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中国样式”的对话(论文文献综述)
加法尔·卡拉尔·艾哈迈德,王光远[1](2021)在《丝绸之路文化带:唐朝至元朝时期中阿文化交流与互鉴》文中指出中阿关系源远流长,影响深远。很多阿拉伯文和中文史籍文献对唐、宋、元时期的中阿文化交流有丰富的记载。在古代丝绸之路上,阿拉伯人与中国人不仅建立了一条经济带,也构建了一条富有多彩活力的文化带。这条文化带盛于唐,辉煌于两宋,蓬勃发展于元,中阿文化交流在此期间取得了丰硕成果。丝路文化带的繁荣促进了中阿商旅往来与经贸活动,增进了中阿人民的相互了解与民族融合,推动了中阿科学知识与制造技术的双向流动,为东西方的文明对话与和谐共生奠定了基础。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中国和阿拉伯国家应以史为鉴,深化双边人文交流,加强新时期丝路文化带的建设,以进一步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和平、稳定与繁荣。
陈佳琳[2](2020)在《北京近代教堂建筑研究》文中指出自汉唐代以来,中国就积极吸收引纳外来文化,跟周围邻居建立了互通有无的良好关系。千百年来不断有人走出去,也有人走进来。随着西方传教士进入中国,带来了一种新的建筑类型——基督教堂建筑。作为外来宗教文化的载体,教堂建筑更真切的体现了设计者在特定物质条件和精神理想引导下的不同选择及其建筑表达。它不仅丰富了中国的建筑类型,而且见证了西方建筑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北京作为世界的文明古都,作为中国的首都,一直以来都以宽容的态度接受着外来文化。随着西方宗教的传入,教堂建筑也随之在北京得到发展,并在北京近代建筑史上占据了极为特殊的地位。天主教作为基督教三大派系之一,它的传入促使天主教堂建筑在中国发展起来。这些教堂建筑不仅在自身的建筑风格上发生着演变,而且影响了北京的近代建筑。由于历史阶段的不同,天主教堂所呈现出的建筑形式也不同。本文所研究的几座具有代表性的天主教堂,位于北京的核心区内,历经政治动荡,至今屹立不倒。其中,宣武门天主堂、西什库天主教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王府井天主堂被列为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教是16世纪通过宗教改革运动,从天主教分离出来的新教派。它伴随着殖民主义、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而产生,又随之侵略扩张而传播到中国。北京新教是由不同国家、不同宗派的差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新教教堂经历了百年动荡,每一座教堂都是中西文化交融的历史见证,本文所研究的新教教堂,亲历各种历史事件,并由此折射出城市现代化与传统记忆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其中,中华圣公会救主堂和卫理公会亚斯立堂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东正教与天主教和新教并称为基督教三大派。北京东正教的传入与其它两个宗派不同,它的传入是沙皇对中国侵略的一种手段。随着东正教在北京的传播,东正教堂建筑也随之出现在北京这座东方古城当中,促进了中俄两国文化的交流。但由于多方面的政治因素,东正教在北京的发展并未像其它教派一样广泛,反之时至今日东正教已经在北京绝迹,但东正教在北京留下的这段传播历史,对北京近代建筑产生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本论文以北京的天主教堂和墓地、新教教堂、以及东正教堂和墓地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考察和文献资料的梳理,将建筑个案研究置身于中国大历史的背景下,探讨教堂建设的历史沿革、设计理念及其建构手法。我们发现早期的教堂大都不是纯粹的西式建筑,是吸收中国养分之后的改良之作。教堂建筑传入北京的过程中,出现了一大批形式上拼贴中国元素,技术上采纳中国传统做法,最终呈现出多元共存的生态景观,有学者称之为“适应性建筑”(Adaptive Architecture)。研究北京近代教堂建筑,可以帮助我们认识近代中西文化碰撞与融合的过程对中国建筑发展的影响;其次为更好的保护北京近代教堂建筑提供一份详细资料与依据。
韩艺宽[3](2019)在《童寯建筑写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童寯(1900-1983)是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无法回避的重要人物,因此也是很多学者的研究对象。然而目前研究大多针对其工程设计实践,本文通过对现有研究成果的梳理、思考和借鉴,关注其长期被忽略的建筑写作文本,具体包括其建筑评论、建筑史写作和园林史写作三种写作产品类型。论文反思了以往研究中过度关注作者生平本身的历史研究范式,转而决定采用多文本阅读和话语分析的研究方法,将童寯的写作文本与其他建筑学者及建筑师的文本并置,关注它们之间的意义重叠、冲突和交织,进而深入理解童寯建筑思想的基本特征。同时对童寯建筑写作的知识建构与知识生产过程进行理论分析,关注其写作背后的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实践观等理论预设,对其历史思考的方式提出发问。并将这种多文本阅读和话语分析放在中国社会现代转型的特殊脉络下予以解读。本文共分为六大章节。第一章介绍了研究背景、内容、方法和意义,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指出现有研究过度关注作者生平事迹的缺憾,并确定了多文本阅读和话语分析的研究方法。第二章概括地呈现了童寯建筑写作的特征、分类、分期,以及历史脉络等。第三章是童寯的建筑评论,包括评论内容、写作空间、评论对象、评价的范畴与标准,以及建筑评论与建筑实践的关系。本章还列举了同时期其他团体及个人针对同一对象的评论意见,与童寯的评论进行对照研究。第四章是童寯的建筑史写作,在历史编纂学和历史理论的视角下,展开对包括西方建筑史、苏联及东欧建筑史、日本建筑史、建筑教育史、中国建筑史等写作文本的分析,指出这些建筑史写作在层次、体裁、义例、程序、文笔等方面的编纂特点,以及历史论述背后的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和实践观。第五章是童寯的园林史写作,与上一章类似,依然在历史编纂学和历史理论的视角下,展开对《江南园林志》、《东南园墅》、《造园史纲》等代表作的分析,并通过与刘敦桢等其他园林史学者的研究对比,揭示其在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实践观等方面的独特特征。第六章是结论与展望,本章除了总结全文外,还指出以上三方面的写作文本大都体现出实践导向、形式主导和现代性追求的特征,这和童寯的建筑师身份关系密切。同时本章进一步展望了未来从思想史到观念史研究转变的可能性。
邹远昊[4](2019)在《地域特征下江南传统民居的新中式表达》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80年代发展至今,传统民居新中式的创作模式已经得到了普遍认可,但在新中式蓬勃发展的同时,其地域性缺失的问题也越发明显。新中式建筑地域性的丧失使其与现代主义建筑本质上相同,即是那种以中式建筑为噱头,忽略对地域特质的反馈,仍然依托于"机器文明"的现代主义建筑。在新中式建筑创作的诸多手法中,生态化创作是对其地域特质反馈的较好方法,同时也是其区别于现代主义建筑的重要特质。文章以江南地区为例,通过归纳新中式空间创作手法,结合对江南地域特质下建筑空间形式的浅析,以期寻求江南地域特征下新中式民居空间的营造方法。
