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增强图片的新闻功能——兼谈《人民日报》华东新闻“今日聚焦”栏目的报道特色(论文文献综述)
张楠[1](2021)在《人民网贵州频道助推“多彩贵州”形象传播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05年以来,贵州省委省政府及各界的专家学者把“多彩贵州”定位为贵州区域形象的外宣品牌,以期重构贵州形象,改变外界对贵州的刻板印象。而良好区域形象不仅来源于省域的经济和实力,还得依靠优质媒体的传播与推介。人民网作为中央重点新闻网站,依托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具有强大的新闻传播能力和公信力,被誉为“网上人民日报”。经过多年经营后,形成了国家级的传播品牌并赢得广大受众认可。人民网贵州频道是人民网三十多个地方频道之一,在贵州有着广泛影响力和相当权威性,除了做好日常的宣传报道外,其精心策划的线下文化产业活动极具贵州特色,彰显贵州气派。为“多彩贵州”形象在全国乃至全球的传播加油助威。基于以上背景,本论文以人民网贵州频道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内容分析法对十九大以来人民网贵州频道日常报道中的头条新闻做内容分析,参照案例分析法和话语分析法研究人民网贵州频道线下文化产业活动。从日常报道和线下文化产业活动这两方面入手,综合探讨其助推“多彩贵州”形象传播的成功经验和欠缺之处;为人民网贵州频道下一步更好地助推“多彩贵州”形象传播提供合理建议和相应策略。本文主要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人民网贵州频道的概况,主要包括人民网总网的基本情况,人民网贵州频道的创办、经营模式及人才资源配备情况。生态第二部分是基于SWOT分析对人民网贵州频道传播的优势、劣势、机遇、挑战做一个分析判断。人民网贵州频道在传播过程中有自身优势和后天带来的传播机遇:《人民日报》和《人民网》的大力支持、强大的政府资源、成熟的新闻传播人才,贵州这个区域独特的人文地理等方面的传播优势;有媒介融合、贵州高速发展、贵州是脱贫攻坚主战场等方面带来的传播机遇;但在传播过程中人民网贵州频道也存在劣势和挑战:人民网贵州频道的商业运作赶不上门户网站、因为报道风格官方,受众存在着局限;同时,人民网贵州频道在传播过程中还面临着与其他中央重点网站贵州频道的竞争、国有文化企业固有体制的限制和大环境下用户分流等方面的挑战。第三部分是对十九大以来人民网贵州频道日常报道中的头条新闻做内容分析,从报道数量、新闻来源、报道主题、新闻体裁、报道方式这几个方面对人民网贵州频道的头条新闻做数据统计,以期探讨出人民网贵州频道日常报道的传播模式。从数据中发现,报道数量在旅游旺季或贵州举办重大活动、会议、赛事的月份会增加;报道来源除了原创新闻外多转载《人民日报》和《贵州日报》;报道主题涉及广泛,“脱贫攻坚”、“大数据”、“生态”三个主题的报道占比最多;报道体裁主要以消息、通讯为主,消息体裁数量最多,新闻评论体裁数量最少;报道方式以图文报道居多。第四部分选取了人民网贵州频道具有代表性的线下文化产业活动案例:《2018“一带一路”暨东盟十国媒体凉都行》和《2019数博会》作为研究样本,具体分析了两个案例中的传播模式、传播效果并参照话语分析理论分析案例中体现出的“多彩贵州”形象。《2018“一带一路”暨东盟十国媒体凉都行》体现了以“脱贫攻坚”为主题的减贫形象、以“旅游文化”为主题的多彩贵州形象;《2019数博会》体现了以“数字科技”为主题的贵州形象、以“大数据+民生”为主题的智慧便民形象、以“大数据+经济”的“贵州速度”形象、以“大数据+脱贫攻坚”的“智慧减贫”形象。第五部分基于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的研究总结人民网贵州助推“多彩贵州”形象的传播策略。从以上研究发现人民网贵州频道秉持着“两手硬”原则,在做好日常报道宣传的同时也兼顾了线下文化产业活动的策划,接着笔者从日常报道宣传和线下文化产业活动两方面具体分析了人民网贵州频道的传播策略。第六部分根据人民网贵州频道的传播策略分别对人民网贵州频道的日常报道和线下文化活动提出了相应的传播建议。最后为结语部分,对本篇论文进行一个整体性的总结,包括笔者对人民网贵州频道助推“多彩贵州”形象的思考和本论文的不足之处。
刘邱平[2](2021)在《《人民日报》“两会特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两会”,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人民可以通过“两会”了解国家方针政策,实现参政议政的可能。“两会”报道属于时政新闻的重要报道领域,无论是纸媒还是新媒体都非常重视对“两会”的报道。《人民日报》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机关报,总是最先向受众传达“两会”的精神和相关政策。因此,通过分析《人民日报》“两会特刊”创刊以来二十年的变化,包括报道议题、报道形式、版面呈现等方面的发展演变,从中可以发现特定时期新闻媒介传播理念的变化,同时也能直观地反映出国家政策的走势和经济发展轨迹。本文采用历史文献法、个案研究法与内容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选取《人民日报》“两会特刊”2001年至2020年的报道作为研究对象,主要目的是通过对《人民日报》“两会特刊”的研究,总结出“两会特刊”是如何反映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和《人民日报》“两会”报道的成功经验,为其他媒体提供可供借鉴的经验,并就如何做好重大时政报道提出合理的建议。本文由绪论、正文、结论三个部分组成。绪论为第一章,包括研究背景、选题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研究方法进行概述。第二至第六章为正文部分,第二章先介绍了“两会”报道的历史沿革,根据其发展演变,《人民日报》“两会”报道可以划分为1978年到1989年、1990年到1992年、1993年到2000年和2001年以后四个阶段,分析了各个阶段的特点;再从“两会特刊”的创刊背景,报道数量、版面数量、专刊设置、专栏设置等方面介绍了“两会特刊”的发展概况。第三章到第五章从报道议题、报道方式、版面三个维度探讨了《人民日报》“两会特刊”的报道特色。论文最后一章为结论,主要立足在前文的研究基础上得出了本文的研究结果。通过研究发现,《人民日报》“两会特刊”版在报道内容选择上,由原本的媒介本位到受众本位,积极响应国家关于“两会”的政策,积极地引导舆论。“两会特刊”版不仅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而且也受到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报道内容与受众的需求结合程度比较高,为人民解决问题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对于《人民日报》“两会特刊”的个案研究,还有利于优化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主流媒体对两会的报道,对今后改善政治新闻报道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杨娇娇[3](2021)在《短视频中留守儿童媒介形象呈现研究 ——以人民日报客户端与抖音短视频为例》文中研究指明
