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格鲁吉亚大选如期举行(论文文献综述)
蔡湫元[1](2021)在《俄罗斯应对后苏联空间武装冲突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苏联解体后,苏联时期遗留的民族矛盾与原加盟共和国之间的疆界划分问题转化为新独立国家间的边界纷争或国家内部的武装冲突。在后苏联空间武装冲突案例中,较富代表性意义的当属阿布哈兹冲突、南奥塞梯冲突、德涅斯特河沿岸地区冲突以及近年来成为热点问题的纳尔戈诺—卡拉巴赫冲突和顿巴斯冲突。这些冲突也被称为“后苏联空间的热点”。这些冲突的爆发有较为复杂的历史和现实因素。从叶利钦到普京时期,俄罗斯一直对后苏联空间非常重视,并根据情况变化不断调整后苏联空间政策。外高加索、德涅斯特、顿巴斯等地区冲突局势受到美国、欧盟等外部行为体的影响,且俄罗斯在这些地区拥有广泛的地缘政治和经济利益。在利益考量和根深蒂固的大国意识以及对后苏联空间俄语居民的族群意识的驱使之下,俄罗斯一直对后苏联空间范围内的武装冲突进行积极介入。在俄罗斯有效介入下,阿布哈兹、南奥塞梯、德涅斯特河沿岸地区冲突已长期处于冻结状态,而纳-卡冲突以及顿巴斯冲突则分别在不同程度上处于“半冻结”的动态稳定状态之中。未来短期之内,后苏联空间武装冲突将大体处于可控状态。从长远来看,存在着一定变数。在继续推行后苏联空间一体化的背景下,在对后苏联空间的利益观驱动下,俄罗斯仍将在解决现存冲突问题、防范新冲突上力求发挥作用。在未来应对后苏联空间冲突问题上,俄罗斯依靠自身硬实力方式主导冲突解决的模式将面临更大的成本。如何在完善自身在解决后苏联空间武装冲突问题中角色的同时,更高效地推行后苏联空间一体化进程,是未来俄罗斯领导人需要面临的重要战略课题。
刘嘉楠[2](2020)在《试述冷战后美国实施民主输出战略的手段及其特点》文中研究说明民主输出战略在美国对外政策中占据重要地位。该战略最早可以追溯到美国建国之初,基于“美国例外论”、“天定命运”使命观、自由主义思想等思想渊源,其在北美大陆扩张时就直接在新占据的领土上移植现有的政治制度。冷战时期,美国的民主输出战略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其迅速在德国和日本建立起民主制度,并巩固西欧国家执政党的执政地位,扩大西方民主阵营,同时对第三世界横加干涉,推动这些国家政治转型,从而在全球范围内、以意识形态领域为重要战场全力对抗苏联,并直接对苏联进行和平演变。可以说,美国实施民主输出战略有着很长的历史,该战略伴随着美国的发展,贯穿于整个美国外交史。冷战结束后,美国作为唯一的超级大国,其基于强大的政治、军事、经济实力,更加肆无忌惮地向全球推广美式价值观,进一步提升了民主输出战略的战略地位,加大了实施力度,打着“推广民主”的旗号在全球范围内对20余个国家进行干涉。美国在实施民主输出战略时,以民主、人权和劳工事务局、国际开发署、国家民主基金会等官方和非官方机构为主要渠道和路径,综合运用军事打击、外交施压、经济制裁、“颜色革命”等硬干渉手段和公共外交、对外援助等软干涉手段。在战略执行过程中,美国受到民主输出对象国的实力、国内政治、同大国的关系以及美国自身条件等因素的影响,面对不同民主输出对象国在空间上和时间上采取了不同的干涉手段。本文总结概括了美国民主输出战略的思想渊源、发展历史、现实活动、实施路径、具体手段、影响因素,并通过选取乌克兰和缅甸等在国家实力、政治制度等方面截然不同的两个案例进行综合研判,认为民主输出对象国同大国的关系是美国对其实施民主输出战略时选择具体手段的最重要因素。通过掌握美国实施民主输出战略的具体手段及其影响因素,有利于中国及早做出判断和应对,既能够防止美国在中国推动政治变革、维护政治安全和政权安全,也能够确保“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不受到美国的干涉,避免“一带一路”战略在实施过程过程中受到影响。
王钦懿[3](2020)在《政治语言学视域下俄罗斯国家领导人政治演讲文本的互文性研究(2000-2018)》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互文性理论进入中国以来,已经经历了20多年的历史。互文性研究逐渐在中国掀起了研究热潮,为我们探究文本的结构,语言与社会语境的相互建构关系提供了很好的切入点。互文性研究逐渐呈现多视角、多维度的研究,引起了修辞领域和批评话语分析领域的共同关注。但是,与国外相比,互文性理论在中国的发展历史仍然较短且不够深入,往往驻足于对互文性的界定和互文手段的描述,尚未获得系统的理论层面的理解与阐释,围绕政治文本互文性作用机制的讨论尚不多见。可见,政治文本互文性研究是扩展政治语言学和互文性问题领域的有利视角。由于互文性这个定义自身蕴含的巨大思想性,以及发展历史上不同学科的学者对互文性的研究视角的不同,导致互文性成为使用最广且误用最多的术语之一。互文性的意义不仅在于对互文形式的描述和词源的分析,只有摆脱纯粹的客观主义描写,才能深入剖析互文性的实质。本研究引介语言文化学中的先例现象理论和语言个性理论,结合以批评话语分析为本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本研究构建了一个多视角、跨学科的互文性分析框架,既包括微观层面上互文手段的描写,也涵盖宏观层面上社会语境与互文性的相互影响和建构研究,旨在探究互文性与社会事实和政治现实的关系。本研究选取21世纪对俄罗斯和世界至关重要的两位领导人——普京与梅德韦杰夫的政治演讲文本作为语料,共收集普京政治演讲文本316篇,共522780词,梅德韦杰夫政治演讲文本206篇,共372097词。经过识别与提取后,获得普京政治演讲文本互文本349个,梅德韦杰夫政治演讲文本互文本166个。本研究旨在解决下列三个问题:(1)普京与梅德韦杰夫政治演讲文本互文性呈现何种特征和异同?(2)俄罗斯领导人政治演讲文本互文性构建了怎样的政治现实?(3)俄罗斯领导人政治演讲文本互文性的功能有哪些?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研究综合了定性与定量研究,共时与历时研究,整合了政治文本互文性与俄罗斯领导人语言个性的分析框架,并对引文进行了联想实验,阐释了普梅政治演讲文本互文性的异同,剖析了俄罗斯的普梅权力“双子星”的权力中心与外交战略。研究表明:(1)互文性的描写与阐释:研究发现普京与梅德韦杰夫政治演讲文本的源文本既有相同又有异同之处。普京主要使用源自文学、政治和历史类型的互文本;源自20世纪的互文本较多;主要源自俄罗斯民族文化;多出现于记者会的话语类型;话语主题集中分布在国际关系与政策、战争与和平的主题上。通过对比普京三个任期互文性的疏密度以及与文本主题的关系,研究发现,普京政治演讲文本互文性与该任期下普京的政治优先方向有关,不同政治主题的文本中互文本的数量和类型不同。梅德韦杰夫政治演讲互文性呈现以下特征:源文本除了文学、政治和历史之外,源自哲学和法律的互文本所占的比值也较高;源自20世纪的互文本较多;主要源自俄罗斯文化;多出现于论坛演讲的话语类型;话语主题集中分布在经济制度与经济发展、国家治理的话语主题上。研究进一步发现,梅德韦杰夫担任总统期间互文性集中于经济主题的文本中,梅德韦杰夫侧重于经济机构、制度的整合与重建。而担任总理期间,互文性在内政规划主题的文本中密度较高,侧重国家治理,制度的改革等。对互文性的选择需符合身份才能获得认同,因此,互文性具有身份建构的功能,是政治家建构形象的言语策略。可见,互文性的作用形式与表现手段多样,与普梅二人政治重心的不断迁移密切相关。(2)互文格:本研究建立了互文格的综合分析框架,结合显性和隐性互文性进行分析。隐性互文性包含大量的民族文化信息,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对隐性互文性的研究同时能发现该语言文化共同体的民族价值观与文化知识。通过对普梅政治演讲文本互文性的批评分析,研究发现,普京与梅德韦杰夫互文格的共性为:使用频率最高的互文格均为历史类型的先例情境。先例情境作为民族文化信息的最小浓缩形式,蕴含着对善与恶的评价标准。因此,使用先例情境可以不见行迹地影响受话人的意识形态,对相应政治观点在文本的“表面之下”进行“对与错”、“好与坏”的评价,传递着政治主体隐含的意识形态,建构社会体系的评价标准。不同点是梅德韦杰夫更侧重于使用的互文格为引文。互文性的选择与使用体现了普京与梅德韦杰夫的话语特色。(3)社会语境:本研究引介了互文本库与互文能力的概念,对语言个性认知层与语用层进行了分析,勾勒了普京与梅德韦杰夫的互文本库,解读普梅“双核时代”的政治轨迹,以及二人在政治价值观和历史观上的不同。普京侧重于使用源自文学、政治、历史领域的互文本。普、梅二人执政初期的历史环境不同,导致政治路线与需求不同,均体现在政治文本的语言个性上。语言个性即是人的个性。从互文性的视角来看,普京侧重稳定自己的权力和俄罗斯的国际地位,较多选择先例情境等互文格。梅德韦杰夫对普京的政治思想既有继承又有个人特色。他偏重于使用源自法律、经济和科学领域的互文本,体现其重视法律和民主的政治观,揭示了梅德韦杰夫重视科技发展和创新型经济的核心观念。通过对互文能力的研究发现,政治主体根据受话人的语言文化共同体类型对互文性进行语用预设,以便更有效地达成政治目的。作为再现事实的方式,话语在政治文本中,互文能力体现了政治主体根据不同政治语境和目的选择互文本的能力,借助互文性所蕴含的伴随意义与评价功能,阐释普京与梅德韦杰夫互文性构建的外交关系。从互文性的角度洞悉普京与梅德韦杰夫的政治观与外交关系,有利于剖析俄罗斯未来发展走向,对我国政治话语体系进行建构。本研究的研究价值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在理论上,本研究在政治语言学框架内,将互文性与语言文化学、重新语境化以及批评话语分析相结合,对比分析了普梅政治演讲文本互文性的差异与原因。在以往研究中,国内学者多针对引文进行互文性研究。本研究在此基础上,整合了西方与俄罗斯的互文性表现手段,基于对互文性和先例现象两个概念的对比与剖析,提出了互文性的分类,弥补了隐性互文性研究的不足。分析表明,在政治文本中隐性互文性是主要的互文方式,也是政治主体用于掌控意识形态和达成政治动机的主要互文手段。基于此,提出了本研究的分析框架,从互文性的结构和作用机制方面展开了讨论。对互文性理论和政治语言学理论进行了补充。第二,在方法上,批评话语分析历来以过于主观受到质疑,因此本研究基于语料库和联想实验的研究方法,用客观的数字和试验结果弥补了这一不足。此种定性与定量结合的研究方法,不仅避免了主观分析可能带来的偏差,还印证了研究框架的有效性,证实了研究结果的可信度,扩展了互文性的研究思路。同时,首次引介了互文本库与互文能力的概念并结合语言个性理论,深化了对政治文本互文性运作机制的研究。为广大学者提供了思路。第三,在实践上,以往对于互文性的研究多以新闻文本为研究对象物,针对政治文本互文性的研究较少,对俄语政治文本互文性的研究更是寥寥无几。在仅有的针对俄语政治文本的研究中,多以普京文本为参照。本研究选取了普京与梅德韦杰夫的演讲文本作为研究语料,这两位领导人是21世纪以来对俄罗斯,乃至整个国际社会具有重要意义的领导人,普梅的双驾马车共同驾驶了将近20年。因此,剖析二人的政治思想与治国实践,对于我国政治话语体系的建构可能获得一定的启示。
