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腾冲热海热田碱长花岗岩的时代与地球化学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孙玉学[1](2021)在《基于流场劈分的EGS产能和寿命的预测方法与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社会高速发展对能源的要求不断提高,常规化石能源的也会造成碳排放量加剧,同时常规化石能源的紧缺带来了能源结构的转变,能源利用的清洁化、可持续化是未来能源发展的必由之路。地热能作为高效、清洁的能源决定了其在未来能源结构的重要比重,其中干热岩资源作为可用于社会生产的重要能源,温度高、储量大,决定了其必然会成为未来重要能源之一。在地热能利用方面我国紧跟时代步伐,干热岩资源的高效利用方法也在不断探索中,大力发展干热岩资源是实现我国“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作为开发中深层高温干热岩资源用于发电的有效手段,增强型地热系统(Enhanced Geothermal System,EGS)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面对巨大的干热岩资源储量和环保方面的优势,EGS开采技术也需要随之加强。但现阶段EGS处于起步阶段,鲜有适用于商业推广的理想EGS实际工程。除热储改造技术方面限制外,EGS产热量和运行寿命预测不准确是制约EGS实际工程难以快速普及的重要原因。而对影响EGS热开采的影响因素不明确不准确、热储内流场流动规律不明确是导致EGS产能和运行寿命预测不准确的根本原因。本文为解决EGS产能和寿命的预测问题,以Dupuit公式和吸放热公式为基础建立EGS产能和寿命控制方程,分析EGS热储内的渗流场和换热规律,建立EGS产能和寿命预测公式,并对其进行应用研究和优化,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根据EGS热储的特点将热储简化为均质多孔介质模型,分析EGS换热过程,以渗透率为媒介提出将EGS复杂的多场耦合过程简化为流—热(TH)耦合过程,推导EGS产能和寿命控制方程,提出进行EGS产能和寿命计算的重要参数;基于复势函数与压力叠加原理推导分别获得平面多种布井方式的势函数与流函数,计算不同布井方式的压力势和流场的分布规律,提出“以流场分布规律划分单注入井控制面积的流场劈分方法,将多井EGS简化为多个双井EGS分别计算产能和寿命”的思路。(2)基于EGS产能和寿命控制方程和EGS流—热耦合数学模型分析控制方程中重要参数影响因素,设计并搭建了微型渗流换热模型实验系统,开展微型渗流换热实验研究,获得水温和岩体的温度响应规律,验证流—热耦合数值模拟的准确性,并开展实际工况下的双井EGS渗流换热数值模拟实验,分析各影响因素对重要参数的影响,修正重要参数影响因素,获得双井EGS产能和寿命预测公式。(3)研究不同布井方式的压力势和流场的分布规律,计算两注入井连线间最小压力坐标,提出平面多井EGS流场劈分方法:沿相邻注入井与生产井连线所组成夹角的角平分线劈分获得单注入井控制面积;改进水电比拟仪,开展多井水电比拟实验,分析流场中压力势分布规律,定性验证了 EGS流场劈分方法;基于Darcy定律开展平面多井流场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流场中压力势和流速分布规律,定量验证了 EGS流场劈分方法。(4)基于复势函数和压力势叠加原理分析多井平面流场在压力势叠加后的流量折减机理,研发流速折减实验系统,开展了多井压力叠加实验,验证平面流量折减机理的正确性;开展了多井整体EGS有限元数值模拟和劈分后双井EGS有限元数值模型组的数值模拟,分析井的数量和流量折减对EGS产能和寿命的影响规律,以双井EGS产能和寿命预测公式为基础,修正EGS产能和寿命控制方程中的关键参数,提出了多井EGS产能和寿命预测公式。(5)将EGS产能和寿命预测公式与已有文献案例比较,验证了双井与多井EGS产能和寿命控制方程的正确性;依托云南腾冲县热海地热田,基于EGS产能和寿命预测公式,开展不同布井方式的EGS产能和寿命预测,分析不同布井方式的EGS产能和寿命,提出了 EGS产能和寿命预测公式的应用于优化方法。
宋银[2](2021)在《云南龙陵温泉特征及成因研究》文中提出龙陵温泉水热活动处于着名的滇藏地热带,境内地热资源丰富。为了更好地认识龙陵温泉的分布及成因机制,本文以云南省龙陵县40处温泉(群)为研究对象,对温泉的空间分布、水文地球化学特征以及构造控热机理展开研究,建立了龙陵温泉的成因模式。以期为当地地热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供理论依据。通过本次研究得到以下认识:(1)龙陵温泉以25~81℃的中温—中高温温泉为主,仅邦腊掌温泉水温达98℃,为高温热泉。水样的矿化度为105~927mg/L,为淡矿泉水。龙陵温泉的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3-Na型和HCO3-Ca/Mg型,少数为HCO3·SO4-Na型。不同水热活动区温泉的水化学类型有所不同。邦腊掌—黄草坝水热活动区和朝阳—平达水热活动区内温泉为HCO3-Na型,具有较高的温度、p H及TDS含量较高,怒江断裂水热活动区内温泉为HCO3-Ca/Mg型,其温度、p H及TDS相对较低。研究区地下热水的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并估算补给区高程约1493~2470m;利用Si O2地热温标计算研究区热储温度约72.0~202.8℃。(2)龙陵温泉分布严格受控于断裂的展布方向,温泉空间展布呈带状聚集、不均匀分布的特点。温泉沿怒江断裂和龙陵—瑞丽断裂呈线状或串珠状密集分布,区内水热活动带可分为怒江南北向构造水热活动带和龙陵—瑞丽弧形构造水热活动带,后者包括邦腊掌—黄草坝水热活动区和朝阳—平达水热活动区。通过遥感构造解译,理清了区内导热导水构造。近南北向和北东向断裂为导热构造,控制着水热活动区的整体构造;近东西向或北西向断裂为导水构造。利用克里格空间插值和缓冲区分析方法探讨了温泉特征与控热断裂的关系,发现大多数温泉出露在断裂两侧300~800m范围内,高温热泉分布于断裂交汇的复合部位。(3)研究区温泉的成因模式可以概括为:大气降水在山区入渗补给地下水,地下水向着盆地径流,经深循环后获得来自深部的热流加热,沿断裂带或侵入体的裂隙上升并涌出地表形成温泉,为断裂深循环型地热系统。