王壹[4](2020)在《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的当代传播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传统书画艺术历经了千年的发展与演变,形成了独特的艺术与人文体系。这种具有民族思想与哲学精神的艺术形式蕴含着丰富的审美价值与深厚的文化底蕴,它涵盖了民族文化、审美习惯、民族生活,远超过了艺术的范畴。自移动网络媒介逐渐代替传统主流媒介以来,艺术与艺术传播正在经历着一个多维即时传播时代。传统书画艺术在西方主流艺术的冲击中艰难前行,也在新媒介传播的噪杂声中经历着迷失与蜕变。中国正在构建新时期的民族价值体系,也在寻找适合民族艺术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目前,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成果比较分散且薄弱。因此,系统全面研究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的当代传播显得极为迫切且意义重大。笔者注意到艺术传播观念与技术给艺术本身带来的巨大影响,尤其是近几年来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生态在传播方式不断升级的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变化,其中转化角色的艺术参与者、传播效果与创作观念、艺术信息传播的维度、艺术市场交易方式……在这些艺术传播现象中都出现了若干问题。因为书画艺术的民族特性,需要审慎地对待目前各类艺术传播模式。本文从书画艺术的本体特性入手,结合艺术传播逻辑去论证中国书画艺术传播的共性与特性;总结了传统书画艺术的主流模式和特性;分析书画艺术的传播逻辑与传播思维;基于其特性深入对照分析书画艺术的传播难点;探索书画艺术在当代的传播选择以及可能形成的传播形态。在新媒介崛起的时代背景下,证明中国传统书画艺术需要形成专属的传播选择,并结合视觉与感知的传播思路,力求探索出属于民族艺术的新传播之路。同时,呼吁传统书画艺术传播者,要在客观理解书画艺术的基础上摸索艺术传播规律,区别对待不同的艺术传播模式,并发掘适合书画艺术的传播有益模式。
左乃文[5](2020)在《功能视域下的汉语话语套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言语交际中,人们常借助他人话语来表达自我观点。此类言语活动又可分为不同类型。本文以汉语中的话语套用现象为研究对象,在功能主义视域下,运用互文性理论、对话句法理论和互动语言学的理论方法,着眼于话语的基本单位——句子展开研究。通过对话语套用的结构、意义、篇章、功能的研究能够为套用现象的分析提供框架,较为清楚地揭示套用与引用的差异,并尝试构建话语套用的分析体系。全文共分八章。第一章绪论部分说明了研究话语套用的选题缘起,指出了研究问题和研究价值,主要梳理了话语套用的研究现状,概述了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最后对文中语料情况作出说明。第二章通过辨析套用与仿拟辞格的异同,比较套用、引用、借用、化用之间的差异,提出了话语套用的确定标准,界定套用现象。从关联性、系统性角度出发,总结话语套用在结构、意义、语篇和功能上的特征。依据话语套用的三个层级:当下文本层、原话语层和套用层,划分套用类型。根据话语套用各个层级的互动关联,区分明示性套用(与原话语层的互动)与联想性套用(与当下文本层的互动);根据套用层和原话层的语篇表现,区分言内套用与言外套用;根据套用层内部套用话语和原话语的关系,区分框架套用与实体套用。以第二章概括出的套用特点为依据,组织安排第三至七章。第三章从话语套用的结构特征分析不同套用类型的形式表现和建构模式。明示性套用具体表现为明标性套用和无标并置套用两类,前者利用套用标记中话语主体、修饰语的数量及位置体现套用表达的创新性。后者依靠距离象似性(distance iconicity),通过形式距离的相近引导受话人将其看做一个整体进行认知和意义上的解读。联想性套用的突出特点是语篇内不出现原话语和套用标记,只依赖于受话人的认知联想,主要表现为框架套用。依据不同类型的表现,建构套用表达的形式模式、语义关系模式和认知模式。第四章从话语套用的意义特征分析套用的浮现义、语境依赖性与类推关系。套用浮现义不是当下文本义与原话语义的简单加合。概念整合理论能够解释在选定当下文本和原话语的基础上如何通过套用手段筛选参照话语的内容,最终糅合呈现为套用表达。利用“再语境化”概念,分析原语境因素对话语套用的重要影响,原话语经过再语境化后的意义增值以及套用义的语境解读。话语套用的结构形式是在原有结构基础上类推产生的,通过概念整合、语境吸收浮现出的套用义,在不同场合下类推形成了系列表达和多种语义模式。第五章从话语套用的互文性特征分析其语篇表现。套用文本在具体语境中的理解是一个动态过程,对原有文本的解构和现有文本的建构形成的互文重构是同时进行的,具体表现为互文本与原文本的互动和互文本与主文本之间的互动。基于话语套用的对话特点,体现了文本间的互涉、交融。根据原话语层的隐现,将话语套用的语篇模式分为言内套用和言外套用,其利用语篇衔接语、激活认知记忆等方式连贯话语套用各个层级,而后进行线性排列。不同的语篇模式和套用层所处位置决定了话语套用的语篇功能。第六章从话语套用的言据性特征分析其传信策略。不同套用类型利用多种形式表明套用话语的来源和获取途径,以此传递言者的认识态度,具有表达“言之有借,无意掠美”的作用。通过言语手段标示传信语,交代话语出处,构建交际双方的共有背景,标明套用话语中言者认识的来源理据。原话语显隐及其出现的位置、“套用X话(说)”中不同的X、套用话语中留存的结构框架是查据套用信息来源的编码形式。话语套用的传信策略具有双向调控的作用,既可以对原话语明说或隐去作出策略选择,也能利用不同方式对套用话语的信息地位进行策略调整,使表达言据性的原话语、“套用X话(说)”处于背景位置,使表达主观认识的套用话语凸显成为前景信息。第七章从话语套用的主观性特征分析其交互功能。话语套用是具有交互特征的动态交际活动。交互功能是促使套用表达式形成的重要动因,其在语篇中表现为互文性特征,在人际交往中体现为委婉情态和立场建构。言者利用套用层中的第一人称代词、情态词、标记成分、并置语序及套用话语的配合,语境化吸收它们的主观性特征,建立不同层级的关联。各个层级在文本互动中也蕴含着人际互动功能,在传递信息的同时附带情感态度,使观点呈现丰富内涵。在交互作用下实现主观认识的表达,体现了言者对受话人的关注。委婉情态、视角取向和设立言谈立场是话语交互功能的体现。第八章是总结和余论。套用表达是表述言者创新性观点的话语手段,体现了人们求新求异的心理,达到了传承基础上令人感到陌生新鲜的表达效果,易于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主要通过对话语套用结构、语义、语篇和功能的分析,揭示套用和引用在多方面的不同表现。对话语套用现象的系统研究能够有利于语言伦理建设、语言教学和语言信息处理。从研究成果的应用性、语言的文化传统以及跨语言的比较等角度,还可以对汉语套用现象作进一步的研究。
