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代城市交通规划的弹性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刘羿伯[1](2021)在《跨文化视角下城市街区形态比较研究》文中提出
陈璐露[2](2021)在《城市设计中的城市图层系统研究》文中提出城市发展及环境变迁中显现出的大量城市问题,许多都是因为各个城市要素之间的关系组织不好,影响到城市的物质空间形态。梳理和整合城市要素以及各个要素和图层之间的关系,可以清晰地看出各个要素和图层对城市物质空间的影响。传统的城市设计理论侧重于研究外在的城市物质空间要素,而当代城市设计则增加了对于城市内在隐性的生态、文化、人文等要素的研究。同时大数据时代提供了大量的生态、环境、社会经济以及物质空间等数据信息。城市设计作为一门图示语言,应该将图形信息与数据信息相结合进行研究,本文主要构建了城市设计中的城市图层系统的研究体系与框架。本文首先提出“城市图层”及“城市图层系统”的概念,进而阐述城市图层和城市图层系统的特征及内容。本文认为城市图层可以被看作是城市设计的一种动态信息载体,是指城市设计涉及到的各种要素及关系的综合信息,通过叠加或交互等方法处理后形成的成果。研究发现,城市设计中的图层思想出现于“图底关系”理论时期。本文基于已有的城市设计理论和研究,分别从城市物质空间、生态景观和抽象空间3个视角,系统地梳理了城市设计理论与方法中图层思想的起源及发展脉络,为构建城市图层系统提供理论基础。许多影响城市设计发展的认知观中都存在着图层思维。本文从哲学认知观、科学认知观、学理认知观中提取与城市图层系统认知相关的内容,将现象学、符号学与语言学、地理学、地图学、分形学、系统学、城乡规划学、空间美学、建筑类型学中对城市图层系统的理论和技术应用方面具有指导意义的思想和内容进行梳理。本文从理论认知、方法认知、应用认知3个方面构建了城市设计中的城市图层系统认知体系,以此来进行城市图层系统的研究。城市图层系统具有多维度、半透明性和复杂关系等特征,依据这些特征可以厘定城市设计中与城市图层相关的概念,以及城市图层在城市设计中的作用于角色。本文尝试通过建立城市设计中的城市图层系统来梳理、整合与城市设计相关的城市要素,并通过城市图层的叠加,分析城市要素如何影响城市的空间形态。基于城市图层系统的理论体系和技术方法体系,本文分别从2个逻辑路径,自下而上、自下而上构建实践应用体系。首先,本文根据城市设计的不同时期逻辑——城市选址时期、建城营造时期、城市空间使用时期,来分析城市图层的形成。同时,本文自上而下地从城市设计相关理论与政策入手,将相关的导控要素整合成相应的城市图层。进而,从物质空间、生态空间、抽象空间3个层面,整合图层系统内部的子系统、图层与要素。城市设计是一门可以被量化的学科。基于数字化信息与图示化信息的结合,可以通过不同类型、层级的图层对城市设计进行研究和控制。目前已有的图解技术、Mapping技术、叠图技术、城市空间的量化分析和大数据分析等城市设计研究方法中是与城市图层系统构建密切相关的。对这些方法中与图层相关的研究进行梳理,将相关研究方法与城市图层系统构建的技术路径相结合,共同搭建城市设计中城市图层系统研究的技术框架。本文从各级各类城市设计编制、用途管制和规划许可、工作方法与成果形式3个方面,将城市图层系统的研究与国土空间规划中城市设计的应用体系相结合,构建城市图层系统的实践应用路径,用以指导城市设计的实施。本文通过对城市设计中城市图层系统的相关内容、图层及要素等进行初步的模型搭建,以及对城市图层系统与城市设计管控体系的衔接,来完善城市图层系统的实践应用。
李童[3](2021)在《后疫情时代背景下农贸批发市场空间改造设计研究 ——以青岛市抚顺路蔬菜副食品批发市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2020年新冠疫情来势汹汹,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习惯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中包括农贸批发市场,人们意识到公共卫生与食材安全的重要性。在我国防控常态化的后疫情时期,多次于农贸批发市场出现的新冠疫情集聚性感染体现出农贸批发市场改造的必要。青岛作为快速发展的新一线城市,将其作为案例的研究选择地,使研究成果具有较强的参考性和实践意义。本文以青岛市抚顺路蔬菜副食品批发市场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农贸批发市场溯源,总结其类别与规模形制特点,通过优秀案例经验借鉴与启发分析疫情背景下农贸批发市场存在的普遍问题和改造必要性;其次引入理论构建普适性农贸批发市场改造策略,将研究对象置入后疫情时代背景下,从建筑环境、人群心理因素和行为模式以及弹性空间的角度,结合文献研究、案例研究、实地调研、问卷调查、访问以及归纳总结等研究方法,对研究样本市场的内外环境现状、空间布局、商业业态、人群使用情况等信息进行总结分析,多角度解读当下市场空间的韧性需求,思考疫情带来的影响,并提出改变传统老旧市场模式的弹性发展模式,融入智慧理念提升市场业态质量,挖掘潜在社会价值,提出针对抚顺路蔬菜副食品批发市场的改造设计发展策略。通过研究发现市场现状用地紧张、功能业态老旧,市场各类流线相互交叉且物理环境品质较差,不能满足各类使用者在疫情常态化的今天发生转变的对市场使用的新需求,成为城市痛点问题。通过改造方案,营造半开放市场,改善市场功能业态、秩序化场地交通流线、提升市场环境品质,以及提高市场空间使用弹性,增强空间韧性,满足使用者在后疫情时代对公共空间安全性的需求。研究得出既能在平疫结合生活模式下满足使用者需求,又能保持农贸批发市场在城市中空间活力的传统农贸批发市场改造设计。以期补充完善目前对于后疫情时代农贸批发市场建筑改造研究的理论,以及为我国农贸批发市场建筑的发展做出有益尝试,尤其是为青岛地区同类批发市场的建设提供参考。
白同舟[4](2021)在《交通与城市互动机制下的轨道交通价格优化研究 ——以北京城市轨道交通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进入大规模发展阶段,轨道交通已逐渐成为大城市交通系统中的主体和骨干。随着轨道交通规模的持续增长,巨大的建设及运营成本使城市财政承压,但与此同时轨道交通运行效能并未充分发挥,与城市空间发展和土地利用也存在脱节,轨道交通的投入产出效率亟待改善。城市政府作为城市公共政策制定的主体,其管理模式及重心近年来正逐渐由单纯依靠行政手段,转向依靠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综合施策,经济政策将成为未来政府治理的重要方式,其中价格杠杆是调控运输服务市场供需关系的一种有效手段。北京市于2014实施的票制票价改革,为实施更加灵活的价格机制提供条件,此后尽管已连续数年达到调价启动条件但并未实施,表明轨道交通价格制定涉及因素复杂,仍有待深入研究。交通是城市的基本功能之一,二者存在密切的协同互动关系。轨道交通所面临的问题根源在于城市活动所产生的出行需求与轨道交通供给资源之间存在错配,在供给水平相对稳定的前提下,从需求侧着手通过制定差异化价格策略进行精细化需求管理,促进供需适配,是解决当前问题的有效途径。本文研究内容包括:(1)基于交通与城市互动机制,分析轨道交通价格在其中的作用以及在政府规制定价影响下的局限性。(2)从空间、时间和群体等多个维度分析轨道交通客流特征的差异性,并依据客流量、出行距离和时耗等指标进行轨道交通需求聚类分析,识别细分市场需求成分。针对各细分需求测算价格弹性,分析价格弹性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及空间集聚特征,全面认识轨道交通差异化需求特征。(3)在交通-城市互动机制框架下,从短期和长期影响视角分别分析轨道交通价格对交通方式选择行为和居住/就业地选择行为的影响,为轨道交通客流的价格弹性寻求行为机理解释。(4)以提升交通系统供给与城市出行需求匹配程度为目标,建立轨道交通供给时空资源利用效率模型、基于价格弹性的细分需求调控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基于供需适配的城市轨道交通价格多目标规划模型,从政府、企业、出行者三方面提出将轨道交通线网交通供需比、轨道交通客流网络均衡度、轨道交通日均票款总收入(运营成本不变前提下)和平均单次出行费用作为目标函数,进行轨道交通价格优化。(5)以北京市为例,从空间、时间和群体等多维度针对细分需求测算最优价格方案,并综合对比不同维度价格优化方案的优缺点。本研究在理论方法上从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视角明确了政府在交通-城市协同机制和价格政策制定中主体定位和利益诉求,建立了基于空间、时间和群体多维度市场需求细分、客流特征分析与差异化价格政策分析框架,分析了轨道交通价格弹性的短期和长期微观层面行为机理,在运输经济政策研究中拓展了空间视角研究方法,可为交通运输服务价格优化研究提供参考。在实践层面可以为城市政府从空间、时间和群体维度有针对性地开展多元化、差异化价格政策改革实践提供参考。论文研究的主要结论包括:(1)轨道交通价格通过影响运营企业票款收入,进而影响企业运营收支以及政府财政收支,但受公益性属性和补贴机制影响,运营企业对价格变化并不敏感,而政府作为定价主体,从财政收支和社会公平等角度出发对轨道交通价格变化更敏感,需要采取审慎的定价方式。(2)轨道交通客流特征在空间、时间和群体维度均存在显着差异;群体维度出行需求价格弹性高于时间维度,高于空间维度,工作日价格弹性小于月度日均价格弹性,小于休息日价格弹性。空间维度OD层面客流价格弹性与出行时耗、距离、费用、出行次数(客流量)、出行总周转量等因素存在显着的负相关关系,且与客流成分因素(各时间分组比例、各群体分组比例)紧密相关;相比之下,空间维度站点层面、时间维度、群体维度客流价格弹性与上述因素相关性较弱。轨道站点价格弹性系数具有显着的空间集聚特征,并且工作日空间集聚特征大于休息日。(3)在空间、时间、群体维度针对细分需求成分实施差异化价格策略,可以有效提高轨道交通系统供给时空资源的总体利用效率(交通供需比)和均衡度,同时显着提升轨道运营企业收入,增强可持续经营能力,但也意味着出行者的单次出行成本将会增加;基于不同维度的差异化定价效果存在差异,空间维度对轨道供给时空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均衡度效果不显着,时间、群体维度下总体利用效率会降低。如维持现状价格总体水平不变并实施细分需求差异化定价,仍然可以起到提升轨道交通系统供给资源利用效率和企业可持续经营能力的效果;并且相比于价格总体水平不设限的情况,政府、企业和出行者多目标同步优化的效果更好。
