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型土壤改良剂——土面液膜(论文文献综述)
王瑞[1](2018)在《碳基土壤调理剂改良退化土壤的作用效果》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是在我国土壤可耕面积逐年减少、退化土壤再利用以及对土壤环境质量严格要求的背景下。采用盆栽试验对3种退化土壤:22年的葡萄园土、11年的温室土与矿山复垦区生土的碳基土壤调理剂添加后小麦生物量及土壤理化特性,土壤的呼吸作用和土壤酶活性的分析,明确碳基土壤调理剂改良退化土壤作用效果及机理;采用人工模拟重金属Cd、Pb污染土壤的方法,Cd污染土壤设置三个梯度分别为0、2.5mg?kg-1和10 mg?kg-1,Pb污染土壤设置三个梯度分别为0、500mg?kg-1和800 mg?kg-1,在褐土、棕壤和黑土上进行添加调理剂,测定施用碳基土壤调理剂后小油菜的生物量、小油菜中Cd、Pb含量及生物有效性,通过Tessier分级方法明确碳基土壤调理剂修复重金属Cd、Pb的效果及机理。结果如下:碳基土壤调理剂能改善土壤的pH值,提高土壤养分及电导率(EC);添加调理剂能提高土壤的呼吸作用,使退化土壤的呼吸作用接近于农田土壤;调理剂能改善相关酶活性,提高脲酶、中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及纤维素酶活性,降低多酚氧化酶活性,说明土壤微生物活跃后改善了土壤酶活性,利于腐殖质形成,利于植物归还到土壤中的简单有机物质(枯枝落叶及有害物质)的分解,促进氮磷等养分的释放,提高土壤抗性。土壤中重金属(Cd、Pb)含量增加,会抑制小油菜生长,使小油菜的生物量减少;施加调理剂后会增加小油菜生物量,且随调理剂用量的增加而增加;施用调理剂可有效减少小油菜体对重金属(Cd、Pb)的吸收,降低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进而减轻了重金属对植株的危害,其对重金属的抑制效果表现为重金属Cd好于Pb;通过Tessier连续浸提方法得知,添加调理剂能够一定程度钝化土壤中的Cd、Pb,改变土壤重金属Cd、Pb的形态,使其由活跃的交换态、碳酸盐吸附态向稳定的有机结合态和残渣态转化,其钝化效率重金属Cd好于Pb。综上所述,添加碳基土壤调理剂改良退化土壤的试验表明,碳基土壤调理剂对葡萄园连作土、温室连作土、复垦地生土及重金属污染土壤(Cd、Pb)均具有一定的改良作用。调理剂的施加能够增加土壤的通透性,改善土壤呼吸作用及酶活性,促进土壤的养分循环,降低连作障碍;同时,调理剂还可钝化土壤重金属(Cd、Pb),改变土壤中重金属的形态分布,减少重金属对植株的毒害作用。
王亚晨[2](2017)在《氮肥减施对不结球白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文中提出不结球白菜(Brassica rapa L.ssp.chinnsis)原产于中国,在我国栽培十分普遍,占长江中下游城市蔬菜复种面积的30%~40%。在生产中,化肥过量施用和盲目施用的现象普遍存在,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也导致了耕地板结、土壤酸化和水污染等问题。氮肥减量技术旨在探明农作物氮素养分需求和土壤养分供应之间的平衡,在保证获得作物高产和高质的基础上,提高肥料的利用率,更好地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者之间的平衡。本试验以不结球白菜品种’青蓝’为试验材料,主要进行了以下研究:(1)设置了 0,1,2,4,6,8,10,12kg/667m2共8个氮肥浓度处理,进行了春、夏、秋3个季节不结球白菜氮肥减施试验,研究了氮肥减施对不结球白菜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构建不同季节的氮肥-产量模型,并对相应季节适宜的减氮量进行了预测;(2)在同一块地进行连续氮肥减施实验,探讨单纯地连续氮肥减施对不结球白菜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分析氮肥减施在连续生产上是否具有可行性;(3)在氮肥减施基础上,研究了配施3种不同土壤调理剂对不结球白菜田间生产的作用和效果,为土壤调理剂在不结球白菜氮肥减施生产上的应用提供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春、夏、秋3个季节不结球白菜氮肥减施试验研究表明,不同季节的产量-氮肥施用量均可以用回归模型中的一元二次方程描述,随氮肥施用量增加,产量表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与对照相比(N12,N肥不减施),N6(减氮50%)处理下不结球白菜产量和生长均未受显着影响,硝酸盐含量显着降低、Vc含量增高、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以及有机酸含量无显着变化。根据模拟方程可以预测,春季和秋季推荐氮肥施用量较常规施肥量可分别减少19.1%和30.0%,夏季产量-氮肥回归模型拟合不佳。综合3个播期来看,氮肥施用量与产量之间呈现正相关,与硝酸盐呈现负相关。2在同一块地进行连续氮肥减施实验,研究表明两次连续氮肥减施后,第2茬植株比前茬生长势弱,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Vc和有机酸含量均降低,硝酸盐含量显着增加,产量显着下降。连续减氮施肥会引起不结球白菜产量降低,品质下降,难实现连续高产的目的。3在氮肥减施条件下,施用土壤调理剂可以显着提高不结球白菜产量,提高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有机酸含量和硝酸盐含量,并且有助于增加经济效益,其中以施用40kg/667m2时科土壤调理剂(C40)经济效益最好。
