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此处无声胜有声——由韩莉花鸟画所想(论文文献综述)
方笑[1](2018)在《中国画技·艺·道的哲学思考》文中认为本文立足中国哲学的角度和立场来探讨中国画。与此同时,在学习、提炼中将自己独特的认识以推衍引申的方式,融入到中国画技、艺、道的每一点之中来进行分析、阐述。依此,文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关于中国画技的哲学思考。众所周知,“技”于任何一种绘画来说都是最直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艺术最基本的表现手段,“技”不只是艺术家的“冥想”,也不是单纯地从某处而来的套用,而是来自艺术家的气质个性、创作动机以及创作现状所需要解决“问题”的敏感选择,是艺术家们“切中要害”地、真切实在和新鲜有力的充分表达。作为附着于艺术从观念到观念之上的基本表达形式,“技”是艺术家创作观念思维之网中不能或缺之物。这是其一。其二,“技”是艺术家表达思想的媒介。它是艺术家在创作之中,将自身创作灵感源泉和某种“物质”联系、结合在一起的适当剂量把握。其三,任何一种绘画的样式,最直观、最根本上都是凭藉“技”来标举和维护自身的“体格”与“种姓”的。其四,艺术因“技术”的道相授受薪火相传而形成艺术的文化基因,也因“技术”与“反技术”的相互对抗和相互支撑而破壳出新。第二,关于中国画艺的哲学思考。Amie Thomasson(托玛森)曾就艺术本体论所涉及的艺术作品本体地位指出:“艺术本体论研究的主要问题是:艺术作品是哪种实体?它们是物理对象、理念种类、想像性实体或别的什么吗?各种艺术作品如何与艺术家或者观赏者的内心状态、物理对象或者抽象的视觉、听觉或者语言结构相联系?在什么条件下艺术作品开始存在、继续存在或者停止存在?”其实,不论是西方绘画还是中国绘画,它既不是等同于“独立于心灵之外”的物理对象,也不是等同于“存在于心灵之中”的想像对象。绘画,似乎是介于这两者之间的,它是在艺术主体包含一定意图、情感等主观色彩居于内心之中现象后,借用各具特色的材料做出的物理对象“重构”。正如AmieThomasson所说:“要容纳绘画、雕塑以及诸如此类的东西,我们必须放弃在外在于心灵的实体与内在与心灵的实体之间做简单的划分,承认那种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同时依靠于物理世界和人类意向性的实体的存在。”这就迫使我们重新返回到形而上的问题之中,来思考形而上中那些“一分为三”的范畴之间的实体,并试图展开出更加广阔的和适应“当随时代”且“改良”过的多元艺术本体论范畴系统,进而能让我们得到更好的艺术本体论以及更好的“随物婉转,与心徘徊”之形而上的东西。在这之中,形而上之“道”是表象于“艺”的。正如宗白华先生所言:“灿烂的’艺’赋予’道’以形象和生命,’道,给予’艺’以深度和灵魂。”因此,中国画之“艺”,是在创作主体从德性、人品、精神等内外凝神、陶养下的从“物理场”转入“心理场”的二度审美。第三,对于中国画道的哲学思考。西方的“美学”一词源自德语中的“Aesthetik”。这是鲍姆嘉顿把对美的第一认识归纳为感性或感觉的学科。认为在以感性经验为基础上,人欣赏自然、人生、艺术产生的某种情感变化,或者说是引起某种快感的经验。可见,西方美学关注的是审美的经验、感性和情感方面。中国和西方属于不同的文明和文化,其思想也是存在根本差异的。与同一时期相比,西方哲学家们戮力向外追求和探索知识,中国圣贤们则是推倡“反己之学”,强调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强调生命之间彼摄互满,强调人要超越外在的物质世界,要融入到宇宙的生命世界之中,伸展自己的性灵。简而言之:即“生命的超越”。这是中国哲学的核心。不论是道家在“物物而不物于物”的“浑然一体”中构建的一个“真实世界”,还是儒家在“人性向善”的理论中对人文精神的觉醒,甚至是禅宗“不立文字”、“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思维路径中对“不二法门”的“共感”与“顿悟”,无不都在佐证着中国人通过“体味”、“感悟”人生来追求至高的哲学智慧和境界。因此,在这样哲学背景下产生的美学,不是西方感性或者说是感觉意义上的美学,而是生命超越的美学。于中国美学中体验的世界,也不仅仅是物质存在对象世界的所谓Sensibility(感性),而是生命体验的真实。中国文化的这一特点,也就决定了哲学之生命精神必然会延伸到艺术之中,必定在艺术之中得以充分的体现。
