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浙江古田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群落特征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罗西[1](2021)在《木林子保护区不同恢复阶段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群落结构及内部动态》文中认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是我国亚热带山地的主要植被类型,具有重要的生态与经济价值。鄂西南木林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既有保存完好的成熟林群落,也有处于不同恢复阶段的次生林群落。对不同恢复阶段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短期群落动态进行研究,可以更好地把握群落动态规律,为该区森林生态的保护、恢复与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利用木林子自然保护区内90年代中期皆伐后自然恢复25年次生林、80年代初期皆伐后自然恢复40年次生林和成熟林共计30个样地2014年和2019年两次调查数据,分析了群落物种组成与多样性以及不同层次重要值排名前5的优势种的更新动态特征,并对不同恢复阶段群落结构及优势种群的更新动态及其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恢复阶段群落科、属、种的数量差别不大,但个体数量差异明显。5年间科、属的数量未发生变化,种的数量略有减少,总个体数明显减少,下降幅度表现为25年次生林>40年次生林>成熟林。不同层次物种多样性变化幅度较小,总体表现为相对较高的物种多样性、较低的优势度与均匀度,两次调查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与Pielou均匀度指数平均值均为40年次生林>25年次生林>成熟林。5年间重要值排名前30的物种组成变化很小,仅个别物种进入或退出,重要值大小与排序有一定变化,但变化幅度较小。(2)从平均胸径来看,5年间仅成熟林中木荷的平均胸径减少,其他优势种的平均胸径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增幅总体表现为25年次生林>40年次生林>成熟林,其中次生林明显大于成熟林。从平均胸高断面积来看,25年次生林15个优势种下降4种、40年次生林下降2种、成熟林下降1种,其余均增加。平均增量表现为25年次生林>40年次生林>成熟林,其中25年次生林明显大于40年次生林与成熟林。(3)两次调查不同恢复阶段群落优势种均为年平均死亡率大于年平均补员率,为负增长型。其中,25年次生林负增长型种群13种、40年次生林11种、成熟林7种。另外,不同恢复阶段死亡率与补员率最大的物种主要集中在亚乔木层与灌木层。(4)5年间,不同恢复阶段各层次优势种生态位宽度值总体呈下降的趋势,变化幅度最大的物种主要集中在亚乔木与灌木层,但变化幅度均较小。其中,25年次生林与成熟林生态位宽度值下降的物种有10种、40年次生林有9种。25年次生林不同层次生态位重叠值有小幅增长,40年次生林与成熟林有小幅下降。其中25年次生林与成熟林生态位重叠值下降种对2对、上升8对,40年次生林下降2对、上升6对、另外2对未发生变化。(5)5年间,不同恢复阶段各层次优势种的总体联结性呈上升的趋势。其中,25年次生林亚乔木层与成熟林灌木层优势种由不显着负关联变为不显着正关联,40年次生林乔木层优势种由不显着正关联变为显着正关联。不同恢复阶段优势种正联结种对数呈增加的趋势,但关联程度较弱,且变化不显着,基本保持稳定。另外,成熟林正联结种对数多于次生林。
白哲[2](2021)在《环境因子对浙江省土壤动物多样性及其分布格局的影响》文中提出土壤动物是森林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组分,其作为分解者和消费者,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并且能够对复杂的环境变化作出敏锐的响应。浙江省地处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气候温暖、地形复杂,土壤多样性和动植物资源都极其丰富。通过研究浙江省不同森林样地、植被类型间土壤动物的群落组成及结构特征,以及探讨环境因子对土壤动物的影响,对深入认识浙江省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动物多样性具有科学的指导意义。本研究始于2019年,根据浙江省具体的地理方位和自然土壤条件,分别在该省东、西、南、北、中的不同区域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样地(浙东天台山、浙西古田山、浙南乌岩岭、浙北天目山和浙中金华北山)以及其中主要的植被类型,共20个取样地中的土壤动物为研究对象。采用土壤动物群落特征指标,分析浙江省土壤动物的多样性及分布格局;并结合各样地土壤环境指标,阐释土壤动物与主要环境因子间的关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本研究共采集土壤动物38类68634只,隶属3门8纲23目29科,优势类群为蜱螨目(Acarina)和弹尾目(Collembola),占总捕获数53.726%,且A/C比值为1.102,符合亚热带土壤动物分布规律。常见科级类群分别为线蚓科(Enchytraeidae)、拟步甲科(成虫)(Tenebrionidae(Adult))、叶甲科(成虫)(Chrysomelidae(Adult))、象甲科(成虫)(Curculionidae(Adult))、皮蠹科(成虫)(Dermestidae(Adult))、歩甲科(成虫)(Carabidae(Adult))、蚁科(Formicidae)、鳞翅目(幼虫)(Lepidoptera(Larva))及正蚓科(Lumbri Didae),常见科级类群共占总捕获数39.813%。稀有类群包括:鳖蠊科(Corydiidae)、歩甲科(幼虫)(Carabidae(Larva))、双尾目(Diplura)、隐翅甲科(成虫)(Staphylinidae(Adult))、双翅目(幼虫)(Diptera(Adult))等27类,仅占6.462%。2.浙江省五个样地不同植被类型间,土壤动物密度存在极显着差异。对于天目山、乌岩岭、古田山样地,四种植被类型间土壤动物个体密度均表现为常绿阔叶林中最高;对于北山样地,针叶林中土壤动物个体密度及类群数最多;而在天台山样地中,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中土壤动物个体密度最大。各样地不同植被类型中,土壤动物的数量组成及类群分布均表现出极显着的表聚性特征。研究表明在浙江省五个样地不同植被类型间,土壤动物的群落特征指数均存在极显着差异。在乌岩岭和古田山的常绿阔叶林中,土壤动物多样性指数(H’)和均匀度指数(e)均最高,表明该生境中植物群落结构复杂,水热条件充足,有利于土壤动物数量及类群的发展。通过比较不同植被类型间土壤动物群落相似性指数(Cj),结果表明五个样地不同植被类型间,土壤动物群落组成相似性较高。3.浙江省同一植被类型不同样地间,土壤pH、有机质(SWC)、含水量(SWC)、全氮(STN)、全磷(STP)和全钾(STK)含量差异极显着。在乌岩岭样地的常绿阔叶林中,无论是地表植被还是土壤环境状况都相较其它样地更优越,因此该生镜内土壤动物最为丰富。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浙江省不同样地、不同植被类型中土壤动物的密度、类群数量及优势类群密度均与土壤pH呈负相关关系;与SWC、SOC、STN、STP及STK呈正相关关系。本研究表明,浙江省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动物群落组成丰富。各样地不同植被类型由于植物群落组成不同,从而使得土壤动物的多样性及分布格局存在差异。此外不同环境条件对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作用机理存在差异,通常各种土壤环境因子以交互作用共同对土壤动物群落产生影响。
