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集群、合作网络与区域竞争力

创新集群、合作网络与区域竞争力

一、创新集群、合作网络与地区竞争力(论文文献综述)

黎越亚[1](2019)在《区域智慧专业化成长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08年,欧洲地区受到经济危机和欧债危机的影响,发展陷入困境,全球竞争力下降,急需新的区域发展指导思想。在此背景下,智慧专业化理论应运而生。作为新的区域发展理论和发展战略,智慧专业化要求区域走专业化路径,将有限的区域资源集中在富有竞争力的优势领域,通过创新驱动发展,改进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区域经济智慧、持续和包容性增长。智慧专业化因其明确的理论思想及清晰的发展思路,赢得欧盟委员会及各成员国的青睐,成为他们化解危机、摆脱困境、重建欧洲竞争优势的指导思想。在具体的区域经济活动中,实施智慧专业化战略的关键问题在于如何甄选优势领域,并通过创新驱动的方式,围绕优势领域实现专业化发展的目标?正是基于对这些问题的深入思考,提出了智慧专业化“成长云”概念,并通过构建一套完整的成长云论述体系,对上述这些问题作出系统回答。区域经济智慧专业化的发展,可以类比为三维结构的“成长云”。成长云的载体是经过筛选的区域优势领域,这些领域须同当地现有发展能力相结合,具有同质的比较优势,以及具备优良的特定产业相关性。经过这三个条件检验的优势领域,才能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种子,即“成长云”的云核。云核成云的过程是一个三维立体发展的过程。第一维是优势领域纵向的价值链延伸;第二维是横向的相关产业集群;第三维是整个专业化集群的产值持续增值。三维结构综合发展,相互促进,构成成长云的初级形态。成长云成型之后,具有结构稳定、成长性良好以及战略支撑坚实等特点,并朝着更高级的阶段发展前进。智慧专业化成长云结构融合了价值链、产业链、产业相关性及区域独特性等多种重要思想,是把握智慧专业化成长云的关键命题。不同区域和不同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会衍生出不同的“云”及“云”结构。据现有发展实践来看,智慧专业化成长云的结构主要分为三种:扇形结构、同心圆结构和网络型结构。这三种结构分别有各自的特点和适用对象,深入研究和理解智慧专业化成长云的结构,对于区域规划发展战略,选择发展路径具有重要意义。对智慧专业化成长云进行测度,是为了观察区域智慧专业化产业集群的发展水平。具体做法是,将三维结构转化为三个关键变量,通过对变量值的计算,求得智慧专业化成长云的体积,也就是区域某一智慧专业化产业集群的总体发展水平。对智慧专业化成长云进行测度,可将区域专业化集群的经济结构与规模具体化、数字化,并由此赋予可比性。在这一过程中,重点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变量L(价值链纵向发展水平)和变量H(相关产业的横向集群水平)的赋值问题,二是相关的数据获取问题。智慧专业化成长云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成长云一经成型,意味着完成区域产业集群新形态的转变,并开始从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演化。成长云的生命周期先后由四个阶段构成,缓慢增长、快速增长、饱和增长以及逐渐衰退阶段。每一个阶段均会面临不同的结构化因素,所拥有的可用资源与发展能力也不同,因此,在不同的阶段应当树立不同的发展目标,并且选择不同的发展模式。智慧专业化理论起源于欧洲,并在欧洲和OECD国家得到广泛的政策实践,取得良好的政策效果。智慧专业化成长云是实施智慧专业化战略的成果形式,成长云的发展同样离不开相应的政策支持。回顾和总结智慧专业化政策的相关经验,结合成长云的特点和运行规律,可以发现,完整而连贯的智慧专业化政策至少包含了四个环节的内容,潜力分析,战略构建、过程治理和监测评估。

吕鲲[2](2019)在《基于生态学视角的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形成、运行与演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创新可以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创新理论自从熊彼特提出以来,受到了全球范围内的关注。创新在工业发展的历史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不仅带来了经济上的发展,而且对社会的进步也有所推动。在日趋激烈的全球竞争环境下,经济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此时,创新成为了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关键性要素。任何事物想要发展,必须要创新,创新可以提升产业竞争力,对一个国家的发展有益。要提升产业的核心竞争力,第一点就是要对产业进行创新,产业创新是连接企业创新和政策创新的纽带,是产业竞争力的核心动力,对提升企业竞争力,促进国家经济发展起到非常关键性的作用。随着科技生产力的不断提升,创新活动日益增多,创新主体之间的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复杂,从原来的点到点、直线型的创新关联发展为网状创新结构,创新过程也由原来的线性发展模式逐步转化为非线性发展模式。本文利用生态学、系统科学、产业创新系统、演化经济学等理论知识,从生态学的视角出发,对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概念、构成要素、基本特征和功能、形成过程、运行机制、演化过程都做了详细的研究。具体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首先根据时间结点,归纳了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的五个阶段,总结了每个阶段的主要特征;并按照层次划分将创新生态系统分成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然后选取了中观层面的产业创新生态系统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并且根据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生态性分析结果,提出了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概念,确定了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各个构成要素,同时将系统结构划分成企业创新层、技术创新层、辅助创新层和创新环境层四个层次;最后总结了产业创新生态系统七个主要特征和四个主要功能。第二,为了分析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形成过程,首先是通过创新主体的集聚来实现的;然后随着创新主体的集聚,会逐步形成复杂的产业创新链和产业创新生态网络;同时利用系统开放理论,确定了开放的外部环境和创新主体是创新资源整合的先决条件之一;最后运用生态学理论的物质循环原理,将六种创新资源结合创新主体共同建立了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创新资源集聚示意图。第三,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运行是在各种创新机制的共同耦合作用下实现的。首先提出了五个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创新动力要素,通过分析每种创新动力要素的内容以及彼此之间的作用关系,确定了创新动力机制建立了创新动力要素结构模型;然后根据经济学的竞争和共生理论,确定了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竞争和共生机制,分析了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竞争模型、共生模型以及竞合模型并对其进行Matlab仿真实验;接着探讨了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发散机制、输送机制、调节机制以及保护机制的主要内容;最后针对每种机制的主要特点,分析了每个机制在系统运行过程中的耦合作用。第四,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演化是一个复杂过程。首先确定了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演化影响因素,归纳了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五个演化特征;然后根据生态系统的生命周期理论,深入探讨了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演化过程,确定了萌芽阶段、成长阶段、稳定阶段和衰退阶段四个演化阶段,分析了每个阶段的主要特点;最后依据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从遗传、变异和选择三个方面论述了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演化规律。第五,以一汽红旗创新生态为例,研究了一汽红旗创新生态系统的形成、运行和演化过程,并在此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汽红旗创新生态系统的优化建议。首先回顾了一汽红旗发展历程,并且结合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核心内容,从生态学视角提出了一汽红旗创新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确定了该系统主要构成要素,并且分析了各个要素之间的协同关系,建立了一汽红旗创新生态系统一般结构模型,概括了符合汽车产业特点的四个主要特征;其次从创新驱动、需求拉动和政策指引三个方面分析了影响一汽红旗创新生态系统运行的三个创新动力要素,同时从竞争与合作两个角度剖析一汽红旗创新生态系统的运行过程;然后根据对一汽红旗创新生态系统形成和运行过程的分析结果,提出了政府、资金、科技是影响汽车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的三个主要因素,并且归纳了一汽红旗创新生态系统四个主要演化特征;接下来同样根据生命周期理论,建立一汽红旗创新生态系统演化过程模型,将其演化过程阶段划分为形成期、成长期、成熟期以及衰退期,并且分析了每个阶段的主要特点,概括了系统的三个演化规律;最后根据一汽红旗创新生态系统形成、运行和演化结果,提出了五点优化建议,逐步完善一汽红旗创新生态系统。本研究主要有如下贡献:首先是本文主要从产业层面入手,结合生态学、系统科学、演化经济学等理论,建立了创新主体之间的竞争和共生模型,探究了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演化过程,构建了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研究框架,完善了产业创新领域的理论体系。然后从企业层面来看,通过分析产业创新主体之间的竞争和合作关系以及在演化过程中阶段性特点,可以很容易发现同行业内的主要竞争对手和合作伙伴,并且根据不同的对象选择不同的策略,极大提升了创新主体的创新能力,为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利益相关者的决策行为提供了有效参考依据。最后通过对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研究,一方面可以为优化我国产业创新政策提供建议,另一方面通过对一汽红旗创新生态系统创新模式的论述,为构建汽车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理论做铺垫。

