榜样力量转化为教育实践的有效保证 |
5.2.1 榜样力量的凝聚需要遵循规范化的程序进而有效组织 |
5.2.2 榜样教育功能的实现需要克服组织过程中的形式主义 |
5.2.3 完善规范化程序以确保榜样教育过程和内容的实质正义 |
5.3 共产党人将榜样力量转化为有效行动的成功案例 |
5.3.1 共产党人作为榜样主体开展思想动员工作的微观机制 |
5.3.2 共产党人发挥榜样示范作用进行有效动员的过程考察 |
6.“显隐结合”:当代青年榜样教育的介体要素建构 |
6.1 教化活动与“规训”行为:榜样教育介体的性质与功能辨析 |
6.1.1 “规训”与教化同为教育介体的内在联系 |
6.1.2 教化作为典型榜样教育介体的具体功能 |
6.1.3 教化在当代青年榜样教育中的价值旨归 |
6.2 显性教化活动如何促使青年形成身份认同感从而实现榜样教育 |
6.2.1 实践教育是当前具有代表性的显性教化活动 |
6.2.2 青年实践教育的结构要素考察 |
6.2.3 实践教育如何建构青年学生的身份认同 |
6.3 隐性教化活动如何引导和培育青年的价值观从而实现榜样教育 |
6.3.1 大众化的文化传播是当前具有代表性的隐性教化活动 |
6.3.2 文艺作品中价值观传导的结构要素考察 |
6.3.3 文艺作品如何培育和引导青年学生的价值观 |
7.结论与展望 |
7.1 榜样教育:型构具有规范约束力的具体生活空间 |
7.2 研究展望:当代青年榜样教育的理想环体建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6)高校国防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及其实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概述 |
1.2.2 国外研究概述 |
1.2.3 总体评价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高校国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辩证关系 |
2.1 相关理论内涵 |
2.1.1 国防教育的概念 |
2.1.2 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概念 |
2.1.3 高校国防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概念 |
2.1.4 高校国防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特点 |
2.2 高校国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统一性 |
2.2.1 教育对象的统一性 |
2.2.2 教育效果的互促性 |
2.2.3 教育逻辑的一致性 |
2.3 高校国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差异性 |
2.3.1 发展进程不同 |
2.3.2 教育内容不同 |
2.3.3 具体任务不同 |
第三章 高校国防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分析 |
3.1 政治教育功能 |
3.1.1 培养大学生的“四个自信” |
3.1.2 提升大学生的政治素养 |
3.2 思想教育功能 |
3.2.1 拓展大学生的思维方式 |
3.2.2 塑造大学生的“三观” |
3.3 道德教育功能 |
3.3.1 规范大学生的社会行为 |
3.3.2 塑造大学生的高尚品德 |
3.4 心理教育功能 |
3.4.1 提高大学生的国防意识 |
3.4.2 促进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
第四章 实现高校国防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理论基础 |
4.1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的爱国主义思想 |
4.1.1 毛泽东的爱国主义思想 |
4.1.2 邓小平的爱国主义思想 |
4.1.3 江泽民的爱国主义思想 |
4.1.4 胡锦涛的爱国主义思想 |
4.1.5 习近平的爱国主义思想 |
4.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关于国防教育的思想观点 |
4.2.1 毛泽东关于国防教育的思想观点 |
4.2.2 邓小平关于国防教育的思想观点 |
4.2.3 江泽民关于国防教育的思想观点 |
4.2.4 胡锦涛关于国防教育的思想观点 |
4.2.5 习近平关于国防教育的思想观点 |
第五章 高校国防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现状调查 |
5.1 调查概况 |
5.1.1 调查目的 |
5.1.2 调查方法 |
5.1.3 调查内容 |
5.1.4 样本概况 |
5.2 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 |
5.2.1 取得的成绩 |
5.2.2 存在的问题 |
5.3 取得成绩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5.3.1 取得成绩的原因 |
5.3.2 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六章 实现高校国防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途径 |
