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絮凝剂产生菌(DSF-1)絮凝活性研究(Ⅰ)(论文文献综述)
韩明眸,郭娜,董耀华,董丽华,周游麒,严竹菁[1](2021)在《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文中提出该文介绍了微生物絮凝剂已有种类及筛选来源,分析了吸附架桥、电荷中和、化学反应和卷扫作用四种絮凝机理及其影响因素,探究了微生物絮凝剂在印染废水、含油废水、污泥脱水、重金属废水等领域的应用实例。着重阐明微生物絮凝剂的作用机制,讨论胶体颗粒的组成成分、结构性质、表面电荷以及反应体系的温度、p H、金属离子等对絮凝效果的影响。从微生物絮凝菌的筛选技术和应用工艺分析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为今后微生物絮凝剂的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应用提供理论支持和参考。
乔楠[2](2020)在《糖蜜及高浓度啤酒废水发酵产絮凝剂采收油脂酵母的效能与机理研究》文中提出可再生能源的迅速发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更多能源、更低碳排放”的压力。生物柴油是一种典型的“绿色可再生能源”。微生物油脂是具有潜力的生产生物柴油的原料,而油脂酵母由于产油量高、生长速度快、易于培养等优点,成为微生物油脂的最佳生产者。大豆油精炼废水可以培养发酵丝孢酵母,生产微生物油脂。但微生物油脂属于酵母的胞内产物,只有对酵母进行采收,才能获得微生物油脂。产絮霉菌M2-1生产的絮凝剂无毒害、对环境不产生二次污染,能够对油脂酵母进行高效、绿色的采收。但利用产絮培养基发酵M2-1生产絮凝剂,需要消耗大量的葡萄糖等营养成分,絮凝剂的原料成本过高。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首先利用廉价原料糖蜜发酵M2-1生产絮凝剂,降低了原料成本,并利用絮凝剂分别采收了大豆油精炼废水和糖蜜发酵的油脂酵母;又利用高浓度啤酒废水发酵M2-1生产絮凝剂,进一步降低原料成本,并分别采收了大豆油精炼废水和高浓度啤酒废水发酵的油脂酵母;阐明了絮凝剂对油脂酵母的絮凝机理,并评估了絮凝剂对油脂酵母组分和微生物油脂的影响,为工程应用中低成本地生产微生物絮凝剂,高效采收油脂酵母奠定了基础,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对糖蜜发酵M2-1生产絮凝剂采收油脂酵母进行了研究。在利用糖蜜发酵产絮的适宜条件下,M2-1糖蜜絮凝剂的产量达到4.8 g/L,比使用产絮培养基发酵M2-1时絮凝剂的产量3.9 g/L明显提高,且絮凝剂的原料成本降低57%。对M2-1糖蜜絮凝剂和产絮发酵液采收大豆油精炼废水中发酵丝孢酵母的条件进行了优化,酵母的采收率分别达到97%和99%。使用产絮发酵液采收酵母时,虽然磷酸钙对采收率有一定的贡献,减小了絮凝剂的用量,但延长了达到理想的絮凝效果所需的时间。此外,利用M2-1糖蜜产絮发酵液采收了在糖蜜培养基中积累了1.21 g/L油脂的发酵丝孢酵母,在适宜条件下,酵母的采收率达到98%。(2)对高浓度啤酒废水发酵M2-1生产絮凝剂采收油脂酵母进行了研究。先用生活污水对高浓度啤酒废水进行1:1稀释,再利用产油微生物刺孢小克银汉霉代谢消耗了废水中90%左右的乙醇和乙酸等抑制M2-1生长和产絮的成分,之后对M2-1进行发酵生产刺孢-M2-1联合絮凝剂,絮凝剂的原料成本进一步降低,絮凝剂的产量达到4.2 g/L,同时获得了刺孢小克银汉霉积累的0.75 g/L微生物油脂。在适宜条件下,刺孢-M2-1联合絮凝剂及产絮发酵液对大豆油精炼废水中发酵丝孢酵母的采收率分别达到93.9%和94.4%。此外,利用刺孢-M2-1联合产絮发酵液采收在高浓度啤酒废水中积累了1.52 g/L油脂的发酵丝孢酵母,酵母的采收率达到95.8%。(3)解析了絮凝剂絮凝油脂酵母的机理。M2-1糖蜜絮凝剂和刺孢-M2-1联合絮凝剂主要含有糖类及其衍生物,少量的蛋白质、核酸,同时还含有大量的灰分,前者单糖主要包括半乳糖醛酸和木糖等,而后者主要包括甘露糖和葡萄糖等,两种絮凝剂的组分差异,使得它们对油脂酵母的絮凝时间不同。两种絮凝剂中除了含有碳、氢、氧、氮和硫等元素外,还含有质量分数大于20%的磷和总质量分数大于20%的金属离子钾与钠,这使得絮凝剂中灰分含量较高。两种絮凝剂的主要官能团均包括-OH、-COOH和-PO43-基团等,其中-PO43-基团是以次级键的方式与糖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相连,强烈吸附Ca2+,增强絮凝剂的聚集能力和絮凝活性。M2-1糖蜜絮凝剂和刺孢-M2-1联合絮凝剂絮凝发酵丝孢酵母的机理主要为二价阳离架桥理论,在p H4-10的范围内,絮凝剂带负电,但絮凝剂中的主要官能团是Ca2+良好的吸附位点,可以通过Ca2+形成架桥,吸附带负电的发酵丝孢酵母,发生絮凝;同时,絮凝剂的三维立体网状结构,可以通过包络作用促进发酵丝孢酵母的絮凝。吸附动力学结果显示,刺孢-M2-1联合絮凝剂对发酵丝孢酵母的吸附速率较快,吸附过程符合拟二级动力学反应,化学吸附是主要限速步骤;而吸附热力学结果显示,絮凝剂对油脂酵母的吸附同时符合Langmuir、Freundlich和Dubinin-Radushkevich吸附等温方程,化学吸附和物理吸附在吸附过程中共同起作用。(4)评价了絮凝剂对油脂酵母组分及微生物油脂的影响。热重分析结果表明,相较于糖蜜和高浓度啤酒废水,大豆油精炼废水培养的发酵丝孢酵母的脂质含量高,而糖类和蛋白质类物质少;絮凝剂对发酵丝孢酵母的组分基本不产生影响,但絮凝剂中较多的灰分使热失重后碳剩余量略有增加。絮凝剂对油脂产量和油脂含量几乎不产生影响,大豆油精炼废水培养的发酵丝孢酵母的油脂产量与含量在絮凝后略有增加,是因为絮凝剂采收油脂酵母的同时,也絮凝了废水中少量的废油脂。絮凝剂对微生物油脂的品质亦不产生影响,利用刺孢-M2-1联合絮凝剂采收大豆油精炼废水中的发酵丝孢酵母,获得的微生物油脂的脂肪酸组成中,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与油酸的含量之和占油脂脂肪酸总量的73.1%,该组成与植物油的脂肪酸组成相似,可作为生物柴油的潜在原料。热解刺孢-M2-1联合絮凝剂采收的发酵丝孢酵母,得到的热解油中烷烃类物质的碳链变长,种类及占比增加,而含氧化合物的占比降低,同时固体热解产物也略有增加,使得热解油的品质和固体热解产物的附加值得以提升。本研究建立的利用糖蜜和高浓度啤酒废水生产絮凝剂采收油脂酵母的工艺,为工程应用中油脂酵母的低成本采收提供了思路,有利于推动食品工业废物、废水的资源化利用。
张东晨,董敬申,戴雯[3](2019)在《煤炭微生物絮凝技术的研究进展》文中认为结合国内外微生物絮凝剂及其产生菌的研究概况,分析了微生物絮凝剂的化学组成和属性,探讨了微生物絮凝机理,对国内外煤炭微生物絮凝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评述。重点针对煤泥水絮凝,具体分析了单一菌种微生物絮凝剂、复合型生物絮凝剂、微生物絮凝剂与非生物絮凝剂复配等对煤泥水的絮凝效果,并根据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今后需要研究的方向。
