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冲击疗法在川崎病中的应用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冲击疗法在川崎病中的应用

一、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冲击疗法在川崎病中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杜忠东,张维华,杨晓东,沈捷,吕海涛,吕铁伟,焦富勇[1](2022)在《糖皮质激素在川崎病治疗中的儿科专家共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是5岁以下儿童常见后天获得性心脏病之一,是一种急性自限性血管炎。经过近60年的研究,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口服成为急性期KD预防冠状动脉瘤的一线治疗。但对于发生冠状动脉瘤高风险、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无反应、确诊冠状动脉瘤等KD患者,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GC)、英夫利昔单抗及其他免疫抑制剂是可以选择的治疗药物。目前GC在KD治疗中的应用存在争议。该共识结合KD治疗的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邀请国内儿科专家充分讨论,对GC在KD中一线及二线治疗的适应证、剂量、用法等提出了推荐意见。[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22,24 (3):225-231]

温跃培,郭亚利[2](2021)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冲击疗法对成人急性重症病毒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IVIG)冲击疗法对成人急性重症病毒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7月在平顶山市传染病医院诊治的急性重症VP患者98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9)和对照组(n=49)。对照组采用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采用大剂量IVIG冲击疗法联合基础治疗。比较不良反应、免疫功能、血清细胞因子、临床疗效等。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白细胞介素(IL)6、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L-6、IL-1β、TNF-α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CD4+比例及CD4+/CD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8+比例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D4+比例及CD4+/CD8+较治疗前升高,CD8+比例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CD4+比例及CD4+/CD8+高于对照组,CD8+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10.2%,对照组为26.53%,观察组不良反应率较对照组更低(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74.43%,观察组总有效率89.8%,观察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大剂量IVIG冲击疗法对于急性重症VP患者疗效佳,可调节免疫紊乱,抑制炎性反应,提高免疫功能,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张成成[3](2021)在《川崎病及合并心血管并发症患儿外周血平均血小板体积与淋巴细胞比值的临床意义》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对川崎病及合并心血管并发症患儿的研究分析,探讨平均血小板体积与淋巴细胞比值在川崎病及合并心血管并发症中的临床意义,为降低川崎病患儿远期不良预后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沈阳市儿童医院2018年10月-2020年11月期间收治的60例川崎病患儿,纳入川崎病组,于入院第2天清晨空腹状态下采集外周静脉血2ml,检测并收集血常规结果包括淋巴细胞、平均血小板体积,计算平均血小板体积与淋巴细胞的比值。川崎病组患儿采集静脉血后,于病程10天内给予IVIG按2g/kg的剂量静脉滴注治疗,患儿发热期间给予阿司匹林口服抗凝治疗,剂量为30-50mg/kg,患儿体温平稳3-5天,将阿司匹林的剂量调为3-5mg/kg口服抗凝治疗,完善心脏彩超及相关辅助检查。将相同时间段于儿童保健科体检的60例健康儿童纳入对照组,体检当天采集外周静脉血2ml,收集指标同川崎病组患儿。川崎病组患儿以入院第1天为起点,随访60天,60天内定期监测心脏彩超,根据随访期间心脏彩超结果有无心血管系统异常分为并发症组与无并发症组,分析平均血小板体积,平均血小板体积与淋巴细胞比值在对照组与川崎病组,并发症组与无并发症组中的变化与意义。采用spss25.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描述,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中位数(第一四分位数,第三四分位数)[M(P25,P75)]描述,采用例数(百分比)描述计数资料。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量资料不符合正态分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对有统计学意义的数据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显示,川崎病组患儿与对照组儿童相比平均血小板体积、平均血小板体积与淋巴细胞比值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t检验结果显示,并发症组患儿与无并发症组患儿相比平均血小板体积、平均血小板体积与淋巴细胞比值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川崎病患儿平均血小板体积与淋巴细胞比值升高是合并心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p<0.05)。4.ROC曲线结果显示,将平均血小板体积、平均血小板体积与淋巴细胞比值纳入川崎病的诊断体系,诊断的曲线下面积,灵敏度,特异度分别是0.772,0.417,0.967;0.778,0.580,0.697(p<0.05)。将平均血小板体积与淋巴细胞比值纳入川崎病合并心血管并发症的诊断体系,诊断的曲线下面积,灵敏度,特异度是0.701,0.485,0.926(p<0.05)。结论1.外周血平均血小板体积升高、平均血小板体积与淋巴细胞比值升高对川崎病的诊断具有指导意义。2.川崎病患儿外周血平均血小板体积与淋巴细胞比值升高对合并心血管并发症具有预测价值。