秦志龙[5](2019)在《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意识形态领域话语权问题是关乎阶级、政党、国家、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意识形态领域话语权量之多寡、质之高低不仅直接影响社会舆论走向、未来发展方向,而且深刻影响一个阶级、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前途命运乃至生死存亡。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自成立特别是建立新中国以来,一直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和意识形态建设,重视掌握意识形态领域话语权。一部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发展壮大至今的壮阔历史,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就是一部中国共产党不断争取、确立、维护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风云历史。然而,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意识形态领域的话语权既不是凝固不变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代,新时代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并没有平静下来,面对的形势依然错综复杂,面临的风险挑战依然严峻,围绕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明争暗夺依然激烈,巩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任务依然艰巨繁重。从世界范围来看,当前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诸神纷争、思潮林立,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加紧利用互联网等各种手段方式对我国进行价值观和意识形态渗透,国际舆论格局仍处于“西强东弱”“资强社弱”的状况。从国内思想意识文化领域来看,当前,我国改革全面深化、开放扩大升级,处于深度社会转型之中,市场化的深入推进使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消费主义、物质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在一定范围内呈现蔓延之势,道德失范、价值观混乱、信仰迷失等现象还大量存在,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不断受到新的挑战;一些错误社会思潮如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借助新媒体广为传播,极力歪曲误读误导改革开放,否定党史军史国史,否定我们党的领导地位,抹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理论和文化,挑战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竭力同我们争夺阵地和人心,抢夺意识形态领域话语权。为此,加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成为当务之急和必然选择。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思考,选择以“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问题研究”为题展开探讨。概而言之,文章总体上遵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逻辑思路进行,除第一章绪论外,分五章具体展开论述,比较深入地从本体维度对意识形态话语权作了概念分析,比较系统地梳理了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理论依据和思想资源,比较全面地把握了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现实境遇,比较深刻地阐明了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价值意义和原则遵循,比较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多维路向。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概念分析。遵循从一般到特殊的逻辑理路,首先界定意识形态话语权涉及的基础性概念——话语、话语权、意识形态,然后探讨意识形态话语权涉及的一些基础理论问题,把握意识与语言、意识形态与话语、话语与权力的关系,在此基础之上,着重从本体维度而非主体维度揭示了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实质,指出:意识形态话语权不仅是一种话语权利或话语权力,更是基于意识形态话语体系之内容和形式而生成的话语权威,包括理论层面的解释力说服力、价值层面的感召力引领力、话语层面的吸引力影响力。并进一步区别了意识形态话语权与意识形态领导权、意识形态管理权、学术话语权的异同,解析了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基本内涵: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是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政治组织整体的意识形态话语权,从本体维度来看即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它是话语权利、话语权力和话语权威的统一;从主体维度来看,它是话语资格、话语能力和话语效果的统一。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理论依据和思想资源。主要挖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意识形态话语权”思想,包括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阶级社会里思想统治的一般规律、列宁提出的“灌输论”、毛泽东提出的“反对党八股”等重要思想观点,它们是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加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直接理论依据。同时,梳理西方学者的“意识形态话语权”相关思想,包括葛兰西的意识形态领导权论、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论、福柯的话语-权力论,它们是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加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重要思想借鉴。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现实境遇。主要分析中国共产党加强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现实境遇,既从全球化纵深发展、市场化深入推进和信息化急速发展三个方面分析当前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面临的时代挑战,也从经济巨大发展、网络广泛普及、腐败有效治理三个方面指出中国共产党加强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存在的多重机遇。