刁欢[4](2018)在《小麦淀粉制酒精废水净化高效絮凝菌筛选及絮凝剂研究》文中提出微生物絮凝剂(Microbial flocculants,MBF)是微生物在一定的培养条件下,生长代谢至一定阶段产生的具有絮凝活性的物质,具有高效、安全、无残留的优点。作为水处理剂,目前已被广泛用于生活、印染、乳品等多种污水处理的研究与生产应用中,但对于高酸度、高浓度、高粘度、高温度的小麦淀粉制酒精废水的微生物絮凝剂处理还未见报道。目前此类废水多采用化学絮凝剂(聚丙烯酰胺)处理,虽然处理成本不高,处理效果较好,但容易出现丙烯酰胺单体的残留,其为人体的神经毒剂,可引起神经毒性和癌症的效应,中毒后表现出肌体无力,运动失调等症状。因此,开发出适合小麦淀粉制酒精废水处理的微生物絮凝剂至关重要,可有效减少絮凝剂的二次污染。本文从筛选高效絮凝小麦淀粉制酒精废水悬浮物的絮凝剂着手,经初筛、复筛、鉴定,系统研究了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发酵特性、絮凝条件、提取条件,以及絮凝剂的结构特征与机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高效小麦淀粉制酒精废水中悬浮物中絮凝菌的筛选与鉴定。采用稀释涂布法从安徽瑞福祥食品有限公司的小麦淀粉制酒精污水沉淀池污泥中,共分离出来22株菌,并根据初筛和复筛结果,确定菌株M1对小麦淀粉制酒精废水的悬浮物具有较高的絮凝活性,初始絮凝活性为72.09%。此菌株对营养要求不高,菌落为透明、粘稠、菌苔状。根据菌株M1形态学、生理生化、16Sr DNA分子特性等鉴定,鉴定为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pneumoniae),命名为M1。该菌株现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存中心,保藏号为CCTCC M 2018098,并在GenBank进行了注册,其在GenBank的登录号为MG987011。(2)絮凝剂产生菌株M1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优化。分别对菌株M1的培养条件和最佳培养基组成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设计。培养基经碳源、氮源和无机盐的正交优化后,选择菌株M1的较为经济高效的培养基组成为:以葡萄糖为碳源(15 g/L),蛋白胨为唯一氮源(2 g/L),磷酸盐投加量为KH2PO4 1 g/L,K2HPO4 2.5 g/L;根据单因素试验确定较适絮凝条件为:静置时间30 min,培养液添加量8%、助凝剂CaCl2添加量3%;菌株M1培养条件经正交优化后,获得最佳培养条件:培养时间48 h,培养温度30℃、发酵pH为4.5,转速150 r/min,优化后絮凝率最高达82.03%。因此,菌株M1可作为小麦淀粉制酒精废水微生物絮凝的优选菌种。(3)菌株M1所产絮凝剂的条件及其提取工艺优化。研究Klebsiella pneumoniae.M1所产絮凝剂的最佳条件和提取工艺,可为微生物絮凝剂的实际应用提供参考。采用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优化絮凝剂提取工艺。响应面优化后絮凝剂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剂选择无水乙醇,提取剂与提取液之比为1.54:1,提取pH 9.06,提取时间12 h,此时提取物得率可达3.914 g/L。在该条件下进行絮凝剂提取验证试验,重复3次,絮凝剂平均得率为3.998 g/L,与理论预测值的相对误差约为2.1%,说明构建的模型可以很好预测絮凝剂的响应面值。(4)菌株M1产絮凝剂的理化性质研究、纯化和结构解析。分别采用苯酚一硫酸法、考马斯亮蓝、清除自由基等方法测多糖、蛋白质含量等,以及抗氧化性研究。采用Sevag去蛋白和凝胶色谱法进行纯化,再采用用紫外光谱、傅里叶红外光谱、气相色谱、凝胶色谱、核磁共振波谱和扫描电镜对纯化的絮凝剂分子结构进行解析。该絮凝剂主要由多糖和蛋白质组成,含量分别为65.9%和19.74%。抗氧化性试验研究表明,此类微生物絮凝剂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性,尤其具有较强的超氧阴离子去除率,以及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经Sevag和葡萄糖凝胶Sephadex G-200层析柱纯化后,得到单一纯化组分,再根据凝胶色谱-示差-多角度激光光散射仪联合测得结果其分子量为4.784×106D,且主要由L-鼠李糖、L-阿拉伯糖、L-岩藻糖、D-木糖、D-甘露糖、D-葡萄糖和D-半乳糖等单糖组成,它们之间的摩尔比为0.290:0.360:1:0.314:0.466:0.566:1.01;多糖中除含有羟基、碳氧键、饱和碳氢键等特征基团外,还有含氧基团(核磁共振波谱位置3.5~4.5 ppm)和芳香基团(核磁共振波谱位置7.0ppm)。(5)部分絮凝机理研究。分别采用强极性和非极性物质检验絮凝剂与溶液中颗粒之间的结合键、絮凝剂的成膜特性试验、以及利用先进的二代(Illumina)与三代(PacBio)测序技术相结合,测定筛选菌株M1的全基因组序列,并结合上一章中絮凝剂的结构特征分析,解析菌株M1所产絮凝剂絮凝时可能的絮凝机理。结合键检测结果表明,EDTA和HCl使絮体较为迅速的解絮,说明菌株M1所产絮凝剂与废水中悬浮物结合主要通过离子键的结合,可能为离子键形成的“吸附架桥”作用;全基因组测序结果表明,菌株M1基因组全长5,511,794 bp,GC含量58.39%,含量分布正常,呈现出近似于泊松分布的形状;基因组约包含基因总数5383个。通过功能基因数据库碳水化合物酶相关的专业数据库比对,发现基因组中具备了 5类碳水化合物相关的酶系的编码基因,说明菌株M1基因组中有与多糖产生息息相关的相关的功能基因。
张东晨,董敬申,戴雯[5](2018)在《煤炭微生物絮凝技术的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结合国内外微生物絮凝剂及其产生菌的研究概况,分析了微生物絮凝剂的化学组成和属性,探讨了微生物絮凝机理,对国内外煤炭微生物絮凝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评述。重点针对煤泥水絮凝,具体分析了单一菌种微生物絮凝剂、复合型生物絮凝剂、微生物絮凝剂与非生物絮凝剂复配等对煤泥水的絮凝效果,并根据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今后需要研究的方向。
刘金亮[6](2018)在《一株高效产絮菌的基因组测序及胞外多糖合成组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微生物絮凝剂(Microbial flocculant,MBF)是由微生物产生并分泌到细胞外的聚合物,一般由多糖、蛋白质、核酸等高分子物质构成。由于具有安全高效的特性,微生物絮凝剂已成为国内外广泛使用的水处理剂,但生产成本较高和絮凝效果不稳定等问题,限制了微生物絮凝剂的应用。本研究通过多种检测技术对高效产絮菌A9的生物学和基因组特性,及其在不同碳源培养条件下的转录组和蛋白质组的表达差异等进行了检测分析,从分子水平研究产絮菌的产絮机理,从转录组及蛋白质组学角度研究产絮菌产絮过程差异表达基因、蛋白质及功能调控,为工业化生产微生物絮凝剂提供调控方法。研究结果对揭示产絮菌合成絮凝剂的机制和调控途径,为进一步利用代谢工程等提高微生物絮凝剂的产量,促进微生物絮凝剂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等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应用多种检测技术对产絮菌A9的生理生化、细胞化学组分和16S rRNA基因序列等进行了检测,研究其生物学特性及分类,并对分离提纯的发酵产物进行紫外和红外分析。基于生理生化、细胞化学组分及16S rRNA基因序列等分析结果,产絮菌A9被鉴定为类芽孢杆菌属内的新种。紫外扫描和红外检测等结果表明,产絮菌A9所产絮凝剂的主要成分为多糖类物质,并且吸附架桥是其产生絮凝作用的主要机理。对产絮菌A9生物学特性和絮凝成分的研究,有助于系统的了解产絮菌A9的表型、遗传型、系统发育及其所产絮凝剂的性质,为后续研究产絮菌A9的基因组及絮凝剂合成途径等奠定基础。