李丹[4](2021)在《miRNA-9500在川崎病休克综合征中的变化及其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第一部分:miRNA-9500在川崎病休克综合征中的变化及意义背景:川崎病休克综合征(Kawasaki disease shock syndrome,KDSS)病情进展迅速,与脓毒性休克(Septic Shock,SS)很难鉴别,极易被漏诊、误诊。miRNA(microRNA)在心血管系统中具有很强的生物学功能而且表达稳定,可能是许多疾病发生的关键参与者及调节者。目的:本研究拟总结KDSS患儿的临床特征,并探讨与KDSS相关的miRNA在该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急性期与恢复期KDSS患儿(n=22)、急性期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患儿(n=44)、SS患儿(n=44)、普通发热患儿(n=44)及健康儿童(n=44)血液标本及临床资料,比较实验室指标。利用基因芯片技术筛选出急性期KDSS和急性期KD患者差异表达的miRNA,实时定量PCR进一步验证,并通过ROC曲线评估差异表达的miRNA作为KDSS生物标志物的诊断价值。结果:①KDSS 组患儿白细胞数(WBC)(26.57±10.06×109/L vs 17.51±7.49 X10△9/L,p=0.002)、中性粒细胞数(PMN)(18.70±8.23 X10△9/L vs 11.90±6.05 X10△9/L,p=0.00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20.38±7.37pg/mL vs 15.31 ±6.70pg/mL,p=0.045)、白细胞介素-6(IL-6)(134.93±259.10pg/mL vs 13.79±9.58pg/mL,p=0.038)指标高于SS组(P<0.05);②基因芯片分析显示,KDSS组和KD组差异表达的miRNA有154个,差异>10倍以上的有12个;③实时定量PCR(RT-qPCR)证实在KD和KDSS中均有效表达且有差异的候选miRNA有5个:miRNA-3129-3p,miRNA-4536-3p,miRNA-513a-5p,miRNA-1973,miRNA-9500;其中miRNA-9500表达稳定且差异倍数>7倍以上,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④miRNA-9500作为急性期KDSS的早期诊断标志物,其AUC(95%CI)为 0.82(0.702-0.938),敏感度 80%,特异度 80%。结论:KDSS患儿炎症反应指标较SS组高。miRNA-9500作为早期鉴别KD和KDSS的标志物,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高。第二部分:miRNA-9500对主动脉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背景:研究表明,在KDSS发病过程中血管通透性增加,血管内皮细胞结构和功能障碍,既往研究发现内皮细胞功能障碍与损伤参与到KDSS的发病机制中,但是其具体发生机制尚不清楚。目的:分析 miRNA-9500 对主动脉内皮细胞(Huamn Aortic Endothelial Cells,HAECs)增殖、迁移、凋亡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①转染miRNA激动剂(mimics)/抑制剂(inhibitors),上调/下调主动脉内皮细胞miRNA-9500表达水平观察对细胞功能的影响。分别采用CCK-8试验、Transwell及细胞划痕试验、流式细胞术检测主动脉内皮细胞的增殖能力、迁移能力和凋亡;②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WB)检测与细胞增殖、迁移及凋亡相关的蛋白表达水平;③在HAECs中分别加入各组患儿血清,镜下观察HAECs细胞生存和凋亡情况,测定miRNA-9500的表达。结果:①转染miRNA-9500 mimics的HAECs凋亡增加,增殖和迁移能力下降,而转染miRNA-9500 inhibitors的HAECs凋亡减少,增殖和迁移能力增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②WB结果显示,转染miRNA-9500 mimics后,上调凋亡蛋白(Caspase 3、Caspase 9)的表达水平,下调Bcl-2的表达水平,增殖和迁移相关蛋白(MMP2、MMP9)表达水平下降(p<0.001);③镜下观察,加入急性期KDSS组及急性期KD组患儿血清的HAECs细胞凋亡最明显,加入急性期KDSS组患儿血清的HAECs细胞miRNA-9500表达水平最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miRNA-9500过表达促进HAECs凋亡,抑制细胞增殖和迁移;miRNA-9500 在 KDSS 血清诱导的 HAECs 中表达增加;miRNA-9500 过表达可能通过促进HAECs的凋亡参与KDSS的发病过程。第三部分:miRNA-9500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参与川崎病休克综合征的发病机制研究背景:miRNA可以作用于相关靶基因和通路参与KDSS的发生。研究表明miRNA-9500 可与蛋白激酶 B-1(protein kinase B-1,Akt1)的 3’UTR 区相结合,调控Akt1的表达水平,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能够激活内皮型 NO 合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eNOS),刺激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释放,诱导血管舒张,参与调节血管功能。目的:分析miRNA-9500通过PI3K/AKT通路参与KDSS的发病机制。方法:①通过生信分析预测miRNA-9500的相关靶基因,通过基因芯片分析和KEGG富集分析预测KDSS相关信号通路;②通过荧光素酶检测分析验证miRNA-9500与靶基因的关系;③将空白载体(Control)、miRNA-9500mimics、和miRNA-9500mimics+si-Akt1转染到HAECs中,分析三组细胞增殖、迁移和凋亡情况,以及Akt1和PI3K表达水平;④转染miRNA-9500 mimics/inhibitors至HAECs,通过 RT-qPCR、WB 及免疫荧光试验(Immunofluorescence Test,IF)分别检测Akt1、PI3K的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⑤通过RT-qPCR、WB检测血液样本中Akt1、PI3K的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结果:①生信分析预测显示,PI3K/AKT信号通路是KDSS相关富集程度较高的通路之一,Akt1是miRNA-9500的靶基因;②荧光素酶检测报告显示Akt1是miRNA-9500 的靶基因(p<0.001);③细胞计数试验(Cell counting Kit-8,CCK-8)、划痕试验、Transwell小室试验和流式试验结果显示,Akt1沉默能够抑制miRNA-9500对HAECs的增殖、迁移和凋亡的影响,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④RT-qPCR和Western blot分析显示miRNA-9500过表达上调Akt1和PI3K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IF分析显示miRNA-9500过表达上调Akt1和PI3K的荧光表达水平(p<0.01);⑤急性期KDSS组患儿血液样本中Akt1和PI3K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较高(p<0.001)。结论:miRNA-9500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调节主动脉内皮细胞生物学功能,该作用可能参与了 KDSS的发病机制。第四部分英夫利昔单抗治疗川崎病儿童的有效性:系统回顾和荟萃分析背景: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可导致冠状动脉瘤(CAA),威胁儿童健康和生命。单一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与英夫利昔单抗(IFX)(联合或不联合IVIG)治疗儿童KD的疗效尚不清楚。本研究目的是评价IFX和IVIG治疗儿童川崎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检索Cochrane、PubMed、Embase电子数据库,收集比较IFX+IVIG作为初始治疗或IVIG失败后作为补救治疗(IFX组)与单独IVIG治疗(IVIG组)对治疗KD作用方面的临床研究,检索时间为建库开始至2020年12月31日。结果:最终纳入9项研究,共712名患者。联合IFX用药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纯静注IVIG组[OR=2.64,95%CI:1.5-4.59,P=0.0005]。亚组分析显示,在高危KD患者中,IFX治疗的疗效优于IVIG(OR=6.07,95%CI:2.3-16.04,P=0.0003,随机效应模型)。进一步分析显示两组患者短期随访时CAAs情况无明显差异。加用IFX作为初始治疗或辅助治疗对左前降支(LAD)(MD=0.29,95%CI:0.27-0.31,P<0.00001)和右冠状动脉(RCA)(MD=0.24,95%CI:0.22-0.26,P<0.00001)的ΔZ值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此外,IVIG和IFX在治疗亚洲KD患者中,治疗反应差异显着(OR=2.84,95%CI:1.5-5.36,P=0.001,随机效应模型),IFX治疗没有增加AEs的风险。结论:IFX对治疗高危KD患者具有重要性。IFX可能在亚洲KD患者和预防CAA扩张中发挥作用,且不会增加KD患者AEs的风险。