范清平[3](2021)在《古田山常绿阔叶林萌生更新动态及其影响因素》文中提出萌生更新作为森林树种重要的更新策略,对群落多样性的维持、更新动态和种群的延续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和意义,但森林群落的萌生更新过程变化及驱动因素还未被深入的了解。萌生更新在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普遍存在,其萌生特征和萌生能力随森林群落更新如何变化?萌生更新变化的影响因素有哪些?本文基于浙江古田山5公顷(ha)常绿阔叶林2012-2017年样地两次复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探究了样地内萌生物种组成变化和萌生更新变化,以及萌生更新变化的影响因素(包括群落多样性,地形、种间竞争3方面的影响因子)。本研究有助于加深对古田山常绿阔叶林萌生更新过程变化及其影响因子的认识,为系统探讨萌生更新在中亚热带森林群落更新的地位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主要结果如下:(1)古田山5ha固定样地在2012-2017年累计发现117种萌生物种,其中2017年比2012年净减少了2科3属3种,但具萌生现象的植株(萌生个体)净增了585株。五年间萌生个体数较多的科、属、种基本未发生改变,但比例有一定幅度的增减,排序存在变化。从不同功能群看,2012-2017年常绿树种萌生个体始终比落叶类树种多;而小灌木类树种萌生个体始终比乔木类、灌木或小乔木类树种多。(2)采用配对样本t-test检验对样地内2012-2017年物种水平萌生能力、群落水平萌生能力和不同功能群的萌生能力进行差异性分析,研究发现:在物种水平上,五年间萌生能力差异并不显着;而群落水平上,2017年萌生能力显着高于2012年萌生能力。不同生活型方面,常绿类群2017年萌生能力显着高于2012年萌生能力,落叶类群五年间萌生能力差异不显着。不同生长型方面,小灌木类2017年萌生能力显着高于2012年,灌木或小乔木类萌生能力2017年显着高于2012年,乔木类树种五年间的萌生能力差异不显着。2012-2017年该常绿阔叶林样地内,群落水平的萌生能力随时间推移逐渐变强,而物种水平的萌生能力变化较小,并且未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不同功能类群由于物种组成的不同,萌生能力变化也不同,其中常绿类群、小灌木类群、灌木或小乔木类群的萌生能力显着增强,但落叶类群、乔木类群的萌生能力基本未发生改变。(3)通过简单线性回归和多元回归模型对各影响因子与群落水平、常绿类群、小灌木类群和灌木或小乔木类群萌生能力变化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发现:Simpson指数变化值、Shannon-Wiener指数变化值、植株密度变化值、胸高断面积变化值与群落萌生能力变化呈负相关;初始(2012年)Simpson指数、初始Shannon-Wiener指数、初始Pielou均匀度指数和小灌木类萌生能力变化值呈正相关;物种丰富度变化值与灌木或小乔木类萌生能力变化呈正相关。结果表明:在古田山常绿阔叶林5ha样地中,随着群落多样性增大和种间竞争的增强,群落水平的萌生能力逐渐减弱;初始的群落多样性影响小灌木类萌生能力的变化,在初始物种相对丰富的群落,小灌木类树种萌生更新能力较强;随着群落物种丰富度增高,灌木或小乔木类树种萌生能力减弱。而地形因子可能通过影响群落多样性对萌生更新产生影响,但与各萌生能力变化值未表现出相关性。综上所述,本研究发现古田山5ha常绿阔叶林中,随时间推移群落萌生能力处于不断变化,且不同功能类群萌生能力的变化规律不同,群落多样性和群落竞争均对萌生能力变化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萌生更新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有助于加深对本地区地带性植被萌生更新过程变化的认识,为中亚热带森林更新及林地的恢复提供参考性资料;萌生更新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的后续研究工作,可结合土壤、气候等更多的影响因子,并选择更大样地尺度、更长时间尺度的多种群落类型展开进一步的深入探讨。
李桥[4](2021)在《古田山杉木人工林群落动态及其影响因素》文中研究说明森林群落动态一直是森林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研究森林动态是理解许多生态过程的基础,对理解全球生物多样性格局变化以及生态系统的形成和维持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杉木林是我国南方最常见的人工植被类型,在提供森林产品和改善生态系统健康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其森林植被演替深受各方面关注。目前有关杉木林群落动态演替的研究大都采用空间替代时间的方法,各研究结论不尽一致,且杉木林动态机制也还不清楚。杉木林群落动态如何变化?杉木林群落死亡、补员的影响因素有哪些?本文基于浙江古田山3个1公顷(hm2)杉木林固定样地2009年、2014年和2019年3次调查数据,分析了杉木林群落的动态变化以及地形因子和生物因子对群落死亡率、补员率的相对贡献。本研究有助于理解杉木林自然演替动态规律,了解杉木林死亡、补员的影响因素及其相对贡献,为杉木林的可持续发展及植被修复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分析了2009-2019年杉木林群落物种组成、重要值、物种多样性和径级分布等方面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0年内古田山杉木林物种数显着增加,分别为120种、125种和132种(减少了10种,新增了22种),植株数则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群落内优势科和优势种基本不变,但重要值及其排序发生较大变化,杉木等针叶树种的重要值在下降,常绿阔叶树种的重要值在增加,落叶阔叶树种在下降;群落内四个多样性指数均呈上升趋势,其中Simpson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呈显着上升(P<0.05);群落整体径级结构呈多峰型,属于间歇发展型,杉木的径级结构呈稳定型,而木荷等常绿阔叶树种的径级结构呈增长型。(2)分析了2009-2019年3次调查的杉木林死亡个体分布、补员个体分布、死亡率、补员率和种群变化率,结果表明:古田山杉木人工林10年内的死亡、补员物种种类和植株数均未发生显着变化,但植株死亡和补员在不同物种和径级表现出较大差异。在物种方面,除杉木外,死亡数多的物种其补员数也较多;在径级方面,死亡数和补员数随着径级增大呈减小的趋势。其中1-5 cm径级的死亡率和补员率最高。在5-15 cm径级种群增长率为负值,而在15 cm后又快速增长,在≥20 cm径级达到最大值。(3)本研究探讨了地形因子和生物因子对2009-2019年杉木林群落死亡、补员的影响。对环境因子的PCA分析结果显示前四轴的解释比例达85.4%,分别为37.5%,22.8%,15.5%和9.6%。平均胸径、Pielou指数、Simpson指数、植株密度、胸高断面积、Shannon-Wienner指数、坡度、平均海拔和坡向为主要影响因子。逐步多元回归显示群落的死亡率与平均海拔、平均胸径和Shannon-Wiener指数呈正关联,其中与胸高断面积和Pielou指数呈负关联(P<0.001);而杉木林群落补员率与平均海拔、植株密度、平均胸径和Simpson指数呈负相关,与胸高断面积和Shannon-Wiener指数呈正相关(P<0.001)。(4)分析了地形因子和生物因子对2009-2019年杉木群落死亡、补员的相对重要性,结果表明地形因子独立解释了杉木林群落死亡率的3%,生物因子独立解释了17%,地形和生物因子共同解释了14%;地形因子单独解释了杉木林群落补员率的2%,生物因子则独立解释了16%,地形和生物因子共同解释了3%。生物因子对古田山杉木林群落动态的影响大于地形因子。综上所述,古田山杉木人工林10年间物种数显着增加,优势科、种基本不变,群落属于间歇发展型。群落在2009-2019年间的死亡和补员情况相似,而在不同径级区间则有较大差异。地形因子和生物因子共同影响群落的死亡和补员,其中生物因子有着更高的解释率。本研究认为古田山杉木林群落更新良好,但杉木林自然演替缓慢,杉木仍处于绝对优势地位。在今后的研究中可进行更长期的动态监测,并结合气候变化、土壤因子以及幼苗分布等方面进一步展开。