王静[3](2018)在《基于产学研协作的创新集群演化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认为数字化和网络化的快速发展使得企业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创新无疑是企业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法宝。创新集群作为产业集群中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积极性的一类集群,以其强大的竞争优势成为世界各国推动产业创新和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战略。越来越多的学者将研究矛头对准了创新集群。通过对创新集群深入分析,产、学、研作为创新集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协作对创新集群的发展演化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现有研究鲜见揭示产学研协作下的创新集群演化方面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定量研究,基本是空白。本文以创新集群形成路径和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为基础,构建了产学研协作背景下的创新集群影响因素实证分析模型。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方式,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进行定量分析。研究发现,产学研协作对创新集群演化具有重要影响,但是在创新集群的不同演化阶段,产学研协作各因素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形成阶段,经济环境、关系协作机制和利益协作机制较之其它因素发挥了更大的作用;成长阶段,成果专利转让收入、科技服务人员投入、关系协作机制、知识协作机制和经济环境对创新集群影响更大;企业科研人员的投入、关系协作机制、政治环境和经济环境对成熟阶段的创新集群影响更大。最后通过对研究结论的分析,提出促进创新集群演化的对策建议,并指出本研究中的不足。

周思凡,赵蕴华,郑佳[4](2017)在《国内创新集群研究进展》文中提出本文介绍了创新集群的基本概念和类别,对目前国内创新集群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和归纳。当前关于创新集群的研究主要包括创新集群基础研究、创新集群相关概念、创新集群机制、创新集群政策、行业创新集群、区域创新集群、中外创新集群对比、创新集群评价8个方面。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定量研究较少、研究不够系统、政策研究有待深入。建议在今后集群绩效、技术转化等方面的研究中适当加入量化的方法,在中外创新集群对比研究中考虑城市基础、时代机遇等因素;在政策研究中更多地加入对政策实践的研究。

王志强,李菲[5](2016)在《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范式转型与形成路径:创新集群的视角》文中研究说明作为大学创新能力提升的主要路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促进了创新要素之间的汇聚与融合。以形成长期稳定的协作关系而产生创新聚集,进而获得创新优势的创新集群业已成为了世界各发达国家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主要存在方式。创新集群之中所存在的产业链、价值链和知识链耦合效应,强化了大学的创新主体地位,使其为集群内的其他主体提供了知识密集型的服务并建构起了基于产学研协同创新为范式的技术—经济合作网络。从欧盟和美国等发达国家与地区创新集群的发展趋势而言,我国未来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应该重点发挥大学的知识核心作用,培育大学内部的创新创业文化,强化大学与产业部门之间的交互式合作机制,最终形成区域性的创新生态系统。

