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管理外地寄宿生?(论文文献综述)
高学文[1](2021)在《基于精细化管理的小学寄宿生管理模式探究》文中认为在城乡结合越发深入的时代背景下,农村许多小学已经启动了全日制的寄宿生模式,目的是让留守学生有更安全的住宿环境,以及营造更浓厚的学习氛围。本文将浅谈小学寄宿生管理模式中存在的误区,以及探究基于精细化管理的小学寄宿生管理模式。
李梅[2](2021)在《寄宿中学生亲子沟通、自尊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及干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俞存沛[3](2020)在《浅谈农村中学寄宿生家庭教育问题与对策》文中提出当前,农村中学的寄宿生数量逐渐增多,寄宿规模也越来越大。为了真正促进寄宿生实现全面、健康发展,除了良好的学校教育外,家庭教育也必不可少。但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农村中学寄宿生在家庭教育上还存在诸多问题。因此,本文从农村中学寄宿生及其特殊性入手,结合农村中学寄宿生家庭教育的现存问题,对如何有效落实寄宿生家庭教育提出几点相应对策,以供参考。
张娟娟[4](2020)在《家庭教育成本视角下农村小学“撤点并校”问题研究 ——以河南省M县X镇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逐渐减少,农村学校出现了生源骤减现状。自2001年以来,为了整合分散的教育资源,国家颁布实施了“撤点并校”政策,对农村规模小、生源少的学校进行撤校,将其合并到就近的规模较大的学校。从总体来看,“撤点并校”政策实施是有利于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的,但政策的实施过程中一些地方政府犯了“一刀切”、“一锅煮”的错误,不恰当的做法带来了不少问题,农户家庭教育成本的增加是其中一个显着问题。本研究正是从家庭教育成本这一视角,选择河南省M县X镇28所小学为对象,分析“撤点并校”实施的后果和影响。首先,对河南省M县X镇“撤点并校”实施的现状进行考察,总结M县X镇普遍存在撤点并校现象的原因并阐明实施“撤点并校”政策的后果及影响;其次,通过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进一步论证了“撤点并校”对农户家庭教育成本的影响;最后,针对“撤点并校”在M县X镇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农户家庭教育成本增加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探索如何在“撤点并校”政策实施中获得效率和公平的平衡。论文第一部分是绪论部分,包括选题缘由、理论基础、核心概念、文献综述以及研究设计;第二部分是对“撤点并校”在河南省M县X镇实施状况及影响的描述;第三部分是农村实施“撤点并校”对家庭教育成本的影响的定量分析;第四部分是农村小学实施“撤点并校”对家庭教育成本影响所产生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第五部分是解决“撤点并校”出现问题的几点建议:包括因地制宜地实施“撤点并校”政策,必要时适当保留教学点;加强学生心理辅导,适当对学生心理干预;实施政策倾斜,保障学生受教育权;加强教育管理监督力度,完善学校管理体制;加强通勤车辆和寄宿制学校管理;公平配备公共教育资源,促进城乡均衡教育发展,保障教育公平。
陈佳[5](2020)在《乡村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研究 ——来自益阳市三所乡村初级中学的调查》文中认为在日渐拉大的城乡差距乃至社会阶层差距拉大的背景之下,教育的工具性价值被放大,承担了太多功利化的重担,意在实现阶级跨越即是一点。“知识改变命运”教育的工具性价值在乡村得到了进一步的扎根,不可撼动。乡村学校的学生以分数论成败,“分分分,学生的命根”成为当下乡村教育评价样态的最好诠释。这样的评价理念无形中促成了教育过程中的“畸形”案例,只注重分数的乡村教育与城乡之间固有的差距导致的乡村教育分数中的必然失利,成为一种即可爆发的矛盾。随着教育评价机制的改革,综合素质评价的实行意在打破传统的应试评价观,这给乡村教育的发展,乡村学生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希望。本研究致力于对乡村学校在实施综合素质评价之中遇到的真实困境进行深入探索,为评价工作提供更多切合实际的参考建议,推动乡村中的学生评价生态改变。本研究以益阳市三所乡村初级中学为代表,在对三所学校相关文件和规定进行查阅的基础上进行了问卷和访谈调查,通过研究而得出目前乡村初级中学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已经取得一定成效,评价工作信息化、评价态度正向化、评价作用扩大化。