郭芳[6](2020)在《技术驱动下融合新闻的文体研究 ——以新华社“两会”融合新闻报道为例(2014-2019)》文中研究指明新闻作为一种应用文体,其文体演变受到历史、文化、经济、科技等方面的影响。目前,在人工智能、AR、VR、5G等媒介技术推动下,“数据新闻”“短视频新闻”“新闻游戏”“AR”“H5”等一大批融合新闻产品频现,已经打破了传统的新闻呈现形式与内容生产模式。本文以文体学为理论基础,以新华社全国“两会”报道(2014-2019)为研究样本,基于内容分析与文本分析的研究方法,研究融合新闻在结构方式、表达形式、语言风格方面的文体特征,以探究技术驱动下融合新闻文体变迁的表征,并预测未来融合新闻文体变革的趋势。研究发现,随着新媒介技术的应用,融合新闻呈现文本多模态、智能化,新闻叙事互动化、杂糅化,传播沉浸式等文体特征。具体表现为语言风格口语化、时尚化,呈现新旧媒体语言的交融性;新闻叙事结构非线性叙事到钻石形叙事变化;传播模式由内部的全媒体传播矩阵、内外联动传播向“沉浸式传播”演进。另外,研究也发现新华社“两会”融合新闻报道存在一些不足。
琚青青[7](2020)在《竖屏时代时政类新闻的传播特征研究 ——以《主播说联播》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众所周知,时政类新闻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硬新闻,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但这类新闻往往是严肃枯燥、缺乏趣味性的,本就难以有效地抓住受众的注意力。而互联网技术为人们提供了自由选择信息获取的可能,时政类新闻的受众逐渐被新媒体分解、引流,传播率更是大大降低。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以传播时政类新闻为主的各类传统媒体纷纷走上求变之路。此外,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逐渐养成了碎片化、快餐式的阅读习惯。因此,短小精悍且娱乐性强的短视频成为了当下最受欢迎的信息传播形态。随着移动互联网络飞速进步和智能移动终端广泛普及,能够更好得适应手机屏幕形状的竖屏格式短视频也渐渐兴起,传统横屏的固有传播格局被打破。传媒行业受到影响,开始思考如何从“横屏”传播向“竖屏”传播转变,创新传播形式。在时代潮流的影响下,央视新闻新媒体中心于2019年7月29日推出了《主播说联播》短视频栏目,即以竖屏格式的短视频为主要传播形式、以时政类新闻为主要内容的短视频栏目,一经播出便引发了观众的热烈讨论。从一定程度上讲,《主播说联播》是时政类新闻在竖屏时代转型传播的一次有意义的尝试。因此,以《主播说联播》为对象进行分析研究,有利于总结央视新闻在竖屏时代寻求时政类新闻融合传播之路上所取得的经验,为其他传统媒体提供借鉴。首先,我们通过对竖屏短视频和时政类新闻的概念、发展、现状等方面的论述可以了解到,时政类新闻与竖屏格式短视频的结合已经成为时下传统媒体融合传播的新趋势,《主播说联播》短视频栏目就是这一趋势推动下的典型产物。随后,选取《主播说联播》短视频栏目为主要研究对象,在传播学经典理论拉斯韦尔“5W”模式的指导下,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问卷调查法,从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对象以及传播效果这五个方面出发对《主播说联播》栏目进行详细的分析论述。并在此研究基础上,归纳出《主播说联播》在传播过程中所呈现出的独特特征,为时政类新闻在竖屏时代的传播提供可借鉴的经验。通过研究可知,《主播说联播》的传播特征主要表现在:它以PUGC的内容生产模式为依托,在新闻联播主播和主创团队的专业加持下,塑造了生动的人格化主播形象。采用融评的形式,穿插使用网络金句或俗语,转变传统叙事方式,拉近与受众间的距离。通过背景音乐、表情包等素材渲染氛围,极大程度地激发了受众共鸣,获取情感认同。同时,该栏目采用多平台分发的形式,构建了全媒体传播矩阵,拓宽了栏目内容的传播渠道。并以年轻一代的受众群体为主要传播对象,进行针对性传播,满足了受众的信息获取需求,从而取得了不错的传播效果。因此,在竖屏时代,时政类新闻的传播要积极融合科技,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拓宽传播渠道,还要打造专业新闻生产团队,注重深耕新闻内容,转变传播语态,激发受众共鸣,主动引导舆论,始终秉持新闻专业主义,既要迎合受众需求时也要把握好“度”,促进主流价值观的传播。央视新闻推出的《主播说联播》栏目在传播中所取得的经验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借此研究,希望对其他传统媒体在竖屏时代进行时政类新闻传播时能够有所帮助,能够为竖屏时代时政类新闻的传播贡献一份微薄之力。
雷蕾[8](2020)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新华社在新闻客户端的新闻直播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媒介融合已经成为大势所趋。传统媒体不断升级转型,以适应时代发展需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移动直播应运而生,这种新的传播技术深刻地改变了以往的传播模式。“直播+”的新形式凭借其碎片化、便捷化、及时性等优点,迅速引起了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新华社于2016年在新闻客户端开启了新闻直播功能,这是主流媒体在新闻客户端直播领域的初步探索。在媒介融合的大环境下,我国主流媒体如何利用新闻客户端进行新闻直播?其发展现状如何?进行了哪些方面的融合?当前面临哪些问题?基于以上问题,本文选取新华社客户端的新闻直播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探讨,并试图为其他主流媒体在客户端新闻直播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议。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梳理了学界对“媒介融合”“新闻客户端的新闻直播”等相关内容的研究,前人对相关理论的研究为本研究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础,并提供了多维度的思考角度。运用内容分析法,以2019年8月1日——2020年1月31日的共466条新闻直播作为研究样本,对新华社客户端新闻直播的内容进行研究,分析探讨当前新华社客户端新闻直播的融合策略。运用个案分析法,笔者以新华社客户端为研究对象,并以受众身份进入新华社客户端直播大厅对其进行分析探究。根据对上述内容的研究笔者发现,从宏观层面来说,新华社首先做了组织架构重建和采编流程再造,这是在媒介融合进程中所做的顶层设计;从微观层面来说,新华社在客户端新闻直播中进行了技术、内容、人员等方面的融合。具体而言,内容融合体现为加入了图文、短视频直播,并且增加了软新闻直播的数量和慢直播;技术融合体现为,利用AI、5G、4K、VR、AR等先进技术贯穿于新闻生产的全过程;人员融合体现为新华社内部人员与外部人员的资源整合和协同联动。根据上述内容的分析,笔者发现当前新华社客户端新闻直播存在的两点不足,并提出了自己的思考,认为随着技术手段的革新上述两点不足的解决指日可待。最后,根据对新华社新闻直播的现状分析,提出了值得其他主流媒体在客户端新闻直播领域发展的一般性规律,以期为其他媒体提供可行性建议。