张先革[4](2019)在《马克思恩格斯“东方问题”论述中的地缘政治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指出该研究建立在马克思、恩格斯对东方问题的论述上,详细地梳理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论述东方问题时所流露出的地缘政治思想,并首次概括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地缘政治思想的主要内涵。该研究将马克思恩格斯的“东方”视野定义为“黑海周边、高加索-里海地区、中亚及其临近的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北部”。为方便论述,该研究将黑海周边、高加索-里海地区、中亚及其周边的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地称为“欧亚大陆内部”。“欧亚大陆内部”这一概念不是一个纯粹的自然地理概念,而是一个地缘政治概念。在地理区域上,该研究以欧亚大陆而不是亚洲大陆为考察背景,所以,“欧亚大陆内部”这一概念包含了欧洲东部黑海西岸的一部分。这一地域范围主要是伊斯兰世界,是19世纪英俄两个资本主义国家进行地缘政治大博弈的区域,是当今国际反恐的主要区域,毗邻欧盟、俄罗斯、中国和印度等世界大政治经济体,是周边大国战略博弈的热点地区。地缘政治,是指决定一个国家和地区情况的地理因素和政治因素的相互结合,强调地理对政治的影响。地缘政治学作为国家决策的理论和方法,涉及地理位置、空间关系、自然物产、人文历史等因素,它关注的是地理因素对国家决策的影响。一国的地理因素,包含资源、交通、文化和在国际格局中的地位等富源因素。“地缘政治”在概念意义上等同于“地缘战略”,地缘战略是地缘政治意义的动态表述,比地缘政治更频繁地运用于军事战争。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论述资本主义国家殖民征服问题时,揭示了黑海周边、高加索-里海-赫拉特地区和中亚地区的地缘政治意义。从世界地理的角度来看,黑海是欧洲和亚洲的结合部,是欧洲东部进入亚洲内陆的通道,也是欧洲东北部破除封闭进入世界航道的通道,尤其是黑海的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连接黑海和地中海,是控制黑海连接世界航道的锁钥。从种族宗教的角度来看,黑海地区是伊斯兰文明和基督教文明交汇的地方,是斯拉夫人、土耳其人、日耳曼人交汇的地方,民族宗教冲突不断。从世界经济交往来看,此地是英属印度的商品销往欧洲东部和亚洲内陆地区的集散地。从军事战略的角度来看,黑海地区是控制亚洲内陆和欧洲东部联系的枢纽。高加索-里海-赫拉特地区的地缘意义,在于它是从黑海沿岸沿陆路进入亚洲内陆和印度的通道,高加索地区是黑海的制高点,控制了高加索就可确立对黑海东部的主动权,同时,高加索还是欧洲东部进入亚洲内陆的通道。里海的地缘意义在于它是从西面和北面进入阿富汗北部的便捷通道,通过里海就可以不必翻越波斯境内难以通行的沙漠。赫拉特是从西方和北方进入阿富汗-印度通道的交汇点,进入阿富汗和印度,无论从高加索-里海方向还是从中亚方向,赫拉特都是必经之地。中亚的地缘意义,在于它是印度和北面俄国的中间地带,在俄国征服哈萨克草原后,经中亚地区进入进入阿富汗的巴耳赫,进而进入印度成为了可能。而且,中亚地区远离英国的视野和控制,俄国的军事征服不致引起列强的强烈反应。按照当代地缘政治的视角来看,黑海周边、高加索-里海周边、中亚地区自然资源丰富,民族宗教矛盾复杂,是连接欧亚大陆两端世界两大经济体的中间地带,是俄国、欧盟、中国、印度的近邻,是世界霸权频繁干涉的地区,是周边大国施加影响的对象。欧亚大陆内部地区丰富的资源影响世界资源市场,欧亚大陆内部地区复杂的民族和宗教矛盾影响周边大国和世界的安全。俄国和美国是该区域地缘政治角力最激烈、影响力最大的博弈对手,中国和印度的影响力正在快速增强。长远来看,俄国在经济上对该地区的影响持续下降,但仍拥有保持强大的政治和安全影响,中国和印度在经济上将保持快速增长的影响力,尤其是拥有快速增长的经济和庞大市场的中国,跟该地区通联便利,未来在经济上将成为对该地区影响最大的国家。在欧亚大陆内部,各国均把保持新近获得的独立视作最高利益,在国际关系上均奉行多边外交。未来,欧亚大陆内部难以出现影响一支独大的域外大国,但区域分化将比较明显,高加索和黑海周边的国家将和欧盟政治经济安全联系密切,中亚国家将同中国和印度联系密切。西方传统地缘政治学的“对抗”、“冷战”与“零和博弈”思维,给欧亚大陆内部带来了长期战争和混乱。中国从马克思主义地缘政治思想的人类关怀出发,主张在国际关系上抛弃西方地缘政治的“对抗”思维和冷战思维,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以解决西方传统地缘政治理论带来的全球问题。人类命运共同体构想倡议在联合国宪章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国际关系,促进区域和全球合作,提高区域和全球开放水平,主张国家不分大小,一律主权平等,在国际事务中相互尊重、彼此协商、平等参与、公平分享,建立“共商、共建、共享”、公正合理、开放合作、和谐包容、互利共赢的国际关系体系。
毕松[5](2019)在《统一俄罗斯党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提出统一俄罗斯党(Всерссийская политичесая партия<<Единая Россия>>),可以简称为“统俄党”)成立于2001年12月,是俄罗斯相对“年轻”的政党。统俄党是在时任总统普京的直接授意下组建的,是普京时代的“政权党”,也是当今俄罗斯持续时间最长、最为成功的“政权党”,并长期保持俄罗斯国内第一大党的地位。自叶利钦在1993年“十月事件”中获胜并以1993年宪法的形式确立了当代俄罗斯基本政治制度以来,俄罗斯政党政治一直是在多党制的制度框架内发展演进。为了保持对全局的控制,执政当局一直尝试建立亲政府的政党以求控制立法权。结合俄罗斯特殊的政治制度设计,“政权党”这一富有俄罗斯特色的政党概念于1993年出现,并于当年的第一届国家杜马大选期间就转化为政治实践。但叶利钦时代的“政权党”因执政当局国家治理的失败而没有发挥其本身应该起到的作用,叶利钦时期的几个“政权党”都是昙花一现,一直被以俄共为代表的反对派所压制。普京接管克里姆林宫后延续了 1993年宪法规定的俄罗斯基本政治制度,在其复兴国家、稳定局势和凝聚人心的俄罗斯新国家治理构想中,“政权党”依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是其治国理政的重要帮手。在普京亲自授意下,由总统办公厅主导,统一俄罗斯党这一新的“政权党”经过相对漫长和复杂的组建过程应运而生。为了应对1999年的国家杜马大选和2000年的总统大选,克里姆林宫组建了“团结”联盟,经过多轮磋商和政治博弈,原本是“团结”联盟对手的“祖国”组织和“全俄罗斯”联盟同意了以上述三个组织为主的、多个派别的合并。合并后成立的统一俄罗斯党在执政当局的支持和监控之下,经过持续不断的理论探索、组织建设、政策更新和选举获胜,逐渐从一个仅以选举为指向的竞选联盟发展成为了当代俄罗斯第一大政党,对于普京国家治理的实施、俄罗斯从混乱走上有序发展以及俄罗斯政治精英的分化和整合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这样一个新千年俄罗斯政坛的第一大党,人们自然会问,统俄党是一个什么样政党,它的理论和实践具有怎样的特殊性?统俄党在俄罗斯政治发展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应当如何看待和评价作为“政权党”的统俄党,它将何去何从?要回答这些问题,就必须对统俄党进行全面的研究,对统俄党的系统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政权党”这一政党现象几乎只存在于俄罗斯,也是俄罗斯政党政治具有标签意义的特征。通过对统俄党这一俄罗斯持续时间最长和最成功的“政权党”的研究,可以丰富已有的政党理论和政治制度理论,更加深刻地认识和总结政党政治发展的共性规律,跳出西方政党理论的局限,更加深刻地理解人类社会演进规律、政党政治发展规律和民族国家成长规律的有机统一对于具体国家政治发展的重大意义。统俄党是普京时代的“政权党”,它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和执政当局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近20年的发展过程中,统俄党为普京国家治理的推进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其本身也是普京治国理政的重要组成部分。统俄党的组织变动、理论更新、政策调整和政治实践直接反映普京执政当局对于俄罗斯内外局势和国家总体发展的看法和举措。对统俄党的研究有助于把握俄罗斯政党政治发展趋向和执政当局的最新动向。本文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主要方法,借鉴西方政党理论,并结合俄罗斯历史、政治文化传统和现实来对统俄党的理论和实践进行全面分析。从发展史、组织建设、理论探索、政策主张、地位和作用以及近况前景等五个方面展开分析,重点回答“统俄党是什么样的党,它是如何产生和发展的?”“统俄党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其组织结构与组织建设有何特征?”“统俄党是一个举什么旗的组织,其思想和理论有何特点?”“统俄党要实现怎样的奋斗目标、完成怎样的明确任务、采取怎样的一般步骤和具体措施?”“统俄党处于什么样的地位,起到什么作用,存在什么问题,未来到哪里去?”这五个涉及统俄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基本问题。