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报业集团分配机制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沈佳楠[1](2020)在《融媒体背景下我国传统报业的转型研究 ——以上海报业集团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媒介生态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当前的中国传统报业集团也遇到了刻不容缓的挑战,例如:纸媒的广告量骤减、盈利模式不清、受众粘度下降,这些都让其举步维艰。为了积极应对挑战,遵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方针政策,传统媒体开始接触新媒体技术,试图通过转型来维持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媒体转型就成为了我国媒介传播方式的一种全新方式。纵观我国纸媒转型发展的历史,转型的开始都是在报网融合中进行探索实践的,上海报业集团在新媒体运用以及内容追求等方面都有着鲜明的独创性,对我国传统报业转型的探索有着重要作用。笔者从现状、发展的背景和发展前景三个方面研究其转型探索的成功与否,通过具体的走访、问卷、采访等多种形式深入研究上海报业集团转型过程中的创新表现和产生的影响。与此同时,通过数据分析和归纳整理总结出上海报业集团转型成功相关经验加以借鉴,分析其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从上海报业集团的成功点入手对我国传统报业集团转型提出有建设性的策略和意见,也为我国报业集团转型厘清思路指明方向。
周钢[2](2016)在《困境与裂变:省级党报集团融合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认为互联网时代,传统报业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已成为一种趋势,并逐渐成为新闻传播学者和业者关注的热点之一。从学术层面来看,中国传统报业的融合发展研究大多集中于对西方媒介融合理论和经验的阐释和讨论,由于中国与西方在经济发展和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西方媒介融合理论是否适用于中国媒介组织,需进一步的验证和探索。从实务层面来看,当下传统报业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呈现出蓬勃态势,但传统报业如何与新兴媒体融合,尚无统一的定论和可供借鉴的成熟模式。从某种意义上说:现阶段中国传统报业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呈现出某种“理论指导缺失”和“实践路径迷失”的“无力”镜像。为改变这种“无力”状况,需要通过融合发展来打造和培育中国传统报业的核心竞争力。本文的研究对象为中国特定一类媒介组织——省级党报集团,作者采用文献研究、个案研究、访谈等方法,将核心竞争力理论作为研究基础,将“融合发展”作为研究出发点。作者认为,对于省级党报集团而言,融合发展是手段,裂变是路径,最终结果是要打造和培育核心竞争力。第一章提出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进行相关的文献综述,提出研究思路、框架与研究方法,阐述研究创新点和难点。在研究思路和框架这一节,作者建构了省级党报集团融合发展战略环境组合分析模型,这一组合分析模型对于省级党报集团融合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和制约作用。第二章对省级党报集团发展溯源、演进历程及融合发展现状进行图景式的勾勒。第三章对省级党报集团融合发展战略环境组合分析模型进行论述,该模型包括外部环境PEST分析、外部产业环境“五种竞争力量模型”、内部环境核心要素分析、融合发展SWOT分析。作者强调,省级党报集团融合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包括文化竞争力和经济竞争力两大内容,由核心人才、组织结构、生产能力、流通渠道、营销力、企业文化六个要素构成。通过信息、人力、财力、物质技术资源的优化配置,来打造“核心人才+组织结构+生产能力+流通渠道+营销力+企业文化”的融合发展内部闭环。作者对31位新闻传播学者和业者进行了网络访谈或面谈,第一类被访者来自9省(市)14所高校的15位新闻学院教师;第二类被访者来自湖北日报传媒集团的15位新闻从业者和河南日报报业集团的1位新闻从业者。从访谈中抽取共同的认知作为重要论据,以支撑作者的观点。第四章以部分省级党报集团案例为基础,结合被访者的共识,从“外部宏观环境与核心要素”、“外部产业环境和核心要素”双视角检视了省级党报集团融合发展的现实困境:制度、区域、行业壁垒与核心人才培育制约;技术壁垒与融合新闻流通渠道不畅;融合用户消费取向变化与互联网思维缺失;替代品压力与融合新闻生产能力滞后;广告客户压力与营销力、盈利模式单一第五章强调省级党报集团融合发展应在“党委和政府——省级党报集团——新闻从业者——受众——互联网企业或新媒体公司”五维作用力下进行,保持一种平衡和互动,形成一种合力和正协同力等。这种融合发展应紧紧围绕“双力”(文化竞争力和经济竞争力)进行裂变,打造和培育核心竞争力。作者针对现存问题,从五个层面梳理出突破路径:党委和政府宏观层面的理念转变和规制变革;报业组织中观层面的内容生产融通一体、内在企业文化融合、探索多种盈利模式、优化新闻流通渠道、搭建开放技术平台、人力资源管理变革、转企改制助推融合;新闻从业者个体微观层面的强化“互联网思维”;受众微观层面的提升媒介素养、改变“刻板印象”;互联网企业或新媒体公司微观层面的技术共享、合作共赢。按案例呈现、访谈共识、理论阐释的先后顺序对这些突破路径进行论述。在党委和政府层面,按“可以做什么”、“该做什么”、“该放手什么”的逻辑层次进行梳理;在报业组织层面,按自身“可以做什么”、“该做什么”、“该强化什么”的逻辑层次进行梳理。作者以突破路径所呈现的指标为基础,建构了一个省级党报集团融合发展效果评价指标体系,以及与之相配套的评价操作流程。基于该评价指标体系,作者对13位新闻传播学者和湖北日报传媒集团的17位新闻从业者进行了问卷调查,对目前的省级党报集团融合发展效果进行了评价,得出的数据分析结果值得省级党报集团进行融合发展裂变时重点关注。第六章通过聚焦湖北日报传媒集团融合发展的个案,采取深度访谈法,对该集团融合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和现实困境进行了全面的剖析。现实困境表现在:人力资源管理之困;新闻内容生产之困;经营盈利模式之困,这些符合省级党报集团融合发展现实困境的共有特征。对该集团融合发展的应对之策进行了案例分析,认为《湖北日报》通过探索融合新闻内容生产、《楚天都市报》通过新闻生产流程再造与组织结构重组、网络媒体通过拓宽流通渠道与提升营销力分别进行了变革。针对现实困境,在《湖北日报》、《楚天都市报》、荆楚网等网络媒体变革的基础上,对该集团打造和培育核心竞争力进行了案例分析。具体路径有:在新闻内容生产上进行流程再造;搭建服务开放的融合新闻平台;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刚柔并济;创新扩展融合技术;拓展盈利模式、多元“跨界”。作者指出:该集团摆脱困境的应对之策与省级党报集团(报社)融合发展打造“双力”(文化竞争力和经济竞争力)的路径是一致和吻和的,且这些具体路径对国内其它党报集团(报社)融合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第七章为结论和讨论,作者所得出的研究结论对于国内所有省级党报集团乃至中国各级报业组织是否具有普遍适用性,尚需在业界实践中进一步验证。在后续研究中,应进一步加大实地访谈和问卷调查的力度,还应选取更多的省级党报集团进行比较研究或个案研究。
林颖[3](2014)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报业人力资源管理变革》文中提出互联网技术以狂飙突进的方式席卷当今世界任何一个产业领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图景。在新媒体技术浪潮裹挟下,今天的报业传媒正经历着一场“没有地图的旅行”,在转型中寻找自我拯救的出路。在媒介融合的传媒生态中,报业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是报业转型的必由之路。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报业在内容生产、商业模式、信息技术系统和组织结构上正在发生着巨大变化,这些变化对报业组织中的人力资源将带来深远的影响。从管理学视角来看,人力资源是企业最核心、最有价值的资源。报业人力资源是报业组织中最核心、最有价值的资源,对报业能否成功实现转型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在技术倒逼报业转型的过程中,内容生产流程的再造、商业模式的重塑和组织结构的变革对报业人力资源管理既带来了挑战,又带来了机遇。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报业人力资源管理如何实现变革,促进报业人力资源在职业角色、知识结构、技术能力上的转型与提升,激发报业人力资源的职业热情,充分发挥报业人力资源的价值,探索出一条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报业转型之路,是当今传媒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迫切要解决的课题。本文以媒介融合理论、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为框架,分析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报业在内容生产、商业模式、信息技术系统、组织结构的转型与变革中对报业人力资源产生的影响,提出媒介融合的新传播时代,报业人力资源管理在人才规划、绩效考核、薪酬制度、培训开发等实践环节的对策,呼吁继续推进我国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报业人力资源管理向企业化、社会化、职业化管理回归。
