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优质黑米品种“秦稻2号”的选育与品质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胡时开,胡培松[1](2021)在《功能稻米研究现状与展望》文中研究指明介绍了稻米的结构和营养成分特征、功能稻米的概念、研究历史和时代属性,重点阐述了功能稻米活性物质的种类和调控机制,总结了国内外利用常规育种、诱变育种、基因工程技术等手段在功能稻米方面的研究进展,结合当前功能稻米及其制品的社会需求,对功能稻米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曾跃辉,韦新宇,黄建鸿,肖长春,张锐,尚伟,许旭明[2](2021)在《不同来源特种稻香味和黑色种皮基因的鉴定与遗传特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特种稻是一类具有特殊遗传性状和用途的水稻品种,目前已成为杂交水稻育种的一个重要方向,选择和利用不同来源特种稻种质资源并对其特殊性状基因型进行鉴定和遗传特性分析,对进一步促进特种稻的遗传改良及新品种的选育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特异性分子标记InDel-E2、FMbadh2-E7、CAPSRa和CAPS-Ra以及自主开发设计的特异性功能标记FMbadh2-E2、FMbadh2-E7A、FMbadh2-E7B、Ra-CAPS1和Ra-CAPS2并结合基因克隆和测序技术对来自不同地区的32份优质香型水稻亲本材料的香味基因和8份黑米水稻品种的黑色种皮基因进行了基因型鉴定和分析。研究发现,在32份香型水稻材料中,有28份香味性状来源于水稻第8号染色体上编码甜菜碱脱氢酶基因Badh2的功能缺失突变,且为常见的badh2-E7等位突变类型,其在Badh2基因第7外显子处发生8 bp缺失和3个单核苷酸(SNPs)位点多态性突变;2份(板仓香糯和八桂香)表现为香味基因杂合型(Badh2/badh2);2份(溪香和莉香占)在Badh2基因第2和第7外显子处均未发生碱基缺失突变,且具有完整的Badh2基因位点编码序列,其香味性状可能不受Badh2等位基因控制。另外,研究发现,8份黑米水稻品种的黑色种皮均由位于水稻第4号染色体上的Ra/Pb基因控制,其在第7外显子处均表现为2 bp(GT)的缺失突变。同时本研究通过构建多个杂交F2群体对Badh2和Ra基因进行了遗传特性分析,发现其香味和黑色种皮性状分别受1对细胞核隐性和1对细胞核显性主效基因控制。本研究通过对不同来源优质香型水稻亲本材料的香味基因和黑米水稻品种的黑色种皮基因进行鉴定、特异性功能分子标记的开发以及遗传特性分析,为进一步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技术,选育优质、高产且具有香味的杂交水稻新品种及黑米品种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可明显提高特种稻的选育效率,同时对进一步发现和挖掘新的香味控制基因及黑色种皮基因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高飞,严勇敢,吉万全,刘五志,翟军海,李凤艳,高源[3](2021)在《陕西农作物种质资源搜集保护与创新利用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陕西种质资源丰富,农耕文化历史悠久,经过2次全国种质资源普查及陕西区域性、重点种质资源普查,陕西已入国家库种质资源13828份,其中粮食作物11341份、经济作物1473份、蔬菜687份、果树191份、牧草绿肥等136份,全省累计保存和征集农作物种质资源约1.8万份。通过农作物种质资源研究利用,促进陕西在小麦、油菜、玉米、苹果、番茄等作物育种中取得了重大进展。此外,黑米、花椒、核桃、茶叶、猕猴桃等地方品种及野生资源直接应用于生产中,取得了显着的经济效益。但陕西资源保护利用体系有待完善,对不断流失的种质资源现状缺乏有效的资源保护和应对措施,在资源搜集、保护、利用及管理等各环节没能形成紧密的利益机制和管理机制,影响了资源价值的发挥。因此,新形势下筹划建立全省资源保护利用长效机制,对陕西珍稀、特有、独占性的资源开展保护工作,不断发掘利用新资源,服务于生产和育种研究,助力陕西农业追赶超越。
黄庭旭,郑建华,游晴如,董瑞霞,王洪飞,房贤涛,廖发炼,陈春霞,周鹏,涂诗航,郑菲艳,董练飞[4](2020)在《两系特种稻新品种紫两优737的选育与应用》文中指出【目的】充分挖掘和利用珍贵的紫黑米资源,加强特种稻种质资源创新,扩大紫黑米特种稻的种植面积,满足消费者对健康饮食的需求。【方法】2014年春,以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最新育成的种皮紫黑色、籼糯品质的两用核不育系紫392S与自育紫糯恢复系福恢737测交配组,育成两系特种稻新组合紫两优737,2014—2016年在福建、云南、江西和安徽等地进行品比试验,2017年、2018年参加云南省国有资本运营金鼎禾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组织的特殊用途紫米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18年、2019年参加福建省晚稻特种稻组区域试验。【结果】紫两优737在2014—2016年多地品比试验中,平均产量均在7 500.0 kg·hm-2以上。在2017年、2018年云南省特殊用途紫米组区域试验中,平均生育期161.3 d、株高97.0 cm、有效穗数286.5万穗·hm-2、穗长22.9cm、每穗总粒数179.9粒、结实率72.1%、千粒重24.9 g、直链淀粉含量2.6%,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分别为7 564.2 kg·hm-2和7 569.3 kg·hm-2,分别比对照癸能紫米增产148.0%和156.2%;2018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7 964.7kg·hm-2,比对照增癸能紫米增产169.2%。