杜煜[5](2021)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视角下寒地地铁站域空间设计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在可持续观念的引导下,建设“脱离汽车依赖型社会”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地铁作为实现绿色出行的有力保障而得到繁荣建设。地铁站域空间作为新型的复合型城市空间,是连接地铁与城市的重要纽带。同时,健康意识的提升和相关政策法规的重视,都彰显了我国地铁站域空间巨大的发展潜力。由于冬季室外活动受限等因素,寒地城市对地铁站域空间发展的需求更为强烈,且具有其特殊性。然而,目前我国寒地地铁站域空间设计尚处于模仿和移植非寒地建设经验阶段,缺乏成熟的体系和有针对性的策略。作为多重受限又亟待完善的复杂开放性城市空间,寒地地铁站域空间迫切需要与之契合的解决方案,使其适应复杂城市关系中的多重语境,从而为寒地城市居民提供优质的复合型城市空间。因此,本文尝试引入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从新的视角审视寒地地铁站域空间,探索科学的设计方向,并提出有指导意义的设计策略。首先,本研究在对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进行解析的基础上,提取了以适应性主体为核心的复杂认识、共同演化、多重适应的理论思想,而后通过分析寒地地铁站域空间与适应性主体之间的关联,在解析系统构成要素、揭示主体适应内核的基础上,辨析空间复杂性与系统复杂性,构建了以寒地地铁站域空间为适应性主体的复杂适应系统优化模式。其次,以理论思想和系统解构为依据,将寒地地铁站域空间作为适应性主体代入核心思想,一方面,通过多源信息收集并采用Power BI可视化方法和GIS分析相结合的手段,对寒地地铁站域空间及其所在系统进行复杂认识;另一方面,利用AIPA方法对寒地地铁站域空间与系统共同演化的机制和目标进行剖析;再者,借助SEM方法对寒地地铁站域空间的内外多重适应作用与演化目标之间的影响关系进行分析。从而建立起涉及内外适应两个维度,包含内部自身要素、外部城市主体、外部生存环境三个层面的系统存量优化逻辑,建构了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视角下的寒地地铁站域空间设计框架。进而,在设计框架的指导下研究三个层面的设计问题,提出设计策略:在协调内部自身要素层面,以优化系统存量储存效果为目标,基于词频统计架构寒地地铁站域空间BME集群,利用网络分析推定区域调度规则、利用动线跟踪推定路径疏导规则、利用节点调研推定起讫组织规则,并在其基础上,从区域集群、路径集群、起讫集群三方面提出寒地地铁站域空间的整合策略;在关联外部城市主体层面,以提高系统存量流入概率为目标,针对不同交互对象的主体特征,利用空间格局分析挖掘域城耦合模式、利用簇团集聚关系挖掘域间共享模式、利用结构方程模型挖掘域民联动模式,并在其基础上,从域城交互、域间交互、域民交互三方面提出寒地地铁站域空间的协同策略;在趋避外部生存环境层面,以降低系统存量流出损耗为目标,通过识别站域空间主体与生存环境的交互维度,利用气候影响评价挖掘原生调节模式、利用感知情况评价挖掘场域支援模式、利用综合表现评价挖掘变迁协创模式,并在其基础上,从原生维度、场域维度、变迁维度三方面提出寒地地铁站域空间的响应策略。本研究取得的创造性成果包括:(1)引入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提出了寒地地铁站域空间作为适应性主体的适应内核,构建了寒地地铁站域复杂适应系统优化模式;(2)运用AIPA与SEM方法,建构了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视角下的寒地地铁站域空间设计框架;(3)推定了寒地地铁站域空间内部三种BME集群的自我适应规则,提出了协调自身要素的整合策略;(4)挖掘了寒地地铁站域空间与外部两类适应对象的交互适应模式,提出了关联城市主体的协同策略和趋避生存环境的响应策略。本研究为寒地地铁站域空间设计提供了有益的理论补充,完善了寒地人居环境设计理论体系。本研究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视角下提出的研究思路与方法,为解决城市空间设计问题提供了新的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框架,对于相似的设计研究类课题具有借鉴意义。本研究提出的寒地地铁站域空间设计策略体系为寒地城市地铁周边地区的开发与建设活动提供依据和指导,从而有利于改善寒地出行环境,进而激发寒地城市活力、有助于寒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黎淑翎[6](2020)在《《1961纽约市区划决议案》的规制尺度及其技术工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我国控制性详细规划逾三十年的法制化进程中,关于控规对城市发展的适应性、控规的地位和角色、控规的管控技术等问题的探讨和反思从未停歇。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构建中,在促进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下,在增量规划向存量规划转型的背景下,我国规划管理和开发控制的管控技术面临新的挑战,如何提高它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和权威性是一项重要的议题。美国的区划实践已经超过一个世纪,其管控技术在全球不同制度和发展背景的地区得到推广,可见其适应力和有效性。我国控规的管控技术和指标体系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美国区划,同时又依据本土化的认知和创新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技术工具。从对控规管控技术的分析中可以发现,区划中部分关键指标或未引入控规,或在我国的相关研究中被误读,或在控规中执行不同的控制功能,这些差异往往对指标的管控效果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重新全面探究和审视区划的管控工具和技术逻辑,对完善控规管控技术有较大的指导意义。区划是美国地方政府普遍执行的开发控制制度,具有丰富的多元性。作为美国第一个实施综合区划的城市,纽约市城市空间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以及纽约发展的成就足以证明其区划技术的有效性和适应性。《1961纽约市区划决议案》是纽约区划的重要转折和现行区划的基础,引入了“一张图”的综合分区体系,综合修订了法规文本结构,创新使用了容积率、开敞空间率、用途组、奖励区划等技术工具,对研究现代区划管控技术工具和逻辑具有较高的价值。本文运用历史、文献和比较的研究方法,以全文翻译《1961纽约市区划决议案》为基础,分析《1961纽约市区划决议案》的规制尺度和技术工具,辨析指标和规则的含义,全面审视和探究纽约区划控制的技术逻辑,理解其管控理念、原则和目标、规制尺度、管控指标和规则之间的关联性,探索指标的赋值逻辑,挖掘区划管控技术的原理,结合我国规划管控技术的问题,以期超越“简单模仿”、超越制度的差异而为完善我国规划管控技术提供具有适应性的创新建议。论文主体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1961纽约市区划决议案》的形成历史、特点、立法目的、管控范畴、规制尺度、分区体系和文本结构,为分析和理解该法的技术工具提供背景、框架和理念的基础资料;同时通过阐明法规形成的背景及其技术工具创新所应对的发展需求,论述研究《1961纽约市区划决议案》的管控技术具有现实意义。第二部分包括论文的第三章至第六章,分别分析《1961纽约市区划决议案》四项基本的管控内容:用途、体位(bulk)、标牌、停车。每一章的论述遵循基本的结构:阐明该项管控内容的目标或理念变迁;分析管控框架和规制尺度;解释具体技术工具中指标和规则的含义;探讨管控的技术逻辑,包括“目标—规制尺度—指标和规则”的关系、各项技术工具(指标和规则)之间的关联性以及指标的赋值逻辑;结合我国相关管控实践的比较研究,提出我国规划管理和开发控制存在的问题,并提供改善的建议和思路。第三部分为论文的第七章,以比较的视角分析了规制型开发控制体系的特点,阐明纽约区划的“自我实施”特征及由此决定的法规形式特点,解释《1961纽约市区划决议案》的实施与裁量机制,为完善我国控规的裁量机制提供借鉴经验。本文基于对一部完整的典型地方区划法规的多维度、系统性综合分析,探析了“一张图”综合区划中规划和管控目标、规制尺度、技术工具、指标体系和数值之间的关联性和传导机制,以比较的视角为我国完善规划管理和开发控制的技术工具提供完善建议。
杜海龙[7](2020)在《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人类文明进入生态文明,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载体也进入崭新阶段。伴随着世界城镇化发展,城市人口需求面临的挑战不断增加,绿色生态化成为全球城镇化发展趋势。中国的城镇化是一场引领全球的规模最大、速度飞快的城镇化,当前中国的城镇化已经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这项运动不仅决定着中国的历史进程,更深刻影响着21世纪人类的发展。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秩序迎来历史转折,全球治理体系正发生深刻变革,应对气候变化成为全球首要挑战之一,绿色生态城市成为全球城镇化发展的理想目标。建立绿色生态城市的标准体系,为全球城市绿色生态化发展提供中国范式和标准引领,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事关人类共同命运。本文系统梳理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相关概念,辨析了绿色生态城市的内涵,论述了绿色生态城市的基本特征,完善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理论体系,并初步构建了“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基于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设计了ESMF比较矩阵,依托矩阵对英国、美国、德国、日本及中国的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开展了全面系统化的比较,寻求借鉴与启示。通过总结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结合我国城市发展新变化、新城新区新需求、城市更新领域等多方面的新挑战,明确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方向。在完善理论工具、全面比较借鉴和充分发掘问题三项基础工作之后,集合生态学、城市学和系统学的工具模型建立了绿色生态城区“钻石”评价模型,对我国现有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在价值导向、体系结构、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四方面进行了优化,并通过典型案例验证了相关评价模型和评价体系优化的适用性。