陈浩[4](2013)在《中国报业集团经营管理的激励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报业集团激励问题源于中国报业集团被赋予的不同属性,这决定了中国报业集团的治理结构是一种有限治理,因而无法实现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完全激励机制。以此为起点的激励机制构建,是从现实出发的有限激励。虽如此,有限激励的优化设计也是现有阶段最具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全面薪酬作为中国报业集团激励机制研究的基础和核心,其提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国报业集团从诞生发展至今,其企业属性和企业地位虽不断彰显,却依然是政治属性、产业属性和企业属性的三性合一。这一特殊的历史背景决定了中国报业集团有其先天不足。首先,在治理结构上,主要表现为产权不清、委托人缺失、资金来源单一、管理者选择机制缺乏激励机制扭曲、监督机制薄弱。在现有条件下,转变政府职能、实行政企分开、放松管制和加强立法是政府治理的内容,资本市场、发行市场、经理人市场和竞争市场的完善是外部治理的重点。党委领导下的董事会功能的完善是内部治理的核心,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制度的构建则是员工激励的重要内容。第二,在激励机制上,主要表现为薪酬结构单一、外部竞争性不够、内部公平性欠缺、长期激励不足、忽视组织文化建设。报业集团的激励对象一般由投资人、管理者和操作层组成。由于投资人的实际缺失,关注管理层和操作层的激励成了中国报业集团激励的主要关注对象。知识型员工需要从基本的物质条件到高级的精神层面的各种诉求的满足,方能发挥其创新精神,激发起知识资本的力量,实现其与中国报业集团利益和使命的共同捆绑。通过样本报业集团的调查发现,以薪酬为基础和核心的中国报业集团的激励机制的构建是现实选择。现实条件下,体制无法突破,改革只能循序渐进,作为唯一可为可操作的最基础的薪酬激励,在当下的中国报业集团里却因无太大吸引力而让报业集团的发展正面临着人才渐缺的困境。因此,以全面薪酬概念为核心,构建中国报业集团激励机制,是对中国报业集团特殊的治理结构、激励现状的积极回应。本论文在新闻与传播学领域集中运用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相关理论与分析模型,对中国报业集团的激励问题进行系统全面的梳理和探讨。将中国报业集团的激励问题放在中国报业特性、中国报业集团组织结构及组织目标、中国报业集团内外部治理结构等范畴内开展全面思考,试图设计出中国报业集团激励机制的综合模型,使中国报业集团激励的研究更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并最终促使中国报业集团组织使命和任务目标的达成,以促进中国报业集团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包东喜[5](2011)在《传媒集团经营的制度约束与制度创新 ——H报业集团拓展媒介经营项目的考察》文中指出我国传媒经济持续繁荣,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入,传媒集团制度约束与制度创新是中国传媒业实践探索的深水区和突破点,也是新闻传播理论界和经济学界研究的热点。本文旨在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作为框架对报业集团制度约束与制度创新进行研究,并根据对H报业集团的媒介拓展经营项目的考察来解读、阐释,近年来报业集团一般表现为突破或绕过制度约束的诱致性制度变迁的制度创新实践。文章在中国报业传媒的发展历程的大背景下,努力发掘原始档案材料,梳理了H报业集团经营活动的沿袭和变革过程,以说明它在尔后的拓展媒介经营项目中实行制度创新的起始基础,包括经营活动资产的形成、早期经营体制与财务体制、集团成立前的主业经营与多种经营、“企业化管理”实践、集团的组建和组建集团后的多元化经营及其产权结构。文章随即系统论述了H报业集团拓展媒介经营项目的正式制度约束和非正式制度约束;前者包括新闻出版法规约束、国家产业发展规划的约束、国有资产管理的制度约束和产权交易的制度约束;后者包括新闻管理部门的政治纪律、新闻宣传纪律、舆论导向管理,以及集团在长期运作中形成的财经、人事、新闻报道等各方面的机制惯例。文章分析了H报业集团项目规划原则和据此原则拓展媒介经营项目的制度创新理念,提出了拓展媒介经营项目的三类八种模式。三类就是国资经营类、国资-民资合作经营类,国资-外资合作经营类。八种就是国资经营类下的集团独资模式、跨地区品牌输出的集团内外国有资本融合模式、向行政单位租赁刊号的集团内外国有资本融合模式、政府委托经营的集团内外国有资本融合模式、股份制的集团内外国有资本融合模式、三角产权的集团内外国有资本融合模式、以及国资-民资合作模式和国资-外资合作模式。作者通过大量艰苦、深入的调查研究工作,获取宝贵的、鲜为人知的一手材料,系统考察了H报业集团媒介经营的8个拓展项目:《特别关注》项目、《爱你》杂志项目、《家庭保健》杂志项目、“荆楚网”网站项目、H长江崇文国际文化交流股份有限公司项目、H特别书局项目、腾讯·大楚网项目和《爱篮球》杂志项目;它们分别与上述八种模式相对应,是这八种模式的典型个案。文章论述了它们的实施过程和实行的制度创新,指出:上述拓展媒介经营项目的制度创新模式之间,从纵向上看,基本上是依次循序发展的线性关系,从横向看,各模式之间前后照应,相互学习借鉴;后一种模式借鉴前一种模式或综合前数种模式的制度创新经验,实行诱致性变迁;每一种模式都具有一定的示范价值。在论述考察结果时,作者特别对腾讯·大楚网项目中为民营资本提供进入传媒业的途径方面的创新和国资-民资合作的产权配置的制度创新进行了深度剖析。鉴于国资-外资合作的突破意义上的重要性,文章专门阐述了作为《爱篮球》杂志项目背景的我国报刊出版领域的涉外合作现状,剖析了实施《爱篮球》项目时处理产权问题的基本思路,处理涉外合作问题的创新措施和实行涉外合作项目创新时的风险控制。文章在H报业集团开展涉外合作项目的实践基础上进行理论思考,提出处理合作项目的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置权的配置、涉外合作项目的制度建设及其评估机制,继续拓展涉外合作项目应遵循的原则等问题的对策建议。
杨娟[6](2011)在《中国媒介生产融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媒介融合是当前全球传媒界关注的焦点话题。在全球信息化大的产业背景下,中国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在内容、渠道和终端等环节加速融合。在内容生产领域,新旧媒体互为补充、相互借力,促使新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形式不断涌现,令人应接不暇。“全媒体”作为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命题在生产领域萌发,并迅速扩散到传媒运营的各个环节。以全媒体生产为路径探索的中国媒介生产融合,其价值不仅是作为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带来传播变革,更是为日显困顿的传统媒体带来了发展的契机,也为国家“三网融合”战略的实施注入新的活力。论文定位于实现一个问题式的理论架构,在作者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进行一些探讨。文章以传播学、经济学、媒介经营管理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研究视野,紧扣我国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脉搏,在诸多生产现场搜集大量一手资料,通过严谨的实证研究和典型案例分析,较为系统的论证中国媒介生产融合发展现状、特点、问题及发展路径等要点,提出建设性的生产思路,展开问题式的研究。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国媒介生产融合的依据问题。在我国三网融合新的产业政策和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高速发展的强大驱动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生产融合显得合理而必要。在媒介现实的生产中,传统媒体基于媒体之间传播特性的互补优势、受众和市场的现实需求、全媒体整合营销策略的优势、品牌延伸利益的最大化、价值链的优化等角度考量,日趋加速与新媒体在生产上融合渗透的步伐。本文的研究为媒介生产融合提供理论和实践的支持。在国内外媒介生产融合的发展现状研究中,论文提出,鉴于各国传媒的发展背景不同,各个国家的媒介在生产领域的融合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并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特点。中国现阶段媒介生产融合的主要特点为:空间区域上的多样性和差异化融合;时间上的渐进式动态发展、螺旋上升式融合;形态上的有限融合。在传统媒体实践的微观层面,我国的传统媒体与网络新媒体的生产融合先后经历了传统媒体网络版、传统媒体与网络新媒体生产互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生产融合,目前正处在两者之间生产深度融合的品牌建立阶段。本文的研究建立在广泛的定量调查基础上,了解中国传统媒体生产现状,掌握传媒集团跨媒体、跨行业、跨区域方面的具体生产情况,为在中国大框架下传统媒体的发展提供宏观视野和战略发展路径分析。在对中国媒介生产融合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误区分析中,结合中国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生产融合的实践,通过大量的定量和定性调查研究,论文指出:由于中国传媒旧有体制的存在和监管机制不完善、传统媒体固有成见及新媒体自身生产不成熟,带来了中国媒介生产融合中的诸多问题和传媒从业人员在认识上的一些误区。