本文的基本观点如下:第一,从统俄党的发展历程来看,统俄党的成立不是产生于普京这一英雄人物的头脑之中的,而是俄罗斯经济-社会的客观现实与当局执政的主观需求相结合的产物,从本质上说是主观符合客观的结果。俄罗斯多党制的发展为统俄党的组建设置了根本制度,“政权党”在叶利钦时代的发展为统俄党的成立提供了直接经验,普京团队的执政规划加速了统俄党的组建。可以说,统俄党的出现有着充分的必然性和可行性。这一新千年俄罗斯的“政权党”由普京授意、总统办公厅主导组建而成,在其发展壮大的过程中,执政当局为该党赢得在全国各级选举创造了有利的规则环境,给予其媒体、财政和行政等各类资源的支持。可以说,统俄党是和普京国家治理紧密联系在一起,产于生普京国家治理的需要,发展于普京国家治理的深化,完善于普京国家治理的进一步发展。统俄党的发展史就是俄罗斯新千年国家治理的缩影。第二,从统俄党的组织建设来看,不管是统俄党的组织结构的设置与调整,还是重要领导岗位的人事变动,亦是统俄党对党内思想观点差异和分歧的管控都体现的是一个政党的发展逻辑与当局控局需求的结合。统俄党组织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为克里姆林宫提供一个由忠诚度高、业务能力强和代表性广的政治精英组成的政党,这个政党要有很强的纪律性、很高的团结度和很强的战斗力。第三,从统俄党的意识形态探索来看,统俄党指导思想从最初实用主义色彩浓厚的政治中派主义思想,经“主权民主”思想的过渡,发展成为俄罗斯保守主义思想,在这一过程中,普京执政所坚持的俄罗斯新思想一直主导和决定着统俄党意识形态的探索过程,可以说,统俄党是普京思想的组织载体。统俄党始终将自己的指导思想定位在意识形态光谱的中间,并坚持对俄罗斯各主流思想的积极部分进行吸收。作为工具性和功能性极强的“政权党”,统俄党各个阶段的思想都具有强烈的现实性,浓厚的实用性和明确的针对性。第四,从统俄党的政策主张来看,该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领域的政策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协调性和侧重性,直面俄罗斯的重大问题,力求实现国家的富强和民众的幸福,突出体现对于总统和总理观点、方针和命令的绝对支持以及强调全党对协助执政当局完成既定任务和目标的工作方向,深刻地体现了统俄党“政权党”的工具性、依附性和实用性的本质。第五,从统俄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实践来看,不管是组织状况和还是选举战绩,统俄党都是当之无愧的俄罗斯第一大党,但它只是“政权党”和“普京党”,不是执政党和多数人的党,其地位的获得与当局给予的大力支持是密不可分的。统俄党主要作用是在国家生活的方方面面协助克里姆林宫控制整个国家-社会局势。也正是由于与执政当局的关系异常紧密,统俄党出现了党内关系复杂、缺乏自主性和自身形象不佳等影响其未来发展的重大问题。统俄党在新普京时代的面临了新的政治形势,该党也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提出了党的全面更新和保持全国领导地位的任务,着眼于为后普京时代谋划布局。在短期、中期和远期,统俄党会面临不同的挑战,其未来会因自身能否满足俄罗斯内外局势和领导人国家治理的实际需求而有不同的发展方向和运行轨迹。统一俄罗斯党的理论与实践对于世界不同类型政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参考和借鉴意义。以上五个基本观点是对统一俄罗斯党理论与实践五大问题的回答,在对上述观点分析和总结后,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统俄党因普京国家治理的需要而产生,随着普京国家治理的不断推进渐渐从纯粹的选举联盟发展为有一定思想内涵、完备组织结构和系统政策体系的俄罗斯第一大党,但伴随俄罗斯国家治理的进一步发展和后普京时代的到来,统俄党将面临深刻的政党现代化挑战和“政权党”机制不能适应俄罗斯政治发展现代化要求的困境,统俄党适应性变革任务艰巨。就其性质和特征来看,统俄党是“政权党”,它就有强依附性和低自主性、强工具性和低本体性、强实用性和低价值性等特征,更多的是充当当局治国理政的工具,而非代表某一特定阶级或阶层的政党。
杨露[6](2018)在《21世纪以来泰国街头政治研究》文中提出泰国街头政治运动打破了人们对泰国“微笑国度”的印象。自2006年后,随着泰国总理的更替,“黄衫军”与“红衫军”陷入了周期性的对抗之中,甚至出现了暴力冲突,进一步恶化了泰国国内的政治局势。泰国街头政治运动已经对国家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和社会团结造成一定影响。因此,通过对21世纪以来泰国街头政治的产生原因、发展过程以及影响的研究,将有助于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缓解泰国的政治危机,并对面临相似问题的国家提供一定的参考。其次,中国在不干涉泰国内政的背景下,继续深化“中泰一家亲”的友好关系。在大量研读泰国近现代历史的基础上,本文从街头政治的演变过程入手。首先,通过梳理泰国街头政治的发展过程,辨明“黄衫军”和“红衫军”的支持者;其次,分析了泰国街头政治发生的原因。再次,总结了泰国街头政治运动对泰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造成的不利影响。最后,分析了街头政治对泰美关系、泰国与欧盟和中泰关系的影响。通过对21世纪泰国街头政治的研究,本文认为“黄衫军”与“红衫军”的组成成员代表了泰国的不同阶级,街头政治是中产阶级与农民阶级矛盾的产物,把“红衫军”看成是新兴的中产阶级更为合适。泰国街头政治运动也有正面的影响,他信的政策不仅使中下层阶级的公民增加了收入,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可以通过投票来分享政治权利,并维护自己的利益,这也是他们一直支持他信的原因。此外,“红衫军”与“黄衫军”都有政党联盟,而“黄衫军”的支持者中更是有王室和军队的成员。其中民粹主义是引发泰国街头政治的重要推手。由于政变中断了街头政治运动。在无法控制街头政治走向的情况下,军方通过政变来暂时平息国内局面。泰国街头政治的突出特点是没有外部势力的干预。从泰国街头政治的结果来看,21世纪泰国街头政治的最终赢家既不是“黄衫军”也不是“红衫军”,更不是他信,而是王室和军队。基于目前巴育政府没有要还政于民的迹象,所以未来泰国街头政治运动会因反对军政府掌权而再度发生,也会因为新的大选拉票发生。同时,与拉玛九世声望相差甚远的拉玛十世继位后,如再有类似的政治危机发生,是否还能顺利平息也存在变数。
郭雷庆[7](2017)在《聚居型多民族国家民主转型进程中的民族分离问题研究 ——以我国周边五国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民族分离问题和民主转型困境是困扰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两个重大主题。在许多国家,这两个问题同时存在,且相互影响,是一对世界性难题。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苏联和东欧国家纷纷进行政治转型,用多党竞争制取代了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同时,苏联、南斯拉夫和捷克斯洛伐克分裂成22个国家,紧接着在新独立的国家内又引发了民族分离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带头脱离苏联的俄罗斯遭遇了车臣分离主义运动的严重威胁,脱离南斯拉夫的南联盟最终一分为三:塞尔维亚、黑山、科索沃。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以“颜色革命”和“阿拉伯之春”为名在东欧、中亚、西亚和北非部分国家进行的民主转型,带来的是:格鲁吉亚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民族分离问题的恶化,乌克兰东部哈尔科夫、卢比斯克、顿涅茨克等俄罗斯族地区分离运动的爆发,埃及、利比亚、叙利亚等国的民族分裂、教派冲突、内战。这些现实例子说明,在一些多民族国家,民主转型(特指转向多党竞争制的西式民主转型)与其民族分离问题存在密切关系。这相应地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民主转型会在这些国家引发或恶化民族分离问题,而在其他一些多民族国家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如美国、澳大利亚、瑞士等国?民族分离问题对民主转型有何影响?这些国家的问题带给我们什么样的经验和教训?对这些问题的提出和研究,不仅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有很大的现实意义。民主转型与民族分离关系问题的研究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学术课题,不同发展程度、不同地理环境、不同历史文化的国家,如西班牙、土耳其、尼日利亚、缅甸、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菲律宾、泰国以及俄罗斯、乌克兰等国都曾在民主转型过程中面临民族分离甚至国家分裂的风险。这些国家在民族结构上存在共同点,即国内的多个民族各有其相对独立的集中居住地,有自己的语言、宗教、传统、习俗等,甚至有自己独特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这一共同点可被界定为“聚居型多民族结构”,存在这种结构的国家可被称之为“聚居型多民族国家”。在现代多民族国家,民族聚居、散居或杂居是一种常见的现象,而将之提升为一种国家分类方式,即进一步将多民族国家区分为聚居型多民族国家和散居型多民族国家(如美国、澳大利亚),对分析多民族国家的民主转型有着重要的方法论意义。从这一概念和方法出发,上述几个问题可归结为聚居型多民族国家与多党竞争制是否兼容的问题。本研究选取了斯里兰卡、泰国、缅甸、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等我国周边的五个聚居型多民族国家作为研究对象。