但目前评价实施仍存在评价主体的参与性失去平衡、评价实施的过程性践行度不高、评价的发展性难以保障以及评价保障的稳定性不强等问题。基于此,研究对目前乡村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存在的问题从政府、学校、教师和学生四个主体进行了归因和反思,得出政府教育职能有待优化、学校工作重心把握失当、教师水平亟待提升以及学生境遇的逆向推动是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结合乡村教育现代化以及呼唤学生核心素养的视野与对乡村教育实际困境的考量,本文对乡村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的开展提出了一些实施建议:加强宣传与培训,树立正确的评价理念;规范评价体系,建立科学日常评价程序;加大技术支持,突破乡村学生的记录与评价困境;盘点乡村教育资源,为评价开展提供平台。
薛源[6](2020)在《寄宿学校青少年自我管理小组工作介入研究 ——以S县Z中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深,越来越多的父母选择把孩子送到寄宿学校。这一部分的少年(一般为12至16岁)不同于一般的留守儿童,平时由专业的教育人员管理,大部分时间家长和子女是分开的。学校的老师只能给予一定的关照,学习和生活更多的需要自我管理,自我成长。寄宿学生的父母给予他们较少的陪伴,这类少年在此阶段要完成心理和行为方面的转变。他们要独自面对学校里的学习压力,社会上的人际交往关系逐渐复杂,这个阶段压力和烦恼增加。部分青少年无法独立的完成这个转变,出现了心理问题,有些少年进而出现行为偏差。很多学者是从心理学和教育学研究青少年的问题,较少的人从社会工作的角度去研究。本文对Z中寄宿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针对其自我管理的一些策略。本文以S县Z中为例,抽取8名少年,通过对其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分析,从分析中寻找寄宿学校青少年存在的普遍性问题。研究从这些案主本身入手,深入分析其家庭、学校等方面,运用文献检索、参与式观察、半结构式访谈等方法对Z中的一些学生进行系统的观察。研究发现,此类人群存在的问题可以归为心理精神、行为能力、性格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问题。研究以小组社会工作方法介入,介入分为前、中、后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目标分别是,认清自我、接受自我和提升自我。每个阶段的目标都是相互关联,目的是改善部分少年产生的不良心理和不良行为,并在小组中发展自我管理能力。基于对寄宿青少年问题的分析,研究者运用了抗逆力概念和社会支持理论。寄宿学校里的学生要提高自我管理能力,不能把寄宿学校看成一个困境,要积极地看待这个问题,同时也要发现家庭的作用。研究发现通过小组介入可以内化抗逆力概念并建立可靠的社会支持对组员是有帮助的。通过此类研究,提高寄宿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既要提高其内在抗逆力,又要建立必要的社会支持体系,两者缺一不可。
冷宇晴[7](2020)在《寄宿初中新生适应问题的个案工作干预研究》文中认为“适应”既是一种动态性的过程,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发生;也是一种心理状态,是机体与环境之间相平衡的反应。在人的发展过程中,会经历许多的变化,相应地,适应这些变化便是生命的必经过程。初一年级的新生多处于11-14岁的年龄阶段,刚刚踏入青春期的他们有着生理发育极速化,而心里发育尚未成熟的成长特征。进入新的初中学习阶段,面对学校环境、人际关系、同学及教师集体、课程设置、学习方法及自理能力等的变化,学生们可能引发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从而导致发展性的危机状况。相较于走读制学校,寄宿制初中新生的自由支配时间更少、与家庭和同伴的互动时间更少,即对于他们而言,新学校的变化更大,且无法及时获得来自家人和同伴的陪伴与支持,更容易出现学校适应不良的问题。本研究以Y寄宿制中学为例,对Y中学初一年级的16个班级、856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研,发现Y中学寄宿新生的学校适应问题主要表现在人际关系适应、学业适应、情绪适应、集体生活适应等方面,其中情绪适应情况最好,人际关系适应情况次之,学习适应情况不容乐观,且根据情绪适应和人际关系适应情况来看,学生们的集体生活适应情况一般。