论文指出,传统媒体转型要观念先行,转变生产思路与理念比转换生产方式更重要;体制机制改革是传媒转型的关键因素;新媒体生产能力的提高是决定融合力强弱的重要一环。在对中国媒介生产融合的发展路径探析中,本文首先从宏观角度分析了全媒体构想下中国媒介全景化的生产格局及全方位、立体式的传播格局。接着,文章从微观角度对中国现阶段传统媒体全媒体实践的路径选择进行归类分析。从中央媒体到地方媒体,其影响力、资金、技术、资源储备因素不同,“全媒体生产”路径也不尽相同,但中国特殊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决定了“全媒体”生产实践必定要在一个全国性的大框架下发展。论文进一步指出全媒体实践诸多环节的实现,在传媒内部是一个想象力、思考力、决策力、执行力、凝聚力五力合力变奏的过程,这种合力构成了媒介的融合力,是传媒生产力能否提高的关键。论文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的方式,选取中央电视台、上海广播电视台、烟台日报传媒集团为考察单位,进行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生产融合情况典型案例调查。深入剖析了三类主要发展路径:第一类在中央级别和极具品牌影响力的传媒中存在,以中央电视台为例:充分利用传统媒体的品牌影响力,将品牌在新媒体业务中无限延伸和扩散;第二类在省级层面传媒中出现,以上海电视台为例:全媒体集群式的发展路径。第三类以地市级传媒集团为主,以烟台日报报业集团为例:新闻生产流程再造的发展路径。论文结合调查数据和调研情况,以新闻生产作为切入点,对以上三大传媒生产进行了深入的案例分析,并对创建新闻中心之后的新闻生产进行深入思考。论文通过定量研究发现,开放有效的体制机制改革,人员技能、素质、观念的全面提高,是解决传媒生产现实问题的关键。而当前,在大部分传统媒体的改革以技术改进和平台建设为先导,“伤筋动骨”的体制改革雷声大雨点小的情况下,自中央级到地方级媒体的中央电视台、上海广播电视台、烟台日报传媒集团大刀阔斧、具有战略发展意义的传媒改革,无疑从各个层面树立了中国传统传媒发展的标杆。本论文的创新点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1、第一次系统、全面地对我国媒介生产融合进行研究。将中国媒介生产融合置入产业融合大的系统框架内进行阐释和分析,从不同的层面分析了我国媒介生产融合发展现状、面临的现实问题和发展路径,为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产业的发展提供相应的对策支持。2、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对传媒从业人员、传媒生产现状和传媒市场进行动态跟踪调研,探索媒介生产融合的发展规律,提出了全媒体生产路径的阶段化生产模式和具体生产策略。3、针对新媒体环境下传播格局的变化,提出改变的是获取信息的方式和途径,人们对于内容需求的核心并没有改变,而生产融合旨在建立下一代内容的生产优势,下一代内容显示了与新技术具有超强黏性的基本特性。提出以受众为中心的生产成为今天传媒生产的核心概念。4、提出媒介融合力即生产力。强调传统媒体媒介生产融合的本质是:将生产要素置于更加广阔的坐标系中进行最优化选择,发展传媒生产力。5、首次对不同层级的传统媒体生产现状进行广泛调研,以新闻生产作为切入点,提出中国媒介生产融合的特点及不同层面传媒的生产融合模式。
梁洪文[7](2010)在《报业集团绩效与薪酬管理研究 ——以大众报业为例》文中指出当今,报业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这就要求报业集团的经营管理必须从原来的粗放型经营管理模式转变为集约型的经营管理模式。因此,在当前情况下,结合报业的自身特点,研究报业集团的经营管理就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报业集团作为报业企业的法人联合体,其经营管理不仅具有报业企业经营管理的特点,而且具有自身特殊的特点。本文在报业集团经营管理方面做了如下研究工作:1、复杂网络理论由数学、物理、统计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交叉生成,为我们研究复杂系统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方法。复杂网络理论目前主要应用于传播、控制以及同步等领域并已取得大量的科学研究成果。本文主要从金融市场、商业关系以及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三个方面介绍了复杂网络理论在经济管理领域中的应用,并提出了进一步的研究方向。2、本文以报业发行网络为例研究了空间分布网络中的同类商业设施布点问题,将此问题分为三个步骤,首先须由成本收益分析来确定一定地域范围内报业发行网络设施的最佳个数与分布形式;其次,提出了报业发行网络设施的形成过程并分析了其拓扑特性;最后,讨论了此种网络的演变过程与条件。文中还定义了报业发行网络设施之间的竞争系数,此系数越大,它们之间的竞争就越激烈。3、对于大众报业集团绩效管理体系现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此体系进行优化,进而提出系统的绩效管理手册,包括:总则、绩效计划、绩效辅导、绩效考核、考核结果的运用、集团绩效管理的档案管理;最后以部分实例来做进一步说明,实例包括大众报业集团绩效目标库,大众报业集团绩效指标库以及大众报业集团绩效管理用表。4、对大众报业集团薪酬体系现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原有薪酬体系进行改革,提出新的薪酬体系设计与管理方案,包括薪酬的构成、薪酬总额的确定、薪档划分、初定薪、薪酬调整、红点与绿点的处理、员工休假及考勤对薪酬的影响。
刘琴[8](2010)在《数字化背景下报纸内容生产及其管理研究 ——基于知识资本管理的视角》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选择从知识资本管理的角度来考量报纸内容生产的绩效张大,是基于报纸产业在数字化时代遭遇来自内部与外部多重生存压力所致,要求通过从经营层面到管理层面,释放生产力要素获取绩效。同时,随着报业知识产业属性逐步渗透到其经营管理中,对知识的开掘、传承、共享、增值的研究成为报业获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认为在报业管理渐成显学之际,作为以服务知识企业效益增值的知识资本管理在报业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存在严重缺位,这一现状表明,整个报业集团对知识与知识开发并增值的认识高度不够。综观传统报业的内容生产体系,是建立在单一媒介基础上的单一产品的生产模式,报媒生产结构围绕文字产品的开发来布局,这样的生产模式导致的直接后果是赢利模式单一,抗市场风险能力薄弱。在新媒体冲击下,报业正实施的转型路径集中在两个层面:其一是核心价值回归,传统纸质媒体回归小众化的精英报,以内容产品的权威性、辐射力成为影响其他媒体的媒体。其二是内容价值延伸,开发多渠道的数字化衍生产品,释放知识价值的增值特性,最终以构建具有多点赢利模式的新型产业价值链,缔造报业的核心竞争力。而要实现这些目标,我们必须重新审视报业现行的内容生产体系。因此,作为一个中观性的研究课题,本论文借助了知识资本管理的理论范式来分析解答,报业为什么要导入知识资本管理的理论与操作方式,它们如何指导报业正在进行的数字化转型。论文从经济学、管理学的视点转移与报业发展的内在逻辑入手,首先论证了报业的人力资本是最重要的生产资本,人力资本与智力资本是报业知识资本重要的构成要素。在人力资本效益释放上路径上,论文提出了适应数字化生产的全媒人才知识培养的模式——以知识资本管理为着力点的教育体系构成。而报业之所以导入知识资本管理的理念与方法是基于它来自内部与外部的多重阻力,导致知识价值转移,因此,本论文力图证明传统报业的价值回归路径是精英报的现实必然,对这一动态的发展趋势给予从多方面阐释。另一方面,报业要获取知识资本价值增大必须投身数字化,再造流程与重建组织结构,搭建知识共享的平台,实现内容价值衍生品增值。因此,论文从结构优化是一种生产力的角度论述了报业实施数字化战略流程再造的几种方式与与之相匹配的组织新形态。同时,论文针对报业本质属性到底为何的现实论争,提出报业生产的实质是版权工业下的知识产品生产的新观点,从而为报业获取知识价值增大奠定了理论基础,并提出了报业知识资本价值张大的路径:以数字技术为平台的多渠道的衍生品经营与开发。
王秋苹[9](2010)在《当代中国报业竞争力研究》文中指出20世纪中期以来,在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的推动下,信息化和高新技术产业逐渐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传统媒体的经营方式和运行模式受到极大的挑战,报业被推向了竞争的前台,报业竞争力问题研究正是顺应了这一趋势的变化要求。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以及对经济思想史上对竞争力理论的历史考察,在分析当代主要国家和地区报业发展特点和趋势基础上,剖析了国内外报业竞争环境的变迁及影响,对我国当代报业竞争力的基本格局、特征及趋势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讨,进一步明确了我国报业竞争力的环境,同时以《福建经济快报》兴衰为例证,分析了报业竞争环境变化对报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影响。