郭立伟[6](2014)在《新能源产业集群发展机理与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能源产业是与新能源开发利用相关的产业,主要包括新能源发电(包括上网和离网发电)、新能源发电设备和零部件的制造业、新能源行业相关的辅助服务业(包括系统安装、燃料收集、研发、分销和咨询等)。现阶段的新能源产业不仅具有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特征,又兼具部分劳动密集型的特征。新能源产业集群是新能源开发与利用相关企业和相关机构在特定地理位置的集中、联系与合作,通过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实现能源安全、能源高效利用、助推经济转型升级、保护生态环境的创新性集群。与传统产业集群相比,新能源产业集群的本质属性是其高技术性和创新性。新能源产业集群不仅重视产业地理集中,还强调产业间功能联系;不仅重视经济网络,更强调社会网络的构建;不仅重视产学研合作,更强调企业互动和知识溢出,特别是隐性知识的溢出。现阶段,新能源产业在全国某些地区出现了集群式发展的趋势特征,但仍处于初级阶段,同时,新能源产业是否应集群发展,目前还有些争论。因此,新能源产业集群发展亟需理论上的指导。然而,综观国内外文献,新能源产业集群理论研究还是个新的课题。因此,本文围绕“新能源产业为什么需要走产业集群的发展道路”、“新能源产业集群形成的关键因素是什么”、“新能源产业将在什么地区形成集群”、“新能源产业将以什么样的方式集群发展”四大问题对新能源产业集群发展进行阐述,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从产业集群形成的必要条件、充分条件、需求条件、社会文化与历史条件、政治条件五个方面,结合新能源产业的自身特征进行分析判断,认为新能源产业完全满足产业集群形成的条件,集群发展模式是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新能源产业创新集群网络是通过加点、加边或断开重连而形成的,新能源产业集群演化的主要动力在于获取新能源技术的新知识和新经验,进而分享这种知识和经验所带来的超额利润。本文在前人分类基础上,按生产要素的流动将新能源产业创新集群网络节点的连接分为物流链、知识链、资金链、信息链和人才链等五种链条的连接关系,并利用无尺度网络模型对新能源产业创新集群网络的形成过程进行了分析,认为新能源产业集群是一个众多创新主体之间非线性的连接网络系统。运用知识积累模型分析了新能源产业集群各创新主体为什么会产生连接,认为通过创新网络的连接关系,新能源产业集群各创新主体之间能够互相学习,通过学习从其他主体身上获得自身创新与发展所需要的互补性资源,进而提升自已的创新能力。在新能源产业集群演化的过程中,政府和市场的作用是推进集群演化的关键性力量,且在集群演化的不同阶段发挥不同的作用。新能源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实质上是集群各创新主体通过地理邻近、行业邻近、社会邻近互动形成分工合作生产网络、社会关系网络,最终形成成熟的集群创新网络,并沿着全球价值链从低附加值到高附加值不断发展。(2)根据对新能源产业集群水平的识别和评价,发现新能源产业集群处于初级阶段。本文以浙江省为例,综合运用了区位商法、NESS模型、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对新能源产业集群水平进行了识别和评价。基于区位商法,2006—2010年浙江省新能源产业集聚水平居全国第一。在浙江省,温州、台州、杭州和宁波四个地区的新能源产业集聚程度最高。基于NESS模型,从新能源集聚、经济网络、社会网络和服务体系四个方面来看,浙江省新能源产业集群处于初级阶段。基于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近六成的专家认为浙江省新能源产业集群属于起步、尚未形成甚至远未形成的阶段。综合三种识别和评价方法,认为浙江省新能源产业集群处于起步阶段。在集群发展起步阶段,政府的扶持和引导十分重要,尤其是政府对创新环境的培育。(3)新能源产业集群形成的影响因素有别于传统产业集群,新能源产业集群的形成更多地依靠三个主因子,即产业要素因子(F1)、区域要素因子(F2)、融资要素因子(F3)。本文选择国内与新能源产业相关的政、产、学、研、管多个层面的专家进行专家访谈和问卷调查,对新能源产业集群形成影响因素的26个理论假说进行了因子分析,提取获得3个主因子,分别为产业要素因子、区域要素因子、融资要素因子,最终构建了由13个影响因素组成的新能源产业集群形成影响因素的框图模型。从该框图模型可以得出,新能源产业集群的形成具有内生动力。(4)新能源产业集群的形成会表现出明显的区位选择的特征,并不是所有地区都会形成新能源产业集群,政府推动力量应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充分考虑区域要素和融资要素。本文对新能源产业集群形成影响因素的框图模型中的区位选择影响因素进行量化测度,选择适当的代理变量,并组建“短面板”的平衡面板数据样本。然后,使用统计软件分别对区域要素、融资要素、产业要素(仅包含“创新创业文化”这一影响因素)三个主因子单独进行回归分析和综合的回归分析。综合回归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区域新能源基础设施的保障力、区域技术创新水平产生的拉动力、新能源资源禀赋的吸引力、产业资本的推动力和创新创业文化的感召力是我国新能源产业集群区位选择的主要动力源。综合实证结果和理论基础的分析和讨论,最终构建了由9个影响因素组成的新能源产业集群区位选择影响因素的框图模型。(5)新能源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并非单一,一般是综合了多种模式的共同作用。在新能源产业集群形成影响因素和区位选择影响因素实证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新能源产业特征,本文提出新能源产业集群形成初期的模式可以分为市场主导和政府主导两种主要模式,新能源产业集群发展阶段可以分为基于供应链式整合、基于技术创新推动型和基于制度创新保障型三种集群模式。此外,分析了每种新能源产业集群模式的特性及适用条件,认为在集群的发展过程中要受到集群内部和外部各种因素的影响。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并以保定新能源与智能电网装备产业集群为例,本文认为集群内企业的特性、集群内企业之间的联系方式、外部环境(包括政府政策、劳动力供应、新能源资源禀赋、产业资本丰富程度、创新创业文化氛围等等)这三方面的影响因素对新能源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的选择起着重要的作用。保定模式对我国新能源产业集群发展的启示主要有:发挥政府的引导和推动作用;发挥大企业的带动效应;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基于以上分析结果,本文最后分别从集群形成和发展两个时期提出了各自的对策建议:借鉴波特的钻石模型,从生产要素、市场需求、产业规模、产业配套、政府作用等方面设计与优化新能源产业集群形成时期政府主导的新能源工业园(或开发区)模式;并对新能源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四大创新主体即新能源企业、大学和科研院所、中介服务机构和政府提出了一些新能源产业集群发展时期的对策建议。

陈斌[7](2014)在《创业、创新与创新集群发展 ——基于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研究》文中提出从国外大量的创新集群发展成功经验来看,创新集群的显着特征是创业活动与创新行为之间的交互作用,这已为国内外众多的理论与实践所证明。然而,无论是在学术研究还是实践领域,人们往往过多地关注创新集群的创新活动或者创业活动的某一方面,对创新集群中的创业活动与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因此,综合考虑创新集群内部创新活动与创业活动对于创新集群发展的双重影响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首先对创新集群进行深入分析,其次梳理了创新行为和创业活动对于创新集群发展的影响因素,最后提出了本文的研究假设。通过调研我国华东、华南、华北、西南以及西北等地区部分省市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获得460份有效问卷数据,依托数据,对创新集群外部环境、创新集群网络结构、创新集群创业活动与创新行为之间的影响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到如下主要结论:第一,创新集群的外部环境对本集群的创新绩效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本文验证了创新集群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和外部环境资源丰裕度是影响创新集群创新绩效的两个重要因素。创新集群外部环境对创新绩效所产生的直接而显着的影响主要是由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和资源丰裕度这两个因素双重作用引起。在大多数情况下,只有当创新集群外部环境稳定性较高且资源丰裕度较低的情况下,创新集群内的创新行为活动频率才会相对低下。而创新集群外部环境不确定性或者创新集群外部环境资源丰裕度越高,对创新集群内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就越大。第二,创新集群网络结构对创新集群创新绩效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创新集群内网络凝聚力意味着创新集群内部不同组织之间值得信赖、可靠而丰富的网络关系,这种高凝聚力的网络关系有利于集群内部企业及时、准确地获取市场信息,从而提高企业技术研发的可靠性和适用性,提升创新集群内部企业创新绩效。第三,创业活动在创新集群网络结构与创新集群创新绩效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从创新集群资源视角来看,创新集群网络结构本质上也是为创新集群内部的企业提供一种创新行为所必须的资源,创新集群内部企业所需的专利许可、技术诀窍、资金支持、研发设备以及研发人才等创新资源,无不需要通过创新集群网络作为媒介来实现。而创新集群内的对创新具有引导和约束作用的创业活动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第四,不同创新集群情境下的创新行为及其影响机制是存在差异的。创新集群作为企业创新行为的天然孵化器,创新集群内的企业尤其是以中小企业为主的新创型企业往往能从中获取独特的信息和资源以迅速提升企业竞争力,并通过持续的竞争力获取来确立企业在新市场的地位。本文首先对创新集群的内涵及外延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明确了创新集群在企业创新行为中的重要作用,进而深入探讨了创新集群中创业活动与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阐述了彼此间的内在互动机制,实证了创新集群外部环境和网络结构对于创新集群内部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明确了创新集群内部的创业活动是连接创新集群网络结构和创新集群创新绩效的重要中介并分析了其作用机制。这一研究发现不仅很好的回答了创新集群网络结构如何影响创新集群内部企业创新行为的问题,同时也给予我们如下的理论启示:即创新集群内的创业活动往往具有“感染性”,这是受到创新集群网络结构的传递效果而实现的,这也是创新集群内部创新行为具有相似性的重要原因。