全文共七章,内容介绍如下:第一章:结合人类文明发展,中国及全球城镇化发展阶段,当今世界格局巨变等现实需求,论述了开展绿色生态城市标准体系建设的必要性。综述了国内外绿色生态城市及其评价标准的研究现状,明确了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技术路线。第二章:对绿色生态城市相关概念进行梳理,就绿色生态城市的内涵与基本特征进行辨析,论述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理论基础,应用系统工程的方法论从目标准则、结构组织、运行机制三个维度构建了“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第三章:在“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的基础上,从层次分析出发设计构造了ESMF比较矩阵,从宏观环境、评价体系、机制保障和模式特征四个维度对英国BREEAM Communities,美国LEED-ND、LEED-Cities and Communities,德国DGNB UD,日本CASBEE UD、CASBEE Cities,中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GBT51255-2017展开全面系统化对比,通过比较研究寻求启示与借鉴,用于指导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第四章:全面总结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结合我国城市发展的主体、模式和逻辑变化的时代背景,深入剖析我国新城新区建设和城市更新领域对绿色生态城区发展提出的新挑战,以问题和挑战为导向明确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方向。第五章:提出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原则和优化目标,建立了绿色生态城区“钻石”评价模型。在现有国家评价体系基础上,补充完善了“城区治理”、“生活质量”、“创新智能”和“过程管理”四方面评价内容;在评价方法上细化城区类别与指标权重;在评价结果的表达上,提供了直观的得分罗盘图、钻石模型雷达图。第六章:以中新天津生态城等城区为实例,验证以上评价内容的补充完善、评价方法的优化提升和“钻石”评价模型的适用性。第七章:总结了本文的主要工作,并展望绿色生态城区建设及评价标准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陈纵[8](2020)在《“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研究》文中提出大学校园是大学生学习、科研、生活、交流的主要场所,它集中体现校园文化、社会发展的前沿特征,对社会发展、文化进步、科技创新有着重要的作用。经历了中国从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转型,经历了建国后苏联模式的探索和文革时期的发展停滞,再到改革开放后的自由发展以及进入21世纪后的新校区建设井喷,中国的大学校园建设,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尤其是近20年,当代中国大学以有目共睹的速度高速发展,极大地扩大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培养容纳能力。但是近年来,遍地开花的大学城模式,高度扩张的大学校园,也产生了诸多新的问题,日益紧张的城市用地,逐渐压缩的城市空间,抑制着校园空间的对外膨胀,对校园建设既有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建设高潮的逐渐冷静,大学校园的发展进入了以更新为主的新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华南理工建筑设计研究院在何镜堂院士的领导下,实践了一大批国内优秀的大学校园设计,随着实践的深入,何镜堂院士也逐渐形成并发展了名为“两观三性”的建筑与规划设计理论,创造性的把“文化性”、“地域性”、“时代性”理论统一在“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的理论框架之中。本论文针对我国当代大学校园的新阶段,以“两观三性”理论为视角,立足当代,形成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大学校园规划与建筑更新、改造设计策略体系,旨在为我国大学校园的更新、发展提供有益的指导。论文的主要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问题,由第一章绪论和第二章组成,先介绍了论文的背景、对象、目的和意义,然后通过分析我国当代大学校园发展的现状,比较国内外优秀校园更新发展案例,发现我国大学校园发展的主要矛盾,理论结合实践,提出当代我国大学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的现实目标与原则。第二部分引入理论,由第三章构成。通过对“两观三性”理论及其实践的解读,分析并阐述其理论基础和实践支撑。并基于“两观三性”建筑与规划理论构建校区规划激活、空间更新唤醒、建筑改造更新三个层次设计目标与策略框架体系。第三部分分析问题与理论运用,以“两观三性”规划与建筑理论为基础,结合国内外大学规划与建筑更新实践案例,从两个不同层面逐层分析探索适合当代中国大学校园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第4章分为三个部分,分析当代大学校园规划层级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其中第一部分以城市区域为背景分析当代大学校园与城市联动,面向“校园—城市”整体发展构建校园规划更新、改造设计策略,通过既有校园空间规划的工作与城市整体协调,统筹规划、更新升级,促进校园与城市环境整体融合、动态提升;第二部分,面向大学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工作机制,并为了校园的可持续生长,搭建不断优化演进的校园交通系统,以及满足校园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低碳环境系统。第三部分以校园组团级别空间为切入点,通过公共空间的改造与景观空间的更新,唤醒校园空间特色和的生态内核,搭建当代大学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策略中向上承接校园服务城市的职能、向下指导建筑单体更新的策略桥梁,形成设计策略从规划层级到建筑层级的转换过渡。第5章以“两观三性”为视角,以“整体观”为基石,构建校园建筑层级的更新改造的基础——校园建筑历史价值和功能价值的整体统一。以“可持续发展观”为视角,构建校园既有建筑更新、改造的可持续改造程序。深入研究、综合运用大学校园内建筑单体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以“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为切入点,通过传承建筑历史价值、功能空间转换、建筑性能提升,创造体现校园地域文脉、满足当代教学科研需求的校园建筑空间。从而实现校园建筑层面“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和“整体观、可持续发展观”的和谐统一。第四部分为第6章,策略实践,展望未来更新发展趋势。结合笔者所在工作室相关大学校园规划与建筑更新改造设计实践,综合验证前部分提出的分级设计策略,进一步说明“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策略在实际工程中的运用与探索。最后为结论部分,总结了本文以“两观三性”建筑思想理论为视角,并以此为框架发展出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的创新点,以及待完善之处。通过校园规划—建筑的逐级更新,整合不同层级的空间建构,建立适应当代大学教育和科研发展趋势的校园空间更新设计策略,为解决现有校园的现实问题提供参考依据,也为未来校园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张帆[9](2020)在《区域建筑的关联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代城市经历几十年的快速发展变迁,呈现出与传统城市差异化的语境。城市格局的离散化打破了单一结构的内在整体性,多中心的发展使不同的城市肌理异质并存;城市运行的动态化减弱了建筑作为城市物质性主体的地位,建筑需要从城市系统的终端转变为城市流动体系一部分;城市建筑的拼贴化反映了消费社会中对于建筑视觉表达的欲望,各自为政的布景式建筑进一步消解了城市作为连续公共空间的价值。既有的本体性建筑观念难以满足当代城市在多元、开放和交互属性上的需求,建筑理论从本体自主性向区域关联性的转型成为必然的趋势。本文是对建筑的区域关联性理论进行的系统性梳理和建构。首先,在比较既有知识体系中各种“区域”概念的基础上,将本文的“区域”界定为与特定的设计对象产生空间形态关联的宏观城市结构,具有尺度转换性、结构抽象性、边界动态性的特征。区域关联性的研究从挖掘上位结构中的要素、制约和需求出发,确立设计对象在整体中的位置,引导建筑内部自主性体系与外部社会现实的交互作用。继而,从结构主义、自组织和互文性三种当代关联理论出发,解析建筑呈现“关联性转向”背后的理论动力。以此为基础,将区域与建筑的关联操作机制抽象为一种方法论原型,其设计流程概括为“视域放大”、“结构优先”和“内外协同”三个基本阶段,推动城市从“离散性个体”向“关联性整体”的转化。在概念界定与理论解析的前提下,本文对区域观念的历史脉络进行溯源。从聚落、文脉和地域三个方面批判性地阐释其中呈现的区域观念演变,揭示了从直觉到自觉的意识发展过程。将历史上的区域观念总结为体现朴素环境意识的自然主义谱系、体现怀旧历史图景的历史主义谱系和批判性场所实践的地域主义谱系三个平行脉络,并论述了上述谱系和当代区域关联谱系的联系与差异,将其作为当代区域关联的理论参照。本文的核心章节以区域关联为目标,以建筑形态学和城市形态学相关分析方法为工具,基于结构主义、自组织和互文性三种关联理论的影响,揭示从区域解读到区域设计的操作机制,提出了区域与建筑的三类关联态,九种关联模式和二十多个关联策略群,以及在此框架下继续细分的若干关联手法。首先,建立基于结构主义理论的系统性关联态。以“先在性结构”为对象,强调建筑对于城市结构的延续和建构作用。通过提出“肌理协同”、“巨构介入”和“网络演进”的关联模式,从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个向度探讨城市深层结构层面的系统性连接,建筑设计以形成和区域间的预设结构整合为目标;其次,建立基于自组织理论的自发性关联态,以“生成性结构”为对象,强调从内部性逻辑中生成区域关联系统。通过提出“集群塑造”、“分形连接”和“地表生长”的关联模式,建立局部之间的连接关系,使系统相应地显示出整体的协同,自发形成开放的集群、层级的分形或地表的连接;最后,建立了基于互文性理论的对话性关联态,以“个体和结构”的关系为研究对象,强调内部性与外部性之间的交互。通过提出“形态应变”、“空间衔接”和“功能拓展”的关联模式,分别从形态层面接受外部压力转化为应变的动力,从空间层面主动衔接或修复区域空间的要素,从功能层面通过内部功能程序的重构容纳城市功能,引发空间事件,回应区域制约。基于以上若干关联模式和策略的建构,形成不同背景下适用性的区域建筑关联方法。通过外部条件的介入,拓展建筑自主化的内部体系,建立和区域的多层级连接,在当代多元的建筑理论与实践中梳理出“区域-建筑”互动作用的理论谱系。
