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世纪彝族史研究述略(论文文献综述)
宋哲琦[1](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研究指明《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木艳娟[2](2019)在《法国纳西学史研究(1867-1965)》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鸦片战争后,法国巴黎外方传教会主要在中国西南秘密传教。为了方便在中国西南各少数民族聚居区域开展传教活动,传教士们从学习各民族的日常语言入手,逐渐扩大到记录他们生活的各个方面。1867年,德斯高丹神父将11页东巴经《抠古鬼的来历2请多格神》寄回法国家中。这种罕见而又奇特的文字随即引起东方学家们的好奇和关注,并自此掀开了法国和其它西方国家对纳西文字、语言、社会风俗收集整理和研究的序幕。法国殖民者在印度支那站稳脚跟后,妄图进一步对华渗透,陆续派出各种类型的考察团,沿湄公河-红河进入云南各地考察。沿途的自然景观、包括纳西在内的各民族风俗文化也进入探险家们的视野和记录中。与此同时,在压力之下,中法间陆续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此后法国加紧对云南各方面的控制和掠夺,不平等条约也为探险家、传教士和东方学家们深入云南考察提供了便利条件和有力保障。用“知识”认识和处理东方事务,是法国东方学开创的先河。东方学家们认为,一些民族拥有悠久的历史、艺术和宗教传统,而他们则通过在知识层面做出“同情而明智”的努力,承担起干预这些民族发展的职责。这种优越感和所谓的使命感也被应用到对纳西历史文化的研究中。而巴克和沙畹合着的《么些研究》,成为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中叶法国对纳西历史文化研究的巅峰之作,也成为西方关于纳西研究的第一本专着。这样的成果,无疑确立了法国在西方纳西研究领域的先驱者地位。尽管国内外学者公认法国是西方纳西历史文化研究的奠基者,甚至在着述中也基本都会提及这一观点,但通常只是简要提及巴克和其着作。近几年来,逐渐出现少数关于法国纳西研究的成果,主要也针对巴克和《么些研究》,而对比巴克更早的法国研究者及其研究成果则几乎无人问津了。这种研究现状与法国在西方纳西历史文化研究中的实际地位和影响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说明学界在这一领域还存在一些研究空白,有待补充和完善。首先,本文将立足于全面收集1867-1965年间,法国纳西研究的专着、文章及收藏的文献、文物,包括传教士、探险家、东方学家们的游记、书信和与教会有关传教士的档案等法语原始资料。这些原始资料中,有不少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的新材料。新材料的发掘,有利于弥补国内现有相关资料的不足,拓展民族文献学的研究领域和范围。其次,本文将结合法国这一时期国内外历史、政治、宗教及学术背景,尤其是其殖民扩张政策与中法关系的变化,巴黎外方传教会在川滇藏交界区域的活动,东方学的发展脉络,全面系统地重新梳理法国纳西历史文化研究成果,并依据其不同时期的特点将其分为萌芽(1867-1899)、发展(1900-1911)和兴盛(1912-1965)三个阶段。此外,本文亦将在充分收集和正确解读原始材料的基础上,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对相关材料辩伪、深度阐释及活态利用,力求客观深入地展示和分析法国研究者每一时期的研究成果、特点和意义,并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为理论依据,借助历史学、语言学、民族学等学科的基本研究方法,以比较法和归纳法为主,努力将历史叙事与历史解释融为一体,重现法国纳西历史文化研究的发展过程,探讨其价值及对西方各国和我国同类研究产生的深远影响,并力求从中发现新的研究热点,推动我国纳西历史文化研究的深入发展。
潘将军[3](2019)在《清后期大理地区经济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大理地处滇西中心,是南方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的咽喉之地。在当前“一带一路”国家战略背景下,大理应该抓住时机,进一步挖掘南方丝绸之路、茶马古道等历史文化内涵。清后期大理地区经济活动处于一种新旧并存的过渡时代,与周边地区、省份、国家的经贸联系交流频繁。这一特殊转型时期,内外环境发生新变化,在经济活动上既有所处时代普遍性的经济发展特色,又有民族地区所特有的经济发展面貌。本文共分为六章,具体如下:第一章主要阐述了研究背景、意义、界定本文研究的时段与地域范围、相关的研究综述和研究主要内容、思路、方法及创新之处等内容。第二章主要叙述清后期大理地区治理体系概况。分别从行政治理、文化教育以及军事管理等三个方面进行叙述。在行政治理上,主要是叙述清后期督抚治滇和保甲维稳;在文化教育上,主要论述清后期大理地区从传统的旧式教育到新式教育的变化;在军事管理上,主要阐述绿营兵对云南农、工、商业所产生的积极性作用。第三章主要叙述经济活动要素投入。在自然资源上,耕地面积基本趋于稳定,粮食作物品种明显增多,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此外,矿产资源种类丰富。在劳动力资源上,人口经历急剧缩减再缓慢恢复的历史过程;人口主要分布在大理府,尤其是商业较为发达地区;农业人口占有绝对比重。在资本资源上,市场流通货币种类多元化,银钱比价波动大;旧式金融机构继续发展;民间资本的介入不断扩大。在技术资源上,只是对原有生产技术的继承和局部改进。第四章主要叙述经济活动产出。在农业上,粮食亩产量和总产量基本稳定,鸦片政策的合法化以及高收益驱动,推动鸦片种植产量大幅提升。