新生们的学校适应问题影响着他们的未来和发展,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多方力量的关注与帮助,以引导他们更好地适应新的学习阶段。此外,依据问卷调研的测量与评估,筛选出了一群面临着学校适应问题的潜在服务对象,小雨即是其中的一员,在Y中学融入的过程中出现了“注意力不集中”、“失眠”、“哭泣”等认知和行为方面的反应,处于升学(小升初)的发展性危机情境之中,需要专业的社会工作介入服务。社工以“陪伴”为服务理念,联动学校、家庭等力量,通过会谈、生命教育课堂、体验式校园活动等具体的方式,在案主协助构建起双向互动的陪伴系统的同时,也促使案主在各方力量的陪伴与支持下,发现自己的能力和潜能,感受集体的力量,发展人际交往能力,学习初中学习的技巧和方法,从而适应初中的新生活、并发展自我。
滕兵[8](2020)在《农村校外寄宿小学生孤独感缓解的实务研究 ——以吉林省T镇为例》文中指出农村校外寄宿现象是近些年我国教育资源整合、合村并校、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等引发的,它虽然可以使学生享有优质教育资源,提高独立生活能力,但却存在住房和人身安全隐患、学生日常行为偏差、精神状态松懈等问题,尤其是小学生,过早的独立生活在复杂环境中,很容易产生孤独感并引发各种问题。本文选取吉林省松原市C县T镇农村校外寄宿小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观察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收集相关资料,发现这一群体存在孤独感问题并分析原因,针对他们的实际情况和需求,采用小组社会工作的方式进行介入,设计出“与你同行”农村校外寄宿小学生互助成长小组,选取10名孤独感程度较高的校外寄宿儿童开展7次小组活动。整个活动是在小组动力学理论、情绪ABC理论和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对小组成员提供情感支持、做好情绪疏导,改善自我意识、同伴关系和亲子关系,来达到缓解孤独感的目的。最后得出小组工作介入农村校外寄宿小学生孤独感缓解具有成效,且小组成员孤独感状况得到一定改善。
王红[9](2019)在《乡村教育在地化研究》文中提出在履责全球可持续发展议程、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新时代,如何提高质量是乡村教育进入“下一个一百年”亟需解决的时代课题。相较于以“资源倾斜论”“仿城发展论”“撤并进城论”等为改善乡村教育质量的主流议题,当前实践中兴起的将地方资源引入乡村学校的在地化质量提升路径尚待研究者关注。立足于提升乡村教育在地化作为一项实践方法论的理论解释力和实践空间,为何以及以何乡村教育在地化能够发挥作用构成了本研究的理论命题。相较于既有研究将“在地化”理解为一种“由外而内的转化机制”,本研究对在地化的理解是围绕“基于互动的联结机制”展开的,研究视域下的“乡村”被定义为“地方”,以学校作为分析单位和研究逻辑起点考察乡村教育在地化的理论合理性、实践智慧以及运转机理的研究架构弥补了既有研究中对学校维度上在地化实践的合理性、实践做法的碎片化表达以及变革效用机理的忽视。基于“理论的实践化”与“实践的理论化”相结合的研究进路,“纵向历史分析与横向理论融合下的乡村教育在地化合理性阐释”与“跨案例对比分析下的乡村教育在地化运转机理模型构建”两大部分研究内容构成了研究作为“理论研究与跨案例研究综合体”的类型规定。理论层面对乡村教育在地化实践空间的阐释融合了历史和理论两个维度。一方面从历史进路的角度回溯了现代化进程中学校知识构成的泛科学理性、教育管理中的威权关系、基于效率主义的教育生产逻辑所构成的“城市偏向的普遍叙事”形成了乡村由“在场”到“退场”的历史进路,以阐释乡村沦为“空间物理场”在乡村学校教育中空间价值被遮蔽的客观事实。另一方面,转向一个融合视域,从人文地理学等理论视角论证了乡村作为“地方”的教育正当性,回归“地方”意义的维度,学校教育中“乡村的在场”带来了一个融入地方文化特质和个体亲切经验、抽象与具体兼容的辩证的学校文化空间,一个打破知识既定结论、丰富知识解释框架的知识创新的生长空间,一个弥补学校教育中个体纵向经验断裂和具身实践情境缺位的经验补充及知识转介空间,一个联结家、校、社互动交往、拓展学校社会资本的关系空间。转向“地方”的认识思路将乡村变成了一方具有多维意义的教育空间,成为学校教育中的“价值意义场”。实践层面对乡村教育在地化实践智慧及运转机理的论述是基于多案例与扎根理论译码法相结合的跨案例对比分析的研究设计展开的,在详细阐述“生活化课程素材驱动下的在地化变革”“地方文化性资源驱动下的在地化变革”“地方产业性资源驱动下的在地化变革”三个本土典型案例的实践智慧后,通过对案例资料的三级编码,抽象出以“前置变项”“过程变项”“结果变项”为过程维度,以“背景性认识”“行动中的主体角色”“过程性策略”“关联性约束条件”“效应反馈”为类属轴,以“对农村学校的正向认知”等19个关键要素为基本框架的乡村教育在地化运转过程模型,概括出内置于乡村教育在地化变革过程中以构建学校、乡村、儿童三者间联结的“空间资源化—资源知识化—知识资本化”的作用路径,提炼出在地化变革过程中“地方资源知识化”以“知识齐性的聚合效应”和“舞台化学校的审美效应”赋予乡村学校“乡村社会半公共空间”“附着乡村特质的教育审美空间”二重身份的效应机理。