之所以选这五个国家,主要与本研究出发点有关,即研究成果能够为我国的发展和安全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和引以为戒的教训。在研究方法上以“聚居型多民族国家”为分析工具,通过五国案例研究,详细展现聚居型多民族国家民主转型与民族分离之间的互动关系。论文结构分为横向结构和纵向结构。在横向结构上,导论提出问题,第一章围绕“聚居型多民族国家”这一核心概念建构本文的理论框架,并对相关概念做出界定。正文依据民族结构的不同将五国划分为“两族对峙型”和“多族对峙型”,斯里兰卡、泰国、菲律宾属于前一种类型,缅甸和印度尼西亚属于后一种类型,两种类型下五国又各具特色,因此正文将其作为五个单独案例分别成章。最后总结结论。在纵向结构上,首先,描述每个国家“聚居型多民族结构”的特征,包括主要民族的地理分布、行政区划、语言、宗教、文化、历史等,然后回顾和梳理这一民族结构的构建过程及其民族关系,这是探讨每个国家民主转型与民族分离问题的历史渊源与背景。其次,分析多党议会制在每个国家的构建过程及其特征,展现聚居型多民族结构对民主转型的影响。再次,论证受聚居型多民族结构影响下的民主转型是每个国家民族分离问题产生及恶化的重要现实原因;反过来,分析民族分离问题对民主转型的影响,进而展现每个国家民主转型困境与民族分离问题的交织及相互作用。最后,论述每个国家最新一轮民主转型以来,中央政府推动民族和解的努力和效果。每章小结会对每个国家民主转型与民族分离问题的关系进行概括和总结,并提出相应的思考。本文的结论是:第一,聚居型多民族结构是民主转型引发民族分离、甚至国家分裂的基本条件,散居型多民族结构产生此类问题的风险相对较小,如美国、澳大利亚等。但这并不是说聚居型多民族国家一定会导致民族分离,甚至国家解体。聚居型多民族国家在民主转型时是否产生民族分离问题以及问题的严重程度如何主要取决于聚居规模、宗教、历史上的民族关系、跨界民族、语言、文化、经济、政治等多方面因素综合性的耦合作用。这有助于解释为何有的聚居型多民族国家产生了民族分离问题,而有的聚居型多民族国家就没有此问题,如瑞士、柬埔寨。类似地,这也有助于解释为何在聚居型多民族国家中,有的民族会产生民族分离主义,而有的民族则没有。比如斯里兰卡有6大主要民族,为何只有斯里兰卡泰米尔族表现出强烈的民族分离倾向,这不能简单地认为是民主转型对其造成的利益损害最大,而应该是上述几个因素在民主转型的刺激和影响下的综合作用。其它民族,如泰国的马来族、菲律宾的摩洛族等亦是如此。另外,本文强调了民族分离问题是聚居型多民族国家民主转型的重大风险,但并非说聚居型多民族国家民族分离问题的产生或恶化全然是民主转型引发的。第二,民主转型在斯里兰卡、泰国、缅甸、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五国民族分离问题的产生及恶化过程中大都扮演了负面角色。其内在逻辑主要在于:选举制度的“多数原则”容易形成主体民族控制型民主(Control Democracy);政党制度的“民族化”容易使政党竞争异化为民族竞争;民主转型带来的自由化使得政治参与无序、混乱,中央政府无力控制局面。在上述情况下,一些民族的民主诉求和民族分离的倾向便结合在一起。因为争取民主是为了摆脱强权,当这个强权是一个外来者时,摆脱强权的努力就首先成为摆脱异族控制的努力,在这样的国家,民族分离、争取独立就必然成为民主诉求的第一步。需要说明一点,分离民族不一定是少数民族,还有可能是主体民族。在一些国家,如本文所研究的五国,主体民族除了长久把持议会、行政、司法等国家权力外,对少数民族大都实施的是“同化”和“控制”的政策,因此,在这些国家,主体民族一般倾向于维护国家的统一,民族分离问题通常发生在少数民族身上。而另一些多民族国家,如前苏联、前南斯拉夫等国,掀起民族分离运动的反而是主体民族,如前苏联的俄罗斯族、前南斯拉夫的斯洛文尼亚族、克罗地亚族等。这主要是因为原属国的主体民族精英认为其经济利益受到少数民族地区的“掠夺”,充当了“奶牛”角色,民族利益受损,因此要摆脱少数民族的“汲取”,争取独立。叶利钦等俄罗斯领导人便利用这种俄罗斯民族主义情绪进行了选举动员,并获得成功。第三,民族分离问题及其引发的冲突、内战、恐怖袭击等是五国民主转型及民主巩固的主要障碍。内战爆发后,激进的泰米尔分离分子和僧伽罗民族主义者都极力破坏中央政府为推动民族和解而进行的宪政改革试验,使政改几乎全部失败,民族和解遥遥无期。马来穆斯林分离问题在泰国民主转型中成为不同政治势力用以政治竞争的手段,不断发生的暴恐事件成为军方干预政治的口实。缅甸的民主转型在民族武装割据下举步维艰。在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民族分离问题成为军人独裁政权的重要合法性来源。最后,通过对这五国的案例研究,我们可以将民主转型与民族分离的关系大体总结如下:在聚居型多民族国家推动民主转型,实行多党竞争制,容易引发或恶化民族分离问题,反过来,民族分离问题会阻碍民主转型及民主巩固,可能造成相关国家民主制度的瓦解,导致军事独裁(或其它形式的威权政治)。随后,民主力量与分离力量有时会交织在一起,共同反抗独裁。然而,当再次开启民主转型,恢复多党竞争制时,民族分离问题可能会复发、恶化,对民主转型及民主巩固再次构成威胁,最终造成相关国家民主倒退和民族分离问题恶化的双重困境。因此,这带给我们的启示是:在聚居型多民族国家推动民主转型必须要慎重,民主化道路一定要适合本国国情,循序渐进。对于我国来说,在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同时要警惕颜色革命,维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并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这不只是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内在要求,而且是维护我国多民族国家统一的基本保障。
梁英超[8](2016)在《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与格鲁吉亚关系研究》文中提出俄罗斯与格鲁吉亚的关系是后苏联空间中较为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格鲁吉亚对于俄罗斯具有非常高的战略意义,是俄维护其高加索地区利益的关键性国家。从格鲁吉亚被沙俄兼并到苏联解体,俄格曾同属于一个国家。这段历史对当今的俄格关系有一定影响。苏联解体初期,俄罗斯与格鲁吉亚的关系较为冷淡。俄罗斯对格鲁吉亚奉行“甩包袱”政策,不重视发展俄格关系。格鲁吉亚则实行疏俄政策,不愿同俄罗斯打交道。1992年至1993年北高加索地区分离倾向严重,外高加索三国冲突不断。高加索地区的紧张局势直接影响到了俄罗斯的安全稳定。为维护国内稳定,俄罗斯开始介入外高加索地区的冲突。爱德华·谢瓦尔德纳泽(?)成为格鲁吉亚总统后,格将发展对俄关系放在首要位置。格鲁吉亚为解决国内分离问题同意俄罗斯在格设立军事基地,驻扎维和部队,并加入了独联体。由此以来,俄格关系摆脱了无序的状态,进入了一个正常发展的时期。格鲁吉亚国内的分离主义问题平息后,格鲁吉亚开始寻求机会以脱离俄罗斯对格的控制。2000年弗拉基米尔·普京(?)上台后,俄罗斯加强了同格鲁吉亚的关系。格鲁吉亚依然力图摆脱俄罗斯的控制,并将加入北约作为目标。由此以来,俄格关系一度激化。由于俄格两国均保持了克制,俄格关系没有继续恶化。俄格关系通过对话得到了改善,两国的紧张状态也暂时缓解。2003年爆发的“玫瑰革命”开启了俄格关系的新阶段。“玫瑰革命”后,俄格关系经历了一个短暂的“蜜月期”。格鲁吉亚新任总统米哈伊尔·萨卡什维利(?)凭借着俄罗斯的支持顺利地解决了国内的阿扎尔分离问题。由于萨卡什维利公开宣扬格鲁吉亚要加入北约和欧盟,俄格关系开始走下坡路。为扫清加入北约的障碍,格鲁吉亚要求俄撤除驻格军事基地和维和部队。俄罗斯迫于多方压力将格境内的俄军事基地完全撤除,但却始终不同意将驻格维和部队撤出。2006年俄格之间爆发了一系列的风波,俄格关系迅速恶化。俄格之间的矛盾不断累积,终于导致2008年俄格冲突的爆发。2008年俄格冲突后,俄格关系完全破裂。格鲁吉亚与俄罗斯断绝了外交关系,并随后退出了独联体。俄格关系由此进入了冷和平阶段。2012年比济纳·伊万尼什维利(?)当选格鲁吉亚总理,俄格关系出现了转机。伊万尼什维利上台后,格鲁吉亚改变了对俄政策,开始改善同俄罗斯的关系,俄罗斯对此也做出了回应。俄格关系有所回暖,出现了“政冷经热”的趋势。由于格鲁吉亚的基本立场仍是维护领土完整,加入北约、欧盟,这与俄罗斯确保阿布哈兹(?)和南奥塞梯(?)独立,阻止北约、欧盟东扩的立场背道而驰。俄格两国在核心利益上存在根本冲突,俄格关系正常化绝非易事。2013年格鲁吉亚总统换届后,格新政府延续了伊万尼什维利时期理性务实的对俄政策,格鲁吉亚同俄罗斯的经济和人文交流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2014年“乌克兰危机”发生后,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实施经济制裁,俄罗斯所处的国际环境大为恶化。俄罗斯与西方的关系严重对立,俄罗斯为此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格鲁吉亚在“乌克兰危机”中表现出了冷静务实的态度,避免过度刺激俄罗斯。但格鲁吉亚并没有放慢与西方一体化的脚步,2014年格鲁吉亚在加入欧盟和北约的进程中均取得了重要进展。随着俄罗斯先后与阿布哈兹和南奥塞梯签署了近乎合并的条约,阿布哈兹和南奥塞梯与格鲁吉亚分离的现状已经成为既定现实。由于阿布哈兹和南奥塞梯问题的存在以及格鲁吉亚与西方一体化程度的加深,俄格政治、军事关系实现正常化难度很大。但随着俄格两国经济、人文关系的不断发展,两国民间交流的不断加深,俄格关系不再会有大的起伏了。