6.1 树立育人理念 |
6.1.1 以生为本,加强国防精神教育 |
6.1.2 管理育人,凸显国防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
6.2 优化教学体系 |
6.2.1 丰富教学内容,规范课程设置 |
6.2.2 转变教学方法,拓展网络空间 |
6.3 完善保障机制 |
6.3.1 统一领导,优化管理机制 |
6.3.2 健全规章,创新考评机制 |
6.3.3 专业培养,完善科研机制 |
6.4 整合教育资源 |
6.4.1 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
6.4.2 强化校园文化平台 |
6.4.3 拓展社会实践教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7)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高校学生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概念界定 |
三、学术史回顾 |
四、研究方法与基本框架 |
五、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高校学生管理的历史演变 |
第一节 高校学生管理的酝酿 |
一、历史背景 |
二、初步发展 |
第二节 高校学生管理的全面发展 |
一、各项管理措施协同推进 |
二、管理内容进一步拓展 |
第三节 高校学生管理的衰微 |
一、战后重建分散了高校精力 |
二、高校学生管理的弱化 |
小结 |
第二章 党化教育:高校学生的思想教育与管理 |
第一节 “党化教育”的发展历程 |
一、确立阶段 |
二、调整阶段 |
三、衰弱阶段 |
第二节“党化教育”的组织机构与课程安排 |
一、组织机构 |
二、课程安排 |
第三节 开展“党化教育”的辅助手段 |
一、加强对共产主义的防范 |
二、在学生中发展国民党员 |
第四节 “党化教育”的评价 |
一、“党化教育”是国民党“以党治国”的政治手段 |
二、“党化教育”扼杀了学生的自由精神 |
小结 |
第三章 训育:高校学生的道德教育与管理 |
第一节 训育体系的构建 |
一、训育目标与原则 |
二、训育制度与组织 |
第二节 导师制 |
一、实施动因 |
二、方法措施 |
三、各校推行的差异化 |
第三节 个案研究——以国立暨南大学为例 |
一、训育组织的演变 |
二、训育特色 |
第四节 训育成效与问题 |
一、训育成效 |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 |
小结 |
第四章 自治组织:高校学生的能力培养与管理 |
第一节 学生自治组织机构 |
一、学生自治会与学生团体 |
二、学生自治组织的功能 |
第二节 学生自治组织的运行机制 |
一、经费 |
二、工作机制 |
第三节 校方对学生自治组织的监管 |
一、制度约束 |
二、工作指导 |
三、行政管控 |
第四节 学生自治组织的评价 |
一、学生自治组织发挥了育人作用 |
二、过度自治对高校学生管理造成了困扰 |
小结 |
第五章 操行:高校学生的行为教育与管理 |
第一节 操行的培养 |
一、仪式教育塑礼仪 |
二、入学训练助适应 |
三、宿舍管理营舍风 |
四、学业管理促学风 |
五、服务社会践责任 |
第二节 操行的考查 |
一、考查操行的目的 |
二、操行的考查制度 |
第三节 操行的奖惩 |
一、奖励措施 |
二、惩戒措施 |
第四节 操行培养与管理的评价 |
一、积极意义 |
二、存在问题 |
小结 |
第六章 资助:高校学生的生活救济与管理 |
第一节 高校学生资助的动因 |
一、流亡学生的需求 |
二、争取青年的政治目的 |
第二节 政府的资助政策 |
一、中央政府的资助政策 |
二、地方政府的资助政策 |
第三节 社会各界的援助 |
一、国际组织与个人的援助 |
二、国内组织与个人的援助 |
第四节 学校与学生的自助措施 |
一、校方的资助举措 |
二、学生的自发筹款 |
第五节 学生资助的评价 |
一、学生资助的作用 |
二、学生资助的不足 |
小结 |
第七章 就业:高校学生的职业教育与管理 |
第一节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 |
一、毕业生就业的职业类型 |
二、毕业生就业的专业对口情况 |
三、毕业生供求不平衡 |
第二节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困难问题 |
一、严峻的就业形势与职业运动的爆发 |
二、就业困难问题的影响因素 |
三、学界对就业困难问题的研究 |
第三节 政府的就业扶助措施 |
一、成立全国学术工作咨询处 |
二、开办毕业生就业训导班 |
第四节 高校的就业管理措施 |
一、安排学生实习 |
二、职业指导与职业介绍 |
小结 |
第八章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高校学生管理的评析 |
第一节 高校学生管理的特点 |
一、“生本理念”的零星体现 |
二、管理体系的完整性 |
三、方法措施的管制性 |
四、不同高校学生管理发展的不平衡性 |
第二节 高校学生管理的缺失 |
一、官僚作风束缚 |
二、管理机制被动 |
三、制度有失科学 |
四、经费支持不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论文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 |
致谢 |