张玉杰[5](2020)在《血清铁蛋白对丙球无反应性川崎病的预测价值及新预测模型的建立》文中提出目的:为了寻找新的预测指标完善现有丙球无反应性川崎病(IVIGKD)的早期预测模型,以利于减少冠状动脉损害等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治疗效果及预后,本课题研究血清铁蛋白对IVIGKD的预测价值,同时探索SF在川崎病中的其他临床价值;分析IVIGKD的临床特点并寻找独立危险因素,建立新的风险预测模型,检验并对比其与4个国际常用模型的预测效能,以此研究SF可否作为一项新的指标来完善风险预测评分系统。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单中心2017年1月份至2019年12月份曾接受血清铁蛋白检测422例川崎病病例和142例的门诊健康体检儿童临床资料,设为川崎病组(KD组)和健康儿童组,KD组按初始IVIG治疗效果进一步分为IVIG耐药组57例和IVIG敏感组365例,同时KD组又根据冠状动脉是否扩张分为冠状动脉损害组(CAL组)103例和冠状动脉正常组(NCAL组)319例,分别对川崎病、健康儿童组和IVIG耐药、IVIG敏感组以及CAL、NCAL组进行组间血清铁蛋白水平比较,运用ROC曲线分析SF对IVIGKD的预测效能。对比分析IVIG耐药组与IVIG敏感组儿童的住院一般资料、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结果,了解IVIGKD的临床特点。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IVIGKD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新的风险预测评分模型,用本组病例资料分别检测新评分法和4个常用预测评分系统的预测效能并进行比较。结果:(1)各分组SF对比结果分析:KD组SF水平154(101-250)ng/ml较健康儿童组37(21-64)ng/ml显着升高(P<0.05);IVIG耐药组SF水平231(117-451)ng/ml较IVIG敏感组148(94-238)ng/ml显着升高(P<0.05);CAL组与NCAL组SF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163(100-307)ng/ml vs 151(101-239)ng/ml,Z=-1.309,P=0.190,P>0.05]。(2)SF对IVIGKD的预测概率ROC曲线分析:用ROC曲线分析,当取截断值403.55ng/ml时,SF预测丙球无反应性川崎病的灵敏度为0.386,特异度为0.94,Youden指数0.326,大于0.3,AUC(曲线下面积)0.71,预测效能尚可。(3)IVIGKD的临床特点及独立危险因素:与IVIG敏感组比较,IVIG耐药组显着升高的指标有15个,包括平均住院总费用、平均住院天数,冠状动脉损害、颈淋巴结肿大、肛周潮红脱屑、多形性皮疹发生率,WBC、NE%、UREA、CRP、APTT、FDP、ALT、AST、CREA水平;显着降低的有5个指标,包括初始IVIG治疗时病程、表现为不完全型川崎病的比例和HGB、PLT、血钠水平。经单因素分析15个变量与IVIGKD存在相关性,纳入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血清铁蛋白(SF)、初次IVIG治疗时病程、颈淋巴结肿大、多形性皮疹、WBC、CRP、APTT、ALT、CREA等9个变量为IVIGKD的独立危险因素。(4)建立新预测模型:最终纳入7项指标,ROC曲线求出截断值,根据回归系数为各项赋值,建立新评分系统:多形性皮疹(2分),颈淋巴结肿大(1分),SF≥403.5ng/ml(1分),WBC≥18.3×109/L(1分),CRP≥83.1mg/L(1分),APTT≥25.3(sec)(1分),ALT≥37.5U/L(1分),高危值≥4分。(5)与4个常用评分系统比较预测效能:使用新建立的评分系统和4个既往常用的评分系统分别对本组川崎病病例进行预测评分,分析预测结果后显示,在本组川崎病患儿中,Kobayashi评分特异度最高(高达96%),但灵敏度(仅35%),Youden指数最低(仅0.31);Egami评分灵敏度53%,特异度92%,Youden指数为0.45;Sano评分的灵敏度最高(为79%),但特异度最低(72%),Youden指数为0.51;Fu法评分灵敏度60%,特异度92%,Youden指数为0.52;新的评分系统灵敏度为77%,特异度为92%,Youden指数0.7,为五者最高。5个评分系统的Youden指数为0.31-0.7(均>0.3),新评分系统和4个常用评分系统预测效能均尚可。运用ROC曲线计算并改良Kobayashi评分、Egami评分、Fu评分的高危值(sano评分无需改良),改良后它们的预测效能均有所上升,5个评分系统的Youden指数为0.44-0.7,AUC为0.79-0.903,预测效能均较好。结论:(1)川崎病患儿血清铁蛋白水平较健康儿童明显升高,且在IVIGKD中升高更加明显,且SF对IVIGKD的预测效能尚可。(2)IVIGKD患儿平均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均明显升高,颈淋巴结肿大、肛周潮红脱屑、多形性皮疹等表现相对多见,更易合并冠状动脉损害,低钠血症、贫血及中度亚临床肾损伤,炎症反应、肝功能损害更加明显;丙球耐药独立危险因素包括SF、WBC、CRP、APTT、ALT、CREA等检验指标升高及颈淋巴结肿大、多形性皮疹等症状发生率升高,初始丙球治疗时间过早将增加丙球耐药风险。(3)新建立的预测模型如下:多形性皮疹(2分),颈淋巴结肿大(1分),SF≥403.5ng/ml(1分),WBC≥18.3×109/L(1分),CRP≥83.1mg/L(1分),APTT≥25.3(sec)(1分),ALT≥37.5U/L(1分),高危值≥4分。Kobayashi法、Egami法、Sano法、Fu法等4个评分系统对本地区IVIGKD患儿的预测效能均尚可,经改良高危值取值后预测效能更佳,而新建立的模型预测效能非劣于以上评分系统。(4)SF在IVIGKD病人中明显升高,取截断值SF≥403.5ng/ml预测效果尚可,且为独立危险因素,并可以作为一项新的指标参与完善IVIGKD的风险预测评分系统。