劳华夏[9](2016)在《乌克兰对外政策演变与乌俄关系》文中认为乌克兰地处欧亚大陆“心脏地带”,地理位置十分独特。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后,乌克兰的地缘政治地位及其所处的地缘政治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成为俄罗斯与西方两大地缘政治中心之间的“中间地带”,被定义为欧亚大陆上的“地缘政治支轴国家”。乌克兰的对外政策在独立之后的20余年里也一直在东西方之间逡巡周旋,其对外政策重心的变化甚至可能引发国内政治危机,从而威胁整个地区的安全和稳定。乌克兰与俄罗斯之间一直存在着极为特殊的国家间关系,双方不仅在民族上同根同源,有着共同的历史和相似的文化,更在长达三百余年的时间里同属一个国家,即便在苏联解体后依然保持着政治、经贸、能源、军事、人文等领域的密切联系。对于俄罗斯而言,乌克兰是其维持和巩固在后苏联空间的传统影响力、推进独联体一体化进程的关键要素。而乌克兰要确保国内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和能源安全,也需要与俄罗斯保持伙伴关系,开展互利合作。与此同时,乌克兰特殊的地缘政治地位使其在独立后不可避免地成为俄罗斯与西方“角力”的对象,乌俄关系也因此逐渐超出双边关系的框架,受到了大国博弈因素的影响。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乌克兰对外政策的演变过程与乌俄关系,通过分阶段考察乌克兰独立后历届政府对外政策的发展变化,梳理乌俄两国20余年来政治、经济、人文关系的基本发展脉络,分析各个时期影响乌俄关系的突出问题,尝试在当前乌克兰危机尚未平息的背景下对乌克兰外交走向和乌俄关系的短期和中长期前景作出某种预测。本文共分为序言、正文五章和结论等七个部分。序言部分阐述了论文的选题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研究思路和论文结构。第一章论述了克拉夫丘克时期的对外政策和乌俄关系。本章阐述了乌克兰独立初期“一边倒”的亲西方外交的主要内容、推行该政策的原因以及乌俄关系在此背景下不时处于紧张状态的具体表现,分析了两国在政治、经济和人文领域的争执焦点、起因、双方的不同立场和对策。第二章论述了库奇马时期的对外政策和乌俄关系。本章首先分析了影响库奇马调整乌克兰对外政策的主要因素,阐述了其推行的“东西方平衡的多维外交”的基本特点和主要对外政策方向,分析了该政策在库奇马两届总统任期期间侧重点的不同及影响政策变化的国际背景和国内因素。之后,论述了乌俄关系在库奇马时期逐步缓和、改善、实现正常化的发展过程,讨论了各领域决定两国关系的一系列关键性问题的解决过程和双方存在的主要分歧。第三章论述了尤先科时期的对外政策和乌俄关系。本章首先论述了“橙色革命”对乌克兰对外政策此轮转向带来的影响,阐述了尤先科政府推行的“全面亲西方外交”的具体内容和战略目标。之后,分析了乌俄关系在这一时期出现显着恶化的情况,重点讨论了导致两国长时间处于争吵甚至对峙状态的各类突出问题和新出现的矛盾冲突点。第四章论述了亚努科维奇时期的对外政策和乌俄关系。本章论述了亚氏政府以放弃加入北约、“重启”乌俄关系为主要内容的“新实用主义外交”在各对外政策方向上的表现,阐述了乌俄关系由“重启”到进入短暂“蜜月期”过程中在各领域的具体反映,关注了乌俄在包括乌克兰一体化方向在内的部分问题上的纠纷。第五章论述了乌克兰危机爆发后乌克兰新政府的对外政策和乌俄关系的当前状态。本章首先梳理了乌克兰危机的演变过程和现状,之后阐述了反对派上台后推行的“去俄入欧”的对外政策的基本表现,分析了目前导致乌俄关系出现苏联解体以来最严重恶化的关键矛盾,最后对乌克兰危机的解决前景和乌俄关系的短期和中长期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结语部分总结了乌克兰对外政策的总体特征和影响因素,归纳了导致乌俄关系发展曲折的历史和现实原因,对乌克兰对外政策的成效和教训进行了思考。
丁晓星[10](2015)在《独联体国家的“颜色革命”》文中指出21世纪初,"颜色革命"的风暴席卷了独联体国家,格鲁吉亚、乌克兰、吉尔吉斯斯坦的执政者纷纷倒下。"颜色革命"的爆发是内外因结合的产物,美西方在全球推行"民主改造"和美俄地缘政治博弈是"颜色革命"的外因。而独联体国家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经济下滑、民生困难、腐败盛行等内部问题则是"颜色革命"出现的内因。"颜色革命"并没有给独联体国家带来积极变化,反而导致社会动荡和国家分裂,危害是巨大的。
二、格鲁吉亚大选如期举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格鲁吉亚大选如期举行(论文提纲范文)
(1)俄罗斯应对后苏联空间武装冲突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Атонация |
绪论 |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二、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现状 |
三、相关理论基础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点与难点 |
第一章 后苏联空间武装冲突概述 |
第一节 后苏联空间武装冲突的由来 |
一、阿布哈兹和南奥塞梯冲突 |
二、纳尔戈诺—卡拉巴赫冲突 |
三、德涅斯特河沿岸地区冲突 |
四、顿巴斯冲突 |
第二节 后苏联空间武装冲突的共性与差异性分析 |
一、后苏联空间武装冲突的共性 |
二、后苏联空间武装冲突的差异性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俄罗斯介入后苏联空间武装冲突的动因 |
第一节 地缘政治与经济动因 |
一、地缘政治动因 |
二、经济动因 |
第二节 深层心理动因 |
一、大国意识 |
二、族群意识与历史记忆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俄罗斯应对后苏联空间武装冲突的案例分析 |
第一节 俄罗斯应对后苏联空间武装冲突的过程 |
一、俄罗斯应对阿布哈兹及南奥塞梯冲突 |
二、俄罗斯应对纳尔戈诺-卡拉巴赫冲突 |
三、俄罗斯应对德涅斯特河沿岸地区冲突 |
四、俄罗斯应对顿巴斯冲突 |
第二节 对俄罗斯应对后苏联空间武装冲突的评价 |
一、俄罗斯应对后苏联空间武装冲突的成效 |
二、俄罗斯应对后苏联空间武装冲突的局限性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后苏联空间武装冲突未来演变与俄罗斯的应对 |
第一节 后苏联空间武装冲突的未来演变及对俄罗斯的影响 |
一、后苏联空间武装冲突的未来演变 |
二、后苏联空间武装冲突问题对俄罗斯未来的影响 |
第二节 未来俄罗斯在后苏联空间冲突问题上的政策选择 |
一、巩固现有冲突干预成果的政策选择 |
二、推进顿巴斯冲突解决的政策选择 |
三、防范新冲突的政策选择 |
本章小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2)试述冷战后美国实施民主输出战略的手段及其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选题意义 |
(一)民主输出战略是研究美国对外政策的重要途径 |
(二)防范美国民主输出战略对中国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
三、概念的阐释及界定 |
(一)基本概念 |
(二)研究范围 |
四、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五、框架结构与研究方法 |
(一)论文框架结构 |
(二)研究方法 |
六、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美国民主输出战略的发展历史和动因 |
第一节 美国民主输出战略的发展历史 |
一、1977 年之前美国实施民主输出战略的情况 |
二、1977 年之后美国实施民主输出战略的情况 |
第二节 美国民主输出战略的动因 |
一、民主输出战略的精神动因 |
二、民主输出战略的利益驱动 |
小结 |
第二章 冷战后美国民主输出战略的理论与实践 |
第一节 冷战后美国民主输出战略的理论思想 |
一、民主和平论 |
二、软实力 |
三、新保守主义 |
第二节 冷战后美国民主输出战略的政策实践 |
一、克林顿政府 |
二、小布什政府 |
三、奥巴马政府 |
小结 |
第三章 美国民主输出战略的实施途径分析 |
第一节 民主、人权和劳工事务局 |
一、历史沿革 |
二、工作途径 |
第二节 国际开发署 |
一、历史沿革 |
二、组织架构 |
三、具体工作 |
第三节 国家民主基金会 |
一、历史沿革 |
二、职能作用 |
小结 |
第四章 冷战后美国实施民主输出战略的手段 |
第一节 “硬干渉”手段 |
一、军事打击 |
二、经济制裁 |
三、外交施压 |
四、“颜色革命” |
第二节 “软干涉”手段 |
一、对外援助 |
二、公共外交 |
小结 |
第五章 影响美国实施民主输出战略手段的因素 |
第一节 民主输出对象国的实力因素 |
一、军事实力 |
二、经济实力 |
三、该因素对于美国实施民主输出战略的影响 |
第二节 民主输出对象国的政治因素 |
一、民主输出对象国是否实行竞争选举制度 |
二、民主输出对象国政府的执政能力 |
第三节 民主输出对象国的盟国因素 |
第四节 美国自身的因素 |
小结 |
第六章 以乌克兰为例分析美国民主输出战略 |
第一节 美国对乌克兰实施民主输出战略的实践 |
一、独立之初支持乌克兰政治转型 |
二、“橙色革命” |
三、乌克兰政变 |
第二节 影响美国对乌克兰实施民主输出战略手段的因素 |
一、乌克兰国内指标变化不明显 |
二、乌俄关系变化显着 |
小结 |
第七章 以缅甸为例分析美国民主输出战略 |
第一节 缅甸实现民主化进程之前 |
一、缅甸国内的局势状况 |
二、美国对缅甸实施民主输出战略的实践 |
第二节 缅甸实现民主化进程之后 |
一、缅甸国内的局势状况 |
二、美国对缅甸实施民主输出战略的实践 |
第三节 影响美国对缅甸实施民主输出战略手段的因素 |
小结 |
结论 |
一、大国关系是影响美国选择具体手段的最重要因素 |
二、对中国的可能影响以及应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政治语言学视域下俄罗斯国家领导人政治演讲文本的互文性研究(2000-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目标 |
1.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研究历史与现状 |
2.1 政治语言学与概念体系 |
2.2 互文性研究综述 |
2.2.1 互文性理论相关概念的界定 |
2.2.2 西方的互文性研究 |
2.2.3 俄罗斯的互文性研究 |
2.2.4 中国的互文性研究 |
2.3 作为政治文本的政治演讲文本研究综述 |
2.3.1 政治演讲文本相关概念的界定 |
2.3.2 西方的政治演讲文本研究 |
