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学科领域内部分期刊1999年在JCR中的影响因子(论文文献综述)
郭佳程[1](2021)在《期刊影响因子的学科差异性及其成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引用是知识传播和科学发展中的重要一环,被引指标也就成为了评价科学家水平和期刊影响力的重要手段,在科技评价中应用广泛。然而不同学科的被引指标往往相差很大,以期刊影响因子为例,能源、生物学等理工类学科的影响因子平均在3以上,而法学等社科类学科则仅在1左右。对这一差异性产生的原因进行研究,有助于正确认识被引指标的学科差异性,对于在不同学科中合理使用被引指标、促进科技评价中的学科公平性有重要意义。本文围绕期刊引证报告中的期刊影响因子这一被引指标,并选取数学、物理学、生物学、土木、能源、计算机、管理学、法学、心理学等9个学科具体展开研究。首先,从整体水平(中值)和不均衡性(基尼系数)两个维度,对影响因子的学科差异性进行了测量;然后,从文献增长率、引文数量、有效引用占比三个方面,对影响因子学科差异性的成因进行了深入分析;最后,通过回归分析方法探究了它们对期刊影响因子的影响程度。研究表明,不同学科影响因子的整体水平和不均衡性均有较大差异。就所选取的9个学科来看,整体水平最高的能源领域期刊的影响因子中值是最低的数学领域期刊的3倍,不均衡性最高的物理学领域期刊的影响因子基尼系数按照经济学惯例可认为是差距“悬殊”,而最低的土木领域期刊则可认为是差距“相对合理”。分析影响因子学科差异性的三方面成因,可知理论上一个学科的文献增长率越大、引文数量越多、有效引用占比越大,该学科的期刊影响因子越高。研究发现,在文献增长率方面,自然科学类学科普遍增长缓慢,工程技术类学科普遍较快,这与期刊影响因子呈相同的趋势;在引文数量方面,社会科学类学科的引文数量虽多于理工类学科,但其期刊影响因子较低,进一步分析发现引文数量与期刊影响因子呈微弱正向关系,表明引文数量对期刊影响因子虽有影响但影响不大;在有效引用占比方面,整体上理工类学科有效引用占比高于社会科学类学科,这也与期刊影响因子呈相同的趋势。统一纳入回归模型的分析结果表明,文献增长率、引文数量、有效引用占比对影响因子中值都为正向影响,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有效引用占比、文献增长率、引文数量。同时,有效引用占比对影响因子基尼系数也有正向影响。
杨楠[2](2021)在《网络传播研究兴起背景下西方传播学学科交叉的“变”与“不变”(1996-2018) ——基于五种期刊载文的引证分析》文中研究表明
郭书剑[3](2020)在《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文中指出当前中国大学人才竞争的主要对象是制度化学术精英,中国学术劳动力市场的强势群体亦是制度化学术精英。作为政府与大学协作的产物,制度化学术精英因拥有经官方认证的学术权威与学术声誉而受到大学的强烈推崇与热烈追求。大学围绕制度化学术精英而展开的人才竞争直接刺激并引发学术精英的流动。某种意义上,制度化精英主义愈兴盛则大学学术精英竞争愈激烈,而大学学术精英竞争愈激烈则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愈频繁。1999年以来,中国大学学术精英在不同地区、不同省市的不同层次大学间进行水平流动和垂直流动。大学学术精英在全国的分布格局随各地、各校人才竞争力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总体上,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散中有聚”“聚中有散”;以跨域流动为主,但同域流动现象亦值得关注;众多普通院校和地方城市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具活力的机制、更富成效的举措在学术精英竞争中“异军突起”,地方政府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促成了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新局面。中国地方政府人才竞争的背后是为经济增长而竞争,更是为政治晋升而竞争。为赢得政治锦标赛,地方政府所出台的人才政策对大学学术精英流动具有较强的激发性、引导性与支持性。因地制宜制定人才政策,与时俱进变革人才政策,是地方政府维持人才竞争力、保持人才竞争优势的必要之举。作为一项长期政策,大学重点建设的逻辑是竞争博弈,而竞争博弈的载体则是学术锦标赛。在市场化大学排名与行政化学科评估的驱动下,中国大学着重以学术管理资本主义的方式吸引海内外学术精英,以不断争取国家的政策关照与政府的重点支持。大学人才竞争所促成的流动,对学术精英学术发展的影响,既有特殊性也存共通性。大部分学术精英流动后的学术生产力、学术影响力和学术竞争力得到提高。这一方面是由于流动对知识生产与创新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则与学术锦标赛密切相关,其不仅驱动大学支持学术精英发展学术,还驱动大学要求学术精英发展学术。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是一个复杂现象。由于学术精英吸收能力的异质性与学术精英竞争优势的可转移性,大学学术精英流动对大学发展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可以明确的是,学术精英流入对大学学科发展的积极影响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大,学术精英流出对大学学科发展的消极影响也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大。基于此,学术精英流动不应成为大学间此消彼长的“零和博弈”,更不应诱致大学间针锋相对的“人才战争”。在面向世界、追求卓越的发展战略下,需要正确理解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以客观冷静的态度、以历史的、发展的、全球的眼光认识和体察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所具有的阶段性、特殊性和一般性。这对中国大学全面深刻地了解自己,实事求是地制定科学合理的“双一流”建设目标、采取正确有效的学术精英队伍建设策略至关重要。
魏绪秋[4](2018)在《基于动态引证数据的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研究》文中指出学术论文影响力不仅体现着作者个人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同时也体现着科研机构、学科的学术声望和科研实力。此外,我国所开展的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与高影响力学术论文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是科研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科研人员及其管理人员一直关注的焦点。目前,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主要有定性评价、定量评价以及两者相结合的方法。其中,定性评价以同行评议为基础,定量评价以引文分析为基础的文献计量方法和以社交媒体数据为基础的Altmetrics的量化方法。以引文分析为基础的文献计量方法是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的重要方法,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此外,在学术论文评价过程中,引文分析方法既包含了量化评价,又包含了同行评议(“小同行”、“大同行”)。正是基于上述研究背景,本研究提出了以学术论文的引证与被引证为研究视角,以学术论文的动态引证数据为学术论文影响力客观评估量化的基础数据,从影响广度(影响范围)、影响深度(影响程度)两个维度,从文献层面(基本指标)、作者层面(细化指标)和学科层面(延伸指标)三个层面,来评估量化学术论文综合影响力,从而为全面评估与量化学术论文综合影响力提供新视角、新方法、新思路。本文的内容框架除引言、研究结论与展望外,主要包含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2章、第3章)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其中:第2章是对学术论文的定义、类别、特征和作用进行了梳理,对学术论文影响力的定义、要素、类型进行了讨论,最后对目前常用的三种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方法(同行评议、量化评价和综合评价)和评价体系(构建原则、体系研究及其不足)进行讨论。第3章是对引证与被引证文献、引文链、引文网络、引证动机与引证行为,引文分析的概念、发展史、类型、应用等进行论述。随后,引入了学术论文影响力广度和学术论文影响力深度的术语,探讨了引证广度、引证深度、引证时间与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的关系,并构建了基于动态引证数据的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框架,为后续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及研究思路。第二部分(包括第4章、第5章、第6章、第7章)采用数理统计、相关性分析等方法探讨引证文献各要素用于评估量化学术论文影响力。其中:第4章是探讨学术论文的被引频次、被引频次峰值出现时间、被引频次峰值量以及动态的引证时间因子能否适用于评估量化学术论文影响力。