钱振华[9](2020)在《新媒体语境中垃圾分类新闻报道的框架分析 ——以澎湃新闻为例》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快速提升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社会生活中所产制的垃圾也给城市带来了“不可承受之重”。垃圾分类如何实现合理化、标准化、管理化俨然已经成为全国200多个生活垃圾产量大城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目前我国垃圾分类主要存在前端居民分类和末端收运处置两方面的问题,也即是,知晓率低、投放准确率低与资源利用率低。如何动员居民进行垃圾分类,增强公众环保意识,改变以往固有观念及垃圾投放行为,是垃圾分类处理最重要的一环。社会文明的传承与递进,是市政管理、社会意识和生活惯习集体显化的结果。2019年7月1日起,上海将垃圾分类纳入法制框架,由此迈入“垃圾分类强制时代”,掀起一场全民热议的舆论浪潮。实际上,不论是行政权力、资本力量,抑或是民间组织,当垃圾分类的问题以一种环绕运动式的形态展呈于人们面前,其本身则是意义显着的。本文选择2019年2月1日至2019年9月31日澎湃新闻客户端有关垃圾分类议题的报道为研究样本,运用框架理论分别从高、中、低三个层次结构分析澎湃新闻垃圾分类报道的框架及其建构的媒介形象。研究内容包括对澎湃新闻垃圾分类报道的主题框架、结构框架和话语框架等。在梳理垃圾分类新闻框架的基础之上,通过对所选样本的统计数据进行概括性解读,并场景化带入做以共时性分析,重点探究了新闻报道框架内各独立元素的特征与应用。研究发现,澎湃新闻有关垃圾分类报道的核心议题较为集中,主题与结构范式丰富且工整,为受众媒介解读提供了多元异质的舆论空间。垃圾分类新闻框架的形成机制是政府促导、专家呼吁、民众实践和媒介舆论引导综合作用所至。澎湃新闻从事件建构角度展现了行动与影响的媒体框架,并有意识地多元融合构建合理框架、客观平衡报道发挥共意动员;但对于新闻报道内在趣味性的提升、新闻再生产对消息来源的考证以及对议题相关的社会文化、国际关系等方面的探析仍需加以重视。鉴于此,本文通过分析新媒体语境下澎湃新闻垃圾分类议题的报道内容与特征,揭示媒介报道框架如何作用于受众并影响其认知、态度和行为,以期为新时代的城市基层治理和生态环境建设提供正确且有效的新闻传播与舆论引导。
田宇[10](2020)在《媒介融合视域下电视产品的生产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互联网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传媒产业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无论是在媒介产品的内容策划、生产、传播环节上,还是在产品的生产理念、传播环境、经营模式和受众消费习惯上,都留下了互联网时代深刻地时代烙印。电视产业作为传媒产业中的一部分,在产品生产、传播方式、经营模式上具有自身独特的媒介属性。互联网技术改变了媒介产品的生存环节和生产技术,也改变了受众的生活习惯和消费理念,电视产品是技术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产物,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电视产品的生存与发展必然会受到巨大影响。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普及,丰富了受众获取信息的渠道,降低了受众参与产品生产的技术门槛,在改变了受众在传播活动中的身份与地位的同时,也改变了受众的消费习惯和审美要求。媒介融合的时代背景下,电视产品在传播渠道上具有的传播优势消失,原有的生产、传播、经营理念也与当今的传媒市场出现了巨大脱节,全民生产时代的到来,也使电视产品在生产规模上逐渐处于劣势地位。本文聚焦媒介融合视域下电视产品的生产策略研究,针对媒介融合对电视产品的生产理念、传播渠道、盈利方式等方面的诸多影响,提出了具体的应对策论,对电视机构在媒介融合的时代背景下创新电视产品生产方式、探索新的盈利模式、提高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论文在第一章中对电视产品、电视产品生产、媒介融合、媒介融合视域下的电视产品生产等概念进行界定。明确了电视产品主要是电视机构生产的、以电视节目为主要形式、以电视平台为主要传播渠道的媒介产品,是电视机构最基本的经营产品,在电视产业结构中处于主要地位并起着支配作用。电视产品的主要形式包括电视综艺节目、电视晚会、电视艺术片和电视纪实节目。电视节目的生产制作是电视节目经营活动性的工作。从经营角度来看,电视节目在制作阶段,节目的经营主要表现在合理利用资源组织生产、协调各部门或各环节的关系以及进行成本控制等方面。电视产品生产的流程和生产所需要的技术,需在科学的管理模式下进行有效支配,确保生产周期和产品质量。电视产品具有社会性、意识形态性及商业性三重属性,因此在生产时需平衡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做到与时俱进的同时又不失主流媒体应有的使命与担当。媒介融合是互联网技术普及后的产物,媒介融合主要包括三个维度的融合,一是技术融合,二是内容融合,三是产业融合。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与发展是媒介融合的根本原因。内容融合是媒介融合的表现形式,产业融合是媒介融合的必然结果。技术融合打通了各传播媒介之间的物理壁垒,使得媒介融合成为可能。技术融合之后,内容产品在各种媒介之间的传播变得更加顺畅,致使受众对内容产品的审美要求脱离了传播渠道的限制,对内容产品的需求标准走向统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传统的电视观众由受众向传媒用户转变,传统的内容观赏变成了产品消费,用户用各种方式参与到内容产品的消费中去,自下而上推动媒介产业的融合发展。第二章从电视产品生产技术、电视产品生产理念、电视产品市场环境三个方面集中阐述了媒介融合对电视产品生产的影响。第三章从受众对电视产品的审美需求的转变及电视产品的盈利模式两个方面,集中讨论了电视产品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的诸多限制于不足之处。在第四章中,针对电视产品在互联网时代受到的影响与不足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思路。笔者认为,媒介融合的理念应深入到电视产品生产技术、理念、市场环境、经营模式的方方面面,促使电视产品真正的从技术、内容及产业三方面走向融合,才是未来电视产品在媒介融合的时代背景下能够继续扞卫主流传播地位的关键所在。论文的最后,对本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总结,进一步强调媒介融合思维对电视产品生产的重要意义,以期能够引起电视产品生产者重视,为其以后的产品生产提供理论指导。
二、增强图片的新闻功能——兼谈《人民日报》华东新闻“今日聚焦”栏目的报道特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增强图片的新闻功能——兼谈《人民日报》华东新闻“今日聚焦”栏目的报道特色(论文提纲范文)
(1)人民网贵州频道助推“多彩贵州”形象传播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关于人民网地方频道的研究现状 |
(二)关于“多彩贵州”形象的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第一章 人民网贵州频道概况 |
一、人民网概况 |