李佳[10](2020)在《基于行动规划的我国大型传统工业区转型规划 ——以南京梅钢片区为例》文中认为建国之初,为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加快我国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国家对对钢铁、煤炭等矿产资源进行了大规模开发,从而使得许多城市产生了大量的工业区。但随着我国许多城市进入后工业化时期,作为曾经为国家城市建设做出巨大贡献的工业区,对新时期的城市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经济、生态和环境等问题,因此,许多大城市如北京、上海、深圳、武汉、南京等纷纷开始对大型工业区进行了转型、更新和淘汰。相较于城市中其他用地的更新设计,在延续了多年的“自给自足”的大型传统工业区,具有尺度大、复杂性高、未来更新中充满不确定性的特征,因此,面对如此大尺度的用地转型,传统的静态蓝图式规划体系显得无能为力,迫切需要探索新的规划策略以应对未来更新中的不确定性。针对大型传统工业区转型所面临的复杂的场地条件和各种未知的不确定性问题,引入“行动规划”作为转型开发的理论指导,通过行动规划的科学指引,激发大型传统工业区可能的开发潜力,同时通过科学的功能策划与弹性的用地规划,使片区形成一个弹性功能网络,可以随时应对发展中的不确定,及时做出调整,从而指导大型传统工业区有序更新。本设计共六章,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对于本次规划设计的研究性内容,第二部分为概念规划内容。第一章,首先提出大型传统工业区转型的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由此对大型传统工业区的概念进行解读和综述,提出研究方法和框架;第二章揭示了大型传统工业区更新特点与面临挑战;第三章讨论将“行动规划”理论在引入大型传统工业区规划中,并构架相应规划框架(第三章)。在此基础上,规划设计部分(四五章)依托前期的研究基础,对梅钢片区概况进行分析,针对地区发展现状评价,综合分析地区发展瓶颈和发展诉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打造传统工业转型升级、创新再造的活力之城,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的文化之城,滨江环境修复的生态之城的目标,然后通过对行动规划的动态框架建构,详细阐述“策划-弹性空间规划-分阶段行动计划”在大型传统工业区转型中的具体内容,以探讨行动规划理论在大型传统工业区转型规划中的应用。本文正文共约40 242字,图表75幅。
二、现代城市交通规划的弹性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现代城市交通规划的弹性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2)城市设计中的城市图层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设计是一种图示化与数据化结合的语言 |
1.1.2 当代城市设计研究需要整合性的理论支撑 |
1.1.3 城市各个要素间的关系组织问题产生城市矛盾 |
1.1.4 城市设计已经出现图层思想与技术方法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国内外文献综述简析 |
1.4 城市图层概念释义 |
1.4.1 图层及图层思想 |
1.4.2 城市图层与城市图层系统 |
1.4.3 城市图层相关概念厘定 |
1.5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框架 |
第2章 研究基础 |
2.1 城市生态空间理论中的图层研究 |
2.1.1 地图叠加及景观设计学 |
2.1.2 城市主题地图及数字化城市设计 |
2.1.3 城市生态空间理论中的图层思想总结 |
2.2 城市物质空间理论中的图层研究 |
2.2.1 城市结构及空间分层 |
2.2.2 城市空间及要素图解 |
2.2.3 城市物质空间理论中的图层思想总结 |
2.3 城市抽象空间理论中的图层研究 |
2.3.1 心理认知 |
2.3.2 社会空间 |
2.3.3 历史文脉 |
2.3.4 城市抽象空间理论中的图层思想总结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城市图层系统的认知辨识与框架 |
3.1 哲学认知下的城市图层辨识 |
3.1.1 现象学下的图层思维 |
3.1.2 符号学与语言学下的图层思维 |
3.2 科学认知下的城市图层辨识 |
3.2.1 地理学下的图层思维 |
3.2.2 地图学下的图层思维 |
3.2.3 分形学下的图层思维 |
3.2.4 系统学下的图层思维 |
3.3 学理认知下的城市图层辨识 |
3.3.1 城乡规划学下的图层思维 |
3.3.2 空间美学下的图层思维 |
3.3.3 建筑类型学下的图层思维 |
3.4 城市图层系统的认知框架 |
3.4.1 城市图层系统的理论认知 |
3.4.2 城市图层系统的方法认知 |
3.4.3 城市图层系统的应用认知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城市设计中城市图层系统的理论体系 |
4.1 城市设计中的图层思想起源 |
4.1.1 图底关系的产生 |
4.1.2 图底关系的再思考 |
4.2 城市图层系统的特征 |
4.2.1 多维度的城市图层系统 |
4.2.2 半透明性的城市图层系统 |
4.2.3 复杂关系的城市图层系统 |
4.3 城市图层及要素的生成逻辑 |
4.3.1 城市设计中城市图层的形成 |
4.3.2 城市图层系统中的导控要素整合 |
4.4 城市图层系统的构成 |
4.4.1 城市生态空间图层系统 |
4.4.2 城市物质空间图层系统 |
4.4.3 城市抽象空间图层系统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城市设计中城市图层系统的技术方法体系 |
5.1 城市设计中图层相关的技术方法 |
5.1.1 城市图层系统的图示化技术方法 |
5.1.2 城市图层系统的信息化处理方法 |
5.2 城市设计中城市空间的抽象化和要素化 |
5.2.1 抽象逻辑思维的介入 |
5.2.2 城市设计中抽象空间的解构 |
5.2.3 城市设计要素的筛选和隔离 |
5.3 城市设计中城市图层内信息的梳理与表达 |
5.3.1 图层框架的梳理 |
5.3.2 要素信息的收集 |
5.3.3 图层要素信息的表达 |
5.4 城市设计中城市图层系统内的动态交互与叠加 |
5.4.1 图层内的厚度化信息处理 |
5.4.2 图层间的动态关系交互 |
5.5 城市设计中城市图层系统的技术框架整合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城市设计中城市图层系统的应用路径 |
6.1 各级各类城市设计编制中的应用 |
6.1.1 总体规划城市设计中的应用 |
6.1.2 详细规划城市设计中的应用 |
6.1.3 专项规划城市设计中的应用 |
6.2 城市设计用途管制和规划许可中的应用 |
6.2.1 用途管制引导中的应用 |
6.2.2 特殊地块精细化研究中的应用 |
6.2.3 在规划许可中的强化应用 |
6.3 城市设计工作方法与成果形式中的应用 |
6.3.1 工作方法中的应用 |
6.3.2 编制成果中的表达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后疫情时代背景下农贸批发市场空间改造设计研究 ——以青岛市抚顺路蔬菜副食品批发市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时代背景——后疫情时代背景下农贸批发市场改造新要求 |
1.1.2 政策背景——政府政策支持农贸批发市场建设 |
1.1.3 社会背景——智慧城市与智慧农贸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后疫情时代 |
1.2.2 农贸批发市场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况 |
1.4.1 批发市场相关研究综述 |
1.4.2 建筑领域疫情相关研究综述 |
1.5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框架 |
第2章 批发市场发展溯源及空间特性分析 |
2.1 我国批发市场发展与作用概况 |
2.1.1 我国批发市场的起源与发展 |
2.1.2 批发市场分类与相似概念区分 |
2.1.3 农贸批发市场在城市中发挥的作用 |
2.2 批发市场建筑空间布局组织结构演进分析 |
2.2.1 以“街”为市 |
2.2.2 以“市”为场 |
2.2.3 以“城”为体 |
2.2.4 以“组”为区 |
2.3 农贸批发市场相关案例研究 |
2.3.1 批发市场总体设计类案例 |
2.3.2 农贸市场单体设计类案例 |
2.3.3 弹性使用市场设计类案例 |
2.3.4 既有案例经验借鉴总结 |
2.4 后疫情时代对农贸批发市场的影响 |
2.4.1 疫情影响下当前农贸批发市场存在的问题 |
2.4.2 后疫情时代农贸批发市场空间改造必要性 |
2.4.3 农贸市场防疫空间改造需求 |
2.5 本章总结 |
第3章 后疫情时代背景下批发市场空间规划布局与优化更新策略探索 |
3.1 相关基础理论的引入与启示 |
3.1.1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3.1.2 环境行为学理论 |
3.1.3 韧性城市理论 |
3.2 基于理论基础的农贸批发市场空间改造体系构建 |
3.2.1 农贸批发市场空间和相关理论的关联性分析 |
3.2.2 基于疫情常态化背景的农贸批发市场空间改造转变 |
3.2.3 农贸批发市场空间改造要素与作用机制构建 |
3.3 后疫情时代的农贸批发市场空间改造普适性策略研究 |
3.3.1 功能空间改造策略——提升与整合 |