吴雁南[5](2021)在《浙江省几种弃管杉木林的群落特征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浙江省位于亚热带地区,其地带性植被为常绿阔叶林,由于历史因素和频繁的人类活动使得大量原生林遭到砍伐和破坏。上世纪中后期为生产发展需要人工栽植大量杉木,杉木林已然成为省内最主要的人工林类型,具有结构简单、抗逆性弱和物种多样性低等特点。伴随自然保护地数量和面积的扩展、公益林保护政策的实施,过去遗留的大面积杉木林,在放弃人工森林的经营管理方式(弃管)后,封山育林,逐渐自然演替和发展,实现本土物种的恢复。本研究在浙江省4个自然保护区内选择以人工杉木林为起点,采伐或不采伐后自然演替和更新恢复形成的弃管杉木林群落,建立6个1 ha森林动态监测样地,进行群落结构调查,对胸径≥1 cm的木本植物进行每木调查并记录物种名称、胸径、高度和坐标等信息。通过对群落物种组成、结构、物种多样性和空间分布格局的分析,为探究群落演替趋势和群落恢复机制提供参考,为杉木林向地带性植被群落的恢复和适应性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有助于做出可靠的森林管理决策,更好的发展森林生态系统的功能和价值。主要结论如下:(1)不同弃管杉木林中物种科数和属数差别不大,而种数有一定差别。未采伐样地中物种丰富度明显小于经历采伐活动的样地,并且不同采伐强度对亚乔木层和灌木层的物种丰富度影响不大;但只有经历高强度采伐的群落中,才拥有更多进入林冠层的物种。各弃管杉木林中,伴随采伐程度逐渐提升,杉木物种的重要值逐渐下降,杉科和杉属的优势地位也随之降低。此外,各样地的群落径级结构均呈倒“J”型,表明弃管后群落的自然更新良好。杉木的径级结构在不同群落中表现不同,这主要受到群落在弃管前对杉木采伐方式的影响。(2)选择4种测度指标分析群落物种多样性:Simpson指数(D)、Shannon-Wiener指数(H)、Pielou均匀度指数(P)和物种丰富度(S)。低、中、高采伐的样地内各物种多样性指标明显高于无采伐样地中的物种多样性。其中3种多样性指数(D、H、P)在各群落中变化规律一致,而S与它们的数值大小变化不完全一致。通过对所有样地分尺度研究得到,在10 m×10 m(小)、20 m×20 m(中)和50 m×50 m(大)取样尺度下,杉木数量(多度和相对多度)与物种多样性呈显着负相关,尺度达到100 m×100 m后,两者的相关性减弱甚至消失,可能是大尺度下拥有更多生境异质性引起的关系变化。将杉木数量进行等级划分,对组间的物种多样性进行方差分析得到:在小中大3种尺度下,均有杉木数量等级越高,物种多样性越低的规律。其中,当杉木相对多度达到30%后,群落物种多样性总发生显着降低。(3)通过完全空间随机模型和异质性泊松过程模型的比较发现,比起其他环境因子,影响弃管杉木林内生境异质性的主要因素在于杉木种群本身,群落中人工种植和采伐杉木的结果决定了生境异质程度,这与采伐强度无关,而与采伐方式有关。采伐后保留的杉木个体分布越均匀,样地内生境的异质程度越低;采伐后保留的杉木个体分布越集中,样地内生境的异质程度越高。杉木与主要阔叶物种的空间关联在不同物种组成的群落中表现不同。阔叶树中以常绿物种居多的群落中,杉木与优势常绿物种通常正关联,与优势落叶物种通常无关联。阔叶树中以落叶物种居多的群落中,杉木与优势常绿物种呈负关联,除与山槐种间表现正关联,发生良好共存外,与其他优势落叶物种总体表现负关联或无关联。
陈晓熹,李群,黄久香,黄清华,陈流保,杨新东,王发国,许涵[6](2020)在《翁源青云山自然保护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群落结构和区系特征》文中指出[目的]研究青云山自然保护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群落结构和区系特征,为该区域森林生态系统及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参考。[方法]参照CTFS的调查技术规范,于2016年在广东翁源青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内设置了14个40 m×40 m的森林固定样地,对样地内胸径≥1 cm的木本植物进行每木调查。[结果]样地内共有胸径≥1 cm的木本植物216种、13 630株,分属52科110属;稀有种和偶见种分别占总种数的28.70%和43.98%。样地以杉木、木荷、罗浮柿、毛棉杜鹃花、黧蒴锥、栲、罗浮锥、米槠、华润楠、鼠刺、毛竹和甜槠为优势种,以樟科、山茶科、大戟科、金缕梅科、木兰科、蔷薇科、壳斗科、禾本科为优势科。52个科可划分为9个分布区类型,以热带性质为主,占总科数的65.39%,温带性质占总科数的15.38%;110个属可分为12个分类区类型,以热带性质为主,占总属数的70.00%,温带性质占总属数的26.36%。样地内所有个体径级结构呈倒"J"形分布,有丰富的小径级植株;记录到的物种数随起测胸径的增大而逐渐减少,无明显断层现象,群落总体更新良好,呈稳定增长型。[结论]青云山自然保护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群落物种组成丰富,群落总体更新良好并处于演替初期。
郑晓晓[7](2020)在《北京松山油松林群落特征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北京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油松林群落为研究对象,在群落学调查的基础上,对区内不同起源油松林群落特征进行综合对比研究,对群落的物种组成、结构特征及其二者与群落物种多样性的相关关系进行系统分析,比较不同起源油松林群落结构特征及多样性差异,以期为该区对油松种群的生态保育及人工林建设和经营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对群落的物种组成进行分析,该区油松林群落共有维管束植物44科77属88种,菊科草本植物占有绝对优势,植物科属区系温带性质突出,群落乔木层优势种单一,物种多样性以林下灌草的多样性为主。人工林与天然林相比,两者物种组成的相似性指数为71.25%,且仅在草本层的物种组成及多样性水平上存在显着差异(p<0.05)。该区油松林群落结构层次清晰,垂直方向上可划分为乔、灌、草3层,不同起源油松林群落中乔木层长势良好,灌木与草本的盖度整体偏低,尤其是阴坡的人工林,其灌木层盖度不足10%。人工林群落的乔木层盖度及灌木高度方面与天然林存在显着差异(p<0.05),其他各层次生长指标已接近于天然林;经年龄测定目前该区油松天然林大部分为中龄林和近熟林。不同起源林分中油松种群径阶分布规律较为一致,径级频率分布呈连续分布,个体多数为8-20cm径阶范围内中间径级的林木,各占天然林与人工林的76%和83%,种群发展为稳定型。油松的树高分布均以中间高度级林木个体居多,较高林木全部起源于人工林。对该区油松林群落α多样性指数与群落组成及结构特征各指标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得出该区油松天然林群落灌木层多样性受群落物种组成变化影响较大;不同起源油松林群落林下灌草层多样性指数与群落结构指标(乔木冠幅、灌木盖度)均呈显着相关关系(p<0.05)。以上分析表明,该区油松林人工林群落特征与天然林已较为接近,物种组成丰富且相似性高,群落结构分层明显,油松种群动态趋势相同;乔木层优势度高而多样性较低,在现阶段应重点加强对山杨、白蜡等乡土阔叶树种的保护,对林分密度过大的人工林采取适当的抚育措施,优化林分结构从而促进林下灌草的发育,提高群落物种多样性水平及稳定性。