二、人民网贵州频道 |
(一)人民网贵州频道的创办 |
(二)人民网贵州频道的新闻宣传和传媒产业经营模式 |
(三)人民网贵州频道的人力资源配备 |
第二章 人民网贵州频道传播的SWOT分析 |
一、优势 |
(一)有《人民日报》和《人民网》总网的大力支持 |
(二)强大的政府资源优势 |
(三)高端成熟的新闻传播人才团队 |
(四)“多彩贵州”独特的人文地理生态优势 |
二、劣势 |
(一)商业运作赶不上几家重点门户网站 |
(二)报道风格偏官方,受众有一定局限 |
三、机遇 |
(一)贵州作为脱贫攻坚主战场,为人民网贵州频道提供大量好故事好素材 |
(二)媒体融合,人民网贵州频道要将自己打造成全媒体航母 |
(三)近年来贵州快速发展,吸引了海内外广泛关注 |
四、挑战 |
(一)其他中央重点新闻网站贵州频道的竞争挑战 |
(二)国有文化企业固有体制的挑战 |
(三)用户分流的挑战 |
第三章 十九大以来人民网贵州频道头条新闻的内容分析 |
一、研究样本的选取 |
(一)研究对象的选取原因 |
(二)样本选取 |
二、类目建构 |
三、数据统计 |
(一)报道数量 |
(二)报道主题分布 |
(三)新闻来源分布 |
(四)新闻体裁 |
(五)新闻报道方式 |
第四章 人民网贵州频道助推“多彩贵州”形象传播的线下文化产业经营案例研究 |
一、活动案例的选取 |
(一)选取《2018“一带一路””暨东盟十国媒体凉都行》作为案例的原因 |
(二)选取《2019 数博会》作为案例的原因 |
二、2018“一带一路”暨东盟十国媒体凉都行 |
(一)2018“一带一路”暨东盟十国媒体凉都行的策划缘起 |
(二)2018“一带一路”暨东盟十国媒体凉都行的传播模式 |
(三)2018“一带一路”暨东盟十国媒体凉都行的海内外传播效果 |
(四)《2018“一带一路”暨东盟十国媒体凉都行》中的“多彩贵州”形象 |
三、2019 数博会 |
(一)人民网贵州频道融媒体传播数博会始末 |
(二)2019 数博会的传播模式及效果 |
(三)数博会中传播贵州新形象 |
第五章 人民网贵州频道助推“多彩贵州”形象的传播策略 |
一、“两手硬”:做好新闻宣传的同时兼顾好线下文化产业活动 |
二、日常新闻宣传的传播策略 |
(一)人民网贵州频道对贵州的关注度持续上升 |
(二)报道主题广泛,呈现出多彩的贵州形象 |
(三)央媒与本土媒体互相补位,资源共享 |
(四)借助资源优势,多渠道多方式宣传贵州 |
三、线下文化产业活动的传播策略 |
(一)组织国内多家媒体同时发力,各显神通 |
(二)突出“国际化”,扩大国际传播影响力 |
(三)制作优秀宣传素材 |
(四)借用知名博主和网络大V,扩大互联网传播效果 |
(五)融媒体宣传覆盖活动全程 |
第六章 对于人民网贵州频道助推“多彩贵州”形象传播的建议 |
一、日常报道 |
(一)注重“内容为王”,增加有价值有深度有温度的独家原创稿件 |
(二)增加深度报道,深挖新闻背后的新闻,增强思辩色彩和贴近性 |
(三)继续优化完善栏目,设置个性化专栏 |
二、线下文化产业经营 |
(一)加强国际选题,引进复合型人才,进一步扩大国际影响力 |
(二)突出“多彩贵州”特质,讲好贵州新故事,发出贵州好声音 |
(三)关注传播效果和美誉度,扩大甲方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
(四)加强与他类媒体的竞合关系,更好传播“多彩贵州”形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
(2)《人民日报》“两会特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2.1 实践意义 |
1.2.2 学术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1.4.1 历史文献法 |
1.4.2 个案研究法 |
1.4.3 内容分析法 |
第2章 《人民日报》“两会特刊”概述 |
2.1 《人民日报》“两会”报道历史沿革 |
2.1.1 1978 年到1989 年:散见于各个版面 |
2.1.2 1990 年到2000 年:“两会新闻”“两会专页”“两会专版” |
2.1.3 2001 年至今:“两会特刊” |
2.2 “两会特刊”创刊背景 |
2.2.1 时代要求:经济快速发展,读图时代到来 |
2.2.2 政策导引:全面推进改革,完善市场经济 |
2.2.3 传媒格局:媒体竞争加剧,迎合受众喜好 |
2.3 《人民日报》“两会特刊”发展概况 |
2.3.1 “两会特刊”专刊的设置 |
2.3.2 “两会特刊”栏目的设置 |
2.3.3 “两会特刊”报道数量变化 |
2.3.4 “两会特刊”版面数量变化 |
第3章 《人民日报》“两会特刊”报道议题分析 |
3.1 “两会特刊”报道议题分类 |
3.1.1 政治议题 |
3.1.2 经济议题 |
3.1.3 社会民生议题 |
3.1.4 文化教育议题 |
3.1.5 生态文明议题 |
3.2 “两会特刊”报道议题特点 |
3.2.1 议题范围广泛,紧跟时政热点 |
3.2.2 政治色彩浓厚,以人民为中心 |
3.2.3 反映社会发展,满足大众需求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人民日报》“两会特刊”报道方式分析 |
4.1 报道形式分析 |
4.1.1 集中报道:排列集中,报道深刻 |
4.1.2 组合式报道:集思广益,各显其长 |
4.1.3 .专版式报道:以“融两会”为代表 |
4.2 “两会特刊”报道特点 |
4.2.1 深度融合发展,树立主动的受众意识 |
4.2.2 加强整体策划,实现栏目内容主题化 |
4.2.3 .深挖新闻价值,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人民日报》“两会特刊”版面分析 |
5.1 版面排版 |
5.1.1 主题鲜明与版面简洁统一 |
5.1.2 版面具有艺术性与装饰性 |
5.1.3 .版面具有趣味性与独创性 |
5.2 版面图表 |
5.2.1 静态新闻图表:直观易懂,方便读者阅读 |
5.2.2 可视化图表:可视化数据化,突出版面可读性 |
5.2.3 图片新闻:增加图片的使用率,提高总体视觉效果 |
5.3 版面风格 |
5.3.1 政治性与思想性的统一 |
5.3.2 会上会下联动,纸媒网络贯通 |
5.3.3 .版面色彩鲜艳,强化视觉效果 |
第6章 总结与思考 |
6.1 《人民日报》“两会特刊”报道总结 |
6.1.1 议题精心策划,贴近人民生活 |
6.1.2 新闻现场感强,信源真实可靠 |
6.1.3 融合新闻传播,壮大主流声音 |
6.2 对《人民日报》“两会特刊”未来发展的思考 |
6.2.1 满足市场需求,做好可视化新闻 |
6.2.2 顺应融合趋势,借助新技术发展 |
6.2.3 .更好引导舆论,做好政治传播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人民日报》“两会特刊”版面数据(一) |
附录二:《人民日报》“两会特刊”版面数据(二) |
附录三:《人民日报》“两会特刊”栏目数据 |
附录四:《人民日报》“两会特刊”版报道议题数据 |
致谢 |
(4)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的当代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概念界定与研究意义 |
1.2.1 相关重要概念的界定 |
1.2.2 研究意义:中国传统书画艺术需要当代传播 |
1.3 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的当代传播研究的现状 |