在手工业上,一边传统矿产开采日益衰落,而另一边却兴起了石磺矿、乔后井盐矿的开采;纺织业种类增多,产品质量和产量都取得了大幅提升;农副食品乳扇产量高,价值大,收益丰厚。第五章主要叙述消费与财政。在居民消费上,家庭生活必须品物价上涨迅猛,消费成本明显增加;家庭教育消费成本高;鸦片消费广泛,消费群体多为下层百姓。在财政收入上,传统田赋收入不断下降;商牲杂税定额征解减少,而在遇闰加征数上大幅增加;盐课收入在财政收入中比重增加;厘金开始征收,且在财政收入中占有一定比例;在财政支出上,除传统的行政费用和盐业经费外,还出现巡警、教育、实业等新项目的经费支出。第六章论述商贸。城乡市场体系逐渐形成,表现为集市数量增多且分布广,街期缩短,城市规模扩大;贸易商品种类增多,贸易流向更加开放;本土商帮经营规模、活动范围不断扩大,经营行业增多。最后,对清后期大理地区经济活动进行总结提升并寻找对今天大理州经济发展具有借鉴性的几点启示。本文的研究内容还有很多不足之处,需要各方面的专家、学者根据现实具体情况进一步探索研究,为大理地区更好发展经济提供服务。
彭霞[4](2018)在《民国时期云南土司子弟教育研究 ——以“南菁学校”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云南位于祖国西南边疆地区,从元、明、清、民国时期,直至建国初期仍保存着土司制度,土司制度在云南实行数百年,其势力根深蒂固。民国时期云南历届政府因内外因素的制约,难以采取武力强制废除云南的土司制度,因此民国政府采取“渐进”的方式,通过设置行政机构、重新调整行政区域、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等方式,不断强化对边疆地区的控制。从元至清,土司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不断完善、逐步严格规范的过程。元代创设的“蒙夷参治”已确立了云南地区土官承袭制度,其承袭顺序皆按照子侄兄弟及妻子。明代的土司制度在元代的基础上更为完备,严格规定了承袭人顺次、承袭资格、应袭人的才识人品等细则。清代土司制度在继承明代制度上有进一步的发展与完善,严格规定承袭人的继承顺序、承袭人年龄、承袭手续和承袭期限。民国时期的云南土司制度的存留,一方面是对历代土司制度的继承和延续,另一方面是由于复杂的国内、国际形势,促使云南地方政府采取“缓进”的政策,对云南土司制度实行了保留、承认、重新规范的管理政策。元、明、清中央政府都很重视儒学教育对管理土司的作用。文献中关于元时在云南传播儒学的记载不多,但元政府在云南设置了专门掌管文教的机构,以传播汉字、儒学。明朝统治者在云南各地置“府州县学”,培养土司子弟忠、义、礼、智、信的儒家道德规范,准许土司子弟进入国子监学习,增开土司子弟的致仕途径。清政府在云南兴学校、立义学、建书院,广泛设立教育机构,汉文化教育不但惠及土司子弟,土民与少数民族子民都可以进学校接受汉文化教育,土民也可以和土司子弟一样进行科举考试,一系列措施的实施,促进了儒学在云南地区的发展。民国时期,龙云在云南实施的《云南所属各土司地方行政建设三年实施方案》和《土司子弟留学之保送及待遇》,推动汉文化教育在云南地区发展的高潮,加速汉文化对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同化。其中,南菁学校的建置和发展,是民国时期云南土司地区进行汉文化教育情况的一个缩影,从中可以看出政府对汉文化在云南地区实施的重视,在南菁中学接受过汉文化教育的土司子弟,具有强烈的爱国意识和国家责任感,在抗击日寇的战役中表现出高度的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拥护政府、守土卫民,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做出了巨大的牺牲。
吴婉婷[5](2016)在《徐嘉瑞的文学思想与文学实践研究 ——以“平民文学”为中心视点的一种考察》文中研究表明徐嘉瑞是我国现代着名的文学大家,集文学家、理论家和文史家于一身,他以深厚的学术功底和开阔的学术视野,在文学创作、地方民族文化研究、民间文艺收集整理等众多领域取得了较高成就。“平民文学”思想贯穿了徐嘉瑞创作研究的始终,是新旧交替时代碰撞出的乐章,是中国传统文学思想和西方现代文化交流的产物。徐嘉瑞在西学东渐的时代氛围里,运用西方先进思想和方法研究中国传统文学,进行文学创作,收集整理民间文学,形成了他独具特色的“平民文学”思想。论文采用文献细读、历史分析和比较分析等方法,对徐嘉瑞的“平民文学”思想及其在文学史观和文学实践中的反映进行研究,以期提升学界对徐嘉瑞文学思想的价值和历史地位的认识。本论文共分五个部分进行论述,主体部分是第一章至第三章,以及绪论和结语。导论部分主要概述了本文研究对象徐嘉瑞其人及其学术活动概况,综论了徐嘉瑞研究的现状和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导论部分的重点在于对二十世纪上半期的“平民文学”观进行梳理,尤其细致地梳理了徐嘉瑞的“平民文学”观,指出其概念内涵在不同时期的发展和变化。第一章主要探讨徐嘉瑞“平民文学”思想的具体内容。徐嘉瑞将“平民文学”作为学术研究的重点进行开拓和建设。具体来看,“平民文学”思想由以下四个方面组成:关切民间、具有阶级性、注重真实和重在实用。第一,关切民间是徐嘉瑞“平民文学”思想的核心,指其对待民间文学持尊重和学习的态度,充分认可民间文学审美价值和民间艺人的创造力。第二,具有阶级性是徐嘉瑞“平民文学”思想在形成之初便具有的特点,主要指根据文学创作主体和受众的阶级构成的不同,徐嘉瑞有区别地评价和研究。第三,注重真实是徐嘉瑞“平民文学”思想对文学作品的内容和情感的主要观点,一方面认为民间文学未过多受到儒家诗教思想束缚,能够真实自然地表达内容和情感,另一方面提倡知识分子通过学习民间,为平民大众创作的文学作品也要能反映真实的社会生活,同时徐嘉瑞对具有真实性的文学作品均有较高评价。最后,重在实用是徐嘉瑞“平民文学”思想的功能论,他在动荡的时代背景下提倡“平民文学”,不仅重视其审美价值,更重视文学对社会的影响。在对徐嘉瑞“平民文学”思想具体内容探讨时,既分析了思想渊源,也分析了徐嘉瑞的具体主张和观点。第二章主要探讨了徐嘉瑞的基于“平民文学”的文学史观的主要内容。