李北伟,董微微[8](2013)在《创新集群研究进展与未来展望》文中指出创新集群研究已成为国内外学术热点和各国政府科技决策重点,创新集群建设对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学术界对创新集群相关理论研究还不够深入,理论体系框架仍不够清晰。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从创新集群理论起源,创新集群的概念、特征与类型研究以及创新集群案例研究等方面对国内外创新集群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全面回顾与总结。文章从经济学视角出发,界定创新集群的概念与内涵,明确其4个本质特征:多元参与主体形成的网络结构;多种集聚效应的非线性耦合;产业链、知识链和价值链的有机耦合以及降低创新成本与分数风险,实现创新边际效益递增。在此基础上,根据创新集群最初形成机制差异将创新集群划分为自组织形成方式和他组织形成方式两大类,为构建创新集群理论体系提供依据,指出创新集群理论未来研究方向。

梅丽霞[9](2013)在《技术标准、知识产权与创新集群的成长路径——以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例》文中认为自主创新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在此政策背景下,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设立从一开始就旨在探索适合我国当前国情的创新集群发展模式,培育全球领先的本土创新型企业。在全球化背景下,创新集群的内涵仍有待讨论,不可否认的是,创新集群离不开三个基本要件:创新型企业、创业型人才和创造型的政府,而技术标准将这三者有机联系起来。本文从技术标准出发,基于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实例,探讨技术标准、知识产权和创新集群之间的相互关系,揭示未来的研究方向。

