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宫内传播对血清病毒DNA和转录组的影响

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宫内传播对血清病毒DNA和转录组的影响

一、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宫内传播对血清病毒DNA和转录体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李娟[1](2019)在《替诺福韦酯治疗妊娠合并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一、目的:研究妊娠合并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于妊娠24周后应用替诺福韦酯治疗的临床疗效、母婴阻断优势及安全性。二、方法:(1)选择2015年01月~2018年05月在我院明确临床诊断为妊娠合并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且妊娠24周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2×正常值的上限和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定量≥× 105IU/mL或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定量定量≥X 104IU/mL)并在我院分娩的95例孕妇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95例患者均在发现肝功能异常后常规使用保肝药物(复方甘草酸制剂、还原型谷胱甘肽、多烯磷脂酰胆碱中的1种)保肝治疗,服用至肝功能正常后停药;由于经济条件、文化水平及对疾病认知程度的差异,其中45例孕妇接受自妊娠24周后开始加服替诺福韦酯(300mg/d)抗病毒治疗,并服用至分娩后6周,依据所复查的肝功能及病毒学指标的结果决定停药或转诊至肝病科继续治疗,被纳入研究组。与研究组同期有50例孕妇拒绝服用替诺福韦酯治疗,继续单独使用保肝药物治疗,被纳入对照组。(2)通过监测两组孕妇治疗前、治疗4周、8周、产时及产后6周的病毒血清学、生化学指标的变化,并且与同期对照组比较母儿并发症的差异、药物本身的不良反应来探讨妊娠24周后开始口服替诺福韦酯对合并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孕妇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同时,两组孕妇共分娩95例胎儿,研究组活产45例;对照组活产49例,死胎1例。两组新生儿85例出生后接受0、1、6月乙肝疫苗10ug和0、1月乙肝免疫球蛋白100IU注射联合免疫预防处理,积极配合随诊至7月龄。9例早产儿推迟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至1月龄。抽取两组孕妇所分娩的94例新生儿的脐带血及出生7月龄的婴儿的外周血,通过比较这两组血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定量定量及乙肝表面抗原的阳性率来探讨替诺福韦酯用于母婴阻断的优势。(3)统计方法:所有数据应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正态分布资料,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数据,则计量数据以中位数(25%、75%四分位数)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秩和检验);计数数据,由频数,构成比或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检验水准α=0.05。三、结果(1)在年龄、体重指数、地理分布、孕产史、发现肝功能异常孕周、治疗前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白蛋白(Albumin,ALB)、胆碱醋酶(Choline esterase,CHE)、血清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肌酐(Creatinine,CR)、磷(Phosphorus,P)、血红蛋白(Hemoglobin,HB)浓度、全血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血小板(Platelet,PLT)计数、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血清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epatitis B virus-Deoxyribonucleic acid,HBV-DNA)定量、乙型肝炎病毒 e 抗原(Hepatitis B virus E antigen,HbeAg)定量检测值,两组研究对象均无统计学差异,提示两组资料具有可比性;但两组患者在文化水平差异上有统计学意义。(2)研究组孕妇在治疗4周、治疗8周、产时及产后6周时HBV-DNA阴转(HBV-DNA 定量<100IU/mL)率分别为 4.44%,8.89%,17.78%,24.44%,而对照组均为0%;治疗8周始研究组的HBV-DNA阴转率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研究组治疗4周时孕妇HBV-DNA定量即下降近31og10IU/mL,治疗8周时下降近5 logioIU/mL,与基线水平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研究组孕妇在治疗4周、治疗8周、产时及产后6周时ALT复常(ALT浓度<40U/L)率分别为20%,33.33%,66.67%,73.33%,而对照组ALT复常率分别为26%,32%,44%,50%;治疗至产时两组ALT复常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两组新生儿出生时脐静脉血及出生7月龄的婴儿外周血HBV-DNA阳性率,研究组为0%,0%,对照组为100%、12.2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BsAg 阳性率,研究组为8.88%,0%,对照组为100%、12.2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血清ALT浓度变化比较:研究组与基线水平比较虽有一过性升高,但总体呈下降趋势,且至产时下降的程度具有统计学意义。血清AST浓度变化比较:研究组至产时与基线水平比较出现的下降,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则在产后6周与基线水平比较出现的下降,有统计学意义。血清TBiL浓度变化比较:研究组在治疗8周与基线水平比较出现的下降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则在产后6周与基线水平比较出现的下降,有统计学意义。血清ALB、CHE、BUN、CR、P、HB浓度、全血WBC、PLT计数:两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血浆PT:对照组于产时及产后6周的凝血酶原时间均较治疗前延长,且两组间同期对比有明显统计学差异。(6)研究组的平均分娩孕周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的早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研究组的产后出血发生率、胎膜早破发生率、并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率及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新生儿窒息率、低出生体重率、死胎引产率、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发生率、转诊NICU率及出生缺陷率之间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7)两组孕妇发生的药物本身的不良反应症状均轻微,无1例严重不良事件发生,所娩新生儿研究组无先天性畸形发生,对照组2例出生缺陷,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四、结论对妊娠合并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孕妇24周后采用替诺福韦酯抗病毒治疗,对提高母婴阻断的成功率有较强的优势,同时对母体的肝功能的恢复,延缓肝纤维化的进展具有临床价值,药物的不良反应少,且从经济层面分析,使用替诺福韦酯抗病毒治疗可缩短住院时长并减少住院费用,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姜华[2](2019)在《替诺福韦和替比夫定用于乙肝母婴阻断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一、目的:比较孕期服用替诺福韦和替比夫定阻断乙肝病毒(HBV)母婴传播的疗效及安全性。二、方法:(1)选择HBsAg阳性孕妇进回顾性统计分析,HBeAg阳性且HBV DNA>200000IU/ml,孕期口服核苷酸类似物(NAs)进行抗病毒治疗为抗病毒组,其中口服替比夫定600mg/d抗病毒治疗的孕妇为替比夫定组;口服替诺福韦300mg/d抗病毒治疗的孕妇为替诺福韦组;HBeAg阳性且HBV DNA>200 000IU/ml,孕期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孕妇为对照组,了解各组孕妇的孕期不良事件、病毒学应答、生化学指标及妊娠的结局、新生儿出生情况以及乙肝母婴传播情况。(2)三组婴儿出生后立即接受主被动联合免疫,出生时立即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100IU及0、1、6月注射乙肝疫苗10ug。婴儿在7月龄后抽取外周血,取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乙肝标志物,HBsAg阴性为阻断成功。三、结果:(1)收集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在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分娩的HBV感染的高病毒载量的孕妇共164例,其中替比夫定组40例,替诺福韦组34例,未抗病毒组90例。治疗前,抗病毒组与对照组HBV DNA水平分别为7.86(5.46-8.91)log10IU/mL和7.42(5.31-8.96)logioIU/mL,两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抗病毒组和对照组孕妇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分别为20(9-464)IU/L和19(7-156)IU/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1),抗病毒组和对照组ALT异常率分别为24.32%(18/74)和7.78%(7/90),两组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分娩时,抗病毒组HBV DNA水平为3.34(2.00-5.27)log10IU/mL,显着低于对照组7.41(5.33-8.95)log10IU/mL(P=0.000),抗病毒组与对照组孕妇的ALT水平及ALT异常率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抗病毒组与对照组ALT复常率分别为15/18和2/7,两组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随访至7月龄后,抗病毒组婴儿HBV感染率为0%,而对照组为8.89%,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2)抗病毒组与对照组之间,产妇孕期及围产期不良事件、分娩方式、喂养方式、新生儿出生体重、身长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3)替比夫定组与替诺福韦组之间,用药前两组的ALT、TBIL、HBV DNA水平及ALT异常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用药后至分娩时两组的抗病毒疗程(周)、HBVDNA下降幅度、HBVDNA转阴率、ALT复常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四、结论:(1)替比夫定或替诺福韦均能有效地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促进ALT复常,阻断HBV母婴传播。(2)妊娠期间服用替比夫定或替诺福韦均未增加产妇及新生儿不良事件发生率,对产妇和新生儿均较安全。