结果表明:学术论文的被引频次分布具的不均衡性为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提供了依据;学术论文被引频次峰值出现时间在学术论文发表的第二年至第四年内,但是其不能用于量化学术论文影响力;被引频次峰值量这一指标数据能够用于量化学术论文影响力;引证时间因子能够较好的反映出学术论文的动态影响力。并将学术论文影响力划分为:短期学术论文影响力、中期学术论文影响力和长期学术论文影响力。第5章是探讨学术论文的引证文献类型数量、引证文献类型强度以及基于引证文献类型的评价动态体系能否适用与评估量化学术论文影响力。研究发现:学术论文的引证文献类型数量以及引证文献类型强度指标能够量化学术论文影响力;基于引证文献类型强度的学术论文影响力侧重于量化在学术期刊论文上的影响力;基于引证文献类型的学术论文影响力动态评价体系可以从引证文献类型数量、强度、时间三种指标数据动态、连续的评估学术论文在文献层面上的综合影响力。第6章是探讨学术论文的引证作者数量、引证作者强度以及基于引证作者的评价动态体系能否适用与评估量化学术论文影响力。研究发现:学术论文的引证作者数量以及引证作者强度指标能够用于量化学术论文影响力;基于引证作者的学术论文影响力动态评价体系可以从引证作者数量、强度、时间三种指标数据动态、连续的评估学术论文在作者层面上的综合影响力。第7章是探讨学术论文的引证学科数量、引证学科强度以及基于引证学科的评价动态体系能否适用与评估量化学术论文影响力。研究表明:学术论文的引证学科数量以及引证学科强度指标能够用于量化学术论文影响力;基于引证学科的学术论文影响力动态评价体系可以从引证学科数量、强度、时间三种指标数据动态、连续的评估学术论文在学科层面上的综合影响力。第三部分(第8章)基于动态引证数据的学术论文综合影响力评价分析。首先构建了基于动态引证数据的学术论文综合影响力评价模型,并对其构建的4原则、目标、模型要素进行说明,运用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确定指标权重,建立基于各年期动态引证数据的学术论文综合影响力评估与量化动态体系;其次,对CNKI-CCD数据库中“图书情报与数字图书馆”领域的学术论文的综合影响力动态、连续地评估与量化;最后,与基于各引证指标数据的评价结果以及基于被引频次的评价结果进行对比与评估,以评估所构建的评价模型的可靠性。研究发现:基于动态引证数据的学术论文综合影响力动态评价体系能够从文献层面、作者层面、学科层面较好的反映出学术论文综合影响力。
兰国帅[5](2016)在《基于知识图谱的国际教育技术发展研究》文中认为目前国际教育技术已进入深入发展与全面反思阶段。一方面说明教育技术发展进入了较为成熟阶段,但另一方面说明教育技术的学科给养、学科结构、学科渗透等已变得更加复杂与多元,研究者与实践者对国际教育技术发展的整体状况把握也许并不明晰。所以,探究国际教育技术发展状况,捕捉其整体发展轨迹和大致走向,预测其前沿知识演变趋势等,就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为了澄清这些问题,我们认为,有必要对国际教育技术发展状况进行全方位扫描与盘点,以期理清脉络,寻找启示。本研究以科学引文数据库(WOS)为研究样本信息源,选取1960-2015年发表在SSCI、SCI-EXPANDED和A&HCI数据库收录的教育技术文献信息为研究样本,基于引文与科学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视角,采用文献计量分析、内容分析、引文空间分析、多元统计分析、社会网络分析等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围绕一个学科领域发展的学科给养、学科结构、学科渗透等有机联系的三个方面为研究主线,展开国际教育技术发展状况探究,力求用可视化方法绘制系统的教育技术发展状况知识图谱,勾勒明晰的教育技术发展演化的网络图景,力图建构与探究:(1)教育技术“学科给养”发展知识图谱;(2)教育技术“学科结构”发展知识图谱;(3)教育技术“学科渗透”发展知识图谱。以期探究五十五年来国际教育技术国家(地区)分布及其演进发展特征、学术研究机构分布及其演进发展特征、基金项目资助分布及其演进发展特征、高产学者及其学术群体派系及其演进趋势,探测教育技术学科结构划分及其演化、主要学科分支结构及其演进特征、研究主题及其演进脉络、研究前沿热点及其发展演化趋势及新生长点,透视学科类别分布及其渗透现象脉络与演进、学科学术期刊分布及其渗透现象脉络与信息流动特征、学科主干理论及其关键路径经典文献、学科高影响力权威学者及其群体派系与演化特征等。分析发现:(1)教育技术早期研究集中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21世纪后逐渐向中国台湾、中国大陆等发展中国家(地区)延伸与拓展。国家(地区)合作网络可划分为十二个合作凝聚子群体,未来将呈现多元化合作态势。高等院校和研究所在教育技术研究过程中发挥着中流砥柱作用。高产机构与低产机构的“贫富”差距拉大。学术机构合作网络可划分为七十个合作凝聚子群体,且聚焦主题各异。代表性高产学者发挥着“领头羊”作用,其学术成就和科研队伍对教育技术研究贡献量巨大。其合作网络密度较小,合作网络聚集度不高,具有明显小世界效应特征,同时具有显着核心—边缘结构。合作网络可划分为多个合作凝聚子群体,内部派系复杂,规模较小,学者信息分享和科研合作机会差别较大。教育技术项目资金投入与产出呈现正相关关系。(2)国际教育技术已形成逐步走向成熟的十大学科分支,但其内部结构变化极其复杂,学科分支呈现“掘进式”与“发散式”进化特征,国内教育技术学科结构与国际差异较大。国际教育技术历年研究主题、研究热点和研究前沿变化受技术进步影响较大。研究主题经历了国际教育技术发展的起步探究、初步应用、转型升级、创新实践、创新整合和创新提升等六大阶段转换。研究热点集中于学习环境与资源类、策略与方法类、理论研究类、实践研究类和媒体技术类等五类主题内容。研究前沿聚焦于交互式与分布式学习环境设计、在线教育、认知工具设计、复杂性学习任务行为分析、技术接受模型、学习路径分析、专门知识反转效应、基于学习分析技术的教学/学习策略、智慧学习环境开发等新生长点。研究方法呈现由单一范式向实证主义研究范式和多元综合研究范式转型特征。(3)国际教育技术已形成一个相对较为成熟的学科研究领域,其知识生产模式已进入以“内生式”与“学科交叉研究”为主的发展阶段。其知识流量主要来自教育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等七大源头。其学术期刊发展经历了“繁荣时期”、“黄金时期”、“学科交融期”和“鼎盛时期”等六个阶段。形成了以《计算机与教育》为中心的多个权威期刊凝聚子群。国际教育技术领域涌现了罗伯特·米尔斯·加涅、理查德·梅耶、戴维·乔纳森等五十位高影响力权威学者。其共被引网络密度较大;网络聚集度高,具有显着小世界效应特征;存在核心—边缘结构,西蒙·派珀特、理查德·梅耶、戴维·乔纳森、罗伯特·米尔斯·加涅、蔡今中等居于核心位置;具有明显社群结构,演化形成了三十四个权威学者群体合作派系,规模和大小不一;合着关系影响派系形成。演化形成了以《学习的条件》、《教学设计原理》、《多媒体学习》、《学习环境理论基础:从理论到实践》等学科经典文献为关键路径的学习条件理论、首要教学原理、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设计理论框架模型等四十种主干理论及其框架模型与方法,为学科分化与衍生提供了“内在动力”。基于上述发现,本研究从研究方法与范式转型、研究对象与目标定位、学科性质选择与研究层面贯通、外部环境支撑与学科结构检测、国家(地区)学术机构合作、专业学术期刊打造和本土化理论体系建构等七个层面,对我国教育技术研究及其学科建设提出了一些参考建议。
于田[6](2015)在《基于特征空间的科学计量分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科学计量学是一门对科学交流过程进行定量分析的学科,它主要关注交流过程中知识和信息的流动传播并对此进行一系列的探索分析。传统的研究方法把科学过程中蕴含着多维信息的研究对象在单一维度上笼统的进行计量分析,这就忽略了对象所蕴含的大量信息,而不能满足越来越精细和有针对性的研究需求。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特征空间的研究方法,在构建描述研究问题的特征空间之后深度挖掘科学活动和信息交流过程的特性和规律。通过几个不同研究对象的典型科学计量学问题研究,本文论证了这种研究方法的有效性和普适性,展示了在引入新方法后科学计量学更加丰富的研究范畴。首先,提出基于特征空间的科学计量学研究方法。把研究对象蕴含的多维信息按照不同的特征进行整理和提取,保留那些与研究问题相关的有效特征来构建特征空间进行研究。将基于特征空间的信息提取方法引入科学计量学传统的分析方法中,在这种方法下建立科学计量学研究的一般性方法论。第二,在特征空间下研究科学文献的综合影响力评价。分别从被引宽度、被引深度和被引重要度三种角度来分别构造描述科学文献被引情况的特征子空间,在运用层次分析法对特征进行加权后,分析文献的被引特征,从新的角度对文献的综合影响力进行评价。第三,在特征空间下预测科学文献的引文影响力。构建描述文献的特征空间,使用相关分析对文献特征进行描述性统计,得到文献特征与引文影响力之间的非确定性关系。随后在这种模糊的依赖关系的基础上,引入回归分析来获得文献引文影响力和一系列特征之间的确定性的函数关系,以此为基础来预测在发表五年之后科学文献的引文影响力。此外还针对不同的文献特征对引文影响力所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第四,在特征空间下识别具有强制自引行为的科技期刊。通过期刊引证报告中的可知数据构建描述期刊自引行为的特征空间,然后通过特征选择方法选取其中的重要特征并用这些特征构建期刊分类模型,来自动识别存在异常强制自引行为的非正常期刊。第五,在特征空间下定量研究学科发展及学科间相互影响的知识流动过程。在分析了学科之间知识传播特性的基础上,选取学科间知识传播的维度、强度和速度这三个特征来构建描述学科发展的特征空间。随后通过学科之间的引用矩阵分别对维度、强度和速度特征进行精确量化,研究和分析学科的时序发展特性,并对类型不同的学科进行对比,来揭示学科发展的规律。