2019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滇审稻2019004号)。在2018年、2019年福建省晚稻特种稻组区域试验中,平均生育期123.0 d、有效穗数244.5万穗·hm-2、株高108.4 cm、穗长23.7 cm、每穗总粒数172.4粒、结实率79.33%、千粒重24.7 g、直链淀粉含量2.1%,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分别为7 475.6 kg·hm-2和7 535.4 kg·hm-2,分别比对照宜优673减产4.39%和3.26%。2020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稻20200067)。【结论】紫两优737应用前景较好,具有综合农艺性状优、杂种优势强、丰产稳产性好、适应性广、糙米种皮紫黑色、胚乳糯性、稻米品质优、食用口感好等特点,可在福建省和云南省海拔1 450 m以下及相似生态区的杂交籼稻区域作特种稻品种种植。
何秀英,周少川,刘志霞,刘传光[5](2020)在《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常规水稻育种60年:成就与展望》文中认为常规水稻是广东省水稻的优势和特色,有着辉煌的发展历史,1959年矮化育种的成功引领了农业发展史上的第一次绿色革命。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率先在全国开展优质稻、超级稻育种,常规水稻育种技术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先后育成了广场矮、珍珠矮、广陆矮4号、广解9号、双竹占、青二矮、窄叶青8号、桂朝2号、双桂1号、双桂36、特青2号、珍桂矮1号、七山占、特三矮2号、粤香占、黄华占等23个种植面积超千万亩的常规水稻品种;建立了水稻生态育种理论科学体系,以株型塑造为核心,提出丛化育种、半矮秆早长超高产育种、组群筛选法等育种技术,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为广东乃至全国粮食生产作出了突出贡献。未来将开展以保障粮食安全、改良食味品质及以满足多元化消费需求为目标的高产稳产、香型丝苗、功能营养及绿色高效的水稻新品种选育研究,发展现代水稻育种理论,应用新技术提高品种选育效率。广东水稻科研在老一辈科学家创造辉煌历史的基础上,当代水稻科研工作者对常规水稻育种肩负着传承与发展的历史使命。
韩惠敏[6](2020)在《黑米黄酒的酿造关键技术及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黑米黄酒富含多种氨基酸、有机酸、维生素及矿物质,其营养价值远高于传统黄酒。目前,黑米黄酒酿造过程中存在系列问题亟需解决,如花青苷是黑米黄酒中重要的生理活性物质,传统黄酒原料预处理方式使黑糯米中营养物质流失,影响了酒体的营养价值;传统黄酒麦曲制曲过程长且开放性制曲过程使得酒曲质量不稳定,同时焙炒黑米黄酒酿造工艺参数及其关于生理活性物质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因此研究原料不同预处理工艺对黑米黄酒品质的影响,优化纯菌种酒曲与主酵工艺,对黑米黄酒品质的改善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课题以黑糯米为原料,通过原料不同预处理方式对酿造黑米黄酒品质的影响进行比较研究;同时从谢村黄酒酒曲中筛选综合产酶能力较高的两株菌,且对双菌种混合制曲工艺进行优化,在此基础上优化黑米黄酒发酵工艺,并且比较了原料不同预处理方式及酒曲对黑米黄酒体外抗氧化活性能力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以理化指标、酿酒样品质为评价指标,比较了焙炒、微波膨化、传统浸米蒸饭3种方法预处理黑糯米,对其酿造黄酒适制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处理后的黑糯米均可适用于黑米黄酒的酿造,3种酒体理化指标的变化整体一致。所不同的是传统浸米蒸饭处理后的黑糯米糊化度、酒体出酒率与酒精度含量最高,分别为92.18±0.17%、29.43±0.92%与14.31±0.09%vol,但酒体中功能因子花青苷含量最低,仅为180.37±2.39mg/L;焙炒处理后的黑糯米糊化度、酒体出酒率与酒精度含量最低,为84.06±0.23%、25.37±0.06%与13.34±0.16%vol,但酒体花青苷含量与传统法相较提升了36.60%,为284.50±1.58 mg/L。通过对三种酒体中游离氨基酸进行分析,不同酒液中游离氨基酸总含量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其中微波膨化黄酒中游离氨基酸含量最高,达到1851.73±4.37 mg/100 mL,其次为焙炒黄酒与传统黄酒,分别为1675.52±1.75 mg/100 mL、1506.16±2.68 mg/100 mL。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测定分析酒体中挥发性成分,醇类与酯类是黑米黄酒主要的挥发性化合物。焙炒黄酒中挥发性风味物质最为丰富,共检测到40种,传统黄酒与微波膨化黄酒中检测到37、34种。(2)以陕西省食药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从谢村黄酒酒曲中筛选出的16株真菌为出发菌,以糖化酶活力为指标,采用透明圈法初筛,结合单菌株熟麦曲制曲实验,最终筛出M33扣囊复膜酵母(Saccharomycopsis fibuligera)、M9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2株产酶性能优良的菌株。通过M33与M9不同配比对复合产酶量影响实验确定,M33:M9为4:6时,产酶能力最优。以糖化酶、蛋白酶活力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及正交实验,对料水比、接种量、培养温度与培养时间进行优化,得到最佳制曲工艺参数为:料水比为1.0:0.8,接种量为2.50%,培养温度为30℃,培养时间为5 d。