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价值意义和原则遵循。主要从政党、国家、民族三个层面阐明了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价值意义:从政党层面来看,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关系到我们党的执政合法性的有效巩固和长期执政能力的继续提高;从国家层面来看,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关系到我们国家的意识形态安全乃至总体安全;从民族层面来看,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关系到我们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文化软实力的持续提升。同时指出,中国共产党加强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应该遵循主导性和多样性辩证统一、党性和人民性辩证统一、继承性和创新性辩证统一、民族性和世界性辩证统一四项原则。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多维路向。主要从五个方面提出中国共产党加强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路向:理论向度,要在坚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推进实践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现实解释力和理论说服力;价值观向度,要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增强当代中国主流价值观的感召力和引领力;话语向度,要在优化话语生产、丰富话语内涵的同时改进话语表达、改善话语传播,增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表达和传播的感染力、吸引力和影响力;他者向度,要加强对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社会思潮的追踪研究和理论批判,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批判力和引领力;主体向度,要加强意识形态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优化意识形态工作人才队伍结构、提升意识形态工作人才队伍素质,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提供厚实的主体保障。
叶春[6](2019)在《基于大理新华村传统“锤”工艺手法的银器产品设计》文中认为近几年,传统文化的创新设计成为当下热门的设计主题之一,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元素被设计师挖掘、提取和采用。设计领域也频频出现针对传统文化元素的提取方法研究。如文化基因、非物质文化的本土设计体系研究、传统符号的嫁接推演等理论的提出与研究。本文采用理论研究、个案对比与分析等方法,通过对各类文化元素的提取方法与设计实践的分析,发现其明显偏重于传统符号产生的显性特色设计应用方面。总的来说,设计理论与设计应用大多侧重于“形”和“物”层面的符号提取方法,虽然它们也关注到非物质、隐形基因的非符号的领域,但目前这类领域的研究难度较大,缺乏系统性的研究成果,在设计应用中也比较少。本文基于对文化基因的提取研究以及设计事理学等理论,得出观点与研究方向,即关于文化基因的提取,本文侧重探讨隐形基因的非符号方向,由此延伸出针对工艺手法的研究方向,再进一步定位到云南新华村银器工艺与工艺手法的研究,并发现了“锤”是新华村银器加工的典型手法和研究切入点,探讨“锤”工艺基因的符号体现与根源。接下来本文提出设计师在深度调研阶段需要体验当地的文化,学习工艺制作以及领会工艺背后的文化。采用设计师与工匠合作实验的方式,使设计与制作一体化,这也是设计创新与现实制作两方面的互相沟通和妥协。最后设计师在通过文化体验以及工艺学习与合作实验得到的相关感悟,进行设计实践探索。
蔡琴[7](2019)在《中国外销绸:那时候欧洲的“中国热”》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外销绸既洋溢着中华民族的传统风格和审美趣味,又散发着西洋异国情调,不仅柔曼华美,而且也是18世纪、19世纪中西海贸背景下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一次相遇和对话。海上丝绸之路,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海上航线之一,自古便是国际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交通动脉。中国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往外输出的商品主要有丝绸、瓷器、茶叶和铜铁器
方铭[8](2019)在《《中国绘画史图鉴》等坡顶组合的几何形式对现代建筑坡顶形式的启发与运用》文中认为建筑专业领域中探讨火热的关于“怎样的设计具有现代感同时具有传统韵味”、“中国本土建筑的演变发展”、“诗意的栖息”、“现代语汇的转译”等,学术上已有从各个方面的探讨与实践。本文就传统建筑的“坡顶”特点,主要从《中国绘画史图鉴》等绘画中选取坡顶建筑组合的局部,从二维平面表现手法的视角,以其几何形式的组合手法为切入点归纳,从平面视角坡脊的组合、立面视角山墙三角面的特点、结构的表现、立面与功能等多方面,共同探讨传统斜坡特点和古画中的艺术手法,结合中国及日本相关案例进行分析说明,最后以本人研究生期间参与的项目进行实践说明,共同探讨对现代坡顶语汇的启发。第一章,论文阐述了研究的起缘,研究对象及研究意义,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综述,最后提出论文研究的方法和结构框架。第二章,论文对传统坡顶的起源与结构特点,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因素,坡顶结构的特点对造型的影响,进行简要说明。第三章,论文从《中国绘画史图鉴》等传统绘画中选取相关建筑群,从平面、立面视角进行归纳,从几何化的形式,三维建模,结构立面功能等多方面补充,再从艺术表现手法对意境的分析。第四章,论文以传统坡顶几何语汇在中日坡顶案例中的运用做分析,从坡顶形式在中国现代建筑中的运用、几何构成、三角山墙与“山水”意境、结构的转译、立面材质与视觉比例尺度、功能多样化对坡顶语汇的影响,及日本园林建筑和隈研吾先生作品的启发,总结归纳相关的设计要点,引起思考探讨。第五章,结合笔者参与的新兴六祖禅院项目,将上文总结的几何方式进行操作。最后,对现代建筑坡顶的设计方法作总结。