李元[7](2014)在《体育科学学科结构与理论演进的科学计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体育科学作为科学体系中的重要部分,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构建着自身的学科与知识结构,并向着更深、更广的层次发展。本文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比较分析与逻辑归纳相结合、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基础上,运用引文分析、词频分析等科学计量学方法和可视化技术,结合科学革命理论,利用Web of Science等引文数据库收录的体育科学期刊文献,对体育科学外部学科互动、内部学科结构与理论演进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从1930年至今,体育科学的发展受馈于横跨5大科学部类150个学科的知识,其中生理学、骨科学、神经系统科学和神经病学、心理学、外科学等是体育科学最主要的支撑学科;体育科学对以上150个学科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体育科学还属于“知识输入型”的未成熟科学;体育科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2)运动训练学、运动选材学、运动技能学、人体测量学、运动时间生物学、运动营养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医学、体育社会学、体力活动与公众健康、体育教育学、适应体育学、体育与运动心理学等学科是当前体育科学的主流分支学科,涵盖了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与心理科学三大科学门类。(3)近20年来体育管理学快速发展,形成了多样化的研究主题,主要包括体育组织研究、体育参与和消费研究、体育赞助、多样性等,其中体育组织研究处在体育管理学的核心地位;体育管理学知识结构历时性演进的路径整体呈现出从宏观环境-中观组织-微观个体的演进态势。(4)运动医学研究领域非常广泛,研究内容非常精深,形成了众多的分支学科,其中运动创伤学是其最主要的领域;运动医学领域各部分结构较为稳定,宏观层面上无法发现结构跃迁式转移的增长方式,仅是在各自学科范围内积累式增长;科学发现是理论演进的重要动力。(5)对体育管理学和运动医学这两个体育科学中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代表性学科的理论演进分析表明,研究方法和科学发现是理论演进的重要动力,印证了库恩科学革命理论中关于引发科学革命因素的论断;体育科学新理论的提出、科学研究的新发现、新方法的应用都是学科范式转换的“知识拐点”。
胡泽文[8](2014)在《论文零被引率的演变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认为论文零被引率是指一个国家、机构、期刊或个人某个时期出版的文档集合中,在出版后某个引用时间窗口中未被引的文档比例。它是科学出版领域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然而目前的引用分布研究过多地关注引用分布曲线上那个代表“高被引论文或最受关注论文”(hits)的头部,而那个代表“低被引论文或暂时无人关注论文”(misses)的长尾部分却很难获得国内外学者的青睐。尽管论文零被引研究是科学计量学领域中的一个非常微小的领域,但论文零被引率的演变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不同主体(如科研人员和科学出版商等)的文献传播与利用规律、文献质量、科研实力与影响力,能够使他们了解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如未被引论文较多)及其影响因素,从而知道如何克服它们,提升自己的科研水平和学术影响力。然而,不幸的是,目前国内外零被引研究文献较少,相关理论尚不完善。论文零被引率的演变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方面的实证研究非常少,且缺乏相应的理论模型和可用样本库支撑。因此,为解决国内外零被引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主要聚焦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1)期刊论文零被引率的演变规律研究。基于构建的6个不同性质学科36本不同影响因子期刊的原文--引文分析样本库,绘制出不同学科期刊论文零被引率随引用时间窗口变宽的演变曲线,并用定义的三参数负指数模型对其进行拟合实验,同时绘制出期刊论文出版后当年零被引率、出版后三年零被率和出版后六年零被引率随出版年不同的年度变化曲线。基于绘制的演变曲线,总结出期刊论文零被引率随引用时间窗口变化的普遍规律和各自特色规律。如形成一系列具有“开始下降较快,随后非常缓慢地下降,直至一个非常低且稳定的水平线”特征的凹形或偏凹形曲线。或者形成一系列具有“开始下降非常缓慢,随后下降反而变快,并最终下降到一个低点”等特征的凸形或偏凸形曲线。等等。不过小语种或非本国语言期刊论文零被引率随引用时间窗口变大,形成一系列形状各异的变化曲线。此外,我们也总结出期刊论文零被引率的年度变化规律。如不同学科期刊论文出版后当年零被引率的年度变化波动非常大,而期刊论文出版后三年零被率和出版后六年零被引率的年度变化趋于稳定,并且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其中,国际低影响力期刊和国内大部分期刊论文零被引率的年度变化呈现出明显下降的趋势,这表明随时间流逝,此类期刊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有趣的是,高影响因子期刊与小语种或非本国语言期刊一样,论文零被引率的年度变化波动都较大,不过小语种或非本国语言期刊论文零被引率较高,且随时间流逝的下降趋势非常不明显。(2)论文零被引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论文零被引率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问卷数据和面板数据,首先对论文零被引相关因素的主观认识进行一个简单的计量分析,然后分别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和面板数据模型对论文零被引率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相关程度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①大部分受调查者认为:论文发表时间短、论文质量不太高、论文主题偏冷门或不够新颖、所发期刊的影响力(或质量)较低是出现零被引的主要原因。“研究热点”选题是成果基本上都能得到引用的主要原因。“研究方向与原来差异较大”是不通过自引来实现“引用零突破”的最主要原因。Notes、Comments和Letter等类型论文不易获得他人引用,而综述类论文最容易获得他人引用。4000-8000字的长论文较容易获得他人引用,而1000-2000字的较短论文和15000字以上的较长论文不容易获得他人引用。②“论文内容主题”和“期刊学术地位”是“论文零被引”的两类主要影响因素,其对“论文零被引”的影响远高于“论文个体特征”和“宣传与推荐”两类因素。其中“论文内容主题”和“期刊学术地位”的五个因素:“文章质量高”、“内容具有跨学科性”、“选题新颖”、“期刊业内口碑好”、“期刊影响因子高”对“论文零被引”的影响普遍较高。③期刊影响因子、期刊年龄、篇均作者数、篇均页数、篇均参考文献量和期刊期数与期刊论文出版后当年和三年零被引率之间存在反向相关关系。期刊年龄、篇均页数与期刊论文出版后六年零被引率之间仍然存在反向相关关系。然而,期刊跨学科数量与期刊论文出版后三年和六年零被引率之间存在正向相关关系。篇均作者数、篇均参考文献量和期刊期数对期刊论文出版后六年零被引率不再产生影响。期刊影响因子与期刊论文出版后六年零被引率之间的相关关系开始由负转正,即期刊影响因子变高,期刊论文出版后的六年零被引率不是下降,而是上升。期刊论文数量对期刊论文出版后当年、三年和六年零被引率的影响极小,可以忽略不计。
赵丙军[9](2013)在《国外力量训练研究知识网络的结构及演化特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力量是人体维持正常工作生活状态、提升生命质量和从事体育锻炼的最基本素质,更是竞技运动员获取优异运动成绩的根本保障。力量训练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保持、提高各类人群的力量能力或延缓其衰退的速度,以满足人们提高工作绩效、生活质量和运动成绩的社会需求,而这一目的的实现则有赖于科学研究人员对力量训练科学规律的持续探索和实践。国外力量训练研究历经了百年发展历程,生产了众多的研究成果,对人们深刻地认识力量训练的本质规律,探索科学的力量训练方法手段,提高运动成绩和生命质量,均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然而,在盛赞力量训练研究的同仁们为人类知识宝库的丰富和完善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却忽略了对力量训练科学研究自身发展特征和规律的挖掘与总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对国外力量训练科学研究规律与特点的认识和把握,不仅有利于人们了解国外力量训练科学研究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发展的历史脉络,洞悉相关知识的增长演化规律,透视国外力量训练研究热点前沿的形成与演进轨迹和未来发展趋势,而且可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充实我国力量训练理论方法体系,为我国力量训练研究领域的知识生产和创新提供新思路,并可为相关科研管理部门制定科研规划提供参考借鉴。