在最优参数下制得的复合曲产糖化酶活力为2735.18±6.14 U·g-1,蛋白酶活力为1856.24±9.08U·g-1,淀粉酶活力为257.06±3.69 U·g-1。与谢村黄酒酒曲相比,糖化酶与蛋白酶酶活得到了强化,且该制曲过程易于控制并质量稳定。(3)采用焙炒黑米与纯菌种复合曲为原辅料,以酒精度、花青苷含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与正交实验对黑米黄酒发酵工艺参数料液比、酒曲添加量、酵母添加量、前酵温度与前酵时间5个影响黄酒发酵质量的主要因素进行优化,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料液比为1.0:3.0,酒曲添加量为10%,酵母添加量为0.20%,前酵温度为30℃,前酵时间为6 d。此条件下酿制的黑米黄酒酒精度为13.49±0.45%vol,花青苷含量为306.36±1.02 mg/L。(4)通过对不同原辅料生产的黑米黄酒:焙炒米复合麦曲组、焙炒米谢村麦曲组、蒸饭米复合麦曲组、蒸饭米谢村麦曲组4组试样的总酚、总黄酮、花青苷含量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分析发现:4种酒样的还原能力,清除DPPH自由基、FRAP自由基、ABTS自由基的能力与酒体中总酚、总黄酮与花青苷含量呈正相关,为焙炒米复合麦曲组>焙炒米谢村麦曲组>蒸饭米复合麦曲组>蒸饭米谢村麦曲组,通过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焙炒处理可显着提升酒体的抗氧化活性(p<0.05)。
肖长春[7](2020)在《辐射创制水稻红米种质资源的鉴定评价及其活性成分的遗传效应分析》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于饮食的需求已从“吃饱”向“吃好”转变。红米营养价值高,不仅含有丰富的硒、铁、锌、蛋白质、维生素、氨基酸等营养物质,还富含原花青素、类黄酮等抗氧化活性物质,对人体具有特殊的功效。然而,现有红米品种产量普遍较低,红米杂交稻亲本农艺性状配合力及育种价值研究还不够深入,尤其是抗氧化活性成分遗传研究甚少。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辐射诱变技术,经5代系谱选育,获得7个种皮红色性状稳定遗传的恢复系18Rr174、18Rr175、18Rr178、18Rr190、18Rr243、18Rr250和18Rr274。经农艺性状与活性成分分析,结果表明:(1)创制的7个红米恢复系与对应野生型亲本之间除了种皮颜色发生变异外,在其他农艺性状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2)7个红米恢复系含有的活性成分存在差异,且均高于野生型亲本。同时,除18Rr274外,其余6个红米恢复系的活性成分含量均优于省级审定红米品种“粤红宝”。2、利用上述7个红米恢复系及广东省审定的红米品种“广红3号”为父本,分别与6个三系不育系杂交,按6×8不完全双列杂交方式,配制48个红米杂交组合,对单株产量、生育期等14个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及杂种优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除了糙米长宽比外,其余13个农艺性状均具有正向群体平均优势。其中单株产量最大,达33.72%。7个红米恢复系所配杂交组合在单株产量、穗长都优于“广红3号”所配杂交组合,杂种优势强。(2)以“天优华占”、“宜优673”和“Ⅱ优3301”为对照,红米恢复系所配组的杂种一代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生育期延长,植株高度降低,穗粒数增加,结实率好,糙米率高。11个组合的单株产量比各自同熟期的对照增产。(3)除了单株产量外,其余13个农艺性状的一般配合力(GCA)和特殊配合力(SCA)方差均达显着或极显着水平,受亲本加性和组合间非加性效应共同影响。亲本一般配合力和组合特殊配合力无明显相关。其中在单株产量上,18Rr174的一般配合力好;而18Rr175所配组合的特殊配合力较强。(4)总粒数、实粒数和单株产量主要受基因非加性效应控制,而其余11个农艺性状主要受基因加性效应作用。在播抽天数、株高、单株穗长、千粒重、糙米率等性状上,恢复系的作用大于不育系。在遗传率上,千粒重、糙米率、糙米长、糙米宽、长宽比等性状上的狭义遗传力(h2)均大于90%,但单株产量的狭义遗传力最小,仅为12.30%,该性状主要受双亲互作(S CA)影响。3、采用植物数量性状的加性-显性遗传模型(AD模型)及统计方法,对48个红米杂交组合及其亲本在不同种植季节下(中稻、晚稻)抗氧化活性成分(花色苷、原花青素、总酚以及总黄酮)的遗传效应以及遗传相关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花色苷、原花青素、总酚和总黄酮主要受到遗传主效应控制,其遗传主效应方差分别占表型方差总量的72.00%、72.73%、69.80%和61.80%,原花青素、总酚和总黄酮均以基因的加性效应为主,花色苷则以显性效应为主。4种活性成分也受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影响,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方差分别占表型方差总量的27.87%、30.47%、29.74%和37.44%。4种活性成分含量除受基因型影响外,也与种植季节密切相关。(2)花色苷、原花青素、总酚和总黄酮均表现正向极显着水平的群体平均优势,分别达30.4%、29.4%、23.8%和18.7%;群体超亲优势达负向极显着水平,分别达-7.0%、-15.7%、-11.2%和-12.0%。合适的种植季节可增强水稻抗氧化活性成分的群体杂种优势。(3)4种抗氧化活性成分的表型、遗传、加性、显性、加性×环境互作和显性×环境互作均呈正向相关,相关系数大。花色苷成分受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影响最小,季节间的变化较为稳定,以其作为指标进行鉴定筛选能够减轻工作量,提高育种效率。4、通过分析红米亲本和杂种一代的农艺性状遗传特性及杂种优势,以及活性成分的遗传效应,可有效预测供试的红米恢复系与杂交组合的育种价值。(1)18Rr174所配组合单株产量高,一般配合力好,并且在原花青素、总酚和总黄酮上的遗传主效应大,且与环境互作效应稳定。18Rr175所配组的杂交红米优势强,且在4种活性成分上加性效应值最高、受环境影响的变化小。(2)4种活性成分均具正向的超亲优势,且荃9311A×18Rr175和野香A×18Rr178两个组合的单株产量比各自同熟期对照竞争优势达5%以上,在培育高营养价值的高产功能型红米杂交稻具有较好的应用推广前景。