该章在讨论了徐嘉瑞文学史观的思想基础和“三线文学”观后,重点探讨的是“平民文学”对中国正统文学发展的影响。在徐嘉瑞基于“平民文学”的文学史观中,认为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路径如下:平民文学是推动正统文学发展的动力,平民文学自身的发展受到外域文化,尤其是佛教的影响,在其得到充分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正统文学发展,平民文学是正统文学发展的基石和养分。第三章主要探讨的是徐嘉瑞基于“平民文学”进行的文学实践,包括文学创作、文学翻译和对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研究,认为在这些实践活动中亦体现出“平民文学”思想。结语主要是对徐嘉瑞的“平民文学”思想及文学实践的功过、产生的影响和历史地位进行总结。
冯皓[6](2016)在《李埏史学思想研究》文中认为李埏(1914-2008),字子沂,号幼舟,中国着名历史学家和教育家、云南大学中国经济史学科开创者。他在中国古代史、中国经济史、中国商品经济史和中国土地制度史上均有很深的造诣;在土地所有制形态、古史分期、农村公社以及地主阶级划分等重大问题上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是中国土地国有制和西周封建论的重要代表。他深刻分析和揭示了商品经济史的历史地位,第一次将土地制度史与商品经济史进行了有机结合,从商品经济发展的角度对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兴衰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是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史研究的开创者之一;他还在“云南地方经济史”、“唐宋货币经济”、“重农抑商”等方面的研究中取得了巨大成就。在学问上,他思维严谨,重史实,不盲从,不轻信,强调学术独立,一直遵从“治史明义”、“通史致用”的治学标准,为后人树立了榜样,成为治学的典范。本文主要围绕李埏的重要学术论着进行梳理和总结,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采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历史分析法、访谈研究法等方法,以李埏先生的一系列重要着作为基础,将其学术成就置于他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具体国情中进行分析,详尽剖析李埏先生关于中国古代经济史研究中的学术思想及其贡献,用辩证和历史的眼光审视其合理性和局限性,力求客观、完整、全面地展示李埏先生学术思想、研究成果和教育理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李埏先生“厚重、通达、博雅”的学术风格,“一体两翼,一核多点”的学术思想体系架构和“五个结合”的学术研究特点。第一章属于导言部分,论述了关于经济史学泰斗李埏的求学之路,关于李埏作为学术研究对象的价值,目前国内外关于李埏研究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本文所要解决的问题,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点。第二章阐述了李埏史学思想体系的渊源与基本架构。论文首先对李埏的学术发展按照时间关系进行分期研究;既而指出名师指引开启学术研究之路、马克思主义指引、实践经历丰富学术内涵是他学术思想的成长渊源;“一体两翼、一核多点”是其思想体系基本架构,即:中国经济史研究是主体,中国土地制度史和中国商品经济史是其学术研究的两块基石,货币问题研究是贯穿始终的主线和核心,学术思想多点延伸结硕果;本章还对其史学思想体系的“两翼”进行了剖析,即:“多种形态并存说”:中国封建土地制度研究的重大突破,商品经济发展规律的深刻揭示,并对古史分期与中国封建地主制研究进行了论述。第三章“开拓与奠基”探讨了李埏关于中国古代商品经济思想的研究。其凭借自身深厚的理论功底和对史实的娴熟把握,从货币与商品经济发展的关系入手,对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史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对唐宋货币史和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史的发展历程进行探析,成功解决了交子起源和兑界的悬案,成为学界推崇的重大成果;他纠正了学术界中对商品经济史的片面认识,将货币形态与货币流通、商品经济发展与土地制度结合在一起来进行考察和研究,打开了一扇新的中国古代经济史研究的大门,开辟了新的研究思路和路径。第四章“开新与成熟”论述了李埏对土地制度史的研究。李埏在土地所有制、古史分期、商品经济等重要问题的见解上独树一帜,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学术观点,是学界公认的中国土地国有制和西周封建论的重要代表人物,同时也被尊称为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史研究的开拓者之一。本章详细分析了他研究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导的多种土地所有形态之间矛盾运动的丰富内涵,探究了中国封建土地制度的状貌、特征及历史渊源。首次从理论上对土地国有制、大土地占有制和大土地私有制三者作了科学的区分,并深刻分析了土地国有制及其与地理环境、中央集权与农民大起义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提出我国古代的土地制度是封建的土地国有制、大土地所有制、大土地占有制、小土地所有制和残余的村社所有制多种形态并存,互为消长,组成了我国古代封建土地制度的矛盾运动规律。