李腾[3](2021)在《云南省保山断陷盆地主要控热构造与地热分布》文中指出保山盆地位于云南省西部边陲,呈南北向展布,断裂较为发育,具备良好的地质背景条件。盆地内地热显示分布较多,地热资源具有很大的潜力,然而某些地区分布的地热资源与需求量并不相符,长此以往,会造成地热资源的浪费。本文以保山盆地主要控热构造与地热分布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物理探测技术查明主断裂分布位置及其基本特征。采集了盆地内地热水进行水化学及氢氧稳定性同位素分析,结合地热地质背景、水文地质条件及热水井资料等查明地热异常区分布特征。通过地热异常区特征和主要断裂分布位置阐述二者的基本关系,为保山盆地地热资源的开发和应用提供可参考的依据。根据物探成果,并结合已有区域地质资料分析,搬家寨断裂为区内主要断裂,断裂近南北向展布延伸,总体西倾。搬家寨断裂分别位于保山盆地东、西边缘,南北两支均与外围出露断层相连,是形成保山断陷盆地的主控断裂,沿断裂带基性岩脉发育良好,断裂带附近发育多处温泉,沿断裂带多次发生弱地震,表明该断裂为规模较大的多期活动断裂。根据盆地内现已成功施工的热水钻孔资料及物理勘探结果解译显示,钻孔主要布设在主断裂带附近,其附近均出现显示地下热水的低阻带,热水主要分布在断裂带旁侧,断裂带为地下水的流动、储存和运移提供了有利条件,是沟通区域内水热活动的通道。搬家寨断裂东支切错位置处出现有板桥—北庙水热活动异常区、金鸡温泉异常区;搬家寨断裂西支切错位置处出现佳新温泉异常区、柴官屯异常区;保山地热资源较为丰富,地表热活动密度较高。根据地球化学特征分析,保山盆地内地下热水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3—Ca·Mg型水、HCO3—Na型水。其补给来源主要是大气降水,而且是来自地理位置相对较高的山区降水补给,排泄方式多以泉的形式进行。
许力[4](2021)在《石泉县地热资源潜力分析》文中认为
隋松宇[5](2020)在《冀东燕山中段地热水化学特征及开发利用建议》文中提出冀东地区地热利用由来已久,但是随着环保水平和意识提高,原有的开发利用方式面临诸多实际问题。地热资源的资源属性和能源属性都各自彰显,因此研究和掌握地下热水化学特征,对于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都有着显着的实际价值。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冀东燕山中段地热异常区主要分布在肖营子岩体边部,地热流体的分布、运移和储存受断裂构造、岩体出露的控制;热储岩性为片麻岩或花岗岩,基本无盖层;属中低温弱碱性水;大部分为淡水,温泉村地热异常区属微咸水,地下热水矿化度明显高于地下冷水;地下水与地下热水化学类型截然不同,地下水为HCO3·SO4-Ca·Mg型,地下热水均为SO4-Na型;地热水中F-、Si O2含量与水温呈良好的正相关关系,同时F-、Si O2质量浓度严格受地温场的控制,也反映出了富含F-、Si O2的地下热水由地壳深部沿异常区内的构造向上运移到浅部,再从异常区向外横向扩散、渗透的过程;ω(Cl)/ω(Br)、r(Na)/r(Cl)系数表明,本区地下水属含岩盐地层溶滤水的陆相沉积水。同位素数据表明,本区地下热水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热储埋藏深度2800~3200m,温度105~110℃,热水形成时间12.3~27.8a;地下流体化学成分主要受肖营子岩体影响;热量来自于地壳深部;可以归类为断裂-深循环型中低温地热系统。水质全分析显示,本区地下热水中氟、偏硅酸均达到命名矿水浓度标准,为氟水、硅水;除肖营子镇温泉村地热井外,所有地下热水矿化度小于1000mg/L,为淡水;地热水中Ba、Sr、等微量元素多项达到《饮用天然矿泉水标准》界限指标,但氟化物均超出规范限量指标4~6倍,故不能做为饮用矿泉水水源、不适宜农田灌溉、渔业生产用水和工业锅炉用水。根据地热水温度及水化学特征,结合利用现状和水平,开展集旅游休闲为一体的康养小镇、多样种植、养殖,既能丰富利用层次也能提高利用效率。此外推广利用新技术、新方法也是一条合理利用和保护地热环境的切实可行之路。
李嘉祺[6](2020)在《火山型地热系统地热流体的同位素水文地球化学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火山型热储地下热水为研究对象,应用同位素水文地球化学的方法对五大连池、长白山、阿尔山、腾冲及福建等火山型地热系统的地下水及地下热水进行了系统研究,并与关中盆地腹部热田(沉积型地热系统)作对比,为我国地热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研究表明,我国火山型地热系统地下水及地下热水水化学特征具有多样性,各研究区TDS差异较大,水化学类型复杂多样,主要有HCO3-Na型水、HCO3-Ca?Na型水、HCO3?Cl-Na型水、HCO3?SO4-Na型水。根据采样点的离子比例系数可知,地下热水的热储环境较为开放,补给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在火山型地热系统地下水及地下热水环境同位素的研究中,火山喷发区所形成的天池与玛珥湖的水样均出现明显的δ18O漂移现象,且其地下水矿化度偏低、14C测年偏小、34S值偏小,提示天池与玛珥湖的补给水源并非一种。研究发现所有的天池与玛珥湖均有枯水期水位不下降,洪水期水位不上涨的现象,表明其天池与玛珥湖的补给水源除周边大气降水补给之外还有火山口及破火山口处上涌的地热流体。非火山喷发区取样点都落在大气降水线上,未出现δ18O漂移现象,其TDS值较低,说明其地下水补给主要是来自大气降水。研究表明,就岩性而言,火山型热储岩性以破碎的变质岩及花岗岩为主,裂隙、节理发育良好,以火山口及周边构造为热储空间,沉积型盆地热储较火山型热储环境更为封闭,热储层更厚,以松散的砂岩、砂砾岩为主。就构造而言,火山型和沉积型均受控于大型断裂构造,火山型热储新生代构造活动频繁,火山口湖(天池和玛珥湖)多为早期以来多期次火山构造活动所致。就热源而言,火山型地热系统一般是以地下未冷却的岩浆囊作为地热流体热源;沉积型盆地一般是由于较浅的莫霍面埋深而出现地热异常。