龙思丹,季双双,周元琛,姚树坤[6](2021)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成人重症病毒性肺炎临床效果的Meta分析》文中认为背景近年来,病毒性肺炎患病率较高,尤其是流感所致的重症肺炎具有高死亡率,已有研究表明静脉滴注免疫球蛋白可辅助治疗重症肺炎,但是仅有散在研究及案例报道,缺乏系统的临床疗效评价。目的评价静脉滴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IVIG)辅助治疗成人重症病毒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网中关于两种治疗方案临床疗效对比的随机对照研究,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0-03-05。对纳入研究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数据提取,收集患者的临床有效率、C反应蛋白(CRP)、CD4+、CD4+/CD8+、白介素2(IL-2)、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篇文献,1 021例患者,文献质量等级均为B。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临床有效率〔RR=1.24,95%CI(1.18,1.31),P<0.000 01〕、CD4+水平〔MD=10.05,95%CI(9.19,10.90),P<0.000 01〕,CD4+/CD8+〔MD=0.75,95%CI(0.68,0.82),P<0.000 01〕〕高于对照组,治疗后CRP水平〔MD=-3.64,95%CI(-4.23,-3.05),P<0.000 01〕、IL-2水平〔MD=0.61,95%CI(0.45,0.77),P<0.000 01〕、不良反应发生率〔RR=0.30,95%CI(0.16,0.55),P<0.000 01〕低于对照组。结论静脉滴注大剂量IVIG能改善成人重症病毒性肺炎的临床结局。