李云光[3](2015)在《液体地膜覆盖对滴灌棉花土壤蒸发、地温及作物的影响效应研究》文中提出塑料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能大幅度提高棉花的产量与质量,在棉花生产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塑料地膜的长年使用及回收措施不力,造成新疆大部分地区土壤中的地膜残留量越来越多,土壤中的残膜给土壤及生活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为了解决干旱区棉田日益严重的“白色污染”问题,从根本上杜绝棉田残膜增长现象,本论文探索液体地膜代替塑料薄膜与滴灌结合的可行性。采用测坑试验与桶栽试验相结合的方法,通过2年时间研究了液体地膜覆盖对滴灌棉花土壤蒸发、地温及作物的影响效应,并与塑料地膜覆盖和无覆盖进行了比较。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液体地膜是一种复合环保型可降解黑褐色粘稠液体,兑水喷施于土壤表面后,可形成一层黑色固化膜。该膜能有效抑制土壤水分蒸发,利于吸收较多的太阳能,从而提高土壤温度。同时,这层固化膜经过自然降解转化为腐植酸类肥料,可以在很短时间内改善土壤结构。桶栽试验表明,液体地膜覆盖土壤蒸发量较裸地平均降低4.2729.14%。液体地膜1900kg/hm2(LFD1)土壤蒸发量较裸地降低4.2716.57%,液体地膜2500kg/hm2(LFD3)和液体地膜2200kg/hm2(LFD2)土壤蒸发量较裸地分别降低15.4429.14%和13.8519.43%。测坑试验表明,液体地膜处理中,5cm地温较裸地升高1.52.1℃,增温3.656.41%。10cm地温较裸地升高0.62.2℃,增温2.627.78%。(2)适量的液体地膜覆盖有利于棉花叶片把捕获的光能充分地用于光合作用,减弱非辐射能量的耗散,尤其是在棉花的生育后期。桶栽试验表明,在蕾期,LFD1、LFD2和LFD3的净光合速率较裸地对照分别提高了11.12%、29.76%和40.20%。LFD3的净光合速率较LFD1和LFD2分别提高了26.17%和8.05%。适量的液体地膜覆盖可显着提高光合作用效率,使棉花干物质积累增加,进而增加棉花产量。因此,可以认为液体地膜覆盖滴灌棉花生育期间较高的光合作用效率是棉花高产的重要生理原因之一。(3)土壤的物理性质、棉花生长发育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内在联系。良好的土壤物理性状促进棉花生长发育。液体地膜用量大小影响棉花的生育期进程,即随着液体地膜用量的加大,棉花的前期生育期随之提前。液体地膜处理可增加棉花前期叶面积,并且适度抑制中、后期叶面积的增长速度,从而为棉花早熟与丰产打下良好的基础。桶栽试验表明,液体地膜覆盖产量为49805317kg/hm2,比裸地增产7.114.39%。液体地膜覆盖相对塑料地膜减产28365kg/hm2,减产率0.117.4%,但LFD3产量已接近塑料地膜。因此,在滴灌棉花生产中采用液体地膜覆盖是一项可行技术。随中国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节水的迫切需要,从农业持续高效发展的角度出发,更具有广泛的发展潜力。根据本试验结果,新疆棉区液体地膜适宜用量为2500kg/hm2。
叶鑫,解占军,王秀娟,隋世江,牛世伟[4](2012)在《土壤调理剂在土壤改良中的应用概况》文中研究指明农业生产上由于化肥和农药的大量使用,造成了土壤板结,盐渍化程度加剧[1],对农业生态环境构成严重威胁。尤其是设施栽培特殊环境条件和人为管理利用上的盲目性以及不合理的施肥制度,致使土壤理化性状恶化更加严重,土壤生产能力呈衰退之势。因此人们开始使用土壤调理剂来改善土壤状况,提高土壤肥力。
解占军[5](2011)在《土壤调理剂对百合养分吸收和切花质量的影响》文中指出随着国际花卉市场的发展,百合鲜切花正在成为新兴的花卉品种,受到越来越多的人们青睐。百合具有花大色艳,花姿奇特,优美等特点,在我国其销售价格明显高于其它常见切花品种,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近年来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但是,随着规模化温室栽培的发展,各种问题也相继出现。例如,在辽宁省凌源市百合生产过程中,由于日光温室不易轮作倒茬,多年连作,土壤的理化性状发生变化,其土壤pH值为6.8-8.2,而适宜百合生长的土壤pH值应为5.5-6.5。土壤pH的变化必将影响百合对营养元素的吸收和健康生长。出现了诸如缺铁失绿,缺钙发生叶烧病等现象。土壤性质的变化造成百合切花产量和品质下降,给花农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本文通过施用土壤调理剂,采用温室栽培的方法,探讨了土壤调理剂对百合生长发育、干物质积累、氮磷钾养分吸收和土壤性质的影响,为改善设施百合土壤环境、提高百合品质和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导。试验结果表明,单施调理剂处理和常规施肥配施调理剂100kg/亩处理(NPK+SA100)显着提高了切花期西伯利亚百合的株高、花蕾长度、旗叶宽度、叶片数以及百合二茬球的周径,说明施用调理剂可提高百合切花的质量。土壤调理剂有利于百合生长中干物质积累,且积累量的增加表现在生长的中后期。土壤调理剂还能显着增加百合花朵的氮、磷、钾吸收数量,有利于花朵质量的提高。百合对氮素需求从生长初期就开始,对磷素需求不大,在蕾膨大期对钾素的需求最大。百合对氮、磷、钾吸收量比例在展叶期维持在1:1:2.7左右,现蕾期维持在1:0.5:2.3左右,蕾膨大期维持在1:0.34:2.27左右,切花期维持在1:0.36:2左右。百合对氮营养的需求较多,对钾的需求量更大。在百合施肥中,要注意整个生育期氮肥和钾肥的供应,特别是蕾膨大期钾肥的供给。对磷素的需求集中于前期,后期需求减少,在施肥时应注重基肥中磷肥的补充,以减少地下根球中磷养分过分消耗。土壤调理剂增加了百合叶片叶绿素含量,有利于百合对光的吸收,有利于百合生长发育。施用十壤调理剂使十壤pH值呈微酸反应,有利于百合的生长发育,可能是其促进百合生长发育和改善百合花质量的主要原因。
李丹[6](2011)在《生物质液态地膜的研制及其应用效果》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土壤侵蚀和养分流失十分严重,地表覆盖被认为是最有效的防治方法。目前使用的覆盖材料主要有塑料薄膜、作物秸秆及种植地被植物等,但存在残留污染、原料收集困难、植物间相互竞争等限制因素,可降解液态地膜因其污染风险小、使用方便等优点已引起广泛的关注。本研究以富含杂多糖的生物质材料为主要原料,研制液态地膜,观察其保水能力和降解特性,研究液态地膜在防止土壤侵蚀、减少养分流失、抑制杂草萌发和生长等方面的作用,取得以下主要结果:1.扫描电镜观测结果表明,三种液态地膜在结构上存在明显差异。海带悬浮液单独成膜后出现颗粒叠堆现象,海带悬浮液和聚乙烯醇溶液混合成膜后,均呈现出不规则的层状叠加结构;三种膜表面都有粒隙和空隙,添加聚乙烯醇溶液后,膜表面粒隙和空隙的数量有所减少。