1.3.1 研究着作 |
1.3.2 学术论文与专业类艺术期刊 |
1.4 本文的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
1.4.1 本文的研究框架 |
1.4.2 本文的研究方法 |
1.5 本文的创新点、研究优势及难点 |
1.5.1 本文的创新点 |
1.5.2 本文的研究优势 |
1.5.3 本文的研究难点 |
第2章 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的传播逻辑 |
2.1 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的形神意象与西方艺术的“写实”表达观 |
2.1.1 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的形神意象 |
2.1.2 西方艺术的“写实”表达观 |
2.2 中国传统书画作品的形态与呈现逻辑 |
2.2.1 中国传统书画作品的质料介质 |
2.2.2 中国传统书画作品的形式介质 |
2.3 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的传播思维 |
2.3.1 线性艺术与非线性传播 |
2.3.2 艺术本体与媒介传播思维的关系 |
2.3.3 消费主义意识形态的碰撞与融合 |
2.3.4 视觉呈现方式的转变对中国传统书画艺术传播的影响 |
第3章 中国传统书画艺术当代传播的主要形态 |
3.1 书画艺术作品的视觉直呈传播 |
3.1.1 视觉直呈的场景化 |
3.1.2 视觉直呈传播还原意蕴传达的完整性 |
3.1.3 视觉直呈传播驱动艺术生产 |
3.1.4 视觉直呈的公共传播特性 |
3.2 书画艺术的跨域嫁接传播 |
3.2.1 书画艺术与平行艺术的融合与嫁接 |
3.2.2 书画艺术与日常生活的交融 |
3.3 书画艺术的大众媒体传播 |
3.3.1 纸媒传播 |
3.3.2 影视传播 |
3.3.3 互联网传播 |
3.3.4 传统书画艺术当代传播的时代性 |
3.3.5 传统书画艺术大众传播的限制 |
第4章 中国传统书画艺术当代传播的障碍 |
4.1 传统书画艺术程式复杂且功能狭窄 |
4.2 退化的书写能力 |
4.3 “出帖”困难与“无用之美” |
4.4 城市风格脱离古典美学场域 |
4.5 艺术市场流通与作品复制的双重难题 |
第5章 中国传统书画艺术当代传播的路径 |
5.1 艺术传播方式需适配新的传播技术 |
5.1.1 艺术传播生态与书画艺术发展的关系 |
5.1.2 寻求打破传统书画艺术传播的时代局限 |
5.1.3 更新传统书画艺术传播的观念 |
5.2 美用合一的文化延展 |
5.2.1 “无用”与“有用”的融合:生活化的巧妙传播 |
5.2.2 传统书画艺术文本的功能转化 |
5.2.3 从主动选择到文化自觉 |
5.3 中国传统书画艺术传播的多维动态延展 |
5.3.1 传统书画艺术的传播界限 |
5.3.2 “失真”传播:原作保护原则下的传播策略 |
5.3.3 从“静”到“动”:动态化呈现与动态场域的构建 |
1. 书画艺术的动态化呈现可强化艺术体验 |
2. 构建动态场域,塑造“现场化”传播效果 |
5.3.4 开启书画艺术与人的多渠道沟通 |
5.3.5 构建独具特色的传统书画艺术传播生态 |
5.4 意境传达与故事化:书画作品的审美意识与立体形象的营建 |
5.4.1 “造境”:用生动意境传递审美意识 |
5.4.2 故事化传播丰富书画作品的立体形象 |
5.5 内生动能——师承与文修共进 |
5.5.1 学院“科班”教学模式 |
5.5.2 名家师门传承模式 |
5.5.3 线下雅集模式 |
5.5.4 媒介资源与平台教学 |
5.6 国际传播与文化融合 |
5.7 中国传统书画艺术传承中的变异与变异中的传承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功能视域下的汉语话语套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的问题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的主要问题 |
二、研究价值 |
三、相关研究现状 |
(一)仿拟与互文性研究 |
(二)套语与模因论研究 |
(三)汉语引语的分类研究 |
四、理论背景 |
(一)互文性理论 |
(二)对话句法理论 |
(三)功能主义语言观与互动思想 |
五、研究方法 |
(一)比较研究法 |
(二)系统分析法 |
(三)语用认知法 |
六、语料来源 |
第二章 话语套用的界定、特征与类型 |
一、话语套用的界定 |
(一)话语套用和仿拟辞格的区分 |
(二)话语套用与引用、借用、化用的比较 |
(三)话语套用的确认标准 |
二、话语套用的特征 |
(一)结构的依附性和并置性 |
(二)意义的元语整合性和言据性 |
(三)语篇的互文性和对话性 |
(四)话语功能的表情性和互动性 |
三、话语套用的类型 |
(一)明示性套用与联想性套用 |
(二)言内套用与言外套用 |
(三)实体性套用与框架套用 |
第三章 话语套用的结构表现与建构模式 |
一、明示性套用的结构表现 |
(一)明示性套用标记的句法表现 |
(二)套用标记语言变量的隐现规律 |
(三)无标并置套用的形式表现 |
(四)明示性套用的话语组合情况 |
二、联想性套用的结构表现 |
(一)套用流行构式激活联想 |
(二)套用俗语、诗句、名言的框架激活联想 |
三、话语套用的建构模式 |
(一)形式表现模式 |
(二)语义关系模式 |
(三)认知模式 |
第四章 话语套用的浮现义、语境依赖与类推关系 |
一、概念整合与套用浮现义 |
(一)概念整合 |
(二)套用浮现义 |
(三)套用浮现义的生成识解 |
二、再语境化与语境依赖 |
(一)话语再语境化的制约因素 |
(二)原话语再语境化后的意义增值 |
(三)套用话语的语境依赖与意义吸收 |
三、套用义模式与类推关系 |
(一)单套式 |
(二)叠套式 |
第五章 话语套用的互文性特征与语篇表现 |
一、话语套用的文本互动与互文性 |
(一)互文本与原文本的互动 |
(二)互文本与主文本的互动 |
二、话语套用的语篇模式 |
(一)言内模式 |
(二)言外模式 |
三、话语套用的语篇功能 |
(一)原话语的管界和参照功能 |
(二)套用标记的语篇功能 |
(三)套用话语的评论功能、阐发新命题功能 |
第六章 话语套用的言据性特征与传信策略 |
一、话语套用的言据性特征 |
(一)套用标记明示话语来源和获取方式 |
(二)原话语和语序的配合明示话语来源 |
(三)框架联想激活提示话语来源 |
二、话语套用的传信策略 |
(一)原话语的信息包装 |
(二)套用话语的信息调节 |
第七章 话语套用的主观性特征与交互功能 |
一、主观性特征 |
(一)利用高可及度指称形式标示言者介入 |
(二)利用情态共现表达言者认识 |
(三)利用套用标记传递言者意图 |
二、委婉情态的表现手段 |
(一)评注性副词 |
(二)表小量的补语 |
(三)假设句 |
三、视角取向与立场建构 |
(一)视角取向与交互认同 |
(二)立场同盟与情感共鸣 |
(三)负面认识与评价立场 |
第八章 结论及余论 |
一、主要结论 |
(一)话语套用的层级性 |
(二)话语套用的整体特征 |
(三)话语套用的具体表现 |
(四)话语套用的创新性及使用动因 |
(五)比较话语套用与引用的差异 |
二、余论 |
(一)建立话语套用的评价等级 |
(二)套用的跨语言对比研究 |
(三)话语套用的文化传统 |
三、本文不足 |
