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纳米发光材料的研究现状及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佟嘉欣[1](2021)在《稀土掺杂NaLuF4/CuS复合材料温度传感与光热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利用纳米光热材料对癌细胞进行治疗受到广泛关注,其中就包括具有近红外吸收的硫化铜(CuS)纳米材料。而在光热治疗(PTT)中,温度的高低不仅会对光热效果产生影响,而且对于正常组织细胞同样存在干扰。所以,温度的精准调控以及实时测量就显得格外重要。对于温度测量,稀土掺杂的上转换发光材料已显示出优异的测温能力,特别是利用荧光强度比技术。因此,本文对NaLuF4:Yb3+,Ho3+上转换发光材料和硫化铜的光学性质、温度传感性质、光热性质进行了研究,最后合成具有温度传感特性和光热性质于一身的稀土掺杂NaLuF4/CuS复合材料。具体内容如下:(1)利用溶剂热法制备并研究了NaLuF4:Yb3+,Ho3+(Er3+/Tm3+)的发光性质。之后,选取Yb3+,Ho3+掺杂的NaLuF4纳米材料为研究对象,通过碱金属离子Ca2+与Mg2+掺杂,提升其发光强度。通过不同浓度Ca2+掺杂,发现所有样品发光强度均有提高,当掺杂浓度为3%时,发光最强。在303-333 K温度区间,对掺杂Ca2+后的样品,进行了荧光强度比拟合。结果表明,荧光强度比拟合呈现指数形式,并在303 K时具有最大的测温灵敏度0.080%K-1。(2)采用一步水浴法,成功制备了粒径约10.13 nm的小尺寸CuS,基本呈球状并具有六方晶相结构。通过调整反应参数,得到最佳制备条件,同时证明了CuS在近红外区域具有良好的光吸收效应。通过808 nm不同功率密度1 W/cm2,2 W/c m2的激光照射,CuS溶液显示出良好的物理化学稳定性和光热效果,最大光热效率可达63.2%。(3)合成了稀土掺杂NaLuF4/CuS复合材料,通过TEM、EDS、Ze Ta电位分析、FTIR分析,对复合材料的形貌及电学性质等进行了表征。通过发光性质研究,在包覆二氧化硅(SiO2)后NaLuF4:Yb3+,Ho3+,Ca2+的发光强度有了明显的提升。在303-353 K温度区间,980 nm激光照射下,稀土掺杂NaLuF4/CuS复合材料呈现与上转换发光材料NaLuF4:Yb3+,Ho3+,Ca2+一致的荧光强度变化规律,且复合CuS后的样品,在600 s时间内,升温明显高于NaLuF4:Yb3+,Ho3+,Ca2+。最后,这种具有应用潜力的多功能纳米温度计,有望促进其在生物医学等方面的进一步研究发展。
王喆[2](2021)在《贵金属纳米微粒调控发光体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科技的日益发展,信息、生物技术和能源等行业的快速发展必然对材料性能提出新的需求,元件的智能化、高集成和高密度存储等特点也要求材料的尺寸越来越小。在这种大环境下,纳米材料应运而生,纳米发光材料凭借其优异的性能,被越来越多的科研工作者所重视。其中,具有优异光学性能的稀土发光材料和碳量子点在照明、显示、防伪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但是,稀土发光材料和碳量子点存在着许多问题,由于稀土离子独特的4f-4f电子构型,导致其发光效率低;碳量子点因为其表面的基团和结构导致发光效率低和容易发生团聚现象。本文针对稀土离子发光效率不高以及碳量子点发光效率低、易聚集的问题,在第三章中,用贵金属纳米表面等离子共振效应调控稀土离子外部的局域场,从而调控稀土离子的发光;在第四章中,使用MOF材料封装碳量子点解决其易聚集的问题,并使用贵金属纳米微粒调控碳量子点的发光。主要内容如下:一、金纳米表面等离子共振效应调控NaYF4:Yb3+,Er3+发光的研究本部分实验通过调控金纳米微粒的尺寸和表面形貌来调控其表面等离子共振效应,从而调控NaYF4:Yb3+,Er3+的上转换发光。包含以下两个内容:棒状金纳米微粒尺寸效应调控表面等离子共振和金纳米微粒的表面形貌调控表面等离子共振。1.棒状金纳米微粒尺寸效应影响下的表面等离子共振局域场,调控NaYF4:Yb3+,Er3+发光在本部分内容中,通过调控合成反应条件、添加剂的种类与含量,分别制备了不同长径比的棒状金纳米,实现了其表面等离子共振峰从可见光到近红外光波段的规律性变化。随后将棒状金纳米与六方相NaYF4:Yb3+,Er3+纳米微粒进行复合,制备成复合发光薄膜,在980nm激光激发下,实现了上转换发光增强。通过对不同长径比棒状金纳米局域场调控下的上转换发光光谱分析,发现NaYF4:Yb3+,Er3+微粒的上转换发光强度被成功调控,并且分别在绿光区域和红光区域实现了最高可达7.1倍和11.6倍增强效果。进一步对Yb-Er上转换发光的寿命测试和功率强度关系测试,发现不同长径比棒状金纳米并不会影响Yb-Er上转换发光的寿命并且Yb-Er上转换发光是双光子过程。将长径比为6.9的棒状金纳米局域场对NaYF4:Yb3+,Er3+微粒发光最高增强效果,归因于其表面电子对1000 nm近红外光的等离子体吸收,与NaYF4:Yb3+,Er3+纳米微粒近红外上转换激发光波长相匹配,从而产生的强局域场,最终增强了NaYF4:Yb3+,Er3+纳米微粒中Yb-Er上转换发光的激发效率。2.金纳米微粒形貌效应影响下的表面等离子共振局域场,调控NaYF4:Yb3+,Er3+发光在本部分内容中,通过调控合成反应条件、表面活性剂的种类与含量,分别制备了球型金纳米、立方型金纳米、三角型金纳米和星状金纳米4种尺寸基本相同而形貌不同的纳米微粒,随后将其与六方相NaYF4:Yb3+,Er3+纳米微粒进行复合,制备成复合发光薄膜,在980nm激光激发下,实现了上转换发光的增强。通过对不同形状金纳米局域场调控下的上转换发光光谱分析,NaYF4:Yb3+,Er3+微粒的上转换发光强度被成功调控,并且分别在绿光区域和红光区域实现了最高可达16.7倍和23.3倍增强效果。通过对Yb-Er上转换发光的寿命测试和功率强度关系测试,发现形貌变化引起表面等离子共振局域场变化并不会影响Yb-Er上转换发光的寿命,但是会影响Yb-Er上转换发光的发光过程,其预示着通过形貌控制的金纳米微粒可以利用多边角效应提供强的局域场环境,有效增强NaYF4:Yb3+,Er3+纳米微粒上转换发光。总之,通过本章中对金纳米尺寸与形貌的调控,实现了AuNPs@NaYF4:Yb3+,Er3+复合发光膜的近红外上转换发光强度的可调;通过对Yb-Er上转换发光过程的研究,发现局域场对Yb-Er上转换发光增强的机理主要为激发场增强,以上结果为设计新型上转换发光增强复合材料提供了理论依据。二、多孔结构MOF材料封装银团簇/碳量子点复合材料发光性质的研究在本部分内容中,成功制备了ZIF-8金属-有机框架(MOF)材料,并利用其多孔结构,分别使用包覆法和吸附法对碳量子点进行封装。在此基础上在MOF材料的多孔结构中原位还原出银纳米微粒,通过控制还原剂的量,调控了多孔结构中银微粒的量及存在方式,从而增强碳量子点的发光。通过红外光谱对结构的分析,结合荧光光谱激发、发射峰的位置变化,认为包覆法封装碳量子点发光强度高的原因主要是,碳量子点与ZIF-8有机配体在包覆反应过程中,因表面的有效钝化提高了碳量子点的发光效率。同时,银纳米团簇在MOF结构中能进一步增强碳量子点的发光,其主要原因为银团簇的能量传递,增强了激发效率。另外,银纳米团簇并不会影响碳量子点的荧光寿命。这为固态碳量子点材料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黄建华[3](2020)在《Eu3+掺杂YVO4、LaF3和NaYF4发光材料的制备及其宽谱激发和发光性能的研究》文中指出稀土掺杂和碱土掺杂的YVO4纳米材料化学性质稳定、性能优异,已成为发光材料的研究热点之一。稀土掺杂YVO4、La F3、Na YF4纳米晶体制备方法简单、形貌规整可控,物理化学性质稳定、热稳定性好,是一种良好的发光材料。但稀土掺杂的YVO4、La F3与Na YF4激发光谱范围较窄,难以满足发光材料对性能的要求。因此,研究YVO4、La F3与Na YF4基体材料的制备、宽谱激发和发光性能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论文以稀土离子和碱土离子Eu3+、Ba2+、Bi3+掺杂和苯甲酸(BA)、2-噻吩甲酰三氟丙酮(TTA)有机杂化的YVO4、La F3、α-Na YF4发光材料为研究对象,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YVO4:Eu3+,Ba2+,Bi3+粉体和薄膜,采用溶剂热/水热法、离子交换法制备YVO4:Eu3+/La F3:Eu3+/α-Na YF4:Eu3+-BA/TTA/BA+TTA纳米晶体。将各种发光材料添加在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中制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复合材料。采用XRD、SEM、TEM、EDS、FTIR、PL、UV对样品的晶体结构、微观形貌、晶体尺寸、透过率、发光性能等进行分析和表征。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YVO4:Eu3+,Ba2+,Bi3+粉体和薄膜,探讨退火温度及三元掺杂浓度、薄膜厚度对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Ba2+掺杂能够增强发光强度、Bi3+掺杂能够拓宽激发宽度,YVO4:5%Eu3+,5%Ba2+,0.5%Bi3+在1100℃退火处理后的宽谱激发效果尤为明显,激发宽度是YVO4:5%Eu3+的1.39倍,发光强度是YVO4:5%Eu3+的1.97倍;3层膜厚YVO4:5%Eu3+,5%Ba2+,0.5%Bi3+的发光强度最大,是1层、5层的2.52倍、3.02倍。采用水热法、离子交换法制备YVO4:Eu3+,并采用有机配体BA/TTA/BA+TTA对YVO4:Eu3+进行杂化,探讨Eu3+浓度、有机配体对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YVO4:15%Eu3+-BA/TTA/BA+TTA的激发宽度和发光强度均有显着提升,YVO4:15%Eu3+-TTA宽谱激发效果尤为明显,能够覆盖整个紫外区域,激发宽度是YVO4:15%Eu3+的1.55倍,发光强度是YVO4:15%Eu3+的2.21倍。采用水热法制备La F3:Eu3+纳米晶体,并采用有机配体BA/TTA/BA+TTA对La F3:Eu3+进行杂化,探讨Eu3+浓度、有机配体对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La F3:5%Eu3+-BA/TTA/BA+TTA的激发宽度和发光强度均有显着提升,La F3:5%Eu3+-BA+TTA宽谱激发效果尤为明显,能够覆盖整个紫外区域,激发宽度是La F3:5%Eu3+的13.91倍;La F3:5%Eu3+-BA发光强度是La F3:5%Eu3+的1.52倍。采用溶剂热法、离子交换法制备α-Na YF4:Eu3+纳米晶体,并采用有机配体BA/TTA/BA+TTA对α-Na YF4:Eu3+进行杂化,探讨Eu3+浓度、有机配体对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α-Na YF415%Eu3+-TTA/BA+TTA的激发宽度和发光强度均有显着提升,激发宽度分别是α-Na YF4:15%Eu3+的1.30倍、1.20倍,发光强度分别是α-Na YF4:15%Eu3+的4.55倍、5.13倍。各类发光材料都能在MMA中均匀分散开来,制备出的PMMA复合材料在紫外光区域表现出强烈的吸收性能。结果表明,PMMA-La F3:5%Eu3+/α-Na YF4:15%Eu3+在240~300nm之间的透过率均不足10%,PMMA-La F3:55%Eu3+/α-Na YF4:15%Eu3+在可见光区域的透过率均高于60%,为拓宽复合材料的应用范围提供了参考。