最后,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本文提出了提升中国报业竞争力和实现报业集团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和战略途径,并对未来报业竞争的趋势进行展望,这对新时期我国报业的发展方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王朝阳[10](2010)在《中国报业集团BPR支撑体系的建构 ——基于媒介比较研究的视角》文中指出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媒介融合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如何寻求媒介融合的有效途径,合理配置报业集团内外资源,提高核心竞争力已成为我国报业集团应对媒介竞争以及发展自身的关键。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在国家政策和行业性规范指引下,报业集团正着手进行体制再造,以适应当前媒介生态环境。目前,我国报业集团正选择不同的方法对业务和经营进行改革,其中业务流程再造(BPR)是较为普遍的思路,但在具体的BPR方法上存在差异,科学性、有效性等问题不断出现,遇到了很多困难。如何更加有效地提高BPR的成功率成为现阶段报业集团改革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在西方国家,一般企业的业务再造主要以BPR相关理论为指导。然而当前我国报业集团体制再造尚未完成,再造方法上也存在差异,使其整体上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同时它相对于一般企业还具有多重属性。因此,现有的BPR理论还不能对我国报业集团BPR进行合适的指导。在这种背景下,本文提出报业集团BPR支撑体系的概念并通过研究构建了我国报业集团BPR支撑体系的理论框架,以探究一种成功实施我国报业集团BPR战略的理论方法。从对国内外BPR相关理论、方法和工具研究、影响因素研究及评价研究的梳理中发现其存在以下问题。首先,BPR理论本身存在一定缺陷,导致西方国家在实施BPR时存在较低成功率的现象。其次,BPR影响因素的研究并没有形成体系研究的范式,对单一或多个成功因素或失败因素的研究较多。第三,BPR理论针对企业提出,对具有多重属性的组织并未提出具有特殊性的指导。而在对我国报业集团企业特性进行梳理时发现,不管是来自学界还是业界,都比较一致地认为我国报业集团具有事业、产业及行业特征,与一般的企业存在差异。因此,我国报业集团BPR理论和方法不能完全沿用西方BPR理论和方法,应具有针对我国报业集团的特殊性。在文献研究基础上,本研究结合我国报业集团的实际特征,提出了我国报业集团BPR支撑体系的研究假设。该支撑体系由基础支撑体系、核心支撑体系及辅助支撑体系三部分组成。基础支撑体系包括政策、技术及资本三个要素。报业集团BPR过程中,政策因素、技术因素及资本因素是对所有的报业集团都会产生影响的,这些因素都是报业集团实施BPR战略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将政策、技术及资本这三个要素作为基础支撑体系的构成要素。核心支撑体系由企业战略、人力资本、企业文化及产业价值链四个要素共同构筑而成,它们在整个BPR支撑体系中处于非常重要的核心地位。报业集团BPR本身即战略,其战略目标的制定必须和企业的整体战略目标相一致,这是保证BPR沿着正确方向实施的前提。报业集团以动态媒介组织联盟而构筑的产业价值链上下贯通,对于资源利用率和报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起着辅助作用。而人力资本是报业集团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直接关系到企业战略、技术选择、资本运营、企业文化、产业协同及绩效评价等众多子系统的执行。因此,人力资本是整个报业集团BPR支撑体系的核心。辅助支撑体系由绩效评价构成。BPR阶段性的绩效评价,将对报业集团BPR的可持续性实施提供正确的指导。报业集团BPR支撑体系是完整的体系,支撑体系中各支撑元素按照一定的秩序,通过彼此的关联形成的一个完整整体,为报业集团BPR提供了一种物质及非物质的支持。在整个支撑体系中,人力资本起到纽带作用,将各个子支撑体系相互关联,是整个支撑体系的核心。本研究首先从所涉及的流程、业务流程再造、报业集团及支撑体系等概念界定入手,讨论了两种流程再造思想,并从我国报业集团企业属性讨论出发,借助理论透镜的五个维度对报业集团BPR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报业集团BPR支撑体系的概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研究假设,构建了理论模型。随后,分别对报业集团BPR的基础支撑体系、核心支撑体系及辅助支撑体系进行论证。通过论证,本文认为政策、技术及资本是报业集团BPR的前提和基础。在对人力资本、企业文化、企业战略及产业价值链的核心支撑因素论证中,本文认为,人力资本因素是最为重要的,而产业价值链的构建因报业集团的现实条件和需求而异,不能作为核心支撑因素。而绩效评价作为辅助支撑因素存在,是报业集团BPR沿着正确路径执行的保证。最后,陈述了本研究的主要研究结论并提出了对研究假设的修正,对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做了说明。纵观全文,本研究在文献研究、案例分析基础上,首次提出了我国报业集团BPR的支撑体系概念,并对该体系理论框架提出了研究假设。认为我国报业集团BPR支撑体系由基础支撑体系、核心支撑体系及辅助支撑体系构成,三个支撑体系在报业集团BPR中发挥着不同的支撑作用,彼此之间相互关联,并以人力资本作为整个支撑体系的核心。本文在学术研究层面拓展了媒介及BPR相关研究的研究范围,并在实践层面为我国报业集团进一步成功实施BPR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关于报业集团分配机制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报业集团分配机制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融媒体背景下我国传统报业的转型研究 ——以上海报业集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上海报业集团在融媒体背景下的现状以及转型意义 |
第一节 基本概念 |
一、上海报业集团的概述 |
二、“融媒体”的基本概念 |
第二节 上海报业集团的现状分析 |
一、组织结构发生转变 |
二、传播媒介发生转变 |
三、新闻内容发生转变 |
四、媒体战略发生转变 |
第三节 上海报业集团转型的意义 |
一、有助于把握主流方向 |
二、有利于了解发展格局 |
三、有利于整合拓展新思路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上海报业集团在融媒体背景下的转型实践 |
第一节 上海报业集团转型的特征和必要性 |
一、转型的初期特征 |
二、转型期的不确定因素 |
三、转型的必要性 |
第二节 上海报业集团转型的原因 |
一、内在原因 |
二、外在原因 |
第三节 融媒体背景下转型的方式 |
一、融媒路径 |
二、技术路径 |
三、产业路径 |
第四节 转型的创新点 |
一、打造新媒体平台 |
二、多渠道创新运营模式 |
三、投入资本引进新技术 |
四、统一品牌战略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上海报业集团转型影响的调查 |
第一节 对界面和澎湃两大APP进行分析 |
一、澎湃APP |
二、界面APP |
第二节 走访相关工作人员 |
第三节 对澎湃新闻微信公众号传播效果的问卷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融媒体背景下我国传统报业的转型发展 |
第一节 遇到的问题 |
一、互联网的冲击 |
二、报业的盲目转型 |
第二节 传统报业的转型对策 |
一、法律保障 |
二、采编保障 |
三、人才保障 |
第三节 我国传统报业的未来建议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关于澎湃新闻微信公众号的传播效果研究问卷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2)困境与裂变:省级党报集团融合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思路、框架与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与研究难点 |
2 图景:省级党报集团发展溯源、演进历程及融合发展现状 |
2.1 党报及报业集团 |
2.2 联网环境下中国报业体系中的省级党报集团 |
2.3 省级党报集团融合发展经验“扫描” |
3 环境:省级党报集团融合发展战略组合分析 |
3.1 省级党报集团融合发展外部环境分析 |
3.2 省级党报集团融合发展的利益相关者分析 |
3.3 省级党报集团融合发展内部环境分析 |
3.4 省级党报集团融合发展SWOT分析 |
4 困境:省级党报集团融合发展中的现实问题 |
4.1 制度、区域、行业壁垒与核心人才培育制约 |
4.2 技术壁垒与融合新闻流通渠道不畅 |
4.3 融合用户消费取向变化与互联网思维缺失 |
4.4 替代品压力与融合新闻生产能力滞后 |
4.5 广告客户压力与营销力、盈利模式单一 |
5 裂变:省级党报集团融合发展的突破路径 |
5.1 党委和政府层面:理念转变和规制变革 |
5.2 报业组织层面:可以做什么、该做什么、该强化什么 |
5.3 新闻从业者个体层面:强化“互联网思维” |
5.4 受众层面:提升媒介素养、改变“刻板印象” |
5.5 互联网企业或新媒体公司层面:技术共享、合作共赢 |
5.6 融合发展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及问卷调查数据分析 |
6 个案:湖北日报传媒集团融合发展研究 |
6.1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融合发展内外部环境分析 |
6.2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融合发展的现实困境 |
6.3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摆脱困境的应对之策 |
6.4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核心竞争力的打造和培育 |