邓红梅[3](2019)在《抗病毒治疗对乙型肝炎病毒高载量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探讨抗病毒治疗对乙型肝炎病毒高载量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2017年在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分娩的2 180例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孕妇,根据《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5更新版)》对其中符合抗病毒治疗指征的570例孕妇的母婴妊娠结局进行分析。所有患者孕早期建册时肝功能(包括转氨酶、总胆汁酸(Totalbileacids,TBA))正常,均排除其他可能会影响妊娠结局或影响TBA(TBA正常值为0-1Oumol/L)代谢的急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甲状腺疾病、其他肝胆疾病及恶性肿瘤。根据孕24-28周转氨酶及抗病毒情况将病人分为4组:转氨酶异常抗病毒组74例(A组)、转氨酶正常抗病毒组122例(B组)、转氨酶异常未抗病毒组138例(C组)、转氨酶正常未抗病毒组236例(D组)。A组和B组均在24-28周予以富马酸替诺福韦(tenofovirTDF 300mg/片)或者替比夫定(telivudine,LdT 600mg/片)口服,每天1片治疗。所有患者在转氨酶异常时同时予还原型谷胱甘肽片、复方甘草酸苷片保肝治疗,转氨酶正常后停用保肝药物。TBA异常时予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熊去氧胆酸保肝利胆治疗。分别在妊娠早期建册起每个月至少1次肝功能检测,分娩时(分娩前48小时内)及产后4天肝功能检查。观察转氨酶、TBA变化、血压、血糖情况、围产结局及小儿出生时、6月龄、12月龄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virus,HBV)感染情况,对比分析使用抗病毒治疗(A组、B组)和不抗病毒治疗(C组、D组)对乙肝孕妇母婴妊娠结局、小儿HBV感染的影响。结果:1、转氨酶异常时1.1入组时抗病毒组(A组)和未抗病毒组(C组)平均年龄(岁)(28.2±3.6vs.28.5±4.8)、平均病毒量(log)(7.2±0.52 vs.7.15±0.46)、HBeAg 阳性率81.0%(60/74)vs.78.2%(108/138)等基本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1.2入组时抗病毒组孕期TBA异常发生率和未抗病毒组相近(59.4%vS.55.0%),P>0.05,无显着差异。经抗病毒后抗病毒组分娩时及产后TBA异常(即TBA 0-10umol/L)发生率均明显低于未抗病毒组(27.0%vs.60.8%;6.7%vS.21.7%;P<0.05)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抗病毒组的早产率明显低于未抗病毒组(6.7%vs.18.8%;P<0.05)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抗病毒组的平均分娩孕周、产时转氨酶复常率、病毒降至检测线下率、病毒下降大于2log率均明显高于未抗病毒组(38.58±1.75vs.37.7±2.08;98.6%vs.38.4%;63.5%vs.3.6%;98.6%vs.9.4%;P<0.05)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抗病毒组与未抗病毒组在胎膜早破率(12.1%11.5%)、羊水过少率(10.8%vs.10.1%)、胎窘率(13.5%vs.10.3%)、新生儿窒息率(9.4%vs.9.4%)、低体重儿率(2.7%vs.9.4%)、巨大儿率(1.35%vs.3.1%)、肝衰竭率(0%vs.2.9%)、GDM 率(13.5%vs.15.2%)、饮食控制血糖不佳率(0%vs.0.7%)、妊娠期高血压病率(2.7%vs.2.8%)、小儿出生时乙肝感染率(0%vs.0.7%)、6月龄乙肝感染率(0%vs.0.7%)、12月龄时乙肝感染率(0%vs.0.7%)等发生率上无显着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1.3妊娠期TBA异常与妊娠结局Pearson相关性分析:妊娠期TBA异常与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显着正相关,与分娩孕周显着负相关,P<0.05。与胎膜早破、羊水过少、出生时小儿HBV感染率及12月龄小儿HBV感染率无显着相关性,P>0.05。1.4抗病毒治疗与孕期TBA异常人群的妊娠结局Pearson相关性分析:抗病毒治疗与孕期TBA异常人群的分娩孕周显着正相关,P<0.05。与胎膜早破、羊水过少、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无显着相关性,P>0.05。2、转氨酶正常时:2.1入组时抗病毒组(B组)和未抗病毒组(D组)平均年龄(岁)(28.8±4.4vs.28.1±3.4)、平均病毒量(log)(7.5±0.50vs.7.4±0.46)、HBeAg 阳性率(100%(122/122)vs.100%(236/236))等基本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2.2抗病毒组(B组)与未抗病毒组(D组)相比较,抗病毒组孕期、分娩时和产后TBA异常率与未抗病毒组无显着差异(17.2%vs.26.2%、14.7%vs.22.5%、3.2%vs.7.6%),P>0.05。抗病毒组和未抗病毒组的胎膜早破率(13.9%vs.16.1%)、羊水过少率(8.1%vs.7.6%)、胎窘率(12.2%vs.17.3%)、新生儿窒息率(6.5%vs.6.77%)、平均分娩孕周(38.8±1.27vs.38.8±1.12)、早产率(3.2%vx 2.5%)、低体重儿率(1.6%vs.0.8%)、巨大儿率(4.0%vs.8.89%)、GDM率(12.3%vs.13.9%)、饮食控制血糖不佳率(0.8%vs.0.8%)、妊娠期高血压病率(3.3%vs.2.5%)等无显着差异,P>0.05。抗病毒组的病毒降至检测线下率、病毒下降大于21og率明显低于未抗病毒组(15.5%vs.0%;100%vS.2.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抗病毒组小儿出生时、6月龄、12月龄乙肝感染率均显着低于未抗病毒组(0%vS.8.89%、0%vs.4.23%、0%vs.4.2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12月龄HBV感染者均在出生时乙肝感染阳性患者范围内,无新发病例。)2.3妊娠期TBA异常与妊娠结局Pearson相关性分析:转氨酶正常时妊娠期TBA异常与分娩孕周显着负相关,P<0.05,有统计学意义。妊娠期TBA异常与胎膜早破、羊水过少、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出生时小儿乙肝感染率、12月龄小儿乙肝感染率无显着相关性,P>0.05。2.4抗病毒治疗与孕期、羊TBA异常人群的妊娠结局Pearson相关性分析:抗病毒治疗与孕期TBA异常人群的胎膜早破水过少、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分娩孕周无显着相关性,P>0.05。结论:1、转氨酶异常时:(1)孕中晚期抗病毒治疗可以改善妊娠结局,恢复肝功能,提高TBA复常率、转氨酶复常率,降低早产率,延长分娩孕周。(2)孕中晚期抗病毒治疗不增加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羊水过少及胎膜早破、巨大儿、低体重儿、GDM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饮食控制血糖不佳的发生率。(3)妊娠期TBA异常可导致胎儿窘迫率、新生儿窒息率升高以及分娩孕周提前。妊娠期TBA异常与胎膜早破、羊水过少、乙肝病毒母婴传播无显着相关性。抗病毒治疗可延长TBA异常人群的分娩孕周,但对胎膜早破、羊水过少、胎儿窘迫率、新生儿窒息率无明显影响。(4)转氨酶异常时妊娠中晚期口服核(苷)酸类抗病毒药物显着减低HBVDNA载量,但不能显着影响母婴传播率。2、转氨酶正常时:(1)孕中晚期抗病毒治疗不增加TBA复常率、新生儿低体重率、巨大儿率、胎膜早破率、胎窘率、早产率、新生儿窒息率、羊水过少率、GDM发生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率、饮食控制血糖不佳率。(2)妊娠期TBA异常可导致分娩孕周提前。TBA异常与胎膜早破、羊水过少、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乙肝病毒母婴传播无明显相关性。抗病毒治疗不能延长TBA异常人群的分娩孕周,对胎膜早破、羊水过少、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无明显影响。(3)免疫耐受期乙肝病毒高载量孕妇孕中晚期服用抗病毒治疗能明显降低母亲外周血HBV-DNA水平,降低乙肝病毒母婴传播风险。