舒登坤[4](2020)在《具有荧光指示功能PET纳米多孔和多级网状发光纤维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人们健康及环保意识的增强,水污染中的油污染问题、大气污染中的酸性气体以及可吸入颗粒物的污染问题,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环境问题。油类物质进入水体后会阻隔水体与其外界的物质交换与能量交换,这对水生生物具有致命性的危害。而且油类物质还会富集许多有害物质,伴随着生态循环,最终会危害人类的健康。酸性气体一旦大量逸散到大气中,可能会在较大的空间范围内形成酸雨,从而对水体、土壤、植被、建筑造成严重破坏。随着世界卫生组织将雾霾认定为一级致癌物,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危害性已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多项研究表明,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可以引起人类呼吸系统、免疫系统、心血管系统相关的疾病。这些污染已经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命健康。因此,制备高性能油吸附材料、酸性气体微量检测材料与空气过滤材料来应对这些环境问题,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重要课题。由于具备纤维直径小、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结构相容性强等优点,静电纺纳米纤维在油吸附、酸性气体检测与空气中颗粒物过滤领域表现出了优异的性能。而且可以通过调控静电纺丝工艺参数制备出各种结构的纳米纤维,利用结构优势对其功能进行放大,从而增强其适用性。还可以通过掺杂向静电纺丝体系中引入功能性物质,将静电纺纳米纤维的优势与功能性物质的性能相结合,实现静电纺纳米纤维的功能化。由此可见,静电纺纳米纤维在油吸附、酸性气体检测与空气中颗粒物过滤领域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与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在概述了静电纺不同结构纳米纤维,静电纺纳米纤维在油吸附、气体检测与空气过滤领域,静电纺发光纤维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静电纺纳米纤维结构、功能与应用间的对应关系,发现多孔纳米纤维在用于油吸附与气体检测时具有独特的优势,网状结构纳米纤维在用于空气过滤时表现出优异的性能,发光纤维具有独特的指示性能。因此本文制备出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纳米多孔发光纤维,将其应用于油吸附与酸性气体的微量检测,考查了其油吸附与酸性气体微量检测性能。制备出了PET纳米多级网状发光纤维,将其应用于空气过滤,考查了其空气过滤性能。本文利用PET多孔发光纤维与PET纳米多级网状发光纤维的荧光性能,实现了PET纳米发光纤维对油吸附、酸性气体检测与空气过滤过程的可视化荧光指示。所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以静电纺制备多孔纳米纤维的机理为理论依据,利用静电纺丝一步法制备出了PET多孔发光纤维。通过探究溶剂配比、纺丝液浓度、相对湿度、纺丝电压、接收距离、推进速度、稀土发光材料添加量对PET多孔发光纤维形貌的影响,确定了其成形工艺参数。通过多种测试手段,对PET多孔发光纤维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测试与表征。结果显示,PET多孔发光纤维表面具有多孔结构,并且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稀土发光材料与基体材料PET之间具有配位作用,促使其均匀分布于PET多孔发光纤维内;PET多孔发光纤维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热性能,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量分别为117 c N和25 mm,其发生宏观变形的温度将近100°C;PET多孔发光纤维具有良好的荧光性能。本文还通过将PET多孔发光纤维的荧光性能引入到国际照明委员会(CIE)1931色度图系统来确定稀土发光材料的最优添加量。(2)将PET多孔发光纤维应用于对油的吸附。其对真空泵油的最高吸附量可达135 g/g。PET多孔发光纤维还具有良好的高温油吸附性能,在80°C时,其对真空泵油的吸附量达到80 g/g;通过考查PET多孔发光纤维不同孔覆盖率与粗糙度条件下其亲油疏水性与油吸附性能,探究了其结构与性能间的关系;通过测定不同油吸附量时PET多孔发光纤维的荧光性能,建立了油吸附量与PET多孔发光纤维荧光性能的对应关系,实现了利用PET多孔发光纤维的荧光性能对其油吸附量的可视化荧光指示。还通过测定使用不同次数后PET多孔发光纤维的荧光性能,实现了利用PET多孔发光纤维的荧光性能对其使用程度的可视化荧光指示;PET多孔发光纤维具有良好的可重复使用性,在经过20次吸油-脱油循环后仍保持了较高的油吸附量和荧光强度。(3)将PET多孔发光纤维应用于对酸性气体的微量检测。通过测定吸附不同浓度、不同种类酸性气体后PET多孔发光纤维的荧光性能发现,PET多孔发光纤维对酸性气体具有良好的检测性能,其对酸性气体的最低响应浓度达到0.012 mmol/L以下,响应时间仅为10 s。PET多孔发光纤维对酸性气体具有良好的荧光指示性能,可以利用其荧光性能实现对酸性气体定量、定性的可视化荧光指示。本文还从从分子结构与晶体结构角度揭示了PET多孔发光纤维用于对酸性气体荧光指示的机理。(4)以蛛网纳米纤维的成形理论为指导,通过协同调控各静电纺丝工艺参数,制备出了PET纳米多级网状发光纤维。通过场发射扫描电镜(SEM)、过滤性能测试仪、荧光分光光度计、电子单纤维强力仪等测试手段,对PET纳米多级网状发光纤维的形貌、空气过滤性能、荧光性能、力学性能、热性能进行了测试与表征。结果表明,PET纳米多级网状发光纤维具有独特的纳米交织网状结构。而且具有良好的空气过滤性能,对PM0.3的过滤效率达到99.40%,阻力压降仅为106 Pa。PET纳米多级网状发光纤维对空气中颗粒物具有荧光指示性能,通过测定空气中颗粒物不同浓度条件下,空气过滤后PET纳米多级网状发光纤维的荧光性能,以及不同空气过滤次数后PET纳米多级网状发光纤维的荧光性能,建立了PET纳米多级网状发光纤维荧光性能和空气中颗粒物浓度及其使用程度的对应关系,实现了其对空气中颗粒物浓度及其使用程度的可视化荧光指示。PET纳米多级网状发光纤维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与热性能,其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量分别达到135 c N和27 mm。在温度为180°C时,其微观形貌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仍然保持纳米交织网状形貌。
张涛[5](2020)在《耐高温高湿柔性透明木材基交流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交流电致发光(alternating current electroluminescent,ACEL)器件作为一种新型的发光显示装置,具有简单的器件结构,均匀的发光性能,可调的发光波长,这些优异的性能使其广泛应用于显示照明、光电信号表达和智能电子皮肤等领域。导电基底作为ACEL器件的支撑,赋予器件基本的力学性能。传统的电子器件以刚性较大的硅基材料或者玻璃作为基底,这些材料的高脆性满足不了器件在拉伸、压缩、弯曲等条件下的正常工作。虽然塑料可以很好地解决高脆性和耐冲击性等问题,但是塑料基底较大的热膨胀系数使ACEL器件在高温高湿环境中容易发生变形,明显缩短使用寿命。因此,开发可应用于ACEL器件的柔性且热膨胀系数较低的基底材料已受到广泛关注。本研究以刨切桦木薄木为原料,通过对原料进行脱除木质素处理,并在真空条件下浸渍柔性环氧树脂,制备具有可弯曲、可扭曲、透过率高、热膨胀系数小等优点的柔性透明木材,通过负载氢碘酸还原的氧化石墨烯;旋涂导电高分子聚合物PEDOT:PSS;以及喷涂银纳米线三种方法制备柔性导电基底。透明木材的高透过率保证器件发出的光能够完全通过基底材料。最终,通过对比柔性导电基底材料的导电性能、透过率以及热稳定性能,从以上三种方法中优选高透过率高电导率基底的制备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制备ACEL器件。ACEL器件是以透明木材作为基底材料,ZnS:Cu为发光颗粒,按照柔性导电透明木材/ZnS:Cu发光层/柔性导电透明木材的顺序层压制备得到。