7 结论与讨论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讨论 |
后记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的科研成果 |
附录二 中国报业集团发展大事记(1994年至今) |
附录三 中国报业组织融合发展大事记(1997年至今) |
附录四 结构式访谈提纲(一) |
附录五 结构式访谈提纲(二) |
附录六 访谈资料目录(一) |
附录七 访谈资料目录(二) |
附录八 关于省级党报集团融合发展效果评价的问卷调查 |
附录九 问卷调查资料目录(一) |
附录十 问卷调查资料目录(二) |
(3)媒介融合背景下报业人力资源管理变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问题的缘起 |
1.1.1 问题的现实意义 |
1.1.2 问题的理论意义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媒介融合 |
1.2.2 融合新闻 |
1.2.3 人力资源 |
1.2.4 人力资源管理 |
1.2.5 传媒人力资源管理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媒介融合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1 媒介融合的国外研究综述 |
1.3.1.2 媒介融合的国内研究综述 |
1.3.2 融合新闻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3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综述 |
1.3.4 传媒人力资源管理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5 媒介融合背景下传媒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综述 |
1.4 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及其他 |
1.4.1 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
1.4.2 本文的结构 |
1.4.3 本文的创新点 |
1.4.4 研究的途径、方法、思路 |
1.4.5 研究的不足之处 |
注释 |
第二章 我国报业人事管理的历史变迁 |
2.1 我国现代报业人事管理制度的建立 |
2.1.1 企业化运作范式下的民国报业人事管理 |
2.1.2 初步建立股权激励制度 |
2.1.3 民国新闻从业人员职业化特征 |
2.2 新中国建立后的报业人事管理 |
2.2.1 1949年到1979年:计划经济时代“党的报纸工作者” |
2.2.1.1 文化事业单位中的“国家干部” |
2.2.1.2 政治觉悟重于职业素养 |
2.2.2 1979年到1992年:媒体改革初期的报业人事管理 |
2.2.2.1 合同聘用制的出现 |
2.2.2.2 实行承包激励制 |
2.2.2.3 实行干部内部竞聘制 |
2.2.3 1993年到2003年:集团化发展中的报业人事管理 |
2.2.3.1 聘用制适应报业扩张需求 |
2.2.3.2 实行公开公平竞聘上岗制 |
2.2.3.3 劳动派遣制使用工更加灵活 |
2.2.4 2003年至今:文化体制改革背景下报业人力资源管理 |
2.2.4.1 文化体制改革推进中的报刊改制 |
2.2.4.2 非时政类报刊转企改制后的人事管理 |
2.2.4.2.1 保证改制前后平稳过渡 |
2.2.4.2.2 改制后应继续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
2.2.4.3 尚未转企改制的时政类报刊人事管理现状 |
2.2.5 当前报业人事管理存在的问题 |
2.2.5.1 当前报业人事管理困境源于政策 |
2.2.5.2 行政化的人事管理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 |
2.2.5.3 行政化的人事管理不适应报业新媒体转型 |
2.2.6 报业人事管理要转变为报业人力资源管理 |
注释 |
第三章 新媒体冲击下的我国报业人力资源现状 |
3.1 新媒体倒逼下我国报业人力资源现状 |
3.1.1 新媒体从报业大力“挖角” |
3.1.2 传统媒体精英的“个体突围” |
3.1.3 传统媒体人的集体焦虑 |
3.2 新媒体转型中报业人力资源存在的问题 |
3.2.1 观念上的抵触与滞后 |
3.2.2 人才结构与知识结构单一 |
3.2.3 缺乏优秀经营人才 |
3.2.4 缺乏技术领域“关键人才” |
注释 |
第四章 媒介融合背景下报业三大子系统变革 |
4.1 媒介形态演变理论 |
4.2 媒介融合对报业新闻生产的重塑 |
4.2.1 基于互联网的全天候出版 |
4.2.2 内容的多媒体化和多终端呈现 |
4.2.3 用户参与内容生产的互动式报道 |
4.3 媒介融合背景下报业商业模式变革 |
4.3.1 互联网时代报业传统盈利模式式微 |
4.3.2 媒介融合下报业商业模式的转型与探索 |
4.3.2.1 定制化窄播的单边付费模式 |
4.3.2.2 优化双边市场的广告营销模式 |
4.3.2.2.1 定制营销 |
4.3.2.2.2 原生广告 |
4.3.2.2.3 原生广告的媒介伦理问题 |
4.3.2.3 探索建立多边市场模式 |
4.4 媒介融合背景下报业信息技术变革 |
4.4.1 大数据成为最重要的资源之一 |
4.4.2 基于大数据的报业内容生产和营销 |
4.4.2.1 大数据的概念 |
4.4.2.2 大数据指导报业内容生产与广告营销 |
4.4.3 大数据重塑报业信息技术系统 |
4.4.3.1 搭建数字平台获取数据资源 |
4.4.3.2 云计算改造报业信息技术系统 |
注释 |
第五章 、媒介融合背景下报业人力资源变革 |
5.1 报业人力资源的观念变革 |
5.1.1 从工业人到数字人 |
5.1.2 培养数字时代的互联网思维 |
5.2. 报业三大系统人力资源变革 |
5.2.1 报业管理层设立社长领导下的“三总师”制 |
5.2.2. 协同理论下三大系统人力资源的协同合作 |
5.3 报业采编子系统的人力资源转型 |
5.3.1 从记者中心到编辑中心 |
5.3.2 从新闻报道者到知识生产者 |
5.3.3 从信息采集者到信息甄别者 |
5.3.4 从全能记者到超级团队 |
5.3.5 全面的技能与全面的思维 |
5.3.5.1 全面认识社会问题的思维 |
5.3.5.2 平衡表达的思维 |
5.3.5.3 坚持质疑与调查的思维 |
5.4 报业经营子系统的人力资源转型 |
5.4.1 采编人员要有用户意识 |
5.4.2 既懂采编又懂经营的复合型经营人才 |
5.4.3 媒介融合背景下采编与营销人力资源的协同合作——以《解放日报》“上海马拉松项目全媒体营销”为例 |
5.4.4 采编与经营人员辩证的“两分开” |
5.5 大数据时代的报业技术人力资源变革 |
5.5.1 首席技术官进入报业决策层 |
5.5.2 重视兼具艺术思维与技术思维的人才 |
5.5.3 重视数据、采编、设计人才的团队合作 |
注释 |
第六章 、媒介融合背景下报业组织变革 |
6.1 我国报业组织结构的演变过程 |
6.2 报业现有组织结构不适应媒介融合的发展 |
6.3 建立以流程为导向的“无边界组织” |
6.3.1 无边界组织 |
6.3.2 报业无边界组织的特点 |
6.3.2.1 从职能型到团队化 |
6.3.2.2 从科层制到扁平化 |
6.3.2.3 从封闭式到开放式 |
6.4 媒介融合背景下报业的组织创新 |
6.4.1 分布式创业型组织产生的背景和原因 |
6.4.1.1 报业融合新媒体转型的需要 |
6.4.1.2 市场快速变化的需要 |
6.4.1.3 自媒体崛起带来的启发 |
6.4.2 探索分布式创业型组织 |
6.4.3 报业组织创新中的人力资源管理变革——以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传媒梦工场为例 |
6.4.3.1 组织制度创新:全员转为企业编制 |
6.4.3.2 用人机制创新:引入外部人才引领转型 |
6.4.3.3 人才结构创新:跨界多元的人才结构 |
6.4.3.4 组织管理创新:自我管理的管理方式 |
6.4.3.5 组织文化创新:开放分享的组织文化 |
6.4.3.6 考核机制创新:将组织长远利益与个人发展结合 |
6.4.3.7 传媒梦工场对报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启示 |
注释 |
第七章、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报业人力资源管理变革 |
7.1 传媒人力资源的特征 |
7.1.1 通用型人才 |
7.1.2 流动性强 |
7.1.3 高度的自主性 |
7.1.4 强大的内在驱动力 |
7.1.5 高度的政治意识 |
7.2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报业人力资源规划 |
7.3 建立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报业绩效考核体系 |
7.3.1 我国报业采编绩效考核现状 |
7.3.2 媒介融合背景下报业采编绩效考核体系的四个转变 |
7.3.2.1 对新旧媒体内容产品统一考核 |
7.3.2.2 完善并细化新媒体岗位的考核激励机制 |
7.3.2.3 个人绩效与团队绩效考核相结合 |
7.3.2.4 内部专业评价与外部数据评价相结合 |
7.3.3 建立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全媒体绩效考核体系 |
7.3.3.1 媒介融合背景下全媒体采编绩效考核模型 |
7.3.3.2 全媒体经营人员和技术人员绩效考核模型 |
7.3.3.3 绩效考核结果的应用 |
7.4 媒介融合背景下报业薪酬制度变革 |
7.4.1 激励理论 |
7.4.2 绩效为导向的宽带薪酬制度 |
7.4.2.1 案例一:破除身份和职称的绩效导向薪酬制度——以《钱江晚报》薪酬改革为例 |
7.4.2.2 案例二:建立公共稿酬基金的绩效稿酬体系——以《福建日报》稿酬改革为例 |