并从实践范式的视域总结提炼出乡村教育在地化变革的本质即为一次以承认乡村作为地方的教育正当性为前提挖掘乡村资源教育能产性的过程,遵循的是以学校比较优势形成学校发展优势的实践逻辑,因而,实践范式视域下的乡村教育在地化表现为一种“基于地方赋权挖潜的优势治理”的教育变革实践方法论。综上,通过对乡村教育基层实践小趋势的理论抽象为处于迷茫期的乡村教育提供方法论指导是研究初衷所在。
田振友[10](2019)在《农村小学寄宿生德育现状及管理措施》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教育教学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逐步提出了素质化教学理念,现代教育教学要求各年级教育阶段要重视学生思想道德品质教育,重视引导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尤其是农村小学寄宿生的思想道德教学,由于农村小学教学条件设施有限,为了进一步促进农村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加强农村小学寄宿生德育教学至关重要。本文主要就农村小学寄宿生德育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农村小学寄宿生德育教学管理的有效措施,希望对未来农村小学寄宿生德育教学工作开展提供相应借鉴。
二、如何管理外地寄宿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如何管理外地寄宿生?(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精细化管理的小学寄宿生管理模式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小学寄宿生管理模式中存在的误区 |
(一)不重视向学生传授生活技能 |
(二)对寄宿生管理不够重视 |
(三)没有兼顾生活管理与知识学习 |
二、精细化管理概念 |
三、基于精细化管理的小学寄宿生管理模式探究 |
(一)了解精细化管理内涵,树立正确管理理念 |
(二)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定正确的住宿要求 |
(三)提升学生安全防范意识 |
(四)重视与寄宿生家长的联系 |
(3)浅谈农村中学寄宿生家庭教育问题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农村中学寄宿生及其特殊性 |
二、农村中学寄宿生家庭教育存在问题分析 |
(一)家长缺乏正确教育理念 |
(二)家长家庭教育能力偏低 |
(三)忽略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三、解决农村中学寄宿生家庭教育问题的对策 |
(一)加强家庭教育宣传,帮助家长树立正确教育理念 |
(二)积极开展家校联合,提高家长教育能力 |
(三)重视学生心理健康,在家庭教育中渗透德育 |
结语 |
(4)家庭教育成本视角下农村小学“撤点并校”问题研究 ——以河南省M县X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一、实施“撤点并校”的社会背景 |
二、本校实际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教育公平理论 |
二、“撤点并校”要基于教育公平的考量 |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撤点并校 |
二、家庭教育成本 |
第四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一、国内关于“撤点并校”的研究现状 |
二、国外关于“撤点并校”的研究现状 |
三、相关研究评析 |
第五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创新 |
第二章 “撤点并校”实施现状及影响 |
第一节 “撤点并校”实施的现状 |
一、近年来M县X镇“撤点并校”实施情况 |
二、M县X镇实施“撤点并校”的原因 |
第二节 “撤点并校”带来的影响 |
一、“撤点并校”政策在X镇实施后产生的积极影响 |
二、“撤点并校”政策在X镇实施后产生的负面影响 |
第三章 “撤点并校”实施对家庭教育成本的影响 |
第一节 学校基本情况和农户经济状况 |
一、M县X镇学校基本情况 |