胡芳,卢建军,林穗方[4](2018)在《孕晚期抗病毒治疗可降低HBV母婴传播——一项基于肝功能正常、HBV高载量孕妇的Meta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系统评价肝功能正常孕妇孕期服用抗病毒药物阻断乙型肝炎病毒(HBV)母婴传播的效果和安全性,为临床开展HBV母婴阻断工作提供循证证据。方法检索六大数据库,最后一次检索时间为2017年6月11日,按照预先设定的标准检索、筛选、纳入和分析文献。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根据异质性结果选择相应的效应模型分析并进行亚组分析。结果共有33篇文献纳入分析,总样本量为4 930人。抗病毒治疗组新生儿、儿童7月龄、儿童12月龄HBV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RR值分别为0.60、0.16、0.24)和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阳性率(RR值分别为0.28、0.13、0.14),以及产妇分娩前HBV-DNA滴度水平(SMD=-3.51,95%CI:-4.25-2.77,)均低于对照组。产妇产后6个月HBV-DNA滴度水平、分娩孕周、出生体重和Apgar评分,两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0.93、1.84、0.17、0.30,均P>0.05)。亚组分析显示:对于HBV-DNA≥1×106IU/mL孕妇,抗病毒治疗组产妇分娩前HBV-DNA滴度水平、婴儿各年龄段HBV感染率均较对照组降低(RR<1,均P<0.01);孕晚期开始治疗组,产妇分娩前HBV-DNA滴度水平、婴儿各年龄段HBV感染率均较对照组降低(RR<1,均P<0.01)。结论对于肝功能正常、HBV-DNA≥1×106IU/mL的孕妇,孕晚期服用拉米夫定、替比夫定或替诺福韦进行抗病毒治疗,可降低HBV母婴传播几率,并具安全性。