7.4.2.3 对两家报社采编人员薪酬制度改革的思考 |
7.4.3 探索长期激励的薪酬制度 |
7.4.3.1 年薪制 |
7.4.3.2 股票期权制 |
7.5 建立职业化的人力资源开发体系 |
7.5.1 在职培养促进报业人力资源转型 |
7.5.2 为员工制定职业生涯规划 |
7.5.2.1 我国传媒业缺乏对人力资源的职业规划 |
7.5.2.2 一对一帮扶的内部“导师制” |
7.5.2.3 技术与管理“双通道”晋升体系 |
注释 |
第八章 结语:报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三个回归趋势 |
8.1 报业人力资源管理向企业化管理回归 |
8.2 报业人力资源管理向社会化管理回归 |
8.3 报业人力资源管理向职业化管理回归 |
8.4 媒介融合背景下重塑传媒人的职业精神 |
8.4.1 众声喧哗时代需要记者的专业精神 |
8.4.2 娱乐消费时代需要记者的人文关怀 |
8.4.3 传媒转型时期需要记者坚守职业伦理 |
注释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中国报业集团经营管理的激励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目次 |
表目次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1 研究背景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基本研究框架 |
2 有关激励理论的研究述评 |
2.1 管理学激励理论 |
2.2 经济学激励理论:现代经济学对激励问题的研究 |
3 中国报业激励机制变迁的历史考察 |
3.1 党委机关报时期的激励机制 |
3.2 改革开放初期媒介市场化发展阶段的激励机制 |
3.3 报业进一步产业化、集团化发展阶段的激励机制 |
3.4 我国报业激励机制的总体评价 |
3.4.1 有关激励机制改革的成就 |
3.4.2 仍然存在的不足 |
3.4.3 激励机制改革受限的原因 |
4 中国报业集团激励机制实施的现实检视——以湖北日报传媒集团薪酬激励体系为例 |
4.1 样本选取与案例背景 |
4.1.1 样本选取 |
4.1.2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的激励体系改革背景 |
4.2 座谈的基本情况 |
4.3 调研的基本情况 |
4.3.1 被调研者部门组成情况 |
4.3.2 被调研者所担任的职务 |
4.3.3 被调研者所聘任的专业技术职务 |
4.3.4 被调研者所聘任的工人技术等级 |
4.3.5 被调研者在集团工作时间的长度 |
4.3.6 被调研者年龄分布 |
4.4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激励现状分析 |
4.4.1 员工对薪酬总体评价 |
4.4.2 员工对薪酬的感知 |
附件 |
5 治理结构:激励机制确立的前提与基础 |
5.1 激励机制与治理结构 |
5.1.1 治理结构的界定、本质与功能 |
5.1.2 激励机制的内容、形成模式与运行机制 |
5.1.3 完善治理结构,创新激励机制 |
5.2 我国报业集团治理结构的主要问题 |
5.2.1 从全民到国家委托-代理环节的弊端 |
5.2.2 从国家到各级地方政府委托-代理环节的弊端 |
5.2.3 从政府到报业集团委托-代理环节的弊端 |
5.2.4 报业集团内部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 |
5.3 中国报业集团治理结构的完善 |
5.3.1 我国报业集团治理的总体框架 |
5.3.2 政府治理结构的构建 |
5.3.3 外部治理的构建 |
5.3.4 内部治理的构建 |
6 中国报业集团的激励机制现状 |
6.1 中国报业集团的激励对象 |
6.1.1 出资者激励 |
6.1.2 管理者激励 |
6.1.3 普通从业者激励 |
6.2 中国报业集团激励对象需求分析 |
6.2.1 对“人的本质”这一概念认识的发展脉络 |
6.2.2 报业集团从业人员的特点分析 |
6.2.3 报业集团从从业人员的需求层次分析 |
6.3 中国报业集团激励机制现存问题 |
6.4 中国报业集团激励机制的完善 |
7 全面薪酬:中国报业集团激励机制构建的现实选择 |
7.1 外部环境:明确报业集团的企业属性和企业地位 |
7.1.1 明确报业集团的企业属性 |
7.1.2 强化报业集团的企业定位 |
7.1.3 放权给报业集团 |
7.2 管理环境:建立以激励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
7.3 中国报业集团全面薪酬方案构建 |
7.3.1 中国报业集团全面薪酬方案构建原则 |
7.3.2 中国报业集团全面薪酬方案具体内容 |
7.3.3 绩效管理:中国报业集团全面薪酬方案实施关键 |
附件 |
8 结语 |
8.1 本文的基本结论 |
8.2 本文研究的局限性 |
8.3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博士学位申请人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后记 |
(5)传媒集团经营的制度约束与制度创新 ——H报业集团拓展媒介经营项目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言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2.1 关于报业集团管理的一般问题研究 |
1.2.2 基于制度经济学的报业集团管理研究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难点和创新点 |
2 中国报业传媒的发展历程 |
2.1 企业化管理阶段(1978年至1995年) |
2.2 集团化经营阶段(1996年至2003年) |
2.3 资本多元化阶段(2004年至今) |
3 H报业集团经营活动的沿袭和变革 |
3.1 H报社经营活动资产的形成 |
3.1.1 报纸创办 |
3.1.2 H报社的固定资产来源 |
3.2 H报社早期经营体制与财务体制 |
3.2.1 H报早期经营体制 |
3.2.2 H报社的财务体制 |
3.3 H报社成立集团前的主业经营与多种经营 |
3.3.1 H报社发行经营:从"邮发合一"到自办发行 |
3.3.2 H报社广告经营:广告经营的拓展 |
3.3.3 H报社成立报业集团前的多种经营探索 |
3.4 报业集团成立前的H报社的"企业化管理"实践 |
3.5 H报业集团组建 |
3.6 H报业集团多元化经营及其产权结构 |
3.7 H报业集团的制度设计与约束机制 |
3.8 H报业集团处理产权问题的正式制度约束 |
4 H报业集团拓展媒介经营项目的正式制度约束 |
4.1 设立媒介(包括报纸、期刊、网络)编辑部受新闻出版法规约束 |
4.2 国家产业发展规划的约束 |
4.2.1 媒介的编辑业务和经营业务分开、媒体运作"事企分开" |
4.2.2 引入社会资本与跨地区经营方面的约束 |
4.2.3 文化产业投融资路径不断拓展,但传媒业仍属非国有资本的投资禁区 |
4.3 国有资产管理的约束 |
4.4 产权交易制度约束 |
5 H报业集团拓展媒介经营项目的非正式制度约束 |
5.1 新闻管理部门的非正式约束 |
5.1.1 政治纪律 |
5.1.2 新闻宣传纪律 |
5.1.3 舆论导向管理 |
5.2 集团运作机制的惯例约束 |
5.2.1 财经运作机制惯例 |
5.2.2 人事运作机制惯例 |
5.2.3 新闻报道运作机制惯例 |
5.2.4 其他运作机制惯例约束 |
6 H报业集团媒介经营项目的拓展 |
6.1 H报业集团的项目规划原则 |
6.2 H报业集团拓展媒介经营项目的制度创新 |
6.3 H报业集团拓展媒介经营项目的模式 |
7 H报业集团拓展媒介经营项目的实施过程与制度创新考察 |
7.1 集团独资模式的《特别关注》项目 |
7.1.1 《特别关注》项目的实施过程 |
7.1.2 《特别关注》项目的制度创新 |
7.2 跨地区品牌输出的集团内外国有资本融合项目:《爱你》杂志 |
7.2.1 《爱你》项目的实施过程 |
7.2.2 《爱你》项目的制度创新 |
7.3 向行政单位租赁刊号的集团内外国有资本融合项目:《家庭保健》 |
7.3.1 《家庭保健》项目的实施过程 |
7.3.2 《家庭保健》项目的制度创新:国有事业单位与行政单位产权合作 |
7.4 政府委托经营的集团内外国有资本融合项目:荆楚网 |
7.4.1 荆楚网项目的实施过程 |
7.4.2 荆楚网项目的制度创新:主流网络媒体运行政府网站 |
7.5 股份制的集团内外国有资本融合的H长江崇文国际文化交流股份有限公司项目 |
7.5.1 长江崇文项目的实施过程 |
7.5.2 长江崇文项目的的制度创新 |
7.6 三角产权模式的集团内外国有资本融合项目:湖北特别书局 |
7.6.1 湖北特别书局项目的实施过程 |
7.6.2 湖北特别书局的制度创新 |
7.7 国资-民资合作模式的腾讯·大楚网项目 |
7.7.1 腾讯·大楚网项目的实施过程 |
7.7.2 腾讯·大楚网项目的制度创新 |
8 国资-外资合作模式:《爱篮球》项目 |
8.1 实行国资-外资合作的背景:我国报刊出版领域的涉外合作现状 |
8.2 《爱篮球》项目的实施过程 |
8.3 《爱篮球》项目的制度创新 |
8.3.1 借鉴国资-民资合作的商业网站腾讯网·大楚网的运作经验 |
8.3.2 产权制度的创新 |
8.4 对《爱篮球》项目所体现的H报业集团涉外合作项目的产权制度创新的评析 |
8.4.1 产权的内涵与表现形式 |
8.4.2 H报业集团涉外合作项目的产权制度创新的基本依据 |
8.4.3 H报业集团涉外合作项目的产权配置 |
8.4.4 H报业集团开展涉外合作项目的制度建设 |
8.4.5 开展涉外合作项目制度建设的评估机制 |
8.5 H报业集团继续拓展涉外合作项目的原则 |
8.5.1 强化涉外合作项目在H报业集团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
8.5.2 充分估计并着力规避涉外合作项目制度继续创新的风险 |
8.5.3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第二次修正)》等法律规定为准绳 |