董微微[10](2013)在《基于复杂网络的创新集群形成与发展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成为决定一个国家竞争力的关键因素。随着科技生产力的不断提升,信息化、网络化与全球化背景下,创新活动日益复杂,创新参与主体之间的合作关系也发生深刻变化,从点对点的联系逐步发展为网络式结构,创新过程由线性模式发展到非线性模式。创新的本质属性是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的根源在于认识论上参与创新活动主体的有限理性,本体论上看客观世界和环境本身具有不确定性。创新的不确定性导致创新活动难以由单一主体独立完成,单一创新主体为了降低创新不确定性,提高创新收益,在其目标指导下选择与其他主体建立合作、联盟的关系,即有向选择的支配下形成了一种多主体协同创新的网络组织平台,即产生了创新集群。创新在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过程中,必然走向多种创新主体的协同、互动与集聚,形成创新集群,创新集群是创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必然趋势。复杂网络理论在刻画复杂系统的结构和联系以及系统的演化过程方面具有显着优势,且其应用范围不断扩展,而运用复杂网络理论对创新集群的研究相对较少,这一领域的基础理论还不够丰富和系统,本文试图构建以复杂网络研究创新集群问题的分析框架。本文运用复杂网络理论剖析创新集群的本质问题和其内在规律性,建构创新集群的复杂网络分析框架,明确创新集群是一种高级的创新组织方式。在此基础上,运用复杂网络理论深入研究创新集群的复杂网络特性,并挖掘其参与者之间相互作用的内在规律性问题,指出创新集群的形成是在创新主体有向选择机理支配下各种机理协同作用的结果,复杂网络视角下创新集群的的演化过程受到正负反馈机制的作用,能够出现复杂整体涌现。基于有向含权BBV演化模型,对创新集群复杂网络演化过程进行仿真,分析其演化过程的动态性、复杂性,分析外部因素作用对系统演化产生的影响。最后,以中关村创新集群形成与复杂过程为案例,剖析复杂网络视角下中关村创新集群形成过程、网络特性与结构特征,以及中关村创新集群的功能,分析其存在问题和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如下:第一,创新集群的基本理论。首先从创新集群研究现状、研究重点与机理出发,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综述,评价现有研究成果,明确研究起点,对创新集群理论的思想渊源、概念、特征、类型进行归纳总结。第二,相关理论基础。一方面,对创新、创新集群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把握创新模式演进规律。另一方面,对复杂网络理论和演化经济学研究进行梳理,明确研究的逻辑出发点,并对相关理论的适用性、研究对象等基本问题进行阐述。第三,创新集群的复杂性分析。创新的本质属性是不确定性,单一主体创新的不确定性程度较高,需要多种类型、多个创新参与主体的协同与互动,各参与主体之间形成一种非线性的网络组织。创新集群是创新的高级形式,创新集群具有一系列复杂性特征。创新集群形成是为了降低单体创新的不确定性,通过创新集聚实现多体创新的相对确定性。第四,创新集群的复杂网络适用性分析。创新集群各主体之间相互联系,形成了复杂网络结构,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政府、中介机构等主体构成了网络的节点要素,人力资源、物质资源、技术、知识、信息、资金的流动使主体之间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关系。创新集群复杂网络的结构具有小世界特征和无标度特征,同时,各主体之间关系强度的不同使创新集群成为一个有向含权网络。第五,复杂网络视角下的创新集群形成机理。从复杂网络对创新集群的形成原因与条件、形成方式与作用机理进行研究。创新集群的形成是创新主体为了降低创新不确定性、提高创新收益的目标而进行的有向选择、形成有向网络的结果。同时,创新主体的学习与模仿能力、创新能力、与其他主体的互动和协同都会对创新集群的形成产生影响。第六,复杂网络视角下创新集群的发展演进研究。在有向选择等作用机理的影响下,创新集群的演化过程具有复杂性,各种机理的正负反馈机制决定了创新集群的发展与演进,受初始状态变化影响较大,会出现系统的整体涌现。在有向含权的BBV模型基础上,针对创新网络演化的阶段特性、结网机制和结构演化,对创新集群的演化过程进行数值仿真,并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第七,复杂网络视角下中关村创新集群形成与演进分析。以复杂网络下创新集群的结构、形成、运行、演化等理论研究为基础,以复杂网络视角剖析中关村创新集群形成与演进,在分析中关村创新集群形成与发展过程的基础上,探讨中关村创新集群的复杂网络结构特征、复杂网络特性和中网络功能,分析复杂网络视角下中关村创新集群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完善中关村创新集群网络的对策建议。本文的主要创新点:第一,以创新的本质属性不确定性为逻辑起点构建研究框架。创新的本质属性是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的根源在于认识论上参与创新活动主体的有限理性,本体论上看客观世界和环境本身具有不确定性。创新的不确定性导致创新活动难以由单一主体独立完成,单一创新主体为了降低创新不确定性,提高创新收益,在其目标指导下选择与其他主体建立合作、联盟的关系,即有向选择的支配下形成了一种多主体协同创新的网络组织平台,即产生了创新集群。创新在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过程中,必然走向多种创新主体的协同、互动与集聚,形成创新集群,创新集群是创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必然趋势。第二,明确提出创新集群的形成是“有向选择”的结果。“有向选择”是贯穿创新集群形成与发展全过程的最重要机理。由于创新主体具有目的性、主动性和适应性,在其掌握的不完全信息和有限理性约束下,为了追求降低创新不确定性、获取创新收益而进行的策略、行为的选择过程,是在某一目标指引下而进行的有方向的选择,按照一定的标准筛选出要采取的策略和行为。有向选择中向是目标、方向,创新主体为了实现降低创新不确定性、提高创新成功率的目标,而进行的策略、行为的选择。创新者要选择的是在众多不同质的主体、异质性创新产品、不同创新模式中进行选择,受到有限理性和不完全信息约束,而进行的局部优化过程。第三,提出了复杂网络视角下的创新集群是有向含权网络。创新集群中主体连接的有向性,是网络上各主体在有限理性、信息不完备、认知有限的情况下,进行有向选择的结果,集群内外的主体,具有目的性和适应性,因此,所进行的选择不是无向的、随机的过程,而是在其一定发展目标指引下,有目的地选择技术合作方、合作领域与合作方式,这就使得主体之间形成的网络是有向的,当然,这种方向也可能是双向的。同时,在整个创新集群内的各个主体之间的联系并不是均等的,节点之间的联系强度、联系频率是有差异的,这就导致了节点之间的边的权重的差异,一般具有合作时间长的主体之间的权重会比较高,并且,当网络节点产生合作需求时,会优先考虑曾经合作过的主体,使得彼此之间的联系更加频繁,关系强度更高。因此,创新集群复杂网络是有向含权的网络。第四,分析论证并提出了基于复杂网络的创新集群形成与发展机理。创新集群形成根本动因在于创新主体有向选择的结果,其目的是为了降低单体创新的不确定性,通过创新集聚实现多体创新的相对确定性。创新集群的形成与发展是在有向选择机理支配下多种机理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创新主体的有向选择机理支配着创新集群的形成与发展全过程,控制创新集群发展的主要方向;学习和模仿机理影响参与主体的行为方式和策略选择;突变机理是在一定的环境承载能力下能够加速创新集群的演化进程或者导致某一主体的毁灭;扩散机理是主体的某种行为方式或者策略被其他博弈参与者所复制和模仿;协同机理是主体之间通过学习、模仿、突变、选择等机理的作用,彼此之间建立稳定的协作关系的机理。在网络结构下的创新集群的形成机理不同,起支配作用的机制也不同,在集群发展的不同阶段其主要作用的机理不同,各个机理交互作用在一起,共同推动创新集群的升级和发展。

二、创新集群、合作网络与地区竞争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创新集群、合作网络与地区竞争力(论文提纲范文)