吸水试验结果显示,海带悬浮液单独成膜(Filmc)吸水率为33.73%,海带悬浮液和聚乙烯醇溶液以质量比9:1制备的液态地膜(Film 1)的吸水率为57.6%,海带悬浮液和聚乙烯醇溶液以质量比3:1制备的液态地膜(Film 2)的吸水率为52.8%;由海带悬浮液和聚乙烯醇溶液混合而成的液态地膜(Film 1和Film 2)的吸水率显着(P<0.05)大于海带悬浮液单独而成的液态地膜(Filmc)的吸水率,说明由混合液配制而成的液态地膜具有较好的持水性能,在一定程度上可视为吸水剂。降解试验结果显示,Filmc、Film 1、Film 2的失重率分别为100%、73.4%和58.7%;由海带悬浮液和聚乙烯醇溶液混合而成的液态地膜(Film 1和Film 2)的失重率显着(P<0.01)低于海带悬浮液单独而成的液态地膜(Filmc)的失重率;因此,本研究由海带悬浮液和聚乙烯醇溶液混合制备的液态地膜不仅结构稳定,而且在田间水分条件下表现出较好的降解性能。比较Film 1和Film 2, Film 2的失重率显着(P<0.01)低于Film 1,表明Film 2降解相对较困难,可能会对农业环境造成不利影响。2.室内模拟试验结果表明,在整个试验过程中,Film 1和Film 2覆盖土壤表面后,与对照比较,累积蒸发量显着(P<0.01)降低,说明Film 1和Film 2都能显着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比较Film 1和Film 2,处理前15天,Film 2覆盖土表能更加显着(P<0.05)地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说明Film 2减少水分蒸发效果更好。土壤水分累积蒸发量随时间的变化可以用一级动力学方程来描述,回归系数达0.995-0.999**(P<0.01);可用回归方程估算最大蒸发量、半衰期等动力学参数,估算结果表明,土表覆盖自制液态地膜不仅能降低最大蒸发量,而且能延长半衰期,说明液态地膜的应用能够有效增加土壤的保水性能。3.室内模拟降雨试验结果表明,覆盖自制的两种液态地膜后,都能显着减少土壤侵蚀量和养分流失量。在30mm和50mm降雨条件下,黄泥砂土氮和钾的流失总量明显大于黄松土氮和钾流失总量,但黄泥砂土磷的流失总量小于黄松土磷的流失总量。两种液态地膜处理的土壤侵蚀量和养分流失量没有显着差异。4.等温吸附试验结果表面,皂土、高岭土和沸石对敌草胺都具有一定的吸附能力,三者的吸附可用Logistic方程来拟合,回归系数达0.987-0.998**(P<0.01)。根据回归方程计算得出,皂土、高岭土、沸石对敌草胺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265.83g/kg、71.85g/kg、14.12g/kg。在研制添加杂草抑制剂的液态地膜时,皂土可作为敌草胺的载体。5.盆栽试验结果表明,覆盖液态地膜、添加敌草胺的液态地膜以及直接喷施敌草胺,与对照比较,都能有效抑制杂草的萌发和生长。对杂草种类的观察可以发现,敌草胺能够有效抑制婆婆纳、簇生卷耳、看麦娘和早熟禾等杂草的生长;液态地膜也能有效抑制婆婆纳和簇生卷耳的生长,且对看麦娘和早熟禾的生长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由于本试验青菜采用直播方式,敌草胺严重抑制了作物的生长,但液态地膜缓解了敌草胺对作物生长的抑制作用。
姚蕾[7](2009)在《魔芋超强吸水剂对土壤水分及植物生长中的节水抗旱效果的研究》文中认为我国水资源的供求矛盾日益突出,通过多种技术手段提高水分的利用效率已经势在必行,因此节水抗旱技术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现有的节水技术中以保水剂为基础的保水技术是节水抗旱中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保水剂是利用强吸水性树脂制成的一种具有很高吸水能力的高分子化合物,这类物质含有大量的强亲水性基团,能吸收自身重量百倍以上的水分,可以反复释放和吸收水分,供土壤和植物利用。魔芋超强吸水剂(KSAP)含有的大量羟基和羧基等亲水性基团使其具有了优良的保水性能。本文在KSAP作为新型保水剂的性能及其对土壤水分和植物生长的影响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取得了如下结论:1.以KGM为材料,丙烯酸为单体通过水相体系接枝共聚反应合成了魔芋超强吸水剂(KSAP)。FT-IR谱图表明KSAP含有大量的-OH和-COO-亲水性基团;SEM照片显示KSAP在微观上呈现相对均匀多网格物理结构;DSC分析表明,丙烯酸(钠)已经接枝在魔芋多糖上,其热性能相应改变;TG分析表明,KSAP比魔芋粉的起始失重温度高,热稳定性更好。2.三种粒径的KSAP吸纯水倍率分别是:701.4g/g(KSAP≤80目)、730.8g/g(80目<KSAP<20目)、752.6g/g(20目≤KSAP≤10目);在盐水中吸水倍率比较接近为:120.3~143.0g/g;KSAP在0.5min内吸水量分别为153.5g(KSAP≤80)、78.5g(80目<KSAP<20目)、28.4g(20目≤KSAP≤10);KSAP所保持的水分在机械条件下不易释放出来,在离心转速5000r/min时保水率均在95%以上。3. KSAP能够减缓土壤水分蒸发,大幅度提高土壤有效含水量。当KSAP用量为0.30%、粒径0.80mm,以表层喷洒的方式分别加入沙、红壤和棕壤中,则沙的有效含水量增加32.7%;红壤的有效含水量增加18.1%,棕壤的有效含水量增加24.3%。4.KSAP用量为0.20%并充分供水,狗牙根的发芽率提高35%;KSAP在限量供水条件下,能够降低狗牙根草的蒸散量,提高狗牙根的叶片含水量及相对含水量,改善植株的水分状况,有利于草坪草抗旱。在实际应用中要根据土壤类型及植物种类而选取适当的KSAP用量及使用方法。