赵薇[5](2017)在《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转录的检测在母婴垂直传播中的临床意义》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究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转录的检测在母婴垂直传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解放军第三〇二医院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HBV表面抗原(HBs Ag)为阳性的40例产妇及其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HBe Ag阴性/阳性分为HBe Ag阳性组(21例)和HBe Ag阴性组(19例),分别抽取2 m L母亲外周血和新生儿脐静脉血,提取RNA,经过逆转录及RT-PCR扩增,得到乙肝病毒DNA(HBx DNA),全长型病毒转录体(f RNA),顿挫型病毒转录体(tr RNA),利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出产物。结果 HBe Ag阳性组中母体HBx DNA阳性率和f RNA阳性率明显高于HBe Ag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母体HBx DNA表型分为HBx DNA阳性组和HBx DNA阴性组。HBx DNA阳性组中母体f RNA阳性率、tr RNA阳性率和新生儿tr RNA阳性率高于HBx DNA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f RNA、HBx DNA相比,tr RNA更早出现在HBV母婴传播过程中,有利于确定新生儿HBV感染情况,具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价值。

汤恋花,李晶,彭忠秀,尹艳艳[6](2017)在《乙型肝炎病毒母婴垂直传播与乙肝病毒DNA载量的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乙型肝炎感染产妇的乙肝病毒(HBV)DNA载量与母婴垂直传播之间的关系。方法用荧光定量PCR法对孕妇产前血清的HBV-DNA载量检测,按照载量分为两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对每组婴儿的脐带血进行检测。结果以5.0×102 copies/ml和1.0×106 copies/ml为HBV-DNA载量的分界点(其中5.0×102 copies/ml又为HBV阴性和阳性的分界点),按照HBV-DNA载量从小到大的顺序将选取的240名产妇分为3组,各组人数分别为120、53和67,各组的脐血HBV-DNA阳性率分别为4.17%(5/120)、11.32%(6/53)、35.82%(24/67)。HBV阴性和HBV阳性组间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阳性两组间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型肝炎感染孕妇的HBV-DNA载量越大,母婴垂直传播的概率越大。孕妇孕期建议定期监测HBV-DNA,如血液HBV-DNA≥1.0×106 copies/ml建议服用抗病毒药物治疗以减少母婴传播风险。