冯广[8](2020)在《鄂西南天然林群落木本植被多样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探究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特征及其成因是生态学研究的重要主题,这对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及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鄂西南地区是我国植被多样性的“热点”地区之一,也是华中主要的天然林分布区,这些森林在区域生物多样性维持与气候调节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关于鄂西南地区森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目前现有的了解仍然较为片面。湖北星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分布着鄂西南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天然林群落。本文以该保护区内的四个天然林群落为研究对象,共设置了79个固定样地,在分析群落物种组成、结构与环境特征的基础上,主要从物种、谱系和功能性状等不同的角度分析群落的多样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探讨当地的物种多样性维持机制,为有效开展保护区植被综合管理以及区域生多样性评估与保护提供参考。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在物种组成上,光叶水青冈(Fagus lucida)群落与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群落和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群落有着很大差异,而川陕鹅耳枥(Carpinus fargesiana)群落为上述群落之间的过渡类型。川陕鹅耳枥群落、杉木群落、马尾松群落的优势种明显。光叶水青冈群落和马尾松群落的胸高断面积高于川陕鹅耳枥群落和杉木群落。杉木和马尾松群落立木径级的大小不齐性更强。杉木群落的林分密度低于其他三个群落。在样地数量或个体数量一定时,川陕鹅耳枥群落的物种数量最多,其次是光叶水青冈群落,而杉木群落最低。(2)在拟合物种多度格局上,对数级数模型比对数正态模型具有相对的拟合效果,这一优势在光叶水青冈群落中得以明显体现。光叶水青冈群落的稀疏化物种多度格局更倾向于服从对数级数分布。川陕鹅耳枥群落中,物种多度的标准差随土壤全磷含量和p H值升高而降低,Berger-Parker指数随土壤有效磷含量升高而升高。光叶水青冈群落中,环境因子对样地物种多度分布格局无显着影响。杉木群落中,样地物种多度的标准差随土壤全磷含量增加而降低,Berger-Parker指数和几何级数模型中的k值随土壤有效磷含量增加而上升。马尾松群落样地中,上述测度均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并随土壤有效磷和有效钾含量增加而显着升高。(3)川陕鹅耳枥群落物种α多样性最高,杉木群落和马尾松群落其次,光叶水青冈群落最低。川陕鹅耳枥群落中,物种α多样性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光叶水青冈群落中,物种α多样性在环境梯度上无显着变化。杉木群落中,物种α多样性随土壤有效磷含量升高而显着降低。马尾松群落中,物种α多样性均随海拔升高而显着升高,也随土壤有效磷和有效钾含量的升高而显着降低。四个群落的物种β多样性无显着差异,均受到环境因素和空间因素的共同影响。空间因素对光叶水青冈群落物种β多样性格局的影响大于环境因素,而空间因素与环境因素对其他群落物种β多样性格局的影响相似。光叶水青冈群落中,影响物种β多样性的环境因子为海拔和土壤有机质;川陕鹅耳枥群落中,影响物种β多样性的环境因子为海拔和p H值;马尾松群落中,影响物种β多样性的环境因子为海拔和土壤有效钾;杉木群落中,影响物种β多样性的环境因子为土壤全磷。(4)四个群落的谱系组成存在明显差别。川陕鹅耳枥群落的谱系α多样性显着高于其他群落。在川陕鹅耳枥群落中,随着土壤全磷含量和p H值梯度提高,谱系结构由聚集变为离散;随着海拔升高,谱系结构由离散变为聚集。在光叶水青冈群落中,随着坡度变陡、海拔提升,谱系结构由聚集变得离散,谱系多样性逐渐降低。在杉木群落中,随着海拔提升,谱系结构由离散变为聚集,谱系多样性升高;随着土壤全磷含量提升,谱系结构由聚集变为离散。在马尾松群落中,随着土壤全磷含量、有效磷含量和p H值升高,谱系结构由聚集变得离散;随着海拔提升,谱系结构由离散变为聚集。不同群落的谱系β多样性无显着差异,但是海拔对各群落的谱系β多样性均具有显着影响。(5)马尾松群落和杉木群落之间的性状特征无显着差异,它们的木材密度、比叶面积、叶片氮含量较其他群落来说更低,但叶片磷含量更高;光叶水青冈群落的木材密度与叶干物质含量高于川陕鹅耳枥群落,但叶片磷含量却低于后者。不同群落的功能α多样性存在明显差异,但功能β多样性的差异不显着:川陕鹅耳枥群落的功能丰富度显着高于其他群落;光叶水青冈群落的功能离散度显着低于其他群落。相比零模型的模拟值,川陕鹅耳枥群落最明显的性状变异特征是叶片磷含量的加权方差较低,光叶水青冈群落的特征是叶片氮磷含量的加权方差较低,杉木群落和马尾松群落的特征是比叶面积的加权方差较高。环境因子对各个群落的功能特征均具有复杂的影响,其作用体现在很多方面;总的来说,坡度对川陕鹅耳枥群落和光叶水青冈群落的功能特征具有普遍影响,土壤全磷和海拔对杉木群落和马尾松群落的功能特征具有普遍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川陕鹅耳枥群落、光叶水青冈群落、杉木群落、马尾松群落的结构、物种组成、功能性状、亲缘关系均存在显着差异。川陕鹅耳枥群落的物种、谱系及功能α多样性高于其他群落。各个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维持均受到中性过程与生态位过程的共同影响,但是两类过程的相对重要性因群落而异。在光叶水青冈群落中,中性过程的重要性明显高于生态位过程,而在其他群落中,两类过程的重要性相似。从物种、谱系与功能的角度综合来看,各个群落的多样性格局均受到海拔的显着影响。此外,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群落(光叶水青冈群落和川陕鹅耳枥群落)的多样性格局还主要受坡度、土壤p H影响,针阔混交林群落(杉木群落和马尾松群落)的多样性格局主要还受土壤养分条件影响。
张田田,王璇,任海保,余建平,金毅,钱海源,宋小友,马克平,于明坚[9](2019)在《浙江古田山次生与老龄常绿阔叶林群落特征的比较》文中研究说明常绿阔叶林为东亚亚热带地区的地带性植被,对该地区的生物多样性维持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长期人类活动的影响,目前我国分布的常绿阔叶林绝大部分为次生常绿阔叶林。探究次生与老龄常绿阔叶林群落特征的差异,有利于了解人类干扰对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影响,为其保护和恢复提供依据。本研究在古田山老龄与次生常绿阔叶林内共设置了29个0.04 ha样地,比较两者在优势种组成、物种和功能多样性以及生物量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1)次生林与老龄林优势种组成相似,二者均以甜植(Castanopsis eyrei)、木荷(Schima superba)等典型常绿阔叶林优势种为主,但这些树种在次生和老龄常绿阔叶林中的优势度次序不同。(2)整体而言,次生林的Shannon-Wiener指数和功能离散度高于老龄林;次生林与老龄林的物种Bray-Curtis指数和功能Sorensen指数均无显着差别。(3)就垂直层次而言,次生林与老龄林在Shannon-Wiener指数和Bray-Curtis指数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乔木层和灌木层。(4)就群落结构而言,次生林的植株密度高于老龄林,但群落水平和个体水平的生物量均显着小于老龄林。上述结果表明,人类干扰改变了古田山常绿阔叶林群落的多个重要特征,不同群落特征的恢复过程并不同步。因此,对常绿阔叶林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的保护和恢复需要从多个角度着手。