在中国封建土地制度史研究领域作出了重要贡献。第五章深入探析了李埏的治学思想及教育理念。在对其多年学术和教育实践成果分析基础上,对其“古今结合、史论结合、人我结合、文思结合、道法结合”的学术研究特点进行分析。独立思辨的学术品德,充分占有史料与重视理论学习相结合的治学方法,严谨细致的学术作风,始终饱满的学术热情使他成为古代经济史学科的学术大家。他秉承教书育人的“公孙树”精神,“因材施教”、“因势利导”的教育方法,言传身教的教育理念;他关心学生生活,与学生做朋友;既重视总的指导原则、又重视具体过程的指导方法形成的培育学生的风格,使其成为受人尊重、爱戴的师者。李埏做人、治学、育人的方式方法和高尚的学术、教育品格已成为云南大学师生的楷模,他在学术研究中所取得的成就及育人实践已经成为云南大学之所以成为名校的重要支撑,他的治学思想和教育理念已成为云南大学文化底蕴的重要内容,感染了一届又一届学子,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栋梁,诸多弟子皆属一时之秀,成为知名学者。李埏由此成为受人推崇,桃李满天下的一代名师。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承担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使命。中国的经济史学研究,已经走过100多年历程,出现了一大批颇具代表性的学者,发表了一系列标志性的研究成果,成绩斐然,令世人瞩目。李埏属于造诣颇深的代表性人物。除了在学术方面的造诣,他在教育理念上的贡献也值得后人遵循和学习。研究李埏的学术成就、育人理念、治学思想和方法,对其治学思想、教学方法和学术成果有更深入的认识,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他所留下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研究和传承,启迪后人在人品、道德、文章等方面向李埏看齐。从中寻找研究经济史学的路径,创新研究思路,也能更好地为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智力源泉,汲取思想智慧和人生启迪。
王振刚[7](2010)在《学界对民国学人西南边疆问题着述研究综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民国时期,强邻环伺,边疆危机四伏,内忧外患的时代背景,激发起国人对边疆问题的研究与关注,推动了边疆考察与着述风气的兴盛。西南边疆作为中国边疆的一部分,尤其是抗战时期国民政府西迁重庆,众多高校云集西南,学人汇集边疆地区,西南边疆问题的研究盛极一时,学人们留下了许多价值重大的着述。长期以来(尤其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由于意识形态和现实环境的种种原因,民国史研究是学术界和文化圈的薄弱环节,而中国边疆研究的
詹志华[8](2009)在《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文中指出中国科学史学史以科学史学为研究对象,其主要任务是探寻中国科学史学的发生、发展及其演变的规律,揭示它的未来发展方向。其涉及的范围和内容甚广,包括中国科学史学自身的发生、发展的历史,也包括它与其他学科及社会的关系等。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不仅可以促进科学史学科以及与之相关学科的发展,而且可以唤醒人们对科学史学事业的关注、促进科学与人文的沟通和融合,甚至还有利于科学的创新。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即史学性与对应性相统一的原则、连续性与间断性相统一的原则、整体性与层次性相统一的原则、历史的与逻辑的相统一的原则。在方法上,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既要运用到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如历史的方法和逻辑的方法、归纳法和演绎法、分析法和综合法、历史比较法等,还要运用到许多其他的方法,如统计方法、计量方法、移植法、历时分析与移时分析方法,以及具体研究上的分期、分类及其分层研究的方法,等等。中国科学史学,既包括中国大陆地区的科学史学,亦包括中国其他地区的科学史学。论文从史学的角度,对中国大陆地区科学史学的萌芽、开创、初步发展、调整与繁荣以及深入发展等不同的时期的发展状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论文还从机构、团体、会议、刊物、论着等几个方面对中国大陆科学史学的发展进行较为系统的梳理和总结。其中在对会议和论着的梳理,又分为综合史、数学史、物理学史、化学史、天文学史、地理学史、生物学史、医学史、农学史、技术史等方面予以分类研究。在此基础上,论文对中国大陆地区科学史学事业的各个领域存在的发展难题进行深入的剖析,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台湾地区的科学史学经历了开创、低谷、转机、兴起与繁荣发展等阶段。论文对这几个阶段台湾地区科学史学发展的状况进行了较为深入的阐述,并对台湾地区科学史学的机构、团体、刊物、论着亦进行较为详细梳理与介绍。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论文详细地论述了中国科学史学史与包括中国科学史、中国史学史在内的历史学科,中国哲学与科学哲学,以及科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关系,突出其研究的学术价值。论文还阐述了科学史学与科学创新的关系,主要论述了科学史学与科学发现、科技发明之间的关系,突出了其研究的社会影响。最后,论文把中国科学史学的发展置身于世界背景下,进行重新审视。在对国外科史学发展历程与国外中国科学史学状况进行必要梳理的前提下,探讨它们对中国科学史学发展的价值和意义,并讨论了“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科学史学的发展问题。