易伦羽[7](2020)在《血小板活化因子及其乙酰水解酶在川崎病中的临床意义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是一种儿童系统性血管炎,其发病与炎症反应及免疫系统异常活化有关。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 activating factor,PAF)及其乙酰水解酶(Platelet activating factor acetylhydrolase,PAF-AH)可能在川崎病的发病机制和预后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目的在于探讨血清PAF、PAF-AH对川崎病的诊断及预后价值。方法:纳入川崎病(KD)组患儿113例,根据有无冠状动脉病变分为冠脉病变组(Coronary artery lesion,CAL)25例和无冠脉病变组(Noncoronary artery lesion,NCAL)88例。依据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IVIG)治疗效果,分为IVIG有反应(IVIG responsive)组99例、IVIG无反应(IVIG non-responsive)组14例。并设置发热对照(F)组70例、健康对照(N)组71例。分别检测血清PAF(ng/ml)和PAF-AH活性(μmol/min/ml)水平,结合其它炎症指标进行分析对比,探讨血清PAF和PAF-AH水平对诊断川崎病、预测冠脉病变发生风险及IVIG治疗效果的临床价值。结果:KD组血清PAF、PAF-AH水平明显高于F组和N组(P<0.05);KD组常规炎症介质水平明显高于F组(P<0.05)。发热患儿(KD组和F组)PAF预测KD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AUC)为0.804,以PAF>201.77ng/ml为临界值,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9.6%和74.3%;PAF-AH预测KD的AUC为0.587,以PAF-AH>0.153μmol/min/ml为临界值,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1.9%和55.7%。与NCAL组相比,CAL组PAF、C反应蛋白含量明显升高(P<0.05);PAF预测川崎病患儿发生冠脉病变的AUC为0.679,以PAF>225.52ng/ml为临界值,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6.0%和40.9%。结论:血清PAF和PAF-AH水平在KD急性期显着升高,有助于KD的诊断,其中血清PAF对KD的诊断价值更高。同时,血清PAF水平升高对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对川崎病IVIG无反应预测价值不大。