采用Illumina测序技术对产絮菌A9的DNA进行paired-end测序,研究产絮菌A9基因组、胞外多糖合成相关的功能基因及其代谢途径,并使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了产絮菌A9胞外多糖合成相关基因的克隆和异源表达。获得产絮菌A9的基因组序列由92个contigs组成,可以组装到67个scaffolds中。应用Glimmer软件成功预测4932个基因,其中有4284个(86.9%)与NCBI-Nr数据库比对到相似序列,共有1,689个蛋白注释到COG家族。通过blastp基于KEGG数据库的功能注释与代谢路径分析,预测了 165条代谢通路,包含糖酵解途径、三羧酸循环、戊糖磷酸途径等产能代谢途径。根据基因组测序分析结果,解析了产絮菌A9在以葡萄糖为碳源时的胞外多糖合成途径,产絮菌A9胞外多糖包含葡萄糖、半乳糖、葡萄糖醛酸、N-乙酰氨基葡萄糖和甘露糖,结果和此前的研究结论一致。参与胞外多糖合成的相关酶包括磷酸葡萄糖变位酶、U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UDP-葡萄糖脱氢酶等。产絮菌A9的全基因组扫描测序为了解其基因组信息和代谢通路,研究其所产絮凝剂胞外多糖的合成途径和功能基因等提供数据支持。产絮菌A9胞外多糖合成相关基因的克隆和异源表达,为研究产絮菌胞外多糖合成基因的特性和功能,以及后续利用其胞外多糖合成基因构建高效微生物絮凝剂工程菌等提供借鉴。利用RNA-Seq技术进行菌株A9转录组测序,研究产絮菌A9在不同碳源培养条件下的转录表达差异。基因表达差异(发酵vs普通)分析表明,表达差异显着的基因有70个。通过转录组分析表明:相对于普通培养基,在葡萄糖培养基的培养条件下,很多糖类合成及代谢的基因都上调表达。产絮菌A9在不同碳源培养条件下的转录组测序及差异表达基因分析,为从RNA水平研究产絮菌的产絮机理,及其合成微生物絮凝剂胞外多糖的代谢调控等提供数据支持。通过蛋白质双向电泳和质谱鉴定技术,对产絮菌A9在普通培养基、葡萄糖培养基和甘露糖培养基培养条件下的蛋白质组进行了分离和检测,研究产絮菌A9在不同碳源培养条件下蛋白质组表达差异。胶图分析结果表明:产絮菌A9在不同碳源培养条件下蛋白质表达有较大差异。通过质谱分析,共有个54蛋白被成功鉴定,包括二氢硫辛酸脱氢酶、磷酸丙糖异构酶、果糖-1,6-二磷酸酶等。这些差异蛋白的功能主要与能量产生和转化,以及碳水化合物的转运和代谢等有关。产絮菌A9在不同碳源培养条件下差异表达蛋白的鉴定分析,为从蛋白质水平研究产絮菌的产絮机理,全面解析和调控产絮菌代谢途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产絮菌A9转录组和蛋白质组检测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培养实验,进行产絮菌A9生产微生物絮凝剂胞外多糖的调控研究。建立起培养条件,差异表达基因及蛋白质和产絮变化之间的关系,对工业上生产微生物絮凝剂提出了菌种复壮、底物水平调控、发酵过程参数优化三个层面的调控策略。
李斯琪[7](2018)在《耐盐水处理功能菌的筛选鉴定及复合菌剂的构建优化》文中研究说明海水养殖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氨氮、COD和悬浮物等有害物质,不当的排放会引发近海海域水体富营养化。普通的生物处理方法具有菌种驯化周期长,处理效果差等缺点,因此需要找到一种耐盐性能强、处理效果好的微生物菌剂。本文针对目标污染物筛选出水处理功能菌,选择优秀菌株分别制备了复合型微生物絮凝剂和氨氮降解复合菌剂,并探究其最佳作用条件。本研究从威海市排污口处采集沉积物样品,利用6种培养基分离得到179株菌,对部分菌株进行絮凝、氨氮降解、亚硝态氮降解、硝态氮降解和COD降解能力的测定。并将其中水处理效果明显的17株菌进行分子鉴定,鉴定结果为假交替单胞菌属(Pseudoalteromonas sp.)8株、适冷杆菌属(Psychrobacter sp.)4株、假丝酵母属(Candida sp.)2株、动性球菌属(Planococcus sp.)1株、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1株和毕赤酵母属(Pichia sp.)1株。由于多功能型菌株S2A15(Planococcus maritimus)兼具絮凝能力和COD降解能力且处理效果较好,因此对其做进一步探究。在絮凝方面,当投加3 mL 10%CaCl2溶液,2 mL絮凝剂,pH值调节为9时絮凝效果最好,为77.83%,且该絮凝剂在120℃条件下加热后,絮凝率仍可达到65.41%;在降解COD方面,S2A15在28℃条件下处理浓度为400 mg/L COD(盐度3.3%)污水时,其降解率达到最高为76.90%。该菌株可在4-28℃,pH为6-10,盐度为0-18%的条件下生长。本研究创新性的将菌株S2F5(Pseudoalteromonas nigrifaciens)和菌株S2M5(Pseudoalteromonas agarivorans)以1:2的比例构建成复合型絮凝菌,比单株菌的絮凝率分别提高了4.95%和5.42%。通过Plackett-Burman(PB)实验设计和中心组合设计方法(central composite design,CCD)确定复合型絮凝菌发酵培养基的配方为:蔗糖12.82 g/L,磷酸氢二钾4.00 g/L,硫酸镁3.70 g/L,磷酸二氢钾3.00 g/L,氯化钠33.00 g/L,硫酸铵0.52 g/L;通过中心组合设计方法确定复合型絮凝菌的最优培养条件为pH值7.12、接种量4.81%和装液量20.93 mL;确定复合型微生物絮凝剂最佳的絮凝条件为:当加入300μL 10%CaCl2溶液,2 mL复合型微生物絮凝剂,pH值为6.5时,絮凝率最高达到93.56%,其絮凝率比优化前提高了20.91%。该絮凝剂可处理pH值在5.0-7.5范围内的污水,且具有一定的热稳定性,在100℃条件下加热后絮凝率仍能达到85.57%。将菌株N7(Pichia kudriavzevii)和N9(Candida tropicalis)以1:2的比例构建成氨氮降解复合菌剂,比单株菌的降解率分别提高了13.69%和11.85%。以N7和N9构建的复合菌剂在pH值为3-9,盐度为0-11%的条件下均可以生长,且氨氮降解率均达到90.00%以上;在30℃时该复合菌剂对氨氮的降解率最高达到96.00%。当以玉米叶作为载体时,其吸附复合菌剂菌体的效果最好,活菌数可达到1.1×107 cfu/g。本研究表明,复合菌剂在海水养殖废水的处理方面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崔霞[8](2018)在《菲律宾蛤仔黏附污泥天然生物絮凝剂的微生态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菲律宾蛤仔黏附污泥已被报道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天然生物絮凝剂资源具备絮凝、脱色、重金属去除等典型微生物絮凝剂活性,且能自然沉淀、适合淡水和海水处理。有研究促成本研究假说,菲律宾蛤仔黏附污泥的絮凝活性可能与其中的微生物有关。为此,本文深入研究菲律宾蛤仔黏附污泥的微生物生态组成、絮凝活性菌的生物多样性和胞外多糖的化学多样性,以及抗细菌抗生素抑制下培养蛤仔的耐药絮凝活性菌,试图证明黏附污泥中的微生物是其产生絮凝活性的根源,另外依据生态复配的策略,对菲律宾蛤仔黏附污泥进行了生态仿生制备的尝试。然而,菲律宾蛤仔黏附污泥的微生物生态组成、其中的絮凝活性微生物群落的生物多样性与胞外多糖化学多样性却尚未被探索,因此,本文针对菲律宾蛤仔黏附污泥中具有功能性的微生物组分进行了深入性的研究。通过生物学研究,采用不同类型的培养基进行人工分离培养,从分离自黏附污泥中32个不同形态特征的细菌中筛选出14株具有高絮凝活性的絮凝剂产生菌,16S rDNA鉴定分别为Pseudoalteromonas sp.(5),Psychrobacter sp.(3),Halomonas sp.(2),Albirhodobacter sp.(1),Celeribacter sp.