张磊[7](2013)在《免疫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及乙肝疫苗接种效果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第一部分孕产妇乙型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及梅毒流行的多中心调查目的:了解我国孕产妇乙型肝炎病毒(HB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及梅毒流行情况并采取阻断措施。方法:2008-2013年,在湖北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山西省、广东省进行多中心调查,对各地孕产妇开展HIV、HBV、梅毒的筛查。结果:103174名孕产妇进行三种疾病的筛查,HIV、HBV、梅毒阳性率分别为0.24%、5.97%、0.55%。HBV阳性率最高,显着高于HIV及梅毒,P=0.000。不同地区HBV的流行率差别较大,广东最高(8.51%),湖北次之(6.57%),新疆伊宁(4.34%)及山西(4.17%)较低。2011-2013年,新疆伊宁及湖北通城HBV阳性率呈下降趋势。结论:多中心大样本筛查表明孕产妇HIV、梅毒感染率较低,但HBV感染率较高;中国不同地区孕产妇HBV流行情况差异较大,应继续加强孕产妇三种疾病的筛查,对流行严重地区应进一步加强母婴阻断及随访,探索潜在原因,降低流行率。第二部分免疫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效果观察——婴儿免疫阻断失败及相关危险因素目的:中国为乙型肝炎流行严重地区,母婴传播是HBV感染慢性化的重要原因。中国政府将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已20年,目前对乙肝母亲的婴儿普遍采取免疫措施,此种情况下了解HBV母婴传播率及相关影响因素,对分析HBV免疫阻断失败的原因并探索更加合理完善的HBV母婴阻断措施具有重要意义。方法:2008年-2012年,采用多中心队列研究,对湖北省,山西省,广东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地的孕产妇进行HBsAg筛查;对湖北省及山西省部分HBsAg阳性孕产妇及其8-12月龄婴儿进行乙肝血清标志物(HBsAg, HBsAb,HBeAg, HBeAb, HBcAb)及HBV DNA检测。填写统一调查表。结果:筛查孕妇103174名,HBsAg阳性6156例,阳性率5.97%。随访乙肝病毒携带孕妇及其8-12月龄婴儿1202对,婴儿免疫阻断失败率3.3%(40/1202),HBeAg阳性母亲婴儿的免疫阻断失败率为9.3%。免疫阻断失败婴儿的母亲均为HBeAg阳性且HBV DNA≥6log10copies/ml;母亲HBeAg阴性或HBV DNA<6log10copies/ml,其婴儿均未观察到免疫阻断失败者。HBeAg阳性母亲的婴儿,单纯注射乙肝疫苗组免疫阻断失败率显着高于联合免疫组(16.9%vs7.9%,P=0.021); HBeAg阳性母亲孕期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及未注射HBIG者,其婴儿免疫阻断失败率无显着差异(10.3%vs9.0%,P=0.685);HBeAg日性母亲剖宫产组与顺产组比较,婴儿免疫阻断失败率无显着差异(7.3%vs11.6%,P=0.128); HBeAg阳性母亲母乳喂养与人工喂养比较,婴儿免疫阻断失败率无显着差异(9.5%vs9.2%,P=0.90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在HBeAg阳性母亲组中,母亲年龄<28岁及婴儿仅注射乙肝疫苗为HBV母婴传播的危险因素。仅采用乙肝疫苗的婴儿,顺产组HBV母婴传播率显着高于剖宫产组;顺产组及母乳喂养组中,仅采用疫苗组HBV母婴传播率显着高于联合免疫组。结论:本研究通过多中心调查提示,目前我国孕产妇HBsAg阳性率5.97%,HBV母婴阻断失败率为3.3%。HBeAg阳性且HBV DNA≥6log10copies/ml的孕妇应为母婴阻断的重点人群,HBeAg阳性母亲的婴儿应采用主被动联合免疫,联合免疫的婴儿HBV感染率不受分娩方式及喂养方式影响。HBeAg阴性母亲的婴儿单纯注射疫苗未发现HBV感染者;为节约血制品的使用,这一人群是否可不注射HBIG,值得进一步研究。第三部分免疫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效果观察——婴儿HBsAb阳转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目的:中国为乙型肝炎流行严重地区,母婴传播是乙肝病毒感染慢性化的重要原因。中国政府将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已20年,目前对乙肝母亲的婴儿普遍采取免疫措施,此种情况下了解HBV母婴传播的阻断效果,HBsAg阳性母亲婴儿的HBsAb转换率及相关影响因素,对分析高危婴儿HBV免疫阻断效果并探索更加合理完善的HBV免疫及监控措施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对湖北省及山西省HBsAg阳性孕产妇及其8-12月龄婴儿进行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sAg,HBsAb, HBeAg, HBeAb, HBcAb)及HBV DNA检测。填写统一调查表。结果:2008年-2012年,随访乙肝携带孕妇及其8-12月龄婴儿1202对,婴儿HBsAb阳性率82.2%(988/1202)。婴儿HBsAb转换率与母亲HBeAg阳性、HBV DNA滴度、喂养方式及分娩方式无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母亲年龄>30岁,母亲孕期注射HBIG、新生儿出生体重异常为影响HBsAb产生的危险因素。结论:本研究通过多中心调查提示,HBsAg阳性孕产妇婴儿HBsAb转换率为82.2%,母亲年龄>30岁,母亲孕期注射HBIG及新生儿出生体重异常影响婴儿HBsAb转换。对完成免疫接种的婴儿及时检测HBsAb,对未感染HBV亦未产生HBsAb的婴儿及时补种乙肝疫苗有利于提高免疫预防效果。第四部分胎盘对乙肝标志物的屏障作用及HBV母婴传播时期的探讨目的:乙型肝炎母婴传播是HBV传播且导致慢性感染的重要原因,当前的免疫预防措施不能完全阻断母婴传播。本文旨在探讨胎盘对HBV的屏障作用,HBV血清标志物通过胎盘后的动态变化,分析免疫阻断失败者HBV母婴传播发生的时机及其原因。方法:2008-2012年,对湖北省及山西省有关医院428对HBV携带母亲、其新生儿及8-12月龄婴儿进行随访观察,新生儿采集股静脉血(femoral vein blood, FV)301例,采集脐血(umbilical cord blood, UC)127例。所有标本作乙肝血清标志物及HBV DNA定量检测。结果:新生儿HBsAg、HBeAg、HBV DNA阳性例数与母亲阳性例数比较分别为:35.7%,94.8%,14.0%,新生儿HBsAg、HBeAg、HBV DNA滴度均显着低于母亲,新生儿HBeAb及HBcAb阳性数与母亲比较分别占95.5%,99.1%,滴度与母亲比较无显着差异。随访时HBsAg、HBeAg、HBV DNA、HBeAb及HBcAb转阴率分别为88.1%、88.7%、64.3%、80.9%及47.5%;未观察到HBeAg-HBeAb转换现象。17例8-12月龄婴儿感染HBV,免疫阻断失败率4.4%,其母亲均HBeAg阳性且HBV DNA≥6log10copies/ml。4例出生及随访时HBV DNA均大于6loglocopies/ml,提示宫内感染;6例出生时HBV DNA低滴度,8-12月后转为高滴度,考虑分娩期或妊娠晚期感染;7例出生时HBV DNA阴性,随访转为阳性,其中6例为人工喂养,提示分娩期感染。新生儿股静脉血及脐带血乙肝标志物检测结果表明,各标志物胎盘通过情况及随访转阴率均具有一致性。结论:胎盘存在对HBsAg, HBeAg及HBV DNA不同程度的屏障作用。当前的免疫预防措施不能完全阻断HBV母婴传播。联合免疫后母婴传播可能发生在宫内,但更多数发生在分娩阶段,母亲高病毒载量可能是免疫阻断失败的主要原因。对新生儿做单次HBsAg, HBeAg, HBV DNA检测一般不能确定或排除母婴传播。股静脉血及脐带血均可作为常规采集方式。第五部分母亲乙肝表面抗体对婴儿乙肝疫苗接种效果的影响目的:中国1992年将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后,其覆盖率逐年增高。但部分婴幼儿接种疫苗后未产生HBsAb,存在潜在感染乙肝的可能性。未产生HBsAb可能与遗传及疫苗质量有关;母亲HBsAb通过胎盘传给婴儿是否可影响婴儿按0,1,6接种的乙肝疫苗免疫效果,值得进一步探讨。方法:2011年-2013年采用多中心队列研究,对湖北省部分医院的孕产妇、新生儿及7-24月龄婴儿进行乙肝血清标志物(HBsAg, HBsAb, HBeAg, HBeAb, HBcAb)检查。结果:检测孕妇6899名,HBsAb阳性3883例,阳性率56.3%。脐血HBsAb胎盘通过率为94.2%,其中位数滴度为404.6IU/L vs母亲HBsAb中位数滴度381.2IU/L,P=0.527。母亲HBsAb<500IU/L组,婴儿HBsAb阳性率90.4%,显着高于母亲HBsAb>500IU/L组80.2%,P=0.003。母亲≥500组,婴幼儿HBsAb阳性率80.2%,低于母亲10-500组(90.5%)及<10组(90.3%),P=0.011。母亲HBsAb滴度最高组(>500)其子女HBsAb滴度最低,母亲HBsAb平均滴度最低组(<10IU/L)其子女HBsAb滴度最高,母亲HBsAb滴度10-500组,其子女滴度居中,三组子女滴度具有显着差别(P=0.020)。母亲HBsAb高滴度组,婴儿HBsAb无应答率显着高于母亲HBsAb低滴度组。未产生抗体婴儿补种1针乙肝疫苗后,1月后随访均产生高滴度抗体。结论:HBsAb胎盘通过率为94.2%,其滴度在新生儿中不低于母亲。母亲HBsAb滴度高者,新生儿HBsAb阳性率及其滴度均较低。未产生抗体婴儿补种乙肝疫苗后均产生高滴度抗体,提示母亲HBsAb对乙肝疫苗主动免疫效果产生负面影响。第六部分乙型肝炎病毒父婴垂直传播的研究目的:中国为乙型肝炎流行严重地区,母婴传播是乙肝病毒感染慢性化的重要原因。但父亲感染HBV是否会以垂直传播的方式传给子女,尚没有足够循证医学证据。方法:2008-2012年对湖北省、山西省的HBsAg阳性父亲进行调查,配偶均为非乙肝患者,所有婴儿均接受3次乙肝疫苗接种,于8-24月龄时随访。所有对象检测乙肝血清标志物(HBsAg、HBsAbvb、HBeAg、HBeAb及HBcAb)。填写统一调查表。结果:共随访233对HBsAg阳性父亲及其1-2岁子女,未发现子女HBsAg阳性者。父亲HBeAg阳性率为38.2%,HBV DNA阳性率为59.4%。HBeAg阳性父亲组,其HBV DNA拷贝数显着高于HBeAg阴性父亲组。结论:本研究表明,在完成乙肝疫苗全程接种、母亲HBsAg阴性的前提下,感染HBV父亲一般不会通过垂直传播感染染婴儿。