田玲红[8](2019)在《优质护理干预在小儿川崎病治疗中的护理效果》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川崎病不良反应及护理效果。方法时间段选取2017年2月—2018年12月,对象以同期接受本院治疗的72例小儿川崎病患儿为主,均接受丙种球蛋白静脉注射治疗,后随机分为对照组(普通护理)和实验组(优质护理)。比较两种护理干预的效果。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对比,实验组不良反应少,并发症少,生活质量评分高,数据比较,P <0.05。结论对接受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川崎病患儿给予优质护理,药物不良反应少,引起的并发症少,有效提高患儿生活质量,适合临床应用。

胡彬文,张丽娇,邓丽君,杨京华[9](2019)在《川崎病(气营两燔证)丙种球蛋白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回顾大剂量丙种球蛋白(2 g/kg)冲击治疗前后川崎病(气营两燔证)患儿常用实验室指标变化情况,探讨该类指标用于川崎病早期诊断的意义。方法 32名患儿,通过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72 h常用实验室指标如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谷草转氨酶(GOT)、白蛋白(ALB)、血沉(ESR)等指标的变化,分析其相关关系。结果患儿治疗后血清中CRP、PCT、WBC表达与治疗前比较,均下降(均P <0.05);而治疗后血清中ALT、GOT、PLT、ESR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变化均不大(均P>0.05)。结论 CRP、PCT、WBC在治疗早期即可见到明显回落,与病情缓解基本一致,可以作为监测气营两燔型川崎病疗效的参考指标,监测该类表达变化意义较大。而ALT、GOT、PLT、ESR等的表达差别不大,提示可能与采样间节点太早有关,是否将时间节点后移后能改变这一情况及时间节点设置在什么位置较为合适,尚需要后续进一步研究。