(1)区域智慧专业化成长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1.3 论文的创新点
2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3 研究的理论基础与逻辑分析框架
    3.1 研究的概念界定
    3.2 研究的理论基础
    3.3 研究的逻辑分析框架
4 区域智慧专业化成长云的形成过程
    4.1 智慧专业化成长云的形成基础
    4.2 智慧专业化成长云的发育萌芽
    4.3 智慧专业化成长云的扩展成型
5 区域智慧专业化成长云的结构分析
    5.1 智慧专业化成长云的扇形结构
    5.2 智慧专业化成长云的同心圆结构
    5.3 智慧专业化成长云的网络结构
6 区域智慧专业化成长云的计算测度
    6.1 智慧专业化成长云的测度指标及赋值
    6.2 智慧专业化成长云的测度模型及计算
    6.3 智慧专业化成长云的测度结果及分析
7 区域智慧专业化成长云的演化阶段
    7.1 智慧专业化成长云的缓慢增长阶段
    7.2 智慧专业化成长云的快速增长阶段
    7.3 智慧专业化成长云的饱和增长阶段
    7.4 智慧专业化成长云的逐渐衰退阶段
8 区域智慧专业化成长云的政策启示
    8.1 智慧专业化潜力分析
    8.2 智慧专业化战略构建
    8.3 智慧专业化过程治理
    8.4 智慧专业化监测评估
9 研究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2)基于生态学视角的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形成、运行与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主要内容与研究路线
    1.3.1 主要内容
    1.3.2 研究路线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创新
1.6 本章小结 第2章 相关理论与研究综述
2.1 创新理论
    2.1.1 创新概念
    2.1.2 创新模式演进过程
    2.1.3 创新集群理论
2.2 创新系统理论
    2.2.1 国家创新系统
    2.2.2 区域创新系统
    2.2.3 企业创新系统
2.3 生态系统理论
    2.3.1 生态学与生态系统理论
    2.3.2 生态系统组成结构
    2.3.3 生态系统基本特征
    2.3.4 生态位和生态学共生理论
    2.3.5 生态系统的协同进化理论
2.4 产业创新系统
    2.4.1 产业创新理论提出
    2.4.2 产业创新理论发展
    2.4.3 产业创新系统理论提出
    2.4.4 产业创新系统理论发展
    2.4.5 产业创新系统应用
2.5 演化经济学
    2.5.1 早期的经济学演化思想
    2.5.2 国外演化经济学研究现状
    2.5.3 国内演化经济学研究现状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概述
3.1 创新生态系统演化
3.2 创新生态系统多重层次分析
3.3 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内涵
3.4 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构成要素
3.5 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构成要素之间关系
    3.5.1 企业创新层和技术创新层
    3.5.2 辅助创新层与技术创新层
    3.5.3 辅助创新层与企业创新层
    3.5.4 创新环境层与企业、技术、辅助创新层
3.6 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特征
3.7 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功能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形成过程
4.1 创新主体集聚
4.2 产业创新链形成
    4.2.1 企业创新链形成
    4.2.2 产学研创新链形成
    4.2.3 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网络
4.3 创新资源集聚
    4.3.1 系统开放性
    4.3.2 创新资源类型
    4.3.3 创新资源集聚过程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运行机制
5.1 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动力机制
    5.1.1 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创新动力要素
    5.1.2 创新动力要素结构模型
5.2 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竞争与共生机制
    5.2.1 创新种群生态位分析
    5.2.2 创新种群竞争模型分析
    5.2.3 创新种群共生模型分析
    5.2.4 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竞合模型分析
5.3 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发散和输送机制
    5.3.1 创新发散机制
    5.3.2 创新输送机制
5.4 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调节和保护机制
    5.4.1 创新调节机制
    5.4.2 创新保护机制
5.5 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运行机制耦合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演化过程
6.1 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演化影响因素
6.2 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特征
    6.2.1 创造性
    6.2.2 多样性
    6.2.3 依赖性
    6.2.4 环境选择性
    6.2.5 自组织性
6.3 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演化过程模型
6.4 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演化规律
    6.4.1 遗传
    6.4.2 变异
    6.4.3 选择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案例分析
7.1 一汽红旗发展历程
7.2 一汽红旗创新生态系统形成
    7.2.1 一汽红旗创新生态系统概念
    7.2.2 一汽红旗创新生态系统构成要素
    7.2.3 一汽红旗创新生态系统要素协同关系
    7.2.4 一汽红旗创新生态系统基本特征
7.3 一汽红旗创新生态系统运行
    7.3.1 一汽红旗创新生态系统创新动力要素
    7.3.2 一汽红旗创新生态系统竞争与合作
7.4 一汽红旗创新生态系统演化
    7.4.1 一汽红旗创新生态系统演化影响因素
    7.4.2 一汽红旗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特征
    7.4.3 一汽红旗创新生态系统演化过程分析
    7.4.4 一汽红旗创新生态系统演化规律
7.5 一汽红旗创新生态系统发展建议
    7.5.1 加快汽车产业智能化升级
    7.5.2 完善汽车后服务市场建设
    7.5.3 推动绿色汽车产业发展
    7.5.4 建立人才培养模式
    7.5.5 打造国际化服务体系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的主要结论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基于产学研协作的创新集群演化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创新集群的内涵
        2.1.1 集群的概念
        2.1.2 产业集群的概念
        2.1.3 创新集群的概念
        2.1.4 产业集群与创新集群的关系
        2.1.5 创新集群的基本特征
    2.2 产学研协作的内涵
        2.2.1 产学研协作的内涵
        2.2.2 产学研协作的特点
        2.2.3 产学研协作模式结构
    2.3 灰色关联度概述
        2.3.1 灰色关联度模型介绍
        2.3.2 灰色关联分析度计算步骤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产学研协作对创新集群演化影响因素分析
    3.1 创新集群演化阶段的划分
        3.1.1 一般产业集群演化阶段划分
        3.1.2 创新集群演化阶段划分
    3.2 创新集群的演化机制
        3.2.1 创新集群形成阶段
        3.2.2 创新集群成长阶段
        3.2.3 创新集群成熟阶段
        3.2.4 创新集群衰退阶段
    3.3 产学研协作对创新集群演化的影响
        3.3.1 产对创新集群演化的影响
        3.3.2 学、研对创新集群演化的影响
        3.3.3 产学研协作行为对创新集群演化的影响
        3.3.4 外部环境对创新集群演化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产学研协作对创新集群演化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4.1 选择灰色关联度模型的依据
    4.2 指标体系的构建
        4.2.1 指标选取原则
        4.2.2 构建指标体系
        4.2.3 设计调查问卷
    4.3 数据采集与处理
        4.3.1 数据采集
        4.3.2 数据处理
    4.4 实证分析
        4.4.1 变量选取和估计层序
        4.4.2 灰色关联度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推动创新集群演化的对策建议
    5.1 推动创新集群形成阶段的建议
        5.1.1 催生“种子企业”
        5.1.2 培育良好的经济环境
        5.1.3 提高关系协同度
        5.1.4 提高利益协同度
    5.2 推动创新集群成长阶段的建议
        5.2.1 提高成果专利转让收入
        5.2.2 增加科技服务人员投入
        5.2.3 促进知识协同
    5.3 推动创新集群成熟阶段的建议
        5.3.1 进一步加大企业科研人员投入
        5.3.2 促进产学研关系协同
        5.3.3 优化政治环境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产学研协作对创新集群演化影响因素问卷调查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4)国内创新集群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创新集群概述
    1.1 创新集群内涵
    1.2 创新集群分类
2 国内创新集群研究现状
    2.1 创新集群研究
    2.2 创新集群概念研究
    2.3 创新集群机制研究
    2.4 创新集群政策研究
    2.5 行业创新集群分析
    2.6 区域创新集群分析
    2.7 中外创新集群比较研究
    2.8 创新集群的评价研究
3 结语

(5)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范式转型与形成路径:创新集群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一、从线性走向非线性: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范式转型
二、创新集群的概念、内涵、要素
    (一) 创新集群的概念
    (二) 创新集群的特征
    (三) 创新集群的构成要素
三、 国际视野下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创新集群的政策与实践
    (一) 欧盟构建创新集群的政策演进
    (二) 美国区域创新集群的实践
四、借鉴与启示:中国大学参与国家创新系统的政策建议
    (一) 构建创新网络,形成创新集群的核心竞争力
    (二) 发挥大学的作用,形成提升集群创新水平的重要动力源
    (三) 培育创新文化,营造有利于集群形成的商业伦理与环境