因此,ZnS:Cu电致发光粉可直接分散于柔性环氧树脂中,环氧树脂的高粘度实现基底和发光层的紧密粘接,透明木材基交流电致发光器件不需要任何封装处理,同时具备防水和耐高温高湿的性能。本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使用亚氯酸钠溶液对0.25 mm厚的刨切薄木进行脱除木质素处理,2.5 h即可得到脱除木质素木材。扫描电镜(SEM)表征显示真空-常压循环方法可以使环氧树脂在大气压作用下充满木材中空孔道,提高脱除木质素木材的透光性。此外,木材天然互连的多孔结构具有良好的抗变形能力,可以限制环氧树脂在受热条件下的体积膨胀。最终制备得到透过率为85%,热膨胀系数为4.08×10-6 K-1的柔性透明木材基底,当基底放置于100℃加热板上30 min后,仍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和尺寸稳定性。(2)以55%氢碘酸为还原剂,原位还原4 min,可得到电导率为1.75 S/cm,透光率为65%的还原氧化石墨烯/柔性导电透明木材基底;以改性的PEDOT:PSS聚合物为导电材料制备得到的柔性导电透明木材基底最高透过率为71%,电导率为50 S/cm。由于还原氧化石墨烯和导电PEDOT:PSS颜色为黑色,以还原氧化石墨烯和PEDOT:PSS为导电材料的柔性导电透明木材基底透过率较低。器件发出的光会被导电层阻断和吸收,使器件发出的光无法通过基底材料,影响器件的发光效率。(3)通过喷涂工艺将银纳米线喷涂于柔性透明木材基底表面,当银纳米线面积密度控制在349 mg/m2时,柔性导电透明木材的透过率为80.5%,银纳米线网络的方阻值仅有10Ωsq-1。环氧树脂的物理黏附作用可以将银纳米线紧密黏附在基底表面,银纳米线网络位置被固定且在弯曲时不会发生相对的滑移,方阻值在500次弯曲循环测试后基本保持不变。相较于前两种方法,以喷涂银纳米线的方法制备得到的柔性导电透明木材透过率高导电性能好。最终以银纳米线为导电材料,以透明木材为基底,成功制备得到典型“三明治”结构的交流电致发光器件。当发光层厚度控制在31μm,外部施加电压在220 V、10kHz条件下透明木材基交流电致发光器件最大亮度为155.4 cd m-2,证明其在信号表达和环境照明领域的潜在应用价值。CIE坐标显示器件为典型的蓝光发射,且发光色度较纯、发光品质较好。由于器件上下导电基底和中间发光层良好的界面特性,透明木材基交流电致发光器件不需封装在高温高湿环境中仍展现出良好的稳定发光特性。
窦晓静[6](2020)在《一维纳米长余辉材料的低温沉淀法合成与光学性能调控》文中研究指明长余辉纳米材料因其特殊的延迟发光特性,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在材料组成和制备工艺方面的研究中也已取得了很多优秀的研究成果。但是,目前的合成工艺尚不能满足形态和余辉性能的可控调节需求。而一维纳米材料往往具有独特的光化学性质。因此,本论文提出了三种低温沉淀合成法和一维新型氢氧化镧长余辉材料来解决上述问题,我们相信,本研究成果将扩充纳米长余辉材料的基质组成和拓展纳米长余辉材料的应用研究范围。本论文共分为七大章,第一章主要对纳米长余辉材料进行了系统阐述,提出了现有的成就、存在的问题以及本研究的解决方案;第二章对长余辉发光材料的合成方法及表征手段进行了详细描述;其余章节以制备工艺的改进与优化为线索,分别讲述了在常规沉淀法、一步沉淀法和热注入沉淀法这三种低温沉淀法的前提下,得到的以La2O2CO3和La(OH)3为基质、性能优良的一维新型长余辉纳米材料。主要获得的研究成果总结如下:(1)常规沉淀法:第三章中首先根据现有长余辉纳米材料的合成方法中的常规沉淀法,第一步得到前驱体La(OH)3:1%Tb3+纳米棒,第二步经过高温(600℃)后处理得到La2O2CO3:1%Tb3+分散性较好的一维绿色长余辉纳米棒。最强发射峰为542 nm(5D4-7F5)。余辉时间约为1800 s。浅陷阱深为0.848 e V。验证了此方法合成具有优良生物相容性的目标产物La2O2CO3的可能性;其次,为了达到La2O2CO3基长余辉纳米材料形态和余辉性能的可控调节、验证其在生物领域应用的可能性。第四章中我们制备了以La(OH)3:Eu3+,Ho3+纳米棒为前驱体,后处理产物为La2O2CO3:Eu3+,Ho3+的长余辉纳米材料,实验结果表明,通过简单地改变后处理条件(热处理时间t和热处理后工艺M),实现了从纳米棒到竹节状纳米棒再到纳米颗粒的形态演变以及余辉时间的协同调控。另外,制得的纳米长余辉材料表现出优异的水稳定性,在小鼠血浆和10%葡萄糖中可悬浮超过10天。此材料还具有H2O2检测能力,证明了La2O2CO3基材料具备无需原位激发即可实时监测H2O2和葡萄糖的应用潜力。但是,经过后处理烧结后的长余辉纳米材料往往会具有团聚、颗粒长大和分散性变差的缺点,从而限制了其在生物领域应用的发展,因此我们考虑避免后处理步骤的氢氧化物前驱体是否具有长余辉现象。(2)一步沉淀法:首先验证上述研究中一步沉淀后得到的前驱体产物La(OH)3:20%Eu3+纳米棒具有强度较弱、时长约为600 s的余辉现象,开辟了无需高温/高压条件制备长余辉纳米材料先河。本论文第五章主要强调一步沉淀法制得长余辉纳米材料的余辉性能优化改善。通过调节掺杂离子浓度、共掺离子、改变掺杂离子、改进制备工艺等手段进行了余辉性能优化。实验结果表明,最优掺杂离子为20%Sm3+,最优制备工艺为热注入沉淀法。目标产物余辉强度大幅提高,余辉时长延长至>600 s。这一发现对于探索长余辉纳米材料的合成手段具有深远的启示意义,优化此合成方法制得的纳米颗粒的余辉性能也是我们后续研究的重点。(3)热注入沉淀法:第六章主要强调通过调控热注入沉淀法的合成条件进而调控La(OH)3:20%Sm3+长余辉纳米棒的余辉性能,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当制备条件中沉淀液的p H=10,反应温度T=90℃时,获得的La(OH)3:20%Sm3+长余辉纳米棒的分散性好,尺寸均匀、形貌统一且余辉性能相对较好。在考察其光学性能的时候,我们制备了La(OH)3基质未掺杂样品和La(OH)3:20%Sm3+作为对照组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通过优化后的热注入沉淀法所制备的两个样品,光学性质和余辉性能基本保持一致,都属于由晶体缺陷造成的455 nm蓝色余辉,这也就意味着对La(OH)3基质的余辉机理研究对于揭示由低温化学法制得具有长余辉性能的纳米颗粒的原理具有重大意义。第七章中,我们系统的讨论了由热注入沉淀法合成的La(OH)3长余辉纳米棒的结构与形貌、光学性质(激发波长=397 nm,发射波长=467 nm)、余辉性能(余辉发光峰=455 nm,余辉衰减时间远远大于600 s),以及对于此种材料的余辉机理(缺陷余辉)进行了探讨,最后,我们还在相同合成方法制得的样品Y(OH)3、Yb(OH)3、Gd(OH)3中和原料Na OH中都发现了蓝色长余辉发光,证明了在低温化学中,未经高温高压,未经烧结过程可以成功合成氢氧化物长余辉发光材料。而且,对于为何含OH-的晶体材料都具有长余辉发光的这一特性的深入考察也对是研究此长余辉现象原理的重中之重,这也将是我们后续的一个研究重点。
郝佳瑞[7](2020)在《铅卤钙钛矿量子点复合发光材料构筑及稳定性提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铅卤钙钛矿量子点作为一类“明星材料”,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由于其具有载流子扩散长度长、消光系数高和缺陷密度低等优点,在发光二极管(LED)、激光、光电探测器等光电领域呈现出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成为固态照明和显示的新生代材料。但由于其本身结构的不稳定,纳米尺度效应,高表面能等原因,导致该材料对光、热和湿度敏感,稳定性差,在光电应用领域受到限制。通过复合材料设计和降低维度等方式是十分有效的提高其稳定性的方法。矿物材料具有高稳定性、离子交换性、高比表面、环境友好等性能,其可以作为主体材料接受多种客体材料而实现新型功能材料的组装。如前所述,将钙钛矿量子点与矿物材料进行复合构筑,二者复合后实现性能的调控与协同提升,各种各样的新型量子点与矿物复合材料应运而生,其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展。此外,二维钙钛矿材料自身稳定性优于钙钛矿量子点,通过选择不同种类的层间有机基团,合成新型低维钙钛矿材料都可以实现高稳定性钙钛矿材料。本论文采用不同的矿物材料,构筑系列复合光学材料体系,协同调控铅卤钙钛矿量子点的发光性能和稳定性,揭示了复合材料对发光性能的影响机制,并探索钙钛矿量子点复合材料在白光LED中的应用。此外,设计合成了新型二维高稳定性钙钛矿材料,研究其发光性质。本论文的创新点:(1)基于天然矿物埃洛石纳米管和二维氮化硼层状纳米片优异的散热性能,设计构筑了系列钙钛矿量子点@矿物复合材料,通过静电作用和化学键合作用,可以将钙钛矿量子点和矿物进行有效复合,揭示了稳定性提升的影响机制,为优化钙钛矿量子点发光材料的发光性能和提升其发光热稳定性提供了新的思路,为天然管状和二维层状矿物的利用开辟了新的途径。(2)基于多孔硅藻土的多级孔道结构,设计了钙钛矿量子点硅藻土复合材料,通过硅藻土的纳米空腔共振提升效应,同时提高发光强度和改善了热稳定性,为钙钛矿量子点发光效率和发光热稳定性带来了新的思路,拓展了多孔矿物材料的应用领域。(3)以有机胺为有机层,铅溴层为无机层,交替合成一种新型n=1的二维钙钛矿材料(C8H12NO2)2Pb Br4,具有高稳定性和易调节的光学性能。主要研究成果总结如下:(1)采用一步法构筑了一维钙钛矿量子点@埃洛石(Cs Pb Br3@HNTs)复合材料。利用埃洛石外表面的正电荷,通过静电相互作用,吸附卤素阴离子,原位形成钙钛矿量子点晶种,合成钙钛矿量子点@埃洛石复合材料。通过改变埃洛石负载量,埃洛石纳米管长径比等条件,对制备工艺进行优化,确定最优的制备工艺路线和实验参数。研究了钙钛矿量子点@埃洛石复合材料的稳定性。由于埃洛石具有中空的纳米管结构,当温度加热到100 oC时,钙钛矿量子点@埃洛石复合材料的发光强度约为室温下强度的80%。优异的热稳定性归因于埃洛石中具有高热导率的氧化铝和较大比表面积。另外,该复合材料在紫外线连续辐射下具有优异的光诱导稳定性和环境储存稳定性。(2)采用紫外接枝聚合法构筑聚丙烯酸接枝多孔硅藻土和钙钛矿量子点(CPX-DE-g-PAA)复合材料。选取具有光增强作用的准光子晶体结构的矿物硅藻土,作为构建聚丙烯酸接枝的硅藻土(DE-g-PAA)媒介反应器,用于原位捕获钙钛矿量子点,通过表征验证了多级孔道的腔体结构可以更有效的进行接枝反应。