李轶[10](2018)在《川崎病患儿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中循证护理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川崎病患儿丙种球蛋白静脉注射治疗中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 60例拟行丙种球蛋白静脉注射治疗的川崎病患儿,按照简单随机化方法分为参考组和循证组,各30例。参考组采用常规护理,循证组在参考组基础上采用循证护理。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家属护理满意度及两组患儿家属护理前后药物不良反应相关健康知识的认知情况评分。结果护理前两组患儿家属对药物不良反应的原理、发生风险、征兆、预防控制相关健康知识认知情况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儿家属对药物不良反应的原理、发生风险、征兆、预防控制相关健康知识认知情况评分均明显高于护理前,且循证组均高于参考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循证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67%明显低于参考组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循证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为96.67%(29/30),参考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为66.67%(20/30),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川崎病患儿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中应用循证护理能够显着改善家属对于相关健康知识的认知情况,减少不良反应,提高家属满意度。

二、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冲击疗法在川崎病中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冲击疗法在川崎病中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糖皮质激素在川崎病治疗中的儿科专家共识(论文提纲范文)

1 GC治疗KD的作用机制
2 GC应用于KD的适应证
3 GC应用于KD的适宜种类及方法
4 GC应用于KD的剂量和疗程
    4.1 预警评分为IVIG无反应型KD或炎性指标持续升高的合并CAA或外周血管瘤患儿的一线治疗
    4.2 IVIG无反应型KD的二线治疗
    4.3 KDSS的一线治疗
    4.4 KD合并MAS的一线治疗
    4.5 不推荐GC作为KD的常规一线治疗
5 不良反应的预防
6 注意事项
7 结语

(2)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冲击疗法对成人急性重症病毒性肺炎的临床疗效(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1.4 方法
    1.5 观察指标
    1.6 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2.1 血清细胞因子变化
    2.2 免疫指标变化
    2.3 不良反应情况
    2.4 临床疗效
3 讨 论

(3)川崎病及合并心血管并发症患儿外周血平均血小板体积与淋巴细胞比值的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前言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结论
本研究创新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附录
    一、综述 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病变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二、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三、致谢
    四、个人简介

(4)miRNA-9500在川崎病休克综合征中的变化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miRNA-9500在川崎病休克综合征中的变化及意义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miRNA-9500对主动脉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miRNA-9500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参与川崎病休克综合征的发病机制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及展望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英夫利昔单抗治疗川崎病儿童的有效性:系统回顾和荟萃分析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川崎病休克综合征临床与机制研究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5)血清铁蛋白对丙球无反应性川崎病的预测价值及新预测模型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Abbreviations)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及分组
        1.1 川崎病组和健康儿童组
        1.2 IVIG耐药组和IVIG敏感组
        1.3 冠状动脉损害组和冠状动脉正常组
        1.4 诊断标准
    2.研究方法
        2.1 临床资料
        2.2 仪器设备、试剂
        2.2.1 主要设备
        2.2.2 主要试剂
        2.3 标本采集与检测方法
        2.4 四个常用预测评分系统
        2.5 技术路线图
        2.6 统计分析方法
结果
    1.基本资料
    2 血清铁蛋白(SF)检测结果分析
        2.1 川崎病组与健康儿童组的 SF 水平比较
        2.2 CAL 组与 NCAL 组川崎病 SF 水平比较
        2.3 IVIG 耐药组与 IVIG 敏感组川崎病 SF 水平比较
        2.3.1 两组间SF水平比较
        2.3.2 SF截断值及对IVIGKD的预测效能
    3 IVIG 耐药组与 IVIG 敏感组川崎病的临床特点对比分析
        3.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3.2 两组临床症状比较
        3.3 两组实验室检测结果比较
    4 IVIG 无反应性川崎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4.1 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4.2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5 新的预测模型的建立
        5.1 ROC曲线和各项目截断值
        5.2 赋值并建立新的评分系统
    6 新的评分系统与 4 个常用评分系统的预测效能对比
        6.1 用本组资料检测各评分系统的预测效能并对比
        6.2 改良高危值后预测概率值ROC曲线对比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丙球无反应性川崎病的研究新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6)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成人重症病毒性肺炎临床效果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检索策略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3 文献筛选、资料提取、质量评价
    1.4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检索结果
    2.2 纳入文献基本特征及文献质量评价
    2.3 Meta分析结果
        2.3.1 临床有效率
        2.3.2 炎性指标
        2.3.3 免疫指标
3 讨论
    3.1 国内外被动免疫辅助治疗重症病毒性肺炎的现状分析
    3.2 大剂量IVIG冲击治疗的疗效分析
    3.3 本研究的局限性