王聪慧[8](2006)在《液态地膜应用研究与示范推广》文中提出“液态地膜的应用研究与示范”项目是国家“948”重大科学研究项目“旱地小麦增产关键技术的引进与应用”(编号:948-971012)的一部分内容。本项目从系统论观点出发,以增产增效为核心,以旱农新技术和新产品应用为重点,以建立旱作农业持续增产体系为目标,采用室内模拟实验和田间试验相结合,专项研究与综合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液态地膜在冬小麦等作物上增温、保墒、增产、增效等的作用效果及操作规程进行系统研究,总结出一套液态地膜应用技术体系。采取边试验研究、边示范推广的方法,建立高标准示范方,辐射推广,对大面积应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要结果如下。1、初步明确了液态地膜增温保墒、增产增效作用。液态地膜可以使0—20cm土壤温度同比提高1—7℃,土壤水分增加5.2%—12.4%,使冬小麦增产11.1%—12.6%;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及肥料利用效率,为农业生产提供了一个新的替代生资材料。土壤水分利用效率提高14.5%—14.9% ;肥料利用效率提高11.3%—12.5%;菜豆增产10%;土豆增产17.9%;大蒜增产25.9%。2、探索了液膜在水土保持方面的应用效果,固土护坡,减少水土流失,生态效益显着。水土流失减少48.5%—63.7% ;硝酸盐污染减少28.9%—59.8%。3、明确了液态地膜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液态地膜可以降低土壤容重,增加空隙度,提高表土抗破碎性和土壤水稳团粒结构。潮褐土、红粘土和黄土>0.5mm水稳性团粒分别增加29.59%、12.77%、162.73%,土壤稳定性熵分别增加120.8%、70.3%和37.7%。在冬小麦出苗期喷施不同液态地膜对冬小麦田杂草均有一定程度的防除效果。4、毒性检测分析表明,多年施用液态地膜后,砷(As)、汞(Hg)、镉(Cd)和苯并芘(BaP)在土壤中的累积量不会产生新的污染,更不会通过食物链对人的健康造成有害影响;通过对小鼠灌胃染毒试验,经饲养一周后观察,小鼠全部存活,饮食正常,依据国家化学物质急性毒性分级标准确定为实际无毒产品。由此可见液态地膜的长期使用不会对土壤形成二次污染。5、研究总结出一套实用增效的液态地膜应用技术规程。6、按照“边试验研究、边示范推广”的原则,在相关部门的大力配合下,通过采取建立高标准示范方,发放技术资料,举办培训班,广泛利用各种媒体进行宣传报道,召开现场会与观摩会等切实有效的措施,积极对新型节水材料进行了推广应用。几年来累计建立示范方533公顷,辐射推广1000公顷,按示范增产15%,辐射增产10%计算,累计增产小麦48.6万公斤,创经济效益58.3万元,同时收到了良好的生态效益。
陈之群[9](2006)在《土壤调理剂对土壤理化性质及蔬菜生理生化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用“Agri-SC”土壤调理剂在不同土壤类型(壤土和砂浆黑土)、不同使用剂量(0~600ml/666.7m2)、不同施用次数(1年1次和2次)和不同蔬菜作物(甘蓝(Brassica oleracea)、胡萝卜(Daucus carota)、大蒜(Allium sativum))上适宜施用量的试验,研究了土壤调理剂对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微生物、土壤酶以及蔬菜生理生化的影响,确定了该调理剂适宜的使用剂量和方法,结果表明: 1.土壤调理剂在不同的土壤类型上适宜的使用剂量不同,壤土上适宜的使用剂量为200ml/666.7m2,砂浆黑土上适宜的使用剂量为600ml/666.7m2。 2.通过不同使用次数的试验分析发现,使用两次的效果优于使用一次的;土壤调理剂对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和酶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时间效应,即土壤喷施调理剂后,短时间内对表层的影响大,随着时间的延长,对深层土壤的影响较为突出。 3.土壤调理剂能有效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与未使用调理剂的土壤相比较,容重最大幅度降低5.81~6.34%,孔隙度升高9.30~11.39%,田间持水量增加4.93~9.16%,电导率降低20.94~37.00%,阳离子交换量升高10.51~19.42%,土壤比表面积增加7.07~18.26%。 4.经土壤调理剂处理后,土壤中三大微生物的数量及其总量在不同土层上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与对照相比,细菌最高增加13.04~47.36%,放线菌增加23.01~88.89%,真菌增加13.43~58.35%,微生物总量增加13.72~39.76%。硝化和反硝化细菌变化幅度大,硝化细菌降低24.00~44.44%,反硝化细菌则升高144.44~200.15%。 土壤调理剂对过氧化氢酶的影响较小,增幅为2.13~3.93%,对蛋白酶和脲酶的影响大,最高增幅分别为23.52~78.37%和11.67~82.23%。 5.对不同处理的甘蓝进行的光合速率测定结果表明,各个处理的光合速率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出现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土壤调理剂处理土壤后,甘蓝的光合午休时间明显缩短;下午,处理比对照的光合速率曲线下降趋势缓和;全天,处理比对照的净光合速率高,连续处理两次(D1)的表现尤为突出。 使用调理剂处理的土壤,能有效提高甘蓝的根系活力,最高增幅为9.15~13.79%;经过两次调理剂处理的小区效果最好,且随使用时间的延长根系活力明显增加。 6.土壤调理剂的使用对蔬菜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产生了影响。与对照相比甘蓝经济产量最高增长21.75~23.92%,生物产量最高增长17.62~19.32%,地上部与地下部比例变化趋势不明显,对净菜率的影响不大;胡萝卜经济产量增加4.59~7.19%,生物产量增加2.90~6.58%,经济系数升高0.57~3.29%。
王聪慧,张洁,李俊红,丁志强,王育红,姚宇卿,吕军杰[10](2006)在《液态地膜应用技术研究》文中指出介绍了液态地膜及其发展情况,以及液态地膜在农业上的应用效果,总结了液态地膜的应用操作规程。
二、新型土壤改良剂——土面液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型土壤改良剂——土面液膜(论文提纲范文)
(1)碳基土壤调理剂改良退化土壤的作用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耕地土壤的现状 |
1.2 退化土壤出现的问题及修复 |
1.2.1 连作土壤障碍问题及改良 |
1.2.2 矿山复垦地肥力恢复措施 |
1.2.3 重金属污染土壤现状及修复 |
1.3 土壤调理剂的应用进展 |
1.3.1 土壤调理剂发展历程 |
1.3.2 土壤调理剂分类 |
1.3.3 土壤调理剂的主要功能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2 碳基土壤调理剂对退化土壤的作用改良机理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材料 |