谢玲娟,陈昊钦,袁自成,戴玲君,刘欣星,刘庆坡[8](2019)在《不同彩色稻品种(系)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的比较分析》文中认为以15个彩色稻品种(系)为试材,对其株高、穗数、穗粒数、结实率、千粒质量、糙米率、精米率、胶稠度以及直链淀粉、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花青素含量等性状进行比较分析,以期筛选出综合性状比较优良的彩色稻材料。结果表明,参试彩色稻的株高介于92.3~150.0 cm,其中,浙大紫的株高最高,翠玉最矮;穗长介于14.0~30.6 cm,紫香521最长;穗粒数和穗数分别为48.33~178.64粒和5.0~14.6穗,分别以紫香521和绿香米最多;结实率介于45.35%~84.18%,紫香521最高;千粒质量介于15.59~28.01 g,紫红色最高;糙米率和精米率分别为74.02%~83.05%和62.42%~78.60%,黄香米的糙米率和精米率均比较高;垩白度介于0.30%~55.80%,浙大黄的垩白度最小,紫红色最大;碱消值介于2.2~4.8,浙大银最大;胶稠度为72.87~174.93 mm,秦稻2号最大;直链淀粉含量为14.61%~25.73%,其中,翠玉的最高,而黄香米最低;可溶性蛋白含量介于1.43%~1.81%,绿香米最高;维生素C含量介于0.054~0.125 mg/kg,浙大黄最高;花青素含量介于0.030~0.258 mg/g,浙大紫糯最高。利用线性比例变换法对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然后利用加权分析得出不同彩色稻品种(系)的综合排名:浙大紫糯>紫香521>浙大黄>秦稻2号>浙大紫>翠玉>紫金稻>洋黑3号>红香米>紫金黄叶>浙大粉彩禾>绿香米>黄香米>浙大银>紫红色。
杨丽娟[9](2019)在《荞麦种间杂种的细胞学观察及不同环境对新类型苦荞的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荞麦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价值。我国是世界荞麦的主产区之一,荞麦的种质资源十分丰富,但荞麦遗传育种起步较晚,技术也相对落后。最近一些年来,在原有系统育种、诱变育种为主的基础上,开展了杂交育种、远缘杂交育种等研究,特别是荞麦远缘杂交育种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所得种间杂种的细胞学基础和遗传稳定性和适应性等还不清楚。本研究对2014-2017年来获得的杂交组合四倍体长黑粒苦荞×红心金荞、大苦1号×红心金荞、巨荞×红心金荞、巨荞×大野荞、巨荞×贵红甜1号及金荞1号加倍获得的贵矮金荞1号等材料进行细胞学观察,包括有丝分裂染色体核型分析、减数分裂过程染色体行为、中期Ⅰ染色体配对构型及花粉育性;对正常结实的高代品系中至少连续三代均表现稳定的苦荞(新类型苦荞)在不同环境条件(不同季节、不同地点)下进行栽培,并对其主要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总黄酮含量、粗蛋白含量)进行测定分析,以便为荞麦杂交育种选择及高产优质的新类型苦荞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所得主要结果如下:1.所有杂交组合亲本均正常结实,杂种中仅有四倍体长黑粒苦荞×红心金荞与大苦1号×红心金荞能正常结实,其余杂种均表现为完全不育;对所有亲本及杂种的花粉育性进行检测发现所有不结实的杂种均具有一定的可育率。2.所有杂种及双亲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核型公式(染色体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配对构型分别为:二倍体亲本材料贵红甜1号有丝分裂细胞染色体核型=2n=2x=16=8m(EE)、减数分裂MI染色体配对构型=0.28Ⅰ+7.86Ⅱ,大野荞2n=2x=16=8sm+8m(MM)、减数分裂MI染色体配对构型=0.22Ⅰ+7.89Ⅱ,金荞1号有丝分裂细胞染色体核型=2n=2x=16=16m(MM)、减数分裂MI染色体配对构型=1.54Ⅰ+7.23Ⅱ,二倍体甜荞变异种贵红甜2号有丝分裂细胞染色体核型=2n=2x=16=16m(EE);同源四倍体亲本材料四倍体长黑粒苦荞有丝分裂细胞染色体核型=2n=4x=32=32m(TTTT)、减数分裂MI染色体配对构型=3.82Ⅰ+10.89Ⅱ+0.56Ⅲ+1.18Ⅳ,大苦1号有丝分裂细胞染色体核型=2n=4x=32=4sm+28m(TTTT)、减数分裂MI染色体配对构型=4.54Ⅰ+9.8Ⅱ+0.26Ⅲ+1.77Ⅳ;人工加倍四倍体材料贵矮金荞1号有丝分裂细胞染色体核型=2n=4x=32=32m(MMMM)、减数分裂MI染色体配对构型=6.45Ⅰ+4.68Ⅱ+0.33Ⅲ+1.80Ⅳ;甜荞大甜1号有丝分裂细胞染色体核型=2n=4x=32=32m(EEEE)、减数分裂MI染色体配对构型=3.97Ⅰ+11.13Ⅱ+0.31Ⅲ+1.21Ⅳ;异源四倍体亲本材料红心金荞有丝分裂细胞染色体核型=[16m(MM),2sm+14m(M′M′)]、减数分裂MI染色体配对构型=1.58Ⅰ+11.94Ⅱ+0.14Ⅲ+1.53Ⅳ,巨荞有丝分裂细胞染色体核型=[2sm+14m(MM),12m+4M(TT)]、减数分裂MI染色体配对构型=2.79Ⅰ+14.58Ⅱ+0.08Ⅲ+0.32