因此,以知识网络理论、科学动力学理论、科研合作理论等为理论基础,运用科学计量学、社会网络分析等学科的先进技术和方法,借助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功能,对国外力量训练研究的海量科技文献(论文)进行全景式扫描,进而构建多层次、多维度的国外力量训练研究知识网络,探索其结构形成与演化的特征及动力因素,识别对领域发展贡献突出的个体和群体要素,无疑具有较高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国外力量训练研究历经百年目前正处快速发展期,研究成果的国家/地区分布、作者分布、学科分布、机构分布等均具集中与离散并存的非均衡特征。(2)国外力量训练研究知识网络由知识主体网络、知识载体网络和知识本体网络所构成,其实质分别是科研合作网络、知识传播网络和知识内容网络;不同类型(层次)知识网络构成要素自身规模的扩张均遵循指数增长规律。(3)不同类型(层次)的知识网络,无论从静态还是动态视角考察,多为具有小世界性质,且正处向无标度网络演化过程之中的SED网络。网络中长程链接的建立、网络规模的加速增长和节点间建立链接时随机选择与优先选择取向的共存,是其形成与演化过程中共同遵循的过程机制,但驱动网络演化的动力异同并存。(4)不同层次知识主体网络和知识载体网络基本遵循“孤岛型——双核型——单核心复杂网络——多中心复杂网络”的路径演化,而知识本体网络则沿“单核心复杂网络——双核心复杂网络——多中心复杂网络”的路径演进。(5)国外力量训练研究的内容主要围绕机体对抗阻力量训练的反应与适应这一主轴展开,并分化出众多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的研究主题。主题间呈现为重点相对突出,涉及范围广泛的特点,且仍处不断分化与融合过程之中。不同视角、不同时段国外力量训练研究的重点和热点前沿论题既有一定的重叠性和连续性,同时也具有发展性和递进性,整体上因循水平演化、垂直演化和协同演化3种演化模式演进。
马凤[10](2012)在《国内外科学计量学的比较研究》文中指出科学计量学是运用数学等定量方法对科学的整体及各个方面进行定量化研究,以解释科学发展规律的一门新兴学科。科学计量学从产生之时至今发展速度较快,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在其他许多学科中的应用也日益增强。我国的科学计量学研究比较活跃,在国际科学计量学中的地位和影响力逐渐提高,但我国科学计量学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为了全面了解国内外科学计量学的研究现状、准确认识中国科学计量学的研究现状和在世界科学计量学中的位置及影响、发现中国科学计量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外经验、以促进我国科学计量学的健康发展,本文综合多个不同的方面、采用多种新的方法全面深入分析国内外科学计量学的研究状况。在以分析比较国内外的学科现状为目标的同时,本论文注重数据的完整正确、方法的创新适用和结论的准确可靠。本文以科学计量学整个学科为研究对象,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研究国内外科学计量学学科的现状:学科文献、研究主体、主题内容、研究主体的两种最常见的科学活动:引用和合作。学科文献和主题内容的研究是以文本研究为主线,主要解决的问题有:科学计量学的研究成果如何分布?科学计量学主要研究什么?国内外科学计量学研究的主题内容有何差异?国内外科学计量学研究主题内容的变化发展过程是怎样的?等。研究主体的分布和研究主体的常见科研活动的研究是以研究主体为主线,主要解决的问题有:哪些国家、哪些机构、哪些人员在从事科学计量学的研究?科学计量学研究的主要力量集中在哪些国家、哪些机构、哪些科研人员?中国处在什么样的位置?国内外科学计量学研究主题的科学活动、研究主体间的学术关系(引用和合作)是怎样的?国内外在各个方面有什么不同?中国科学计量学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和不足?如何解决?等。本文共分共分7章,全面展示了国内外科学计量学的研究现状,比较国内外的异同,并得出相应的结论。第一章论述科学计量学的基本问题。首先从科学计量学的概念、产生、发展、历史阐述科学计量学的由来和背景。然后从科学计量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阐述科学计量学的根本性质;最后阐述科学计量学与相关学科的联系和区别。第二章论述本文的数据采集和处理方法与过程。对于外文的数据采集,首先以《Scientometrics》为基准期刊,构建学科主题专业词汇表。然后利用建立好的学科主题专业词汇表,从其他76种图书情报类WOS期刊中1978年-2011年间的202314篇文献中,采用隐语义相似度分析方法查找科学计量学相关文献。对于中文数据采集,首先以“科学计量”为主题词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检索到-批相关文献,再根据这些相关文献提取主题词,筛选出一些可以适于检索的词汇之后,从CSSCI中采集相关文献。经过以上的过程,共采集到外文科学计量学文献4040篇,中文科学计量学文献3470篇。本文通过新的方法采集到的文献不仅数据量比前人的研究中数据量更大,而且来源更为广泛,内容更为相关。第三章论述国内外科学计量学研究主体的分布。对外文文献主要从国家、机构、期刊和作者分布4个角度进行统计分析;对中文文献分别从机构、期刊和作者分布3个角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科学计量学在各层面研究主体中的分布呈现出明显的集中和离散性。总体上,随着产出量的增加,主体数呈现递减的趋势。与国际科学计量学机构生产力相比,国内科学计量学研究的产出分布更为集中,低产的主体数相对较少,而高产的主体也相对较少:国内科学计量学研究起步较晚,却发展迅速,但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一些问题。第四章论述国内外科学计量学研究主题的分布与变化情况。采用词频分析、共现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分析国内外科学计量学研究主题的分布和变化,并比较国内外科学计量学研究主题的异同。结果表明,国内科学计量学研究与国际科学计量学研究主题内容具有一些相似之处,也有一些不同之处。相同之处主要体现在国内外对于科学计量学的一些重要核心内容研究都较多,如以科学产出(科学生产力)、科学期刊、学术影响、科学计量学、文献计量学、引用(引文)、科学合作、指标和评价等为主题的研究在国内外都是核心主题内容。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国际科学计量学的研究始终围绕着科学,且研究主题更为广泛,而国内科学计量学的研究对象较为狭窄,研究主题也较少。第五章论述了国内外科学计量学研究主体的引用与被引情况。采用基于PageRank算法的引文分析方法从国家层面、机构层面和作者层面进行分析,得出科学计量学领域的重要国家、重要研究机构和重要作者,并从国家层面、机构层面、作者层面比较PageRank值与引用频次、被引频次、发文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对象不同、研究主体不同的情况下,同一指标的衡量作用是不同的。在国际科学计量学领域,整体上所有国家/地区的PageRank值、总被引次数和总引用次数的变化趋势相似,但就个体而言,则波动较大。在机构层面,机构的文献产出量与总被引次数的变化趋势比较相关。在作者层面,所有作者的PageRank值与作者频次、通讯作者频次和作者总权重的变化趋势也不一致,PageRank值与作者频次、通讯作者频次和作者总权重无明显的正/负相关关系,但作者频次、通讯作者频次和作者总权重之间相关度则较高。在国内科学计量学领域,机构的PageRank值与机构文献产出总量、总被引次数、引用总数的变化趋势整体上较为一致。中国科学计量学机构的引用总数与总被引次数的变化趋势则较为一致。第六章论述了国内外科学计量学研究主体的合作情况。首先从国家、机构和作者三个层面研究国际科学计量学的合作情况,然后从机构和作者层面研究中国科学计量学的合作情况。结果表明,中国科学计量学机构合作较少,而且合作模式简单、单一,彼此之间合作强度并不高,中国科学计量学研究机构的合作率和合作度都明显低于国际科学计量学的合作率和合作度。中国的科学计量学学者参与国际合作比较活跃,但中国科学计量学作者的合作率和合作度也都低于国际科学计量学作者的合作率和合作度。第七章对本文进行了总结和展望。论述本文研究的方法、创新点、结论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本文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作者学术关系的知识交流模式与规律研究”(批准号:70973093)课题的组成部分和研究成果之一
二、本学科领域内部分期刊1999年在JCR中的影响因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本学科领域内部分期刊1999年在JCR中的影响因子(论文提纲范文)
(1)期刊影响因子的学科差异性及其成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被引指标的相关研究 |
1.3.2 影响因子的学科差异 |
1.3.3 影响因子学科标准化 |
1.3.4 影响因子的影响因素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2 案例选取与数据来源 |
2.1 学科的选取与对应 |
2.1.1 学科的选取 |
2.1.2 不同分类体系下学科的对应 |
2.2 数据来源与获取 |
2.2.1 数据来源 |
2.2.2 数据获取 |
2.3 数据的处理 |
3 影响因子的学科差异性测量 |
3.1 从整体水平维度看影响因子的学科差异性 |
3.2 从不均衡性维度看影响因子的学科差异性 |
3.3 近十年影响因子的学科差异性的演变 |
3.4 本章小结 |