王微[7](2020)在《藏南-腾冲地热区富稀有金属热泉的地球化学和硅同位素示踪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西藏藏南地热区和云南腾冲地热区是中国典型的两个高温地热研究区,发育有丰富的地热资源和热泉型稀有金属矿产资源。然而,对于这类矿床流体的演化过程及演化过程中伴随的元素迁移行为等问题研究较薄弱,值得进一步探究。此外,地热系统中Si O2不断地从地热流体中沉淀,并伴随着成岩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影响硅同位素分馏的因素及其机制仍知之甚少。基于以上问题,本文选取西藏藏南地区的搭格架,卡乌和色米地热区和云南腾冲热海地热区作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了这些热泉的流体地球化学特征和热泉系统的演化过程,试图查明成矿流体的物理化学条件和稀有金属元素在热泉系统中迁移行为,以及热泉演化过程中伴生的硅同位素分馏机制。西藏藏南地区围岩中稀有金属元素背景值较高,Cs的含量可以达到原始地幔的数千倍,为稀有元素的富集提供了前提条件。地热流体中稀有金属元素的富集与流体的演化程度具有密切关系,结果表明色米地热区强烈的水岩相互作用有利于稀有金属在地热流体中的聚集,并且在蚀变早期元素就从围岩进入到地热流体中。色米地区围岩中富集稀有金属,以及地表中泉华的种类多样,说明色米地区在寻找稀有金属矿产方面仍具有巨大潜力。在硅华沉淀过程中,稀有金属元素Cs主要存在于新形成的硅华中(可达9000 ppm),并且随着硅华老化和相变等过程逐渐排出晶格体外。藏南地热系统中的硅循环是一个动态过程,与硅从硅酸盐矿物中浸出及地热系统硅华沉淀相关。藏南地热系统中水-岩作用速率和硅华沉淀速率依次为:色米>卡乌>搭格架,和搭格架>卡乌>色米。水-岩作用速率和沉淀速率的不同解释了地热水中硅含量和硅同位素组成差异的不同。其中,硅华沉淀过程中硅同位素分馏(Δ30Si沉淀相-溶液<-0.1‰)小于水-岩相互作用(Δ30Si溶液-岩石=-0.47‰),使地热水的δ30Si特征可以用来评估流体温度对地热储集层水岩相互作用强度的影响和示踪地热流体的演化。在主喷泉口层状硅华的形成过程中(蛋白石到玉髓)Δ30Si玉髓-溶液为-0.19~-0.33‰,蛋白石-A和蛋白石-CT之间同位素分馏Δ30Si蛋白石-A-CT为+0.7‰,而新老蛋白石之间同位素分馏Δ30Si蛋白石-新-老约为-1.0‰。以上结果说明在硅华在相变和老化过程中可以产生显着的Si同位素分馏。腾冲热海地热系统中存在三种地热流体,A型地热流体(p H=1.5~2.5),B型地热流体(p H=6.4)和C型地热流体(p H=8~10)。这三种地热流体的元素含量和硅同位素组成具有明显区别。三种地热流体的演化程度为C型>B型>A型,导致三种地热流体及流体沉淀物硅华中稀有金属的富集特征也具有相似的规律,稀有金属在C型流体及流体沉淀物中最富集,这与其起源深度较深,水岩作用较强烈具有密切关系。C型地热流体在向上迁移的过程中,发生强烈的水岩相互作用可以从围岩中将稀有金属淋滤出来,然后和地热流体中的硫和氯离子形成络合物迁移稀有金属元素到达地表,因此在研究区的深部具有稀有金属的成矿潜力。三种流体中控制固液之间硅同位素的分馏机制明显不同。在50?75oC和p H?2的条件下,固液之间的硅的平衡同位素分馏系数?30Sisolid-fluid,eq=+1.09±0.04‰~+2.78±0.04‰。随着温度从55oC升高到70oC,同位素的分馏系数从+2.23±0.07‰降至+1.13±0.09‰,这说明平衡分馏控制着固体和液体的同位素分馏。在B型和C型流体中,?30Sisolid-fluid=-1.88±0.08‰~+0.55±0.16‰。我们将同位素分馏系数与沉淀速率和温度相比较,结果说明热泉喷口的同位素分馏并不单单只是温度和沉淀速率的函数关系,而受到了其它因素的影响,如沉积后硅华和溶液继续反应,发生同位素的交换,改变了硅华的初始同位素信息。
刘海[8](2020)在《皖江经济带地热系统成因及开发利用研究》文中认为皖江经济带地处安徽省中南部,受断裂构造及其活动性控制,隆起山地和断陷盆地相间发育,为区内地热资源的成生与赋存创造了有利的地质条件,造就了该区较为丰富的地热资源。本文以皖江经济带地热资源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区内地热资源分布规律、地热地温场及地热水水文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阐明了区内地热系统控制因素与形成条件,揭示了地热水的补给来源、赋存环境及其在循环过程中的水~岩相互作用、混合作用等;厘清了地热资源形成的盖层、热储层、来源及通道等要素特征,构建了本区的地热系统成因概念模型;基于地热系统成因分析,对区内地热资源进行了分区,圈定了典型地热田,评价了其地热资源量和地热水质量,提出找热靶区,可为皖江经济带乃至安徽省地热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具体研究成果如下:(1)系统研究了皖江经济带地热资源发育规律。本区地热资源发育受地壳厚度、区域地质构造、地层岩性以及断裂构造等因素控制。区内地热资源主要发育在地壳厚度较薄、大地热流值较高的庐枞盆地、大别山隆起、巢湖穹断褶带等构造单元内,热水多出露在北东向、近东西向控热断裂构造和北西向导水断裂构造控制的交汇处。(2)研究区地热资源的热量来源主要是地球内部上地幔传导热,大别山隆起区、庐枞盆地等构造活动强烈地区存在岩石放射性元素锐变热以及岩浆活动的余热。大地热流值在33.56m W/m2~156.42m W/m2之间(均值79.20 m W/m2),地热地温梯度在1.59℃/100m~5.49℃/100m(均值3.41℃/100m),呈现西高东低,北高南低的分布趋势。根据测温曲线升温特征,将其划分为线性升温型、稳定不变型、跳跃突变型以及先升后降型四种地温增温类型。线性增温型和稳定不变型热量传递表现为热传导形式,跳跃突变和先升后降型热量传递表现为热对流形式。(3)研究区热水水化学类型变化多样且具有明显的分带性。庐枞盆地、定远盆地以及巢湖穹断褶带等构造单元水化学类型为SO4-Ca?Mg、HCO3-Ca?Mg型;大别山隆起、江南台隆等构造单元水化学类型为HCO3-Na、HCO3?SO4?Na型;合肥盆地等中新生代盆地水化学类型为Cl?SO4-Na型、Cl-Na型。隆起山地地热水水岩相互作用程度较低,TDS较低,沿水流路径主要发生长石矿物、碳酸盐、硅酸盐、硫酸盐等矿物溶解作用,沉积盆地地热水水岩相互作用有所提高,TDS较高,水岩相互作用表现为岩盐溶解和离子交换吸附作用。(4)研究区发育碳酸盐岩类、碎屑岩类、岩浆岩类、变质岩类四类热储。合肥断陷盆地碎屑岩类热储温度为60℃~70℃,定远盆地碳酸盐岩类热储温度在50℃~75℃之间,庐枞断陷盆地碳酸盐岩类热储热储温度为75~100℃,大别山隆起及江南台隆岩浆岩与变质岩热储温度在110℃~120℃,巢湖穹断褶带碳酸盐岩类热储温度在60℃~100℃之间。热储埋深在931.80~2641.69m之间,热储循环深度在961.80 m~2671.37m。各热储地热水主要接受现代大气降水补给,补给区高程在416.67~1183.33m,沉积盆地碎屑岩类热储处于封闭状态,存在少量“古沉积水”,地下冷水混合不明显;碳酸盐岩类、岩浆岩类及变质岩类热储等隆起山地热储处于半开放~开放状,冷热水混合作用强烈,地下冷水混合混入比例在60%~88%之间。(5)构建了沉积盆地型地热系统和隆起山地型地热系统2类地热系统成因概念模型。沉积盆地地热系统热储层(碎屑盐岩类、碳酸盐岩类)连续分布,且有较厚的隔热盖层,热水经深循环在正常地温梯度下由地壳内部获得热量后沿岩层断裂主要以热传导方式上涌,经地热钻孔揭露而形成地热资源。隆起山地型地热系统热储(碳酸盐岩类、花岗岩类、变质岩类)发育于断裂带中,大气降水(或地表水)沿着导水断裂至其交汇的深大断裂而向深部循环,在深部高温、高压的驱动下,地热能被流体携带着主要以热对流方式向地表运移,在断裂交汇处形成温泉或人工钻孔揭露。(6)估算研究区地热资源总储量为1.35×1015KJ,可开采量为2.63×1014KJ,开采资源量可达2.95×107W。大别山隆起、巢湖穹断褶带可作为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的靶区。