二、家长职业状况及家庭收入状况 |
第二节 学生家庭教育成本的测量和分析 |
一、学生的家庭直接教育成本 |
二、学生的家庭间接教育成本 |
三、“撤点并校”前后学生总家庭教育成本的对比分析 |
第四章 实施“撤点并校”后产生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撤校后家庭教育成本增加引发的问题 |
一、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受阻,学习成绩下降 |
二、学生家校沟通困难 |
三、加重了农村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 |
四、增加了学生的安全隐患 |
第二节 撤校后出现的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地方政府对教育政策的解读和执行失当 |
二、教育资金短缺,软硬件设施跟不上 |
三、学校管理体制不完善 |
四、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滞后 |
第五章 解决“撤点并校”问题的几点建议 |
第一节 完善学校管理体制,加强教育管理监督力度 |
一、规范学校安全保障管理制度 |
二、规范学校基本设施建设和管理 |
三、完善农村教师管理规章制度 |
第二节 实施政策倾斜,保障困难学生的受教育权 |
一、教育财政补贴政策向农村学校倾斜 |
二、加大对困难学生的救助力度 |
第三节 加强学生心理辅导,适当对学生心理干预 |
一、设置村小心理咨询室,加强教师培训 |
二、学校聘请或引进心理咨询专业人才 |
第四节 因地制宜地实施“撤点并校” |
一、因地制宜是“撤点并校”政策实施的原则 |
二、“因地制宜”要靠基层政府 |
第五节 公平配备教育公共资源,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
一、加强校车的配备和管理 |
二、加强寄宿制学校的宿舍建设和管理 |
结语 |
一、基本结论 |
二、反思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一、着作类 |
二、文件类 |
三、电子文献类 |
四、论文类 |
致谢 |
附录 |
(5)乡村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研究 ——来自益阳市三所乡村初级中学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对乡村实施综合素质评价争议的思考 |
二、规范乡村综合素质评价的现实需要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三节 研究综述 |
一、关于综合素质评价的研究 |
二、关于乡村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 |
三、已有研究述评 |
第四节 相关概念解读 |
一、乡村中学 |
二、综合素质 |
三、综合素质评价 |
第五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益阳市乡村中学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现状的调查 |
第一节 调查对象 |
一、调查对象的选取 |
二、样本基本特征 |
第二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维度的确定 |
二、问卷设计 |
三、信效度检验 |
第三节 调查结果分析 |
一、评价主体 |
二、评价实施 |
三、评价结果 |
四、评价实施保障 |
第三章 乡村中学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的现状与归因分析 |
第一节 乡村初级中学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已取得的成效 |
一、评价工作信息化 |
二、评价态度正向化 |
三、评价作用扩大化 |
第二节 乡村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现存的问题 |
一、评价主体的参与性失去平衡 |
二、评价实施的过程性践行度不高 |
三、评价结果的发展性难以保障 |
四、评价保障的稳定性不强 |
第三节 乡村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问题归因 |
一、政府教育管理职能待优化 |
二、学校工作重心把握失当 |
三、教师水平亟待提升 |
四、学生境遇的逆向推动 |
第四章 乡村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建议 |
第一节 加强宣传与培训,树立正确的评价理念 |