(7)血小板活化因子及其乙酰水解酶在川崎病中的临床意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3 标本采集与检测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2.2 发热儿童PAF、PAF-AH与其它炎症因子的关系
    2.3 血清PAF、PAF-AH对川崎病的诊断价值
    2.4 血清PAF和 PAF-AH对川崎病患者冠脉病变预测价值
    2.5 血清PAF和 PAF-AH在川崎病IVIG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3 讨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8)优质护理干预在小儿川崎病治疗中的护理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础资料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1.2.2 护理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不良反应、并发症分析
    2.2 生活质量评分分析
3 讨论

(9)川崎病(气营两燔证)丙种球蛋白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1.2 临床资料
    1.3 治疗方法
    1.4 观察指标
    1.5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患儿治疗前后血清CRP、PCT、WBC水平比较
    2.2 患儿治疗前后血清ALT、GOT、PLT、ESR水平比较
3 讨论

(10)川崎病患儿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中循证护理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4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家属护理前后药物不良反应相关健康知识的认知情况评分对比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2.3 两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对比
3 讨论

四、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冲击疗法在川崎病中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糖皮质激素在川崎病治疗中的儿科专家共识[J]. 杜忠东,张维华,杨晓东,沈捷,吕海涛,吕铁伟,焦富勇.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22(03)
  • [2]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冲击疗法对成人急性重症病毒性肺炎的临床疗效[J]. 温跃培,郭亚利. 医药论坛杂志, 2021(22)
  • [3]川崎病及合并心血管并发症患儿外周血平均血小板体积与淋巴细胞比值的临床意义[D]. 张成成. 沈阳医学院, 2021(09)
  • [4]miRNA-9500在川崎病休克综合征中的变化及其机制研究[D]. 李丹.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1(02)
  • [5]血清铁蛋白对丙球无反应性川崎病的预测价值及新预测模型的建立[D]. 张玉杰. 福建医科大学, 2020(02)
  • [6]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成人重症病毒性肺炎临床效果的Meta分析[J]. 龙思丹,季双双,周元琛,姚树坤. 中国全科医学, 2021(02)
  • [7]血小板活化因子及其乙酰水解酶在川崎病中的临床意义研究[D]. 易伦羽. 重庆医科大学, 2020(12)
  • [8]优质护理干预在小儿川崎病治疗中的护理效果[J]. 田玲红.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28)
  • [9]川崎病(气营两燔证)丙种球蛋白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观察[J]. 胡彬文,张丽娇,邓丽君,杨京华. 中国中医急症, 2019(08)
  • [10]川崎病患儿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中循证护理的应用研究[J]. 李轶.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23)

标签:;  ;  ;  ;  ;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冲击疗法在川崎病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