2.3.3 中国的政治演讲文本研究 |
2.4 以往研究的不足与本研究的切入点 |
2.5 小结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3.1 政治语言学——政治文本互文性研究的理论基础 |
3.2 批评话语分析与互文性 |
3.3 互文性理论 |
3.3.1 互文性理论的来源 |
3.3.2 互文性的研究向度 |
3.3.3 互文性的分类 |
3.3.4 互文格 |
3.4 小结 |
第四章 研究设计 |
4.1 研究问题 |
4.2 研究方法 |
4.3 语料库的建设与标注 |
4.4 分析框架 |
4.5 小结 |
第五章 俄罗斯领导人政治演讲文本互文性的源文本特征 |
5.1 源文本分类观 |
5.2 普京政治演讲文本互文性的源文本特征 |
5.3 梅德韦杰夫政治演讲文本互文性的源文本特征 |
5.4 小结 |
第六章 俄罗斯领导人政治演讲文本的互文格特征 |
6.1 俄罗斯领导人政治演讲文本中的互文格——引文 |
6.1.1 普京政治演讲文本中的引文 |
6.1.2 梅德韦杰夫政治演讲文本中的引文 |
6.2 俄罗斯领导人政治演讲文本中的互文格——先例名 |
6.2.1 普京政治演讲文本中作为互文格的先例名 |
6.2.2 梅德韦杰夫政治演讲文本中作为互文格的先例名 |
6.3 俄罗斯领导人政治演讲文本中的互文格——先例语句 |
6.3.1 普京政治演讲文本中作为互文格的先例语句 |
6.3.2 梅德韦杰夫政治演讲文本中作为互文格的先例语句 |
6.4 俄罗斯领导人政治演讲文本中的互文格——先例文本 |
6.4.1 普京政治演讲文本中作为互文格的先例文本 |
6.4.2 梅德韦杰夫政治演讲文本中作为互文格的先例文本 |
6.5 俄罗斯领导人政治演讲文本中的互文格——先例情境 |
6.5.1 普京政治演讲文本中作为互文格的先例情境 |
6.5.2 梅德韦杰夫政治演讲文本中作为互文格的先例情境 |
6.5.3 伟大卫国战争先例情境的语言形式 |
6.6 普京与梅德韦杰夫政治演讲文本互文格的差异与原因 |
6.7 小结 |
第七章 俄罗斯领导人政治演讲文本互文性与语言个性 |
7.1 俄罗斯领导人的互文本库与语言个性 |
7.1.1 互文本库的定义 |
7.1.2 俄罗斯领导人的互文本库与语言个性认知层 |
7.1.3 普京与梅德韦杰夫的组合共治与意见分歧 |
7.2 俄罗斯领导人的互文能力与语言个性 |
7.2.1 互文能力的定义 |
7.2.2 俄罗斯领导人的互文能力与语言个性语用层 |
7.3 互文性的功能 |
7.4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 |
8.1 本研究的结论 |
8.2 本研究的价值 |
8.3 本研究的局限与对未来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论文发表成果 |
(4)马克思恩格斯“东方问题”论述中的地缘政治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依据及意义 |
一、研究的依据 |
(一)理论依据 |
(二)现实依据 |
二、本研究的意义 |
(一)本研究的理论意义 |
(二)本研究的现实意义 |
第二节 核心概念及研究成果综述 |
一、核心概念 |
(一)欧亚大陆内部 |
(二)地缘政治 |
(三)地缘战略 |
二、研究综述 |
第三节 本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一、本研究的逻辑思路 |
二、本研究应用的方法 |
注释 |
第一章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黑海地缘政治的论述 |
第一节 沙皇俄国的南下地缘战略 |
一、沙皇俄国的南下地缘战略 |
二、黑海的地缘战略意义 |
第二节 英国和俄国在黑海的地缘战略博弈 |
一、土耳其的地缘政治意义 |
二、英国-俄国在黑海的地缘战略博弈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二章 马克思、恩格斯对高加索—里海—赫拉特地缘政治的分析 |
第一节 高加索—里海—赫拉特的地缘政治意义 |
一、高加索—里海的地缘政治意义 |
二、赫拉特的地缘政治意义 |
第二节 英、俄在高加索—里海—赫拉特的地缘战略博弈 |
一、俄国在高加索、里海西海岸和赫拉特的地缘战略扩张 |
二、英国对俄国的地缘战略反制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三章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中亚地缘政治的分析 |
第一节 中亚的地缘政治意义 |
第二节 英俄在中亚的地缘战略博弈 |
一、俄国对中亚的归并 |
二、英国的反制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四章 马克思、恩格斯地缘政治思想的主要内涵 |
一、民族、宗教、文化:对西方地缘政治扩张借口的分析: |
二、勾结、斗争、妥协:欧洲的地缘政治格局 |
三、资本主义国家间相互妥协的筹码:弱小国家的利益 |
四、资本主义国家地缘战略博弈的热点:地缘战略要地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五章 当代欧亚大陆内部的地缘政治现状 |
第一节 当代欧亚大陆内部的地缘政治意义 |
第二节 世界主要权力中心的地缘战略 |
一、美国/欧盟:挤压俄罗斯 |
二、俄罗斯:致力一体化 |
三、中国:一带一路 |
四、印度:北南货运走廊战略 |
第三节 当代欧亚大陆内部的地缘政治博弈 |
一、当代世界主要权力中心在欧亚大陆内部的竞合关系 |
(一)美/欧盟-俄罗斯:对抗 |
(二)美-中:压制与崛起 |
(三)美-印:握手 |
(四)俄-中-印:合作中的平衡 |
二、对抗与动荡:欧亚大陆内部的地缘政治现状与前景 |
(一)独联体国家入盟入约无望 |
(二)土、伊向俄战略靠近 |
(三)经济上向中印靠近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六章 人类命运共同体:马克思恩格斯地缘政治思想的当代价值 |
第一节 西方传统地缘政治思想的窠臼 |
一、西方传统地缘政治学:资产阶级自私自利的本性 |
二、对抗、控制和战争:传统地缘政治思想下的国际关系 |
三、掠夺、零和博弈:西方传统地缘政治思想的本质 |
第二节 人类命运共同体:马克思恩格斯地缘政治思想的当代价值 |
一、共商、共建、共享:人类命运共同体对西方地缘政治思想的超越 |
二、“一带一路”: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致谢 |
(5)统一俄罗斯党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PEΦEPAT |
导论 |
一、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四、论文结构 |
五、论文创新点与不足 |
第一章 统一俄罗斯党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统一俄罗斯党成立的背景 |
一、俄罗斯多党制的确立与发展 |
二、“政权党”在俄罗斯的产生与演进 |
第二节 统一俄罗斯党的初创时期 |
一、两大中派组织的对抗阶段 |
二、三大政治组织的合并阶段 |
第三节 统一俄罗斯党的发展时期 |
一、统一俄罗斯党的上升阶段 |
二、统一俄罗斯党的波动阶段 |
第四节 统一俄罗斯党的危机时期 |
一、统一俄罗斯党的低谷阶段 |
二、统一俄罗斯党的调整阶段 |
第五节 统一俄罗斯党的革新时期 |
一、统一俄罗斯党的理论新发展 |
二、统一俄罗斯党的实践新举措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统一俄罗斯党的组织建设 |
第一节 统一俄罗斯党的组织概况 |
一、统一俄罗斯党的基本价值 |
二、统一俄罗斯党的使命、目标和任务 |
三、统一俄罗斯党的党员 |
四、统一俄罗斯党的组织结构 |
五、对统一俄罗斯党组织概况的分析 |
第二节 领导体系的调整与完善 |
一、中央领导机关关系的协调 |
二、党主席的设置 |
三、普京党内核心地位的强化 |
第三节 党内团结的加强与巩固 |
一、左右翼之争引发党内团结问题 |
二、党内俱乐部的产生加深统俄党分裂的隐患 |
三、意识形态平台的完善力求增强党内团结 |
第四节 外围组织的建立与发展 |
一、“青年近卫军”的形成与发展 |
二、“青年近卫军”主要作用 |
三、“青年近卫军”组织发展的评价 |
第五节 统一俄罗斯党愈发重视政党革新 |
一、政党革新的方向是打造现代化“数字政党” |
二、政党革新的重点在于党内外交流沟通体制的完善 |
三、政党革新的目标是保持全国的优势地位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统一俄罗斯党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初始阶段:中派主义思想 |
一、中派主义思想形成的背景 |
二、中派主义的主要内涵 |
三、对中派主义思想的评价 |
第二节 发展阶段:主权民主思想 |
一、主权民主思想形成的背景和过程 |
二、主权民主思想的主要内容 |
三、对主权民主思想的评价 |
第三节 成熟阶段:俄罗斯保守主义 |
一、俄罗斯保守主义形成的背景和原因 |
二、俄罗斯保守主义的主要内容 |
三、俄罗斯保守主义思想的评价 |
第四节 对统一俄罗斯党理论探索的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统一俄罗斯党的政策主张 |
第一节 统一俄罗斯党的政治政策 |
一、巩固国家基本制度 |
二、构建负责任的政府 |
三、保障俄罗斯的统一与安全 |
四、完善大国外交战略 |
第二节 统一俄罗斯党的经济政策 |
一、维护现行经济制度,支持执政当局的经济战略 |
二、施行稳健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构建公正的税收体系 |
三、构建旨在提高民族经济发展的产业政策体系 |
第三节 统一俄罗斯党的社会政策 |
一、提高收入水平 |
二、完善医疗系统 |
三、改善住房条件 |
第四节 统一俄罗斯党的文化政策 |
一、构建高质量的教育体系 |
二、提升科学技术的水平 |
三、保存和培育民族文化 |