一、校外媒体宣传助力 |
二、校内组织培训托底 |
第二节 规范评价体系,建立科学日常评价程序 |
一、评价指标的乡村特色解读 |
二、评价程序的乡村校本创新 |
三、评价保障的乡校制度建设 |
第三节 加大技术支持,突破乡村学生的记录和评价困境 |
一、充分信任,提供记录工具 |
二、全力配合,建设辅助途径 |
第四节 盘点乡村教育资源,把握评价工作重心 |
一、校内充分给予平台,开发课程资源 |
二、校外时间资源和物质资源的合理化利用 |
三、改善乡村教师境遇,引导人才资源的正向流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6)寄宿学校青少年自我管理小组工作介入研究 ——以S县Z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由来 |
一、背景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 |
二、国外的研究 |
三、简要总结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主要概念与理论 |
一、主要概念 |
二、理论 |
第二节 研究思路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学校概况与小组概况 |
一、S县Z中学 |
二、小组选择理由 |
第三章 自我管理的小组社会工作介入 |
第一节 关于研究对象的现状和问题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对象在Z中的表现 |
四、发现的问题 |
五、总结 |
六、测量 |
第二节 小组前期准备工作 |
一、组员的招募 |
二、小组目标的定制 |
三、小组成员介绍 |
四、小组特征 |
第三节 自我管理小组工作介入 |
一、小组早期:认清自我,发现生命力量 |
二、小组中期:接受自我,发展自我管控能力 |
三、小组后期:提升自我,做更好的自己 |
第四节 小组工作介入寄宿生自我管理评估 |
一、小组活动评估 |
二、评估结果 |
第四章 研究结论、反思与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的小结 |
第二节 简要的反思 |
一、自我管理小组的实践反思 |
二、自我管理小组的理论反思 |
第三节 我管理小组研究的不足 |
一、现实条件的限制 |
二、对学生的信息掌握不够充分 |
三、研究者的限制 |
第四节 建议 |
一、重视提高寄宿学校青少年的自我管理能力 |
二、构建寄宿学校青少年成长的支持网络 |
三、利用假期时间为青少年成长的提供支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小组成员现状调查问卷 |
致谢 |
(7)寄宿初中新生适应问题的个案工作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文献回顾 |
1.2.1 “陪伴”理念相关研究 |
1.2.2 初中生学校适应的研究 |
1.2.3 文献述评 |
1.3 概念界定 |
1.3.1 陪伴 |
1.3.2 寄宿制中学 |
1.3.3 新生学校适应 |
第2章 研究设计 |
2.1 研究意义 |
2.1.1 理论意义 |
2.1.2 现实意义 |
2.2 研究思路 |
2.3 研究方法 |
2.3.1 个案研究方法 |
2.3.2 参与式观察法 |
2.3.3 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 |
第3章 Y寄宿制中学新生适应问题 |
3.1 Y寄宿制中学简介 |
3.2 Y中学新生基本情况 |
3.2.1 样本信息 |
3.2.2 师生关系 |
3.2.3 同伴关系 |
3.2.4 学业情况 |
3.2.5 情绪情况 |
3.3 寄宿中学新生适应问题分析 |
3.3.1 人际关系适应问题 |
3.3.2 学业适应问题 |
3.3.3 情绪适应问题 |
3.3.4 集体生活适应问题 |
第4章 寄宿制中学新生适应问题的个案介入计划 |
4.1 个案来源 |
4.2 案例简介 |
4.2.1 案主基本信息 |
4.2.2 案主困境呈现 |
4.3 接案 |
4.3.1 接案前的会谈 |
4.3.2 接案 |
4.4 预估 |
4.4.1 案主问题界定 |
4.4.2 需求预估 |
4.4.3 案主的生态关系 |
4.5 服务计划 |
4.5.1 陪伴理念 |
4.5.2 服务目标 |
4.5.3 服务计划 |
第5章 “陪伴”理念下的干预服务实施 |
5.1 前期计划阶段 |
5.2 中期介入阶段 |
5.2.1 强化家庭陪伴系统,促进生活方式适应 |
5.2.2 完善学校陪伴系统,引导融入新集体生活 |
5.2.3 构建同伴陪伴系统,促进人际交往 |
5.2.4 同伴互动与陪伴,促进学业适应 |
5.3 后期结案阶段 |
5.4 介入情况评估 |
5.4.1 过程评估 |
5.4.2 效果评估 |