注释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技术驱动下融合新闻的文体研究 ——以新华社“两会”融合新闻报道为例(2014-201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融合新闻的概念及研究现状 |
1.3.2 新闻文体的概念及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案 |
1.4.1 研究对象 |
1.4.2 样本选择与数据搜集 |
1.4.3 类目建构与编码表 |
1.4.4 编码及分析方法 |
1.4.5 研究设计与论文结构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研究法 |
1.5.2 内容分析法 |
1.5.3 案例分析法 |
1.6 论文创新点 |
1.6.1 选题新颖 |
1.6.2 研究方法新颖 |
2 技术迭代与融合新闻文体的变革 |
2.1 技术的演进与媒介形态的变革 |
2.1.1 史前媒介与文字媒介 |
2.1.2 印刷媒介与电子媒介 |
2.1.3 数字媒介与智能媒介 |
2.2 传播媒介的变化与新新闻文本的催生 |
2.2.1 文字诞生之前:口头语言 |
2.2.2 文字与印刷术诞生:印刷文本 |
2.2.3 电子技术革命之后:电子文本 |
2.2.4 20世纪90年代-21世纪:数字文本 |
2.2.5 21世纪以来:智能化文本 |
2.3 技术的赋权与受众、媒介关系的重塑 |
2.3.1 史前媒介时期:人与媒介比较疏远 |
2.3.2 传统媒介时期:人与媒介关系紧密 |
2.3.3 智能媒介时期:人趋向于媒介沉浸 |
3 新华社“两会”融合新闻的语言风格分析 |
3.1 词汇构成:网络化、交融性 |
3.1.1 大量使用网络流行语 |
3.1.2 新旧媒体词汇的融合 |
3.2 句法特征:简单化、新颖化 |
3.2.1 灵活融入网络流行句式 |
3.2.2 省略句和简短句常态化 |
3.2.3 感叹句、悬念句在自媒体平台流行 |
3.2.4 语句出现不规则变化和杂糅倾向 |
3.3 语言修辞:多符号、跨媒体 |
3.3.1 形貌修辞呈现多种符号 |
3.3.2 跨媒体语言的多模态化 |
3.4 本章小结 |
4 新华社“两会”融合新闻的结构形式分析 |
4.1 文本构成:多媒体、多模态 |
4.1.1 文字与图片 |
4.1.2 音频与视频 |
4.1.3 地图与图表 |
4.1.4 超链接和互动设置 |
4.1.5二维码+H5 |
4.2 语篇结构:超链接、超文本 |
4.2.1 单篇报道的融合文本 |
4.2.2 组合式的融合文本 |
4.2.3 跨媒体互动型融合文本 |
4.3 叙事模式:数据化、互文性 |
4.3.1 传统叙事 |
4.3.2 互动叙事 |
4.4 本章小结 |
5 新华社“两会”融合新闻的表达方式分析 |
5.1 呈现形式:可视化、视觉化 |
5.1.1 短视频新闻占据鳌头,“微视频”带来多元传播 |
5.1.2 “图”说两会受青睐,大数据应用扩大信息容量 |
5.1.3 “两会”直播常态化,实时展现“两会”现场 |
5.1.4 网页交互、H5设计,提升受众“两会”参与度 |
5.1.5 虚拟技术、人工智能助力“两会”报道 |
5.2 新闻叙事:非线性、对话化 |
5.2.1 蜂巢型叙事 |
5.2.2 菱形叙事 |
5.2.3 钻石形叙事 |
5.3 传播模式:全媒体、沉浸式 |
5.3.1 全媒体传播型 |
5.3.2 内外联动传播型 |
5.3.3 虚拟场景传播型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反思:新华社“两会”融合新闻文体的演变 |
6.1 融合新闻文体的创新趋势 |
6.1.1 新闻叙事空间多维虚拟化 |
6.1.2 新闻符号表达多元化与匹配智能化 |
6.1.3 新闻文本的沉浸式构建 |
6.2 融合新闻报道的不足 |
6.2.1 新闻语言溢出传统规范 |
6.2.2 泛娱乐化的文体叙事 |
6.2.3 脱离内容的技术堆积 |
6.2.4 拘泥形式的互动效果 |
6.3 融合新闻报道的提升对策 |
6.3.1 建立行业标准,规范融合新闻的报道 |
6.3.2 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合理进行文体的创变 |
6.3.3 优化用户互动体验,增强用户黏性 |
6.3.4 强化技术和团队建设,升级融合新闻的生产流程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致谢 |
(7)竖屏时代时政类新闻的传播特征研究 ——以《主播说联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1.竖屏 |
2.时政类新闻 |
3.主播说联播 |
(四)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案例分析法 |
3.问卷调查法 |
(五)创新之处 |
一、竖屏时代与短视频新闻 |
(一)“竖屏”与竖屏时代 |
1.“竖屏”的概念 |
2.竖屏时代的特征 |
(二)竖屏时代的短视频新闻 |
1.短视频新闻的兴起 |
2.竖屏时代对短视频新闻的影响 |
二、时政类新闻及其发展现状 |
(一)时政类新闻的定义 |
(二)时政类新闻报道的特点与功能 |
1.我国时政类新闻报道的特点 |
2.时政类新闻报道的功能 |
(三)时政类新闻报道的发展现状 |
1.时政类新闻报道的发展 |
2.时政类新闻报道的现状 |
三、《主播说联播》的传播要素分析 |
(一)《主播说联播》栏目概况 |
(二)《主播说联播》的传播主体分析 |
1.“人格化”的门面担当——主播团队 |
2.内容制作的“大后方”——主创团队 |
(三)《主播说联播》的传播内容分析 |
1.内容取向 |
2.叙事方式 |
3.技术形态 |
(四)《主播说联播》的传播渠道分析 |
1.微博话题引流 |
2.开办微信、快手、抖音号 |
3.多视频平台联动 |
(五)《主播说联播》的传播对象分析 |
1.受众的基本情况 |
2.受众的使用行为 |
3.受众的使用动机 |
(六)《主播说联播》的传播效果分析 |
1.认知层面 |
2.态度层面 |
3.行动层面 |
四、《主播说联播》传播中的主要特征 |
(一)主体特征——品牌效应打开市场 |
(二)内容特征——竖屏叙事转变风格 |
(三)渠道特征——多元分发拓宽渠道 |
(四)受众特征——精准投放年轻群体 |
五、《主播说联播》传播中的瓶颈与启示 |
(一)《主播说联播》的发展瓶颈 |
1.泛娱乐化带来权威的消解 |
2.新鲜感过后的审美疲劳 |
3.竖屏短视频的发展局限 |
(二)《主播说联播》对竖屏时代时政类新闻发展的启示 |
1.打造短视频新闻团队 |
2.构建竖屏叙事框架 |
3.深耕垂直细分领域 |
4.大小屏联动多元分发 |
5.利用共鸣增加情感认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2019.7.29-2020.1.31《主播说联播》节目抽样样本 |
附录 B 关于短视频栏目《主播说联播》受众与传播效果研究调查问卷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8)媒介融合背景下新华社在新闻客户端的新闻直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5 论文结构安排 |
第2章 媒介融合概述及新闻客户端新闻直播的概况 |
2.1 媒介融合理论概述 |
2.2 新闻客户端的概况 |
2.3 新闻客户端新闻直播概述 |
2.4 媒介融合与客户端新闻直播的关系 |