第五节 统一俄罗斯党政策主张的分析与评价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统一俄罗斯党理论与实践的评价及启示 |
第一节 统一俄罗斯党的地位 |
一、长期控制国家杜马 |
二、历届总统选举的获胜者 |
三、牢牢掌握地方权力 |
四、统一俄罗斯党优势地位形成的原因 |
第二节 统一俄罗斯党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 |
一、在党政关系层面,统俄党控制和监督中央和地方权力 |
二、在政党关系层面,统俄党协助执政当局对抗反对派 |
三、在党社关系层面,统俄党是连接当局和民众双向沟通的桥梁 |
四、在政党外交层面,统俄党为俄罗斯营造良好外部环境 |
第三节 统一俄罗斯党的主要问题 |
一、党内关系复杂 |
二、缺乏自主性 |
三、政党形象不佳 |
第四节 统一俄罗斯党的发展趋向 |
一、统一俄罗斯党面临的最新形势 |
二、统一俄罗斯党最新立场的分析 |
三、统一俄罗斯党的未来走向 |
第五节 统一俄罗斯党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启示 |
一、政党要正确处理公权力和社会之间的关系 |
二、意识形态是政党的灵魂 |
三、政党要合理协调集中与民主之间的关系 |
四、人才队伍建设是政党的核心课题 |
五、政党建设应与信息技术的发展相适应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学位论文评菊及答辩情况表 |
(6)21世纪以来泰国街头政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相关理论与研究方法 |
(一)相关理论 |
(二)研究方法 |
四、主要概念辨析 |
(一)街头政治 |
(二)街头政治与相关概念辨析 |
五、创新点与不足 |
第一章 21世纪以来泰国街头政治的演变过程 |
第一节 21世纪泰国街头政治发生的背景 |
一、国际背景 |
二、国内背景 |
第二节 21世纪泰国街头政治的发展阶段 |
一、泰国街头政治的兴起 |
二、泰国街头政治的高潮 |
三、泰国街头政治的蛰伏期 |
第三节 21世纪泰国街头政治参与主体 |
一、“黄衫军”的组成及资金来源 |
二、“红衫军”的组成及资金来源 |
第二章 21世纪以来泰国街头政治发生的原因及特点 |
第一节 21世纪以来泰国街头政治发生的原因 |
一、政治方面 |
二、经济方面 |
三、思想方面 |
第二节 主要特点 |
一、时间较长 |
二、抗议模式相同 |
三、双方都有政党联盟 |
四、没有外国势力干涉 |
五、没有造成社会崩溃 |
第三章 21世纪以来泰国街头政治对泰国国内局势的影响 |
第一节 对泰国政治的影响 |
一、军方政治势力增强 |
二、政党政治遭到破坏 |
第二节 经济发展受到冲击 |
一、经济增长缓慢 |
二、旅游业受损 |
三、贸易受损 |
第三节 加剧社会分裂 |
一、泰国社会的现状 |
二、泰国社会分裂的原因 |
第四章 国际社会对泰国街头政治运动的态度及其对对外关系的影响 |
第一节 对泰美关系的影响 |
一、美国的态度 |
二、泰美关系的影响 |
第二节 对泰国与欧盟的影响 |
一、欧盟的态度 |
二、对泰国与欧盟关系的影响 |
第三节 对中泰关系的影响 |
一、中国的态度 |
二、对中泰关系的影响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聚居型多民族国家民主转型进程中的民族分离问题研究 ——以我国周边五国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现状 |
五、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
第一章 民主转型与民族分离:理论框架与变量关系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民主与民主转型 |
二、民族与民族分离 |
第二节 聚居型多民族国家:概念、理论与参数 |
一、聚居型多民族国家的概念 |
二、聚居型多民族国家的理论建构 |
第三节 民主转型引发民族分离:耦合关系分析 |
一、“多数制民主”异化为主体民族控制型民主 |
二、多党竞争异化为民族竞争 |
三、自由化带来中央政府权威的衰落甚至权力真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斯里兰卡:两族对峙与宪政改革 |
第一节 斯里兰卡聚居型多民族国家的特征及其构建 |
一、斯里兰卡的民族结构 |
二、斯里兰卡聚居型多民族国家的构建及其历史上的僧泰关系 |
第二节 议会民主制在斯里兰卡的建立及其特点 |
一、科尔布鲁克—卡梅伦改革:民族代表制的形成 |
二、威廉·曼宁改革:民族政党制的萌芽 |
三、多诺莫尔改革:引入普选制 |
四、索尔伯里改革:多党竞争制的确立 |
第三节 议会民主制的瓦解与泰米尔分离主义运动的爆发 |
一、1948-1972年:僧伽罗人控制型民主的确立 |
二、1972-1983年:从议会民主制到总统议会制 |
第四节 内战中的分权改革试验:民族和解的钥匙? |
一、1983-1987年:印斯和平协议与宪法第十三修正案 |
二、1995-2000年:新宪法草案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泰国:两族对峙与民主转型 |
第一节 泰国聚居型多民族国家的特征及其构建 |
一、泰国的民族结构 |
二、聚居型多民族国家的构建与历史上的泰马关系 |
第二节 泰国的第一次民主转型与民族分离主义运动 |
一、议会民主制的艰难前行与马来穆斯林分离问题的产生(1932—1957) |
二、“泰式民主”与马来穆斯林的武装分离运动(1957——1973) |
第三节 泰国的第二次民主转型与民族分离主义运动 |
一、多党议会制的短暂回归与马来穆斯林的有限政治参与(1973——1976) |
二、军方主导下的半民主制与马来穆斯林分离运动的沉寂(1976——1992) |
第四节 泰国的第三次民主转型与民族分离主义运动 |
一、第三次民主转型初期(1992——2001):民主乱局与马来民族分离问题的复燃 |
二、第三次民主转型中期(2001——2006):他信强势政府与马来穆斯林问题的恶化 |
三、第三次民主转型后期(2006——至今):阶级冲突与民族分离的双重困境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菲律宾:两族对峙与民主转型 |
第一节 菲律宾聚居型多民族国家的特征及其构建 |
一、菲律宾的民族结构 |
二、菲律宾聚居型多民族国家的构建与南北关系 |
第二节 美式民主的构建与摩洛民族分离主义运动的爆发 |
一、美式民主的构建及其特点 |
二、摩洛民族分离主义运动的爆发与美式民主体制的瓦解 |
第三节 马科斯军事独裁统治时期的民族分离运动与民主运动 |
一、马科斯政府为维护合法性实行的土地改革和民族和谈政策 |
二、摩洛民族解放阵线的分裂和民主运动的高涨 |
第四节 美式民主制的恢复与民族和解的推进 |
一、阿基诺夫人政府时期的宪政改革与民族和解(1986——1992) |
二、拉莫斯政府时期的民族和解与摩洛分离运动的新动向(1992——1998) |
三、从埃斯特拉达到阿罗约政府时期摩洛分离问题的进展(1998-2010) |
四、阿基诺三世政府时期的菲南和平进程(2010——2016)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缅甸:多族对峙与民主转型 |
第一节 缅甸聚居型多民族国家的特征及其构建 |
一、缅甸的民族结构 |
二、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与聚居型多民族结构的形成 |
第二节 缅甸议会民主制的建立与民族分离运动的兴起 |
一、缅甸议会民主制的建立过程与特点 |
二、民族冲突和民族分离运动的兴起 |
三、吴努政府的民族政策与民族分离运动的扩大 |
四、议会民主制的瓦解与军政府的上台 |
第三节 军政府执政下的民族冲突和民主运动 |
一、奈温军政府时期的民族政策与政治改革 |
二、民族冲突的扩大和民主运动的兴起 |
三、民主运动的高涨与奈温军政府的垮台 |
第四节 1988年以来缅甸的民主转型与民族和解 |
一、新军政府执政下的第一次民主转型与民族和解努力(1988——2003) |
二、新军政府执政下的第二次民主转型与民族和解努力(2003——2011) |
三、吴登盛政府主导的第三次民主转型与民族和解努力(2011——2015)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印度尼西亚:多族对峙与民主转型 |
第一节 印度尼西亚聚居型多民族国家的特征及其构建 |
一、印度尼西亚的民族结构 |
二、印度尼西亚聚居型多民族国家的构建 |
第二节 议会民主制在印尼的建立与失败 |
一、议会民主制在印尼的建立过程及其特点 |
二、民族地方叛乱与印尼议会民主制的失败 |
第三节 从“有领导的民主”到“新秩序”:军事独裁统治的确立与民族分离运动的兴起 |
一、苏加诺“有领导的民主”体制时期(1957——1965) |
二、苏哈托“新秩序”军事独裁统治时期(1965——1998) |
第四节 民主转型时期的宪政改革与民族分离主义运动 |
一、苏哈托新秩序体制的崩溃与民族冲突及分离运动的高涨 |
二、以分权为核心的宪政改革 |
三、分权:能否有效遏制民族分离主义?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8)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与格鲁吉亚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摘要 |
序言 |
一、研究对象及选题意义 |
(一) 研究对象 |
(二) 选题意义 |
二、本课题研究概述 |
(一) 国内研究概述 |
(二) 国外研究概述 |
三、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四、论文的基本研究思路与结构 |
第一章 俄罗斯与格鲁吉亚关系史概述 |
第一节 沙俄时期的俄格关系 |
一、沙俄对格鲁吉亚的扩张 |
二、格鲁吉亚反抗沙俄殖民统治 |
第二节 十月革命前后的俄罗斯与格鲁吉亚关系 |
第三节 苏联时期的格鲁吉亚 |
一、格鲁吉亚在苏联时期取得的成就 |
二、苏联时期的民族政策失误 |
三、戈尔巴乔夫改革和苏联解体对格鲁吉亚产生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俄格关系的形成和发展阶段(1991--2003年) |