Ⅳ,杂种F1四倍体可育材料四倍体长黑粒苦荞×红心金荞F1有丝分裂细胞染色体核型=[1sm+7m(M)、1sm+7m(M′)、14m+2M(TT)]、减数分裂MI染色体配对构型=3.06Ⅰ+13.07Ⅱ+0.18Ⅲ+0.57Ⅳ;杂种F1四倍体不育材料巨荞╳红心金荞F1有丝分裂细胞染色体核型=[16m(MM)、1sm+7m(M′)、8m(T)]、减数分裂MI染色体配对构型=5.73Ⅰ+9.83Ⅱ+0.07Ⅲ+1.60Ⅳ;杂种F1三倍体材料巨荞╳贵红甜1号F1有丝分裂细胞染色体核型=[8m(M)、8m(E)、8m(T)]、减数分裂MI染色体配对构型=5.66Ⅰ+4.31Ⅱ+2.80Ⅲ+0.33Ⅳ,巨荞╳大野荞F1有丝分裂细胞染色体核型=[16m(MM),1sm+7m(T)]、减数分裂MI染色体配对构型=6.45Ⅰ+4.68Ⅱ+0.33Ⅲ+1.80Ⅳ;杂种F2材料大苦1号╳红心金荞F2不育株有丝分裂细胞染色体核型=[1sm+7m(M)、1sm+7m(M′)、8m(T)]、减数分裂MI染色体配对构型=4.00Ⅰ+4.89Ⅱ+2.82Ⅲ+0.44Ⅳ;杂种F2异交株即大苦1号/红心金荞F2株//贵矮金荞1号异交株有丝分裂细胞染色体核型=[16m(MM)、5sm+3m(M′)、1sm+7m(T)]、减数分裂MI染色体配对构型=6.64Ⅰ+11.27Ⅱ+0.18Ⅲ+0.57Ⅳ;杂种高代品系材料贵多苦003有丝分裂细胞染色体核型=[3sm+5m(M)、2sm+6m(M′)、16m(TT)]、减数分裂MI染色体配对构型=2.61Ⅰ+12.32Ⅱ+0.02Ⅲ+1.17Ⅳ。发现,二倍体荞麦较四倍体荞麦更稳定,二价体频率高且单价体频率低的植株可育;杂种均存在单价体、染色体桥、落后染色体、多价体和末期出现大量多余微核等异常行为;另外,对杂种及双亲的遗传稳定性指数进行统计,发现亲本的遗传稳定性指数均达86%以上,而杂种的遗传稳定指数均低于双亲,说明杂种的稳定性相对较差。3.不同播种季节对多年生苦荞新品系的主花序的花粉可育率、总结实率、有效结实率、植株株高、主茎粗、主茎分枝数、主茎节数及籽粒百粒重、单株粒数、单株产量的影响均达到显着或极显着水平;秋播主花序花粉可育率、总结实率、有效结实率,植株主茎分枝数,籽粒百粒重、单株粒数、单株产量均极显着高于春播;植株株高、主茎粗、主茎节数均极显着低于春播,主花序花朵大小、籽粒种子长宽比无显着差异。不同种植方式对主花序花粉可育率、有效结实率,植株主茎节数及籽粒百粒重的影响达到显着或极显着水平。秋季再生主花序花粉可育率、籽粒单株粒数显着高于秋季直播,主花序有效结实率,植株主茎粗、主茎节数,籽粒百粒重显着低于秋季直播,主花序花朵大小、总结实率,植株株高、主茎分枝数,籽粒种子长宽比、单株产量无显着差异。相关分析表明,各生长季节下主花序有效结实率及单株粒数与单株产量的相关系数均是最高。所有参试品系中,1612-241秋季直播的单株产量显着高于其他品系;1612-16、1612-33秋季再生单株产量较正季优势显着。4.不同生态区间米苦荞产量、总黄酮含量、粗蛋白含量及各农艺性状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并且,不同米苦荞品种产量、总黄酮含量、粗蛋白含量在不同生态区、品种间及生态区与品种间的互作效应差异极显着。宁夏固原市表现为米苦荞高产高黄酮种植地,宁夏固原市、江苏省泰兴市、贵州省贵阳市、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显着高于其他各地,其中宁夏固原市产量最高,均值为1901.55kg/hm2;宁夏固原市栽培下的米苦荞总黄酮含量最高,均值为2.98%,均显着高于其他各试点;江苏省泰兴市粗蛋白含量最高,均值为16.87%,显着高于其他各试点。生态因子对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表现为,低纬度和高海拔是获得米苦荞较高产的基础,高纬度、低降水量、生育期较高温是增加米苦荞籽粒总黄酮含量的主要因素,低纬度、低海拔、生育期低降水量、生育期较高温利于提高荞麦籽粒的粗蛋白含量。生态因子、农艺性状及产量和品质的相关分析表明,低纬度、长生育期、单株饱满种子多、单株产量高、种子颗粒大,有助于提高米苦荞产量。还发现,株高、千粒重是影响总黄酮含量的因素;千粒重、单株粒数、单株粒重是影响粗蛋白含量的重要因素。
王滨[10](2018)在《洋县黑米:“米中三珍”之冠》文中研究说明上期"粮食地理"栏目介绍了洋县红米。在拟稿查阅相关资料的过程中,笔者发现洋县黑米的"名气"更大,是洋县当之无愧的支柱产业,这引起笔者的好奇和浓厚兴趣。于是在请教有关专家的同时,搜集了许多这方面的资料。经过专家指导和归纳整理,现将洋县黑米
二、优质黑米品种“秦稻2号”的选育与品质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优质黑米品种“秦稻2号”的选育与品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功能稻米研究现状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稻米营养成分的分布特点 |
2 功能稻米的概念、研究历史与时代属性 |
2.1 功能稻米的概念 |
2.2 功能稻米研究历史 |
2.3 功能稻米的时代属性 |
3 功能稻米种类和活性物质及调控机制 |
3.1 功能稻米的种类 |
3.2 稻米皮层中主要活性物质及其调控机制 |
3.3 米胚中主要活性物质及其调控机制 |
3.4 胚乳中主要活性物质及其调控机制 |
4 功能稻米的创制方法 |
5 功能稻米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 |
5.1 功能稻米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5.2 功能稻米研究未来发展方向 |
(2)不同来源特种稻香味和黑色种皮基因的鉴定与遗传特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功能标记开发 |
1.3 香味基因Badh2和黑色种皮基因Ra突变位点检测 |
1.4 Badh2基因克隆和序列分析 |
1.5 香味鉴定(KOH浸泡法,米粒咀嚼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来源优质香型水稻亲本材料香味基因的鉴定 |