(1),Kocuria sp.(1)和Bacillus sp.(1)。同时,通过高通量16S rDNA/18S rDNA/ITS Miseq测序方法对菲律宾蛤仔黏附污泥中的细菌/真菌群落结构进行了研究,以细菌群落共覆盖的16个门,32个纲,78个目.132个科和139个属展现出了黏附污泥较高的的微生物多样性,而真菌群落的丰度值较低。将分离鉴定的絮凝活性菌与整个黏附污泥的分类学单元对比发现,6株絮凝活性菌株可以在黏附污泥的细菌群落中发现其具有相同分类学地位OTU,所占比例为0.4%。生物学研究结果证明,菲律宾蛤仔黏附污泥中的微生物在其絮凝活性中是一种关键性因素,真菌在絮凝活性方面却未起到明显作用。通过化学研究,絮凝活性菌发酵液分离提取物的理化性质分析表明:絮凝活性菌的絮凝活性成分以大量多糖和少量蛋白质组成;提取物在固定投加量下,均有50%以上的絮凝活性。单糖组分研究显示均是由甘露糖、氨基葡萄糖、核糖、鼠李糖、葡萄糖醛酸、半乳糖醛酸、氨基半乳糖、葡萄糖、半乳糖、木糖、阿拉伯糖、岩藻糖等其中的9-10种单糖组成。将研究结果与课题组前期针对菲律宾蛤仔黏附污泥整体的絮凝成分的化学性质分析结果对比后发现,在定量分析与单糖组成上都展现出了高度的相似性。化学研究结果再次证明絮凝活性菌是黏附污泥中的重要的絮凝活性成分之一。另外,在基于对用抗生素抑制细菌的蛤仔暂养系统中收集的黏附污泥具有一定絮凝活性的前提下,通过对该条件下的黏附污泥中的微生物分离和高通量测序后的结果表明,该条件下的黏附污泥中存在具有一定絮凝活性的耐药细菌,主要以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中的Glaciecola sp.为主,丰度比例达99.3%。本文通过生物与化学手段证明了菲律宾蛤仔黏附污泥中丰富的微生物的存在,其中的絮凝活性微生物群落是其絮凝活性的关键因素之一,同时从中所获得的新型絮凝活性菌可作为新的生物絮凝剂的开发和利用,所揭示的微生物多样性可作为黏附污泥的复杂生态环境的研究基础,后期的絮凝活性菌的生态仿生复合虽未实现,但为今后以天然菲律宾蛤仔黏附污泥作为生物源进行生物絮凝剂的工业化生产奠定了理论基础。
王姗镒[9](2017)在《一株微生物絮凝剂的分离筛选鉴定及其絮凝特性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微生物絮凝剂具有无毒无害无二次污染、处理效率高等优点,因而受到了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主要研究了一种高效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分、鉴定及其培养过程,为降低微生物絮凝剂的培养成本,优化了利用传统的通用发酵培养基以及廉价易得的啤酒废水培养基对絮凝剂产生菌的培养过程,并对两种培养基产生的微生物絮凝剂的絮凝特性,耐受性和絮凝机理进行了初步分析。采用传统筛选法、DEHP筛选法和吡啶筛选法共三种筛选方法优选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结果表明,传统筛选法较其他两种方法的筛出率更高,筛出的微生物对高岭土悬浮液的絮凝效果更好。研究中利用传统筛选法从土壤中筛选出一株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经过形态鉴定、生理生化鉴定和16S rDNA鉴定其属于克雷伯氏菌属。为提高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对高岭土悬浮液的絮凝效果,对菌Klebsiella sp.OS-1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最佳通用发酵培养基为:葡萄糖20 g/L,尿素 0.75 g/L,酵母粉 0.75 g/L,KH2PO42 g/L,K2HPO45 g/L,AlCl30.1 g/L,pH自然状态下即可。培养条件为30℃,28小时收获。为降低微生物絮凝剂Klebsiellasp.OS-1的培养成本,用啤酒废水替换通用发酵培养基的碳源和氮源,并对啤酒废水作为培养基时微生物絮凝剂的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絮凝剂产生菌Klebslella sp.OS-1的最佳培养基为:葡萄糖15 g/L,KH2PO4 2 g/L,K2HPO4 5 g/L,NaCl 0.1 g/L,啤酒废水 CODcr 1013 mg/L,TN 7.2 mg/L,pH6.5 左右。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35℃、摇床转速140 rpm、培养时间40 h。对通用发酵培养基和啤酒废水培养基培养产生的絮凝剂的成分和絮凝特性,耐受性及絮凝机理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利用通用发酵培养基培养的微生物絮凝剂的成分包括:多糖78.6%,蛋白质14.3%。利用啤酒废水培养基产生的微生物絮凝剂的成分包括:多糖69.4%,蛋白质24.5%。两种絮凝剂物质的红外光谱分析表明了该种絮凝剂中含有氨基,羧基,羟基和酰胺基团。因此,两种絮凝剂在成分大致相同,都属于糖类絮凝剂,这与红外和蛋白质的测定结果一致。通用发酵培养基培养的微生物絮凝剂的最佳加量为6.667 mg/L,最佳温度为30℃,耐温范围为20-70℃,最适合的酸碱范围为5-8,不需添加Ca2+,Na+等金属阳离子作为其助凝剂。啤酒废水培养的絮凝剂的最佳加量为10 mg/L,最佳温度为30℃,耐温范围为20-70℃,最适合的酸碱范围为2-7,不需添加Ca2+,Na+等金属阳离子作为其助凝剂。综上所述,啤酒废水培养的微生物絮凝剂不仅降低成本,而且比通用发酵培养基培养的微生物的适应性更强。结合Zeta电位测定结果,初步判断两种絮凝剂的絮凝机理最可能为吸附架桥。
吴敬荣,王广军,李志斐,郁二蒙,夏耘[10](2017)在《一株絮凝剂产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絮凝条件优化》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从养殖水体的生物絮团中分离鉴定产絮菌,并对其絮凝条件进行优化。【方法】采用五点采样法采集生物絮团样品,平板划线法分离细菌,以4g/L高岭土悬浊液为絮凝率测定系统,根据目标菌株的形态特征、API系统鉴定以及16SrRNA序列分析以鉴定其种属,建立生长曲线以得到絮凝活性最佳培养时间,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对其培养条件(培养基初始pH、培养温度、摇床转速)和絮凝条件(高岭土悬浊液pH、发酵液投加量、助凝剂)等进行优化。【结果】分离筛选得到1株絮凝菌菌株G201441,该菌属于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GenBank登录号为KP747687);培养48h后其发酵液絮凝效果最好;该菌最佳培养条件为:培养基初始pH值8.0,培养温度30℃,摇床转速150r/min;最佳絮凝条件为:高岭土悬浊液pH值7.0,发酵液投加量8%(体积分数),助凝剂为Ca2+。【结论】筛迭得到的产絮菌G201441具有较高的絮凝活性,最适条件下其发酵液对高岭土悬浊液的絮凝率可达92%。
二、絮凝剂产生菌(DSF-1)絮凝活性研究(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絮凝剂产生菌(DSF-1)絮凝活性研究(Ⅰ)(论文提纲范文)
(1)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 絮凝剂产生菌的分类及研究进展 |
2 微生物絮凝剂的絮凝机理及影响因素 |
2.1 絮凝机理 |
2.2 影响絮凝效果的因素 |
3 微生物絮凝剂的应用 |
3.1 印染废水脱色 |
3.2 含油废水的处理 |