(6)新能源产业集群发展机理与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1.3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新能源的内涵与分类
        1.2.2 新能源产业的概念界定
        1.2.3 新能源产业集群的概念界定
    1.3 研究思路
    1.4 研究方法
    1.5 可能的创新点
2 文献述评
    2.1 产业集群形成理论述评
        2.1.1 外部经济理论
        2.1.2 集聚经济理论
        2.1.3 交易成本理论
        2.1.4 竞争优势理论
    2.2 外部性理论述评
        2.2.1 外部性的概念与分类
        2.2.2 外部性的影响与内部化途径
        2.2.3 新能源产业集群的外部性
    2.3 新能源产业发展文献述评
        2.3.1 新能源产业化发展的困境与障碍
        2.3.2 新能源产业化发展的影响因素
        2.3.3 新能源产业化发展的政策研究
        2.3.4 新能源产业的可能研究趋势
3 新能源产业集群发展的机理分析
    3.1 新能源产业集群的形成条件
        3.1.1 新能源产业集群形成的必要条件
        3.1.2 新能源产业集群形成的充分条件
        3.1.3 新能源产业集群形成的需求条件
        3.1.4 新能源产业集群形成的社会文化与历史条件
        3.1.5 新能源产业集群形成的政治条件
    3.2 新能源产业集群演化动力机制
        3.2.1 新能源产业集群的形成过程
        3.2.2 新能源产业集群的演化动力
    3.3 新能源产业集群演化路径分析
        3.3.1 产业集群演化的逻辑斯蒂增长曲线
        3.3.2 新能源产业集群演化阶段的分析
        3.3.3 新能源产业集群演化路径的多样性
        3.3.4 新能源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路径
    3.4 基于区位商和NESS模型的新能源产业集群水平识别和评价
        3.4.1 产业集群识别的理论基础、思路和方法
        3.4.2 研究方法与数据处理
        3.4.3 结果分析
        3.4.4 结论与启示
    3.5 本章小结
4 新能源产业集群形成影响因素研究
    4.1 泛新能源产业集群形成影响因素集的归纳
    4.2 新能源产业集群形成影响因素的理论假说与模型初步构建
        4.2.1 新能源产业集群形成影响因素的理论假说
        4.2.2 新能源产业集群形成影响因素的框图模型
    4.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4.3.1 研究方法的选择
        4.3.2 调查问卷的设计
        4.3.3 样本的选择和数据收集
    4.4 结果分析
        4.4.1 样本描述
        4.4.2 描述性统计分析
        4.4.3 探索性因子分析
        4.4.4 信度和效度检验
    4.5 新能源产业集群形成影响因素的框图模型修正与重构
    4.6 本章小结
5 新能源产业集群区位选择因素研究
    5.1 变量设计
        5.1.1 因变量的设计-集群集聚程度
        5.1.2 自变量的设计-区位影响因素
    5.2 计量模型的建立
        5.2.1 计量模型的选择
        5.2.2 面板数据模型一般形式的建立
        5.2.3 面板数据模型的类型选择
    5.3 样本组织
        5.3.1 样本选取
        5.3.2 数据来源
    5.4 面板数据分析
        5.4.1 分类回归分析
        5.4.2 结果分析与模型修正
    5.5 本章小结
6 新能源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研究
    6.1 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的归纳
    6.2 新能源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的类型
        6.2.1 新能源产业集群形成初期的模式
        6.2.2 新能源产业集群发展阶段的模式
    6.3 新能源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的特性及适用条件
        6.3.1 基于供应链式整合的新能源产业集群特性及适用条件
        6.3.2 基于技术创新推动型的新能源产业集群特性及适用条件
        6.3.3 基于制度创新保障型的新能源产业集群特性及适用条件
    6.4 新能源产业集群发展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
        6.4.1 集群内企业的特性
        6.4.2 集群内企业之间的联系方式
        6.4.3 外部环境因素
    6.5 保定新能源与智能电网装备产业集群的案例研究
        6.5.1 保定新能源与智能电网装备产业集群的整体水平
        6.5.2 假说:创新主体螺旋互动是保定模式成功的关键
        6.5.3 求证:集群发展模式受三大因素影响
        6.5.4 结论与启示
    6.6 本章小结
7 主要结论与对策建议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主要对策建议
        7.2.1 新能源产业集群形成时期的对策建议
        7.2.2 新能源产业集群发展时期的对策建议
    7.3 研究不足和进一步改进的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1 浙江新能源产业集群识别评价体系调查问卷
附录2 新能源产业集群形成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7)创业、创新与创新集群发展 ——基于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研究问题和内容
        1.2.1 研究问题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案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主要创新点
2 文献综述
    2.1 创新集群相关理论基础
        2.1.1 产业集群理论
        2.1.2 创新集群形成要素分析
        2.1.3 创新集群三螺旋模型
    2.2 创新相关理论基础
        2.2.1 创新的内涵
        2.2.2 区域创新系统
        2.2.3 区域创新系统组织结构
        2.2.4 国家创新系统
    2.3 创业相关理论基础
        2.3.1 创业内涵及其分类
        2.3.2 创业活动关键因素及其管理机制
        2.3.3 创业活动的研究层次
    2.4 本章小结
3 创新集群、创新行为与创业活动关系
    3.1 创新集群中的创新行为与创业活动
        3.1.1 创新集群与创新行为
        3.1.2 创新集群与创业活动
        3.1.3 创新集群中创新与创业互动
    3.2 创新集群中创新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3.2.1 外部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3.2.2 集群网络中的技术扩散
    3.3 创新集群中创业活动驱动因素分析
        3.3.1 创业活动的外部驱动因素
        3.3.2 创业活动的内在驱动因素
    3.4 本章小结
4 研究假设及理论框架
    4.1 研究假设
        4.1.1 创新集群外部环境对于创新行为的影响作用
        4.1.2 创新集群网络结构对于创新创业的影响作用
        4.1.3 创新集群创业活动对于创新行为的影响作用
    4.2 理论框架
    4.3 本章小结
5 研究设计
    5.1 研究对象
        5.1.1 研究对象的选择
        5.1.2 数据样本特征
    5.2 主要构念测度
        5.2.1 创新集群外部环境量表的确定
        5.2.2 创新集群网络结构量表的确定
        5.2.3 创新集群创业活动量表的确定
        5.2.4 创新集群创新绩效量表的确定
    5.3 研究方法
    5.4 本章小结
6 数据分析与假设验证
    6.1 数据收集
        6.1.1 数据收集过程
        6.1.2 样本特征
        6.1.3 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6.1.4 相关分析
    6.2 信度和效度分析
        6.2.1 量表信度分析
        6.2.2 量表效度分析
    6.3 回归分析
        6.3.1 线性回归分析
        6.3.2 结构方程模型
    6.4 跨层次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研究结果与讨论
    7.1 研究结论
    7.2 理论贡献与实践意义
        7.2.1 本研究的理论贡献
        7.2.2 本研究的实践意义
    7.3 研究局限性
    7.4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成果