2.2 Badh2基因克隆和序列分析 |
2.3 8份黑米水稻品种黑色种皮基因的鉴定 |
2.4 水稻香味基因Badh2和黑色种皮基因Ra的遗传特性分析 |
3 讨论 |
(3)陕西农作物种质资源搜集保护与创新利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农作物种质资源的基本状况 |
1.1 收集状况 |
1.2 保存状况 |
1.3 种质资源创新利用现状 |
1.3.1 小麦资源创新利用研究 |
1.3.2 油菜资源创新利用研究 |
1.3.3 玉米资源创新利用研究 |
1.3.4 苹果资源创新利用研究 |
1.3.5 番茄资源创新利用研究 |
1.4 优异农作物种质资源开发利用 |
1.4.1 洋县的黑米 |
1.4.2 凤县的凤椒 |
1.4.3 陇县的陇州核桃 |
1.4.4 陕南的茶叶资源 |
1.4.5 陕西的野生猕猴桃资源 |
1.4.6 陕南的花魔芋 |
1.4.7 陕西胡萝卜资源 |
1.4.8 大荔县的黄花菜 |
1.4.9 潼关县的铁杆笋 |
2 突出问题 |
2.1 资源流失状况不容乐观 |
2.2 保护利用长效机制尚未形成 |
2.2.1 各环节比例失衡 |
2.2.2 全省未形成资源保护网络 |
2.2.3 资源保护基础薄弱 |
2.3 资源结构不平衡 |
2.4 发掘利用不充分 |
2.4.1 品种选育遗传基础狭窄 |
2.4.2 成果推广效益较低 |
2.4.3 研究后劲不足 |
2.5 管理体系不完善 |
3 建议与对策 |
3.1 整体规划与层次化管理相结合 |
3.2 鼓励种质资源的发掘与利用 |
3.2.1 优先开发地方优异特色资源 |
3.2.2 科学引导种质资源研究工作 |
3.2.3 进一步发掘潜在优异资源 |
3.3 完善资源保护利用管理体系 |
3.4 兼顾资源工作的公益性 |
(5)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常规水稻育种60年:成就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常规水稻育种的辉煌历史 |
1.1 矮化育种引领了农业发展史上第一次绿色革命 |
1.2 高产稳产品种在全国大面积推广应用 |
1.3 优质稻育种在我国处于领先地位 |
1.4 率先在全国开展超级稻育种研究 |
1.5 水稻生态育种理论科学体系及丰硕成果 |
2 常规水稻育种辉煌历史的传承 |
3 常规水稻育种的发展与展望 |
3.1 以改良食味品质、创建产品牌为目标,培育广东丝苗米新品种 |
3.2 以保障粮食安全为主要目标,选育高产稳产的优质水稻新品种 |
3.3 以满足多元化消费需求为目标,培育功能营养型水稻新品种 |
3.4 抗病虫、耐盐碱及适宜轻简化种植的绿色高效水稻新品种选育 |
3.5 发展现代水稻育种理论,应用新技术提高品种选育效率 |
(6)黑米黄酒的酿造关键技术及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黑米研究现状 |
1.1.1 黑米概述 |
1.1.2 黑米加工利用现状 |
1.2 黄酒研究现状 |
1.2.1 黄酒概述 |
1.2.2 黄酒原料预处理工艺研究现状 |
1.2.3 黄酒发酵工艺研究现状 |
1.2.4 黑米黄酒研究现状 |
1.3 黄酒麦曲研究现状 |
1.3.1 黄酒麦曲概述 |
1.3.2 黄酒麦曲制曲工艺研究现状 |
1.4 黄酒抗氧化研究现状 |
1.5 目的及意义 |
1.6 研究内容 |
1.6.1 主要研究内容 |
1.6.2 研究思路图 |
第2章 原料不同预处理方法对黑米黄酒品质的影响研究 |
2.1 实验材料、试剂及设备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试剂 |
2.1.3 实验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技术路线图 |
2.2.2 黑米黄酒的酿造 |
2.2.3 基本理化指标的测定 |
2.2.4 花青苷含量的测定 |
2.2.5 黑糯米糊化度的测定 |
2.2.6 氨基酸的测定 |
2.2.7 风味物质的测定 |
2.2.8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不同预处理方式下黑糯米理化性质的变化 |
2.3.2 不同预处理方式下黑糯米发酵过程中理化指标变化 |
2.3.3 不同预处理方式下黑米黄酒游离氨基酸含量变化 |
2.3.4 不同预处理方式下黑米黄酒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分析 |
2.4 小结 |
第3章 双菌种混合制曲工艺优化研究 |
3.1 实验材料、试剂及设备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试剂 |
3.1.3 实验设备 |
3.2 实验方法 |
3.2.1 技术路线图 |
3.2.2 培养基的制备 |
3.2.3 产糖化酶及蛋白酶菌株的筛选 |
3.2.4 实验室熟麦曲制曲工艺 |
3.2.5 检测方法 |
3.2.6 双菌种混合制曲工艺单因素实验 |
3.2.7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菌株的筛选 |
3.3.2 双菌种混合制曲工艺优化研究 |
3.3.3 正交实验优化双菌株制曲工艺 |
3.4 小结 |
第4章 焙炒黑米双菌种混合发酵酿造黄酒工艺技术研究 |
4.1 实验材料、试剂及设备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试剂 |
4.1.3 实验设备 |
4.2 实验方法 |
4.2.1 技术路线图 |
4.2.2 工艺流程 |
4.2.3 检测方法 |
4.2.4 影响黑米黄酒前酵条件单因素实验 |
4.2.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料液比对黑米黄酒品质的影响 |
4.3.2 酒曲添加量对黑米黄酒品质的影响 |
4.3.3 酵母添加量对黑米黄酒品质的影响 |
4.3.4 前酵温度对黑米黄酒品质的影响 |
4.3.5 前酵时间对黑米黄酒品质的影响 |