第6章 总结与反思 |
6.1 总结 |
6.1.1 寄宿中学新生适应问题及表现 |
6.1.2 有效“陪伴”的实务过程 |
6.2 反思 |
6.2.1 “学校”陪伴系统的构建不完善 |
6.2.2 社工专业素养有待提升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农村校外寄宿小学生孤独感缓解的实务研究 ——以吉林省T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三节 研究的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农村校外寄宿小学生的相关研究 |
一、关于学习和生活现状的研究 |
二、关于存在问题和采取措施的研究 |
第二节 寄宿生孤独感的相关研究 |
一、关于孤独感的研究 |
二、关于寄宿生孤独感影响因素的研究 |
三、关于寄宿生孤独感特点的研究 |
第三节 社会工作介入寄宿学生孤独感的相关研究 |
第四节 已有研究评述 |
第三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农村校外寄宿学生 |
二、儿童孤独感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小组动力学理论 |
二、情绪ABC理论 |
三、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四章 T镇农村校外寄宿小学生孤独感缓解的需求评估 |
第一节 T镇农村校外寄宿小学生客观情况调查 |
一、校外寄宿场所概况 |
二、农村校外寄宿小学生情况 |
第二节 孤独感测量结果分析 |
第三节 需求分析 |
第四节 社会工作介入的优势分析 |
第五章 实务活动 |
第一节 孤独感缓解成长小组的基本情况 |
一、小组基本信息 |
二、小组理念与目标 |
三、小组工作评估 |
第二节 小组工作方法介入T镇农村校外寄宿小学生孤独感缓解问题的过程 |
一、第一次小组活动:相逢是首歌 |
二、第二次小组活动:沟通与合作 |
三、第三次小组活动:我的情绪我做主 |
四、第四次小组活动:我真的很不错 |
五、第五次小组活动:大家需要我 |
六、第六次小组活动:感恩的心 |
七、第七次小组活动:我们一起来约定 |
第三节 活动评估 |
一、客观成效评估 |
二、主观成效评估 |
第六章 基于实务过程的经验总结和专业反思 |
第一节 小组工作介入农村校外寄宿小学生孤独感缓解的经验总结 |
一、研究结论 |
二、农村校外寄宿小学生的活动规律 |
三、小组工作介入的着重点 |
第二节 小组工作介入农村校外寄宿小学生孤独感缓解的专业反思 |
一、小组工作活动设计的反思 |
二、小组工作基本技巧的反思 |
三、小组发展动力机制的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后记 |
(9)乡村教育在地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问题 |
二、研究价值与意义 |
(一)学术价值 |
(二)现实意义 |
三、文献回顾与评论 |
(一)国内外研究概述 |
(二)对已有研究的评论 |
四、核心概念辨析 |
(一)地方、社区与乡村 |
(二)在地化与乡村教育在地化释义 |
(三)乡村教育在地化的实践指涉辨析 |
五、研究内容与思路 |
六、研究设计与方法 |
(一)研究的类型:理论研究与跨案例研究的综合体 |
(二)资料收集的方法 |
(三)资料分析的方法 |
七、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乡村的退场:现代化进程中的乡村教育之觞 |
一、现代化进程中的标准化崇拜 |
二、现代化进程中乡村教育的历史进路 |
三、城市偏向的普遍叙事:乡村教育标准化之路的实践特质 |
四、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迈向对学校教育中“地方”价值的综合性理解:重构“地方”在场的乡村教育 |
一、人文地理学视域下的“地方”:个体成长的原初价值空间 |
二、知识创新视域下的“地方”:拓展知识叙事结构的知识生长空间 |
三、经验哲学视域下的“地方”:适宜有机体思维逻辑的经验补充空间 |
四、大教育视域下的“地方”:作为培植学校社会资本的关系空间 |
五、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深山里的网红村小——范家小学在地化变革的单案例分析 |
一、走进范家小学 |
(一)山村里的“小”小学:范家小学整体面貌素描 |
(二)范家小学的孩子们 |
(三)“教育的桃花源”:一人一校一世界 |
二、范家小学在地化教育的实践图谱 |
(一)范家小学在地化教育变革的推进路线 |
(二)范家小学在地化教育变革的嵌入环境 |
(三)范家小学在地化教育实践的行动框架 |
三、范家小学在地化变革的理论译码 |
(一)范家小学案例资料的开放性译码 |