(8)创新集群研究进展与未来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创新集群理论起源
三、创新集群相关研究进展
    1. 创新集群的概念与内涵
    2. 创新集群的特征
    3. 创新集群的类型
    4. 创新集群其他层面相关研究
四、结论与展望

(10)基于复杂网络的创新集群形成与发展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逻辑与主要内容
        1.2.1 研究逻辑
        1.2.2 主要内容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路线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2.1 创新理论相关研究综述
        2.1.1 创新的内涵
        2.1.2 创新模式的演进过程
        2.1.3 小结
    2.2 创新集群相关研究综述
        2.2.1 创新集群理论起源
        2.2.2 创新集群相关研究进展
        2.2.3 小结
    2.3 复杂网络理论与研究进展
        2.3.1 复杂网络研究历程
        2.3.2 复杂网络的一般特征与测度指标
        2.3.3 复杂网络模型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创新集群的复杂性分析
    3.1 创新及其特征
        3.1.1 创新与创新者:双重作用与双重驱动
        3.1.2 创新过程:非线性过程
        3.1.3 创新的本质特征:不确定性
    3.2 创新走向创新集群的必然性
        3.2.1 创新过程自身体现了创新集聚性
        3.2.2 应对创新环境的动态变化的必然选择
        3.2.3 降低创新不确定性与复杂性的必然要求
        3.2.4 获取互补性资源与竞争能力的有效途径
        3.2.5 创新集群是创新的高级形式
    3.3 创新集群的概念和特征
        3.3.1 创新集群的概念
        3.3.2 创新集群的特征
    3.4 创新集群的复杂性
        3.4.1 创新主体的多元性
        3.4.2 创新资源的部分独占性
        3.4.3 创新环境的复杂性
        3.4.4 创新过程的非独立性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创新集群的复杂网络适用性分析
    4.1 复杂网络理论在创新网络与产业集群研究中的应用
        4.1.1 复杂网络在创新网络领域的应用
        4.1.2 复杂网络在产业集群领域的应用
        4.1.3 小结
    4.2 创新集群的复杂网络特征的描述
        4.2.1 创新集群复杂网络特性的表征
        4.2.2 创新集群与复杂网络的耦合性
    4.3 创新集群复杂网络的构成要素
        4.3.1 创新集群复杂网络的节点要素
        4.3.2 创新集群复杂网络的资源要素
        4.3.3 创新集群复杂网络的关系连接
    4.4 创新集群复杂网络的网络结构
        4.4.1 创新集群复杂网络的结构测度
        4.4.2 创新集群复杂网络的特性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复杂网络视角下创新集群形成机理研究
    5.1 创新集群的形成动因与条件
        5.1.1 创新集群形成动因
        5.1.2 创新集群形成条件
    5.2 创新集群的形成方式
        5.2.1 自组织形式
        5.2.2 他组织形式
        5.2.3 两种形成方式综合分析
    5.3 复杂网络视角下创新集群的作用机理
        5.3.1 有向选择机理
        5.3.2 学习机理
        5.3.3 突变机理
        5.3.4 扩散机理
        5.3.5 互动机理
        5.3.6 协同机理
        5.3.7 主要机理相互作用关系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复杂网络视角下创新集群的发展演进研究
    6.1 创新集群的复杂性演化
        6.1.1 正负反馈机制
        6.1.2 整体涌现性
    6.2 创新集群复杂网络演化过程
        6.2.1 创新集群形成阶段
        6.2.2 创新集群成长阶段
        6.2.3 创新集群成熟阶段
        6.2.4 创新集群衰退或更新阶段
    6.3 创新集群复杂网络演化模型与仿真分析
        6.3.1 有向含权 BBV 演化模型
        6.3.2 演化模型的构建
        6.3.3 仿真结果及解释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复杂网络视角下中关村创新集群形成与演进分析
    7.1 中关村创新集群发展概况
    7.2 复杂网络视角下中关村创新集群的演化过程
        7.2.1 萌芽阶段(1980-1988)
        7.2.2 雏形阶段(1989-1998)
        7.2.3 形成阶段(1999-2009)
        7.2.4 发展阶段(2009-至今)
    7.3 中关村创新集群复杂网络结构特征和复杂网络特性
        7.3.1 中关村创新集群复杂网络结构特征
        7.3.2 中关村创新集群复杂网络特性
    7.4 中关村创新集群复杂网络功能
        7.4.1 集群资源整合能力
        7.4.2 集群创新能力
        7.4.3 集群抗风险能力
    7.5 中关村创新集群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建议
        7.5.1 中关村创新集群存在的主要问题
        7.5.2 完善中关村创新集群网络的对策建议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的主要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研究局限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四、创新集群、合作网络与地区竞争力(论文参考文献)

  • [1]区域智慧专业化成长云研究[D]. 黎越亚.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1)
  • [2]基于生态学视角的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形成、运行与演化研究[D]. 吕鲲. 吉林大学, 2019(02)
  • [3]基于产学研协作的创新集群演化影响因素研究[D]. 王静. 燕山大学, 2018(05)
  • [4]国内创新集群研究进展[J]. 周思凡,赵蕴华,郑佳. 全球科技经济了望, 2017(03)
  • [5]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范式转型与形成路径:创新集群的视角[J]. 王志强,李菲.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3)
  • [6]新能源产业集群发展机理与模式研究[D]. 郭立伟. 浙江大学, 2014(11)
  • [7]创业、创新与创新集群发展 ——基于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研究[D]. 陈斌. 浙江工业大学, 2014(03)
  • [8]创新集群研究进展与未来展望[J]. 李北伟,董微微.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3(07)
  • [9]技术标准、知识产权与创新集群的成长路径——以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例[A]. 梅丽霞. 第十二届产业集群与区域发展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 2013
  • [10]基于复杂网络的创新集群形成与发展机理研究[D]. 董微微. 吉林大学, 2013(08)

标签:;  ;  ;  ;  ;  

创新集群、合作网络与区域竞争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