罗晓彤[9](2020)在《云南腾冲大滚锅热泉水矿物沉淀序列及喷流沉积机理研究》文中提出陆地热泉硅华是富硅地热流体在地表的沉积物体现,其记录了热液环境中的古生物、古水文和古环境信息,在区域古气候、古环境重建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其中保存的微生物特征对地球早期生物和地外生物的研究也具有极为重要的指示意义,近年来也成为重要的找矿标志之一。本次研究利用腾冲热海地区大滚锅热泉水及其泉周硅华,在分析热泉及天然硅华性质的基础上,结合等温蒸发实验方法,探讨该地区同类型热泉的矿物沉淀序列及喷流沉积机理。野外观测和室内实验分析发现,热海大滚锅为高温氯碱性热泉,水温最高可达96℃~97℃,p H值为8左右,热泉水为Na-Cl-HCO3型富硅元素水。其主要离子成分为HCO3-、Cl-、Na+、Si4+,其次为K+、B3+、Li3+、CO32-、SO42-等,而Ca2+、Mg2+、Al3+等金属离子含量极低。大滚锅热泉泉华主要由蛋白石-A、外源石英、微生物、天然硫磺和极少量方解石组成,整体为叠层状构造、网格状构造沉积物。镜下蛋白石-A呈浑圆球体或葡萄状连生体,球粒直径变化范围为0.18-2μm;微生物主要为丝状和杆状,表现为低多样性,其长度在20μm左右,横截面直径在2μm左右,大量微生物形成微生物垫;可观察到大量单质硫及富硫层与贫硫层的互层。等温蒸发实验在室内利用恒温(84℃)水浴锅和大滚锅热泉预浓缩水进行蒸发,蒸发过程中溶液析出的固体沉淀,主要成分为石盐、天然碱和无定型Si O2,石盐主要以颗粒状及薄壳状产出,天然碱主要以板状和纤维状形态产出,无定型Si O2主要以片状形态产出。除以上主要矿物之外,蒸发样品中还可以观察到不规则形态的钾石盐、颗粒状的方解石及环状的无水芒硝等。通过对实验中收集的液体和固体样品的综合分析,我们认为大滚锅热泉水主要矿物沉淀演化序列为无定型Si O2→石盐→天然碱→钾石盐,过程中同时伴有方解石、芒硝和碳酸氢钠等矿物析出。结合大滚锅热泉及硅华的性质和等温蒸发实验的结果,我们发现二者在无定型Si O2形态、其他矿物成分及微生物作用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说明该地区氯碱性高温热泉的沉积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通过对比总结硅华形成的各类影响因素及热海地区热泉特征,我们得出了腾冲热海地热区氯碱性高温热泉的喷流沉积机理。热海地区的硅华形成受到多种环境因素及人为因素的影响,在热泉水持续流经区域,从喷口高温相(>75℃)、近端斜坡(65-75℃)、中部裙池(45-65℃)、到低温的远端裙(<45℃)区域,分别发育水下形成的葡萄状硅华、针状和柱状硅华、层状和/或网状硅华以及柱状叠层状硅华;在热泉水间歇流经的区域,顶部多沉积具有波纹和裂纹的板状硅华,底部多为具硅华碎屑的角砾岩,根据流体化学成分来看,该区域可能存在硅华与盐华共生的现象。腾冲热海地热区氯碱性高温热泉的喷流沉积机理研究,为古今陆域热液喷流活动的比较沉积学研究提供现代实例并丰富了研究内容,为深化热泉水化学和喷流沉积机理认识提供依据。
游雅贤[10](2020)在《云南腾冲陆地热泉硅华生物相及保存的生物结构形态特征研究》文中认为热海地热田位于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之间,火山热泉活动发育,是腾冲火山地热区中最大的地热田之一。研究区富硅高温(>85℃)氯碱型(Na-HCO3-Cl;p H≈9)热泉分布广泛,主要沉积硅质沉积物。硅质泉华沉淀会埋藏生长在热水环境的微生物及植物碎屑,形成独特的硅华“生物相”相关的结构特征。针对这些记录着与生物有关的独特硅华结构特征研究,可为探索古微生物如何保存在极端地质环境中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因此,本次研究主要集中于热海鼓鸣泉和眼镜泉富微生物硅质泉华的岩石学、矿物学特征及热水水化学特征,结合前人有关硅华中生物保存特征的数据,综合分析了热泉-硅华-微生物关系及影响硅华中生物特征保存质量的因素,为了解极端环境古生命保存提供依据。此次研究首先对研究区进行了温度梯度相的划分,鉴别了三个沉积相温度环境及9个硅华沉积结构,温度梯度相包括高温热泉环境(>75℃);中低温热泉环境(约75℃-45℃);低温硅华裙环境(<45℃)。并且在实地测试了热液流体基本参数,对采集的水样进行了水化学分析;对采集的固样手标本进行了岩石矿物学分析,主要采取的是薄片观察,X-射线粉末衍射(XRD)以及扫描电镜-能谱仪(SEM-EDS);利用扫描电镜-能谱仪对硅华中保存的生物结构形态进行详细描述,论文取得的主要成果及认识如下:(1)鼓鸣泉和眼镜泉现代热泉水主要为高温(>80℃),氯碱型(Na-HCO3-Cl;p H≈9)水,富含HCO3-、Cl-、Na+、K+离子;(2)不同硅华沉积位置的“生物相”特征具有差异,很大程度上受热液流体化学组分、温度及微生物控制;(3)研究区生物结构形态保存质量主要受由时间控制的成岩作用影响,随着成岩成熟度逐渐增高,部分微生物结构形态特征逐渐趋于消失;(4)相较于其他典型现代硅华沉积-成岩矿物相,研究区硅华二氧化硅矿物相缺少二氧化硅过渡相:Opal-CT相及Opal-C相,明显识别出早期沉积Opal-A相,及成岩成熟度最高的结晶石英相,这种短时间内相的缺失会导致生物形态识别变得困难;(5)研究区沉积的硅华持续受到酸性热蒸汽作用,形成高岭石、云母等热液蚀变粘土矿物,特别是热液蚀变普遍发生在Opal-A沉积期及结晶石英颗粒表面,表明这种蚀变作用导致的生物结构特征的缺失很可能在硅华沉积最早期就已经发生,并在整个成岩-埋藏阶段持续,相比世界典型热泉环境,其蚀变程度更强。此次研究,在划分研究区热温度梯度相的基础上,不仅详细阐述了硅华岩石相特征,探索了热泉-硅华-微生物关系,而且还详细描述了硅华中保存的生物结构特征,解释了影响硅化生物保存质量的因素。将本研究与世界典型地区硅华沉积的微生物特征做了对比,为热泉环境作为早期地球环境古生命生长类似环境研究提供了证据。
二、腾冲热海热田碱长花岗岩的时代与地球化学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腾冲热海热田碱长花岗岩的时代与地球化学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流场劈分的EGS产能和寿命的预测方法与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EGS热开采影响因素研究 |