(8)高校学生党建的价值观蕴涵与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 ——以华中科技大学“党旗领航工程”为案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 |
1.6 基本概念 |
2 价值观教育的基本理论探讨 |
2.1 价值观形成的基本理论 |
2.2 价值观认同的基本理论 |
2.3 社会动员的基本理论 |
3“党旗领航工程”的价值观意蕴 |
3.1 华中科技大学“党旗领航工程”概要 |
3.2“党旗领航”所蕴涵的马克思主义政治价值观 |
3.3“党旗领航”所蕴涵的良好社会价值观 |
3.4“党旗领航”所蕴涵的正确道德价值观 |
3.5“党旗领航”所蕴涵的积极人生价值观 |
4“党旗领航工程”之价值观教育 |
4.1“早日站在党旗下”的价值观教育 |
4.2“党旗在我心中”的价值观教育 |
4.3“我为党旗添光彩”的价值观教育 |
5“党旗领航工程”的评估与反思 |
5.1“党旗领航工程”的整体调研反馈 |
5.2“党旗领航工程”的个案跟踪调研分析 |
5.3“党旗领航工程”的总结与反思 |
6 以高校党建引领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建议 |
6.1 挖掘高校大学生党建的价值观意蕴 |
6.2 彰显高校大学生党建的价值观教育功能 |
6.3 加强以党建引领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科学体系构建 |
7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或撰写的学术论文 |
(9)江苏省大学生军训效果调查研究 ——基于南京市四所高校军训效果的调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 国内相关研究 |
(二) 国外相关研究 |
三、概念界定与创新点 |
(一) 概念界定 |
(二) 本文主要的创新点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南京四所高校军训效果的调查与基本情况 |
第一节 调查设计 |
一、设计调查内容 |
二、选择调查对象 |
三、设计调查思路 |
第二节 调查实施 |
一、调查方法 |
二、调查过程 |
三、调查内容整理 |
第三节 调查基本情况 |
一、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
二、信度分析 |
三、效度分析 |
第二章 南京四所高校军训效果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军训效果较好之处 |
一、军训提升了学生的国防意识 |
二、军训丰富了学生的生活体验 |
三、军训增进了学生与周围人的友谊 |
四、军训改善了学生的行为习惯 |
第二节 军训效果不足之处 |
一、大学生军训心理状况不容乐观 |
二、军训效果短暂,难以长期维持 |
三、学校办学层次与军训效果并非绝对匹配 |
四、学生对于军训的价值褒贬不一 |
第三节 影响军训效果的主要原因分析 |
一、军训偏重学生的身体训练,忽视心理变化 |
二、军训成果缺乏长效巩固机制 |
三、高校内外发展环境影响军训效果 |
四、家庭、社会对于军训的教育价值认识不足 |
第三章 提升江苏省大学生军训效果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引导学生树立自觉参加军训的意识 |
一、强化建设强大国防的社会责任意识 |
二、强化军事素养与文化素养相统一的意识 |
三、强化在军训中磨砺意志的意识 |
第二节 淡化身体训练加强军训心理疏导 |
一、开训前做好充分动员工作 |
二、淡化身体训练 |
三、设置心理咨询通道 |
四、形成多元化的军训评价方式 |
第三节 建立巩固高校军训成果的长效机制 |
一、国家建立行政指导机制 |
二、学校建立组织管理机制 |
三、在学生层面建立自我约束机制 |
第四节 共建交流平台提升军训效果 |
一、淡化高校办学层次限制,拓宽交流渠道 |
二、在共性基础上谋得军训个性发展 |
三、加强军地合作,探索多元化军训模式 |
第五节 增强家庭、社会对于军训教育价值的认同 |
一、加强与军训家长的交流与配合 |
二、结合社会时事来宣扬高校军训价值 |
三、加强舆论宣传引导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10)军事院校应用心理硕士培养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世界军事背景:世界新军事革命的挑战 |
1.1.2 我军建设背景:强军目标的实现 |
1.1.3 现代作战背景:新质战斗力生成的需要 |
1.1.4 军事教育背景:军事职业教育的兴起 |
1.1.5 教学改革背景:军队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深入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3.1 有助于培养新型作战力量人才 |
1.3.2 有助于军队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 |
1.3.3 有助于推进军事教育理论创新 |
1.3.4 有助于探索军事院校MAP培养的特点与规律 |
1.4 核心概念界定 |
1.4.1 模式 |
1.4.2 培养模式 |
1.4.3 应用心理硕士(MAP) |
1.5 文献回顾 |
1.5.1 “培养模式”的要素 |
1.5.2 “培养模式”的层次 |
1.5.3 “培养模式”的类型 |
1.5.4 军事院校“培养模式” |
1.5.5 小结 |