3.3 食品工业废水的处理 |
3.4 污泥脱水处理 |
3.5 重金属废水的处理 |
4 微生物絮凝剂的发展趋势 |
4.1 絮凝剂产生菌的诱变育种与基因工程菌的构建 |
4.2 绿色廉价培养基 |
4.3 微生物絮凝剂制备和应用的智能化控制 |
4.4 微生物絮凝剂与切削废液的关系 |
5 结语 |
(2)糖蜜及高浓度啤酒废水发酵产絮凝剂采收油脂酵母的效能与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产油微生物与油脂酵母研究现状 |
1.2.1 产油微生物 |
1.2.2 油脂酵母 |
1.3 絮凝剂与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现状 |
1.3.1 无机絮凝剂 |
1.3.2 有机高分子絮凝剂 |
1.3.3 微生物絮凝剂 |
1.4 糖蜜和啤酒生产废水的资源化利用 |
1.4.1 糖蜜作为廉价发酵基质 |
1.4.2 啤酒生产废水的资源化利用 |
1.5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
1.5.2 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仪器设备及试剂 |
2.1.1 实验所用菌株 |
2.1.2 实验所用仪器设备 |
2.1.3 实验所用试剂 |
2.1.4 实验所用培养基和废水 |
2.2 油脂酵母采收实验 |
2.2.1 发酵丝孢酵母的培养 |
2.2.2 发酵M2-1 生产絮凝剂 |
2.2.3 絮凝剂采收发酵丝孢酵母 |
2.3 絮凝剂絮凝油脂酵母机理的分析方法 |
2.3.1 絮凝剂组分及元素分析 |
2.3.2 红外光谱分析 |
2.3.3 Zeta电位分析 |
2.3.4 吸附动力学分析 |
2.3.5 吸附热力学分析 |
2.3.6 扫描电镜分析 |
2.4 絮凝剂对油脂酵母组分与微生物油脂影响的评价方法 |
2.4.1 热重分析 |
2.4.2 微生物油脂分析 |
2.4.3 热解分析 |
第3章 糖蜜发酵M2-1 生产絮凝剂采收油脂酵母 |
3.1 引言 |
3.2 糖蜜发酵M2-1 生产絮凝剂 |
3.3 M2-1 糖蜜絮凝剂采收大豆油精炼废水中油脂酵母 |
3.4 M2-1 糖蜜产絮发酵液采收大豆油精炼废水中油脂酵母 |
3.5 M2-1 糖蜜产絮发酵液采收糖蜜培养的油脂酵母 |
3.5.1 糖蜜培养基培养发酵丝孢酵母 |
3.5.2 采收糖蜜培养基培养的发酵丝孢酵母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高浓度啤酒废水发酵M2-1 生产絮凝剂采收油脂酵母 |
4.1 引言 |
4.2 高浓度啤酒废水发酵M2-1 生产絮凝剂 |
4.2.1 废水浓度的影响 |
4.2.2 营养元素的影响 |
4.3 刺孢小克银汉霉与M2-1 联合生产絮凝剂 |
4.3.1 刺孢小克银汉霉与M2-1 共培养 |
4.3.2 刺孢小克银汉霉与M2-1 联合培养 |
4.3.3 刺孢小克银汉霉对高浓度啤酒废水的脱毒作用 |
4.4 刺孢-M2-1 联合絮凝剂采收大豆油精炼废水中油脂酵母 |
4.5 刺孢-M2-1 联合产絮发酵液采收大豆油精炼废水中油脂酵母 |
4.6 刺孢-M2-1 联合产絮发酵液采收高浓度啤酒废水中油脂酵母 |
4.6.1 高浓度啤酒废水培养发酵丝孢酵母 |
4.6.2 采收高浓度啤酒废水培养的发酵丝孢酵母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絮凝剂絮凝油脂酵母的机理研究 |
5.1 引言 |
5.2 絮凝剂的组分分析 |
5.3 絮凝剂的元素分析 |
5.4 絮凝剂中-PO_4~(3-)基团的作用分析 |
5.5 絮凝剂的红外光谱分析 |
5.6 絮凝剂与油脂酵母的Zeta电位分析 |
5.7 絮凝剂对油脂酵母的吸附动力学分析 |
5.8 絮凝剂对油脂酵母的吸附热力学分析 |
5.9 絮凝剂与油脂酵母的扫描电镜分析 |
5.10 本章小结 |
第6章 絮凝剂对油脂酵母组分及微生物油脂的影响评价 |
6.1 引言 |
6.2 絮凝前后油脂酵母的热重分析 |
6.3 絮凝剂对微生物油脂的影响 |
6.3.1 絮凝剂对油脂产量和油脂含量的影响 |
6.3.2 絮凝剂对微生物油脂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
6.4 絮凝剂对油脂酵母热解产物的影响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小麦淀粉制酒精废水净化高效絮凝菌筛选及絮凝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酒精废水污染处理现状 |
2 微生物絮凝剂研究现状 |
2.1 微生物絮凝剂来源 |
2.2 微生物絮凝剂特性 |
2.3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的影响因素 |
2.4 微生物絮凝剂的分离、纯化、鉴定 |
2.5 微生物絮凝剂的理化性质 |
3 絮凝机理 |
3.1 吸附架桥 |
3.2 电性中和作用 |
3.3 化学反应 |
3.4 卷扫(网捕)作用 |
4 微生物絮凝剂在净化小麦淀粉制酒精废水中应用 |
4.1 啤酒废水中的应用 |
4.2 白酒废水中的应用 |
4.3 絮凝淀粉制酒精废水的微生物种类 |
5 絮凝菌全基因组学研究 |
6 研究意义和内容 |
6.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6.2 研究内容 |
6.3 学术思路 |
第二章 小麦淀粉制酒精废水高效絮凝菌的分离、筛选与鉴定 |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仪器 |
1.2 试验试剂 |
1.3 样品采集 |
1.4 培养基 |
1.5 絮凝菌筛选 |
1.6 絮凝菌鉴定 |
1.7 菌种保藏 |
1.8 菌株生长曲线 |
1.9 絮凝率测定 |
2 结果与讨论 |
2.1 菌株筛选 |
2.2 菌种鉴定 |
2.3 菌株生长曲线 |
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絮凝菌培养条件优化及絮凝活性物质分布测定 |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仪器 |
1.2 试验材料 |
1.3 絮凝条件单因素试验 |
1.4 菌株絮凝活性物质分布 |
1.5 絮凝菌培养条件优化 |
1.6 发酵培养基优化 |
1.7 微生物絮凝剂应用试验 |
2 结果与讨论 |
2.1 絮凝条件单因素试验 |
2.2 絮凝活性成分的分布 |
2.3 培养条件优化 |
2.4 培养基优化 |
2.5 微生物絮凝剂应用试验 |
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絮凝剂提取条件的响应面优化 |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仪器 |
1.2 提取液制备与絮凝剂粗提 |
1.3 絮凝剂提取工艺优化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单因素优化 |
2.2 响应面优化 |
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絮凝剂理化性质、提纯及组分结构分析 |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仪器 |
1.2 菌株M1发酵液制备与絮凝剂粗提 |
1.3 絮凝剂理化性质鉴定 |
1.4 絮凝剂的纯化 |
1.5 絮凝剂多糖组分的结构解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絮凝剂理化性质鉴定 |
2.2 微生物絮凝剂的纯化 |
2.3 絮凝剂结构解析 |