1.2.2 EGS开采潜力估算研究 |
1.2.3 井网取热与井网劈分方法研究 |
1.2.4 热储层寿命研究 |
1.3 主要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创新点 |
第二章 基于流场劈分的EGS产能和寿命预测机制 |
2.1 EGS换热系统及换热机制 |
2.1.1 EGS换热系统 |
2.1.2 基本假设 |
2.1.3 EGS换热机制 |
2.2 EGS产能与寿命预测方法 |
2.2.1 体积法地热资源产能预测原理 |
2.2.2 EGS产能和寿命预测方法 |
2.3 流场分布规律及EGS应用 |
2.3.1 平面多井流场分布规律 |
2.3.2 流场劈分方法在多井EGS应用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双井EGS产能和寿命预测方法研究 |
3.1 双井EGS产能和寿命预测原理 |
3.2 渗流换热模拟实验与数值验证 |
3.2.1 渗流换热模型实验研究 |
3.2.2 渗流换热实验数值模拟验证 |
3.3 双井EGS换热数值模拟 |
3.3.1 双井EGS取热模型概述 |
3.3.2 双井EGS模型热物性参数取值 |
3.3.3 网格独立性验证 |
3.3.4 模拟结果分析与关键参数主要因素修正 |
3.4 双井EGS产能和寿命预测 |
3.4.1 热储终温T_(ml)变化规律 |
3.4.2 大地热补偿热量Q_t变化规律 |
3.4.3 平均产出温度T_(out)变化规律 |
3.4.4 系数α的变化规律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多井EGS流场劈分方法研究 |
4.1 流场分布规律和劈分方法 |
4.1.1 多井平面稳态渗流的流场劈分原则 |
4.1.2 多井平面稳态渗流的流场劈分结果 |
4.2 多井平面水电比拟实验验证 |
4.2.1 实验原理 |
4.2.2 实验系统改装与实验设计 |
4.2.3 仪器校准与实验步骤 |
4.2.4 实验结果分析 |
4.3 多井平面渗流场数值模拟验证 |
4.3.1 多井平面渗流模型建立 |
4.3.2 多井平面渗流工况及参数取值 |
4.3.3 模拟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流场劈分的多井EGS产能和寿命预测方法研究 |
5.1 多井EGS产能和寿命预测原理 |
5.1.1 多井平面流场流速折减机理 |
5.1.2 多井EGS产能和寿命预测关键参数及其定性公式 |
5.2 多井流速折减实验 |
5.2.1 多井流速折减实验原理 |
5.2.2 实验系统概述及搭建 |
5.2.3 实验设计与实验步骤 |
5.2.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5.3 多井整体数值模拟与劈分后数值模拟对比 |
5.3.1 多井EGS整体数值模型的建立 |
5.3.2 多井EGS劈分后对应的双井EGS模型建立 |
5.3.3 多井EGS模型热物性参数取值 |
5.3.4 网格独立性验证 |
5.3.5 模拟结果分析 |
5.4 多井EGS产能和寿命预测 |
5.4.1 多井EGS产能预测 |
5.4.2 平均产出温度和形状系数的预测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EGS产能和寿命预测公式验证与优化 |
6.1 双井EGS产能和寿命预测公式验证 |
6.2 多井EGS产能和寿命预测公式验证 |
6.2.1 热海地热田地质赋存条件 |
6.2.2 热海地热田数值模型 |
6.2.3 公式预测结果与数值结果对比 |
6.3 EGS产能和寿命预测公式的应用与优化 |
6.3.1 三井EGS产能和寿命预测公式的应用 |
6.3.2 六井EGS产能和寿命预测公式的应用 |
6.3.3 EGS的建设与运行过程的优化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的项目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云南龙陵温泉特征及成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热资源类型 |
1.2.2 温泉与地质构造的关系 |
1.2.3 龙陵温泉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主要工作量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1.1 交通位置与社会状况 |
2.1.2 气象水文 |
2.1.3 地形地貌 |
2.2 区域地质概况 |
2.2.1 大地构造位置 |
2.2.2 地层 |
2.2.3 构造 |
2.2.4 岩浆活动 |
2.2.5 地热地质条件 |
2.3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
2.3.1 地下水类型及特征 |
2.3.2 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 |
2.4 新构造运动与地震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温泉分布及水化学特征 |
3.1 温泉基本特征 |
3.1.1 温度分类 |
3.1.2 酸碱度分类 |
3.1.3 地质类型分类 |
3.2 典型温泉出露概况 |
3.2.1 蚌别温泉(LLW006) |
3.2.2 热水塘温泉(LLW007) |
3.2.3 惠通桥温泉(LLW009) |
3.2.4 邦腊掌温泉(LLW010) |
3.2.5 大河边温泉(LLW011) |
3.2.6 小滥田温泉(LLW012) |
3.2.7 大竹林温泉(LLW013) |
3.2.8 黄草坝温泉(LLW014) |
3.2.9 象达温泉(LLW026) |
3.2.10 朝阳温泉(LLW028) |
3.3 温泉分布特征 |
3.3.1 怒江断裂水热活动区温泉分布 |
3.3.2 邦腊掌—黄草坝水热活动区温泉分布 |
3.3.3 朝阳—平达水热活动区温泉分布 |
3.4 温泉水化学特征 |
3.4.1 样品采集与测试 |
3.4.2 水化学类型 |
3.4.3 常量组分特征 |
3.4.4 微量组分特征 |
3.4.5 氢氧同位素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研究区温泉与断裂的关系 |
4.1 遥感地质解译 |
4.2 温泉分布与断裂的关系 |