岳才艳[9](2019)在《长春市当代建筑风格倾向与发展研究》文中提出本课题以长春当代建筑为研究对象,从建筑学的专业角度,对长春当代建筑风格的发展进行梳理,分析影响长春当代建筑风格发展的因素,总结长春当代建筑风格的倾向,展望长春当代建筑风格的发展趋势。本文论述的时间段为1978年至今,不仅包括本土建筑师创作设计的代表性作品,同时涵盖国内外大师以及设计机构所创作的优秀作品。文章首先利用查阅文献的方法,对长春地域特征以及长春近现代建筑规划发展的资料进行收集,进而研究长春建筑风格在近现代城市阶段的发展脉络以及后人对其呈现的风格归类,并分析其对于长春当代建筑风格倾向发展的影响。其次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以及实地调研整理长春1978年至今各类型建筑的代表作品,探索长春当代建筑风格的发展分期,并通过技术、色彩、建筑师分析长春当代建筑风格的倾向发展,为第四章定位长春当代建筑风格倾向做基础。最后利用因子提取以及对比分析的方法,得出长春当代建筑风格的倾向,并对长春未来建筑风格提出展望。最终,通过将结论运用到吉林省老干部活动中心设计中,将结论与实践结合。建筑风格具有地域性、时代性、建筑师个性三方面的内涵,同时透过一个城市的建筑风格可以追溯一个城市的建筑文脉。长春城市历史具有其特殊性,城市发展直至新中国成立才获得新生,对长春市当代建筑风格倾向与发展研究可以让我们理清长春当代建设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塑造特色长春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李春[10](2019)在《贝聿铭现代主义建筑美学研究》文中认为美籍华裔建筑师贝聿铭,深受中国传统文化浸润并与现代主义建筑核心脉络直接相承,1983年获得普利兹克奖,被誉为“现代主义泰斗”“最后一个现代主义大师”。现代主义建筑是建筑风格历史上的重大革命,从以包豪斯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工业化、民主化的理想实验和探索开始,经过一百年的发展,构成了当今世界主要的视觉景观。作为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和体系完全异质的形式,现代主义建筑被视为舶来品,始终与政治意识形态、民族国家的身份认同纠葛不清,中国基本被排除在世界现代主义运动之外。当“国际式”无个性的现代技术与对归属感、认同感的需求之间的矛盾导致现代主义建筑出现表征的危机,其合法性和正统性受到后现代主义之后各类思潮的普遍质疑。中国建筑界所面临的,则是如何从前工业时代向现代社会的转变和如何从现代工业社会步入知识经济的后工业或后现代的双重问题。贝聿铭将现代主义建筑作为“一个未完成的理想”和“未竞的事业”,用半个多世纪的不懈创作,坚持第一代现代主义建筑大师的衣钵,把“天人合一”“中庸之道”为精髓的东方智慧和中和、温润、诗化的独特美学效果融入现代主义建筑。推动现代主义成为官式建筑的主流,向着雅致化和多元的文化适应性发展,同时为中国建筑的现代化之路带来深刻的启示。本文吸收建筑语言学、符号学、现象学等理论众长,坚持逻辑与历史相统一、文献资料与实例分析相应照、田野调查与跨文化比较相结合,采用形式分析方法,以审美的现代性视野,力图全面梳理现代主义建筑的发展脉络、精神实质和审美特征,从外延和内涵两方面对贝聿铭完整的创作生涯、创作手法和美学特质进行细致而深入的考察。通过精微的纵向分析、横向对比,在现代主义建筑的总体发展框架和中国建筑现代转型这一中西建筑文化的交汇点上,揭示贝聿铭对现代主义建筑美学的继承与发展,以新的视角和策略扩大贝聿铭建筑美学研究的广度和深度。论文框架如下:绪论:主要介绍了研究的缘起、意义,分析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研究趋势,进而明确研究的对象、视点、目的和方法。贝聿铭创作丰富、享誉世界,但受文化和身份的偏见,纵观国内外缺乏对其创作全面而深入的美学研究。在对目前建筑研究趋势辨析的基础上,确定借鉴艺术史研究的形式分析法,聚焦贝聿铭凝聚的东西方双重建筑文化精华,以期在现代主义建筑发展演变的整体图景中深入阐释他对现代主义建筑美学贡献的中国智慧。第一章现代主义建筑美学渊源及特征:从美学的视域,系统梳理现代主义建筑的思想谱系、发展阶段和精神实质,通过与新古典主义、后现代主义的深入比较,总结提炼现代主义建筑美学的基本特征。现代主义建筑以功能原则批判复古主义,抛弃柱式、细部之间的的传统规范和先例旧习。拒绝装饰,对结构和材料的真实、简洁带有清教徒式的推崇。玻璃的透明性表明建筑表皮摆脱了承重功能及重力主导的形式法则,打破了古典砖石建筑厚重、封闭、光线昏暗的状态,改变了内外空间之间截然分开的局面,也暗含了民主政治的社会透明度对促进社会和精神变革具有特殊的作用。三维反透视的新视觉和构造方法探究现代空间关系,由古典各种量体形式的封闭关系,迈向更为动态的时空观念。并将建筑比作居住的机器,彻底告别传统建筑手工业,彰显工业化的机械美学。现代主义建筑的通用性、独立于历史和自然所导致的文化内涵和归属感的缺失,招致后现代主义从统一到差异、从精英到大众、从功能到形式、从审美到游戏的全面挑战。第二章贝聿铭建筑美学的东西方资源:回顾贝聿铭的成长经历和教育背景,展现东西方双重的建筑美学精神对他的滋养,剖析其具有恒久的典雅品质和东方文化底蕴的现代主义建筑美学的根源。官商、官绅结合的显赫家世、金融新贵的富足生活,培养了他儒家的家庭伦理观念和贵族阶层拥有的精英意识、审美趣味,奠定了他关于世界、生活和建筑之间关系的最初理解。生活在浓缩了中国传统建筑精华的苏州园林之中,贝聿铭形成了最初的建筑时空观和理想化的建筑原型。立足中华古老文明和深厚的传统,汲取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儒家伦理、中庸、包容等思想和诗词、绘画、园林等传统艺术的灵感源泉,贝聿铭形成了独特的建筑本质观和审美理想。深刻剖析第一代现代主义建筑大师沃尔特·格罗皮乌斯、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勒·柯布西耶、弗兰克·劳埃德·赖特和阿尔瓦·阿尔托的思想及创作,重点论述他们对贝聿铭建筑设计观念和技法产生的教育和影响。由此阐明作为“正宗的包豪斯的接班人”贝聿铭基于现代主义大师各具张力的作品的启示,继承和延续现代主义建筑内在、经典的形式法则,及其简洁、抽象、理性的现代精神,成为这一新传统的忠实发展者。第三章贝聿铭现代主义建筑美学的赋形与嬗变:贝聿铭属于埋头建筑设计而无理论建树的实践型建筑师,他的作品类型丰富、覆盖地域广阔。从外延和内涵两方面对贝聿铭半个多世纪的创作生涯及其50余件作品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美学考察。以微观视角对每一件个案的特定意图、独特场景、艺术形式与象征层面深入解读,完整展现其创作历程、梳理手法嬗变的逻辑形态和基本规律。贝聿铭始终秉持着现代主义的设计理念,凭借作为形式创造者的直觉与才能,逐渐从对第一代现代主义建筑大师的模仿,转向空间的创造以及个人风格的建立。运用几何造型、中庭式布局、材料本性、雕塑性景观、精细化工艺、对光的空间表达等独特的创作手法,现代主义建筑基本语汇在贝聿铭的手里具有功能和表现的双重作用,挣脱了传统手法、流行模式的控制,为未来定义了新建筑。第四章贝聿铭现代主义建筑美学的特质:深入贝聿铭建筑作品空间与形式背后的深邃思想、价值理念及表达方式,进行美学的审视和提炼。从贝聿铭致力于探求现代主义形式如何被接受、被拒绝、发展到何种程度,以及如何使之服从于不同的文化特征的视角出发,阐述其建筑作品表层语言的风格与深层的精神本质、价值取向、构思方式和审美特征。伦理化的价值诉求、和谐统一的审美理想以及中国传统美学独具的致思和传达方式,使贝聿铭在个体创新和技术惯例、形式表现与内在统一、时代精神与文化传统之间实现了新的平衡,呈现中西两大传统交融产生的新建筑美学特色。第五章贝聿铭在现代主义建筑历史上的地位与作用:在现代主义建筑发展、演变的整体框架下客观评价贝聿铭在现代主义建筑美学发展历史上的地位和贡献。当现代主义建筑全面进入的自身转型和重构,作为第二代现代主义大师,贝聿铭坚守现代主义建筑美学思想,以美国肯尼迪图书馆、国家美术馆东馆、巴黎卢浮宫金字塔、德国历史博物馆、伊斯兰艺术博物馆等一系列经典的作品,推动现代主义获得广泛的历史认同、成为官式建筑的主流。通过与路易斯·康、迈耶、丹下健三等新现代主义大师集体诉求和个人路径的对比分析,凸显贝聿铭在实现现代主义建筑雅致化发展中象征性、技术性和诗意性的艺术特色,以及通过与基督教、中华文明、伊斯兰等不同文明的融合,丰富了现代主义建筑这一新传统的适应性和生命力。第六章贝聿铭对中国建筑现代转型的推动与启示:现代主义建筑作为一种异质文化渗透到中国,导致中国传统建筑体系的全面解体,背后暗含着西方中心和进步假设以及寻求一种新的国家身份认同,引起技术体系、制度体系、教育体系、审美观念等广泛的社会变革。在中国建筑现代化转型过程中,对西方现代主义建筑的引进与吸收伴随着对中国传统建筑的反思与更新,审美与政治领导权的争夺、民族国家的身份认同、外来影响与本土建筑文化内在转变始终纠葛不清,先后出现了三次“古典复兴”浪潮。市场经济时代在全球化浪潮及功利主义的商品化逻辑冲击下,中国建筑步入历史上最活跃的时期并日益成为全球建筑师角逐、实验的场所,随着历史纵深的消失和建筑美学话语的缺席,在一味模仿、横向移植、商业媚俗、逞奇眩异的建筑生产和形象竞赛过程中,中国建筑的独特性、审美性正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冰冷坚硬的功能空间和千城一面的尴尬。贝聿铭坚持“中而新”,通过北京香山饭店、香港中银大厦、苏州博物馆三次卓有成效的实践,以富有东方哲理、硕儒品性、精美雅致的个人化的深刻表达,致力于探索一条中国建筑的现代之路,为中国当代建筑如何成为现代的而又回到自身古老而伟大的传统指明了道路。结语:简要回顾贝聿铭将现代主义建筑的思想和精髓,在当代以新的方式进行继承和阐释所具有深远的意义,并对现代主义建筑的未来发展和中国以独特的美学形象融入世界建筑之林进行了展望。