程代勒[2](2011)在《从文化变迁看二十世纪台湾水墨画发展进程》文中认为本论文是以中日甲午战争(1895)后,台湾割让予日本,开始至今约一白多年的时间,台湾水墨画的发展过程。试图跳脱传统美术史的记述方式,而参照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转变过程。透析台湾水墨画各类风格的生成原因。第一章绪论:说明研究动机、范围与研究方法。第二章:从清末民初的时空背景,探讨台民在面对日人领台初期的困境与中国情结下的水墨发展。第三章:从日据后日人的政经与教育文化策略下,台展的设置及对台湾美术的影响及皇民化政策下台湾传统艺术与文人水墨发展中的疏离与挫折。第四章:探讨光复初期,国民政府的政策中对文化的宣示作用及随国民政府渡台文人对台湾传统绘画的影响与提振,并兼述当时的「正统国画之争」。第五章:探讨光复后期,台湾的经济政策与社会变迁,在面对国际局势的变化中,台湾政治与文化的转变,及乡土文学论战与乡上水墨的兴起。第六章:论述解除戒严令后,台湾面临文化政策松动与西方经济密合中,传统价值的解体,受西方体系影响的文化艺术的质变与当代水墨画发展的几种面相。第七章:从教育、经济、文化思想各方而探讨在美术馆时代、策展人时代、艺评时代等等当代论述中,水墨画面临的边陲化危机。第八章:试图以中华文化的底蕴,台湾韧性与开创性格回应和种困境与挑战,及台湾水墨画界此时应肩负起的担当与责任。
刘波[3](2007)在《20世纪上半叶中国民间文艺学基本话语的嬗变》文中研究表明民间文艺学“基本话语”,指对民间文学进行多维定义的语句,它作为人们思想观念的外化方式,呈现的是民间文学的本体、范畴及方法论等一系列生发其他非逻辑话语的起点。在行文中,一般以关键词或核心概念的方式加以提取。本文以基本话语为着眼点,以话语理论为研究方法,探讨中国民间文艺学基本话语的内在逻辑和历史嬗变,即民间文艺学话语得以生成和延续的历史机制与线索。围绕话语链之间诸因素的关系,将民间文学的历史、原理、作品、人物等折射在话语层面,考察置身在现代性境遇中的中国民间文艺学家,如何运用民间的语言材料和言说空间,将自身的经验付诸表达,语言和经验如何经过民间文艺家的倾力熔铸而成为现代性的话语形态。本文的主体部分由五章构成:第一章从晚清学者提出“文言合一”,到五四学者胡适标举“活的文学",周作人提出“人的文学”的话语链,梳理和评析民间文艺学基本话语的萌生和初步形成,认为民间文艺学作为现代学术的分支,是晚清和五四两代学人“共谋”开创出的新天地。萌生期的“民间文学”就是“文学”,是一套颠覆传统的意识形态。第二章分析二三十年代学者对民间文学原理的探讨和话语实践,指出他们在原理上相继并深化的话语链,使“民间文学”从“文学”中分化出来,具有了学科的雏形。话语实践中,神话、歌谣、民间故事的研究发现了文本的“变异性”,并通过对变异文本的阐释形成了一套方法论范式。民间文艺学话语在萌生期文学本位的基础上推展开来。第三章分析了抗日战争时期原理层面民间文学的“学术性”,已经由萌生期的隐性话语上升为显性话语,引导民间文学的本体从文学转型为民俗学。话语实践方面,国统区的话语以人类学、民俗学为本位,沦陷区以俗文学为本位,解放区以毛泽东话语、无人格主体的大众话语为本位,展开的是“民间文学运动”。民间文艺学基本话语发生三个维度的转型,与此前的话语断裂,不再是连续的整体。第四章以国共内战到新中国成立为话语背景,描述并分析民间文艺学的基本话语被建构为“阶级性”和“人民性”的过程及由此带来的“民间文学”与“人民文学”的混淆和迷茫。指出这一阶段的话语接续解放区的话语秩序,以文化再启蒙为使命,话语回到其诞生的起点,上半叶曾轰动一时的民间文艺学理论及方法论范式成为模糊的影子。第五章是本文的结论部分,通过上述四章的分析,总结出“内外动力因互动共生”的话语嬗变机制。并综合上半叶的经验教训,反思当前的民间文艺学,提出民间文艺学本土话语建构的几点意见和展望。