周瑾婷[10](2019)在《华东黄山山脉、天目山脉植物多样性及群落特征研究》文中指出黄山山脉和天目山脉为华东地区主要的森林资源储存库,拥有多种森林群落,植物物种丰富。同时,该地区也是我国人口密集、经济最发达地区之一,近30年来经济的高速发展,人类的经济、社会、旅游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是巨大的。过去30年虽然有一些局部调查,但存在局限性、不够系统性、调查方法差异、缺乏共享资源数据交流、交换平台等,仍存在一些重要问题值得深入研究:1)两大大山脉的植物多样性现状;2)不同地区植被类型群落特征和结构的差异;3)人类干扰对森林群落的影响,因此对于该地区植物多样性及群落特征的研究十分必要。为此,本研究采用典型样方–样线调查法对黄山山脉和天目山脉两个地区植物进行了植物群落和物种多样性调查,共调查358km样线、318个20 m×20 m面积达12.72 ha的样方,统计分析了2015–2018年获得的数据,分析了两大山脉物种组成、区系特点、群落特征、历史变化、经济发展与人类干扰对物种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为该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维持、以及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有意义的建议。获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黄山山脉、天目山脉基于样方样线法调查数据进行的植物物种组成和区系成分分析的研究。记录到黄山山脉维管植物有175科760属1848种,其中种子植物158科734属1809种,蕨类植物17科26属39种;天目山脉维管植物173科661属1575种,其中种子植物151科622属1502种,蕨类植物22科39属73种,两山脉含物种数最多的科属均为菊科和薹草属。研究区域内分布有银杏、银缕梅、鹅掌楸、黄山梅等濒危保护野生植物。依据吴征镒对我国科属的区系划分原则,黄山山脉和天目山脉调查到的种子植物科属均属于14个分布型,都以热带分布科和温带分布属为主要成分,天目山脉植物区系的温带成分属其占比略大于黄山山脉。对天目山脉物种多样性历史变化的分析表明有5个科及部分种、属本研究未调查到,原因可能为调查范围仍不够广、部分植物物种分布有限等。2)两大山脉生物多样性保护热点地区的物种多样性及其植物群落特征研究。选取了天目山脉的西天目、龙塘山和黄山山脉的黄山、牯牛降这4个主要山体,基于随机样方调查,进行了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分析,揭示西天目山单位面积的物种丰富度最高。根据各样方常绿阔叶、落叶阔叶和针叶树种重要值的比例,将样方划分成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4种森林群落类型,比较了4个地区这4种森林群落类型的优势种组成、α多样性(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径级结构,发现各山体这4种森林群落类型乔木层的优势种组成不相似;揭示在α多样性指数方面,除了针阔混交林的灌木层和草本层外,其它3种森林群落类型的各层次中,Shannon-Wie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都以西天目山样方最高;研究也表明在西天目山和龙塘山随机样方中,乔木层主要以胸径小于10 cm的小径木组成,而黄山和牯牛降随机样方中乔木的胸径较大(20 cm以上的个体较多);发现黄山和牯牛降样方乔木层的平均胸径均沿着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递减,但在针阔叶混交林中有升高,认为这很可能是由于这2个地区具有胸径较大的针叶树种---杉木的空间分布造成的。3)经济发展与人类干扰对物种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研究。本研究基于人类干扰程度大小将天目山脉的样方分为了天然林(16个样方)、次生林(25个样方)和人工林(24个样方),并分别对它们进行了物种组成、种-面积曲线、Jaccard相似性系数计算、重要值计算和α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天然林维管植物为80科161属244种,次生林为101科208属332种,人工林为96科209属313种,认为次生林物种丰富度较高的现象符合适当干扰可以增加物种多样性的理论;研究发现该地区人工林的乔木层大多由毛竹、山核桃等经济树种组成,但大量草本种的侵入使物种数并不低;揭示该地区天然林和次生林乔木层主要由壳斗科、樟科等科的树种组成;研究发现天然林样方乔木层的α多样性指数均高于次生林和人工林。综合以上结果认为过度的人类干扰会造成自然植被的破坏,降低生物多样性,但适度的人类干扰会对群落生物多样性起到正效应。根据本研究结果,我们对保护华东地区植物多样性提出了增设自然保护区、加强保护区管理工作、加大宣传力度、人工干预等建议。
二、浙江古田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群落特征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浙江古田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群落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木林子保护区不同恢复阶段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群落结构及内部动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进展 |
1.3.1 物种多样性及其动态研究 |
1.3.2 种群更新动态研究 |
1.3.3 群落恢复演替 |
1.4 研究内容 |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质地貌 |
2.1.3 气候特征 |
2.1.4 土壤特征 |
2.1.5 自然植被 |
2.2 研究方法 |
2.2.1 样地设置与植被调查 |
2.2.2 数据处理 |
2.2.3 技术路线 |
3 不同恢复阶段群落物种组成与多样性动态 |
3.1 研究方法 |
3.1.1 重要值 |
3.1.2 物种多样性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物种组成动态 |
3.2.2 物种多样性动态 |
3.2.3 重要值动态 |
3.3 讨论 |
3.3.1 不同恢复阶段物种组成动态差异分析 |
3.3.2 不同恢复阶段物种多样性动态差异分析 |
3.3.3 不同恢复阶段重要值动态差异分析 |
4 不同恢复阶段优势种群更新动态 |
4.1 研究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平均胸径与胸高断面积变化 |
4.2.2 死亡率与补员率 |
4.3 讨论 |
4.3.1 不同恢复阶段优势种平均胸径与胸高断面积动态差异分析 |
4.3.2 不同恢复阶段优势种死亡率与补员率差异分析 |
5 不同恢复阶段优势种群生态位与种间联结性动态 |
5.1 研究方法 |
5.1.1 生态位测度 |
5.1.2 种间联结性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生态位宽度动态 |
5.2.2 生态位重叠动态 |
5.2.3 种间联结性动态 |
5.3 讨论 |
5.3.1 不同恢复阶段优势种生态位动态差异分析 |
5.3.2 不同恢复阶段优势种种间联结性动态差异分析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1.1 物种组成、多样性及重要值变化 |
6.1.2 优势种群更新动态 |
6.1.3 优势种群生态位与种间联结性动态 |
6.2 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录 |
(2)环境因子对浙江省土壤动物多样性及其分布格局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土壤动物群落生态学研究进展 |
1.1.1 土壤动物的定义和分类 |
1.1.2 土壤动物群落的生态功能 |
1.2 国内外森林土壤动物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1.2.1 国外森林土壤动物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2 国内森林土壤动物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 不同植被类型与土壤动物关系研究概况 |