二、关于“中国样式”的对话(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中国样式”的对话(论文提纲范文)
(1)丝绸之路文化带:唐朝至元朝时期中阿文化交流与互鉴(论文提纲范文)
一 唐代中阿丝路文化带的繁盛 |
(一)商旅人员的流动 |
(二)地理环境与社会文化习俗的相互认知 |
(三)工匠技艺的传播与交流 |
(四)医药知识的互鉴 |
二 宋代中阿丝路文化带的辉煌 |
(一)“藩学”与人文交流 |
(二)风物与意象 |
(三)清真寺与伊斯兰文化 |
(四)商品与科技融合 |
三 元代中阿丝路文化带的蓬勃活力 |
(一)民间游历、通商与友好往来 |
(二)阿拉伯人与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播 |
(三)中阿科学文化的交流 |
四 结语 |
(2)北京近代教堂建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 |
1.2 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论文研究的目的 |
1.2.2 论文研究的意义 |
1.3 相关概念与范围界定 |
1.3.1 相关概念界定 |
1.3.2 相关范围界定 |
1.4 国内外在该方向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
1.4.1 国内研究现状 |
1.4.2 国外研究现状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1.7 论文研究框架 |
第2章 基督教的传播历史 |
2.1 基督教传入中国 |
2.1.1 天主教的传入 |
2.1.2 新教的传入 |
2.1.3 东正教的传入 |
2.2 基督教在北京传播历史回顾 |
2.2.1 天主教在北京的传播 |
2.2.2 新教在北京的传播 |
2.2.3 东正教在北京的传播 |
2.3 中西文化的交流与碰撞 |
2.3.1 “西学东渐”与“中学西传” |
2.3.2 “中国礼仪之争”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北京天主教堂建筑 |
3.1 天主教堂建筑的基本情况 |
3.2 宣武门天主教堂——南堂 |
3.2.1 利玛窦时期的南堂 |
3.2.2 汤若望时期的南堂 |
3.2.3 如今南堂 |
3.2.4 小结 |
3.3 王府井天主教堂——东堂 |
3.3.1 清朝初期的东堂 |
3.3.2 清朝末年的东堂 |
3.3.3 小结 |
3.4 西什库天主教堂——北堂 |
3.4.1 蚕池口教堂 |
3.4.2 西什库教堂 |
3.4.3 小结 |
3.5 西直门天主教堂——西堂 |
3.5.1 直隶于罗马教廷时期 |
3.5.2 法国遣使会时期 |
3.5.3 小结 |
3.6 东交民巷天主教堂——圣弥厄尔教堂 |
3.6.1 教堂初建时期 |
3.6.2 教堂修建时期 |
3.6.3 小结 |
3.7 天主教墓地建筑 |
3.7.1 栅栏墓地 |
3.7.2 正福寺墓地 |
3.7.3 小结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北京新教教堂建筑 |
4.1 新教教堂建筑的基本情况 |
4.2 中华圣公会救主堂 |
4.2.1 石驸马桥时期 |
4.2.2 中华圣公会教堂时期 |
4.2.3 小结 |
4.3 卫理公会亚斯立堂 |
4.3.1 教堂初建时期 |
4.3.2 义和团运动后时期 |
4.3.3 小结 |
4.4 八面槽救世军中央堂 |
4.4.1 教堂初建时期 |
4.4.2 战争中的教堂 |
4.4.3 小结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北京东正教堂建筑 |
5.1 东正教堂建筑基本情况 |
5.2 俄罗斯北馆建筑群 |
5.3 俄罗斯南馆 |
5.4 东正教墓地建筑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童寯建筑写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意义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意义 |
1.事实层面的意义 |
2.史学理论的意义 |
3.现实层面的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综述 |
一、相关研究文献 |
1.童寯生平事业的总结与评价 |
2.童寯建筑史写作的研究与评价 |
3.童寯园林史写作的研究与评价 |
4.针对其他建筑(园林)学者的文本研究 |
5.广义的建筑历史理论研究 |
6.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研究 |
二、研究现状不足与待发展之处 |
1.研究现状的基本矛盾 |
2.后现代哲学的理论启发 |
3.本文的解决方式 |
三、创新点 |
1.系统梳理童寯的建筑写作文本 |
2.深入解析童寯的建筑写作文本 |
3.重视童寯建筑写作的历史脉络 |
第三节 、研究目的、内容与时空范围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内容 |
三、时空范畴界定 |
第四节 、框架组织及研究方法 |
一、论文框架组织 |
1.童寯建筑写作概述 |
2.童寯的建筑评论 |
3.童寯的建筑史写作 |
4.童寯的园林史写作 |
二、研究方法 |
1.史料搜集 |
2.多文本阅读 |
3.话语分析 |
第一章 图表来源 |
第二章 童寯建筑写作概述 |
第一节 、写作特点 |
一、总体特征 |
1.数量多 |
2.范围广 |
3.周期长 |
4.连贯性强 |
二、历史编纂特征 |
1.层次 |
2.体裁 |
3.义例 |
4.程序 |
5.文笔 |
第二节 、文本分类 |
一、分类方式 |
二、产品类型 |
1.建筑评论 |
2.建筑史 |
3.园林史 |
第三节 、写作分期 |
一、总体分期 |
二、分类型分期 |
1.建筑评论 |
2.建筑史 |
3.园林史 |
第四节 、历史脉络 |
一、民族国家的建立 |
二、学科移植 |
三、思想碰撞 |
四、现代性论述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话语竞争:童寯的建筑评论 |
第一节 、建筑评论的内容 |
一、《建筑艺术纪实》 |
二、《中国建筑的外来影响》 |
三、《中国建筑的特点》 |
四、《我国公共建筑外观的检讨》 |
五、其他 |
第二节 、建筑评论的写作空间 |
一、《天下》月刊 |
二、《战国策》 |
三、《公共工程专刊》 |
第三节 、建筑评论的对象 |
一、教会的建筑策略 |
二、国民政府的建筑政策 |
三、中国建筑师的“中国古典复兴式”实践 |
四、建国后的建筑政策 |
第四节 、建筑评论的范畴与标准 |
一、民族性 |
1.观点列举 |
2.话语基础 |
二、时代性 |
1.观点列举 |
2.话语基础 |
三、真实性 |
1.观点列举 |
2.话语基础 |
四、经济性 |
1.观点列举 |
2.话语基础 |
五、阶级性 |
1.观点列举 |
2.话语基础 |
第五节 、建筑评论与工程实践 |
一、历史视野下的建筑师职业 |
二、工程实践中的风格妥协 |
三、工程实践中的现代性追求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图表来源 |
第四章 历史操作:童寯的建筑史写作 |
第一节 、西方建筑史写作 |
一、历史编纂学角度下的童寯西方现代建筑史写作 |