此外,DE-g-PAA中捕获的-COOH可以作为合成钙钛矿量子点所需的表面配体,取代传统的油酸,将钙钛矿纳米晶体均匀铆钉在腔体中和矿物表面,构造的聚合物刷为钙钛矿量子点提供封装保护层。所制备的CPB-DE-g-PAA复合材料不仅保持较高的光致发光量子产率,而且还表现出优异的热稳定性和耐水性。引入光增强的准光子晶体硅藻土后,CPB-DE-g-PAA的发光热淬灭受到明显抑制,在373 K时仍可保持?73%的室温初始强度。该结果表明硅藻土的引入可以显着增强CPB-DE-g-PAA复合材料的耐热性能;同时,CPB-DE-g-PAA薄膜在水中浸泡120小时后表现出强烈的绿色发射,约为纯钙钛矿量子点薄膜(约9小时)的13倍。最后,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模拟计算了不同腔体直径的CPB-DE-g-PAA复合材料的电磁场强度分布,揭示了发光的改善应归因于硅藻土腔体共振效应引起的电磁场增强。(3)二维氮化硼纳米片@钙钛矿量子点(CPX@BN)复合材料构筑。将铅卤钙钛矿量子点和二维纳米材料进行复合构筑。首先将二维(2D)六方氮化硼进行剥离制备纳米片,通过优化实验,确定了最佳剥离时间,取得了较好的剥离效果,得到约50 nm厚的BN纳米片堆叠物。接着采用一步法原位均匀生长钙钛矿纳米晶体,通过氨基功能化后,将钙钛矿量子点铆钉于剥离的氮化硼纳米片上,形成稳定的CPX@BN-E。该复合材料具有高热稳定性,在120oC时的PL强度仍保持在RT时初始强度的80%,这是由于引入了高热导率的氮化硼和其二维纳米片状结构,形成了及时有效的散热渠道。(4)二维杂化钙钛矿材料(C8H12NO2)2Pb Br4合成合成了一种二维新结构材料,通过氢溴酸缓慢结晶法,合成(C8H12NO2)2Pb Br4单晶,以多巴胺为有机层间基团,铅溴八面体层为无机层,X射线单晶衍射解析了这种新结构材料,且具有新颖的窄带蓝光发射和高热稳定性。此外,通过掺杂锰离子,可以实现蓝光和橙红光发射,具有杂化钙钛矿材料的带边发射和锰离子的T1-6A1的能量传递,实现新结构材料的光谱调控。
成佳宁[8](2020)在《无机卤化铅铯钙钛矿材料合成及其发光器件性能的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对于能源的需求量逐年递增,但是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化石燃料的储存逐年递减,清洁能源的使用成为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在照明领域,发光二极管(LED)作为一种节能、绿色产品受到了广泛重视。目前LED存在着制备原材料价格昂贵,制备工艺复杂,光学设计复杂,效率有待提高等不足,寻找新的发光材料从而提高LED的发光效率成为研究人员关注的问题。钙钛矿材料(ABO3,其中A为大半径阳离子,B为小半径阳离子,O为阴离子)为直接带隙半导体,具有载流子迁移率快,激子结合能大,扩散距离长(100nm3μm),陷阱密度低(5×1016cm-3),光谱吸收宽(300800nm,吸收率为5.7×104)等特点,是下一代LED的理想材料。相比于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材料,纯无机钙钛矿材料CsPbCl3具有稳定性高,材料组分廉价的优点,然而其发光量子效率较低,发光色域的范围小,限制了其进一步的应用与发展。本论文针对这一问题,开展了如下三方面的研究:(1)本论文通过利用了无溶剂固态化学机械法合成钙钛矿量子点材料,将不同比例的反应物混合加入不锈钢球磨罐中,通过设置不同的球磨时间(0.5h1.5 h),不同的球磨速度(400 rpm580 rpm)获得了不同尺寸的纳米颗粒以及不同组分的无机卤化铅铯钙钛矿材料,实现了钙钛矿纳米粒子的发光范围在412nm632nm的全覆盖,用这种方法合成的钙钛矿不仅粒子尺寸分布均匀(13nm左右),同时吸收峰发射峰尖锐且对称。而且相比较热注入法与离子交换法,合成方法简便,适合工业化的生产。(2)通过改变卤素离子的种类及比例,合成了不同卤素(Cl、Br、I)掺杂的钙钛矿纳米晶。实现了在可见光范围的颜色可调。合成钙钛矿材料的纯度高,色域范围大于国际NTSC标准色域,拓宽了CsPbCl3发光色域。(3)利用金属Mn掺杂,实现了CsPbCl3的双发光体系,改变掺入Mn的比例,对双光体系的发光颜色进行了调控,在保持Mn粒子掺杂发光的位置在580nm左右不变,实现了钙钛矿材料颜色可调,最终得到了暖白色的发光材料;并且合成的钙钛矿保持性能最优的?相,粒子为立方体形貌,平均尺寸是13nm左右,晶面间距为0.39nm;Mn离子的加入使得钙钛矿材料的稳定性大大增加,在相对湿度为40%室内的环境下可以稳定保持30天以上,其发光强度没有衰减,同时钙钛矿材料的荧光量子效率大大增加,对比不掺杂的无机钙钛矿材料的13.3%,荧光量子效率提高至40.7%,在此基础上将钙钛矿纳米晶材料涂覆Ga N基板上,制备了白光LED器件,随着Mn掺杂比例增加,LED器件呈现出紫色、暖白色、橙色的变化。在Mn掺杂比例达到10%时,LED器件的发光亮度达到13.8 lm W-1,远大于无掺杂量子点的2.6 lm W-1,显着提高了发光效率。通过本论文的研究,显着提高了CsPbCl3纳米晶的发光效率和发光色域,为制备纯无机钙钛矿量子点及其发光器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菅佳玲[9](2020)在《基于光致聚合物材料的光学器件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聚合物材料制备的光学器件具有集成程度高,光学损耗低,适应多种制备工艺的独特优势,在科学研究与工业应用等领域引起了的广泛关注。基于光致聚合物材料制备的光学器件作为现代光学器件重要组成部分,凭借其价格低廉,种类丰富多样,制备工艺简单等特点,在体全息存储,光致发光器件,可穿戴设备,生物传感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尽管光致聚合物材料器件相比传统光学器件具有明显优势,然而,一方面因为单一成分的光致聚合物本身特性的限制,使其制备的光学衍射器件折射率调制度较低;另一方面,作为传统光致聚合物光学器件的制备技术,紫外与可见光波段的多光束干涉光刻已经不能满足100纳米以下结构制备的需求,从而限制了相关光学器件的发展。本课题从光致聚合物光化学反应机理出发,通过掺杂金属纳米颗粒,提升了光致聚合物全息衍射光栅的折射率调制度,并探究了金属纳米颗粒掺杂型光致聚合物衍射光栅的光引发聚合反应机理。同时利用模板转印法制备了规则有序的聚合物纳米岛结构,结合量子点-聚合物光致发光器件,拓展了光致聚合物的应用领域,具体工作如下:(1)制备了一种新型银纳米颗粒掺杂的光致聚合物材料,利用一步法制备了具有高衍射效率的全息衍射元件。本工作通过极少量的银纳米颗粒掺杂,实现了较大折射率调制的改进。与无纳米颗粒掺杂的光致聚合物相比,掺杂型衍射元件的折射率调制提升了近2倍。此外,通过研究银纳米颗粒在光引发聚合过程中对烃基自由基和初级自由基浓度影响,发现了金属纳米颗粒对光引发聚合反应动力学的影响,对全息光学器件的制备和聚合物合成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与借鉴方向。(2)将光致聚合物与模板转印工艺相结合,成功制备了聚合物纳米岛结构。进一步利用此结构作为散射源,制备了基于聚合物散射界面的自支撑量子点/聚合物双层光致发光器件。通过改变聚合物散射界面结构,实现了量子点放大自发发射波长的调谐,并对器件的出射特性及相关机理进行了分析,拓展了光致聚合物在结构转印方面以及制备量子点光致发光方面的应用。
王鑫[10](2020)在《Cs4PbBr6钙钛矿纳米晶制备与发光性能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人类对能源需求量日益增加。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日益普及,能源危机更加严峻,环境污染愈显突出,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难题。因此寻找新型能源和新型能源材料势在必行。利用光伏技术将太阳能转化电能、热能、生物能等,对于解决能源枯竭和环境污染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这为钙钛矿光电功能材料的发展应用提供了非常好的契机。CsPbBr系列全无机钙钛矿材料由于其晶体结构简单,能带结构特殊,比有机-无机杂化该系列钙钛矿材料稳定性好,是当今能源转化材料科研工作者的一个研究热点方向,也成为克服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材料稳定性不足的一个突破方向。对于全无机钙钛矿材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Cs4PbBr6的发光机理上。人们对于Cs4PbBr6钙钛矿材料的光致发光机理存在着争议两方面的争议,一是认为Cs4PbBr6钙钛矿材料本身不会发光,而是内部存在的量子点CsPbBr3第二相引起的,另外一部分认为Cs4PbBr6钙钛矿材料本身存在发光现象,是由其缺陷能级引起的,而何种缺陷能级也是争议的焦点。Cs4PbBr6对水异常敏感,合成纯相的过程中由于无法避免对水的接触而导致对其物相研究的困难。为了探究水的影响,在合成的Cs4PbBr6钙钛矿中滴加水,酒精和NaOH水溶液,研究羟基在Cs4PbBr6钙钛矿纳米晶光致发光性能中的作用。本文采用溶剂热法制备了Cs4PbBr6钙钛矿纳米晶,观察分析了含有不同类型羟基的溶剂对Cs4PbBr6钙钛矿纳米晶光致发光性能的影响,并与第一性原理计算相结合。实验与计算结果表明:1、通过第一性原理模拟计算表明,Cs4PbBr6钙钛矿材料的能隙约为3.899 eV,属于半导体材料;水分子引起的缺陷能级对Cs4PbBr6钙钛矿材料的能隙影响小;羟基引起的缺陷能级对Cs4PbBr6钙钛矿材料的能带结构会产生明显影响,在禁带1.3 eV处出现了羟基引起的缺陷能级,从而使得能隙变为2.6 eV,对Cs4PbBr6钙钛矿材料的光致发光性能产生影响;水,酒精和NaOH水溶液不会改变Cs4PbBr6钙钛矿材料的物相结构。2、通过透射电镜成像及物相分析表明,少量水进入Cs4PbBr6钙钛矿纳米晶晶格后,使Cs4PbBr6内部生成CsPbBr3镶嵌结构,而后转变为微量的量子点。Cs4PbBr6钙钛矿纳米晶材料为六边形结构,而CsPbBr3量子点继续长大后,表现为四边形结构。这与这两种材料所处的晶系以及晶体结构相吻合。3、通过透射电镜图像、X射线衍射及吸收光谱的分析表明,加入不同极性强度、不同浓度的溶液,会对Cs4PbBr6钙钛矿纳米晶材料的光致发光强度产生影响。Cs4PbBr6钙钛矿纳米晶材料在可见光波段无明显光致发光现象;当CsPbBr3钙钛矿量子点尺寸增大,数量过多时,降低了光致发光效率;随着滴加的溶液极性的增强,羟基浓度的增加,光致发光强度增强。4、通过发光强度的对比,以及红外光谱分析表明,随着发光强度增大,Cs4PbBr6钙钛矿纳米晶中的CsPbBr3钙钛矿材料数量并未增多,因此CsPbBr3钙钛矿纳米晶量子点不是引起Cs4PbBr6钙钛矿纳米晶材料光致发光现象的主要原因。Cs4PbBr6钙钛矿材料在可见光波段具有光致发光效应主要得益于羟基引起的缺陷能级。