4.3.6 正交实验优化黑米黄酒前酵工艺 |
4.3.7 最佳工艺条件下黑米黄酒酿造实验结果 |
4.4 小结 |
第5章 黑米黄酒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
5.1 实验材料、试剂及设备 |
5.1.1 实验材料 |
5.1.2 实验试剂 |
5.1.3 实验设备 |
5.2 实验方法 |
5.2.1 技术路线图 |
5.2.2 黑米黄酒总酚含量的测定 |
5.2.3 黑米黄酒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
5.2.4 黑米黄酒花青苷含量的测定 |
5.2.5 黑米黄酒体外抗氧化活性能力的测定 |
5.2.6 数据处理与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黑米黄酒总酚含量 |
5.3.2 黑米黄酒总黄酮含量 |
5.3.3 黑米黄酒花青苷含量 |
5.3.4 黑米黄酒还原能力 |
5.3.5 黑米黄酒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 |
5.3.6 黑米黄酒清除ABTS自由基能力 |
5.3.7 黑米黄酒清除FRAP自由基能力 |
5.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致谢 |
(7)辐射创制水稻红米种质资源的鉴定评价及其活性成分的遗传效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1 红米水稻研究进展 |
1.1 红米水稻新品种选育 |
1.2 红米水稻的营养品质 |
1.3 红米水稻的生理功能研究 |
1.4 红米水稻种皮颜色基因的遗传 |
1.5 红米水稻种皮色素基因的定位及克隆 |
1.6 红米水稻的抗氧化活性物质研究 |
1.6.1 多酚 |
1.6.2 类黄酮 |
1.6.3 原花青素 |
1.6.4 花色苷 |
2 水稻辐射诱变育种研究 |
2.1 水稻辐射育种 |
2.2 水稻辐射的多基因突变 |
2.3 水稻辐射的单基因突变 |
3 有色稻杂种优势和活性成分遗传效应 |
3.1 有色稻杂种优势利用 |
3.2 有色稻活性成分遗传效应分析 |
4 本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
第一章 辐射诱变创制优异红米种质资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红米恢复系的选育技术路线 |
1.2.2 红米恢复系主要农艺性状考察 |
1.2.3 红米恢复系主要抗氧化活性成分含量测定 |
1.2.4 数据统计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红米恢复系选育过程 |
2.2 红米恢复系的农艺性状考察 |
2.3 红米恢复系主要抗氧化活性成分分析 |
3 讨论 |
3.1 高营养价值的红米恢复系的创制 |
3.2 红米恢复系的突变位点分析 |
3.3 红米恢复系抗氧化活性成分分析 |
第二章 红米杂交稻主要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3 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红米杂交稻主要农艺性状的表型值分析 |
2.2 红米杂交稻的杂种优势 |
2.2.1 中亲优势 |
2.2.2 竞争优势 |
2.3 红米杂交稻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分析 |
2.3.1 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方差 |
2.3.2 主要农艺性状的一般配合力 |
2.3.3 主要农艺性状的特殊配合力 |
2.2.4 主要农艺性状群体方差和遗传力估计 |
3 讨论 |
3.1 红米杂交稻的杂种优势评价 |
3.2 配合力分析评价 |
3.3 红米杂交稻的筛选鉴定 |
第三章 红米杂交稻抗氧化活性成分的遗传效应及杂种优势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田间种植 |
1.2.2 抗氧化活性成分含量测定 |
1.2.3 数据统计 |
2 结果分析 |
2.1 两种不同季节下的抗氧化活性成分表型值分析 |
2.2 不同环境下抗氧化活性成分的遗传效应 |
2.2.1 抗氧化活性成分的遗传方差 |
2.2.2 抗氧化活性成分的育种价值分析 |
2.2.3 抗氧化活性成分的杂种优势 |
2.2.4 抗氧化活性成分的遗传相关 |
3 讨论 |
3.1 红米杂交稻抗氧化活性成分的遗传特点 |
3.2 红米杂交稻抗氧化活性成分的杂种优势 |
3.3 红米杂交稻抗氧化活性成分的遗传关联性 |
3.4 红米恢复系在抗氧化活性成分上的利用价值 |
全文总结 |
1 结论 |
2 进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不同彩色稻品种(系)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的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材料处理 |
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1.3.1 农艺性状 |
1.3.2 品质性状 |
1.3.2.1 碾磨品质 |
1.3.2.2 外观及蒸煮品质 |
1.3.2.3 淀粉品质 |
1.3.2.4 营养品质 |
1.4 彩色稻材料间的综合评比 |
1.5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彩色稻品种 (系) 农艺性状的比较分析 |
2.1.1 株高 |
2.1.2 穗长 |
2.1.3 穗粒数和穗数 |
2.1.4 结实率和千粒质量 |
2.2 不同彩色稻品种 (系) 品质性状的比较分析 |
2.2.1 碾磨品质 |
2.2.2 外观及蒸煮品质 |
2.2.2.1 垩白度 |
2.2.2.2 碱消值与胶稠度 |
2.2.3 淀粉品质 |
2.2.4 营养品质 |