黄淑美,伍慕仪[9](2005)在《《农业考古》《中国农史》《农史研究》《古今农业》论文资料目录索引(1980——2004)》文中提出
本刊编辑部[10](1993)在《一九九二年民族研究有关学科论文、资料目录索引(续)》文中认为
二、20世纪彝族史研究述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世纪彝族史研究述略(论文提纲范文)
(1)《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1 期刊论文类 |
1.2.2 专着类 |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
1.3.1 研究的方法 |
1.3.2 研究的思路 |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
2.1 《装饰》创刊溯源 |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
2.2.1 封面文字 |
2.2.2 封面视觉图案 |
2.2.3 内页版面设计 |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
3.1 复刊时代背景 |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
3.3.2 “装饰热”的兴起 |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
4.1 走入“全球化” |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
4.2.1 和谐的整体性 |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
5 总结 |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
作者简介 |
(2)法国纳西学史研究(1867-196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资料来源 |
四、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1867-1965年法国纳西学研究的背景 |
第一节 1867-1965年的法国与世界形势 |
第二节 殖民扩张和福音传播 |
一、法国在亚洲的殖民扩张 |
二、巴黎外方传教会在中国西南 |
第三节 法国东方学的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法国纳西学研究的萌芽时期(1867-1899) |
第一节 纳西语料的收集与初步研究 |
一、安邺的语言记录 |
二、德斯高丹神父词表的研究与意义 |
三、拉古伯里的纳西语言系属关系探索 |
第二节 东巴经的收集与初步研究 |
一、德斯高丹神父的东巴经收集和德微理亚的展示 |
二、拉古伯里、德微理亚的纳西文字研究 |
三、鲍楠的东巴经收集及译注 |
四、亨利·奥尔良王子的东巴经收集与译注 |
第三节 族群和宗教的初步研究 |
一、族称和分布 |
二、族群关系 |
三、宗教及其它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法国纳西学研究的发展时期(1900-1911) |
第一节 地方史料的法译及史地研究 |
一、宋嘉铭与《南诏野史》 |
二、苏利与《滇系》节选 |
三、夏之时与《法文中国坤舆详志》与《略志》 |
第二节 纳西语言文字研究 |
一、鲍楠词表的研究及意义 |
二、玛德罗尔与彭茂美神父词表的研究及意义 |
三、高尔蒂耶的词表及意义 |
四、高尔蒂耶的纳西文字研究 |
第三节 纳西社会风俗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兴盛时期法国的纳西史地研究(1912-1965) |
第一节 沙畹与《线路指南》和《丽江史地注释》 |
一、线路指南 |
二、丽江史地注释 |
第二节 沙畹与《木氏宦谱》 |
一、洛克对沙畹《木氏宦谱》评述的考辩 |
二、沙畹与杨慎的《木氏宦谱·序》 |
三、沙畹对《木氏宦谱》的考证、评述及其启示 |
第三节 沙畹与石鼓碑文 |
一、研究目的及方法 |
二、石鼓正面碑文考证 |
三、沙畹石鼓碑刻研究的意义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兴盛时期法国的纳西语言、文字研究(1912-1965) |
第一节 巴克的纳西语词表研究 |
一、巴克纳西语词表概况 |
二、研究方法及数据采样 |
三、巴克的转写及对应的国际音标(IPA) |
四、巴克词表的意义 |
第二节 巴克的纳西语语法研究 |
一、词法 |
二、句法 |
第三节 巴克与劳费尔的纳西语语言系属关系研究 |
第四节 普鲁斯基的纳西语研究 |
第五节 巴克的文字研究 |
一、巴克的东巴经收藏及译注 |
二、巴克的纳西文字字典 |
三、巴克纳西文字研究的价值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兴盛时期法国的纳西社会及宗教研究(1912-1965) |
第一节 巴克对纳西族地区的实地考察 |
第二节 纳西族名称、分布与迁移 |
第三节 纳西其它社会风俗 |
一、外貌及服饰 |
二、其它风俗 |
第四节 纳西宗教研究 |
一、多种宗教并存及影响 |
二、纳西人“自己的”宗教及仪式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法国纳西学研究的影响 |
第一节 对法国东方学、汉学研究的影响 |
第二节 对西方各国纳西学研究的影响 |
第三节 对中国纳西学研究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德斯高丹神父的东巴经手稿《抠古鬼的来历·请多格神》 |