二、纳米发光材料的研究现状及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纳米发光材料的研究现状及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稀土掺杂NaLuF4/CuS复合材料温度传感与光热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稀土上转换发光材料及温度传感的研究进展 |
1.1.1 稀土上转换发光材料及发光机理 |
1.1.2 稀土上转换发光材料温度传感研究进展 |
1.2 光热治疗纳米材料及复合物的研究进展 |
1.2.1 硫化铜纳米材料在光热治疗领域的研究现状 |
1.2.2 上转换纳米材料/CuS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稀土掺杂NaLuF_4光学性质及温度传感性质研究 |
2.1 稀土掺杂NaLuF4 的制备 |
2.1.1 NaLuF_4:Yb~(3+),Ho~(3+)(Er~(3+)/Tm~(3+))的制备 |
2.1.2 Ca~(2+)、Mg~(2+)掺杂NaLuF_4:Yb~(3+),Ho~(3+)的制备 |
2.2 NaLuF_4:Yb~(3+),Ho~(3+)(Er~(3+)/Tm~(3+))光学性质研究 |
2.3 NaLuF_4:Yb~(3+),Ho~(3+)形貌、结构表征及发光增强研究 |
2.4 NaLuF_4:Yb~(3+),Ho~(3+)温度传感性质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硫化铜纳米材料制备及光热性质研究 |
3.1 硫化铜纳米材料的制备 |
3.2 硫化铜纳米材料形貌与结构表征 |
3.3 不同反应条件对硫化铜吸收性质的影响 |
3.3.1 S/Cu比对硫化铜吸收性质的影响 |
3.3.2 反应温度对硫化铜吸收性质的影响 |
3.3.3 柠檬酸钠浓度对硫化铜吸收性质的影响 |
3.4 硫化铜纳米材料光热性质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UCNPs@SiO_2@CuS复合材料温度传感及光热特性研究.. |
4.1 UCNPs@SiO_2@CuS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质研究 |
4.1.1 UCNPs@SiO_2@CuS复合材料的制备 |
4.1.2 TEM与 EDS分析 |
4.1.3 ZeTa电位分析 |
4.1.4 FTIR分析 |
4.2 UCNPs@SiO_2@CuS复合材料温度传感性质研究 |
4.3 UCNPs@SiO_2@CuS复合材料光热性质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2)贵金属纳米微粒调控发光体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稀土离子发光材料 |
1.2.1 稀土离子的发光机理概述 |
1.2.2 稀土离子的上转换发光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
1.3 贵金属纳米微粒调控稀土纳米微粒发光 |
1.3.1 贵金属表面等离子共振效应调控稀土离子发光 |
1.3.2 贵金属调控稀土离子发光的其他方式 |
1.4 碳量子点 |
1.5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和工作内容 |
第二章 实验设计与研究方法 |
2.1 实验所需试剂及设备 |
2.2 NaYF4的制备方法 |
2.3 金纳米微粒的制备方法 |
2.3.1 不同长径比棒状金纳米微粒的制备方法 |
2.3.2 不同形貌金纳米微粒的制备方法 |
2.4 AuNPs@NaYF_4:Yb~(3+),Er~(3+)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 |
2.5 ZIF-8@Ag/(CQDs)复合结构的制备方法 |
2.5.1 制备ZIF-8@CQDs结构 |
2.5.2 制备ZIF-8@Ag/(CQDs)复合结构 |
2.6 实验测试和表征手段 |
2.6.1 X射线衍射(XRD) |
2.6.2 荧光光谱分析及寿命分析 |
2.6.3 吸收光谱 |
2.6.4 扫描电镜分析 |
2.6.5 透射电镜分析 |
2.6.6 红外光谱分析 |
2.7 实验设计思路 |
第三章 金纳米微粒表面等离子共振效应调控稀土离子发光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棒状金纳米微粒表面等离子共振效应调控NaYF_4:Yb~(3+)、Er~(3+)发光的研究 |
3.2.1 前言 |
3.2.2 不同长径比棒状金纳米微粒和NaYF_4:Yb~(3+)、Er~(3+)的制备与表征 |
3.2.3 棒状金纳米微粒长径比对NaYF_4的光致发光性质的影响 |
3.3 金纳米微粒表面等离子共振效应调控NaYF_4发光的研究 |
3.3.1 前言 |
3.3.2 不同形貌的金纳米微粒制备与表征 |
3.3.3 金纳米微粒形貌变化引起表面等离子共振的变化对NaYF_4的光致发光性质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多孔MOF结构封装银纳米微粒增强碳量子点发光性质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ZIF-8@(CQDs)复合结构的制备与表征 |
4.3 ZIF-8 对碳量子点的封装方式对碳量子点发光的影响 |
4.4 ZIF-8@Ag/(CQDs)复合微粒的制备与表征 |
4.5 银纳米微粒与碳量子点共封装对碳量子点发光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未来工作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3)Eu3+掺杂YVO4、LaF3和NaYF4发光材料的制备及其宽谱激发和发光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稀土元素简介 |
1.1.1 稀土元素的结构 |
1.1.2 稀土元素的发光特性 |
1.1.3 提升稀土元素发光特性的途径 |
1.2 稀土发光材料 |
1.2.1 YVO_4纳米发光材料 |
1.2.2 LaF_3纳米发光材料 |
1.2.3 NaYF_4纳米发光材料 |
1.3 PMMA稀土发光复合材料 |
1.3.1 PMMA材料 |
1.3.2 PMMA/YVO_4 复合材料 |
1.3.3 PMMA/LaF_3 复合材料 |
1.3.4 PMMA/NaYF_4 复合材料 |
1.4 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 |
1.4.1 高温固相法 |
1.4.2 溶胶-凝胶法 |
1.4.3 水热法与溶剂热法 |
1.4.4 燃烧合成法 |
1.4.5 微波合成法 |
1.4.6 共沉淀法 |
1.4.7 其他方法 |
1.5 本课题的选题意义与研究内容 |
1.5.1 本课题的选题意义 |
1.5.2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1.6 本课题的创新点 |
第2章 实验试剂、仪器及测试表征方法 |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设备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2 性能测试及表征 |
2.2.1 X射线衍射(XRD) |
2.2.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2.2.3 X射线能谱分析仪(EDS) |
2.2.4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2.2.5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
2.2.6 光致发光光谱(PL) |
2.2.7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 |
第3章 Eu~(3+),Ba~(2+),Bi~(3+)三元共掺YVO_4 薄膜的溶胶凝胶法制备及宽谱激发和发光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YVO_4:Eu~(3+),Ba~(2+),Bi~(3+)晶体的制备 |
3.2.2 YVO_4:Eu~(3+),Ba~(2+),Bi~(3+)薄膜的制备 |
3.2.3 PMMA/YVO_4:Eu~(3+),Ba~(2+),Bi~(3+)复合材料的制备 |
3.3 实验结果分析 |
3.3.1 YVO_4:Eu~(3+),Ba~(2+),Bi~(3+)晶体结构分析 |
3.3.2 YVO_4:Eu~(3+),Ba~(2+),Bi~(3+)晶体、薄膜及PMMA复合材料形貌分析 |
3.3.3 YVO_4:Eu~(3+),Ba~(2+),Bi~(3+)晶体、薄膜的宽谱激发和发光性能分析 |
3.3.4 YVO_4:Eu~(3+),Ba~(2+),Bi~(3+)薄膜及PMMA复合材料的透射性能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YVO_4:Eu~(3+)-BA/TTA/BA+TTA杂化纳米晶体制备及宽谱激发和发光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YVO_4纳米晶体的制备 |
4.2.2 YVO_4:Eu~(3+)纳米晶体的制备 |
4.2.3 YVO_4:Eu~(3+)-BA/TTA/BA+TTA纳米晶体的制备 |