1.层次:“述而不作” |
2.体裁:纪传体/学案体 |
3.义例:突出设计 |
4.程序:卡片收集 |
5.文笔:简练朴素 |
二、史学理论视野下的童寯西方现代建筑史写作 |
1.精英建筑师主导下的现代建筑进程 |
2.进步史观推动下的现代建筑发展 |
3.形式主义美学支配下的现代建筑话语 |
4.设计实践取向下的现代建筑论述 |
三、小结 |
第二节 、苏联-东欧建筑史 |
一、历史编纂学角度下的苏联‐东欧现代建筑史写作 |
二、史学理论视野下的苏联‐东欧现代建筑史写作 |
1.现代主义价值取向下的历史叙述 |
2.科技基础决定建筑进程的理论认知 |
3.政治干预建筑的历史借鉴 |
第三节 、日本建筑史 |
一、历史编纂学角度下的日本近现代建筑史写作 |
二、史学理论视野下的日本近现代建筑史写作 |
1.西方现代主义建筑认同下的历史叙述 |
2.科技基础决定建筑进程的理论认知 |
3.东方民族形式探索的历史借鉴 |
第四节 、建筑教育史写作 |
一、历史编纂学角度下的建筑教育史写作 |
二、史学理论视野下的建筑教育史写作 |
1.西方建筑教育体系主导的历史叙述 |
2.现代主义价值取向下的教育史论述 |
3.教育实践需求下的教育史选择 |
第五节 、中国建筑史写作 |
一、写作内容 |
1.《北平两塔寺》 |
2.《中国建筑的外来影响》 |
3.《中国建筑的特点》和《中国建筑艺术》 |
二、发展取向 |
三、关于研究笔记 |
四、小结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图表来源 |
第五章 文人情怀:童寯的园林史写作 |
第一节 、历史编纂学角度下的童寯园林史写作 |
一、《江南园林志》 |
1.层次:“述”、“论”为主,兼有所“作” |
2.体裁:述、记、志、图 |
3.义例:注重历史沿革 |
4.程序:田野考察和文献考证并重 |
5.文笔:繁体字和文言文 |
二、《东南园墅》 |
三、《造园史纲》 |
第二节 、史学理论视野下的童寯园林史写作 |
一、文人主导下的园林史进程 |
二、诗、画、园统一的园林认知 |
三、文化交流背景下的园林史写作 |
四、有所不为的园林实践取向 |
第三节 、对比与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图表来源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全文概括 |
一、建筑评论 |
二、建筑史写作 |
三、园林史写作 |
第二节 、建筑师的写作文本 |
一、实践导向 |
二、形式主导 |
三、现代性追求 |
第三节 、展望:从思想史到观念史 |
第六章 图表来源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童寯年谱 |
附录 B:童寯建筑实践作品 |
附录 C:童寯建筑写作 |
附录 D:访谈资料 |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
(5)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述评 |
一、国外研究概览与简评 |
二、国内研究现状与简评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概念分析 |
第一节 基础性概念考察 |
一、话语:从“语言”到“话语” |
二、话语权新释:基于“权”的多重涵义 |
三、意识形态的基本含义 |
第二节 基础性关系探讨 |
一、意识与语言 |
二、意识形态与话语 |
三、话语与权力 |
第三节 “意识形态话语权”界定 |
一、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实质 |
二、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结构层次 |
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基本特征 |
第四节 意识形态话语权与相关概念辨析 |
一、意识形态话语权与意识形态领导权、管理权 |
二、意识形态话语权与学术话语权 |
第五节 “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内涵解析 |
一、马克思主义作为意识形态的合理性 |
二、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内涵 |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理论依据和思想资源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意识形态话语权”思想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意识形态话语权”思想 |
二、列宁的“意识形态话语权”思想 |
三、毛泽东的“意识形态话语权”思想 |
第二节 西方学者的“意识形态话语权”相关思想 |
一、葛兰西的意识形态领导权论 |
二、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论 |
三、福柯的话语-权力论 |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现实境遇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面临的主要挑战 |
一、全球化纵深发展与西方意识形态渗透加剧 |
二、市场化深入推进与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弱化 |
三、信息化急速发展与网络意识形态乱象纷呈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存在的多重机遇 |
一、经济巨大发展带来的机遇 |
二、网络广泛普及带来的机遇 |
三、腐败有效治理带来的机遇 |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价值意义和原则遵循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加强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价值意义 |
一、关系到党的执政合法性和长期执政能力 |
二、关系到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乃至总体安全 |
三、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文化软实力持续提升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加强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原则遵循 |
一、主导性和多样性相统一原则 |
二、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原则 |
三、继承性和创新性相统一原则 |
四、民族性和世界性相统一原则 |
第六章 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多维路向 |
第一节 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根本之策 |
一、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生命力所在 |
二、理论创新应以坚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前提 |
三、以实践为基础和以问题为起点是理论创新的“两翼” |
第二节 深化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践行是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重要抓手 |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定位 |