4.3 温泉温度与断裂的关系 |
4.4 温泉水化学特征与断裂的关系 |
4.4.1 离子的空间分布 |
4.4.2 水化学类型的分布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热水成因分析 |
5.1 热储温度 |
5.1.1 SiO_2地热温标 |
5.1.2 阳离子地热温标 |
5.1.3 矿物饱和指数法 |
5.2 成因分析 |
5.2.1 热源 |
5.2.2 水源 |
5.2.3 热水通道 |
5.2.4 热储层 |
5.2.5 盖层 |
5.2.6 成因模型 |
5.3 典型温泉的构造控热模式 |
5.3.1 邦腊掌温泉——断裂构造型 |
5.3.2 热水塘温泉——断裂构造+侵入岩型 |
5.3.3 朝阳温泉——断裂构造+侵入岩+放射性生热型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3)云南省保山断陷盆地主要控热构造与地热分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地热能研究现状 |
1.2.2 物理勘探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 主要完成的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气象水文 |
2.2.1 气象 |
2.2.2 水文 |
2.3 地形地貌 |
2.4 地层岩性 |
2.5 地质构造 |
2.5.1 褶皱构造 |
2.5.2 断裂构造 |
2.5.3 新构造运动特征 |
2.5.4 现代构造应力场 |
2.6 水文地质 |
2.6.1 水文地质特征 |
2.6.2 水文类型分析 |
2.6.3 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 |
2.7 地下热水资源 |
2.7.1 地表热显示 |
2.7.2 温泉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物理探测技术判断盆地断层产出位置 |
3.1 物理探测技术 |
3.1.1 EH-4 高频大地电磁测探 |
3.1.2 大地电磁频谱测探 |
3.1.3 岩石、热水电阻率特征 |
3.2 测区内物探特征 |
3.2.1 物探布设 |
3.3 物探成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保山盆地构造地质特征解析 |
4.1 直流垂向电测深解释成果综述 |
4.2 大地电磁测深EH-4 视电阻率异常综合解释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保山盆地主要地热显示及水化学特征 |
5.1 地热分布特征 |
5.1.1 水热活动构造带 |
5.2 典型地表自然热显示 |
5.3 地球水化学特征 |
5.3.1 地热水的化学组分 |
5.3.2 热水的矿化度 |
5.3.3 热水的水化学类型 |
5.3.4 热水中的其它组分 |
5.4 地下热水补、径、排特征 |
5.4.1 地下热水补给来源 |
5.4.2 地热水的补给源区 |
5.4.3 地热水的排泄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保山盆地主要构造与地热水分布规律 |
6.1 盆地内断裂构造与地热活动 |
6.2 保山盆地内主要控热、导热断裂 |
第七章 结论及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硕士期间撰写的学术论文) |
(5)冀东燕山中段地热水化学特征及开发利用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研究区以往研究程度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水文与气候 |
2.1.3 地形地貌特征 |
2.1.4 社会经济 |
2.2 研究区地质条件概况 |
2.2.1 地层 |
2.2.2 构造 |
2.2.3 岩浆岩 |
2.2.4 水文地质 |
2.3 地热地质概况 |
2.3.1 地热资源分布特征 |
2.3.2 地热地质模型 |
第三章 地热水化学特征研究 |
3.1 pH值、水温及矿化度 |
3.2 主要离子特征及水化学类型 |
3.3 比例系数 |
3.4 特征组分分析 |
3.5 冷热水混合作用 |
第四章 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4.1 热水补给来源分析 |
4.2 热水补给高度分析 |
4.3 地热水形成年龄分析 |
4.4 热储温度估算 |
4.5 地热水循环深度分析 |
第五章 地热水质量与评价 |
5.1 地热水水质评价 |
5.1.1 医疗卫生方面 |
5.1.2 饮用天然矿泉水评价 |
5.1.3 生活饮用水评价 |
5.1.4 农田灌溉水质评价 |
5.1.5 渔业用水水质评价 |
5.2 地热流体腐蚀性与结垢评价 |
5.2.1 地下热水腐蚀评价 |
5.2.2 地下热水结垢评价 |
5.2.3 地下热水起泡作用评价 |
5.2.4 地下热水碳酸钙结垢趋势判断 |
第六章 地热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 |
6.1 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6.1.1 开发利用现状 |
6.1.2 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6.2 地下热水开发利用方案 |
6.3 地热资源保护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火山型地热系统地热流体的同位素水文地球化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1.3.3 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象水文 |
2.2 地质条件 |
2.2.1 地质构造 |
2.2.2 地层岩性 |
第三章 水文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
3.1 水样的采集与测试 |
3.2 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
3.2.1 水化学类型分析 |
3.2.2 离子比例系数分析 |
3.3 火山型与盆地型地热流体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对比研究 |
第四章 环境同位素特征研究 |