4.2.4 PMMA/YVO_4:Eu~(3+)-BA/TTA/BA+TTA复合材料的制备 |
4.3 实验结果分析 |
4.3.1 YVO_4:Eu~(3+)-BA/TTA/BA+TTA纳米晶体结构分析 |
4.3.2 YVO_4:Eu~(3+)-BA/TTA/BA+TTA纳米晶体形貌分析 |
4.3.3 YVO_4:Eu~(3+)-BA/TTA/BA+TTA纳米晶体的宽谱激发和发光性能分析 |
4.3.4 PMMA/YVO_4:Eu~(3+)-BA/TTA/BA+TTA复合材料的透射性能分析 |
4.3.5 YVO_4:Eu~(3+)/BA/TTA/BA+TTA纳米晶体的发光机理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LaF_3:Eu~(3+)-BA/TTA/BA+TTA杂化纳米晶体制备及宽谱激发和发光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LaF_3:Eu~(3+)纳米晶体的制备 |
5.2.2 LaF_3:Eu~(3+)-BA/TTA/BA+TTA纳米晶体的制备 |
5.2.3 PMMA/LaF_3:Eu~(3+)-BA/TTA/BA+TTA复合材料的制备 |
5.3 实验结果分析 |
5.3.1 LaF_3:Eu~(3+)-BA/TTA/BA+TTA纳米晶体结构分析 |
5.3.2 LaF_3:Eu~(3+)-BA/TTA/BA+TTA纳米晶体形貌分析 |
5.3.3 LaF_3:Eu~(3+)-BA+TTA纳米晶体EDS分析 |
5.3.4 LaF_3:Eu~(3+)-BA/TTA/BA+TTA纳米晶体红外分析 |
5.3.5 LaF_3:Eu~(3+)-BA/TTA/BA+TTA纳米晶体的宽谱激发和发光性能分析 |
5.3.6 PMMA/LaF_3:Eu~(3+)-BA/TTA/BA+TTA复合材料透射性能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α-NaYF_4:Eu~(3+)-BA/TTA/BA+TTA杂化纳米晶体制备及宽谱激发和发光性能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α-NaYF_4纳米晶体的制备 |
6.2.2 α-NaYF_4:Eu~(3+)纳米晶体的制备 |
6.2.3 α-NaYF_4:Eu~(3+)-BA/TTA/BA+TTA纳米晶体的制备 |
6.2.4 PMMA/α-NaYF_4:Eu~(3+)-BA/TTA/BA+TTA复合材料的制备 |
6.3 实验结果分析 |
6.3.1 α-NaYF_4:Eu~(3+)-BA/TTA/BA+TTA杂化纳米晶体结构分析 |
6.3.2 α-NaYF_4:Eu~(3+)-BA/TTA/BA+TTA杂化纳米晶体形貌分析 |
6.3.3 α-NaYF_4:Eu~(3+)纳米晶体EDS分析 |
6.3.4 α-NaYF_4:Eu~(3+)-BA/TTA/BA+TTA纳米晶体红外分析 |
6.3.5 α-NaYF_4:Eu~(3+)-BA/TTA/BA+TTA晶体的宽谱激发和发光性能分析 |
6.3.6 PMMA/α-NaYF_4:Eu~(3+)-BA/TTA/BA+TTA复合材料透射性能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4)具有荧光指示功能PET纳米多孔和多级网状发光纤维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静电纺丝简介 |
1.3 静电纺纳米纤维的形貌 |
1.4 静电纺纳米纤维的研究进展 |
1.4.1 静电纺纳米纤维在油吸附领域的应用 |
1.4.2 静电纺纳米纤维在气体检测领域的应用 |
1.4.3 静电纺纳米纤维在空气过滤领域的应用 |
1.5 静电纺稀土配合物发光纤维的研究进展 |
1.5.1 稀土配合物简介 |
1.5.2 静电纺稀土发光纤维的应用 |
1.5.3 静电纺纳米发光纤维在荧光指示领域的应用 |
1.6 静电纺PET纳米纤维的研究进展 |
1.7 本课题的提出 |
1.8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与意义 |
1.8.1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1.8.2 本课题的意义 |
第二章 PET纳米多孔发光纤维的制备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原料及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2.3 PNPLF的制备 |
2.3 测试与表征 |
2.3.1 PNPLF纺丝液电导率测试 |
2.3.2 PNPLF纺丝液表面张力测试 |
2.3.3 PNPLF的形貌表征 |
2.3.4 PNPLF直径与孔径统计 |
2.3.5 PNPLF的红外光谱测试 |
2.3.6 PNPLF的 BET测试 |
2.3.7 PNPLF的力学性能测试 |
2.3.8 PNPLF的荧光性能测试 |
2.3.9 PNPLF的热性能测试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PNPLF的成孔机理 |
2.4.2 PNPLF的形貌 |
2.4.3 PNPLF的红外光谱分析 |
2.4.4 PNPLF的 BET分析 |
2.4.5 PNPLF的力学性能 |
2.4.6 PNPLF的热性能 |
2.4.7 PNPLF的荧光性能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PET纳米多孔发光纤维对油吸附过程的荧光指示作用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原料及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2.3 PNPLF的制备 |
3.2.4 PNPLF吸油与脱油处理 |
3.2.5 不同吸油量PNPLF的制备 |
3.3 测试与表征 |
3.3.1 PNPLF的形貌表征 |
3.3.2 PNPLF熔融过程的表征 |
3.3.3 PNPLF油吸附量的测试 |
3.3.4 PNPLF粗糙度的表征 |
3.3.5 PNPLF的红外光谱测试 |
3.3.6 PNPLF的力学性能测试 |
3.3.7 PNPLF的荧光性能测试 |
3.3.8 PNPLF的接触角测试 |
3.3.9 各种油粘度的测定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PNPLF的油吸附性能 |
3.4.2 PNPLF的红外光谱分析 |
3.4.3 PNPLF对油吸附量的荧光指示性能 |
3.4.4 PNPLF的力学性能 |
3.4.5 PNPLF的热性能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PET纳米多孔发光纤维对酸性气体的荧光指示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原料及试剂 |
4.2.2 实验仪器 |
4.2.3 PNPLF的制备 |
4.2.4 PNPLF吸附酸性气体与NH_3样品的制备 |
4.2.5 PNPLF荧光性能的恢复 |
4.3 测试与表征 |
4.3.1 PNPLF的形貌表征 |
4.3.2 PNPLF的红外光谱测试 |
4.3.3 PNPLF的 X射线衍射(XRD)测试 |
4.3.4 PNPLF的力学性能测试 |
4.3.5 PNPLF的荧光性能测试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PNPLF及 PATC对酸性气体的荧光指示功能 |
4.4.2 PATC及 PNPLF的形貌 |
4.4.3 PNPLF及 PATC荧光强度的恢复性能 |
4.4.4 PNPLF及 PATC荧光指示机理分析 |
4.4.5 PNPLF的力学性能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PET纳米多级网状发光纤维对空气过滤的荧光指示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原料及试剂 |
5.2.2 PNMLF的制备 |
5.2.3 PNMLF静电的消除 |
5.3 测试与表征 |
5.3.1 PNMLF纺丝溶液电导率测试 |
5.3.2 PNMLF表面静电测试 |
5.3.3 PNMLF的形貌表征 |
5.3.4 PNMLF的直径统计 |
5.3.5 PNMLF区域密度的测定 |
5.3.6 PNMLF孔隙率的测定 |
5.3.7 PNMLF空气过滤性能测试 |
5.3.8 PNMLF的力学性能测试 |
5.3.9 PNMLF的荧光性能测试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静电纺丝泰勒锥喷射模式理论 |
5.4.2 单电源法制备PNMLF的形貌 |
5.4.3 正负压双电源法制备PNMLF的形貌 |
5.4.4 PNMLF的成形机理 |
5.4.5 PNMLF的空气过滤性能 |
5.4.6 PNMLF的荧光指示性能 |
5.4.7 PNMLF的力学性能 |
5.4.8 PNMLF的热性能 |
5.4.9 PNMLF的透气性及亲疏水性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5)耐高温高湿柔性透明木材基交流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ACEL器件研究现状 |
1.2.1 ACEL器件结构 |
1.2.2 ACEL器件基底材料 |
1.2.3 ACEL器件电极材料 |
1.2.4 ACEL器件发光材料 |
1.2.5 ACEL器件的主要参数 |
1.3 透明木材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透明木材的透光机理 |
1.3.2 透明木材的制备方法 |
1.3.3 透明木材的应用 |
1.4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创新点 |
第二章 柔性透明木材基底制备工艺及性能研究 |
2.1 试验材料和设备 |
2.2 试验方法 |
2.2.1 脱除木质素处理 |
2.2.2 柔性透明木材的制备 |
2.2.3 柔性透明木材微观结构及力学性能分析 |
2.2.4 柔性透明木材热膨胀系数和热重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柔性透明木材的微观结构及力学性能分析 |