3.3.2 交通流线组织改造策略——秩序性的多流线模式 |
3.3.3 建筑外部空间环境改造策略——环境改善与开放布局 |
3.3.4 弹性化空间设计改造策略——时空边界弹性加强场所韧性 |
3.3.5 经营模式营造策略——升级转型打造智慧空间 |
3.4 疫情背景下的农批市场空间改造实践路径 |
3.5 本章总结 |
第4章 抚顺路蔬菜副食品批发市场现状建筑空间特征分析 |
4.1 抚顺路蔬菜副食品批发市场区域背景概况 |
4.1.1 宏观区域现状 |
4.1.2 中观区域现状 |
4.1.3 微观区域现状 |
4.2 抚顺路蔬菜副食品批发市场现状基本特点 |
4.2.1 市场基础信息 |
4.2.2 市场营业时间 |
4.2.3 市场人流分析与人群结构 |
4.2.4 抚顺路蔬菜副食品批发市场SWOT分析 |
4.3 抚顺路蔬菜副食品批发市场建筑空间现状 |
4.3.1 建筑外部空间现状及问题 |
4.3.2 建筑内部空间现状及问题 |
4.4 后疫情时代抚顺路蔬菜副食品批发市场改造空间需求解读 |
4.4.1 影响市场建筑改造的时代背景需求 |
4.4.2 建筑外部空间改造空间需求 |
4.4.3 建筑内部空间改造空间需求 |
4.5 本章总结 |
第5章 后疫情时代抚顺路蔬菜副食品批发市场建筑空间改造方案设计应用 |
5.1 抚顺路蔬菜副食品批发市场空间设计定位 |
5.1.1 “街市+公园式市场”综合定位 |
5.1.2 “地标性复合型市场”城市定位 |
5.1.3 “插入式市场”模式定位 |
5.2 抚顺路蔬菜副食品批发市场空间设计理念 |
5.2.1 链接社会价值加强场所定位 |
5.2.2 链接时代运用科技面对未来 |
5.2.3 链接各类人群按需改善提升 |
5.2.4 链接城市活力支撑城市更新 |
5.3 抚顺路蔬菜副食品批发市场弹性改造策略实践 |
5.3.1 结合场地重整空间模式 |
5.3.2 人群行为与空间形态 |
5.3.3 时空弹性化设计模式建构 |
5.3.4 环境防护与安全感营造 |
5.4 疫情影响下抚顺路蔬菜副食品批发市场建筑外部环境改造设计 |
5.4.1 场地出入口改造设计 |
5.4.2 场地流线调整改造设计 |
5.4.3 停车区域改造设计 |
5.4.4 外部景观绿化改造设计 |
5.5 疫情影响下抚顺路蔬菜副食品批发市场建筑内部空间改造设计 |
5.5.1 建筑功能布局改造设计 |
5.5.2 建筑交通流线改造设计 |
5.5.3 摊位档口与店铺改造设计 |
5.6 本章总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成果与价值 |
6.2 研究创新点 |
6.3 研究不足 |
6.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青岛市抚顺路市场使用人群消费体验调查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4)交通与城市互动机制下的轨道交通价格优化研究 ——以北京城市轨道交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2.1 问题的提出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3.1 总体研究思路 |
1.3.2 基本概念与研究范围 |
1.3.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1.4.1 研究逻辑框架 |
1.4.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2.2 轨道交通与城市协同互动发展研究 |
2.3 轨道交通需求特征与价格弹性研究 |
2.4 轨道交通定价策略与优化方法研究 |
2.5 既有文献评述 |
3 基于交通-城市互动机制的轨道交通价格优化要点 |
3.1 交通-城市互动机制与面临问题分析 |
3.1.1 交通与城市的互动机制分析 |
3.1.2 交通与城市互动面临问题与解决途径 |
3.2 轨道交通价格的调节作用与局限性 |
3.2.1 轨道交通市场价格调节作用的基本原理 |
3.2.2 轨道交通价格在交通-城市互动机制中的作用 |
3.2.3 轨道交通的公共属性与价格调节的局限性 |
3.3 轨道交通价格改革实践效果与优化思路要点 |
3.3.1 北京城市轨道交通票制票价改革实践效果分析 |
3.3.2 其他典型城市轨道交通价格策略特征分析 |
3.3.3 城市轨道交通价格策略的优化思路要点 |
3.4 本章小结 |
4 城市轨道交通需求异质性及价格弹性分析 |
4.1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特征异质性分析 |
4.1.1 客流特征的空间异质性 |
4.1.2 客流特征的时间异质性 |
4.1.3 客流特征的群体异质性 |
4.2 基于细分需求的城市轨道交通需求价格弹性分析 |
4.2.1 主要需求成分识别 |
4.2.2 需求特征的价格弹性分析 |
4.2.3 价格弹性影响因素相关性分析 |
4.2.4 价格弹性的空间特征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轨道交通需求价格弹性的行为机理分析 |
5.1 轨道交通价格对交通方式选择行为的影响 |
5.1.1 影响机理分析 |
5.1.2 实证分析:以北京市为例 |
5.2 轨道交通价格对居住/就业地选择行为的影响 |
5.2.1 影响机理分析 |
5.2.2 实证分析:以北京市为例 |
5.3 本章小结 |
6 基于供需适配的轨道交通价格优化模型构建 |
6.1 轨道交通系统供给时空资源利用效率模型 |
6.1.1 模型构建 |
6.1.2 参数标定 |
6.2 轨道交通客流需求价格调控模型 |
6.2.1 模型构建 |
6.2.2 参数标定 |
6.3 基于供需适配的城市轨道交通价格多目标规划模型 |
6.3.1 模型构建 |
6.3.2 参数标定 |
6.4 本章小结 |
7 轨道交通价格优化模型应用实证:以北京市为例 |
7.1 实证模型构建与情景设计 |
7.1.1 实证模型基础参数 |
7.1.2 情景分析方案设计 |
7.2 情景分析结果与主要结论 |
7.2.1 情景分析1:基于空间维度的价格优化 |
7.2.2 情景分析2:基于时间维度的价格优化 |
7.2.3 情景分析3:基于群体维度的价格优化 |
7.2.4 情景分析结论与建议 |
7.3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存在不足与进一步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轨道交通价格对出行行为影响调查问卷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视角下寒地地铁站域空间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界定与辨析 |
1.2.1 寒地地铁站域空间 |
1.2.2 设计策略研究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地铁站域空间相关研究动态 |
1.3.2 寒地城市设计相关研究动态 |
1.3.3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相关研究动态 |
1.3.4 环境与步行相关研究动态 |
1.3.5 综合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4.3 研究方法 |
1.4.4 研究框架 |
第2章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与寒地地铁站域空间的基础研究 |
2.1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基本解析 |
2.1.1 系统科学的复杂性转向 |
2.1.2 复杂适应系统的基础特性 |
2.1.3 主体适应性的关键作用 |
2.2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以适应性主体为核心的思想提取 |
2.2.1 围绕适应性主体展开复杂认识 |
2.2.2 关注适应性主体与系统共同演化 |
2.2.3 聚焦适应性主体的内外多重适应 |
2.3 寒地地铁站域空间与适应性主体的关联分析 |
2.3.1 空间职能匹配主体特质 |
2.3.2 空间发展契合主体演化 |
2.3.3 空间原型呼应主体作用 |
2.4 以寒地地铁站域空间为适应性主体的复杂适应系统解构 |
2.4.1 寒地地铁站域空间所在系统的构成要素分析 |
2.4.2 寒地地铁站域空间在系统中的适应内核解析 |
2.4.3 寒地地铁站域复杂适应系统优化模式构建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视角下寒地地铁站域空间设计推演 |
3.1 寒地地铁站域空间及其所在系统的复杂认识 |
3.1.1 寒地地铁站域空间相关信息的多源收集 |
3.1.2 以开源数据和POWER BI为主的寒地地铁站域空间现状认识 |
3.1.3 以GIS分析为主的寒地地铁站域空间适应对象基本认识 |
3.1.4 以综合调研为主的寒地地铁站域系统运行状态认识 |
3.2 寒地地铁站域空间与系统共同演化剖析 |
3.2.1 共同演化在设计中的内涵诠释 |
3.2.2 基于AIPA的“空间-系统”演化机制探寻 |
3.2.3 演化机制下的空间演化目标体系建构 |
3.3 寒地地铁站域空间的内外多重适应分析 |
3.3.1 内外多重适应的设计原型提取 |
3.3.2 基于SEM的“适应-演化”影响关系模型建构与验证 |
3.3.3 适应内部自身要素是保障存量储存的核心 |
3.3.4 适应外部城市主体是触发存量流入的前提 |
3.3.5 适应外部生存环境是控制存量流出的关键 |
3.4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视角下寒地地铁站域空间设计框架建构 |
3.4.1 优化存量储存效果——协调内部自身要素 |
3.4.2 提高存量流入概率——关联外部城市主体 |
3.4.3 降低存量流出损耗——趋避外部生存环境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协调内部自身要素的寒地地铁站域空间整合策略 |
4.1 完善主体内部自身要素作用的多集群规则推定 |
4.1.1 基于词频统计的BME集群架构 |
4.1.2 网络分析下的区域集群规则推定 |
4.1.3 动线跟踪下的路径集群规则推定 |
4.1.4 节点调研下的起讫集群规则推定 |
4.2 区域网状要素的集中调度 |
4.2.1 地块关系的适距调配 |
4.2.2 车行路网的向心调控 |
4.2.3 步行体系的多级增补 |
4.3 路径线状要素的高效疏导 |
4.3.1 室外动线的持续引导 |
4.3.2 内部流线的弹性融贯 |
4.3.3 内外路线的避寒修正 |
4.4 起讫点状要素的精细组织 |
4.4.1 独立区域的稳态协作 |
4.4.2 交融断面的紧凑缝合 |