2.1.2 试验设计 |
2.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2.1.4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方法 |
2.1.5 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碳基土壤调理剂对小麦生物量的影响 |
2.2.2 碳基土壤调理剂对退化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2.2.3 碳基土壤调理剂对退化土壤呼吸及酶活性的影响 |
2.2.4 土壤环境质量的主成分分析 |
2.3 讨论与小结 |
3 碳基土壤调理剂钝化土壤Cd的效果及机理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材料 |
3.1.2 实验设计 |
3.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3.1.4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碳基土壤调理剂对小油菜生物量及Cd含量的影响 |
3.2.2 碳基土壤调理剂对土壤Cd形态的影响 |
3.2.3 小油菜生物量、Cd含量及各形态Cd含量间的相关性分析 |
3.3 讨论与小结 |
4 碳基土壤调理剂钝化土壤Pb的效果及机理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2 实验设计 |
4.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4.1.4 数据处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碳基土壤调理剂对小油菜生物量及Pb含量的影响 |
4.2.2 碳基土壤调理剂对土壤中Pb形态的影响 |
4.2.3 小油菜生物量、Pb含量及各形态Pb含量间的相关性分析 |
4.3 讨论与小结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氮肥减施对不结球白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Abbreviation)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不结球白菜概述 |
1.1 不结球白菜的主要类型及品种 |
1.2 不结球白菜在生产上的地位 |
1.3 不结球白菜的需肥特点 |
2 过量施肥的危害 |
2.1 破坏土壤结构,污染土壤环境 |
2.2 影响蔬菜产量,降低产品质量 |
2.3 破坏生态,加剧环境污染 |
3 氮肥减施概述 |
3.1 氮肥减量施用技术的研究进展 |
3.2 氮肥减施对蔬菜产量的影响 |
3.3 氮肥减施对蔬菜品质的影响 |
4 土壤调理剂概述 |
4.1 土壤调理剂的定义及分类 |
4.2 土壤调理剂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4.3 土壤调理剂的主要功能 |
5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氮肥减施对不结球白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与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氮肥减施对不结球白菜生长指标的影响 |
2.2 氮肥减施对不结球白菜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 |
2.3 氮肥减施对不结球白菜产量的影响 |
2.4 氮肥减施对不结球白菜品质的影响 |
2.5 建立不同季节的不结球白菜产量-氮肥回归模型 |
2.6 氮肥施用量与不结球白菜生长指标的相关分析 |
2.7 氮肥施用量与不结球白菜品质和产量指标的相关分析 |
3 讨论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连续两次氮肥减施对不结球白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与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连续两次氮肥减施对不结球白菜生长指标的影响 |
2.2 连续两次氮肥减施对不结球白菜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 |
2.3 连续氮肥减施对不结球白菜产量的影响 |
2.4 连续氮肥减施对不结球白菜品质的影响 |
3 讨论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氮肥减施条件下配施土壤调理剂对不结球白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与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氮肥减施条件下配施土壤调理剂对不结球白菜植株生长的影响 |
2.2 氮肥减施条件下配施土壤调理剂对不结球白菜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 |
2.3 氮肥减施条件下配施土壤调理剂对不结球白菜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 |
2.4 氮肥减施条件下配施土壤调理剂对不结球白菜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 |
2.5 氮肥减施条件下配施土壤调理剂对不结球白菜产量的影响 |
2.6 氮肥减施条件下配施土壤调理剂对不结球白菜品质的影响 |
2.7 氮肥减施条件下配施土壤调理剂的经济效益分析 |
3 讨论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全文结论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3)液体地膜覆盖对滴灌棉花土壤蒸发、地温及作物的影响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区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3 试验材料 |