附录二 :国立东方语言学院图书馆部分东巴经馆藏 |
附录三 :亨利·奥尔良《从东京湾到印度》中的东巴经手稿及译注 |
附录四 :巴黎布朗利河岸博物馆藏巴克捐赠的纳西族文物 |
附录五 :德斯高丹神父词表-维西纳西语-丽江纳西语词汇对照表 |
附录六 :拉古伯里收录的吉尔捐赠给大英博物馆的么些手稿 |
附录七 :德微理亚《中国安南边境》中的东巴经手稿 |
附录八 :高尔蒂耶《麽些》中刊布的巴克东巴经书及纳西白描线稿 |
附录九 :云南省博物馆馆藏方国瑜先生石鼓碑文拓片 |
附录十 :巴克字典与方国瑜《纳西象形文字谱》的对应 |
附录十一:巴克“么些人居住的中国西部”地图 |
致谢 |
(3)清后期大理地区经济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意义、目的及对象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目的 |
四、研究对象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一、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二、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主要内容、思路、方法及创新之处 |
一、研究主要内容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清后期大理地区治理体系概况 |
第一节 行政治理 |
一、高层治理——督抚制度 |
二、基层治理体系——保甲制度 |
第二节 文化教育 |
一、传统教育体系概况 |
二、清后期大理教育的改革 |
第三节 军事管理 |
一、绿营兵组织体系 |
二、绿营兵与清朝云南社会经济的发展 |
第三章 清后期大理地区经济活动要素投入 |
第一节 自然资源 |
一、地形状况 |
二、气候状况 |
三、土地资源 |
四、农作物种植情况 |
五、矿产资源 |
第二节 劳动力资源 |
一、人口规模 |
二、人口分布 |
三、人口结构 |
第三节 资本资源 |
一、清后期大理地区市场流通货币 |
二、清朝云南银、钱比价的变化概略 |
三、金融组织机构 |
四、商业资本 |
五、手工业资本 |
第四节 技术资源 |
一、农业生产技术 |
二、手工业生产技术 |
第四章 清后期大理地区经济活动的产出 |
第一节 农业产出 |
一、经济作物的产出——以鸦片为例 |
二、粮食产出 |
三、种植粮食作物与鸦片效益对比分析 |
第二节 手工业产出 |
一、矿业 |
二、纺织业 |
三、农副食品加工业——以乳扇为例 |
第五章 清后期大理地区居民消费与地方政府财政 |
第一节 清后期大理地区居民消费 |
一、基本物质消费 |
二、文化消费 |
三、烟毒消费 |
第二节 地方政府财政 |
一、财政收入 |
二、财政支出 |
第六章 清后期大理地区商贸 |
第一节 大理地区商业市场 |
一、农村集市 |
二、城镇市场 |
第二节 大理地区主要贸易商品及其流向 |
一、清后期贸易商品及流向的概况 |
二、帝国主义入侵后的贸易商品及流向 |
第三节 商帮 |
一、同乡商帮 |
二、马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民国时期云南土司子弟教育研究 ——以“南菁学校”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和意义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三、云南土司研究概况 |
四、南菁学校研究概况 |
五、论文的重难点、创新之处 |
六、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元、明、清时期的云南土司承袭及土司子弟教育 |
第一节 元代云南土司承袭及土司子弟教育 |
一、元代云南土司的承袭 |
二、元代土司子弟教育 |
第二节 明代云南土司承袭及土司子弟教育 |
一、明代云南土司的承袭 |
二、明代云南土司子弟的儒学教育措施 |
第三节 清代云南土司承袭及土司子弟教育 |
一、清代云南土司的承袭 |
二、清代云南土司子弟的文化教育措施 |
第二章 民国时期云南土司制度的存留 |
第一节 民国时期云南土司制度存留的原因 |
一、云南特殊的地域环境 |
二、土司制度基础稳固 |
三、西南边疆危机 |
第二节 民国时期云南土司制度存留概况 |
一、民国时期对云南土司的管理 |
二、民国时期云南土司存留概况 |
第三节 民国时期云南土司承袭与土司子弟教育 |
一、民国时期云南土司的承袭 |
二、民国时期云南土司子弟的教育 |
第三章 南菁学校与云南土司子弟教育 |
第一节 南菁学校的创建和发展 |
一、南菁学校创建经过 |
二、南菁学校的发展 |
第二节 南菁学校的基本教学概况 |
一、南菁学校的办学方针和办学情况 |
二、南菁学校的校风和学风 |
第三节 南菁学校与云南土司子弟教育 |
一、土司子弟入学条件 |
二、土司子弟学生在校经费 |
三、土司子弟学生特别班 |
四、土司子弟学生在校表现 |
第四章 云南土司子弟教育中的家国情怀——以抗战为中心 |
第一节 抗战时期南菁学校的教学概况 |
一、“战时”国民政府的教育方针 |
二、南菁学校的“战时”教育 |
三、“战时”南菁学校土司子弟学生的爱国热情 |
第二节 抗战时期土司子弟保家卫国 |
一、云南各土司输诚报国 |
二、陇川土司多永安的两面政治 |
结语 |
附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徐嘉瑞的文学思想与文学实践研究 ——以“平民文学”为中心视点的一种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对象及研究意义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徐嘉瑞着述的整理 |
(二)生平思想研究 |
(三)文艺思想研究 |
(四)文学创作研究 |
(五)几点思考 |
三、研究方法和论文内容 |