1.4 土壤环境因子与土壤动物之间的关系研究进展 |
1.5 研究目的、内容及、意义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内容 |
1.5.3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研究区自然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天台山样地 |
2.1.2 古田山样地 |
2.1.3 乌岩岭样地 |
2.1.4 天目山样地 |
2.1.5 金华北山样地 |
2.2 研究方法 |
2.2.1 野外取样方法 |
2.2.2 室内分离鉴定及样品分析方法 |
2.2.3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
第三章 浙江省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动物群落组成与结构特征 |
3.1 浙江省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动物区系组成概况 |
3.2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浙江省同一区域不同植被类型中土壤动物群落组成与结构特征 |
4.1 浙东天台山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动物群落特征 |
4.1.1 土壤动物群落组成 |
4.1.2 土壤动物空间分布特征 |
4.1.3 土壤动物物种多样性特征 |
4.1.4 土壤动物群落相似性比较 |
4.2 浙西古田山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动物群落特征 |
4.2.1 土壤动物群落组成 |
4.2.2 土壤动物空间分布特征 |
4.2.3 土壤动物物种多样性特征 |
4.2.4 土壤动物群落相似性比较 |
4.3 浙南乌岩岭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动物群落特征 |
4.3.1 土壤动物群落组成 |
4.3.2 土壤动物空间分布特征 |
4.3.3 土壤动物物种多样性特征 |
4.3.4 土壤动物群落相似性比较 |
4.4 浙北天目山不同植被类型中土壤动物群落特征 |
4.4.1 土壤动物群落组成 |
4.4.2 土壤动物空间分布特征 |
4.4.3 土壤动物物种多样性特征 |
4.4.4 土壤动物群落相似性比较 |
4.5 浙中金华北山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动物群落特征 |
4.5.1 土壤动物群落组成及数量 |
4.5.2 土壤动物空间分布特征 |
4.5.3 土壤动物物种多样性特征 |
4.5.4 土壤动物群落相似性比较 |
4.6 小结与讨论 |
4.6.1 各样地土壤动物群落组成 |
4.6.2 各样地土壤动物空间分布 |
4.6.3 各样地土壤动物群落特征指数分析 |
第五章 土壤动物与主要环境因子的关系 |
5.1 常绿阔叶林中土壤动物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
5.1.1 土壤动物群落结构 |
5.1.2 环境因子比较 |
5.1.3 土壤动物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
5.2 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中土壤动物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
5.2.1 土壤动物群落结构 |
5.2.2 环境因子比较 |
5.2.3 土壤动物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
5.3 针阔叶混交林中土壤动物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
5.3.1 土壤动物群落结构 |
5.3.2 环境因子比较 |
5.3.3 土壤动物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
5.4 针叶林中土壤动物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
5.4.1 土壤动物群落结构 |
5.4.2 环境因子比较 |
5.4.3 土壤动物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
5.5 小结与讨论 |
5.5.1 同一植被类型不同区域森林土壤动物的群落特征 |
5.5.2 环境对土壤动物的影响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古田山常绿阔叶林萌生更新动态及其影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萌生更新研究概况 |
1.1.1 萌生更新及其基本特征 |
1.1.2 萌生更新发生机制 |
1.2 萌生更新的影响因素 |
1.3 萌生更新的生态功能 |
1.3.1 萌生更新对森林群落的作用 |
1.3.2 萌生更新对种群延续的作用 |
1.4 本研究的目的、内容及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意义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地概况及方法 |
2.1 研究区域及5ha样地概况 |
2.1.1 研究区域自然概况 |
2.1.2 古田山5ha固定监测样地概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确定样地和研究对象 |
2.2.2 萌生能力指标 |
2.2.3 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 |
2.2.4 种间竞争指标 |
2.2.5 地形因子 |
2.2.6 数据分析 |
第三章 古田山5ha样地2012-2017年萌生更新基本情况概述 |
3.1 古田山5ha样地2012-2017年科、属、种萌生物种组成变化 |
3.2 古田山5ha样地2012-2017年不同功能群萌生物种组成变化 |
3.3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古田山5ha样地2012-2017年萌生能力变化分析 |
4.1 古田山5ha样地2012-2017年物种水平萌生能力差异分析 |
4.2 古田山5ha样地2012-2017年群落水平萌生能力差异分析 |
4.3 古田山5ha样地2012-2017年不同功能群萌生能力差异分析 |
4.3.1 不同生活型萌生能力差异分析 |
4.3.2 不同生长型萌生能力差异分析 |
4.4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古田山5ha样地2012-2017年萌生能力显着变化影响因素分析 |
5.1 古田山5ha样地2012-2017年群落水平萌生能力变化的影响因素 |
5.2 古田山5ha样地2012-2017年不同功能群萌生能力变化的影响因素 |
5.2.1 不同生活型萌生能力变化的影响因素 |
5.2.2 不同生长型萌生能力变化的影响因素 |
5.3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 古田山5ha固定监测样地2012-2017年萌生物种基本特征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古田山杉木人工林群落动态及其影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森林群落动态研究概况 |
1.2 影响森林群落动态的环境因子 |
1.2.1 地形因子对森林群落动态的影响 |
1.2.2 生物因子对森林群落动态的影响 |