2.4 试验方法 |
第三章 液体地膜覆盖对滴灌棉花水温盐环境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
3.1 液体地膜覆盖对滴灌棉花土壤质量含水率的影响 |
3.2 液体地膜覆盖对滴灌棉花地温的影响 |
3.3 液体地膜覆盖对滴灌棉花土壤盐分的影响 |
3.4 液体地膜覆盖对滴灌棉花发育进程的影响 |
3.5 液体地膜覆盖对滴灌棉花株高的影响 |
3.6 液体地膜覆盖对滴灌棉花叶面积的影响 |
3.7 液体地膜覆盖对滴灌棉花产量的影响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液体地膜覆盖对滴灌棉花生理特性的影响 |
4.1 液体地膜覆盖对滴灌棉花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
4.2 液体地膜覆盖对滴灌棉花蒸腾速率的影响 |
4.3 液体地膜覆盖对滴灌棉花气孔导度的影响 |
4.4 液体地膜覆盖对滴灌棉花胞间CO2浓度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液体地膜覆盖对滴灌棉花土壤蒸发、地温和生长发育的影响 |
5.1 液体地膜覆盖对滴灌棉花土壤蒸发量的影响 |
5.2 液体地膜覆盖对滴灌棉花地温的影响 |
5.3 液体地膜覆盖对滴灌棉花发育进程的影响 |
5.4 液体地膜覆盖对滴灌棉花株高的影响 |
5.5 液体地膜覆盖对滴灌棉花叶面积的影响 |
5.6 液体地膜覆盖对滴灌棉花根长密度的影响 |
5.7 液体地膜覆盖对滴灌棉花根重密度的影响 |
5.8 液体地膜覆盖对滴灌棉花产量的影响 |
5.9 液体地膜覆盖滴灌棉花投入产出经济分析 |
5.10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评阅表 |
(4)土壤调理剂在土壤改良中的应用概况(论文提纲范文)
1 土壤调理剂的概念 |
2 土壤调理剂的应用现状 |
3 土壤调理剂对土壤理化性质及产量的影响 |
3.1 土壤调理剂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
3.2 土壤调理剂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
3.3 土壤调理剂对作物产量影响的相关研究 |
4 展望 |
(5)土壤调理剂对百合养分吸收和切花质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其背景 |
1.1.1 百合发展现状 |
1.1.2 百合发展前景 |
1.1.3 百合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
1.2 土壤调理剂概述 |
1.2.1 土壤调理剂在国外的研究现状 |
1.2.2 土壤调理剂在国内的研究现状 |
1.3 本课题开展的意义与目标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2 采取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设计方法 |
2.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2.3.1 植株养分测定 |
2.3.2 叶片SPAD值测定 |
2.3.3 土壤养分测定 |
2.4 数据处理与统计方法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土壤调理剂对百合生长发育的影响 |
3.2 土壤调理剂对百合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3.3 土壤调理剂对百合氮磷钾养分吸收的影响 |
3.3.1 不同用量土壤调理剂处理百合吸氮量的动态变化 |
3.3.2 不同用量土壤调理剂处理百合吸磷量的动态变化 |
3.3.3 不同用量土壤调理剂处理百合吸钾量的动态变化 |
3.3.4 不同用量土壤调理剂百合养分吸收总量及比例 |
3.4 土壤调理剂对现蕾期与切花期百合叶片SPAD值影响 |
3.5 土壤调理剂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
第四章 主要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生物质液态地膜的研制及其应用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我国水土流失现状 |
1.2 水土流失的成因及其危害 |
1.2.1 引起水土流失的原因 |
1.2.2 水土流失的危害 |
1.3 水土流失防治途径 |
1.3.1 工程措施 |
1.3.2 蓄水保土耕作措施 |
1.3.3 生物措施 |
1.3.4 化学措施 |
1.4 液态地膜研究现状 |
1.4.1 普通液态地膜国内外研究概况 |
1.4.2 除草液态地膜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 液态地膜的作用 |
1.5.1 增加土壤的水稳性团粒,土壤稳定性熵也有明显增加 |
1.5.2 使土壤饱和导水率成倍增加 |
1.5.3 降低土壤侵蚀,减少水土流失 |
1.5.4 提高水分利用率 |
1.5.5 增产效果显着 |
1.6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2 生物质液态地膜的制备及其减少水分蒸发的效果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液态地膜成膜液配制 |
2.1.2 膜的结构观察与主要性能测定 |
2.1.3 减少水分蒸发试验 |
2.1.4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液态地膜显微形貌的观测 |
2.2.2 液态地膜表面基团分析 |
2.2.3 液态地膜吸水性能 |
2.2.4 液态地膜失重性能 |
2.2.5 液态地膜减少水分蒸发效果 |
2.3 讨论 |
2.4 结论 |
3 液态地膜减少水土和养分流失作用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设计 |
3.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径流量 |
3.2.2 径流N、P、K浓度 |
3.2.3 径流N、P、K流失量 |