4.1 氢氧同位素特征 |
4.2 氚、碳同位素特征 |
4.3 锶同位素特征 |
4.4 硫同位素特征 |
4.5 火山型与盆地型地热流体环境同位素特征对比研究 |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藏南-腾冲地热区富稀有金属热泉的地球化学和硅同位素示踪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立题依据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陆相热水沉积成矿的研究现状 |
1.2.2 硅同位素方法的研究现状 |
1.2.3 硅同位素地球化学在热泉系统的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本文创新之处和主要成果 |
1.5 工作量 |
第二章 地质背景 |
2.1 西藏地热区大地构造背景 |
2.2 腾冲地热区构造背景 |
第三章 样品及测试分析方法 |
3.1 主微量元素和矿物组成分析方法 |
3.2 硅同位素分析方法 |
3.2.1 硅酸盐样品的溶解 |
3.2.2 溶液硅的分离提纯 |
3.2.3 硅同位素的测试分析 |
第四章 西藏藏南地热区地球化学特征 |
4.1 藏南地热区围岩地球化学特征 |
4.1.1 藏南地热区围岩稀有金属元素背景 |
4.1.2 藏南地热区围岩硅同位素特征 |
4.2 藏南地热区地热水的地球化学特征 |
4.2.1 藏南地热区地热水的主微量特征 |
4.2.2 藏南地热区地热水同位素特征 |
4.3 地热水活动的产物-泉华的地球化学特征 |
4.3.1 泉华的主微量元素特征 |
4.3.2 泉华的微量元素特征 |
4.3.3 硅华的硅同位素特征 |
4.4 硅同位素指示西藏地热系统中稀有碱金属富集机制 |
4.4.1 成矿流体的来源 |
4.4.2 成矿物质的来源和硅同位素分馏机制 |
4.4.3 Cs的赋存机制和硅同位素分馏机制 |
4.4.4 硅同位素特征的综合动力学效应 |
第五章 腾冲热海地热区地球化学特征 |
5.1 腾冲热海地热区地热流体的地球化学特征 |
5.1.1 腾冲热海地热区地热流体的主微量元素特征 |
5.1.2 腾冲热海地热区地热流体硅同位素特征 |
5.2 地热水活动的产物-泉华的地球化学特征 |
5.2.1 泉华的主微量元素特征 |
5.2.2 腾冲热海地热区硅华的同位素特征 |
5.3 硅同位素的分馏机制及其对稀有金属迁移富集的示踪作用 |
5.3.1 腾冲三种地热流体的演化过程 |
5.3.2 腾冲热海热泉型金属矿床的成矿潜力 |
5.3.3 腾冲地热系统中硅同位素在不同pH值条件下的分馏机制 |
第六章 成矿示踪与找矿意义 |
第七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皖江经济带地热系统成因及开发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热系统成因类型划分 |
1.2.2 地下热水流动模式及成因研究 |
1.2.3 地热流体热储环境 |
1.2.4 控热因素 |
1.2.5 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1.2.6 研究区地热研究现状 |
1.2.7 存在问题 |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1.4 创新点 |
第2章 皖江经济带地热地质背景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象水文 |
2.1.3 地形地貌 |
2.2 地质背景 |
2.2.1 地层岩性 |
2.2.2 地质构造 |
2.2.3 岩浆岩 |
2.3 水文地质特征 |
2.3.1 水文地质单元 |
2.3.2 含水系统特征 |
2.3.3 地下水补径排特征 |
2.4 地壳深部构造特征 |
2.4.1 地壳物理场特征 |
2.4.2 莫霍面变化特征 |
2.4.3 居里面变化特征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地热资源分布及形成条件 |
3.1 地热资源概况 |
3.2 地热资源分布特征 |
3.2.1 地壳厚度制约地热资源分布 |
3.2.2 构造演化活动对地热资源的控制作用 |
3.2.3 断裂构造控制地热资源出露 |
3.2.4 褶皱构造对地热资源的控制作用 |
3.3 地热田形成条件 |
3.3.1 地表温度异常特征 |
3.3.2 地热田分区特征 |
3.3.3 典型地热田形成条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地温场及大地热流特征 |
4.1 测温及热导率测试 |
4.2 地温场特征 |
4.2.1 地温梯度特征 |
4.2.2 水平地温特征 |
4.2.3 垂向地温特征 |
4.2.4 地温传递控制模式 |
4.3 大地热流特征 |
4.4 地温场控制因素分析 |
4.4.1 区域构造演化控制热源分配 |
4.4.2 地质构造控制地温场分布 |
4.4.3 岩浆余热对大地热流的影响 |
4.4.4 地壳岩石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热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地热流体形成机制研究 |
5.1 样品采集和测试 |
5.2 地热流体宏量组分特征 |
5.2.1 地热流体宏量元素含量 |
5.2.2 地热流体化学类型 |
5.2.3 宏量组分相关性特征 |
5.3 微量组分特征 |
5.3.1 微量组分含量 |
5.3.2 微量组分相关性 |
5.4 地热流体同位素特征 |
5.4.1 氢氧稳定同位素特征 |
5.4.2 地热流体滞留时间及赋存环境 |
5.4.3 地热流体补给效应分析 |
5.5 地热流体水岩相互作用研究 |
5.5.1 水岩相互作用程度 |
5.5.2 矿物饱和指数特征 |
5.5.3 主要离子形成的水文地球化学过程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地热系统成因模式研究 |
6.1 地热系统形成要素特征 |
6.1.1 热储与盖层特征 |
6.1.2 地热流体通道 |
6.1.3 热源与水源 |
6.2 地热系统热储温度估算 |
6.2.1 阳离子地热温标 |
6.2.2 SiO_2地热温标 |
6.2.3 地球化学热动力温标 |
6.2.4 热储温度范围 |
6.3 热储深部循环特征 |
6.3.1 热储埋深 |
6.3.2 循环深度特征 |
6.4 地热系统成因模式研究 |
6.4.1 成因类型划分 |
6.4.2 沉积盆地型地热系统成因模式 |