昌思思[8](2012)在《乙型肝炎病毒母婴阻断效果评价与影响因素分析—乙型肝炎疫苗与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联合免疫阻断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评价重组乙型肝炎疫苗(Hepatitis B vaccines, HepB)单纯免疫及其与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epatitis B Immune Globulin, HBIG)联合免疫阻断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母婴传播效果,并分析阻断HBV母婴传播的影响因素。研究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法,选择云南省2011年1月-2011年2月期间住院分娩HBsAg阳性母亲及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将出生24小时内接种10μg重组HepB和HBIG的新生儿作为联合免疫组,接种10gg重组HepB的新生儿作为单纯免疫组,各组均按照0、1、6个月的免疫程序接种10μg重组HepB,定期对各组母亲及婴儿进行个案调查,婴儿全程免疫结束后1月(7-12月龄)随访采集静脉血检测乙肝感染标志物,随访时间截止到2011年12月。用疫苗的保护率来评价重组HepB(酵母)与HBIG联合免疫阻断HBV母婴传播效果,并分析母亲感染状态、分娩方式、分娩医院级别、母乳喂养、婴儿是否联合免疫等因素对阻断HBV母婴传播的影响。结果:双阳母亲,婴儿联合免疫和单纯免疫HBsAg阳性率分别为5.1%、14.1%(x2=4.422,P=0.035),保护率分别为94%、83.4%;单阳母亲婴儿是否联合免疫HBsAg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校正χ2=1.287,P=0.257);单纯免疫下双阳和单阳母亲其婴儿HBsAg阳性率分别为14.1%、4.1%(χ2=4.227,P=0.04),保护率分别为83.4%、89.7%,而联合免疫下双阳和单阳母亲其婴儿HBsAg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校正χ2=3.28,P=0.07)。影响阻断HBV母婴传播的主要因素为母亲感染状态(OR=5.01,95%CI:1.714~14.669)和婴儿是否联合免疫(OR=3.605,95%CI:1.385~9.381),母亲孕期使用HBIG、分娩方式、分娩医院级别、喂养方式、婴儿性别等因素对阻断HBV母婴传播的无影响。结论:双阳母亲的婴儿采用联合免疫阻断HBV母婴传播效果更佳,而单阳母亲的婴儿是否联合免疫其阻断效果相同;在单纯免疫下,双阳母亲其婴儿感染风险高于单阳;母亲HBV感染状态和婴儿是否联合免疫是影响婴儿HBsAg阳性率的两个主要因素。