3.2.4 土壤侵蚀量 |
3.2.5 颗粒中N、P、K |
3.2.6 颗粒态养分流失量 |
3.3 讨论 |
3.4 结论 |
4 不同液态地膜除草效果的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不同材料对敌草胺的吸附作用 |
4.1.2 液态地膜的制备 |
4.1.3 添加敌草胺的液态地膜的制备 |
4.1.4 试验设计 |
4.1.5 测定项目及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不同材料对敌草胺的吸附作用 |
4.2.2 杂草种类及数量 |
4.2.3 青菜地上部生物量 |
4.2.4 青菜地上部N、P、K含量 |
4.2.5 青菜地上部N、P、K吸收量 |
4.3 讨论 |
4.4 结论 |
5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7)魔芋超强吸水剂对土壤水分及植物生长中的节水抗旱效果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节水抗旱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
1.2.1 节水抗旱技术发展的现状 |
1.2.2 节水抗旱技术发展的趋势 |
1.3 生物化学技术在节水抗旱中的应用 |
1.3.1 生物膜覆盖技术 |
1.3.2 生物结皮技术 |
1.3.3 遗传育种技术 |
1.3.4 保水技术 |
1.4 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2章 魔芋超强吸水剂(KSAP)的制备、结构表征 |
2.1 引言 |
2.2 魔芋超强吸水剂(KSAP)的制备 |
2.2.1 实验部分 |
2.3 KSAP 的结构表征 |
2.3.1 实验部分 |
2.3.2 结果与讨论 |
2.3.2.1 FT-IR 分析 |
2.3.2.2 SEM 表征 |
2.3.2.3 X-衍射 |
2.3.2.4 热分析 |
2.4 小结 |
第3章 魔芋超强吸水剂(KSAP)吸水保水特性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材料与仪器 |
3.2.2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吸水性能 |
3.3.1.1 吸水倍率 |
3.3.1.2 吸水速率 |
3.3.2 保水性能 |
3.4 小结 |
第4章 魔芋超强吸水剂(KSAP)对土壤保水性能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KSAP 的不同用量对土壤保水性能的影响 |
4.3.2 不同粒径的KSAP 对土壤保水性能的影响 |
4.3.3 KSAP 的不同施入方式对土壤保水性能的影响 |
4.3.4 KSAP 在不同类型土壤中对土壤保水性能的影响 |
4.3.5 不同浇水频率下KSAP 对沙保水性能的影响 |
4.3.6 析因设计法的优化结果 |
4.4 小结 |
第5章 魔芋超强吸水剂(KSAP)对草坪草生长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实验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不同用量的KSAP 对草坪草发芽率的影响 |
5.3.2 不同用量的 KSAP 对草坪草生长速度的影响 |
5.3.3 不同用量的KSAP 对草坪蒸散量的影响 |
5.3.4 不同用量的KSAP 对叶片含水量的影响 |
5.4 小结 |
第6章 结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8)液态地膜应用研究与示范推广(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我国农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出路 |
1.1.1 主要问题 |
1.1.2 出路 |
1.2 河南农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及解决途径 |
1.2.1 主要问题 |
1.2.2 解决途径 |
1.3 液态地膜研究概况 |
1.4 国内液态地膜发展现状及面临问题 |
1.5 豫西地区液态地膜发展概况 |
1.6 本项目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液态地膜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
2.1.1 盆栽试验 |
2.1.2 田间试验 |
2.2 液态地膜的安全性试验 |
2.2.1 土柱淋溶试验 |
2.2.2 小区试验 |
2.3 液态地膜对小麦生长的影响及增产效果研究 |
2.3.1 对小麦株高、分蘖数及次生根数量影响 |
2.3.2 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
2.3.3 对小麦生长产量影响试验 |
2.3.4 对水分利用效率和肥料利用效率的影响 |
2.3.5 对坡耕地水分及养分流失的影响 |
2.4 液态地膜在蔬菜上的应用效果 |
2.5 液态地膜对冬小麦田杂草的影响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液态地膜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
3.1.1 液态地膜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
3.1.2 液态地膜对土壤温度的影响 |
3.1.3 液态地膜对土壤物理结构的影响 |
3.2 液态地膜的安全性研究 |
3.2.1 液态地膜在土壤中的残留情况及对地下水的影响 |
3.2.2 不同液态地膜用量对作物毒性的影响 |
3.3 不同处理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增产效果 |
3.3.1 液态地膜对小麦株高、分蘖数、次生根数量的影响 |
3.3.2 不同处理对小麦亩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的影响 |
3.3.3 不同处理对产量的影响 |
3.3.4 不同处理对小麦其它性状的影响 |
3.3.5 液态地膜对小麦生长产量的影响 |
3.3.6 大田示范效果 |
3.3.7 对水分利用效率和肥料利用效率的影响 |