4.4.3 接驳节点的嵌套链接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关联外部城市主体的寒地地铁站域空间协同策略 |
5.1 促进主体与城市主体作用的多对象模式挖掘 |
5.1.1 针对不同城市主体的交互背景剖析 |
5.1.2 基于空间格局分析的域城交互模式挖掘 |
5.1.3 基于簇团聚集关系的域间交互模式挖掘 |
5.1.4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域民交互模式挖掘 |
5.2 与城市空间的流动耦合 |
5.2.1 居住片区的公平拟合 |
5.2.2 活动片区的差异融合 |
5.2.3 中转片区的邻近契合 |
5.3 与其他站域的合作共享 |
5.3.1 群体功能的簇团共生 |
5.3.2 个体价值的特色呼应 |
5.4 与寒地居民的多元联动 |
5.4.1 整体构面的综合集成 |
5.4.2 差异群组的个性适配 |
5.4.3 专项模块的正确匹配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趋避外部生存环境的寒地地铁站域空间响应策略 |
6.1 回应主体与生存环境作用的多维度模式挖掘 |
6.1.1 基于生命历程的客体交互维度识别 |
6.1.2 气候影响评价下的原生维度交互模式挖掘 |
6.1.3 感知情况评价下的场域维度交互模式挖掘 |
6.1.4 综合表现评价下的变迁维度交互模式挖掘 |
6.2 原生维度的微气候调节 |
6.2.1 群体调适通行风阻 |
6.2.2 形体消解冰雪侵袭 |
6.2.3 腔体缓冲内外温差 |
6.3 场域维度的广域化支援 |
6.3.1 人景情境的过程性赋能 |
6.3.2 物景生境的缓释性弥散 |
6.3.3 场景意境的活力态营造 |
6.4 变迁维度的循序式协创 |
6.4.1 短时运维的物质回应 |
6.4.2 长效存续的文化传承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我国各个城市地铁建设情况统计 |
附录2 全球寒地城市地铁建设情况 |
附录3 主观调研问卷及部分结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1961纽约市区划决议案》的规制尺度及其技术工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形成与法制化 |
1.1.2 我国控规与美国区划的渊源关系 |
1.1.3 美国区划、纽约区划及其《1961区划决议案》的现实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区划研究综述 |
1.2.2 国内区划研究综述 |
1.3 研究对象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 研究方法 |
1.5.1 历史和文献研究 |
1.5.2 比较研究 |
1.6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1961纽约市区划决议案》的结构与框架 |
2.1 《1961纽约市区划决议案》形成的历史背景 |
2.1.1 美国第一部综合区划:《1916纽约建筑分区决议案》 |
2.1.2 管制理念的转变:从被动阻止妨害到主动增进公共福祉 |
2.1.3 纽约再区划:1940年代-1960年综合修正的推进 |
2.1.4 框架内的持续演变:《1961纽约区划决议案》的修正与完善: |
2.2 《1961纽约市区划决议案》的特点 |
2.2.1 对《1916纽约市建筑分区决议案》的检讨 |
2.2.2 综合修正应对的发展需求 |
2.2.3 综合修正的原则和特点 |
2.2.4 综合修正通过前的争议 |
2.3 《1961纽约市区划决议案》的结构与框架 |
2.3.1 立法目的 |
2.3.2 管控范畴 |
2.3.3 规制尺度 |
2.4 综合分区与规则体系 |
2.4.1 1916的独立分区体系 |
2.4.2 1961的综合分区体系 |
2.4.3 现行的叠加分区体系 |
2.5 《1961纽约市区划决议案》的文本与使用 |
2.5.1 文本结构 |
2.5.2 索引系统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用途管制 |
3.1 “用途”概念的复杂性 |
3.1.1 用途的多维含义 |
3.1.2 使用活动的空间性与尺度特征 |
3.1.3 使用活动随时间而变化 |
3.1.4 用途管制的两种含义 |
3.2 美国区划用途分区管制的起源 |
3.3 《1961纽约市区划决议案》的用途管制框架 |
3.3.1 用途管制的目标与技术工具 |
3.3.2 用途的许可形式 |
3.4 纽约区划用途管制的规制尺度 |
3.4.1 以分区为规制尺度 |
3.4.2 用途分区模式的比较 |
3.5 用途管制的核心工具:用途组 |
3.5.1 分类和分组的多维度 |
3.5.2 差异化、定量化的分组标准 |
3.5.3 “分类—分组—分区”的逻辑框架 |
3.6 用途管制的其他技术工具 |
3.6.1 辅助用途 |
3.6.2 释放标准 |
3.6.3 混合利用的支持工具 |
3.7 区划用途管制的延伸:占用执照 |
3.7.1 占用执照的制度框架 |
3.7.2 占用执照的规制尺度和核心工具 |
3.7.3 制度特点与经验 |
3.8 对我国用途管制的借鉴 |
3.8.1 “用地分类”的管制方法 |
3.8.2 混合用地的用途兼容性规定 |
3.8.3 建筑使用的管理制度 |
3.9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体位规则 |
4.1 关键指标释义 |
4.1.1 体位 |
4.1.2 楼板面积 |
4.1.3 容积率 |
4.1.4 密度规则 |
4.1.5 院规则 |
4.1.6 高度与退缩要求 |
4.2 体位规则的框架 |
4.2.1 总体目标 |
4.2.2 以建筑和分区用途为基础的指标体系 |
4.3 体位规则的规制尺度 |
4.3.1 以区划地块为规制尺度 |
4.3.2 以地块与街道关系为基础的规则细化 |
4.4 容积率调控工具 |
4.4.1 开发权转移的雏形 |
4.4.2 奖励区划 |
4.4.3 容积率调控工具的适用性 |
4.5 居住区指标关联性分析 |
4.5.1 核心指标:开敞空间率 |
4.5.2 空间密度与人口密度的关联性分析 |
4.5.3 开敞空间率与容积率的关联性分析 |
4.6 现行纽约区划的体位规则变化 |
4.6.1 开敞空间率和容积率关联控制产生的问题 |
4.6.2 新增的体位控制方法 |
4.7 对我国控规指标的借鉴 |
4.7.1 基于分区目标建构规划控制指标体系 |
4.7.2 加强控制指标的关联性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标牌管控 |
5.1 美国区划的标牌管控 |
5.2 《1961纽约市区划决议案》的标牌管控指标 |
5.2.1 “标牌”的定义 |
5.2.2 标牌的分类 |
5.2.3 标牌与分区 |
5.2.4 标牌的管控要素 |
5.2.5 不一致的标牌与折旧 |
5.3 标牌管控的方法和原则 |
5.4 对我国标牌管控的借鉴 |
5.4.1 我国标牌管控的整体情况 |
5.4.2 以上海为例的比较分析与借鉴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停车管理 |
6.1 纽约区划停车管理的理念变化 |
6.2 《1961纽约市区划决议案》的停车管理规则 |
6.2.1 停车管理的目标与框架 |
6.2.2 分类与分区结合的指标体系 |
6.2.3 停车配建要求的修改和豁免 |
6.2.4 停车配建的上限要求 |
6.2.5 片区停车共享 |
6.3 多重矛盾下综合停车配建指标的基本逻辑与影响因素 |
6.4 对我国停车配建指标的借鉴 |
6.4.1 对我国停车分区管控技术的思考 |
6.4.2 停车指标差别化要素的对比 |
6.4.3 管理理念的转变与停车配建指标的改善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实施与裁量 |
7.1 区划法规的特点 |
7.1.1 规制型体系的特征和问题 |
7.1.2 区划作为开发控制的依据 |
7.1.3 “自我实施”所需的制度特点 |
7.1.4 违法与处罚 |
7.1.5 法律语言 |
7.1.6 区划的适应性 |
7.2 特殊情况的预设 |
7.2.1 特别规定 |
7.2.2 修订或修改 |
7.2.3 免除 |
7.2.4 例外 |
7.2.5 必要性与问题 |
7.3 裁量机制 |
7.3.1 施行机构 |
7.3.2 裁量机制的必要性 |
7.3.3 裁量型的特殊规则 |
7.3.4 变通 |
7.3.5 特别许可 |
7.3.6 区划修正 |
7.3.7 多层级的裁量机制 |
7.4 对我国控制性详细规划裁量机制的借鉴 |
7.4.1 我国控规裁量机制的两个层面 |
7.4.2 构建多层次的控规裁量机制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比较借鉴 |
8.2.1 《1961纽约市区划决议案》的可借鉴性 |
8.2.2 对我国规划管理的借鉴 |
8.3 创新与特色 |
8.4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专用术语概念 |
附录2 :现行纽约区划分区地图(中高密度居住区) |
附录3 :现行纽约区划分区地图(特别区域规则范围) |
附录4 :现行纽约区划分区地图(特别意图区) |
附录5 :现行纽约区划分区地图(商业叠加区)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附件 |
(7)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现状 |
1.4 名词界定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1.7 本文创新 |
第2章 绿色生态城市理论研究及系统模型 |
2.1 概念梳理 |
2.2 内涵辨析 |
2.3 特征论述 |
2.4 理论基础 |
2.5 系统模型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国际比较研究 |
3.1 ESMF比较矩阵 |
3.2 英国BREEAM Communities |
3.3 美国LEED ND、LEED Cities and Communities |
3.4 德国DGNB UD |
3.5 日本CASBEE UD、CASBEE Cities |
3.6 中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 |
3.7 宏观环境与评价体系的比较小结 |
3.8 机制保障比较 |
3.9 模式特征比较 |
3.10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与挑战 |
4.1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 |
4.2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现存问题 |