8.5.4 高度重视涉外合作项目的交易成本问题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二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6)中国媒介生产融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动机与背景 |
二、研究问题与目的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内容与分析框架 |
第一章 中国媒介生产融合依据分析 |
第一节 "三网融合"背景下的产业驱动 |
一、寓言: 带刺的玫瑰——三网融合 |
二、三网融合初步指向——三屏合一 |
三、三网融合最终指向——下一代内容 |
第二节 数字化背景下的技术驱动 |
第三节 媒介生产的现实需求 |
一、媒介互补依据分析 |
二、媒介受众依据分析 |
三、媒介市场依据分析 |
四、媒介品牌依据分析 |
五、媒介价值链依据分析 |
第二章 媒介生产融合现状分析 |
第一节 国外媒介生产融合现状分析 |
一、美国——市场主导下的媒介生产融合 |
二、英国——受众导向下的媒介生产融合 |
三、日本——国家战略下的媒介生产融合 |
第二节 国内媒介生产融合现状分析 |
一、我国媒介生产融合的基本特点 |
二、我国媒介生产融合的现状分析 |
第三章 中国媒介生产融合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一节 媒介生产融合存在的问题分析 |
一、传统媒体固有的媒体成见给媒介生产融合带来的障碍 |
二、传统媒体条块分割的现状给媒介生产融合带来的障碍 |
三、跨地区——内容生产偏离本土化 |
四、跨行业——资本运营放大化 |
五、跨媒体——内部竞争的消弱 |
第二节 媒介生产融合认识上的误区分析 |
一、误区一: 新媒体不是媒体,新媒体生产只有资本运营 |
二、误区二: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是取代关系 |
三、误区三: 生产需要融合,经营可以不融合 |
四、误区四: 媒介生产"融合"与"专业化"是对立关系 |
第四章 全媒体愿景下的中国媒介生产融合发展路径分析 |
第一节 全媒体构想下中国媒介全景化生产格局分析 |
一、中国媒介生产的全媒体化运作 |
二、中国媒介的全景化生产格局分析 |
第二节 全媒体构想下中国传统媒体生产的路径选择 |
一、中国传统媒体全媒体生产的路径选择 |
二、全媒体构想下中国传媒业的合力变奏 |
第三节 中国媒介生产融合导向下的多样化和专业化生产 |
一、中国媒介生产融合导向下的多样化生产 |
二、中国媒介生产融合导向下的专业化生产 |
第四节 中国媒介生产融合案例分析 |
一、烟台日报传媒集团的新闻生产流程再造模式分析 |
二、上海广播电视台的全媒体集群式生产分析 |
三、中央电视台的传统媒体价值延伸生产模式分析 |
第五节 全媒体运作下新闻中心式的新闻生产分析 |
一、新闻产品同质化的可能性 |
二、新闻产品客观性的损耗 |
三、新闻产品关注度的两极化 |
四、新闻中心式新闻生产的普适性 |
五、新闻中心内部协调成本的增加 |
六、传媒内部竞争的消弱 |
七、全媒体运营能力的缺失 |
第五章 中国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生产融合状况调查分析 |
一、调查说明 |
二、主要调研数据分析 |
三、本次调查的主要结论 |
第六章 本论文研究结论和对未来研究方向的建议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限制与未来研究方向建议 |
三、结语 |
附录 |
附录一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生产融合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二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生产融合情况访谈提纲 |
附录三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报业集团绩效与薪酬管理研究 ——以大众报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选题背景 |
1.2 报业集团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概况 |
1.3 报业发行问题研究概况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方法与创新点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主要研究方法 |
1.4.3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理论综述 |
2.1 复杂网络理论 |
2.1.1 基本概念 |
2.1.2 主要研究现状 |
2.2 绩效理论综述 |
2.2.1 基本概念 |
2.2.2 绩效理论主要研究现状 |
2.2.3 报业集团绩效管理体系研究概述 |
2.3 薪酬理论综述 |
2.3.1 基本概念 |
2.3.2 薪酬理论主要研究现状 |
2.3.3 报业集团薪酬研究 |
第三章 报业集团管控模式 |
3.1 大众报业集团现状 |
3.2 大众报业集团管理控制模式 |
第四章 报业发行网点设置与优化 |
4.1 复杂网络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
4.1.1 交叉持股网络的研究 |
4.1.2 商业网络的研究 |
4.1.3 交通基础设施网络 |
4.2 零售商业选址理论与方法概述 |
4.3 空间分布网络中报业发行网点布点原则 |
4.3.1 报业发行网点布点的前提条件 |
4.3.2 最佳位置 |
4.4 报业发行网络的形成与拓扑特性 |
4.4.1 报业发行网络的形成 |
4.4.2 报业发行网络的拓扑特性 |
4.4.3 竞争系数 |
4.5 增加布点问题 |
第五章 报业集团绩效管理 |
5.1 绩效管理的必要性 |
5.2 绩效管理相关基本理论 |
5.3 报业集团绩效管理理论 |
5.4 大众报业集团绩效管理体系分析 |
5.4.1 大众报业集团现行绩效管理体系描述 |
5.4.2 大众报业集团现行绩效管理体系分析 |
5.5 大众报业集团绩效管理体系的优化 |
5.5.1 大众报业集团绩效管理体系优化原则 |
5.5.2 大众报业集团综合管理部门绩效管理的重点 |
5.5.3 大众报业集团综合管理部门绩效管理的要点 |
5.6 大众报业集团绩效管理体系 |
5.6.1 总则 |
5.6.2 绩效计划 |
5.6.3 绩效辅导 |
5.6.4 绩效考核 |
5.6.5 考核结果运用 |
5.6.6 集团绩效管理的档案管理 |
5.7 大众报业集团绩效目标库 |
5.8 大众报业集团绩效指标库 |
第六章 报业集团薪酬管理体系构建 |
6.1 报业集团薪酬管理理论 |
6.2 大众报业集团薪酬体系分析 |
6.2.1 战略澄清阶段对薪酬问题的分析 |
6.2.2 薪酬设计阶段对问题的分析 |
6.3 大众报业集团薪酬设计原理 |
6.3.1 大众报业集团薪酬设计原则 |
6.3.2 薪酬设计的步骤 |
6.4 大众报业集团薪酬结构与水平设计方案 |
6.4.1 综合管理部门薪酬设计方案 |
6.4.2 大众日报部薪酬设计方案 |
6.4.3 齐鲁晚报·生活日报部薪酬设计方案 |
6.5 大众报业集团的薪酬管理方案 |
6.5.1 薪酬的构成 |
6.5.2 综合管理服务部门薪酬总额的确定 |
6.5.3 薪档划分 |
6.5.4 初定薪 |
6.5.5 薪酬调整 |
6.5.6 红点、绿点的处理 |
6.5.7 员工休假及考勤对薪酬的影响 |
6.6 薪酬设计中的有关概念与术语 |
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 |
7.1 论文主要研究成果与创新点 |
7.2 展望 |
7.2.1 复杂网络方面 |
7.2.2 人力资源方面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8)数字化背景下报纸内容生产及其管理研究 ——基于知识资本管理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缘起:现实与理论两个层面 |
一、现实背景:知识资本管理在报业管理中的缺位 |
二、理论背景:知识资本管理成为新的管理哲学范式 |
三、为什么选择报业内容生产的知识资本管理作为研究对象 |
第二节 研究力图解决的问题、框架与研究路线设计 |
一、研究力图解决的问题 |
二、研究的理论范式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总体思路与基本框架 |
第三节 研究力图实现的创新与难点 |
一、研究的创新点 |
二、研究的难点 |
第二章 几组相关概念与研究综述 |
第一节 有关研究的几组相关概念 |
一、知识与知识的经济价值 |
二、知识资产与知识资本 |
三、报业产品与知识产品 |
四、报业管理与报业生产管理 |
五、知识资本管理与知识管理 |
第二节 相关文献综述 |
一、报业发展综述 |
二、报业管理研究综述 |
三、报业内容生产及其管理研究综述 |
四、知识资本管理研究综述 |
五、传媒知识资本管理研究 |
六、相关研究述评 |
第三章 报业资本与报业知识资本及其管理分析 |
第一节 报业资本的系统构成 |
一、报纸产业化:报业经济属性的确认 |
二、报业资本的构成体系 |
三、报业资本构成的结构关系 |
第二节 知识资本与报业知识资本 |
一、知识经济与知识资本 |
二、报业是典型的知识型企业 |
三、报业知识资本的构成要素 |
第三节 报业知识资本管理的核心要义与内涵 |
一、从信息管理到知识资本管理:报业管理的新视角 |
二、报业知识资本管理的核心要义 |
第四章 知识资本与报业人力资源管理 |
第一节 作为知识资本核心的报业人力资源 |
一、报业人力资本是最重要的生产资本 |
二、报业个人知识的价值特性分析 |
三、现实报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短视 |
第二节 报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效益最大化 |
一、报业人力资本目标效益函数的确认 |