第一节 1991—1993年期间的俄罗斯与格鲁吉亚关系 |
一、俄格关系形成的背景 |
二、1991—1993年期间的俄格政治和军事关系 |
三、1991—1993年期间的俄格经济和人文关系 |
第二节 1994—2003年期间的俄罗斯与格鲁吉亚关系 |
一、1994—2003年期间的俄格政治和军事关系 |
二、1994—2003年期间的俄格经济和人文关系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俄格关系的波动阶段(2003--2008年) |
第一节 2003—2008年期间的俄格政治和军事关系 |
一、“玫瑰革命”的爆发及格鲁吉亚政权更迭 |
二、“玫瑰革命”后俄格关系短暂的“蜜月期” |
三、格鲁吉亚解决阿扎尔问题 |
四、俄格在撤除俄罗斯驻格军事基地问题上的争执 |
五、俄格关系日益恶化 |
六、俄格关系彻底破裂 |
第二节 2003—2008年期间的俄格经济和人文关系 |
一、2003—2008年期间的俄格经济关系 |
二、2003—2008年期间的俄格人文关系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俄格关系的冷和平阶段(2008—2016年) |
第一节 2008—2016年期间的俄格政治和军事关系 |
一、2008—2013年期间的俄格政治和军事关系 |
二、2013—2016年期间的俄格政治和军事关系 |
第二节 2008--2016年期间的俄格经济和人文关系 |
一、2008—2016年期间的俄格经济关系 |
二、2008—2016年期间的俄格人文关系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 中文部分 |
(二) 俄文部分 |
(三) 英文部分 |
(9)乌克兰对外政策演变与乌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摘要 |
序言 |
一、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内研究状况 |
(二) 俄罗斯的研究状况 |
(三) 乌克兰的研究状况 |
(四) 西方的研究状况 |
三、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一) 研究方法 |
(二) 创新之处 |
四、研究对象、研究思路和论文结构 |
第一章 克拉夫丘克时期的对外政策与乌俄关系 |
第一节 克拉夫丘克时期“一边倒”的亲西方外交 |
一、乌克兰独立初期的外交任务及其“西向”性质 |
二、克拉夫丘克时期“背俄向西”的“一边倒”外交 |
(一) 防范俄罗斯、抵制独联体机制 |
(二) 参与欧洲一体化和欧洲大西洋一体化进程 |
(三) 以获得安全保障和经济援助为目的发展乌美关系 |
第二节 克拉夫丘克时期的乌俄关系 |
一、政治关系紧张、矛盾冲突不断 |
(一) 黑海舰队的归属和划分问题 |
(二) 克里米亚地位问题 |
(三) 乌克兰境内战略核武器问题 |
二、经济关系一波三折 |
(一)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与乌克兰面临的严重经济困境 |
(二) 乌克兰经济对与俄罗斯之间传统联系的依赖 |
(三) 能源问题是乌俄经济关系中的焦点 |
三、人文关系陷于低谷 |
(一) 乌克兰民族主义浪潮下的“去俄罗斯化”运动 |
(二) “去俄罗斯化”运动的后果和对乌俄关系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库奇马时期的对外政策与乌俄关系 |
第一节 库奇马时期“东西方平衡的多维外交” |
一、库奇马第一届任期的对外政策:“西倾”的多维外交 |
(一) 停止与俄罗斯对抗、开展互利合作 |
(二) 强调欧洲国家身份、积极参与欧洲一体化进程 |
(三) 加强与美国的关系、谋求其对本国经济转轨的支持 |
(四) 深化与北约的合作、建立伙伴关系 |
(五) 主导并参与独联体内部离心活动 |
二、库奇马第二届任期的对外政策:倾向俄罗斯的多维外交 |
(一) 库奇马政府对外政策的转向 |
(二) 倾向俄罗斯的多维外交政策 |
第二节 库奇马时期的乌俄关系 |
一、政治关系迈入正常化发展轨道 |
(一) 库奇马第一届任期的乌俄政治关系:结束对抗,寻求共识 |
(二) 库奇马第一届任期的乌俄政治关系:积极对话,增强互信 |
二、经济关系显着升温 |
(一) 乌俄经济关系发展的法律基础逐渐完善和细化 |
(二) 双边贸易止跌回升 |
(三) 解决双边贸易矛盾的尝试与建立俄白哈乌统一经济空间 |
(四) 天然气领域纠纷与合作并存 |
三、人文关系出现缓和 |
(一) 库奇马政府在民族历史文化问题领域的中间路线 |
(二) 乌俄人文关系的缓和及存在的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尤先科时期的对外政策与乌俄关系 |
第一节 尤先科时期的“全面亲西方外交” |
一、“橙色革命”与乌克兰对外政策的根本转向 |
二、尤先科政府推行的全面倒向西方的对外政策 |
(一) 以“入盟”为目标加强与欧盟的战略伙伴合作 |
(二) 重建乌美战略伙伴关系,密切与北约的联系,加速“入约”进程 |
(三) 对俄罗斯“不予妥协”,乌俄关系让位于欧洲和欧洲大西洋一体化战略 |
第二节 尤先科时期的乌俄关系 |
一、政治关系降至冰点 |
(一) 俄罗斯施压“橙色”政权、扶持亲俄反对派 |
(二) 矛盾对立激增、政治对抗升级 |
(三) 乌克兰加入北约的政策是导致乌俄关系恶化的直接原因 |
(四) 乌俄在独联体一体化进程上存在根本分歧 |
二、经济关系处于低位、贸易和能源摩擦频繁 |
(一) 双边贸易增速放缓、贸易摩擦增多 |
(二) 天然气危机频繁发生 |
(三) 乌克兰参与统一经济空间进程流产 |
三、人文关系政治色彩浓厚 |
(一) 尤先科政府人文领域的“去俄罗斯化”政策 |
(二) 俄罗斯加强对乌政策中的人文内容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亚努科维奇时期的对外政策与乌俄关系 |
第一节 亚努科维奇时期的“新实用主义外交” |
一、《内外政策原则法》的出台 |
二、亚努科维奇政府对“实用主义”外交原则的回归 |
(一) 重启与俄罗斯的对话、大幅改善乌俄关系 |
(二) 平衡发展与欧盟的关系、继续参与欧洲一体化合作 |
(三) 奉行开放的不结盟政策、保持与北约的联系与合作 |
(四) 保持乌美关系的正常发展 |
第二节 亚努科维奇时期的乌俄关系 |
一、政治关系“破冰”重启 |
(一) 延长黑海舰队在乌驻扎期限 |
(二) 边界划定问题取得进展 |
(三) 统一立场、开展政治军事合作 |
二、经济关系中合作与分歧并存 |
(一) 天然气合同纠纷 |
(二) 乌克兰经济一体化道路选择问题 |
三、人文关系得以缓和 |
(一) 提高俄语地位、保障俄语使用权 |
(二) 在争议历史问题上寻求和解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乌克兰新政府的对外政策与乌俄关系 |
第一节 乌克兰危机与亲西方反对派力量夺权 |
一、危机的持续蔓延与戏剧性转变 |
二、危机加剧与中心转移——克里米亚入俄与东部两州独立诉求 |
三、危机的持续恶化和两次明斯克协议 |
四、危机的长期化趋势 |
第二节 乌克兰新政府“去俄入欧”的对外政策 |
一、全面回归参与欧洲和欧洲大西洋一体化政策 |
二、寻求西方的多方面支持 |
三、将俄罗斯定义为“侵略国”、乌俄关系转入全面对抗 |
第三节 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的乌俄关系 |
一、克里米亚入俄成为乌俄关系的分水岭 |
二、乌东部局势发展导致乌俄关系转入全面对立 |
三、经济关系显着恶化 |
(一) 两国“制裁战”日渐升温 |
(二) 天然气领域争端再起 |
四、对立和冲突扩大到人文领域 |
第四节 乌俄关系的未来发展趋势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10)独联体国家的“颜色革命”(论文提纲范文)
一、独联体范围内的“颜色革命” |
(一)格鲁吉亚“玫瑰革命” |
(二)乌克兰“橙色革命” |
(三)吉尔吉斯斯坦“郁金香革命” |
(四)2010年吉尔吉斯斯坦“四月政变” |
(五)乌克兰“血色革命” |
二、“颜色革命”爆发的内因 |
(一)发展方向迷失 |
(二)社会经济发展受阻 |
(三)腐败引发民怨积累 |
(四)政治上面临“民主过渡期” |
(五)强力部门不作为 |
三、“颜色革命”带来的后果 |
(一)政局持续动荡 |
(二)经济下滑 |
(三)反对派上台后变为仇敌 |
(四)任人唯亲 |
(五)腐败依旧 |
(六)国家分裂 |
四、格鲁吉亚大选如期举行(论文参考文献)
- [1]俄罗斯应对后苏联空间武装冲突问题研究[D]. 蔡湫元.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2]试述冷战后美国实施民主输出战略的手段及其特点[D]. 刘嘉楠. 外交学院, 2020(08)
- [3]政治语言学视域下俄罗斯国家领导人政治演讲文本的互文性研究(2000-2018)[D]. 王钦懿. 大连外国语大学, 2020(09)
- [4]马克思恩格斯“东方问题”论述中的地缘政治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张先革. 新疆大学, 2019(10)
- [5]统一俄罗斯党理论与实践研究[D]. 毕松. 山东大学, 2019(08)
- [6]21世纪以来泰国街头政治研究[D]. 杨露. 云南大学, 2018(01)
- [7]聚居型多民族国家民主转型进程中的民族分离问题研究 ——以我国周边五国为例[D]. 郭雷庆. 山东大学, 2017(12)
- [8]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与格鲁吉亚关系研究[D]. 梁英超.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6(02)
- [9]乌克兰对外政策演变与乌俄关系[D]. 劳华夏.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6(02)
- [10]独联体国家的“颜色革命”[J]. 丁晓星. 江南社会学院学报, 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