郭永,王清图,修霞[9](2010)在《乙肝病毒宫内阻断治疗后婴幼儿血清病毒转录体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乙型肝炎是一种发病率高、感染力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全球约有20亿人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约有3.5亿人成为慢性感染者。这些慢性感染者中有15%~25%的危险死于HBV相关性肝脏疾病,包括晚期肝硬化和肝细胞癌[1]。

王军,张伟,李艳红,郭永,朱少君,巩丽,姚丽,张丽[10](2009)在《新生儿trRNA独立阳性的HBV感染状态》文中指出目的:探讨新生儿trRNA独立阳性的HBV感染状态的稳定性及影响因素.方法:跟踪随访85例HBsAg阳性孕妇及所生新生儿,孕妇在接受HBIG治疗前和分娩前各采血1次,新生儿在出生后24h内、1、3、6、9、12、18、24mo各采血1次,检测trRNA、fRNA、乙型肝炎五项和HBVDNA定量,按新生儿trRNA分组比较新生儿HBV活动性感染的发生率,按母亲HBIG治疗、HBeAg、HBV-DNA定量分别分组比较母婴trRNA、fRNA的检出率.结果:随访的新生儿无HBV活动性感染发生,新生儿fRNA均阴性.分别以母婴是否行HBIG治疗分组,比较新生儿trRNA检出率,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以母亲HBeAg分组,分别比较母婴trRNA检出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而母亲fRNA检出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8.119,P=0.004);以孕妇产前HBVDNA定量分组,同样分别比较母婴trRNA检出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而母亲fRNA的检出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21.948,P=0.000).结论:在随访的近2年时间内,新生儿trRNA独立阳性的HBV感染状态是稳定的,trRNA的检出不受母婴是否行HBIG治疗、HbeAg及HBV-DNA定量的影响.

二、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宫内传播对血清病毒DNA和转录体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宫内传播对血清病毒DNA和转录体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替诺福韦酯治疗妊娠合并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2.1 观察指标
        2.2 观察指标
        2.3 相关定义
        2.4 统计学方法
研究结果
    1. 一般资料
    2.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2.1 两组患者HBV-DNA定量的变化趋势和HBV-DNA阴转率的比较
        2.2 两组患者在治疗4周、8周、产时及产后6周随访ALT、AST、TBiL、ALB、CHE浓度变化及ALT复常率的比较
    3. 两组母婴阻断效果的比较
    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BUN、CR及P浓度变化的比较
    5. 两组患者血HB浓度、全血WBC、PLT计数、血浆PT变化的比较
        5.1 HB浓度比较结果
        5.2 WBC计数比较结果
        5.3 PLT计数比较结果
        5.4 PT比较结果
    6. 两组母儿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7. 两组住院治疗平均住院费用与住院时间的比较
    8. 两组患者治疗后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比较
讨论
    1 研究对象的选择和分组原则
    2 替诺福韦酯对妊娠24周后合并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及母婴阻断分析
    3 两组母儿并发症的发生率的分析
    4 两组产后出血及血HB浓度、全血PLT计数、血浆PT情况的比较分析
    5 替诺福韦酯用药安全性分析
    6 本研究存在缺陷与不足
结论
英文缩略词
参考文献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妊娠期抗病毒治疗的进展与争议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2)替诺福韦和替比夫定用于乙肝母婴阻断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对象及方法
    1 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研究结果
    1 一般资料
    2 高病毒载量孕妇孕期应用核苷酸类似物(NAs)抗病毒治疗的临床疗效
    3 高病毒载量孕妇孕期应用抗病毒药物安全性及有效性分析
讨论
    1 孕晚期抗病毒治疗的必要性和有效性
    2 孕晚期抗病毒治疗的安全性分析
    3 不足之处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抗病毒治疗用于乙肝母婴传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
致谢

(3)抗病毒治疗对乙型肝炎病毒高载量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治疗方法
    研究方法
    统计学分析方法
结果
    1、转氨酶异常组
    2、转氨酶正常组
讨论
    1、转氨酶
    2、抗病毒治疗对胎膜早破、羊水过少、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早产、分娩孕周、胎儿体重、GDM及血糖控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妊娠结局的影响
    3、TBA
    4、HBV DNA
    5、母婴阻断
结论
    1、转氨酶异常时
    2、转氨酶正常时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妊娠期抗乙肝病毒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英文缩略词
致谢