3.3.8 对坡耕地水分及养分流失的影响 |
3.4 液态地膜在蔬菜上的应用效果 |
3.5 冬小麦田不同地膜处理的除草效果 |
3.6 液态地膜使用效益分析 |
3.7 液态地膜应用技术规程及注意事项 |
3.7.1 蓄水保墒,适时耕耙 |
3.7.2 平衡施肥,施足底肥 |
3.7.3 选用优良抗旱品种,适时早播 |
3.7.4 适宜浓度,适时喷施 |
3.7.5 机具的选择与清洗 |
3.7.6 中后期田间管理 |
3.8 推广效果 |
第四章 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土壤调理剂对土壤理化性质及蔬菜生理生化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1.文献综述: |
1.1 土壤调理剂概述 |
1.1.1 土壤调理剂的概念、分类与作用机理 |
1.1.2 土壤调理剂研究的国内外进展 |
1.2 土壤调理剂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1.2.1 土壤调理剂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
1.2.2 土壤调理剂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
1.2.3 土壤调理剂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
1.3 土壤调理剂对蔬菜生理生化、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1.3.1 土壤调理剂对蔬菜生理生化的影响 |
1.3.2 土壤调理剂对蔬菜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1.4 土壤调理剂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
1.5 土壤调理剂与耕作措施 |
1.5.1 免耕法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
1.5.2 土壤调理剂与免耕法 |
1.6 土壤调理剂的应用前景 |
1.7 有待研究的问题 |
2.引言 |
3.材料与方法 |
3.1 试验材料与试验条件 |
3.1.1 试验材料及来源 |
3.1.2 主要应用仪器 |
3.1.3 试验地点及土壤状况 |
3.2 试验方案 |
3.2.1 试验设计 |
3.2.2 试验的田间处理 |
3.3.测定项目与测定方法 |
3.3.1 土壤理化指标 |
3.3.2 土壤微生物和土壤酶 |
3.3.3 蔬菜生理生化指标 |
3.3.4 蔬菜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指标 |
3.3.5 土壤基础指标 |
3.4 统计方法 |
4.结果与分析 |
4.1 土壤调理剂在不同土壤类型上适宜施用量的试验分析 |
4.1.1 土壤调理剂在壤土上应用效果的分析 |
4.1.2 土壤调理剂在砂浆黑土上应用效果的分析 |
4.2 土壤调理剂在壤土上应用效果的试验分析 |
4.2.1 土壤调理剂对壤土理化性质的影响 |
4.2.2 土壤调理剂对壤土微生物和酶的影响 |
4.2.3 土壤调理剂对甘蓝产量指标的影响 |
4.3 土壤调理剂不同使用次数的试验分析 |
4.3.1 土壤调理剂使用次数对壤土理化性质的影响 |
4.3.2 土壤调理剂使用次数对壤土微生物和土壤酶的影响 |
4.3.3 土壤调理剂使用次数对甘蓝光合性能日变化的影响 |
4.3.4 土壤调理剂使用次数对甘蓝根系活力和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5.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2 讨论 |
5.2.1 土壤调理剂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5.2.2 土壤调理剂对土壤微生物和酶的影响 |
5.2.3 土壤调理剂对蔬菜生理生化性能的影响 |
5.2.4 土壤调理剂对蔬菜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5.2.5 土壤调理剂与蔬菜生产安全性 |
5.2.6 土壤调理剂适宜的使用剂量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10)液态地膜应用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液态地膜及其发展 |
2 液态地膜在农业上的应用效果 |
3 操作技术规程 |
3.1蓄水保墒,适时耕耙 |
3.2 平衡施肥,施足底肥 |
3.3 选用优良抗旱品种,适时早播 |
3.4 适宜浓度适时喷施 |
3.5 机具的选择与清洗 |
3.6 中后期田间管理 |
四、新型土壤改良剂——土面液膜(论文参考文献)
- [1]碳基土壤调理剂改良退化土壤的作用效果[D]. 王瑞. 山西师范大学, 2018(04)
- [2]氮肥减施对不结球白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D]. 王亚晨. 南京农业大学, 2017(07)
- [3]液体地膜覆盖对滴灌棉花土壤蒸发、地温及作物的影响效应研究[D]. 李云光. 石河子大学, 2015(01)
- [4]土壤调理剂在土壤改良中的应用概况[J]. 叶鑫,解占军,王秀娟,隋世江,牛世伟. 辽宁农业科学, 2012(01)
- [5]土壤调理剂对百合养分吸收和切花质量的影响[D]. 解占军.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1(07)
- [6]生物质液态地膜的研制及其应用效果[D]. 李丹. 浙江大学, 2011(06)
- [7]魔芋超强吸水剂对土壤水分及植物生长中的节水抗旱效果的研究[D]. 姚蕾. 湖北工业大学, 2009(S2)
- [8]液态地膜应用研究与示范推广[D]. 王聪慧.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6(06)
- [9]土壤调理剂对土壤理化性质及蔬菜生理生化的影响[D]. 陈之群. 河南农业大学, 2006(04)
- [10]液态地膜应用技术研究[J]. 王聪慧,张洁,李俊红,丁志强,王育红,姚宇卿,吕军杰. 安徽农业科学, 20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