张静博[4](2003)在《此处无声胜有声——由韩莉花鸟画所想》文中研究表明情感的表达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有人选择忧郁感伤,有人选择炽烈张扬,而韩莉则以一个女性追求理想完美主义的眼光忧郁地表达着作品的形式:精神上孤傲、坚强,笔墨上轻盈、淡雅。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常常会使人手足无措,而韩朝则在二者之间畅言:“只有从山水画历史演化的逻辑中大胆切入,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从传统山水画向现代山水画的转化。”崔菊胥的绘画题材取自山水、田园、村落,他在不断重复创作中获得一种新的生机,并使之诗意的符号化,构筑着理想的精神家园。何塞·罗德里格斯出生在西班牙,是毕加索、达利、米罗的同乡,其作品深受其师“太阳国王”纳尼达的影响,其作品是梦幻的、浪漫的,当然更离不开超现实主义所带给我们开阔的审美视野。——学术主持张苑
二、此处无声胜有声——由韩莉花鸟画所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此处无声胜有声——由韩莉花鸟画所想(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画技·艺·道的哲学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目的和意义 |
二 论文主旨与框架 |
三 研究综述 |
四 论文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中国画“技”的哲学思考 |
第一节 光:“天光云影共徘徊” |
一 绘画中对光的认识 |
二 “绵绵不绝”的中国画之“光” |
三 “可理解”与“不可见”的本质 |
四 中国画中光的衍生 |
第二节 色:中国画的色彩逻辑 |
一 先秦诸子的色彩观 |
二 中国画色彩的衍变 |
三 黑白也是一种“颜色” |
第三节 写:画面称“写”的绘画艺术 |
一 “笔墨”与物质文化 |
二 有生命的“墨迹” |
三 笔墨的自觉 |
第四节 白:崇尚“空灵”的构图取向 |
一 “白”的发现 |
二 白是一种“墨迹” |
三 “白”与“空” |
四 “墨迹”与“状物形”的流变 |
第二章 中国画“艺”的哲学思考 |
第一节 象:建立以生命精神为中心的艺术基元 |
一 通过认知心理学中的视觉发现 |
二 以“生命为本”的艺术本体观 |
三 “复演”的生命世界 |
四 存有延续性的意蕴开掘 |
第二节 境:以“境”为媒介的诗意审美 |
一 “象”外之“象”的空间审美 |
二 “境”的结构特点 |
三 以“境”为标准的审美批评 |
第三节 韵:穷中国画之“美”的理想技艺 |
一 “韵”与“境”的对生共进 |
二 “美之极”的“格式塔质” |
第三章 中国画“道”的哲学思考 |
第一节 生:“物自然之天”的生命哲学 |
一 “有物混成,先生天地”的“元”创精神 |
二 “天地之大德”的新变 |
第二节 游:“逍遥”的双重生存世界 |
一 “游”的价值追求 |
二 双重世界产生的原因 |
三 从双重世界到绘画世界 |
第三节 悟:“识心见性”之慧的直觉 |
一 “自性”与“见性”的慧思 |
二 “平常心”的不平常性 |
三 “水流花自开”的圆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2)从文化变迁看二十世纪台湾水墨画发展进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次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目的 |