第3章 媒介融合背景下新华社组织架构重建和采编流程再造 |
3.1 组织架构重建 |
3.1.1 建设“中央厨房”龙头工程 |
3.1.2 打造“编辑部+”新型结构 |
3.2 采编流程再造 |
3.2.1 信息采编碎片化 |
3.2.2 人员协作扁平化 |
第4章 新华社客户端新闻直播的融合策略 |
4.1 技术融合 |
4.1.1 信息采集阶段 |
4.1.2 信息编发阶段 |
4.2 内容融合 |
4.2.1 形式的丰富 |
4.2.2 种类的扩充 |
4.3 人员融合 |
4.3.1 内部人员融合 |
4.3.2 外部人员融合 |
第5章 新华社客户端新闻直播的问题思考 |
5.1 技术问题限制传播效果 |
5.2 互动反馈效果不佳 |
第6章 媒介融合背景下新华社客户端的新闻直播实践对主流媒体的启发 |
6.1 厘清三对关系 |
6.1.1 “统”和“分” |
6.1.2 “一”和“多” |
6.1.3 “专”和“全” |
6.2 坚持三个方向 |
6.2.1 坚持内容为王 |
6.2.2 深化媒体合作 |
6.2.3 加强技术驱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新华社客户端2019年8月1日——2020年1月31日“现场云”热门频道内容整理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新媒体语境中垃圾分类新闻报道的框架分析 ——以澎湃新闻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1.现实意义 |
2.理论意义 |
(三)研究对象 |
1.澎湃新闻客户端介绍 |
2.澎湃新闻的功能发挥 |
二、文献综述 |
(一)批评性话语分析 |
1.相关概念 |
2.批评性话语分析的研究现状 |
(二)框架理论与新闻框架 |
1.概念 |
2.新闻框架理论研究现状 |
(三)垃圾分类报道的研究现状与问题 |
1.垃圾分类的概念 |
2.垃圾分类报道的研究现状 |
3.垃圾分类相关政策解读 |
三、研究设计 |
(一)研究问题 |
(二)样本选择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类目设计与构建 |
1.报道数量 |
2.报道主题 |
3.报道体裁 |
4.新闻来源 |
5.报道基调 |
6.呈现形式 |
四、研究结果与分析 |
(一)垃圾分类新闻报道的主题框架 |
1.新闻报道的数量:《条例》实施成为报道数量的分水岭 |
2.新闻报道的体裁:绝对的新闻把控力 |
3.新闻报道的主题:选题多样,着重成果框架 |
4.报道消息来源选择:原创为主,权威转载为辅 |
(二)垃圾分类新闻报道的结构框架 |
1.报道结构范式 |
2.报道手法分析 |
3.报道逻辑分析 |
(三)垃圾分类新闻报道的话语框架 |
1.报道立场:鲜见负面报道,着重正面引导 |
2.报道呈现形式:形式多元化 |
(四)《澎湃新闻》垃圾分类议题报道框架的基本特征 |
1.实践效果类框架 |
2.问答类框架 |
3.攻略建议类框架 |
4.经验启示类框架 |
5.生活事件类框架 |
五、澎湃新闻垃圾分类议题报道的结论与讨论 |
(一)多元融合构建合理框架 |
(二)客观平衡报道发挥共意动员 |
(三)新闻再生产需要注重二次把关 |
(四)用数据讲“好故事” |
六、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媒介融合视域下电视产品的生产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的目的、内容、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 |
四、创新点 |
第一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媒介融合 |
二、电视产品 |
三、电视产品生产 |
四、媒介融合视域下的电视产品生产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长尾理论 |
二、使用与满足理论 |
第二章 媒介融合对电视产品生产的影响 |
第一节 电视产品生产技术的转变 |
一、融媒时代的技术发展现状 |
二、视觉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
三、大数据应用 |
第二节 电视产品生产理念的转变 |
一、电视产品由内容创作变为产品生产 |
二、传播特征由“重”转“轻” |
第三节 电视产品市场环境的转变 |
一、电视媒体传播垄断地位消失 |
二、电视受众由观众变为媒介用户 |
第三章 媒介融合视域下电视产品生产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电视产品内容不能满足受众的消费需求 |
一、电视产品不能满足受众日益碎片化的消费需求 |
二、电视产品不能满足受众对内容时效性的更高需求 |
三、电视产品不能满足受众日益个性化的消费需求 |
第二节 电视产品经营模式单一 |
一、盈利模式单一 |
二、经营产品单一 |
第四章 媒介融合视域下电视产品的生产策略创新 |
第一节 强化内容为王,实现电视产品生产多维创新 |
一、内容为王,强化电视产品内容优势 |
二、借鉴互联网产品生产经验,使电视产品更具网感 |
三、丰富电视产品种类,满足受众个性需求 |
第二节 利用先进技术,提升电视产品生产效能 |
一、洞悉各媒介传播特性,利用媒体矩阵实现一次生产多次分发 |
二、用户数据信息化,提升电视产品生产精准性 |
三、重视用户体验,利用互联网增强用户粘性 |
第三节 创新生产理念,提升电视产品变现能力 |
一、利用电视产品品牌影响力实施品牌战略 |
二、利用电视IP产品实施产业整合策略 |
三、利用互联网实施“互联网+广电”的互联网生产策略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增强图片的新闻功能——兼谈《人民日报》华东新闻“今日聚焦”栏目的报道特色(论文参考文献)
- [1]人民网贵州频道助推“多彩贵州”形象传播策略研究[D]. 张楠. 贵州民族大学, 2021
- [2]《人民日报》“两会特刊”研究[D]. 刘邱平.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1)
- [3]短视频中留守儿童媒介形象呈现研究 ——以人民日报客户端与抖音短视频为例[D]. 杨娇娇. 安徽大学, 2021
- [4]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的当代传播研究[D]. 王壹. 吉林大学, 2020(01)
- [5]功能视域下的汉语话语套用研究[D]. 左乃文.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12)
- [6]技术驱动下融合新闻的文体研究 ——以新华社“两会”融合新闻报道为例(2014-2019)[D]. 郭芳. 暨南大学, 2020(04)
- [7]竖屏时代时政类新闻的传播特征研究 ——以《主播说联播》为例[D]. 琚青青. 河南大学, 2020(02)
- [8]媒介融合背景下新华社在新闻客户端的新闻直播研究[D]. 雷蕾. 新疆大学, 2020(07)
- [9]新媒体语境中垃圾分类新闻报道的框架分析 ——以澎湃新闻为例[D]. 钱振华. 武汉体育学院, 2020(11)
- [10]媒介融合视域下电视产品的生产策略研究[D]. 田宇. 山东师范大学, 20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