(二)范家小学案例资料的主轴译码 |
(三)范家小学案例资料的选择性译码 |
四、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一朵不凋零的山花——长坑小学在地化变革的单案例分析 |
一、走进长坑小学 |
(一)教育山花格外香:长坑小学整体面貌素描 |
(二)长坑小学的孩子们 |
(三)“毛竹筒”精神的深耕:三任校长,一群教师,同一使命 |
二、长坑小学在地化变革的实践图谱 |
(一)长坑小学在地化艺术教育的推进路线 |
(二)长坑小学在地化艺术教育的嵌入环境 |
(三)长坑小学在地化艺术教育的行动框架 |
三、长坑小学在地化变革的理论译码 |
(一)长坑小学案例资料的开放性译码 |
(二)长坑小学案例资料的主轴译码 |
(三)长坑小学案例资料的选择性译码 |
四、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现代田园教育的佳范——成佳学校在地化变革的单案例分析 |
一、走进成佳学校 |
(一)嵌入茶乡的学校:成佳学校整体面貌概览 |
(二)成佳学校的孩子们 |
(三)身体力行的校长与勤勉的教师 |
二、成佳学校在地化变革的实践图谱 |
(一)成佳学校在地化变革的推进路线 |
(二)成佳学校在地化变革的嵌入环境 |
(三)成佳学校在地化变革的行动框架 |
三、成佳学校在地化变革的理论译码 |
(一)成佳学校案例资料的开放性译码 |
(二)成佳学校案例资料的主轴译码 |
(三)成佳学校案例资料的选择性译码 |
四、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理论译码的跨案例比较及在地化运转机理分析 |
一、基于理论译码的跨案例比较分析 |
(一)关键要素提炼:基于基本范畴的跨案例比较分析 |
(二)基于范畴关系的跨案例比较分析 |
(三)基于跨案例比较的乡村教育在地化变革的故事线梳理 |
二、乡村教育在地化变革的运转机理 |
(一)乡村教育在地化变革的过程模型 |
(二)乡村教育在地化变革的作用路径 |
(三)乡村教育在地化变革的效应机理 |
三、作为一种实践范式的乡村教育在地化再审视 |
(一)乡村教育在地化变革作为方法论的实践优势 |
(二)行动表征下乡村教育在地化的实践空间分析 |
(三)乡村教育在地化变革型本质下的实践要求 |
四、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10)农村小学寄宿生德育现状及管理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一、农村小学寄宿生德育教学现状 |
(一)娇惯溺爱导致小学生意志力薄弱 |
(二)寄宿导致学生性格内向自私自利 |
(三)传统观念导致学生养成不良习惯 |
(四)农村小学寄宿生管理体制不完善 |
二、农村小学寄宿生德育教学管理的有效措施 |
(一)做好农村小学寄宿生日常德育管理 |
(二)重视学做相融合的行动化德育教学 |
(三)加强学做相融合的活动化德育教学 |
(四)强化小学寄宿生德育班会开展力度 |
三、结语 |
四、如何管理外地寄宿生?(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精细化管理的小学寄宿生管理模式探究[J]. 高学文. 智力, 2021(20)
- [2]寄宿中学生亲子沟通、自尊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及干预研究[D]. 李梅. 石河子大学, 2021
- [3]浅谈农村中学寄宿生家庭教育问题与对策[J]. 俞存沛. 名师在线, 2020(30)
- [4]家庭教育成本视角下农村小学“撤点并校”问题研究 ——以河南省M县X镇为例[D]. 张娟娟.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5]乡村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研究 ——来自益阳市三所乡村初级中学的调查[D]. 陈佳.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6]寄宿学校青少年自我管理小组工作介入研究 ——以S县Z中为例[D]. 薛源. 杭州师范大学, 2020(02)
- [7]寄宿初中新生适应问题的个案工作干预研究[D]. 冷宇晴. 西南大学, 2020(01)
- [8]农村校外寄宿小学生孤独感缓解的实务研究 ——以吉林省T镇为例[D]. 滕兵. 中共吉林省委党校(吉林省行政学院), 2020(12)
- [9]乡村教育在地化研究[D]. 王红.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10]农村小学寄宿生德育现状及管理措施[J]. 田振友. 天津教育, 201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