(一)研究方法 |
(二)论文内容 |
第一章 “平民文学”思想 |
第一节 关切民间 |
一、主要思想渊源 |
二、“关切民间”的思想主张 |
第二节 注重阶级性 |
一、主要思想渊源 |
二、“阶级区分”的思想主张 |
第三节 强调真实 |
一、主要思想渊源 |
二、“强调真实”的思想主张 |
第四节 旨在实用 |
一、主要思想渊源 |
二、“旨在实用”的思想主张 |
第二章 基于“平民文学”思想的文学史观 |
第一节 文学史观的主要思想基础 |
一、进化论对徐嘉瑞的文学史观的影响 |
二、人道主义对徐嘉瑞的文学史观的影响 |
第二节 “三线文学观” |
一、“三线文学观”的主要内容 |
二、“三线文学观”的特点 |
第三节 徐嘉瑞论“平民文学”对中国古代正统文学发展的影响 |
一、徐嘉瑞研究佛教对“平民文学”发展的影响 |
二、徐嘉瑞研究“平民文学”推动中国古代正统文学的发展 |
第三章 基于“平民文学”思想的文学实践 |
第一节 文学创作和改编体现的“平民文学”思想 |
一、徐嘉瑞的文学语言体现的“平民文学”思想 |
二、徐嘉瑞的文学内容体现的“平民文学”思想 |
第二节 “平民文学”思想指导下的文学翻译活动 |
一、译文体现的“平民文学”思想 |
二、翻译语言体现的“平民文学”思想 |
三、翻译功能体现的“平民文学”思想 |
第三节 民间文学搜集、整理和研究中体现的“平民文学”思想 |
一、徐嘉瑞前期的民间文学搜集整理和研究的活动 |
二、徐嘉瑞后期的民间文学搜集整理和研究的工作 |
结语 |
附录 徐嘉瑞小传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李埏史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第一节 李埏的问学之路 |
第二节 李埏的研究价值 |
第三节 相关研究的现状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第二章 李埏史学思想体系的渊源与架构 |
第一节 李埏史学思想的形成及发展 |
一、李埏学术发展分期 |
二、李埏史学思想的形成渊源 |
(一) 名师指引开启学术之路 |
(二) 马克思主义指导走上学术大道 |
(三) 实践经历丰富学术内涵 |
第二节 “一体两翼、一核多点”的思想体系基本架构 |
一、“厚重、通达、博雅”的学术风格 |
二、“一体两翼,一核多点”的学术思想体系架构 |
(一) 中国经济史研究是主体 |
(二) 中国土地制度史和中国商品经济史是两大主要成果 |
(三) 货币问题研究是贯穿始终的主线和核心 |
(四) 学术思想多点延伸结硕果 |
第三节 李埏史学思想体系“两翼”简论 |
一、“多种形态并存说”:中国封建土地制度研究的重大突破 |
(一) 土地国有制的理论探讨 |
(二) 关于土地国有制史的研究 |
(三) 土地所有制变化发展的研究 |
(四) 关于井田制的研究 |
(五) 关于农村公社的剖析 |
(六) 农村公社与商品经济发展关系探究 |
二、商品经济发展规律的深刻揭示 |
(一) 唐宋货币形态研究 |
(二) 中国古代商品经济追溯 |
(三) 商品经济的两个高峰 |
(四) 中国古代商人阶级的兴起 |
(五) 《史记·货殖列传》文本研究 |
(六) 把商品经济上升到历史哲学的高度加以认识 |
三、古史分期与中国封建地主制研究 |
(一) 西周封建论 |
(二) 中国封建地主阶级发展研究 |
第三章 开拓与奠基——李埏中国古代商品经济思想的研究 |
第一节 以货币问题为核心的商品经济史研究 |
一、唐宋货币发展体现商品经济水平 |
(一) “钱帛兼行”探源 |
(二) 唐代“钱帛兼行”研究 |
(三) 从“钱帛兼行”到“钱楮并用” |
(四) 北宋楮币发展 |
二、四川交子和东南会子起源及兑界 |
(一) 四川交子起源分析 |
(二) 交子兑界考 |
(三) 东南会子起源探析 |
三、货币形态变化与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 |
(一) 货币形态的变迁 |
(二) 货币形态体现商品经济发展程度 |
四、李埏之后的货币发展史研究 |
第二节 商品经济、封建土地制度与生产关系史融合 |
一、经济史研究在史学中的地位 |
二、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辨析 |
(一) 商品经济推进社会变革 |
(二) 中国商品经济发展的两个高峰探讨 |
三、商品经济和土地制度演变的关系辨析 |
(一) 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曲线 |
(二) 农村公社存续的决定因子 |
(三) 商品经济促进地主阶级产生和更新 |
四、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史后续研究与发展 |
第三节 商品经济高峰期的社会变迁与特征——李埏关于《史记·货殖列传》的研究 |
一、《史记·货殖列传》时代特征分析 |
二、中国古代商人阶级的兴起 |
第四章 开新与成熟——李埏关于土地制度的研究 |
第一节 “多种形态并存说”开启中国封建土地制度研究新篇 |
一、封建土地国有制和其他土地占有形式辨析 |
(一) 封建土地国有制和封建土地占有制之别 |
(二) 大土地所有制与大土地占有制差异 |
二、封建土地国有制溯源及盛衰 |
(一) 封建土地国有制的渊源探析 |
(二) 封建土地国有制盛衰研究 |
三、土地国有制是影响封建社会制度和封建王朝发展的核心要素 |
(一) 自耕农的多寡和景况的好坏影响封建国家兴衰 |
(二) 自耕农为商品经济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
四、国有土地的所有权、占有权和使用权 |
五、“封建土地国有制”的后续研究及对李埏的承继 |
第二节 殷商奴隶制走向西周封建制根本动力研究 |
一、二重属性过渡社会形态的农村公社 |
(一) 农村公社概念辨析 |
(二) 农村公社构成特殊过渡时期的原因探析 |
二、商周社会主要矛盾及封建制产生 |
(一) 商周主要矛盾是奴隶主和奴隶间的阶级矛盾 |
(二) 封建制产生于灭商之前的周 |