二、深化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的举措 |
第三节 改进意识形态话语表达传播是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关键之举 |
一、改进主流意识形态话语表达 |
二、优化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传播 |
第四节 加强对社会思潮的研究批判是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题中之义 |
一、加强对多样社会思潮的研究辨析 |
二、加强对异质社会思潮的理论批判 |
第五节 加强意识形态工作人才队伍建设 |
一、重视意识形态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 |
二、加强意识形态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举措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6)基于大理新华村传统“锤”工艺手法的银器产品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1.白族银器 |
2.文化基因的提取与设计应用 |
(三)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四)研究思路与结构 |
1.论文的思路 |
2.论文的框架 |
一、现代设计领域对传统手工艺的研究与应用 |
(一)设计领域对传统文化基因的研究 |
1.对文化基因的认识 |
2.设计领域对文化基因的理解 |
(二)文化基因提取方法的对比与分析 |
1.设计领域文化基因的提取方法 |
2.规律分析 |
(三)对传统工艺文化基因提取的思考 |
1.方式与样式 |
2.“事”与“物” |
3.符号的产生与工艺手法的关系 |
4.完整的文化基因应由符号与工艺手法共同完成 |
(四)基于传统工艺手法研究的设计方法 |
二、“锤”工艺基因的“事”与“物” |
(一)“锤”——新华村银器的工艺基因 |
1.传统金属加工工艺分析 |
2.新华村银器工艺基因分析 |
3.“锤”——新华村银器典型工艺基因 |
(二)物——“锤”工艺基因的符号体现 |
1.工具 |
2.色彩 |
3.肌理 |
(三)事——“锤”工艺基因的根源 |
1.劳动的艺术 |
2.文化行为的延续 |
3.德与美的体现 |
4.小结 |
三、学习与体验——“锤”工艺基因的建立过程 |
(一)建立设计与制作一体的生产模式 |
(二)调研 |
1.调研方法与实地调研框架 |
2.相关本土文化体验 |
(三)银器工艺手法调研与学习体验 |
1.作为设计师的学习历程 |
2.作为学徒的学习历程 |
3.合作实验 |
(四)构建基因库 |
四、“锤”工艺手法的设计应用探索 |
(一)典型基因的创新设计方法 |
1.单个基因组合方式的重新构建 |
2.文化象征意义的融入 |
3.以现代生活美学为导向的产品形式创新 |
(二)设计实践——“锤”工艺基因的复现与延伸 |
1.本土题材的新探索 |
2.“枯木逢春”装饰品系列 |
3.霰纹的应用 |
4.设计成果发布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包括论文和成果清单) |
(7)中国外销绸:那时候欧洲的“中国热”(论文提纲范文)
英国版画家眼中的丝绸制作 |
千里迢迢, 从江浙运到广州 |
执扇和撑阳伞的女性形象 |
(8)《中国绘画史图鉴》等坡顶组合的几何形式对现代建筑坡顶形式的启发与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缘起 |
1.2 研究对象 |
1.2.1 相关名词 |
1.2.2 中国传统绘画 |
1.3 研究意义 |
1.3.1 传统绘画为切入点的学术意义 |
1.3.2 几何与现代建筑的实践意义 |
1.3.3 传统意境的表达方式探讨 |
1.3.4 结构立面功能其他视角探讨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4.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4.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4.3 小结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研究法 |
1.5.2 交叉学科分析法 |
1.5.3 类型分析法 |
1.5.4 对比演绎法 |
1.5.5 案例操作法 |
1.5.6 实地调研法 |
1.6 论文研究框架 |
第二章 传统坡顶建筑的发展及结构特点 |
2.1 传统坡顶建筑的发展 |
2.1.1 传统坡顶建筑的起源与发展 |
2.1.2 影响坡顶建筑发展的主要因素 |
2.1.3 中国古今坡顶建筑的比较 |
2.2 坡顶建筑的结构特点 |
第三章 中国传统绘画坡顶组合的几何形式 |
3.1 传统坡顶建筑的数与几何单元 |
3.1.1 传统坡顶建筑中数的操作 |
3.1.2 传统坡顶建筑的几何单元 |
3.2 几何形式分析 |
3.2.1 平面视角脊的布置 |
3.2.2 立面视角山墙面 |
3.2.3 坡顶的几何图形 |
3.2.4 绘画的三维分析 |
3.2.5 檐下结构层的表达 |
3.2.6 坡顶的绘画表现 |
3.2.7 功能对坡顶的影响 |
3.2.8 门窗 |
3.2.9 特殊屋顶 |
3.3 坡顶的意境分析 |
3.3.1 中国哲学观对传统建筑的影响 |
3.3.2 意境在古画中的表现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传统坡顶几何语汇在中日坡顶案例中的运用 |
4.1 坡顶语汇在中国现代建筑中的运用 |
4.1.1 绘画中与组合有关的语汇 |
4.1.2 形态学方式的语汇 |
4.2 几何构成 |
4.2.1 刘克成、程泰宁相关作品 |
4.2.2 贝聿铭苏博等作品 |
4.3 三角山墙与“山水”意境 |
4.3.1 侧面三角墙与曲线 |
4.3.2 转译中曲线运用的度 |
4.3.3 大屋顶的凸显与模糊 |
4.4 结构的转译 |
4.4.1 坡的分解 |
4.4.2 结构的厚重感与缝隙感 |
4.5 材质与视觉比例尺度 |
4.5.1 屋顶材质分析 |
4.5.2 整体视角 |
4.5.3 局部组合视角 |
4.5.4 近距离材质视角 |
4.5.5 视角多重性 |
4.6 功能多样化对坡顶造型的影响 |
4.7 日本园林建筑及隈研吾作品的启发 |
4.7.1 日本园林建筑的分析 |
4.7.2 隈研吾作品相关手法浅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坡顶几何形式的运用 |
5.1 新兴六祖禅院现代几何形式的实践 |
5.1.1 课程项目介绍 |
5.1.2 坡顶与场地环境的整体观 |
5.1.3 中心水晶阁几何探讨 |
5.1.4 群体建筑几何探讨 |
5.1.5 坡顶结构 |
5.1.6 大四课程对禅宗建筑设计的思考 |
5.2 现代建筑坡顶形式的启发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插图来源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答辩委员签名的答辩决议书 |
(9)长春市当代建筑风格倾向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与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关于国外当代建筑风格的研究 |
1.3.2 关于国内当代建筑风格的研究 |
1.3.3 关于长春当代建筑风格的研究 |
1.4 重要概念的界定 |
1.4.1 当代建筑 |
1.4.2 建筑风格 |
1.4.3 倾向 |
1.4.4 时间与区域范围的界定 |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论文框架 |