4 影响因子的学科差异性成因 |
4.1 影响因子学科差异性成因的确定 |
4.2 学科差异性成因一:文献增长率方面 |
4.3 学科差异性成因二:引文数量方面 |
4.4 学科差异性成因三:有效引用占比方面 |
4.4.1 不同学科有效引用的占比 |
4.4.2 有效引用的结构 |
4.4.3 JCR收录期刊占比与有效引用占比的关系 |
4.5 不同方面成因对影响因子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2 影响因子用于科技评价时应注意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3)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核心概念 |
三、文献述评 |
四、理论基础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生成 |
第一节 制度化精英主义及其内涵 |
一、何谓制度化精英主义 |
二、制度化精英主义的文化生态 |
第二节 制度化精英主义的历史溯源 |
一、前制度化精英主义时期 |
二、制度化精英主义的萌发与成长 |
三、制度化精英主义的成熟与定型 |
四、制度化精英主义的形变与转型 |
五、制度化精英主义的新发展 |
第三节 学术精英制度化与制度化学术精英 |
一、人才计划:制度化学术精英的“温床” |
二、多元互动:制度化学术精英的生成 |
三、被接受的制度化:学术精英与学术共同体 |
第二章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概况与特征 |
第一节 “两院”院士流动概况 |
一、流动规模 |
二、流动方向 |
第二节 “长江”“杰青”流动概况 |
一、流动规模 |
二、流动方向 |
第三节 “四青”人才流动概况 |
一、流动规模 |
二、流动方向 |
第四节 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整体概况与主要特征 |
一、整体概况 |
二、主要特征 |
第三章 政策驱动与学术精英流动 |
第一节 经济增长与人才竞争 |
一、为经济增长而竞争 |
二、创新驱动与经济发展 |
三、政策激励与人才竞争 |
第二节 地方政府人才政策的要义 |
一、部分省级政府人才政策的要义 |
二、部分非省会中心城市人才政策的要义 |
三、地方政府人才政策的主要特征与革新空间 |
第三节 人才政策与学术精英流动 |
一、学术精英是人才政策的重要对象 |
二、人才政策势差客观存在 |
三、人才政策效力有弱化风险 |
第四章 锦标赛制与学术精英流动 |
第一节 学术锦标赛与大学排名 |
一、大学为何参与学术锦标赛? |
二、大学如何提升大学排名? |
第二节 大学声誉竞争与学术精英流动 |
一、大学学术精英的市场需求度 |
二、大学竞争学术精英的策略 |
三、大学引才策略对学术精英流动的影响 |
第三节 学术精英竞赛型流动及其效益 |
一、学术精英学术流动的效益 |
二、学术精英行政调动的效益 |
三、竞赛型流动与学术精英发展 |
第五章 学术精英流动与大学发展 |
第一节 学术精英流动对流入大学的影响 |
一、“985”大学学术精英引进及其影响 |
二、“211”大学学术精英引进及其影响 |
三、普通大学学术精英引进及其影响 |
四、小结 |
第二节 学术精英流动对流出大学的影响 |
一、“985”大学学术精英流出及其影响 |
二、“211”大学学术精英流出及其影响 |
三、普通大学学术精英流出及其影响 |
四、小结 |
第三节 学术精英流动与大学发展的理论分析 |
一、学术精英流动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 |
二、学术精英吸收能力及其异质性 |
三、学术精英竞争性优势的可转移性 |
第六章 关于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反思 |
第一节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阶段性 |
一、深化改革促进的高等教育自主化 |
二、快速发展推动的高等教育大众化与一流化 |
三、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阶段性及其形成 |
第二节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特殊性 |
一、人才计划支配的学术精英流动 |
二、事业单位制异化的学术精英流动 |
第三节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一般性 |
一、世界一流大学运动与中外大学学术精英流动 |
二、加快推进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国际化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发表情况 |
后记 |
(4)基于动态引证数据的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研究目的与思路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思路与内容框架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之处 |
2 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概述 |
2.1 学术论文 |
2.1.1 学术论文定义 |
2.1.2 学术论文类别 |
2.1.3 学术论文特征 |
2.1.4 学术论文作用 |
2.2 学术论文影响力 |
2.2.1 学术论文影响力定义 |
2.2.2 学术论文影响力要素 |
2.2.3 学术论文影响力类型 |
2.3 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方法 |
2.3.1 同行评议 |
2.3.2 量化评价 |
2.3.3 综合评价 |
2.4 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体系 |
2.4.1 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
2.4.2 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体系研究 |
2.4.3 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体系的不足 |
2.5 本章小结 |
3 基于动态引证数据的学术论文影响力分析与评价框架 |
3.1 引证与引文分析法 |
3.1.1 引证相关概念 |
3.1.2 引文分析法 |
3.2 引证与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的关系 |
3.2.1 引证广度与学术论文影响力的关系 |
3.2.2 引证深度与学术论文影响力的关系 |
3.2.3 引证时间与学术论文影响力的关系 |
3.3 基于动态引证数据的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框架 |
3.3.1 学术论文与其动态引证文献(数据) |
3.3.2 基于动态引证数据的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框架构建 |
3.3.3 学术论文引证峰值理论及数据来源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被引频次的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分析 |
4.1 被引频次与学术论文影响力广度分析 |
4.1.1 被引频次分布与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 |
4.1.2 基于被引频次的学术论文影响力广度评价 |
4.2 被引频次峰值与学术论文影响力关系 |
4.2.1 被引频次峰值 |
4.2.2 被引频次峰值出现时间与学术论文影响力的关系 |
4.2.3 被引频次峰值量与学术论文影响力关系 |
4.3 基于引证时间因子的学术论文影响力动态评价 |
4.3.1 引证时间因子概念 |
4.3.2 引证时间因子与学术论文影响力关系 |
4.3.3 基于引证时间因子的学术论文影响力动态评价结果评估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引证文献类型的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分析 |
5.1 引证文献类型及确定 |
5.1.1 引证文献类型界定 |
5.1.2 引证文献类型确定 |
5.2 引证文献类型数量与学术论文影响力广度分析 |
5.2.1 引证文献类型数量分布与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 |
5.2.2 引证文献类型数量与被引频次的相关性分析 |
5.2.3 基于引证文献类型数量的学术论文影响力广度评价 |
5.3 引证文献类型强度与学术论文影响力深度分析 |
5.3.1 引证文献类型强度分布与学术论文影响力 |
5.3.2 引证文献类型强度与被引频次的相关性分析 |
5.3.3 基于引证文献类型强度的学术论文影响力深度评价 |
5.4 基于引证文献类型的学术论文影响力动态评价 |
5.4.1 引证文献类型引证时间 |
5.4.2 基于引证文献类型的学术论文影响力动态评价体系 |
5.4.3 基于引证文献类型的学术论文影响力动态评价与结果评估 |
5.5 本章小结 |
6 基于引证作者的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分析 |
6.1 引证作者数量与学术论文影响力广度分析 |
6.1.1 引证作者数量分布与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 |
6.1.2 引证作者数量与被引频次的相关性分析 |