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絮凝机理研究 |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剂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絮凝剂与颗粒物结合机理 |
2.2 絮凝剂多糖链型检测 |
2.3 絮凝剂构型测定 |
2.4 菌株M1全基因组测序 |
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论文的总结和展望 |
7.1 论文总结 |
7.2 论文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序列在NCBI上BLAST比对结果 |
附录B 分子量测定结果分析报告 |
作者简介 |
(5)煤炭微生物絮凝技术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微生物絮凝剂 |
2 微生物絮凝机理 |
3 微生物絮凝剂在煤泥水处理中的研究 |
3.1 单菌种微生物絮凝的研究 |
3.2 多菌种复合絮凝的研究 |
3.3 微生物絮凝剂和非生物絮凝剂复配的研究 |
4 结论 |
(6)一株高效产絮菌的基因组测序及胞外多糖合成组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微生物絮凝剂概述 |
1.1.1 微生物絮凝剂的种类 |
1.1.2 絮凝剂产生菌 |
1.1.3 絮凝机理 |
1.1.4 影响絮凝剂产生的因素 |
1.1.5 影响絮凝效率的因素 |
1.1.6 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应用现状 |
1.2 细菌胞外多糖概述 |
1.2.1 细菌胞外多糖的分类 |
1.2.2 细菌胞外多糖的结构 |
1.2.3 细菌胞外多糖的生理功能 |
1.2.4 细菌胞外多糖的应用 |
1.2.5 细菌胞外多糖的合成 |
1.3 新兴组学研究进展 |
1.3.1 全基因组测序 |
1.3.2 基因组学 |
1.3.3 转录组学 |
1.3.4 蛋白质组学 |
1.3.5 代谢组学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 本研究主要内容 |
1.6 创新点 |
第2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菌株及培养条件 |
2.2 主要试剂及实验仪器 |
2.2.1 主要化学试剂 |
2.2.2 主要生化试剂 |
2.2.3 引物及测序分析 |
2.2.4 试剂盒 |
2.2.5 主要仪器设备 |
2.3 菌株产絮凝剂的培养条件优化 |
2.3.1 培养条件优化实验 |
2.3.2 絮凝率测定方法 |
2.4 产絮菌A9生物学特性分析方法 |
2.4.1 菌株形态及生理生化分析 |
2.4.2 菌株细胞化学组分分析 |
2.4.3 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 |
2.4.4 发酵产物的分离鉴定 |
2.5 基因组测序方法 |
2.5.1 培养方法 |
2.5.2 文库构建 |
2.5.3 桥式PCR |
2.5.4 Illumina测序 |
2.5.5 生物信息分析 |
2.5.6 质量剪切步骤 |
2.6 转录组测序方法 |
2.6.1 培养方法 |
2.6.2 总RNA提取步骤 |
2.6.3 RNA纯度及浓度检测 |
2.6.4 实验步骤 |
2.6.5 信息分析流程 |
2.7 差异表达蛋白分析方法 |
2.7.1 菌株培养方法 |
2.7.2 蛋白质的提取 |
2.7.3 蛋白质的双向电泳 |
2.7.4 双向电泳胶图分析和质谱鉴定 |
2.8 核酸纯化及克隆 |
2.8.1 基因组DNA提取 |
2.8.2 PCR产物纯化 |
2.8.3 小量质粒提取 |
2.8.4 DNA酶切 |
2.8.5 载体与目的片段连接 |
2.8.6 大肠杆菌热激转化 |
第3章 产絮菌A9的生物学特性及基因组测序 |
3.1 产絮菌A9生物学特性 |
3.1.1 形态学特征 |
3.1.2 生理生化特征 |
3.1.3 培养条件优化 |
3.1.4 细胞化学组分 |
3.1.5 (G+C)含量和DNA同源性分析 |
3.1.6 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 |
3.2 絮凝成分及机理分析 |
3.2.1 絮凝成分分析 |
3.2.2 絮凝机理分析 |
3.3 产絮菌A9基因组测序 |
3.3.1 基因组测序数据统计 |
3.3.2 基因组拼接 |
3.3.3 基因注释 |
3.4 产絮菌A9胞外多糖合成途径研究 |
3.4.1 产絮菌A9胞外多糖合成过程 |
3.4.2 胞外多糖合成相关基因的克隆和异源表达 |
3.5 小结 |
第4章 产絮菌产絮过程表达差异及生产调控研究 |
4.1 不同培养条件下产絮菌A9转录组表达差异分析 |
4.1.1 转录组测序数据统计 |
4.1.2 与参考基因组比对 |
4.1.3 表达量统计及表达差异分析 |
4.1.4 基因注释 |
4.1.5 产絮菌A9在不同培养条件下差异基因分析 |
4.2 不同培养条件下产絮菌A9差异表达蛋白分析 |
4.2.1 碳源对菌株产生絮凝剂的影响 |
4.2.2 胶图分析结果 |
4.2.3 质谱鉴定结果 |
4.2.4 差异蛋白质功能分析 |
4.3 微生物絮凝剂生产调控研究 |
4.3.1 菌种复壮调控方法 |
4.3.2 底物水平调控方法 |
4.3.3 发酵工艺参数调控方法 |
4.3.4 产絮菌胞外多糖合成的代谢工程 |
4.4 小结 |
第5章 结论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着、获奖情况 |
附录 英文缩略词 |
(7)耐盐水处理功能菌的筛选鉴定及复合菌剂的构建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海水养殖废水的污染来源 |
1.2.1 污染来源及特点 |
1.2.2 不同养殖方式对水体环境的污染 |
1.3 处理固态悬浮污染物的研究现状 |
1.3.1 无机絮凝剂 |
1.3.2 有机絮凝剂 |
1.3.3 微生物絮凝剂 |
1.4 处理溶解态污染物的研究现状 |
1.4.1 物理方法 |
1.4.2 化学方法 |
1.4.3 生物方法 |
1.5 课题的来源、目的及内容 |
1.5.1 课题的来源 |
1.5.2 课题的目的 |
1.5.3 课题的内容 |
1.5.4 实验流程图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样品采集 |
2.1.2 实验主要仪器设备 |
2.1.3 实验主要试剂 |
2.1.4 培养基 |
2.2 实验方法 |
2.2.1 菌株的分离纯化 |
2.2.2 絮凝菌的筛选 |
2.2.3 COD降解菌的筛选 |
2.2.4 氨氮降解菌的筛选 |
2.2.5 亚硝态氮降解菌的筛选 |
2.2.6 硝态氮降解菌的定性筛选 |
2.2.7 菌落形态 |
2.2.8 水处理功能菌的分子鉴定 |
2.2.9 多功能水处理菌S2A15 的探究 |
2.2.10 复合型絮凝菌的构建及条件优化 |
2.2.11 氨氮降解复合菌剂的构建及固定化 |
第3章 水处理功能菌的鉴定及高效菌株的特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样品采集 |
3.3 样品分离结果 |
3.4 絮凝菌的筛选 |
3.5 COD降解菌的筛选 |
3.5.1 盐度为0%的培养条件 |
3.5.2 盐度为3.3%的培养条件 |
3.5.3 不同盐度下菌株降解COD效果的比较 |
3.6 氨氮降解菌的筛选 |
3.6.1 标准曲线的绘制 |
3.6.2 氨氮降解率的测定 |
3.7 亚硝态氮降解菌的筛选 |
3.7.1 定性实验筛选结果 |