1.3 杉木人工林动态演替的研究概况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 研究内容 |
1.6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1.1 地理位置及地形 |
2.1.2 气候特征 |
2.1.3 土壤特征 |
2.1.4 植被概况 |
2.2 样地设置与调查 |
2.3 群落基本特征分析 |
2.3.1 重要值 |
2.3.2 群落多样性指数 |
2.3.3 径级结构 |
2.4 死亡和补员情况 |
2.4.1 死亡和补员个体径级 |
2.4.2 死亡率、补员率和种群变化率 |
2.5 影响因子 |
2.5.1 地形因子 |
2.5.2 生物因子 |
2.6 数据处理 |
第三章 古田山杉木人工林群落动态变化 |
3.1 古田山杉木林群落基本特征动态 |
3.1.1 物种组成动态 |
3.1.2 重要值动态 |
3.1.3 群落多样性动态 |
3.1.4 径级结构动态 |
3.2 古田山杉木林群落的死亡和补员分布 |
3.2.1 死亡个体分布 |
3.2.2 补员个体分布 |
3.2.3 死亡率、补员率和种群变化率 |
3.3 讨论与小结 |
3.3.1 群落基本特征动态分析 |
3.3.2 群落的死亡、补员分析 |
第四章 古田山杉木人工林死亡率、补员率的影响因子 |
4.1 环境因子的PCA分析 |
4.2 多元回归分析 |
4.3 地形因子和生物因子的相对重要性 |
4.4 讨论与小结 |
第五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A 古田山杉木人工林2009-2014年物种数量变化特征 |
附表B 古田山杉木人工林2014-2019年物种数量变化特征 |
附表C 群落死亡率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参数 |
附表D 群落死亡率逐步回归模型参数 |
附表E 群落补员率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参数 |
附表F 群落补员率逐步回归模型参数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浙江省几种弃管杉木林的群落特征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植物群落特征的研究进展 |
1.1.1 植物群落基本组成 |
1.1.2 物种多样性 |
1.1.3 种群空间分布格局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科学问题 |
1.2.2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样地设置与调查方法 |
2.3 数据分析 |
2.3.1 群落基本组成特征 |
2.3.2 群落的物种多样性 |
2.3.3 统计分析 |
2.3.4 空间分布格局分析 |
第三章 弃管杉木林群落基本组成特征 |
3.1 物种组成和垂直结构 |
3.1.1 物种组成 |
3.1.1.1 科组成 |
3.1.1.2 属组成 |
3.1.1.3 种组成 |
3.1.2 垂直结构 |
3.2 重要值和区系分析 |
3.2.1 重要值 |
3.2.2 区系分布 |
3.2.2.1 科组成 |
3.2.2.2 属组成 |
3.3 群落和主要种群的径级结构 |
3.3.1 群落的径级结构 |
3.3.2 杉木的径级结构 |
3.3.3 优势阔叶乔木种的径级结构 |
3.4 小结与讨论 |
3.4.1 群落的物种组成特征 |
3.4.2 群落的结构特征 |
第四章 不同尺度下杉木数量与物种多样性的关系 |
4.1 群落杉木数量与物种多样性 |
4.2 三种尺度下杉木数量的空间分布 |
4.3 三种尺度下物种多样性的空间分布 |
4.4 杉木数量与物种多样性的相关性随尺度的变化 |
4.5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群落中杉木及其与阔叶物种的空间分布格局 |
5.1 杉木的空间分布格局 |
5.2 杉木与阔叶优势乔木种的空间关联 |
5.2.1 杉木与主要落叶阔叶种的关系 |
5.2.2 杉木与主要常绿阔叶种的关系 |
5.3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附录 样地维管植物名录汇总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7)北京松山油松林群落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群落物种组成特征及多样性研究 |
1.2.2 种群发展及群落结构特征研究 |
1.2.3 物种多样性与群落组成及结构特征的关系研究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研究区概况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候条件 |
2.1.3 土壤条件 |
2.1.4 水文特征 |
2.1.5 植被概况 |
2.2 数据获取 |
2.2.1 样地数据 |
2.2.2 年轮条数据 |
2.3 研究方法 |
2.3.1 群落物种组成分析 |
2.3.2 群落植物多样性指数计算 |
2.3.3 种群结构统计 |
2.4 数据处理 |
3 油松林群落组成特征分析 |
3.1 群落植物多样性现状 |
3.2 植物科属区系特征分析 |
3.3 群落各层次优势种分析 |
3.4 群落物种多样性分析 |
3.4.1 群落α多样性分析 |
3.4.2 群落β多样性比较 |
3.5 本章小结 |
4 油松林群落结构特征分析 |
4.1 林木生长状况 |
4.2 优势种种群结构特征 |
4.2.1 胸径分布特征 |
4.2.2 树高分布特征 |
4.2.3 年龄分布特征 |
4.3 群落垂直结构分析 |
4.4 群落水平结构特征 |
4.5 本章小结 |
5 油松林群落多样性与物种组成及结构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
5.1 群落α多样性与物种组成的相关性 |
5.2 群落α多样性与结构特征的相关性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讨论 |
6.1 讨论 |
6.2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8)鄂西南天然林群落木本植被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物种多样性维持的主要理论与假说 |
1.3 生物多样性研究的方法与趋势 |
1.4 鄂西南地区天然林群落的生态学研究进展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7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8 技术路线 |
2.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生物特征 |
2.1.3 地质地貌 |
2.1.4 水文水系 |
2.1.5 土壤 |
2.1.6 气候 |
2.2 样地设置 |
2.3 群落调查 |
2.4 环境因子调查 |
2.5 功能性状测取 |
2.6 数据分析 |
3.群落的基本特征:物种组成、结构、环境条件 |
3.1 前言 |
3.2 研究方法 |
3.3 结果 |
3.3.1 群落物种组成特征 |
3.3.2 群落的结构特征 |
3.3.3 群落的环境特征 |
3.4 讨论 |
3.5 小结 |
4.群落的物种-多度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
4.1 前言 |
4.2 研究方法 |
4.3 结果 |
4.3.1 群落的物种多度分布格局及其模型拟合 |
4.3.2 样地水平的物种多度分布格局及影响因素 |
4.4 讨论 |
4.5 小结 |
5.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
5.1 前言 |
5.2 研究方法 |
5.3 结果 |
5.3.1 不同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差异 |
5.3.2 物种多样性的影响因素 |
5.4 讨论 |
5.5 小结 |