2.2.4.1 可溶性蛋白含量 |
2.2.4.2 维生素C含量 |
2.2.4.3 花青素含量 |
2.3 不同彩色稻品种 (系) 间的综合评比 |
3 结论与讨论 |
(9)荞麦种间杂种的细胞学观察及不同环境对新类型苦荞的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荞麦种类 |
1.2 荞麦的遗传育种现状 |
1.2.1 荞麦育种的发展 |
1.2.2 荞麦育种方法 |
1.3 荞麦远缘杂交研究 |
1.3.1 栽培荞麦及多年生野生荞麦资源利用 |
1.3.2 荞麦远缘杂交的意义 |
1.3.3 荞麦种间杂交存在的问题 |
1.4 荞麦远缘杂种不育的克服 |
1.4.1 杂种染色体加倍法 |
1.4.2 回交法 |
1.4.3 延长杂种的生育期 |
1.5 细胞学在远缘杂交中的利用研究 |
1.6 荞麦的细胞学研究现状 |
1.7 环境对荞麦主要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研究 |
1.8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荞麦种间杂种的形态特征及细胞学观察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2.1 亲本及杂种形态学观察 |
2.2.2 有丝分裂观察 |
2.2.3 减数分裂观察 |
2.2.4 花粉育性检测 |
2.2.5 遗传稳定性分析 |
2.2.6 试验仪器及试剂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亲本及杂种的形态学特征 |
2.3.2 亲本及杂种的花粉育性 |
2.3.3 亲本及杂种的染色体数目 |
2.3.4 亲本及杂交组合染色体的核型分析 |
2.3.5 亲本及杂交组合的减数分裂观察 |
2.3.6 遗传稳定性分析 |
2.4 讨论 |
2.4.1 .荞麦属不同种类的染色体核型 |
2.4.2 荞麦属不同种类的染色体组同源性 |
2.4.3 荞麦的遗传稳定性 |
第三章 播种季节和种植方式对多年生苦荞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区概况 |
3.1.2 试验材料 |
3.1.3 试验设计 |
3.1.4 测定项目与方法 |
3.1.5 统计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多年生苦荞春、秋直播与秋季再生全生育期的差异 |
3.2.2 不同播种季节及种植方式对多年生苦荞各性状的影响 |
3.2.3 不同播种季节及种植方式下多年生苦荞各性状与单株产量的相关性 |
3.2.4 不同播种季节及种植方式对各品系主要单株产量影响 |
3.3 讨论 |
3.3.1 .性状差异表现 |
3.3.2 生长季节及种植方式对多年生苦荞各性状的影响.. |
3.3.3 不同生长季节性状的选择 |
第四章 不同生态区米苦荞的主要农艺性状、产量与品质分析 |
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不同生态区米苦荞的产量与品质的差异分析 |
4.2.2 米苦荞籽粒总黄酮含量的品系及地域性差异 |
4.2.3 苦荞生态因子、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变异 |
4.2.4 米苦荞生态因子、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间的相关性 |
4.3 结论与讨论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项目经费支持 |
致谢 |
附表 |
作者简介 |
(10)洋县黑米:“米中三珍”之冠(论文提纲范文)
悠久厚重的种植历史 |
全方位的产业发展优势 |
与时俱进的产业规划蓝图 |
四、优质黑米品种“秦稻2号”的选育与品质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功能稻米研究现状与展望[J]. 胡时开,胡培松. 中国水稻科学, 2021(04)
- [2]不同来源特种稻香味和黑色种皮基因的鉴定与遗传特性分析[J]. 曾跃辉,韦新宇,黄建鸿,肖长春,张锐,尚伟,许旭明.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21(04)
- [3]陕西农作物种质资源搜集保护与创新利用研究进展[J]. 高飞,严勇敢,吉万全,刘五志,翟军海,李凤艳,高源.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21(05)
- [4]两系特种稻新品种紫两优737的选育与应用[J]. 黄庭旭,郑建华,游晴如,董瑞霞,王洪飞,房贤涛,廖发炼,陈春霞,周鹏,涂诗航,郑菲艳,董练飞. 福建农业学报, 2020(11)
- [5]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常规水稻育种60年:成就与展望[J]. 何秀英,周少川,刘志霞,刘传光. 广东农业科学, 2020(11)
- [6]黑米黄酒的酿造关键技术及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D]. 韩惠敏. 陕西理工大学, 2020(12)
- [7]辐射创制水稻红米种质资源的鉴定评价及其活性成分的遗传效应分析[D]. 肖长春. 福建农林大学, 2020(02)
- [8]不同彩色稻品种(系)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的比较分析[J]. 谢玲娟,陈昊钦,袁自成,戴玲君,刘欣星,刘庆坡. 河南农业科学, 2019(06)
- [9]荞麦种间杂种的细胞学观察及不同环境对新类型苦荞的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研究[D]. 杨丽娟. 贵州师范大学, 2019(08)
- [10]洋县黑米:“米中三珍”之冠[J]. 王滨. 黑龙江粮食, 2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