3.7.2 定量实验筛选结果 |
3.8 硝态氮降解菌的定性筛选 |
3.9 水处理功能菌的功能统计 |
3.10 菌落形态 |
3.11 水处理功能菌的分子鉴定 |
3.12 多功能水处理菌S2A15 的探究 |
3.12.1 菌株S2A15 的生长曲线 |
3.12.2 系统发育分析 |
3.12.3 pH值对菌株S2A15 生长的影响 |
3.12.4 盐度对菌株S2A15 生长的影响 |
3.12.5 S2A15 絮凝条件的探究 |
3.12.6 温度对S2A15 降解COD的影响 |
3.1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复合型微生物絮凝剂的构建及优化 |
4.1 引言 |
4.2 复合型絮凝菌的构建 |
4.3 复合型絮凝菌的培养基优化 |
4.3.1 单因素实验 |
4.3.2 培养基关键成分的筛选 |
4.3.3 关键因子的添加量实验 |
4.3.4 培养基组分的中心组合设计(CCD) |
4.4 复合型絮凝菌的发酵条件优化 |
4.4.1 单因素实验 |
4.4.2 培养条件的中心组合设计(CCD) |
4.5 复合型微生物絮凝剂的絮凝条件优化 |
4.5.1 助凝剂添加量 |
4.5.2 助凝剂的种类 |
4.5.3 复合型微生物絮凝剂添加量 |
4.5.4 pH值 |
4.6 复合型微生物絮凝剂絮凝活性的分布 |
4.7 复合型微生物絮凝剂的热稳定性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氨氮降解复合菌剂的构建及固定化 |
5.1 引言 |
5.2 氨氮降解复合菌剂的构建 |
5.3 氨氮降解条件的探究 |
5.3.1 pH值对复合菌剂降解氨氮的影响 |
5.3.2 装液量对复合菌剂降解氨氮的影响 |
5.3.3 盐度对复合菌剂降解氨氮的影响 |
5.3.4 温度对复合菌剂降解氨氮的影响 |
5.4 最佳载体的选择 |
5.4.1 吸附载体的制备 |
5.4.2 不同载体吸附效果的比较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致谢 |
(8)菲律宾蛤仔黏附污泥天然生物絮凝剂的微生态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絮凝剂概述 |
1.1.1 水处理与絮凝剂 |
1.1.2 絮凝剂的分类 |
1.1.3 絮凝剂应用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 微生物絮凝剂 |
1.2.1 微生物絮凝剂概述 |
1.2.2 微生物絮凝剂的来源研究状况 |
1.2.3 微生物絮凝剂化学组成研究进展 |
1.2.4 微生物絮凝剂的制备及应用 |
1.2.5 微生物絮凝剂存在的问题 |
1.3 菲律宾蛤仔黏附污泥及其微生物多样性研究 |
1.3.1 菲律宾蛤仔黏附污泥简介 |
1.3.2 菲律宾蛤仔黏附污泥的微生物多样性研究 |
1.4 研究意义、研究内容与创新性 |
1.4.1 研究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1.4.3 课题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黏附污泥絮凝剂产生菌株的筛选及分类学鉴定 |
2.1 材料和仪器 |
2.1.1 材料与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分离实验方法 |
2.2.2 筛选实验方法 |
2.2.3 菌株鉴定的实验方法 |
2.2.4 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菌株的分离纯化 |
2.3.2 高效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 |
2.3.3 菌种鉴定结果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黏附污泥中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
3.1 材料和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样品的制备 |
3.2.2 PCR扩增和高通量测序 |
3.2.3 数据处理分析 |
3.2.4 絮凝活性菌在黏附污泥微生物群落中的分类学位置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细菌群落多样性指数及丰富度分析 |
3.3.2 细菌群落分类学信息分析 |
3.3.3 絮凝活性菌在黏附污泥微生物群落中的分类学位置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絮凝剂产生菌胞外多糖的化学组分解析 |
4.1 材料和仪器 |
4.1.1 实验材料及试剂 |
4.1.2 实验仪器 |
4.2 实验方法 |
4.2.1 多糖的分离纯化方法 |
4.2.2 纯化粗品的定量分析 |
4.2.3 多糖粗品絮凝活性测定 |
4.2.4 多糖化学组成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纯化粗品的化学组成 |
4.3.2 多糖粗品的絮凝活性 |
4.3.3 单糖组成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耐药絮凝活性细菌的筛选及其多样性分析 |
5.1 材料和仪器 |
5.1.1 实验材料及试剂 |
5.1.2 实验仪器 |
5.2 实验方法 |
5.2.1 筛选实验方法 |
5.2.2 高通量测序方法 |
5.2.3 耐药絮凝活性菌的鉴定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耐药絮凝活性细菌分离纯化与筛选 |
5.3.2 耐药絮凝活性细菌多样性分析 |
5.3.3 耐药絮凝活性菌的鉴定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9)一株微生物絮凝剂的分离筛选鉴定及其絮凝特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背景及目的 |
1.2 絮凝剂的种类 |
1.2.1 无机絮凝剂 |
1.2.2 有机高分子絮凝剂 |
1.2.3 微生物絮凝剂 |
1.3 微生物絮凝剂的分类 |
1.4 微生物絮凝剂的化学组成 |
1.5 影响微生物絮凝剂合成的培养条件 |
1.5.1 碳源 |
1.5.2 氮源 |
1.5.3 培养时间 |
1.5.4 培养基初始pH值 |
1.5.5 培养温度 |
1.5.6 其他影响因素 |
1.6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7 絮凝机理 |
1.8 主要研究内容 |
1.9 技术路线 |
第2章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分离和筛选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1.2 主要药品试剂 |
2.1.3 实验方法 |
2.2 结果与讨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鉴定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仪器与设备 |
3.1.2 主要药品试剂 |
3.1.3 实验方法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形态鉴定和生理生化鉴定结果 |
3.2.2 16S rDNA鉴定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絮凝剂产生菌发酵条件的优化 |