6.群落的谱系多样性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
6.1 前言 |
6.2 研究方法 |
6.2.1 系统发育树构建 |
6.2.2 数据分析 |
6.3 结果 |
6.3.1 群落的谱系结构与多样性 |
6.3.2 环境对谱系多样性的影响 |
6.4 讨论 |
6.5 小结 |
7.群落的功能性状和功能多样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
7.1 前言 |
7.2 方法 |
7.3 结果 |
7.3.1 群落的功能性状加权平均值及其影响因素 |
7.3.2 群落的功能性状加权方差及其影响因素 |
7.3.3 群落的功能多样性及其影响因素 |
7.4 讨论 |
7.5 小结 |
结论 |
总结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9)浙江古田山次生与老龄常绿阔叶林群落特征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与方法 |
1.1研究区概况 |
1.2样地设置及调查方法 |
1.3功能性状 |
1.4群落结构 |
1.5统计与分析方法 |
1.5.1优势种组成 |
1.5.2物种和功能多样性指标 |
1.5.3统计方法 |
2结果 |
2.1物种组成 |
2.2物种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 |
2.3群落结构 |
3讨论 |
3.1物种组成 |
3.2物种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 |
3.3群落结构 |
附录Supplementary Material |
附录1主要物种地上部分生物量异速生长方程 |
附录2环境因子对Shannon-Wiener指数影响的线性回归模型选择结果 |
附录3环境因子对功能离散度影响的线性回归模型选择结果 |
附录4次生与老龄常绿阔叶林3种功能性状的相对丰富度和相对多度比较 |
附录5古田山常绿阔叶林物种组成和功能组成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附录6环境因子对样地植株密度影响的线性回归模型选择结果 |
附录7环境因子对样地地上部分生物量影响的线性回归模型选择结果 |
附录8次生林与老龄林间3种功能性状地上部分生物量所占比例的比较 |
(10)华东黄山山脉、天目山脉植物多样性及群落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生物多样性 |
1.2 森林植物群落特征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 人类干扰对森林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
1.4 我国亚热带森林群落研究及主要森林植被类型 |
1.4.1 常绿阔叶林 |
1.4.2 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 |
1.4.3 落叶阔叶林 |
1.4.4 针阔叶混交林 |
1.5 黄山山脉、天目山脉亚热带森林群落研究历史 |
1.5.1 黄山山脉 |
1.5.2 天目山脉 |
1.5.3 存在问题 |
1.6 本研究的目的、内容及意义 |
1.7 研究区概况 |
1.7.1 地理位置和地质地貌 |
1.7.2 水文、气候和土壤 |
1.7.3 植被 |
第二章 天目山脉与黄山山脉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及区系特点研究 |
2.1 引言 |
2.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2.1 研究对象和调查方法 |
2.2.2 分析方法 |
2.3 结果分析 |
2.3.1 各山脉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 |
2.3.2 区系特点 |
2.3.3 两大山脉濒危保护植物现状 |
2.4 讨论 |
2.4.1 两大山脉物种组成及植物区系 |
2.4.2 两大山脉濒危及保护植物 |
2.4.3 天目山脉物种组成与历史记录的比较 |
第三章 天目山脉与黄山山脉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地区的植物群落特征研究 |
3.1 引言 |
3.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2.1 研究对象 |
3.2.2 样方设置与群落调查 |
3.2.3 群落组成分析方法 |
3.2.4 α 生物多样性指数计算方法 |
3.2.5 径级结构分析方法 |
3.3 结果分析 |
3.3.1 各地区植物种类组成的数量特征 |
3.3.2 各地区不同类型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差异分析 |
3.3.3 α多样性指数分析 |
3.4 讨论 |
3.4.1 各地区物种多样性水平的差异 |
3.4.2 各样地不同森林类型样方植物群落特征 |
3.4.3 各样地不同森林类型样方植物群落径级结构 |
第四章 经济发展与人类干扰程度对天目山脉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及数量特征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4.2.1 研究对象 |
4.2.2 样方设置 |
4.2.3 群落物种组成、数量特征和相似性指数 |
4.2.4 种-面积曲线 |
4.3 结果 |
4.3.1 天然林、次生林、人工林的群落物种组成特征及相似性比较 |
4.3.2 三类植物群落的种-面积曲线 |
4.3.3 群落各层次优势种和α多样性指数的比较 |
4.3.4 人工林不同群落类型物种组成及特征 |
4.4 讨论 |
4.4.1 天然林、次生林、人工林群落特征 |
4.4.2 人类干扰对天目山脉森林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
4.4.3 不同类型人工林群落组成的差异 |
4.4.4 保护和维持生物多样性对策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四、浙江古田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群落特征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木林子保护区不同恢复阶段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群落结构及内部动态[D]. 罗西. 湖北民族大学, 2021(12)
- [2]环境因子对浙江省土壤动物多样性及其分布格局的影响[D]. 白哲. 浙江师范大学, 2021(02)
- [3]古田山常绿阔叶林萌生更新动态及其影响因素[D]. 范清平. 浙江师范大学, 2021
- [4]古田山杉木人工林群落动态及其影响因素[D]. 李桥. 浙江师范大学, 2021(02)
- [5]浙江省几种弃管杉木林的群落特征比较研究[D]. 吴雁南. 浙江师范大学, 2021
- [6]翁源青云山自然保护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群落结构和区系特征[J]. 陈晓熹,李群,黄久香,黄清华,陈流保,杨新东,王发国,许涵. 林业科学研究, 2020(05)
- [7]北京松山油松林群落特征研究[D]. 郑晓晓.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8]鄂西南天然林群落木本植被多样性研究[D]. 冯广.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1)
- [9]浙江古田山次生与老龄常绿阔叶林群落特征的比较[J]. 张田田,王璇,任海保,余建平,金毅,钱海源,宋小友,马克平,于明坚. 生物多样性, 2019(10)
- [10]华东黄山山脉、天目山脉植物多样性及群落特征研究[D]. 周瑾婷. 浙江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