2.3.2 柔性透明木材热稳定性和热膨胀性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柔性导电透明木材基底制备工艺及性能研究 |
3.1 试验材料和设备 |
3.2 试验方法 |
3.2.1 基于Rod-coating技术制备r GO/柔性导电透明木材基底 |
3.2.2 旋涂导电聚合物制备PEDOT:PSS/柔性导电透明木材基底 |
3.2.3 喷涂制备银纳米线/柔性导电透明木材基底 |
3.2.4 柔性导电透明木材基底微观结构及特性表征 |
3.3 rGO/柔性导电透明木材基底性能分析 |
3.3.1 HI处理基底耐受性分析 |
3.3.2 HI处理基底力学性能分析 |
3.3.3 HI处理基底热膨胀性能分析 |
3.3.4 FTIR分析 |
3.3.5 XPS分析 |
3.3.6 XRD分析 |
3.3.7 Raman分析 |
3.3.8 透过率分析 |
3.3.9 电导率分析 |
3.4 PEDOT:PSS/柔性导电透明木材基底性能分析 |
3.4.1 接触角分析 |
3.4.2 FTIR分析 |
3.4.3 XPS分析 |
3.4.4 透过率分析 |
3.4.5 电导率分析 |
3.5 银纳米线/柔性透明木材基底性能分析 |
3.5.1 SEM分析 |
3.5.2 方阻分析 |
3.5.3 方阻循环测试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耐高温高湿柔性透明木材基交流电致发光器件制备工艺性能研究 |
4.1 试验材料和设备 |
4.2 试验方法 |
4.2.1 ZnS:Cu/环氧树脂发光层的制备 |
4.2.2 ACEL器件的制备 |
4.2.3 柔性透明木材基交流电致发光器件性能表征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ZnS:Cu发光颗粒微观结构和特性分析 |
4.3.2 柔性透明木材基交流电致发光器件性能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参考文献 |
(6)一维纳米长余辉材料的低温沉淀法合成与光学性能调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长余辉材料概述 |
1.2 长余辉纳米材料研究进展 |
1.2.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2 材料组成研究进展 |
1.2.3 合成工艺研究进展 |
1.2.4 存在问题 |
1.3 本论文研究方案及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样品的制备与表征 |
2.1 实验药品及来源 |
2.2 样品制备仪器 |
2.3 样品合成方法 |
2.4 主要表征手段及对应的仪器设备 |
2.4.1 粉末X射线衍射 |
2.4.2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 |
2.4.3 场发射透射电子显微镜 |
2.4.4 粒径分布 |
2.4.5 荧光光谱 |
2.4.6 漫反射/吸收光谱 |
2.4.7 余辉发光光谱和长余辉衰减光谱 |
2.4.8 热释光光谱 |
2.4.9 电子自旋共振波谱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常规沉淀法合成Tb~(3+)掺杂La_2O_2CO_3 绿色长余辉纳米材料的荧光性质和余辉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样品合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结构与形貌分析 |
3.3.2 荧光性质 |
3.3.3 余辉性能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常规沉淀法合成具有形态演变特性的Eu~(3+)掺杂La_2O_2CO_3 长余辉纳米材料的光学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样品合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合成过程 |
4.3.2 结构与形貌分析 |
4.3.3 荧光性质 |
4.3.4 余辉性能 |
4.3.5 溶液稳定性 |
4.3.6 H_2O_2检测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一步沉淀法合成Eu~(3+)掺杂La(OH)_3 长余辉纳米材料的荧光性质、余辉性能调控及制备工艺研究 |
5.1 引言 |
5.2 样品合成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结构与形貌分析 |
5.3.2 荧光性质 |
5.3.3 共掺调节余辉性能 |
5.3.4 掺杂不同离子实现余辉改善 |
5.3.5 制备工艺的探索与优化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热注入沉淀法合成Sm~(3+)掺杂的La(OH)_3 长余辉纳米材料的余辉性能调控研究 |
6.1 引言 |
6.2 样品合成 |
6.3 余辉性能调控 |
6.3.1 沉淀液pH值 |
6.3.2 沉淀液反应温度T |
6.4 光学性能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热注入沉淀法合成基质La(OH)_3长余辉纳米材料的光学性能及余辉机理讨论 |
7.1 引言 |
7.2 样品合成 |
7.3 结果与讨论 |
7.3.1 结构与形貌分析 |
7.3.2 光学性能 |
7.3.3 余辉机理讨论 |
7.3.4 氢氧化物余辉性能 |
7.4 本章小结 |
总结和展望 |
一. 本论文研究总结 |
二. 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7)铅卤钙钛矿量子点复合发光材料构筑及稳定性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钙钛矿量子点简介 |
1.2.1 钙钛矿量子点定义及结构 |
1.2.2 钙钛矿量子点电子结构及发光原理 |
1.2.3 钙钛矿量子点的发光性质 |
1.2.4 钙钛矿量子点发展及应用现状 |
1.2.5 钙钛矿量子点稳定性研究现状及改进方法 |
1.3 无机非金属矿物简介 |
1.3.1 常见的无机非金属矿物 |
1.3.2 量子点@矿物材料的应用 |
1.4 课题的研究目的、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CsPbX_3@HNTs复合材料的构筑、稳定性研究及在LED中的应用 |
2.1 引言 |
2.2 CsPbX_3@HNTs复合体系合成 |
2.2.1 实验原料、仪器设备 |
2.2.2 测试与表征 |
2.2.3 纯CsPbX_3(X=Cl,Br,I)量子点合成 |
2.2.4 CsPbX_3 (X=Cl,Br,I)@HNTs纳米复合材料合成 |
2.2.5 LED器件的封装 |
2.3 CsPbX_3 @HNTs复合体系构筑和性能研究 |
2.3.1 纯CsPbBr_3胶体量子点表征 |
2.3.2 埃洛石化学组成 |
2.3.3 CsPbX_3@HNTs纳米复合材料构筑机理 |
2.3.4 CsPbX_3@HNTs纳米复合材料复合方式 |
2.3.5 CsPbX_3@HNTs纳米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 |
2.3.6 埃洛石浓度对复合材料发光性能影响 |
2.3.7 埃洛石管长径比对复合材料稳定性影响 |
2.3.8 普适性研究 |
2.4 稳定性研究 |
2.4.1 CsPbX_3@HNTs复合材料热稳定性及机理探讨 |
2.4.2 埃洛石浓度对复合材料热稳定性影响 |
2.5 CsPbBr_3@HNTs复合材料在LED中应用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CPB-DE-g-PAA复合体系的构筑、稳定性研究及在LED中的应用 |
3.1 引言 |
3.2 CPB-DE-g-PAA复合体系的合成 |
3.2.1 实验原料、仪器设备 |
3.2.2 测试与表征 |
3.2.3 DE-g-PAA聚丙烯酸接枝硅藻土合成 |
3.2.4 CsPbX_3-DE-g-PAA复合材料的合成 |
3.2.5 LED器件的封装 |
3.2.6 FDTD模拟仿真 |
3.3 CPB-DE-g-PAA复合体系的构筑和性能研究 |
3.3.1 CPX-DE-g-PAA复合材料构筑策略 |
3.3.2 CPX-DE-g-PAA复合材料合成方式 |
3.3.3 CPX-DE-g-PAA复合材料光学性质 |
3.3.4 FDTD模拟仿真 |
3.3.5 稳定性及机理探讨 |
3.3.6 普适性探讨 |
3.3.7 CPX-DE-g-PAA复合材料在LED中应用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CsPbX_3@h-BN复合体系的构筑、稳定性研究及在LED中的应用 |
4.1 引言 |
4.2 CsPbX_3@h-BN复合体系的合成 |
4.2.1 实验原料、仪器设备 |
4.2.2 测试与表征 |
4.2.3 h-BN纳米片剥离 |
4.2.4 CsPbX_3@BN复合材料的合成 |
4.2.5 LED器件的封装 |
4.3 CsPbX_3@h-BN复合体系的构筑和性能研究 |
4.3.1 CsPbX_3@BN复合材料合成策略 |
4.3.2 CsPbX_3@BN复合材料的构筑方式 |
4.3.3 CsPbX_3@BN复合材料光学性能研究 |
4.3.4 CsPbX_3@BN复合材料稳定性研究 |
4.3.5 剥离时间和BN浓度对CsPbX_3@BN复合材料稳定性影响 |
4.3.6 普适性探讨 |
4.3.7 C_sPbX3@BN复合材料在LED中的应用 |
4.4 复合发光材料体系性能比较 |
4.4.1 矿物形貌对复合体系热稳定性影响 |
4.4.2 矿物形貌对复合体系光学性能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C_8H_(12)NO_2)_2PbBr_4二维杂化钙钛矿材料合成及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C_8H_(12)NO_2)_2PbBr_4二维杂化钙钛矿材料的合成 |