6.1.3 基于引证作者数量的学术论文影响力广度评价 |
6.2 引证作者强度与学术论文影响力深度分析 |
6.2.1 引证作者强度布与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 |
6.2.2 引证作者强度与被引频次的相关性分析 |
6.2.3 基于引证作者强度的学术论文影响力深度评价 |
6.3 基于引证作者的学术论文影响力动态评价 |
6.3.1 引证作者引证时间 |
6.3.2 基于引证作者的学术论文影响力动态评价体系 |
6.3.3 基于引证作者的学术论文影响力动态评价与结果评估 |
6.4 本章小结 |
7 基于引证学科的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分析 |
7.1 引证学科界定与确定 |
7.2 引证学科数量与学术论文影响力广度分析 |
7.2.1 引证学科数量分布与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 |
7.2.2 引证学科数量与被引频次的相关性分析 |
7.2.3 基于引证学科数量的学术论文影响力广度评价 |
7.3 引证学科强度与学术论文影响力深度分析 |
7.3.1 引证学科强度分布与学术论文影响力 |
7.3.2 引证学科强度与被引频次的相关性分析 |
7.3.3 基于引证学科强度的学术论文影响力深度评价 |
7.4 基于引证学科的学术论文影响力动态评价 |
7.4.1 引证学科引证时间 |
7.4.2 基于引证学科的学术论文影响力动态评价体系 |
7.4.3 基于引证学科的学术论文影响力动态评价与结果评估 |
7.5 本章小结 |
8 基于动态引证数据的学术论文综合影响力评价 |
8.1 基于动态引证数据的学术论文综合影响力评价模型构建 |
8.1.1 构建原则 |
8.1.2 构建目标 |
8.1.3 模型要素 |
8.1.4 确定指标权重 |
8.1.5 评价体系 |
8.2 学术论文综合影响力评价与分析 |
8.3 评价结果评估 |
8.4 本章小结 |
9 研究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图表索引 |
攻博期间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5)基于知识图谱的国际教育技术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
一、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一) 问题提出 |
(二) 研究意义 |
(三) 相关概念界说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其评述 |
(一) 国际运用引文分析建构学科知识图谱的研究现状 |
(二) 国内运用引文分析建构学科知识图谱的研究现状 |
(三) 国内外运用引文分析建构学科知识图谱研究现状的评述 |
三、研究目的、内容与方法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内容 |
(三) 研究方法 |
四、研究思路与框架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框架 |
五、本研究的创新点 |
(一) 研究技术的创新 |
(二) 研究方法的创新 |
(三) 研究内容的创新 第二章 知识图谱方法及本研究数据来源 |
一、知识图谱的概念、类型及其发展历程透视 |
二、知识图谱绘制方法与常用构建软件 |
三、研究数据来源 第三章 教育技术“学科给养”发展研究结果与分析 |
一、教育技术国家(地区)分布与演进发展分析 |
二、教育技术学术研究机构分布与演进发展分析 |
三、教育技术高产学者及其学术群体派系分析 |
四、教育技术基金项目资助分布与演进发展分析 |
五、本章小结 第四章 教育技术“学科结构”发展研究结果与分析 |
一、教育技术学科结构分析 |
二、教育技术主要学科分支分析 |
三、教育技术研究主题与前沿热点发展演化分析 |
四、本章小结 第五章 教育技术“学科渗透”发展研究结果与分析 |
一、教育技术学科共现分析 |
二、教育技术期刊共被引分析 |
三、教育技术文献共被引分析 |
四、教育技术学者共被引分析 |
五、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启示 |
一、本研究结论及主要贡献 |
二、对我国教育技术研究及其学科建设的启示与建议 |
三、本研究的局限 |
四、未来的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及奖励 |
(一) 发表的学术论文 |
(二) 主持的课题 |
(三) 获得荣誉与奖励 |
(四) 参加的学术会议 致谢与后记 |
(6)基于特征空间的科学计量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结构计量 |
1.2.2 动态计量 |
1.2.3 评价计量 |
1.2.4 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4.1 引文分析方法 |
1.4.2 多元统计方法 |
1.4.3 模式识别技术 |
1.5 论文的技术路线 |
第2章 特征空间下的科学计量方法 |
2.1 传统科学计量学方法的困境 |
2.2 基于特征空间的描述方法 |
2.3 科学计量学典型问题分析 |
2.3.1 以科学文献作为研究对象 |
2.3.2 以科技期刊作为研究对象 |
2.3.3 以学科作为研究对象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特征空间的科学文献综合影响力评价 |
3.1 构建描述文献被引情况的特征空间 |
3.1.1 被引宽度 |
3.1.2 被引深度 |
3.1.3 被引重要度 |
3.2 引文特征权重分析 |
3.3 文献综合影响力评价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特征空间的科学文献引文影响力预测 |
4.1 构造描述科学文献影响力的特征空间 |
4.2 数据准备和特征采集 |
4.3 文献特征的统计分析 |
4.3.1 文献特征的描述性统计 |
4.3.2 文献引文影响力与特征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4.4 文献引文影响力的多元回归分析 |
4.4.1 引文影响力回归模型的构建及预测精度验证 |
4.4.2 描述文献引文影响力的典型特征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特征空间的科技期刊自引行为分类 |
5.1 构建描述期刊自引行为的特征空间 |
5.2 样本数据集构建 |
5.3 识别强制自引行为的期刊特征选择 |
5.4 期刊分类模型的建立及验证 |
5.5 识别强制自引行为的最优特征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特征空间的学科发展及学科间的相互影响 |
6.1 构造描述学科发展的特征空间 |
6.1.1 学科间的信息传播关系分析 |
6.1.2 描述学科发展的特征 |
6.2 特征空间下的学科发展分析 |
6.2.1 数学学科发展的特征演化分析 |
6.2.2 纳米学科发展的特征演化分析 |
6.2.3 数学学科和纳米学科在学科发展方面的差别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体育科学学科结构与理论演进的科学计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体育科学的迅猛发展 |
1.1.2 科技期刊成为科学传播的主要媒介 |
1.1.3 引文分析理论的日臻完善 |
1.2 研究意义 |
1.2.1 方法论意义 |
1.2.2 理论意义 |
1.2.3 实践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体育科学结构与体系研究 |
2.1.1 体育科学与体育学科的概念 |
2.1.2 体育科学的结构与体系 |
2.2 体育科学与其他学科关系研究 |
2.2.1 体育科学知识来源 |
2.2.2 体育科学与其他科学部类关系 |
2.2.3 具体体育学科与相关学科互动 |
2.3 引文分析及其可视化研究 |
2.3.1 引文分析的形成与发展 |
2.3.2 引文分析理论与应用研究 |
2.3.3 引文分析可视化研究 |
2.4 科学前沿识别方法研究 |
2.4.1 共引聚类方法 |
2.4.2 共词聚类方法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 |
3.2.2 比较分析与逻辑归纳相结合 |
3.2.3 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 |
3.3 数据来源与处理 |
3.3.1 期刊遴选 |
3.3.2 数据内容 |
3.3.3 主要软件 |
3.4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3.4.1 研究思路 |
3.4.2 研究内容 |
3.5 研究创新 |
4 分析与讨论 |
4.1 基本理论 |
4.1.1 科学计量学理论 |
4.1.2 库恩科学革命理论 |
4.2 体育科学与相关学科互动 |
4.2.1 体育科学知识受馈 |
4.2.2 体育科学知识回馈 |
4.2.3 体育科学知识自馈 |
4.3 体育科学学科结构 |
4.3.1 期刊遴选与数据来源 |
4.3.2 体育科学的学科结构 |
4.4 体育管理学学科结构与理论演进 |
4.4.1 体育管理学社会建制的形成与发展 |
4.4.2 期刊遴选与数据来源 |
4.4.3 体育管理学主要研究力量 |
4.4.4 体育管理学高频关键词与共现网络 |
4.4.5 体育管理学知识结构与理论演进 |
4.4.6 体育管理学知识结构与理论演进特征 |
4.5 运动医学学科结构与理论演进 |
4.5.1 期刊遴选与数据来源 |
4.5.2 运动医学主要研究力量 |
4.5.3 运动医学高频关键词与共现网络 |
4.5.4 运动医学知识结构与理论演进 |