6.4.3 隆起山地型地热系统成因模式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
7.1 地热资源分区 |
7.2 地热资源量评价 |
7.2.1 地热资源储量 |
7.2.2 地热资源可开采热量 |
7.2.3 地热流体开采资源量 |
7.3 地热水质量评价 |
7.3.1 理疗热矿水评价 |
7.3.2 生活饮用水评价 |
7.3.3 地热水腐蚀性评价 |
7.3.4 碳酸钙结垢评价 |
7.4 地热勘查靶区评价 |
7.4.1 评价指标选取 |
7.4.2 评价因子权重确定 |
7.4.3 勘查靶区划分 |
7.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9)云南腾冲大滚锅热泉水矿物沉淀序列及喷流沉积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与目的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热泉硅华研究现状 |
1.2.2 等温蒸发实验研究现状 |
1.2.3 腾冲热泉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4 研究内容 |
1.5 完成工作量 |
1.6 取得主要认识 |
第2章 地质背景 |
2.1 自然地理条件 |
2.2 区域地质背景 |
2.3 腾冲热海热泉分布与沉积特征 |
第3章 腾冲热海大滚锅热泉水及硅华特征 |
3.1 样品与方法 |
3.2 大滚锅热泉水特征 |
3.3 大滚锅硅华特征 |
3.4 小结 |
第4章 腾冲大滚锅热泉水等温蒸发实验 |
4.1 样品与方法 |
4.2 液体样品水化学变化特征 |
4.3 固体样品成分演化特征 |
4.3.1 无定型SiO_2 |
4.3.2 钠盐 |
4.3.3 钾石盐 |
4.3.4 方解石 |
4.3.5 无水芒硝 |
4.4 腾冲热泉水沉淀序列 |
4.5 小结 |
第5章 腾冲热海氯碱性热泉喷流沉积机理 |
5.1 大滚锅现代硅华与实验蒸发矿物特征对比 |
5.1.1 无定型SiO_2的沉积差异 |
5.1.2 硫的沉积差异 |
5.1.3 沉积时微生物参与的差异 |
5.2 大滚锅硅华对氯碱性热泉喷流沉积机理的启示 |
5.2.1 硅华沉积的影响因素 |
5.2.2 硅华的成岩演化 |
5.2.3 热海地区氯碱型热泉喷流沉积机理 |
5.3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10)云南腾冲陆地热泉硅华生物相及保存的生物结构形态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陆地热泉硅华全球时空分布 |
1.2.2 陆地热泉硅华地热温度梯度相 |
1.2.3 陆地热泉硅华SiO2相成岩转变 |
1.2.4 生物特征在陆地热泉硅华中的记录 |
1.2.5 研究区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完成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研究区简介 |
2.2 腾冲火山及研究点地质构造特征 |
2.3 腾冲热海地热田地热特征 |
第3章 研究区硅华相关的沉积结构特征 |
75℃)'>3.1 高温热泉环境(>75℃) |
3.1.1 针状硅华结构(Spicular sinter texture) |
3.1.2 (伪)柱状硅华结构((Pseudo)columnar sinter texture) |
3.1.3 梯田状结构(Microterracette fabrics) |
3.1.4 层状结构(Laminated texture) |
3.1.5 富植物硅华结构(Plant-rich sinter texture) |
3.2 中低温热泉环境(~75℃-45℃) |
3.2.1 飘带状硅华结构(Streamer sinter fabrics) |
3.2.2 扇形硅华结构(Scalloped sinter texture) |
3.2.3 颗粒状结构(Oncoids sinter features) |
3.3.1 硅华裙及栅栏状结构(Sinter apron) |
第4章 热泉水化学及硅华矿物学特征 |
4.1 热泉水化学特征 |
4.1.1 样品准备及分析 |
4.1.2 热泉水化学组成 |
4.2 硅华矿物学特征 |
4.2.1 样品准备及分析 |
4.2.2 硅华矿物学和热液蚀变 |
4.3 小结 |
第5章 热泉硅华中保存的生物形态结构特征 |
5.1 样品准备及分析 |
5.2 硅华中保存的硅化生物结构形态特征 |
5.2.1 现代硅华中的微生物 |
5.2.2 老硅华中的微生物 |
5.2.3 现代高温环境早期硅化的植物 |
5.3 小结 |
第6章 讨论 |
6.1 热泉-硅华-微生物关系 |
6.2 硅华相关的生物相及多样性的生物形态结构特征 |
6.3 成岩作用对硅华中生物形态结构特征保存的影响 |
6.4 与典型热泉硅华中保存的微生物形态结构特征对比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附录 |
四、腾冲热海热田碱长花岗岩的时代与地球化学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流场劈分的EGS产能和寿命的预测方法与优化研究[D]. 孙玉学. 山东大学, 2021(12)
- [2]云南龙陵温泉特征及成因研究[D]. 宋银.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3]云南省保山断陷盆地主要控热构造与地热分布[D]. 李腾.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4]石泉县地热资源潜力分析[D]. 许力. 长安大学, 2021
- [5]冀东燕山中段地热水化学特征及开发利用建议[D]. 隋松宇.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4)
- [6]火山型地热系统地热流体的同位素水文地球化学研究[D]. 李嘉祺. 长安大学, 2020
- [7]藏南-腾冲地热区富稀有金属热泉的地球化学和硅同位素示踪研究[D]. 王微. 中国地质大学, 2020(03)
- [8]皖江经济带地热系统成因及开发利用研究[D]. 刘海. 成都理工大学, 2020
- [9]云南腾冲大滚锅热泉水矿物沉淀序列及喷流沉积机理研究[D]. 罗晓彤.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10]云南腾冲陆地热泉硅华生物相及保存的生物结构形态特征研究[D]. 游雅贤.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