二、报业人力资源开发的逻辑演进 |
三、报业生产者知识转换的路径 |
四、报业生产者知识存量盘活的几个典型案例 |
第三节 报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知识资本的增值 |
一、内生扩张增值——学习能力的激励与满足 |
二、价值共享增值:基于利益共通的激励与满足 |
三、公平过程管理的终极实现 |
第五章 知识资本与报业内容生产流程管理 |
第一节 数字化与报媒核心价值转移 |
一、价值转移:新媒体冲击下报媒功能的再审视 |
二、核心价值回归:精英报作为纸质形态的生命延伸 |
三、价值增值:报纸媒体的网络化与数字化生存 |
四、报媒生产功能转型:从内容生产商到内容服务商 |
第二节 全媒产品生产与流程再造 |
一、基于纸质媒体转型的产品定位设计 |
二、全媒产品生产与新闻业务变革 |
三、生产变革与流程再造 |
四、报纸采编流程再造的三种模式 |
第三节 基于报业内容生产流程再造的组织重构 |
一、报媒形态变迁催生组织结构再造 |
二、结构优化:获取智力资本的效益最大化 |
三、基于全媒产品生产的柔性组织设计 |
第四节 报业内容生产流程管理与知识资本效益的最大化 |
一、报业集团信息采集的知识管理 |
二、新闻中心----报业集团知识共享平台的搭建 |
三、报业集团信息产品存储的知识资本管理 |
第六章 基于内容生产增值的报业数据库的建立 |
第一节 报业数据库的建立 |
一、报业内容数据库搭建的现实意义 |
二、内容数据库平台搭建的可行性与现实阻力 |
第二节 从综合性数据库到专业化数据库 |
一、内容数据库搭建:为智力资本的价值增大 |
二、内容数据库运营:从综合性数据库到专业化数据库 |
第三节 从"二次销售"到内容再销售 |
一、二次售卖理论下报业生产绩效考量 |
二、从二次售卖到N次售卖,报业效益扩张的必由之路 |
三、内容数据库营销:知识内容产业模式的寻求 |
第七章 基于内容生产增值的多元衍生产品开发 |
第一节 报业内容生产的实质 |
一、报业内容生产的实质:版权工业下的知识产品生产 |
二、报业知识产品延伸:知识价值的再开发 |
第二节 版权经营:作为内容服务商的衍生品开发 |
一、作为内容服务商的版权衍生品 |
二、版权衍生品的经营方式 |
第三节 基于数字化产品形态的衍生品开发 |
一、向网络介质延伸的报纸网络版 |
二、向电信市场延伸的手机报 |
三、向视觉传播延伸的网络视频 |
四、终极目的:数字报业的产业新形态与产业价值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相关论文 |
收藏恩惠 |
(9)当代中国报业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国内外关于报业竞争力的研究综述 |
三、本研究的框架思路 |
四、本研究的主要方法 |
五、本研究的主要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报业竞争力的理论概论 |
第一节 竞争力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
第二节 竞争力与产业竞争力的关联理论 |
第三节 报业竞争力的内涵与特征 |
第四节 报业竞争力的一般要素分析 |
第五节 报业竞争力的特殊要素分析 |
第二章 当代报业发展的特点与趋势 |
第一节 美国报业的发展 |
第二节 日本报业的发展 |
第三节 中国大陆及港台地区的报业发展 |
第四节 当代报业发展的特点 |
第五节 当代报业发展的趋势 |
第三章 当代报业竞争环境的变迁及影响 |
第一节 从传统到现代:世界报业竞争环境的变迁及影响 |
第二节 从计划到市场:我国报业竞争环境的变迁及影响 |
第四章 当代中国报业竞争力的基本格局 |
第一节 "十五"以来我国报业竞争发展状况 |
第二节 我国报业竞争力的主要制约因素 |
第三节 我国报业竞争力面临的挑战 |
第四节 当代中国报业竞争的特征 |
第五节 当代中国报业竞争的趋势 |
第五章 当代中国报业竞争环境的影响分析——以《福建经济快报》的兴衰为例 |
第一节 《福建经济快报》的前身 |
第二节 《福建经济快报》的发展 |
第三节 《福建经济快报》的兴盛 |
第四节 《福建经济快报》的衰亡 |
第五节 《福建经济快报》亏损并停刊的原因透析 |
附录:见证《福建经济快报》兴衰的几个文件 |
第六章 当代中国报业竞争力的提升与可持续发展 |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及其对报业发展的意义 |
第二节 增强报业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
第三节 提升中国报业竞争力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四节 当代中国报业竞争力的前景展望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中国报业集团BPR支撑体系的建构 ——基于媒介比较研究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介绍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内容 |
第四节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文献评析与研究假设 |
第一节 关键概念界定 |
一、流程、企业流程和业务流程再造 |
二、支撑体系 |
第二节 报业集团企业属性的讨论 |
一、多重属性 |
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 |
第三节 BPR理论研究综述 |
一、两种流程再造思想 |
二、BPR影响因素 |
三、报业集团BPR支撑体系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研究假设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假设和分析框架 |
第五节 论文结构 |
第三章 报业集团BPR基础支撑体系——政策、技术及资本 |
第一节 报业集团BPR基础支撑体系概述 |
第二节 政策辅助系统 |
一、政策是报业集团体制再造的前提 |
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报业集团体制再造的直接体现 |
第三节 技术保障系统 |
一、信息技术是报业集团BPR的诱因及发展推动力 |
二、信息技术保障作用体现在适度、合理应用信息技术 |
三、信息技术标准化与应用并行 |
第四节 资本支撑系统 |
一、报业集团BPR中资本的基础与助推作用 |
二、资本支撑中资本运营的主要形式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报业集团BPR核心支撑体系之一——人力资本和企业文化 |
第一节 报业集团BPR核心支撑体系概述 |
第二节 人力资本系统 |
一、"人"是报业集团BPR核心支撑体系中的最关键因素 |
二、最高决策层的直接领导是报业集团BPR成功的关键 |
三、管理团队的协作是体现人力资本核心支撑作用的重要方面 |
四、学习型组织的构建和知识型员工的培养是BPR战略实施的两大推力 |
第三节 企业文化系统 |
一、"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是报业集团BPR的个性基石 |
二、尊重和关爱员工是和谐报业企业文化的基础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报业集团BPR核心支撑体系之二——企业战略和产业价值链 |
第一节 企业战略系统 |
一、企业战略管理是报业集团BPR的目标支撑 |
二、设定现实的BPR目标是企业战略管理的具体体现 |
三、BPR战略目标的设定途径和方法 |
第二节 产业协同发展系统 |
一、产业协同的流程产业价值链是报业集团BPR的目标 |
二、向受众延伸,将全媒体受众纳入流程产业价值链 |
三、流程标准化是产业协同的思想基础 |
四、向外延伸:构建动态媒介组织联盟,完整流程产业价值链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报业集团BPR辅助支撑体系——绩效评价 |
第一节 报业集团BPR辅助支撑体系概述 |
第二节 绩效评价系统 |
一、阶段性绩效评价对报业集团BPR管理具有战略意义 |
二、评估主体的确立直接影响绩效评价结论的客观和真实 |
三、科学的绩效评价系统是有效评估的前提 |
四、绩效评价系统的执行和完善是BPR战略成功实施的保证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和展望 |
第一节 本论文的主要结论 |
第二节 研究的局限性及未来研究方向 |
中外文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从事的科研工作 |
后记 |
四、关于报业集团分配机制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融媒体背景下我国传统报业的转型研究 ——以上海报业集团为例[D]. 沈佳楠. 黑龙江大学, 2020(04)
- [2]困境与裂变:省级党报集团融合发展战略研究[D]. 周钢. 华中科技大学, 2016(08)
- [3]媒介融合背景下报业人力资源管理变革[D]. 林颖. 复旦大学, 2014(01)
- [4]中国报业集团经营管理的激励机制研究[D]. 陈浩. 武汉大学, 2013(01)
- [5]传媒集团经营的制度约束与制度创新 ——H报业集团拓展媒介经营项目的考察[D]. 包东喜. 华中科技大学, 2011(12)
- [6]中国媒介生产融合研究[D]. 杨娟. 华东师范大学, 2011(09)
- [7]报业集团绩效与薪酬管理研究 ——以大众报业为例[D]. 梁洪文. 天津大学, 2010(10)
- [8]数字化背景下报纸内容生产及其管理研究 ——基于知识资本管理的视角[D]. 刘琴. 武汉大学, 2010(08)
- [9]当代中国报业竞争力研究[D]. 王秋苹. 福建师范大学, 2010(08)
- [10]中国报业集团BPR支撑体系的建构 ——基于媒介比较研究的视角[D]. 王朝阳. 武汉大学, 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