4.5.5 运动医学知识结构与理论演进特征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5.3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论文零被引率的演变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零被引研究进展 |
1.2.1 零被引概念 |
1.2.2 国外零被引研究进展 |
1.2.3 国内零被引研究进展 |
1.3 国内外零被引研究的历史发展脉络、主要作者、期刊和高频主题 |
1.3.1 零被引研究的历史发展脉络 |
1.3.2 国内外零被引研究的主要科研人员及其合作情况 |
1.3.3 国际零被引研究参考引用的主要期刊及其之间的关系 |
1.3.4 国内外零被引研究的高频主题 |
1.4 国内外零被引研究综述 |
1.4.1 零被引率大小的研究 |
1.4.2 零被引率的演变规律及模型研究 |
1.4.3 零被引影响因素研究 |
1.4.4 零被引应用研究 |
1.5 其它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 |
1.5.1 低被引研究 |
1.5.2 “睡美人”现象研究 |
1.6 研究内容 |
1.6.1 论文零被引率的演变规律研究 |
1.6.2 论文零被引的影响因素研究 |
1.7 研究目标与创新之处 |
1.7.1 研究目标 |
1.7.2 本文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理论基础概述 |
2.1 论文零被引率演变规律及其拟合模型 |
2.2 文献老化规律及其拟合模型 |
2.3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方法 |
2.4 调查问卷数据的处理与检验方法 |
2.4.1 样本数据缺失值的处理 |
2.4.2 样本数据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
2.5 面板数据模型分析方法 |
2.5.1 面板数据的介绍 |
2.5.2 面板数据分析模型的构建 |
2.5.3 面板数据模型的选择及其估计方法 |
第三章 零被引实证研究框架与实施方案 |
3.1 零被引实证研究框架 |
3.2 零被引实证研究的实施方案 |
3.2.1 样本数据的采集与处理 |
3.2.2 实施的方法与流程 |
第四章 期刊论文零被引率的演变规律研究 |
4.1 多学科类期刊论文零被引率的演变规律 |
4.1.1 出版时间窗口固定情况下多学科类期刊论文零被引率的演变规律 |
4.1.2 多学科类期刊论文零被引率演变规律的自引和文献类型差异 |
4.1.3 引用时间窗口固定情况下多学科类期刊论文零被引率的年度变化规律 |
4.2 生物学类期刊论文零被引率的演变规律 |
4.2.1 出版时间窗口固定情况下生物学类期刊论文零被引率的演变规律 |
4.2.2 引用时间窗口固定情况下生物学类期刊论文零被引率的年度变化规律 |
4.3 电子工程类期刊论文零被引率的演变规律 |
4.3.1 出版时间窗口固定情况下电子工程类期刊论文零被引率的演变规律 |
4.3.2 引用时间窗口固定情况下电子工程类期刊论文零被引率的年度变化规律 |
4.4 数学类期刊论文零被引率的演变规律 |
4.4.1 出版时间窗口固定情况下数学类期刊论文零被引率的演变规律 |
4.4.2 引用时间窗口固定情况下数学类期刊论文零被引率的年度变化规律 |
4.5 图书情报学类期刊论文零被引率的演变规律 |
4.5.1 出版时间窗口固定情况下图书情报学类期刊论文零被引率的演变规律 |
4.5.2 引用时间窗口固定情况下图书情报学类期刊论文零被引率的年度变化规律 |
4.6 历史学类期刊论文零被引率的演变规律 |
4.6.1 出版时间窗口固定情况下历史学类期刊论文零被引率的演变规律 |
4.6.2 引用时间窗口固定情况下历史学类期刊论文零被引率的年度变化规律 |
4.7 非英语期刊和非英语国家英语期刊论文零被引率的演变规律 |
4.7.1 出版时间窗口固定情况下非英语期刊和非英语国家英语期刊论文零被引率的演变规律 |
4.7.2 引用时间窗口固定情况下非英语期刊和非英语国家英语期刊论文零被引率的年度变化规律 |
4.8 国际高影响力期刊论文零被引率的演变规律 |
4.9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论文零被引的影响因素研究 |
5.1 论文零被引率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
5.2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论文零被引影响因素分析 |
5.2.1 论文零被引各类影响因素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5.2.2 论文零被引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
5.3 基于面板数据模型的论文零被引率影响因素分析 |
5.3.1 面板数据模型的选择 |
5.3.2 期刊论文出版当年零被引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
5.3.3 期刊论文出版后三年零被引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
5.3.4 期刊论文出版后六年零被引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
5.4 论文篇幅与论文零被引之间的相关性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与建议 |
6.2 研究不足 |
6.3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9)国外力量训练研究知识网络的结构及演化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及依据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文献回顾 |
1.3.1 国内外力量训练相关研究的文献回顾 |
1.3.2 国内外知识图谱相关研究的文献回顾 |
1.3.3 国内外知识网络相关研究的文献回顾 |
1.4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数据收集与清洗 |
1.5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6 研究的理论框架 |
1.7 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可能的创新点 |
1.7.1 研究的重点 |
1.7.2 研究的难点 |
1.7.3 研究的可能创新点 |
2 研究的主要理论依据 |
2.1 科学计量学理论 |
2.1.1 科学计量学的基本原理及主干理论 |
2.1.2 科学计量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
2.1.3 科学计量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
2.2 社会网络理论与方法 |
2.2.1 社会网络理论 |
2.2.2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 |
2.2.3 社会网络的性质 |
2.3 科学动力学理论 |
2.3.1 矛盾驱动论 |
2.3.2 需求牵引论 |
2.3.3 内外动因论 |
2.4 科研合作理论 |
2.4.1 科研合作的性质 |
2.4.2 科研合作的功能 |
2.4.3 科研合作的动机 |
2.4.4 影响科研合作的因素 |
2.5 知识网络图谱的构建流程 |
2.5.1 CiteSpace 软件功能简介 |
2.5.2 Ucinet 软件功能简介 |
2.5.3 知识网络图谱的构建流程 |
本章小结 |
3 国外力量训练研究知识网络的理论构建 |
3.1 国外力量训练研究知识网络的内涵及构成要素 |
3.1.1 国外力量训练研究知识主体网络的内涵及构成要素 |
3.1.2 国外力量训练研究知识载体网络的内涵及构成要素 |
3.1.3 国外力量训练研究知识本体网络的内涵及构成要素 |
3.2 国外力量训练研究知识网络的性质与结构特征 |
3.3 国外力量训练研究知识网络演化的特征 |
3.3.1 国外力量训练研究领域发展的历史脉络 |
3.3.2 国外力量训练研究知识网络演化的特征 |
3.4 国外力量训练研究知识网络演化的过程机制 |
3.5 国外力量训练研究知识网络演化的动力 |
3.5.1 国外力量训练研究知识主体网络演化的动力 |
3.5.2 国外力量训练研究知识载体网络演化的动力 |
3.5.3 国外力量训练研究知识本体网络演化的动力 |
本章小结 |
4 国外力量训练研究发展的历史脉络 |
4.1 国外力量训练研究发展历史的阶段划分 |
4.1.1 国外力量训练研究的时间分布特征 |
4.1.2 国外力量训练研究发展历史的阶段划分 |
4.2 国外力量训练研究发展的空间分布特征 |
4.2.1 国外力量训练研究的国家/地区分布特征 |
4.2.2 国外力量训练研究的机构分布特征 |
4.2.3 国外力量训练研究的来源出版物分布特征 |
4.2.4 国外力量训练研究的作者分布特征 |
4.2.5 国外力量训练研究的学科分布特征 |
4.2.6 国外力量训练研究的基金分布特征 |
4.2.7 国外力量训练研究的语种分布特征 |
本章小结 |
5 国外力量训练研究知识主体网络的结构及演化特征 |
5.1 国外力量训练研究科研合作总体状况分析 |
5.1.1 国外力量训练研究文献的合着率与合着强度分析 |
5.1.2 国外力量训练研究科研生产模式的演变趋势 |
5.1.3 国外力量训练研究科研生产模式与科研效益的关系 |
5.2 国外力量训练研究国家/地区间合作网络的结构及演化特征 |
5.2.1 国家/地区间合作网络的静态结构特征 |
5.2.2 国家/地区间合作网络的动态结构及演化特征 |