4.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仪器与设备 |
4.1.2 实验药品 |
4.1.3 实验方法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碳源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
4.2.2 氮源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
4.2.3 培养时间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
4.2.4 培养温度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
4.2.5 pH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
4.2.6 金属离子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啤酒废水培养产絮微生物发酵条件的优化 |
5.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5.1.1 实验仪器与设备 |
5.1.2 实验药品 |
5.1.3 实验方法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不外加碳源和氮源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
5.2.2 外加氮源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
5.2.3 外加碳源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
5.2.4 葡萄糖浓度的影响 |
5.2.5 培养时间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
5.2.6 培养基初始pH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
5.2.7 金属离子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
5.2.8 培养温度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
5.3 小结 |
第6章 微生物絮凝剂的提取及性质分析 |
6.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6.1.1 实验仪器与设备 |
6.1.2 主要药品与试剂 |
6.1.3 实验方法 |
6.2 结果与讨论 |
6.2.1 成分分析 |
6.2.2 元素分析 |
6.2.3 功能团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微生物絮凝剂絮凝特性及机理分析 |
7.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7.1.1 实验仪器与设备 |
7.1.2 主要药品与试剂 |
7.1.3 实验方法 |
7.2 结果与讨论 |
7.2.1 絮凝剂加量的优化 |
7.2.2 絮凝剂酸度耐受性的优化 |
7.2.3 絮凝剂温度耐受性的优化 |
7.2.4 阳离子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
7.2.5 微生物絮凝剂絮凝机理的研究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建议 |
8.1 结论 |
8.2 不足及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10)一株絮凝剂产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絮凝条件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样品来源及培养基 |
1.2 絮凝剂产生菌的分离筛选 |
1.2.1 菌种分离筛选 |
1.2.2 絮凝活性的检测 |
1.3 絮凝剂产生菌的鉴定 |
1.3.1 API系统鉴定 |
1.3.2 16SrRNA基因序列的测定及系统发育分析 |
1.4 絮凝剂产生菌培养条件的优化 |
1.4.1 生长曲线及最佳培养时间 |
1.4.2 培养条件的优化 |
1.4.3 絮凝条件的优化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 |
2.2 絮凝剂产生菌的鉴定 |
2.2.1 菌落形态观察及API鉴定 |
2.2.2 16SrRNA基因序列系统发育分析 |
2.3 絮凝剂产生菌G201441的生长曲线及最佳培养时间 |
2.4 絮凝剂产生菌G201441培养条件的优化 |
2.4.1 初始pH值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
2.4.2 培养温度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
2.4.3 摇床转速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
2.5 絮凝剂产生菌G201441絮凝条件的优化 |
2.5.1 高岭土悬浊液pH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
2.5.2 G2014141发酵液投加量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
2.5.3 金属离子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
3 讨论 |
4 结论 |
四、絮凝剂产生菌(DSF-1)絮凝活性研究(Ⅰ)(论文参考文献)
- [1]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 韩明眸,郭娜,董耀华,董丽华,周游麒,严竹菁. 中国酿造, 2021(11)
- [2]糖蜜及高浓度啤酒废水发酵产絮凝剂采收油脂酵母的效能与机理研究[D]. 乔楠. 吉林大学, 2020(08)
- [3]煤炭微生物絮凝技术的研究进展[A]. 张东晨,董敬申,戴雯. 2019年全国选煤学术交流会论文集, 2019
- [4]小麦淀粉制酒精废水净化高效絮凝菌筛选及絮凝剂研究[D]. 刁欢. 安徽农业大学, 2018(04)
- [5]煤炭微生物絮凝技术的研究进展[J]. 张东晨,董敬申,戴雯. 选煤技术, 2018(05)
- [6]一株高效产絮菌的基因组测序及胞外多糖合成组学研究[D]. 刘金亮. 东北大学, 2018
- [7]耐盐水处理功能菌的筛选鉴定及复合菌剂的构建优化[D]. 李斯琪.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02)
- [8]菲律宾蛤仔黏附污泥天然生物絮凝剂的微生态机制研究[D]. 崔霞. 浙江海洋大学, 2018(07)
- [9]一株微生物絮凝剂的分离筛选鉴定及其絮凝特性的研究[D]. 王姗镒. 西南石油大学, 2017(05)
- [10]一株絮凝剂产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絮凝条件优化[J]. 吴敬荣,王广军,李志斐,郁二蒙,夏耘.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1)
标签:水处理絮凝剂论文; 聚丙烯酰胺絮凝剂论文; 微生物发酵论文; 酵母提取物论文; 固体培养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