5.2.1 实验原料、仪器设备 |
5.2.2 测试与表征 |
5.2.3 (C_8H_(12)NO_2)_2PbBr_4合成 |
5.2.4 (C_8H_(12)NO_2)_2Pb_xMn_(1-x)Br_4合成 |
5.3 (C_8H_(12)NO_2)_2PbBr_4二维杂化钙钛矿材料性能研究 |
5.3.1 单晶结构解析 |
5.3.2 (C_8H_(12)NO_2)_2PbBr_4光学性能研究 |
5.3.3 (C_8H_(12)NO_2)_2PbBr_4稳定性研究 |
5.3.4 (C_8H_(12)NO_2)_2PbBr_4光谱调控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论文创新点 |
6.3 建议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无机卤化铅铯钙钛矿材料合成及其发光器件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LED器件与发光材料 |
1.2.1 白光LED器件 |
1.2.2 白光LED发光材料 |
1.2.2.1 发光材料的分类 |
1.2.2.2 发光材料的制备 |
1.3 钙钛矿材料 |
1.3.1 钙钛矿材料的晶体结构的介绍 |
1.3.2 钙钛矿的材料特性 |
1.3.3 钙钛矿材料的合成方法 |
1.3.4 无机钙钛矿纳米晶的研究现状 |
1.3.5 无机钙钛矿材料在发光器件的研究进展 |
1.4 本文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 本文研究内容 |
1.5.1 合成钙钛矿纳米晶材料的方法 |
1.5.2 制备钙钛矿LED的方法 |
1.5.3 实验方案 |
第2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药品 |
2.2 实验仪器 |
2.3 化学机械法实验参数的探究 |
2.4 化学机械法合成钙钛矿纳米材料 |
2.4.1 CsPbCl_3、CsPbBr_3、CsPbI_3纳米粒子的合成 |
2.4.2 CsPbCl_x Br_(3-x)、CsPbBrxI_(3-x)纳米粒子的合成 |
2.4.3 金属离子Mn掺杂CsPbCl_3的合成 |
第3章 卤素离子的掺杂 |
3.1 引言 |
3.2 结果与表征 |
3.2.1 化学添加剂油胺(OAm)对于钙钛矿材料的影响 |
3.2.2 CsPbCl_3、CsPbBr_3、CsPbI_3纳米粒子的表征 |
3.2.2.1 形貌的表征 |
3.2.2.2 结构的表征 |
3.2.3 CsPbCl_x Br_(3-x)、CsPbBrxI_(3-x)纳米粒子的表征 |
3.2.3.1 结构的表征 |
3.2.3.2 光学性能的表征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金属离子的掺杂 |
4.1 引言 |
4.2 掺杂离子的选择依据 |
4.2.1 容忍因子 |
4.2.2 八面体因子 |
4.3 结果与表征 |
4.3.1 金属离子Mn掺杂CsPbCl_3的表征 |
4.3.1.1 形貌的表征 |
4.3.1.2 结构性能的表征 |
4.3.1.3 光学性能的表征 |
4.3.1.4 稳定性能的表征 |
4.3.1.5 量子效率的表征 |
4.3.2 Mn掺杂CsPbCl_3的发光机理的解释 |
4.3.3 Mn掺杂CsPbCl_3的LED制备及性能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5.2.1 无机钙钛矿单晶的生长机理 |
5.2.2 无机钙钛矿单晶的制备 |
5.2.2.1 逆温结晶法制备无机钙钛矿单晶 |
5.2.2.2 反溶剂法制备无机钙钛矿单晶 |
5.2.2.3 逆温结晶法与反溶剂共同制备无机钙钛矿单晶 |
5.2.3 单晶生长结果的分析 |
5.2.4 单晶质量差的原因分析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基于光致聚合物材料的光学器件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聚合物光学器件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光致聚合物器件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光致聚合物全息衍射器件的研究进展 |
1.2.1.1 无掺杂型光致聚合物全息衍射器件研究 |
1.2.2.2 纳米颗粒掺杂型光致聚合物全息衍射光栅研究进展 |
1.2.2 光致聚合物光致发光器件研究 |
1.2.3 光致聚合物光学器件的商业发展 |
1.3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光致聚合物光栅器件与发光器件原理 |
2.1 光致聚合物光栅器件的基本原理 |
2.1.1 光致聚合反应动力学原理 |
2.1.2 光致聚合物全息记录原理 |
2.1.3 全息光栅的衍射光栅的记录与再现 |
2.1.4 光致聚合物衍射光栅性能评价体系 |
2.2 光致发光器件原理 |
2.2.1 器件制备工艺 |
2.2.2 光致发光器件发光原理 |
2.2.2.1 有腔光致发光器件原理 |
2.2.2.2 无腔光致发光器件原理 |
第3章 金属纳米颗粒掺杂型全息光栅器件研究 |
3.1 器件制备 |
3.1.1 银纳米颗粒的制备与表征 |
3.1.2 银纳米颗粒掺杂型全息衍射光栅器件的制备 |
3.2 器件掺杂浓度特性分析 |
3.3 器件的光化学反应机理 |
3.4 器件表征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量子点-光致聚合物光致发光器件研究 |
4.1 量子点-光致聚合物光致发光器件制备 |
4.2 聚合物结构表征 |
4.3 器件发射特性研究 |
4.3.1 吸收及荧光光谱 |
4.3.2 不同结构器件发射特性 |
4.3.3 不同量子点浓度器件出射特性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10)Cs4PbBr6钙钛矿纳米晶制备与发光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钙钛矿材料分类与发展现状 |
1.2.1 传统钙钛矿材料 |
1.2.2 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材料的研究发展 |
1.2.3 全无机钙钛矿材料的研究发展 |
1.3 钙钛矿光电功能材料制备方法 |
1.4 计算材料学理论及发展 |
1.4.1 第一性原理计算的基本原理 |
1.4.2 密度泛函理论 |
1.4.3 第一性原理计算步骤简介 |
1.5 研究背景与主要内容 |
1.6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7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研究路线及研究方法 |
2.1 研究思路 |
2.2 光致发光理论 |
2.2.1 发光材料组成 |
2.2.2 发光材料对于激发能的吸收 |
2.2.3 光致发光过程及机理 |
2.2.4 能带结构 |
2.3 能带计算硬件及软件简介 |
2.4 实验设计 |
2.4.1 实验主要试剂与仪器 |
2.4.2 样品制备 |
2.4.3 样品物相形貌测试设备原理 |
2.4.4 样品光学性能测试设备原理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Cs_4PbBr_6钙钛矿能带结构第一性原理计算 |
3.1 Cs_4PbBr_6钙钛矿建模与计算参数设置 |
3.1.1 模型构建与CASTAP计算理论 |
3.1.2 计算参数设置 |
3.2 计算结果分析 |
3.2.1 Cs_4PbBr_6钙钛矿材料第一性原理计算 |
3.2.2 引入水的Cs_4PbBr_6钙钛矿能带结构计算 |
3.2.3 引入羟基的Cs_4PbBr_6钙钛矿能带结构计算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Cs_4PbBr_6钙钛矿纳米晶制备与发光性能 |
4.1 Cs_4PbBr_6钙钛矿纳米晶的制备 |
4.2 Cs_4PbBr_6钙钛矿纳米晶的物相与发光性能 |
4.2.1 Cs_4PbBr_6钙钛矿纳米晶材料 |
4.2.2 引入羟基的Cs_4PbBr_6钙钛矿纳米晶材料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奖励 |
四、纳米发光材料的研究现状及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稀土掺杂NaLuF4/CuS复合材料温度传感与光热特性研究[D]. 佟嘉欣. 长春理工大学, 2021(02)
- [2]贵金属纳米微粒调控发光体性能的研究[D]. 王喆.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2)
- [3]Eu3+掺杂YVO4、LaF3和NaYF4发光材料的制备及其宽谱激发和发光性能的研究[D]. 黄建华. 南昌大学, 2020(02)
- [4]具有荧光指示功能PET纳米多孔和多级网状发光纤维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舒登坤. 天津工业大学, 2020(01)
- [5]耐高温高湿柔性透明木材基交流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张涛. 南京林业大学, 2020(01)
- [6]一维纳米长余辉材料的低温沉淀法合成与光学性能调控[D]. 窦晓静. 广东工业大学, 2020(06)
- [7]铅卤钙钛矿量子点复合发光材料构筑及稳定性提升研究[D]. 郝佳瑞. 中国地质大学, 2020(03)
- [8]无机卤化铅铯钙钛矿材料合成及其发光器件性能的研究[D]. 成佳宁.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9]基于光致聚合物材料的光学器件特性研究[D]. 菅佳玲. 北京工业大学, 2020(06)
- [10]Cs4PbBr6钙钛矿纳米晶制备与发光性能研究[D]. 王鑫.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