5.3 国外力量训练研究机构间合作网络的结构及演化特征 |
5.3.1 研究机构间合作网络的静态结构特征 |
5.3.2 研究机构间合作网络的动态结构及演化特征 |
5.4 国外力量训练研究作者合作网络的结构及演化特征 |
5.4.1 作者间合作网络的静态结构特征 |
5.4.2 作者间合作网络的动态结构及演化特征 |
5.5 国外力量训练研究知识主体网络演化的过程机制 |
5.6 国外力量训练研究知识主体网络的演化动力 |
本章小结 |
6 国外力量训练研究知识载体网络的结构及演化特征 |
6.1 国外力量训练研究期刊共被引网络的结构及演化特征 |
6.1.1 国外力量训练研究被引期刊的分布特征 |
6.1.2 国外力量训练研究期刊共被引网络的静态结构特征 |
6.1.3 国外力量训练研究期刊共被引网络的动态结构及演化特征 |
6.2 国外力量训练研究文献共被引网络的结构及演化特征 |
6.2.1 国外力量训练研究被引文献的分布特征 |
6.2.2 国外力量训练研究文献共被引网络的静态结构特征 |
6.2.3 国外力量训练研究文献共被引网络的动态结构及演化特征 |
6.3 国外力量训练研究作者共被引网络的结构及演化特征 |
6.3.1 国外力量训练研究被引作者的分布特征 |
6.3.2 国外力量训练研究作者共被引网络的静态结构特征 |
6.3.3 国外力量训练研究作者共被引网络的动态结构及演化特征 |
6.4 国外力量训练研究知识载体网络演化的过程机制 |
6.5 国外力量训练研究知识载体网络的演化动力 |
本章小结 |
7 国外力量训练研究知识本体网络的结构及演化特征 |
7.1 国外力量训练研究知识本体的分布特征 |
7.1.1 国外力量训练研究知识本体的静态分布特征 |
7.1.2 国外力量训练研究知识本体的动态分布特征 |
7.2 国外力量训练研究知识本体网络的结构及演化特征 |
7.2.1 国外力量训练研究知识本体网络的静态结构特征 |
7.2.2 国外力量训练研究知识本体网络的动态结构及演化特征 |
7.3 国外力量训练研究的重点内容——词频分析的视角 |
7.3.1 国外力量训练研究重点的静态分析 |
7.3.2 国外力量训练研究重点的演变 |
7.4 国外力量训练研究的热点前沿及其演进轨迹——共词网络的视角 |
7.4.1 国外力量训练研究的热点前沿分析(1912-1970 时段) |
7.4.2 国外力量训练研究的热点前沿分析(1971-1980 时段) |
7.4.3 国外力量训练研究的热点前沿分析(1981-1990 时段) |
7.4.4 国外力量训练研究的热点前沿分析(1991-2000 时段) |
7.4.5 国外力量训练研究的热点前沿分析(2001-2011 时段) |
7.5 国外竞技力量训练研究的热点前沿分析 |
7.5.1 力量训练原则研究 |
7.5.2 力量训练方法手段研究 |
7.5.3 不同运动项目的力量训练研究 |
7.5.4 运动员抗阻力量训练中的物质补充 |
7.5.5 抗阻力量训练与运动损伤预防 |
7.5.6 其他相关研究 |
7.6 国外力量训练研究知识本体网络的演化模式分析 |
7.6.1 国外力量训练研究知识本体网络的水平演化 |
7.6.2 国外力量训练研究知识本体网络的垂直演化 |
7.6.3 国外力量训练研究知识本体网络的协同演化 |
7.7 国外力量训练研究知识本体网络演化的过程机制 |
7.8 国外力量训练研究知识本体网络的演化动力 |
本章小结 |
8 总结与启示 |
8.1 总结 |
8.2 启示 |
9 结论 |
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及未来努力的方向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10)国内外科学计量学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本文的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0 引言 |
0.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0.1.1 选题背景 |
0.1.2 研究意义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
0.2.1 国际科学计量学的研究现状 |
0.2.2 国内科学计量学的研究现状 |
0.2.3 国内外科学计量学研究述评 |
0.3 研究对象和数据来源 |
0.4 研究目标和研究思路 |
0.5 研究方法和研究工具 |
0.6 本文的创新之处 |
1 科学计量学概述 |
1.0 科学计量学的概念 |
1.1 科学计量学的产生与发展 |
1.1.1 科学计量学的产生 |
1.1.2 科学计量学的发展 |
1.2 科学计量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 |
1.2.1 科学计量学的研究对象 |
1.2.2 科学计量学的研究内容 |
1.2.3 科学计量学的研究方法 |
1.3 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
1.4 本章小结 |
2 数据收集与处理 |
2.1 外文数据来源期刊 |
2.2 外文相关文献检索 |
2.2.1 确定专业词汇 |
2.2.2 检索方法与过程 |
2.3 外文文献数据的整体分析 |
2.4 中文文献数据的采集与整体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国内外科学计量学研究主体的比较分析 |
3.1 国家/地区分布 |
3.2 机构分布 |
3.3 期刊分布 |
3.4 作者分布 |
3.4.1 作者频次的洛特卡分布 |
3.4.2 权重作者的洛特卡分布 |
3.5 通讯作者分布 |
3.5.1 所属国家分布 |
3.5.2 所属机构分布 |
3.5.3 作者产出分布 |
3.6 中国在国际科学计量学研究中的表现 |
3.7 中国科学计量学研究主体的分布 |
3.7.1 机构分布 |
3.7.2 期刊分布 |
3.7.3 作者分布 |
3.8 本章小结 |
4 国内外科学计量学研究主题的比较分析 |
4.1 基于共现网络的研究主题分析 |
4.1.1 国际科学计量学研究主题分析 |
4.1.2 中国科学计量学研究主题分析 |
4.2 基于文献聚类的研究主题分析 |
4.2.1 相似度 |
4.2.2 吸引传递算法 |
4.2.3 外文科学计量学文献的聚类分析 |
4.2.4 中文科学计量学文献的聚类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国内外科学计量学引用与被引的比较分析 |
5.1 基于PageRank算法的引文分析方法 |
5.1.1 引用的含义 |
5.1.2 引文与链接的关系 |
5.1.3 基于PageRank算法的被引文献权值 |
5.2 国际科学计量学的引文分析 |
5.2.1 国家的PageRank值分布 |
5.2.2 机构的PageRank值分析 |
5.2.3 作者的PageRank值分析 |
5.3 国际科学计量学的被引分析 |
5.3.1 总体分析 |
5.3.2 高被引文献分析 |
5.3.3 被引文献的类型分析 |
5.3.4 被引文献的国家分析 |
5.3.5 被引文献的期刊分析 |
5.3.6 被引文献的年代分析 |
5.3.7 被引文献的机构分析 |
5.4 中国科学计量学的引文分析 |
5.4.1 机构分析 |
5.4.2 作者分析 |
5.4.3 被引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国内外科学计量学合作状况的比较分析 |
6.1 国际科学计量学研究的合作状况 |
6.1.1 国际科学计量学研究的国家合作状况 |
6.1.2 国际科学计量学研究的机构合作状况 |
6.1.3 国际科学计量学研究的作者合作状况 |
6.2 中国科学计量学研究的合作状况 |
6.2.1 中国科学计量学研究的机构合作状况 |
6.2.2 中国科学计量学研究的作者合作状况 |
6.3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国际科学计量学对我国科学计量学的启示 |
7.2 本文总结 |
7.3 本文研究与前人研究的比较 |
7.4 未来的研究 |
参考文献 |
图表索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及获奖情况 |
致谢 |
四、本学科领域内部分期刊1999年在JCR中的影响因子(论文参考文献)
- [1]期刊影响因子的学科差异性及其成因分析[D]. 郭佳程.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2)
- [2]网络传播研究兴起背景下西方传播学学科交叉的“变”与“不变”(1996-2018) ——基于五种期刊载文的引证分析[D]. 杨楠. 南昌大学, 2021
- [3]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D]. 郭书剑.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
- [4]基于动态引证数据的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研究[D]. 魏绪秋. 武汉大学, 2018(06)
- [5]基于知识图谱的国际教育技术发展研究[D]. 兰国帅. 南京师范大学, 2016(05)
- [6]基于特征空间的科学计量分析研究[D]. 于田.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5(12)
- [7]体育科学学科结构与理论演进的科学计量研究[D]. 李元. 北京体育大学, 2014(05)
- [8]论文零被引率的演变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胡泽文. 南京大学, 2014(05)
- [9]国外力量训练研究知识网络的结构及演化特征[D]. 赵丙军. 上海体育学院, 2013(04)
- [10]国内外科学计量学的比较研究[D]. 马凤. 武汉大学, 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