第2章 研究设计 |
2.1 研究概念框架 |
2.1.1 研究概念框架的要素提取 |
2.1.2 研究概念框架的要素修订 |
2.1.3 研究概念框架的主要内容 |
2.2 研究思路 |
2.3 研究方法 |
2.3.1 问卷调查 |
2.3.2 访谈 |
2.3.3 文本收集与分析 |
2.3.4 研究方法反思 |
第3章 军事院校MAP培养目标分析与改进 |
3.1 现行培养目标主要内容 |
3.1.1 现行培养目标总要求 |
3.1.2 现行培养目标具体要求 |
3.1.3 军地MAP培养目标比较 |
3.2 现行培养目标分析 |
3.2.1 现行培养目标的特征 |
3.2.2 现行培养目标的不足 |
3.3 现行培养目标改进 |
3.3.1 培养目标核心类别 |
3.3.2 适应实战要求的培养目标改进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军事院校MAP课程设置分析与改进 |
4.1 现行课程设置情况 |
4.1.1 现行课程开设情况 |
4.1.2 军地MAP课程开设情况比较 |
4.2 现行课程设置分析 |
4.2.1 现行课程设置特点 |
4.2.2 现行课程设置存在的差距 |
4.3 现行课程设置改进 |
4.3.1 课程设置核心类别 |
4.3.2 适应实战要求的课程设置改进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军事院校MAP教学方式分析与改进 |
5.1 现行教学方式的主要形态 |
5.1.1 两种培养形式 |
5.1.2 现行教学方式的主要类型 |
5.1.3 军地MAP教学方式比较 |
5.2 现行教学方式分析 |
5.2.1 教学方式特点 |
5.2.2 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5.3 现行教学方式改进 |
5.3.1 教学方式核心类别 |
5.3.2 适应实战要求的教学方式改进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军事院校MAP师资队伍分析与改进 |
6.1 现行导师带教规定与形式 |
6.1.1 现行专业学位导师规定及制度 |
6.1.2 现行军地MAP导师带教形式比较 |
6.2 现行带教工作分析 |
6.2.1 现行带教特征 |
6.2.2 带教工作的不足之处 |
6.3 现行师资队伍改进 |
6.3.1 师资队伍核心类别 |
6.3.2 适应实战要求的师资队伍改进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军事院校MAP质量管理分析与改进 |
7.1 现行质量管理方式 |
7.1.1 现行质量管理方式及规定 |
7.1.2 现行军地MAP质量管理比较 |
7.2 现行质量管理分析 |
7.2.1 质量管理特点 |
7.2.2 质量管理不足 |
7.2.3 现行质量管理改进 |
7.2.4 质量管理核心类别 |
7.2.5 适应实战要求的质量管理改进 |
7.3 小结 |
第8章 实战化背景下军事院校MAP培养模式构建 |
8.1 训研战培养模式的构建依据 |
8.1.1 构建的理论基础 |
8.1.2 构建的现实要求 |
8.2 训研战培养模式的结构 |
8.3 训研战培养模式的主要内容 |
8.3.1 培养目标:聚焦职业能力生成 |
8.3.2 课程设置:建构联合式课程体系 |
8.3.3 教学方式:实施心智沉浸式教学与训练 |
8.3.4 导师特质:树立军事匠人精神 |
8.3.5 质量管理:建立质量保障体系 |
8.4 训研战培养模式保障措施 |
8.4.1 建立全军MAP教育培养共同体 |
8.4.2 设立部队MAP研究生工作站 |
8.4.3 实施军事院校MAP师生提升工程 |
8.5 本章小结 |
第9章 总结 |
9.1 结论 |
9.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要深化对高校学生军训意义的认识(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问题研究[D]. 苌宇慧. 兰州大学, 2021(02)
- [2]国立第六中学研究(1937-1945)[D]. 王哲. 山东大学, 2020(09)
- [3]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教育的路径优化研究[D]. 向凤仙. 湘潭大学, 2019(02)
- [4]新时代强军梦背景下的大学生国防教育路径创新[J]. 周静静. 高教学刊, 2019(06)
- [5]我国当代青年的榜样教育创新研究[D]. 吕焰. 西北工业大学, 2018(02)
- [6]高校国防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及其实现研究[D]. 周莉. 福州大学, 2018(03)
- [7]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高校学生管理研究[D]. 张杰. 苏州大学, 2017(04)
- [8]高校学生党建的价值观蕴涵与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 ——以华中科技大学“党旗领航工程”为案例[D]. 张耀. 华中科技大学, 2017(03)
- [9]江苏省大学生军训效果调查研究 ——基于南京市四所高校军训效果的调研[D]. 方梦佳. 东南大学, 2017(01)
- [10]军事院校应用心理硕士培养模式研究[D]. 许翔杰. 上海师范大学, 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