4.3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现实挑战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 |
5.1 评价体系现存问题 |
5.2 评价体系优化思路 |
5.3 钻石评价模型 |
5.4 评价体系结构 |
5.5 评价内容优化 |
5.6 评价方法优化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评价体系优化实证 |
6.1 中新天津生态城案例验证 |
6.2 其他比较案例验证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创新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新天津生态城国标(GBT51255-2017)评价验证 |
后记 |
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工作 |
(8)“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缘起 |
1.1.1 中国校园高速建设的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
1.1.2 高等教育与城市的互动发展 |
1.1.3 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的需求 |
1.2 研究的对象 |
1.2.1 当代大学校园空间 |
1.2.2 更新、改造设计 |
1.2.3 “两观三性”设计思想 |
1.2.4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大学校园空间的相关研究 |
1.4.2 更新、改造设计的相关研究 |
1.4.3 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研究综述 |
1.5 研究的创新点 |
1.5.1 创新点一,视角创新:以“两观三性”设计理论为整体视角,对大学校园的更新、改造设计进行“宏观—中观—微观”的系统化研究。 |
1.5.2 创新点二,思路创新:本文以“两观三性”这种系统性理论来解决大学校园更新这类系统型研究工作的思路,为大学校园的其他研究工作探索了一条可借鉴的研究思路。 |
1.5.3 创新点三,内容创新:构建当代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整体设计理论,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当代大学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
1.6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当代大学校园空间设计发展与认知 |
2.1 国外大学校园空间的起源和发展 |
2.1.1 中世纪欧洲大学校园 |
2.1.2 近代美国大学校园 |
2.1.3 当代欧美综合化研究型大学校园 |
2.2 国内大学校园空间的起源和发展 |
2.2.1 古代书院式校园空间 |
2.2.2 封建社会末期学堂校园空间 |
2.2.3 近代中西合璧型校园空间 |
2.2.4 解放后苏联模式和文革时期的校园建设 |
2.2.5 改革开放后至今的校园空间发展探索 |
2.3 我国当代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校园空间发展的矛盾和需求 |
2.3.1 我国当代高等教育体制改革 |
2.3.2 我国当代大学校园空间发展的矛盾 |
2.3.3 国内大学校园空间的发展需求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两观三性”思想的当代校园空间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的理论建构 |
3.1 “两观三性”理论的概念与发展 |
3.1.1 “两观三性”理论的思想内涵 |
3.1.2 “两观三性”理论的历史传承 |
3.1.3 “两观三性”理论的哲学基础和理论框架 |
3.2 “两观三性”视角应用于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理论导入 |
3.2.1 整体观视角——整体性理论与城市学理论 |
3.2.2 可持续发展观视角——生态建筑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 |
3.2.3 地域性视角——地域主义理论 |
3.2.4 文化性视角——文脉理论 |
3.2.5 时代性视角——创新理论 |
3.3 “两观三性”视角下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的建构 |
3.3.1 国内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分类 |
3.3.2 国内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现实目标 |
3.3.3 “两观三性”视角下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的内涵 |
3.3.4 “两观三性”视角下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研究体系的建构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两观三性”视角下校园规划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
第一部分 :面向“校园—城市”整体协同发展的校园空间规划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
4.1 “校园—城市”发展的基本矛盾和相关分析 |
4.1.1 “校园—城市”的整体关系 |
4.1.2 我国当代城市环境下大学校园与城市结合的结构矛盾 |
4.1.3 大学校园与城市空间整体更新的策略目标 |
4.2 “大学—产业—城市”整体发展的校园更新功能植入 |
4.2.1 大学在“大学—产业—城市”循环中扮演的角色 |
4.2.2 强化“校—城”联系的功能更新与植入 |
4.2.3 着眼于校园长期发展的用地预留储备 |
4.3 校园与城市整体协同发展的校园结构网络 |
4.3.1 校园与城市对接的空间结构层级 |
4.3.2 校园与城市空间肌理缝合 |
4.3.4 校园衔接城市的社区网络 |
4.4 满足城市多元需求的“校园—城市”过渡区空间布局更新、改造策略 |
4.4.1 “校园—城市”过渡区的类型 |
4.4.2 “校园—城市”过渡区的公共空间整合 |
4.4.3 “校园—城市”过渡区的整体更新机制 |
第二部分 :面向大学可持续发展的校园空间规划更新、改造策略 |
4.5 可持续发展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的现状和策略目标 |
4.5.1 我国高校校园规划设计发展现状 |
4.5.2 新时期校园空间更新改造需要处理好的校园关系 |
4.5.3 “可持续发展观”视角下的校园规划更新的策略目标 |
4.6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工作机制 |
4.6.1 合理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目标体系 |
4.6.2 动态更新的校园总体规划文件 |
4.6.3 项目计划评估和实施程序 |
4.7 可持续发展的校园交通系统优化策略 |
4.7.1 校园道路交通疏解能力的优化 |
4.7.2 公共交通系统管理 |
4.7.3 校园自行车系统的完善 |
4.7.4 停车场的规划与管理 |
4.8 绿色低碳校园的规划更新 |
4.8.1 节地与室外环境 |
4.8.2 节能与能源利用 |
4.8.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
4.8.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
第三部分 :“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视角下的校园规划空间品质提升设计策略 |
4.9 “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视角下的校园公共空间更新、改造 |
4.9.1 “地域性”视角下的校园文脉的传承塑造 |
4.9.2 “文化性”视角下功能布局的整合重组 |
4.9.3 “时代性”视角下空间格局的有机缝合 |
4.10 “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和谐统一的校园景观空间更新、改造 |
4.10.1 传统大学校园景观规划形式 |
4.10.2 大学校园景观更新、改造的原则 |
4.10.3 校园景观的更新、改造的设计策略 |
4.11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
5.1 “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更新策略建构 |
5.1.1 “整体观”视角下既有校园建筑更新、改造策略的基础——校园建筑的既有历史价值和功能价值 |
5.1.2 “可持续发展观”视角下既有校园建筑更新、改造的项目实施过程 |
5.1.3 本章研究的基本思路和策略目标 |
5.2 “地域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历史价值保护 |
5.2.1 “地域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历史价值的认知和保护原则 |
5.2.2 校园历史建筑地域文化价值再现 |
5.2.3 回应校园地域景观 |
5.2.4 契合校园场所记忆 |
5.3 “文化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功能转换 |
5.3.1 文化视角下的既有建筑功能转换 |
5.3.2 校园建筑更新改造中新旧建筑的联接模式 |
5.3.3 校园创新文化特征下的空间赋能 |
5.4 “时代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性能提升 |
5.4.1 体现当代技术特点的结构体系更新 |
5.4.2 满足现代大学需求的环境性能提升 |
5.4.3 体现当代环保理念的校园建筑生态节能改造策略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两观三性”思想的当代校园空间的更新、改造策略整合与综合实践 |