第二节 研究范围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关键字 |
第二章 日据前期一文化空白期(!895一!29)6 |
第一节 前言 |
第二节 日据时期概述 |
第三节 整体文化的停滞 |
第四节 图画教育之发端 |
第五节 台湾儒教结社与民间艺文活动 |
第六节 承续传统的水墨画 |
第三章 日据后期—日式文化期(1927-1945) |
第一节 新美术的殖入与图画教育之演进 |
第二节 台展的兴起与民间画会团体 |
第三节 台湾民间艺术与文人雅集 |
第四节 美术评论的萌芽 |
第五节 日据晚期政争影响下的台湾美术时局色彩 |
第六节 坚持中国传统的水墨画家 |
第四章 光复初期—文化改造期(1946-1965) |
第一节 「台湾接管计划纲要」中教育文化政策(1945) |
第二节 国民政府的文化统战宣示(1950起) |
第三节 官办美展的再兴 |
第四节 渡海来台文人对台湾水墨画的影响 |
第五节 艺术批评与正统国画之争 |
第六节 代表画家与其风格特徵 |
第五章 文化政策期(1966-1986) |
第一节 光复后其政经文化背景—文化宣示期(1966-1976) |
第二节 文化政策的进程 |
第三节 六○年代的「白色恐怖」和新思潮的引入 |
第四节 本土化运动发展期(1970-1987) |
第五节 美展与画廊 |
第六节 代表画家与其风格特徵 |
第六章 多元文化的时代(1987年以后) |
第一节 台湾多元文化的发端 |
第二节 经济导向下的艺术 |
第三节 创作者寻求历史定位的焦虑 |
第五节 美术馆时代的来临与官办美展的兴衰 |
第六节 台湾当代水墨类型分类 |
第七节 台湾当代水墨画家代表 |
第七章 水墨画的危机意识 |
第一节 政治经济的影响 |
第二节 文化教育的影响 |
第三节 全球化之下的影响 |
第八章 水墨画的未来与发展 |
第一节 反思台湾水墨画的发展 |
第二节 放眼台湾水墨画的开拓 |
附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20世纪上半叶中国民间文艺学基本话语的嬗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题目释义 |
二、相关学术史的回顾 |
三、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四、本文的基本思路、研究框架及其他 |
(一) 基本思路 |
(二) 研究框架 |
(三) 几个基本概念及理论问题的说明 |
第一章 萌生期:20世纪初—20年代初 |
第一节 “活的文学”与民间文艺学之话语诞生 |
第二节 “人的文学”与民间文艺学之话语形成 |
第二章 推展期:20年代初—30年代中期 |
第一节 “民间文学”的理论繁荣 |
第二节 “变异性”“传承性”作为显性话语 |
第三章 转型期:30年代中后期—40年代中期 |
第一节 从“文艺的”到“学术的”话语范式转换 |
第二节 国统区、沦陷区、解放区的民间文艺学话语转型 |
第四章 迷茫期:40年代中后期—50年代初 |
第一节 从“阶级”到“人民性”的话语建构 |
第二节 “民间文学”与“人民文学”的迷茫 |
第五章 民间文艺学基本话语嬗变的机制及其当代意义 |
第一节 话语嬗变的机制 |
第二节 话语嬗变的当代意义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此处无声胜有声——由韩莉花鸟画所想(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画技·艺·道的哲学思考[D]. 方笑. 湖南师范大学, 2018(01)
- [2]从文化变迁看二十世纪台湾水墨画发展进程[D]. 程代勒. 中央美术学院, 2011(09)
- [3]20世纪上半叶中国民间文艺学基本话语的嬗变[D]. 刘波. 复旦大学, 2007(06)
- [4]此处无声胜有声——由韩莉花鸟画所想[J]. 张静博. 艺术市场, 20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