第2章 长春市当代建筑风格发展沿革研究 |
2.1 长春市城市特征概括 |
2.1.1 气候特征 |
2.1.2 地理特征 |
2.1.3 社会人文历史特征 |
2.2 长春近现代城市规划发展研究 |
2.2.1 老宽城子时期 |
2.2.2 铁路城市时期 |
2.2.3 新中国规划建设成立初期 |
2.3 长春近现代城市建筑发展解析 |
2.3.1 长春近现代城市建筑发展分期 |
2.3.2 长春近现代城市建筑色彩研究 |
2.3.3 长春近现代城市建筑风格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长春市当代建筑风格的发展分期及创作语言分析 |
3.1 长春市当代建筑风格发展分期 |
3.1.1 以现代主义为主的复苏发展阶段(1978-1990) |
3.1.2 时代精神的表达发展阶段(1991-2000) |
3.1.3 趋于理性的融合发展阶段(2001 至今) |
3.2 长春市当代建筑技术表现分析 |
3.2.1 建筑立面结构与材料的交融表达 |
3.2.2 建筑形态的域限挑战 |
3.2.3 建筑形象的自由化发展 |
3.3 长春市当代建筑色彩分析 |
3.3.1 建筑形态的色彩丰华 |
3.3.2 建筑整体的色彩控制 |
3.3.3 建筑材料的色彩肌理 |
3.4 长春市当代建筑师创作分析 |
3.4.1 本土建筑师的不断探索 |
3.4.2 与国内建筑大师的交流提升 |
3.4.3 与国外建筑师的碰撞交融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长春市当代建筑风格倾向与设计实践 |
4.1 面对历史的思辨——传统建筑风格倾向 |
4.1.1 近现代建筑风格的描摹 |
4.1.2 传统建筑形式要素的概括 |
4.1.3 新建筑传统气质内涵的表达 |
4.2 立足本土的探索——地域建筑风格倾向 |
4.2.1 自然环境的循势力导 |
4.2.2 文脉历史的拓展共生 |
4.2.3 场所环境的友好呼应 |
4.3 沐浴时代的发展——多元建筑风格倾向 |
4.3.1 现代风格倾向 |
4.3.2 后现代风格倾向 |
4.3.3 玻璃幕墙风格倾向 |
4.3.4 高技派倾向 |
4.3.5 新古典风格倾向 |
4.3.6 欧陆风格倾向 |
4.4 长春未来建筑风格的发展展望 |
4.4.1 历史建筑风格的创新回应 |
4.4.2 地域建筑风格的有机延续 |
4.4.3 多元建筑风格的融合发展 |
4.5 吉林省老干部活动中心设计实践 |
4.5.1 项目定位解析 |
4.5.2 项目地域文化自然条件解析 |
4.5.3 场所精神的设计理念探索 |
4.5.4 建筑风格的创作脉络 |
4.5.5 建筑方案解析 |
4.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长春当代传统主义风格倾向代表作品 |
附录2 长春当代地域主义风格倾向代表作品 |
附录3 长春当代多元建筑风格倾向代表作品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索引 |
(10)贝聿铭现代主义建筑美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缘起及意义 |
一、选题缘起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
一、研究现状 |
二、研究趋势 |
第三节 研究目标及方法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方法 |
小结 |
第一章 现代主义建筑美学的渊源及特征 |
第一节 建筑审美的现代性 |
一、现代性 |
二、审美的现代性 |
三、建筑审美的现代性 |
第二节 现代主义建筑的发展脉络 |
一、现代主义建筑思想的兴起 |
二、现代主义建筑的发展阶段 |
第三节 现代主义建筑的精神实质及美学特征 |
一、现代主义建筑的精神实质 |
二、现代主义建筑的美学特征 |
小结 |
第二章 贝聿铭建筑美学的东西方资源 |
第一节 贝聿铭建筑美学的东方底蕴 |
一、东方贵族:儒家伦理与雅致化审美观 |
二、苏州园林:建筑时空观与建筑理想原型 |
第二节 第一代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对贝聿铭的影响 |
一、沃尔特·格罗皮乌斯:功能与形式 |
二、马歇尔·布劳耶:设计与生活 |
三、勒·柯布西耶:材料与雕塑 |
四、密斯·凡·德·罗:简洁与抽象 |
五、弗兰克·劳埃德·赖特:自然与有机 |
六、阿尔瓦·阿尔托:人情与地景 |
小结 |
第三章 贝聿铭现代主义建筑美学的赋形与嬗变 |
第一节 贝聿铭建筑创作的历程 |
一、早期现代主义风格的典范:1950 年代 |
二、探索形体和空间:1960 年代 |
三、真正声名远扬:1970 年代 |
四、成为空间艺术大师:1980 年代 |
五、发现之旅:1990 年代以来 |
第二节 独特的建筑创作手法 |
一、光线 |
二、庭院 |
三、几何 |
四、材料 |
五、雕塑 |
六、工艺 |
小结 |
第四章 贝聿铭现代主义建筑的美学特质 |
第一节 伦理化的建筑审美价值观 |
第二节 和谐统一的建筑审美理想 |
第三节 东方化的建筑创作构思方式 |
一、整体思维 |
二、立象尽意 |
三、中庸适度 |
第四节 对现代主义建筑美学的继承与超越 |
一、现代主义建筑美学的合理内核 |
二、现代主义建筑美学的拓展路径 |
小结 |
第五章 贝聿铭在现代主义建筑历史上的地位与作用 |
第一节 推动现代主义成为官式建筑风格 |
一、新古典主义的霸权 |
二、现代主义的突围 |
第二节 引领现代主义建筑走向雅致化 |
一、路易斯·康:空间哲学 |
二、理查德·迈耶:白色主义 |
三、丹下健三:内在的日本 |
四、贝聿铭:东方智慧 |
第三节 拓展现代主义建筑文化适应性 |
小结 |
第六章 贝聿铭对中国建筑现代转型的推动与启示 |
第一节 中国现代建筑发展的历史阶段 |
第二节 中国现代建筑体系的变迁 |
一、技术体系 |
二、管理体系 |
三、教育体系 |
第三节 中国现代建筑审美观念的演进 |
一、“仿洋风” |
二、“中国固有形式” |
三、“摩登建筑” |
四、20 世纪50 年代以来的“民族形式” |
五、20 世纪80 年代以来的“新民族形式” |
第四节 贝聿铭“中而新”的探索与启示 |
一、根植传统 |
二、审美至上 |
三、工匠精神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四、关于“中国样式”的对话(论文参考文献)
- [1]丝绸之路文化带:唐朝至元朝时期中阿文化交流与互鉴[J]. 加法尔·卡拉尔·艾哈迈德,王光远. 西亚非洲, 2021(06)
- [2]北京近代教堂建筑研究[D]. 陈佳琳.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1)
- [3]童寯建筑写作研究[D]. 韩艺宽. 东南大学, 2019(01)
- [4]地域特征下江南传统民居的新中式表达[A]. 邹远昊. 闽东之光:聚落文化的历史走向与保护振兴——第五届两岸大学生聚落文化与传统建筑调查夏令营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19
- [5]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问题研究[D]. 秦志龙.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6]基于大理新华村传统“锤”工艺手法的银器产品设计[D]. 叶春. 云南艺术学院, 2019(01)
- [7]中国外销绸:那时候欧洲的“中国热”[J]. 蔡琴. 文化交流, 2019(06)
- [8]《中国绘画史图鉴》等坡顶组合的几何形式对现代建筑坡顶形式的启发与运用[D]. 方铭.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9]长春市当代建筑风格倾向与发展研究[D]. 岳才艳. 吉林建筑大学, 2019(01)
- [10]贝聿铭现代主义建筑美学研究[D]. 李春.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