6.1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整合与展望 |
6.1.1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规划更新策略 |
6.1.2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
6.1.3 “两观三性”视角下当代大学校园空间发展趋势的展望 |
6.2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的综合实践 |
6.2.1 北京工业大学规划及图书馆更新、改造项目 |
6.2.2 海南大学海甸校区更新、改造项目 |
6.2.3 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更新、改造项目 |
6.2.4 上海大学延长校区更新、改造项目 |
6.3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一、理论研究 |
二、策略建构 |
三、研究的创新点 |
四、研究的不足之处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外文专着 |
中文专着 |
学位论文 |
期刊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表 |
(9)区域建筑的关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综述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概况 |
1.2.1 国外相关领域研究 |
1.2.2 国内相关领域研究 |
1.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框架 |
第2章 区域关联性的观念建构 |
2.1 概念——研究对象的内涵解析 |
2.1.1 词源:既有知识体系中的区域 |
2.1.2 界定:当代语境下的区域意涵 |
2.1.3 美学:关系艺术中的美学转型 |
2.1.4 观念:从本体范畴到关联范畴 |
2.2 理论——区域关联的哲学背景 |
2.2.1 结构主义与系统化关联 |
2.2.2 自组织与自发性关联 |
2.2.3 互文性与对话式关联 |
2.3 方法——区域关联的操作机制 |
2.3.1 视域放大 |
2.3.2 结构优先 |
2.3.3 内外协同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区域观念的脉络溯源 |
3.1 聚落与区域:自然主义谱系 |
3.1.1 乡土聚落的自发组织 |
3.1.2 有机城市的限定生长 |
3.1.3 如画理论的自然审美 |
3.2 文脉与区域:历史主义谱系 |
3.2.1 图像关联与后现代主义 |
3.2.2 类型关联与新理性主义 |
3.2.3 结构关联与新城市主义 |
3.3 地域与区域:地域主义谱系 |
3.3.1 多义性的传统地域主义 |
3.3.2 抵抗性的批判地域主义 |
3.3.3 地域主义的区域性维度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区域建筑的系统性关联 |
4.1 区域肌理的协同转化 |
4.1.1 同质肌理的延续补形 |
4.1.2 异质肌理的适应变形 |
4.1.3 复杂肌理的参数找形 |
4.2 区域秩序的巨构介入 |
4.2.1 概念巨构的社会思辨 |
4.2.2 技术巨构的城市干预 |
4.2.3 触媒巨构的空间整合 |
4.3 区域网络的历时演进 |
4.3.1 枝状网络的水平延展 |
4.3.2 编织网络的弹性组构 |
4.3.3 网络演进的衔接评估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区域建筑的自发性关联 |
5.1 区域结构的集群塑造 |
5.1.1 渐次生长的组合集群 |
5.1.2 场域引导的动态集群 |
5.1.3 算法生成的数字集群 |
5.2 区域层级的分形连接 |
5.2.1 城市结构的分形法则 |
5.2.2 传统城市的分形诠释 |
5.2.3 区域空间的分形建构 |
5.3 区域地表的水平生长 |
5.3.1 折叠加厚的连续地表 |
5.3.2 行为引导的流动地表 |
5.3.3 基础设施的功能地表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区域建筑的对话性关联 |
6.1 区域形态的压力应变 |
6.1.1 内外博弈的形态限定 |
6.1.2 退让适应的形态削减 |
6.1.3 信息图解的形态叠层 |
6.2 区域空间的开放衔接 |
6.2.1 视觉引导的空间联系 |
6.2.2 立体接驳的空间修补 |
6.2.3 叙事参照的空间表意 |
6.3 区域功能的程序拓展 |
6.3.1 容纳城市的功能转化 |
6.3.2 引发事件的功能混合 |
6.3.3 回应区域的功能重组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基于行动规划的我国大型传统工业区转型规划 ——以南京梅钢片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际形势:传统老工业区面临衰落趋势 |
1.1.2 国内形势:我国对老工业基地搬迁改造提出了新要求 |
1.1.3 南京要求:“长江大保护”要求南京沿江工业区转型更新 |
1.2 选题意义 |
1.2.1 理论意义——丰富传统工业区更新理论 |
1.2.2 现实意义——为梅钢片区转型规划提供新思路和方法 |
1.3 概念解读及文献综述 |
1.3.1 大型传统工业区 |
1.3.2 工业区更新理论综述 |
1.3.3 小结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大型传统工业区更新特点与面临挑战 |
2.1 更新特点 |
2.1.1 复杂性 |
2.1.2 长期性 |
2.1.3 阶段性 |
2.2 更新面临挑战 |
2.2.1 先期入驻产业、功能不确定 |
2.2.2 更新过程复杂 |
2.2.3 弱势群体利益被忽视 |
2.2.4 既有工业区转型模式对大型传统工业区不适用 |
2.3 小结 |
第三章 行动规划理念及其对大型传统工业区的转型借鉴 |
3.1 行动规划理念及研究进展 |
3.1.1 行动规划理念定义 |
3.1.2 国外行动规划理论研究 |
3.1.3 国内行动规划理论研究 |
3.2 国内行动规划实践进展 |
3.2.1 宏观规划层面实践 |
3.2.2 微观详细设计层面实践 |
3.2.3 小结 |
3.3 基于行动规划对大型传统工业区转型的规划思路构建 |
3.3.1 行动规划总体框架 |
3.3.2 策划阶段重点:以需求为导向应对目标不确定 |
3.3.3 弹性空间规划重点:以弹性可调节为导向应对功能不确定 |
3.3.4 分阶段行动计划重点:以滚动规划为导向应对市场不确定 |
第四章 基地概况 |
4.1 梅钢片区概况 |
4.1.1 区域发展背景 |
4.1.2 基地整体格局 |
4.1.3 场地认知 |
4.2 与区域联动关系 |
4.2.1 联动南京发展 |
4.2.2 联动雨花台区发展 |
4.2.3 联动板桥新城发展 |
4.3 企业职工与周边居民对梅钢片区的更新诉求 |
4.4 小结 |
第五章 规划设计过程 |
5.1 行动规划目标与行动规划框架 |
5.1.1 规划目标 |
5.1.2 行动规划框架 |
5.2 策划:核心功能选择与主体业态策划 |
5.2.1 工业文化休闲娱乐功能 |
5.2.2 科研创新功能 |
5.2.3 岸线开放经济功能 |
5.3 弹性空间规划:弹性功能布局与用地规划 |
5.3.1 弹性功能布局 |
5.3.2 各功能板块分析 |
5.3.3 规划结构与土地利用规划 |
5.3.4 土地使用强度控制 |
5.4 行动计划 |
5.4.1 分阶段决策机制 |
5.4.2 分阶段行动计划 |
5.5 片区深化设计 |
5.5.1 特色小火车沿线节点设计 |
5.5.2 重点地段详细设计 |
第六章 总结与思考 |
6.1 毕业设计总结 |
6.1.1 总结了大型传统工业区在更新中普遍面临的挑战 |
6.1.2 行动规划理念对大型传统工业区更新的借鉴意义 |
6.1.3 基于行动规划构建大型传统工业区转型更新的规划方法 |
6.2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6.2.1 创新点 |
6.2.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主要参考文献 |
插图和附表清单 |
附录一 利益相关者对梅钢片区更新诉求调查问卷 |
附录二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件 |
四、现代城市交通规划的弹性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跨文化视角下城市街区形态比较研究[D]. 刘羿伯.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 [2]城市设计中的城市图层系统研究[D]. 陈璐露.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02)
- [3]后疫情时代背景下农贸批发市场空间改造设计研究 ——以青岛市抚顺路蔬菜副食品批发市场为例[D]. 李童. 青岛理工大学, 2021(02)
- [4]交通与城市互动机制下的轨道交通价格优化研究 ——以北京城市轨道交通为例[D]. 白同舟.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5]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视角下寒地地铁站域空间设计策略研究[D]. 杜煜.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02)
- [6]《1961纽约市区划决议案》的规制尺度及其技术工具研究[D]. 黎淑翎.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6)
- [7]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D]. 杜海龙. 山东建筑大学, 2020(04)
- [8]“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研究[D]. 陈纵.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9]区域建筑的关联性研究[D]. 张帆.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10]基于行动规划的我国大型传统工业区转型规划 ——以南京梅钢片区为例[D]. 李佳. 南京大学, 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