(三) 商朝是未充分发展的奴隶制社会 |
三、奴隶制过渡问题的后续研究 |
第三节 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存亡盛衰研究 |
一、农村公社存续的决定性因素探析 |
(一) 农村公社是公私兼具的“二重性”社会结构 |
(二) 农村公社是从公有制向私有制过渡的必经阶段 |
(三) 经济形态和所有制对农村公社存续的影响 |
二、西周不发达商品经济与农村公社共存 |
(一) 井田制与农村公社具有相同特点 |
(二) 西周商品经济的微弱不足难以解体农村公社 |
三、商品经济发展推动井田制瓦解 |
(一) 布币刀币的出现预示井田制农村公社衰亡 |
(二) 铁农具生产的增加引起农村公社质的变化 |
(三) 商鞅变法宣告井田制农村公社的解体 |
四、农村公社问题的后续研究 |
第四节 土地所有制和社会变革下的中国封建地主阶级 |
一、地主作为一个阶级的本质特征 |
二、商品经济发展是地主阶级产生的前提 |
三、中央集权制度下的地主阶级发展 |
四、相对稳定存在的地主阶级及其更新 |
五、有关地主阶级研究的深入 |
第五章 李埏的治学思想及教育理念 |
第一节 “五个结合”:李埏治学从教的思想内涵 |
一、古今结合 |
二、史论结合 |
三、人我结合 |
四、文思结合 |
五、道法结合 |
第二节 学术研究成果体现的思想体系 |
一、“通史致用”与“治史明义” |
(一) 强调历史尤其商品经济史的作用 |
(二) 将问题放到历史发展中研究 |
(三) 从历史研究中寻找现实关怀 |
二、独立思辨的学术品德 |
(一) 勇于创新,开创多领域先河 |
(二) 不轻信,不盲从,追求真理 |
(三) 尊重科学,敢于“自我否定” |
三、充分占有史料与重视理论学习相结合的治学方法 |
(一) 充分占有史料,见前人之所未见 |
(二) 重视马克思主义的学习 |
四、甘冒不韪,承认历史局限性 |
五、严谨细致的学术作风 |
六、理论付诸实践,恭敬桑植服务发展 |
七、始终饱满的学术热情 |
第三节 教育理念的实践和延伸 |
一、无私“公孙树” |
二、“因材施教”“因势利导”的“两因原则” |
三、言传且身教 |
四、与学生为友 |
五、重视具体过程 |
(一) 独立思考,“一问三不答” |
(二) “发现问题就等于解决问题的一半” |
(三) “博与精” |
六、余音绕梁,桃李成蹊 |
余论 |
参考文献 |
科研成果 |
致谢 |
(8)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科学史学史及其研究概况 二、中国科学史学史的研究对象 三、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的价值 四、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的方法 五、本文的思路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
中国大陆地区科学史学史概述 第一节 |
大陆地区科学史学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
大陆地区科学史学机构和团体选介 第三节 |
大陆地区科学史学会议、刊物选介 第四节 |
大陆地区科学史学论着选介 第五节 |
大陆地区科学史学之展望 第二章 |
中国台湾地区科学史学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
台湾地区科学史学的开创及早期研究 第二节 |
台湾地区科学史学的低谷、转机与兴起 第三节 |
台湾地区科学史学的建制与繁荣 第三章 |
中国科学史学史与相关学科 第一节 |
中国科学史学史与历史学科 第二节 |
中国科学史学史与传统哲学 第三节 |
中国科学史学史与科学哲学 第四节 |
中国科学史学史与科学社会学 第四章 |
科学史学与科学创新 第一节 |
科学史学的创新意蕴 第二节 |
科学史学与科学发现 第三节 |
科学史学与科技发明 第五章 |
境外科学史学发展概况 第一节 |
国外科学史学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
境外科学史学的组织与会议 第三节 |
国外科学史学的文献与刊物 第六章 |
走向世界的中国科学史学 第一节 |
境外的中国科学史学 第二节 |
国外科学史学之借鉴意义 第三节 |
中外科学史学交流之途径 第四节 |
"全球化"与中国科学史学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
四、20世纪彝族史研究述略(论文参考文献)
- [1]《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2]法国纳西学史研究(1867-1965)[D]. 木艳娟. 西南民族大学, 2019(03)
- [3]清后期大理地区经济史研究[D]. 潘将军. 大理大学, 2019(01)
- [4]民国时期云南土司子弟教育研究 ——以“南菁学校”为中心[D]. 彭霞. 云南大学, 2018(01)
- [5]徐嘉瑞的文学思想与文学实践研究 ——以“平民文学”为中心视点的一种考察[D]. 吴婉婷. 云南大学, 2016(01)
- [6]李埏史学思想研究[D]. 冯皓. 云南大学, 2016(12)
- [7]学界对民国学人西南边疆问题着述研究综述[J]. 王振刚.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2010(04)
- [8]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D]. 詹志华. 厦门大学, 2009(01)
- [9]《农业考古》《中国农史》《农史研究》《古今农业》论文资料目录索引(1980——2004)[J]. 黄淑美,伍慕仪. 农业考古, 2005(03)
- [10]一九九二年民族研究有关学科论文、资料目录索引(续)[J]. 本刊编辑部. 民族研究, 199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