(4)孕晚期抗病毒治疗可降低HBV母婴传播——一项基于肝功能正常、HBV高载量孕妇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检索策略
    1.2 资料选择的标准
        1.2.1 纳入标准
        1.2.2 排除标准
    1.3 资料提取
    1.4 资料的质量评价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纳入研究的一般情况及质量评价
    2.2 疗效和安全性指标的Meta分析结果
    2.3 敏感性分析
    2.4 亚组分析
    2.5 发表性偏倚分析
3 讨论

(5)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转录的检测在母婴垂直传播中的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HBs Ag阳性母体及新生儿血清HBx DNA及RNA检测结果对比
    2.2 不同HBx DNA表型母体与新生儿血清转录体检测结果对比
3 讨论

(6)乙型肝炎病毒母婴垂直传播与乙肝病毒DNA载量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3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母血HBV检测和宫内感染的关系
    2.2 HBV-DNA含量和宫内感染的关系
3 讨论

(7)免疫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及乙肝疫苗接种效果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孕产妇乙型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及梅毒流行的多中心调查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结论
第二部分 免疫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效果观察——婴儿免疫阻断失败及相关危险因素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结论
第三部分 免疫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效果观察——婴儿HBsAb阳转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结论
第四部分 胎盘对乙肝标志物的屏障作用及HBV母婴传播时期的探讨
    1 对象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结论
第五部分 母亲乙肝表面抗体对婴儿乙肝疫苗接种效果的影响
    1 对象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结论
第六部分 乙型肝炎病毒父婴垂直传播的研究
    1 对象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结论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致谢

(8)乙型肝炎病毒母婴阻断效果评价与影响因素分析—乙型肝炎疫苗与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联合免疫阻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背景
    1.1 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与母婴传播现状
    1.2 阻断HBV母婴传播的措施
    1.3 阻断HBV母婴传播的影响因素
    1.4 研究意义
2 研究目的
3 研究方法和内容
    3.1 研究方法
    3.2 研究对象
    3.3 数据收集
    3.4 数据录入
    3.5 数据分析
    3.6 技术路线
    3.7 质量控制
4 结果
    4.1 基本情况
    4.2 使用重组HepB与HBIG联合免疫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效果评价
    4.3 影响因素分析
    4.4 阻断失败婴儿构成情况
5 讨论
    5.1 重组乙肝疫苗与HBIG联合免疫对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阻断效果
    5.2 HBV母婴传播影响因素
    5.3 母婴阻断失败的原因
6 结论
7 建议
    7.1 医疗机构对孕妇开展HBsAg筛查工作
    7.2 加强对HBsAg阳性母亲孩子的管理和随访
    7.3 尽快制定统一有效的乙肝母婴阻断措施技术规范
8 本次研究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附件1
附件2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9)乙肝病毒宫内阻断治疗后婴幼儿血清病毒转录体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1.观察对象
    2.治疗方法
    3.血清学检测
    4.统计学处理
结果
    1.治疗组与对照组孕妇所生新生儿的血清免疫学指标
    2.两组婴幼儿不同时期血清中病毒转录体和DNA的检测
讨论

(10)新生儿trRNA独立阳性的HBV感染状态(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2.1 动态观察:
        1.2.2 血清分离和核酸提取:
        1.2.3 fRNA和trRNA的扩增:
        1.2.4 电泳检测及Southern杂交验证:
2 结果
    2.1 随访结果
    2.2 HBIG治疗对新生儿转录体检测的影响
    2.3 孕妇HBeAg对母婴转录体检测的影响
3 讨论
■背景资料
■同行评议者
■相关报道
■应用要点
■同行评价

四、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宫内传播对血清病毒DNA和转录体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替诺福韦酯治疗妊娠合并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研究[D]. 李娟. 苏州大学, 2019(04)
  • [2]替诺福韦和替比夫定用于乙肝母婴阻断的临床研究[D]. 姜华. 苏州大学, 2019(07)
  • [3]抗病毒治疗对乙型肝炎病毒高载量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D]. 邓红梅. 苏州大学, 2019(04)
  • [4]孕晚期抗病毒治疗可降低HBV母婴传播——一项基于肝功能正常、HBV高载量孕妇的Meta分析[J]. 胡芳,卢建军,林穗方.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8(03)
  • [5]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转录的检测在母婴垂直传播中的临床意义[J]. 赵薇. 中国医药导报, 2017(15)
  • [6]乙型肝炎病毒母婴垂直传播与乙肝病毒DNA载量的关系研究[J]. 汤恋花,李晶,彭忠秀,尹艳艳. 中国医学工程, 2017(01)
  • [7]免疫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及乙肝疫苗接种效果的研究[D]. 张磊. 武汉大学, 2013(05)
  • [8]乙型肝炎病毒母婴阻断效果评价与影响因素分析—乙型肝炎疫苗与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联合免疫阻断研究[D]. 昌思思. 昆明医科大学, 2012(11)
  • [9]乙肝病毒宫内阻断治疗后婴幼儿血清病毒转录体变化研究[J]. 郭永,王清图,修霞.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0(09)
  • [10]新生儿trRNA独立阳性的HBV感染状态[J]. 王军,张伟,李艳红,郭永,朱少君,巩丽,姚丽,张丽.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9(33)

标签:;  ;  ;  ;  ;  

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宫内传播对血清病毒DNA和转录组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